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挺 与巫其祥老师认识也有十年了,虽然我们一北一南,相隔秦岭,但学习和交流是没有中断的。巫先生的很多关于陕南民俗方面的书和文章我都看过,很细致,很详实,受益匪浅。我的对陕南民俗,包括饮食的研究都有借鉴巫老师的研究成果。所以当巫老师又出新书时,我是很欣喜的。与陈娅女士相识是很偶然的,也是一位相熟的烹饪大师推荐。一位企业经营者有这样的情怀,为陕西民俗文化助力,很让我感动和佩服。所以,嘱我作序,我是既开心又担心。但什么也挡不住我对民俗的热爱,尤其是陕南一带,是很古老,很神秘的地区,很多方面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所以,作序也就当作重新开始学习吧。 民俗是根植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心灵编码,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具象体现,民俗文化更是包含了民间文化等许多重要方面,是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合,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人民群众底层的金矿。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各不相同的民风民俗,才使大千世界愈显色彩缤纷。 出门 旅游 ,游人在饱览山川秀色、古迹名胜、人文景观之外,总是希望更多的感受一下异国异地异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风味 美食 ,这是人们求新求异求奇心理。因此,不但诸如紫阳的民歌、凤县、略阳、宁强的羌族文化、西乡的茶文化民俗 旅游 大受人们的好奇,就是加工痕迹甚重的一些民俗节、民俗村、民俗文化也颇受青睐。 可是,并不是很多人都能意识到,民俗其实也是种 旅游 资源。我国是幅员辽阔, 历史 悠久,民族众多的大国,各地各族的民风民俗也千差万别,西北的豪放、江南的婉约、西南的机智、沿海的精细,即使同一地区,山川也各不相同。拿陕南来说,往昔由于秦岭和大巴山的阻隔,交通不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受外来干扰和同化较小,加之这里古代先民巴人是一个智慧奇异的族群,能歌善舞,勇敢多谋,生存能力很强,后来在陕南和川渝一带建立了方国并创造了灿烂的巴人文化,形成了许多独特奇异的民俗,许多至今还保留着原生态的原汁原味。如端公舞、尚巫崇石、巴人文字、石板房、崖墓葬、婿婚俗、哭嫁、薅锣鼓草、饮食习俗等等,均自成一方乡土民情,有待大力开发。正如“越具民族性、越具地方性,就越具世界性”一样,人家千里而来除了游历自然景观、异山奇水、文物古迹而外,看的就是你那个不一样,那个“土”劲,那个“野”性,那个“俗”味,那个古朴。例如一些 旅游 团队,很想体验一下地主婚俗:如坐花轿、鼓乐相伴、拜堂、入洞房、喝交杯酒、闹房等项活动;有些游客到陕北,很想住几天窑洞房,体验感受一下映北窑洞风俗;到陕南,想住一下吊脚楼、石板房,体验其不一样的风情;很多游人喜欢跻身于县城农贸市场,手提菜篮子,体验一下乡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既新鲜又有趣,还能买到新鲜蔬菜。 陕南是个神奇的地方,虽然相对封闭,但同时也是开发较早, 历史 悠久,民间蕴藏着丰厚的民俗资源,除当地古代土著巴族奇特的民俗遗存而外,全国各地南北移民来此“垦殖定居,五方杂处”,也带来了各自原籍的民俗,交融、沉淀、升华,从而形成了陕南多元化的民俗,有“民俗基因博物馆”之誉。例如:陕南的汉剧、山歌、道情、汉中曲子、报路歌、牛歌、傩舞、地蹦子、茶俗茶艺、汉江号子、待婿婚俗、板凳龙、采莲船、竹马、蚌壳舞、龙舟竞渡。奇特的民居:崖洞、窝棚、吊脚楼、石板房、船居等。 类似上述的一些民俗项目,只要规划得当,效果就很好,原因就在于满足人们的求异求奇求知的心理。可见,开发民俗资源也是发展 旅游 之一途。目前推行的全域 旅游 ,陕南已经规划和开放了一些市民山民家庭和农村古镇、古村落、古树名木供游客参观,保留一些民俗独特近乎原始的村落或农家供人参观,将诸多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形式荟萃成一台节目为游人演出;如汉滨区花园民俗博物馆和陕南石叁珍蘑菇宴博物馆餐厅已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应该向全国民俗类做的比较好的博物馆学习,整合资源,搞好陈列,扩大规模,开放参观,等等,因地制宜,发掘“土味”“野味”、“俗味”的原生态,将传统餐饮和现代餐饮相结合,开发出更营养,更好吃的饭菜,游人一定欢迎。 巫老师以陕南民俗为主要内容,从饮食文化、风物文化、交通文化、红色文化、节庆文化、生肖文化、信仰文化、生活文化、家庭文化九个方面,详细、深入地讲述了陕南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且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部概括性、总结性、指导性的书籍,将陕南的人文与自然风俗展示在人们面前。在这个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回头看一下我们文化的根源,是非常有益的。我希望巫老师 健康 ,多为我们记录下陕南的民风民俗,保留住陕南的文化之根。2021年9月28日
做为老西安,我来跟您简单的描述一下西安饮食和文化的形成我一直很坚持,没有饮食的地方就没有文化,同样,什么样的饮食都来源于什么样的文化影响:西安的文化是沉积的厚重的,是需要剥离其上的尘埃的西安的文化又是积极的,包容多元的,热情接纳的外人的眼 里看见了一座土城却不知道黄天厚土下,西安人的承载和哲学的思维加之前上所述的其他文化特性造就了丰满浑厚热辣浓烈,并兼具中国最具哲理和思想智慧的人文所以西安的小吃特色也无外如此:应该这么说,仅仅从文化界的陕军东征就能看出西安饮食同样具有的优秀的哲理和睿智的思维,同时又兼收并蓄的多样性风格比如: 《白鹿原》=锅盔 《废都》=稠酒 《最后一个匈奴》=羊肉泡 《热爱命运》=酸汤鱼鱼 1、品种还可能更多,西安引进消化的外地小吃品种在20年内,大约增加了30以上的品种,并且都做过改良,最典型的是新疆的烤肉,这个食品现在在西安很普及,我尝过多家原产地的小烤肉和馕坑肉,味道真的不如西安的。引进-消化-改良,是西安的特色。 2、制作工艺北方讲力,南方讲巧,所以最典型的就是北方的水饺,南方的云吞。 北方多面食,制作起来大多要大力量的揉制原料,所以北方面食是南方人下辈子难以企及的。而在讲精细,这是南方的精髓,北方人可能几辈子也学不来的。 3、整合和包装还是不要了: 我在成都生活4年,我最初来成都是10年前。10年前成都的小吃比西安还有名气 。如今:赖汤圆,钟水饺,马肺片,唐肥肠等等等等都已经找不到了10年前堪称成都超一流的陈麻婆,现在几个店都不死不活(我家门口一个遇到大火,几个月了也没精力重建)10年后的今天,钟水饺和赖汤圆我吃的最多的是速冻的,商场里5块钱一大包那种了。什么愿意?就是整合,这些以前都是国营,本来各自为战,承包经营都活的好好的。后来划归成都饮食公司统一经营了,不到10年,全死光光。所以,即使的国营的,也各有各的特色会比较好,把鸡蛋都放到饮食公司等等整合者的手里,那是不安全的,也是没效率的。在包装上,西安的馆子您是去的少了。 春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理念识别) 贾家包子:名人效应(视觉识别) 柏树林泡馍(不开了):每天只卖200碗(行为识别) 其他还有: 回民馆子的吆喝:几位里头座,楼上!2位-招呼! 各大馆子的不同特色服务流程:进门带座,碗上夹票(类似麦当劳的备餐牌) 噱头表演:肉夹馍的甩杆仗,茶汤的一臂8碗,快板式报菜 西安的馆子,各有各的特色,即使是国营的。唯一都一样的,就是好馆子的服务人员的积极态度都一样。不好的馆子,一个个都懒懒散散,细节上已经输给人人家好馆子了。 4、关于地图:这个应该有,政府忽略了,其实西安也可以同时搞起来类似北京的到胡同去的项目,西安应该叫到巷子去。 包括一些深度的文化项目的开发-比如西安的很多地名都是千年的流传。象西安的未央区,知道什么是未央-长乐未央啊这些深度的文化项目要是都开发出来,那能吸引很多人的中国北方的很多文化,中国9个省的方言和饮食习惯,都可以找到几千年前发自长安的印记还应该开发一些-到农村去的项目西安的农民知礼,40岁以上的农民大多能跟你讲很多的哲理这点北京的侃爷差远了去了,那叫吓侃你到西安的农村去,红白喜事啊,过年过节啊走什么程序,什么礼仪,什么人扮演什么角色那严谨程度绝对不亚于英国女王加冕!这就是礼仪之邦的精髓啊! 你到北京去,除了京片子-你丫 CAO 谁谁啊。再就多点八旗故事和八旗思维别的,别跟我谈了,讲文化礼仪,北京人差远了!我给你叫个45岁左右的长安县农民,保证侃的10个京油子一脸景仰,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
看看(食品与营养科学)吧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 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于饮食文化的论文: 论饮食文化汉译英中的“意译 论饮食文化汉译英中的 意译” 意译〔摘要〕把中国的饮食文化翻译为英语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要把饮食文 化,尤其是菜谱忠实地传达出来,要兼顾菜名的“形美、音美、意美”,又要考 虑到西方人的饮食所讲究的内容和实质,同时还需要关注菜肴本身的材料、烹 调方法和人们的饮食文化心理。本文搜集了大量的菜谱英语译名并加以归纳, 总结出中国饮食文化尤其是菜谱汉译英中的“意译”情况。 〔关键词〕菜谱 翻译 “意译”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 11-0042-02 引言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事。饮食文化也是世界各族人民文 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各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 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工作,或者跟中国人打交道,而他们也在 不断地了解中国, 学习中国文化。 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很多外国学者及外国游客对此兴趣浓厚。要做好饮食文化的对外宣传,我们首 先就要把我国的菜谱翻译出来、整理成文。大多数中国食谱的命名方式都是“形 美、音美、意美”,让食客看得舒服的同时,还充满着期待。中式菜谱的翻译除 了要求语义对等,还必须注重文化联系,这就要求翻译出来的菜名符合西方人 的文化、语言、价值观等思维。 根据王秀芬在其论文《浅析中式菜谱的文化和翻译》的总结和归纳,我国 的学者把菜名译成英文的常用方法有四种。 (1)写实型命名法。如“烤乳猪”被译为 Roast Piglot,“糖醋排骨”被译为 Spareribs with Sweet and Soysauce” (2)写意型命名法。如“红烧狮子头”被译为 Stewed Meat Balls with Brown Sauce.“芙蓉水晶虾”被译为 Shrimps Cooked with Eggwhite. (3)典故型命名法。如“东坡肉”被译为 Dongpo Braised Pork.“叫花鸡”被译 为 Beggar’s Chicken. (4)以地名、数字命名法。如“北京烤鸭”被译为 Peking Duck.“八宝饭”被译 为 Eight-Jewel Rice Pudding. 这四种菜谱的翻译法基本上都能被外国人所接受。 然而从翻译的方法来说, 许多菜名都采用了意译。 一、意译 意译总是与直译、音译联系在一起的。关于意译,钱歌川在其著作《翻译 漫谈》中是这样定义的:“采用原文大意,或甚至有时候改变原意,依译者自己 的意思写出,结果是不大忠于原文(钱歌川,1980:11)。”在汉译英中,很 多时候,直译会让外国人莫名其妙。 在把中国饮食文化对外宣传的翻译过程中,不管写实型命名法还是典故型 命名法的菜谱,都不可避免地采用意译。 二、中国菜谱的意译 中国的菜谱五花八门, 各具特色。 有的只看菜名就对其做工材料一目了然, 有的则采用历史文化典故,让客人在品菜的同时,感受文化气氛;而有的菜名 确实展示了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有的则采取的是浪漫主义的命名方式,让食 客充满遐想。很多菜名还采用了文化典故、历史事件、成语、俗语、谚语来命 名,这就约束了中国菜名翻译时的直译手法。因为很多时候,直译会让外国人 费解,中国人若是不了解这道菜,也会被英文译文弄得莫名其妙,不知所谓。 所以,在把中国菜名翻译成译文的时候,更应该多采用意译的方法。本文通过 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中国菜谱采用意译通常有以下三种。 (一)直译表达不明时,常采用意译把菜谱译出 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理解上的困难。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有那么好的中文 语言基础和积淀,很多中文说法、词语在我们炎黄子孙看来毫不费劲,但是在 外国人眼里,这些表达可能引起误解,或者让他们在点菜时,因为不理解不了 解而无从下手。直译菜名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外国人看,因为直译往往会让一样 东西在两种语言中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译文跟原文也许会互不相干或是背道而 驰。因为不是所有的中文词汇都能在英文中找到语义与之对等的单词。或者有 时候找到与之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单词,但是这些词不一定可以传达菜名的用 意,因为菜名通常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时候,菜名的翻译只能采用意 译,在直译不能确切表达菜名本意的时候,添加成分,以达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如,白饭,如果直译,则为 White Rice,但是中国人说“白饭”,强调的并 非它的颜色而是它的内容,是指单独的米饭,不包括菜或其他配料。所以,为 求更准确地表达出中文“白饭”二字的涵义,译者此时应该舍弃直译而采用意译, “Plain White Rice”,加上 plain 一词,外国人更容易联想到饭本身的材料,有 white 他们也不会想到“黑米饭去”。 又如“凤凰玉米羹”这道菜,中国人大概都知道这道菜中的凤凰并非指一种 鸟,而指的是鸡,称之为凤凰只是为求好听,因为这样命名会让这道菜显得更 有档次。若把其中的“凤凰”译为 phoenix,则让外国人纳闷,因为凤凰仅仅是传 说中的一种鸟,并非真实存在的动物,如果搬到餐桌上来了,让人难以置信。 虽然很多外国人可以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点了这道菜,但是上菜时,他们总会 知道这里的“凤凰”的真实身份,或许到时候很多外国食客会觉得失望。所以对 于这道菜,我们可以译为 corn and chicken porridge。 又如“臭豆腐”,有人直译为“Smelly tofu”。这种译法算不上错,因为 Smelly 一词本身就能很确切地描述出臭豆腐的气味特点。但是,很多外国食客也会因 为“Smelly”一词而放弃对此食物的尝试。其实臭豆腐除了臭,也还有香的一面,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就是臭豆腐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采用意译的方法, 把“臭豆腐”译为“stinky tofu”。 (二)结合菜肴所需的主要材料翻译菜名 很多菜谱包含了俗语或习语,而对于俗语、习语的翻译,直译也无法正确 表达其含义,此时多采用意译。然而,对于菜名的翻译,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单 独的俗语、习语本身的翻译。单独的俗语、习语本身的翻译采用解释、增译等 方法传达其内涵和意思,然而包含俗语、习语的菜名,不仅要求翻译工作者能 够通彻领悟俗语、习语本身的含义,还要注意俗语、习语本身与菜肴之间的紧 密联系。习语、成语做菜名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比菜名本身更为 重要。此外,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还必须注意把菜肴所需的主要材料表达出来, 但又不能过多剔除习语、成语本身的意蕴。因为如果仅仅传达了成语、俗语等 意思,而忽略菜肴材料的介绍,则会让食客在点菜的时候难以兼顾营养的搭配 和均衡。如果食客只是对菜名好奇而点菜,到时候上的菜全部是肉类,这会让 客人觉得很油腻,整个饭局吃得不够尽兴。同时从营养的角度来说,也是不科 学的。所以,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菜名当作是简单的一个词 语来翻译,而应该把菜名与菜肴所需的主要材料结合起来,力求使菜谱的翻译 能够完美、忠实地表达原意。 如,中国有道菜叫“过山峰炖清汤”,如果翻译此菜名时采用直译,则会将 其译为 Guoshan Peak clear soup。对于此译文,不仅外国人看不懂,就连土 生土长的中国人也摸不清这道菜是用什么做的,点了这道菜他们将会品尝到什 么。实际上,这是一道鸡汤。“过山峰”在此当然不可能是一座山峰,也不可能 是山上的某块材料,而是指鸡块本身。为此,我们的翻译工作者把此菜译为 Mountain Peak chicken clear soup。译文既表达了中文原意,又指出了菜肴所 需的材料,同时也不会让外国食客误解 Mountain Peak 在此菜名中的含义。 又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道家常菜“麻婆豆腐”,很多饭馆将其译为 Ma Po’s bean curd。此种译法对于熟悉此菜的中外食客而言是无关紧要的,然 而并非所有的外国食客都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Ma Po 会被理解为一个人名。 她的豆腐可做菜名,对食客当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菜毕竟还是豆腐, 不管是谁的牌子,对很多外国食客而言不一定有吸引力,或者说他们并不一定 清楚这个豆腐与其他豆腐的不同之处。但是如果我们采用“意译”的方法,把菜 肴的材料填补上去,说不定可以引发食客的兴趣,刺激其的食欲。“麻婆豆腐” 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烹饪所需的配料。所以,我国的翻译工作者也把它译为 “Bean curd with mince and chili oil”。 还有“蚂蚁上树”一菜,单看中文菜名,很多中国食客也会认为是吃蚂蚁, 因为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蚂蚁也是可以吃的,也可以泡酒,或是打汤。而 实际上,这道菜是面条跟碎肉末一起烹饪的。煮熟以后,肉末附在面条上,就 如蚂蚁爬到了树上一样。此菜的中文菜名的命名是采用比喻的方法,所以我们 在翻译此菜名时,不可以简单地译为 Ants climbing trees,因为 Ants 会让外国 人食欲尽失。同时,此种译法又不能正确地反映出这道菜的真正内涵,所以把 这个菜名译为 Vermicelli with cpicy minced pork 更受青睐。 (三)意译关注菜肴的烹饪方法 用“意译”翻译出其材料固然好,但是单看材料也不一定就能表达出一道菜 的真正风味,因为同一材料根据不同的刀法和烹调方法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多 种佳肴。饮食文化很讲究刀法和烹调方法,如烘(baking)、蒸(steaming)、 煮(boiling)、炸(deepfrying)、剥皮(skinning)、腌制(pickling)、切片 (slicing)、切碎(mingcing)、熏(smoking)等。烹饪方法在食物、菜肴的 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了食物的味道,还影响了食物的营养和 口感。所以,在直接翻译菜名材料不能传达菜肴的本质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 采用意译的方法,在意译中注重烹饪方法的翻译。 如“千层饼”被译为“multiple-layer steamed bread”突出了饼的形状, “steamed”又明确了这种饼的烹调方法。 此种译法又让外国食客门路清晰而不至 于会错意点错菜,这比“multiple-layer bread”多了一层“multiple-layer bread”的 意思,而多出的这层意思就是烹饪的方法。“multiple-layer bread”可以让外国食 客明白千层饼的外表和材料,而 steamed 又能让客人了解这道事物的做工程 序。 又如“茄汁鸡脯”这道菜,从菜名就可以看出其材料的主要成分:茄汁和鸡 肉。然而单看菜名,一般食客并不知道其中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因为任何人都 很难从菜名中寻究出很明显的答案来。用茄汁和鸡肉混在一起可以做出几个样 式的菜来,而直译这两个材料并不能让客人想象出菜肴的味道。事实上,这里 的鸡肉是油炸过的。熟悉这道菜的真正内容和其烹调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将 其译为“Fried chicken in tomato sauce”。此菜译文突显了烹调方法,又充满了 西方饮食风味,让外国食客倍感亲切。 又如“桶子鸡”,若直译为“Chicken in pail”,则让人误以为此菜为炖品,拿 桶来盛装以求新鲜。事实上,这道菜是干的,跟盐焗鸡差不多,只是这里选用 的鸡为童子鸡。所以,这道菜译为“Spring chicken in salt”时,则会让外国食客 更容易从菜名上最快地获取其所需信息而不影响菜肴文化内涵的传达。 菜谱的翻译有时候让人费心费力,但有时候也可以让人舍繁从简。在很多 大餐馆的菜单上,菜谱旁边大都附上图片。有了图片,食客无需从文字上考虑 太多菜肴所包含的材料。此时,菜谱的翻译尽可以从简,只突出其刀法或者其 烹调方法即可。 如“铁扒比目鱼”,在有图片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可将其译为“Grilled Sole”。 在此不需要突出盛装菜肴的器皿,也不需强调此菜为汤类还是干炒类或是其他 的。 三、结语 把中国菜谱翻译成英文,既要兼顾菜名给人留下的特有意象,又要考虑到 西方人的饮食思维和爱好,兼顾菜肴本身的材料、烹调方法和人们的饮食文化 心理。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加上翻译中出现的语义上的困难,所以“意译”在菜 谱的翻译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意译”比直译更能让译者更好地传达中 国的饮食文化,其译文也能更易为外国食客所接受。当然,因为意译本身有时 候也会让译文失去菜名原有的韵味,语言也失去了色调,所以,中国菜谱的翻 译还将是未来长期的研究话题。 【参考文献】 [1]王秀芬.浅析中式菜谱的文化和翻译[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1(01). [2]伦淑新.直译与意译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 [3]钱歌川.翻译漫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 [4]卫虹.短命的意译词语[J].语文研究,1984(01).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大煮干丝2004年5月29日,周六,电视台播出一条新闻,说是上海已经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超过22度了,标志著气象学上已经正式进入了夏天。上海的夏天并不好受,非但白天烈日当头,即使半夜也是热风习习,加之潮湿的环境,让人的感觉整天就是湿湿热热的、慵慵懒懒的。连续的高温,会让人体力不支、精神痿糜、口舌无味、食欲不振,中医上称之为疰夏。疰夏是相当常见的病症,有许多人根本不以为然,觉得既然胃口不好,就少吃点,正好可以减肥;也有些人,因为口中苦涩,便就些榨菜、酱菜等偏辣偏咸的下饭。其实,这样的想法无异饮鸠止渴;因为夏天出汗多,体力透支厉害,加之日长夜短,实际人体运动的时间和频率都较冬天要大,夏天更应注意营养的均衡与搭配。另外,虽说夏日吃点有盐份的东西,可以加快汗液的排泄,但临睡之前不宜摄入过多的盐份,否则会造成心脏、肝脏以及泌尿系统的负荷过大,有百害而无一益,俗谚“早晨盐汤比参汤,晚上盐汤赛砒礵”即是一证。大煮干丝,就是一道既清爽,又有营养的夏日佳肴。干丝,就是豆腐干丝,大煮呢,就是放在许多水里煮,这道看似容易的菜,其实并不简单,乃是维扬菜系中的看家菜,也是上海新镇江和梅龙镇的招牌菜。此菜,鲜香扑鼻,火腿和开洋的鲜味渗入到极细的豆腐干丝中,丝丝入扣,然而不见一滴油花,没有一毫豆腥,乃是脍不厌细的代表作。豆腐干,挑选的学问可大,菜场里一般有两种豆腐干,一种是淡褐色的,俗称“茶干”,另一种是白色的,俗称“香干”,这道菜要用的是香干。香干要挑形状方整有弹性,颜色洁白微黄的,而且还要闻一闻,要有豆香而无豆腥的,才是上品;甚至可以在买的时候,掰开一块看一看,质量好的香干,断面平整、均匀,而质次的香干由于混入了豆渣,或是滤得不透,断面参差不齐,一煮就烂,要不得。买来的香干看上去象是一块小香干叠在一块大香干上面,其实那是制作时候的压痕,为了做成后分割方便。香干先要切成薄片,术语叫“片”,上海话称之为“批”。批香干之前,要把“大香干”的四边切去,使之变成一块完整的立方体。批香干是件非常有趣的事,也是练刀工的绝好机会,刀也挺有讲究,最好用方的片刀,刀上可以先沾点水,或是用棉纸蘸油把刀面擦匀,这样可以防止片出的香干薄片沾在刀面上而弄破。批的时候,右手执刀,将刀横放,刀面朝上,左手按住香干,右手将刀随著砧板平行的角度切入香干,一刀到底,批出一片来。批的时候,注意刀面要始终和砧板保持平行,而且一刀就是一刀,要一气呵成,不能拖泥带水,否则批出的香干厚薄不均。以前,一直听说新锦江的特级厨师有两大绝活,其中一个就是能把香干横批十二片,另一绝活是将一块嫩豆腐切成如火柴杆大小的豆腐丝来,而且根根粗细长短一样,没有断的。后者我没有尝试,这批香干的活,我已经从一开始的批成十片到了现在可以批成十三片了。将香干片好之后,叠在一起切成丝,丝当然也是越细越好,一刀贴著一切,可以切上百来刀。这样,一片香干,就可以切出千来条干丝,因此,三四片香干便能制成满满的一碗。干丝切好后,过水待用。光有干丝还不行,还要有火腿和开洋,火腿要用上方,只用瘦肉,也要切成极细的丝(关于火腿的挑选和使用,以前说到过,不再赘述),先净待用。开洋,是将海虾煮熟后,再晒干,然去去壳制成的。好的开洋,色红而亮,闻之有腥香,尝之鲜而不涩,手摸上去,干燥又有弹性;质量差的开洋,湿而咸,有腥臭味,用手一捏即碎。开洋,各大南货店均有出售,按质论价,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开洋依等级、产地以及捕捞时间的不同,还有金钩、春红、秋红、鸽子脚等称法,当然,只有老饕才能分辨了。开洋上的壳,有时会没有剥尽,可以用水稍浸后剥去。这道菜的开洋有两种用法,如果追求口感的话,应该将开洋扯成丝;而要是想追求色面的话,就将开洋原只使用。大煮干丝要有去了油的鸡汤煮,汤要多,火要大,故曰“大煮”,等汤沸之后,放入干丝,稍事搅散,再放入火腿丝和开洋丝,煮一个小时,加盐即可装盆。装盆的时候,将干丝、火腿丝和开洋丝撩出沥干汤汁,放在一个小碗里以成形,然后将小碗倒扣在一个浅汤盆里,掀去小碗,在陷起汤汗淋上,待盆底汤汁有一指深即可。此菜鲜而不腻,淡雅而不落单调,若是嫌制作麻烦,也可以买厚百页,叫摊主用压面机绞成丝,便可省去片切香干之烦,只是口感稍差,另外家中若无鸡汤,可用清水代替,更显清淡。
写作思路:可以从中国的历史上的饮食文化进行追溯描述,从古至今的饮食的传承与发展等等,比如“以和为美”与中国食文化,“意境美与中国食文化”等等。
正文:
食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就其内容来说非常广泛,包括烹饪基础理论、烹饪技法、食料食器、餐宴风俗、名厨名菜名楼以及“食文学”等。
中国食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渊源流长,传统审美思想渗透到食文化的整个领域。因为中国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不仅是为获得肉体存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快感的需求,它如同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及深厚的审美意境和优雅的和谐美。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通过撰文诵咏美食。
陆游的《鹧鸪天》、苏轼的《老饕赋》、《猪肉颂》、《黄洲食诗帖》等。名画《朝熙载夜宴图》描写了当时唐代餐宴的盛景。画像砖《进食图》生动地描写了店小二送食的情景。这些是中华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典范。
“美”在中国传统艺术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字的形成与食文化也有内在联系。古人认为,好吃就为美。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美”字采用了“羊大为美”的说法。“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甘,美也,从口含一”。字的构成上“美”字也是“大”字与“羊”字的结合体。
从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对于美的感受是与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感分不开的,其表现形式是直觉化的,二者都是属于自然感受的愉悦。美食所带来的味觉的快感中已蕴含了美感萌芽。羊作为六畜之一,主要是使用,也是美味的象征。
“羊大为美”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美的最原始的理解。中国也有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将味觉与艺术鉴赏联系在一起。如欧阳修:“近诗万古硬,咀嚼苦难嘬,又是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六一诗话》),苏轼:“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送参寥师》)。人们也常用“余香满口”形容优美的诗句,用“秀色可餐”来形容姑娘的美貌等等。
和谐观作为中国传统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根基。古人云“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和”字从“禾”从“口”,“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同样对中国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烹饪处处力求达到和谐的境地。
《周礼》中所说的“割烹煎和”,为“和”是贯穿烹饪全部过程的`。西周史伯提出了“五味以调口”,他认为“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调口……声一无听,物一无闻,味一无味,物一不讲”(《国语·郑语》),史伯认为单一口味的菜肴算不上美味,只有各种味道和才是美味。春秋时齐国的晏婴也提出“和如美羹”,用美羹来说明君臣和谐的道理。
其实,以和为美不但要求是味觉感官上的和谐而且也是与身体健康相统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认识到摄取食物时偏好某一种味道或摄食过多均会引起疾病。《周礼·天官》就讲到,应该根据季节变化调节食物口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只有每天摄入的食物与自然气候相调和,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菜肴与食器搭配生动地体现了“以和为美”审美的观念。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纵观古今美食与美器搭配关系的一个精练总结。首先,人们很注重菜肴与食器在色彩上的对比统一的关系,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对比过分强烈也会使人感到不和谐。
如将嫩黄色的蛋羹盛在绿色的莲瓣碗中,色彩格外清丽,产生了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还有,在纹饰上食的料形与器的图案也要求相得益彰。根据菜肴掌故选用图案与其内容相称的器皿,如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而舞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
次之,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体现了和谐的追求。如人们把八珍汤盛在水晶碗里,汤色莹澈见底,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使其增色不少。
中国菜很注重调味适度,宴席也讲究不同口味,不同菜肴与食器之间的相互搭配,有浓有淡,有甜有咸,色泽上对比变化,不但品种要多样,食器的造型和色彩也丰富多彩。这样,佳肴耀目,美器生辉,蔚为壮观的席面美景便会呈现在眼前,才能称之为美食。
意境美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思想境界。中国食文化同样具有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意境美。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人们同样重视菜的视觉形象所带来的优美意境,来满足精神上的快感和对现实生活的体味和享受。
许多菜不但味美,而且通过精美的造型和色彩创造意境,构成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美感。比如《辋川图》是唐代诗人和画家王维的作品,被当时的美食家吸收做成了《辋川图》小样的拼盘。再如,在民间,各种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生辰寿延等人们会做面塑礼花蒸制、供奉、食用,如过年的“如意年糕”,婚礼上的“鸳鸯饼”等等,用来祈求幸福,平安。
民间艺人们用大红、大绿等高纯度色彩,自然随意地涂出欢快、热烈的气氛。不但用笔泼辣帅气,无拘无束,同时造型生动,圆实朴厚。表现了劳动人民自然质朴的审美意境。中华美食不但注重口,而且构思立意独特,意味深长,注重所带来的意境。现代许多高档餐厅的菜名多以写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丽,含意隽永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把白菇摆在青菜上叫“金钱满地”。
中国食文化历史悠远,名声远扬。中国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让许多外国友人叹为观止。《易经·系辞上》讲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中国饮食这一有形的物,正反映出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格局,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形态,这一无形的道。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陕西地处中国腹地,贯连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这里既有黄土高原的粗放,又有鱼米之乡的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其餐饮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底蕴,无声润物,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秦食文化”。历史——厚重典雅 博大精深 在春秋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治地,故简称“秦”,在此基础上发祥和成长起来的古老而又年轻的饮食风味与历史文化结合称之为“秦食文化”,它以陕西为中心,地理位置可以拓展到整个西北地区。历史上,因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的发展,陕西,尤其是西安,形成众多名胜,内外交流相当频繁,这也带来了陕西膳食饮馔的进步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秦食文化”菜谱主要由衙门菜、商贾菜、市肆菜、民间菜和清真菜等组成。衙门菜,又称官府菜,历史悠久,典雅厚实,如“带把肘子”、“箸头春”等。商贾菜则以名贵取胜,如“金钱发菜”、“佛手鱼翅”等。市肆菜以西安等重镇中心的名楼、名店的肴馔为主,招徕顾客,竞争激烈,如“明四喜”、“奶汤锅子鱼”、“煨鱿鱼丝”、“烩肉三鲜”等。民间菜经济实惠、富有乡土气息,如“光头肉片”、“肉丝烧茄子”、“葫芦头”等。清真菜历经明清发展,规模初具,如“羊肉泡馍”、“全羊席”,闻名遐迩。 陕西餐饮和饮食文化葆有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遗风,特色精绝,美不胜收。借历史与古都优势,陕西餐饮博采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风味,集内外之荟萃,挖掘继承历代宫廷之技艺,以品种繁多、花色奇异、民族特色浓厚、地方风味各异、古色古香古韵而著称。 但陕西餐饮业在其前期整体上发展比较缓慢,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陇海铁路通车和抗战兴起,陕西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各地迁移至西安的人口急剧增加,各种风味饮食也先后入驻西安,陕西餐饮业得以兴盛。后来,从上世纪80年代西安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国内外的交往日益频繁与密切,促使陕西的餐饮业一日千里,跨越发展。伴随着“饺子宴”、“小吃宴”、“仿唐宴”、“宫廷宴”等经典餐宴的挖掘面世,还出现了一批符合各地游客需要的创新菜,进一步提高了陕西餐饮的知名度。现状——争流竞胜 异彩纷呈 早在唐代,西安(古称长安)就是全国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全国餐饮和饮食文化的中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寄胡麻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一诗。其实,诗中的“胡麻饼”就是我们今天吃的芝麻烧饼。 三秦大地烨烨华章,名品饮食千古蕴藏。流传于陕西的各式小吃,不论是宫廷的、民间的,数量庞大,做工精细,深受中外人士的欢迎。陕西人在挖掘、整理、保留这些传统餐饮的同时,又给它增添了新的内涵。如把传统的各式各样的饺子和小吃组成使人眼界大开的饺子宴、小吃宴、仿唐宴、宫廷宴。在这里,人们吃的不仅仅是几碟菜肴,而是在品味文化与传统,感受历史脉络和民族风情。 清真菜在中国的菜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陕西以牛羊肉泡馍为代表的清真餐饮近年来更是独领风骚,西安的老孙家、同盛祥等,则是闻名遐迩的美食店,成为各地游客的口福之地。 餐饮业是一个多面发光的镜子,打理顺畅,不仅能带来最直接的消费,而且对拉动农业、食品加工业以及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发展餐饮业,弘扬“秦食文化”,业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和促进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与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境界一“果腹”吃的第一大境界当然是“果腹”,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个境界的吃,不需要费心找地儿,各种商场的小吃城;街头的成都美食和中式的快餐店,如:各式面馆、永和豆浆等,西式快餐的麦当劳、肯德基也可列入其中,一盘宫保鸡丁,一盘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汤,一碗主食足以。一个人,两个人,三五人均可。这个境界的吃千万别麻烦,一麻烦就脱离了本质,吃起来也就十分不爽。境界二“饕餮”吃的第二大境界应该是“饕餮”。吃的是一个“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稍大众的馆子,稀里哗啦点上满满的一大桌菜,价钱却不贵,胡吃海塞一通,兴致所致,还能吆喝两声,划几下拳,甚至还可以赤膊上阵。适合这种吃法的有涮肉、大众菜等。但免不了一个“俗”字,有不雅之嫌疑,同时也有浪费之嫌疑。境界三“聚会”吃的第三大境界应该是“聚会”。此境界重在这个“聚”字。家人、朋友、加班聚餐等都属于这一类。这种吃不需要太多的讲究,“吃”是个形式,关键在“聚”背后的引申含义。逢年过节、生日聚会、升迁发奖,友人来访,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去趟馆子,这是一种礼节上的习惯。这种吃讲究个热闹。不需要太豪华和奢侈。金百万、金鼎轩、小土豆、稍微高档一点的川菜馆如巴国布衣等之类都可以满足需要,高档一点的还可以去吃一些比较流行和有名气的馆子。境界四“宴请”吃的 西餐第四大境界应该是“宴请”。多以招待为主。商场招待、官场招待、公务招待、上下级招待、危机处理招待、重大事情招待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种吃不以“吃”的本质为主旨,关键在于这个招待背后的目的。所以,这种吃重在讲究一个排场,价钱昂贵,因此也多以公款招待为主。在京城,这是支撑餐饮经济的重要支柱。这种吃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多都是在“包间”进行,所以,对馆子的要求要严格一点。如各大宾馆饭店的豪华餐厅,知名大酒楼等、海鲜、鱼翅、鲍鱼宴、官府菜等。但这个境界的吃难免给人一种有暴殄天物之叹,吃后回来,却又发现没有吃饱。境界五“养生”吃的第五大境界应该是“养生”。它比较讲究“食补”,是大吃大喝在认识观念上的一种理性升华。这种吃多以正宗的煲汤为主:甲鱼汤、老鸦汤、野山菌汤等,足足地焖上十多个小时,满满地端上来,味道纯正,饱饱地喝上一顿,无比滋润,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就是从心理上对积劳的身体也是一个安慰。在北京,这样的馆子有很多,进入饭店的正门,有一排瓷罐摆着,大多比较正宗。江西来的瓦罐、广东来的各式煲、云南来的野山菌汤、正宗的鱼翅煲、潮洲来的燕窝汤、官府菜的南瓜鱼翅都是比较典型的。但有时价钱却是一个瓶颈,不是一般人轻易就能上口的。境界六“解馋”吃的第六大境界应该是“解馋”,吃的东西一定要“鲜”。这个境界有两个层次:一是吃“物”,如那些只常听说却鲜见的鲜物鲍鱼、龙虾、法式大餐之类;二是吃“名”、吃“文化”:如大董和全聚德的烤鸭,顺峰、黎昌的海鲜以及淮扬菜、杭州菜、本帮菜、谭鱼头火锅、皇城老妈、孔乙己酒店等境界七“觅食”吃的第七大境界应该是“觅食”,那就得四处去“找”。在寻找中获得“吃”的乐趣,是本境界的一大妙处。这个“找”又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有目的地去找口头盛传的流行馆子;一个是漫无目的地找寻意中的吃处。这个“找”字重在一个偶然发现,豁然开朗,一下子就对上了当时的心情和感觉。境界八“猎艳”吃的第八大境界应该是“猎艳”,所以馆子要“奇”。这样的馆子都是比较稀罕的特色店,如:非洲来的、越南来的等都在这一范畴。“新”、“奇”、“特”是主要特征。适合这类馆子的人群一般是时尚人士、有品位的少夫少妻、白领人群等。价钱中档,不用担心被宰。境界九“约会”吃的第九大境界应该是“约会”,这时吃的已经不是“物”,而是“情”。大多的时候,点的多,吃的少。这种吃千万不要是两个同性别的人,以免让人误会,最好也不要是夫妻,因为已过了“约会”的阶段。凡是到这种地方来吃的,两人之间大多都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说出来就变得俗,不表现出来又压抑。于是,以一个“吃”的借口“会”在一起,吃也吃了,谈也谈了,尽管大多的时候没有吃。适合这类吃的馆子如:茶餐厅、有餐饮服务的咖啡店,而且一定还要有柔软的沙发。境界十“独酌”吃的最后一个境界应该是“独酌”,在于一个“品”字,吃什么不太重要,关键是一个寥落的心情,要么伤感、要么闲适。这种馆子一定要是隐匿在很深的巷子里,店面古朴,又十分宁静。这个时候还应该有一瓶古典的酒,最好屋外再飘着零星的雨丝或雪花。一个人浅斟低酌,物我两忘。惟一的遗憾是,这种店已经很少有,恐怕只有在梦里才可以见得着。
到陕西旅游的人们,主要是为了看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九处世界遗产。但是陕西不止有着这些世界遗产,陕西的饮食文化也是有着独特的内涵的。 那么,下面随我一起来看一下陕西文化吧! 一、陕西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陕西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发祥地,民以食为天,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与繁荣,必然促进和带动饮食文化的发达和发展。西安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的地方,历时1100多年,为了满足众多帝王将相、豪门贵族的饮食需要,陕西这块土地上必然会最早、最先诞生饮食文化。在陕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诞生了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多项第一:中国最早的宴席“周八珍”;中国第一本烹饪理论典籍《吕氏春秋·本味篇》;烹饪一词最早也见于《周易》一书,并解释为“以木巽火,烹饪也”;中国最豪华、最奢侈的宴席是唐朝的“烧尾宴”等等。而且,据粗略统计,中国的历史名宴中,陕西的数量最多,且多出自唐朝。 陕西的名菜、名宴、名点,大多与历史事件有关,其背后几乎都有美丽的历史传说与故事,而这些故事和典故多与皇宫、皇帝有关。有的名菜、名点、名宴的故事甚至还不止一个版本,比如陕西的羊肉泡馍和岐山臊子面就有多个不同的传说。陕西凉皮有秦镇凉皮与汉中凉皮之分,各自有不同的故事传说。在陕西某些饭店吃饭,上每一道菜,服务员都会给你讲一个与之有关的传说或故事。不只是古代,陕西现代与近代出现的一些餐饮品种,也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有的是古已有之,有的则是新编的。 二、盛唐长安名宴层出 在陕西饮食文化历史上,不能不提到一个时期,那就是开放的盛唐。其首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都市。盛唐饮食文化的发达表现在几个方面:烹饪原料、辅料及调味料的品种空前增加,数量丰富;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更趋成熟;饮食市场空前发展和繁荣;名食、名饮流派纷呈,在《陕西烹饪大典》中记载的古典名菜、名点50%以上都产生在唐朝;名厨名宴辈出;长安与国内外饮食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唐朝不但出现了一大批名厨,而且也产生了一大批名宴。如:烧尾宴、曲江流宴、杏园宴、柏梁宴等。而这些宴席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尤其明显。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诗、画、乐、舞等文艺现象最繁盛的时代,长安又是全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自然也很高,不但吃好、吃饱,而且还要求吃得有兴趣有品味。如此以来,烹饪和菜肴中强调了文化性和艺术性,于是,菜肴中的花拼作品和面点小吃中的造型作品大盛。唐菜肴中的花拼作品不胜枚举,最有代表性的是“辋川小样”,被称为中国烹饪凉拼艺术的开山之作,是20盘为一组的花拼冷盘,它按照唐代的山水画家、诗人王维所绘的“辋川图”中20个景区的山水景色而做;唐代面点作品十分讲究造型,代表性作品是唐中宗时宰相韦巨源的“烧尾宴”中的“素蒸音声部”,这是一组用面团捏塑造型、蒸制而成的面点作品。它将面团分为70份,捏造成70个美如仙女的面人,其手各持不同乐器,组成一个大型的乐舞场面。此面点上席时,要按照乐舞演奏的章法来安放各人的位置,赴宴宾客观赏品评之后,再下筷一个一个吃掉。 唐朝,长安与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有政治、文化、经济和贸易往来。当时长安最多的外国人是阿拉伯人、欧洲人。这些人把国外的饮食文化带到了长安,同时也把长安的饮食文化带到了国外,大大促进了唐朝和外国饮食文化的交流。西安的牛羊肉泡馍就是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结晶,西安的穆斯林将胡人的胡饼与当地的羊肉汤巧妙结合,烹制为流传至今且经久不衰的名吃。 您可能还喜欢: 浙菜菜系的几大特点 浙菜的文化溯源及菜系介绍 徽菜的起源历史与发展 美食文化的交汇点“上海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浅谈福州饮食文化福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它的文化、经济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在福州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已经生活了十几个春秋。喝着闽江水,吃着福州菜长大的我们,又对福州的历史和沿革了解多少呢?为什么介绍地方历史的书籍,一定少不了介绍该地的饮食文化呢?因为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参照物。比如说如果一个地方的主食以干粮为主,那么该地历史上至少有一个时期肯定是自然灾害和战争多发地带。身为福州人,我们对本地的文化有着极深的兴趣。然而"福州文化"这个课题涵盖面太广,加上我们能力有限,研究"福州文化"确实有难度。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福州的饮食文化,多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福州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州文化,了解福州,我们决定研究福州饮食文化这个课题,这样课题面相对小一些,也为我们标明了整个研究的方向。研究饮食文化,首先要从理论上入手。本组组员进行了详细的分工,通过上网、翻阅书籍等方法得到了许多资料,还有幸采访了著名的福州文化专家方炳桂老先生,从而获得了不少有关福州历史文化以及福州民俗的知识。我们还通过对街头路人所做的调查以大街小巷的走访,得到了有关现代福州饮食文化的不少信息。福州饮食文化的形成福州最早的居民是"闽族",后来越王勾践的13代子孙无诸从越国迁来,当上闽王,因此,福州人被称为"闽越族"。福州饮食文化的形成总体来说受到了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历史因素。根据闽侯县甘蔗镇恒心村的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保存的新石器时期福建先民使用过的炊具陶鼎和连通灶,证明福州在5000多年以前就已经从烤食进入煮食时代了。另外,根据遗志中所保存的贝壳类动物化石,说明当时先民的饮食是以水生动物为主。二、移民因素。中原的饮食文化也对福州饮食有一定的影响。在南宋以前闽越族的人数非常少,大约只有3至4万人。后来几次大迁移,才使福州人多了起来。最早的一次是晋泰康3年时,北方发生动乱,许多人被迫逃往南方沿海城市,如广东、福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到了福州。当时据说有8个姓氏到了福州,称为"8姓入闽"。历史上许多逃荒的百姓都往福建迁徙,所以很难说当代的福州人都是地道的福州人。中原移民带来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比如,现在很普通的小麦、面粉等,就是由中原传入的。所以,福州饮食文化的形成,还经历了中原汉族文化和本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三、华侨的影响。福建省又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从海外引进的新品种食品和一些新奇的调味品,对丰富福州饮食文化,充实民间饮食的内容,也发生过不容忽略的影响。福州人民经过与海外,特别是南洋群岛人民的长期交往,海外的饮食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福州人的饮食生活中,从而使福州饮食成为带有开放特色的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福州饮食文化的特点《福建通志》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两信潮生海接天,鱼虾入市不论钱"等诗句。这些都是古人对闽海富庶的高度赞美。福州人民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烹制出珍馐佳肴,脍灸人口,并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研究福州的饮食文化就要从我们老百姓家里和饮食习惯谈起。福州人见面喜欢问:吃饭了吗?这里的"饭"是特指米饭。而普通话中的"吃饭了吗?"中的"饭"指的是所有的食物包括米饭面条蔬菜鱼肉等等,至某个人一日三餐中一粒米都没吃,也叫"吃了饭"。比如说,某人请某人吃饭,可以只吃些鱼肉之类。但在福州人的观念中,这不算吃饭,福州人的餐桌上一定要有米饭,稀饭也好,干饭也好,没有米饭就不叫吃饭。这就是福州家居饮食中的一大特点。 至有些老人,一不吃米饭就会难受。福州饮食又分为福州菜和福州小吃两部分。福州菜是闽菜的主流,有"福州菜飘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福州菜,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福州菜显示了四大鲜明特征:一为刀工巧妙,寓趣于味,素有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比较有名的菜肴如炒螺片。二为汤菜众多,变化无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最有名的如佛跳墙。三为调味奇特,别是一方。福州菜的调味,偏于甜、酸、淡,喜加糖醋,如比较有名的荔枝肉、醉排骨等菜,都是酸酸甜甜的。这种饮食习惯与烹调原料多取自山珍海味有关。善用糖,用甜去腥腻;巧用醋,酸甜可口;味偏清淡,则可保持原汁原味,并且以甜而不腻,酸而不峻,淡而不薄而享有盛名。但这种口味偏酸甜的现象在福建省内又只出现在福州,只要到了闽北,就会发现那里的饮食是偏咸的,这又说明了福州饮食习惯鲜明的地域性。福州菜还善用红糟、虾油等调味,这是别处所没有的,风格独特,别开生面。再来看看福州的小吃。从地理、行政区划和语系看,福州地区很大,包括了福州所辖区县乃至说福州话的千万人口的很大一片地区。所以,福州小吃有百种之多。福州风味小吃始于何时,史无定论,只能从历史的传说和诗歌中找到一些痕迹。如光饼和鼎边糊是明代嘉靖年间,老百姓为慰劳抗倭的戚家军所做的食物,又如清代诗人在《闽俗清明》中有一些相关的诗句,此外末见有更多的记载,所以福州小吃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之说。一般地只能说它是"随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这种来自民间、从家居走向市场的风味小吃,即使是经过商家业主的包装美化,终究还是不能摆脱粗饱、油腻、以甜为主的弊病。因为过去人们为了填饱肚子,维持生命,需要米面糖油,有米面糖油就满足,就叫好。福州的一种很普通的小吃---芋泥,做法很简单,将上好的槟榔芋蒸熟、捣碎、拌上猪油、糖即可,过去这道菜上桌时,最好面上要浮着一层厚厚的猪油,这在现在的我们眼里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多糖多油的饮食习惯就是福州风味小吃的基础。现在的福州小吃,大多数以早点的形式存在于街头巷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家所熟知的蛎饼、鼎边糊、芋头糕等。后 记我们的课题研究结束了。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我们对福州的饮食文化,福州的历史以及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从饮食中了解自己的家乡,更热爱生养我们的这一片热土。当然,我们的收获还不只这一些。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这个新生事物,我们都没什么经验,所以在活动中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在研究的前期时间里我们就没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白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而且由于本组成员众多,如何协调、统一组员们的行动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整个研究活动才渐渐走上了正轨。在一个学期的研究学习结束时,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掌握了“收集、分析、综合”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现在,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这学期的研究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绩。福州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南国地方特色。特别是福州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烹饪界独树一帜,成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的主体。福州美食,高档的有闽菜系的满汉全席、鱼翅席、海参席、燕窝席、鱼唇席、佛跳墙等,其中最享盛名、誉满中外的是"佛跳墙",被列为闽菜谱的"首席莱"。闽莱常列为国宴之一。福州的风味小吃有鱼九、扁肉燕、虾酥、蛎饼、光饼、鼎边糊、春卷、炒粉、福州线面等数十余种,深受广大民众和游客的欢迎。近年来,福州还引进了川菜、粤菜、京菜、浙菜、苏菜和西餐、西点等其他七大菜系的名菜,使饮食业形成繁花似锦、众星拱月的盛景,被人称为是"美食家的乐园"。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看看(食品与营养科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