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于国旗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国旗的论文题目

开头:写今天是星期一的清晨,你开始上学中:写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的时候你想到了某个爱国英雄的爱国故事结尾:点明主题,写自己的感受

让五星红旗更加鲜艳 每当看到“祖国”两个字眼时,我的脑海总会浮现出很多,两个简单的字,却蕴含着多少说不完的话。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和朝阳一同升起时,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看着迎风飘扬的国旗,我思绪澎湃。记得毛泽东主席说过:“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而今,毛主席的预言实现了,神舟载人飞船成功升空,“蛟龙”号顺利深水潜水了,还有航空母舰的下水,这些都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复兴,使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古老的华夏民族再度屹立在了世界之林,一种豪迈之情从我们的心底油然而生。我们更忘不了中华承受的千灾百难。当列强侵略者用坚硬的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人民每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的文化宝库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建筑瑰宝在侵略者手下化为灰烬;无数爱国人士,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都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会挨打,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不会受欺凌,我们身上担负重要的责任——复兴中华。 2012年,一个个普通的名字用他们不普通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最美妈妈吴菊萍、 最美老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让祖国的百花园中飘溢着浓浓的香气。复兴中华, 不一定要做出经天纬地的大事,只要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宽宏大量的人,把复兴中华的伟大抱负融入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孝敬父母、关爱老师,关心同学、关心他人。 我们是21世纪的少年,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祖国的发展出一份力,让我们携手将祖国建设成一个美好的家园,让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加鲜艳!

1、一个简单的开头2、主要内容3、感受4、联系生活说感受5、总结,结尾

1、《讲卫生,还祖国一片蓝天》、《红星染血,红旗飘扬》、《壮烈红星,鲜红热血》2、《飘扬热血的红旗》、《血染五星红旗,志染九州大地》、《献出生命,收获荣誉》3、《祖国儿女》、《一片天和五颗星》、《祖国万岁》4、《爱国与小事》、《站起的雄狮》、《今日的红旗》5、《闪耀的五星》、《我心中的爱国主义》、《爱国,是对祖国感情的一种表达》6、《有国才有家》、《做坚定的爱国者》、《我有一个中国梦》7、《美丽的中国》、《我和我的祖国》、《感恩祖国》8、《共筑中国梦》、《放飞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9、《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梦,民族梦》、《勿忘国耻,振光中华》10、《祖国的明天会更好》、《做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我心中的太阳》

关于旗袍的英文论文题目

The cheongsam is a female dress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 features and enjoys a growing popula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of high fashion. The name "cheongsam," meaning simply "long dress," entered the English vocabulary from the dialect of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Cantonese).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including Beijing,however,it is known as "qipao",which has a history behind it. When the early Manchu rulers came to China proper,they organized certain people,mainly Manchus,into "banners" (qi) and called them "banner people" (qiren),which then became loosely the name of all Manchu women wore normally a one-piece dress which,likewise,came to be called "qipao" or "banner dress." Although the 1911 Revolution toppled the rule of the Qing (Manchu) Dynasty,the female dress survived the political change and,with later improvements,has become the traditional dress for Chinese women. Easy to slip on and comfortable to wear,the cheongsam fits well the female Chinese neck is high,collar closed,and its sleeves may be either short,medium or full length,depending on season and dress is buttoned on the right side,with a loose chest,a fitting waist,and slits up from the sides,all of which combine to set off the beauty of the female shape. The cheongsam is not too complicated to does it call for too much material,for there are no accessories like belts,scarves,sashes or frills to go with it. Another beauty of the cheongsam is that,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o varying lengths,they can be worn either on casual or formal either case,it creates an impression of simple and quiet charm,elegance and wonder it is so much liked by women not only of China but of foreign countries as well.

“旗袍”在英语中有一个固定的词,不过是一个loanword,外来语,写做cheongsam,是从广东话Cantonese里来的。我们也可以拼写为qipao或者chipao:

The cheongsam is a body-hugging one-piece Chinese dress for women; the male version is the changshan. It is known in Mandarin Chinese as the qipao or chipao, and is also known in English as a mandarin gown.

旗袍是中国一种紧身的连衣女子服饰,男子的被称为长衫。英语中也用mandarin gown来表示这种服饰。

清朝时候的旗装是很宽松的,1900年之后,在上海,旗袍的样式发生了改变:

The modernized version is noted for accentuating the figures of women, and as such was popular as a dress for high society. As Western fashions changed, the basic cheongsam design changed too, introducing high-necked sleeveless dresses, bell-like sleeves, and the black lace frothing at the hem. By the 1940s, cheongsam came in a wide variety of fabrics with an equal variety of accessories.

现代版的旗袍很贴身,更能显出女子的身材,为上流社会的女性所推崇。旗袍的式样也跟随西方时尚而变化,出现了高领无袖、喇叭状袖子和黑色蕾丝泡泡镶边的款式。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旗袍已经有很多种不同材质和配饰。

旗袍和长衫的那种标志性小立领被称为mandarin collar,a short unfolded stand-up collar style,而旗袍的那种盘扣被称为frog,或者Chinese frog,frog在这里不是青蛙的意思哦,意为一种用细绳做的扣饰:

A frog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a Chinese frog) is an ornamental braiding for fastening the front of a garment that consists of a button and a loop through which it passes.

盘扣是一种装饰性的编织状扣子,用来扣住一件衣服的前襟。

以下这篇关于中国旗袍的完整介绍内容,应值得你参考:

CHINESE CHEONGSAM (QIPAO)

The cheongsam is a female dress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 features and enjoys a growing popula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of high fashion.

The name "cheongsam," meaning simply "long dress," entered the English vocabulary from the dialect of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Cantonese). 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including Beijing, however, it is known as "qipao", which has a history behind it.

When the early Manchu rulers came to China proper, they organized certain people, mainly Manchus, into "banners" (qi) and called them "banner people" (qiren), which then became loosely the name of all Manchus. The Manchu women wore normally a one-piece dress which, likewise, came to be called "qipao" or "banner dress." Although the 1911 Revolution toppled the rule of the Qing (Manchu) Dynasty, the female dress survived the political change and, with later improvements, has become the traditional dress for Chinese women.

Easy to slip on and comfortable to wear, the cheongsam fits well the female Chinese figure. Its neck is high, collar closed, and its sleeves may be either short, medium or full length, depending on season and taste. The dress is buttoned on the right side, with a loose chest, a fitting waist, and slits up from the sides, all of which combine to set off the beauty of the female shape.

The cheongsam is not too complicatedto make. Nor does it call for too much material, for there are no accessories like belts, scarves, sashes or frills to go with it.

Another beauty of the cheongsam is that,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o varying lengths, they can be worn either on casual or formal occasions. In either case, it creates an impression of simple and quiet charm, elegance and neatness. No wonder it is so much liked by women not only of China but of foreign countries as well.

When Chinese most districts people Chinese dress named “qipao” Tang Dynasty the people have designed the Chinese dress. it is one kind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female attire. It is Chinese woman's traditional clothing. manufactures difficultly. he needs many materials.

The cheongsam is a female dress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 features and enjoys a growing popula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of high name "cheongsam," meaning simply "long dress," entered the English vocabulary from the dialect of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Cantonese). 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including Beijing, however, it is known as "qipao", which has a history behind it. When the early Manchu rulers came to China proper, they organized certain people, mainly Manchus, into "banners" (qi) and called them "banner people" (qiren), which then became loosely the name of all Manchus. The Manchu women wore normally a one-piece dress which, likewise, came to be called "qipao" or "banner dress." Although the 1911 Revolution toppled the rule of the Qing (Manchu) Dynasty, the female dress survived the political change and, with later improvements, has become the traditional dress for Chinese to slip on and comfortable to wear, the cheongsam fits well the female Chinese figure. Its neck is high, collar closed, and its sleeves may be either short, medium or full length, depending on season and taste. The dress is buttoned on the right side, with a loose chest, a fitting waist, and slits up from the sides, all of which combine to set off the beauty of the female cheongsam is not too complicated to make. Nor does it call for too much material, for there are no accessories like belts, scarves, sashes or frills to go with beauty of the cheongsam is that,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o varying lengths, they can be worn either on casual or formal occasions. In either case, it creates an impression of simple and quiet charm, elegance and neatness. No wonder it is so much liked by women not only of China but of foreign countries as well.

关于旗袍研究的论文题目

旗袍市场现今存在的问题,与个人的改良建议:经过深入的研究了每一个能够了解的旗袍品牌后,我发觉大多数品牌在旗袍的款式设计和面料采用上多沿用传统传承下来的陈旧款式,而对于面料的使用也多停留于绣绸锦绢一类的传统材料。没有尝试一些现代科技的面料,更没有结合现代的款式对现有款式形成突破。导致很多旗袍的款式只能用于高层社交和婚庆场合。这样的普及性和国人的认知接纳的程度,远不及比邻之邦——日本人对于和服的喜爱和认知普及以及使用程度。所以导致很多旗袍只能使用几次就被束之高阁,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具有艺术美感的传统服装旗袍普及和被大众尊重程度达不到日本和服的影响力,更不要说购买力了。如果使用次数和场合越少,那说明其后续购买的潜力和市场就越小。人们都不去使用,何来磨损,不磨损,为何还会再去买新的旗袍呢?这样会陷入恶性循环。消费群有限,消费能力不足,可是旗袍服饰企业却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很多旗袍靠廉价的成本来进行市场争夺。导致旗袍在女性消费群体里的地位正在逐步下降。甚至很多男人认为旗袍只是过去歌女,舞女和妓女才选择的服装。不足以称为国服。这样的理解是片面和臆断的。所以我们要让旗袍真正被大众认知和喜爱是需要旗袍设计者更加的谨慎和爱惜我们的国粹一样的国服——旗袍。而不是一味沿袭使用旧有的款式,和习惯对于传统旗袍面料的使用。并不是说使用了绸缎的旗袍才是旗袍,使用了少数民族特有的缝制工艺的面料它就不能被称之为旗袍。旗袍也有内在的神与魂,并不是盲目和狭隘的理解和继承。只有勇于尝试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才能赋予这古老的传统的艺术服装以更充沛的生命力和美感。通过老师布置的这项作业。深刻的体会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不先捧老师咋给高分?呵呵)。就是让我们从最基础最本质的结构与面料运用两方面去学习。深刻了解自己调研的服装类别的特点与特性,只有深刻的了解与学习,才能为今后更好的设计此类服装服饰打下坚实的根基。不明白此类服装的历史,服装结构和面料运用选择,何谈设计。一个不了解,不熟悉的此类服装特点的设计师设计出此类的服装,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设计出了不伦不类的无任何此类服装特点的服装服饰。因为不了解一个服装类别的精髓,以及现阶段此类服装具有优点以及缺点,就无法得心应手的去设计和改良。此作业老师最终目的是使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只凭个人爱好停留在只喜欢了解和学习服装类别的皮毛上。而使我们更好的运用我们的才智,发挥我们的创造力来进行服装的设计。通过此次学习与研究,使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o(∩_∩)o...

1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服装对于文化的意义,和服和旗袍对于中日两国服装历史的意义,以及二者对于中日两国人民生活和文化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性质的,总结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服装与文化关系研究的文献内容3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此处略4研究进度和安排某月某日——某月某日做什么(开题、初稿、二稿、定稿、答辩)5参考文献此处略这些都有了就行了,1000——3000字左右 合适记得采纳哈

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

你知道有哪些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探析唐宋染织图案中的花卉纹样

2.北京市某织染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体验消费与染织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4.医院内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5.水墨染织--服装材料设计中的染缬艺术传承与创新

6.壮族传统纺织工艺及其文化研究

7.湘西传统染织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美孚黎女子服饰的现代设计应用

9.日本絣织及其代表性纹样特征探究

10.长三角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

11.手绘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2.染织厂染织混合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3.试析元代染织纹样在茶艺表演类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4.日本传统染织艺术之旅--以东京、冲绳两地为例

15.中亚地区伊卡特织物图案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研究

16.爱马仕丝巾图案设计与艺术研究

17.浅析草木染的发展与现状

18.草木染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与应用

19.从模仿绘画到图案设计的日本近代染织艺术

20.中、日传统染织工艺及其纹样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1.以环保为主题的纺织材料装置艺术的设计与研究

22.论乡土织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艺术价值

23.长三角地区染织文化的研究

24.试论近世初期风俗画中小袖和服的绘画表现

25.传统图案在染织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6.传统扎染与现代扎染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前景展望

27.景宁畲族传统服饰艺术在现代的发展研究

28.染色废水处理改造方案研究与实施

29.论黎族织锦植物染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0.民间手工印染艺术在现代居室软装饰中的价值

31.染织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要素探析

32.明清水陆画所绘之染织纹样研究

33.探析吉祥观与景德镇明清彩瓷表现的图饰特点

34.日本近代染织技术的引进与革新

35.碱减量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36.黎族传统纺线技艺研究

37.明代工艺美术色彩赏析

38.山竹壳天然染料对真丝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39.丰富设计素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40.抗战前细纱交易困境及民族染织厂的应对

41.海南黎族织锦中基本纹图案探究

42.与大自然合作--染织产品设计的创意新思维

43.凉山彝族服饰传统染织工艺研究

44.渐变形式在当今染织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45.棉麻手工染织面料在创意服装中的应用

46.黎锦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

47.浅谈唐代染织纹样的审美特征

48.浅述染织中的棉纤维及手工艺表现

49.民族传统染整工艺的现代价值

50.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研究--以染织工艺为例

51.云南大理扎染视觉审美研究

52.用形式美法则剖析中国传统染织纹样之特点

53.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54.自然主义风格在日本纤维艺术中的表现与思考

55.我国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比较

56.隋唐染织工艺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体现

57.民国日常旗袍面料色彩研究

58.传统扎染工艺与现代数码技术结合的创新设计研究

59.棉麻织物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探究

60.浅谈酶催化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61.西南少数民族染织艺术中的色彩美学

62.台湾花布的图案装饰特色研究

63.河北民间传统染织工艺现状及发展策略

64.台湾花布与山东民间彩印花布的艺术特色对比及应用研究

65.浅析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66.洗礼中重生--谈传统染织艺术的现代性转型

67.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以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为例

68.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69.中亚伊卡特图案初探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70.传统手工编织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初探

71.中日染织花卉纹样的比较研究

72.基于变函数Julia图形的黑白装饰图案丝巾设计方法

73.湘西染织艺术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教学思考

74.汇泉染织打造更时尚面料

75.关于染织设计教育的思考--从芬兰设计说开去

76.中日染织花卉纹样研究

77.民间染织遗产:就地保护就近研究

78.地域文化背景下高校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探索--以湘西染织艺术为例

79.湖南传统染织艺术融入室内设计主题空间的教学探讨

80.湖南传统染织艺术资源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81.高等院校染织纤维专业教学模式设置与设计大赛互动实践研究

82.天门蓝印花布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83.佩兹利纹样在现代家纺设计中的装饰研究

84.中国民间图案色彩的抽象表现

85.染织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探索

86.我国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的差异

87.后申报时期民族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忧与思--以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88.丝织物印花中仿蜡染图案设计及工艺的研究

89.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植物染料及其文化内涵

90.从敦煌藻井图案谈现代染织纹样设计

91.服装面料在全球化影响下的仿生设计

92.手绘技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使用

93.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图案构成特征研究

94.医院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95.基于数学图形的染织图案设计研究

96.国际旅游岛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97.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在染织设计中的统一

98.软雕塑艺术语言对我国纤维艺术教育的启示

99.海南纺织史若干问题的探讨

100.可溶PVA伴纺高支纯棉色织面料的生产工艺路线

101.关于纤维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

102.论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古代染织纹样

103.地域文化主题的染织旅游纪念品设计探讨

104.浅议市场需求对高校染织设计教学的影响

105.基于数字化技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106.染织排水对日本青鳉幼鱼和胚胎的毒性效应

107.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考

108.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改革的思考

109.地域文化主题的染织设计研究

110.论苗族服饰中龙纹图案染织绣技艺之美

111.染织艺术设计新论

112.关于染织专业学生手工台板印花实践的思考

113.染织美术教学中设计要素浅论

114.从材料的运用看中国染织工艺的发展

115.齐国染织工艺及对后世的影响

11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117.浅论中国传统染织中的生命树纹样

118.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119.染织设计中的中国画元素

120.作业成本法在染织业的推广与应用

121.手工染织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的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民族服饰的代表。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的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都绣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聚起,帝国主义的坚船历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装扮中开始酿成,日后旗袍演化成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式。 “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女子蓄意要模访男子......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二十年代的上海兴起了一种新式旗袍,最初类似无袖的长马甲,罩在短袄外,后来长马甲与小短袄合二为一,长至小腿部,大袖口,有的袖子装上西式的克夫,造型还是直线型,腰线较低比较平正,接着下摆线上升至膝部,当然这就淘汰了长裤,到了30年代是兴收腰,使旗袍更加贴体,牵细的腰身。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时期,其基本轮廓已臻于成熟,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标准服装。“民国初年的时装,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领减低的不算,领口还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型。” 从此可以看看出旗袍也在西方文化传入的影响下开始变化。进入50年代,中国人民积极地投入战后重建国家的运动中。广大妇女与男子们一样走上社会的各行各业,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这时的旗袍多数做得很贴身,小袖口,不能适应快步及大幅步的运动,使妇女们在社会活动中感到极不方便,再加上新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更乐于接受一些新颖的东西。此时,上下裤的装束代替乐旗袍,但在一些重大喜庆日子和外事活动时还常能看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旗袍的出现。到了60年代中期,旗袍被斥为“四旧”而被彻底否定,进入80年代,我们才又看到旗袍在街头闪过,这说明,十多年都没有人穿,也没有人提及的旗袍,事实上一直活在广大妇女的心里。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旗女之袍和旗袍是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清代旗女之袍与民国新旗袍的主要差别有四点。第一是旗女之袍不显露形体,特别是后期,宽大平直,重视图案;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第二,旗女之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露出绣花的裤脚;而民国旗袍内穿短裤或三角裤,着丝袜,开衩处露腿。民国旗袍的衩有时开得很高,1934年就有几近臀下的。第三是旗人之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清代织物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色彩鲜艳复杂、对比度高、图案纤细繁褥。此外,旗人之袍大量使用花边,曾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多印花,装饰简约。第四个差别是旗人之袍等级分明,制度浩繁,而民国旗袍则已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它作为等级身分的标识渐己淡化,而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准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旗袍是中西合壁的产物,虽脱胎于清代旗人之袍,却已具备了独立的、与旗人之袍迥然不同的风格韵味。不管旗袍怎么变,有一些关键是没有缺的,各种基本特征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一.立领:完全是中国式的.在英语中被称呼为‘chinese coller’(中国领)。二.手工盘扣:做盘扣的方法很多,有手逢衬线法机缝明线法,都按照图样把长绳或管状布带手工盘好固定。三.裁剪:最能体现旗袍精神的要素廓形,所以好的裁边师傅不会只是三围,要会量出更多的尺寸,然后加以裁剪。四.装饰图案:旗袍的图案非常讲究,清代装饰曾达到登峰道极,华丽无比,现代图案多提取个性元素放大使用,成者将原有的图案加以简化,繁多的镶、滚中挑出一道作为领、袖、襟、摆等处的纹样。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裁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凝结了整个民族上千年的服装文化之精华,成为中华女性最具代表的传统服装。旗袍的这一独具的品格,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被美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肖佛尔所欣赏,他在《服装设计艺术》一书中说:“中用服装的风格是简练,活泼的它的式样是更多的突出自然形体美的效果,柔软的丝调服装并没有欧洲古典服装那样繁琐的折裥,当设计为曲线的轮廓,这是主要的造形手法,使女姓们在行动中能展示她们的苗条的形体,折枝花卉的刺锈用系在服装上是灵活的不呆板的,看来富生气,使人感到愉快。” 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能在中国民族服装中独领风骚,久盛而不衰,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亦忧举手足间是东方女性的婉约被淋漓展现,这之间除了了个人气质之外,自然不能抹煞那旗袍所挥之不去的魅力,自《花样年华》放影后,整个中国也掀起了一股旗袍风,各种样式花型的旗袍在大街小巷中出现,设计师们开起旗袍设计工作室,专卖店等等。旗袍流传至今,已从生活服上升为礼服,近年来,在宴会领奖,做秀宣传时,经常看到旗袍的影子如2000年的电景节上身着中国的红色旗袍的巩俐,也有很多其他明星,以旗袍体为礼服出现在各种场合,包括外国明星,又如:每场模特大赛或华商小姐等都会有旗袍专场走秀或领奖的那一刹那,着装旗袍的佳丽们更是散发光彩。不但如此,美丽的新娘们,也愿尽展东方神韵,留下美丽的一刻,2006年3月4日,“我是格格,2006格格旗袍新品发布秀”在北京展览举行,设计师们在清朝传统格格穿着的旗女旗袍中吸取精华,又立创新。本次活动也成为2006中国国际婚博会暨第三届北京结婚展的做一个重大部分。作为礼服,其款式和花样也是随之变得越来越繁多绚丽,在款式方面,除了保持旗袍的线条外,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剪裁时,保留旗袍的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带、袢、袋等附件的特点,在工艺上采用收肩、饰花、穿珠片等手法加强肌理效果,在构造上,采用琵琶襟、如意襟、低襟、高领、低领、无领等,同时又把绘画等姐妹艺术作为旗袍的装饰手段,那些画有花鸟、京剧脸谱等图案的旗袍,不仅设计新巧,而且风格典雅,富有韵味。另外,生产技术的创新,工艺流程的改进,新材料的使用,都为旗袍形成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8日,上海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派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83项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之中,[中国纺织报讯] 。旗袍制作工艺是上海艺术研究所和部分老字号服装企业联合申报的项目,专家介绍说,真正的旗袍要求纯手工量身定做,目前旗袍的制作工艺涉临失传,加强保护属当务之急,看来旗袍对现代服装设计影响是很大的。旗袍的历史已达五百多年,当年旗女脚登花盆低鞋身穿长袍时,未曾想到旗袍会一统华人女性天下,日本已故画家原龙之郎总结:“高领托住了下颚,头部姿势必然端正,即使是坐着时,旗袍的开衩处腿并拢的姿势也能收到美的效果。” 旗袍款式上的许多元素,被国内外很多服装设计师所采用,时装化的旗袍或带旗袍风味的时装,是近几年设计界的焦点之一。时装杂、时装表演和参赛的作品中常有旗袍的出现。同时也涌现出一些因此而闻名的设计师。姚红在1983年参加《时装》杂志社和日本《时苑》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时装文化奖”设计比赛中,以一款“海水江牙纹”旗袍时装奖一等奖。这系列时装很有清式旗袍的风味。宽松的有线造型,倒大袖百色丝织面料镶滚深蓝色天鹅绒边饰、图案提取了清朝官服中的“海水江牙纹”。姚红作品的得奖,反映了评委乃至中国服装界权威们对旗袍的期望。接下的许多品牌,时装发布会上也常见旗袍的影子。 活跃于60-70年代的皮尔·卡丹(Prerre Cardin),也是一位崇尚旗袍的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他曾说:“在我的晚装设计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旗袍。”此外,日本的三宅一生,意大利的瓦伦蒂诺(Valentino),也都尝试过旗袍的造型。旗袍领、旗袍开衩的方式更是在时装秀和设计大赛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旗袍能够恰到好处的显现女性的曲线美,这也就是时装设计中所谓的“高贵的单纯”,这种单纯的式样虽然不如西方裙服那么复杂多装饰,但却又能反映人自身的美,这种美来自于身材和气质,使人感到愉快。正因如此,旗袍独特的审美趣味才突破了国界,被全世界所接受和赞赏。综上所诉,新世纪到来之时,世界已经进入到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文化融合的氛围之中。服装界再也没有数个世纪以前某种风格“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辉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多种风格的轮回和交替,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的兴奋点始终在震撼着时装界。快速的变化波及着整个世界,旗袍的民族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现代服装带来新的冲击,也给现代服装文化增添了新的闪光点,使设计师对其情有独钟,对现代时尚的影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和再现,它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全新的创造。旗袍是一个经典的宝库,从中吸取灵感见人见智。着眼点不同,设计意图不同,借鉴和发挥的手段也不同。“旗袍精神”只有一个,旗袍时装却千姿百态。

关于国旗毕业论文

我认为,大学体育主要可以归纳成五大功能:首先,学校体育的身体教育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第二、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如:对方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出现失误而最终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对裁判员的误判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胜利时,是骄横自大,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戒骄戒躁。这都是培养集体主义感和大局为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德的教育过程。第三、学校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欣赏大型体育运动会比赛,观看我国运动员为国拼搏、为国争光,在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的动人场面,讲述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感人事迹,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第四、学校体育的心理品质教育功能体育运动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人的心理品质即使严峻的考验,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很重要。第五、学校体育的智能教育功能通过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学生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作为一种教育的体育运动,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人的体质过程中,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毕业论文 (设计)指导书(适用于2007届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控制专业)目 录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程序和步骤三.毕业论文(设计)的结构与要求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及对学生的要求五.毕业论文(设计)与答辩的时间安排六.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评定七.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八.附件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信息工程系2007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 职 称 需要学生人数及专业 课题名称 课题内容及意义对学生的要求 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备注:学生分为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等专业。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前要进行撰写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统称毕业环节),这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是迈向实际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重要演练。通过毕业论文(设计),使学生运用所学的软、硬件知识,独立分析解决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问题,掌握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模式和步骤,以达到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学生论文(设计)要完成的任务是:1.根据所选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到各有关单位进行现场实习和调研,搜集并整理有关资料、文献。2.根据实习和调研所掌握的资料,对论文(设计)题目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见解,编写应用程序,最终完成论文(设计)。二.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的程序和步骤: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大致可分为如下阶段:(一)选题阶段根据给出的论文题,按自身的理解和对题目的熟悉程度,填报论文题目,学生也可自行选择未给出的论文题。学生须明确所选题目的要求及深度。学校根据学生填报的毕业论文(设计)志愿,在综合评定后,最终确定学生的论文题目,并指定指导教师。自选题须经指导教师认证。(二)撰写论文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选题目目前的状况及用户的要求进行需求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画出系统流程图,编写程序,进行上机调试,最终完成论文(设计)。(三)毕业答辩阶段学生按期做完毕业论文(设计)后,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教师要写出审阅意见,并在论文上签字。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学生均须进行毕业答辩。答辩按以下程序进行:1.学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本人论文的主要内容;2.答辩委员会和参加老师对论文提出问题;3.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答辩;4.答辩委员会给出答辩成绩。三.毕业论文(设计)的结构与要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报告字数不少于12000字◆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Abstract)(可选)◆前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状况介绍等。◆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需求、本课题任务及目的等。◆系统开发工具:本课题使用的软件工具介绍等。◆系统设计与开发:本课题程序结构、数据结构、算法、系统开发流程、主要模块及其原程序注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代码调试与系统测试:应用程序测试、系统测试等。◆总结:系统的功能、使用说明、存在的问题、收获和体会等。◆附录◆参考文献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指导学生拟定论文进度,布置给学生应完成的工作并检查其执行情况,每周至少半天时间对所带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帮助学生分析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对方案的可行性、流程的正确性、程序的严谨性等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做好论文的审阅和学生的释疑工作。(二)对学生的要求1、拟定个人工作计划,搜集、阅读、分析、整理有关资料;2、复习有关专业理论及编程需用的程序语言,做好实习、撰写论文准备工作。3、在毕业环节过程中,要严肃认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对论文内容要充分理解和把握,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应简单抄袭资料。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4、遵守实习、劳动纪律,注意安全。服从教师指导,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工作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毕业论文。五.毕业论文(设计)与答辩的时间安排序号 专业名称 毕业设计时间 备注1 电子信息专业(04级普通、对口) 第10周~第18周() 2 计算机控制及应用专业(04级普通) 第10周~第18周() 答辩时间另行通知。以上时间如有变化,会及时通知。六.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评定毕业论文的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毕业论文的成绩将综合考虑毕业环节个人表现、论文水平及毕业答辩的情况。七.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设计题目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1、 任务设计一个小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电机转速保持在设定转速上。2、要求(1)、电机转速控制范围为0-1200RPM。(2)、要求设置相应的按钮使用户能够设置电机转速、算法参数大小以及电机的启动和停止等。(3)、电机控制算法可以采用PID算法、模糊控制算法、模糊PID控制算法等。(4)、电动机的转速调整通过晶闸管调压模块调整加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压来实现。(5)、要求在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系统的设置值与实际输转速之间的误差(即稳态误差)控制在15%以内。设计题目二 电烤箱温度控制系统1、任务设计一个电烤箱温度控制系统,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电烤箱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上。2、要求(1)、温度范围为0-200℃。(2)、温度值、控制参数等可以手动设置并能显示设定温度、实际温度、控制参数等(3)、系统的启动和停止等操作可以通过键盘控制。(4)、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在正负5℃。设计题目三 自动往返小车的设计1、任务设计制作一款具有智能判断自动往返功能的小车,能沿设定轨道自动往返。路长20厘米,并在路的两边贴有黑线轨道,路中间贴有数片铁片,路两头有路障。2、要求(1)、能在路两头自动往返行驶(2)、寻迹功能(按路面的黑色轨道行驶)。(3)、检测路面所放置的铁片的个数的功能。(4)、计算并显示所走的路程和行走的时间,并可发声发光。设计题目五、自动水温控制系统1、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1升净水,容器为搪瓷器皿。水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2、要求(1)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最小区分度为1℃,标定温度≤1℃。(2)环境温度降低时(例如用电风扇降温)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3)用十进制数码管显示水的实际温度。设计题目六、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1、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同时对一路工频交流电(频率波动范围为50 ±1Hz、有失真的正弦波)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进行测量的数字式多用表。参见附图。2、要求(1)测量功能及量程范围a、 交流电压:0~500V;c、 有功功率:0~25kW;d、 无功功率:0~25kvar;e、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0~1 。为便于本试题的设计与制作,设定待测0~500V的交流电压、0~50A的交流电流均已经相应的变换器转换为0~5V的交流电压。(2)准确度a、 显示为 位(~),有过量程指示;b、 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读数+5个字),例:当被测电压为300V时,读数误差应小于±(%×300V+)=± ;c、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读数+8个字);d、 功率因数:± 。(3)功能选择:用按键选择交流电压、交流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测量与显示设计题目七、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1、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液体点滴速度监测与控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2、要求 (1)在滴斗处检测点滴速度,并制作一个数显装置,能动态显示点滴速度(滴/分)。 (2)通过改变h2控制点滴速度,如右图所示;也可以通过控制输液软管夹头的松紧等其它方式来控制点滴速度。点滴速度可用键盘设定并显示,设定范围为20~150(滴/分),控制误差范围为设定值 ±10% ±1滴。 (3)调整时间≤3分钟(从改变设定值起到点滴速度基本稳定,能人工读出数据为止)。 (4)当h1降到警戒值(2~3cm)时,能发出报警信号。 3、说明 (1)、控制电机类型不限,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自定。 (2)、储液瓶用医用250毫升注射液玻璃瓶(瓶中为无色透明液体)。 (3)、受液瓶用升的饮料瓶。 (4)、 点滴器采用针柄颜色为深蓝色的医用一次性输液器(滴管滴出20点蒸馏水相当于1ml±)。 (5)、赛区测试时,仅提供医用移动式点滴支架,其高度约,也可自带支架;测试所需其它设备自备。 (6)、滴速夹在测试开始后不允许调节。 (7)、发挥部分第(2)项从站功能中,c中的“异常情况”自行确定。 设计题目八、自动控制升降旗系统1. 任务设计一个自动控制升降旗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升旗和降旗,升旗时,在旗杆的最高端自动停止;降旗时,在最低端自动停止。自动控制升降旗系统的机械模型如图所示。旗帜的升降由电动机驱动,该系统有两个控制按键,一个是上升键,一个是下降键。2. 要求(1)、按下上升按键后,国旗匀速上升;上升到最高端时自动停止上升;按下下降按键后,国旗匀速下降,下降到最低端时自动停止。(2)、能在指定的位置上自动停止。(3)、为避免误动作,国旗在最高端时,按上升键不起作用;国旗在最低端时,按下降键不起作用。(4)、升降旗的时间均为43秒钟,与国歌的演奏时间相等。(5)数字即时显示旗帜所在的高度,以厘米为单位,误差不大于2厘米。附件一: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信息工程系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一、论文印装(一)装订要求论文一律用A4(210mm279mm)标准大小的白纸打印并装订(左装订)成册。论文在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和批注。每页的上边距和左边距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下边距和右边距(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 (二)字体要求1. 论文标题: 小2宋体字,黑体; 小标题1: 小3宋体字,黑体; 小标题2: 4号宋体字,黑体;2. 正文标题: 参考(五)正文部分;3. 正 文: 小4宋体字;4. 参考文献: 5号宋体字;5. 英文摘要: 标题:小3, 正文:小4,字体 :Times New Roman二、论文结构及要求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1.封面;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正文;7.结论;8.致谢;9.参考文献;10.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一)封面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封面上包括下列内容:1.论文题目,用三号宋体字标注在题目栏;2.论文的作者和指导教师;3.所属系(部、中心)、专业、年级、学号。论文封面(见附件八)。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部、中心)或教研室主任签字后生效。(二)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3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样位置居中。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关键词包括主题和自由词: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中应列出3~5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撰写要求有英文摘要的论文,还应列出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三)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四)绪论1.绪论其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作用在于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绪论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2.绪论的内容有如下几项:(1)研究的目的、范围和背景。(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3)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五)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中要写的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正文必需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1.对正文主题的要求(1)主题新颖,研究、解决、创立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主题深刻,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事物的主要矛盾,总结出事物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3)主题集中,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要使主题集中,凡于本文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应涉及,不过多阐述,否则会使问题繁杂,脉络不清,主题淡化。(4)主题鲜明,论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结论部分明确地点出主题外,在正文部分更要注意突出主题。2.对结构的要求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大致有以下几种格式: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一、 第一章 第一章 1.(一) 一、 第一节 . (一) 一、 (1) 1. (一) (1)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单倍行距。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字,黑体。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四号宋体字,黑体。 第三层次(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宋体字,黑体。(六)结论结论即结束语、结语,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七)致谢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八)主要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2.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例:[1] 刘国均,陈绍业.图书馆目录.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2] 傅秉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447[3] 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中国科学,1973(4):339~357三、其他要求(一)表格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如:表15),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位置应一致)。(二)图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如 图52),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 图),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三)公式 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如:(45))或逐章编序(如()),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距右边距离相等。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四)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不能写作;2。(五)软件软件流程图和原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六)工程图按国标规定装订 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七)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八)附录1.附录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为了体现整篇论文的完整性,写入正文又可能有损于论文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精炼性,这些材料可以写入附录段,但对于每一篇论文并不是必须的。 2.附录大致包括如下一些材料:(1)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2)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3)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4)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5)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1”,“图2”;“表1”,“表3”;“式(1)”,“式2”;“文献[1]”,“文献[2]”等。四、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一)毕业设计(论文)封面(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三)中文摘要、关键词(四)英文摘要、关键词(五)目录(六) 正文(七) 附录 (八) 封底

实用的毕业演讲稿范文锦集九篇

演讲稿可以提高演讲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现自己。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毕业演讲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三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在这个令人紧张而又兴奋的六月,在这个充满了离别和希望的时刻,同学们满怀着对高中生活的憧憬,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阶梯,走向更精彩的青春舞台!在此,我们向圆满完成初中学业的全体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往事如歌,时光的流逝会冲淡许多的记忆,但有些东西则会永远难忘。

早晨校园小路上、路边石凳旁,梁绮莹、宋晓磊、梁晓雯、李晓怡等同学读书的身影,是加美学校最美的一道风景;傍晚操场上,梁承福、刘南健、张国健、梁有豪、邓健、林华强等同学龙腾虎跃、挥汗如雨,演奏着青春的交响;晚修教室里,蔡诗敏、李若愚、盘勤志、蔡树霆等绝大多数同学聚精会神,尽情挥洒,笔尖下流淌的是青春的五线谱;老师的办公桌旁,围坐着叶皓君、钟嘉瑜、苏淑仪、李蔼琪、陈思颖等同学,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里写满了未知;晚间宿舍里,七八个同学玩笑打闹间瓜分了一碗方便面,你一勺,我一口,谁也不会介意口水在杯碗盆勺间飞扬,因为我们是哥们,因为我们是兄弟!雏鹰即将高飞,面对即将升入高中的你们,我有两个期望送给各位:

第一,我期望你们要有责任感。对家长的责任,对学业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惟有担起自己的人生责任,才能真正实现你人生的价值。

第二,我期望你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

父母把你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默默地为你们付出,不求回报,希望你们能懂得感谢父母给予的一点一滴;老师们手把手地引领你们走过人生最重要的一段历程,临别时别忘了给老师留下一个微笑!同学们,诗人汪国真曾说过: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亲爱的同学们,蛟龙出海,蔚蓝的大海将任由你们劈波斩浪;鹰击长空,浩渺的蓝天将任由你们腾空翱翔!

同学们马上就要踏上新征程,扬帆远航,祝愿同学一路顺风!

谢谢各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实验中学20xx届全体毕业生向关心教导过我们的所有领导、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对我们六百多名毕业生来说,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三年美好的初中生活在今天即将结束。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在座的各位一样:纵有欢聚一堂的喜悦,也有着无法掩饰地回忆和留恋。有人说,初中生活是一本仓促的书。是的,三年的时光——一千多页书写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真情故事,就这样被匆匆翻过,但那许多生动的细节,精彩的片断我们又怎么会忘记呢?同学们,就让我们以一种感悟生命蜕变的心态回望这一路的成长:自习课朗朗的读书声,那是我们在唐诗宋词、在牛津剑桥的花园里漫步。

夕阳下低声诵读的我们,是实验中学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一位师生的记忆里。教室里我们细心聆听老师们的精彩讲课、和学友们一起激烈争论,我们共同分享着每一份快乐。合唱台上我们齐展歌喉,雄伟洪亮的《自豪中国》响彻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篮球场上我们挥汗如雨、奋力拼搏,证明了我们的耐力、意志、团结和友爱是何等的可贵。

明天的考场上,我们依然会一展文采,行云流水般的自信自如,为我们自己、为母校谱写世界上最美最嘹亮的赞歌……而今天,我们和初一初二的学弟学妹们、老师们一起,度过这美好而难忘的时刻,这一天,将会载入史册,永远成为我们六百多毕业生金色的记忆! 初中三年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睿智……还依稀记得第一次走进实验的情景,还记得第一次在国旗下接受爱国教育的肃穆与激动,

还记得老师第一次对我的微笑,第一次生气的样子。三年的往事,三年的欢笑,仿佛就在昨天。也许我们曾经任性,让您难过。也许我们曾经调皮,让您伤心。但请原谅我们,那是我们经历青春的真实故事,是我们走过的心路历程。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加难忘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一千多个烦琐的日日夜夜,是你们让我们懂得了立志求知,让我们懂得了拼搏进取。在此,我代表初三全体毕业生向你们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在一个个飞驰而过的日子里,我们默默地传递着关爱和友谊,凝聚成了这十个充满友爱进取的团队。

我们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去,远眺未来,愿所有缤纷灿烂的往昔时光,都被点击成生动传神的细节,定格为热泪盈眶的欣悦。毕业是各奔东西甚至天各一方的分别,毕业是执手相握心心相印的经典,毕业是一切都并非结束的郑重开始,毕业是一切都没有飘散的深沉铭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时间作证,承载着实验中学领导、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相信我们一定会带着智慧与激情,脚踏实地,在困难与挑战中磨练自我,再谱华章!毕业班的同学们,临别之际,让我们立下誓言:今天,我以实验为荣。明天,实验以我为荣! 最后,祝母校前程似锦。

祝老师们安康顺意。

祝同学们鹏程万里。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是*级*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毕业论文是在**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谢谢**老师。很感谢各位老师参加我的毕业毕业论文答辩,谢谢各位老师。下面我把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个简要介绍,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

二、内容

首先,是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1)了解、掌握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理论。

(2)客观展现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履行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3)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所应当履行的职能和承担的责任。

意义:

(1)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现有的研究虽有政府监管的相关内容,但只是笼统的说政府应当监管,而鲜有专门论述政府的职责问题。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将会丰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理论。

(2)有助于解决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问题,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3)有助于更好的“卸载”政府职能,推动政府职能优化。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毕业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讲述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概述。这部分主要论述

(1)相关概念

(2)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承担的责任

(3)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履行责任所存在的问题

(4)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危害性

第三部分论述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履行责任所存问题的原因,如

(1)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职责不明确

(2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监管的失位和越位

(3)政府责任追究不到位等。

第四部分是完毕业毕业论文答辩演讲稿善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责任的相关对策及建议,例如

(1)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职责

(2)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督

(3)完善公共服务问责机制,依法追究政府责任等。

三、结束语

由于笔者在专业知识、理论视野方面的局限,对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责任问题的研究不全面,在完善公共服务特许经营制度方面的论述不够详细具体,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措施方面需要深化,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继续研究。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老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0404班的***。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发言,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激动。请允许我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xx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向四年来为我们“授业”“解惑”、辛勤培育我们成长的各级领导、老师、辅导员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对于我和在座的各位毕业生来说,今天——20xx年6月25日是我们人生旅途中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我们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毕业证书,四载寒窗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为此骄傲,为此自豪,为此激动,也为此欣喜跳跃!我们没有辜负家长的嘱托,没有辜负老师的教诲,没有辜负学校对我们的殷殷期望!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母校有理由为我们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而骄傲。

四年的大学生活在今天到了临行话别的时候。此刻,我想在座的各位毕业生同学应当和我一样,纵然喜悦,但也掩盖不住对即将过去的大学生活的回忆与留恋。

四年前,我们带着家人的叮咛,带着一颗勇往直前的拼搏之心,走进了东华大学的校园。美丽的松江校区为我们提供了秀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馆藏图书,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优良的人文内涵。回想起四年大学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同学们都会兴奋不已。还记得军训中我们歌声嘹亮,运动场上我们挥汗如雨,自修教室里我们神情专注,寝室里我们笑声爽朗。还记得各位老师们在课堂上或滔滔不绝,或循循善诱,每一张和蔼的脸孔,每一道睿智的眼神都折射出他们作为灵魂工程师的人格魅力。透过他们讲解的一个个貌似枯燥的理论,我们理解了IT技术的内涵外延,通过他们带领我们一次次具体生动的实践,使我们掌握了专业的应用和发展……四年美好的大学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而这些所学将伴随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一起前行。

四年的大学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为每一个追逐他的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在这四年中,各种学习和实践让我的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让我变得豁达与坚强。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专业能力也是提高迅速,每年都能那到奖学金;三年的学生会工作经历让我了解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也让我感受到大家共同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同时,暑期的社会实践更是让我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深入田间的新农村改革学习,贵州山区的扶贫支教、民政部门的挂职锻炼,辅读学校的慈善义工,等等,这些都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社会,如何克服困难,更让我知道幸福不是理所当然,我们能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的背后凝结了太多人的付出,我们最不能忘记的便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但是对于子女却从不吝啬,生怕孩子饿着,冻着,哪里受了委屈,哪里受了欺负。正是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此,我向所有的家长们的辛勤付出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大学毕业既是一个终点又是一个起点,我们即将走上社会,走进新的生活。我相信,无论我们是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我们都将以最饱满的热情去勇敢地面各种挑战。我们将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辜负各位老师、家长、母校对我们的辛勤栽培。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永远都会记得我们是东华人。今天,我们为自己是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而感到自豪;明天,我们将让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为我们在将来的杰出表现而感到骄傲!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母校更加美好!

祝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祝愿所有的20xx届毕业生们学业有成、事业辉煌!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在这庄严的毕业典礼上,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我感到无比荣幸。在这令人激动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xxxx院xxxx系xx届600余名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母校,向关心爱护我们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面对母校,即将毕业的我们感慨万千。正是由于您的培养,使我们在发展方向上拥有充分的个性空间;正是由于您的关怀,使我们可以自信地面队任何艰难困苦;正是由于您的呵护,才使得我们顺利完成学业,获得继续深造与建工立业的机会;正是你的宽容,使我们可以反错,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理想爱好学会生活。母校的培育之恩,我们将永远铭记!母校,您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亲爱的母校,亲爱的老师们,谢谢您!

三年前,我们怀着美丽的梦想走进武汉xx大学,走进xxxx学院。今天,我们又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留恋,将哟啊离开母校,离开辛勤培育了我们的老师,奔赴祖国各地,甚至远涉重洋,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三年里,我们亲眼目睹了母校的变化与发展,共同见证了xxxx学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首三年前还很只能的我们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进xxxx大学,是学校睿智的老师们,犹如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步伐。是你们的谆谆教诲,使我们的学识逐渐广博,思想日益成熟。是你们的鼓励,使我们在跌倒时有勇气爬起,爬起后有信心继续前行。

今天的欢聚奏响了离别的序曲。多少欢笑,多少汗水,都将在这个仪式上凝练为我们所有毕业生的共同心声:武汉xx大学将成为铭刻在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美好记忆;母校的栽培,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并将影响我们一生一世!

最近,我常常考虑一个问题:假如我可以再度过一次大学生活,又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会努力地追求些什么?放弃些什么?有些问题真的会有和当时不一样的答案。爱因斯坦在回答一个学生“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为什么”的问题时这样说“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这就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我们在座的各位又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尽管大家的价值取向不同,但是,我觉得下面这句话应该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用智慧和精神使短暂的生命丰满和完美。让这句话作为我和大家的共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让我们大家带着在这片热土上耕耘三年的收获,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以优秀的业绩彰显武汉xx大学学子的风采!我们一定会带着对母校的感激与热爱,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在我们即将离开母校时刻,让我们再一次的祝福我们的母校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深深地铭记着这样的信念: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将以我为荣!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十分荣幸能够代表九年级的毕业生站在这里同大家讲讲我的一些感受。

想当年,我三年级时来到这个学校,谁都不认识。愣愣地上了一天课,一直到那一天的晚上,我被同学们带进宿舍时,才反应过来这整整一周都没办法见到爸爸妈妈。立刻嗓子就被哽住了,但又怕同学看见,只能自己在被窝里默默地吞眼泪。一看到爸爸妈妈给我收拾得整整齐齐地床铺,就又忍不住哭了出来。现在三年级的同学们肯定比我坚强得多,不会这样哭哭啼啼。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我度日如年地盼着回家。到了周五见到妈妈,我一下就扑进她怀里了,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失去了才知道拥有有多珍贵。

这种时候,有朋友和老师的帮助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班同学特别热情,一到课间就围到我们几个插班生旁边,带我们参观校园到处玩,特别暖心。我还记得我们班主任李老师在大家午睡时还会督促一些学生完成作业或是开导我这样的新同学,像家人一样亲切。就这样,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寄宿生活。所以,我特别佩服一年级二年级就住校的小朋友们,你们独立生活的能力真强!你们如果看到像我一样不适应的同学的话,别忘了以你们充沛的爱心帮帮他哦。

接着,我升入了小学高年级,像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一样,要变成大哥哥大姐姐了。我们有快乐的兴趣小组、各式各样的运动队、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还有越来越多的作业。那时的我们有时也会一本正经地感叹“哎,这就是生活”,有时还是天真烂漫地玩耍、过得很自在。我们已经开始思考将来的梦想、生活的意义,但最终还是忍不住要跑出去玩一玩。现在小学高年级生还是这样的吗?

小学毕业后,我仍是留在了亚太。换上初中校服,熟悉的小学同学都变得成熟了一些。带着小学可以考满分但初中你就可能不及格的恐惧,开始了初中三年的生活。课时虽然变多了,知识虽然变难了,我们仍然找得出大量时间去玩耍。去图书馆、去体育馆、盼望计算机课,就连在宿舍我们都能嘻嘻哈哈老半天。

到了初二,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初二有毕业会考,会考完了就是中考。老师反复说初二很关键,要是学不好初三就没戏了。就因为老师不厌其烦的叮咛,我们,都顺利过关。不过最激动人心的还是各种体育赛事、社团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出游。但有时候,看着初三的学长每天抱着一摞作业回宿舍,也害怕着中考临近。

最后,我们上了初三,初中生活接近尾声。压力并没有可怕到会把我们压垮。充实的'学习过程,让我们经历了些许磨难、有过欢笑和泪水,也有了新的成长与收获。所谓苦难见真情。当我们感觉到疲倦时,才会发现一直以来支撑着我们的,是最最亲近的老师们。课上、课间、自习,老师为我们讲课、备课、解惑,几乎不停歇。老师还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情绪、学习状况,及时给我们做指导。这都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了!谢谢,敬爱的老师们!除此之外,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变得更加敏锐了。清晨到了学校,向辛苦执勤的保安叔叔问声好,向一大早就起来给每个教室办公室宿舍楼换水的叔叔和清扫校园的叔叔阿姨问声好,再到食堂向五点多就得起来给我们准备早餐的叔叔阿姨们说声感谢的话,有了他们这样点点滴滴的付出,才有我们这样美丽的校园、幸福的生活。

在尝过酸甜苦辣后,我们就必须离开这所满载幸福回忆的学校了。最后,我想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要好好的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听从老师的指导,因为等你大了你就知道,可能你最不愿意听到的唠叨恰恰是你最需要的帮助;要爱护我们的校园,不乱扔,随手捡,因为等你大了,你就知道公德心对于一个人多么的重要;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因为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其实亚太的这九年并不漫长。希望你们都能成长为一名负责任、有爱心的好少年!

谢谢大家的聆听。

九年级四班xxx

尊敬的各位学院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 很荣幸能够在这样庄严隆重的场合作为毕业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届全体学员向参加此次典礼的各位学校领导及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两年多来辛勤培养我们的各位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顺利考入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各位学弟学妹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完成学业即将分别的各位11届同学们表示诚挚的祝福!在国庆来临之际,我们也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领毕业证书的日子。我想肯定很多同学松了一口气:终于拿到毕业证书了!

是的,对于我们很多同学来说,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读这个函授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但是,经过两年半的学习,我们也由最初单纯为了文凭,转变为逐渐找到了 求学的感觉。为什么?因为老师们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感染了我们,无论我们逃课或者不逃课,老师都在那里,风雨无阻。 “润物细无声”,我想这就是文理给我们的教育。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可以自豪地说,郑州轻工业学院是我们的大学母校,我们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的一位校友。因此,我提议,让我们用最真诚的掌声感谢学院领导和各位老师,谢谢!

两年多来,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矛盾,以不懈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学业。同样,两年多来,我们也与广大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同学中有年龄比老师还大的老大哥,也有刚生下宝宝的年轻妈妈,与这么多同学相识,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学们,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一个学业的结束,更是为了一个美好的开始。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请让我们立足于各自的工作岗位,积极进取、脚踏实地,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做一个拥有责任与担当、拥有激情与理想、无愧于母校和社会时代的人。最后让我们全体毕业生祝福学院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祝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桃李芬芳!祝福我们全体毕业生生活美满,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石皓名,是火箭二班的一名小朋友,我在教师新村幼儿园渡过了快乐、幸福的四年时光,今天,我们最后一次站在这里,和老师小朋友们在一起。

明天,我们就要毕业了,就要分别了,就要离开这个可爱的家了, 我们舍不得,舍不得老师和同伴,更忘不了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老师,我们舍不得你,

我第一次上幼儿园,是您把我紧紧搂在怀里,对我说“孩子,老师爱你”。

我体检抽血怕疼,是您轻轻捂住我的眼睛,对我说“别怕,老师在这儿,你是勇敢的男子汉”。我们都是您疼爱的孩子,您照顾我们吃饭,休息,拉着我们的小手做游戏,看到我们活蹦乱跳,您就很开心,看到我们不舒服,您就无比焦急,您就是我们的好妈妈。

四年的幼儿园生活,不仅让我学会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最美丽的回忆。忘不了那一堂堂生动活泼的课,忘不了那一次次开心快乐的体育锻炼,忘不了这四年来最美的童年时光,那是因为有着你们的陪伴。

亲爱的老师,我们爱您,敬您,感谢您。

您的叮咛和嘱托,我们永远记心里。

今天,我们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要在这里起飞;

今天,我们是一只只幸福的小船,要在这里远帆;

今天,我们是一匹匹奔腾的骏马,要在这里奋蹄。

亲爱的老师,放心吧。亲爱的爸爸妈妈,放心吧。今天的顽童定是明天的栋梁,请相信, 未来的路上我们会越走越好。

尊敬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时光匆匆,稍纵即逝。多少学子,在这即将毕业的季节,有着多少的不舍和忧愁。我们是学生,仅此而已。我们恋上了学校生活的无忧与欢快,可又向往外面世界的冒险与精彩。

怀揣着对未来的完美憧憬,即是欣喜又是害怕。我们就如蜗牛般,行步缓慢,背上那重重的壳,不停的去探看这个社会和世界。我们只是学生,一名即将告别学校生活的毕业生。背上重重的壳,开始我们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旅行。在我们的旅途中,有时候重重的壳压得我们无法喘息,有时候它却又是我们温暖的港湾。

我们总认为,自我还很年轻,对于未来的事情,能够如电影般暂停。可如今的如今,我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再来述说这句话。社会的复杂,让我们这群对社会认知懵懂的人更加迷茫。仿佛站在迷雾之中,找不到出口。有那么一句话,毕业就等于失业。或许,导致失业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社会这个庞然大物前,懦弱不敢向前。

未毕业之前,我们说,要和同学去旅游,还有好多事情要去做等等。可当真正面临毕业时,回想当时自我曾说下的那些话,有的只是遗憾。如今,学校生活的最终一点时光,也将成为我们以后生活回忆的片段,在忙碌后的闲暇时间里,偶尔回想此刻有过的迷茫。

时间不曾为谁停留过,而我们却不断的想让它停住脚步,再好好的享受这完美的时光。有人说,时间的多少源于你对它的争取。或许,以前我们丢失的时间太多,此刻才明白过来。我不想再浪费这仅存的完美时光,至少不应当再像此刻般颓废迷茫。曾今,我信誓旦旦般对父母说,毕业后,我绝不会再象孩童般依靠你们,我要证实给你们看。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信誓旦旦的说出这句话,或许,在我说出那句话时,他们就如我一样激动,认为他们的孩子已经成长起来了。如今的我,是时候应当证实给自我看了。

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们。我们是不是应当放下那些所谓的压力和迷茫,寻找属于我们自我的空间,兑现以往在朋友面前说过的大话有时候,我们多抬抬头,仰望一下白云蓝天,眺望远方的那一片风景。

升旗仪式感想

清晨,我随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参加升旗仪式,倾听着雄壮的国歌声,目送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我最喜欢参加升旗仪式,喜欢听国旗下讲话。因为在这神圣肃穆的时刻,我能学到许许多多。

从国旗下讲话中我知道了60年前,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那时起,五星红旗在中华大地上已经迎风飘扬了60年,那熟悉的国歌声也在神州大地上唱响了60年。这一切,伴随着我的父母成长,如今又成了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从国旗下讲话中我知道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翻越雪山,走过草地,和敌人浴血奋战,牺牲了多少革命志士的鲜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胸前的红领巾时时在提醒我,这生活来得太不容易,我们要好好珍惜。作文

从国旗下讲话中我感受到了抗战胜利,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弘气势,战士慷慨激昂,人民欢呼雀跃。中央领导致电庆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胜利喝彩,为即将到来的和平生活喝彩!

从国旗下讲话中我知道了中国在日益强大,奥运会得以顺利举办,骄人的成绩向世界证明:我们早已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扔得老远;神舟飞船得成功发射圆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作文

从国旗下讲话我知道了中国历经挫折,有过耻辱的历史,因为落后遭受其他国家的无情凌辱;因为落后,老百姓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要想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只有使国家变得更强大。

从国旗下讲话中我还知道了“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总有一天会落到我们身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发奋图强,打好扎实的文化基础,练好技能,才能在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而效力。

国旗在晨风中飘扬,五星红旗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似乎在激励着我一路奋进,奔向前方。

1、初中生国庆60周年阅兵观后感600字

2009年10月1日是我国建立六十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国的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我看了阅兵式后,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10月1日上午10时,阅兵式准时开始,礼炮响起,国旗护卫队第一个出场。共走了169步,寓意着1840年至今的169年的不平凡历程。中华民族的不畏艰难,满怀信心,走向未来;升旗仪式后,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乘阅兵车出天安门,过金水桥,阅兵总指挥汇报后,阅兵式开始领导人依次检查各方队。检查完毕后,领导人发表讲话,随后阅兵分列式开始进行。本次阅兵式共有14个徒步方队。

他们分别是:三军仪仗队身穿仪仗礼宾服;陆军学员方队身穿春秋常服;陆军步兵方队身穿通用迷彩服;陆军特种兵方队身穿荒漠迷彩服;海军学员方队身穿海军白常服;海军水兵方队身穿海军白常服;海军陆战队方队身穿海军迷彩服;飞行学员方队身穿飞行服;空军空降兵方队身穿空降迷彩服;二炮学员方队身穿林地迷彩服;三军女兵方队身穿常服裙装;武警方队身穿防暴执勤服预备役方队身穿通用迷彩服;女民兵方队身穿蓝色裙装。接着由1949名军人组成的国旗正步仪仗方阵,将呈现出中央的国旗和外围的鲜花。作文

此次露面的国旗将是历次庆典中最大的一面,它长米、宽米,面积逾550平方米,重达150公斤。届时这面国旗将被720束鲜花环绕。国旗和鲜花,全部都由该方阵的战士们举起,不过到时候他们会改着便装——托举国旗的将着红色服装,举鲜花的则着白色服装。

接着杨利伟、翟志刚、费俊龙等航天英雄将出现在“神舟飞天”彩车上,翟志刚将在彩车通过天安门广场中心区时从“太空舱”探出身子并挥动五星红旗。体操王子李宁和刘翔等30名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工作者、群众体育代表性人士将出现在“体育成就”方阵彩车上。“北京奥运”方阵彩车上将有郭晶晶等16人。

是啊,2009年国庆阅兵,国庆60周年前瞻2009年是国庆60周年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共有过13次国庆阅兵,目的都是为了展现军备建设成果,增强民族自信心,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展示了国威、军威和民心,也是对全军指战员的最好褒奖。

2、永远的“”

司令台上主持人还未开始讲话,下面已经响起一点点的“嗡嗡”声。“升旗仪式现在开始!首先介绍旗手、护旗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持人那生动传神的介绍似乎不能引起我们这些“少先队队员”、“共青团团员”的兴趣。大家摆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忙着“chat with each other”是啊在繁琐沉重的学习中能有这样的空闲,此时不聊,更待何时?!“出旗曲”奏响了,旗手们表情严肃,庄重地护送国旗到升旗台。身旁的一位男生竟“吃吃”地笑了起来,手指轻浮地指着他们:“瞧!他们那样子多傻!简直可以与憨豆先生媲美!”“严肃点!”“要你管什么?”他瞪了一眼“教育”他的同学,转而又开始偷笑。“升国旗!奏国歌!敬礼!”最最庄严肃穆的一刻到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举起了右手。忽然,我的目光定格在了左前方的一位同学身上他居然没有敬礼更令人吃惊的是,那只右手竟被他当遮阳帽一样挡在头上。我当时真想上前去问他:“冬天的阳光真的这么刺眼吗?”“唱国歌!”又有人开始窃窃私语“众所周知”啊,磁带里有原配音,唱不唱又有什么关系呢?司令台上的指挥在同学们眼中等同于空气。当当听众,滋味儿也蛮好的嘛!当然,这只是同学们的一小部分“表现”,学习及生活中还有更多这样的例子:拿个硬币,抛来抛去当色子、弹珠;画个小人儿,旁边附注“此乃领导XX”;宁愿整日沉迷于科幻魔法,也不愿多看革命诗词一眼;心事不顺吵架时冒出一句“XXX是你X”……我们这一代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不假,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的观念与意识才会变得如此淡泊。我们没有经历过革命先辈所走过的艰苦岁月,不知道一个国家的奠基是由千千万万爱国者的血肉而筑成的,我们太享受了,以至于认为这温馨乐园是前人理应为我们建筑的,我们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就可以入住,而且无须回报任何人。错了!完完全全地错了!我们已经脱离了真正的轨道,进入了一个怪圈!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热爱祖国,什么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怎样以行动来维护我们祖国的尊严……如果当时“”事件中的爱国大学生见到此情此景会作何感想?悲哀?愤怒?忧愁?担心?失望?……说实在的,他们甚至可能放弃此次游行:既然后辈对自己为他们铸造的金汤固池一点都不在乎,一点都不知道爱护,这么多的付出又有何用?如果这样的事真的发生,不知道后果会怎样的不堪设想!我们不能再如此沦陷下去了!树立爱国思想,维护国家尊严,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认真参与每一次升旗仪式;不以国家领导的名字开玩笑、骂人;细读革命诗词,体味革命生活;尊重人民币等一切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事物……我们要挺直尊严的腰杆,认真对待生活中每一件爱国护尊的“小事”。“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学习“”运动精神,站起来吧!

3、记忆中的校园

记忆中的校园是美丽而温馨的。我忘不了每天清晨那朗朗的读书声;忘不了正午骄阳下那些活泼奔跑的身影;忘不了国歌声中那庄严的升旗仪式;忘不了我们第一次佩带红领巾时那激动而兴奋的宣誓;更忘不了在那宽阔的操场边上,那一棵棵老槐树随风摇摆的身影。它那高大的树枝总是随着春天的到来,最先长出一片嫩绿的树叶,向人们报告着春天来到了的消息。那行流向校园深处的足迹,就是我们少年时代青春的序曲。

记忆中的老师是严厉而亲切的。在我们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如明灯,不仅指引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还传授给我们美好的情感和做人的道理。老师的目光是敏锐的,你任何小小的伎俩都休想逃过她的火眼金睛。老师的关怀是体贴入微的,像园丁,对每一朵娇艳的或者是平凡的花朵都是付出着同样的心血;老师的爱是无私的,如蜡烛,默默无悔地燃烧着,虽然它的光芒微弱,但是,它却能照亮我们的一生。

记忆中的同学是纯洁而热情的,如同我的兄弟姐妹。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我们经常聚在操场边的那棵槐树下,畅谈彼此的理想,倾诉内心的烦恼,偶而也交流着各自心目中的偶像。有时候几个小脑袋瓜紧紧地凑在一起,悄悄地吐露着青春的秘密。我们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解开那一道道书本上的难题。

六年的小学生涯,给了我许多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我们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不断地用书本上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来填补自己大脑的空白,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数学课上,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加减乘除的混合演算、四则应用题、追击问题、方程式等的计算公式和解法,让我们感到既新奇又兴奋。语文课上,老师教我们认生字、学拼音、朗读课文、诗词,还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应用文、议论文、记叙文的要点,在练习画国画的课堂上,望着同学们弄得满手满脸的黑墨水,以及老师在我们的作业本里画上的一个个小红圈,我们都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终于有一天,毕业的大门无可抗拒地打开了,我们由此有了人生的第一次离别。有了友谊之中的第一次美丽的缺憾。这份无可抑制的伤感和惆怅,使我们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思念。同时也对未来有了一种美好的向往。在同学留念的同学录里,我们写满了祝福的话语,相互表达着对同窗岁月的留恋。大家尽情地抒发着花季里那种汹涌澎湃的情感。尽情地体验着人生的分别给大家带来的那种特殊的滋味。在临近毕业的那几天里,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好像突然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觉得特别的亲切。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回忆往事,交流感想,憧憬未来,畅谈理想。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不愿意走出教室。放学的时间到了,大家也不愿意回家,都想在这有限的时光里多在一起聚一聚。

往事,是我们人生的加油站。回忆往事,能滋润人的心田;回忆往事,常常会使我们在睡梦中笑出声来;回忆往事,往往能使我们在迷途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人的一生,就是由一件件让人难以忘记的往事所组成的,回忆往事,会给我们平凡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在我记忆中的校园,是那样的美好,阳光是那样的灿烂,同学们是那样的可亲,老师是那样的可敬,就连那一排排教室和课桌、板凳都是那样的让我怀念;梦里,我们望着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时曾经洒下过汗水的运动场、篮球架;抚摸着留下了同学们演算数学题的课桌;老师讲课用的讲台和黑板。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非常的留恋。

我在这美好的时光,度过了我人生的起跑阶段。虽然短暂,但是短暂的时光往往是最令人难忘的。

有关旗袍论文题目

百度贴吧-明立领

旗袍起源于明朝的明立领,从唐伯虎时期的传世作品就可以看出来,而清朝满族人女式服饰是不带领子的,即使有,也是附带上去的假领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的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民族服饰的代表。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的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都绣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聚起,帝国主义的坚船历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装扮中开始酿成,日后旗袍演化成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式。 “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女子蓄意要模访男子......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二十年代的上海兴起了一种新式旗袍,最初类似无袖的长马甲,罩在短袄外,后来长马甲与小短袄合二为一,长至小腿部,大袖口,有的袖子装上西式的克夫,造型还是直线型,腰线较低比较平正,接着下摆线上升至膝部,当然这就淘汰了长裤,到了30年代是兴收腰,使旗袍更加贴体,牵细的腰身。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时期,其基本轮廓已臻于成熟,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标准服装。“民国初年的时装,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领减低的不算,领口还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型。” 从此可以看看出旗袍也在西方文化传入的影响下开始变化。进入50年代,中国人民积极地投入战后重建国家的运动中。广大妇女与男子们一样走上社会的各行各业,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这时的旗袍多数做得很贴身,小袖口,不能适应快步及大幅步的运动,使妇女们在社会活动中感到极不方便,再加上新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更乐于接受一些新颖的东西。此时,上下裤的装束代替乐旗袍,但在一些重大喜庆日子和外事活动时还常能看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旗袍的出现。到了60年代中期,旗袍被斥为“四旧”而被彻底否定,进入80年代,我们才又看到旗袍在街头闪过,这说明,十多年都没有人穿,也没有人提及的旗袍,事实上一直活在广大妇女的心里。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旗女之袍和旗袍是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清代旗女之袍与民国新旗袍的主要差别有四点。第一是旗女之袍不显露形体,特别是后期,宽大平直,重视图案;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第二,旗女之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露出绣花的裤脚;而民国旗袍内穿短裤或三角裤,着丝袜,开衩处露腿。民国旗袍的衩有时开得很高,1934年就有几近臀下的。第三是旗人之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清代织物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色彩鲜艳复杂、对比度高、图案纤细繁褥。此外,旗人之袍大量使用花边,曾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多印花,装饰简约。第四个差别是旗人之袍等级分明,制度浩繁,而民国旗袍则已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它作为等级身分的标识渐己淡化,而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准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旗袍是中西合壁的产物,虽脱胎于清代旗人之袍,却已具备了独立的、与旗人之袍迥然不同的风格韵味。不管旗袍怎么变,有一些关键是没有缺的,各种基本特征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一.立领:完全是中国式的.在英语中被称呼为‘chinese coller’(中国领)。二.手工盘扣:做盘扣的方法很多,有手逢衬线法机缝明线法,都按照图样把长绳或管状布带手工盘好固定。三.裁剪:最能体现旗袍精神的要素廓形,所以好的裁边师傅不会只是三围,要会量出更多的尺寸,然后加以裁剪。四.装饰图案:旗袍的图案非常讲究,清代装饰曾达到登峰道极,华丽无比,现代图案多提取个性元素放大使用,成者将原有的图案加以简化,繁多的镶、滚中挑出一道作为领、袖、襟、摆等处的纹样。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裁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凝结了整个民族上千年的服装文化之精华,成为中华女性最具代表的传统服装。旗袍的这一独具的品格,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被美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肖佛尔所欣赏,他在《服装设计艺术》一书中说:“中用服装的风格是简练,活泼的它的式样是更多的突出自然形体美的效果,柔软的丝调服装并没有欧洲古典服装那样繁琐的折裥,当设计为曲线的轮廓,这是主要的造形手法,使女姓们在行动中能展示她们的苗条的形体,折枝花卉的刺锈用系在服装上是灵活的不呆板的,看来富生气,使人感到愉快。” 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能在中国民族服装中独领风骚,久盛而不衰,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亦忧举手足间是东方女性的婉约被淋漓展现,这之间除了了个人气质之外,自然不能抹煞那旗袍所挥之不去的魅力,自《花样年华》放影后,整个中国也掀起了一股旗袍风,各种样式花型的旗袍在大街小巷中出现,设计师们开起旗袍设计工作室,专卖店等等。旗袍流传至今,已从生活服上升为礼服,近年来,在宴会领奖,做秀宣传时,经常看到旗袍的影子如2000年的电景节上身着中国的红色旗袍的巩俐,也有很多其他明星,以旗袍体为礼服出现在各种场合,包括外国明星,又如:每场模特大赛或华商小姐等都会有旗袍专场走秀或领奖的那一刹那,着装旗袍的佳丽们更是散发光彩。不但如此,美丽的新娘们,也愿尽展东方神韵,留下美丽的一刻,2006年3月4日,“我是格格,2006格格旗袍新品发布秀”在北京展览举行,设计师们在清朝传统格格穿着的旗女旗袍中吸取精华,又立创新。本次活动也成为2006中国国际婚博会暨第三届北京结婚展的做一个重大部分。作为礼服,其款式和花样也是随之变得越来越繁多绚丽,在款式方面,除了保持旗袍的线条外,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剪裁时,保留旗袍的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带、袢、袋等附件的特点,在工艺上采用收肩、饰花、穿珠片等手法加强肌理效果,在构造上,采用琵琶襟、如意襟、低襟、高领、低领、无领等,同时又把绘画等姐妹艺术作为旗袍的装饰手段,那些画有花鸟、京剧脸谱等图案的旗袍,不仅设计新巧,而且风格典雅,富有韵味。另外,生产技术的创新,工艺流程的改进,新材料的使用,都为旗袍形成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8日,上海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派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83项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之中,[中国纺织报讯] 。旗袍制作工艺是上海艺术研究所和部分老字号服装企业联合申报的项目,专家介绍说,真正的旗袍要求纯手工量身定做,目前旗袍的制作工艺涉临失传,加强保护属当务之急,看来旗袍对现代服装设计影响是很大的。旗袍的历史已达五百多年,当年旗女脚登花盆低鞋身穿长袍时,未曾想到旗袍会一统华人女性天下,日本已故画家原龙之郎总结:“高领托住了下颚,头部姿势必然端正,即使是坐着时,旗袍的开衩处腿并拢的姿势也能收到美的效果。” 旗袍款式上的许多元素,被国内外很多服装设计师所采用,时装化的旗袍或带旗袍风味的时装,是近几年设计界的焦点之一。时装杂、时装表演和参赛的作品中常有旗袍的出现。同时也涌现出一些因此而闻名的设计师。姚红在1983年参加《时装》杂志社和日本《时苑》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时装文化奖”设计比赛中,以一款“海水江牙纹”旗袍时装奖一等奖。这系列时装很有清式旗袍的风味。宽松的有线造型,倒大袖百色丝织面料镶滚深蓝色天鹅绒边饰、图案提取了清朝官服中的“海水江牙纹”。姚红作品的得奖,反映了评委乃至中国服装界权威们对旗袍的期望。接下的许多品牌,时装发布会上也常见旗袍的影子。 活跃于60-70年代的皮尔·卡丹(Prerre Cardin),也是一位崇尚旗袍的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他曾说:“在我的晚装设计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旗袍。”此外,日本的三宅一生,意大利的瓦伦蒂诺(Valentino),也都尝试过旗袍的造型。旗袍领、旗袍开衩的方式更是在时装秀和设计大赛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旗袍能够恰到好处的显现女性的曲线美,这也就是时装设计中所谓的“高贵的单纯”,这种单纯的式样虽然不如西方裙服那么复杂多装饰,但却又能反映人自身的美,这种美来自于身材和气质,使人感到愉快。正因如此,旗袍独特的审美趣味才突破了国界,被全世界所接受和赞赏。综上所诉,新世纪到来之时,世界已经进入到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文化融合的氛围之中。服装界再也没有数个世纪以前某种风格“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辉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多种风格的轮回和交替,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的兴奋点始终在震撼着时装界。快速的变化波及着整个世界,旗袍的民族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现代服装带来新的冲击,也给现代服装文化增添了新的闪光点,使设计师对其情有独钟,对现代时尚的影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和再现,它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全新的创造。旗袍是一个经典的宝库,从中吸取灵感见人见智。着眼点不同,设计意图不同,借鉴和发挥的手段也不同。“旗袍精神”只有一个,旗袍时装却千姿百态。

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

你知道有哪些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探析唐宋染织图案中的花卉纹样

2.北京市某织染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体验消费与染织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4.医院内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5.水墨染织--服装材料设计中的染缬艺术传承与创新

6.壮族传统纺织工艺及其文化研究

7.湘西传统染织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美孚黎女子服饰的现代设计应用

9.日本絣织及其代表性纹样特征探究

10.长三角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

11.手绘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2.染织厂染织混合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3.试析元代染织纹样在茶艺表演类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4.日本传统染织艺术之旅--以东京、冲绳两地为例

15.中亚地区伊卡特织物图案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研究

16.爱马仕丝巾图案设计与艺术研究

17.浅析草木染的发展与现状

18.草木染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与应用

19.从模仿绘画到图案设计的日本近代染织艺术

20.中、日传统染织工艺及其纹样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1.以环保为主题的纺织材料装置艺术的设计与研究

22.论乡土织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艺术价值

23.长三角地区染织文化的研究

24.试论近世初期风俗画中小袖和服的绘画表现

25.传统图案在染织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6.传统扎染与现代扎染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前景展望

27.景宁畲族传统服饰艺术在现代的发展研究

28.染色废水处理改造方案研究与实施

29.论黎族织锦植物染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0.民间手工印染艺术在现代居室软装饰中的价值

31.染织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要素探析

32.明清水陆画所绘之染织纹样研究

33.探析吉祥观与景德镇明清彩瓷表现的图饰特点

34.日本近代染织技术的引进与革新

35.碱减量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36.黎族传统纺线技艺研究

37.明代工艺美术色彩赏析

38.山竹壳天然染料对真丝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39.丰富设计素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40.抗战前细纱交易困境及民族染织厂的应对

41.海南黎族织锦中基本纹图案探究

42.与大自然合作--染织产品设计的创意新思维

43.凉山彝族服饰传统染织工艺研究

44.渐变形式在当今染织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45.棉麻手工染织面料在创意服装中的应用

46.黎锦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

47.浅谈唐代染织纹样的审美特征

48.浅述染织中的棉纤维及手工艺表现

49.民族传统染整工艺的现代价值

50.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研究--以染织工艺为例

51.云南大理扎染视觉审美研究

52.用形式美法则剖析中国传统染织纹样之特点

53.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54.自然主义风格在日本纤维艺术中的表现与思考

55.我国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比较

56.隋唐染织工艺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体现

57.民国日常旗袍面料色彩研究

58.传统扎染工艺与现代数码技术结合的创新设计研究

59.棉麻织物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探究

60.浅谈酶催化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61.西南少数民族染织艺术中的色彩美学

62.台湾花布的图案装饰特色研究

63.河北民间传统染织工艺现状及发展策略

64.台湾花布与山东民间彩印花布的艺术特色对比及应用研究

65.浅析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66.洗礼中重生--谈传统染织艺术的现代性转型

67.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以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为例

68.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69.中亚伊卡特图案初探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70.传统手工编织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初探

71.中日染织花卉纹样的比较研究

72.基于变函数Julia图形的黑白装饰图案丝巾设计方法

73.湘西染织艺术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教学思考

74.汇泉染织打造更时尚面料

75.关于染织设计教育的思考--从芬兰设计说开去

76.中日染织花卉纹样研究

77.民间染织遗产:就地保护就近研究

78.地域文化背景下高校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探索--以湘西染织艺术为例

79.湖南传统染织艺术融入室内设计主题空间的教学探讨

80.湖南传统染织艺术资源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81.高等院校染织纤维专业教学模式设置与设计大赛互动实践研究

82.天门蓝印花布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83.佩兹利纹样在现代家纺设计中的装饰研究

84.中国民间图案色彩的抽象表现

85.染织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探索

86.我国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的差异

87.后申报时期民族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忧与思--以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88.丝织物印花中仿蜡染图案设计及工艺的研究

89.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植物染料及其文化内涵

90.从敦煌藻井图案谈现代染织纹样设计

91.服装面料在全球化影响下的仿生设计

92.手绘技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使用

93.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图案构成特征研究

94.医院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95.基于数学图形的染织图案设计研究

96.国际旅游岛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97.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在染织设计中的统一

98.软雕塑艺术语言对我国纤维艺术教育的启示

99.海南纺织史若干问题的探讨

100.可溶PVA伴纺高支纯棉色织面料的生产工艺路线

101.关于纤维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

102.论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古代染织纹样

103.地域文化主题的染织旅游纪念品设计探讨

104.浅议市场需求对高校染织设计教学的影响

105.基于数字化技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106.染织排水对日本青鳉幼鱼和胚胎的毒性效应

107.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考

108.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改革的思考

109.地域文化主题的染织设计研究

110.论苗族服饰中龙纹图案染织绣技艺之美

111.染织艺术设计新论

112.关于染织专业学生手工台板印花实践的思考

113.染织美术教学中设计要素浅论

114.从材料的运用看中国染织工艺的发展

115.齐国染织工艺及对后世的影响

11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117.浅论中国传统染织中的生命树纹样

118.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119.染织设计中的中国画元素

120.作业成本法在染织业的推广与应用

121.手工染织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