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心理健康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心理健康影响研究论文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多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不少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探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多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不少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变异产生的压力、 人际交往 的压力、情感问题、学习和就业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方面。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question and the new times social development has the close relation,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has the intense time color. As a result of society, family, school and own and so on various influence, current our country many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certain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 mainly displays the pressure which, human communication pressure, emotion question, study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ideal and reality aspects and so on contradiction produces in the environment variation.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行为问题

key word: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Psychological behavior question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屡见不鲜,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全国16%~的大学生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障碍。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 教育 工作,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寻找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近几年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一年级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与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其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在生活、交往、成长、情感等方面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适应能力弱的依赖型与抑郁型

一些学生过去在中学出类拔萃,上大学后高手如云、竞争激烈, 学习 方法 、生活方式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由此,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形成的依赖型学习方法在大学难以适应。其次,松散管理并不意味着没有管理,学习方法不对头、时间不抓紧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大学生们在适应环境、心理调适方面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加之不少学生常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抑郁的心理问题便不可避免。

(二)人际交往中的孤独型与焦虑型

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锻炼和独立生活能力,太多的不习惯和生活中的独立性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压力。他们过分关注自我,注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导致了人际交往中的自命不凡和过于敏感挑剔,从而导致性格孤独和心理焦虑。

(三)家庭贫困引起的自卑型与孤僻型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提高,学费标准逐年提高。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讲,要负担高额的费用并非易事。不少自尊心较强的同学,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形成自卑心理。其次,因贫困而自卑并进而孤僻的大学生。由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和不合群的特点,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竞争的压力。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理疾患。

2.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大学生正值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各方面信息纷繁复杂,良莠共存,而大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 经验 ,智力支持不足,导致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不强,使理论与现实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问题。

(二)学校因素

1.生活环境的压力。生活环境的变化是促使整个人心理发生变化的基础。从中学到大学,令人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换了一个环境,开始过独立的但又是集体式的生活。它要求大学生们既要做到生活自理,又要有奉献精神。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少人往往会因第一次离开父母、家庭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过不惯集体生活、孤独寂寞而感到压抑和焦虑。

2.学习环境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 考研 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3.个人情感的压力。目前,我国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对性的问题比较敏感。他们渴望与异性交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由于其生理早熟和心理滞后之间的矛盾往往导致需要爱与理解爱之间的偏差。这些来自情感的压力,一旦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缓解和调适,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类疾病。

(三)家庭因素

1.父母期望值的压力。当今社会,家长的望子成龙心态普遍存在。为了子女的升学,诸如考大学、考研究生或 出国 留学 等,许多家长都是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代价。这样一种来自父母的强烈期望,一方面可以成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适得其反,成为大学生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

2.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的压力。家庭成员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对于处在个性形成期的大学生的影响更具有特殊意义。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法和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潜移默化而非一味宠爱的,开明的而非专制的,民主平等而非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的 家庭教育 才能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自身因素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种种美好的向往,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现实社会与自己心中的期望反差很大,特别是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就业的压力等,使许多大学生不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从而陷入矛盾冲突之中。

2.独立与依赖的冲突。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大加强,他们渴望享受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因处于学习阶段,在经济上不可避免地仍要依赖父母。另外,由于在学校生活仍不可避免地依靠学校与老师,所以他们还是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还不能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独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恰当地处理社会交往中的各种关系。这种情形不可避免地造成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总之,深入地探究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社会和高校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和根治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十分重要的。我们应通过营造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整体教育网络,构建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预警机制等途径,给学生提供宽松、健康、以人为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孙莉娅。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

[2]解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心理学探新,2001(1)

[3]郁正民,宋蓓。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健康状况调查。 艺术研究, 2008 (2)

[4]侯健。大学生问题行为分析与矫正。辽宁教育研究,2005(6)

[5]翁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浅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

[6]程新平。论大学生问题行为及其预防与矫正。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1)

[7]刘周平。浅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及产生原因,湖南社会科学,1999(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探析论文

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大学生的 个性化 与 社会化 不能保持应有的平衡,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质,社会学的视角提供了大学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开展的全新框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体质状况有所下降,该文通过查阅 总结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体质关系的 文章 ,研究发现: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针对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质研究综述

1背景分析

自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等[1];最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高校不断的扩招。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入到社会中,致使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有一项对全国万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 报告 ,其中的人显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偏执、抑郁、焦虑、孤僻、冲动、嫉妒、猜疑、自卑等现象已使得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伤害,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乐趣、学习效率、身体健康等[2]。由于学习因素、宿舍矛盾、恋爱问题、经济状况、人际沟通、就业压力等各方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现在是日益增多。所以说,全国各个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智健全的建设性人才。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2002年6月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实施,并自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开始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的工作。通过近几年上报的数据统计来看,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下降,有多项不合格,整体状况有下降的趋势。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的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改进 措施 与建议,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第一位”的思想意识,养成天天参加锻炼的好习惯,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状况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体质良好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心理,两者是否是正相关的;另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观察这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状况的研究,提出笔者的建议。

2研究现状

(1)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焦虑、抑郁等大量心理问题上,仅是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价工具。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心情、性格、学习成绩、人间交往等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指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还有部分是研究 体育运动 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提出建议与对策。2000年,段军钢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维尔维克指数来测量青海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形态及素质状况,研究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建议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娱乐性的 教学 方法 ,对学生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2005年,__刚,王向晨用体质健康标准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衡量评估部分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研究指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体测成绩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体测成绩低的。2005年,王虹采用专家访谈法、心理与体质测量法等研究方法,来调查分析河南理工大学2003级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建议:高校要重视对体质成绩差的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2006年孙立海采用体质测试法和心理SCL-90量表来研究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相互关系,得出:学生的体质好坏与心理障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2007年,韩晔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做了体质和心理状况的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正相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学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高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好。2007年,郑小真、夏菲菲运用心理问卷测试、体质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抽取一部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状况,寻找影响他们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针对增强学生体质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参考建议。2009年,蔡灿龙、陈秋斌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部分学生进行SCL-90的测量与因子分析来了解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掌握与分析数据、材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2010年,张伟,陈华卫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龄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锻炼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差异。2011年,刘根平采用UPI诊断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研究分析,并根据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状况,综合分析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联,发挥高校体育课及活动特点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体育教学的功能。

(2)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近些年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不少,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得出体质下降,分析研究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状况,提供一些建议。1999年,张传义、刘兆厚、吕琦采用数据统计法、资料分析对比法,对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大学生们各项数据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组、日本东京农大学生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高于国内同年龄组大学生;与日本京农大学生相比,国内农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互有高低优势等。建议加强国内农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等。2004年,路静通过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006—2009年,蔡陵江对厦门理工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部分女生的体格、体能测试成绩进行追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体质健康指标有所提高外,其他内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此校女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反映出目前厦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出对策。2008—2009年,孟庆光抽取内陆与港澳台男、女生各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分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经测试统计后发现:港澳台籍学生正常体重人数比例优于内陆生,同时肥胖比例略高;内陆学生的总成绩与耐力项目成绩要高于港澳台籍学生,并且差异显著。2010年,田常军针对陕西省6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这几所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行为方式,得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的相关关系,为民办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来提高心理水平和增强体质提出建议依据。

3研究的不足

(1)观察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发现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缺少体质状况分析。

(2)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没有从学生的遗传因素、营养健康现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休闲活动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3)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两者的联系,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体质优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建议

(1)在研究大学生体质水平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遗产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有天生性疾病,参加体育活动少,体质水平肯定差。其次还应该研究学生的营养条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生活环境等来综合研究体质状况,研究效果会更好。(2)在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两者密切关系之后,要从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等方面为高校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使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真正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为社会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乡,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95-98.

[2]毛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2):198-200.

[3]刘军.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现状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12(1):139-142.

[4]段军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89-190.

[5]__刚,王向晨.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1):42-45.

[6]王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51-1352.

[7]孙立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80-82.

[8]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8,15(5):61-63.

[9]郑小真,夏菲菲.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5):68-71.

[10]蔡灿龙,陈秋斌.闽南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11):89-91.

[11]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1):87-91.

[12]刘根平.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1,24(7):44-45.

[13]张传义,刘兆厚,吕琦.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6):20-23

[14]路静.对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4):108-111.

[15]蔡陵江.对我院女生体质发展水平的初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4):126-127.

[16]孟庆光.内地与港澳台籍大学生体质比较分析[J].体育 文化 导刊,2011(5):75-77.

[1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多元价值观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不成熟性与可塑性

现代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 社会实践 知识比较匮乏,对社会的复杂与生活的艰辛估计不足,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对社会适应性差,常常表现出情绪化、极端化、人格障碍等不成熟的心理健康现象,这表现出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但是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校期间我们高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人生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能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当面对挫折,能用一个正确的姿态去解决问题,表现其非常成熟的一面。

多样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对生活的适应性,情感问题, 人际交往 问题、就业问题,每个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 毕业 就失业,尤其对一些985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心理根本承受不了,必须加强正确的心理疏导,情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矛盾性与困惑性

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网络、视频等现代传媒而产生现代功利性的价值观和网络价值观,必将对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较大的冲击,这就要求大学生有较深刻的辨析能力,否则大学生在心理抉择的过程中很可能迷失方向,产生矛盾和困惑的心理。是‘见义勇为’还是‘见死不救’,社会上道德价值观这种格外引人关注而又无休止的争论,存在于当代大学生中。”

不稳定性和易变性

大学生的年龄是一个不成熟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具有很高的心气,一旦受到挫折,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不能正确解决会影响这个人的一生。其心理健康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会很快解决其问题,心理会更加阳光。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国家与社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宣传

(1)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文艺作品等大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树立正面典型。对一些社会雷锋精神等要积极宣传,树立一批正面典型,比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等。对这些正面典型案例,有条件让其宣讲团到学校给学生宣讲,在心灵深处理解。

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就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今后高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学生。(2)创新两者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大,传播媒体及互联网等为我们更新两者结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及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注重培养两者结合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二者同等重要,培养出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3总结

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指明了方向,同时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二者同等重要地位,现在社会也需要二者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格式范文相关文章:

1. 1000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论文格式

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3.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4. 2000字心理健康结业论文格式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第五媒体”,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手机媒体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分依赖和“微焦虑”等心理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影响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第五媒体”,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手机媒体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分依赖和“微焦虑”等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 与心理健康工作如何辩证的看待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探索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手机媒体 大学生 心理健康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①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随着2009年初3G(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业务的开通使用,手机媒体以其便捷、高效、贴近生活等特点深得大学生的喜爱。据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中国手机媒体研究 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亿,而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已超过亿②,而其中大学生可谓是手机媒体用户的主力军。中国高校的青年大学生,作为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群体,与手机媒体的接触越来越频繁,然而他们在对手机媒体的认知水平、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上情况并不乐观,造成了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和手机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对待手机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对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手机媒体的涵义与特征

手机媒体,是指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各种(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媒体内容的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认为,手机正在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③“2012-2013中国手机媒体发展报告”(2013)指出:手机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和传统传播方式的显著特点有三:一是终端就是媒体,媒体就是终端;二是手机媒体更多依赖手机平台运行;三是广义的手机媒体除了是全媒体还是多功能化的个人中枢,成品形式多样且不断创新。④这无不昭示着手机媒体已不再是传统的通讯工具,而逐渐发展成为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内容和形式于一身的新媒体。

二、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认知方面

认知是指外界信息在人脑中的整合、归纳、储存和使用过程,即人们某一特定的思考事物和感受事物的过程体现。相较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机媒体拓宽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 渠道 ,它能克服时空的障碍带给大学生更加丰富、便捷的资讯,这些信息和资源能极大地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缩短了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汇集信息的效率,扩大并加深了大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周围环境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心灵空间和精神自由,并逐渐健全和完善自身的心理机制。

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图像化、互动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 方法 和 思维方式 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为大学生展现了一个更加广袤无垠的知识天地,使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激发更多的灵感和热情,为自我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手机媒体带来的便捷网络 文化 ,带给了大学生们崭新的生活体验。⑤通过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人们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与远隔千里的朋友来次亲密的交谈。

2、情绪情感方面

手机媒体满足了人们情感表达的多样化需求,为人性中的本能宣泄提供了释放的渠道,一定程度地避免了情感的异常和迷失。我们知道,现实中的情感表达一方面受到环境的影响,受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传统沟通工具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的限制。而如今,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手机媒体已经具备大众传播的一些功能,其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而是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大量社交软件依托手机这一移动互联网终端应运而生,不仅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自由的情感交流空间和场所,还拓展了 人际交往 模式。在这种新型的手机媒体交流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积极介入,使得沟通交流得以充分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宣泄情绪情感问题,推动了人际关系的发展。这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3、自我意识方面

在提倡个性化的时代,手机媒体极大地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状态。大学生在网络条件下可以充分张扬个性,强调自我价值,发表个人见解,利用微博,微信随时随地分享对人生的感知感受。这不仅增强了他们处理事件时的主导性和支配性,还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

4、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手机网络打破了传统面对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利用手机媒体丰富而多元的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活动空间和覆盖面,更因为其虚拟性、匿名性,使得老师能够以一个虚拟的身份,缓解学生的心理戒备,真正走进其内心,进行一场没有角色隔阂,没有年龄差距的坦诚的对话,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加以解决。综上,可以看出手机媒体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弥补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三、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认知方面

信息的泛滥传播,使得大学生认知混乱。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为广大公众所青睐,但也将网络潜在的弱点扩大化。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满足了大学生在学校与社会间无法体验到的感觉和感知,但长此下去,他们会对真实的现实产生疏远感和不信任感,从而产生认知混乱。同样,网络上过多的信息也会使大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麻木和迟钝,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学生们更愿意接受浅层次的知识灌输,而放弃深层次的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的人格是非常不利的。⑥

手机媒体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为各种冗余、色情、虚假、非法甚至破坏性信息的传播打开了通道,而受者往往是被动接受。这主要是因为手机媒体具有方便快捷、隐蔽性强、到达率高等特点,使得传播的信息丰富而庞杂,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赚取蝇头小利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各种虚假信息,使得不少学生上当。这些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诸如社会认同缺失、抉择依据混乱、行动方向难定等问题就会相继出现,将严重侵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甚至造成心理上的失衡,使得心理问题急剧增加。

2、情绪情感方面

对手机的过分沉迷,使得大学生情感淡漠,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手机媒体的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界限,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和各种娱乐软件中不能自拔,逐渐缩小了自己的社交范围,局限了自己的沟通渠道,在某种程度上会逐渐脱离现实,失去真实的情感。又由于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虚拟性和交互性,信息交流不对称,信息交流双方无需为信息的真实与否付出代价,这使得人际交往不真实。

在“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2014)⑦中,对重庆市四所高等院校的719例大学生进行了手机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天手机上网3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更依赖于手机,更易感到孤独、空虚、寂寞,可他们在主观认识上却对手机网络使用持乐观态度,并不认为手机能使他们情感淡漠。可见,尽管大学生主观忽视,但手机对他们造成的情绪情感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大学生在手机媒体的运用中始终处于一种“微焦虑”的状态。一是对手机未知的信息持有期待和拒绝的双重焦虑;二是在课堂学习中用手机和不用手机的焦虑;三是手机媒体中通过微博、微信等对自我的展示的焦虑。

3、道德观念方面

信息的及时娱乐性,使得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在手机媒体强大的娱乐功能的驱使下,对新鲜事物适应力强大的大学生首当其冲。每年各大报纸均有报道,一些大学生投机取巧,无视考试纪律,把手机当做考场上营私舞弊的工具,严重威胁诚信道德底线。例如2014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山东青岛8人违规作弊被抓,其中就包括携带手机。

同时,手机媒体也引起了人们对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争论和思考。一些学生出于娱乐心态,利用手机偷拍他人隐私,在无意识中造成个人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手机用户有意无意的侵犯他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甚至泄露商业或国家机密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控的,这些信息一旦传播,信息真假已无从辨别,即使事后辟谣,效果也不大,因为影响已经产生了。

4、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手机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脱节的现象,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造成了矛盾式倾轧。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手机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中作者指出:手机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远远跟不上手机媒体的发展步伐,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手机媒体的技术和使用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手机媒体的使用上,教育者落后于教育对象。⑧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心理健康教育上。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媒体冲击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考验。

四、发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例如:“本体―载体双赢模式”,即是通过载体目标的实现,来引导学生内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外化个体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本体的目标,最终达到本体―载体双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效益。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高校的手机普及率已达85%以上,手机媒体已成为校园内一个几乎覆盖所有师生的传播媒介,手机文化也随之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由此可见,手机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并成为后者的载体有望成为现实,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为重要阵地。

1、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文明使用手机

在以手机媒体为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笔者认为高校工作者首先要开展媒体素养教育,加深对媒体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手机媒体,培养学生文明、健康、积极的使用手机媒体的意识。通过相应的传媒价值观教育、理性消费教育、反暴力教育、性和性别教育来获得“批判的自主性”,在心智上能够穿透媒体所建构的迷障,提高对媒体负面效应的免疫力。⑩同时利用手机媒体开展各色手机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文明健康的手机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2、以手机媒体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挖掘丰富的精神资源,利用手机媒体推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手机信息客户端、手机软件、微电影、手机报和微博互动活动等,并充分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技术元素,将静态抽象的教育内容变得动态具体。让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加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思考,在主动探索和寻求新的视听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现根据“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2012)⑾对以手机媒体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如下 措施 :

一是开设网络心理课堂。充分利用手机网络这一平台,让大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和趋势,及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二是建立班级博客。鼓励学生在博客上发表个人感悟和 心得体会 ,及时反映自己的心理变化情况,心理老师及时疏导;

三是构建网络心理自助平台。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设立不同主题的公共讨论区,就某一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同学、家长、老师参与探讨,给予学生以心理支持和帮助,并找出解决办法;

四是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动态的网络监控。大学生喜欢即时在网络空间中发表自己的生活轨迹、成长感悟,心理老师、辅导员以及班干部要多留意学生的微博、微信、QQ、飞信,一旦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现象及时干预尽早解决;

五是利用手机短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短信的群发,将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大学生;

六是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软件。根据大学生需求,针对大学生中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寓教于乐,大力开发集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软件。

让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由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

3、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为大学生营造绿色和谐的手机网络环境

适当的监督管理对于自控力较弱的青年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对此学校方面应该成立督查小组,各个班级要主动建立辅导员和全班学生的内部交流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网络行为及时有效的监督工作。相应的“绿坝”等过滤软件也应该开发出相应的手机客户端,为大学生的手机上网生活保驾护航。只有社会与学校的通力合作,才能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时代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手机媒体作为融合了各种媒体内容和形式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对未来的主导作用不可小视。但是,在我们享用其发展成果的同时,切勿被它的优势所蒙蔽,要知道这种崭新的传播手段和形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扬其长避其短,充分挖掘开发它的巨大潜能与价值,真正使其造福于人类,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 社会实践 重点支持项目】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3)

②CNNIC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2009

③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

④吴红晓,《2012-2013中国手机媒体发展报告》[J].《传媒》,2013(2)

⑤蒋良福、曾庆怀、罗群英,《高校校园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区域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2)

⑥张志刚,《网络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1(6)

⑦赵希,《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4)

⑧李俏、张艺兵,《手机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6):81

⑨__国、宋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

⑩张学波、纪燕妮,《在校大学生手机媒体信息判断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3):32

⑾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作者:姚崇,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讲师;安昱霏,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文秘学专业学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影响论文2500字

体育影响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体育运动 越来越成为素质 教育 下的一个重要的学科,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同时体育运动相关的论文也有很多。下面我整理了关于体育运动的论文,供你参考。体育运动的论文 范文 篇一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恢复 很多人在运动之后都叫苦连天,浑身酸痛,好几天都感觉很累,缓不过来。这很正常,运动量大了或者改变训练 方法 ,许多健身 爱好 者就会感觉疲劳。可是,身体累,大多数人都认为需要好好补补,但好好吃就能补回来吗?怎么才能科学的恢复过来呢?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疑问。疲劳是一种生理性现象,只要不是因为疾病所造成的或者是过度疲劳,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生理学认为疲劳对人来说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同时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标志。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疲劳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恢复。当然前一次疲劳没有消除而新的疲劳又紧接着产生,积累起来就会造成过度疲劳,不利于身体锻炼,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而及时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一、简述运动性疲劳 (一)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疲劳概念的特点是:①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 (二)心理疲劳与身体疲劳 疲劳一般分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心理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 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改变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身体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身体疲劳分为全身的、局部的、中枢的、外周的等类型。身体疲劳常因活动的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二、消除运动疲劳 体育锻炼后身体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社会科学论文肌肉力量下降,收缩速度放慢,肌肉出现僵硬、肿胀和疼痛,动作慢、不协调是肌肉疲劳的表现;第二方面是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注意力不集中是神经疲劳的表现;第三方面是内脏疲劳,其表现为;呼吸变浅变快,心跳加快等。 由于运动量不同,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产生的疲劳也有不同程度之分。一般将疲劳分成三个层次:轻度、中度和非常疲劳。运动后产生疲劳感是正常的。轻度疲劳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中度疲劳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也很快能消除,不会影响身体;但如果重度疲劳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损伤身体。研究证明,运动员提高体育成绩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恢复手段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性。 疲劳是由于活动使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根据疲劳产生的机制和疲劳的分类,消除疲劳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消除疲劳的途径 1.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如整理活动、水浴、蒸汽浴、桑拿浴、理疗、按摩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及营养物质的补充。 2.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来消除疲劳。如睡眠、气功、心理恢复、放松练习、音乐疗法等。 3.通过吸氧、补充营养物质及利用某些中药来调节身体机能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的消除。 (二)、消除疲劳的方法 1、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深的结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睡眠时机体感觉减退,意识消失,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睡眠。青少年和成年运动员每天要保证8至9小时的睡眠,特别是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机体的疲劳能得到有效得恢复。 2、科学的整理活动 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减少心血输出量,致使血压降低,造成暂时脑贫血,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对机能的恢复、疲劳消除和肌肉酸痛的消除都不利。因此,在运动后应做适当的整理活动。做整理活动时量不宜大,动作尽量缓慢、放松,使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如进行慢跑、走或做放松操,同时进行深呼吸;也可随音乐进行放松跳动等。若活动量过大则会超量恢复,疲劳不但不会消除还有增加。 3、按摩 按摩是加速疲劳消除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机械按摩(按摩椅、带式按摩机、按摩床、滚动放松机和小型按摩器)、水力按摩、气压按摩以及人工按摩。通过按摩不仅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使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而且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加速疲劳的消除。 按摩的部位,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疲劳程度而定,一般将按摩的重点放在运动负荷最大的部位。采用人工按摩时,肌肉部位以揉捏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抖动和扣打等手法;关节部位以揉为主,穿插使用按压、搓和运拉,按摩开始和结束时用推摩和擦摩的手法,按摩可在运动结束与整理活动一并使用,也可在运动结束洗澡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当运动员非常疲劳时,需休息2至3小时再按摩。 4、温水浴 运动后进行温水浴,可刺激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同时可使汗腺分泌增加,肌肉放松,达到加速消除疲劳的目的。温水浴的水温为40℃士2℃,每次10-15分钟,勿超过20分钟。 5、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主要是意念活动。运动后通过一定的套语暗示,可消除神经紧张、心理压抑,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疲劳的消除和机能恢复。目前常用的有自我暗示和自我催眠。如:在全身自然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暗示——“我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空气新鲜;我放松了,没劲了,眼皮发沉,劲部放松,腰背放松,大、小腿放松,全身放松”。在设计暗示语时,勿须考虑语言修饰和语言的逻辑性。暗示放松时间为l0分钟左右。 6、药物疗法 为了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可适当使用一些药物,在排除兴奋剂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维生素或天然提取的专用药物。这样能有效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加速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减少组织的耗氧量,减少氧债,改善循环尤其是微循环,提高生物氧化过程,补充肌肉营养;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扩张冠状动脉。日前常用的有维生素B1、B12,维生素C、维生素E,黄芪、刺五加、参三七、人参、鹿茸、冬虫草和花粉等。 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情,也能加快疲劳的恢复。 三、结论 总之,运动性疲劳虽然不是疾病,但疲劳得到累积的话,对人的身体各各机能也会有不良的反应,因此我们要及时的对运动性疲劳加以恢复。以上介绍的方法针对性强,没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几种恢复法,如温水浴、按摩、心理疗法等,完全不用花费多少,就得到身体的放松和疲劳的恢复,何乐而不为呢。 体育运动的论文范文篇二 体育游戏是人们比较喜欢的 文化 娱乐项目之一,也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特别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材这一艺术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及时培养学生坚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和集体主义观念等优良品质,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深入地运用游戏教材效果更好,更合理,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下面我谈谈对此问题的几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1.体育游戏在准备部分的运用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部分主要任务就是用较短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机体从相对静止的状态进入到比较活跃状态,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做好准备。然而,大多数教师在体育课准备活动部分都采用常规性准备活动,让学生绕操场慢跑几圈,做几节徒手操,身体各个关节活动一下就算完成。如果不管讲授什么内容,都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只限于这一种模式的情况,不但不能活动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兴趣,而且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也是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内容,任务适时安排一些体育游戏来提高学习兴趣。假如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双手胸前传球,如按上述准备活动的安排,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准备部分中,就可以以游戏的方法安排“头上跨下传接力”、“运球接力”等游戏,使学生在竞赛中既活动了身体,又掌握了球性。 2.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的运用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新教材、复习旧教材,使学生牢固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各种基本动作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牢固的掌握。但多次重复某一动作,学生会感到单调枯燥。如,上 短跑 课时,过去就是一味强调反复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就产生了厌烦情绪,感到没有意思,以至对体育课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改变过去的那种单一的教学法,利用游戏竞赛的方法,将全班学生按技能分成若干个组,进行综合性的练习比赛。如,“迎面接力”,“15米行进间高抬腿——15米后蹬跑——15米冲刺跑”。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不仅愿意做,还会大大的增强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更重要的是动作技术的形成是在不断的泛化,强化中实现的。所以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掌握动作技术和技能,也只能靠不断的反复练习,诱导强化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的生理规律来看,教学中只靠强硬的命令,没有科学有趣的教法和组织形式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效内容。 再如, 长跑 项目是学生的头痛的一个项目。如果教师始终采用一种练习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头疼,单调,学习情绪和意志品质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把长跑课变成游戏课。如,采用“ 接力跑 ”、“追逐跑”、“领先跑”、“队形变换跑”……这样既能使单纯的跑变成各种形式的跑,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在结束部分的运用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学生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这部分的体育游戏做以动作缓和,运动量小的形式进行,为了不使学生兴奋性提高,竞赛性的游戏要少,相对间隔时间要大。主要以看、听、说等形式进行,把音乐、舞蹈融进于练习之中,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达到积极放松和恢复的目的。 4.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体育游戏作为基本内容的辅助性练习和专项练习应紧扣课的基本内容.时间不要太长。游戏的动作必须在动作技术已经基本掌握的前提下来安排,对于动作要求高,难度大,危险性较大的内容,在选择游戏进行专项练习时一定要慎重。否则易形成不正确的动作定型,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好的影响。 (2)在安排游戏过程中,学生性别不容忽视。在游戏创编和选用上,由于男女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发育的不同,从而使他们在身体素质,承受运动负荷大小不同,要求不能千篇一律。 体育运动的论文范文篇三 浅谈 体操 教学中保护帮助“以人为本” 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体操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运用保护和帮助,有利于减轻练习者的心理负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预防运动损伤,便于尽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因此,加强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保护和帮助中,我们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有胆大粗心的,小胆心细的;对器材有畏惧心理而不敢做动作的等等,这些特点就要求教师在教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合理的保护帮助手段对其进行帮助,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1.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本问题加以研究得出结论,供大家参考。 2.结论与分析 以人为本的诠释 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 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 人力资源管理 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而我们在体操教学中,借鉴其原则,在保护和帮助中运用其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分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和完成动作。 保护和帮助的重要性 在体操教学中,因思想方面的原因造成运动损伤往往比例较大。其主要表现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保护与帮助,麻痹大意等。出现这种情况,多因保护与帮助未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且未采取相应的保护 措施 ,包括教师自己进行和指定学生之间进行的保护与帮助。为此在体操教学中必须提高对保护与帮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教师和学生在实施保护与帮助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仅将其看做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而且要认识到这是维护和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加速掌握动作技术进程的有力措施。克服“动作简单,不必保护与帮助”的错误思想,做到耐心细致,即使没有出现危险,也不能麻痹大意,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危险,要有舍己救人的精神,不惜一切竭力救援,使练习者摆脱险境。此外,教师除了指定有关人员实施保护与帮助外,应加强课堂纪律的教育,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严密组织好课堂教学,合理运用教法,安排好运动强度和密度,为保护和帮助创造良好的条件。 保护帮助在教学中的作用 加速学生对难度动作的掌握 有的体操动作难度较大,练习者难以独自完成,必须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如双杠的手倒立、跳马的前手翻、吊环的后摆上、自由操的后空翻等。这些较难的动作,对于一般练习者的神经系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有很高的要求,在练习过程中要想建立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必须在保护帮助下完成。 消除练习者的恐惧心理 由于体操动作复杂多样,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见到,而在体操中是常见的。如回环、翻转、腾越等。人在翻转时处于腾空状态,有时甚至要连续做几个翻转,这对人的心理压力极大。要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只有反复实践才行。由于人体在一些器械上处于一定的高度且有复杂的空间变化,因此有可能造成脱手碰撞等危险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器械的恐惧,为了保障学习的安全,在教学中要不断地采用正确的保护帮助,使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根据不同的对象做到区别对待 对于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特点,在运用保护帮助上应做到区别对待。例如,对肥胖型的学生多助力,以诱导性助力帮助方法,逐步进人正式动作的练习。 3.合理运用“以人为本”原则 保护帮助方法的“以人为本” 保护帮助方法分三种:准备活动中的保护帮助、器械上的保护帮助、他人的保护帮助。 在一般准备活动的基础上需要强调的是,进人具体练习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如腕、颈、背等关节往往受伤比例较大一些,因此,在准备活动中根据上述部位的关节做专门的练习,注意局部负荷量,合理安排项目顺序等,是值得教师认真对待的问题。在项目和动作的调配上,支撑项目和悬垂项目,跳跃项目和技巧项目,支撑和垂悬动作等不要重复进行。 在准备活动时要采用“以人为本”,掌握学生的兴奋点,合理利用合理的活动帮助学生充分热身,为下面的课程做好准备。学生中有好动的,你让他跟你正规的做徒手操,拉柔韧,他没激情。根本就热不了身,极大影响下面的课程,那教师就可以采取别的方法帮助去热身,比如,教师和学生互动做个游戏等,积极性起来了,也热身了,目的达到了,那么课也就能在学生积极性很高的情况下完成。这就从根本上发挥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没有保护与帮助的情况下造成受伤,除表明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严密的组织教学外,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欠缺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由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出现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能“自护”。故进行保护与帮助时,要取得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要在每个动作要领的示范讲解后,及时向学生传授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使学生在练习中能独立运用,这是不断提高保护与帮助能力的重要措施。例如教会学生在出现危险情况时,顺势做曲臂、团身、滚动、下蹲等,保持全身肌肉紧张,减缓冲击地面的力量,避免头部直接触地,此外改变动作性质和身体姿势。中止练习,紧握器械等亦是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 器械上的保护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完成动作的根本。学生能否完成动作,不仅仅是靠自身的大胆和对技术的掌握来衡量,也要靠教师对学生在完成动作中的保护帮助的合理程度来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要了解,能从本质上帮助学生完成动作,这是“以人为本”原则的良好体现。 保护和帮助不当亦会造成运动伤害,主要反映在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和手段上。这方面既包括了教师对所传授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是否清楚,也包括学生对该动作的保护帮助是否理解和灵活运用。为掌握好某动作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必须根据动作技术的需要,处理好站位和观察,操作部位和操作手法,操作时机和脱保等关系。眼疾手快、步伐灵活,判断准确是保护与帮助成败的关键。首先有正确的站位和能迅速起动的身体姿势。一般是两腿自然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屈,两手放于体前,上体前倾,为迅速起动做好准备。双杠支撑的动作一般站在器械的侧面,悬垂类后摆动作应站在器械后侧下方,翻转类动作则应根据动作的特点和变化站在做动作瞬间身体重心投影点后侧方。在选择好有效位置和保持迅速起动姿势后,要冷静观察练习者完成动作的情况,对技术变化大的动作,手眼协调地作出反映。一旦发现有危险,要立即移动到练习者重心轨迹的垂直线位置,运用保护或帮助的方法,使其完成动作或中断练习。一般而言,对绕横轴翻转动作是观察其头部和身体姿势,对绕纵轴的 翻转和摆动动作是观察其肩部或躯干,而绕复合轴的动作则应观察其身体姿势的变化和完成动作的规格。 他人的保护帮助,所说“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的不明显,但也是存在的。一学生做动作,而另一学生采取保护动作时,主动保护帮助的学生要根据被保护的学生的现场情况来采取措施,这样才能保护到位,减少伤害的发生。 保护帮助手法上的“以人为本” 保护手法有直接助力、间接助力两种方法 直接助力的操作的手法包括保护手法和帮助手法。常用的保护方法有接、抱、挡和拨等,可以使练习者改变身体位置,减缓或加快动作的速度,避免剧烈摔倒和砸碰器械而获得较为安全的落地姿势。帮助手法有托、送、挡、拨、搓、扶、推、提、拉、压、扶持等。如前手翻(顶、托、扶持)具体运用时应根据动作要求和当时情况决定。 之所以有这些手法,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身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不好,教师就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如:托、送、拨等手法,帮助学生完成动作。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间接助力主要有信号帮助、标志物帮助和障碍物帮助等手法。信号帮助:常用掌声、语言作为帮助手段。如双杠手倒立时常用收腹、前移、后移等。标志物帮助:通常用竹杆、小旗、实心球等实物。如鱼跃前滚翻时可用竹竿做高度标志、跳马可有小旗做步点标志等。障碍物帮助:常用绳子等实物。如:前空翻时可用绳子做障碍物,让学生越过这个高度。 这些辅助手法的运用,能极大的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学生做动作时,有这些手法帮助学生加深印象,集中注意力。这些手法的运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而采取的,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以人为本”。 4. 结论 保护和帮助在体操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是体操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去除对体操的恐惧感,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体操课上的更好。 保护和帮助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实与完善才能提高作用及质量。因此保护和帮助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实践环节达到教学的目的。 保护和帮助的方法和手法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运用要以“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依据贯彻到每节课中。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论文 2. 关于体育运动的短文 3. 大学体育论文范文 4. 有关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论文 5. 体育论文范文 6. 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毕业论文范文

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希望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属于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近年来高校扩招速度加快,大学生的人数成倍增加,他们所面临的社会有希望也有压力,有机遇也有挑战,对未来的生活既有很多选择又有更多迷茫,因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体育的心理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总体心态是健康的,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如厌学、弃学、焦虑、抑郁、早恋、自卑、自杀等现象在很多学校呈上升趋势,这些现象表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有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生,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高于男生的,低年级心理健康问题高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占;从这些数字和事实中不难发现,对处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激烈竞争中的大学生而言, 很多学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背负着就业、生存等社会问题,促使大多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当压力增大并由此加重其心理负担时,一些悲剧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鉴于此,作为家庭和学校,应当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在生活和教学中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大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二)提高智力功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五)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大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六)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三、通过体育锻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认为以下途径与方法可有效的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启发诱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二)教育学生正确投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教师要宣传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教育学生要忘却自我地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在健身运动中尽量轻松,在健身运动前听听音乐,和自己的朋友一齐参加健身运动,创造欢乐的气氛,并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健身运动常识,每次锻炼后要及时总结锻炼效果,根据生理、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锻炼计划,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

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和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和项目,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或治疗各种不同心理疾病的效果。

(四)面向全体同学全方位关爱体育锻炼弱势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及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其次,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积极投入体育锻炼,逐步扭转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五)学校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计划

学校要对体育教师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等有关知识、并掌握具体的操作原则。让教师认识到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体育锻炼对于人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作为改善心理健康的一种途径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体育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从事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进而使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秀淑,彭延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 (3)。

[2] 姒刚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 ,(3) :58 -62。

[3]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 , (4) :42 - 4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你知道体育锻炼会带来什么好处吗?下面我整理了有关于体育锻炼的好处的论文,供你参考。 体育锻炼的好处论文范文一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如何通过运动、营养的手段,促进人们的健康,就成了人们关切的焦点。本文试图从运动与营养、运动与健康、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入手,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明辨其理,比便于更好的为大众健康服务。 关键词:运动;营养;健康 一、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运动与营养都是维持人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运动促进健康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合理的营养又是维持健康和持续运动的物质保障。人体大约共有60万亿个细胞,每天约有1/100的细胞需要更新,使人体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也就是说人体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归根结底是由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而且促使生理机能运行的许多物质也都是由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产物。不言而喻,这些产物的原料都来着食物。因此,要使身体结构得道充分的发育,要使生理机能得道充分运行,就必须由食物供给充足、合理比例的营养。 所谓营养,就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学过程。营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则可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增强人体机能的作用。合理营养与科学运动相结合,可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发育,明显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所以,要想使体育运动获得良好发展,必须有适当的营养保证。近年来,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运动与营养素有了深入的研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运动员营养与运动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运动成绩。运动与营养素的关系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在群众体育中,体育运动与合理营养的结合在增强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合理营养和适量运动对防治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等都是有效的。同时,也只有在合理营养的前提下,体育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目的。同时,营养手段也是运动后恢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营养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营养不合理,将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运动能力下降,甚至产生疾病和创伤。 二、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自从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响彻世纪的运动格言之后,关于运动是否有利于生命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衷讨论的问题之一。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也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这说明运动对于生命健康来说如同空气、阳光、水一样重要。规律的体育活动加合理的营养是获得健康的最重要的保证,因为人的健康10%~15%取决于医疗保健;15%~20%来自于遗传;20%~25%依赖于环境,而生活方式和条件则占了50%~55%。因此,我们要运动,更要强调“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如果运动不科学,将会对人体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运动也是自然界一切动物的生存之道、健康长寿之道,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体 育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可能会更长久,更健康。古人也有“动则不衰”之说,只有活动起来,才能很好地保养生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合理运动对于健康有很好的促进功能:如运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运动能提高心脏健康功能;运动能增强肾功能;运动使人精神愉快等,特别是运动能增强肺通气功能,有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能达到9-16厘米,而很少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成年男子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锻炼的人,由于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运动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16次,呼吸变慢的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运动锻炼,又可增强卫外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总之,适量运动对健康是有益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到大自然中去活动,可以改善大脑供血和供氧情况,促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使人的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同时也通过人体的运动,促使肌肉不停地做出收缩和放松反应,从而实现对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机能的锻炼,促使人的反应灵敏度、灵活性得到改善,同时也改善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等器官系统的调节功能,有效地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治疾病和增进健康。 三、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神灵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WHO从1947年开始,先后5次对健康概念进行修正,直到1985年WHO提出健康的新概念:健康是指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这是最新的最具有权威性的关于健康的概念,因此,健康是一个动态的适应性过程,意味着不断适应变动不止的生物和社会环境。 在自然界里边,也同样存在合理营养与健康的问题。就拿植物来说,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就是它们的合理营养素,在那样的环境中,植物才能健康成长;否则,植物要是生长在盐碱地、水分胁迫等环境中,则植物的健康成长就受到威胁;同样对于动物界来说,衣食无忧的安逸环境就是顺境,是有利于动物生长的有利环境,而大运动量训练,导致动物内环境的改变等状况就属于逆境,不利于它们的生长,此时就需要改变这种逆境,配合合理的营养,来保证健康成长。 有研究表明,几乎一切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以及肿瘤等,都可以从营养学上找到病因并采取预防措施。以肥胖为例,近年来我国18~45岁的人群中肥胖者占20%左右,肥胖在中国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危害之一。近年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邀请了8个国家16位著名肿瘤学、营养学、流行病学专家,综合研究了世界4500项有关饮食与癌症预防的最新领先科研成果,在广泛科学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癌症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通过科学饮食能减少300~400万癌症病人。这些疾病的防治也是我们在21世纪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合理营养更是人们获得并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总之,我运动、我营养都是为了我的健康服务的,适量运动加上合理营养是维护身体良好发育、维护健康重要因素,任何层次的人的健康来自于良好的营养加有规律运动的生活方式。只要坚持这一准则,生命才更完美,身心更健康。拥有健康,人生才有意义,拥有健康才能合理运动,才能更好地选择营养素,更自信地面对生活。因此,“我运动、我营养、我健康”应该成为我们新时代健康的响亮口号。 体育锻炼的好处论文范文二 摘 要: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也就是我国所称的“亚健康状态”。由于都市生活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环境污染,导致体内酵素大量缺失,体内毒素沉积,从而影响到肌体健康。而体育锻炼正是预防或减轻这种状态最健康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亚健康;肌体健康;体育锻炼 生活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我们的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由此产生的疲惫和焦虑却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常常因为工作失去了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时间,外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给我们身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能够让人们重新找回生命的活力,愉快的生活和工作。 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改变 (一)增强骨骼肌功能,延缓衰老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会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逐渐增多,血流量也会增大。这样,肌体内的血液供应能力就会变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就能增强,人体肌肉会变得更加粗壮和结实。众所周知,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好,就能延缓衰老,使自己变得年轻有活力。长时间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对于受力部位来说,因为经常活动受力部位会变得更加灵活,骨质密度增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会增骨骼对加钙的吸收,在这种程度上来说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有很大的帮助。 (二)保持身材 现在,不论男女都梦想着拥有一副好身材,很多人为了走捷径,通过吃药和打针的方法让自己瘦下来。这种方式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体育锻炼才是让我们保持身材的最健康的方法。运动能恢复肌体对新陈代谢的调节,刺激肌体机能,消耗掉多余的脂肪,进而促进脂肪的代谢。肌肉的运动,会使得肌肉对血液内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利用率增高,让脂肪细胞缩小变瘦,消耗掉身体内多余的糖分,减少脂肪的形成。运动还增加了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胸廓活动范围以及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和换气机能。气体交换的速度加快,就有利于人体燃烧掉更多的脂肪。 (三)调节神经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脑内新细胞的生成速度会减慢,脑组织也在缩小。而体育锻炼能逆转这一趋势。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中年人血管,减弱衰老对大脑的影响。大脑需要吸收人体所以氧气的20%,有氧运动还能促进流向大脑的血液,为大脑带来更多所需要的氧气。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化学物质,可以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分化,锻炼的越多,大脑接受到的信息越多,脑神经就能够得到锻炼。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的改变 (一)减压 抑郁会减弱大脑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得我们更难全神贯注以及作出决定,最终导致记忆问题的出现。抑郁初期,人体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这一状况的。因为,运动可以促使身体合成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些正是决定快乐情绪的脑内化学物质,而运动恰好可以提高之一化学物质的含量。大家都应该听过“压力荷尔蒙”,它会使我们的大脑衰老。如果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就会使我们的思考能力变弱,记忆力下降。而运动可以降低皮质醇的含量,让大脑的思绪变得更加清晰。运动还会刺激大脑的中枢神经,让人体变得兴奋,从而减轻身体压力。 (二)提高自信心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自信心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有专家对“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对自信心的影响”做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增加课余体育运动的频率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水平。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对自己外面的主观感受,这是提高人体自信心的一个中介因素。余秋雨曾在《山居笔记》中谈到:“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强健往往是连在一起的。”现在的学生党和上班族因为各种压力,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经常感到疲劳,每天给人的精神状态就很不好,对于工作和学习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通过进行体育锻炼,随着机体体能的提高,人的精神状态差的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在不知不觉中,自信心就会增进许多。 (三)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奥运赛场上,我们的中国健儿们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豪迈气概领华夏儿女们激动不已。体育运动是一种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接受磨炼而获得的。所以,体育锻炼能够磨炼人们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运动就是因为运动本身是个体力活,让人觉得劳累,如果人们克服了这一观点,选择一项或者几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且坚持每天做下去。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在无形中培养出来了。因为坚持不懈的名词解释是:坚持到底,一点也不松懈。坚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现,它常常是成功的代名词。 三、总结 生命在于运动,它渗透在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细胞之中,这是生命的运动意义。体育锻炼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帮助,还让我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只有身体和心理上健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健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百年! 体育锻炼的好处论文范文三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摘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健康既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运动可以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增强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运动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分析运动对身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使人们建立正确发展的健康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转变,人们愈来愈注重生活生命的质量,那么健康就是人们不懈追求的起码目标,它是高质量生活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内涵。我们现代人正以自己的行动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健康就是前提,健康就是保证,健康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之中,健康备受关注,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的改观,它的概念、本质、内容、形式被注入新鲜的血液,体现了它的与时俱进,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本质认识。健康第一的思想已转化为行为,终身体育已成为人们的基本思想,同时健康也是素质教育的功能目标之一。 1. 现代健康的新理念 "机体功能活动正常"就是健康,这是对健康的一种认识。尽管这一健康概念较客观地反映了健康在生理学方面的本质,但是它只是注意到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未能涉及人的心理状态,因此,这是不全面的。较确切的健康观念应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把人的健康与机体的生理、心理状态和对社会的适应三者紧密统一在一起的三位一体的健康观念。 在健康的三要素中,身体生理健康是基础。它是其他健康要素的发展前提和保证。身体健康首先应身体机能正常,各器官系统功能协调配合,代谢良好。较高水平的生理健康表现为体能良好,体能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它源于身体的能量物质储备器官,运动是提高体能的关键途径,增进健康的有效方式。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健康的全面关注的表现。它是指一个人处于自我感觉良好,并与他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的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运动密不可分,运动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 社会适应能力是对健康概念的科学延伸,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的进一步要求。它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扮演社会角色的能力。 2.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运动对身体生理健康的影响 人体由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等组成。运动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所完成,同时,运动又对各器官系统产生良好影响。 运动与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与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可把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将它送入淋巴和血流,以供身体生长和维持生命用,并将代谢过程中的残渣排出体外。经常参加运动,对消化系统的机能有良好影响,可使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加多,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也能增加人体对食物的欲望和需要量,有利于增强体质。 运动与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挥整个机体活动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活动,其本质都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都是经过感知、分析、判断、作出反应这个过程来完成的。经常参加运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思维敏捷,调控身体运动更准确协调;还能有效地消除脑细胞的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运动与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又称骨骼肌肉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构成。经常参加运动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使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这是由于骨的新陈代谢加强,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变化的结果。经常参加科学的运动,可使人体关节的机能得到提高。关节面骨密质增厚,提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关节面软骨增厚,既加大了关节的稳固性,又提高了关节的运动缓冲能力;关节囊增厚,加固关节;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层分泌滑液功能提高,减少软骨之间摩擦;关节滑膜囊与滑膜皱襞的形态、结构产生良好变化,避免关节面过大的撞击和摩擦;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增粗,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提高了运动能力。经常参加锻炼可使肌肉体积明显增大,肌肉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肌肉灵活协调、反应迅速、准确有力、耐久高效。还可以消除多余脂肪,防止肥胖症。 运动与心肺循环系统 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由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组成的人体氧运输系统(即心肺系统),对人的健康及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作用。人体通过心肺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同时将其代谢最终产物向体外运输与排出,这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对人体器官系统的影响有双向效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科学运动对人体器官系统能产生良好影响;另一方面,如果运动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会有害健康。缺少科学性的盲目锻炼,对人体的健康促进作用很小,甚至还可能使锻炼者产生损伤、疲劳等症状,严重损伤身体机能。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原理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运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经常参加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映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运动有助于情感与情绪的调节和改善。运动不但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而且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及时的宣泄。运动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在运动中,要不断的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在战胜自我的前提下,越是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运动有助于自我正确观念的确立和人际关系的改善。通过运动结识更多的朋友,使每个人都融入集体中,为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而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运动有助于减轻疲劳,消除心理障碍。通过运动,使自身的心理机能、身体素质得到改善,身心得到一种舒适的感受,减轻疲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3. 结论与建议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分析了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后,不难看出,运动不仅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还具有完善身体、发展身体、修炼人生、健康心灵、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功能,其重要价值还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不仅从身体上,也从精神上、社会适应上达到人的健全、健康状态。 建议 在社区中积极推广体育运动,将体育运动最大限度地在群众中辐射,让更多的社会居民都能参加运动。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制定每10万人口的社区单位最低体育设施条件与体育辅导员数量,从而在硬件与软件两方面保证居民的运动。 运动与卫生预防紧密结合,防治兼备,使锻炼者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锻炼水平和功能状态,保证运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猜你喜欢 1. 锻炼的好处作文4篇 2. 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论文800字 3. 关于体育运动的论文范文3篇 4. 体育锻炼有哪些好处 5. 体育运动带来的好处 6. 大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论文 7. 浅析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论文

健康心理学对我们的影响论文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的论文 范文 一: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 教育 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省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的建设理念、改革 措施 和建设成果,旨在为同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 经验 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 考研 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 学习方法 、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 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 反思 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5]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7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2. 3000字心理论文范文

3. 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4. 心理学论文范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心理学与生活感悟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心理学与感悟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影响

随着各种压力的渐增,人们发现人类疾病谱正由传染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相应地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纯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现代社会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门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重要。虽然心理学界对心理学今后发展趋势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乐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必将会受到千千万万人重视,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种是悲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短暂的历史和一个茫然的将来”,认为心理学即使再过10年也难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现代人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可以说,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曾经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如果这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国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在中国,女朋友可能会立即挥袖而去,认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既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虽然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心理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中国,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并不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对心理学抱着一种错误的偏见。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心理障碍”与“神经病”联系起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刚成立时,由于考虑到该校的研究生楼较为安静和隐蔽,较适合开展心理咨询,于是把心理咨询中心设在了研究生楼里。不料研究生楼里的研究生们纷纷向校领导反映意见,强烈要求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挂在研究生楼前,别人还以为研究生都有心理毛病呢!从这一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连知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们都如此看待心理学,更何况一般的老百姓呢?

当然,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近十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也有了长足发展,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纯生理的健康,它至少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现代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同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导致高的心理发病率;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的身心失调;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出现。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就必然要让健康心理学知识参与进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日趋剧烈的现代社会竞争,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曾耳闻目睹不少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了学业的正常完成。如大学生小A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平时没有用功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只好作弊,不料当场被老师发现并因此而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如果他掌握一点健康心理知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也许这次处分就不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结果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出现了幻听、幻视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又如大学生小B是院学生会的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女大学生小C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院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病症,重则走上轻生道路。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则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又感身体不适(如紧张、疲劳、胃痛、头疼……)的身体状态称“亚健康状态”。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生活压力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学知识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还是影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现代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现代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曾经有人指出:心理学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点缀品、调味品和必需品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心理学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王,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王沛.现代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人们常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战胜挫折,社会、学校等外界环境是重要的。但是,在众多的挫折中,许多是大学生主观因素导致,并且挫折是大学生自己的挫折,它引起大学生自己种种不良、痛苦的体验。因此,正像大作家雨果所说:“应该相信自己,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要真正战胜挫折,更主要是依靠受挫的大学生自己。功。这也是毛泽东所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 聪明起来,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可以说,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失败也是成功。大学生面对挫折、失败之时,应坦然面对,泰然处之,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害怕。 (三)树立“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思想。“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是爱迪生一生奋斗的经验的总结。爱迪生一生有1328项发明,其中每项发明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例如他研制蓄电池从 1900年一直到1909,历经10年,共失败100296次,最终研制成功,其艰辛与挫折可想而知。然而正是从十万多次的失败与挫折中迎来成功,因此,可以说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爱迪生决不会有他那骄人的成绩。爱迪生的事例对不愿面对失败与挫折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其一,在现实生活中,充满各种困难与艰辛,一切事情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成功者的成才之路只是脚踏一个又一个失败与挫折,去夺取胜利。换句话说,成功者“需要”一个接一个地战胜挫折,才能取得成功。这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其二,挫折是一种心理预报系统。它要求人们坚强,面对现实,探明受挫折的根源,找出失败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继续努力奋斗。倘若由于判断失误,确实所遇的是不可克服的障碍,那就应当承认事实,躬身自退,转移目标;倘若“不可克服的障碍”并非“不可克服”,则应鼓起勇气,面对现实,下定决心,排除障碍,转败为胜。大学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这样的“心理预报”是必需的,这样的“心理预报”引导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正确认识,锻炼意志,不断发展自己。其三,挫折是人生的催熟剂。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担心挫折、害怕失败的人,总是把自己沉溺于万事如意的想像之中,不敢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更不能搏击人生,稍遇挫折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甚至痛不欲生。这样的人,正如英国心理学家布朗所说,是“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 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这样的人不仅不能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且必将被社会抛弃。而那些不断进取、不断奋争的人,他们在不断战胜挫折中锻炼了才干,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因为他们懂得,当一个人身处顺境时,尤其是在春风得意之时,一般很难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弱点,惟有当他遇到挫折后,才会反省自身,弄清自身的不足和弱点,以及自己的理想和需要同现实的距离,这就为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调整自己的理想和需要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从而促进人的社会成熟和全面发展。歌德说:“自然对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的、真实的、纯粹的人才屈服,才泄露她的秘密。”就是说,只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才会真正成其为人,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大学生们应该记住贝多芬留下的一句话:“卓越的人一大优点: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大学生要成为卓越的人,应当投身社会,历经磨难,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经历挫折、忍受挫折是人生修养所必需的一门课程,挫折是人生的催熟剂。 正确对待挫折在正确认识挫折的基础上,大学生需要采取科学、理智的方式战胜挫折。从避免错误的、有害的不良行为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避免愤怒、生气。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此时容器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正好是零摄氏度),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况下呼出的“水汽”。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水后是澄清透明、无杂无色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蛋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便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人生气十分钟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 3000米赛跑的程度。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毒性。因此,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大学生受挫后,更应该避免由于年轻带来的“怒发冲冠”,它不论对大学生个体身心健康,还是对社会,都是极不利的。大学生应当尽可能冷静,以具有高等教育素养的大学生的理智加以正确对待,从而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法,最终克服挫折。避免自暴自弃。大学生受挫后常常表现出消极的自暴自弃的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大学生遭受挫折时,要懂得“最大的罪莫过于自暴自弃”,也不要忘了培根的人生哲理:“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大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应该以青年的朝气和勇气,在社会、学校、同学的帮助下,以积极的方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避免借酒消愁。大学生受挫后借酒消愁的情况在高校中也不时发生。对此,大学生应当了解,大量饮酒会造成神经系统和肝脏的全面损害,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同时还要认识到酒精并不能真正消愁,只是对自己大脑产生一时的麻醉作用,其结果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此外,饮酒还会引发诸如打架斗殴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从采用正确的方法与途径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奋斗目标。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是人的一切活动都是 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并且人一旦树立自己 的目标以后,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愿为这努力的动力,激励他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地积极进取,也就是目的和社会责任感是激发每个人活动的内在动力。正如俄国著名作家车尼雪夫斯基所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 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洞而渺小。”大学生是社会、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并寄以无限的希望。大 学生应当把社会、国家的希望与自己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为国、为 民做贡献的目标。大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就会调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潜力,克服一切困难,就会如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所说:“只要目的正当,纵使走在摇撼的地上,步伐亦是坚定的。”因此,大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困难的时候,应当具有“坚韧精神”,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相信爱因斯坦人生格言:“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 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正确归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人们失败的归因进行了研究。认为一般情况下,失败由客观因素(包括任务难度和机遇)和主观因素(人的能力与努力)造成。人们把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活动、积极性有很大影响:把失败归因于主观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会产生气愤与敌意。大学生应正确分析自己的成败归因模式,特别要注意避免韦纳指出的两种错误的归因模式。例如,有的学生总是把自己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外在因素,如学习上受挫折后,把失败归于运气不好,没能猜题目或埋怨教师的命题和评分,而不努力去克服困难和改变失败的处境。如学习上受挫折后,把失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技能和努力的程度过低,因而抱怨自己,过多地责备自己。这两种习惯性归因,不可能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无助于战胜挫折。总之,大学生受挫以后,应当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对挫折做出客观、准确、符合实际的归因,从而有效战胜挫折。善于灵活应变与情绪转移。大学生遭受挫折后,情绪往往处于不安、焦虑之中。因此,善于灵活应变,及时理智地转移目标和情绪,对克服挫折感相当重要。就是说,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遭受失败时,要善于转变近期目标,及时改变行动的方向,就有可能摆脱挫折情境与挫折感。例如,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因为替战败被迫投降了匈奴的李陵说情而触怒了汉武帝,结果不但被投入监狱,而且受到了惨无人道的宫刑。对于这样的非人待遇,换个人可能就会走上轻生的绝路。但是,他在监牢里把刑辱置之度外,奋发图强,潜心著书,经过14个冬春,终于写成了巨著《史记》,为后人留下了伟大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他的这种应付挫折的方法,就是情绪转移法。司马迁遭屈受辱,身陷囹圄,却以《史记》传世,其战胜的方法和奋斗不止的精神对大学生应该有启发的。增强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是指个人遭受打击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人承受环境的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一般来说,挫折容忍力低的人遇到轻微的挫折,就消极悲观、颓废沮丧、一蹶不振,甚至人格趋于分裂而形成行为失常或心理疾病。挫折容忍力高的人,能忍受重大的挫折,就是大难临头、几起几落,也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保持人格的统一和心理的平衡。大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挫折容忍力程度高低差异很大,甚至同一大学生在不同时候、不同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挫折容忍力情况也有不同。大学生挫折容忍力状况与很多因素有关:身体因素。身体强壮的大学生比体弱多病的大学生更能抵御挫折。如同样是失去亲人,身体健康者容易经受住悲哀、忧伤的痛苦。而体弱多病者则易在悲哀、忧伤中使自己的身心状况进一步恶化。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身体健康者更能抵御恶劣的外部环境。国外有人研究发现,体弱多病者和身体健康者在丧偶后的一年内,前者比后者发病率高78%,死亡率高三倍多。个性特征。个性是个体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体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世界观等对挫折承受力都有重要作用。性格开朗、乐观、坚强、自信的人,挫折承受力强;性格孤僻、懦弱、内向、心胸狭窄的人挫折承受力低。当个体对某事兴趣浓厚时,其挫折承受力就强,如诺贝尔研究炸药的过程中,多次发生爆炸事故,弟弟炸死,父亲重伤,他自己也数次身临绝境,但他愈挫弥坚,终获成功。不同个体的挫折承受力不同,同一个体对不同的挫折情境其承受力也不相同。有的同学能够忍受学业的失败,却不能忍受情感的挫折;有的人能从容对待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群、孤独,却不能忍受丝毫的自尊心伤害。挫折准备。有挫折心理准备,将挫折的出现视为正常的大学生,比对挫折毫无防备的大学生更能接受挫折。大学生中被挫折打得措手不及的人,往往是那些过去一直很顺利,对挫折毫无心理准备的大学生。挫折认知与判断。个体认识影响人们对挫折情境的认识与判断。认知是指我们对周围事的想法和观点,亦即人的认识活动。挫折刺激正是通过人的认知而作用于情绪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由于认知不同,同样的挫折情境,对个体造成的打击和心理压力是不同的。一般认为,虚荣心强的人对挫折的知觉敏感性高,承受力相应较低。对挫折情境有正确认识、对挫折做客观评价的大学生,往往比那些挫折判断有误、认识偏颇的大学生更能把握挫折。社会经验。挫折容忍力是大学生个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习得的能力之一,它和其他品质一样,可以经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国外曾有人做过一个动物实验,他们对一组幼小的白鼠给予电击及其他挫折情境,使其产生紧张状态,然后让它们正常发育,长大以后,这组白鼠就能很好地应付挫折引起的紧张状态。而另一组没有受到这类挫折刺激的白鼠,长大后遭受痛苦刺激时就显得怯弱和行为异常。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在婴幼儿时期所受的刺激,可使其成年后的行为更富于适应性和多变性。相反,一贯顺利、极少受挫折的人,由于没有足够的机会学习和积累对待挫折的经验,其自尊心往往过于强烈,对挫折的承受力也就很低。但如果婴幼儿时期遭受的挫折太多、太大,也会影响其以后的发展,可能形成自卑、怯弱等特征。在生活中经历过人生坎坷的大学生比一帆风顺的大学生更能适应挫折。初涉社会、生活道路比较平坦的大学生对挫折反应往往十分强烈,应付挫折的能力亦差。某大学一个班级举行的年末联欢会上,一位三好学生唱歌走了调,同学们忍不住哄笑起来,他觉得无法忍受,当晚在校园里自杀身亡。这样的大学生实在令人惋惜,又令人深思。期望水平。高校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场所,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一些大学生往往在各方面,特别在学习上给自己提出了非常具体而又很高的要求。一些大学生经过奋斗达到目标,成为佼佼者。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种种原因而达不到目标,他们由于对目标期望水平过高,在达不到目标时的挫折感因而也就更大。大学生挫折容忍力对其战胜挫折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现实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与挫折,也为了应付将来走上社会,战胜事业中遭遇的更大挫折,大学生应当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挫折容忍力。因此,大学生应当注意身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利用一切社会锻炼的机会,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并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的正确的社会预见力与判断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和未来的事业,需要大学生良好的挫折容忍力,良好的大学生挫折容忍力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合理宣泄。大学生受挫以后,心理上处于焦虑、愤怒、冲动的应激情绪状态之中,如得不到妥善地化解,大学生可能表现出攻击、轻生等种种消极的行为反应。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大学生个体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采取可控的、合乎社会规范方式宣泄受挫后的紧张心理,恢复心理平衡,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十分必要的了。在高校中,自我疏导、情绪宣泄、运动宣泄、心理咨询等是几种主要的方式。自我疏导是大学生受挫以后,通过以语言或文字方式主动地与老师、同学、朋友,也包括与使之受挫的对象进行理智的倾诉,消除紧张心理,恢复心理平衡。这是一种简单且十分有效的宣泄方式。 情绪宣泄是指大学生受挫后的情绪往往处于悲痛之中,如果把这种悲痛的情绪一味加以压抑,大学生可能变得忧心忡忡、脾气暴躁,这有可能对其心理造成极大伤害,或者引起当事人的心身疾病或精神疾病,或者对他人、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处于悲痛之中的大学生,不妨在适 当的场合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宣泄心中的苦闷与失败的悲伤。痛哭使 悲痛情绪畅快淋漓地宣泄出来,同时流出的眼泪把情绪紧张或悲伤时体内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带出体外,这对于大学生成长是有利的。笑,也 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式。美国心脏病专家威廉 费莱博士认为,一分钟的笑相当于进行10分钟的慢跑。一次放声大笑不仅锻炼肩部肌肉、手臂、臀部、横膈膜和腿,并且还有镇痛作用。真所谓“笑一笑,十年少”。 因此,大学生应保持欢愉的情绪。积极参加各种充分抒发良好情绪情感 的活动,让大学校园充满笑声。运动宣泄是值得提倡的一种良好的宣泄方式。受挫的大学生通过 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消除了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激发了积极进取的朝气。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激烈的体育运动,是受挫后“攻击”行为方式的“合理化”,或“攻击”行为方式的一种替代方式。同时,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增大了呼吸量,加速了新陈代谢过程,调节了大脑神经活动,直接接触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人际交往,等等,都十分有利于受挫大学生恢 复心理平衡和恢复信心。 心理咨询对受挫的大学生来说,应当看做是帮助自己克服消极、悲 观情绪,宣泄紧张心理,解除心理困惑,取得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该首先排除由于缺乏对心理咨询不了解而形成的“只是有心理疾病 才去进行心理咨询”的误解。假如自己遭受挫折,或者心中不快,或者心 理困惑、障碍,甚至只是想找人谈谈,都可以去进行心理咨询,从而及时宣泄自己内心的某种心理问题或不良情绪。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论文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三 《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摘要: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情绪及情绪管理的概念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提出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增强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团体辅导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等策略,使大学生能够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到社会的转折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波动起伏的时期,他们在面对学业、感情、交友、就业等问题时往往比较敏感,常常会出现失落、沮丧、空虚、焦虑、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且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举动。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他们的未来,作为 教育工作者应该加以关注。 一、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1、情绪易冲动且复杂多样 大学生有着丰富、强烈而又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虽然,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得容易感情用事。这种冲动性的情绪尤其在群体中往往会变得更激烈。大学生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容易受当时情境气氛的感染、鼓动,表现出去个性化,降低责任心。 2、情绪的波动性和弥散性 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积极高昂,有时消极颓废,同学关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都能引起情绪的波动。同时,大学生的情绪还有较强的弥散性,一种情绪一经产生,就可能越出原先的对象而扩散开来,在不自觉中,使得他们把自己的情绪赋予外物,转移到 其它 事物中去,而且其情绪余波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使他们有时很难保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 3、情绪的矛盾性和文饰性 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得含蓄、内隐。但相当多的大学生常常感到自己的情感不能尽情地得到倾诉,这种感觉有些是自己意识到的原因引起的,有些则是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这种压抑来自何方,只觉得自有一种不满、烦恼,有一种空虚感、孤寂感。这与大学生具有的丰富情感是相矛盾的,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又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异常情绪,如焦虑、忧郁、骄傲、愤怒、嫉妒等。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 1、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Salove)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依尔(Mayer)提出的,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萨洛维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指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主动摆脱焦虑和不安情绪。(3)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指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的热忱、专注和自制,使自己有高度的办事效率。(4) 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作出适度的反应。(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指善于调节与控制他人情绪反应,并能够使他人产生自己所期待的反应的能力。 一般来说,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接纳与受欢迎的基础。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充分认识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性,把情绪智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在制度的建立、课程活动的安排、校风的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能够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工作。 2、增强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 情绪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其价值,我们要了解、接纳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几种方法。 (1)心理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个概念最初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提出,他的 名言 是“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心 理学的实验表明,当一个人静坐时,默念“喜笑颜开”之类的语句,那么他的心里面也会产生一种乐滋滋的体验。 (2)适度宣泄法。当大学生遭到负面情绪的困扰时,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放松。如可以尽情地向至亲好友倾诉,或是通过 体育运动 、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但是,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必须增强自制力,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3)合理情绪疗法,即ABC理论,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一般我们总是认为是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的反应,但是实际上是我们的观点造成的反应。我们需要首先认清引发情绪的根源,也就是我们的观念,理清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才能去调控情绪。ABC理论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从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3、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有效疏导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个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够更正确地评价自我,并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调适的能力,从而具有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主动 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团体辅导,提前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干预,能够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 4、营造良好环境,稳定学生情绪 进入大学之后课余时间比高中多了很多,学习也不像高中那么紧张了,很多同学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或者沉迷于 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等到毕业时才追悔莫及。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有利于学生情绪的稳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找到集体归属感,让学习、生活的意义得到升华,一些不良情绪容易被释放,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也在活动中发展了自我。 总之,情绪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潜能开发,并有助于人的自信心的建立。大学生需要觉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绪,并学会适当地表达、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烦恼,对自我进行恰当的评价,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参考 文献 [1]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叶素珍 曾振华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朱艳新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9。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四 《大学生浮躁情绪原因及其管理》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但是当今社会的特殊化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已经变成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爱情问题,还有社会赋予他们的各种压力都使得大学生这个浮躁的群体更加难以管理,本文就从大学生浮躁情绪的来源和管理方式做一些分析。 大学生浮躁情绪管理就业 一、造成大学生浮躁的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脱离 大学生一直是生活在校园里长大的孩子,对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认识随着年龄的和知识面的增长而增长,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好像就已经认清楚了自己所面临的严峻的现实,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理想和现实所带来的落差感,而产生浮躁和不安的情绪,更有胜者开始自暴自弃。就像网络上出现的大学生不去上课的原因是:上了不一定能听懂,听懂了不一定考,考了不一定过,过了不一定毕业,毕业了不一定找上工作。在这种无限放大的悲观情绪的影响下,学生会不断的加深浮躁的情绪,最后有时候会导致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2.社会大环境的恋爱观失衡,攀比严重 我们经常在大学比较集中的地方看到学生们成双成对,莺莺燕燕的女学生和三三两两的男学生搂肩搭背,或者卿卿我我,一对对大学生情侣们迫不及待地享受爱情的甜美,在他们的观念中,爱情这东西已经是一种随时皆可抛的一种需求品,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观念促使学生们有一种尽情挥霍青春的洒脱。而在同学之间攀比现象也很严重,一个宿舍中,如果有多数有对象,那么剩下的那几个少数就做不住了,在这个大环境崩塌了的小社会中,纯情似乎显得那么的飘渺,少男少女们攀比的开始交往,看谁玩的大胆,谁放的开,殊不知,这些在大学期间留下的阴影将是他未来人生中最不得谈起的一段往事。在学校附近应时而生的各种钟点房和招待所得生意也就火了起来。产生大学生恋爱观念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学校方面教育管理出现漏洞。一是教师在学生学习目标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方面管理上的缺失;二是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够,很多老师仍然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对立面上,有种各扫自家门前雪的感觉,下课转身就走,像完成任务一样,走的是混工资的套路。学生本应该最亲密的辅导员工作也做的不到位,有和没有差不多,这都是问题的来源。 3.“围城”心理作祟 在校学生难免会跟自己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长或者乡党们进行经验上的交流,在谈话期间,普遍现象是,已工作的学生经常有一种对现状不满的抱怨交流给在校学生,他们总幻想着跳槽,换一个新工作,但又担忧找不到更好的,所以在校生听了以后也会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毕业了也没有一个好点的工作,现在是拼爹的时代,是走关系的时代,进而不思进取,因为往往有那么几个家世比较好的人工作比较好,于是他们也就开始学会了往更好的围城里奔往的想法,不脚踏实地,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时常感觉压抑,想发泄,但又迷茫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宣泄。于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就走进了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希望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所谓的公平,借此来宣泄情绪,平静自己。 二、如何做好大学生浮躁心理的预防和克服工作 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现代生活压力的多元化现象的出现,教育部对于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作用,让他们能够以平成心态安稳的读完大学,进而更好地学好知识,为他们能够稳健地迈出走向社会的步伐是现在学校所面临的一大任务,我们力图从现状中寻找成因所在,探究对大学生教育指导的有效办法: 1.给学生更多去 社会实践 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从而根本上改观学生的懒惰习惯 大学生浮躁的一大成因就是感觉大学生活平淡无聊。作为咱们新社会这批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八零后和九零后们,他们的生活没有战争的洗礼,缺少生活的锻炼,他们一直被家长们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是父母亲对于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的一个希望,父母亲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只力求他们能够好好学习,超越自我,过的幸福。然而一路被铺的平坦的一马平川的生活道路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缺乏了乐趣,三点一线式的基础教育和中学生活,在他们走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打破这种平淡了这么上时间的单调生活。于是浮躁情绪自然就困扰着他们。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打零工,做义工,暑假期间当家教,参加学校社团,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填满他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背负责任,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从而克服盲从和浮躁。 2.兴趣引导、确定任务、建立目标、集中精力学习,克服浮躁情绪 通过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去,这样让学生能够乐于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克服浮躁情绪的主要办法。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兴趣引导和建立目标。 首先,是调动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做好学生兴趣的引导工作主要落在教学老师的身上,一位优秀的老师,他必然应该有他吸引学生的地方,在一所大学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是有的老师讲的精彩,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讲课的娓娓道来,听课的如饥似渴的接受着知识;有的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睡倒一大片,老师讲的没精神,学生学得没兴趣。所以说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 教学方法 的科学化是吸引学生的王道。老师们必须在教学之余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因为很多学生都认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其次,是设定目标让生活充满意义。科学、合理地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要求,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目标,让他们自己去为达到目标而学习,这样哪还有学生去浮躁。 3.完善社会就业公平机制,减少学生茫然无措的就业心理 完善社会就业公平机制,是对我们国家教育制度和企业用人制度提出的一个要求,毕业学生迫切的需要一个公平的,透明的企业用人制度,尽量让学生毕业以后都能有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而且满意的工作,给学生一个恰当的步入社会的门槛,让他们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做就是解决了在校学生的后顾之忧,在校学生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我之外,再无他想。 参考文献: [1]高留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 [2]庞龙.大学生浮躁心理现象探析[J].魅力中国,2010,(17). [3]董朝宗.大学生浮躁心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03).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情绪管理相关论文 2.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2000字 3.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4.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5. 关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有关情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篇二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 :选用一般健康问卷和情绪调节问卷,对3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差异检验表明,在情绪调节策略上,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t=, P<);在认知重评策略上无显著性别差异(t=, P>)。相关分析表明: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自我肯定性越强,负性情感(忧郁、焦虑)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情绪调节中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心理健康;情绪调节;一般健康问卷;大学生 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然而,情绪调节作为心理学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情绪调节已经成为当前情绪领域的前沿课题和 热点 。关于情绪调节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Gross[2]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有意识地和自愿地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调节方式(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Gross[3]依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前或之后,将情绪调节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他认为,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最常用和有价值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认知重评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认知重评是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 表达抑制是反应调整的一种,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Gross及其同事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善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其幸福感、抑郁和满意度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较积极,而使用表达抑制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2,3]进一步分析国内现有研究发现,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而实证研究很少(主要以黄敏儿[4]、李梅[5]、邓丽芳[6]的研究为代表),尤其是关于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仅有理论综述[7]而尚无实证研究。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我国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特点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为高校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情感教育等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选取东北师范大学在籍全日制本科学生为样本。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398份。有效样本的构成为:男生128人,女生270人;文科学生261人,理科学生137人;城镇学生228人,乡村学生170人;低年级人数为231人(大一128人、大二103人),高年级人数为167人(大三94人、大四73人)。 方法 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20) 该问卷系Goldberg编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李虹等人修订[8]。此问卷共20个项目,共包含3个维度,分别为抑郁、焦虑、自我肯定。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GHQ-20的20个项目分“是”和“否”记分,选“是”记1分,选“否”记0分,分数越高说明在此维度的症状越典型。将自我肯定量表记分进行反向转换后与忧郁、焦虑量表分合成,形成心理问题总分,总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分半信度为,问卷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以上。 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该问卷修订自Gross编制的情绪调节问卷[9]。此问卷共10个项目,含2个维度:认知重评策略和表达抑制策略,采用5点量表评定法,要求被试回答每个陈述符合自己的程度,从1~5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越倾向于运用此种情绪调节策略。本次测量中,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问卷两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PC()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Pearson分析。 2 结 果 大学生情绪调节状况 大学生在情绪调节的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数分别为±和±,由于本研究采用5级记分,中数为3,所以,大学生较多地运用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相对来说,更倾向于运用认知重评策略调节情绪。对不同群体大学生在情绪调节问卷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 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情绪调节上的得分并无显著的城乡(家庭所在地为城镇或乡村)差异和年级差异。在认知重评上的得分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表达抑制上的得分差异非常显著,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在自我肯定、抑郁、焦虑3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数分别为±、±和±,将这3个维度总体平均数分别除以每个维度的题目数,得到各维度的平均分,3个维度分别为±、±和±。由于本量表采用0~1计分,中数为,所以,大学生自我肯定程度较高,抑郁、焦虑程度较低。对不同群体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得分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男大学生的GHQ得分及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焦虑因子上,城镇学生与乡村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乡村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城镇学生;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抑郁程度显著高于高年级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自我肯定程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大学生。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以认知重评的平均分(±)为界,将大学生划分为高认知重评组、低认知重评组;以表达抑制的平均分(±和±)为界,将大学生划分为高表达抑制组、低表达抑制组。对认知重评高、低组及表达抑制高、低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除抑郁这一因子外,认知重评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自我肯定、焦虑上的得分都有显著差异。认知重评得分高的大学生自我肯定程度明显要高于认知重评得分低的大学生,认知重评得分高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及焦虑程度明显要低于认知重评得分低的大学生。表达抑制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及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问题、焦虑及忧郁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肯定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表达抑制策略与心理健康问题及各因子相关不显著。 3 讨 论 在情绪调节方面,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更倾向于运用表达抑制策略来调节情绪。本研究结果与Gross对1483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相似,男生与女生在认知重评上的得分无显著的差异,但在表达抑制上的得分差异非常显著,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3]。产生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不同。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研究[10]表明:多数人认为适合男性的人格特质多与成就、事业有关,适合女性的人格特质多与情感、人际关系有关。男性表达情绪常会被看作是懦弱、缺乏男子汉气概。与女孩相比,父母更多地教育男孩要学会控制情绪,社会也更期望男孩抑制情绪的表达。对婴儿早期情绪行为的研究[11]表明:个体早期情绪行为上的差异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交往扩大,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男性表现更坚强和克制,更加稳重和含蓄,导致男性更多运用抑制策略来调节情绪,女性日趋表现出情感细腻、敏感,比男性更善于情绪表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 本研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性别、城乡、年级的差异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这种差异可能与男女传统社会角色以及师范院校的学生特色有关。男大学生可能比女大学生对成就、事业有更高的追求,同时,师范院校女生较多,并且女生在语言表达能力、 人际交往 、学习、活动等方面表现得都要好于男生,这使得师范院校的男生压力要比女生大,这给男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焦虑,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女大学生;乡村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城镇学生,这可能与乡村大学生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要比城镇学生差,他们感受到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要大于城镇学生有关;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抑郁程度显著低于低年级大学生,自我肯定程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大学生,也就是说,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低年级学生。这可能与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实践 经验 及人生阅历的丰富有关。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问题、焦虑及忧郁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肯定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差异检验的结果也表明,除抑郁这一因子外,认知重评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自我肯定、焦虑上的得分都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认知重评策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自我肯定性越强,负性情感(忧郁、焦虑)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日常生活中过多的负性情感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调节,很易发展成为情绪障碍,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心理工作者应高度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从发展角度入手,指导学生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前就进行积极调节,也就是学习运用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如选择有利情境,对情境进行修补,注意转移法,认知重评策略等,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优化与情绪相关的良好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关情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相关 文章 : 1.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 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2500字 3. 试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2500字论文 4.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2500字 5.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2500字

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绪波动大,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情绪的健康与否。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情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情绪差异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 情绪是指人们对环境中的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本文就是从大学生情绪状态及其相关社会 文化 因素的关系出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个体情绪差异的因素:与父母文化、个人特质、性别角色及社会文化、及大学不同年级有关。还有一个群体指标就是农村来源大学生某些情绪指标差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

【关键词】 大学生;个体情绪差异;心理分析

一、情绪的认知

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绪波动大,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情绪的健康与否。消极以及不好的情绪状态都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严重的情绪困扰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认知情绪,了解情绪的发生原理,明白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不可掩盖的作用,也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情绪是人们对环境中的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也是一种对人生成功具有显著影响的非凡智力因素。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情绪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Izard指出有8—11种基本情绪,如快乐惊奇、愤怒、悲伤、恐惧、厌恶、兴趣、羞涩羞愧、蔑视、内疚等。复合情绪(如抑郁)是多种基本情绪的混和体。(一)情绪(1)有其生理反应: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特征。如在愤怒的状态下会出现面红耳赤,汗腺的分泌等。(2)是一种内心感受:不同的情绪状态必然会反映到人的知觉以及意识上来。从而形成人的不同内心体验。如:再有人受伤时,会感到痛苦。(3)会表现在行为中:面部表情最直接的反映着人的情绪状态。例如:当自己所希望的球队获胜时,脸上会不由自主地会喜笑颜开;当有的学生遇到挫折时,会愁容满面。还有就是情绪也可以通过体态行为和声音语态来体现。(二)情绪的作用(1)自我保护的功能;如被人伤害时,愤怒的情绪会促使人奋起反抗,自我保护。(2)人际沟通;(3)信息传递功能;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可以互表爱意。在了解到情绪的产生原理及情绪的作用。我们引出了一个话题: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情景与相同的遭遇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下面就这个问题展开探寻。

二、影响个体情绪差异的因素

1、什么个体情绪差异?

“个体情绪差异”是面对同一件事或同一情景,每个人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情绪。

2、影响大学生个体情绪差异的因素

、社会文化

不同地区的人,在对待同一件事时会有不同的看法。如:信____的杰克与来自神秘草原的安妮在同一所大学读书,由于暑假俩人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生病了。在杰克看来他生病是因为他暑期去教堂祈祷的时候心里想的不是上帝,这是上帝对他不虔诚的惩罚,是自己罪有应得;而安妮认为这次的生病是巫术造成。巫术是一股不可预知的力量,所以安妮感到害怕、焦虑。这一个案例正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导致了对“生病”产生的反应及情绪有较大的差异,情绪体验可以完全体现人类的本质及社会文化。当然这也不能意味着文化之间不存在相似之处,有些理论认为,害怕;悲伤和快乐等是超越文化鸿沟,普片存在的情绪体验,但就是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的,相同的情绪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含义。大学是一个不同区域群体的聚集地,是由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人所组成的。所以不同的文化对大学生的情绪有所影响。

、家庭背景与教养差异

家庭背景:大学中,部分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常常会为了生活困难,学费及家庭的债务而感到困惑、焦虑、忧郁。同时家庭富裕的学生,他们优越的家庭环境与大学艰难的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也会出现厌学,无生活目标,无所事事等情绪困扰。家庭教养:其教养方式分为独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由于教养方式各具特色,之女在其中所感受到的情绪以及发展出的应对情绪的方式也就各有差异。我们来看一个属于独裁型的简单例子:大学里小美和阿伟相恋了,可是她却变得越来越迟凝,虽然知道阿伟对自己很好,但考虑到母亲不喜欢阿伟,嫌弃阿伟家庭背景不好,总是有意无意的把阿伟与亲戚比较,现在自己都不确定是不是要继续与阿伟交往下去了。妈妈的态度让小美有一种不安,惶恐的感觉,没有妈妈的认同,小美对场恋爱真的没有信心。对于这个不稳定的恋爱大学中普片存在,通过这个简短的例子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会给子女们带来不同的情绪发展,以及我们会做出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

、性别角色与城乡差异

不同性别在情绪状态上也呈现出差异性。通过研究表明,女性对情绪的沟通与表达比男生自在;有耐心;也更清晰,对非语言信息的传达与接收也比男性熟练,也比男性善于处理情绪的相关问题,男性则易于处境沮丧的人,容易忽略对方的感受,但不排除男性没有处理情绪方面的长处,例如在保证、原谅、尝试妥协方面就做的比较出色。另外男女大脑的构造不同也会造成女性的感情洞察力较为优于男性,情绪的感受及表达方式也有着大大的差异及生理上的差异也会造就情绪的变化。另外,城乡不同来源的大学生其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以及自尊、主观幸福感等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情况看,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在以上心理体验上要差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主要表现为:状态焦虑、内射性抑郁、自杀危险性高和自尊感、幸福感低。本研究提示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时,应对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首先了解其经济状况,采取必要的改善 措施 。另外,情感上的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建立比较密切和稳定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其综合应对能力,保持情绪健康的重要基础。在常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为保持情绪健康开展一些团体活动和辅导,让每个同学都建立必要的人际关系支持系统。另外,这类活动也可以满足大学生情感倾诉和人际交流的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探索、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

三、结论及大学生情绪管理

掌握影响大学生情绪差异的因素,了解到情绪的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情绪差异,可每一个所拥有的情绪是一样的,只是所表达的方式以及不同的肢体与表情的反映。“情绪管理”即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据此,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大学生需要觉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绪,并学会适当的表达、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同时,大学生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清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烦恼,对自我进行恰当的评价,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叶素珍,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

[4]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274页。

作者简介:

1.刘高升(1981-),男,成都师范学院教师,学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2.周锐(1984-),女,四川 财经 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高校经济学课程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情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

网络社交对身心健康影响研究论文

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深入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优势,有助于我们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扬长避短,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天地。 随着互联网的飞跃发展,网络已日益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和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提供了新的舞台和机遇。然而,网络也像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为:认识混乱、人格障碍、交际受阻、情感异化、网络上瘾等方面。毫无疑问,网络对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种新挑战,也是一种新机遇。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显著优势 1.拓展了教育的平台。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由开放、高速运转,具有超越时空的特征。大学生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时间,都可以接通网络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心理知识,针对自身的实际,选择参与心理健康论坛,接受心理辅导。这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时空的限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交流场所,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增强了教育的即时性、选择性,使大学生能够及时解决自己所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选择接受自己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2.丰富了教育的资源。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赖于丰富的心理教育信息资源的运用。网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网络上的信息内容不仅涉及心理学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宽了大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通过文字、图片、声像、动画等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印象深刻。通过网络还可以整合各路心理学家的优势资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实现资源共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时阅读大师的名著,聆听各个领域心理专家的讲座,与心理健康教育者即时对话,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展开讨论等。通过这些手段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大大增强。 3.提高了教育的实效。网络时代的精神核心是自由平等。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没有身份的差别和地位的高低,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这非常符合大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它尤其突出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大学生在网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自身需要主动寻求帮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他们通过网络就各种感兴趣的心理问题,借助BBS、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等方式,与他人实现交流沟通、平等互助,既充分体现了心理教育中“自我教育”、“自我帮助”的本质特征,又切实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增强了预警的功能。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由于社会的偏见以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闭锁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无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还是在心理咨询门诊中,都不愿或不敢完全敞开心扉。这种状况使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掌握时常产生模糊性和滞后性。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开放性,使大学生得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上摘除面具,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坦露内心种种的郁闷、苦恼,甚至扭曲、变态的心理,通过尽情倾诉和宣泄来获得心理上的释放和平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为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了解他们真实的心理健康动态,有针对性地认真分析研究,以开展更为有效的工作。 二、扬长避短,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1.重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当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深入研究。具体来说,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心理学、心理咨询的本土化研究,重视研究和挖掘我国传统心理文化的底蕴,立足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形成现代的、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二是要加强对象研究。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等,力争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三是要加强方法研究。重点探索既适应网络时代要求,又切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与手段,解决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沟通等,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建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 面对网络负效应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开辟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园地,积极占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首先,要在网上建立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有吸引力的网站,使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者联络大学生的新纽带。通过举办网上心理健康讲座、开辟网上心理论坛、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征文等活动,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精彩的动感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其次,要重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线咨询和辅导的整体配合,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高校应为新生在网上开设专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他们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上网的有关知识,了解沉迷网络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上网行为的自控能力。目前各高校多已开辟校园网,在网上及时开通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提高上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咨询者通过BBS、电子邮箱和在线交谈等方式,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个别辅导和帮助,及时解决大学生上网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网上心理疏导和调适。 3.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把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自律与他律相互结合起来,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和网络行为失范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个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过程,外力只是辅助力量,真正的动力来自个体内部,源于个体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转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模式,给大学生提供“引导”、“选择”,而不是“说服”,“灌输”。对上网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应着重倡导自我教育,着眼于充分调动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心理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制意识。学校还应大力扶持大学生中的各级心理健康自助组织,积极引导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社团把心理健康的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创造性,变“他律”为“自律”。 4.发挥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合力。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根本目标都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优秀人才。这是两者得以结合的基础,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关系。道德品质知、情、意、行的产生,往往与心理素质有关,同样,没有健全的人格,必将阻碍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这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高校应在课堂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有关内容,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强化网络道德自律。还应把对学生最基本的网络道德要求规范化、具体化,与学校原有的德育考评制度挂钩,形成一套固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网络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校园网络道德的良好氛围,通过为大学生举办专题演讲、开设IT论坛、网络主页设计大奖赛、网上DIY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做到知行统一,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迅速改变着人类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随着互联网在大学生中的日益普及,很多使用网络的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淡漠、社会适应性较差、日常时间管理混乱、在学业急个人发展问题上存在障碍等问题。该文采用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基础上进行修订后的网络依赖行为测量量表,以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进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研究,探讨网络依赖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整群抽取安徽省芜湖市4所高校大学生,实际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32份,有效回收率为,其中男生806名(),女生426名();一年级学生273名(),二年级学生476名(),三年级学生483名();来自农村的学生795名(),来自城市的学生437名()。平均年龄为岁。 方法 网络依赖程度调查 采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白羽等[1]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基础上进行修订后的总量表,该量表已在国内多项研究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使用本研究所修订的鉴别工具,将样本群体区分为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和网络成瘾群体3类。 该量表有2个分量表,其中网络成瘾核心症状(IA-Sym)分量表(10个题)被区分为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Sym-C)与网络成瘾耐受性(Sym-T)2个维度;网络成瘾相关问题(IA-RP)分量表(9个题)被区分为人际与健康问题(RP-IH)与时间管理问题(RP-TM)2个维度。对于网络依赖的大学生,由于网络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秩序,在人际、健康、时间管理等方面均有不同于正常群体的表现,故选用此份量表进行网络依赖程度的鉴别。 人际关系诊断选用郑日昌[2]主编的大学生心理诊断量表,共28题,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此量表分为交谈行为、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4个分量表。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人缘很好;总分在9~14分之间,说明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人缘一般;总分在15~28分之间,表明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 统计方法 全部问卷资料核实后进行编码,运用SPSS 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 网络依赖行为与人际关系 经相关性分析,网络依赖和人际关系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P<),与分量表中的交谈行为相关不显著(r=,P>),和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和,P值均<)。 不同人际关系状态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得分比较 在网络依赖行为总得分以及“网络成瘾核心症状(IA-Sym)”分量表、“网络成瘾相关问题(IA-RP)”分量表的得分上,人际关系较少存在困扰的人群要显著低于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人群,而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人群又显著地低于困扰很严重的人群。见表1。表1 芜湖市不同人际关系的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得分比较(略)3 讨论 Potera[3]将网络依赖者描述为“无法抑制长时间上网的冲动;在上网时,感觉到愉快、平静、自信,并且沉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之中;一旦无法上网,则感觉焦虑、孤独、愤怒,甚至抑郁;由于乐于上网而忽略了亲人、朋友和参与现实的社会活动”等。Young[4]在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研究中也发现,过度网络使用者存在社会参与程度降低,社会行为退缩的倾向;在半数以上过度使用网络的大学生身上都发现比较严重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以及学业成绩等方面的问题。在本研究中,大学生网络依赖和人际困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且人际关系困扰严重的人群网络依赖行为越严重。这一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结果相符合。大学生网络依赖与性别、年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人际交往以及学业成绩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本文只着重分析了网络依赖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其他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调查还发现,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交谈行为相关不显著,和交际与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即将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渴望友谊、渴望爱情,希望能获得待人接物方面的社会技巧。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寻找到一个可以排解孤独情绪、寻求安慰和发泄不满的场所,从而容易产生网络依赖。交谈行为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行为能力,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即使有的学生不善言谈,但由于该群体智力较高,如果诚实友善,也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由于这样的原因,交谈行为与网络依赖相关并不明显。4 建议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网络作为现代媒体,如何正确利用而不至于产生网络依赖,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引进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应对现代媒介的素质,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必要之举。 加强网络管理,办好校园网,增强吸引力 要充分发挥高校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特点,使大学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根据大学生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和娱乐相关的版块,构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完善人格、增加文化素养的正确轨道上来。 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健康人格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渴望交往,却又缺乏交往技能。因此,可以通过开设课堂、讲座,特别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鼓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不断完善个性,塑造健康人格,达到全面发展。这只是一些资料希望能帮到您!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抓住机遇接受挑战,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 方法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1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课题组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苏两所高校的学生,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8份,回收率为。结合师生座谈和文献检索,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次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上网主要是听音乐、看视频、查资料、看新闻、有些女生偏重网购,有些男生偏重网络游戏。在长时间上网后,同学会感到闷闷不乐,心情低落;同学会觉得早晨不愿起床,心绪不宁;有同学懒得见人,出现厌烦心理;同学出现焦虑情绪,同学没有不良情绪。此外,同学遇到网络上散步虚假信息的现象;同学发现网络上攻击、侮辱或诽谤他人的做法;同学遇到网络事件。课题组调查分析认为:网络给学生的学习、交往、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乐趣,给这些准社会化的成员开拓了广阔视野,但也可能引发大学生认识方式和 思维方式 的质变,一旦走向极端那就势必造成许多的负面影响,很有可能导致网络依赖、自我迷失、自我封闭、责任感下降、安全焦虑、人格障碍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网络世界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观念,让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判断是非的标准,迷失了前进方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课题小组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当代大学生虽然具备较强的个人学习能力,但往往缺少协作意识,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尤其是当他们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棘手问题或困难时,往往缺乏主见,选择借助网络来解决问题,但却不能利用网络正确处理问题而走入误区。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让人们的活动范围开始从现实领域向虚拟空间扩展,人们的思想价值体系由于受到外来 文化 的冲击,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经受着考验。所以,我们就要充分正确认识 网络技术 信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增大影响力[1]。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课题组调查发现: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同学表示支持、赞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网络这个丰富快捷的媒介,学生可以摆脱客观拘束,大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与网络的互动,提高大学生的自省意识,从而发现并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虚拟环境下,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平等性、自主性等特点,使大学生“网民”在网络中的角色自由、隐蔽,这样有利于使其敞开心扉,“毫无顾忌”地将现实无法表达的心声“吐”出来,从而使咨询和治疗更有效[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需要课题组调查显示:同学觉得网络教育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自身的 兴趣 爱好 来选择课程;有同学认为网络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来说,理念是创新的,方式是新颖的。网络世界具有丰富的科技知识、独特的传播方式、快捷的获得性等优点,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自主、灵活、隐蔽以及资源共享等优势,呈现出开放程度高、覆盖面大的特点,使学生上网就能自主接受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据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亿,手机网民在总网民中的比例达,而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生活给大学生带来了便捷,但是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所以为了使其健康成长,就需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运用网络指导。

3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应对策略

改革传统教育,发展网络教育传统教育的文化氛围主要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却与正在兴起的网络教育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我们要善于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有机融合,以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然后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活动教育,让学生正确运用 网络知识 。更新教学观念,开辟网络课堂网络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大大的提高了大学生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的应对能力。通过网络心理课堂向大学生传播正能量,更新教学观念,发挥网络课堂教学作用,将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 心理 健康知识 ,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提高识别信息的能力,为学业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导航,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开展网络调查,加强心理测试建立网络心里测验平台,就是以正确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为目的。所以在新生入学时,可通过心理测试和谈话鉴别,建立学生档案和监控机制;开展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避免减少校园危机事件。运用网络平台,提高教育效果加强心理网站建设,在网站上设置“在线咨询”栏目、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专栏等,倡导正确网络行为,引导健康网络心理;成立网络心理咨询室,通过博客、微博等网络形式,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通过举办网络心理沙龙、开辟网络心理论坛,对学生心理困惑、情感困扰等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建立专线QQ,进行个性辅导,使双方以一种朋友的心态展开交流,所获得的信息真实,更能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抓住机遇接受挑战,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刘大伟大连理工大学2006-05-01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湖南省部分高校2012级新生为例廖秋梅湖南农业大学2013-12-01

【摘要】

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之一,心理健康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手段,结合音乐,能够更好的降低人的心理防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而且对于心理困扰的预防方面有很大的效率。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的大学生认为音乐对于心理健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音乐治疗

1.引言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在社会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正因为大学生处于这样的特殊地位与时期,同样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据有关调查显示[1],我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到退学总人数的5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我国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2]:①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②稳定的情绪。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③能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⑤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⑥具备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情境一般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狭义是指个体心理行为活动时所处的场所、氛围,接触对象的态度、情绪及期待等,如考核、演讲、比武等场合。狭义的情境要受到广义的情境的制约和影响。心理健康者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调整平衡自己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取得事业成功。⑦具备对各种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者为了某种需要,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⑧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音乐治疗,是通过结合音乐来治疗心理问题的新型治疗方式,它是20世纪以来兴起于欧洲的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在国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治疗也越来越重视,在国外有一类人被称为灵魂歌者,他们便是通过音乐来表达、影响人的情感。音乐治疗,注重的是音乐对人本身的引导作用,有研究表明[3],当音乐的节奏与人的心跳一致时,人体就会分泌大量的荷尔蒙,这些荷尔蒙对于放松人的神经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说它是通过对人本身的引导,让人体自身来治疗自己的一种疗法。那为什么我们不叫它音乐引导,而是音乐治疗呢?我想正如冯友兰老先生所说的一样[4],“正如今天我们还是说‘日出’、‘日落’,虽然我们完全知道日既不出又不落”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它对于事物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影响。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承载人类的情感,对于人类的心理调节与治疗同样有着十分有效的作用。在国外很多人都会利用音乐去治疗癌症病人,音乐是最有效的调节人的心理方法,所以音乐国外的医生才会选择用音乐来治疗癌症病人。音乐容易被接受,有效的降低心理防线,便于帮助心理困扰者解决心理问题。

2.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随机收取两百人。

调查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问卷《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以及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87%的大学生因多方面原因存在心理压力,51%的调查者在心情不佳时什么都不做,而一部分调查者会采用大声叫喊、大量运动等 措施 来缓解压力、改善情绪。98%的调查者认为音乐对于心理健康有调节作用,认为音乐能给人带来快乐。

结语

音乐治疗是时代的产物,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基本上解决了传统心理干预手段所遇到的问题,更能为人所接受。在大学生中间用音乐治疗来取代传统心理干预手段,这样不但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在大学生中间迅速普及,对于心理困扰的预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郑好.论音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0.

[2]魏玮.论音乐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9.

[3]刘沛.音乐教育-音乐心理研究的历史视野和前沿课题-理论背景与研究个案[J].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2.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3.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4.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5. 浅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6.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1500字左右

啊,这个我觉得你要不去知心APP看看?这个是个大平台,应该有你想要的论文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