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胡适的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胡适的论文

胡适白话文体影响探析论文

在各领域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胡适白话文体影响探析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胡适以多元化的话语体系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他拒斥了承载着封建伦理的文言文体,建构了以白话语体为表征的文学符码。胡适的现代白话新诗割断了同古典诗歌的本质性关联。在戏剧领域,胡适革新了传统戏剧中的劣质文化因素,确立了戏剧直面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胡适以其严密的理论建构诠释了传统文学现代化的转型路径。

关键词:

胡适;白话文体;现代新诗;现代话剧;文学转型

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提倡白话文体,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现代新诗,为白话文学的可行性建立了标准的范例,他从欧洲戏剧界引入易卜生主义,揭开了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序幕。胡适以多元化的文学体系建构颠覆了传统的话语形态,扭转了民族文学的书写内涵,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

1.文言文体向白话文体的转型

胡适推动了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的转型,他否定了传统的文言体式,构筑了现代白话的表意符码。他在进化论视域中探讨文体形式的变革,他认为,随着文化语境的变迁,语体形式也应不断更新,新文学场域亟需白话文体的理论支点和空间架构,“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

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详细阐述了弃文言倡白话的理论依据,文言是“半死的语言”,文言词汇大多已废弃,僵化泥古,与生活语言相去甚远,缺乏实用性;在句法上,文言讲究对仗、用典、平仄等,固定的格式束缚了常规的思维表达;文言作为传统文学的语言载体,被赋予高雅的品性,普通民众由于教育背景的缺失而丧失了文字表意的权利,文言阻滞了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延宕了民族的进化。

白话文契合了转型时代的需求,是“活的语言”,“活”体现在“白话的文字既可读、可说又听得懂。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台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白话文的阐述方式清晰明确,契合语言的自然逻辑法则,有效规避了文言的语法拘囿。胡适在二元对比的思维模式中拒斥了承载着封建伦理的文言文体,建构了以白话语体为表征的文学符码。文言文体诘屈聱牙,晦涩难懂,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其高蹈虚无的姿态架空了民众与文化的紧密关联,导致了民众的文化断裂。胡适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运用浅显明晰的语言创作具体文本,将生活化语言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增强了语言的实用性,扭转了文言“华而不实”的格局,颠覆了传统语体伪饰雕琢的文化特质,建构了平民化的言说范式。

民间话语形态的书写强化了文本的可读性,开辟了全民阅读的有效路径,解构了文言时代知识阶层的话语霸权,清除了窒碍社会进化的羁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普及。胡适在新旧语体的比照中,抵制了封建伦理思想,宣扬了西方文明理念,构筑了平等对话的舆论空间。

2.古典诗歌向现代新诗的转型

中国的文化长河曾涌现出无数经典的古典诗歌文本,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朦胧的审美效应,格律严谨,体式固定,文法拘仄,贵族化刻板化的创作模式影响了传统诗歌的长足发展,从宋代以来,古典诗歌逐渐走向歧路,形式奇险怪癖,内容阿谀颓废,晚清后期,古典诗歌的弊端展露无遗,诗歌内容脱离现实,形式上更加注重华丽的文体,语言奇崛晦涩,文字拘谨生硬。胡适打破了古典诗歌陈旧僵化的语体格式,率先尝试用白话创作自由体新诗。

“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他认为中国古典诗歌要完成现代转型必须要以白话俗语入诗,改变诗歌言文脱离的状态,在内容上应积极反映时代生活和个人的独特体验。《尝试集》中的《老鸦》摆脱了传统诗歌堆砌粉饰的缺陷,语言通俗浅显,以白话文体阐释了独立不移的坚定立场。《白话诗八首》中的《蝴蝶》语言自然清新,晓畅通达,传达了作者孤独的思想状态。胡适在其诗歌理论中强调,诗体要得到解放,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语体,还要打破固定的诗歌样式,创作一种自由的诗歌形态。

作品《一念》建立了开放灵活的文本形式,句式长短不一,字无定数,节无定律,诗歌的节奏遵循作者情感的起伏,规避了古典诗歌拘谨的韵律。《一颗遭劫的星》摆脱了韵脚的羁绊,以自然的语音韵律来抒发悲愤的情感,诗句纯朴简约,感情自由流泻,突破了古典诗歌呆板的格式束缚,富有散文化的审美特质。胡适不仅对古典诗歌的文体形式进行彻底的革新,还强调诗歌内容要立足现实场域,顺应时代潮流,抒发真情实感。

“凡是好诗,都是具体的;越偏向具体,越有诗意诗味。”《乐观》的写作背景是《每周评论》因抨击时政而被查禁,胡适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每周评论》的声援,书写了革命终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一颗遭劫的星》是根据当时封建军阀把《北京国民报》的主笔逮捕这一真实事件创作出来的,作品以极大的愤慨揭露了反动势力穷凶极恶的嘴脸,讴歌了报刊界不畏权暴的正直品性。《尝试集》蕴含了个性解放的意识和自由民主的观念,具有积极的反封建意义。白话诗《人力车夫》第一次把社会底层民众写入诗歌中,文本采用清晰浅显的对话形式表达了“客人”对少年车夫悲惨生活的同情。

作品《你莫忘记》展示了封建军阀对人民的烧杀抢掠,揭露了社会的兵匪之祸,对承受灾祸的民众寄予深深的同情,彰显了民本主义的人性诉求。胡适的现代新诗颠覆了古典诗歌的书写范式,他以白话俗语入诗,彻底改变古典诗歌文言脱节的不合理状态,拒斥了传统文学虚伪的道德内涵,建构了诗歌写实主义的创作倾向。胡适的白话诗以人道主义思想否定了封建等级意识,割断了同古典诗歌的本质性关联,使中国诗歌步入到世界现代新诗的同步运行系统中。

3.传统戏剧向现代话剧的转型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戏剧被誉为“国粹”,深受民众的认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封建政治体制的熏染下,传统戏剧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传统戏剧讲究程式化表演,舞台演出要求服装统一化、动作规范化,模式化的演出压制了演员的自由意志,泯灭了主体的文化精神。传统戏剧的人物形象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内容上宣扬善恶相报、忠君报国的封建意识,结局往往以大团圆的乐观主义告终,内容空洞虚无,与时代生活严重脱轨。中国传统戏剧思想上的糟粕和形式上的僵化已经阻滞了新文化的传播,传统戏剧的现代化转型已迫在眉睫。

在戏剧领域,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作为中国话剧运动的理论宣言,首开中国话剧理论批评史的.先河,胡适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上的首部话剧剧本《终身大事》,他立足于历史进化论的观念,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剧要废弃戏曲自身的“遗形物”,输入西方近代话剧,以开放的姿态摄取外域营养,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易卜生主义》确立了话剧创作领域的写实主义观念,胡适倡导戏剧直面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号召剧作家观察理解人生,做生活的忠实记录者。

在易卜生文化观念的引导下,胡适注重人格塑造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树立了人格内向的自我解放意识,他强调了少数天才超群的意志与力量,发掘出个性本体的独特价值,对传统戏剧中萎靡不振的颓废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针对传统戏剧的乐观主义大团圆结局,胡适提出了悲剧美学思想,他在《文学的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阐释了悲剧美学的特征,悲剧是文学艺术真善美的最高表现形式,揭示了心灵和意志的高尚旨趣,昭示着普遍的真理,深具人道主义情怀。

胡适充分借鉴了易卜生的美学理念,革新了传统戏剧中的劣质文化因素,彻底清算了戏曲中的封建文化余毒,以开放型思维探讨了现代话剧的转型之路。《终身大事》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话剧文学的诞生。《终身大事》有正式的剧本,演员严格遵守剧本情节,用对白和形体动作表达人物情感,演出更具规范化。

作品塑造了反封建女性田亚梅的形象,胡适借助田亚梅的形象揭穿了传统道德观念的虚伪性和欺性,抨击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包办婚姻习俗,对守旧势力发出强有力的挑战。《终身大事》及时捕捉了敏感的社会问题,呼应了当时社会上的妇女解放运动,从婚恋视角抵制了封建伦理观念,讴歌了个体的独立意识,言说了现代文明理念。胡适的理论体系和文本建构突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樊笼,清除了文以载道、歌功颂德的传统观念,彻底悖离了封建纲常伦理,重塑了文学的书写形态。民初胡适的变革举措契合了时代的需求,使中国文学告别了古典主义时代,汇入到世界现代文学的宏观体系中。

参考文献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文集(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7.

[2]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A].胡适文集(1)[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5.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

[4]胡适.谈新诗[A].胡适文集(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5.

?胡适是中国有名的诗人和学者,有着深厚的 文化 功底。他倡导文学改革,对中国白话文的发展有着杰出的贡献。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 历史 上胡适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上胡适的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汉族,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典故 。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胡适的历史影响 1、新文化运动方面的影响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 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一文,看出来的。 20世纪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任命梁实秋并帮助他完成了日后号称是梁实秋对文坛的“三大功绩”之一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校“湖南自修大学”就是因为胡适的提议和倡导。他写给胡适的信中曾提到:“你的学生毛泽东……”。 季羡林不是胡适的学生(他的老师是陈寅恪),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在他归国初期期间,受到胡适提拔。 林语堂在其 留学 中,清政府取消对留学生资助,林语堂是靠着胡适的资助继续在国外读书的,等他回国从飞机场下来的时候,口袋里只有1毛钱。 鲁迅、陈西滢都指责胡适提倡的“整理国故”是开现代科学倒车的作法。连胡适专家周质平也认为:“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对中国 自然 科学的发展,可以说并没有发生任何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于还把一批青年人引上了乾嘉考证的老路。 胡适既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又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他还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蒋中正的挽联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在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的“极左”时期的中国大陆是个受到官方批判的人物,尤其是“极左”的斯大林主义学者的攻击对象,其时的中国大陆的教材曾一度否定他的 政治 思想;50年代初,曾对胡适展开大规模的批判运动。“__”结束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都倾向于肯定他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且,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也被选入大陆全日制 语文 教育 初中课本;在大陆的报刊杂志中,亦屡见有追念胡适先生精神的文章。 鲁迅曾发表过《“好政府主义”》等文,实则抨击胡适的盟友梁实秋,却也含蓄地批评胡适“软弱”革命立场。 2、不畏权贵的人生 胡适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更是人们眼中的“自由主义斗士”。即使是对被软禁的封建帝王,也能报以人文关怀。胡适对已经退位十年有余的溥仪不卑不亢,与皇帝之间分庭抗礼,“他称我为先生,我叫他皇上”。即使卷入舆论的漩涡,他也能风骨犹存,为了自己的民主自由,甚至不惜以身试险去劝说袁世凯、吴佩孚、段祺瑞等多名军阀。在人们狂热的打倒一切的革命旋风中,依然能保持自己的 理性思维 ,并提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的一生是不卑不亢,不向权贵低头的一生,正如他的老师,哲学家杜威一样,是一个比较倾向于自由派的教育家,不希望向权威低头的斗士。尤其是在1960年,蒋介石准备再次当选总统之时,胡适挺身谏言,劝说蒋介石放弃权利,不要参加选举;并提议用不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出新的总统。当然这些话语,却不为蒋介石所接受。然而胡适就是胡适,永远笑呵呵地向人们阐述他的民主、自由,和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胡适的名人评价 世界著名 历史学 家、汉学家余英时曾经评价胡适说:“对于这样一个启蒙式的人物,既不能用中国传统经师的标准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专业哲学家的水平去测度他。他在 西方哲学 和哲学史两方面都具有基本训练则是不可否认的。这一点训练终于使他在 中国哲学 史领域中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人。” 余英时评价胡适是一个启蒙式的人物,在哲学等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胡适自己相比“哲学史”,他更喜欢用“思想史”,有人说他是一个行动家,因为他总是在思想的基础上行动。胡适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就是其最好的证明。而胡适在思想上的来源则显得十分复杂,因为他在继承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有吸收了西方的思想。 中国近代文学家梁实秋曾评价过胡适的为人。他说:“胡先生,和其他的伟大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温而厉”是最好的形容。我从未见过他大发雷霆或盛气凌人。他对待年轻、属下、仆人,永远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就是在遭到挫折侮辱的时候,他也不失其常。“其心休休然,其如有容。” 著名学者、哲学家张中行也曾有过类似的评价,都是称赞胡适性格温和,平易近人。这大概与胡适良好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胡适远赴美国留学,接受新式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才情品貌俱佳,显得非常儒雅。大概也是因为他温和的性格和出色的才情,使得他交友广泛,富有着他独特的美丽,使他身边的人,不自觉地被他所吸引。胡适也总是笑容满面,从不见曾见他有失风度,哪怕是在遭受困难的时候,胡适也总是从容而淡定的样子,这往往会令他身边的人更加感到佩服。 胡适是中国知名的学者,他在各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名人对胡适的评价也有很多,余英时、梁实秋等人都对胡适赞赏有加。历史上胡适是谁相关文章: 1. 近代史人物论文胡适 2. 鲁迅与胡适的历史 3. 中国自由主义领军人物胡适的苏俄认知论文 4. 近代史人物胡适论文 5. 历史上成就北大的“三只兔子” 6. 近代史人物胡适论文

《光焰不熄》(周质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光焰不熄

作者:周质平

豆瓣评分: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7

页数:395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占有不可动摇的领袖地位。20世纪上半叶,胡适与鲁迅、冯友兰、林语堂、吴稚晖、赵元任、梁漱溟、钱玄同等学人,在学术路径的取舍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与融合,为新文化运动开拓了广阔的学术领域。胡适作为当时“暴得大名”的学者,他的政治思想、学术观点与鲁迅、冯友兰、梁漱溟等人究竟有哪些异同,一直是学界普遍关注但至今未有定论的问题。周质平先生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多年来致力于胡适思想的研究及胡适著述的整理工作,是海内外公认的研究胡适的权威学者。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考证相关史料,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于现代中国背景下的胡适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与总结。

作者简介:

周质平,1947年生于上海,1970年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1974年东海大学中文所硕士,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晚明文学与思想。著有Yuan Hung-tao and the Kung-an School,《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胡适的情缘与晚境》、《胡适丛论》、《现代人物与思潮》、《儒林新志》等;主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胡适早年文存》、《胡适未刊英文遗稿》、《胡适英文文存》等。

对胡适研究的综述论文

胡适《我的母亲》初中语文教材中有

[编辑本段]胡适生平年表一八九一年 一岁 十二月十七日 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一八九二年 二岁 二月底 随母冯顺弟移居浦东。一八九三年 三岁 二月 随母去台湾其父胡传任所,先住台南,后迁台东。一八九四年 四岁 在台东由胡传教认方块汉字。一八九五年 五岁 二月 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三月 去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塾读书。八月 胡传(铁花)病死于厦门。一八九六年 六岁 在家塾读书。一八九七年 七岁 在家塾读书。一八九八年 八岁 在家塾读书。一八九九年 九岁 在家塾读书。 开始接触中国古典小说。一九零零年 十岁 在家塾读书。一九零一年 十一岁 在家塾读书。《资治通鉴》中引述范缜《神灭论》片断,对其影响极深。一九零二年 十二岁 在家塾读书。一九零三年 十三岁 在家塾读书。开始学“反切”。一九零四年 十四岁 一月 与江冬秀订婚。二月 从三兄洪□到上海,进梅溪学堂。是年 读梁启超的《新民说》和邹容的《革命军》。一九零五年 十五岁 春 澳进澄衷学堂,在那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等书。一九零六年 十六岁 暑间 考取中国公学。是年 加入“竞业学会”,并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小说、诗歌与文章。 一九零七年 十七岁仍在中国公学读书。五月至七月 因脚病回绩溪疗养。一九零八年 十八岁 七月 主编《竞业旬报》。九月 转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一九零九年 十九岁 十月 新公学解散,因失学失业,在上海过放荡生活。一九一零年 二十岁 春在华童公学教国文。五月 同二哥绍之去北京温习功课。七月 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八月 十六日,从上海坐船去美国。九月 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一九一一年 二十一岁 仍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习。七月 被举为赔款学生会中文书记。一九一二年 二十二岁 九月转入文学院,修哲学、经济、文学。十一月 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十二月 代表康乃尔大学大同会,到费城参加世界大同总会,被推为宪法部干事。一九一三年 二十三岁 仍在康乃尔大学文学院学习。五月 被举为世界学生会会长。一九一四年 二十四岁 四月 被委为康乃尔大学学生学生会哲学群学部部长。六月 十七日,行毕业式,得学士学位。九月 被举为《学生英文月报》主笔之一,负责国内新闻。一九一五年 二十五岁 一月 九日,康乃尔世界学生会举行十周年纪念祝典,以干事长身份作“世界会之目的”的演说。九月 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为杜威。一九一六年 二十六岁 仍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自二月起,与陈独秀、朱经农、梅光迪、任鸿、杨杏佛等讨论文革命问题,并作白话诗。一九一七年 二十七岁 一月二十七日,在费城演讲“美国如何能协助中国之发展”。五月 二十二日,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六月起程返国,七月十日到达上海。八月 任北京大学教授。十二月 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是年 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一九一八年 二十八岁 仍在北大任教。三月 任选为北大英文部教授会主任。十一月 二十三日,去天津与梁启超见面。是日,母冯顺弟病死。一九一九年 二十九岁 仍在北大任教一月 被聘为《新潮》[font color=#FF0000]杂志[/font]顾问。二月 参加《新教育》编辑部工作。又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五月一日,在上海迎接杜威来华讲学。不久,与蒋梦麟去拜会孙中山,谈“知难行易”学说。六月 接办《每周评论》,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十月十二日,参加教育部及北京大学等在中山公园为杜威六十岁生日举办的祝寿活动。是月,陪同杜威去山西讲学。十一月 代理北大教务长(因马寅初教务长患眼疾请假)。〔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九年重排收在商 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改称《中国古代哲学史》。此重排本在一九五八年由台湾商务印 书馆印单行。)《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 (中古哲学史前七章)(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一九年; 此本未续完。其中第七章“王充”曾在杂志上发表,后来收在黄晖的《论衡校释》作为附录 之一。) 〔译〕《短篇小说》第一集 (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一九年)一九二Ο年 三十岁 仍在北大任教。四月 在国语讲习所讲“国语文学史”。五月 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年底与《新青年》脱离关系。〔著〕《尝试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Ο年;一九二Ο年的第二版略有增删,一九二二年的第 四版增删很多。)一九二一年 三十一岁 春 养病在家七月 斑梦旦邀其去上海暂住,拟请他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未允,转荐王云五。下半年 除在大任务外,去国语讲习所讲了八周“国语文学史”。〔著〕《胡适文存》一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一年;《胡适文存》一、二、三集与 《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曾由台北远东图书公司重排印作《胡适文存》四部合集,一九五 三年二月□版。这合集的四部每部都经胡先生自己删省若干篇。)一九二二年 三十二岁 仍在北大任教。二月 十八日,被推为中教育改进社筹划全国教育经费委员会赔款部部员。三月二十三日,去天津南开大学讲学,为时三周。四月二十五日,当选为北大教务长及英文学系主任。五月七日,由他主撰的《努力周报》第一期出版。十四日,与蔡元培、王宠惠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好人政治”。七月 在济南讲“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八月 出席“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届年会。九月 《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出版。月底,出席国民政府教育召开的学制会议,为起草宣言者之一。十月 鞍济南出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著〕《章实齐先生年谱》 (姚名达订补)(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二年)一九二三年 三十三岁一月 向北大请假一年,到杭州烟霞洞养病。四月二十一日京,月底抵杭。四月 得鲁案委员会授予的三等嘉禾章。十月 到上海商科大学讲“哲学与人生”。是月,又去南京东南大学讲“书院制史略”,月底回北京。是年 任《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主任。一九二四年 三十四岁 仍在北大任教。六月 筹备《现代评论》。八月 与丁文江同在北戴河避暑。十月 推荐王国维为清华学校研究院院长。十一月五日,致书王正廷,对冯军包围清宫、逐去清帝,提出抗议。十二月 十三日,《现代评论》第一期出版。〔著〕《胡适文存》 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五年 三十五岁 仍在北大任教二月 参加段祺瑞政府召开的善后会议。三月 应聘为“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国会员。五月 被选为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兼财政委员会委员、索引委员会书记。十月 到上海治病。在此期问,至政治大学及中国公学讲中国哲学,并与郑振铎、高梦旦同游南京。十一月 被推举为北平图书馆委员会书记。一九二六年 三十六岁二月至七月中旬 参加“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中国访问团”,从上海到汉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尔滨等地访问。七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 经西伯利亚到英国,参加“中英庚款”全体委员会议,中间去了一下法国。十二月 三十一日,坐轮船去美国。一九二七年 三十七岁一月至四月中旬 在美国纽约、费城地游历并演讲。四月 十二日,由西雅图上船回国。 二十四日,到日本横滨,暂住二十三天,游历了京都、奈良、大阪等处。五月底 回上海,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书店。六月 被选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七月至十二月 在上海写作与讲学。是年 按被选为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任新月书店董事会董事长及编辑委员会委员。〔著〕《戴东原的哲学》 (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二七年) 〔编〕《词选》 (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七年)一九二八年 三十八岁 二月 受上海东吴大学及光华大学之聘,作哲学讲座。三月 受聘为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四月 与高梦旦等同游卢山。三十日,就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自兼文理学院院长。五月 鞍南京出席全国教育会议。〔著〕《白话文学史》上卷(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八年) 〔著〕《卢山游记》(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八年)一九二九年 三十九岁 仍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一月 鞍杭州出席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第三次常委会,辞去董事。六月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在天津举行第五次年会,复选其为董事。九月 鞍州参观“西湖博览会”。〔著〕《人权论集》(与梁实秋等合著)(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九年)一九三Ο年 四十岁 上半年 仍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理学院院长。四月十日在《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七月到南京出席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第六次年会,会上被聘为编译委员会委员长。八月 鞍青岛小住。九月 去北平,曾在北平大学演讲。十一月 月初回上上海。二十八日,全家搬至北平。〔著〕《胡适文存》 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Ο年)《胡适文选》 (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Ο年)《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前九章(油印本) (吴淞,中国公学,一九三Ο年;台北,胡适纪念馆,一九七一年 印手稿本;此本未续完。其中“秦汉之间的思想”一章的两 个部分后来收在文存里,题作“读吕氏春秋”及“陆贾新语考”。其中“淮南王书” 的一章后来单行,即题作《淮南王书》。) 〔编〕《神会和尚遗集》(校编)(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Ο年)一九三一年 四十一岁 一月九日,赴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五次常会。会后回北平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四月二十四日,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三十六次执行财政联席会议,通过北大与中基会合作研究特款办法。八月 应丁文江之邀,到秦岛小住。十一月 写信给宋子文,主张依据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项原则与日本交涉东三省的善后问题。是年 任太平洋学会在华会议的主席。〔编〕《中国文学史选例》 卷一(北,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一年) 〔著〕《淮南王书》(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三一年)一九三二年 四十二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一月到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六次常会。五月与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等合办的《独立评论》出版。七月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八次年会。十二月 去武汉大学讲学,并与蒋介石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年 德国普鲁士科学院选其为通讯委员。〔著〕《中国中古思想史的提要》 (十二讲)(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二年)一九三三年 四十三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一月 到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会第七次常会。三月 三日,与丁文江、翁文灏密电蒋介石先生:“热河危急…… 非公即日飞来挽教,政府将无以自解于天下”。十三日,与丁文江、翁文灏同去保定谒蒋。十九日,又找何应钦、于学忠,策动中日停战谈判。六月十八日,在上海起程赴美国。七月 在芝加哥演讲“中国文化的趋势”。是月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年会聘他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委员长。八月至九月 在加拿大的班府出席太平洋学会第五次大会,并到加沙大学演讲。十月初 乘船回国。〔著〕《四十自述》(第一册)(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三年)〔译〕《短篇小说》 第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 四十四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二月 鞍南京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董事常会。五月 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会第十次董事年会十一月 去南京出席考铨会议。一九三五年 四十五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一月五日,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九日,到广州。十一日起,在梧州。南宁、柳州、桂林、阳朔等地演讲、游览。二十五日,到香港,旋回北平。四月十九日,在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十一次董事年会。七月初 到平绥路去旅行。九月 七日,被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十月 二十六日,在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常会。〔著〕《胡适论学近著》 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后删省为《胡适文存》 第四集,台北,远东,一九五三年) 〔著〕《南游杂忆》(良友图书公司,一九三五年) 〔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一九三五年) 一九三六年 四十六岁 上半年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七月七日,到上海。十四日,启程赴美,出席太平洋国际学会大会。八月室十月 在美国和加拿大大各地演讲。十一月初 在旧金山启程回国。一九三七年 四十七岁 上半年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七月八日,离北平。十一日,到卢山,得到蒋介石先生的接见,随后参加卢山谈话会。二十八日,返南京。三十一日,蒋介石先生邀其同张伯苓、梅贻琦等吃午饭。八月十三日,被聘为国民政府“国防参政会”参议员。九月至十二月去美国作非式的外交工作,见过罗斯福,并在旧金山 哥伦比亚电台发表“中国在目的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一九三八年 四十八岁 一月至五月 在美国及加拿大游历及演讲。六月 被选为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六月至七月 继续在美国及君拿大游历及演讲。八月 转游法国、瑞士和普鲁士。九月 十七日,国民政府任命其为驻美全权大使。十月 三日,由欧返抵纽约。五日,赴华盛顿就任。三十一日,作“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的诗:“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向前”。一九三九年 四十九岁 仍任驻美大使。〔著〕《藏晖室札记》(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七年由商务重排出版,改称《胡适留学日记》)一九四Ο年 五十岁 仍任驻美大使。三月五日,当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候选人。一九四一年 五十一岁 仍任驻美大使。一九四二年 五十二岁 一月至八月 仍任驻美大使。九月八日,辞去驻美大使职务,移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一九四三年 五十三岁 一月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一九四四年 五十四岁 九月 应哈佛大学之聘,前往讲学。一九四五年 五十五岁 四月二十五日,出任国民政府代表团表之一,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九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平大学校长,在回国前暂由付斯年代职。十一月 以国民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份,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一九四六年 五十六岁 六月一日,由美国动身回国。七月五日,抵上海。经南京时稍作逗留。月底,到北平。九月 十一日,飞抵南京。十五日,出席国民政府的“制宪国民大会”。十二月 二十三日,出任国民大会“宪草决议案”整理小组成员。一九四七年 五十七岁 仍任北大校长春国民政府拟委他为考试院长及国府委员,未接受,说:“不入政府,则更能为政府助力”。十二月 主编《申报·文史》周刊。一九四八年 五十八岁 仍任北大校长三月二十五日,在南京出席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当选为第一届的人文组院士。四月四日,“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九月被选为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会员。〔著〕《胡适的时论》 一集(六艺书局,一九四八年)一九四九年 五十九岁 一月十四日,赴上海。三月下旬 在台湾住了七天,又回上海。四月 六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国。十一月 二十日,《自由中国》创刊号在台北出版,推其作“发行人”。〔著〕《水经注版本四十种展览目录》 (北大五大周年纪念)(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四九年) 〔著〕《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台北,自由中国社,一九四九年)(即《胡适时论》一集的增改本) 〔著〕《齐白石年谱》 (与黎锦熙、邓广铭合著)(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四九年)一九五Ο年 六十岁 三月初 到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被推为该会干事长。五月十四日,普林斯敦大学聘他担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为期两年。九月 就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一九五一年 六十一岁 仍任葛思德田方图书馆馆长。〔编〕《台湾纪录两种》 (与罗尔纲合校编)(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一九五一年)(即胡铁花先生的遗著《台湾日记》及《台湾禀启存稿》,由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印作 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一种。)一九五二年 六十二岁 二月 联合国文教组织聘其为“世界人类科学文化编辑委员会”委员。 夏普林斯敦大学聘约期满,仍任荣誉主持人。十一月下旬至年底在台湾作演说和讲学。一九五三年 六十三岁 一月离台经日本返美。一九五四年 六十四岁 二月至三月 到台湾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担任“临时主席”,向蒋介石递送总统当选证书。四月五日,离台赴美。一九五五年 六十五岁 在美国各地讲学。一九五七年 六十七岁 九月二十六日,以所谓“中国代表团代表”身份出席联合国大会,发表反动演说。十一月 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九五八年 六十八岁 四月,离美抵台北。九月五日,在华盛顿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二十九次年会”。一九五九年 六十九岁二月一日,任所谓“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主席。七月 出席夏威夷大学主办的第三次东西方哲学会议,接受夏威夷大学人文博学位。九月 在华盛顿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三十次年会。十一月 一日,主持“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及第三届评议会第六次会议。一九六Ο年 七十岁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著〕《丁文江的传记》 (南港中央研究院,一九六Ο年;台北,启明,民国四十九缩印本)十一月〔编〕《乾隆甲戌重评石头记》 (影印)(台北,自印本,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二年 七十二岁 二月二十四日上午,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会议”。下午六时半,在“欢迎新院士酒会”结束时,因心脏病猝发而死亡

核心观点: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前段时间热播的《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从刚开始以为的自己的意义是老公赋予的,孩子赋予的,到最后的转变,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从刚开始的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到后面清晰地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变成了以为人到40还活得依然自由的独立女性。所以,不要把时间消耗在想着自己的意义,要真正去行动,证明自己的意义在哪里,奋发前进,不断争取自己的意义。《一个问题》 问题: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子,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 故事经过:胡适与子平在公园相见,子平的苍老与失落让胡适差点没认出来。第二天,子平主动去找胡适聊天,向胡适寻问人生的意义。子平的上半生有几次转折让他陷入困境,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被迫娶妻生子,这是其一,虽然到了结婚的年龄,妻子也有学识和教养,但是子平从经济上是没有准备好的,而且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规划;陈老的中风以及女学堂校长的换届,使得子平瞬间缺少了经济援助,只能独立去社会寻找其他关系;市局动荡,物价上涨,工资难以维持家庭开支。这些都使得子平被生活所困,不仅没有时间写作,连追求进步的心都没有了,也不敢去奢求,终日想着人生的意义何在! 《人生有何意义》 胡适的回答:与其终日冥思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人生问题》 人生,是人在戏台上唱戏,演戏,全在于我们如何用两手与脑部。人生意义就在我们怎样看人生。人生逃不过社会问题,比如一杯茶,包括多少人的贡献,虽然看不见,从种茶、挑选、用自来水等,可以看出社会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一方面也体现,给予了社会多少意义。 《哲学人生》 现在一般的人抱食终日,无所用心,思想差不多是社会的奢侈品。他们看人生的种种事实,和乡下人到城里看见五光十色的电灯一样,只看到事实的表面,而不了解事实的意义。未经考察过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你们走你们的路,我走我的路吧。若欲过理性生活,必得将从前积累的知识,一件一件用怀疑的态度去评估它们的价值,重新建设一个理性的是非。

胡适诗词研究论文

bzhidai

胡适白话文体影响探析论文

在各领域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胡适白话文体影响探析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胡适以多元化的话语体系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他拒斥了承载着封建伦理的文言文体,建构了以白话语体为表征的文学符码。胡适的现代白话新诗割断了同古典诗歌的本质性关联。在戏剧领域,胡适革新了传统戏剧中的劣质文化因素,确立了戏剧直面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胡适以其严密的理论建构诠释了传统文学现代化的转型路径。

关键词:

胡适;白话文体;现代新诗;现代话剧;文学转型

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提倡白话文体,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现代新诗,为白话文学的可行性建立了标准的范例,他从欧洲戏剧界引入易卜生主义,揭开了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序幕。胡适以多元化的文学体系建构颠覆了传统的话语形态,扭转了民族文学的书写内涵,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

1.文言文体向白话文体的转型

胡适推动了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的转型,他否定了传统的文言体式,构筑了现代白话的表意符码。他在进化论视域中探讨文体形式的变革,他认为,随着文化语境的变迁,语体形式也应不断更新,新文学场域亟需白话文体的理论支点和空间架构,“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

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详细阐述了弃文言倡白话的理论依据,文言是“半死的语言”,文言词汇大多已废弃,僵化泥古,与生活语言相去甚远,缺乏实用性;在句法上,文言讲究对仗、用典、平仄等,固定的格式束缚了常规的思维表达;文言作为传统文学的语言载体,被赋予高雅的品性,普通民众由于教育背景的缺失而丧失了文字表意的权利,文言阻滞了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延宕了民族的进化。

白话文契合了转型时代的需求,是“活的语言”,“活”体现在“白话的文字既可读、可说又听得懂。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台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白话文的阐述方式清晰明确,契合语言的自然逻辑法则,有效规避了文言的语法拘囿。胡适在二元对比的思维模式中拒斥了承载着封建伦理的文言文体,建构了以白话语体为表征的文学符码。文言文体诘屈聱牙,晦涩难懂,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其高蹈虚无的姿态架空了民众与文化的紧密关联,导致了民众的文化断裂。胡适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运用浅显明晰的语言创作具体文本,将生活化语言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增强了语言的实用性,扭转了文言“华而不实”的格局,颠覆了传统语体伪饰雕琢的文化特质,建构了平民化的言说范式。

民间话语形态的书写强化了文本的可读性,开辟了全民阅读的有效路径,解构了文言时代知识阶层的话语霸权,清除了窒碍社会进化的羁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普及。胡适在新旧语体的比照中,抵制了封建伦理思想,宣扬了西方文明理念,构筑了平等对话的舆论空间。

2.古典诗歌向现代新诗的转型

中国的文化长河曾涌现出无数经典的古典诗歌文本,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朦胧的审美效应,格律严谨,体式固定,文法拘仄,贵族化刻板化的创作模式影响了传统诗歌的长足发展,从宋代以来,古典诗歌逐渐走向歧路,形式奇险怪癖,内容阿谀颓废,晚清后期,古典诗歌的弊端展露无遗,诗歌内容脱离现实,形式上更加注重华丽的文体,语言奇崛晦涩,文字拘谨生硬。胡适打破了古典诗歌陈旧僵化的语体格式,率先尝试用白话创作自由体新诗。

“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他认为中国古典诗歌要完成现代转型必须要以白话俗语入诗,改变诗歌言文脱离的状态,在内容上应积极反映时代生活和个人的独特体验。《尝试集》中的《老鸦》摆脱了传统诗歌堆砌粉饰的缺陷,语言通俗浅显,以白话文体阐释了独立不移的坚定立场。《白话诗八首》中的《蝴蝶》语言自然清新,晓畅通达,传达了作者孤独的思想状态。胡适在其诗歌理论中强调,诗体要得到解放,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语体,还要打破固定的诗歌样式,创作一种自由的诗歌形态。

作品《一念》建立了开放灵活的文本形式,句式长短不一,字无定数,节无定律,诗歌的节奏遵循作者情感的起伏,规避了古典诗歌拘谨的韵律。《一颗遭劫的星》摆脱了韵脚的羁绊,以自然的语音韵律来抒发悲愤的情感,诗句纯朴简约,感情自由流泻,突破了古典诗歌呆板的格式束缚,富有散文化的审美特质。胡适不仅对古典诗歌的文体形式进行彻底的革新,还强调诗歌内容要立足现实场域,顺应时代潮流,抒发真情实感。

“凡是好诗,都是具体的;越偏向具体,越有诗意诗味。”《乐观》的写作背景是《每周评论》因抨击时政而被查禁,胡适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每周评论》的声援,书写了革命终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一颗遭劫的星》是根据当时封建军阀把《北京国民报》的主笔逮捕这一真实事件创作出来的,作品以极大的愤慨揭露了反动势力穷凶极恶的嘴脸,讴歌了报刊界不畏权暴的正直品性。《尝试集》蕴含了个性解放的意识和自由民主的观念,具有积极的反封建意义。白话诗《人力车夫》第一次把社会底层民众写入诗歌中,文本采用清晰浅显的对话形式表达了“客人”对少年车夫悲惨生活的同情。

作品《你莫忘记》展示了封建军阀对人民的烧杀抢掠,揭露了社会的兵匪之祸,对承受灾祸的民众寄予深深的同情,彰显了民本主义的人性诉求。胡适的现代新诗颠覆了古典诗歌的书写范式,他以白话俗语入诗,彻底改变古典诗歌文言脱节的不合理状态,拒斥了传统文学虚伪的道德内涵,建构了诗歌写实主义的创作倾向。胡适的白话诗以人道主义思想否定了封建等级意识,割断了同古典诗歌的本质性关联,使中国诗歌步入到世界现代新诗的同步运行系统中。

3.传统戏剧向现代话剧的转型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戏剧被誉为“国粹”,深受民众的认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封建政治体制的熏染下,传统戏剧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传统戏剧讲究程式化表演,舞台演出要求服装统一化、动作规范化,模式化的演出压制了演员的自由意志,泯灭了主体的文化精神。传统戏剧的人物形象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内容上宣扬善恶相报、忠君报国的封建意识,结局往往以大团圆的乐观主义告终,内容空洞虚无,与时代生活严重脱轨。中国传统戏剧思想上的糟粕和形式上的僵化已经阻滞了新文化的传播,传统戏剧的现代化转型已迫在眉睫。

在戏剧领域,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作为中国话剧运动的理论宣言,首开中国话剧理论批评史的.先河,胡适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上的首部话剧剧本《终身大事》,他立足于历史进化论的观念,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剧要废弃戏曲自身的“遗形物”,输入西方近代话剧,以开放的姿态摄取外域营养,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易卜生主义》确立了话剧创作领域的写实主义观念,胡适倡导戏剧直面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号召剧作家观察理解人生,做生活的忠实记录者。

在易卜生文化观念的引导下,胡适注重人格塑造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树立了人格内向的自我解放意识,他强调了少数天才超群的意志与力量,发掘出个性本体的独特价值,对传统戏剧中萎靡不振的颓废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针对传统戏剧的乐观主义大团圆结局,胡适提出了悲剧美学思想,他在《文学的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阐释了悲剧美学的特征,悲剧是文学艺术真善美的最高表现形式,揭示了心灵和意志的高尚旨趣,昭示着普遍的真理,深具人道主义情怀。

胡适充分借鉴了易卜生的美学理念,革新了传统戏剧中的劣质文化因素,彻底清算了戏曲中的封建文化余毒,以开放型思维探讨了现代话剧的转型之路。《终身大事》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话剧文学的诞生。《终身大事》有正式的剧本,演员严格遵守剧本情节,用对白和形体动作表达人物情感,演出更具规范化。

作品塑造了反封建女性田亚梅的形象,胡适借助田亚梅的形象揭穿了传统道德观念的虚伪性和欺性,抨击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包办婚姻习俗,对守旧势力发出强有力的挑战。《终身大事》及时捕捉了敏感的社会问题,呼应了当时社会上的妇女解放运动,从婚恋视角抵制了封建伦理观念,讴歌了个体的独立意识,言说了现代文明理念。胡适的理论体系和文本建构突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樊笼,清除了文以载道、歌功颂德的传统观念,彻底悖离了封建纲常伦理,重塑了文学的书写形态。民初胡适的变革举措契合了时代的需求,使中国文学告别了古典主义时代,汇入到世界现代文学的宏观体系中。

参考文献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文集(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7.

[2]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A].胡适文集(1)[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5.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

[4]胡适.谈新诗[A].胡适文集(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5.

1. 关于胡适的诗句 关于胡适的诗句 1.胡适的诗歌有哪些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麽,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著,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著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老鸦 一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二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 我不能带著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小米!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 雪色满空山,抬头忽见你!我不知何故,心里狠欢喜;踏雪摘下来,夹在小书里;还想做首诗,写我欢喜的道理。不料此理狠难写,抽出笔来还搁起。 1917 四月二十五夜 吹了灯儿,卷开窗幕,放进月光满地。对著这般月色,教我要睡也如何睡!我待要起来遮著窗儿,推出月光,又觉得有点对他月亮儿不起。 我终日里讲王充,仲长统,阿里士多德,爱比苦拉斯,……几乎全忘了我自己!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哀怨,过来情思。我就千思万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愿意!怕明朝,云密遮天,风狂打屋,何处能寻你!1917 十一月二十四夜 老槐树的影子 在月光的地上微晃;枣树上还有几个乾叶,时时做出一种没气力的声响。 西山的秋色几回招我,不幸我被我的病拖住了。现在他们说我快要好了,那幽艳的秋天早已过去了。 1920 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1921 秘魔崖月夜 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月下归来,—— 这凄凉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 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乱的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1923 也是微云 也是微云,也是微云过后月光明。只不见去年得游伴,也没有当日的心情。 不愿勾起相思,不敢出门看月。偏偏月进窗来,害我相思一夜。 1925 十月九夜在西山 许久没有看见星儿这麽大,也没有觉得他们离我这麽近。秋风吹过山坡上七八棵白杨,在满天星光里做出雨声一阵。 1931 从纽约省会(Albany)回纽约市 四百里的赫贞江,从容的流下纽约湾,恰像我的少年岁月,一去了永不回还。这江上曾有我的诗,我的梦,我的工作,我的爱。 毁灭了的似绿水长流。留住了的似青山还在。 1938 有丹能却老 鞭能缩地 芝能点石 触处金堆 我笑诸仙 诸仙笑我 敬谢诸仙我不才 葫芦里 试与君猜 胡适诗选 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出版的诗集有《尝试集》(1920)、《胡适诗存》(1989)等。蝴蝶 湖上 梦与诗 老鸦 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 四月二十五夜 十一月二十四夜 希望 秘魔崖月夜 也是微云 十月九夜在西山 从纽约省会(Albany)回纽约市 寄给在北平的一个朋友 无题--------------------------------------------------------------------------------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麽,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 老鸦 一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二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 我不能带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小米!-------------------------------------------------------------------------------- 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 雪色满空山,抬头忽见你!我不知何故,心里很欢喜﹔ 踏雪摘下来,夹在小书里﹔ 还想做首诗,写我欢喜的道理。不料此理狠难写,抽出笔来还搁起。 1917-------------------------------------------------------------------------------- 四月二十五夜 吹了灯儿,卷开窗幕,放进月光满地。对这般月色,教我要睡也如何睡!我待要起来遮窗儿,推出月光,又觉得有点对他月亮儿不起。 我终日里讲王充,仲长统,阿里士多德,爱比苦拉斯,……几乎全忘了我自己!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哀怨,过来情思。我就千思万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愿意!怕明朝,云密遮天,风狂打屋,何处能寻你!1917-------------------------------------------------------------------------------- 十一月二十四夜 老槐树的影子 在月光的地上微晃﹔ 枣树上还有几个干叶,时时做出一种没气力的声响。 西山的秋色几回招。 2.胡适的诗歌有哪些 胡适的诗歌有《蝴蝶》《 湖上》《 梦与诗》《 老鸦》《 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 四月二十五夜》《一颗遭劫的星》 《一念》《 十一月二十四夜》《 希望》《 秘魔崖》《月夜》《 也是微云 》等。 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湖上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梦与诗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老鸦一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二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小米!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雪色满空山,抬头忽见你!我不知何故,心里很欢喜;踏雪摘下来,夹在小书里;还想做首诗,写我欢喜的道理。 不料此理狠难写,抽出笔来还搁起。1917四月二十五夜吹了灯儿,卷开窗幕,放进月光满地。 对着这般月色,教我要睡也如何睡!我待要起来遮着窗儿,推出月光,又觉得有点对他月亮儿不起。我终日里讲王充,仲长统,阿里士多德,爱比苦拉斯,……几乎全忘了我自己!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哀怨,过来情思。 我就千思万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愿意!怕明朝,云密遮天,风狂打屋,何处能寻你!1917一颗遭劫的星北京《国民公报》响应新思潮最早,遭忌也最深。今年十一月被封,主笔孙几伊君被捕。 十二月四日判决,孙君定监禁十四个月的罪。我为这事做这诗。 热极了!更没有一点风!那又轻又细的马缨花须动也不动一动!好容易一颗大星出来;我们知道夜凉将到了:——仍旧是热,仍旧没有风,只是我们心里不烦躁了。忽然一大块黑云把那颗清凉光明的星围住;那块云越积越大,那颗星再也冲不出去!乌云越积越大,遮尽了一天的明霞;一阵风来,拳头大的雨点淋漓打下!大雨过后,满天的星都放光了。 那颗大星欢迎着他们,大家齐说“世界更清凉了!”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七日(选自《尝试集》)一念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我这心头一念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选自《新文学大系·诗集》)十一月二十四夜老槐树的影子在月光的地上微晃;枣树上还有几个干叶,时时做出一种没气力的声响。西山的秋色几回招我,不幸我被我的病拖住了。 现在他们说我快要好了,那幽艳的秋天早已过去了。1920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1921秘魔崖月夜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月下归来,──这凄凉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 山风吹乱的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1923也是微云也是微云,也是微云过后月光明。 只不见去年得游伴,也没有当日的心情。不愿勾起相思,不敢出门看月。 偏偏月进窗来,害我相思一夜。1925十月九夜在西山许久没有看见星儿这么大,也没有觉得他们离我这么近。 秋风吹过山坡上七八棵白杨,在满天星光里做出雨声一阵。1931从纽约省会(Albany)回纽约市四百里的赫贞江,从容的流下纽约湾,恰像我的少年岁月,一去了永不回还。 这江上曾有我的诗,我的梦,我的工作,我的爱。毁灭了的似绿水长流。 留住了的似青山还在。1938寄给在北平的一个朋友藏晖先生昨夜作一梦,梦见苦雨奄中吃茶的老僧,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飘萧医仗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大辛苦?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醒来我自披衣开窗坐,谁人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1938无题电报尾上他加了一个字,我看了百分高兴。 树枝都像在跟着我发疯。冻风吹来,我也不觉冷。 风呵,你尽管吹!枯叶呵,你飞一个痛快!我要细细的想想他,因为他那个字是「爱」!1941。 3.赞美胡适的诗 除“胡适博士”外,胡适还有一个著名的头衔——“我的朋友胡适之”,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交际之广和人缘之好。当然,交友遍天下的胡适,酒局肯定也少不了,对此有梁实秋的文字为证:“胡先生交友广,应酬多,几乎天天有人邀饮,家里可以无需开伙。”徐志摩风趣地说:“我最羡慕我们胡大哥的肠胃,天天酬酢,肠胃居然吃得消!” 1931年1月,胡适由上海赴北京途经青岛,应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的好友杨振声、梁实秋之邀到校演讲。青大前身即省立山东大学,为齐鲁之邦最高学府,胡适于是就地取材,以《文化史上的山东》为题讲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话,博得了阵阵掌声。 晚上青岛大学设宴庆祝,青大著名的“酒中八仙”悉数出席作陪。此“八仙”乃杨振声、梁实秋、赵太侔、闻一多、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等七位教授和著名新月女诗人方令孺,他们经常聚集一堂开怀畅饮,几乎是“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豁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坛,一夕而罄”。他们不但在青岛狂喝滥饮,而且还远征济南、北京、南京等地,并口吐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因唐时李白、贺知章等八位文人学士被人称为“酒中八仙”,他们便自称“新八仙”。 酒桌上胡适一见是此八人作陪,马上便被这“八仙过海的盛况”吓住了。他知道恐怕在劫难逃,便急中生智,赶快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刻有“戒酒”二字的大金戒指给大家传观,以示免战。原来胡太太为了夫君的身体,特地送他这只“戒酒”戒指,带在身上以备急用。意兴正浓的“八仙”见胡适兵马未动便高悬免战牌,不免扫兴,宴席只好草草收场。 4.胡适的诗有哪些 胡适先生生平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为白话文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5.赞美胡适的诗 除“胡适博士”外,胡适还有一个著名的头衔——“我的朋友胡适之”,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交际之广和人缘之好。 当然,交友遍天下的胡适,酒局肯定也少不了,对此有梁实秋的文字为证:“胡先生交友广,应酬多,几乎天天有人邀饮,家里可以无需开伙。”徐志摩风趣地说:“我最羡慕我们胡大哥的肠胃,天天酬酢,肠胃居然吃得消!”1931年1月,胡适由上海赴北京途经青岛,应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的好友杨振声、梁实秋之邀到校演讲。 青大前身即省立山东大学,为齐鲁之邦最高学府,胡适于是就地取材,以《文化史上的山东》为题讲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话,博得了阵阵掌声。晚上青岛大学设宴庆祝,青大著名的“酒中八仙”悉数出席作陪。 此“八仙”乃杨振声、梁实秋、赵太侔、闻一多、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等七位教授和著名新月女诗人方令孺,他们经常聚集一堂开怀畅饮,几乎是“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豁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坛,一夕而罄”。他们不但在青岛狂喝滥饮,而且还远征济南、北京、南京等地,并口吐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 因唐时李白、贺知章等八位文人学士被人称为“酒中八仙”,他们便自称“新八仙”。酒桌上胡适一见是此八人作陪,马上便被这“八仙过海的盛况”吓住了。 他知道恐怕在劫难逃,便急中生智,赶快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刻有“戒酒”二字的大金戒指给大家传观,以示免战。原来胡太太为了夫君的身体,特地送他这只“戒酒”戒指,带在身上以备急用。 意兴正浓的“八仙”见胡适兵马未动便高悬免战牌,不免扫兴,宴席只好草草收场。 6.胡适的诗有哪些 胡适先生生平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为白话文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 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 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 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 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论文素材

胡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 文化 运动的领袖之一。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胡适生平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胡适人物简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绩溪县人。出身徽商之家,1910年 留学 美国,1915年成为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的学生,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常识渊博,曾拥有三十多个博士头衔;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第一页;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并撰写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接替陈独秀主编《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 方法 论,在全国影响极大;提出过“全盘西化”论点;抗战期间曾出使过美国,代表蒋介石签订《中美互助条约》。政治上追随国民党,学术上是一代宗师,著述丰厚,治学方法上具有徽派朴学遗风。 胡适故居坐落在绩溪县上庄村内,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屋南向,砖木结构,二进三间两厢,“回”形通转楼。占地208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门面二柱单门一楼式,上嵌砖雕、鸱吻。门前黑底金字“胡适故居”木牌,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题。前进堂前摆设“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钱君陶书。东西分列茶几、靠背椅,壁间挂胡适直系亲属图表。西部是胡适和江冬秀结婚房间,房内有木床、桌、椅、橱、凳等。前厢房是胡适童年读书处。东部房间连厢房为胡觉(胡适二兄)使用。正厅两厢房展出胡适家书手稿和部分著作、胡氏宗谱、海内外名士所赠字画、诗词和胡适“全家福”照片。后堂堂前挂胡适父亲铁花画像,东侧有胡适生母冯顺娣照片。堂上高悬朱底金字巨匾“持节宣威”四字,为邑人程东屏书,款落“绩溪县长朱亚云赠,民国三十一年”。当时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这四字意在勉励他衔命持节,不忘国威。故居内12扇落地隔扇门阴刻兰花,4块窗棂板刻花草题字,为墨模高手胡国宾作。其中有一幅题有“兰为王者冠,不与众草伍”。故居还陈列有胡适各个时期的照片,胡适手书范缜《神灭论》立轴,张之洞赠胡铁花帽筒,胡铁花七星剑、诰命箱及从台湾带回的海螺。 胡适的人物生平 1.个人经历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 教育 ,打下了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 文章 ,后任该报编辑。 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扬扬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1917年(25岁)夏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所写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逾两年;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 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 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 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寄居美国,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工作,后来去往台湾。 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7年,出任台湾“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 2.任职经历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1946年11月10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电邀胡适“莅京出席国民大会,藉慰众望”。次日,胡适飞抵南京。国民大会于11月15日开幕,代表总额2050名。胡适被选入主席团。《宪法草案》在大会需经三读。在二读大会上,又推定代表孙科、胡适、王宠惠等12人负责整理宪法决议案条文的文句。12月25日上午,进行第三读大会前,十二人决议案整理委员会公推胡适代表 报告 整理结果。看来,像宪法条文这样百年大计的文献之文字推定,只要有胡适在,大家就不会选第二人,尽管有望重一时的法学家王宠惠在其中。胡适报告后,宣读《宪法》条文历半小时,大会完全接受,郑重通过,制宪大业,宣告成功。 学术研究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读期间,师从约翰·杜威,终生服膺实验主义(杜威式的实证主义)(pragmatism)哲学。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北京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赶走。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他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胡适很喜欢“谈墨”,他认为“欲知一家学说传授沿革的次序,不可不先考订这一家学说产生和发达的时代。如今讲墨子的学说,当先知墨子生于何时。”其中的兼爱思想成了胡适一生的品德。胡适还认为“天人感应”是汉代儒教的根本教义,而这是受墨子“天志”的影响。1921年,梁启超将作品《墨子》笺注辑为《墨经校释》四卷,送请胡适作序。胡适在这篇长序赞美任公的贡献,但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墨子不曾见到战国名将吴起的死——吴起死时,墨子已去世多年,而且墨学已是一种宗教。任公常说:“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之。”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 1.儒学研究 就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而言,在191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中,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以后又发表长篇论文《说儒》,提出“儒是殷民族教士”,“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靠他们的礼教知识为衣食之端,他们都是殷民族的祖先教的教士,行的是殷礼,穿的是殷衣冠”;周灭殷后,“他们负背着保存故国文化的遗风”,“儒是柔懦之人,不但指那褒衣博带的文绉绉的样子,还指亡国遗民忍辱负重的 柔道 和生观”;孔子是殷民族“悬记”而生的“救世主”,“他从一个亡国民族的教士阶级,变到调和三代文化的师儒”,孔子的最大贡献在于殷民族部落性的“儒”,扩大到到“仁以为己任”的儒,把柔懦的“儒”改变到刚毅进取的“儒”。孔子不是“儒”的创造者,而是儒学的中兴者。孔子的学说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强调教育和仁政,并以此来影响整个社会。胡适“大胆假说”的观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他的论证不够充分,不过他假设“儒”在殷时代就有了被后来的甲骨文研究判为事实。 胡适并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学,他认为,“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新思潮的意义》)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进步,“不是孔夫子之赐,是大家努力革命的结果,是大家接受一个新世界的新文明的结果。只有向前走是有希望的,开倒车是不会成功的。”(《写在孔子诞辰之后》)对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持批判态度,说:“三纲五论”的话,古人认为是真理,因为这种话在古时宗法社会很有点用处。但现在时势变了,国体变了……古时的天经地义现在变成废话了。(实验主义》) 胡适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编选,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荐》《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胡适自传》等。多部作品广为流传。 2.哲学成就 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他以其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为基础,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仅写到先秦,虽然一生也没有写下卷,被讥是“善著上卷书”,但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蔡元培赞扬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长处是“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统的研究”,称其为“第一部新的哲学史”冯友兰多次肯定《中国哲学史大纲》,认为它表明“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13页)。 3.古典文学研究 胡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儿女英雄传》《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十二部小说的研究皆卓然有成,著述六十万言,结集为《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出版。 《红楼梦》研究是胡适古典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而胡适也被认为是新红学的开山鼻祖。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科学与民主两大思潮逐步深入人心。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是科学精神的传播者。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是其科学精神在古典文化领域的重要实践。胡适研究《红楼梦》主要运用的是科学的考证方法。他指出《红楼梦》应当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从作者、作者家世以及《红楼梦》的版本进行研究考证。胡适《红楼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情况,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间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十三年。通行一百二十回本中后四十回是高鄂所作(当然这一观点还值得商榷)。诸如这些现在已为常识的问题都是胡适研究考证出来的。 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意义重大,其使红学的面貌为之一新。其成果极大地超越了以王雪香、张新之和姚燮为代表的题咏、评点派红学,也超越了以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等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将红学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地将其纳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范畴。 胡适红学研究的著述颇多,其代表作有《红楼梦考证》、《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曹雪芹家的籍贯》、《谈<红楼梦>作者的背景》、《<石头记>一材料》,此外胡适与顾颉刚、蔡元培、钱玄同、周汝昌等人还有大量讨论《红楼梦》的信件。 胡适热爱《红楼梦》,可以说他有着深深的红楼情结。1949年他即将离开陆时,许多珍贵藏书顾不上带走,但却将甲戌本《红楼梦》视若珍宝,催促周汝昌尽快还回以便带走,后来他从台湾到美国又将其远渡重洋带到美国。自1921年3月发表《红楼梦考证》初稿,到1962年逝世,胡适终生关注、追踪红学研究,胡适逝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1962年2月20日“致金作明”),还是谈《红楼梦》的。无论是研究红学,还是研究胡适,都不可轻忽“胡适红学研究”的价值与地位。 4.禅宗研究 胡适在写《中国禅宗史》的过程中接触到神会与北宗 辩论 的记载,感到如果不写神会,就难以写好禅宗史。1926年,胡适因在巴黎、伦敦相继发现三卷及一份残卷,约两万字有关神会和尚的资料,也就是《神会和尚语录》和《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又在伦敦发现了神会的《显宗记》。他不仅“要把禅宗史全部从头改写”,而且强调“这位大和尚神会实在是禅宗的真正开山之祖,是《坛经》的原作者”。印顺法师认为此为他的结论是不足取的,胡适忽略了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的部分,但在禅宗史的研究上,仍旧是有贡献的。胡适将当时禅宗史研究的问题点,由“西天二十八祖”的传承问题,转为禅宗革命家本身的问题。若无胡适的论断在先,日本学界不会有如此多的回应和研究成果,中国禅学研究将不可能达到今日之成就。是故印顺法师的研究成果实受惠于胡适的先前贡献。胡适说:“一千多年中,几乎没有人知道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地位,历史上最不公平的事,莫有过于此事的了”。1974年日本学者柳田圣山收集胡适的讲词、手稿、书信等编成《胡适禅学案》。 1926年8月间,胡适奉派到英国参加中英庚子赔款全体委员会会议,顺便到大英博物馆与巴黎国家图书馆寻找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偷走的敦煌遗卷里的禅宗史料。胡适到了巴黎时,当时在德国柏林大学研究的傅斯年也赶来巴黎和胡适住在一起共同研究敦煌遗卷。胡适承认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受到傅斯年的影响。基本上胡适的禅宗研究就是要肯定北宗神秀的“渐修”学说而否定南宗慧能的“顿悟”说、并且证明所谓“六祖坛经”里“五祖弘忍传慧能法衣”的 故事 只是慧能的弟子神会和尚为了和北宗争夺皇室的供养所编造出的神话。 5.《水经注》研究 1942年,胡适卸任驻美大使后开始关注《水经注》研究,此后的20年间,在《水经注》版本研究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所谓“《水经注》案”,是指一百多年来,部分学者指责戴震偷窃赵一清《水经注》研究成果一事。对此,学术界普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戴震抄袭了赵一清的成果;一种认为赵一清、全祖望、戴震各自独立研究,取得了大体相同的结果。 在十几年内,胡适搜集了四十多种《水经注》的版本,抄写了一百多篇长篇文章和一些考证文字,用了千百个证据,推翻了“几成定谳”的所谓戴震抄袭赵一清《水经注》校本的冤案。《戴东原的哲学》一书,是胡适研究清代思想史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胡适认为,清代思想史中存在一个反理学的大运动,这个运动有破坏和建设两个方面。前者是揭破理学的谬误,打破它的垄断地位;后者是要建设一种不同于理学的新哲学。 戴震是胡适的徽州老乡。而胡适花了那么多功夫研究水经注来为戴震辩冤白谤,一方面是胡适一向有袒护安徽同乡的习惯,由胡适对李鸿章的评价就看得出来;一方面也是为了要发扬戴震的“从一事一物”开始“训练那心知之明”,以“渐渐进于圣智”的做学问的渐进法门。 社会影响 1、新文化运动方面的影响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 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一文,看出来的。 20世纪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任命梁实秋并帮助他完成了日后号称是梁实秋对文坛的“三大功绩”之一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胡适纪念明信片 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校“湖南自修大学”就是因为胡适的提议和倡导。他写给胡适的信中曾提到:“你的学生毛泽东……”。 季羡林不是胡适的学生(他的老师是陈寅恪),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在他归国初期期间,受到胡适提拔。 林语堂在其留学中,清政府取消对留学生资助,林语堂是靠着胡适的资助继续在国外读书的,等他回国从飞机场下来的时候,口袋里只有1毛钱。 鲁迅、陈西滢都指责胡适提倡的“整理国故”是开现代科学倒车的作法。连胡适 胡适诞生百年纪念邮票(台湾地区发行) 专家周质平也认为:“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说并没有发生任何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于还把一批青年人引上了乾嘉考证的老路。 胡适既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又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他还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蒋中正的挽联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在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的“极左”时期的中国大陆是个受到官方批判的人物,尤其是“极左”的斯大林主义学者的攻击对象,其时的中国大陆的教材曾一度否定他的政治思想;50年代初,曾对胡适展开大规模的批判运动。““””结束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都倾向于肯定他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且,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也被选入大陆全日制语文教育初中课本;在大陆的报刊杂志中,亦屡见有追念胡适先生精神的文章。 鲁迅曾发表过《“好政府主义”》等文,实则抨击胡适的盟友梁实秋,却也含蓄地批评胡适“软弱”革命立场。 2、不畏权贵的人生 胡适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更是人们眼中的“自由主义斗士”。即使是对被软禁的封建帝王,也能报以人文关怀。胡适对已经退位十年有余的溥仪不卑不亢,与皇帝之间分庭抗礼,“他称我为先生,我叫他皇上”。即使卷入舆论的漩涡,他也能风骨犹存,为了自己的民主自由,甚至不惜以身试险去劝说袁世凯、吴佩孚、段祺瑞等多名军阀。在人们狂热的打倒一切的革命旋风中,依然能保持自己的 理性思维 ,并提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的一生是不卑不亢,不向权贵低头的一生,正如他的老师,哲学家杜威一样,是一个比较倾向于自由派的教育家,不希望向权威低头的斗士。尤其是在1960年,蒋介石准备再次当选总统之时,胡适挺身谏言,劝说蒋介石放弃权利,不要参加选举;并提议用不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出新的总统。当然这些话语,却不为蒋介石所接受。然而胡适就是胡适,永远笑呵呵地向人们阐述他的民主、自由,和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看了“胡适生平事迹 ”的人还看了: 1. 杜甫的生平事迹介绍 2. 国学大师黄侃的事迹 3. 陈寅恪个人事迹介绍 4. 胡适学术成就探因论文 5. 近代史人物论文胡适

胡适小传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此乃他最大的名山事业。 在理论倡导的同时,胡适还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的“尝试”。其小说、剧本均未见成功,独有出版于1902年的《尝试集》,乃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 文学创作非其所长,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而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人权论集》,再到主办《独立评论》,胡适始终坚持独立姿态和批判精神。抗战军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但其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义知识分子。 胡适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照他的理解,所谓整理国故,就是用科学方法对三千年来破碎的古学进行一番有系统的研究。故胡适治学特重方法,屡次撰文介绍清儒与西哲的“科学方法”,以至于再三声称他的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证明并推广其“科学方法”。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本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胆假设”。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关于胡适的论文答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一批批有志青年外出留洋学习,以求救国之策。他们学成回国后许多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为社会进步做出诸多贡献。那么当年,他们在海外所作的学位论文和潜心研究的是些啥课题呢?因为这是诸位先贤事业起步时的一重要台阶,相信这是许多人,特别是今天校园里众多师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注:本文仅讨论当年文史类留洋学生的学位论文)

为此,笔者就专门此查阅了相关材料,想从中发现当年这些学人选择研究课题时,是否有什么共同之处?其中是否有特别之处?在作一番了解后,发现这话题还蛮意思的。其结果与事前预想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般以为,出国留学青年,自然是应该睁大眼睛把西域先进文化和思想理念学回来。其实不然,至少有部分日后成为人文学科领域大学者的朋友,其当年在海外留学时所专注的学术方向和其最后的专业论文选题,恰恰关注的仍在“中国”。

如著名学者钱钟书,当年他是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钱钟书在今天人们眼里,可谓是学贯中西的楷模。而他当时的学士论文题目是《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

冰心女士,她是在美国威尔斯利大学完成她的硕士论文。她的论文选题是个让国人多熟到滚瓜烂熟的话题:有关中国宋朝词人“李清照”(注:其硕士学位论文标题是《李易安女士(宋代·李清照)词的翻译和编辑》。

1923年春,冰心是在读燕京大学时,由英文老师鲍贵思(Grace Boynton)决定给予其美国威尔斯利大学两年奖学金——每年800美金的学·宿·膳费,供其攻读硕士学位。冰心1923年8月乘船赴美就读。(注:当年司徒雷登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燕京大学和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是‘姐妹学校’)

相对冰心笔墨下“李清照”所为人熟知,著名语言学大师王力在赫赫有名的法国巴黎大学所作博士论文,则绝对是个“冷门”。

王力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中国广西诸多方言中之一偏门,论文题目是《博白方音实验录》。这个论题会让多少有点语言学知识的人想起香港吴宇森在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风语者》:影片中的“那伐鹤人密码机”,即二战中美军“人体密码机”。

那伐鹤人语言对普通人群而言就对之宛如天方夜谭。而广西方言中有一支:博白方言。博白方言中又有地老话和新民话两支,属粤方言桂南系的次方言,与汉族普通话差别甚大。而王力自己则出生在广西博白,这样说下来诸位是不是感觉非常绕?

图为1931年,王力自费留学法国巴黎,在他读书头两年,其费用全由父亲供给,每月100盾荷币。之后,王力就自己翻译法国的著名文艺作品来解决留法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他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论文是论述“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论文提交伦敦大学专门考试委员会,其答辩过程被费孝通日后笑谈为是“完全走的形式”:考官只有一个:罗斯爵士。考试地点是其博士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家里,过程是喝酒。这篇论文后以《江村经济》为名出版。

图片说明 费孝通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论文是“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之名提交伦敦大学专门考试委员会。此论文后以《江村经济》为名出版。

大名鼎鼎的学者胡适,当年是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他的博士论文,论文题目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胡先生昔日留洋读书的故事是相当精彩和丰富,且待日后再细说·····

图片说明 胡适先生总是如此潇洒。从这张照片里你我都能读出些其当年物质生活品质的许多信息·····

与此相近的是人文历史学者冯友兰,他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他的学位论文,内容也是有关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损易论》。

对此,有同样留学海外经历的鲁迅先生曾不无讽刺地评论说:“有的中国学生在国外用老子与庄子谋得了博士头衔,令洋人大吃一惊;然而其回国后讲的却是康德、黑格尔。”

可别以为,鲁迅讽刺的“有的中国学生在国外用老子与庄子谋得了博士头衔·····”是随便一说。这里且让我们用一真实事例来证明之。

说起乔冠华,可能大家不会陌生,他是延安时期参加革命,上世纪70年代曾担任我外交部门要职。但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他是早年党内真正的留洋博士。乔冠华当年是在德国蒂宾根大学(国内也有译“图宾根大学”)(Eberhard-karls-universitat zuTubingen)读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正是研究“庄子”的。

当年,其博士论文发表后几乎没被人关注。之后多年间的德国汉学家也少提及他的博士论文。现据有关学者称,查得他这篇46页的论文是1937年由德国符登堡州的一家URACH印刷厂印刷的。上面记录他博士学位的口试时间是1937年2月18日。他的德国导师后来说,他在匆匆写完他的“所谓”博士论文,交给导师后就投身于他所热心的“抗日救国活动”中去了。

乔冠华在他的论文中认为“ 庄子并非一个体系的创造者,他从来没有有意地创立什么体系”。所以,他总是用比喻和形象的方式来说明,多以对话的方式来概括自己的特点。他的魅力是其对于生活的态度,在这里我们也必然把他看作是一位诗人。这就是此篇论文的主要观点。

图片说明 这是1952年,马寅初先生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一国际会议上的照片。

或许,今天的我们仅从上述有限事例中难以得出和当年鲁迅先生相同的观点。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认识到,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研究的深度,远不及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研究的深度。时至今日,我们对西方社会文化和科技的认识和了解还有待好好继续努力。

胡适是博士,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另有荣誉博士学位35个,详见后面介绍。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的获得也是有故事的,民国6年(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民国16年(1927年)3月,胡适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 才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详细见后面介绍。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呵呵,不确),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 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 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 刊。1932年 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 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 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 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中获得过三十五个荣誉博士学位,并以此作为胡适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的证据。但很少有人知道以下事实:这三十五个荣誉学位中,有二十七个是在他大使任内得到的,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三。而在这二十七个学位之中,有一大半是法学博士学位(.),这个学位一般是授给政界人士的。所以说,胡适的这些学位并不能说明胡适的学术水平或学术成就已经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它们至多可以说是他的“事业上的成就”得到了美国人的承认。 也许有人会为胡适抱不平说,美国大学的荣誉学位是他们主动送给胡适的,又不是胡适自己去争取的,那些傅斯年所谓“反对先生”的人凭什么指责他“只好个人名誉,到处领学位”呢?对於持这样观点的人,首先要提请他们注意的是,第一,胡适不是一般的大使,而是“战时”大使;第二,胡适是当时中国驻外大使中最重要的一位大使。1938年,行政院长孔祥熙在催促胡适就任的电报中说:“此次赴美,国家前途利赖实深。列强惟美马首是瞻,举足轻重,动关全局,与我关系尤切。”(王松、蒋仕文:《宋子文传》,武汉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168页)。他“到处领学位”之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的大部分领土沦入敌手,中央政府退缩山城重庆,北京大学困顿西南边陲,而美国几乎是中国能否继续坚持下去的唯一希望。在这个时刻,胡适不努力开展外交攻势,争取美援(胡适后来曾说自己在大使任内没有为中国争来一枪一弹,虽是自矜,大半却是实情),而是南来北往地接受学位,这对於当时和平主义、孤立主义气氛浓厚的美国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好大使(胡适被免职之后,《纽约时报》曾发表文章为他打抱不平);但对于嗷嗷待哺的中国政府来说,对胡适的期望岂止是望梅止渴,简直就是望洋兴叹。所以,宋子文告诉他:“你还是多管管正事罢!”傅斯年劝告他:“此等事亦可稍省精力,然后在大事上精力充足也。”这一敌一友两方面的“建议”,足以说明问题的实质:接受这么多的学位,已经影响到他管“正事”、干“大事”了。 从另一方面讲,胡适对这些学位是相当在意、相当得意的。1940年2月1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接受了BrownUniversity赠与名誉学位的邀请;今天又接受了WesleyanUniv.的邀请。今年共有五个名誉学位”。(《胡适日记全编》第七册348-349页)。1940年3月21日,胡适在家信中说,去年得了两个名誉学位(因病辞掉三个),今年可得八个,连同以前的总共十三个名誉学位。(耿云志:《胡适年谱》)。1943年11月15日,胡适在日记中总结自己的荣誉学位,计文学博士学位(.)四个,古典文学博士()一个,法学博士(.)十五个,民法博士(.)一个。(《胡适日记全编》第七册550-551页)。如此的斤斤计较,不由让人想起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王戎“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的掌故。 ======================== 胡适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胡适民国6年(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提交的论文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进化史》。当时由7人组成的考评组中,只有1位德国教授精通汉语,故论文被搁置下来。胡适当时急着回国,未能进行论文答辩,因此也就没有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民国8年(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了胡适的论文,并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由蔡元培作序,署胡适博士著,轰动学术界。当时有人对胡适的“博士”身份提出疑问,说胡适是“假博士”。民国16年(1927年)3月,胡适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 胡适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 (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 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胡适所获荣誉博士名录: 1935年 香港大学 法学博士 1936年 美国哈佛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南加洲大学 文学博士 193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芝加哥大学 法学博士 1940年 美国韦斯尔阳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杜史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克拉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卜隆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耶鲁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联合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柏令马学院 X X博士 美国宾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1年 美国加州大学 法学博士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森林湖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狄克森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密达瑞学院 法学博士 加拿大多朗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佛蒙特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2年 美国达脱茅斯学院 文学博士 美国第纳逊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罗却斯德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奥白林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妥尔陀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东北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法学博士 1943年 美国伯克纳尔大学 文学博士 1945年 英国牛津大学 法学博士 1949年 美国柯鲁开特大学 文学博士 1950年 美国克莱蒙研究院 文学博士 1959年 美国夏威夷大学 人文博士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