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腾冲玉石文化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腾冲玉石文化毕业论文

腾冲也是云南的啊,早先的时候翡翠进入中国是通过腾冲过来的货多。现在通关了。瑞丽,腾冲都能过关,翡翠是产自缅甸密支那地区的。

七彩云南的 旅游 景观闻名遐迩。而腾冲,这个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城市,作为云南省级 历史 文化名城,不仅具有独特的 旅游 风光,更富有令人神往的文化积淀和力量。前不久,利用休假机会奔向腾冲,我们近距离领略了这座小城“包容天下、彰显个性”的腾越文化。 图说:云南腾冲的乡村 腾冲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地,是滇西交通要道。边陲古道的马铃声,悠然传响于漫漫路途。孙中山曾说,“道路者,文明之母,财富之脉也”。当年大马帮的久远与辉煌、艰难与壮阔,极具史诗般性质,正是马帮驮来的金腾冲,促进了西南文明与中原文明、世界文明的交流。“蜀身毒道”、清脆驿铃、跋山涉水、远走夷方,用马背和汗水创造了独特的异彩流光。“冬时欲归来,高黎共上雪。夏秋欲归来,无那穹赕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 图说:过去运输玉石的马队 腾冲的玉石文化得天独厚,丰富的温泉资源也值得称道,但是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腾冲 历史 上涌现的众多文化名人,其中李根源老人显得尤为传奇。李根源(1879-1965),梁河九保人,别署高黎贡山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凭栏一片风云气,不做神州袖手人。李根源积极主张抗日,被任命为云贵监察使,发表著名的《告滇西父老书》和长诗 《滇西行》,组织发动滇西军民奋起抵抗日寇,并亲赴保山前线,誓与之共存亡。腾冲人民配合正规军,终于1944年9月将日寇逐出腾冲。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先声。李根源不仅是著名的爱国政治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学者、诗人,编辑、刻印的大量书籍中,以《永昌府文征》为巨,共136卷、约五百余万字,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 图说:1943年,李根源摄于腾冲 腾冲名人中,李曰垓很具代表性。李曰垓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曾参与云南辛亥起义、护国起义,是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革命家。章太炎称他为“滇南一支笔”。 李曰垓膝下两儿皆具名望:长子李生庄从事学生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和顺图书馆第二任馆长;次子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少年时期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两次到日本留学,均因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愤然弃学。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书”,1936年由上海的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到1948年12月,印行达32版之多,产生过较大影响。《大众哲学》用人们身边的生活实例,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使“新哲学”开始走进人民群众,深得广大青年喜爱,引导了几代进步青年走向革命。 图说:腾冲黑鱼河雨林景观 我们还走访了腾冲的 历史 文化名镇和顺,早在2005年,和顺就摘取中国魅力名镇第一名。跨过双虹桥,中西合璧的和顺图书馆扑入眼帘。它建于1928年,前身是清末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1934年藏书量就达二万余册,俨然是20世纪30年代腾冲的信息中心:“1934年,和顺归国华侨尹大典先生将自己装配的收音机捐赠给图书馆,并与当地一些热血青年每晚收听和记录国内外重大新闻,连夜刻印成‘和顺图书馆电讯三日刊’——1945年日本人投降的消息,滇西民众就是通过这份‘三日刊’在第一时间知道的。” 图说:腾冲和顺古镇 清末,是西学东渐、新旧碰撞、新思潮奔涌的时代,与腾冲相邻的印度、缅甸等国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此地因此得风气之先。听导游介绍,这个图书馆从萌芽、诞生直至1979年被纳入正式编制,它的修建资金、馆藏书籍、运作管理,都依靠乡人、华侨的力量。目前,该馆藏书仅七万多册,但其中一万多册为廿四史、武英殿聚珍丛刊等古籍,堪称“乡村第一图书馆”。 腾冲历经沧桑,聚积着丰沛深厚的 历史 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三征麓川、甘稗地之战、马嘉理事件、腾越首义、焦土抗战,腾冲人民以英勇顽强谱写了一段段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壮丽史诗。尤其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腾冲是中国远征军出发和击退日军的重镇,当地至今传颂着飞虎队、驼峰航线以及史迪威公路等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矗立着腾冲人民修建的国殇墓园,昭示着人民不忘 历史 、开辟未来……(朱亮高 李作言)

腾冲县人民政府县长张惟建

一、发挥翡翠文化发祥地效应,激活翡翠产业资源禀赋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中国翡翠第一城腾冲,很早以前就因翡翠而具有无与伦比的地缘效应和区位效应。

由珠宝玉石行业引申的翡翠文化效应起源于腾冲。翡翠文化作为中华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器出腾越,腾冲出碧玉”之说和全国独一无二的白玉祖师殿就是对翡翠文化最好的诠释。事实证明,是腾冲商贾首先发现、加工翡翠,经过历代无数腾冲商人的不懈努力和近600年的历史积淀,终于形成今天独特的翡翠经济和翡翠文化,尤其是腾冲产生的翡翠文化为中华玉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秦、汉以来,腾冲就是一座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于一体的中国边境名城,也是边地汉文化的中心,更是翡翠文化的诞生地,很久就具有翡翠文化发祥地效应。几百年来,腾冲不仅一直是缅甸翡翠、红宝石和斯里兰卡金绿猫眼等众多宝玉石原料的集散地,而且还曾经是东南亚宝玉石加工中心,本身就是一份厚重的翡翠文化遗产,名不虚传的梦幻翡翠城。数百年来,腾冲人为此走出了一条艰辛卓越的翡翠之路。

历史上,腾冲的翡翠产业资源禀赋是那样的丰裕鲜活。腾冲与缅甸山水相连,无天然屏障,两国边民往来频繁。翡翠产于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勐拱(元代设蒙光路军民府管辖)等地。玉自南金沙江来,昔为腾越(今腾冲)所属,夷人采之……;自元代开滇以来,数百年间,产于北缅甸之珠宝、玉器、玛瑙、琥珀之属,因交通发达,愈为内地人士所注目,商人采之,转贩各处。云南地当中介,腾冲乃古西南丝绸之路要冲、重要驿站和商埠,故购买珠玉者,辄或疑云南为其产地。明正统以后,中缅边界呈现边地靖息,民庶安堵,内外肃清,军转民从商者众。明、清两朝腾越设八关九隘,内地商人出关互市,岁不下千百人,缅人以珠宝玉器易铜斤数十万。

从发展历史上看,持续下来传统意义上的腾冲商贸史其实是一部翡翠史。腾冲翡翠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有“玉出腾越(今腾冲),活跃神州,艺满天下”之腾越翡翠品牌。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腾越游记》里,记述“二十五日,晓霁,崔君来候余餐,与之同入市,买琥珀绿虫。又有顾生者,崔之友也,导往碾玉者家,欲碾翠生石(翡翠)印池杯子,不遇,期明晨至……”。近六百年来,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的腾冲人,一代又一代进行着翡翠经营,从而使腾冲成为“十人八九缅经商”的著名侨乡。腾冲不仅被誉为极边第一城,而且还拥有翡翠城和琥珀牌坊玉石桥的美誉,在翡翠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崛起了三盛号、源盛号、宝发号、洪盛祥……茂恒等众多对外贸易商号,而且还造就了一大批行家里手、琢玉高手,一批又一批从事珠宝翡翠的跨国商号相继崛起,以腾冲为集散中心的翡翠交易辐射到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

腾冲县县长张惟建致辞

腾冲翡翠源远流长,早在宋元时期,腾冲就首开翡翠加工之先河。翡翠原产于缅甸北部,元明及清初均属腾越管辖。腾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加工集散地,加工历史近600年之久。明中叶,从永昌、腾越到缅甸的密支那一线的古驿道就开有著名的“宝井路、玉石路”。翡翠文化和玉文化已渗透到腾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之路上,腾冲用足用活了宽领域翡翠产业资源禀赋。

作为西南边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著名的“史迪威交易的兴旺。由于腾冲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玉石产地只有358千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腾冲几乎成为缅甸翡翠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玉石交易量几乎占全世界的九成。清代,腾冲的华侨规模化地经营玉石厂,涌现出了毛应德、寸尊福、张宝廷等多位翡翠大王,历史上腾冲的段家玉、绮罗玉、官四玉、振坤玉、王家玉、马家玉等美玉、名玉竞美争奇,翡翠大王享誉中外。20世纪初,腾冲玉石翡翠交易量大增,1902年玉石进口量为271担,1911年增至628担,1917年达801担。每年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于腾冲与缅甸之间,缅甸珠宝玉石源源不断进入腾冲,腾冲翡翠加工达到鼎盛时期。民国初,从事玉雕作坊的有100多家,工匠3000多人。当时,腾冲城内的“小月城”是珠宝商人的聚散地,上百个琢玉坊连成一片,红蓝宝石、翡翠雕件琳琅满目,高中低档货色齐备,被人称为“百宝街”。“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赀来;琥珀牌坊玉石桥”就是腾冲当时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腾冲抗战沦陷前,城内小月城百宝街的铺面连成一片,高、中、底档的翡翠产品货色齐备,虽全国处战争状态,生意仍十分兴隆。当时腾冲多为“前店后厂”形式,“家族店、夫妻店”居多,也有较为专业化的大作坊,生产规模大,分工极细。有解玉行、细花玉匠、玉拱眼、玉光工、玉大货匠、玉小货匠等行当。可以说是这些工匠、店铺和所有的繁华传承了翡翠文化的理念,成为今天的翡翠产业资源禀赋。

元、明、清时代,宫廷官员收购到翡翠后,常常在腾冲就地加工制成朝服,官帽上的帽珠,镶嵌在玉带上的玉片、玉牌、佩戴在手上的玉扳指;作坊里大量加工的是民间的首饰,有玉簪、手镯、耳环、戒指、玉锁牌、玉罗汉、玉八仙、玉念珠等等,形成加工销售一条龙。更有一掷千金、万金的毛石赌货,让珠宝商们趋之若鹜。数百年之后,时至今日,翡翠城建起了4个片区的腾越翡翠城、腾越珠宝城、文星步行街和腾冲珠宝玉器交易中心等专业街,还有距县城24公里的1个翡翠加工中心——荷花乡翡翠中心。2007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莅临腾冲,回良玉副总理一行到以加工翡翠闻名的荷花乡考察了翡翠产业,认真向翡翠加工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腾冲有着独特的沿边优势和翡翠产业资源禀赋,这里是离翡翠产地最近的地方,有着便捷的通道和历史上的翡翠商旅之路;这里有着悠久的翡翠文化传统,有着腾冲人代代相传的翡翠文化;这里有着源远流长的翡翠加工贸易集散历史,有着翡翠经销、设计、加工一体化相互完善的网络。明清时期,世界翡翠交易和加工的九成在腾冲,如今仍然是世界翡翠贸易的重镇,大量翡翠从腾冲再到东南亚。腾冲冠名“中国翡翠第一城”,可以说当之无愧。

二、保障产业要素合理流动,实现整体效益乘数效应

尽管古西南丝绸之路的繁华已成往昔,但历史与现实的热望并未因此而消弭,腾冲翡翠产业构建于大商埠之上的潜能依然在与时俱进。

1932~1942年,腾冲玉雕业渐衰,在抗战沦陷前夕,琢玉坊减至40多家。新中国成立后,玉石来源减少,销路不畅,从业者大减。20世纪50年代前,缅甸出产的玉石运到腾冲集散占世界玉石交易的90%。1950~1 954年,从业者仅16户24人,生产时断时续。1 956年的玉器生产合作社有20多人参加。1961~1 965年,玉器生产有所发展。文革伊始,玉雕加工处于停滞状态。1973年成立县工艺美术厂,县城一至六街的玉雕厂也进行加工。1975年,产玉器万件。1979年产万件。1 985年产万件,产值万元。1974~1985年,加工数量达63万余件,许多个体艺人也参加了玉器加工。2006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玉器百花奖评选活动中,由腾冲玉雕师创作的玉雕精品摘取了一金一铜的好成绩。

不同资源禀赋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腾冲边境贸易被迫停止,玉石的进口渠道也被关闭。1981年腾冲恢复了边境小额贸易,腾冲边贸企业逐步走向缅甸进口玉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腾冲至缅甸密支那公路的修复通车,腾冲玉业得以重振。1996年玉石进口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顶峰,进口量达万千克,进口额达亿元,约占当时全国进口量的70%。全县经营玉石的企业达100多家,加工户600余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城乡翡翠玉器产业蓬勃发展。1998年以来,缅甸政府允许玉石以大宗贸易的方式从仰光出口,而云南玉石进口渠道不畅,进口环节税收较高,手续繁琐,加之经营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曾一度繁荣的玉石交易转入低谷,与腾冲天赐的资源优势和“翡翠城”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但对于充满着“穷走夷方急走厂(去玉石场上场)”精神的翡翠城的人们来说,今后将努力克服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以及只靠增加投入而没有提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收益不良的状况。

翡翠加工的原始方法

近年来,腾冲县委、县政府将翡翠产业作为骨干产业来抓,努力营造经营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市场监管,牢固树立“腾越翡翠”品牌意识。2005年,有经营权的公司商行50余家、加工户400户、经营店铺180余家,年产值1亿多元,年销售额约2亿元。2005年7月成立的荷花乡玉雕专业合作社,会员之家有40多户。规模化加工销售的玉雕中心有36户,荷花乡党委、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占地亩的荷花乡客运站内,投资150多万元,建设可容纳42户加工与商铺连体的荷花乡翡翠中心,预计于2008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距县城24千米的荷花傣佤民族乡,从半坡玉雕村搬迁至乡街的农民翡翠加工户已达100多户。

翡翠加工的现代方法

腾冲翡翠产业规模化效应已初步形成。特别是东盟和国内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换之中,腾冲要与国际接轨实现这一转换,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变得极为重要。

七八年来,腾冲将翡翠产业作为优势项目对外招商引资,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植根腾冲,共谋翡翠产业发展,先后建成了珠宝交易中心、腾越翡翠城、文星步行街等几个翡翠专业市场;官房集团正在建设“腾冲翡翠文化商贸经济园区”,并与昆明理工大学建成了云南省首家国际珠宝艺术学院,即将对外招生;腾冲亿翡翠建设的翡翠古镇一期工程竣工招租,将再现腾冲“琥珀牌坊玉石桥”的形象;腾冲县工商联大力支持湖北东方金钰公司,帮助落实占地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翡翠加工交易中心用地,该中心现正在开工建设之中,建成后的翡翠交易中心将成为亚洲知名的以翡翠毛料收购、拍卖、加工、销售、展示为一体的交易中心,以及体现翡翠文化、翡翠雕琢艺术为主题的集翡翠博物馆、翡翠文化馆、中国玉雕艺术馆为一体的翡翠文化园区。可以说,腾冲翡翠产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期。

因为合作与联动,优势互补,整合产业优势资源,所以最终实现整体效益的乘数效应。从2001年至今,先后引进了腾越翡翠城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柏联和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官房集团腾冲开发有限公司、腾冲亿翡翠旅游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北东方金钰公司等5家有经济实力的外地企业入驻腾冲发展翡翠产业,为腾冲翡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腾冲翡翠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了集加工、销售、理论研讨、文化培育为一体的翡翠商贸园区,实现整体效益的乘数效应日趋成熟。腾冲有翡翠经营权的公司、商行24家,玉石加工户245户,目前腾冲经营翡翠的企业有600多家,个体工商户就更多了。如果到翡翠商贸城的翡翠工贸一条街转一转,你就会发现这里都是经营翡翠的;经营门市店铺的500余户,有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值约3亿多元。

腾冲县城一角

三、发挥南亚大通道沿边优势,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要素

大通道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概念,应该形成系统,形成网络,搞好配套。腾冲早在1826年就开始了对外开放,具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有非常鲜明独特的生产要素中的古道和商务信息特色。在翡翠第一城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对构建区域经济新秩序,腾冲始终坚持大通道促大开发的态势。

通过开放促开发。腾冲翡翠产业抓住对外开放的特点,从通道建社上透析,近现代腾冲交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对外开放史,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翡翠玉雕的发展史。翡翠对于腾冲的辉煌始终体现在对外开放的不同层面宽领域上。腾冲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条道路比北方的丝绸之路,比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还要早,它是当时中国连接印巴大陆的重要通道。有人说是马帮驮来了翡翠城,是因为近现代的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转运到边城腾冲,并使通过腾冲口岸的大量物资流向缅甸和印度,并通过印支大陆出海走向世界,腾冲因此成为当时重要的商都和翡翠加工地。近代随着滇缅公路(中印公路)的开通,一条大道经过宝井路和玉石路,彰显腾冲在国际通道中的重要地位,一条大道贯穿了整个翡翠市场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腾冲的区位效应和地缘效应,使之一举成为翡翠产品的集散地。随着我国南向互利战略的实施,在继云南省确立“面向南亚东南亚大通道”建设的发展思路后,保山率先提出“云南走向南亚,保山先行一步”的战略构想,腾冲县把自身的发展放到全国和云南面向南亚开放的大战略中去思考,地区之间通过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的流动而实现的相互开放,相互融合。从一体化涉及的地域范围及广度考量,逐步形成次区域一体化。所以,必须用足用活腾冲作为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全面推进公路、航空、铁路交通等硬件建设,积极构筑面向南亚开放的交通网络,并大胆提出建设“中国走向南亚第一县”的战略构想。今天,腾冲境内除了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猴桥口岸以外,另外还有滇滩、自治和三岔河等1 6条边境通道,是中国与缅甸进行贸易的前沿。因此利用好腾冲的沿边效应和口岸效应,为腾冲翡翠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先机和条件,使经历了一个从兴盛到衰落漫长过程的翡翠业再现辉煌,使腾冲世界翡翠商城的历史地位得以复苏。

回良玉副总理视察腾冲翡翠产业(背影为腾冲县县长张惟建)

为做大做强翡翠产业,重现世界翡翠商城的辉煌,建立翡翠商贸加工特区,腾冲县充分发挥前沿和前卫作用,统筹区域发展,做好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工作。腾冲县始终坚持实施走向南亚战略,以经过腾冲的中缅印公路为契机,开放兴腾,扩大对外开放成果;全面提升腾冲的产业层次,大力培育能支撑腾冲经济的翡翠支柱产业这一重要生产要素。

当前,随着腾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建设深入推进,腾冲翡翠产业再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腾冲抓住云南实施“走向南亚”战略的发展机遇,启动国际大通道建设。在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中腾冲的区位效应日趋明显。如果按昆明到保山市下辖的腾冲县修筑高速公路的里程、腾冲到密支那修建二级公路的里程计算,从昆明经腾冲、密支那到缅印边境的班哨,再到印度雷多只有约1200千米,相比较绕道马六甲海峡的6000千米海路要近4800千米。如果全部建成高等级公路,从昆明到雷多全程仅只需十多个小时。可以看出,经过腾冲的中缅印公路,将是连接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最便捷的陆上通道,更是中国沟通南亚次大陆的最便捷的桥梁。如今,腾冲至缅甸板瓦二级油路已建成通车;腾冲至缅甸密支那二级油路通车;腾冲驼峰机场经国务院批复立项,2008年建成通航;保山至腾冲高速路将于明年开工建设。围绕把腾冲建成“对内连接滇西、滇西南,对外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枢纽”,建成“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两大目标,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打造精品旅游区,腾冲翡翠旅游日渐升温,知名度不断提高,翡翠已经成为腾冲旅游的一种代言物;2006年到腾冲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旅游者达到万人次,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翡翠已成为腾冲的形象产品和重要旅游代言品,不失为腾冲的一大特色产业,购玉器逛翡翠城的旅游发展无疑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旅游业与翡翠业的强强联合。腾冲在中国走向南亚战略中的地位和发展速度已引起了各级的重视和外界的关注。这为腾冲翡翠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翡翠只产于缅甸北部,腾冲与缅甸山水相连,距翡翠产地只有300多千米,这比取道仰光出缅近1000千米,比到泰国清迈近1400多千米,腾冲的区位优势明显。2007年4月,随着腾冲至缅甸密支那公路境外段的建成通车,这条在“云南对外开放史上第一次由市县两级政府与缅甸政府打交通促成修建”和“云南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历史上第一次由地方自筹修建高等级跨国公路”标志着大通道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大量的翡翠原料将更加便利地进入腾冲。随着机场通航,国内外的翡翠商贾到腾冲开展商贸活动将更加快捷、高效和安全。按照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共同有效普惠关税(CEPT)”,在中国和东盟的大幅降低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改善的7000种产品中,翡翠珠宝作为其中一项得以发挥,不期即将实现翡翠第一城生产要素的整合。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南向互利战略的实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和腾冲翡翠旅游将成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腾冲翡翠又是区域经济中的新举点,开展境外旅游,打通南亚国际大通道,促进区域翡翠经济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2007年4月中国腾冲至缅甸密支那境外段公路通车典礼在位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的边境重镇甘拜地隆重举行

腾冲与缅甸两地人民情感交融,风俗、文化相通,边民和睦相处。在长期的翡翠产业开发过程中,形成了超越国界和区域的独特的胞波情谊。加之近年来,注重对缅交流,市县两级先后40多次组团出访缅甸,与缅方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双方的关系更加牢固,缅甸中央政府对缅北的对外开放已引起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建设了具有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特色的商口交易展示区、建成腾冲黑泥塘边民互市区等,并促成缅甸政府同意开通将毗邻中国的甘拜地口岸列为与中国猴桥口岸对等的国家级口岸,提升了贸易规模和档次。改善对缅关系,恢复腾冲翡翠加工集散功能。世界上距翡翠原产地最近的腾冲,曾是缅甸翡翠的最大集散地,由于历史和战争的原因,沉寂数十年。当前,要抓住腾冲与缅甸关系的逐步改善和腾密路大通道发展的机遇,采取措施,扩大玉石原料进口渠道,增加进口数量,简化口岸进口手续,降低进口和经营环节税费,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为腾冲翡翠产业加速发展创造条件。

四、形成开发主导型产业模式,推动信息化导向型产业协作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腾冲县人民政府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将翡翠特色产业列入发展规划,用好用活翡翠产业资源禀赋,翡翠产业集群优势逐渐得以发挥,并将产业纳入全国珠宝产业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加快资源有效整合,并呈良好态势。

翡翠产业作为腾冲的一项主导型产业,腾冲的翡翠业多方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大力促使区域翡翠产业协作,实行互补性和结构性合作并存,以结构性合作为主;坚持以民间翡翠加工合作为主、政府合作为辅,形成一定层次的结构优化、多元化、整体化、互动化的翡翠产业协作关系,提高加工增值能力。对于翡翠加工业这项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努力提高区域翡翠产业结构升级和翡翠区域性国际 竞争能力,结合翡翠文化与现代经营理念,创新经营观念、创新营销模式,在全国实行连锁经营,统一标识,统一宣传,统一售价,统一售后服务,构建以腾冲为基地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营销网络,扩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努力把腾越翡翠品牌打造成全国驰名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实施科技兴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三大战略,切实加大政策支持,着力打造腾越翡翠品牌;为实现翡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向上反映争取,划定一定区域设立珠宝玉石加工贸易保税区,赋予保税区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保税区的贸易、存贮、加工功能,并办理转口贸易等相关合法手续,激活市场,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扩大加工规模,提高工艺水平。在产业竞争提升方面,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物流体系、技术鉴定体系,建设服务平台,引进一批高水平人才向培养造就自主创新型人才转变,走引进与自主培养之路,建设一支管理严格、技术过硬、服务与国际接轨的人才队伍。在翡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提升工艺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提质增效,加强市场终端竞争力,最终形成开发主导型产业模式。力争到2010年,腾冲翡翠产业产值占全省珠宝玉石产业产值的10%以上,努力使腾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翡翠交易市场和加工集散地,重新确立世界翡翠商城的重要历史地位。

在不断加强腾冲经贸通道建设的今天,在发展双边翡翠贸易的基础上,无论从区域翡翠经济的要素整合,还是在推动翡翠区域经济合作方式上的提升,都在重视翡翠文化的挖掘、包装、提升,使之成为腾冲旅游、文化显性和外化的核心标识。而且,凝聚了几代腾冲人心血和智慧的特殊品牌“腾越翡翠”正在一天天叫响,为了维护提升这一悠久历史品牌,发扬腾冲翡翠市场诚信的传统美德,腾冲县政府公开向社会承诺:腾冲翡翠无假货;“假一赔一百”的承诺,腾冲翡翠只有A货,没有B货或C货。统一“腾越翡翠”标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监管,要求全体商家自觉维护“腾越翡翠”品牌。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腾越翡翠”品牌享誉省内外,腾冲翡翠凭借其品质较好、价格适中的优势越来越被世人所青睐,腾越翡翠连锁店也已进入南京、扬州等地。2005年9月,腾冲荣获“中国翡翠第一城”称号;2006年11月,腾冲荣获“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腾冲县在形成开发主导型产业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翡翠产业协作系统,注重发挥各方在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组合,充分调动各方协作积极性,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协调机制。通过翡翠产业资源重组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区域信息化建设,由腾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率先建成了腾冲政务网的子站“翡翠在线”专业网站(网址:),为腾冲翡翠行业提供了一个经济信息平台,构建了政府联系产业的空间,加强了互信合作的信息交流,从产业信息空间上为拓展翡翠交易和技术合作新领域创造了条件。

从推动信息化导向型产业协作的角度,从泛珠与东盟热望对接的关系上来衡量,腾冲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信息、资源信息和服务信息资源禀赋,腾冲正在建设翡翠商务信息交流的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方式的提升。

腾冲文星文化步行街实景效果图

“玉出云南”这种说法在清代就有,据记载,翡翠最繁荣的时代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当时国家繁荣,人民富裕,对翡翠的需求很大。此外,由于清朝政府对翡翠的大力推崇,促进了云南玉雕业前所未有的繁荣,玉雕已成为云南的传统加工业。而从明代至抗日战争后期的近500年间,缅甸开采的玉石料几乎全部通过腾冲,腾冲玉石交易曾占全球玉石交易的80%和90%。在清代,大量玉石聚集在腾冲后,部分在当地打磨,部分经大理到昆明,然后出口到大陆和沿海地区,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文化,“玉出云南”这种说法也一直延续到今天。云南省的翡翠资源优势在全国首屈一指,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买玉到云南,“云南翡翠”、“云南珠宝”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品牌。缅甸是翡翠的最大产地,那么,为何翡翠的购买要地却是云南呢?由于缅甸盛产优质天然翡翠,中国云南地理位置优越,紧邻缅甸,因此成为国内传统翡翠市场源头,当物流资源流通渠道不畅时,云南首当其冲的是购买翡翠的便捷之地。

玉石毕业论文

你的翡翠玉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一、编写提纲的步骤:(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二、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本设计在aaa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a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aaa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aaaa大学,aaaa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腾冲旅游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的旅游资源无比丰厚,具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类硕士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旅游管理类硕士毕业论文篇1 浅议我国旅游管理教育体系创新构想 一、引言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旅游管理学科教育历史相对较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旅游专业在起步较晚的基础上,以“后发优势”的发展理念开始与发达国家旅游管理教育机构进行接轨,借鉴其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组织方式。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赛日益频繁、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等等,这些因素对当前以及今后的旅游管理教育都将具有深远指导性的影响。 二、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其突出特点是许多普通高等院校或从积极的角度为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在相关系科的基础上新建或组建旅游系(专业)或从消极的角度为某些学科(专业)寻求出路甚至活路而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强行改建旅游系(专业)。这种外延扩张型发展的结果是:虽然在全国范围内高等旅游院校的数量多,但因为教育经费的限制和新成立的旅游学科的稚嫩性,致使整个高等旅游教育质量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只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无暇顾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当前,在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些许问题。 很多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并且存在着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专业划分过细,教学内容过窄,从而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1]在专业建设的投入上,一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服务性管理人才,不需要多少投入,造成我国高等院校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办起了该专业,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 旅游高校与旅游行业的联系、合作不紧密,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造成学不致用的局面。理论和实践脱节,这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专业的结合增加了难度。“学不致用”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2] 学科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与相关专业的联系也不够紧密。这就造成我国目前培养的大多数旅游人才出现了知识体系简单,而较单一的局面,综合能力较差。 三、国外高等旅游教育体系的现状 1.几个实例 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历史较长,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显得较为自由和宽松,基本上能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美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就充分地反映了这种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美国大学在旅游、游憩、体闲研究方面的专业设置上,种类十分多样化,如表1所示。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也比较自由,如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和德州大学( Texas)同样是旅游专业,两所学校的课程地各有特色,如表2所示。 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的酒店餐馆管理学院(School of Hotel & Restaurant Management)久负盛名。该校每年向全球招收(主要为欧洲)酒店管理的研究生。核心要求有两条,一是须有5年以上的酒店工作经验,二是现在必须在大型酒店中工作、担任重要职务。学生不脱产,一年两次往返英伦该校集中学习。学习期间,不是满堂灌的上课,而是重点放在图书馆翻阅资料和学员间的讨论交流,由于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交流中相互大开眼界,触类旁通,取长补短,极富成效。在教学中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不死扣现成的专业教材。二是案例教学。三是毕业论文。 2.国际上旅游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一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二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以下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 四是以能力为基础的CBET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关键是组织专家确定能力标准,成立国家资格委员会,建立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四、旅游发展新趋势与形势分析 1.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从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走过的历程分析,可以大体上预测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旅游发展趋势。专业教育是为明天的旅游管理培养人才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目标必须具有超前性。旅游管理当前总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首先,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逐渐转向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旅游管理的知识体系日益复杂化,综合化。再次,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化、多元化。此外,策略和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2.相关形势分析 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是改革我国旅游管理及其教育体系的重要动力和依据,真正影响旅游发展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期,特别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巨大的变革必将同时带来旅游行业的深刻变革。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终生学习”“学习化社会”“全球化”“创新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新理念的提出,为旅游管理教育改革的思路拓展了很好的素材。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学校教育的职能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学校传授的知识从数量和时效上都远远不能满足职业的需要。如今,高等教育在西方被称为职业“初始教育”(Initial Education)的开始,也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在这种背景下,知识传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已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应偏向于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加强技能和素质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职业精神。 五、新形势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创新点 1.尽快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处理好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旅游管理学科历史较短,又是依托于多学科发展起来的,加之知识构成日益综合化、多元化,使得其学科特点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明晰其庞大知识群的硬核所在,只有抓住这一本源的东西,以此为基础,营建特色鲜明的学科理论体系,提高其科学性,确定其独立的职业地位和独立的学科地位,才能维护和提高其专业竞争力,巩固其专业地位,使核心的课程加以确认,这样,专业的设置就可以围绕它,根据社会变化及时、稳妥地做出调整,毕业生也就有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市场,从长远看,专业才会更具后续竞争力。 2.积极调整专业教育结构,使其从宏观到微观更趋于合理 层次结构上,大力发展研究生和职业技术教育;地区结构上,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合理调配,进一步完善从专业重点大学到地方院校的区域合理布局,针对当前形势,应重点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专业教育;形式结构上,进一步强化非学历教育、职业再教育、决策层的培训以及普及型教育等。 3.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与国际旅游业发展相接轨 目前,国际旅游的重心开始东移,亚太地区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产生世界旅游的“亚太世纪”,这一总体变化,形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机。与此同时,在国内,旅游业支持国家对外开放,带动局部区域和城市起飞,影响国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产业,“其地位日渐显著”。在这种国际国内的双重背景与机遇下,我国国际旅游业发展必然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树立大旅游人才培养观念。旅游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旅游人才的规划、培养、使用与管理各个方面。它不仅需要造就一大批知识面广、勇于进取、开拓的高水平经营管理人员,还需要一大批训练有素、服务意识很强的服务人员,并且还应有良好的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使旅游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其次,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必须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旅游业是一个国际性产业,要达到国际水准,必须建立一支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技巧和操作技能,适合国际化大生产,政治业务素质高的队伍,对于起步较晚的我国旅游业来说,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必须超前,要广泛借鉴别国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第三,旅游人才培养要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现代旅游业是1978年后开始的,至今只有二十几年历史,对这点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在广泛学习别国经验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道路[4]。 4.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与职业需求之间的接轨 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要走多渠道培养人才的道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由于整体素质不高,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才能使其逐步提高水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整体文化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旅游教育与培训除重视正规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外,也要重视大量成人教育、职业再教育等业余教育方式,在这方面应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刘继红.面对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北京高等教育,1999(2). [2] 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3. [3] 罗明春,钟永德,袁建琼.论特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求索,2004(12). [4] 田里.论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J].云南高教研究,1997(2). 旅游管理类硕士毕业论文篇2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社区生态旅游也正逐步发展起来,市场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同时也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社区生态旅游的含义、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这三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阐述。希望给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它把生态保护与发展旅游以及社区参与有机地统一起来。但是在社区发展生态旅游或多或少会损失社区居民使用当地资源的权利,如果处理不合理则有可能引起与当地居民的冲突。因此,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既要关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关注社区的和谐发展。探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生态旅游的含义 所谓社区生态旅游,就是指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它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高级模式,也是一种更加人文化的生态旅游。是以充分展现当地的人文、自然特色为目的,在重视对自然环境和当地风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基础上,并且要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而发展起来的旅游。它所强调的是社区在生态旅游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和居民是开发的主体,也是旅游发展的主要收益者。因此,对于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非常重要,它对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新的形势下,缺乏人文精神 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缺乏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游客与居民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很多地方在未开发社区旅游之前,居民的生活往往是以传统的经济、社区活动为主,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之后,居民由于利益的吸引纷纷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但是却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般以文化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旅游景区而言,人文往往是社区旅游的重要标志,因此人文精神的缺乏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力度十分有限 就目前而言,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是以政府管理或者旅游企业管理为主,而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生态旅游的主体,在旅游规划、决策中往往没有多少决策权,可见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管理的力度十分有限。同时,这极易引起与社区居民的矛盾,不利于其稳定的发展。因此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让社区居民也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中,是亟待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三)存在诸多运作的弊端 旅游业本就是一个投资大、回收期较长的产业,要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效益综合起来考量[1]。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一些企业或着个人受短期利益的驱使,往往违背了社区生态旅游本身的理念,只关注经济效益,这非常不利于社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就时下而言,很多地方宰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相信,这样下去是会影响景区的长期发展的。 三、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的要素 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很多,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认为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要素包括:①自然资源的利用(土地、水、能源);②保护生态系统以及动植物的多样性;③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固体、液体废弃物和大气排放);④重视当地文化的完整,要避免给当地文化带来负面影响;⑤保护自然、人文遗产;⑥使用当地的技术和产品;⑦处理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件;⑧社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 四、科学管理社区生态旅游的方法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是社区生态旅游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完善、科学以及多元化的补偿机制。比如,把门票以及其他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反馈给当地居民,政府作出努力保障居民的利益等。同时也可以鼓励居民直接从事生产经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好的经济收益。笔者就曾去过这样的景区,景区内部随处可见居民在社区内为游客提供餐饮和住宿,通常价格合理公道,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也体现了当地的特色,这样的景区人们愿意前往。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与企业联手,给居民提供一些贷款来开发旅游项目,当然项目的开发要运用当地的产品和技术。 (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旅游的管理当中 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生态旅游的主体,是绝对有权利参与到社区旅游的管理当中的。笔者为了切实保障居民参与决策的权利,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在景区旅游发展的方向、方式上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听他们对于开发旅游有什么想法和要求,把他们的要求都综合考虑起来;其次为了保证居民的知情权,可在社区建立一个交流平台,来通知一 些重大事宜或者相关制度等等。最后,对于在景区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居民与游客的矛盾,居民与企业的矛盾,要建立完善的协调机构,定期与居民进行沟通,虚心听取居民合理的诉求,并及时解决。 (三)加强社区居民的旅游知识 一般开发社区生态旅游的地方,都是老人孩子多,青壮年劳动力很多都在外面 工作,而这些居民由于自身 文化水平有限,对于旅游知识比较匮乏。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定期对居民进行旅游知识的培训,使居民对旅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对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导游服务等技能进行培训,当游客进入到某栋老宅子后,居民能详细为游客讲解房子的历史。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社区生态旅游 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这对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 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会影响很多地方的 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相关问题刻不容缓。我们要加强对社区生态旅游的探索,切实地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为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等于为一些旅游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实那个你学好了都行,这两种职业的人,普通水平的太笑清散多,缺就缺在高级人才上!建议你学市场营销,学它了你还可以在校考旅游专业的东西,而且和旅游专碰氏业得到的证书一样!我也是学经济的,应该比你大,我是学正指会计电算化的!

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 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行社也从发展初期的寡占行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垄断竞争行业,行业规模已经基本形成。然而,正如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所注意的那样,与我国旅行社市场结构变迁过程相伴而生的是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渐入困境,现行旅行社经营体系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此同时,《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最终达成和我国政府对加入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在内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坚定态度,决定了我国旅行社业终将直接面对由外国旅行社的进入而对我国旅行社的发展所形成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旅行社行业特征和现行经营体系的系统分析,提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以使我国的旅行社行业未雨绸缪,更为有效地迎接挑战和参与国际竞争。 一、我国旅行社业经营体系剖析 我国旅行社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行业法规、行业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自身的特征:从我国旅行社业的类别结构[1]来看,三类社占压倒优势;从我国旅行社业的规模结构来看,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旅行社在全国的分布基本合理;行业利润逐年下降,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步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 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经营体系是行业政策法规、传统经济体制和现行市场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这一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实践和趋势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恶化: (1)大型旅行社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其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 大型旅行社在经营中具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采购、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易于实现规模效益,而在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大旅行社的规模效益并不明显,优势也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旅游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市场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增长很快。而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业务发展缓慢,在竞争中面对众多新的商业机会,自身却处于保市场或无奈于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游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场的过度竞争,未能起到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致使市场的混乱无序成为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和造成旅行社资源浪费的顽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这种市场混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③在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方面,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大社内部普遍实行部门承包或变相部门承包,强化部门权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实际上成为一些业务上相对独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体,在这种格局下,大旅行社当然发挥不了应有的优势,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发展可谓举步艰难。 就目前我国中小旅行社的总体情况而言,其特点集中表现为有限的接待数量和低下的利润水平。在接待数量方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小旅行社处于发展无望而又能勉强支撑的境地。自1995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旅行社行业实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来,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负,纷纷退出行业。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众多小型旅行社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主对行业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理性预期。在利润率方面,我国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为主的众多中小旅行社多为二类社和三类社。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1994年这两种类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不足8%,1995年约为,而为数众多的三类旅行社1995年的平均利润率更是下降到。这些资料反映的还只是税前利润,如果再扣除所得税,则这些旅行社所剩净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润率现象的并存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小旅行社经营的艰难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从旅行社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人、财、物力有限,而其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这种经营的多环节必然造成每一经营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直接影响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销的乏力使得很多国内游客对旅行社的服务缺乏了解,对利用旅行社能获得的价格实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终使得国内旅游者对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场范围狭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强化了社会公众对旅行社的不良印象,减少了回头客和其它顾客来源。旅行社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求生存,必然举步艰难。 (3)旅行社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1985年对旅行社类别的划分和对旅行社业务范围的规定,其初衷或许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分工来起到规范市场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而在我国旅行社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二类社比例失调造成二类社业务量明显不足,致使许多二类社为谋求生存而违反国家规定超范围经营,直接在海外招揽客源。在此期间,国家主管部门在执法方面的乏力,使得这种现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类社贪图蝇头小利,通过为二类旅行社代办签证通知赚取不义之财的做法无疑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致使许多三类社也开始从事外联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普及无疑也包含着旅行社实业界对我国以水平分工为基础、以各种特许经营权为特征的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我国旅行社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调整,但单就对旅行社类别进行的调整而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经对我国旅行社市场秩序干扰最大的二类社,然后根据剩余两类旅行社的业务分工情况更名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础和特许经营权的特征并未改变,其未来的运转结果很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如此看来,人为的市场分工模式未被也难被业者所接受,行业中某种有效的自然分工体系又难以形成,加之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组织极其有限的约束力及其在管理权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出现当前这种市场混乱的现象自然也是难免的。 旅行社市场混乱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以削价竞争为主的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削价竞争是行业市场机制不成熟、同时行业内缺乏有效的规范准则的集中反映,它使参与者大伤元气,非参与者经营更加困难。竞争的结果不会刺激产品质量的改进,而是导致质量被忽视,无意保证质量或无力保证质量,使旅行社卷入另一种形式的恶性循环。 除以上几个问题与我国当前旅行社的经营体系直接相关之外,行业内许多其它问题的存在也与目前的经营体系有很大的联系。如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旅行社促销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销能力薄弱和旅行社总体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是我国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旅行社产品由于缺乏诸如商标权、专利权这样的进入限制[2],又无太多技术障碍可供保留和垄断,使得一些有开发能力的旅行社一旦开发出某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众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或参与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实力的旅行社向深度开发和促销产品的积极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又不具备藉以保证接待质量的“软件”基础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会降低旅行社的总体接待力量。 二、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旅行社经营体系造成了众多难解的问题,而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已经得知,目前我国旅行社业的行业特点是以三类社为主体的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但我们并没有否定少数大规模旅行社的存在。事实上,正是为数有限的大规模旅行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上升,但它们却不能改变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和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渐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的事实。此外,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其基本合理的地理分布特点。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势在必行,考虑到行业当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行社业将要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方向是通过对现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组合以及增设等方式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形成网络化的目标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旅游治理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心态的日益成熟我国旅游业已经出现了由较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向更为高级的消费模式体验旅游逐步过渡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体验旅游和我国导游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应体验旅游发展的导游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验旅游 导游 新型要求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心态的日益成熟在经历了多年“黄金周”的培育之后我国旅游业已经出现了由较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向更为高级的消费模式—以情景化、体验化为特征融高品味吃、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一体的“体验旅游”逐步过渡的趋势。美国两位闻名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姆在《体验经济》中认为以后世界经济已经步入“体验经济”时代。所谓“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旅游”是在体验经济规模不断膨胀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崭新旅游产品其最大的特征是注意旅游者的体验效能本质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快乐感、亲切感、自我价值。因此“体验旅游”特殊强调游客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自身体验使游客真正感受到旅游中的乐趣。 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寻求某种体验的一种活动。“体验旅游”将“体验”的概念单独提炼出来意在突出“体验”的强烈性。从旅游业的发展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代旅游更多的是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体验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它强调游客对旅游地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体验旅游将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 体验旅游与观光旅游是在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的产物二者在产品形态、消费心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体验旅游用个性化旅游产品代替原来的标准化旅游产品。面对同样的景区景点或娱乐设施不同的游客亦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即使为了同样的一种体验(犹如样的道教旅游的体验)不同的游客也会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地点等。因此体验旅游时代旅游者将不再满意被动接受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旅游产品而是希望能亲自参与设计自己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经销商共同完成其所需旅游产品的生产。个性化特征由此凸现。 从游客追求的价值目标看体验旅游不仅重视旅游结果更重视旅游过程。观光旅游阶段游客的旅游观念尚处于较低水平基本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走到景点拍拍照”旅游体验不深重游率不高。体验旅游时期的旅游者不仅关注得到什么样的旅游产品而是更加重视在哪里、如何得到这一产品。 在体验旅游中旅游消费心理转向更高级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提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的最高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体验旅游将使人们的旅游消费心理从消极的逃避转向积极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体验旅游更加强调与旅游者的沟通并以此触动其内在情感加强旅游体验。体验旅游的第二个终极目标是使游客产生亲切感而亲切感产生的首要条件就是与旅游者的沟通。只有导游与游客之间有了良好的互相沟通才能使游客全身心的放松充分融入到景物中情景交融从而加强旅游体验。 导游行业现在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行业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导游的社会声誉不佳普遍印象是“素质不高”工作雷同。根据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对全国导游队伍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截止2002年8月底全国已有人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但导游队伍内部结构不合理。从等级结构来看低等级(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为;中、高、特级导游员人数尚不到4%。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国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其中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大专学历者占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外语类导游人员的学历比中文导游员稍高但大专及以下学历仍占52%。此种现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导游就是导购”以及宰客、甩团、强行索要小费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而千篇一律的导游辞、线路安排、游玩项目等等使得游客在旅游过后对导游工作的认同更无从谈起。 尽管如此不论导游自身或旅行社对体验旅游时代导游环节都未引起充分重视。导游作为连接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中介因素是旅游目的地、旅行社、旅游者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导游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对高素质的新型导游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体验旅游对导游的详细要求 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论文的选题方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注意... 毕业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注意事项(一)提升文化素养 从景区景点的层面看体验旅游是观光游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更广层面的拓展;从游客的层面看日益成熟的游客消费心态以及日益提高的游客文化品味是“体验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体验旅游阶段导游应该让游客体会到美在其中乐在其中轻松在其中感悟在其中。由此导游就必须针对景区景点所需要、所能够传递给游客的体验自己先停止的深入思索并揣摩不同游客的审美特点、心理习惯、消费观念乃至身体状况来“量身定做”旅游产品(包括景点选择、导游辞的选择、线路的选择、景点停留工夫的选择景区内互动项目参与程度的选择甚至导游自己组织开展的小活动的选择等等)。 “体验旅游”呼唤高素质的导游也只有高素质导游能够让游客深刻理解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使“体验”更深。 (二)自身素质专业化 传统观光旅游阶段旅游者还未挣脱“眼睛旅游”的方式;体验旅游阶段随着旅游者对个性化旅游产品的购买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导游的穿针引线来深刻了解、感受旅游区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脉络从而加深对景点的印象提高旅游体验层次。有学者提出“一流的导游应该是博士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导游只能千篇一律的复述相同的导游词真正能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的高素质导游极少。这些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游客感慨不深更别说获得某种终身难忘的体验。其实不论从景区景点的角度还是从游客的角度都希望导游能够在深入了解、发掘景区特色的基础上将景区景点的优势贯穿旅游过程的始终并不断发挥到极致。因此培育专业化导游的时机已经成熟如专业的红色旅游导游专业的宗教旅游导游。知识的专业化会使导游对某一类旅游资源、某些旅游景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甚至有创新的见解这样就克服了传统导游什么景点都讲但都讲解不深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旅游体验的缺点。因此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熟知中国革命史的红色导游将大量出现在井冈山、延安;熟读道教、佛教经典的宗教导游将带领游客领略武当山、普陀山的道义、佛文化;而九寨沟、张家界是山水导游大显身手的地方。同时景区自身也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定点导游并把此纳入旅游景区规划中这样便可以在最快的工夫以最高水平的讲解来向旅行社、旅游者宣传本景区并以此扩大景区的知名度。 (三)重视差异化服务 这主要是从游客的社会角色来考虑。前面已经提到体验旅游时代游客要求个性化那么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的游客参与其中时即使针对同一旅游项目也应有不同的服务侧重点。比如同样的山水旅游对于一群老年朋友来说在游玩过程中就应该多留些工夫给他们悄悄的品味、欣赏;而对于一群青少年而言导游则应充分调动他们的感观和四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样才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放松的感觉。同样即使是同一个人重游同一个景点导游也要因其扮演的具体的社会角色而采用不同的讲解。 (四)具备强健的体魄 体验旅游阶段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个性化旅游产品要求导游更多的亲身参与身体力行的引导游客融入景物中并和他们一起体验。导游只有在和游客一起经历的过程中才能激发游客的兴致并在思想上达到共鸣使两者之间产生信任感产生如同朋友之间的情谊最终实现体验旅游的第二个目的——亲切感。

关于腾冲旅游的毕业论文

很久很久以前,腾冲大、小空山等火山发生了大规模的爆发,形成了现在美丽迷人的梦幻腾冲。今天我和爸爸坐车来到了旅游胜地腾冲,我们下车后就走出了车站,直接到了一家提供一日游的交通旅行社,爸爸把合同签了,我们就在交通旅行社提供的宾馆住了下来,这个宾馆是一个三星级的宾馆。我们在宾馆休息了一会儿,大约五点钟,感到肚子有点饿了,爸爸和我就去找一家当地风味的餐馆准备吃饭。我们到了一家饭店,点了四菜一汤就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吃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六点四十分左右,我们走出了饭店,来到了政府公园,我忽然看见不远处政府公园旁边的剧院屋顶上有一台长十几米、高五米左右的超大超薄的液晶电视,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的电视,爸爸和我津津有味的看完了一部介绍腾冲旅游知识的纪录片。接着我们又去了来凤公园,因为来凤公园在来凤山上,所以我们就去爬来凤山,我们到来凤公园玩了一会儿,感到有点累了,回宾馆洗漱后看了一会儿电视就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起床已经七点半了,爸爸和我洗了脸,刷了牙就到下面等车。我们的旅游团有七个人,我们等齐了所有人就上了车,过了几分钟就去吃早点,吃完早点我们就直奔目的地——热海而去,到了热海以后,坐着游览车到了检票的地方,走了一小段路后就到了热海的大滚锅,大滚锅里热水沸腾,象一口烧沸了水的大锅,不断地向外喷着气泡和蒸气。导游介绍说:曾经有一头牛滚了进去,不一会儿就被煮熟了,我们在那里玩了一早上,泡了脚,感到心情好极了。中午,我们又到了吃早点的地方吃早饭,吃完早饭休息一会儿,下午我们又到了著名的火山公园,因为那时下大雨,所以我们没有去大空山,只去了小空山,步行登上了小空山,看到小空山上有一个很大的坑,那是火山喷发过留下来的遗迹。我们从小空山下来以后就回去吃晚饭。然后我们又去参观了和顺村,和顺村美丽极了,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博物馆里有很多日本人侵略中国的罪证,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还去参观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老师——艾思奇的故居,回宾馆后就早早睡觉了。第三天爸爸和我坐上车就回家了。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系 毕业 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旅游管理系毕业论文范文 浅析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开展 摘 要:当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 文化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自然的渴望逐渐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森林旅游得以快速的发展起来,不仅成为游客喜欢的一种时尚旅游方式,同时也有效的带动了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向往大自然,这就使森林生态旅游得以发展起来。森林旅游是一项新兴的产业,但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实现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使森林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林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林业保护与森林生态旅游的关系 森林资源是我国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动植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场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而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仅会使林业的生态环境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使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在不消耗森林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林业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给林业带来的效益是远远高于生产木材的效益,而且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森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给林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当地的居民受益,所以随着各项关于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的不断开展,有效的推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具有不可替代性,其自身也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如生态旅游活动具有原始性和自然性,其管理上更加生态化,旅游的内涵更加科学性,通过生态旅游可以使森林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生态旅游还具有较好的 教育 性和高知识性,可以使多方利益主体有效的参于进来。 2 森林旅游的重要地位 据一项统计分析表明,当前全球旅游人数对于森林旅游的向往开始不断上升,估计到2020年,森林旅游的人数将占全球旅游总人数的一倍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森林旅游的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我国对森林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森林旅游在我国还属于新兴的行业,具有较强的生机和活力,所以在未来的市场中,森林旅游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具备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旅游的创造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所以为发展森林旅游局提供了潜在的客户群,而林区旅游其前景较好,森林生态旅游能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到森林中,与大自然进行充分的接触。 在林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 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业,使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使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得以有效和协调,有效带动了林区经济的发展。森林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而且其投资少,见效快,不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会带来较高的回报率。而且森林旅游具有较为广泛的辐射性,其关联性也较强,可以直接拉动地区各行业经济的增长,充分带动了地区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吸收了地方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社会更加稳定。 3 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 一是整合景点资源,充分的挖掘景区的旅游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同时加强零星资源和个性景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加景区的整体感,使景点之间实现相互补充,激发旅游可连续浏览的热情,同时在景区内还要设置一些景点群,充分显示出景区的文化底蕴,使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整合季节旅游资源,让四季都有丰富优化的景点、景区,使游人来到大森林四季都是享受;三是整合旅游消费资源,按照不同消费群体的经济状况,可进入度、旅游市场辐射人口和消费能力,确定不同的旅游线路和消费层次。 搞好“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在景区内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而使景区的景点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在一年四季都各有不同,从而给旅游一种全新的感觉。同时还可以根据旅游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会议游、工业游、科技游、烹饪游、渡假游,采摘游,考察游,采风游等。 二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两手抓:一手抓旅游的经济产业功能的增强,迅速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提高效益的最大化;一手抓林业绿化覆盖面积的发展。 三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人流、信息流、物流,旅游业的发展是基于旅游资源的丰厚,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源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 抓好生态旅游的管理 生态旅游的管理需做到如下几方面:(1)对于生态旅游的开发要切实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2)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及规划工作;(3)严格控制旅游区内设施的建设量(满足游客基本需求即可,切忌泛滥)和 机动车的进入量;(4)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的科学管理机制,细化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5)科学确定旅游区内的游客容量,并严格控制游客规模;(6)建立旅游区社会、文化、环境的跟踪监测系统;(7)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旅游意识;(8)大力倡导社区参与,实现生态旅游的群策群力。 4 加快推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措施 解放思想,变资源为资本 对于一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在地方林业中是最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也是最具有潜力的。在保护好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得天独厚森林旅游资源,已成为林业职工群众的共识,在发展森林旅游、变森林资源为森林资本同时,树立森林资源开发建设的新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品牌优势做好森林资源开发。 合理资源配置 一是搞好森林景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弥补单一林区自然景观单调的不足,实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整体优势。 二是加强森林景区与 其它 自然景区之间的纵向联系,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弥补森林旅游内容欠丰富的不足。如文化美食节、峡谷探险、漂流等,丰富森林旅游的内容和内涵,并向更广泛的生态旅游扩展延伸。 三是探索森林旅游与林区农户相结合,弥补森林景区吃住条件不足。观森林景,林区吃农家饭,憩林区农家园,悦游客心。 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调研,结合林业管理局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管理措施。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生态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5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得以较快的发展,这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行为,游客在旅游中充分的享受了大自然并了解了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当地的人文特征,同时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和自然与人为生态资源都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当地的居民和管理机构在这种特殊的旅游行为中享受到经济效益。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展有效的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森林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基地,但任何旅游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态旅游也不例外,在生态旅游开展过程中,对于森林资源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正确处理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在森林资源环境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扼制其消极作用,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根辉.论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林业调查规划.(5)6. [2]侯艳伟.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作用.管理观察.2010(13). [3]王慧玲.浅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吉林地质.2008,27(2).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 旅游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的分支学科,也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质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但严格说来应属地质科学范畴。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都与地质科学密切相关,这些工作为旅游地质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旅游地质学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如具有地区性、区域性和国际性地质对比意义的地层剖面及重要而珍贵的化石产地,即那些在区域性地质对比上具有摸式、标准或典型意义的地质剖面,或是一些出露齐全、保存完好的生物地层分带,以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剖面、重要的化石产地、古人类化石与古人类居住遗址等。 (2)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岩石、地质构造及矿物、矿产等产出地段,具体来说,即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岩石产地、有历史性经济价值的矿物矿产地以及具地区性典型意义的地质构造点。 (3)可观察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造型地貌的典型地区以及有地质意义的著名风景地貌区,其中包括岩溶、山崩、冰川及其遗迹、滑坡、泥石流、岩洞、泉水瀑布、峡谷、岸湾、峰峦、黄土,以及熔岩、火山、火山口、天池等火山地貌和丹霞地貌,还有石林、土林等自然奇观地貌。 (4)具有特殊的经济、医疗、科普和教育阶值的地质现象,如矿泉、温泉和黄金、宝石、建筑石料等矿产地,以及古代的采矿与冶炼遗址等。 (5)其他地质自然历史遗迹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景观,包括由于大自然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自然景观,如山岳、江河、湖泊、海滨、岛屿、沙漠、草原等,以及古代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如古城、宫殿、庙宇、园林、陵墓、城堡、古塔、古科学艺术制品与建筑、古书院、石窟、石刻、碑碣、摩崖、壁画、运河、桥梁、渠堰、大坝、水库及一些纪念性建筑或遗址。 旅游地质资源: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便是旅游旅游资源。旅游旅游资源可分为:典型地质构造形迹(如台湾东海岸清水大断崖)典型标准地层剖面(如天津蓟县中古元古界地层剖面)、奇特的岩石和矿物(如太湖石),古生物化石点(如山东临朐山旺中新统化石点)、火山遗迹(如云南腾冲火山)、地震遗迹(如唐山地震遗迹)、古人类文化地质遗迹(如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景观,如古冰川遗迹、古河流遗迹、古湖泊遗迹、古海蚀崖与古海积沙堤等遗迹称外力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地质资源的科学和使用价值,毫无疑问是可以肯定的。但作为一个旅游资源的价值来判断时,它的自然景色则可能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从旅游消费心态来看时,一般的旅游者,对产品价值的要求相当高,因此,无法说明单纯的科学和使用价值就有绝对的魅力,所以,如何体现地质资源在旅游产品中的价值,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但价值判断有着极大的难度,原因在评价者间各有着不同的身分,他们有可能是科学家,地质学家,或是单纯的旅游者,因各有自己的立场,彼此之间的价值观自然不同,这个结果很可能造成地质资源的价值无法在旅游产品中体现,而形成了其“价值的不确定性”。而这个不确定性,事实上就是旅游产品在开发与设计时,如何考虑它在产品中的重要性时的一个难题所在。 因此,假设旅游产品在开发与设计时,过于强调其科学性和使用的价值性时,很可能只能满足部分人士,而失去更大一方的客源市场,如此必然成为旅游产品的致命伤。毕竟在旅游者中科学家或地质学家所占的比率较低,过分强调科学价值,自然不符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性和现实性。 那么如何解决“价值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是凸现地质资源在旅游发展上的关键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地质资源的价值很容易的被凸现出来,但同时也可能因某个因素的存在而制约了它,使它在旅游产品中的重要地位很难被显现出来。因此,一个以地质资源为主要旅游资源,当它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景点景区时,首先解决“价值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是一件极为重要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工作。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处理好地质资源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上的困境和所处的地位问题,使它能够真正的丰富旅游产品的实质内容,增强市场的竞争实力。 三、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旅游资源 如果说旅游资源在旅游产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话,那么如何有效的充分利用资源,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自然有利。 3.1∶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开发旅游资源的立场来看,一个成功的景点景区很难单靠开发一个资源就能达到经济效果,原因在于目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因此,产品的多样性自然成为开发的基本原则了。 以三清山为例,作为一个景点景区,不但具备了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特征,又有文化资源的支撑。旅游资源既丰富又具科学价值与市场的价值,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但是三清山花岗岩资源也可能存在“价值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因此必须慎重处理,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最高点。 我们假设目前三清山的资源,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的情况下,直接将现有的资源转换产品的话,也很有可能造成因产品缺乏多样性而失去市场的问题。因此依然必须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性,才能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这就是目前三清山景点景区发展旅游的重要工作。 这里所指的资源是整个三清山大环境的旅游资源,而非仅围绕着花岗岩资源而论资源的概念。我们应该以与花岗岩共存共生的一切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基础,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地质,河川,水资源,空气,气象气候,宗教文化等等资源,来展开开发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工作。在以上的资源能够充分被利用后,必然能创造出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如此将能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也就是说在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后,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客源市场,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更大宽广的道路。 3.2∶扩大资源利用的必要性 任何旅游的开发在条件与技术上,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是必要的,而资源的挖掘更是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的必要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产品过于单一化而失去魅力,因此,主要资源之外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挖掘等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当然为了弥补资源“价值的不确定性”的缺点,减轻在开发时因其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采取扩大资源的利用,也是比较可行的方式,因此,这也是采取这个手段时所考虑主要因素之一。 有效的利用与开发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够符合旅游的发展,更大的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借此机会更好的保护好整体环境,对整体环境在形成产品时得到较好的协调,对提升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质量将起到较大的作用。 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更大的发挥资源的使用价值,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和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选择性。但更为明确的结论,是由于产品的多样性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它很可能因此而扩大了市场的规模,为旅游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这就是有效利用资源在旅游发展上的必要性。

中国的旅游资源无比丰厚,具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类硕士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议我国旅游管理教育体系创新构想

一、引言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旅游管理学科教育历史相对较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旅游专业在起步较晚的基础上,以“后发优势”的发展理念开始与发达国家旅游管理教育机构进行接轨,借鉴其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组织方式。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赛日益频繁、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等等,这些因素对当前以及今后的旅游管理教育都将具有深远指导性的影响。

二、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其突出特点是许多普通高等院校或从积极的角度为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在相关系科的基础上新建或组建旅游系(专业)或从消极的角度为某些学科(专业)寻求出路甚至活路而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强行改建旅游系(专业)。这种外延扩张型发展的结果是:虽然在全国范围内高等旅游院校的数量多,但因为教育经费的限制和新成立的旅游学科的稚嫩性,致使整个高等旅游教育质量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只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无暇顾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当前,在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些许问题。

很多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并且存在着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专业划分过细,教学内容过窄,从而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1]在专业建设的投入上,一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服务性管理人才,不需要多少投入,造成我国高等院校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办起了该专业,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

旅游高校与旅游行业的联系、合作不紧密,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造成学不致用的局面。理论和实践脱节,这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专业的结合增加了难度。“学不致用”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2]

学科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与相关专业的联系也不够紧密。这就造成我国目前培养的大多数旅游人才出现了知识体系简单,而较单一的局面,综合能力较差。

三、国外高等旅游教育体系的现状

1.几个实例

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历史较长,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显得较为自由和宽松,基本上能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美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就充分地反映了这种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美国大学在旅游、游憩、体闲研究方面的专业设置上,种类十分多样化,如表1所示。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也比较自由,如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和德州大学( Texas)同样是旅游专业,两所学校的课程地各有特色,如表2所示。

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的酒店餐馆管理学院(School of Hotel & Restaurant Management)久负盛名。该校每年向全球招收(主要为欧洲)酒店管理的研究生。核心要求有两条,一是须有5年以上的酒店工作经验,二是现在必须在大型酒店中工作、担任重要职务。学生不脱产,一年两次往返英伦该校集中学习。学习期间,不是满堂灌的上课,而是重点放在图书馆翻阅资料和学员间的讨论交流,由于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交流中相互大开眼界,触类旁通,取长补短,极富成效。在教学中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不死扣现成的专业教材。二是案例教学。三是毕业论文。

2.国际上旅游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一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二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以下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

四是以能力为基础的CBET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关键是组织专家确定能力标准,成立国家资格委员会,建立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四、旅游发展新趋势与形势分析

1.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从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走过的历程分析,可以大体上预测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旅游发展趋势。专业教育是为明天的旅游管理培养人才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目标必须具有超前性。旅游管理当前总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首先,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逐渐转向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旅游管理的知识体系日益复杂化,综合化。再次,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化、多元化。此外,策略和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2.相关形势分析

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是改革我国旅游管理及其教育体系的重要动力和依据,真正影响旅游发展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期,特别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巨大的变革必将同时带来旅游行业的深刻变革。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终生学习”“学习化社会”“全球化”“创新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新理念的提出,为旅游管理教育改革的思路拓展了很好的素材。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学校教育的职能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学校传授的知识从数量和时效上都远远不能满足职业的需要。如今,高等教育在西方被称为职业“初始教育”(Initial Education)的开始,也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在这种背景下,知识传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已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应偏向于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加强技能和素质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职业精神。

五、新形势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创新点

1.尽快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处理好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旅游管理学科历史较短,又是依托于多学科发展起来的,加之知识构成日益综合化、多元化,使得其学科特点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明晰其庞大知识群的硬核所在,只有抓住这一本源的东西,以此为基础,营建特色鲜明的学科理论体系,提高其科学性,确定其独立的职业地位和独立的学科地位,才能维护和提高其专业竞争力,巩固其专业地位,使核心的课程加以确认,这样,专业的设置就可以围绕它,根据社会变化及时、稳妥地做出调整,毕业生也就有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市场,从长远看,专业才会更具后续竞争力。

2.积极调整专业教育结构,使其从宏观到微观更趋于合理

层次结构上,大力发展研究生和职业技术教育;地区结构上,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合理调配,进一步完善从专业重点大学到地方院校的区域合理布局,针对当前形势,应重点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专业教育;形式结构上,进一步强化非学历教育、职业再教育、决策层的培训以及普及型教育等。

3.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与国际旅游业发展相接轨

目前,国际旅游的重心开始东移,亚太地区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产生世界旅游的“亚太世纪”,这一总体变化,形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机。与此同时,在国内,旅游业支持国家对外开放,带动局部区域和城市起飞,影响国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产业,“其地位日渐显著”。在这种国际国内的双重背景与机遇下,我国国际旅游业发展必然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树立大旅游人才培养观念。旅游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旅游人才的规划、培养、使用与管理各个方面。它不仅需要造就一大批知识面广、勇于进取、开拓的高水平经营管理人员,还需要一大批训练有素、服务意识很强的服务人员,并且还应有良好的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使旅游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其次,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必须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旅游业是一个国际性产业,要达到国际水准,必须建立一支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技巧和操作技能,适合国际化大生产,政治业务素质高的队伍,对于起步较晚的我国旅游业来说,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必须超前,要广泛借鉴别国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第三,旅游人才培养要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现代旅游业是1978年后开始的,至今只有二十几年历史,对这点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在广泛学习别国经验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道路[4]。

4.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与职业需求之间的接轨

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要走多渠道培养人才的道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由于整体素质不高,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才能使其逐步提高水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整体文化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旅游教育与培训除重视正规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外,也要重视大量成人教育、职业再教育等业余教育方式,在这方面应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刘继红.面对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北京高等教育,1999(2).

[2] 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3.

[3] 罗明春,钟永德,袁建琼.论特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求索,2004(12).

[4] 田里.论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J].云南高教研究,1997(2).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社区生态旅游也正逐步发展起来,市场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同时也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社区生态旅游的含义、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这三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阐述。希望给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它把生态保护与发展旅游以及社区参与有机地统一起来。但是在社区发展生态旅游或多或少会损失社区居民使用当地资源的权利,如果处理不合理则有可能引起与当地居民的冲突。因此,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既要关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关注社区的和谐发展。探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生态旅游的含义

所谓社区生态旅游,就是指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它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高级模式,也是一种更加人文化的生态旅游。是以充分展现当地的人文、自然特色为目的,在重视对自然环境和当地风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基础上,并且要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而发展起来的旅游。它所强调的是社区在生态旅游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和居民是开发的主体,也是旅游发展的主要收益者。因此,对于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非常重要,它对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新的形势下,缺乏人文精神

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缺乏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游客与居民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很多地方在未开发社区旅游之前,居民的生活往往是以传统的经济、社区活动为主,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之后,居民由于利益的吸引纷纷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但是却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般以文化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旅游景区而言,人文往往是社区旅游的重要标志,因此人文精神的缺乏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力度十分有限

就目前而言,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是以政府管理或者旅游企业管理为主,而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生态旅游的主体,在旅游规划、决策中往往没有多少决策权,可见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管理的力度十分有限。同时,这极易引起与社区居民的矛盾,不利于其稳定的发展。因此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让社区居民也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中,是亟待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三)存在诸多运作的弊端

旅游业本就是一个投资大、回收期较长的产业,要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效益综合起来考量[1]。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一些企业或着个人受短期利益的驱使,往往违背了社区生态旅游本身的理念,只关注经济效益,这非常不利于社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就时下而言,很多地方宰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相信,这样下去是会影响景区的长期发展的。

三、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的要素

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很多,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认为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要素包括:①自然资源的利用(土地、水、能源);②保护生态系统以及动植物的多样性;③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固体、液体废弃物和大气排放);④重视当地文化的完整,要避免给当地文化带来负面影响;⑤保护自然、人文遗产;⑥使用当地的技术和产品;⑦处理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件;⑧社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

四、科学管理社区生态旅游的方法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是社区生态旅游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完善、科学以及多元化的补偿机制。比如,把门票以及其他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反馈给当地居民,政府作出努力保障居民的利益等。同时也可以鼓励居民直接从事生产经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好的经济收益。笔者就曾去过这样的景区,景区内部随处可见居民在社区内为游客提供餐饮和住宿,通常价格合理公道,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也体现了当地的特色,这样的景区人们愿意前往。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与企业联手,给居民提供一些贷款来开发旅游项目,当然项目的开发要运用当地的产品和技术。

(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旅游的管理当中

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生态旅游的主体,是绝对有权利参与到社区旅游的管理当中的。笔者为了切实保障居民参与决策的权利,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在景区旅游发展的方向、方式上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听他们对于开发旅游有什么想法和要求,把他们的要求都综合考虑起来;其次为了保证居民的知情权,可在社区建立一个交流平台,来通知一

些重大事宜或者相关制度等等。最后,对于在景区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居民与游客的矛盾,居民与企业的矛盾,要建立完善的协调机构,定期与居民进行沟通,虚心听取居民合理的诉求,并及时解决。

(三)加强社区居民的旅游知识

一般开发社区生态旅游的地方,都是老人孩子多,青壮年劳动力很多都在外面 工作,而这些居民由于自身 文化水平有限,对于旅游知识比较匮乏。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定期对居民进行旅游知识的培训,使居民对旅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对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导游服务等技能进行培训,当游客进入到某栋老宅子后,居民能详细为游客讲解房子的历史。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社区生态旅游 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这对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 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会影响很多地方的 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相关问题刻不容缓。我们要加强对社区生态旅游的探索,切实地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为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等于为一些旅游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玉石加工专业毕业论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一、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编制规范的教学大纲宝玉石鉴定与商贸专业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依据制定了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着眼于职业能力的提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理论课程打破了本科压缩型的传统课程设置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确定教学内容;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改革,根据不同专项能力培养目标,加强针对性和适用性,并注重将宝玉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引入教学。针对我校宝玉石鉴定与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宝玉石鉴定检测、加工、销售第一线,以及我国珠宝行业各单位、各商家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故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加大了“宝石仪器鉴定”、“宝石学概论”、“玉雕工艺”、“珠宝营销”等课程的改革力度。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坚持德育、法制教育、职业教育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个人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安心于一线工作。在实施教学计划中,强调技能训练,增加实践课程教学时数,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将宝玉石鉴定检测、加工、营销关键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1、把教学计划分为五个专项能力。即:基本素质社会活动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宝玉石鉴定能力、宝玉石加工(突出玉雕)能力、宝玉石营销能力。将专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三年的教学实施过程中。2、围绕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纳要求安排了教学过程,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保证各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在各教学环节中,重视和强化毕业综合实训,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将宝玉石鉴定与检测、玉石雕刻、营销技能作为职业关键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学生毕业实习全部安排到宝石鉴定机构、加工、营销企业顶岗锻炼,毕业论文结合实习内容选题,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岗位要求,得到用人单位认可。3、基础课教学以“够用为度”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培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教学,围绕培养目标,重点突出了面向职业岗位的教学,课程的系统性、应用性和实用性得到进一步的显现。4、注重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性教学,积极探索专业教学改革。我们把注重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即把宝玉石鉴定检测、加工、营销作为职业关键能力来落实,并将其贯穿于实验、实习、实训、毕业(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答辩等的教学全过程中。5、教学中结合课程类型和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理论课教学重点是理论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实践教学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利用实习环节让学生在一线顶岗锻炼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也便于用人单位考察学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6、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考试方法多样。理论课的考核多采取闭卷、开卷或撰写论文方式考核,着重考察学生理论的应用能力,实践技能考核围绕职业关键能力,结合职业资格鉴定要求和标准对学生进行现场实作考核。三、实行双证制,既要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还要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充分利用学院拥有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有利条件,教学过程中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相应课程结束后,不需通过专门培训,即可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使之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同时,还能取得宝玉石检验员、珠宝首饰营业员、玉石雕刻工等多种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四、重视硬件建设,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本院除理论教学设施外,主要依托本院的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工作。实验室及实习实训基地是按照宝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紧密结合珠宝行业现状,以培养学生基本技术、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而设立的。可满足实践实训教学,以及各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五、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走产学研用结合之路“产学研用结合”是职业学院培养应用性人才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和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本专业有悠久的产学办学历史,已形成良好的保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实现互动式的产学研用相结合办学模式。以亚洲珠宝联合会为依托,共享生产与教学资源。三年来,本专业学生先后到50余家宝玉石鉴定机构、加工、营销企业顶岗实习及就业,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式的教学,缩短毕业和对现场岗位的适应周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每年的毕业生在6月份以前就被珠宝公司和用人单位聘用完毕,就业率在95%以上。在产学结合中,受益最大的是学生,表现在: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如:01届毕业生在毕业实习中,安排学生到广东四会,学习广东先进的玉石雕刻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及营销理念;03届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安排到河南南阳,考察当地的玉石资源和宝玉石商贸状况;05届毕业生在毕业实习中,加入亚洲珠宝联合会翡翠商会的成立大会,直接参与了中国第一届翡翠博览会的整个准备工作及展会期间的接待、销售工作,及会议的筹办等工作,得到了全面的锻炼;06届学生参与亚洲珠宝联合会珠宝教育委员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在大会上代表学生发言。在真枪实战的实习中,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真正的有“用”武之地打下基础。六、坚持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通过获取大量信息,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促进宝玉石鉴定与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来自珠宝企业、珠宝检测机构第一线的信息,为我们制定更加符合云南珠宝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珠宝的需求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不同的要求,珠宝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剧烈的社会竞争,促使我们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特别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走产学结合之路,培养适应社会、适应珠宝行业的实用性人才。这些年办学取得的一些成绩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以及社会各界友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表示感谢!我学院将继续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用优秀的办学质量,优秀的毕业生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点我用户名,空间博文有介绍详细各种论文检测系统软件介绍见我空间各种有效论文修改秘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