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洛阳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分为《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学报为大16开96页,季刊,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

学报为大16开96页,双月刊。 《学报》编辑部由校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编委会由本校各学科专业权威人士组成,专职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较高,办公实行自动化管理。 《学报》编委会展开了大量细致严谨、卓有成效的工作,全校教职员工给予本刊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投稿积极踊跃,使本刊成为我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园地、对外宣传的窗口、信息交流的渠道,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学报》编辑部已成为我校重要学术机构之一。 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贸易经济、工商经济管理、会计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社科论文以及中外文学赏析、教学研究等。

摘要: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国际商务信函中不可忽视的语用原则。商务信函中的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场所的生活质量,形成最佳职员道德,树立公司形象,而且对创造利润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当前国际贸易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懂得国际商务礼仪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达成商务合作的目的,需要遵循礼貌原则,使之语气委婉,措辞得当有助于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贸易关系。然而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礼貌原则是商务信函中做好生意不可缺少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商务信函;礼貌原则; 文化差异

Abstract: Courtesy is the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and this is pragmatic principle which has to be followed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rrespondence. Business etiquett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good manners are cost-effective because they not only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workplace, contribute to optimum employee moral, and embellish the company image, but they also play a major role in generating profit. An atmosphere in which people treat each other with consideration is obviously one in which a customer enjoys doing business. Also ,most importantly, a company with a well-mannered high-class reputation attracts—and keeps—good people. In order to be contribute to establish relations with two side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It must follow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tone and phrase your comments tactfully. Yet , different politeness principl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are indespensible for conducting successful in commercial correspondence.

Key words:Business letter; politeness principle;culture difference

一、引言

21世纪是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世纪,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国际贸易事业发展迅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务信函在中外企业的沟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比口头交际更准确、更有说服力、更经济、更有效率(发送信息给更多的人),也更正式。“一封好的商务信函,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焕然一新,给对方深刻的印象,是您的职业道路畅通。一封彬彬有礼的商务信函能够直接影响贸易双方关系,能帮助企业树立职业道德形象,能促进贸易双方合作进程。通常,商务信函撰写适合采用简单易懂的词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因此,在书写国际商务信函时必须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书写过程中消失,同时在目标与中找到准确的词语。

二、商务信函中的写作原则

商务英语信函作为国际国际沟通的重要方式,在写作时务必要精心准备。Bobby 在《Business Communication Fundamentals》一书中总结了6个C的原则,即:“简洁,准确,清楚,文采,体谅及连贯。”在此基础上,国内的学者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20xx年以陆墨珠,庒学艺和周耀宗为代表提出了今天普遍认可的7C原则。即礼貌原则(Courtesy),清楚原则(Clarity),简洁原则(Conciseness),正确原则(Correctness),具体原则(Concreteness),体谅原则(Consideration),及完整原则(Completeness)。其中,商务英语写作中礼貌原则构成了商务沟通技巧中的原则基调,是商家最主要、最锐利的武器之一。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 等人提出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认为在所有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应尽量地表示礼貌(maximize the expression of polite beliefs)和尽量减少不礼貌的表达方式(minimize the expression of impolite beliefs)。这一原则对商务英语写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吸收Grice研究结果的基础上,Leech在《语用原则》(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一书中系统的提出了“礼貌原则”理论。认为礼貌原则应该包含(1)策略准则(Tact Maxim):让对方受损最小,受恩最大;(2)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让自己受益最小,受损最大;(3)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低对方,尽量多自己;(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对方的分歧,尽量增多和对方的一致;(6)同情原则:尽量减少厌恶对方,尽量扩大同情对方。然而Brown&Levinson也表示,礼貌原则具有一些普遍性。在众多的礼貌原则中,Lakoff提出了说话人可以遵守的三种不同的礼貌原则:第一,不要强求人;第二,给对方留余地;第三,增进相互之间的友情。

三、不同文化的礼貌原则

不同语言的礼貌原则是有差异的,顾曰国教授提出汉语言文化礼貌原则中有尊重(Respen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等四个方面,1992年又提出汉语文化的礼貌原则是:(1)贬己尊人准则:顾曰国教授认为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条准则指谓自己和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谓听着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拾”和“尊”。(2)称呼准则:这一准则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相互称呼时要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在汉文化中“彬彬有礼”被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其基本内容是“选用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避免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4)求同准则:指注意对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尊重对方的“面子”,使交际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可以采取:“先礼后兵”,“先褒后贬”策略。(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加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好处,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些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对中国人从事国际贸易也具有指导意义。中国人觉得自尊是一种礼貌,而西方人则认为是一种不诚实,因而在交往过程中难以沟通,甚至造成误解,因此更需注意不同语言文化间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商务信函的写作中,讲究礼仪的原则,说话不可随意冒犯他人,要尊重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语言习惯。例如通常,如何向商务伙伴传递坏消息,在美国,一般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委婉的语气、积极的意义的'词语来表达。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一般都用直接的方式;而像日本、中国这样高语境文化则讲和谐、重面子,方法间接委婉,拉丁美洲避免传递坏消息。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们的判断标准都具有差异性。西方人对于赞扬,一般都以“thank you”表示接受,她们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因而是礼貌。而对于我们中国常常会用:“哪里、哪里”,“过奖了”,“差远了”等来应答表示被夸奖人的谦虚。可见西方国家重视个体观念、独立精神,这种概念包括个人的自由、权利、个人的独立。

四、结语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商务信函不仅是实现沟通的媒介,也是建立友谊、吸引客户的手段。“君子不失于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优良传统。礼貌还是人类交际中言语谦恭、得体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由于不同社会文化传统互相影响,礼貌必然不断改变。语言的礼貌包括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概括“四有四避”。因此,在商务信函写作中,遵循礼貌原则,做到及时回函,语言得体尊重对方,不卑不亢,保持良好的礼貌而高尚的心态认真写作,从而保证商贸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不同国家商务信函中开头和结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美国注重高效率和快速行动的文化特征,阿拉伯的信件反映了注重身份、地位、关系和好客的文化特征;日本的信件反映了谦逊,礼貌,间接和关系等文化特征。我们应该充分注意文化对商务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及礼貌原则。

参考文献:

[1]柯静,王绪论:《商务英文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xx-12,(527):182-183

[2]黄亚兰:《礼仪在商务拜访中的重要作用和技巧探析》[A]

[3]王旎铌:《浅谈国际商务英语函电中的礼貌原则》[J].铜仁学报学院学报20xx(2):98-99

[4]高东军:《中英礼貌原则及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A].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xx-10(5):8-9

[摘要]:我国历来是“ 礼仪之邦”, 礼仪不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 礼仪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更能折射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随着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使得世界各地的礼仪习俗不断地融合与发展。

关键字:大学生,礼仪,重要性,培养

在当今时代中,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个性突出、有着充沛的精力,有着良好的文化知识,有着敢做敢为的无畏精神,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社会上的精英,是祖国的接班人。可是很多大学生缺乏礼仪意识,缺乏交际礼仪的能力,这一点会让大学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关于培养大学生交际礼仪的问题值得大家深思,大学更应当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纳入培养过程。

1、礼仪的定义

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讲礼仪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讲礼仪可以使你的事业成功,讲礼仪可以使得社会更加安定。礼仪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

2、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是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 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公众沟通, 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远程沟通, 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变化,对人类社会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

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

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 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 其身心更加健康, 而且更会关心他人, 更富有同情心, 朋友更多, 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 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 通过人际交往活动, 在交往中获得友谊, 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是从“ 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 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 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 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的需要

培养大学生交际礼仪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体表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养、文明

3、大学生礼仪的现存问题

据报载,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具体的要求。但很多大学生的交际礼仪能力并不如我们想象中优秀,他们甚至不懂什么为交际礼仪,更别说讲礼仪了。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 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目前大学生礼仪实际行为的低水平与社会对大学生礼仪素养要求的高层次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在宿舍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在课堂不尊敬师长、随意接打手机及迟到早退;在公共场合行为放荡不羁;在个人外在形象上肆意追求时尚、穿着不得体等。作为学校会计系礼仪队队长,我感同身受,在开学初礼仪队招新面试中,许多大一新生缺乏礼仪礼貌,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问好也没有,而仪容仪表方面,衣着颇随意,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对面试的尊重,对面试官的尊重。

4、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

教育体制不合理,致使中小学校礼仪教育缺位

道德与礼仪教育表现为一个由内到外、由低到高的传递过程。因此学前阶段、小学及中学阶段恰当的礼仪教育至关重要,学校在这些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礼仪理论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然而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和考试制度尚未得到彻底改变,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学习成绩,学校过分注重“成长教育”而忽视“成人教育”,这就导致从学前到中学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德考”,尤其忽略了学生做人的礼仪知识传授和礼仪规范行为的养成,使学生的礼仪培养不能从小得到很好的培养,以至于升入大学后仍然有许多不文明、缺乏礼仪修养的行为。

家庭礼仪教育缺位

家庭中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而往往较多关注子女的物质生活、学习情况等。此外,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目前的家庭成员关系比较简单,没有机会再家庭中参与和感受礼仪实践。当孩子在家庭活动中和交往中出现失礼或失误行为时,一些家长也采取模棱两可甚至包容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礼仪知识和养成礼仪素养的机会。

高校放松了对学生的礼仪行为管理,忽视了礼仪教育课程的设置

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对礼仪文化的教育十分空泛,高校放松了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学校的“教书育人”中的“育人”功能淡化,使不少大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高校也几乎取消了升旗礼和课前的尊师礼,礼仪教育氛围的淡化,使大学生的知礼、行礼意识也逐渐淡化。从课程设置看,许多高校尚未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给予足够重视,缺乏礼仪教育意识。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理所当然地把专业理论和技术课设置为必修课,,一些学校的公选课虽设置了礼仪教育课,但大多受礼仪教师不足、开课次数少等因素影响,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5、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礼仪

把提高礼仪素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重新审视礼仪教育重要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其中前五项内容都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间接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得出结论:和谐社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中心工作。而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前提是人人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因此把礼仪教育作为加强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入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生礼仪规范化

大学生礼仪自身要求规范化。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规范化。倘若对大学生礼仪不讲究规范化,而是任凭大学生在具体运用礼仪时自行其是,各搞一套,则大学生不像大学生,而混同于社会一般青年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的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对大学生礼仪的规范,必将直接有助于我国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建设。

学校礼仪教育功能归位,保障礼仪教育的持续性

人的行为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要使当代大学生养成符合礼仪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礼仪教育及反复持久的礼仪实训。一个人只有养成了一定的礼仪习惯,才能具备相应的礼仪素养和品质。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小学到大学礼仪课程开设的监督,在内容设计上适合合个年龄段礼仪要求,使学生在成长的各个时期都不缺乏礼仪教育。

高校应提高礼仪教育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教学实效性

建议高校把大学生礼仪课程设为必修课,把礼仪教育引入各个大学各个专业,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化。此外在礼仪课程教学中药强化实践训练教育。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景将礼仪知识变为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想多练,成为一位有礼仪修养的大学生。

大学生礼仪,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学校的努力,国家民族的努力,“礼仪之邦”必定永久长存,而我们自身的礼仪素养,也必将大大地提高。浅谈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与培养

欧美国家的人们在社交和旅游、娱乐休闲等公共场合,十分注意礼仪风度和各项礼节,因此,出行欧美旅游、探亲、访友的国人,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以免发生尴尬、不愉快之事。

首先要注意衣着整洁。纽扣一定要扣好,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胡须应修剪好。

和人交谈,要端庄和蔼,彬彬有礼。双方不可靠得太近,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坐时忌跷“二郎腿”,更不能抖腿部;谈话要专注,忌在大庭广众面前耳语。初次交谈切忌打听对方的收入、家产、年龄和婚姻;异性之间交谈时眼睛不能老是盯着对方;在路上与妇女交谈应当边走边谈,不能停下站着说话;与妇女同座时不要吸烟;同相识的妇女打招呼,男方应起立,女的可以坐着回答。

到人家家里做客,要先脱帽而后入室。雨天走访,雨具应放在室外,不可穿雨衣入室。夫妻同到人家做客,告别时应当由妻子先起身告辞。

出行坐车,要让客人坐在驾驶座旁边的位置上,以此为上座。走在街上不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可乱扔东西与随地吐痰。

到餐馆就餐,如果与别人同桌,须征得先到客人的同意后方可入座,否则,会被视为粗鲁。在美国的餐馆,若用餐巾擦拭刀叉、盘子,服务员会马上换一套餐具,在服务员看来,顾客擦拭餐具是被认为餐具不干净。

男女同行,男的应走在外侧,即靠车行道一边,使女的多一分安全感;开始行走时应让女士先行。

出入商店等公共场所,男士应该为女士开门;年轻的应该为老年人开门。乘车坐船,男士应向女士让座;男女同座不要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小动作。如翘拇指,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表示称赞、了不起、第一的意思,而在美国、法国表示拦路搭车;伸食指和中指,在我国表示第二或数目字“2”,在英国则有两种含义,当做这一手势时,手掌朝着对方,表示胜利,若手背朝着对方,则表示侮辱;单伸食指在我国表示数字“1”,还用于提请注意,而在美国表示请对方稍等,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

在我国,食指作弯钩状表示“9”,在日本表示小偷;在泰国、菲律宾表示门匙、上锁;印度尼西亚表示心肠坏、吝啬;在新加坡是死亡的表示、还表示拳击比赛中的击倒。

拇指与食指在我国表示“O”,中指、无名指、小指翘伸直表示“3”。这两个手势合在一起,日本、韩国、缅甸是表示金钱;美国则表示同意、了不起、顺利;印度尼西亚表示什么也干不成和干不了;突尼斯用来表示傻瓜、无用。

在我国,人们习惯用点头表示同意、认可,摇头表示否定、反对。但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等国,人们却以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各国之间、一国不同地区之间,有些民俗大不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到境外旅游,掌握这些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投稿

长江大学学报,赤峰学院学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洛阳理工学院学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新乡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学报,韶关学院学报,晋中学院学报,重庆文理学院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淮海工学院学报,湖北二师学院学报,南阳理工学院学报。如果要发表的话,可以具体商量下。

洛阳理工学院是公办院校。

洛阳理工学院,于1956年始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前身是三门峡水力发电学校,后由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洛阳大学合并组建并升格而成。该校还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2021年11月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介绍

截至2021年1月,洛阳理工学院占地面积2229亩,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万人。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教职工174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2人,副高级职称460人,博士学位教师264人,硕士学位教师843人,“双师型”教师8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创新人才及团队6个,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专家等市厅级人才94人。有硕博研究生导师近50人。聘有包括两院院士、中原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外专家在内的2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还聘任讲座教授、特聘教授5人、应用型专业带头人26人、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702人;选拔专业建设首席教授11人、校学术技术带头人65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月,洛阳理工学院设有14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和7个专门教育及行业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55个本科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6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河南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在201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洛阳理工学院《培养建材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一等奖。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训、模拟电子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建材机械与设备、玻璃工艺学、数据结构、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

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建材机械基础教学实验教学中心、水泥生产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物联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郑州大学-洛阳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点:控制工程、材料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子工程应用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岩土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古典文献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联合培养硕士点3个。

科研成果

根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近5年来,洛阳理工学院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共计391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04项。

在“十一五”期间,洛阳理工学院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2011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0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32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7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创新人才计划2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19项、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计划3项。。

2010年-2017年6月期间,洛阳理工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有近15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主编、参编学术专著、教材近200部;共有13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它科研获奖200多项。。

2011年,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洛阳理工学院有81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29项。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2个。

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河南省水泥与混凝土生产力促进中心。

省级工程实验室:有机钼(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河南区域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

形象标识

校训

致知,致善,致能,致新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即获得知识;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必先诚实自己的意;要想诚实自己的意,必先广泛地获得知识;要想广泛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了解天下事物的理。致善:这是人的道德成长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美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善”的人。致能: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致新:要善于创新,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要勤思敏学,乐于求新;要勇于创造,不断探究,使自己成为一个“创新”的人。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24万册,中外文期刊2402种,电子图书148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学科导航数据库》和《springer》等23个中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收藏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民国丛书》和《四库丛刊》等套书,有河南地方史志和河洛文化研究资料等特色文献。

学术期刊

1.《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洛阳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分为《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学报为大16开96页,季刊,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点评

长江大学学报,赤峰学院学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洛阳理工学院学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新乡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学报,韶关学院学报,晋中学院学报,重庆文理学院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淮海工学院学报,湖北二师学院学报,南阳理工学院学报。如果要发表的话,可以具体商量下。

洛阳理工学院是公办院校。

洛阳理工学院,于1956年始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前身是三门峡水力发电学校,后由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洛阳大学合并组建并升格而成。该校还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2021年11月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介绍

截至2021年1月,洛阳理工学院占地面积2229亩,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万人。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教职工174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2人,副高级职称460人,博士学位教师264人,硕士学位教师843人,“双师型”教师8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创新人才及团队6个,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专家等市厅级人才94人。有硕博研究生导师近50人。聘有包括两院院士、中原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外专家在内的2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还聘任讲座教授、特聘教授5人、应用型专业带头人26人、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702人;选拔专业建设首席教授11人、校学术技术带头人65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月,洛阳理工学院设有14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和7个专门教育及行业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55个本科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6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河南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在201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洛阳理工学院《培养建材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一等奖。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训、模拟电子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建材机械与设备、玻璃工艺学、数据结构、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

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建材机械基础教学实验教学中心、水泥生产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物联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郑州大学-洛阳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点:控制工程、材料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子工程应用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岩土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古典文献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联合培养硕士点3个。

科研成果

根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近5年来,洛阳理工学院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共计391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04项。

在“十一五”期间,洛阳理工学院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2011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0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32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7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创新人才计划2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19项、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计划3项。。

2010年-2017年6月期间,洛阳理工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有近15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主编、参编学术专著、教材近200部;共有13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它科研获奖200多项。。

2011年,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洛阳理工学院有81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29项。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2个。

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河南省水泥与混凝土生产力促进中心。

省级工程实验室:有机钼(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河南区域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

形象标识

校训

致知,致善,致能,致新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即获得知识;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必先诚实自己的意;要想诚实自己的意,必先广泛地获得知识;要想广泛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了解天下事物的理。致善:这是人的道德成长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美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善”的人。致能: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致新:要善于创新,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要勤思敏学,乐于求新;要勇于创造,不断探究,使自己成为一个“创新”的人。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24万册,中外文期刊2402种,电子图书148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学科导航数据库》和《springer》等23个中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收藏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民国丛书》和《四库丛刊》等套书,有河南地方史志和河洛文化研究资料等特色文献。

学术期刊

1.《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报为大16开96页,双月刊。 《学报》编辑部由校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编委会由本校各学科专业权威人士组成,专职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较高,办公实行自动化管理。 《学报》编委会展开了大量细致严谨、卓有成效的工作,全校教职员工给予本刊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投稿积极踊跃,使本刊成为我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园地、对外宣传的窗口、信息交流的渠道,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学报》编辑部已成为我校重要学术机构之一。 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贸易经济、工商经济管理、会计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社科论文以及中外文学赏析、教学研究等。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1、段治乾,男,汉族,1952年7月出生,河南偃师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共党员,现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持党委全面工作。拟作为洛阳理工学院书记。 2、杨小林,1963年12月生,湖南邵东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2003年2月任副厅级),拟作为洛阳理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人选。 3、陈岩,1963年10月生,河南信阳人,在职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2000年8月任正处级),拟作为洛阳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人选。 4、董延寿,1957年7月生,河南孟津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洛阳大学副校长(2000年8月任正处级),拟作为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人选。 5、葛玻,女,1962年7月生,辽宁凤城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2000年2月任正处级),拟作为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人选。 6、万振松,1955年11月生,河南偃师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洛阳大学副校长(2000年8月任正处级),拟作为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人选。 7、邱天河,1956年12月生,河南洛宁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洛阳大学副校长(1997年8月任正处级),拟作为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人选。 8、韩振英,1960年2月生,河南滑县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0年8月任正处级),拟作为洛阳理工学院纪委书记人选。 9、陈富贵,1955年2月生,河南洛阳人,在职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洛阳大学党委副书记(2000年8月任正处级),拟作为洛阳理工学院工会主席人选。

洛阳理工学院院长杨小林、副院长葛玻

学院领导 分管部门 段治乾(书记) 组织部、党委办公室 杨小林(院长) 人事处、院长办公室 陈岩(副书记) 宣传部、学工部、团委、工会、离退休办公室 董延寿(副院长) 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审计处、校办工厂 葛玻(副院长) 教务处、图书馆、现代教育中心、高教研究所 万振松(副院长) 基建处、后勤管理处、后勤发展总公司 邱天河(副院长) 科研处、外事办、学报编辑部 袁静波(副院长) 招生就业处、成教院、保卫处 韩振英(纪委书记) 纪委、监察室 陈富贵(工会主席) 工会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洛阳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分为《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学报为大16开96页,季刊,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投稿经验

公办。洛阳理工学院办学历史可溯源至1956年创立的三门峡水力发电学校,后历经洛阳地质勘探学校、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发展阶段,1993年6月,学校更名为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洛阳大学合并组建并升格为洛阳理工学院。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2229亩,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设有14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和7个专门教育和行业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787人,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万人。

洛阳理工学院是公办院校。

洛阳理工学院,于1956年始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前身是三门峡水力发电学校,后由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洛阳大学合并组建并升格而成。该校还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2021年11月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介绍

截至2021年1月,洛阳理工学院占地面积2229亩,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万人。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教职工174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2人,副高级职称460人,博士学位教师264人,硕士学位教师843人,“双师型”教师8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创新人才及团队6个,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专家等市厅级人才94人。有硕博研究生导师近50人。聘有包括两院院士、中原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外专家在内的2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还聘任讲座教授、特聘教授5人、应用型专业带头人26人、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702人;选拔专业建设首席教授11人、校学术技术带头人65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月,洛阳理工学院设有14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和7个专门教育及行业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55个本科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6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河南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在201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洛阳理工学院《培养建材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一等奖。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训、模拟电子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建材机械与设备、玻璃工艺学、数据结构、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

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建材机械基础教学实验教学中心、水泥生产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物联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郑州大学-洛阳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点:控制工程、材料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子工程应用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岩土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古典文献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联合培养硕士点3个。

科研成果

根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近5年来,洛阳理工学院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共计391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04项。

在“十一五”期间,洛阳理工学院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2011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0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32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7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创新人才计划2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19项、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计划3项。。

2010年-2017年6月期间,洛阳理工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有近15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主编、参编学术专著、教材近200部;共有13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它科研获奖200多项。。

2011年,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洛阳理工学院有81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29项。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2个。

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河南省水泥与混凝土生产力促进中心。

省级工程实验室:有机钼(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河南区域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

形象标识

校训

致知,致善,致能,致新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即获得知识;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必先诚实自己的意;要想诚实自己的意,必先广泛地获得知识;要想广泛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了解天下事物的理。致善:这是人的道德成长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美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善”的人。致能: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致新:要善于创新,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要勤思敏学,乐于求新;要勇于创造,不断探究,使自己成为一个“创新”的人。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24万册,中外文期刊2402种,电子图书148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学科导航数据库》和《springer》等23个中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收藏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民国丛书》和《四库丛刊》等套书,有河南地方史志和河洛文化研究资料等特色文献。

学术期刊

1.《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报为大16开96页,双月刊。 《学报》编辑部由校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编委会由本校各学科专业权威人士组成,专职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较高,办公实行自动化管理。 《学报》编委会展开了大量细致严谨、卓有成效的工作,全校教职员工给予本刊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投稿积极踊跃,使本刊成为我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园地、对外宣传的窗口、信息交流的渠道,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学报》编辑部已成为我校重要学术机构之一。 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贸易经济、工商经济管理、会计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社科论文以及中外文学赏析、教学研究等。

长江大学学报,赤峰学院学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洛阳理工学院学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新乡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学报,韶关学院学报,晋中学院学报,重庆文理学院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淮海工学院学报,湖北二师学院学报,南阳理工学院学报。如果要发表的话,可以具体商量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