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居住区的绿化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居住区的绿化研究现状论文

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居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结合了多门学科,既包含了生态学,又有建筑学;既不能是单纯的追求美感,还要兼备实用性。要做好园林设计需要不断学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突破思维,创新设计。

设计师的职责和义务: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内在人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为此,设计师应该:

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人爱采摘和捕获;人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了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他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丁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 .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大地也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狠,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认识人自己。

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也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如果你不经历青藏高原的缺养,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会成为释迦牟尼的选民。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

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 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吹进了居住小区,他们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也就是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服务的对象。

规划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所以,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以人为本——结合人文特征

居住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要求。

因地制宜——结合居住场地特征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小区的交通和人文关怀(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休闲运动区、后公园),利用居住区原有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准确的把握场地特征、因势利导。同时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倡导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既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节 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此外,在园林设计时,还应做相关的市场调查,了解住户对居住小区的意见和要求,充分考虑到生活习惯,将生活习惯充分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

因时制宜——结合气候特征

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不一样,植物所适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所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欧风情、海南风光。

注重创新

居住区小区园林规划与其他规划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更能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的人与自然和谐。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灵活运用。在规划构思上,力求自然、协调,体现主题风格与特色。同时要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景观创造与之相关的文化、民情、习俗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文化建园”的 科学 内涵。材料运用上,多选用新型、环保的园林景观构成材料。

节约——挖掘乡土资源

适地适树是植物造景中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也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盲目的引种不仅植物存活率不高,浪费资金,而且破坏生态平衡,澳大利亚野兔引种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乡土植物具有资源丰富,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管理粗放等优势,有利于丰富园林植物的种类,突出地方特色和保持长期的生态稳定。目前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十分丰富。原产中国的木本乔灌木多达 8000 种,其中乔木树种约 2500 种。同时我国还有许多特产树种,如银杏、水杉、水松、银杉、金钱松等。它们在世界城市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树种数量很有限,一般大城市才 200~400 种,而中、小城市约 100 种左右.这个数字与我国丰富的树木资源是极不相称的。应该栽植驯化多种绿化树木,美化城市。

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开始出现,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 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 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

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面对外界的各种压力,已经身心疲惫,需要找寻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来调节身心。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居住区绿化质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居住区的绿化问题直接影响到居住的质量,而居住区绿化质量取决于施工技术。只有科学的施工才是实现绿化要求的重要保障;才是达到居住区绿化指标的唯一途径。在绿化施工技术上抓住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及时分析解决,从而使绿化质量得到保障。一、居住区绿化的意义居住区绿化的意义在于:美化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玩乐场所;保持水土、防灾防风、降低噪音;吸烟滞尘;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化氢、氟、二氧化氮等气体是常见的有害气体;防治沙尘;也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防止温室效应;提供氧气、木材、果实等资源;增加城市文明水平。二、居住区绿化施工现状现代居住区绿化建设中,真正为居民的生活和栖居而美化的社区并不多见。一方面,出现大量供人参观的展示品,从而忽略了环境美化对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的意义,导致居住区绿化走入歧途。(一)绿化施工队伍现状很多人误认为居住区绿化相比于园林绿化要简单。导致许多绿化施工技术不高的队伍加入绿化施工行业。有些居住区绿化施工队伍技术性、严谨性都比较低,使绿化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绿化效果不高或者弊大于利。再者由于施工管理水平低,可能会造成返工率高,施工进度慢,管理成本高,树木成活率低。甚至造成环境污染。(二)绿化质量现状在居住区绿化施工中,绿化植物的选择常常忽略地域的生态性,植物的生长习性,施工地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居住区绿化的本质。苗木的绿化效果得不到体现,造成苗木生长不良或者死亡。导致了居住区绿化质量水平低下。三、居住区植物种植施工技术(一)乔灌木种植施工技术乔灌木种植是居住区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环节上主要包括起苗、搬运、栽植等施工环节。1、起苗(1)起苗的深度和幅度:.根据树种和树龄来决定起苗的深度和幅度,不同树种的根系分布状况不同,起苗掌握不同苗木的根系分布可以减少起苗的死亡率。苗木的年龄越大,根系分布越广,活力降低也越大,起苗的难度就越大。(2)起苗时间:.起苗时间的早晚会影响苗木的质量,最适宜的起苗时间是苗木休眠期。从苗木落叶到第二年芽萌动之前这段时间为休眠期,而且从外观上也容易判断。但是在休眠时间方面,树种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为了防止苗木失水,不宜在大风天气下起苗。(3)起苗的根系保护:起苗要使苗木有较多的根系,并且要保证其所要求的长度。起苗时为了减少苗木侧根和须根的损失,苗圃地不宜太干,如果土壤很干,在起苗前2—3天要灌溉,保证起苗时根系的损坏最小化。2、运输运输苗木时车辆应办好必要的手续,树木运输时树梢不准拖地,绳子与树身接触部分要用蒲包垫好,以防损伤树皮;2米以下的苗木,可以直立装车;2米以上的树苗,应该斜放。运输途中尽量保持行车平稳、迅速。灌木应做到随起随栽。短途运苗中,中途最好不要停留,直接运到施工现场。长途运苗应经常跟树木根部洒水,中途停车应停在有阴的场所。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包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免湿度和温度不符合植物运输。如包内温度高,要将包打开,适当通风,并要换湿润物以免发热,若发现湿度不够,要适当加水。另外,运苗时应选用速度快的运输工具,以便缩短运输时间。3、栽植(1)裸根栽植:裸根树木如果栽植前失水过多,应先将苗木根系放入水中浸泡10~20h,充分吸水后栽植,这样有利于成活。栽植时先检查树坑是否符合栽植要求,如果合适,先回填10~20cm的疏松土壤,再将根系放置在土堆上,保证根系舒展,防止窝根。树木放好后逐渐回填土壤,不能损伤根系。(2)带土球栽植:将带土球苗放入事先挖好的土球大小的树坑内,首先将包扎物拆除干净。拆除包装后注意不应推动树干或者转动土球,否则会导致土球粉碎。如果土球破裂,在土填到坑一半时浇水使土壤进一步沉实,排除空气,待水完全渗透完后继续踩实。(3)灌木栽植要将苗木排列放置到沟内,土球较小的苗木应拆除包装材料再放入沟内;土球较大的苗木,宜先排列放置到沟内,把生长姿势好的一面朝外竖直看齐后垫上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装材料。填入好土至树穴的一半时,用木棍将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实,然后继续用土填满种植沟并插实。(二)草坪建植施工技术1、直播法(1)播种量和播种时间:单播应根据草种、种子发芽率确定播种量,一般用量为10-20g/m2;混播则要求2-3种草按合适比例混播,其总用量为10-20g/m2。草坪播种时间应在秋季,这样可以通过草坪正常出苗来控制杂草的生长,消除杂草危害。播种时种子撒在表土相对较硬的土壤上,防止过深。(2)播种:采用条播、撒播或机械喷播。条播是在整好的场地上开沟,深5-10cm,沟距15cm,用等量的细土或砂与种子拌均撤入沟内。草坪种子播种前要进行拌种或者种子包衣以防止地下害虫。拌种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以免影响草坪种子的发芽率。撤播不开沟,撒种人应作回纹或纵横向后退播种,播种后应轻耙土镇压使种子入土。机械喷播是用草坪草种籽加上泥炭(或纸浆)肥料、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混合浆,贮存在容器中,借助机械力量喷到需育草的地面或斜坡上。播种结束后要求进行灌溉,草坪严禁大水漫灌,要求进行喷灌。2、播草皮法(1)施工时,施工人员不切实按照施工要求施工。草坪铺设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按养护要求规范操作,否则,成活率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造成大批死亡。在铺载时,施工人员铺设的草皮块与块之间应按规定要求的厘米空隙,不能较随意。铺好后应立即进行浇水,并且浇透,同时以后的浇水也要及时跟上,保证草坪存活率。(2)铺草皮时,理想的坪床应潮而不湿。如果过于干燥,特别是在高温下,虽然铺后立即灌水,但所铺的草坪根也会受到损害。所铺的草皮应尽可能薄,以利于快速扎根。在搬运草皮时要小心,不能把草皮撕裂或过分拉长。用人工或用机械铺草皮都是可行的方法。铺设时应把所铺的草皮块调整好,使相邻草皮块首尾相接处交错,以便把由于收缩而引起的裂缝减少到最小。应把单体草皮块与相邻的紧密相接并轻轻夯实,以便与土壤均匀接触。四、结论在居住区绿化中,我们应该遵循植物生长规律,掌握苗木栽植时间。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园林绿化工程中投入的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绿化植物,不同的绿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也各有差别。掌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时间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此必须遵循苗木生长规律,在苗木最适宜时间内栽植,确保苗木成活,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合理施工和绿化效果最大化。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一、 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现状 居住小区绿化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 二、 现代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 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随着生态园林的发展,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来建设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良性的生态环境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居住小区的绿化是对自然系统的恢复,将居住区建设成为生态小区是目前园林工作者对其进行绿地规划的理论前提,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营养等方向进行合理配置植物,把大自然引进人们生活,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和相互协调,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生态要求。在居住区绿化中必需借鉴城市绿地中植物的丰富搭配类型,如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型、藤本型等。在实际应用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居住区绿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应达到的功能要求进行植物设计,例如棚架下采用藤本植物遮荫;活动现代居住区采用高大乔木遮荫;以观赏为主的绿地可采用灌木-草本型或乔灌草搭配型;观赏结合散步游览的绿地可采用乔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方式。 2.植物造景要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需不断 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居住小区的植物造景要特别强调根据不同植物的干、形、叶、色、花、果等观赏元素特点进行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根据地域特色结合季相变化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良好的居住区绿地应该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配置效果,创造出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应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三、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1.居住小区中植物的具体选择方案。 小区内道路分连接各小区分区之间的主干道和连接小区宅前道路的支干道、小道。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 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宜配植以造形优美, 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 如垂柳、栾树等, 以遮挡东西向的太阳辐射, 在夏日为行人提供绿荫, 乔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 如红檵木球、海桐球、水蜡球、榆叶梅球等, 适当点缀几组常绿树, 如桧柏球、千头柏,使道路两旁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 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但小区内各条干道绿化树种不宜雷同, 每条路都应以植物形成自己的特色。 2. 居住小区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⑴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用乔灌、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与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⑵ 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意春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⑶以草本花卉弥被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木花卉在管理中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态长势等方面,使之互相协调。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游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廖德梅 司马列东“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2 景观设计要素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3.2 明确的功能要求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一般说来,公共空间(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的乐趣。隐秘空间(人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视线遮避。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3.6 生态的设计原则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正如美国景观学者西蒙德所说:“应该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内、河谷之畔,并于风景之中”。4 结语居住区的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在经历文化导向上的转型,向更加理性、科学、开放、创新的文化主流发展,寻求人性化、高品质、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已成为居住区发展的追求方向,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更大程度地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这就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对住区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使设计师和业主形成“互动创作”的方式,更大范围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与情感体现,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是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参考文献:[1] 章祝联.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J].山西建筑,2007,33(6):42—43.[2] 张耕民.住宅郊区化及康城的市场定位[J].百年建筑,2002(3):3l一32.[3] 许亚文,鲁坤元,杨 慧.住宅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J].住宅设计,1999(3):11.

居住绿化研究现状论文

一、 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现状 居住小区绿化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 二、 现代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 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随着生态园林的发展,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来建设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良性的生态环境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居住小区的绿化是对自然系统的恢复,将居住区建设成为生态小区是目前园林工作者对其进行绿地规划的理论前提,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营养等方向进行合理配置植物,把大自然引进人们生活,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和相互协调,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生态要求。在居住区绿化中必需借鉴城市绿地中植物的丰富搭配类型,如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型、藤本型等。在实际应用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居住区绿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应达到的功能要求进行植物设计,例如棚架下采用藤本植物遮荫;活动现代居住区采用高大乔木遮荫;以观赏为主的绿地可采用灌木-草本型或乔灌草搭配型;观赏结合散步游览的绿地可采用乔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方式。 2.植物造景要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需不断 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居住小区的植物造景要特别强调根据不同植物的干、形、叶、色、花、果等观赏元素特点进行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根据地域特色结合季相变化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良好的居住区绿地应该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配置效果,创造出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应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三、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1.居住小区中植物的具体选择方案。 小区内道路分连接各小区分区之间的主干道和连接小区宅前道路的支干道、小道。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 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宜配植以造形优美, 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 如垂柳、栾树等, 以遮挡东西向的太阳辐射, 在夏日为行人提供绿荫, 乔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 如红檵木球、海桐球、水蜡球、榆叶梅球等, 适当点缀几组常绿树, 如桧柏球、千头柏,使道路两旁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 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但小区内各条干道绿化树种不宜雷同, 每条路都应以植物形成自己的特色。 2. 居住小区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⑴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用乔灌、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与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⑵ 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意春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⑶以草本花卉弥被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木花卉在管理中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态长势等方面,使之互相协调。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游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城市住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购房时除了关注居住区的建筑地段、房价、区位、交通等因素外,更关注的是楼盘的绿化和景观等自然环境的营造,因而对居住区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限于一个简单的栽花栽草的美化,而是需要置身于一个融汇着自然、文化、艺术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因而开发商也逐渐开始重视园区绿化的建设,满足人们对绿化的生理和心理上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精益求精、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在现代居住区设计中,一般要求绿化率达30%,高档居住区甚至要达50%-60%。这就加大了日后绿化管理的内容和成本。绿化管理作为物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物业管理者对绿化管理的内容和工作的要点往往不是很清楚,以至绿化管理工作被忽视,即使是管理起来也是无从下手,或者凭经验做事,绿化项目多的园区能够聘请专职的园林绿化人员,而项目少的也就任其自然生长,大多是到期修理一下,对如何养护管理很少有人能知道。事实上看似简单的绿化包含着很多科学道理,违背科学,单凭主观意志尤其是个人意志行事就会造成很大损失。一、居住区绿化环境及设计的现状尽管现代居住区发展迅猛,但在居住区的绿化建设上尚有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1、为绿化而绿化的设计规划观念表现普遍。一些居住区方案设计粗糙,仅仅满足了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但缺乏有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有些居住区的绿化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这样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但其绿化的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与有主题的绿化(即一方面,有中央庭院作为社区共享部分;另一方面,将绿色延伸到每一户的窗户外,或使住户能走入绿色,使之成为可享有的绿色。)相违背。2、居住区绿化设计千篇一律,无个性可言。大多数居住区绿化没有特色,识别性不强,以致来访的客人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少都是一片草坪,中间点缀几棵苏铁、夏鹃或刺柏、红叶小檗镶边等,以致于缺乏个性,造成居住区往往是一样的植被,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需要。其实,开发商关注绿化环境时,不妨关注一下绿化环境的差异性,这样,可以使你开发的楼盘从众多的楼盘中脱颖而出,便于识别。3、绿化过分重视单一草坪,而忽略植物群落。在居住区的绿化上,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建植,其实并不科学,草坪相对植物群落而言,观赏性强,但实用性弱,而且大范围的草坪养护及建植的费用都很高,日后管理养护费用也高,会增加居住区内居民的经济负担。如果利用一公顷的土地进行绿化,若规划建设成草坪,大约需要购草种200公斤,加上撒播草种的工时、肥料、沙土、红土、草坪地膜、草坪喷灌设施及成坪后的修剪、除草、施肥、病虫防治等,其费用是相同面积的非单一性草坪景观(即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组合景观)的倍。4、绿化设计与使用后的维护脱节。不少居住区在正式投入使用后,因疏于管理和维护,绿化好的环境遭到破坏而得不到及时维护,加上水、电供应及太阳能设施等脱节,使居民区的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从而大大降低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二、居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是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有着重要的作用。1、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2、娥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同时还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3、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4、居民区绿化中选择即好看,又实惠的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益。由此可见,居住区绿化对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面貌的美化,对人们心理的良好作用都很有意义。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环境景观还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应为人所用。三、居住区绿化的原则近几年,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选购住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强调一个新的选择尺度:景观环境。亦即居住区内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否丰富,是否有活力和与生态协调。这种生态化的现代居住观,给园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因此居住区绿化应坚持方便、安全、整洁、环保,从充分发挥园区功能出发,通过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空间环境,创造一个舒适、美观、休闲、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人居生态景观。居住区绿化对树种选择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居住区的绿化项目大致包括草坪、灌木、乔木、花卉等。绿化种植设置要求具有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尽量达到四季景色的变化协调,最好三季都有花,花期搭配开,观花、观果、观叶相互结合。1、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现代化的居住区,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相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繁杂,适合该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以发挥最佳生态效益。最佳生态效益结构为乔木+灌木+草(含地被、绿篱),种植结构其比例为乔木:灌木:草:绿地=1∶6∶20∶29,含义是29㎡的绿地中,应有乔木1株,灌木(不含绿篱)6株,草(含地被植物、绿篱)20㎡。这种种植结构可创造最佳生态效益,既节省土地,又在环境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效果。2、绿化布局兼顾集中与分散。现代化的居住区,更要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和休息,如何围绕园区绿地这一共享空间,组织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丰富园区居民生活,密切人际关系,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集中的中心绿地。但过度集中的中心绿地环境难以安静,感觉空旷,人员往来也复杂,在实际生活中管理不甚方便,无形中同园区内大多住户之间拉开距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绿化设计中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形成一些相对安静的空间,利于园区住户休息和生活。3、绿化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居住区绿化不同于公园设计,在居住区的设计和建设中,要注重实用功效和美学艺术。现代的居住区是以自然为主轴,体现人的情感与文化品位取向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因而在其景观效果表达上要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出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在规划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居民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健身等。4、绿化设计功能与形式统一。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要求不同来进行。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园区绿化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有平面构图,也有立体构图,同时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5、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居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在喧闹都市中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居住区绿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6、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园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沈阳这样的北方地区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绿化设计应以乔、灌、草复层混交为基本形式,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另外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7、居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居住园区房屋建设时,对原有土壤破坏极大,建筑垃圾就地掩埋,土壤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应选择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为主,结合种植速生树种,保证种植成活率和环境及早成景。还须考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适当搭配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的多种手段的运用。四、现代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居住区绿化树种选择总的原则是:1、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2、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五、居住区绿化管理养护的内容居住区绿化率的提高,绿化品种的增加,对物业管理中的绿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绿化管理是一项季节性极强的工作,居住区绿化管理养护的内容包括淋水、开窝培土、修剪、施肥、除草、修剪抹芽、病虫害防治、扶正、补苗(苗木费另计)等整套过程。只有正确进行管理养护,才能使居住区的绿化环境得到保障,提升环境质量,进而实现物业的增值。1、施肥。按照绿化的种类进行定期施肥,乔木每年施有机肥料一次;灌木、绿篱、袋苗每季度施肥一次;草本类每季度施肥一次。并根据品种确定施肥量,采用适合的方法。如乔木每株施饼肥千克,每棵施复合肥、混尿素千克,采用穴施、及喷洒、水肥等,然后用土覆盖,淋水透彻,水渗透深度10厘米以上。灌木、绿篱、袋苗和草本类植物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复合肥10千克,采用撒施及水肥等方法施肥。2、修剪、除草。根据植物生长的具体情况,确定修剪的次数。保持树木自然生长状态,一般乔木无须造型修剪,及时剪除黄枝、病虫枝、荫蔽徒长枝及阻碍车辆通行的下垂枝,及时清理干净修剪物。每周清除树根周围杂草一次,确保无杂草。灌木、绿篱、袋苗就要求修剪成圆形、方行或锥行的,每周小修一次,每月大修一次,剪口平滑、美观,及时清除修剪物,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及时补种老、病死植株,每周清除杂草一次。草本类每周剪除残花一次、清除杂草一次,及时剪除枯枝、黄枝。特别是冬季修剪,全面展开对落叶树木的整形修剪作业;大小乔木上的枯枝、伤残枝、病虫枝及妨碍架空线和建筑物的枝杈都要进行修剪。3、淋水。一般植物施肥后都要进行淋水,确保有效吸收肥料。灌木、绿篱、袋苗、草本类施肥后三小时内淋水一次,并每天进行淋水一次(雨天除外),水渗透深度10厘米以上,确保植物的水份充足,易于生长。冬季绿地内要注意防冻浇水。除了及时淋水外,还应在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涝。4、补种。春季是植树的有利时机。土壤解冻后,应立即抓紧时机植树。种植大小乔木和灌木前作好规划设计,事先挖(刨)好树坑,要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浇水,以提高苗木存活率。乔、灌木树种应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生长旺盛,姿态丰满,品种优良,苗源取近原则。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同时挖种植穴、槽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种植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行道树或行列种植树木应在一条线上,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高度、干径、树形近似,种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种植密度适宜。种植绿篱的株行距应均匀,树形丰满的一面应向外,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搭配均匀。在苗圃修剪成型的绿篱,种植时应按造型拼栽,深浅一致。种植带土球树木时,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珍贵树种应采取树冠喷雾、树干保湿和树根喷布生根激素等措施。5、病虫害的防治。树木最常见的虫害包括蚧壳虫、刺蛾、天牛等等。冬季是消灭园林害虫的有利季节,可在树下疏松的土中挖集刺蛾的虫蛹、虫茧,集中烧死。在冬季防治害虫,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病虫害的防止应该根据季节进行,如一月中旬的时候,蚧壳虫类开始活动,但这时候行动迟缓,可以采取刮除树干上的幼虫的方法。三月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刻。一些苗木出现了煤污病,瓜子黄杨卷叶螟也出现了(采用喷洒杀螟松等农药进行防治)。防治刺蛾可以继续采用挖蛹方法。四月天牛开始活动了,可以采用嫁接刀或自制钢丝挑除幼虫,但是伤口要做到越小越好。六月中、下旬刺蛾进入孵化盛期,应及时采取措施,目前基本采用对50%杀螟松乳剂稀释500倍的液体喷洒的方法进行喷施。21世纪的人本居住区将是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打破固式化规划理念,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园区规划达到经济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随着绿化面积的增大,居住区绿化管理也逐渐走向专业化,对物业管理来说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因此了解认识绿化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绿化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面对外界的各种压力,已经身心疲惫,需要找寻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来调节身心。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居住区绿化质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居住区的绿化问题直接影响到居住的质量,而居住区绿化质量取决于施工技术。只有科学的施工才是实现绿化要求的重要保障;才是达到居住区绿化指标的唯一途径。在绿化施工技术上抓住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及时分析解决,从而使绿化质量得到保障。一、居住区绿化的意义居住区绿化的意义在于:美化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玩乐场所;保持水土、防灾防风、降低噪音;吸烟滞尘;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化氢、氟、二氧化氮等气体是常见的有害气体;防治沙尘;也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防止温室效应;提供氧气、木材、果实等资源;增加城市文明水平。二、居住区绿化施工现状现代居住区绿化建设中,真正为居民的生活和栖居而美化的社区并不多见。一方面,出现大量供人参观的展示品,从而忽略了环境美化对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的意义,导致居住区绿化走入歧途。(一)绿化施工队伍现状很多人误认为居住区绿化相比于园林绿化要简单。导致许多绿化施工技术不高的队伍加入绿化施工行业。有些居住区绿化施工队伍技术性、严谨性都比较低,使绿化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绿化效果不高或者弊大于利。再者由于施工管理水平低,可能会造成返工率高,施工进度慢,管理成本高,树木成活率低。甚至造成环境污染。(二)绿化质量现状在居住区绿化施工中,绿化植物的选择常常忽略地域的生态性,植物的生长习性,施工地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居住区绿化的本质。苗木的绿化效果得不到体现,造成苗木生长不良或者死亡。导致了居住区绿化质量水平低下。三、居住区植物种植施工技术(一)乔灌木种植施工技术乔灌木种植是居住区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环节上主要包括起苗、搬运、栽植等施工环节。1、起苗(1)起苗的深度和幅度:.根据树种和树龄来决定起苗的深度和幅度,不同树种的根系分布状况不同,起苗掌握不同苗木的根系分布可以减少起苗的死亡率。苗木的年龄越大,根系分布越广,活力降低也越大,起苗的难度就越大。(2)起苗时间:.起苗时间的早晚会影响苗木的质量,最适宜的起苗时间是苗木休眠期。从苗木落叶到第二年芽萌动之前这段时间为休眠期,而且从外观上也容易判断。但是在休眠时间方面,树种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为了防止苗木失水,不宜在大风天气下起苗。(3)起苗的根系保护:起苗要使苗木有较多的根系,并且要保证其所要求的长度。起苗时为了减少苗木侧根和须根的损失,苗圃地不宜太干,如果土壤很干,在起苗前2—3天要灌溉,保证起苗时根系的损坏最小化。2、运输运输苗木时车辆应办好必要的手续,树木运输时树梢不准拖地,绳子与树身接触部分要用蒲包垫好,以防损伤树皮;2米以下的苗木,可以直立装车;2米以上的树苗,应该斜放。运输途中尽量保持行车平稳、迅速。灌木应做到随起随栽。短途运苗中,中途最好不要停留,直接运到施工现场。长途运苗应经常跟树木根部洒水,中途停车应停在有阴的场所。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包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免湿度和温度不符合植物运输。如包内温度高,要将包打开,适当通风,并要换湿润物以免发热,若发现湿度不够,要适当加水。另外,运苗时应选用速度快的运输工具,以便缩短运输时间。3、栽植(1)裸根栽植:裸根树木如果栽植前失水过多,应先将苗木根系放入水中浸泡10~20h,充分吸水后栽植,这样有利于成活。栽植时先检查树坑是否符合栽植要求,如果合适,先回填10~20cm的疏松土壤,再将根系放置在土堆上,保证根系舒展,防止窝根。树木放好后逐渐回填土壤,不能损伤根系。(2)带土球栽植:将带土球苗放入事先挖好的土球大小的树坑内,首先将包扎物拆除干净。拆除包装后注意不应推动树干或者转动土球,否则会导致土球粉碎。如果土球破裂,在土填到坑一半时浇水使土壤进一步沉实,排除空气,待水完全渗透完后继续踩实。(3)灌木栽植要将苗木排列放置到沟内,土球较小的苗木应拆除包装材料再放入沟内;土球较大的苗木,宜先排列放置到沟内,把生长姿势好的一面朝外竖直看齐后垫上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装材料。填入好土至树穴的一半时,用木棍将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实,然后继续用土填满种植沟并插实。(二)草坪建植施工技术1、直播法(1)播种量和播种时间:单播应根据草种、种子发芽率确定播种量,一般用量为10-20g/m2;混播则要求2-3种草按合适比例混播,其总用量为10-20g/m2。草坪播种时间应在秋季,这样可以通过草坪正常出苗来控制杂草的生长,消除杂草危害。播种时种子撒在表土相对较硬的土壤上,防止过深。(2)播种:采用条播、撒播或机械喷播。条播是在整好的场地上开沟,深5-10cm,沟距15cm,用等量的细土或砂与种子拌均撤入沟内。草坪种子播种前要进行拌种或者种子包衣以防止地下害虫。拌种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以免影响草坪种子的发芽率。撤播不开沟,撒种人应作回纹或纵横向后退播种,播种后应轻耙土镇压使种子入土。机械喷播是用草坪草种籽加上泥炭(或纸浆)肥料、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混合浆,贮存在容器中,借助机械力量喷到需育草的地面或斜坡上。播种结束后要求进行灌溉,草坪严禁大水漫灌,要求进行喷灌。2、播草皮法(1)施工时,施工人员不切实按照施工要求施工。草坪铺设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按养护要求规范操作,否则,成活率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造成大批死亡。在铺载时,施工人员铺设的草皮块与块之间应按规定要求的厘米空隙,不能较随意。铺好后应立即进行浇水,并且浇透,同时以后的浇水也要及时跟上,保证草坪存活率。(2)铺草皮时,理想的坪床应潮而不湿。如果过于干燥,特别是在高温下,虽然铺后立即灌水,但所铺的草坪根也会受到损害。所铺的草皮应尽可能薄,以利于快速扎根。在搬运草皮时要小心,不能把草皮撕裂或过分拉长。用人工或用机械铺草皮都是可行的方法。铺设时应把所铺的草皮块调整好,使相邻草皮块首尾相接处交错,以便把由于收缩而引起的裂缝减少到最小。应把单体草皮块与相邻的紧密相接并轻轻夯实,以便与土壤均匀接触。四、结论在居住区绿化中,我们应该遵循植物生长规律,掌握苗木栽植时间。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园林绿化工程中投入的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绿化植物,不同的绿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也各有差别。掌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时间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此必须遵循苗木生长规律,在苗木最适宜时间内栽植,确保苗木成活,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合理施工和绿化效果最大化。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居住小区绿化毕业论文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廖德梅 司马列东“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2 景观设计要素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3.2 明确的功能要求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一般说来,公共空间(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的乐趣。隐秘空间(人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视线遮避。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3.6 生态的设计原则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正如美国景观学者西蒙德所说:“应该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内、河谷之畔,并于风景之中”。4 结语居住区的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在经历文化导向上的转型,向更加理性、科学、开放、创新的文化主流发展,寻求人性化、高品质、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已成为居住区发展的追求方向,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更大程度地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这就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对住区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使设计师和业主形成“互动创作”的方式,更大范围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与情感体现,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是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参考文献:[1] 章祝联.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J].山西建筑,2007,33(6):42—43.[2] 张耕民.住宅郊区化及康城的市场定位[J].百年建筑,2002(3):3l一32.[3] 许亚文,鲁坤元,杨 慧.住宅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J].住宅设计,1999(3):11.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写好怎么给你呢 邮箱多少?

居住小区研究论文

1 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期刊论文] 《城市规划》 ISTIC PKU CSSCI - 2001年2期- 邓卫现代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德克萨斯州林地社区规划为例2[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 2006年2期- 裘鸿菲 , 陈益峰 , Qiu Hongfei , Chen Yifeng3 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 2005年8期- 李旭光 , LI Xuguang4源于自然融于环境营造特色--杭州"都市水乡"居住区规划设计构思[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 2003年11期- 顾浩5 论居住区规划的概念设计[期刊论文] 《建筑科学》 ISTIC PKU - 2009年4期- 刘艳梅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期刊论文] 《城市规划》 ISTIC PKU CSSCI - 2002年10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心7 浅析城市居住区规划[期刊论文] 《安徽建筑》- 2008年4期- 葛岚 , Ge Lan8 浅议我国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期刊论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6期- 王小俊9从城市社区的组织管理新模式谈居住区规划结构--以杭州市为例[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 2003年7期- 王剑云 , 应四爱 , 文旭涛10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期刊论文] 《建筑学报》 ISTIC PKU - 2009年1期- 卜雪旸 , 曾坚 , Pu Xueyang , Zeng Jian由于不知道你需要的是哪方面的规划,先找这些,大家都是要写论文的人,希望可以帮到你。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问题思考论文

摘要: 在当今这个现代化的社会,在现今这个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多的城市居民入住了楼房,住宅小区也就营运而生。与此同时,房地产经济飞速发展,大量的楼盘拔地而起,大量的住宅小区映入人们的眼帘。毫无疑问的是,当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质量越高的时候,人们对其的购买和投入也就越大,其楼盘的市场竞争力也就越高。因此,我们更加注重对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质量重视。但是,在现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下文是我们对其进行的思考。

关键词: 住宅;规划;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是因为这样,城市居民对其所居住的住宅小区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我们国家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更好的居住环境质量意味着更高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也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在住宅小区建设过程前的规划设计工作,切实解决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整个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水平和居住环境质量,实现科学合理的住宅规划工作,满足当代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1.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过于单调

就当代的城市住宅小区来说,多为楼宇密集且人口密度极大的高层小区。在常见的住宅小区中,很大一部分小区内空闲用地是用来做小区绿化工作的,也是提高我们当今城市居住需要的必然要求和准备。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住宅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是极其单调且低质量的,还有一些小区因为建筑密度过大而使得绿地面积过小,缺少了本应该存在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规划。另外,在我们进行住宅小区前期规划的时候,会因为利益的需要而将建筑用地内原有的河流、树木等进行了移除,严重破坏了小区内的生态环境,降低了小区整体的规划质量。

1.2小区居民活动空间有限

在当代城市的居住生活中,居民不仅对居住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居住环境空间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更多的城市居民在要求居住环境质量的同时,也要求小区内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人们日常的运动需要和公共活动需要。但是,在我们实际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往往最大程度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小区内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的需要,让人们不能拥有安全且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只能在小区内的部分人行道和水泥路上进行活动。就现代城市居民小区住宅规划来说,这种极为有限的活动空间极难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人们的改进。

1.3商业环境混乱

对每一个城市住宅小区来说,商业区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且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住宅小区的商业规划往往是随意的,有着极大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在很多小区中,牙科诊所、课后辅导班、家庭旅馆、按摩院等商业场所肆意的分布在小区的各个方位,不仅影响着居民正常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居民的居住安全和居住环境。尽管我们的城管部门和小区物业也极力的在对其进行管理,但是效果却是微乎其微。城市住宅小区商业环境的规划工作十分必要。

2.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重视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

在城市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小区的选择,其环境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当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时候,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应该有相应的提高和改善。因此,我们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应该重视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在我们前期规划小区住宅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小区用地的原有风貌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来进行小区建设,在保证住宅小区原有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住宅小区的文化底蕴。当我们合理科学的提高了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的时候,我们的住宅小区也自然的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2.2建立合理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

对于现代城市的住宅小区来说,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影响小区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小区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和住宅小区未来的发展计划。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要重视城市住宅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小区居民的'预期需要来建立合理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满足当代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活动需要,做到最大程度的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整体文化修养,更大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当我们住宅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之后,我们也就更好的可以弥补城市功能的不足,更能完善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也能扩大我们的整体经济收益。

2.3科学化规划住宅小区各区域

在我们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其实应该做好住宅小区各区域的规划工作。特别是住宅小区商业区的规划设计。就一个城市住宅小区而言,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最大程度的方便居民的生活。因此,我们要科学化的进行住宅小区的规划工作,科学化的规划设计住宅小区内的各个区域和各个领域,将方便人们的生活作为我们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需求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整个城市住宅小区整体质量的提高,也提高我们城市住宅小区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结语

就当今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我们当今城市的发展水平来看,我们的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一个十分必要也十分基础的系统工作,需要我们整体的规划水平的提高和整个住宅小区居住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更注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合乎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标准和居住要求,更能满足当代城市居民的当代要求。对于上述我们所思考的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的面对这些问题并入手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住宅小区的合理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1]阮程,于欣波.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建筑与规划设计,2015,8:64,67.

[2]牛完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山西建筑,2016,42(1):29-31.

[1] 吴志强,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11[2] 葛学朋.易居景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3] 闫有喜. 居住区设计[J].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50-52[4] 姜云, 张洪波, 庞博. 城市详细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20-121[5] 增田奏. 住宅设计解剖书[M].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3:16-1280-82[6] 朱昌廉.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11:80-82[7] 杨鑫,刘媛等.风景园林快题设计[M]. 北京:化学工业出社, 2012[8] 沈志野. 论居住区的演化与现状[J]. 科技视野, 2015, (21) :26-26[9] 王磊, 张凤海. 浅谈住宅小区服务设施规划[J] . 民营科技,2011,

居住区健康设计表现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的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廖德梅 司马列东“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2 景观设计要素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3.2 明确的功能要求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一般说来,公共空间(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的乐趣。隐秘空间(人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视线遮避。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3.6 生态的设计原则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正如美国景观学者西蒙德所说:“应该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内、河谷之畔,并于风景之中”。4 结语居住区的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在经历文化导向上的转型,向更加理性、科学、开放、创新的文化主流发展,寻求人性化、高品质、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已成为居住区发展的追求方向,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更大程度地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这就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对住区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使设计师和业主形成“互动创作”的方式,更大范围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与情感体现,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是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参考文献:[1] 章祝联.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J].山西建筑,2007,33(6):42—43.[2] 张耕民.住宅郊区化及康城的市场定位[J].百年建筑,2002(3):3l一32.[3] 许亚文,鲁坤元,杨 慧.住宅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J].住宅设计,1999(3):11.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健康住宅及室内空气品质 - 室内环境的健康性 营造健康的室内微环境,在营造的整个周期内节约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材料,使之对人健康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生态要求,形成平衡、开放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室内健康性的实现途径。实现室内环境的健康性必须遵循五个原则。生态化原则。室内环境是人为的,可以认为是人工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环境整体的一部分。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必须遵循生态化原则,实现一个有益于健康、有益于生态的建筑环境。和谐自然的原则。坚持自然化的环境就是在体现人性化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结合表现为:通过室内与室外的视觉流通,使人能眺望自然景物,室内设置绿化,选用自然的装饰材料,达到视觉的自然化;通过自然通风使室内保持空气的清新,使人嗅觉自然化;通过视、嗅、感觉最终达到感情的自然化。室内的自然化就是将人与自然融合,保持人与自然直接与间接的联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节能高效的原则。选用耐久、低蓄能、隔热的建筑材料,以低能耗维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采用被动式方法为建筑提供制冷、供热、通风和照明。采用高效果的材料与采光设施,运用建筑的自身循环与生态效应达到高效节能。高效节能的目的是减少对资源的需求,减小环境的负荷。资源再生的原则。优先利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将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降到最低,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量的建筑材料主要源于再生材料,这是对废弃材料的最佳处置,如装饰材料、再生塑料等是再生的资源。另外,建筑材料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许多建筑在改建中拆卸的部件具有利用的价值。健康无毒的原则。现代室内的装修材料许多是化学产品,能引起有毒物质的扩散。建立无害化室内环境的途径是利用无危害材料,在室内与室外清除有害物质,不用具有污染的材料,避免铅、汞、石棉和挥发性气体、二氧化碳等的影响。正确施工和合理利用材料以养活有害物质的散发,减小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什么是健康住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住宅”是指能够使用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具体标准有:(1)会引起过敏症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很低;(2)为满足第一点的要求,尽可能不使用含易挥发的化学物质的胶合板、墙体装修材料等;(3)设有换气性能良好的换气设备,能将室内污染物排至室外,特别是对高气密性、高隔热性建筑的室内来说,必须采用具有风管的中央换气系统,进行定时换气;(4)在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设局部排气设备;(5)起居室、卧室、厨房、厨房、走廊、浴室等要全年保持在17~27%之间;(6)室内的湿度全年保持在40%~70%之间;(7)二氧化碳要低于1000ppm;(8)悬浮粉尘浓度要低于;(9)噪声要小于50分贝;(10)一天的日照确保在3小时以上;(11)设足够亮度的照明设备;(12)住宅具有足够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13)具有足够的人均建筑面积,并确保私密性;(14)住宅要便于护理老龄者和残疾人;(15)因建筑材料中含有有害挥发性有机物质,所有住宅竣工后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入住,在此期间要进行换气。微小气候是指室内的气温、气湿、气流等的一种综合指标。它们除了直接作用机体外,还可以作用于人体周围的生活环境,影响人类的生活条件,从而间接影响人体健康。气温是微小气候的重要因素,气温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一定影响,过冷和过热的气温还导致机体免疫能力的降低。室内适宜温度因季节不同而异,夏季为24~28℃,冬季为19~22℃。同时,还要尽量做到各点温度均匀并保持时间上的恒定。平均温差(外墙内壁的温度与室内任何一处的温度差)不大于2℃,垂直温差(高度每米相差的度数)不大于3℃。相对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均有重要影响。一般在30%~70%之间,不超过70%为宜。不同的气流速度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影响,夏季空气流动可促进人体散热,冬季空气流动会使机体感到寒冷,因此风速对机体热平衡起重要的作用。1996年6月,联合国第二届人居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向大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提出了1996~2010年中国人住区发展的“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我国人居环境的发展进入追求“绿色住宅”阶段。有关统计显示,未来10年我国城镇将增加住宅需求亿平方米。必须从三个方面关注“绿色”问题。首先,必须尽可能选择绿色建材。联合国卫生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30%的新建和重修建筑物中发现有害健康的室内空气,这些有害气体已经引起全球性的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目前,室内空气污染已经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5种环境因素其次,新开发的建筑必须有利于与生态环境间建立良性循环系统,即要建设“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应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关心使用者,便于人与自然环境沟通,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这一系统尖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寿命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特点。第三,建筑还应有“绿色”规划。随着“绿色文化”对我国居民衣、食、住、行全方位影响的深入,“绿色规划”是必然选择。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教育和艺术内涵。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锾环境基本生态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住宅,所以,生态专家们一般又称其为环境共生建筑。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小环境及大环境的保护,而且将十分有益于人类的健康。为了达到既有利用环境,又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目的,绿色住宅在设计和建造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些特点。① 绿色住宅对座落的地理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的物质,地温相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② 绿色住宅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树皮、毛竹、石头、石灰来建造,对这些建筑材料还必须经过检验处理,以确保无毒无害,具有隔热绝热功能,有利于实行供暖、供热水一体化,以提高热效率和充分节能。在炎热地区,还减缓户外高温向户内传递;③ 绿色住宅将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的具体情况而设置太阳能装置或风力装置等,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再生能源,达到既减少污染又节能的目的;绿色住宅内要昼养活废物的排放。 可见,绿色建筑的涎生,标志着世界建筑业正临着一场新的革命,这一革命以有益于生态、有益于健康、有益于节省能源和资源、方便生活和工作为宗旨,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绿色建筑不再是生态环境专家们的美好的设想,在一些国家开始变成现实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