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II)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诗的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冲涤,空气中无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了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便把此情此境真切地再现出来。而且将读者也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纵目四望,周围是一片多么秀丽的景色啊!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这在平时都不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毕竟显得有点空旷,缺乏活力。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是深深懂得这一点的。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便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全国卷I)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赏析〕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当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上任,其时,当地“比岁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超然台记》)。经过他一年尽心竭力的治理,局面趋于安定。为了调节“济世”与“归隐”的矛盾心境,他于熙宁八年底修葺园北田台而成超然亭,由其弟弟苏辙命名,点出其超然物外,优游自乐的情性。这首词便是次年春登超然亭而作。词题一作“暮春”。词调《望江南》即《忆江南》,本为单词,宋人将其重复一遍,成为一种双调新格体。词的上片写密州春景。词前两句写登台前所见春色——“春未老”,以拟人的手法写仲春的富盛,含意亲切;“风细柳斜斜”,似一特写镜头,细腻地描绘出季节的特征。“斜斜”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柳条垂垂,随风摇荡的风姿。后三句再写登亭后眺望的景色,词人为眼前的春色所触动,情兴盎然地登上超然亭去欣赏全城的春景,只见“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壕”,指护城河,半沟碧绿的春水环城绕墙,满城娇红的鲜花相映绽放,好一幅艳丽夺目的春光图!“烟雨暗千家”,进一步勾画出千家万户笼罩在烟雨迷蒙之中的朦胧意境,既紧紧扣住春天特有的景象,又暗伏着深沉的意蕴,为下片抒情作好铺垫。下片抒乡思之情。词人登高望远,触景生情,眼前花红柳绿满全城、轻烟细雨暗千家的景象,寒食、清明时节的传统风俗,勾起了词人思乡的情思,强化了欲归不得归的感慨和叹息。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相传春秋时,晋文公为哀悼不愿出山而被烧死的介子推,下令举国禁火三日,故称寒食节。古人寒食、清明,又有扫墓的传统风俗。寒食节后,重新生火,谓之“新火”。“咨嗟”,叹息。酒醒后,词人为远在千里之外,不能归乡探亲、扫墓而叹息,为仕途失意、抱负未展却又不得归隐山林而叹息。但苏轼是一位豁达超然的人物,此时未泯灭“致君尧舜”的宏愿,故而结尾三句笔锋一转,抒发了特有的随缘自适、自我解慰的旷达胸怀。面对着来自家乡的“故人”,词人说,让我避而不谈思念家乡的愁肠,而悠然自得地生起新火煎烹新焙制的茶,邀客人一道美美地品尝吧,趁着自己年富力强的美好时光,赋诗饮酒、享受人生、超然物外、忘却世间一切愁思苦闷吧!全词写登超然亭所见的春景及由此牵动的羁留异乡的乡愁,又以“超然”的情怀贯穿其中,情景相融,天衣无缝。写景抓住时节特征,诗意盎然,为抒情制造气氛,抒情出自肺腑,情真词显,又紧扣季节景物,上下呼应。其谋篇布局,章法韵格,乃天设地造,无懈可击,显示了苏轼按谱填词的过人技巧,堪称双调《望江南》的典范之作。(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乎清诗,回答问题(8分)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赏析〕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玛尔浑)幕僚期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首句中的“此”字原缺,此据诗意补出。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的心理。“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前两句意思是说,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这对于士卒说来,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因而急于奔赴边地,而无意于逗留不前。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出”字原缺,此据喀清诗别裁》补出。“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此诗对土卒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相当深入的,诗中不作静态的描绘,而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从环境的变化相应写到士卒心态的改变:当立功边塞的机会在前方等待时,土卒一往无前,充满豪情;而当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诗中的主人公,既不是甘心老死于槽枥之下的驽骀之辈,也不是只会行军打仗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战争工具。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全诗最动人的是三四两句。尤其是第三句,将“马前”、“马后”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在具体写法上,这一句也很有特色:“马后桃花”与“马前雪”,是对比;以马概人,则又有所省略。沈德潜称赞此诗说:“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到者。”(《清诗别裁》)徐兰是一个爱作惊人语的诗人,他在《归化城杂咏》中也有类似的诗句:“后骑解衣风柳下,前军堕指雪花中。”“奇绝”的“眼前语”的获得,归根结底是由于诗人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故能子唐人边塞诗之外开拓出新的境界。而从意象与用词而言,或许还受到过唐人权德舆的“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岭上逢久别者又别》)与马戴的“马头冲雪过临洮”(《出塞词》)的启发。沈德潜在《清诗别裁》中,将此诗的题目改为《出关》,将前两句改成“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从诗句本身说,首句写静,次句写动,对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的表现都相当成功。但“凭山”句将所出之“关”,明白写成了山海关,这与诗人此次随军出征的路线不合,是不应该当作徐兰的创作来欣赏的,故为本文所不取。(天津卷)16.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这首五言绝句题为《黄氏延绿轩》,写的是春景。下联想象新奇: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间中来,这是我们都感受过却不易写出的情景,应该说是一首好诗。(浙江卷) 16.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乌衣巷 (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赏析〕《乌衣巷》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灸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飞燕形象的设计,好象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人月圆 (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重庆卷)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釉伦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1. 〔赏析〕“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被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故这首绝句流传千古。2. 〔赏析〕白居易在元和年间写过二首《惜牡丹花》诗,通过他在诗题下作的自注,我们知道,这两首诗描写的分别是种植在翰林院北厅和朋友家中的牡丹花,而且还都是“花下作”,可以说是一种赏花惜花的感情实录了。这两首诗中的第一首是写于“翰林院北厅”的牡丹花下的,全诗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写了他对翰林院中这两株牡丹花的厚爱,以及因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活脱脱是一个护花使者的痴情形象。牡丹花是大自然创造的美,历来有“天香国色”的美誉,不过,在百花吐艳、群芳争卉的季节里,她却总是姗姗来迟,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报琵琶半遮面”的矜持。等到她一旦怒放、占尽春光的时候,一年的花事已经有了最后的晚宴的味道了。对白居易的这首《惜牡丹花》,我们也应该放在这样一个时间背景下来欣赏,也许就可能体会出他对牡丹花的一片衷肠,其实也就是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无限惋惜了。“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全诗以“惆怅”一词领起,为全诗的感情基调抹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感伤色彩。人们也许会忍不住要问,诗人在感伤什么呢?因为第一句中并没有明确交待原因,只说惆怅的是“阶前红牡丹”而已,初读起来,不禁使人感到有几分突兀,这庭院中的红牡丹,为什么会让诗人感伤不已呢?读完第二句时,读者才恍然大悟了,原来是在傍晚时分,白居易发现,阶前的牡丹花丛,只剩下两枝还在开花了,这里的“残”字应是残留而不是残败的意思。花开自有花落时,而且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花枝败落非但不值得悲伤,相反,还是一种十分正常的植物生理现象,根本不应该为此而触景伤怀。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讲过一句名言,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本无心于爱护万物,只是让它们自生自灭而已。只是多愁善感的人类,为许多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为地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感情色彩而已。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白居易在傍晚时分,为了院中仅剩的两枝还在开花的红牡丹而黯然神伤,而且,诗人还调动了他那异常敏感丰富的想象力,事先预计到今天晚上就是这两枝硕果仅存的红牡丹盛开的最后一夜了,所以他无限惋惜地感叹“明朝风起应吹尽”,因此便不由得要尽一切可能,来加倍珍惜她,呵护她了。不过,大家都明白,自然规律是不可违反的,在这最后的一夜,白居易又将如何行事呢?谁也不会想到,他对花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了,所以他要“夜惜衰红把火看。”凭心而论,即将衰败的牡丹花恐怕已经没有当初富贵娇艳的光彩了,不过,情人眼里出西施,白居易此时的这种感情并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他也不是为了牡丹花的美丽所打动,而是为这美丽的牡丹花即将逝去而无比惋伤,他要同他心爱的牡丹花相依相伴地度过这最后的一夜。在“衰红”生命的最后历程中,忠实地守护在她们的身边,唯其如此,他才会感到安心踏实。这种性情在今天的人来看,恐怕会觉得大可不必,甚至会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吧。在我们今天熟悉的古诗词中,也有不少珍惜光阴、伤春惜花之作,那么白居易这首诗与上述作品有什么独到之处呢?首先,《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叫做“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与白居易此诗的意境颇为接近,但《古诗》的意思是说要夜以继日地享受生活,完全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后来李白也说过,“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古风》),他把人生的百年细分为一天天来计算,而且打算每天都要一天当成两天来过,真有一种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劲头,不过,无名氏的《古诗》也罢,李太白的《古风》也罢,都是为了自己精神的愉悦才这样珍惜转瞬即逝的光阴的,在他们秉烛的那些夜晚里,可能宴饮豪歌,灯红酒绿,快意非常。白居易却与他们的这种向往有明显的不同,他既不邀请亲朋好友,吟诗论文,也不觥筹交错,对酒当歌,而是要一个人静下心来,提一盏长明灯,与即将凋谢的牡丹花为伴,可以想象,这一夜,他不会因此而有任何心情上的快意与享乐,他的“夜惜衰红把火看”,虽然在形式上,同属“秉烛”,但在实际上却是完全不同的精神与追求,正是这种明知如此只会有痛苦与悲凉,却仍然欲罢不能、非此不可的那一份难能可贵的执着,才使得这首小诗感动了当时和后来的无数有情人。在介绍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的文章里,我们说他有一双美学家发现美的眼睛,而从这首《惜牡丹花》诗中,我们又能体会出他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由衷的喜爱和珍惜。对于这种惜花之情,历来文人都有所表现,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盛唐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同样饱含着对春天的热爱,早上一觉醒来,神清气爽,特别是听到窗外那一声声婉转如歌的鸟鸣,诗人虽然足未出户却已经分明陶醉在无限的春光中了。不过,他突然又想到了自己在睡梦中依稀听到的风雨之声,心中又不由得感到有些沉甸甸的,因为这阵风雨过后,不知会吹落多少娇嫩的花朵,残枝败蕊,落红飘零,固然让人心痛,可是如果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她们生命中最光彩的一面,就碰上了这一场不期而至的“夜来风雨”,岂不让人扫兴?诗歌就是在这样自然而然的联想中,由赞春赏春翻为惜春叹春,整首小诗就像是一曲如歌的行板那样,如泣如诉地歌颂着春天的美好,叹息着春天的短暂。相同意境但写得更加委婉动人的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小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是一个“夜来风雨声”,女词人早上醒来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担忧,所以还没有起床,便赶紧问正站在窗前卷窗帘的侍女,让她好好看一看,经过这一夜“雨疏风骤”的洗礼之后,院子里的海棠情景如何了?其实,女词人根本不用等到回答,早就晓得答案了,不过,粗心的侍女可没有李清照那样的惜香怜玉,哪里晓得女主人的良苦用心,所以她只不过往外面随便看了一眼,便大大咧咧地回答说,“海棠花经受了一夜风雨的考验,和昨天一样,依旧活着。”听了这样的回答,简直让李清照哭笑不得,她忍不住一再地重复起来,你知道吗,你知道吗,肯定是绿叶更加绿了,可是红花却肯定是凋零了呀!白居易的第二首《惜牡丹花》的自注说是写在“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窦给事,即窦易直,在元和八年由御史中丞改任给事中。他家住在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的新昌坊。两首诗的题材完全一样的,都是“惜”牡丹花,但是切入的角度却又有所不同,前一首“晚来唯有两枝残,”是硕果尚存,而这一首却已是败蕊残花,一片狼藉,看上去简直有点惨不忍睹了。诗是这样开头的:“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离披,纷纷下落貌。破艳,谓残花。当牡丹盛开之时,当然不会被冷落,可是一旦花期过后,真的到了花萼低垂、冷雨萧瑟、花瓣飘落、随风飞散之际,还会有人前来赞赏她曾有的富贵妩媚,或者关注她如今的凄凉处境吗?白居易用两个字“寂寞”,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这其间的不幸。前一首以“惆怅”领起,说的是白居易惜花的无奈感受,这一首用“寂寞”开篇,点出了落花的冷落处境。这是一种真正护花使者才会有的境界,而绝不是那些附庸风雅、追随时髦者所能想象和体会的。咏物诗写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是在借咏物而言志了,也许世界上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锦上添花的善行,可是真正需要的却往往是无人喝彩的雪中送炭呀。接下来的两句诗,“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具体细微地刻画了风雨过后落红满地的景象,用的是一种欲擒故纵、欲说还休的表现手法,极尽强调、渲染之能事。先说哪怕在是风和日丽的情况下,开败的牡丹随风飘落也会令人感到无比惆怅,进而强调眼前所见,当初在枝头上或含苞待放,或笑靥迎人的花瓣已经不但开败,“何况”又纷纷“飘零”在风雨过后的“泥土中”,那种惨状,那份凄凉,只要是有一分爱花的心思,哪怕是石头人见了也要落泪了,更不要说白居易面对此景又该做何感想了,这实在是他无从表达也不忍明说的。诗歌也就在这种让人不忍卒读的情绪中,黯然而止了。白居易这种视角独特、感受细腻的《惜牡丹花》诗一出,便引起了文人墨客的很大兴趣,随即有不少意境相似之作纷纷问世,著名的有李商隐的《花下醉》中的名句“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这在客人散去之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的凄美意境,分明是白居易“夜惜衰红把火看”一句的翻版;而大文豪苏东坡笔下的海棠花,却已经颇有楚楚动人的盛装女子的风姿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艺术的创造中,独辟蹊径的眼光与不同凡响的感受是多么的可贵,任何一件不起眼的事物,如花开花落,只要用心体会,都能挖掘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境界来,而白居易二首《惜牡丹花》说明他正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1. 缪钺 元遗山年谱汇纂 1935年,钟山书局,南京。(《国风》第7卷3、5号专号)2. 缪钺 中国史上之民族词人 1943年,青年出版社,重庆。3. 缪钺 诗词散论 1948年,开明书店,上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4. 缪钺 杜牧诗选 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5. 缪钺 杜甫 196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6. 缪钺三国志选1962年,中华书局,北京。7. 缪钺 读史存稿 1963年,三联书店,北京。8. 缪钺 杜牧传 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9. 缪钺 杜牧年谱 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0.缪钺三国志选注(主编) 1984年,中华书局,北京。11.缪钺 冰茧庵丛稿 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2.缪钺叶嘉莹灵溪词说 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0年,《国文天地》杂志社,台北。1993年,正中书局,台北。13.缪钺 三国志导读(主编) 1988年,巴蜀书社,成都。14.缪钺 冰茧庵序跋辑存 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15.缪钺 冰茧庵剩稿 1992年,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16.缪钺叶嘉莹词学古今谈 1992年,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台北。1993年,岳麓书社,长沙。17.缪钺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 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18.缪钺 缪钺说词 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诠诗 《学衡》第69期,1929年5月鲍明远年谱 《文学月刊》第3卷第1 期,1932年5月曹植杜甫诞生纪念 《大公报》1932年2月22 日《文学副刊》215 期龚自珍诞生百四十年纪念 《大公报》1932年 5 月30日《文学副刊》230期黄仲则逝世百五十年纪念 《大公报》1933年10月16日《文学副刊》302期达辞篇 《国风》第5卷6、7合号,1934年10月典籍述略 《国风》第5卷8号、9号,1934年11月读《吴宓诗集》题辞 《吴宓诗集》,1935年,中华书局,北京《儒学》序 《国风》第8卷第8期,1936年8月马绍伯墓志铭 《禹贡》第6卷第1期,1936年9月《遗山乐府》编年小笺 《词学季刊》第3卷2期、3期,1936年6、9月论词 《思想与时代》第3期,1941年10月论宋诗 《思想与时代》第3期,1941年10月周代之“雅言” 《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第1集,1941年王粲行年考 《责善半月刊》2卷21期,1942年1月何晏王弼事辑 《责善半月刊》2卷22期,1942年2月六朝五言诗之流变 《益世报》1942年6月4日《文史副刊》8期《文选》与《玉台新咏》 《益世报》1942年6月25日《文史副刊》9期读《魏书》札记 《益世报》1942年11月26日《文史副刊》20期《诗》三百篇纂辑考 《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第3集,1943年论辛稼轩词 《思想与时代》第23期,1943年6月论李义山诗 《思想与时代》第25期,1943年8月王静安与叔本华 《思想与时代》第26期1943年9月李冶李治释疑 《东方杂志》39卷16号,1943年10月评郭沫若著《屈原研究》 《思想与时代》第29期,1943年12月论李易安词 《真理杂志》1卷1期,1944年1月汪容甫诞生二百年纪念 《思想与时代》第30期,1944年1月评贺麟译斯宾诺沙《致知论》——兼论翻译 《思想与时代》第1期,1944年2月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 《思想与时代》第32期,1944年3月读《二程全书》 《思想与时代》第33期,1944年4月六朝人之言谈 《思想与时代》第34期,1944年5月与钱宾四书——论战国秦汉间新儒家 《思想与时代》第35期,1944年6月论荀学 《思想与时代》36期,1944年7月颜之推年谱 《真理杂志》1卷4期,1944年10月欧阳永叔治学之精神 《思想与时代》第40期,1945年2月先秦书中孔老关系诸史料之检讨 《中央日报》1946年6月18日《文史周刊》5期《吕氏春秋》撰著考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6卷,1946年《吕氏春秋》中之音乐理论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6卷,1946年读曹植《洛神赋》 《东南日报》1947年1 月16日《历史与传记》2期《晋书·潘岳传》疏证 《东南日报》1947年2月6日《历史与传记》4期正始清谈家对于政治之态度 《东南日报》1947年2月13日《历史与传记》5期《吕氏春秋》错简 《中央日报》1947年2月17日《文史周刊》38期与友人论《墨经》撰著时代 《中央日报》1947年2月17日《文史周刊》38期《文选》赋笺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卷,1947年9月曹植与五言诗体 《文学杂志》第2卷12期,1948年8月颜延之年谱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8卷,1948年9月清谈与魏晋政治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8卷,1948年9月考证批评与创作——敬悼朱佩弦先生(自清) 《西方日报》1948年9月26日南北朝之物价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9卷,1949年北魏立三长年月考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9卷,1949年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 四川大学《史学论丛》第1期,1949年北朝之鲜卑语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10卷,1950年《学林》副刊发刊词 《工商导报》1951年1月1日关于西晋的户调式 《工商导报》1951年1月7日我如何讲授中国史与中国文学史 《人民川大》1953年6月11日参加《红楼梦研究》讨论的一些体会 《人民川大》1954年12月29日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 《四川大学学报》1955年2期论晚唐诗人杜牧 《四川大学学报》1956年1期南朝汉人逃往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 《光明日报》1957年4月25日《史学副刊》106期杜牧诗简论 《光明日报》1957年6月23日《文学遗产》162期谈诗歌中语言艺术的精炼 《光明日报》1957年1月12日《文艺生活》魏收年谱 《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3期女词人李清照 《中国妇女》1957年4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释 《历史研究》1958年1期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 《历史研究》1958年2期《巴蜀文化初论》商榷 《四川大学学报》1959年4期辛弃疾词浅释 《星星》1959年7期、8期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 《曹操论集》,1960年,三联书店,北京读郑珍《巢经巢诗》 《光明日报》1960年3月13日《文学遗产》304期颜之推的文学评论与作品 《光明日报》1961年1月22日《文学遗产 》348期蜀汉的土地制度 《成都晚报》1961年3月22日欧阳修作文勤于删改 《四川文学》1961年4期关于武则天的评价问题 《光明日报》1961年5月15日蜀中杰出的诗人陈子昂 《四川文学》1961年7期古代成都的二江与七桥 《成都晚报》1961年8月19日颜之推的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 《文汇报》1961年8月20日读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四川文学》1961年9期杜诗中含蓄之法 《光明日报》1961年10月12日欧阳修的散文 《文汇报》1961年11月28日也谈“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 《重庆日报》1962年1月20日陈寿与《三国志》 《历史教学》1962年1期关于李清照词 《成都晚报》1962年2月15日意境相通——论晏小山《鹧鸪天》词 《四川文学》1962年6期杜牧与张祜 《四川文学》1962年7期陆游与杜甫 《四川日报》1962年10月7日读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 《重庆日报》1962年10月10日杜甫如何改诗 《四川日报》1962年11 月4日重印冯集梧《樊川诗集注》前言(附《杜牧卒年考》) 《樊川诗集注》,1962年,中华书局,北京平凡与奇警——读《红楼梦》札记 《成都晚报》1963年10月9日南朝农民起义的地区问题 《历史教学》1963年5期论所谓“清官”、“好官”——批判吴晗同志《海瑞罢官》中的错误论点 《人民川大》1966年1月8日成都杜甫研究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 《成都日报》1980年4月27 日略论对杜诗遗产的全面继承 《成都日报》1981年4月2日成都杜甫草堂《中国建设》第30卷第12期,1981年12月成都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七十周年大会纪念辞《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七十周年纪念》,1982年4月治学琐言 《文史知识》1982年9期总论词体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张惠言及常州词派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吴彦高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晏几道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朱彝尊《桂殿秋》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晏几道《鹧鸪天》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4期论杜牧、秦观《八六子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2期论韩偓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2期论岳飞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2期《迦陵论词丛稿》题记 《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2期,(英文版)1984年2期治学补谈 《文史哲》1983年3期《三国志》的书名 《读书》1983年9期论刘因词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唐宋文学论丛》,1983年11月关于杜牧《清明》诗的两个问题 《文史知识》1983年12期王静安诗词述评 《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1辑,1983年,华东师大出版社,上海自传及著作简述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三辑),1983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论苏、辛词与《庄》、《骚》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1期论陈与义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1期论张孝祥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1期杜甫夔州诗综述 《草堂学刊》1984年2期论黄庭坚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3期论史达祖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3期论姜夔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4期词学浅谈答客问 《书林》1984年3期、4期杜牧评传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2卷,1984年,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三国志选注》前言 《三国志选注》,1984年,中华书局,北京《战国策考辩》 《战国策考辩》,1984年,中华书局,北京论贺铸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1期论张元干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1期冰茧庵识小录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7辑《古籍整理研究》,1985年3月论文天祥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3期论刘辰翁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3期读杜牧咏史诗 《文史知识》1985年7期追忆三位中学老师 《中学生文史》1985年7期治学经验漫谈 《群言》1985年5期《茅于美词集》序 《茅于美词集》,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政治家诸葛亮散论 《诸葛亮研究》,1985年,巴蜀书社,成都陈寿评传 《中国史学家评传》上册,1985年,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论张先词 《文学遗产》1986年3期《战国策新校注》序 《明报月刊》二十周年纪念特大号,1986年1月论张炎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6年1期论李清照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6年2期杜甫两川诗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草堂学刊》1986年2期纪念籍忠寅先生 《文献》1986年3期培养研究生的良好学风 《群言》1986年6期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赏析 《名作欣赏》1986年6期李祖桓《仇池国志》审查报告 《仇池国志》,1986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略论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1986年,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成都论高观国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4期词中的《哀江南赋》——读元好问《木兰花慢》(拥都门冠盖)词 《文史知识》1987年11期晏几道《与郑介夫》诗赏析 《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新喻道中寄元明用伤字韵》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登快阁》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陈与义《雨》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陈与义《除夜二首(其一)》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陈与义《伤春》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姜夔《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其二、其三)》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论汪元量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1期常州派词论家“以无厚入有间”说诠释 《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2期略谈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诗词的创作 《上海诗词》1988年1期《全宋文》序 《文献》1988年2期歌颂纯贞爱情的佳作——读元好问两首《摸鱼儿》词(“雁丘辞”与“双蕖怨”) 《文史知识》1988年4期我所收藏的马一浮先生诗词 《文献》1988年3期从以“肖”代“萧”谈起——不可用同音代替法造简化字 《群言》1988年7期论词的空灵与质实 《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3期不无危苦之辞,惟以背哀为主——评李清照、刘辰翁、汪元量三家的“元夕”词 《文史知识》1988年10期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谒金门》(山又水)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秦观《八六子》(倚危亭)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蛰不住鸣)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论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及其相关诸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1期刘永济《云巢诗存》序 《文献》1989年1期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经验 《群言》1989年4期“烦琐考证”辨析 《文史知识》1989年5期宋词与理学家——兼论朱熹诗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2期论王清惠《满江红》词及其同时人的和作 《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3期论金初词人吴激 《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4期赋手文心,开倚声家未有之境——评张惠言《水调歌头》(珠帘卷春晓) 《文史知识》1989年11期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水调歌头》(牛羊散平楚)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木兰花慢》(拥都门冠盖)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刘因《玉漏迟》(故园平似掌)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临江仙》(夏馆秋林山水窟)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刘因《玉楼春》(未开常叹花开未)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陈维崧《夏初临》(中酒心情)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南京大学出社,南京论元好问词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论文集》,198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颜之推评传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一,198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史达祖评传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二,198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君山遗稿》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夜珠词》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文选六臣注订讹》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郭斌龢译柏拉图《理想国》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玉虹鉴真帖》残本跋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陈师道词论与词作 《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2期词品与人品 《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3期唐宋词中“感士不遇”心情初探 《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4期指导、帮助、激励、支持(我与民盟) 《文史知识》1990年5期《历代蜀词全辑》题记 《文献》1990年3期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读晏几道《临江仙》词 《文史知识》1990年8期六十六载话师道 《求是》1990年17期六十五年育才之经验与艺术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年4期叶嘉莹《迦陵诗词稿》序 《中国文化》第3期,1990年读《靖康稗史笺证》 《书品》1990年4期《周邦彦研究》序言 《周邦彦研究》,199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诸葛亮形象史研究》序言 《诸葛亮形象史研究》,1990年,浙江古籍出版社, 杭州《诗海拾贝集》序 《诗海拾贝集》,1990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兰州《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赏析 《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1990年,三秦出版社,西安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赏析 《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1990年,三秦出版社,西安钱宝琮《骈枝集》序 《文献》1991年1期朱淑真生活年代考辨 《文献》1991年2期《三国志》传抄本的“祖本” 《书品》1991年2期论朱淑真生活年代及其《断肠词》 《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3期朱淑真卒年再考辨 《文献》1991年4期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 《中国文化》第4 期,1991年8月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新释 《中国文化》第5 期,1991年 12月忆华西大学广益学舍 《成都晚报》1991年12月28日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序 《魏晋诗人与政治》,1991年,文津出版社,台北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究竟在何处的一点意见 《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1991年,东方出版社,北京宋代文化浅议 《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淮阳”与“雉阳” 《文史》第34辑,1992年5月冰茧庵札记——填词经验两篇 《国文天地》1992年7期从平易中见深沉——陶渊明《与殷晋安别》诗赏析 《文史知识》1992年7期杜牧卒年再考辨 《文史》第35 辑,1992年6月简化字刍议 《中国文化》第6期,1992年9月王仲荦先生遗诗序 《文献》1992年4期读《苏轼〈念奴娇〉词赤壁词正格》书后 《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正格论集》1992年,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香港“花间”词平议 《俞平伯先生从事文学活动六十五周年纪念文集》,1992年,巴蜀书社,成都人生可贵是真情——读陶渊明《归去来辞》札记 《六朝史论集》,1993年,黄山书社,合肥施议对博士论文《词与音乐关系研究》评审意见 《博士之家》,1996年,澳门中华诗词学会,澳门《岁寒集》题辞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马国均《小休堂诗词稿》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朱大渭《六朝史论》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成善楷《霜叶诗词稿》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梁鹤铨诗词稿》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冰茧庵札记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4期 《缪钺全集》2004年,河北教育出版社
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及近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例析 1、(2005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①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②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明确: ①题是对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是否了然于胸,是答题的关键。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的是对偶,然后结合诗歌,具体说明,谁与谁对仗,即“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②题是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即对诗歌中的意境的分析。具体说来,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用什么景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同时,也隐性地考查了对诗歌中的词语的理解,例如尾联的“自”和“空”。这两个字的作用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自”和“空”作用是一样的,春色大好,但无人欣赏,其实用乐景写的是哀情。如果分析到这些,考生就不难做答了: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一句一景,草、水、树、花、山、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尾联“花自落”、“鸟空啼”中的“自”“空”字,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参考答案: ①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②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2005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 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副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零丁,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了。 ②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表达技巧的,作者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夜深围坐,谈论着远方的行人,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第二问是考查对语言的把握,这又隐性地考查了考生对作家流派和写作风格的了解了。白居易的诗,平白如话,相传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3、(2005年全国卷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①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②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明确: ①题是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考生首先要想象出诗歌上联描写的意境,然后结合诗歌作点具体分析,说明是怎样表达这种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②题属于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要求考生从动静两个角度,对诗歌进行鉴赏,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 参考答案: ①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4、(2004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这道题分两问,第一问考查诗歌语言的表达技巧,第二问是考查对诗歌中词语含义的理解,并分析由此营造的诗歌意境。 参考答案: 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而且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5、(2004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这道题第一问属诗歌意象的考查,也隐性地考查了表达技巧,考生是否掌握什么是细节描写,是答题的关键。第二问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果在脑中活灵活现地想象出意境:作者见到秋风起,便写了一封家书请人捎回,担心话没说完,信使临行时,又急急忙忙地打开,重新浏览信件,而且作了一些补充。你说他是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6、(2004年全国卷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这道题的第一问是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考生需要知道一点有关杜鹃的典故,杜鹃在中国象征着什么?比如课内学习的“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声里斜阳暮”,当然如果能回忆起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就更好,那就很容易理解杜鹃的啼叫声类似于“不如归去”。 第二问是考查对诗歌词句的理解,等于是把诗歌译成现代汉语。 第三问是紧承第二问而来,考查对诗歌表现出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当然不能只从最后两句出发,断章取义地理解,而是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极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这首词的主题是写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形象生动,委婉含蓄。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也不知道回家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1、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
2、聪慧机敏、灵动睿智。
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
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
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
3、经世致用、务实求真。
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4、敢为人先、超越自我。
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
吴越文化有其鲜明的标志形式,如舟揖、农耕、印纹硬陶、土墩墓、悬棺葬以及好勇尚武、淫祀和断发文身,先秦典籍多有记载。
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路走来,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同舟,吴越文化风采依旧。
“吴文化”和“越文化”“同俗并土、同气共俗”,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文化类型。
扩展资料:
西周时期,吴越文化的疆域泾渭分明。
到了春秋时期,宁镇地区的吴文化面貌产生了明显的越化,而太湖地区吴文化因素也多了起来。
这些变化体现在墓葬中。
宁镇地区的土墩墓中,西周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多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类似,而到了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晚期,青铜器就极少见了。
到了春秋时期的墓葬中,虽然瓷器增多了,但几乎不见豆了。
西周时期的炊器为鬲,到了春秋则以釜、鼎为主,极少见鬲。
由这些变化看,中原的因素明显减少,而越文化的因素则逐渐增多,并最终占主导地位。
这说明越文化对吴文化进行了大量渗透和同化。
如此强烈的变革只能是越族人的入侵所为。
这与史书上所言吴越之乱相符。
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浙的地域文化。吴越是先秦时期百越的一支 。吴越文化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今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吴越文化又可细分为“吴文化”和“越文化”,两者同源同出。
【吴文化发祥赣中】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三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祥地在何处历来受到史学界、文化界的关注,更为海内外吴氏宗亲所看重。早在1907年,蔡元培、吴梅、柳亚子、田汉等人就开始研究吴文化;1937年,蔡元培、吴梅、顾颉刚等人发起成立了“吴越史地研究会”,开始出版《吴越文化论丛》,掀起了吴文化研究的高潮。1984年,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吴泽的倡导下,在苏州成立了中国吴文化研究会,重提吴文化研究与构建。樟树市境内的吴城遗址,是江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人类居住的商代遗址,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省、市文化工作者的8次发掘,发现了龙窟、水井、墓葬、铸铜、“逥廊式”路面、宗教场所等重要遗迹,出土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1100多件较完整的文物、文字和符号200个、纹样40余种,尤其是商代龙窑的发现,属我国早期龙窑的首次发现,把我国的龙窑历史推前了近千年。吴城商代遗址的发掘否定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点,成为打开研究江南古文化的一把“钥匙”,引起了史学界、文化界的极大兴趣,围绕吴城文化专题的论文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上百篇。不仅如此,樟树市境内的筑卫城遗址和新干县境内商代大墓也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顾颉刚在研究清代乾隆年间江西临江府出土的11件吴国第十五民王宫重器“者减钟”时就指出:“春秋初年古句吴地城远在江西”,“临江府治今为清江县(现樟树市),在赣江西岸,又江西新建县北一百八十里有吴城镇,当赣江入湖之口,疑当时吴都即在此,其傍鄱阳湖犹之迁苏后傍太湖也。”1991年,中国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卢水石先生在上海出版的《社会科学报》上,正式提出了吴文化发祥地在江西的观点;1992年,原江西省博物馆袁进同志在《南方文物》上发表了“吴城文化族属句吴说”,其主要观点是吴城文化是先吴文化,早于太湖流域的吴文化。吴文化发祥地究竟在何方?素有“吴头楚尾”之称的江西已成为有关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2009年11月22日,经江西省社科院牵线,卢水石和张富余两位吴文化研究专家亲临樟树实地考察了吴城商代遗址和筑卫城遗址,参观了樟树境内出土的各种文物。在随后举行的“吴文化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省社科院副院长陈文华研究员和卢水石先生在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后认为,至今在安徽,江苏所发现的有铭文和吴国青铜器都是十九世纪吴王寿梦以后的,太湖东部地区迄今未发现一件春秋晚期以前的吴国遗物。江西出土的“者减钟”仍是最早的吴国铜器,同时在赣鄱流域先后出土上百件西周青铜礼器,特别是樟树市“吴文化”遗址和新干商代大墓及西周列鼎墓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吴城文化”是一种溶合晋陕地区先周文化与汉水流域荆蛮文化及赣鄱流域夷越文化而形成的一支自成体系的青铜文化,其族属应为句吴,吴城文化的实质就是吴国的早期文化。赣江中游的樟树、新干一带,是吴国(古句吴)始建地,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赞同这一观点,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不但在史学研究上是个重大突破,而且必将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研究活动,还远远没有划上句号,而作为一个县级市——樟树市积极参与这一文化研究活动,在学术界树立了良好的文化形象。随着经济发展中文含量的提高,必将对樟树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和海内外吴氏宗亲的联谊活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吴城文化与中国远古红铜文明】长期以来,在中原地区出土的早期铜器中,只有青铜器而没有红铜器,导致不少国外学者认为中国只有青铜时代而没有红铜时代。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在青铜时代之前都经历了红铜时代。中国在青铜文明以前有没有一个漫长的红铜文明,是关系中国青铜文明从何而来的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樟树吴城遗址和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相继发现,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在青铜文明以前同样存在一个漫长的红铜文明。我省的考古工作者对吴城遗址和我省其他地区出土的部分先秦铜器进行成分测试,标本年代从商晚到西周早、中期,除樟树横塘2号扁兽足鼎外,其余标本含铜量都在90%以上,有的高达99%以上,未见或很少有锡和其他金属元素的存在。江西出土的先秦铜器,其成色虽也有一些是碧绿透亮的所谓“黑漆古”或“绿漆古”。但多数器壁粗糙、较薄,器表锈蚀严重,多有一层铜绿,内心多呈紫红色。这固然与我省的酸性土壤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在铜器本身,其成分是红铜即纯铜制作。中国红铜文明始于何时,还有待于考古发掘新的发现。但通过对部分铜器标本的测试表明,吴城或鄱阳湖——赣江流域的古代先民,从商晚到西周中期,还保留了用红铜铸器的原始工艺。在古代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每一项技术的产生、发展到消亡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红铜文明的肇始当然远比商周时期要早得多。在商周时期,由于中原青铜技术影响,先民已开始青铜器的铸造。与樟树横塘2号扁兽足鼎伴出的1号鼎即虎耳夔足鼎,造型与2号鼎风格相近。两鼎比较,1号鼎器壁较厚,2号鼎相对较薄;前者表层锈蚀不很严重,呈淡绿色。后者表层锈蚀相当严重,呈深绿色;前者硬度较高,后者硬度较低。虽然1号鼎的成分未曾测试,但从外观理化性能来看,它的含锡量显然要比2号鼎高。表明吴城先民在商末已掌握了在铜中加入锡等元素用以改进铜的性能的技术。郭沫若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曾揣想,铜的冶铸技术从南方的江淮流域输入黄河流域“是比较有更大的可能,因为古来相传江南是金锡的名产地”。虽然目前的考古材料还不足以完全证实郭老的这种揣想,便通过吴城等遗址的发现,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支持郭老的揣想。如江西乃至南方是铜的主要产地,有大量的古代铜矿开采和冶炼遗迹,具有炼铜的物质条件;在商周时期还大量采用浑铸法(即将多块范、芯紧密扣合,然后一次浇铸成型)和石范铸铜这种原始而古老的工艺;在商周时期还继续着红铜器物制作。我们可以设想,我国的红铜冶金术可能起源于江西乃至南方,传入中原后,又加以改进产生了青铜冶金这一新技术,而中原的青铜冶金技术又对南方各地产生了强烈影响,共同铸造了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江西吴城遗址惊现大量商代人头骨?】继1995年江西省考古所等有关单位对吴城商代遗趾西面城墙进行解剖时发现4具商代人头骨后,近日,江西省考古专家在对该段城墙进一步挖掘时,在近4米深的外城壕中发现了密集的商代人头骨——不到10平方米内发掘了近20具头盖骨和部分肢骨,专家据此推测城壕两侧还有大量头盖骨。此次发现的近20具头盖骨上依稀可见清晰的纹路。据江西省考古专家介绍,在考古中被发掘出的头盖骨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战俘被割首;一种是祭祀中猎头仪式的产物。就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这些头盖骨很有可能是大量战俘被割首所至,每具头盖骨的死亡年龄、身份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测量和考证,此次头盖骨的发现反映了当时战争的规模、方式和惨烈程度,对于研究商代城邑攻守战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目前已发掘的头盖骨已被妥善保管。吴城遗址位处樟树山前吴城乡吴城村,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73年修水库时被发现,是江南地区首次被发现的商代遗址,2001年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大考古发现”。至今,江西省考古所等有关单位对其先后进行了9次考古发掘,曾发掘出青铜器、陶瓷、窑炉、祭祀广场等古文物,其中,陶瓷中出现了大量的原始瓷,中国有考古专家认为中国原始瓷就源于吴城。江西省考古专家在吴城遗址设立了专门的考古工作站,他们认为吴城遗址是探寻赣鄱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及文明模式、文明物化形态的权威之地。【吴城遗址发现“中国分裆鬲王”】鬲,古代一种炊具,似鼎、圆中、足中空而曲。在吴城商代遗址10次发掘中,已出土几百件、大小不一、形态千姿的鬲。2001年12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樟树市博物馆在该遗址进行第10次发掘时,在遗址高地岭区清理出一件大型商代陶鬲,经过一年多的晾干和修补,已复原完整。它高厘米,口径厘米,腹径厘米,为灰色夹细砂陶质,敞口,弧腹,三袋足,通体饰粗绳纹,颈部附加一道宽带绳索堆纹,腹至腿部亦附加绳索堆纹。伴着出土的还有吴城二号鬲,它距今3500多年,出土的一号鬲比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三期最大的陶鬲、河南二里冈文化上层一高厘米,口径厘米,腹径35厘米,陶质陶色纹饰均与一号鬲相同。其时代为吴城商代遗址一期早段,期最大的两件陶鬲都大,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一件,专家们称之为“中国分裆鬲王”。吴城一号鬲的修复问世,是继吴城遗址获20世纪中国百年考古发现殊荣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对研究吴城文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吴越文化的分布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这是史书上都注明了的。然而在这以前,吴、越的文化中心又在何方。关于吴都的地望,文献上记载是周太伯奔吴,初居梅里,后居姑苏,此两地皆在苏州、无锡之间,属太湖地域。但我们发现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如南京的锁金村、安徽的屯溪等地。这说明吴文化 的早期活动中心不在太湖流域的苏、无,而是在宁镇及安徽一带。 从苏南的武进、无锡、常熟、苏州、吴县、宜兴到浙北的嘉兴、湖州、德清、临安,余杭,再到钱塘江南岸的萧山、诸暨、慈溪、绍兴、上虞、余姚等地的山脊上,密布着许多石屋建筑,时代从西周至战国时期。考古学界或称其为墓葬,或说是住宅,还有的说是军事堡垒。不论其有何用途,这一大范围内都有这种石屋建筑。从其形制、出土器物相同看,它们应是同一性质的文化遗迹。而在吴文化遗存较密集的宁镇地区至今尚未发现此类遗迹。这说明吴文化与越文化的界限是十分清楚的。太湖地区属越文化的范围,而宁镇地区则是吴文化的中心。 二、吴、越文化的互相渗透 西周时期,吴越文化的疆域泾渭分明。到了春秋时期,宁镇地区的吴文化面貌产生了明显的越化,而太湖地区吴文化因素也多了起来。这些变化体现在墓葬中。宁镇地区的土墩墓中,西周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多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类似,而到了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晚期,青铜器就极少见了。到了春秋时期的墓葬中,虽然瓷器增多了,但几乎不见豆了。西周时期的炊器为鬲、 ,到了春秋则以釜、鼎为主,极少见鬲。由这些变化看,中原的因素明显减少,而越文化的因素则逐渐增多,并最终占主导地位。这说明越文化对吴文化进行了大量渗透和同化。如此强烈的变革只能是越族人的入侵所为。这与史书上所言吴越之乱相符。 在太湖地区也可找到吴文化的踪迹。吴国于春秋早期开始进入太湖地区,并向东部挺进,于春秋晚期占有姑苏并以此定都。在考古学上的体现就是春秋时期,太湖地区的青铜器增多。在太湖地区武进、无锡、苏州、昆明等地都有发现,这些青铜器具有吴文化的特点,时代都在春秋晚期。青铜器这种贵重物品只有贵族才用得较多,往往是上层贵族 的标志。太湖地区在春秋晚期出现大量吴文化特点的青铜器,说明吴国的统治者已于此时入主该地,吴人何时定都姑苏?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应在春秋晚期,可能为吴王阖闾时。吴国虽然在姑苏建都较晚。但吴、越两国的文化都早在春秋前期就已交融。吴文化的始创者应是周人。太伯奔吴与当地的土著融合,蛮夷化,形成了吴文化。当地的土著属何种系。据文献记载应属谁夷的一支。他们与邻近的古越族人有矛盾,彼此争战不休,其结果当然是文化的互相渗透。(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吴越文化地域空间:主要在上海,浙江,江苏,及福建与江西小部分。 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吴文化、越文化 无论吴越文化、海派文化抑或长三角文化,人们大多首先注目于对其空间概念的把握。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吴地文化”、“越地文化”这类地域文化概念,应当是确切的,开展相应的精致研究,也是必要的。在以往的文化研究中,曾经出现过将吴越文化等同于江浙文化的认识,也出现过将“吴文化”、“越文化”、“海派文化”相割裂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受行政区划的束缚,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同一性。 回眸历史发展的长过程,“吴文化”和“越文化”“同俗并土、同气共俗”,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的文化类型。从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来看,传统的吴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新生。这些为进一步把握吴越文化的内涵、特质及其价值取向,并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文化整合,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绝非诸种文化因子之间单纯的“传”或“递”,也不是各种传承方式和路径的简单叠加。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各种文化基因的累积和裂变,在于诸种传承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从而使文化具有流动性、延续性和再生性。 四。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 自商末周初起,吴和越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并于春秋时期相继称霸。这一地区在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吴”之前,已经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这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家浜文化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佐证。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六朝时期以前产生并存续于江浙地区的吴越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直到六朝前期,吴越民众仍以尚武逞勇为风气。相比中原地区,吴越文化的落后是明显的。但就总体性状而言,粗犷中蕴涵精雅,是当时吴越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近年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吴国大墓的玉器、青铜器中可以看出,吴越人已具有从粗犷中追求精雅的审美心理和实践创造力。 六朝至隋唐的晋室南渡,士族文化的阴柔特质及其对温婉、清秀、恬静的追求,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逐步给其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南宋直至明清时期,吴越文化愈发向文弱、精致的方向生长。随着工商实业的萌芽,吴越文化除阴柔、精细之外,又平添了消费特征和奢华之习。到清康乾盛世,苏、杭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其间不论是经济、科技、教育,还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都成为这一文化走向高峰并在全国领先的标示,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和南方文化中心逐步向上海转移,“海派文化”愈来愈被人们所接受和吸纳。建国以后,海派文化虽在特殊境遇中屡经波折,但其精神和理念仍得以顽强地传承和发展。所谓海派文化,绝非专指上海一地的文化,而应当被视为吴越文化在深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发展到近现代的一种必然结果。它标示的是,以上海为龙头和轴心的一种文化形态,其覆盖面应当包含如今的长三角地区,而其影响力则远远超越了这一区域的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植根于吴越文化传统的海派文化,日益被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长三角整个区域成为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比翼齐飞,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与小城镇的兴盛,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义乌现象相继出现,都不可能是彼此孤立的偶然因素使然,从这一区域的文化传承与更新中,就不难找到现实的注脚。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度推进,上海作为长三角领头羊的地位愈加稳固。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区域文化无障碍互动、共同繁荣的急切呼唤。在这种情势下,海派文化必然要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更为自觉的主动性,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从而在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充分展现其文化的引领、统摄与辐射功能。 五:吴越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 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正是目前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 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持这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六,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1:吴语,以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等最为典型 2:昆曲,世界文化遗产,600年历史,百戏之祖, 3:越剧:现今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以爱情为主题,以婉转柔美的唱腔,儒雅的女小生为主要亮点 4: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梁祝传说 6:白蛇传说 7:师爷文化:绍兴 8:杭州西湖 9:宁波天一阁藏书文化 10:佛教禅宗天台宗 11: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 12:西塘,堪称"活着的千年古镇 13: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14:河姆渡遗址 15:唐诗之路 七,吴越文化名人: 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周文宾,徐祯卿 扬州八怪 ,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 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史学家。年轻时参加明末反宦官斗争, 为“复社”首领。后聚兵抗清,失败后隐居乡间,致力著述, 写成《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文海》等, 开明代以来我国民主思想之先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创立“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 史称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严光(公元前37-?)字子陵。 朱之瑜(1602-1682)号舜水,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 孙武——春秋吴国军事思想家;陆逊——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张旭——中国唐代书法家;张籍——中国唐代诗人;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范成大——南宋诗人;蒯祥——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沈周——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文徵明——明代杰出画家;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唐寅——画家、文学家;祝允明——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柳亚子——中国近代诗人 陆游,徐渭 余秋雨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鲁迅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
徽州女性诗词著录--吴藻作者:蓝紫木槿 提交日期:2006-5-29 16:25:00 | 分类:徽媛 | 访问量:729吴藻(清),据《民国黟县四志》卷八《才女》曰:“女,吴氏,名藻,字苹香,叶里人,父葆真,字辅吾,向在浙江杭州典业生理,遂侨于浙,故字女于钱塘县望平村许振清为妻,年十九而寡,矢志守节,才名藻于京师,记其题名妹百咏词一首调寄喝火令,词云………………………”。据《安徽人物大辞典》:“吴藻,黟县人,字苹香。葆真女,钱唐许振清室。19岁而寡。工诗词。著有《读骚图曲》、《香南雪北词》、《吴藻词》、《花帘词》、《花帘书屋诗》。据《清诗纪事》《列女卷》云:吴藻,字苹香,浙江钱塘人。著有《花帘书屋诗词》。符葆森《国朝正雅集》引《梅盫笔记》:“苹香为碧城仙馆女弟子,精音律,尤善填词。”有《青黛湖上吊吴宫双玉祠墓诗》如下:湖中水暖鱼吹絮,湖边花发莺啼树。吴宫花草久成尘,瞥见吴宫双玉墓。双玉复双玉,玉貌皆婵嫣。白鹤解舞影化烟,各有冤愤沈黄泉。才人解惜婵娟子,瘗玉埋香访遗址。绣襦甲帐写真形,如向黄泉重唤起。君不见,玉波荡漾双莲冷,当年队长无留影。又不见,施夷光,郑修明。馆娃宫圮屧廊尽,苏台空有苔花生。玉人如玉年娇小,争似婷婷双玉好。离骚哀怨为招魂,应有碧云来缥缈。雀扇铢衣好画图,千秋金粉重三吴。回首兰因吊花影,黛湖何似美人湖?此诗原序曰:“双玉者,吴玉阖闾女胜玉,夫差女紫玉也。墓久圮。陈颐道为营坏土鹤涧之西,并建祠塑像,勒文于石。青黛湖者,在虎丘后山,即女坟湖也。”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清代闺秀之工填词者,清初推徐湘苹,嘉道间推顾太清、吴苹香。湘苹以深稳胜,太清以高旷胜,苹香以博雅胜,卓然为三大家。苹香初好词曲,后兼肆力于诗。父与夫皆业贾,两家无一读书者,而独见秀异,殆由夙慧。……”吴另有《翠渌园》诗如下:云满楼台水满津,栏干十二碧城春。隆中风月真名士,林下烟霞彼美人。卧砌茗碑昏柳是,隔湖花树暝兰因。辋川傥问王摩诘,金粟如来是后身。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所云柳是者,谓重修虞山河东君墓。所谓兰因者,陈文述于西湖孤山,为菊香、小青二女士修墓,并建兰因馆。其上为夕阳花影楼。楼左为绿荫西阁,以祀小青。右为秋芳阁,以祀菊香。先是为明女士杨云友,修墓于智果寺,广征题咏,编为《兰因集》。汪允庄咏菊香云:“踏青春访琼姬墓,飞白宵题玉女碑。”原注曰:朱竹垞、毛稚黄,曾访其墓。诸九鼎为作。咏小青云:“齐国淑妃原著姓,蒋家小妹是同乡。”原注曰:小青冯姓,广陵人。咏云友云:“谢逸画图寒翠晚,汪伦潭水夜星空。”原注曰:谢彬曾绘其小像,云友尝客汪然明之春星草堂。苹香所咏兰因者,即此事也。吴藻另有《和沈善宝女史留别三章》如下:寒梅高格出风尘,一笑相逢爱性真。(余晤君于夏氏园,看盆梅,一见倾心,遂成莫逆),多少西泠名媛作,环花阁外更何人?(吾省闺秀,除汪小韫外,无出君右者,环花阁,小韫齐名)懒上河梁送客舟,淡烟衰柳黯然愁。故人知我常相忆,梦绕燕云十六州。半生历劫似飞仙,辜负才华赋茗篇。此去油窗花户里,离愁莫更到吟边。沈善宝《名媛诗话》:吴苹香最工倚声,著有《花帘诗稿》行世。诗不多作,偶一吟咏,超妙绝尘。丁酉秋仲知余欲此行,约玉士饯于香南雪北庐。(苹香室名)时晚桂盛开,周暖姝携花适至,苹香即留共饮,四人纵谈古今,相得甚欢。余即席走笔,留别三章云……。苹香、玉士、暖姝皆为黯然,各有赆赠,却之不得。次日,苹香和章至云云。后玉士寄和云……。暖姝寄和云……。另录其诗两首:秋雪渔庄芦絮明寒渚,松阴暗草堂。西溪好烟水,中有此渔庄。筑断营鸥宅,分田种鹤粮。梅花三百树,晴雪又浮香。龙井道中一径凤篁芦,幽泉响石矶。竹林秋笋瘦,苔涧晚花肥。掠雨红蜻下,冲烟翠羽飞。松花香冉冉,还复点罗衣。吴藻另有词多篇,她著有《花帘词》、《香南雪北词》。清黄韵甫《香南雪北词》序:“女士攻诗,娴音律,尤嗜倚声。初刻《花帘词》,豪俊敏妙;续刻《香南雪北词》,以清微婉约为宗,亦久而愈醇。尝与研订词学,辄多慧解创论,时下名流,往往不逮。其名噪大江南北,信不诬也。”浪淘沙莲漏正迢迢。凉馆灯挑。画屏秋冷一枝箫。真人曲终个不见,月转花梢。 何处暮砧敲。黯黯魂销。断肠诗句可怜宵。欲向枕根寻旧梦,梦也无聊。该词语句轻圆柔脆,脱口如生。浣溪沙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几秋声。欲器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真是“人为伤心才学佛”。乳燕飞(读《红楼梦》)欲补天何用。尽消魂、红楼深处,翠转香拥。呆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若将情钟。问谁个、是真情种。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勾却了,太虚梦。 喁喁话向苍苔空。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人心痛。何处吊,埋香故冢。花落花开人不见,器春风、有泪和花恸。花不语,泪如涌。青玉案画图别样开生面。恰快似,并州剪。如此江村能几见。美从何处,青山不老,一片烟波远。 更活色,生香满。何日翠樽湖上款。故乡山水,劳君点笔,写入鹅溪绢。清王蕴章《然脂余韵》卷二:“采石又工画,尝为苹香绘《苎村烟雨》扇子,兼以写生尺幅见惠。苹香填《青玉案》词谢之云云。”高阳台咏絮才高,量珠聘薄,春人冰透冬心。拥髻凄然,知他翠袖寒深。邮亭一夜闲灯火,思迢迢、梦冷秋衾。不风流,羔酒谁家,斗帐消金。 莲胎纵把荷丝杀,奈桥霜店月,煮鹤烧琴。彩笑题残,杜兰香去难寻。更无铃索将花护,怕天涯,绿叶成荫。尽生绡,供养云烟,添写愁吟。沁园春归去来兮,仙吏蓬莱,三年宦成。羡种梅绕屋,前身君复。看云出岫,此日渊明。香作因缘,身参色相,展卷春风误影形。翻然悟,记水边篱落,雪后园亭。 移家合住西泠。莫忘却孤山一角青。有当时竹阁,仍容高士;而今仙鹤,解识先生,七百余年,大千境里,总与疏花结淡盟。能来否,向白沙堤畔,重筑诗城。祝英台近解吟椒,工咏絮,湘管墨华吐。绮岁盈盈,明月正三五。想它阑写鸟丝,团香缕雪,有密字珍珠无数。 仙何处。等闲一现优昙,天风自来去。夜半云车,传呼阿香御。定知六甲灵飞,步虚声里,先问讯,投壶玉女。河传春睡,刚起。自兜鞋,立近东风费猜。绣帘欲钩人不来,徘徊。海棠开未开? 料得晓寒如此重。烟雨冻。一定留春梦。甚繁华,故迟些。输他,碧桃容易花。此词写愁怨之作宛转合拍,意味甚长。祝英台近曲栏低,深院锁,人晚倦梳裹。恨海茫茫,已觉此身堕。那堪多事清灯,黄昏才到,又添上影儿一个。 最无那。纵然着意怜卿,卿不解怜我。怎又书窗,依依伴行坐。算来驱去应难,避时尚易,索掩却、绣帏推卧。
生本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收拾起断脂零黛,莫学兰台悲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拔长剑,倚天外。
人间不少莺花海,尽饶它旗亭画壁,双鬟低拜。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问昔日劫灰安在?识得天之真道理,使神仙也被虚空碍;尘世事,复何怪!
这是清代女诗人吴藻的《金缕曲》。
吴藻(1799~1862),字萍香,自号玉岑子,祖籍安徽黟县。吴藻父亲吴葆真,一直在浙江杭州典业生理,因此一家便住在浙江仁和。吴藻出身商贾之家,颇为富庶,她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填词、绘画,尝写饮酒读骚图;自制乐府,名曰乔影,吴中好事者被之管弦,一时传唱。
家里让吴藻读书只不过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女孩子粗通文墨可以更好地择婿。谁知道吴藻却非常有文学天赋,竟然比才子还要有才华。
后来吴藻所嫁的丈夫也是商人,是做丝绸生意的许家公子许振清,夫家也并无一个读书人,只有吴藻独呈翘秀。比较幸运的是,丈夫虽无文才却有文心,他钦佩吴藻的才情,对她十分宠爱,特意为她布置整洁宽敞的书房,以供她读书自娱。还鼓励她交友散心,同意她去参加一些文人的聚会。因此,吴藻虽然时常发出“最无那,纵然着意怜卿,卿不解怜我,怎又书窗依依伴行坐”的感叹,她虽然比不上赵明诚李清照那样的夫唱妇随,但总比朱淑真、贺双卿那样的婚姻生活要幸福许多。
在文人雅士间,填词唱和,吴藻过得快乐、充实,整个人也变得开朗明快。吴藻才情极高、饱读诗书,她的作品备受当地文人的推崇,被称为“当朝柳永”。
不过,常言道得陇望蜀。人的精神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吴藻还是感觉到女儿身的不便,于是她开始纠结于自己的性别,因为总有一些事情是女子所不能做的。“生木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命运如此,谁来替代,似乎是责问苍天女儿之身可能换?她还说“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像众多男儿一样,“拔长剑,倚天外”,做一个“打破乾坤隘”的豪侠。一番畅想之后,“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事实还是事实,毕竟女儿身终不能变。
吴藻改不了性别,却喜欢穿男儿装来满足自己暂时的理想。吴藻在居住南湖的时候,自画小影作男子装。这很像《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喜欢女扮男装,身为女儿的不自由,和对男人世界的向往,才让她们有如此脱俗而又大胆的举动。
吴藻扮上男装俨然一个翩翩美少年,真不愧是“当朝柳永”, 或许她十分欣赏柳永,她也像柳永那样和书生们登酒楼,上画舫,曲水流觞,听山水之清音。有时候,吴藻甚至穿上男装流连于莺歌燕舞之中,寻欢作乐,并且与歌伎眉目传情,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女儿身。据说,有位歌妓还喜欢上了吴藻,而吴藻也不道破,还赠了她一首情诗:“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正漠漠烟波五湖春,待买个红船,载卿同去。”
吴藻笔下的作品,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双性”风格特质。一为女儿彩笔,一为名士青毫。时而春花秋月,满是小儿女情调;时而又汪洋恣肆,一派壮士胸襟。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曰:“清代女子为词者,藻亦可以成一家矣。”嘉庆文人陈文述评价吴藻“前生名士,今生美人”。吴藻心中有无法化解的双性冲突,不但表现在她的作品中,也表现在她的生活中。
电视剧《繁星四月》由戚薇、吴奇隆、左航、任言恺、邓萃雯、卫莱、蔚雨芯、吴华新等主演,该剧讲述了年轻的名主播叶繁星与事业有成的男友肖寒人前风光,背后却隐藏着不能说的秘密,这对“亦敌亦友”的假面情侣维护着地下恋情和身世的隐秘,最终冲破重重误解赢得幸福的故事
据悉剧中饰演女二叶繁星失散多年的妹妹闵四月性格阳光快乐热情如火、爱情专一的她令观众印象深刻,据了解,闵四月是新人左航扮演的。接下来为你详细的介绍下左航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微博及大尺度照等,一起来看看吧。
左航,女,中国大陆女演员。
演艺经历
2015年参演抗战电视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饰演青春护士关凌,走上演艺道路。
2016年参演都市爱情剧《繁星四月》,饰演闵四月 。10月,参演的异能轻喜剧《我不是妖怪》播出,左航饰演性感妖娆的红夜女
左航基本信息
昵称:演员左航
所在地:上海 黄浦区
性别:女
生日:1995年6月14日
简介:代表作:电视剧《不可能的任务》《繁星四月》
微博: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繁星四月2017
饰演闵四月 导演黄伟杰 主演吴奇隆, 戚薇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6-11-11
饰演关凌 导演耿明吉 主演于震, 陈紫涵
我不是妖怪2016-10-07
饰演红夜女 导演李泽露 主演张雨剑, 刘冬沁
人物评价
左航在《我不是妖怪》中演绎的红夜女的是狂族女战士一员,拍摄中打戏甚至强过剧中的男演员,这些都由左航亲力亲为,化身“女汉子”亦在所难免。
阿杰,原名张杰,1978年11月27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配音男演员,乐正龙牙声源提供者。
基本信息
到目前为止合作过一部电视剧是2012年电视剧《非缘勿扰》苏有朋、秦岚、傅艺伟、熊乃瑾、谭俊彦、肖光奕、吴华新、王宣予等主演,展现了“80”后面对的社会现实和婚姻的一系列故事
截止到2020年11月,苏有朋和秦岚演的电视剧《非缘勿扰》。
陆西诺(苏有朋饰),外表冷酷无情,不相信爱情,满口不婚主义的“犀利男”,他身边虽不乏彩蝶翩翩,曾经失败的初恋却让他不再相信爱情,父母失败的婚姻更是他心头的隐痛,灯红酒绿的喧嚣里,依旧徘徊着他执着寻找初恋女友的身影。
刘琳(秦岚饰)大大咧咧,被称为"井姐",又经常语出惊人的“毒舌女”,她拥有令人羡慕的容貌和身材,却长了一颗250的大脑,她口口声声誓言不谈婚姻,面对男人她只谈情不说爱,其实内心深处,对于爱情,她不敢奢求。
扩展资料:
电视剧《非缘勿扰》是苏有朋担任制作人的首部作品,由金钟奖最佳导演赖水清执导,该片汇聚苏有朋、秦岚、傅艺伟、熊乃瑾、谭俊彦、肖光奕、吴华新、王宣予等两岸三地明星,《非缘勿扰》在一定程度展现了“80”后面对的社会现实。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不婚族”的电视剧,该剧用诙谐轻松的手法表现时下年轻人的婚姻观、人生观。讲述了当下青年男女在爱情和婚姻上的选择与救赎。
时下世界各国都比较推崇史料教学法,把学生带入历史现场,努力教会学生以不同的身份、不同国家、不同时代重新审视各国历史,注意利用历史资料帮助学生再现过去的面貌与形象,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强调史料的“证据”作用。读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使我认识到史料教学的巨大潜能。一利用史料教学 提高学生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将补充史料、照片、画页、地图等发给学生,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切身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发现问题,师生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制作图表、知识竞赛、情景再现、讲故事、演历史剧。使课堂气氛始终活泼而热烈,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利用史料教学 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学记》中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所谓“学会生活”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在教《多彩多姿的艺术》时,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课前分别布置了三个任务:描摹王羲之《兰亭序》中不同形态的“之”字;向美术老师请教顾恺之《洛神赋图》的艺术价值;搜集秦始皇兵马俑材料,展示其价值。各小组利用网络、图书馆、课本等资源,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分析、概括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三利用史料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探究性学习强调将学生引导到问题情境中去,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教《重庆谈判》时,展示了图片《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和重庆谈判时的《毛泽东和蒋介石》,启发学生探究: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照片中的毛泽东蒋介石在想什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重庆谈判?播放《双十协定》资料片,启发学生探究:《双十协定》内容能实现吗?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放历史资料片,使学生置于历史场景中,走进历史,充分感知历史,主动探究问题,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使用史料教学的教学过程,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完全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地位。同时还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能力,分析概括问题能力。随着史料教学在课堂中不断成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有写日记的习惯,并留下了较为完整的日记的人屈指可数,其中,胡适、吴宓、竺可桢的日记无疑是史料价值最高的几种。吴宓的日记前些年已出版了1910年到1948年的部分,其重要性读书界早有定评。这次出版的《吴宓日记续编》,时间跨度从1949年到1974年,不仅是他后半生跌宕经历的真实记录,也是知识分子命运的一个完整个案。考虑到胡适1949年离开了大陆,竺可桢在1949年以后身居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位,吴宓以一个普通大学教授的身份写下的日记,就拥了独特而且更为珍贵的价值。在他同时代受过西方教育的第一流知识分子中,能始终坚守传统文化精神,并保持独立人格的人本来就很稀有,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相标榜的陈寅恪可以算一个,可惜不写日记,其私人记录只有零星的书信和旧体诗。也正因为如此,《吴宓日记续编》几乎就成了“绝唱”。它记录的不仅是他生活的经历,还有他作为独特的个体生命留下的心灵轨迹。可以看作是大时代里一部私人的信史。吴宓生前就对自己日记的价值有着自觉而清醒的认知。1957年8月20日,他萌生写自传的念头时说,自传可以和诗集和历年的日记相辅而行,“虽记私人生活事实,亦即此时代中国之野史。”《往事》毛彦文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版]我是因为吴宓才知道毛彦文的,这位吴宓苦恋终生、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新女性,谢世已有多年,她留下的这本回忆录,今年首次在大陆出版。在民国历史上,毛彦文的人生经历不无传奇色彩,她是浙江江山人,受过完整的新式教育,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与胡适等都有来往,更因为吴宓对她的相思,以及她嫁给民初做过总理、比她大三十多岁的熊希龄,而广为人知,那段少妻老夫的姻缘曾经是报刊争相报道、轰动一时的娱乐新闻。她在回忆录中对仅仅三年的婚姻生活很满意、很满足,她辅佐熊氏生前办有香山慈幼院,熊氏去世她继续主持这个人道主义机构。这大概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吴宓曾万里追她,漂洋过海直到欧洲,她为什么拒绝吴宓?回忆录语焉不详,这个谜底也许永远不会有准确的答案了。但她肯定吴宓是一位人文学者,心地善良,为人拘谨,有正义感,有浓厚的书生气质而兼有几分浪漫气息,且决不是一个薄情的人。离开大陆后,她在遥远的美国其实也在关心吴宓的下落。大约在1950年代末,她偶尔看到译成为英文的大陆杂志,其中有吴宓的坦白书,说自己用纯文学的观点教莎士比亚戏剧,现在知道错了,应该用马克思的观点教才正确。她说自己当时气得发指,为吴宓的命运而感喟、悲伤、愤怒。晚年回首往事,这位当年风华照人的新女性心境已归于平淡,她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所写的都是平凡的事,虽其中有几件突出的记载,因为事过境迁,也成为平凡的了。我喜欢这样的表述。平凡的“往事”才有着长久的生命力。《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汪荣祖著[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 汪荣祖是海外华人史学家,我个人以为,他对郭嵩焘和那个时代的研究最具有开创性,长期以来,郭嵩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之,就是从汪荣祖那本书开始的。在鸦片战争之后,继续蒙头沉睡了足足20年的华夏民族,1860年以后才逐渐有了危机感、紧迫感,但也只限于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技术,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这个时代,中国最有见识、最具世界眼光的人,实际上不是那些造成“同治中兴”的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之类,而是亲眼目睹了西方制度运作,对西方文明有亲身体验的湖南人郭嵩焘。他于1877年到1879年出使英国,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却大大开拓了视野。在出使日记中他肯定并赞美了西方的制度、文化、社会,认为现在的“夷狄”和以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的文明。然而,因为太超前了,郭嵩焘这位“孤独的先行者”不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当他的《使西纪程》出版后,竟然引起满朝士大夫的“公愤”,结果他的书被毁版,人在驻英公使任上被召回,从此再也没有被朝廷起用,于1891年郁郁而终,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几年后主持湖南新政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可惜戊戌变法迅速失败,湖南新政连根拔起,他稳健的渐进式变革思路从此被忽略。(在他生前,具有珍贵价值的200万字日记一直未能问世。在他死后9年,还有人上奏要戮他的尸以谢天下。)汪荣祖敏锐地抓住郭嵩焘这个人物,对于中国走向世界进程中的曲折和艰难有深入的研究,通过郭嵩焘的悲剧命运解剖他栖身的那个时代,对于我们认识近代中国的不幸有独特的启发意义。《五月花号——关于勇气、社群和战争的故事》[美] 纳撒尼尔·菲尔布里克著[李玉瑶、胡雅倩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美国只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年轻国家,然而要真正清楚地了解这个国家的起源,也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随着时光的推移,很多历史细节逐渐变得模糊,有些重要事情当时可能就没有留下可靠的文字记录。带着《五月花号公约》上岸的美国第一代先民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经历过饥饿、疾病、寒冷的威胁,面对过土著印地安人的弓箭、猎枪和陷阱,他们曾一次次在生存和死亡之间挣扎,度过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登上新大陆,并不意味着铺在他们面前的就是金色的蔷薇。换言之,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过信仰上帝的生活,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一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五月花号”乘客组成的第一代移民和他们的子孙,与印第安人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中间又发生过什么变化?以往我们所知不多,不光是中国人,就是在许多美国人的想象中,开始于1620年天路客登岸的美国历史,也是像青蛙跳跃一样,转眼就到了莱克星顿枪响,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吹起来了。中间一下子就跳过了150年,在这漫长的一个半世纪中,这块大陆到底发生过哪些不可回避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有过那些值得铭记的名字,这几乎是一个空白地带,一个历史的盲区。有鉴于此,菲尔布里克写下了这本书。我觉得,美国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有勇气直面自己历史中的不幸、不义和不光彩的一面,容忍不同观点的审视和批评,容许自揭历史的伤疤。菲尔布里克没有回避17世纪后期发生在美国土地上的那场血腥的“菲利普王战争”,正是美国有着很强自我反省的能力,这个国家才会始终沿着《五月花号公约》轨道上前行,找到自己的方向。
柬:信件。以诗代柬:用一首诗来代替信柬。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第164-165引了钱钟书先生写给吴宓一封信。这封信的形式却是一首古体诗。全引如下:生锺书再拜,上白雨僧师:体中昨何如?勿药当有喜。尚望勤摄卫,病去如抽丝。珏良出片纸,召我以小诗。想见有逸兴,文字自娱戏。五日日未午,高斋一叩扉。舍迩人偏远,怅怅独来归。书单开列事,请得陈其词。清缮所开目,价格略可稽。应开二百镑,有羡而无亏。尚馀四十许,待师补缺遗。媵书上叶先,重言申明之。珏良所目睹,皎皎不可欺。朝来与叶晤,复将此点提。则云己自补,无复有馀资。由渠生性急,致我食言肥。此中多曲折,特以报师知。匆匆勿尽意。Ever Yours,四月十五日下午第五时。关于这封信的来历,吴学昭说:“我是许多年后从父亲遗留的‘友人诗存’的封袋中发现钱先生书写的一张小纸片才知此事的。题目是‘上雨僧师以诗代简’。”看来这封信最早还是吴学昭发现问世的。诗是五言古体,不知为什么吴学昭要这么断句?照我看来,后面的英语和日期,也应该是诗的一部分,则最后应该是这样的:匆匆勿尽意,Ever Yours。四月十五日,下午第五时。这才是完整的一首诗。这封信究竟讲了些什么,都在诗中写着,吴学昭的解读有两点,先是用杨绛的角度这样解释说:1939年春,锺书在系里碰上一件小事使他觉得委屈,感到意外。品行纯粹,处世简单的锺书,怎么也想不到被他视为“恩师”的叶先生,竟也会对人失信。其次是吴学昭自己解读该诗说:看来是系里收购钱先生从国外带回的西书,没有依价偿付书款,我不知道此事最后是怎么了结的。战时在联大,常有教师有偿转让个个人藏书给学校,一般都按双方议定的价格付给书款。叶公超1940年6月离校后,他的藏书就是托吴宓代为议价售给学校的。吴宓以日记写作著称,查《吴宓日记》,这几天的日记恰好被抄没有发回,即失踪了,不然,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容易明白,现在则只有仔细读读这首诗,是否如吴学昭所说的那样呢?这首诗先是问候吴宓的病,然后说得到周珏良带来写着吴宓一首诗的片纸,可以想见吴宓也很有逸兴,同样是用诗来召钱锺书见面。五日那天,钱锺书赴吴宓寓所找他,结果未值,所以自己也写了一首诗代替信回复老师吴宓。然后就提到书的事,关于开列书单这件事,在这里向您“汇报”一下。钱锺书抄清了这个书单,算了一下,按照预算应该是二百镑,那么钱只有多而没有不够。他自己用了一百五十左右,尚有四十多镑的钱,可以请吴宓补充要购的书目。因为叶公超是系主任,所以钱锺书把书目交给了叶公超,在周珏良也在场的情况下,钱锺书反复和叶公超讲明尚存的余额,吴宓要提出书目。第二天,钱锺书碰到叶公超,又重新讲了这点。结果,叶公超回答说:书目已经由他补全了,没有余额了。换句话说,本来讲好留给吴宓购书的份额,被叶公超擅自用去了。这样一来。钱锺书早先对吴宓的承诺落了空,在外人看来变成食言而肥了。其实,很可能还使吴宓产生误会,认为钱锺书是在讨好叶公超,自己做了好人。该诗的意思就是这样,所以这是钱锺书、吴宓和叶公超准备向外国书店买书,而不是把自己的书卖给西南联大,所以杨绛的看法不错,确实是叶公超对自己失信,而吴学昭完全没看懂该诗,甚至读拧了意思。奇怪的是,汪荣祖也因袭吴学昭的说法,其《槐聚心史》第58页说:“清华外文系收购钱锺书从英国带回的西文书,却没有依约偿付书款,他虽向系主任叶师禀明,仍无结果。《上雨僧师以诗代简》其中传达委屈颇多。”莫非也读不懂诗?1938年11月,西南联大开学,钱锺书教的是大一英文和大二英文,此后还为高年级学生开《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和《二十世纪欧洲小说》。这两门课没有现成教材,而联大图书资料也零落不全,欠缺很多,因此需要补购书籍,这首诗正是为了购书事而生的。钱锺书处在两位老师之间,受尽了所谓的“夹当气”。
庄子读书笔记如何超越“名利”,就是要有一个淡泊的心态。那又如何做到一个“淡泊的心态”呢?,“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鹪鹩巢于森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生活的大道理,人生的大境界,有的时候,都是从生活中的最细微处去发现的、去感悟的。我们只有让我们的心真正静下来,真正拥有空灵之境,让我们的眼晴敏锐起来,我们才能看到在不经意处,有许多至极的道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心游万仞”。仞:现在的8尺或7尺为一仞。人生的经历不同,禀赋各异。经历和悟性就最终决定了你的眼界。也就是说:一个人先天的性格、后天的机遇、固有的价值观,最终会决定自己的命运。命运这个东西是客观的,他完全依附于机遇,但是你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取舍,命运和机遇也就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一种清明的理性,是在这嘈杂的社会中拯救我们生命的一种力量。我们也需要一种欢欣的感性,他可以使我们触目生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佛印:“吾有两间房,一间租与转轮王。有时拿出一条线,天下邪魔不敢当”说的是人格理想上的一个支点,“依于仁”苏东坡:“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说的是人格理想上的另一个支点,“游于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是相同的。没有能力去从一草、一木中受到启发,能不能够以一种善良在一叶一花上体现关怀呢?第一是体现人的智慧,第二是体现人的慈悲。庄子认为: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估世界,内心不要带有成见。如果总是抱怨生活给我的机遇不够好,许多时候对事,对人又愤愤不平,其实这就是自己缺乏智慧的表现。庄子的逍遥游需要我们能够欣赏花开,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际,朝阳跃上云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禅宗有句话:“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三界:是前生、此际、来世。也就是说,心头有事,成天牵挂,你就会把自己的三世都抵押进去。要想做到真正的道法自然,就要鼓励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你自己的历程,用自己的体验去开启你自己的心智。谚语:“山坡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的眼中它只是饲料”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凡俗的生命一双非凡的翅膀!
吴宓,中国现代西洋文学家、 国学 大师、诗人。1941年当选 教育 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 日记 》等。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国学大师吴宓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国学大师吴宓的简介 吴宓(1894年-1978年),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1978年1月17日病逝陕西老家,终年84岁。 国学大师吴宓的生平 1907就读于三原宏道书院,受关学熏陶,与于右任、张季鸾同为“关学”余脉。1911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班。1912年春,清华学校因清廷倒台,民国改制而暂时休学,时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的北方“乡下人”吴陀曼,被一些小洋奴的子弟同学所讥笑,他们趁吴陀曼课间外出,便在黑板上写下颇具讽刺意味的“糊涂men”。待吴陀曼进门,教室里扬起一阵笑声。他莫名其妙地环视四周,方发现在同学们的笑声里,是把“吴陀曼”与黑板上“糊涂men”连在一起。于是,他 决定 以后在发表言论的场合,用“吴宓”,而不用“吴陀曼”。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 留学 ,先攻读新闻学,1918年改读西洋文学。先在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次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领袖白璧德教授,研习比较文学、英国文学和哲学。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留美十年间,吴宓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作品的研究下过相当的功夫,有过不少论著。 1921年吴宓回国,即受聘在国立东南大学(28年更名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任教授,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并且常以希腊罗马 文化 ,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及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等课,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先河。吴宓在南京大学与梅光迪、柳诒徵一起主编于1922年创办之《学衡》杂志,11年间共出版79期,于新旧文化取径独异,持论固有深获西欧北美之说,未尝尽去先儒旧义,故分庭抗议,别成一派。这一时期他撰写了"中国的新与旧""论新文化运动"等 论文 ,采古典主义,抨击新体自由诗,主张维持中国文化遗产的应有价值尝以中国的白璧德自任。他曾著有《吴宓诗文集》、《空轩诗话》等专著。1924年赴沈阳,任东北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次年清华大学成立,吴宓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聘请当时学术界最负盛名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四位学者为研究院导师,一时号称得人。研究院被称为“国学研究院”,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国学人才。 吴宓离开东大后到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授,1929年9月钱钟书考入其父钱基博曾执教的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的得意门生,师生间常有诗词赠答与唱和,然而1937年因钱钟书一篇书评,师生关系曾紧张了多年。1928年,吴宓兼任天津《大 公报 ·文学副刊》主编,他编古典文学,邀请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朱自清编新文学。1930年,吴宓赴欧洲 旅游 ,先后游历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许多国家,访问了雪莱、司各特、卢梭等人的遗迹。次年结束欧洲归国,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按照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方案创办清华大学外文系。明确提出培养目标为造就“博雅之士”。在他的努力下,清华大学外文系很快成为国内第一流系科。吴宓于1941年被教育部聘为首批部聘教授。1943-1944年吴宓代理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1944年秋到成都燕京大学任教,1945年9月改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1946年2月吴宓推辞了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要他出任文学院院长之聘约,到武昌武汉大学任外文系主任,1947年1月起主编《武汉日报·文学副刊》一年,其间清华大学梅贻琦和陈福田一再要他回去。至1949年广州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以文学院院长之位邀他南下,且其好友陈寅恪亦在岭南,教育部长杭立武邀他去台湾大学任文学院长,女儿要他去清华大学,而他即于4月底飞到重庆到相辉学院任外语教授,兼任梁漱溟主持的北碚勉仁学院文学教授,入蜀定居了。1950年4月两院相继撤消,吴宓到新成立的四川教育学院,9月又随校并入西南师范学院 历史 系(后到中文系)任教。结果是虎落平阳,晚景甚为不佳。 至"__"到来,吴宓成为西南师院批斗的大罪人,以种种罪名蹲入"牛棚",到梁平劳改,受尽苦难。76岁的老人干不动重活,还被架上高台示众, 头晕 眼花直打哆嗦,被推下来跌断左腿。之后又遭断水断饭之折磨。腿伤稍好,即令打扫厕所。 1971年病重,右目失明,左目 白内障 严重,就只好让他回重庆养病。1977年吴宓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好让其胞妹吴须曼领回陕西老家终于使他得到了一些兄妹深情的照顾和温馨,延至1978年1月17日病逝老家,终年84岁。1979年8月平反昭雪。1981年1月17日,吴宓的骨灰,由吴须曼送至安吴堡,葬在白雪笼罩的嵯峨山下。 国学大师吴宓的 爱情 故事 吴宓留给后人的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大师印象,但他的婚恋却如同一枚坚涩的青果,令后人不敢恭维。 有人说,他是一个地道的“好色之徒”,话虽偏激,却折射出了他在婚恋上不安分的一面。为此,陈寅恪看得颇为透彻,说他本性浪漫,不过为旧礼教道德所“拘系”,感情不得舒发,积久而濒于破裂,因此“犹壶水受热而沸腾,揭盖以出汽,比之任壶炸裂,殊为胜过”。 中国有句古老的名言“媒人跳进花轿里”,意指为人做媒的第三者与当事人中的一个相爱,反倒成了新郎或新娘,上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花轿。吴宓的婚恋悲剧便是这句名言的最好注脚。 1918年11月,留学哈佛的吴宓,突然接到清华留美同学陈烈勋的来信,欲自己的妹妹陈心一介绍给吴宓为妻。信中说陈心一 毕业 于杭州的浙江省女子师范学校完全科,现年24岁,为浙江定海县一位小学教员,心气很高,择婿特别苛严。陈烈勋在信中明确指出,其妹在家中曾多次听他谈及吴宓,后又阅读过《益智杂志》、《清华周刊》中吴宓的诗文,尤其是看到《清华周刊》上吴宓的照片,萌发爱慕之情,愿嫁吴宓,侍奉终身。吴宓接信后,怦然心动,立即回信认可,旋即收拾好行装,迫不及待地赶回了国内。悲剧的帷幕徐徐拉开。1921年8月,留美归来的吴宓没休息两天,便匆匆赶往杭州,相晤陈心一。然而,这次的相晤极富戏剧性,似乎从一开始便隐示着某种悲剧的意象。到了陈家,吴宓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一副海外学子的风采。陈心一被牵引出来,按吴宓日记的叙述,大家只是默默相对。不曾预想,一会儿工夫,另一位女主角翩然出场。 这便是吴宓人生悲剧中最为关键的另一中心人物———毛彦文。事也凑巧,毛彦文本与陈心一是好友,这天,她神采飞扬地来访,准备别过闺中密友,去北京上学,不想与吴宓不期而遇。除却毛陈二女本是同学这层关系外,毛彦文的未婚夫朱君毅还是吴宓清华读书时的同桌好友。朱君毅长毛彦文4岁,为姑表兄妹,自幼青梅竹马,感情甚笃。但在毛彦文9岁时,由其父做主,把她许配给了方姓朋友之子。毛彦文浙江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时,方家怕生变故,催逼完婚,就在方家迎亲的大轿抬至毛家大门之际,不甘命运摆布的毛彦文从后门勇敢地逃离。此前,她和表哥朱君毅早已月下为盟,私订终身了。毛家在方家退婚后,由双方家长做主,毛彦文与朱君毅正式订婚。吴宓作为朱君毅的同桌好友,早在清华读书时,便知道了毛彦文。那时,朱君毅每次读完表妹的 情书 后,都会让吴宓过目。吴宓对毛彦文在信中流露出的才情敬佩不已,久而久之,心中便涌动出异样的情愫,碍于同学之谊,他不曾流露,而是深深隐藏在了心底。 吴宓在美留学时,收到陈烈勋欲其妹说合给他的信时,曾委托朱君毅,让毛彦文打探陈心一的情况,彼此沟通二人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毛彦文实际上是吴宓与陈心一的媒人。这次,突然在陈心一家中不期而遇毛彦文,吴宓本就怀有好感,但见对方活泼雅趣,大方得体,一副新派淑女风范,吴宓顿时在心中暗生出一丝落寞,怎奈毛彦文名花有主,且是挚友之未婚妻。 下午,毛彦文告别他们回了上海。吴宓与陈心一一见如故,在陈父的安排下,双双泛舟西湖,吴宓心中殊为快活。第二天,二人再度早游西湖,其乐融融。吴宓在日记中这样记述道:是日之游,较之游尤乐。家国身世友朋之事,随意所倾,无所不谈……此日之清福,为十余年来所未数得者矣。 13天以后,吴宓和陈心一正式完婚。 随后,吴宓与同学朱君毅双双被南京大学聘为教授。事实证明,如此仓促的婚姻对吴宓和陈心一来讲,都是一个悲剧。本来,吴宓当初慎重地委托毛彦文在国内打探陈心一的情况,毛彦文并不因自己与陈心一是同窗好友,而一味溢美夸大。她认为,陈心一人品不错,交友可以,贸然订婚则无必要。吴宓与陈心一见面后,早忘了毛彦文在信中的忠告,好友陈寅恪劝他道:“一个男人,学问不如人,很是可耻;大丈夫娶妻不如人,何故难为情?”吴宓遂与陈心一匆匆完婚。 国学大师吴宓的简介相关文章: 1. 国学大师陈寅恪介绍 2. 陈寅恪人物简介 3. 陈寅恪简介资料 4. 当代最有名的国学大师 5. 带给你力量的名人传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