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幼儿园主题式课程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园主题式课程建设论文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释义: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

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论文

[摘要] 我们可爱的家乡丽水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本土文化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可说处处是教材。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根据丽水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资源来选择和调整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有助于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本人就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使我们的孩子深入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家乡、从小具有本土意识作了一个调查研究。

[关键词] 本土文化主题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的家乡丽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教育资源,我们试图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的探索性主题活动,从家乡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中科学地筛选和归纳出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使本土文化资源与主题探究活动有机整合,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起本土意识。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师幼整体性和谐发展;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让幼儿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范围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莲都区机关幼儿园大一班20名幼儿,其中男女各半。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各种材料并进行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研究,开阔研究思路。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研经验,为研究活动积累材料。

三、过程分析

1、幼儿对本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

我们面向幼儿科学地设计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表,问卷从丽水的风光、历史、人文、特产等几大方面进行测查,旨在了解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熟悉程度。

2、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整合

(1)目标上的整合。

本着主题活动与《规程》、《纲要》培养目标一致:以幼儿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幼儿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的原则,我们在制定主题探究活动以此为准绳,尽量在落实的过程中,体现出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体现目标上的整合。

(2)内容与形式的整合。

在研究中,我们提倡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方式,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关心幼儿对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因此,我们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教育形式,结合本土文化资源,以目标的整合为基点,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整合。

3、主题的建构与开展。

主题建构的原则应是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感兴趣的、方便幼儿实际操作的。有关专家认为,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是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我们在主题网络的架构与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这些原则。

丽水地处浙西南边陲,拥有多种香飘万家的绿色生态名茶、脍炙人口的椪柑和香菇等生态特产。并赢得了全国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缙云仙都黄帝祠宇,龙泉青瓷与古剑,青田石雕、云和木制品等,无不散发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幽香。丽水还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如防洪堤、缙云仙都、莲都东西岩、南明山摩崖题记、遂昌南尖岩以及各处的漂流等等无不体现了丽水的人杰地灵。针对丽水这些有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我们选择性地开展了如下主题活动:摄影文化(摄影节、家乡的美景、小小摄影师〈摄影作品展〉)、茶文化(茶叶、茶的文化、丽水名茶)、家乡的特产(柑橘丰收了、青田石雕、龙泉青瓷)、我爱母亲河(美丽的防洪堤、森林公园、环保小卫士)等,均历时半学年。

四、结果分析

(一)幼儿对本土文化有了较大程度的了解和熟悉

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责任去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从而为建设家乡做贡献。在研究初期我们对幼儿开展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问卷的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在经过为期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之后,在对原有问卷进行问题的深化与补充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对幼儿进行了本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经过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二)幼儿得到了爱家乡的情感体验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通过对幼儿的问卷及日常生活中的了解,发现幼儿对家乡的概念很模糊与淡薄,甚至有部分幼儿根本不了解家乡的概念。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标的主题探索活动,幼儿在收集资料、参加各种活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熟悉了家乡的文化,慢慢强化了家乡的概念,并从对家乡的了解过程中自然地衍生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产生了一定的自豪感。如在“摄影文化”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充分应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幼儿参加“国际摄影文化节”后高涨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小小摄影师”的系列主题探究活动,并举办了幼儿摄影作品展。展出的摄影作品全部来自幼儿手中的相机,镜头均采自丽水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及人物、花草等,虽然拍摄的角度很幼稚,拍摄的镜头不尽美观,但这些却是幼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幼儿对家乡的美好观感和殷殷热情。

(三)师幼互动得到充分体现

良好的师幼互动能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行为空间,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幼儿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才能使他们主题探索活动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启发指导幼儿。例如在“茶文化”这一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带幼儿参观了茶园。回来的途中有一幼儿问:“树上的茶叶是绿的,但我们家的茶叶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针对幼儿的这一问题,我们又设计了炒茶、泡茶和品茶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我们通过录像和实地参观工人的炒茶工作,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通过这些师幼互动活动,幼儿对茶文化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

(四)幼儿的多项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资料,制定了一套有计划、有目的的较为完整的主题活动计划,并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实践。它的操作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探索、交流、分享、合作多种形式,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幼儿了解了家乡资源的珍贵,使他们懂得了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了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五、思考与建议

本土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实践证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巩固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与合作,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如何有选择性地运用本土文化资源。

家乡丽水的文化资源无穷无尽,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在制定主题活动时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了解无限的本土文化,所以如何选择本土文化资源为课程、为主题服务,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深入挖掘家乡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让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生动的教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开展主题活动。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成为主题开发、实施的一部分,能够更好地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比如在“我爱防洪堤”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让家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和体验家乡防洪堤的美丽,并让幼儿在保护母亲河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亲近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观察力、审美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通过教育合力,能进行教师在幼儿园所不能充分开展的补充活动,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主题的兴趣更浓了,对主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陈鹤琴

[3]《幼儿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幼儿园主题式课程改革论文

浅谈如何探究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全面、启蒙性的,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去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在主题探索活动中,根据我园执教小班的情况,只要把握好研究性学习的五个主要特征:研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就会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一、主题的选择目前,在很多幼儿园中存在着各种课程模式:方案课程、生长课程、整合课程、综合课程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在设计思路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主题’建构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注意主题的选择,主题式课程可以为幼儿和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但不同的课程设计者因价值观的差异,会有不同的选择倾向。因此,明确教育价值观是主题选择方向的首要任务。如: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很少,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幼儿园。因而我园将“我爱幼儿园”定为第一个主题。我们逐步将孩子们的活动“幼儿园里朋友多”,引入“你喜欢上幼儿园吗?”从而让幼儿对幼儿园、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只有这种适合幼儿理解的小主题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二、注重主题活动过程注重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家长的互动参与。如:发现幼儿很喜欢玩玩具。抓好孩子这方面的爱好,通过大家的讨论,决定开展“我喜欢的玩具”这一主题,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去探讨各种玩具的玩法,学习如何友好地、安全地玩等方面的内容,为了顺利进入主题,家长积极配合工作,为幼儿准备玩具实物或图片资料。孩子们兴趣浓厚的介绍自己的玩具,向小朋友提出“大家共享玩具”互相交换,可以玩更多的玩具。利用幼儿现有作画的水平,把心目中玩具的样子画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剪纸、涂浆糊、粘贴等技能操作,结合主题装饰活动室。他们认识到各种玩具的玩法和性能,发挥小朋友的团结合作精神。“玩具”这个主题在幼儿身边产生,开展期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采取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也切实参与幼儿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幼儿才真正能在玩中学到知识。三、创设的环境《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环境应充分体现活动性特征和需要,使环境的空间、设备设施、活动材料以及常规要求等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发现、创造等活动。让我们的墙壁能“开口说话”,让环境随着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断变化。在进行“春天来了”这个主题,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剪纸、粘贴、撕、涂等的技能操作,我们创设相应的环境,给幼儿直观、鲜明的印象,引发他们的探求兴趣和想象能力,创造力。让幼儿准备一些种子,杯子做“种子发芽”的小实验,组织幼儿观察:哪些种子发芽?哪些种子长得快?亲自合作给种子做好生长记录,使他们对种子的生长过程进一步深入了解。利用图书、录象、VCD碟片等,进一步向孩子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使他们逐渐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继续设置环境,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通过活动方式的改变,把握好主题的选择宜小不宜大,持续时间以幼儿兴趣为主,注重探索活动的过程和多边互动参与,加强环境创设的直观性等各方面原则,使幼儿在学习中表现出主动探索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学习热情得到培养。

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释义: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研究论文

针对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趋向,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观,遵循教育规律、教育科学,规范办学行为,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策略探究》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准备阶段”。其真正含义是:品质、习惯、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准备,而非阶段性的知识准备。针对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趋向,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观,遵循教育规律、教育科学,规范办学行为,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习惯 能力 情感 态度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C DOI: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社会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要求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幼儿园教育的科学发展面临重重挑战。一些违背教育规律、不敬畏教育科学、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正严重干扰幼儿园的正常工作,使幼儿教育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急功近利、过度焦虑的思想作祟;二是部分幼儿园以“生存压力”为由,用各种所谓的幼儿超前教育与经济捆绑起来;三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幼小衔接标准不统一。从而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镜头一:家长期盼幼儿园老师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大量识字、拼音等内容。

镜头二:幼儿报名入学时学校进行知识测试,并以此评价作为幼儿发展优劣的标尺。

镜头三:部分社会辅导机构大肆渲染学前知识学习的“优势”误导家长。

镜头四:部分幼儿园教育一味迎合家长“需要”,开设所谓的“小学知识教育”课程,而忽略了对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促进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效衔接,我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1 营造氛围,家园同步,统一认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对于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因此,我园对全园教师进行专题集中学习培训,认真解读《指南》精神内涵、基本框架、教育理念。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排解教育困惑,牢记各领域教育目标、教育建议,规范办学行为,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夯实幼儿园教育理论水平,保证幼教队伍的专业化。以内涵建设促进幼儿素质教育。坚持“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注重幼儿体验式、探究式、发现式学习和过程评价,而非脱离幼儿生活经验、高于幼儿认知水平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氛围中,不跟风,不盲从,不迎合,而是尊重教育规律和教育的科学性,即着重关注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自主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幼儿园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家庭有意或者无意的影响,孩子在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已经能够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幼儿园会以特有的方式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有计划的“再加工”。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园做好工作,不仅会给幼儿园教育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影响老师正常教学。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教育。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援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援、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园充分借助网路、幼教宣传月、家长开放日、家委会、家园联络手册、幼儿成长记录、家教宣传栏等平台向家长宣传《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南》、《纲要》,帮助家长了解幼教发展的动向,强调科学的教育理念,明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牢固确立幼儿教育的独立地位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发展观。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准备阶段”的真正含义,即:品质、习惯、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准备,而非阶段性的知识准备,使其克服浮躁情绪,缓解思想焦虑。正如大班幼儿王某某的妈妈所谈:过去看到别人家即将升小学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家之后,就要忙着做100以内加减法、书写汉语拼音,甚至家长借来小学一年级课本辅导孩子学习,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对幼儿园的教育产生怀疑,错误地认为幼儿园不重视幼小衔接教育。通过《指南》学习,帮助家长进一步明确3-6岁幼儿学习发展目标,树立科学儿童观、教育观。

在做好家长宣传的同时,我们还主动与小学沟通,通过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共同研究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互通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规范小学招生办法,定期举办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形成了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小学老师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从而解放了幼儿,排除了“小学化”对幼儿园教育的干扰。

2 强化教科研,提升教育质量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让幼儿快乐地成长,并不是片面让幼儿无目标没有挑战的嬉戏,幼儿时期正是成长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幼儿适度、适宜、建构式的学习不仅是好奇心满足的过程,也是建立自信、体验成功、快乐的过程。我们通过大胆创新园本课程;积极开展幼小衔接园本教研;“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教师适宜行为研究;幼儿园活动区课程研究等教科研活动,让教育回归生活,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使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对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家长存在的种种焦虑,我们向家长进行了正确的引导:一是鼓励家长激发幼儿上学的自信心,帮助幼儿做好社会适应性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准备:二是调整幼儿学习生活规律,学会守时、自律、自理;三是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幼儿安心学习的氛围;四是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远离危险,确保自身安全;五是学会规范行为,学会自律、自理,懂得安全自我保护,不要给同伴造成危险;六是做好幼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加强幼儿社会 *** 往能力的培养,使其身心愉悦地渡过幼小衔接的适应期。

作者简介:林元1970-,女,大专,小学高阶教师,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云龙幼儿园,山东烟台 264000

浅论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导语:课程建设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也是幼儿教育工作成果重要、直接的体现,幼儿园课程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动态的过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特质。

一、幼儿园课程的实质

幼儿园课程是什么?是一件正在发生着的事。这是近年来为幼儿教育界的很多人士所关注的一个课程命题。这个命题用在其他年龄段,可能会产生不少争议,但在幼儿园课程中采用这个定义,可能会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原因是,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是什么?就是行动,就是有事可做。当然,我们并不反对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并不反对必要的概念的获得。课程就是让幼儿依照一定的目的做事。因此,课程就是正在发生着的事,无论这些事情是自然产生的还是人为制造的。那么,什么是做事?做事,就是多感官的、全身心的投入和行动,以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因此,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就是创造条件,让幼儿做适宜的事;或者说,让适宜的事在幼儿身上发生。我们关注正在发生的事,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关心已经发生的事和将要发生的事,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聚焦现实的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根据活动的状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使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也就是说,我们追求在过程中把握成效。

二、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1.思想到位:

就是要确立科学的课程观和课程建设观。对课程和课程建设过程要有明确的`、正确的见解。所谓正确,就是反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这是课程建设最为核心的要素。如果大部分教师还是把幼儿园课程当做一些已经选择好的待传递的知识,那么,幼儿园课程的完整过程就无法得到全面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就无法得到真正地关注和展开。

2.人员到位:

这里所谓人员到位,不是从数量和空间的意义上,而是从素质的意义上说的。也就是说,师资培养和培训部门及幼儿园要培养一批能胜任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教师,让他们站在课程与教学的第一线。幼儿园教师的改革和建设意识、与课程建设要求相符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际的课程实施能力等,都对课程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让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发展,让所有的教师都得到发展,课程改革和建设需要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

3.措施到位:

课程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幼儿园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工作中,落实到实质处。与课程建设相关的措施,既涉及课程与教学,也涉及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还涉及资源配备等相关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课程建设成功的保证。

4.成效到位:

幼儿园课程建设应关注成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工作产生不同的成效,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关注成效。对于那些投入很大,成效不高的工作,就应该很好地反思。我们认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成效是幼儿的发展。一切有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工作就值得肯定;相反,一切无助于或有碍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工作,就应该坚决制止。在坚持幼儿发展的核心成效的前提下,确定不同工作的具体成效标准。有的幼儿园过于关注特色,特色课程在整个幼儿园课程中占的比重很大,影响全面发展目标的落实,那就是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相矛盾的。有的幼儿园将读经之类已经为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所否定了的、违背幼儿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内容和方式引入幼儿园,这也是与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相抵触的。当然,还有一些幼儿园借国际化和赶先进之名,行乱收费或装门楣之实,最终损害幼儿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是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目的相背离的。

三、幼儿园课程的建设

(一)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要

1.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不同年龄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即2—5岁是幼儿提高语言素质的最佳期,幼儿园课程应将语言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其他学科应少设或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前提下穿插进行。

2.幼儿的记忆规律

幼儿的记忆效果与事物的重现率成正比。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以幼儿身边的生活为主,以幼儿常见和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教学进程也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尽可能在重现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但是,这里所说的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3.幼儿的生活实际

幼儿每天在园平均时间可达9小时。三餐两点的吃、喝,外加拉、撒、睡、洗、穿戴等用去近6小时,除去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余下的是教育活动时间。也就是说,幼儿正式的教育活动时间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另外,课程的内容还应考虑到幼儿离园后的生活需要,如:幼儿在家要进行看电视、听音乐、打电话等活动,如果我们将这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不是比讲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更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吗?

(二)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情感和认知特点

其一,在幼儿园课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个体态度的重要成分,作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形式必须首先考虑的。幼儿阶段最大的兴趣就是“玩儿”。所谓的“玩儿”就是游戏。如: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语言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仍没能跳出“上课”的框框(到底怎样的活动才是游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里不加展开)。幼儿的需求和发展已经成为课程目标的中心指向,这不仅因为幼儿的兴趣能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重要的是对幼儿人格、天性、权利的尊重。

其二,要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明显的顺序性,如思维发展,总是由具体实物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3—6岁的幼儿,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三,要考虑幼儿的记忆力与注意力的发展特点。3—6岁的幼儿注意和记忆特点是无意注意和无意记忆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幼儿的注意和记忆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事物的物理性质;幼儿的兴趣和情感需要;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总之,幼儿的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由此,对幼儿施教过程中,要针对3—6岁儿童知识经验贫乏、抽象思维较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设置形象思维活动为主,多采用直观教学法,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声、情、景、物、象、形、色等感性材料,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实地观察活动,设置一些感官参与性强的活动,少进行抽象的讲解和原理的灌输。更不要总是问幼儿为什么。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4.

〔2〕张晓东。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18:16-18.

〔3〕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75.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1-27.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为此,幼儿园要建立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大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加强园本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家长的认识,加快课程实施的步伐。

论文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师 课程管理 课程实施

由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我们认识到发现问题与取得成绩一样重要。因为问题意味着探索和思考,意味着研究者正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问题也意味着今后工作的目标,它使我们进一步深化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工作更加明晰化了。

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008年3月,笔者对重庆市渝北区市级示范幼儿园进行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从幼儿园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实施效果三个维度开展调研,强调“真实”、“过程”、“反思”,突出其导向作用。调研组通过看半日活动、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等形式,对示范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职责不够明确

目前,示范幼儿园的层级管理分明,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这是因为,近年来幼儿园业务管理制度调整较多,在以往基础上的补充往往只是口头传达内容并加以执行,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没有汇总整理到相关制度中,造成了“工作做了,资料呈现不出来”的现象。同时,确实也存在着一些职责分工上的不均衡与漏洞,造成幼儿园层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对各类课程计划的审定流于形式,无实效性地跟进指导。从管理人员职责评估结果显示出各层级管理人员对课程实施缺乏有效的调控与调整。

(二)对课程计划拟订与落实不到位

1.课程实施计划中主、辅课程的容量失衡。尽管本区已对教师进行了“幼儿活动发展课程”的相关培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主、辅课程比例失衡的现象。加之幼儿园开设了“思维游戏课程”、“分享阅读”、“幼儿英语”、“蒙氏教学”等特色课程,造成对主体课程的实施有所冲淡,在时间上和精力上无法保证主体课程的有效实施。

2.周计划中各领域内容及类型失衡,缺乏规范性。从调研数据中反映出社会、艺术、健康三大领域的课程容量基本符合容量比;而科学、语言、数学领域的容量显得不足,在领域类型的安排上也存在失衡,教师填写周计划呈现出书写不规范、名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教师对课程领域与类型认识混淆,没能反映出核心目标,存在表述不统一的现象。

3.一周内各类游戏开展失衡。《细则》明确指出,应平衡一周各类型游戏,每周至少开展各类型游戏1次,保证每日幼儿游戏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5个小时。从统计数据显示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尤其是没能认真组织角色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游戏。幼儿活动区活动的时间也没能得到保证。

4.教师日计划较普遍地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教师在缺乏创造性的同时,也缺少了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部分教师没有把日计划真正变为适合儿童需要、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内容,缺乏对教材进行再次筛选、加工和设计。在实施日计划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反思也流于形式,对发现的问题缺乏有效分析和改进。部分教师将教学反思的重点放在了大多数孩子的需求与经验水平上,那些“吃不了”、“吃不饱”的少数孩子却很少被老师所关注;还有教师不知道该反思些什么、怎样全面透彻地反思、怎样多角度反思,反映出教师多角度思考分析的能力弱,即反思的广度不够。

(三)对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与评价力度不够

课程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发展。从调研的数据中反映出,管理人员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对课程实施效果重视不够,对课程实施中呈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尤其是对教师自我评价的指导远远不够。由于教师发展的不平衡,“自我评价”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内在需求,绝大多数教师能按课程要求客观评价自己,并抓住机会寻求发展中的问题,制订措施,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行为;但有些教师“自我感觉较好”,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方向。针对这一现象,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制订措施,以教师发展为本,为他们提供反馈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榜样的作用,让“教师的自我评价”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通过实地观测半日活动、日计划、周计划以及幼儿一日活动的检测情况,反映出教师在活动时间、活动目标、环境与材料、形式与方式等指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活动中存在隐性浪费时间和幼儿的无谓等待现象。在一日活动时间的安排上,教师强调统一和固定。由于幼儿完成“任务”的速度不同,于是出现多数人等少数人的时间浪费现象。如集体排队取水、入厕,或者教师逐一分发玩具材料,这样便时常导致时间的隐性浪费和幼儿的无谓等待;从活动组织有序、无消极等待指标检测数据中也反映出较低的分值,这说明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存在时间的隐性浪费。

2.活动目标空泛,偏重认知、技能等方面的目标。查阅教师的教学设计情况,反映出教师制订的教育活动目标空泛、笼统,且重点或核心目标凸显不够。对每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教师们都进行了大致相同的描述,如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学会合作等,类似于这种拟定、空泛化目标的现象在教师中有一定的普遍性,造成了幼儿学习无目的性和教师指导的盲目性。有的教师片面理解和随意设置教育目标,如偏重认知、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而对于情感、意识等目标的培养关注不够;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虽然设置了恰当的教学目标,但在组织和活动时不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存在过程与目标脱节的现象。

3.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发挥不够。从教学组织中反映出教师预设的活动比较多,幼儿生成的活动相对比较少;教师干涉的比较多,幼儿自由自主探索的相对比较少;规定表达方式比较多,幼儿自我表达相对比较少;教学活动多以平面展开的活动多,而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少;教师随机调控教学的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4.教师对区域设置、材料投放、指导策略的适宜性等方面缺乏深入思考。(1)区域设置的问题:一是区域设置形式化。教师对区域的设置缺乏对幼儿的意愿兴趣的考虑,形成了某些区域的创设只是一种摆设,出现没有人玩的现象。二是区域设置上追求形式花哨,忽视实质性的教育功能。三是区域的空间设置动静没分开。对区域空间位置设置时,只顾及内容丰富而对于一些干扰因素考虑不全。四是区角设置存在很盲目的现象。一学期开设固定的几个区域,材料很少,极少更换,缺乏层次性、适宜性,孩子们的兴趣渐渐淡化,缺乏探索的积极性,使得活动形同虚设。(2)材料投放的问题:一是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活动区域的材料有的一放就是一、二个月,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缺少经常性的变化是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二是活动材料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不能引发孩子去想、去操作,限制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三是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异。(3)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一是教师缺乏观察幼儿、了解游戏进程的意识和举动,致使游戏中出现了“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二是观察的目的不明确,在游戏中漫无目的地“巡视”,或盲目穿梭于幼儿之间。因缺乏观察方法和反思策略而无法解释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意义,观察成了“看热闹”或“视而不见”,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削弱了游戏的教育功能。

二、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作为管理者,应将组织制度的制定权下放到员工,组织好制度的制定过程,通过制度的制定来调动员工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每一个课程管理制度的出台,都要广泛听取意见,力求不断完善。

1.建立三级(班级、组级、园级)课程管理制度,形成课程实施细则。让完善的管理制度引领教师参与课程的实施,同时为不同的教师搭建和设置不同的成长台阶,满足不同层面的教师、不同个体专业发展的需求。此外,还应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办法》、《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扶协议》、《课程实施评价制度》等。例如,园级课程管理责任制,园长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级课程管理责任制,班长为班级课程实施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班长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和任职条件,规范和完善班长管理权限与奖惩办法;组级园本教研管理负责制,教研组长为园本教研管理的责任人。围绕课程实施,每周开展开放式园本教研实践研讨活动,由各教研组长轮番主持;实行园级课程实施培训制度,实施对骨干教师的培养。

2.定期与不定期召开管理例会,加强管理人员的沟通与协调。每月组织一次课程管理例会,遇到需求时,可增加例会次数;定期召开园务课程研究会、班务会,邀请有关人员参加。目的是疏通管理通道,加强协调,进行日常课程管理监控记录交流与互通情报,及时获取信息与反馈,进行有效调控和调整。

3.征询需求,建章立制,调动家长参与课程管理的内驱力。家长如何参与幼儿园的课程管理要制度先行。家长委员会共同制定园级家长委员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家委会制定家长问卷表,征询家长们想知晓的各类信息的定位、选择性课程的开发、特色课程的开设等,诸多内容让家、园之间加强了解,为今后工作的开展作良好的铺垫。

(二)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作用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不同层面的教师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是整个教师群体的教育观念需要转变,而且还需要亟待解决教师个体在实践操作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难题。

1.转变教育观念。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为普遍的一个事实就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喊得最多的口号和提及的措施之一。然而,很多教师虽然口头上能说出一些《纲要》所倡导的先进的教育观念,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切实转变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口头上讲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很容易,但是能否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取决于教师对新观念的真正理解以及教育行为的实质性的转变,因而教师对新观念的“体验”、“感悟”也成为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教师的自我反思有助于教师理清自己的固有观念,增强对自身教育观念与实践互动关系的意识,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其教育观念的转变。

2.创造性实施课程。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导向是要求教师不是简单地执行课程方案,而是要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实施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具体规定,相反,却强调应为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实施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强调的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应拘泥于“教本”,不应该把教材、参考资料作为选择教育内容的唯一依据,而是在这些基础上结合幼儿的需要,不断吸纳新理念、发展教材、更新教材,使教学内容呈现一种开放性的状态。对教育活动内容尽量从不同层面进行挖掘和内容设计;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分析教材内容所蕴涵的核心经验,设计出为幼儿所需要的活动内容。教师在研究每一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实际的基础上,明确目标、重点和难点,筹划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要根据自身对《纲要》要求的理解和幼儿的实际学习需要,对选用的教材内容做出适当的处理,包括增删、换序、整合、新编等。要从有多少幼儿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合理分配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思考和参与的时间;要高效率地管理教学活动的过渡环节,尽可能减少教学干扰,合理利用宝贵时间。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体现在幼儿活动的时间、空间、主题的产生及发展、人数的灵活增减、学习方式的`丰富多样化等;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的自主参与,在重视幼儿主体参与基础上,有效调控活动的进程。

(三)注重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1.活动区的创建要有课程意识。把材料变成适合儿童序列的活动,将区域活动的开展与课程的融合性活动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价值。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教师为幼儿提供多元化、多层次、低结构的材料,引导幼儿的探索与创造,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权,并参与材料的收集,积极与材料产生互动;二是让孩子充分自主、自助选择材料、重组材料,将探索与发现融人到整个活动过程中。

2.活动区应不断更新。环境应跟着孩子的变化而变化,以实现孩子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教师不但要经常对环境进行修正,以回应幼儿的需要,而且还应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环境,使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成为建构的主角。

3.注重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要保证各类型游戏的均衡开展(每周至少一次)。

(四)加大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力度

从调研中发现幼儿园有园长、业务园长、年级组长等专人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和课后反思,但没有把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联系起来作整体考评。这种孤立的检查评价制度价值不大。反思现有听课制度的不足并进行调整,可采取预约听课和随堂听课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与教师开展一对一的交流。预约听课的具体做法:管理者在听课前天中午通知被听课的老师,让她有一定的准备;在听课的当天中午该教师会把活动设计、课后反思的邮件发到听课者的邮箱,然后听课者会结合活动设计、教学实施、课后反思与教师交流,分优点、缺点、建议三部分反馈给教师,尽量发现该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

管理人员对教师的评价要做得更细,能量化的地方尽量量化。园长和业务园长采取定时和不定时的方式下班检查工作。做到每周必查备课,有记录,有指导交流;每周必查听课,形式多样,有集中教育活动,有半日活动;定期检查环境,看是否有“师”、“幼”、“家”的共创,有家园栏的定期更新,有幼儿学习生活活动过程的反映等。每周利用业务工作小结会议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质量分析,结合本园实际,有重点、有要求、分阶段地对教师日常工作提出要求,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与老师的交流和指导,能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五)加强园本培训,实现家园共育,加快课程实施的步伐

过去,家长在教师的心中只是一个支持者、配合者,不是消费者、监督者;而今,要转变观念,才能真正吸引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管理中。幼儿园应从管理上找差距、寻原因,依托园本培训,深入理解《纲要》、《细则》精神,增强课程意识,树立大课程观,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幼儿日生活有机融合,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同时,让家长了解现代幼儿园管理制度与家园合作的有关信息,结合实际问题通过探讨达成共识,使教师、家长接受新的理念,在班级课程实施中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真正成为育儿的伙伴。

近年来,教育活动有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但各领域活动的领域性特征却呈弱化现象。不少教师对课程领域目标和关键经验把握不到位,特别是新进园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如果再一味地上综合活动,就会造成对课程领域活动不熟悉。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学习课程本体性知识,帮助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如对目标的理解,对问题的预设及对策等。一是加强领域教研组的建立。开展领域活动特点和关键经验研讨,把握领域核心经验,凸显领域目标,在基础模式上进行自我特点调整,使每位教师各有所长,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同模式推广。二是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忠实课程取向,要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创新,帮助教师重温各领域的目标,掌握其特点,了解其核心经验,同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每个教学活动中,尽量将每个活动中的重点目标由教师转化到幼儿身上。三是幼儿园应在原基础上进行细化,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尽量利用幼儿园资源,多形式地进行小组或结对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加强读书与学习,帮助教师提高自我管理与提升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学的作用。

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努力缩小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行为的落差,通过园级、组级、班级三个不同层面的师资培训及有效互动的课程管理机制来培育教师,为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牵线搭桥,搭建研究和培训的实践平台,为各层面的教师架设新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行为的互动共生的桥梁,让教师在参与课程实施中成为有意义的实践者和管理者,从而保障和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教师的发展。

幼儿园主题式建构论文

浅谈如何探究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全面、启蒙性的,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去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在主题探索活动中,根据我园执教小班的情况,只要把握好研究性学习的五个主要特征:研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就会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一、主题的选择目前,在很多幼儿园中存在着各种课程模式:方案课程、生长课程、整合课程、综合课程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在设计思路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主题’建构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注意主题的选择,主题式课程可以为幼儿和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但不同的课程设计者因价值观的差异,会有不同的选择倾向。因此,明确教育价值观是主题选择方向的首要任务。如: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很少,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幼儿园。因而我园将“我爱幼儿园”定为第一个主题。我们逐步将孩子们的活动“幼儿园里朋友多”,引入“你喜欢上幼儿园吗?”从而让幼儿对幼儿园、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只有这种适合幼儿理解的小主题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二、注重主题活动过程注重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家长的互动参与。如:发现幼儿很喜欢玩玩具。抓好孩子这方面的爱好,通过大家的讨论,决定开展“我喜欢的玩具”这一主题,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去探讨各种玩具的玩法,学习如何友好地、安全地玩等方面的内容,为了顺利进入主题,家长积极配合工作,为幼儿准备玩具实物或图片资料。孩子们兴趣浓厚的介绍自己的玩具,向小朋友提出“大家共享玩具”互相交换,可以玩更多的玩具。利用幼儿现有作画的水平,把心目中玩具的样子画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剪纸、涂浆糊、粘贴等技能操作,结合主题装饰活动室。他们认识到各种玩具的玩法和性能,发挥小朋友的团结合作精神。“玩具”这个主题在幼儿身边产生,开展期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采取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也切实参与幼儿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幼儿才真正能在玩中学到知识。三、创设的环境《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环境应充分体现活动性特征和需要,使环境的空间、设备设施、活动材料以及常规要求等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发现、创造等活动。让我们的墙壁能“开口说话”,让环境随着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断变化。在进行“春天来了”这个主题,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剪纸、粘贴、撕、涂等的技能操作,我们创设相应的环境,给幼儿直观、鲜明的印象,引发他们的探求兴趣和想象能力,创造力。让幼儿准备一些种子,杯子做“种子发芽”的小实验,组织幼儿观察:哪些种子发芽?哪些种子长得快?亲自合作给种子做好生长记录,使他们对种子的生长过程进一步深入了解。利用图书、录象、VCD碟片等,进一步向孩子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使他们逐渐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继续设置环境,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通过活动方式的改变,把握好主题的选择宜小不宜大,持续时间以幼儿兴趣为主,注重探索活动的过程和多边互动参与,加强环境创设的直观性等各方面原则,使幼儿在学习中表现出主动探索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学习热情得到培养。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幼儿园文化主题课程论文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论文篇二 《请让乡土文化回归乡村教育》 摘要: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进程中,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乡村教育都以城市教育为蓝本。我们的乡土文化正在这样的改革中悄悄流失。教育给予乡村孩子太多的城市思维,城市认同感,与此同时,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磨灭了乡村孩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对自身乡土社会成员身份的认同。乡村教育在进入现代化的同时也在被抛离自己的核心层走向边缘化。 关键词:乡村教育;教育改革;乡土文化 我们所处的并不是最完美的时代,但确是自华夏民族有史以来的最好的时代。 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教育一次又一次被投入熔炉重铸。在“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号召下,中国广袤的乡村社会便拉开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中小学的“撤点并校”运动。然而,撤并教育规模的同时伴随的也有乡村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乡村教育在进入现代化的同时也在被抛离自己的核心层走向边缘化。本文透过对乡村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来窥探乡村教育的悲喜忧愁、乡村学生的无奈与无助、乡村文化传承的衰落危机。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来自于乡村,然而当返乡的那一刻却找不到了心心念念的乡土风貌。我国当下正追求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但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乡村可以越来越现代化,却不会在我国社会中消失。但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进程中,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乡村教育都以城市教育为蓝本。我们的乡土文化正在这样的改革中悄悄流失。教育给予乡村孩子太多的城市思维,城市认同感,与此同时,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磨灭了乡村孩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对自身乡土社会成员身份的认同。当不能融入城市的乡村孩子再次回到自以为很熟悉的乡村时,便会面临着身份归位的难题、心灵寄托不存的危机。 二、研究成果综述 乡村教育改革利弊共存,毁誉参半。对其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整理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乡村教育改革成果的肯定。乡村教育改革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降低生均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1]。集中优势力量办学校,可以使一些地区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和环境有所改善,有利于学校稳定、吸引高质量生源,也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教育和教师合作,遏制高质量教师和生源外流。与此同时增强了农村文化气息和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两免一补政策的扶持下,远距离乡村孩子可以在校免费住宿,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2]乡村教育内容的更改和教学形式的现代化,使乡村 儿童 的视野有所开阔,使其对现代化的发展了有了更加深入的切实体会。 第二,对乡村教育改革弊端剖析。农村教育改革所预期的美好效果并没有完全如预期所至。大规模的改革后,乡村学生普遍面临着上学远、上学难、亲情割裂、乡土认同迷茫、辍学率反弹导致文盲现象的反弹、家庭负担加重使“教育脱贫”走向了“教育返贫”、乡村魅力缺失等问题。在解决上学远与难问题,不少地区都有了校车和校舍,进而产生了校车事故、学生营养不良、学生心理问题增多[3]等“次生灾害”。孩子的离开又使乡村缺少了文化气息和童真青春的朝气,被撤掉学校的农村失去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致使优秀乡村文化的断裂、乡土风情难觅、乡村文明的失落,使原本经济比较衰落的乡村文化更加贫瘠。改革后的现代学校更像一间间工厂,成为现代化大生产的有声音、带表情、兼互动的摹本。 三、立足于乡村教育本身应有的特点来谈乡村教育 二律背反应用于教育便会产生这样的结论:教育差异往往都是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界定事物的时候,这界定本身就是在造就着一种范围,而范围之内与范围之外之间便着实构成了一种差异。当我们提出“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时,该提出本身就已经指出了二者必然是有差异的。然而我们却一直在追求着“城乡教育一致性”,企图使二者同质化,该变身实现的手段便是使城市教育向乡村扩张。乡村学校与乡村文化进行了长时间的反复磨合,终于在国家政权的推动下走向了统一化、现代化。这种不是靠自然成熟而一步步走到秋收的“乡村学校”果实,其多少也会带有先天不足的弱项。乡村与城市不仅有着地域概念和商业活动上的差别,更有着生活方式、生存理念、社会习俗、经验积累等各方面的不同。在众多不同存在的前提下,我们的城乡教育却是越来越走向同质化,就必然会导致乡村教育主体的弱化。 四、乡村教育改革对乡土文化的破坏 1.乡土文化在教育中缺位。学校越来越远离乡村,靠近城市,乡村丢失的是学校,国家丢失的是乡村和乡土文化。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载体,是“中国农村广阔地域上和历史渐变中的一种实际存在的最稳定的时空坐落”[4],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课程设置同质化,使乡村文化成为教育中的“下脚料”。学校是乡村的文化核心,改革后的学校,无论是其外形还是其教育内容都是一种超越地方性的“国家意志”在乡村中的渗入。它传授着城市化的知识,讲解着大城市的发达与繁荣,贯穿着高端科技工作者及伟人的光荣 事迹 ,与乡土气息浓厚、勤恳务实的土地文化有着刻意的背离。正如张济洲先生所说,“乡土知识是由‘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创造和传承的‘土里土气’的知识,它虽不去阐释普适性的规律,也不必然具有全球、世界的意义,但却维系和延续着乡土社会。”[5]此时我们不得不提出乡村教育的两种模式:移植模式与催生模式。我们乡村的孩子当然也是需要普适性的教育内容的,乡村同样需要现代化,更需要现代化知识与人才,但乡村教育在移植城市教育时需要有个约束,在直接过继他人已经成年的孩子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自己也需要生个孩子来好好培养呢?完全彻底的催生乡村教育模式是不切实际的,矫枉过正在任何一次改革中都是常见的现象,乡村教育改革亦是如此。我们要避免的就是这种:新的乡村教育在农村一定人口中创造了一定程度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责任感”的同时,却以超地方社区的文化性格,将乡土知识排斥在课程体系设置之外,乡村教育国家化,地方性知识资源传承和维系在国家教育框架下失去了合法性空间,被迫退居为私领域之内的乡村教育模式。[6] 2.乡土文化在乡村流失。乡土知识与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乡村教育改革必须尊重“乡村本色”。乡村离不开教育,乡村教育离不开乡土知识与文化传统。中国当下的教育整体是被政治、经济边缘化的了[7],乡村课程亦不可脱离这个藩篱。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看齐,其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乡村文化鲜有出现,根据不同乡村的特色渗透的文化内容更是难以寻觅。正如石中英所说:“地方性知识必须在地方人民的文化框架内才能得到理解。将其与它的文化背景相分离就忽视它在社区生存和团结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地方性知识不能通过将其包括在图书馆或记录在纸上或以电子产品的形式而得到充分的保存。就像保存生活的多样性一样,地方性知识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得到保存,充满生气”[8]。对于乡村孩子来说,其最初的道德规范、为人处世方式、情感表达、人生理想、精神根基、审美趣味都是孕育于乡村土壤之中、扎根于乡村文化之中。现代文化的强势“嵌入”,使得乡土文化成为福柯所说的“受压迫”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说,地方性知识被剥夺了其存在与传承的合法性,使其失去了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我们把大自然关进了屏幕里,乡村孩子如城市孩子一样,坐在漂亮的教学楼里,透过大屏幕来闻闻花香、听听鸟叫、看看冰河解冻后的大地复苏。他们本身就应该置身于乡村所特有的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之中,完全可以通过真实的感受来获取一切自然的美好,而我们却用高科技将其束缚了。 3.乡土道德精华失传。乡土本身的天然优势便是蕴含浓厚的勤劳、淳朴、诚信、和睦的道德风尚。在乡村生活的孩子有天然的“思想品德”课程,有众多的道德传授者,他们无需记忆背诵道德准则,不必拘泥于专栏节目的高尚人物宣传,这些美好的道德情怀隐藏在乡村人们的一言一行中,隐藏在孩子的每时每刻的视野里,隐藏在每一个 民间 故事 中,隐藏在乡村家长的劳作里,隐藏在不需要借条的邻里间的借贷救济里,隐藏在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的互助里;每一位老者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一次邻里纷争与和解都是孩子最真实的学习案例。日复一日的熏陶,年复一年的感染,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便懂得了何谓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为良知留出一片净土。在乡村社会中,当人们的行为有失偏颇的时候,道德的制裁是往往比法律的约束更有震撼力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的“社会结构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9]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便有其自身的特点。乡村历史传承中的礼俗便是乡民们的道德守恒的戒律,“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乡村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规范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10] 印在书本里的道德知识,不管装帧多么精美,排版多么合理,插图多么漂亮,都是“死的道德”。仅仅依靠课堂的说教是难以使孩子获得扣入心扉的道德感。道德培养靠的是传授者的身体力行,靠的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靠的是最真实的生活里的最真切的感受,靠的是灵魂深处的每一次触动。当孩子们只能奔波于城市化的学校与家庭之间,而无暇感受乡土文化的时候,他们便离这片乡土越来越远,那些最真实的道德情怀的传递也便终止了。 参考文献: [1]张燕.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之理性纠错[J].教育评论,2012,(2):30-32. [2]郝文武.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J].教育研究,2011,(3):31-35. [3]程天君,王焕.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小学的兴衰起伏[J].教育学术月刊,2014,(8):3-12. [4]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C]//钟敬文.民俗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5][6]张济洲.文化视野中村落――学校与国家[D].2007. [7]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3,(12):37-40. [8]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21). [9][1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论文 2. 传统文化教育的论文 3. 关于学前教育论文 4. 幼儿园民间艺术研究论文 5. 幼儿园教育类论文

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初探》

摘 要: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是从人生起点开始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要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还要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关键词:乡土教育;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94-02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身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乡土之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邻里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从人生起点开始进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融入乡土之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它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1、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

当代中国的人口特色是独子化、少子化、大流动迁徙。中西部青壮年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不受户籍制度限制,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据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温州市912万人常住人口中,来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万人,其中省外流入272万人,以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四川为多。省外户籍的学前儿童占全市学前儿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数民族种类51个、人数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万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为全市两大少数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冲击着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开放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国际文化的学习交流正在加速前进。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小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如火如荼,以国际品牌加盟的英语早教班每小时收费150-300元,洋节、洋快餐遍地开花,与孩子们频频亲密接触,这些导致了部分家长不知不觉地将乡土文化丢弃了。

3、农业及农耕文明的衰落

传统乡土文化基于对土地的热爱,人们讴歌着“大地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脏、累、穷,社会缺乏对农民这个传统职业的尊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仅是儿童的问题,很多家长、教师也是如此。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现代城市生活快节奏、高压力,家长忙于工作、事业,栖息大自然的诗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围不浓,城市一些居住小区缺乏地域环境特色,缺乏社区群体生活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力。

二、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学家都提倡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与倡导。早期乡土教育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儿童生活的直观对象——家乡故土为空间认识出发点,引导儿童了解生存的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20世纪以来,随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为民族整体性文化教育。美国教育家村威认为,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写道,人类在出生后,有人类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土地非常喜爱,不管那里的生活有多么艰难,他们也会感觉到从其他地方无法找到快乐。”“心理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社会秩序、气候等条件。”“今天,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纽带。婴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如果我们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在自然特征中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作为工具,成年人则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真的想广泛传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须借助儿童来完成这一使命。”

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和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都是乡土教育思想的光辉展现。潘光旦先生看来,造成国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正视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辨析乡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前辈教育学家的理论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土得掉渣”的新课程。

三、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以下整理几点笔者在幼儿园一线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幼儿园可以按照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的时序,结合地方传统美食、节日活动,构建有韵律节奏的乡土文化教育。温州童谣《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开园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元宵花灯,装饰教学楼。清明节时,让孩子们捣绵菜,动手做清明饼。端午节,学唱《龙舟竞渡》的歌曲,学习敲鼓打锣等民间乐器,用五色线编织彩蛋袋子、粽子状的香囊。除了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还可以教一些应时的古代诗词或者方言童谣、民歌,如乐清民歌《对鸟》、温州童谣《叮叮当》。

2、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常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实际上,乡土教育资源和素材是随手拈来的。比如幼儿园内种植的洋紫荆(又名羊蹄甲)叶形如心、花色鲜艳,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写生画画。三月底四月初,收拾樟树的叶子,让孩子们观察落叶、新叶、老叶的丰富多样的颜色,樟树的花及树枝纹路,师法樟树叶子,画水彩画、手指画,用樟树枝叶制作时钟表盘。给孩子们讲解瓯越古村落建筑、家具、瓷器、瓯绣、染布,以及蓝色百缬布中出现的传统戏剧纹饰,让孩子们再开展艺术创作。可以收集整理制作以江心屿、瓯江、东海海鲜、蒲扇等主题的图片展、文化知识卡片等教具。可以用香螺壳、辣螺壳、花蛤壳、钉螺壳等食材做计数、串线教具。让孩子们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询问地名来历及变迁,分享叙述回老家、爷爷家、外婆家等的所见所闻、各地的风情习俗。

3、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

设计最忌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因此,在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家具、用具(竹编篮子等)、绿化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营造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不一定要设立乡土民俗馆,摆放已经很不实用的民俗物件:石磨、捣臼、扇稻谷的风车、纺织布机、斗笠、蓑衣等等,但可以编辑整理乡土教材资源书刊,老师们人手一册,粘贴悬挂本地剪纸、绣花、风景摄影、诗歌书画,摆放一些民间乐器、工艺美术品。每年植树节前后,安排亲子活动,种植乡土树种参与幼儿园改造。安排春播、夏播、秋播,种植本地主要农作物。如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4月中下旬播种蒲瓜、豇豆、茄子,同时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由各幼儿园提出申请、落实种植地及日常保护责任,有关部门免费提供乡土濒危珍稀保护植物及栽培指导。

4、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文化大融合、多元文化是势不可挡的主流,孩子们需要广博且包含整个世界的教学题材。文化的多样性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提供富有创造力的原动力,它影响着他们所铸造的关系、所做的关于职业和个人的判断,以及所处理的社会事务,因而对文化的差异感到舒畅。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的新颖之处在于承认对于人们尊重的承诺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乡土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套,不能一味排外,更不能表现为一种地方观念、狭隘和内向性,甚至大民族主义占优势的倾向。班级中有父母在法国、西班牙的孩子,可以请家长协助,择时来园介绍欧洲文明,跳一跳西班牙舞蹈。同理如贵州、云南等地少数民族文化,可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特有的家长资源。不能让留守子女、异乡子女对于他们接触到另一种乡土文化产生陌生恐惧、或鄙视、或自卑的心理。可以结合六一节汇演、每月一次的世界之旅等载体开展学习交流。乡土文化教育要体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只有在和谐共生、比较竞争中,才会更好地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 有吸引力的心灵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裴娣娜. 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

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幼儿园应秉持大教育的理念,以大课堂的形式拓展教育内容并创新课程实践模式。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即是一种基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与实践方式而构建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多元和真实的学习环境,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大课堂应依据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并注重幼儿在认知、情感、审美、身体、动作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幼儿园既可以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中嵌入此种大课堂,也可以在园内组织专门的民俗文化活动,还可以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活动平台,以生活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对民俗文化活动的认识和参与。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园本课程;

引言:

学前儿童的学习具有启蒙性,对他们的教育离不开幼儿所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与文化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一切关于自然、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内容都可成为学习的对象,一切可供自身探究和活动的场所都可成为学习的课堂。[1][2][3][4]幼儿园教育应该秉持大教育的理念,应该通过多元、开放和包容的教育活动来为幼儿构建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并要将课堂从园舍之内扩展到幼儿园之外,以大课堂的形式来拓展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范畴和创新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实践模式。

[5]幼儿学习的生活性和经验性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必须具有本土性,幼儿园教师应该将那些具有教育价值的地方资源开发成课程。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人类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数量众多且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不仅承载和传递了特定的文化内容,还反映了特定区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6][7][8]把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引入幼儿园课堂将极大地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方式,有利于为幼儿创设更为适宜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一、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是一种基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和实践方式而构建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包含幼儿园既有的班级教学和区域活动,但又超越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限制,从而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内容更丰富、空间更广阔、形式更多样、过程更灵活的学习环境。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在教育内容上追求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试图通过民俗文化来发展幼儿的知识、经验、思维和行为,让幼儿在民俗文化的浸润下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观念和本土文化情感的文化个体。在教育形式和教育空间上则打破了幼儿园既定教育组织形式的禁锢,将学习的场所拓展到一切民俗文化存在且幼儿可以参与的地方,可以最大程度地契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因其组织形式的变化而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真实性。因为民俗文化大课堂将教育活动放在了真实的民俗文化活动现场,幼儿看到的是真实的活动情景,感受的是真实的活动过程,这种真实的民俗文化活动体验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观察和了解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第二,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实践性。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是借助于真实的民俗文化活动来开展,它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幼儿真实地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而不是将幼儿设定为旁观者或者欣赏者。

第三,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践过程具有灵活性。民俗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幼儿园可以根据不同民俗文化的特征以及教育目标灵活地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活动,而这种灵活性又表现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场所、活动时间、活动形式等诸多方面。

第四,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多目标性。民俗文化往往是一种综合的文化表现形态,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与经验,还在审美、情感等方面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趣味性。民俗文化发源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它在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诉求的基础上也具有相应的休闲和娱乐功能。[9]民俗文化的休闲与娱乐功能就让民俗文化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幼儿对民俗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妙趣横生。[10]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本课程组织形式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首先,它可以丰富和完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11]民俗文化大课堂在本质上是一种园本课程,但这种课程组织形式突破了传统课程的内容范畴和实践场域,它将幼儿园课程延伸至幼儿园之外,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其次,它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国情怀和文化意识。民俗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它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其开发成幼儿园课程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可以让幼儿在充分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认同和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再次,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12]民俗文化大课堂可以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让教师在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教学能力。最后,可以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需要依托社区内组织的各项民俗文化活动或者民俗文化资源,当幼儿园将课堂搬到社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时,其与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便变得更为频繁,这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来源以及目标的确立

区别于幼儿园的一般课程,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是一种“被动”的课程组织与实践方式,即它是先有民俗文化,后有基于民俗文化的相关课程实践活动。这种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是真实的,幼儿是民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它不是幼儿园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园内专门构建的一门民俗文化课程,这也就决定了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选择在目标设定之前。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教育作用发生的过程一方面在于民俗文化活动本身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它可以在幼儿园内生成新的活动,从而让幼儿的经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如何选择和确定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来源就十分重要。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思想情感与信仰等而产生并通过长期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带有一定地域特点、民族特征和历史渊源的地方文化,[13]它是与人们的行为习惯及准则、地域风俗、民族情感、社会价值观念等密切融合的社会存在。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性和历史性存在,既有科学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成分,当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时,就需要去粗取精,要通过充分的甄别来选择那些积极、健康和具有正向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民俗文化。[14]民俗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态,涉及节庆祭祀、民间艺术、饮食穿戴等诸多领域,且民俗文化既可以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应该依据地方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内容来源,并根据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规律来设置民俗文化大课堂并开展相应的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应该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活动的开展依托于外在的民俗文化资源,幼儿园对民俗文化内容与形式的选择都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其目标的设置应该基于对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充分挖掘以及民俗文化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内在连接。[15]因为民俗文化种类繁多且形态各异,基于民俗文化的幼儿园大课堂的目标也是多重和多领域的。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目标不仅着眼于幼儿认知的发展和知识的增长,还注重幼儿在身体、情绪、人格、社会性、文化经验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目标首先应该着眼于幼儿的文化启蒙,帮助幼儿充分感知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文化要义与文化精神,要让幼儿通过体验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来发展良好的文化意识和个性人格,通过民俗文化活动来夯实幼儿的文化根基,从而帮助幼儿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深刻文化认同感和厚重历史文化根基的个体。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应该着眼于幼儿在认知、身体、动作、情感、审美、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某一种民俗文化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俗文化大课堂教育活动时应该注重目标的多维性和联系性。

三、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施路径

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具有区别于传统课程的典型特征,它在内容来源上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在实施过程中也将课堂从园所之内搬到了幼儿园之外,且它以园外开展的民俗文化活动为先导。这种扎根于社会的大课堂可以增进幼儿对民俗文化的体验与感知,让幼儿能够在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去切身理解自身所生存的环境。由于幼儿园之外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以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为依据,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俗文化大课堂活动时需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安排合理地选择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施路径。

首先,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中嵌入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幼儿园可以把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和各种自然发生和开展于民间的民俗文化活动视为一种大活动、大课堂,并在这种大活动中嵌入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社会民俗文化活动是真实存在的,但不一定是真实的现场,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属于社会民俗文化大活动的范畴。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当中,教师一是可以让幼儿参与民俗文化活动中的某一环节,如参与环境布置、参演节目、展示作品等;二是可以争取在民俗文化活动中为幼儿开设特别专场或者分场,让幼儿能够深度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三是可以将社会民俗文化活动延伸至幼儿园,在幼儿园内生成相应的民俗文化活动主题,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民俗文化体验。基于社会民俗文化大活动的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可以尽可能地给予幼儿真实的文化体验,让幼儿在与民俗文化的切身互动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文化认知。与此同时,社会民俗文化活动还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这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发展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其次,开展常态化的幼儿园民俗文化活动。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活动向幼儿展示了一个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文化样态,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活动平台。但社会化的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限制民俗文化大课堂的实践水平。为了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幼儿园可以在社会化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常态化的民俗文化活动。幼儿园在挖掘和整理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诸如组建幼儿民俗艺术团、开设民俗工艺创作坊、举办民俗文化陈列展和民俗文化艺术节、编辑印制民俗文化儿童读本和建立民俗文化社团等方面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让民俗文化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

再次,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活动平台。幼儿园可以将民俗文化大课堂融入社区活动,通过社区内的老人或者公益组织来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或者民俗文化节点,幼儿园可以联合社区和家庭开展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幼儿在一种充满亲情或者熟悉的氛围中深度参与各项民俗文化活动。这种民俗文化活动形式在附带鲜明的教育目标的同时也可以规避集体教学中教师说教所产生的弊端,它能够以生活化、操作化的方式让幼儿去认识民俗文化的要义与内涵。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平台可以增强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控性,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来服务于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与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林虹.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9(10):93-96.

[2]陈纳.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经验获得与幼儿发展关系的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50-88.

[3]杨华俊.乡村幼儿园“自然生活”课程的内涵、价值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9(11):93-96.

[4]刘芸.大自然:幼儿理想的学习场所[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8):48.

[5]黄静.幼儿园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7(03):67-69.

[6]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54-77.

[7]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97-101.

[8]张斌.“江韵文化”童趣体验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9(07):93-96.

[9]刘婷.休闲民俗与文化传承:以哈尼族、彝族和傣族的艺术事象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5:53-60.

[10]聂婉婷,杨婧丹.试论民俗文化中的教育意蕴[J].西部学刊,2019(22):55-57.

[11]梁小丽,张婵香.渗透民俗文化于课程设置,提升幼儿园园本课程价值[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4):82-84.

[12]王娟,徐琴.做有文化根基的教师[J].教育科学论坛,2016(23):10-13.

[13]潘莉.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传承保护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4(01):35-37.

[14]王睿喆.少数民族表现民俗的当代价值及趋势展望[J].贵州民族研究,2019(02):72-76.

[15]马春玉.与幼儿发展连接:幼儿园课程理念落实的关键[J].学前教育研究,2020(04):93-96.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