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管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论文

发布时间:

中管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论文

肯定有用,和其他成果、论文等,一起呈报上去就是了。如果只有这一件教研成果,可能不够充分。即使是评中级职称也要数件。再有,证书的内容、与评职的相关性等,就是另一回事儿了,评委认为含金量不足,也是正常的。当然,估计能给点分。如果评委存疑,会围绕证书涉及到的内容、过程等,提出相关问题。若有答辩,一定提前做足准备。扩展资料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OFCOCorporation),中文简称中粮集团或中粮、中粮集团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1],中央企业,也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立于1949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民众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都是假刊。你可以去新闻出版署网站查一下,或者从中国知网查一下(大部分正规刊物都会上知网的,偶有例外);肯定不是核心。评职称都不好用。其实有很多一般刊物要求都不高的,核心还是有些难的。

还可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所课题是可以用来评职称加分的,在评职称时,按照国家级课题来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专门从事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咨询机构,属于教育部直属科研机构,在课题级别上算是国家级课题,这是能评正高职称的课题。

中外基础教育研究类论文

论中西方教育差异:转自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更多中西方教育差异文章请看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谈及中西方教育的差别,我有一些感受。我没有去过国外,对西方教育的了解主要是从书中和各种媒体中获得。我眼中的中西方教育的显著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因材施教。虽然在我国每天都在提因材施教,但并没有几个人理解因材施教的真谛。反而是西方的教育在这方面体现的较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二. 赏识教育。在中西方都有赏识教育,中国的赏识教育比较模糊笼统,对孩子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往往是用一句“你真棒”加以赞赏,而西方是把棒在哪里告诉孩子。中国家长有耐心的少,光心里着急是不够的。三. 惩罚教育。在中西方都有惩罚教育,在中国孩子受到惩罚都是以大人的眼光来判断,比如孩子把东西拆坏了,家长往往要打骂孩子,而在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并没有错,反而鼓励孩子多动手。四. 爱心教育。我在书中了解的和我亲眼看到的西方人的爱心有胜于我们。中西方的教育各有优缺点,如能取长补短,也许会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这几年国外也在借鉴我们的教育方法。一、学校的教育1、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2、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3、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二、家庭的教育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国的家长们,您不妨借鉴一下。三、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最缺的,是责任教育!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民族负责!教育不是只在学校,还在家里,在周围环境,在社会氛围。而现在,常见到家长,学校,周围环境在推卸责任:家长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好他就是学校的责任”;学校说:“他逃学都是因为周围的网吧,歌房太多了”;网吧老板说:“我只是开一家店挣点钱养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学来玩的”。来看看美国,经常可以见到大人教育小孩,而那个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师。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在英国,每一个欧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们总是在自觉的监督年青人的行为,好像警察一般。这两个国家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而在国内,又有谁把教育下一代国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呢?看到不认识的小孩有不对的地方,又有谁会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错误呢?教育制度不完善,官员贪污腐、、、、这些问题的存在,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我,所有国人,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谁可免责?如果每人都确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相诚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的发展。孩子在这三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多一份质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创造。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国内外基础医学教育考核的关联性思考论文

【 摘要 】基础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全面推进基础医学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能够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然而对当前我国医学医学教育和考核进行研究,发现受到整体医学教育事业起步较晚的影响,我国整体基础医学教育和考核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国外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基础医学教育尤其面临着多种问题。本文从国内外基础医学培养目标的差异、教育与考核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国内外考核标准差异出发,对国内外基础医学教育、考核关联性进行了综述分析,力求能够为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 关键词 】基础医学;教育;考核;关联性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发生改革,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也就意味着现代医学不仅限于传统的生物学治疗,同时还包括了心理学和社会学治疗。现代医学为患者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对医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医生的工作不单单是治病救人,更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世界教育联合组织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这使得医生从传统的治疗执行者变为了执行者、沟通者乃至管理者的集合体,WHO在1993年也提出了医生不应当满足于院校学习,而是应当作为生物学科的终生学习者。之后世界教育联合等组织提出的《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中明确了医学本科毕业生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医学教育培养指明了目标[1]。我国的整体医学教育事业起步较晚,与国外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基础医学教育尤其面临着多种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基础医学教育、考核的现状及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提供参考,现阐述如下。

1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

职业素质

国内外医学教育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基本一致,均要求医生应当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重视医疗伦理,强调全面服务患者,实事求是,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更好的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知识目标

国内外培养要求基本一致,基础医学教育培养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知识、医学相关学科知识等,例如在学习阶段应当掌握常见疾病的'发病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明白疾病预防的意义,疾病的筛查手段,以及临终关怀知识等。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是整个临床学习的基础部分,虽然教育方法有所差异,但主要是分为基础和临床两个阶段,但在不同阶段中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近年来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已经逐渐成为了应用热点。

技能目标

临床学习阶段是技能目标培养的主要阶段,目前国内院校将整体教学分为基础、临床两个阶段进行学习,将技能目标培养的重点放在临床阶段,基础阶段则主要采用理论课来进行讲解,穿插一些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国内已经尝试采用PBL教学、中心教学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进行了技能目标培养的改革尝试。总体而言,在对临床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方面,国内外基本保持一致,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基础医学学习不单单依靠理论讲解,还要考虑技能和能力的初步培养,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加强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对学生以后工作的影响十分深远。

2培养目标与考核之间的关系

在这方面国内外存在较大差异,虽然为了达到各项培养标准,国内外院校都会进行考核,以此来评价医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考核往往并不能完全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目前国内主要依托于终末考核来进行评价,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根据考核内容及形式做相关安排,这也就说明考核目标成为了学生的学习方向,该思路是正确的,但这要求教师不能只考虑完成考核结果,更要根据预定目标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学生也要根据阶段考核来进行自我总结,有重点的加强学习,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考核仅属于总结性评价,也多采用闭卷笔试进行,虽然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对于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能力测定存在空缺。而国外多采用阶段考核、终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阶段考核为教师的教学方向提供参考依据,终末考核的权重也只是相对较大,这就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阶段性的努力,并且在考核方面平均分配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权重,更客观、全面的评价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2],这方面是值得学习的。

3基础医学教育考核的评价方法

考核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由考核工具、内容、对象等组成。基础医学教育的题型广泛,考核方式也多种多样,对医学生的考核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必须综合考虑,妥善选择考核工具及方式,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考核闭卷笔试是目前基础医学的重要考核方案,且不可被替代,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过许多专门的研究,笔试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例如改变选择题的题型、将考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加入病例分析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但实际在考试中,仍难以脱离需要死记硬背的怪圈。有学者指出[3],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更为重要,因此题型的改变是次要的,主要点在于明确考核方向,选好考核题目。纽芬兰纪念大学的学者设计了一种三级考核模式,在考核开始后,教师给予学生一个病例命题,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来寻求答案,并列出与患者相关的一系列生物医学命题,在试卷上写上自己的理解和答案,最终老师点评并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值得学习。能力考核能力指的是对知识、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运用,医学教育中对能力的考核方法较多,例如病理标本观察与说明、解剖操作等,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考核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考核过程缺乏统一标准,教师的直观判断占主导地位,使得学生的实际能力与考核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均无法避免。近年来印度学者提出采用“笔试+操作+口试”的方法[4],首先给予学生10min时间对一个病例进行笔试回答,之后进行实际操作,操作结束后接受老师的提问,这种方式能够全面的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应用。目前国内也有利用综合考核的院校,但缺乏深度,推广力度也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态度考核学习态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主要通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观察来判断,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反应较弱,教师仅能根据学生的主动提问次数、是否准确完成学习计划等方面来进行评价。英国莱斯特医学院采用了一种小组学习法[5-8],将一定数量的学生和一名教师分为一个小组,安排小组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任务并反思所完成的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供观点、进行研究分析、准备材料都属于能力的体现,也是考核的一部分,最终考核不但考虑小组成绩,更考虑单项评分,考核过程更加自然,也就更能释放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4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考核能够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是不可或缺的,但单纯看重考核结果的行为也并不可取。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近年来均有较大改革,考核模式也应当有所转变。基础医学阶段是整个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境,应当将教育、考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借鉴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先进思想、方案,将考核评价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际病例作为引导,使教师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强,孙阳,邓雅婷,等.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9):3747-3751.

[2]黄小平,邓常清.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7):537-539.

[3]鲜于丽,代凌云,翟忠美,等.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对接问题的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6):27-30.

[4]田丹,张俊沧,王显超,等.某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4):142-144.

[5]陈春燕,杨枢,张钰.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焦虑、抑郁、压力的关联性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7):98-100.

[6]李夏青,刘福,张杨,等.专业英语学习和医学双语教学课程的关联性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5):376-378.

[7]牛猛.利用Apriori算法对医学生成绩进行课程关联性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115-117,124.

[8]廖虹,韩乐,孟玲筠.医学英语词汇与普通英语词汇的关联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7):40-43.

基础教育研究中国知网论文

要看这个刊物是否被知网收录

很好呀,我们这里很多老师在上面发表文章,在评职称的时候都管用,有的老师的论文参加了论文评选所获得的证书也得到了上面的认可

我也收到过类似的获奖通知,经多方查询,好像没有这个机构。他们所办的杂志《基础教育与教学》在中国知网上查不到,应该不是正规期刊。望各位老师谨慎。

不是水刊。基础教育研究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出刊周期为半月刊,期刊创办于1988年。基础教育研究是广西教育学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基础教育研究主要栏目设有:教育论坛 、德育纵横 、教学探新、 学校管理 、热点关注 、中考改革 、教研园地 、幼教天地。基础教育研究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收录。基础教育研究获得荣誉情况: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期刊官网

很好呀,我们这里很多老师在上面发表文章,在评职称的时候都管用,有的老师的论文参加了论文评选所获得的证书也得到了上面的认可

这是一个新兴的民办教学研究机构,只是该研究所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所以现在暂时在网上查询不到相关信息。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在湖南长沙,我去过那个地方,并且参加过它组织的教研活动。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这个杂志是正规期刊,名气还挺大,不过这本杂志有人仿冒,投稿时要注意刊号

教师评职称的时候要注意有哪些不认可刊物,下面是我整理的教师评职称不认可刊物,给大家参考。

【一】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8-225ISSN1006-3315CN32-1427/N教育·中教教师ISSN1006-5962

兰台世界。

8-292。

ISSN1006-7744CN21-1354/G2

中外教育研究ISSN1006-9682CN53-1037/C

科教创新。

ISSN1007-0745CN53-1103N

科学致富向导ISSN1007-1547CN37-1264/N

希望月报。

82-422ISSN1007-3442CN11-3825/C

新课堂教研论坛ISSN1007-4880CN50-1079/G4

课堂内外。

78-126。

ISSN1007-4902CN51-1391/G4

青春岁月ISSN1007-5070CN13-1035/C

大众文艺。

ISSN1007-5828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7-8657CN19-3268/H

河北农业科学ISSN1008-1631CN13-1197/S

成才之路。

ISSN1008-3561CN23-1437/C

新余高等学报(增刊)ISSN1008-6765CN36-1223/G4

教学理论与实践ISSN1008-7443CN11-3874/G

现代语文ISSN1008-8024CN37-1333/G4

现代语文24-194ISSN1008-8024CN42-1078/G4

大观周刊64-55ISSN1008-925XCN53-1152/G0

数学小灵通。

8-203ISSN1009-0320CN21-1329/C4

法制与社会64-52ISSN1009-0592CN53-1095/C

数学大世界。

12-14ISSN1009-5608CN22-1253

考试与评价(英语通)8-226ISSN1009-6027CN22-1315/H

考试与评价ISSN1009-6027CN22-1387/G4

教育学文摘2-683ISSN1009-7406CN11-5773/G4

新课程教育探索42-225ISSN1009-9298CN43-1344/G2

教育创新与发展25-46ISSN1009-9326CN42-1523G

新作文。

22-74。

ISSN1009-9433CN14-1274/G

教育改革与实践ISSN1028-1557CN13-1418/G4

当代中小教育文刊ISSN1057-5635。

CN44-1283/G4

教育实践与探索43-59ISSN1059-2368CN11-1038/G4

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2-452ISSN1065-0415CN31-5522/G4

网络财富。

82-113ISSN1072-5441CN12-T392/G2

中国基础教育学刊ISSN1079-0927

新课程教育探索48-241ISSN1083-7062CN45-1386/G4

中国教师学刊82-207。

ISSN1201-3049CN11-2013/G4

教育创新与实践。

ISSN1205-2038CN11-1185/G4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ISSN1481-1241CN11-2186/G4

教育视野。

ISSN1544-5153CN51-4817/G4

今日中国教研ISSN1562-2518中外教学研究ISSN1562-2579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9389ISSN1562-3890CN11-4365/G4

中国科教创新杂志。

ISSN1569-374XCN43-1763/G

【二】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名单。

杂志名称。

大江周刊。

小学数学一点通。

教学与研究。

华东大学。

江西中医学。

邮发代号。

国际刊号。

44-64。

8-309。

2-256。

2011。

ISBN7-80883-716-6。

ISSN0257-2826。

ISSN0257-5817。

国内刊号。

CN36-1249/G2。

CN22-1063。

CN11-1454。

CN37-1032/I。

CN36-1095/R。

CN14-1032/N。

CN11-4299/G4。

CN11-5663/GO。

CN22-1347/G。

国内44-5。

ISSN0411-9584。

国外BM1012。

科学之友。

22-55。

ISSN1000-8136。

中小学教育。

2-597。

ISSN1001-2982。

中国校园导刊。

ISSN1001-2993。

空中英语教室。

12-251。

ISSN1001-4128。

科技信息。

ISSN1001-9960。

当代教育新理念。

ISSN1002-2059。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5月。

52-20。

ISSN1002-2107。

改革与开放。

ISSN1002-2139。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小学版)。

ISSN1002-2151。

教育新视线。

82-968。

ISSN1002-2151。

青年科学。

8-140。

ISSN1002-2562。

基础教育研究。

ISSN1002-3275。

中国教育学刊。

82-410。

ISSN1002-4808。

教育研究。

2-277。

ISSN1002-5731。

大众健康。

2-234。

ISSN1002-574X。

素质教育论坛。

38-448。

ISSN1002-7661。

读写算。

ISSN1002-7661。

散文选刊。

36-77。

ISSN1003-272X。

新一代。

ISSN1003-2851。

教师文苑。

21-539。

ISSN1003-3880。

经营管理者。

ISSN1003-6067。

江西图书馆学刊。

44-106。

ISSN1003-725X。

企业新天地。

42-204。

ISSN1003-8434。

湘潮。

42-163。

ISSN1003-949X。

教师教育科研。

ISSN1004-0458。

民间对联。

22-88。

ISSN1004-142。

教育文法。

现代教师。

改革开放。

另保健营养。

中国校外教育。

教研研究与探索。

基础教育(月刊)。

科学时代。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教坛聚焦。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读写月报《教研版》。

知识窗《教师版》。

教学实践与研究。

教学实践与研究(增刊)。

小学教学研究(增刊)。

商场现代化。

中国教师与教学。

82-559。

2-082。

28-253。

82-911。

80-609。

4-740。

80-782。

82-611。

4-324。

38-429。

44-10。

ISSN1004-2377。

ISSN1004-5630。

ISSN1004-7069。

ISSN1004-7484。

ISSN1004-8502。

ISSN1004-9207。

ISSN1005-2232。

ISSN1005-250X。

ISSN1005-2984。

ISSN1005-6639。

ISSN1006-026X。

ISSN1006-2424。

ISSN1006-2432。

ISSN1006-2718。

ISSN1006-2758。

ISSN1006-284K。

ISSN1006-3102。

ISSN1006-3315。

CN26-1035/R。

CN26-1035R。

CN21-1202/N。

CN45-1094/G4。

CN11-2606/G4。

CN11-1281/G4。

CN11-1023/R。

CN42-1078/G4。

CN42-1078/G4。

CN41-1671/1。

CN11-1536/G4。

CN51-1071/F。

CN36-1150/G2。

CN43-1027/F。

CN43-1345/D。

CN62-8126/G4。

CN14-1026/I。

CN11-0127/G4。

CN32-1034/F。

CN14-1172/R。

CN11-3173/G4。

CN31-1914/G4。

CN46-1039/G3。

CN11-3284/C。

CN31-2091/G4。

CN51-1114/I。

CN36-1049/H。

CN36-1072/G0。

CN36-1086/G4。

CN36-1086/G4。

CN11-3518/T5。

CN32-1427/N。

2-398。

18-202。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教育·中教教师。

兰台世界。

中外教育研究。

科教创新。

科学致富向导。

希望月报。

新课堂教研论坛。

课堂内外。

青春岁月。

大众文艺。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成才之路。

新余高等学报(增刊)。

教学理论与实践。

现代语文。

现代语文。

大观周刊。

数学小灵通。

法制与社会。

数学大世界。

考试与评价(英语通)。

考试与评价。

教育学文摘。

新课程教育探索。

教育创新与发展。

新作文。

教育改革与实践。

当代中小教育文刊。

教育实践与探索。

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

网络财富。

中国基础教育学刊。

新课程教育探索。

中国教师学刊。

教育创新与实践。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教育视野。

今日中国教研。

中外教学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中国科教创新杂志。

28-225。

8-292。

82-422。

78-126。

ISSN1006-3315。

ISSN1006-5962。

ISSN1006-7744。

ISSN1006-9682。

ISSN1007-0745。

ISSN1007-1547。

ISSN1007-3442。

ISSN1007-4880。

ISSN1007-4902。

ISSN1007-5070。

ISSN1007-5828。

ISSN1007-8657。

ISSN1008-1631。

ISSN1008-3561。

ISSN1008-6765。

ISSN1008-7443。

ISSN1008-8024。

ISSN1008-8024。

ISSN1008-925X。

ISSN1009-0320。

ISSN1009-0592。

ISSN1009-5608。

ISSN1009-6027。

ISSN1009-6027。

ISSN1009-7406。

ISSN1009-9298。

ISSN1009-9326。

ISSN1009-9433。

ISSN1028-1557。

ISSN1057-5635。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它属于高等教育。然而,发表论文也可以用于基础教育,如中学课程,学生可以获得关于某些课题的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抽象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无论是什么专业的论文都要先清楚要求。1、任何论文发表要求以单位文件为准每个单位对于评职称都会有相关的文件要求,比如:论文必须发表在国内正规刊物上,有CN刊号和ISSN刊号,或者明确强调需要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刊物,这些都是要求。提前搞懂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按照要求去准备论文。2、明确撰写论文要求每篇论文发表的期刊都会有自己的要求,比如字符数、查重率、文献条数等等,一定要按照杂志社的这些要求来撰写论文。说到字符数(注意:不是字数),word文档可以通过“审阅”来查看字符数,假设杂志社要求5000字符,那么我们撰写论文的字数最起码在4800-5200字符之间,如果有图表的,小图标算300字符,大图表算500字符,能在撰写论文内容时增加图表,通过审稿获得录用的概率就会提高很多。3、要了解清楚时间这里说的时间,包含:版面时间、见刊时间、上网时间三个。(1)版面时间:每家杂志社都会提前收稿,或者收稿很慢,如果组稿编辑告诉你22年12月版面,1月出刊,则意思就是你的论文会刊登在22年的12月版面上,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因为有的用人单位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当年内,所以即使它是1月出刊,但是版面在22年12月,也是符合单位评职称要求的;(2)见刊时间:见刊时间就是作者看到论文发表被刊登在杂志里的时间,因为单位在评职称事,都会要求拿上论文发表所在刊物杂志,所以见刊时间很重要;(3)上网时间:上网就是我们说的论文被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收录了,上网时间一般在见刊时间1-3个月内,了解这个时间,是因为有的单位对于论文发表的认可,单单见到刊物是不算的,必须要被数据库收录了才能评职称。

这个杂志我们陕西城固认可,我2012年在上面发表过两篇职称论文

发表论文通常属于高校教育,因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更加深入的学术知识,能够满足学生对探究学术问题的需要。在高校中,学生可以受到更加专业的指导,能够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去进行研究,并申请发表论文。而基础教育通常偏向于日常学习,没有专业的学术指导,学生只能够学习一般的基础知识,无法进行深入的学术探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