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罗意凭借博士论文直接拿到诺贝尔奖(热被窝奖),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件事涉比较戏剧性前期工作肯定是做过的,论文也不是抄的。但他为了拿到博士的学位,随便写了一些自己没有想仔细思考过的东西,或者说他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话说有了这篇论文后,由于其长度太短,诸多有名的科学家都没有去理睬它,于是这篇文章就被分配到了当时没有太大作为的薛定谔的手上,(薛定谔当时是大科学家德拜的学生),德拜让他根据论文整理出一个方程,薛定谔在很无奈的情况下,可以说使用凑的方法,列出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最后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说德布罗意和薛定谔都是没有资格得诺贝尔奖的
1929年,德布罗意以学位论文获奖此殊荣的人
07年11期的《发现》上有一篇题为“3篇地球人都知道的论文”的文章,原载《大学生》。文中提到的3篇论文,有一篇地球人是都知道的,就是爱因斯坦有关狭义相对论论文,但地球人不一定都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当年发表的五篇论文之一,题目叫“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而另外二篇就相对就要生疏多了。但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一般可能都会听说过这“一页多的诺贝尔奖论文”。源于《发现》的这一篇“3篇地球人都知道的论文”,我想在此特意介绍一下这“一页多的诺贝尔奖论文”。一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巴黎。一样的延续着千百年的灯红酒绿,香榭丽舍大道上散发着繁华和暧昧,红磨坊里弥漫着躁动与彷徨。而在此时的巴黎,有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德布罗意(De Broglie),从他的名字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贵族,De 是法国贵族的标志,像德国贵族的“冯(von)”一样。事实上德布罗意的父亲正是法国的一个伯爵,并且是正是一位当权的内阁部长。这样一个不愁吃不愁穿只是成天愁着如何打发时光的花花公子自然要找一个能消耗精 力的东西来磨蹭掉那些无聊的日子(其实象他这样的花花公子大约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德布罗意则找到了一个很酷的“事业”——研究中世纪史。据说是因为中世纪史中有着很多神秘的东西吸引着这位年轻人。时间一转就到了1919,这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动着的年代。就在这一年,德布罗意突然移情别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感兴趣于当时正流行的量子论。具体来说就是感兴趣于一个在当时很酷的观点:光具有粒子性。这一观点早在十几年前由普朗克提出,而后被爱因斯坦用来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即便如此,也非常不见容于物理学界各大门派。德布罗意倒并不见得对这一观点的物理思想有多了解,也许他的理解也仅仅就是理解到这个观点是在说“波就是粒子”。或许是一时冲动,或许是因为年轻而摆酷,德布罗意来到了一派宗师朗之万门下读研究生。从此,德布罗意走出了一道足以让让任何传奇都黯然失色的人生轨迹。二历史上德布罗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读他的研究生也许已经很难说清,事实上德布罗意在他的5年研究生生涯中几乎是一事无成。事实上也 可以想象,一个此前对物理一窍不通的中世纪史爱好者很难真正的在物理上去做些什么。白驹过隙般的五年转眼就过去了,德布罗意开始要为他的博士论文发愁了。其实德布罗意大约只是明白普朗克爱因斯坦那帮家伙一直在说什么波就是粒子,(事实上对于普朗克大约不能用“一直”二字,此时的普朗克已经完全抛弃自己当初的量子假设,又回到了经典的就框架。)而真正其中包含的物理,他能理解多少大约只有上帝清楚。五年的尽头,也就是在1924,德布罗意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页纸多一点,不过可以猜想这一页多一点的一份论文大约已经让德布罗意很头疼了,只可惜当时没有枪手可以雇来帮忙写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而进一步德布罗意提出波的波矢和角频率与粒子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动量=普朗克常数/波矢能量=普朗克常数*角频率这就是他的论文里提出的两个公式而这两个公式的提出也完全是因为在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提出光子的动量和能量与光的参数满足这一关系。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博士论文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在对论文是否通过的投票之前,德布罗意的老板朗之万就事先得知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六位教授中有三位已明确表态会投反对票。本来在欧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时至今日的欧洲也依然如此。何况德布罗意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来混日子的的花花公子。然而这次偏偏又有些不一样——德布罗意的父亲又是一位权高望众的内阁部长,而德布罗意在此厮混五年最后连一个都没拿到,双方面子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情急之中,朗之万往他的一个好朋友那里寄了一封信。当初的朗之万是不是碍于情面想帮德布罗意混得一个PhD已不得而知,然而事实上,这一封信却改变了科学发展的轨迹。三这封信的收信人是爱因斯坦。信的内容大致如下:尊敬的爱因斯坦阁下:在我这里有一位研究生,已经攻读了五年的博士学位,如今即将毕业,在他提交的毕业论文中有一些新的想法………………请对他的论文作出您的评价。另外顺便向您提及,该研究生的父亲是弊国的一位伯爵,内阁的**部长,若您能……,将来您来法国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朗之万在信中,大约朗之万的潜台词似乎就是如果您不肯给个面子,呵呵,以后就甭来法国了。不知是出于知趣呢,还是出于当年自己的离经叛道而产生的惺惺相惜,爱因斯坦很客气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该论文里有一些很新很有趣的思想云云。此时的爱因斯坦虽不属于任何名门望派,却已独步于江湖,颇有威望。有了爱因斯坦的这一封信,评审委员会的几位教授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于是,皆大欢喜。浪荡子弟德布罗意就这样“攻读”下了他的PhD(博士)。而按照当时欧洲的学术传统,朗之万则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印成若干份分寄到了欧洲各大学的物理系。大约所有人都以为事情会就此了结,多少年以后德布罗意那篇“很新很有趣”博士论文也就被埋藏到了档案堆里了。德布罗意大约也就从此以一个PhD的身份继续自己的浪荡生活。但历史总是喜欢用偶然来开一些玩笑,而这种玩笑中往往也就顺带着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在朗之万寄出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份来到了维也纳大学。四1926年初。维也纳。当时在维也纳大学主持物理学术活动的教授是德拜,他收到这份博士论文后,将它交给了他的组里面一位已经年届中年的讲师。这位讲师接到的任务是在两周后的seminar(学术例会)上将该博士论讲一下。这位“老”讲师大约早已适应了他现在这种不知算是平庸还是算是平静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个已到不惑之年而仍然只在讲师的位置上晃荡的人,其学术前途自然是朦胧而晦暗。 而大约也正因为这位讲师的这种地位才使得它可以获得这个任务,因为德拜将任务交给这位讲师时的理 由正是“你现在研究的问题不很重要,不如给我们讲讲德布罗意的论文吧”。这位讲师的名字叫做——薛定谔(Schrodinger)在接下来的两周里,薛定谔仔细的读了一下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其实从内容上来讲也许根本就用不上“仔细”二字,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只不过一页纸多一点,通篇提出的式子也不过就两个而已,并且其原型是已经在爱因斯坦发表的论文中出现过的。然而论文里说的话却让薛定谔一头雾水,薛定谔只知道德布罗意大讲了一通“波即粒子,粒子即波”,除此之外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两周之后,薛定谔硬着头皮把这篇论文的内容在seminar上讲了一下,讲者不懂,听者自然也是云里雾里,而老板德拜则做了一个客气的评价:“这个年轻人的观点还是有些新颖的东西的,虽然显得很孩子气,当然也许他需要更深入一步,比如既然提到波的概念,那么总该有一个波动方程吧”多年以后有人问德拜是否后悔自己当初作出的这一个评论,德拜自我解嘲的说“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评论吗?”并且,德拜建议薛定谔做一做这个工作,在两周以后的seminar上再讲一下。两周以后。薛定谔再次在seminar上讲解德布罗意的论文,并且为德布罗意的“波”找了一个波动方程。这个方程就是“薛定谔方程”!当然,一开始德布罗意的那篇论文就已经认为是垃圾,而从垃圾产生出来的自然也不会离垃圾太远,于是没人真正把这个硬生生给德布罗 意的“波”套上的方程当一回事,甚至还有人顺口编了一首打油诗讽刺薛定谔的方程:欧文用他的psi,计算起来真灵通;但psi真正代表什么,没人能够说得清。(欧文就是薛定谔,psi是薛定谔波动方程中的一个变量)故事的情节好像又一次的要归于平庸了,然而平庸偏偏有时候就成了奇迹的理由。大约正是薛定谔的“平庸”使得它对自己的这个波动方程的平庸有些心有不甘,他决定再在这个方程中撞一撞运气。五上面讲到的情节放到当时的大环境中来看就好像是湖水下的一场大地震——从湖面上看来却是风平浪静。下面请允许我暂时停止对“老”讲师薛定谔的追踪,而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两年发生物理学界这个大湖表面的风浪。此前,玻尔由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理论的启发提出了著名的“三部曲”,解释了氢光谱,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当中,由玻尔掌门的哥本哈根学派已然是量子理论界的“少林武当”。1925,玻尔的得意弟子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矩阵力学,进一步抛弃经典概念,揭示量子图像,精确的解释了许多现象,已经成为哥本哈根学派的镇门之宝——量子界的“屠龙宝刀”。不过在当时懂矩阵的物理学家没有几个,所以矩阵力学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事实上就是海森堡本人也并不懂“矩阵”,而只是在他的理论出炉之后哥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弟子玻恩告诉海森堡他用的东西在数学中就是矩阵。再回过头来再关注一下我们那个生活风平浪静的老讲师薛定谔在干些什么——我指的是在薛定谔讲解他的波动方程之后的两个星期里。事实上此时的他正浸在温柔乡中——带着他的情妇在维也纳的某个滑雪场滑雪。不知道是宜人的风景还是身边的温香软玉,总之是冥冥之中有某种东西,给了薛定谔一个灵感,而就是这一个灵感,改变了物理学发展的轨迹。薛定谔从他的方程中得出了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六倚天一出,天下大惊。从此谁也不敢再把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当成nonsense(扯淡)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掌门人玻尔更是大为惊诧,于是将薛定谔请到哥本哈根,详细切磋量子之精妙。然而让玻尔遗憾的是,在十天的漫长“切磋”中,两个人根本都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在一场让两个人都疲惫不堪却又毫无结果的“哥本哈 根论剑”之后,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之后仍然继续做了一工作,他证明了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他的波动方程表述的量子论其实只是不同的描述方式。从此“倚天”“屠龙”合而为一。此后,薛定谔虽也试图从更基本的假设出发导出更基本的方程,但终究没有成功,而不久,他也对这个失去了兴趣,转而去研究“生命是什么”。历史则继续着演义他的历史喜剧。德布罗意,薛定谔都在这场喜剧中成为诺奖得主而名垂青史。尾声其实在这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当中,上帝还是保留了某种公正的。薛定谔得出它的波动方程仅在海森堡的矩阵力学的的诞生一年之后,倘若上帝把这个玩笑开得更大一点,让薛定谔在1925年之前就导出薛定谔方程,那恐怕矩阵力学就根本不可能诞生了(波动方程也就是偏微分方程的理论是为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熟悉的,而矩阵在当时则没有多少人懂)。如此则此前在量子领域已辛苦奋斗了十几年的哥本哈根学派就真要吐血了!薛定谔方程虽然搞出了这么一个波动方程,却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方程精髓之处,而对它的方程给出了一个错误的解释——也许命中注定不该属于他的东西终究就不会让他得到。对薛定谔方程的正确解释是有哥本哈根学派的玻恩作出的。(当然玻恩的解释也让物理界另一位大师—— 爱因斯坦极为震怒,至死也念念不忘“上帝不会用掷色子来决定这个世界的”,此为后话)。更基本的量子力学方程,也就是薛定谔试图获得但终究无力企及的的基本理论,则是由根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少壮派弟子——狄拉克导出的,而狄拉克则最终领袖群伦,建起了了量子力学的神殿。仅供参考
纨绔子弟德布罗意攻读中世纪历史的闲暇,忽然对物理产生兴趣;于是动用家族实力,拜入大师朗之万门下进修物理博士。可以想象一个花花公子攻读物理博士五年间会学到什么……毕业前夕,德布罗意东拼西凑,写出了历史上最短一篇博士论文:仅一页纸长度;评委判定“涉嫌抄袭”。
不是。德布罗意本科是历史,后来因兴趣靠关系转读物理博士。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很短,但却是获得诺贝尔奖最短的论文。虽然他的毕业论文很短,但从他的手稿可以了解到,他前期是做了很多工作的。
其实这些东西稍微在百度上收索一下就知道了啊~~~~~~~~~~~哥们儿~~~你那罗贝尔了??
07年11期的《发现》上有一篇题为“3篇地球人都知道的论文”的文章,原载《大学生》。文中提到的3篇论文,有一篇地球人是都知道的,就是爱因斯坦有关狭义相对论论文,但地球人不一定都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当年发表的五篇论文之一,题目叫“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而另外二篇就相对就要生疏多了。但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一般可能都会听说过这“一页多的诺贝尔奖论文”。源于《发现》的这一篇“3篇地球人都知道的论文”,我想在此特意介绍一下这“一页多的诺贝尔奖论文”。一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巴黎。一样的延续着千百年的灯红酒绿,香榭丽舍大道上散发着繁华和暧昧,红磨坊里弥漫着躁动与彷徨。而在此时的巴黎,有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德布罗意(De Broglie),从他的名字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贵族,De 是法国贵族的标志,像德国贵族的“冯(von)”一样。事实上德布罗意的父亲正是法国的一个伯爵,并且是正是一位当权的内阁部长。这样一个不愁吃不愁穿只是成天愁着如何打发时光的花花公子自然要找一个能消耗精 力的东西来磨蹭掉那些无聊的日子(其实象他这样的花花公子大约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德布罗意则找到了一个很酷的“事业”——研究中世纪史。据说是因为中世纪史中有着很多神秘的东西吸引着这位年轻人。时间一转就到了1919,这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动着的年代。就在这一年,德布罗意突然移情别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感兴趣于当时正流行的量子论。具体来说就是感兴趣于一个在当时很酷的观点:光具有粒子性。这一观点早在十几年前由普朗克提出,而后被爱因斯坦用来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即便如此,也非常不见容于物理学界各大门派。德布罗意倒并不见得对这一观点的物理思想有多了解,也许他的理解也仅仅就是理解到这个观点是在说“波就是粒子”。或许是一时冲动,或许是因为年轻而摆酷,德布罗意来到了一派宗师朗之万门下读研究生。从此,德布罗意走出了一道足以让让任何传奇都黯然失色的人生轨迹。二历史上德布罗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读他的研究生也许已经很难说清,事实上德布罗意在他的5年研究生生涯中几乎是一事无成。事实上也 可以想象,一个此前对物理一窍不通的中世纪史爱好者很难真正的在物理上去做些什么。白驹过隙般的五年转眼就过去了,德布罗意开始要为他的博士论文发愁了。其实德布罗意大约只是明白普朗克爱因斯坦那帮家伙一直在说什么波就是粒子,(事实上对于普朗克大约不能用“一直”二字,此时的普朗克已经完全抛弃自己当初的量子假设,又回到了经典的就框架。)而真正其中包含的物理,他能理解多少大约只有上帝清楚。五年的尽头,也就是在1924,德布罗意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页纸多一点,不过可以猜想这一页多一点的一份论文大约已经让德布罗意很头疼了,只可惜当时没有枪手可以雇来帮忙写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而进一步德布罗意提出波的波矢和角频率与粒子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动量=普朗克常数/波矢能量=普朗克常数*角频率这就是他的论文里提出的两个公式而这两个公式的提出也完全是因为在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提出光子的动量和能量与光的参数满足这一关系。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博士论文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在对论文是否通过的投票之前,德布罗意的老板朗之万就事先得知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六位教授中有三位已明确表态会投反对票。本来在欧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时至今日的欧洲也依然如此。何况德布罗意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来混日子的的花花公子。然而这次偏偏又有些不一样——德布罗意的父亲又是一位权高望众的内阁部长,而德布罗意在此厮混五年最后连一个都没拿到,双方面子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情急之中,朗之万往他的一个好朋友那里寄了一封信。当初的朗之万是不是碍于情面想帮德布罗意混得一个PhD已不得而知,然而事实上,这一封信却改变了科学发展的轨迹。三这封信的收信人是爱因斯坦。信的内容大致如下:尊敬的爱因斯坦阁下:在我这里有一位研究生,已经攻读了五年的博士学位,如今即将毕业,在他提交的毕业论文中有一些新的想法………………请对他的论文作出您的评价。另外顺便向您提及,该研究生的父亲是弊国的一位伯爵,内阁的**部长,若您能……,将来您来法国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朗之万在信中,大约朗之万的潜台词似乎就是如果您不肯给个面子,呵呵,以后就甭来法国了。不知是出于知趣呢,还是出于当年自己的离经叛道而产生的惺惺相惜,爱因斯坦很客气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该论文里有一些很新很有趣的思想云云。此时的爱因斯坦虽不属于任何名门望派,却已独步于江湖,颇有威望。有了爱因斯坦的这一封信,评审委员会的几位教授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于是,皆大欢喜。浪荡子弟德布罗意就这样“攻读”下了他的PhD(博士)。而按照当时欧洲的学术传统,朗之万则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印成若干份分寄到了欧洲各大学的物理系。大约所有人都以为事情会就此了结,多少年以后德布罗意那篇“很新很有趣”博士论文也就被埋藏到了档案堆里了。德布罗意大约也就从此以一个PhD的身份继续自己的浪荡生活。但历史总是喜欢用偶然来开一些玩笑,而这种玩笑中往往也就顺带着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在朗之万寄出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份来到了维也纳大学。四1926年初。维也纳。当时在维也纳大学主持物理学术活动的教授是德拜,他收到这份博士论文后,将它交给了他的组里面一位已经年届中年的讲师。这位讲师接到的任务是在两周后的seminar(学术例会)上将该博士论讲一下。这位“老”讲师大约早已适应了他现在这种不知算是平庸还是算是平静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个已到不惑之年而仍然只在讲师的位置上晃荡的人,其学术前途自然是朦胧而晦暗。 而大约也正因为这位讲师的这种地位才使得它可以获得这个任务,因为德拜将任务交给这位讲师时的理 由正是“你现在研究的问题不很重要,不如给我们讲讲德布罗意的论文吧”。这位讲师的名字叫做——薛定谔(Schrodinger)在接下来的两周里,薛定谔仔细的读了一下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其实从内容上来讲也许根本就用不上“仔细”二字,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只不过一页纸多一点,通篇提出的式子也不过就两个而已,并且其原型是已经在爱因斯坦发表的论文中出现过的。然而论文里说的话却让薛定谔一头雾水,薛定谔只知道德布罗意大讲了一通“波即粒子,粒子即波”,除此之外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两周之后,薛定谔硬着头皮把这篇论文的内容在seminar上讲了一下,讲者不懂,听者自然也是云里雾里,而老板德拜则做了一个客气的评价:“这个年轻人的观点还是有些新颖的东西的,虽然显得很孩子气,当然也许他需要更深入一步,比如既然提到波的概念,那么总该有一个波动方程吧”多年以后有人问德拜是否后悔自己当初作出的这一个评论,德拜自我解嘲的说“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评论吗?”并且,德拜建议薛定谔做一做这个工作,在两周以后的seminar上再讲一下。两周以后。薛定谔再次在seminar上讲解德布罗意的论文,并且为德布罗意的“波”找了一个波动方程。这个方程就是“薛定谔方程”!当然,一开始德布罗意的那篇论文就已经认为是垃圾,而从垃圾产生出来的自然也不会离垃圾太远,于是没人真正把这个硬生生给德布罗 意的“波”套上的方程当一回事,甚至还有人顺口编了一首打油诗讽刺薛定谔的方程:欧文用他的psi,计算起来真灵通;但psi真正代表什么,没人能够说得清。(欧文就是薛定谔,psi是薛定谔波动方程中的一个变量)故事的情节好像又一次的要归于平庸了,然而平庸偏偏有时候就成了奇迹的理由。大约正是薛定谔的“平庸”使得它对自己的这个波动方程的平庸有些心有不甘,他决定再在这个方程中撞一撞运气。五上面讲到的情节放到当时的大环境中来看就好像是湖水下的一场大地震——从湖面上看来却是风平浪静。下面请允许我暂时停止对“老”讲师薛定谔的追踪,而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两年发生物理学界这个大湖表面的风浪。此前,玻尔由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理论的启发提出了著名的“三部曲”,解释了氢光谱,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当中,由玻尔掌门的哥本哈根学派已然是量子理论界的“少林武当”。1925,玻尔的得意弟子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矩阵力学,进一步抛弃经典概念,揭示量子图像,精确的解释了许多现象,已经成为哥本哈根学派的镇门之宝——量子界的“屠龙宝刀”。不过在当时懂矩阵的物理学家没有几个,所以矩阵力学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事实上就是海森堡本人也并不懂“矩阵”,而只是在他的理论出炉之后哥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弟子玻恩告诉海森堡他用的东西在数学中就是矩阵。再回过头来再关注一下我们那个生活风平浪静的老讲师薛定谔在干些什么——我指的是在薛定谔讲解他的波动方程之后的两个星期里。事实上此时的他正浸在温柔乡中——带着他的情妇在维也纳的某个滑雪场滑雪。不知道是宜人的风景还是身边的温香软玉,总之是冥冥之中有某种东西,给了薛定谔一个灵感,而就是这一个灵感,改变了物理学发展的轨迹。薛定谔从他的方程中得出了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六倚天一出,天下大惊。从此谁也不敢再把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当成nonsense(扯淡)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掌门人玻尔更是大为惊诧,于是将薛定谔请到哥本哈根,详细切磋量子之精妙。然而让玻尔遗憾的是,在十天的漫长“切磋”中,两个人根本都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在一场让两个人都疲惫不堪却又毫无结果的“哥本哈 根论剑”之后,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之后仍然继续做了一工作,他证明了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他的波动方程表述的量子论其实只是不同的描述方式。从此“倚天”“屠龙”合而为一。此后,薛定谔虽也试图从更基本的假设出发导出更基本的方程,但终究没有成功,而不久,他也对这个失去了兴趣,转而去研究“生命是什么”。历史则继续着演义他的历史喜剧。德布罗意,薛定谔都在这场喜剧中成为诺奖得主而名垂青史。尾声其实在这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当中,上帝还是保留了某种公正的。薛定谔得出它的波动方程仅在海森堡的矩阵力学的的诞生一年之后,倘若上帝把这个玩笑开得更大一点,让薛定谔在1925年之前就导出薛定谔方程,那恐怕矩阵力学就根本不可能诞生了(波动方程也就是偏微分方程的理论是为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熟悉的,而矩阵在当时则没有多少人懂)。如此则此前在量子领域已辛苦奋斗了十几年的哥本哈根学派就真要吐血了!薛定谔方程虽然搞出了这么一个波动方程,却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方程精髓之处,而对它的方程给出了一个错误的解释——也许命中注定不该属于他的东西终究就不会让他得到。对薛定谔方程的正确解释是有哥本哈根学派的玻恩作出的。(当然玻恩的解释也让物理界另一位大师—— 爱因斯坦极为震怒,至死也念念不忘“上帝不会用掷色子来决定这个世界的”,此为后话)。更基本的量子力学方程,也就是薛定谔试图获得但终究无力企及的的基本理论,则是由根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少壮派弟子——狄拉克导出的,而狄拉克则最终领袖群伦,建起了了量子力学的神殿。仅供参考
科学家发现地球有了第二颗卫星,他是在2020年的2月份被天文学家通过它的反射光线发现的, 为此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女王还组织了一支由23位天文家组成的的科学研究小组。
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发现了一个拥有100亿年历史的“超级地球”,这表明可能存在古老的生命形式。天文学家发现的这个炽热的岩石“超级地球”,在银河系的早期它就存在了。
在280光年远的地方,TOI-561b是一个岩石世界,比地球大三分之一,只需小时就可以绕着它的恒星运行。它被认为大约有100亿年的 历史 ,是太阳系年龄的两倍,当时我们银河系中的大多数恒星都刚刚开始发光。银河系大约有120亿年的 历史 。
对TOI-561b的确认表明,在宇宙 历史 的大部分时间里,岩石行星可能一直在形成。
“TOI-561b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行星之一,”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小组组长和博士后劳伦·韦斯说,“它的存在表明,宇宙自140亿年前诞生以来,几乎一直在形成岩石行星。”
该小组的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天文学会第237次会议上,并将发表在2021年2月的《天文学杂志》上。
TOI-561b的发现对外星人的捕猎产生了影响。
“这意味着岩石行星在过去的100亿年里,也许在我们银河系 历史 的120亿年里,都有可能形成。”韦斯说,“想象一下,在一颗存在了100亿年的岩石行星上会发生什么——我肯定很想知道。”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凌日外行星勘测卫星(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简称TESS)太空望远镜和夏威夷的凯克天文台发现了三颗行星——TOI-561b、TOI-561c和TOI-561d。
它们围绕着一颗名为(你猜到了)TOI-561的恒星运行,这是一颗位于“银河系厚盘”中的恒星——这就是为什么这一发现如此重要。
以下是我们对TOI-561b及其恒星的其他了解:
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大多数螺旋星系都有两个圆盘——一个是“银河薄圆盘”,沿平面分布着尘埃、气体、恒星和行星;另一个是“银河厚圆盘”,承载着贫金属恒星。有人认为它们缺乏金属,主要是铁和镁,这意味着厚圆盘中的恒星缺乏行星。天文学家发现的大多数行星都绕着薄圆盘中的恒星运行。
然而,这不是TOI-561恒星系统的情况,它是在厚圆盘中发现的,在那里行星被认为不是围绕恒星形成的。
这使得TOI-561b成为最早在银河系厚盘中发现的岩石系外行星之一,并表明岩石行星自140亿年前宇宙诞生以来一直在演化。
这表明古代生命形式可能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
星系厚盘中的恒星可能是在一个后来与我们合并的古老星系中形成的,也可能是在银河系中形成的第一批恒星。韦斯说:“我想知道在这颗岩石星球的 历史 上,人们能看到什么样的夜空。”
TOI-561b暗示岩石行星可能在宇宙 历史 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形成。“我想知道它们中是否存在智慧生物”,韦斯说。
TOI-561b现在可能没有生命存在。这颗行星不仅每天绕着它的恒星运行两次,而且它的轨道离恒星太近,以至于液态水无法在它的表面存在,它的平均表面温度为2500k(摄氏度)。
然而,尽管TOI-561b白天的一面可能是岩浆海洋,但夜间的一面可能是坚硬的岩石。
最有可能的是,TOI-561b提供了一个线索,即在我们银河系最古老的恒星周围还有更多的岩石世界尚未被发现,这些岩石世界有可能是宜居的,因此,这些岩石世界可能是非常古老的生物的故乡。
毕竟,最早的形式被认为至少需要十亿年才能出现在地球上。 因此,星球越老越稳定,它将更有可能拥有某种生命形式。
韦斯说:“我更愿意打赌,一颗100亿年前的恒星,与其说是一颗10亿年前的行星,不如说它周围的岩石行星上有某种智慧文明。”
它的密度和地球差不多,这说明它是古老的。为什么?你听过卡尔·萨根的名言“我们都是由星际物质组成的”,对吧?嗯,恒星和行星也是。比铁重的金属是在坍塌恒星的内部锻造而成,并通过超新星扩散到宇宙中。行星是由这种“恒星物质”形成的,所以如果一颗恒星或行星是低金属的,那一定是很久以前,当时超新星已经较少。
TOI-561还有另外两颗密度较低的行星穿过该恒星,这两颗行星的半径都是地球的两倍,而且都太大,质量太低,不可能是岩石:
凌日外行星勘测卫星(简称 TESS )于2018年发射,研究了天空的各个部分,寻找周期性微暗的恒星。从TESS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迹象,表明行星正在经过它。然后,天文学家跟进并进行更详细的观察,就像这个小组使用的是位于夏威夷毛纳基亚的凯克天文台的高分辨率埃歇尔光谱仪(HIRES)一样。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颗长期稳定的天然卫星。主流观点认为,月球诞生于火星大小的“忒伊亚”与原始地球的猛烈碰撞中,碰撞产生的碎片形成了这颗相对巨大的卫星。长久以来,月球在宇宙中一直与地球相伴,甚至曾经可能为地球带来了一些保护。
然而今年2月,天文学家发现了另外一颗绕地球运行的超小型物体,它被命名为2020 CD3。
最初的观测显示,2020 CD3非常小,我们肉眼无法看见。它并不能像月球那样照亮夜空,也不会引起任何潮汐改变。当时,科学家暂时还无法确认这是一颗超小卫星,还是一些太空垃圾之类的人造物体。
在接下来几个月中,天文学家利用世界各地的一系列望远镜对这个物体进行了更细致的观测。近日,一个由来自14家学术机构的23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宣布了对2020 CD3的研究结果。他们确认这是一颗超小卫星(minimoon),它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另一颗地球的超小卫星。发表于《天文学杂志》的论文探讨了它的发现及详细特征。
研究超小卫星的一个主要困难是,它需要详尽的观测和研究来排除它们是人造物体的可能。新的研究结果最终表明,2020 CD3确实是一个天然物体,大小大致介于一台小型洗碗机和一台冰箱之间。
新研究发现,2020 CD3的直径约米。根据颜色和亮度,它可能是由硅酸盐岩石构成的,就像小行星带上的其他许多岩石一样。有人推测,它很有可能是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围绕太阳公转的一颗较大的小行星的碎片。
它在地球周围的出现,很有可能源于与地月系统的一次“邂逅”。在这次邂逅中,引力把太空岩石从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拉出,抛向了地球周围的轨道。计算表明,这颗超小卫星已经绕地球运行了至少约两年半的时间。根据模拟,超小卫星的平均捕获时间大约只有9个月左右,而2020 CD3被捕获的时间显然远超预期。这有可能是因为它离月球非常近,使它进入了一个相对更稳定的轨道。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2020 CD3的亮度达到足以被探测到的水平的情况至少出现了6次,但想要真正发现这样一个极小的天体,不仅需要它足够明亮,还需要其移动速度足够缓慢——这样的机会其实只剩一两次。直到2020年2月,在它非常接近地球的时候,科学家才发现它。然而就在发现之后不久,到了同年3月,它已经脱离地球,再次回到了绕行太阳的轨道中。
尽管2020 CD3暂时“抛弃”了地球,但不排除它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再次会回到地球的怀抱,与地球共舞的可能。科学家还需要进行广泛的后续观测,从而准确地确定它的运行轨道。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在数千光年以内范围内发现并确认的4000多颗系外行星中,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岩石行星,而且大多数并不在星系宜居区内,算不上是“超级地球”,所以一个“超级地球”的发现总是特别令人兴奋,尤其是天文学家,最近发表在《天文杂志》上一篇科学论文指出,天文学家在距离太阳系约光年远地方发现一颗“超级地球”。 这颗“超级地球”被天文学家取名为OGLE-2018-BLG-0677,属于一颗银河系行星,位于银河系中心比较稠密的区域内,也就是说是位于银河系中凸起处,距离银河系超级黑洞非常近。OGLE-2018-BLG-0677是迄今为止发现最遥远的银河系超级地球,其质量为地球倍,而主恒星质量为太阳倍。OGLE-2018-BLG-0677与恒星轨道距离在至 天文单位之间,大约相当于金星与太阳距离,但是由于这颗恒星是如此之小,所以围绕它公转的行星移动速非常缓慢,公转一周大约为617天。现在,我们还不确定系外行星是否可以在不久将来居住。OGLE-2018-BLG-0677距离是如此遥远,从而无法确定它是否有大气层和液态水。 尽管在21世纪里,人类 探索 太空技术变得越来越先进,但是寻找超级地球还是显得很棘手,因为它并不像恒星那样发出耀眼光线,并且它们可能会反射的任何星光都会受主恒星光线掩盖,所以很难被看到。不过聪明的天文学家使用三种方法来检测系外行星,一种过境法,一种是摆动法,还有一种是重力微透法。什么是过境法?当系外行星经过恒星前方时,根据星光中规则的微小变动来检测出行星。什么是摆动法,该方法可以检测出系外行星引力作用在恒星上产生微小摆动,从而确定行星。什么是重力微透,首先想象有两颗恒星,一颗紧挨另一颗,当一颗恒星发出光线经过时,由于较近恒星重力而略微弯曲,扭曲并放大该光源,因此会产生引力微透事件,从而发现行星。更有趣科学 探索 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 探索
德布勒森市是一座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城市,通常指是罗马的加尔文教派。许多的大学院系,专科院校都将德布勒森市视为全国最重要的教育核心地。
大教堂前的广场是德布勒森市中心。有喷泉,茂盛的树荫,露台咖啡,是户外表演取景的最佳之地。Csokonai剧场和Deri博物馆是这座城市的象征,在繁华的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夏天,是人们庆祝欢乐的季节;各国各地的人们都来参加德布勒森花卉节以及德布勒森爵士音乐节。新的会议大厅一整年都聚集上演着即专业又具有传统文化的节目。每周有许多人参与市里有名的体育运动俱乐部,尤其是足球,手球和篮球项目。想要休息放松的人们可以选择去大森林非常有名的德布勒森温泉所。
德布勒森大学 医学院
德布勒森大学医学院是中欧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医学院,颁发的医学文凭和学历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在世界医学学术领域极具声望。
德布勒森大学医学院拥有22个基础学科和25个临床科系,所涉及科目范围包括:内科学,外科学,整形学,放射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精神病学,小儿科学,产科与妇科学,心脏病学与肺病学,耳鼻喉学,皮肤病学,眼科学,口腔病学与泌尿学等。
德布勒森大学医学院在欧洲和美国均有拥有教学和实习医院,并与世界知名医学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高年级的学生均可选择欧洲和美国的合作院校和教学医院进行为期12个周的短期交流;同时,毕业生可考取欧盟/美国认可的医生执业资格,全球就业。
德布勒森大学高等教育专业的历史追溯于16世纪。德布勒森大学医学院有医学系,牙科系,药学系,公共健康学系。医学院旨在培养医生,牙医,药剂师,公共健康学专家以及继续教育。医学中心还提供区域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是在德布勒森市,还包括匈牙利东北整合区域。
1987年开设了国际项目,所有课程都是英文授课。现在国际生已经到达2500人,都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来自欧洲,中东,非洲和北美洲。
英语授课项目是医学院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部分。所教授的课程与匈牙利当地学生所学是一致的,都是按照欧洲医学标准,根据欧洲医学联盟要求所设置的。
医学项目
● 临床医学
此项目可获得全欧洲认可的医学博士文凭。前三年主要涉及医学领域,包含疾病学背景理论分析和内外科目基础知识。紧接着2年涉及药学和临床科科目,最后一年涉及考试和答辩。
● 牙科学
此项目是5年制课程,课程设置非常精心,旨在教授学生高标准的知识,技术和作为外科牙医的道德责任,使他们成为拥有牙科博士学位的优秀医生(牙科博士)
最初的三年,完全投入到基础的医学和专门的牙科学习,在第四和第五年,学生会参与治疗病人,为他们期末考试和最终的论文做准备。
● 药学
德布勒森大学的药学专业是双录取项目,为本科学习的学生,和对本科以及对药学专业学习和健康相关的教育感兴趣的,具有高度积极性的高质量学生而开设的。此项目可获得博士文凭。
● 公共健康学本科/研究生
此项目专为培养那些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以及检查和分析人类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探索和关心健康所需,起草有关当地,区域和国家的健康政策,从而解决健康问题的学生而开设的。学生们将学会如何规划和组织,改善健康和防止以及治愈疾病,基于目标人群的需求,执行和管理养生和疾病防御,最后分析和评估这些服务和治疗的效果。
● 理疗学,本科
此课程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具有通过理疗途径为运动系统障碍病人及其他疾病病人提供预防,药物和康复治疗措施的能力。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新兴专业,毕业生可在公共健康相关领域及行业就业和研究。
推荐课程
● 高中毕业起点一年预科+五年牙科/六年临床学本博连读
● 美国/英国/欧盟/中国等四十多个国家医学会认证,毕业可考取全球行医资格证,全球就业
关于德布勒森大学的药学专业解析就是以上,很多对医学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德布勒森大学,如果同学们还对出国留学存在疑问的请点击页面的在线咨询获得专业老师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同学们拨打客服电话实时得到专业顾问老师的指导。
匈牙利是小众留学国家,但是因为其性价比高、教学质量好、入学条件宽松等优势吸引着部分人前去留学,那么匈牙利大学的优势专业有哪些,欢迎关注阅读了解。
热门专业
1.农业与管理
推荐院校:德布勒森大学
课程时长为7个学期,学生需要获得180+30学分,学分也可以从本科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30学分的实习中收集。其中,有80-90学分的经济、方法论和商业知识(如数学、统计学、信息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此外,社会科学知识(例如欧盟知识、一般经济法、经济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为10-20学分。管理和管理专业知识(企业财务、会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为70-90学分。
2.商务与市场营销
推荐院校:德布勒森大学、考文纽斯大学、佩奇大学、布达佩斯商学院、肖普朗大学等。
课程时长为7个学期,其中6个学期为大学课程,1个学期为实习。修完全部课程可以获得180学分,其中10学分可以自由选择,实习期可获得30学分,毕业论文可获得10学分。在培训中,学生可以先熟悉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然后是贸易和市场营销,学生必须获得经济学、方法论和商业知识总共80-90个学分,贸易获得70-90个学分。学生还可以多去了解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消费者保护、公司结构、运营和电子商务等信息。这将需要额外获得10-20学分的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欧盟、一般经济法、经济史、社会学、政治科学和哲学的知识。
3.心理学专业
推荐院校:佩奇大学、罗兰大学等
课程时长为6个学期,必须修满180个学分,其中40-60%是与单元相关的课程;学位论文4学分,选修科目不少于10学分。学生将学习一般性和介绍性科目,例如哲学史、社会知识、传播、信息学或图书馆知识。此外,还将有学科领域、实验和一般心理感知过程、注意力的认知和激活方面、进化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学生还将学习与前沿科学和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应用和历史相关的科目。
4.护理专业
推荐院校:德布勒森大学、佩奇大学、塞格德大学等
完整课程时长为8个学期,必须累积240学分。由于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学生的时间表不同,但应用健康科学、营养科学和救援科学出现在大多数专业中。实习的要求也由给定的课程决定,但有一个共同点:实习时间为14周。申请此专业,未来可从事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助产师、言语和吞咽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相关工作。
工程师
推荐院校: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德布勒森大学、佩奇大学等
课程时长为7个学期,共210学分。它主要包括与专业、论文准备(15学分)和选修科目(10学分)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首先是基础科学:数学,包括分析、代数、概率、数理统计、计算和算法理论、物理学。其次,还可以学习到经济学、商业经济学、法律、公共行政、管理等知识,学生将会获得100-150学分。未来可从事数据库管理、用户界面和计算机图形学、WEB和移动编程、IT系统构建、建模、应用与分析等相关工作。
匈牙利留学优势
1.教育质量高
医学领域全球领先,匈牙利诺贝尔获奖者高达14位。
2.学制短、费用亲民
学制短:预科半年至一年,本科三至三年半,硕士两年制,即便出国留学也与在国内读大学的同学同年毕业。本硕连读:临床医学6年,牙科学5年,药学5年,农业工程5年。
费用亲民:预科学费:4200欧元/5个月、6500欧元/10个月;本科学费:3000-4500 欧元/年。住宿费:200-300欧元/月。
3.入学条件宽松
无需高考成绩!接受高中及同等学历以上的毕业生申请,世界名校亦可申请,比如: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简称BME)、佩奇大学、塞梅维什大学,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等等。
4.世界知名专业医学提供开放平台世界顶级专业
医学、牙医、药学接受中国学生申请,全英文授课。
5.学历世界认可
匈牙利大学学历中国教育部认可,世界认可,学历质量与欧美国家等同!
匈牙利采用欧盟学分制—ECTS授课,在欧盟内可自由转学。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英国] 伊姆雷·拉卡托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作者:[英国] 伊姆雷·拉卡托斯
译者:兰征
豆瓣评分: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
页数:344
内容简介: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由著名科学哲家,科哲学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伊姆雷•拉卡托斯著。收入了作者关于科学哲学的五篇重要论文,集中体现了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观和历史方法论。拉卡托斯在书中批判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与库恩的非理性主义科学心理学,提出了一个理论演替的合理的、动态的科学发展模式;主张以科学史检验科学方法论,并倡导以典型历史实例进行“案例研究”的方法。
作者简介:
伊姆雷・拉卡托斯(1922-1974)、著名数学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1944年在德布勒森大学毕业。1949年留学莫斯科大学。从1969年起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并成为卡尔•波普尔的学生和同事,1972年任该学院科学方法、逻辑和哲学系主任,并兼任《不列颠科学哲学杂志》主编。他的主要学术著作在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哲学论文集》出版,《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其中第一卷。
产品有安乃近、扑热息痛、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叶酸、盐酸班布特罗、那格列奈、阿卡及阿卡盐酸盐、水丸、片剂、蜜丸、冲剂、口服液等,是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中药制剂、西药制剂四大系列145个品种生产、贸易、科研的工贸一体化国有大型医药综合企业,企业银行信用等级AAA级。项目简介:年产5000吨对乙酰氨基酚项目设计年生产规模5000吨,建设厂房4000平方米,厂房结构为框架式,建筑层数为2层,厂房的工艺平面布置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产品的精制、干燥、包装工段布置为净化级别30万级的洁净生产区,其余生产工段按一般生产区布置。购置不锈钢结晶罐、SS-800高速离心机、酰化罐、气流干燥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制冷系统、制水系统及其它工程辅助设施等,项目计划总投资54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流动资金2400万元,企业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该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总产量5000吨,其中出口4000吨,出口交货值可达800万美元,实现利税1143万元,利润767万元。公司的年产5000吨对乙酰氨基酚项目在工艺上采用新改进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每
100块会有人愿意帮你写嘛?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