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青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斯汤达的作 品, 只要是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不可能把小说中人物的个性, 言 谈举止从自己的脑海中赶出去。这一切都不停的萦绕在他们的 脑际, 让他们去思索, 让他们浮想联翩。 所有的评论家一致肯定斯汤达深刻的反映了他的时代。只 要看看小说的副标题“** 年记事”就可以体会到斯汤达和巴 尔扎克一样, 只是在自觉地为现代社会谱写历史。可是对大多数 的读者来说, 显然不是因为关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欢《红与 黑》的。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它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于连和 整个社会的环境的冲突, 他的野心, 抱负与孤军奋斗, 他对现实 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扣人心弦的地方。离开 了于连的悲剧, 其他的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在体味着小说引人的情节, 在对主人公的命运经过迭荡的 推进而突然戛然而止于死亡而悲叹时, 人们不能不一再问到: “红”与“黑”究竟是什么? 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 一百年来文艺研究家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或者认为“红”指红色的军装, 代表军队; “黑”指教士的黑袍, 代表教会。或者认为“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或者认 为“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 “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有 人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 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还有人利用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 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 间。因此对小说书名的解释为“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 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 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可以说是“仁者见 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 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 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等等。 透过《红与黑》的字里行间, 随着引人入胜的情节, 我们仔细 体味着之中所含的“红”与“黑”。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 结束, 贯穿着三组“红”与“黑”的主线, 顺着这三组线索才能深刻 理解作者赋予这篇作品的深刻意义, 才能理解主人公短暂的一 生和他的命运。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道袍。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结局的死亡。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死亡、子宫、于连的重生; “黑”同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下面我们分组来解析其中的寓意。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袍子 这是斯汤达本人在回答朋友的询问时的解释。在小说的开 始, 作者就给人们展示了表面虽然文弱但是心灵的深处, 有一团 火一样的进取力量, 一股往着高处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热血的于 连。那么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是他心中的 向往, 他们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年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 的将军。然而于连生不逢时, 在王政复辟时期, 平民甚至没有穿 上军制服的可能, 最好能够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 当于连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 小小的教士所击败, 一个四十多岁的神甫就拿到三倍于拿破仑 麾下名将的薪俸, 他就不再提拿破仑的名字而发奋攻读神学了。 他想:“在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统治下, 我会 是一名军官, 在未来的神甫中, 我将是一名主教。”因此,“红与 黑”在这里平行的, 都是于连新追求的飞黄腾达之路。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的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的结局 要理解这一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 从小说的创作原意 值得注意的是, 斯汤达为什么在小说里使他的主人公这样 一个“才智之士”, 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而处事慎重、谨慎的青年的 结局以悲剧告终, 而不是塑造一个成功者形象呢?我认为这就是 斯汤达没有解释完的书名的喻意, 也就是“红”象征着于连的追 求;“黑”象征着死亡。在这里“红”与“黑”不是平行的, 而是对立 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组,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作者将拿破仑士兵的红色军装和教士的黑袍子这一 “红”——“黑”作为主人公于连所追求的梦想, 不仅仅是因为作 者曾经十七岁就投入军界, 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 亲身参加过 朗戈战役、耶拿战役, 曾经进驻米兰……他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 真正了解拿破仑时代的人。而时过境迁, 教士是一个能实现于连 野心的职业。 若想细致入微的理解斯汤达的作品, 必须先了解他的内心, 斯汤达的内心并非原动力旺盛, 充满志趣。由于天赋与志趣自身 只不过是一些笼统的东西, 所以他所迷恋的是一些空洞形式, 也 就是说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由于缺乏那种功利和道德动机, 他不会对任何事情深深感动, 事实上, 对他来说, 激情开始就是 游戏、实验、消磨时光, 在人们看来他会完全沉溺于激情之中时, 他却突然移情别处。 从形式或从总体上而言, 斯汤达的理想也同样相当混乱和 自相矛盾。因为他看起来只关心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原动力与激 情形式, 对此他赋予了只属于更高层次的原动力之雄伟气势与 英雄气概。因此, 他赋予他的主人公也就同样的形式。于连在短 短的一生中为自己规划了许多的角色: 拿破仑的副官、代理主 教、司令官、指导教师等等。由此看来, 他所担任的角色是可以变 换的, 只要能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 斯汤达出生在贵族律师家庭, 八岁丧 母, 他是和可怕的穷神甫一起长大, 从小身心受到很大的压抑, 书中西朗神父的一段话也表明了对于连的追求的否定:“我告诉 你这一点是让你明了, 当教士不会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你向当权 者献媚的话, 那会得到诅骂, …”这表明作者并不认为做教士是 一条什么光明大道而是下地狱的行当。 2. 小说中的情节 在小说的开始部分, 对于连开始他的征程之前有着这样的 描写:“……他孤单一个在教堂里, 祈祷的矮凳上, 于连发现一张 印有字的小纸片摊在那儿, …他眼光落上去, 上面写到: 路易· 索雷尔判决以及临终时刻的详情在贝尚松处死, 在……这张残 缺零碎, 反面起首的三个字他可以看得清楚:‘第一步’。…他深 深的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他的名字末尾跟我一祥…’他把纸揉 成一团。 从教堂出来, 于连相信看见圣水钵旁有一摊血, 其实这是被 洒过的圣水, 在蒙着窗上的红布的反衬下, 看上去像血一般。最 后, 于连为内心隐藏着恐惧感到羞愧。 ‘难道我是个胆小鬼?’他问自己,‘拿起武器。’这几个单词 在老军医叙述过的战争故事里反复出现, 在于连看来是勇敢的 象征。他站起身来迅速走向德·雷纳尔先生的房子”。 由此看来, 小说的开始已经预示了主人公的结局: 他从教堂 出发到德·雷纳尔先生家当家庭教师, 开始奔向他追求仕途的 战场, 到德·拉莫尔府当秘书——回到教堂开枪杀他的情人德 ·雷纳尔太太, 被判死刑, 表明他的追求“红”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或者说是死亡“黑”。 3. 从词汇学的角度 我们再翻开法、英、汉辞典, 对于“红”与“黑”的解释基本上 都是一致的。“红”: ①指像血那样的颜色; ②象征革命; ③象征顺 利和成功。而“黑”却是指: ①黑色; ②阴郁的; ③死亡。因此, 从词 汇学的角度出发, 作者的喻意也是明确的: 红军服和黑道袍, 这 一“红”, 一“黑”作为于连带着满腔的热血所追求的成功之路 (红)的结果必然是死亡(黑)。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子宫、于连的重生;“黑”同 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经过对平行的“红”与“黑”的追求和对立的“红”与“黑”—— 追求——失败之后,作品又以平行的“红”与“黑”的融合而结局。 对于这一组的理解, 要从以下方面。 1. 从情节上 回顾于连从在追求发迹的四年, 细心阅读的读者可以注意 到, 于连口口声声“成功”、“发迹”、“飞黄腾达”之类, 时时处处羡 慕有钱人的“幸福”, 却从来没有说清楚他究竟要什么。金钱他当 然是要的, 他动辄想当上一个主教比当上一个将军多挣多少法 郎, 然而他关心和谁一起吃饭胜过拿多少薪水, 他拒绝过和爱丽 莎的有利的婚事, 他不肯走富凯那样的稳妥的发财之路, 他也从 不接受没有名分的馈赠……总之, 于连不是一个爱钱的人, 这是 他和当时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之间的很大的区别, 包括贵族和资 产者。再说社会地位, 他所想得到的首先是荣誉、是平等、是自 由, 其次才是金钱、财物和享受。有的研究者认为于连的全部心 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一种以个人为 核心的思想体系, 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他那个行将灭亡的 社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也决定了他不可挽回的悲剧命运。 总之, 说于连是一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 但不如说他是一 个追求个人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更来的准确。于连的 所作所为甚至他的所思所想和他的心灵呼唤在本质上是矛盾 的。 如果说在到达“虚伪”之前, 这个年轻农民的心灵曾走过很 长的一段路, 那么他的死意味着他只不过在一条更长的路上刚 刚迈开了第一步, 这一步他是在监狱里走完的。内容丰富, 份量 沉重, 喻意深远的《红与黑》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幸 福的道路上如何从迷误走向清醒, 说到底是写了一个“悟”字。这 是人类永恒的难题的唯一的解, 也是《红与黑》中的于连的处境 的真实写照。斯汤达的高明在于, 他只在“迷”字上用力, 似乎曲 径通幽, 柳暗花明, 谁都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而在仿佛登上了 高峰时却突然两声枪响, 让公重重的跌在地上, 犹如一声断喝: “此路不通!”于是主人公恍然“觉”, 而后在回想中大彻大悟, 从 此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也是这篇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于是 于连找到了归宿又获得了重生, 从这个意义上他是成功者, 迷途 知返者。在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达到了统一。 2. 从意蕴上 “红”与“黑”是辩证的统一。“黑”的其一象征既是超越语言 符号链的存在, 其表征为创伤和死亡, 而“红”象征之一显然与血 和死亡有关, 于是,“红”与“黑”融为一体。 本文在第二组里提到小说中于连在到德·瑞纳先生家做家 庭教师前到教堂祈祷时, 发现被处死的人名末尾和他的一样, 并 且相信看到圣水钵旁边有滩血。在小说的另一处写到:“德·福 列先生所问: 为什么索黑尔先生特别选择了教堂为谋杀的地方, 假如不是恰如那个时候, 他的情敌在那里举行弥撒呢。一般人都 同意你(笔者按即玛特尔小姐)所保护的幸运的人, 具有无限的 聪明和更多的谨慎。假如他躲藏在他所熟知的德·瑞纳先生的 花园里, 还有比那更简单的事吗?在那里, 差不多不会有人看见, 不会被捕或怀疑。而且很容易地把他所妒嫉的女人置于死地。” 一个婴儿诞生,要在教堂接受洗礼, 这是象征着生命, 象征着希 望的“红”; 教堂也是为死者祷告的地方, 象征死亡的“黑”, 而不 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人们都相信净化了的灵魂能得到再生, 在 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又达到了统一。 从心理学上分析, 洞穴与教堂都可象征着子宫。他们都在象 征意义上提供了再生的承诺。正如克洛德·鲁瓦所说: 温暖、宁 静慈母般的洞穴, 开始生存历险之前于连曾在那儿做过小憩, 渴 望最后能“安息在那儿”, 因为安息这个词恰如其分。明乎此, 我 们又可以回答小说中那位人物提出的问题了。经过矛盾, 经过抗 争, 经过实践, 于连终于得到了再生。这里“红”象征着鲜血, 子 宫, 生的教堂, 于连的“再生”;“黑”象征着死亡的教堂和洞穴, “红”与“黑”在这里再次成为平行的融汇。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斯汤达的作 品, 只要是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不可能把小说中人物的个性, 言 谈举止从自己的脑海中赶出去。这一切都不停的萦绕在他们的 脑际, 让他们去思索, 让他们浮想联翩。 所有的评论家一致肯定斯汤达深刻的反映了他的时代。只 要看看小说的副标题“** 年记事”就可以体会到斯汤达和巴 尔扎克一样, 只是在自觉地为现代社会谱写历史。可是对大多数 的读者来说, 显然不是因为关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欢《红与 黑》的。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它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于连和 整个社会的环境的冲突, 他的野心, 抱负与孤军奋斗, 他对现实 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扣人心弦的地方。离开 了于连的悲剧, 其他的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在体味着小说引人的情节, 在对主人公的命运经过迭荡的 推进而突然戛然而止于死亡而悲叹时, 人们不能不一再问到: “红”与“黑”究竟是什么? 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 一百年来文艺研究家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或者认为“红”指红色的军装, 代表军队; “黑”指教士的黑袍, 代表教会。或者认为“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或者认 为“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 “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有 人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 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还有人利用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 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 间。因此对小说书名的解释为“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 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 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可以说是“仁者见 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 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 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等等。 透过《红与黑》的字里行间, 随着引人入胜的情节, 我们仔细 体味着之中所含的“红”与“黑”。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 结束, 贯穿着三组“红”与“黑”的主线, 顺着这三组线索才能深刻 理解作者赋予这篇作品的深刻意义, 才能理解主人公短暂的一 生和他的命运。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道袍。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结局的死亡。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死亡、子宫、于连的重生; “黑”同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下面我们分组来解析其中的寓意。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袍子 这是斯汤达本人在回答朋友的询问时的解释。在小说的开 始, 作者就给人们展示了表面虽然文弱但是心灵的深处, 有一团 火一样的进取力量, 一股往着高处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热血的于 连。那么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是他心中的 向往, 他们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年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 的将军。然而于连生不逢时, 在王政复辟时期, 平民甚至没有穿 上军制服的可能, 最好能够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 当于连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 小小的教士所击败, 一个四十多岁的神甫就拿到三倍于拿破仑 麾下名将的薪俸, 他就不再提拿破仑的名字而发奋攻读神学了。 他想:“在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统治下, 我会 是一名军官, 在未来的神甫中, 我将是一名主教。”因此,“红与 黑”在这里平行的, 都是于连新追求的飞黄腾达之路。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的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的结局 要理解这一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 从小说的创作原意 值得注意的是, 斯汤达为什么在小说里使他的主人公这样 一个“才智之士”, 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而处事慎重、谨慎的青年的 结局以悲剧告终, 而不是塑造一个成功者形象呢?我认为这就是 斯汤达没有解释完的书名的喻意, 也就是“红”象征着于连的追 求;“黑”象征着死亡。在这里“红”与“黑”不是平行的, 而是对立 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组,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作者将拿破仑士兵的红色军装和教士的黑袍子这一 “红”——“黑”作为主人公于连所追求的梦想, 不仅仅是因为作 者曾经十七岁就投入军界, 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 亲身参加过 朗戈战役、耶拿战役, 曾经进驻米兰……他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 真正了解拿破仑时代的人。而时过境迁, 教士是一个能实现于连 野心的职业。 若想细致入微的理解斯汤达的作品, 必须先了解他的内心, 斯汤达的内心并非原动力旺盛, 充满志趣。由于天赋与志趣自身 只不过是一些笼统的东西, 所以他所迷恋的是一些空洞形式, 也 就是说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由于缺乏那种功利和道德动机, 他不会对任何事情深深感动, 事实上, 对他来说, 激情开始就是 游戏、实验、消磨时光, 在人们看来他会完全沉溺于激情之中时, 他却突然移情别处。 从形式或从总体上而言, 斯汤达的理想也同样相当混乱和 自相矛盾。因为他看起来只关心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原动力与激 情形式, 对此他赋予了只属于更高层次的原动力之雄伟气势与 英雄气概。因此, 他赋予他的主人公也就同样的形式。于连在短 短的一生中为自己规划了许多的角色: 拿破仑的副官、代理主 教、司令官、指导教师等等。由此看来, 他所担任的角色是可以变 换的, 只要能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 斯汤达出生在贵族律师家庭, 八岁丧 母, 他是和可怕的穷神甫一起长大, 从小身心受到很大的压抑, 书中西朗神父的一段话也表明了对于连的追求的否定:“我告诉 你这一点是让你明了, 当教士不会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你向当权 者献媚的话, 那会得到诅骂, …”这表明作者并不认为做教士是 一条什么光明大道而是下地狱的行当。 2. 小说中的情节 在小说的开始部分, 对于连开始他的征程之前有着这样的 描写:“……他孤单一个在教堂里, 祈祷的矮凳上, 于连发现一张 印有字的小纸片摊在那儿, …他眼光落上去, 上面写到: 路易· 索雷尔判决以及临终时刻的详情在贝尚松处死, 在……这张残 缺零碎, 反面起首的三个字他可以看得清楚:‘第一步’。…他深 深的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他的名字末尾跟我一祥…’他把纸揉 成一团。 从教堂出来, 于连相信看见圣水钵旁有一摊血, 其实这是被 洒过的圣水, 在蒙着窗上的红布的反衬下, 看上去像血一般。最 后, 于连为内心隐藏着恐惧感到羞愧。 ‘难道我是个胆小鬼?’他问自己,‘拿起武器。’这几个单词 在老军医叙述过的战争故事里反复出现, 在于连看来是勇敢的 象征。他站起身来迅速走向德·雷纳尔先生的房子”。 由此看来, 小说的开始已经预示了主人公的结局: 他从教堂 出发到德·雷纳尔先生家当家庭教师, 开始奔向他追求仕途的 战场, 到德·拉莫尔府当秘书——回到教堂开枪杀他的情人德 ·雷纳尔太太, 被判死刑, 表明他的追求“红”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或者说是死亡“黑”。 3. 从词汇学的角度 我们再翻开法、英、汉辞典, 对于“红”与“黑”的解释基本上 都是一致的。“红”: ①指像血那样的颜色; ②象征革命; ③象征顺 利和成功。而“黑”却是指: ①黑色; ②阴郁的; ③死亡。因此, 从词 汇学的角度出发, 作者的喻意也是明确的: 红军服和黑道袍, 这 一“红”, 一“黑”作为于连带着满腔的热血所追求的成功之路 (红)的结果必然是死亡(黑)。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子宫、于连的重生;“黑”同 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经过对平行的“红”与“黑”的追求和对立的“红”与“黑”—— 追求——失败之后,作品又以平行的“红”与“黑”的融合而结局。 对于这一组的理解, 要从以下方面。 1. 从情节上 回顾于连从在追求发迹的四年, 细心阅读的读者可以注意 到, 于连口口声声“成功”、“发迹”、“飞黄腾达”之类, 时时处处羡 慕有钱人的“幸福”, 却从来没有说清楚他究竟要什么。金钱他当 然是要的, 他动辄想当上一个主教比当上一个将军多挣多少法 郎, 然而他关心和谁一起吃饭胜过拿多少薪水, 他拒绝过和爱丽 莎的有利的婚事, 他不肯走富凯那样的稳妥的发财之路, 他也从 不接受没有名分的馈赠……总之, 于连不是一个爱钱的人, 这是 他和当时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之间的很大的区别, 包括贵族和资 产者。再说社会地位, 他所想得到的首先是荣誉、是平等、是自 由, 其次才是金钱、财物和享受。有的研究者认为于连的全部心 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一种以个人为 核心的思想体系, 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他那个行将灭亡的 社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也决定了他不可挽回的悲剧命运。 总之, 说于连是一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 但不如说他是一 个追求个人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更来的准确。于连的 所作所为甚至他的所思所想和他的心灵呼唤在本质上是矛盾 的。 如果说在到达“虚伪”之前, 这个年轻农民的心灵曾走过很 长的一段路, 那么他的死意味着他只不过在一条更长的路上刚 刚迈开了第一步, 这一步他是在监狱里走完的。内容丰富, 份量 沉重, 喻意深远的《红与黑》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幸 福的道路上如何从迷误走向清醒, 说到底是写了一个“悟”字。这 是人类永恒的难题的唯一的解, 也是《红与黑》中的于连的处境 的真实写照。斯汤达的高明在于, 他只在“迷”字上用力, 似乎曲 径通幽, 柳暗花明, 谁都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而在仿佛登上了 高峰时却突然两声枪响, 让公重重的跌在地上, 犹如一声断喝: “此路不通!”于是主人公恍然“觉”, 而后在回想中大彻大悟, 从 此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也是这篇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于是 于连找到了归宿又获得了重生, 从这个意义上他是成功者, 迷途 知返者。在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达到了统一。 2. 从意蕴上 “红”与“黑”是辩证的统一。“黑”的其一象征既是超越语言 符号链的存在, 其表征为创伤和死亡, 而“红”象征之一显然与血 和死亡有关, 于是,“红”与“黑”融为一体。 本文在第二组里提到小说中于连在到德·瑞纳先生家做家 庭教师前到教堂祈祷时, 发现被处死的人名末尾和他的一样, 并 且相信看到圣水钵旁边有滩血。在小说的另一处写到:“德·福 列先生所问: 为什么索黑尔先生特别选择了教堂为谋杀的地方, 假如不是恰如那个时候, 他的情敌在那里举行弥撒呢。一般人都 同意你(笔者按即玛特尔小姐)所保护的幸运的人, 具有无限的 聪明和更多的谨慎。假如他躲藏在他所熟知的德·瑞纳先生的 花园里, 还有比那更简单的事吗?在那里, 差不多不会有人看见, 不会被捕或怀疑。而且很容易地把他所妒嫉的女人置于死地。” 一个婴儿诞生,要在教堂接受洗礼, 这是象征着生命, 象征着希 望的“红”; 教堂也是为死者祷告的地方, 象征死亡的“黑”, 而不 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人们都相信净化了的灵魂能得到再生, 在 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又达到了统一。 从心理学上分析, 洞穴与教堂都可象征着子宫。他们都在象 征意义上提供了再生的承诺。正如克洛德·鲁瓦所说: 温暖、宁 静慈母般的洞穴, 开始生存历险之前于连曾在那儿做过小憩, 渴 望最后能“安息在那儿”, 因为安息这个词恰如其分。明乎此, 我 们又可以回答小说中那位人物提出的问题了。经过矛盾, 经过抗 争, 经过实践, 于连终于得到了再生。这里“红”象征着鲜血, 子 宫, 生的教堂, 于连的“再生”;“黑”象征着死亡的教堂和洞穴, “红”与“黑”在这里再次成为平行的融汇。
《红与黑》是一本很著名的文学书,你可以看下别人(世界文学研究)里面的文学论文,看下别人的框架, 然后结合你自己的思路,就可以了~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取她的爱情. 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这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辩证法";这与以往我从《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写至此,不得不引到这部小说的一个"创举"——使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心灵的爱情"和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头脑的爱情"相映成趣.尽管这两个贵族女性的爱情方式迥然不同,一个深沉,一个狂热,他们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本阶级的厌恶,对封建门阀制度的叛逆.记得当于连发现自己的爱情正蜕变成虚荣的工具时说"我把自己毁了",可之后的细节是"一种高傲之间带着恶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挚,最强烈的爱情的表情."这时的贵族小姐却是摆脱了一向慢得像乌龟爬一样的生活,用丧失尊严的方法博得爱情.书中两段悲剧爱情的进展始终伴随着新贵的若即若离和于连的自卑带来的怀疑,直至生命将要终结时,爱情才爆发出无济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怀. 当我将落笔时,发现用意识写出感想的时间已可与用精神阅读原著的时间相比较了.我兴奋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启示,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段.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过"。
我~是在~ 这 ~里 ~玩~的,,人 气超 高,在这 里 面也~有两 年多~了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青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极端的自卑导致了极端的自尊,外在的自尊其实是他内心极度自卑的表现,我们外国文学学过,呵呵!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斯汤达的作 品, 只要是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不可能把小说中人物的个性, 言 谈举止从自己的脑海中赶出去。这一切都不停的萦绕在他们的 脑际, 让他们去思索, 让他们浮想联翩。 所有的评论家一致肯定斯汤达深刻的反映了他的时代。只 要看看小说的副标题“** 年记事”就可以体会到斯汤达和巴 尔扎克一样, 只是在自觉地为现代社会谱写历史。可是对大多数 的读者来说, 显然不是因为关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欢《红与 黑》的。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它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于连和 整个社会的环境的冲突, 他的野心, 抱负与孤军奋斗, 他对现实 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扣人心弦的地方。离开 了于连的悲剧, 其他的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在体味着小说引人的情节, 在对主人公的命运经过迭荡的 推进而突然戛然而止于死亡而悲叹时, 人们不能不一再问到: “红”与“黑”究竟是什么? 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 一百年来文艺研究家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或者认为“红”指红色的军装, 代表军队; “黑”指教士的黑袍, 代表教会。或者认为“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或者认 为“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 “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有 人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 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还有人利用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 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 间。因此对小说书名的解释为“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 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 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可以说是“仁者见 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 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 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等等。 透过《红与黑》的字里行间, 随着引人入胜的情节, 我们仔细 体味着之中所含的“红”与“黑”。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 结束, 贯穿着三组“红”与“黑”的主线, 顺着这三组线索才能深刻 理解作者赋予这篇作品的深刻意义, 才能理解主人公短暂的一 生和他的命运。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道袍。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结局的死亡。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死亡、子宫、于连的重生; “黑”同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下面我们分组来解析其中的寓意。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袍子 这是斯汤达本人在回答朋友的询问时的解释。在小说的开 始, 作者就给人们展示了表面虽然文弱但是心灵的深处, 有一团 火一样的进取力量, 一股往着高处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热血的于 连。那么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是他心中的 向往, 他们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年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 的将军。然而于连生不逢时, 在王政复辟时期, 平民甚至没有穿 上军制服的可能, 最好能够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 当于连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 小小的教士所击败, 一个四十多岁的神甫就拿到三倍于拿破仑 麾下名将的薪俸, 他就不再提拿破仑的名字而发奋攻读神学了。 他想:“在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统治下, 我会 是一名军官, 在未来的神甫中, 我将是一名主教。”因此,“红与 黑”在这里平行的, 都是于连新追求的飞黄腾达之路。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的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的结局 要理解这一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 从小说的创作原意 值得注意的是, 斯汤达为什么在小说里使他的主人公这样 一个“才智之士”, 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而处事慎重、谨慎的青年的 结局以悲剧告终, 而不是塑造一个成功者形象呢?我认为这就是 斯汤达没有解释完的书名的喻意, 也就是“红”象征着于连的追 求;“黑”象征着死亡。在这里“红”与“黑”不是平行的, 而是对立 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组,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作者将拿破仑士兵的红色军装和教士的黑袍子这一 “红”——“黑”作为主人公于连所追求的梦想, 不仅仅是因为作 者曾经十七岁就投入军界, 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 亲身参加过 朗戈战役、耶拿战役, 曾经进驻米兰……他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 真正了解拿破仑时代的人。而时过境迁, 教士是一个能实现于连 野心的职业。 若想细致入微的理解斯汤达的作品, 必须先了解他的内心, 斯汤达的内心并非原动力旺盛, 充满志趣。由于天赋与志趣自身 只不过是一些笼统的东西, 所以他所迷恋的是一些空洞形式, 也 就是说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由于缺乏那种功利和道德动机, 他不会对任何事情深深感动, 事实上, 对他来说, 激情开始就是 游戏、实验、消磨时光, 在人们看来他会完全沉溺于激情之中时, 他却突然移情别处。 从形式或从总体上而言, 斯汤达的理想也同样相当混乱和 自相矛盾。因为他看起来只关心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原动力与激 情形式, 对此他赋予了只属于更高层次的原动力之雄伟气势与 英雄气概。因此, 他赋予他的主人公也就同样的形式。于连在短 短的一生中为自己规划了许多的角色: 拿破仑的副官、代理主 教、司令官、指导教师等等。由此看来, 他所担任的角色是可以变 换的, 只要能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 斯汤达出生在贵族律师家庭, 八岁丧 母, 他是和可怕的穷神甫一起长大, 从小身心受到很大的压抑, 书中西朗神父的一段话也表明了对于连的追求的否定:“我告诉 你这一点是让你明了, 当教士不会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你向当权 者献媚的话, 那会得到诅骂, …”这表明作者并不认为做教士是 一条什么光明大道而是下地狱的行当。 2. 小说中的情节 在小说的开始部分, 对于连开始他的征程之前有着这样的 描写:“……他孤单一个在教堂里, 祈祷的矮凳上, 于连发现一张 印有字的小纸片摊在那儿, …他眼光落上去, 上面写到: 路易· 索雷尔判决以及临终时刻的详情在贝尚松处死, 在……这张残 缺零碎, 反面起首的三个字他可以看得清楚:‘第一步’。…他深 深的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他的名字末尾跟我一祥…’他把纸揉 成一团。 从教堂出来, 于连相信看见圣水钵旁有一摊血, 其实这是被 洒过的圣水, 在蒙着窗上的红布的反衬下, 看上去像血一般。最 后, 于连为内心隐藏着恐惧感到羞愧。 ‘难道我是个胆小鬼?’他问自己,‘拿起武器。’这几个单词 在老军医叙述过的战争故事里反复出现, 在于连看来是勇敢的 象征。他站起身来迅速走向德·雷纳尔先生的房子”。 由此看来, 小说的开始已经预示了主人公的结局: 他从教堂 出发到德·雷纳尔先生家当家庭教师, 开始奔向他追求仕途的 战场, 到德·拉莫尔府当秘书——回到教堂开枪杀他的情人德 ·雷纳尔太太, 被判死刑, 表明他的追求“红”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或者说是死亡“黑”。 3. 从词汇学的角度 我们再翻开法、英、汉辞典, 对于“红”与“黑”的解释基本上 都是一致的。“红”: ①指像血那样的颜色; ②象征革命; ③象征顺 利和成功。而“黑”却是指: ①黑色; ②阴郁的; ③死亡。因此, 从词 汇学的角度出发, 作者的喻意也是明确的: 红军服和黑道袍, 这 一“红”, 一“黑”作为于连带着满腔的热血所追求的成功之路 (红)的结果必然是死亡(黑)。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子宫、于连的重生;“黑”同 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经过对平行的“红”与“黑”的追求和对立的“红”与“黑”—— 追求——失败之后,作品又以平行的“红”与“黑”的融合而结局。 对于这一组的理解, 要从以下方面。 1. 从情节上 回顾于连从在追求发迹的四年, 细心阅读的读者可以注意 到, 于连口口声声“成功”、“发迹”、“飞黄腾达”之类, 时时处处羡 慕有钱人的“幸福”, 却从来没有说清楚他究竟要什么。金钱他当 然是要的, 他动辄想当上一个主教比当上一个将军多挣多少法 郎, 然而他关心和谁一起吃饭胜过拿多少薪水, 他拒绝过和爱丽 莎的有利的婚事, 他不肯走富凯那样的稳妥的发财之路, 他也从 不接受没有名分的馈赠……总之, 于连不是一个爱钱的人, 这是 他和当时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之间的很大的区别, 包括贵族和资 产者。再说社会地位, 他所想得到的首先是荣誉、是平等、是自 由, 其次才是金钱、财物和享受。有的研究者认为于连的全部心 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一种以个人为 核心的思想体系, 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他那个行将灭亡的 社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也决定了他不可挽回的悲剧命运。 总之, 说于连是一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 但不如说他是一 个追求个人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更来的准确。于连的 所作所为甚至他的所思所想和他的心灵呼唤在本质上是矛盾 的。 如果说在到达“虚伪”之前, 这个年轻农民的心灵曾走过很 长的一段路, 那么他的死意味着他只不过在一条更长的路上刚 刚迈开了第一步, 这一步他是在监狱里走完的。内容丰富, 份量 沉重, 喻意深远的《红与黑》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幸 福的道路上如何从迷误走向清醒, 说到底是写了一个“悟”字。这 是人类永恒的难题的唯一的解, 也是《红与黑》中的于连的处境 的真实写照。斯汤达的高明在于, 他只在“迷”字上用力, 似乎曲 径通幽, 柳暗花明, 谁都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而在仿佛登上了 高峰时却突然两声枪响, 让公重重的跌在地上, 犹如一声断喝: “此路不通!”于是主人公恍然“觉”, 而后在回想中大彻大悟, 从 此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也是这篇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于是 于连找到了归宿又获得了重生, 从这个意义上他是成功者, 迷途 知返者。在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达到了统一。 2. 从意蕴上 “红”与“黑”是辩证的统一。“黑”的其一象征既是超越语言 符号链的存在, 其表征为创伤和死亡, 而“红”象征之一显然与血 和死亡有关, 于是,“红”与“黑”融为一体。 本文在第二组里提到小说中于连在到德·瑞纳先生家做家 庭教师前到教堂祈祷时, 发现被处死的人名末尾和他的一样, 并 且相信看到圣水钵旁边有滩血。在小说的另一处写到:“德·福 列先生所问: 为什么索黑尔先生特别选择了教堂为谋杀的地方, 假如不是恰如那个时候, 他的情敌在那里举行弥撒呢。一般人都 同意你(笔者按即玛特尔小姐)所保护的幸运的人, 具有无限的 聪明和更多的谨慎。假如他躲藏在他所熟知的德·瑞纳先生的 花园里, 还有比那更简单的事吗?在那里, 差不多不会有人看见, 不会被捕或怀疑。而且很容易地把他所妒嫉的女人置于死地。” 一个婴儿诞生,要在教堂接受洗礼, 这是象征着生命, 象征着希 望的“红”; 教堂也是为死者祷告的地方, 象征死亡的“黑”, 而不 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人们都相信净化了的灵魂能得到再生, 在 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又达到了统一。 从心理学上分析, 洞穴与教堂都可象征着子宫。他们都在象 征意义上提供了再生的承诺。正如克洛德·鲁瓦所说: 温暖、宁 静慈母般的洞穴, 开始生存历险之前于连曾在那儿做过小憩, 渴 望最后能“安息在那儿”, 因为安息这个词恰如其分。明乎此, 我 们又可以回答小说中那位人物提出的问题了。经过矛盾, 经过抗 争, 经过实践, 于连终于得到了再生。这里“红”象征着鲜血, 子 宫, 生的教堂, 于连的“再生”;“黑”象征着死亡的教堂和洞穴, “红”与“黑”在这里再次成为平行的融汇。
现实主义批判小说《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我最爱的外国小说,主人公于连辛酸的奋斗史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下面是为大家搜街整理的红与黑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读红与黑有感800字(一)
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
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表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读红与黑有感800字(二)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展示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涉及了从法国外省到首都巴黎的许多方面的生活风情;上写皇帝首相、王公贵族,下写三教九流、平凡百姓;通过教会、政党以及各阶级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对查理十世统治下的法国的政治斗争、社会矛盾、人情世态、风土习俗,作了真实而又生动的描绘。
小说主人翁于连?索黑尔,是一个出身农民家庭但博学多才的青年。这个出类拔萃的青年雄心勃勃,决不甘于贫贱,一心向往拿破伦时代的沸腾生活,渴望通过从军去建功立业,青云直上。但在王政复辟时期,在极端反民主的贵族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法国,于连看到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只有通过教会一途他才有希望跻身上流社会。小说题名《红与黑》,红即象征军队,黑即象征教会。于连开头在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府上当家庭教师,为了报复贵族资产阶级对他的鄙视,找到迅速爬上去的捷径,使他很快赢得了市长夫人的欢心,成为她的情人,因此得以进入修道院学习,企图以此达到发达的目的。
他最后到了巴黎,又有幸成为德?拉?木尔候爵的私人秘书,同时勾搭上了候爵的此文来源于文秘资源网女玛特儿。正准备和玛特儿结婚,实现自己飞黄腾达的美梦的时候,市长夫人出于嫉妒,在听她忏悔的教士的指使下,给候爵写了一封揭发他丑行的长信,使于连的野心和梦幻完全破灭了。在他绝望之余,一怒枪击了德?瑞那夫人,受到了严厉的审判,终于被送上了断头台,从而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
一心希望摆脱贫贱地位报复上流社会蔑视的于连,是煞费苦心,不择手段的。他明明崇拜拿破伦,却要当众大骂拿破伦,他明明不信神灵,却要把《圣经》读得烂熟,能够完全背诵。好虚伪的青年啊!我不了解那时的生活背景,只知道于连为了争名夺利做自己的黄粱美梦而欺自己,带着假面具来应酬所有的人,如果我是他,我会很累。要自己时刻像电影里一样去扮演一个和自己内心世界异样的角色,而且要让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出戏,沉浸在这个角色里是很难办到的。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真同情于连。
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于连最终的下场是可悲的,所以待人最好多一些真诚少些虚伪。
读红与黑有感800字(三)
掩卷沉思我觉得斯汤达通过《红与黑》这本书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病态爱情的悲剧也为我们展示了在红道势力和黑道势力统治下的法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于连!综观他极其短暂却满是波折动荡的年轻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复杂。对此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评判——是个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一个野心家的毁灭;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就我以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自然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
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年轻有为的青年于连表面上看是被毁于病态的爱情实际上是被毁于当时病态的法国社会。
斯丹达尔说过:"一个人的幸福不取决于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而取决于他自己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入狱之前的于连是在社会这根"竹竿"上攀登以他人(智者就是他人)的眼睛看待事物所以他要"三十岁当上司令官"或者当上年薪十万的主教;他要受到巴黎美妇人的青睐以诱惑和征服贵族女人为"责任";他要挤进上流社会要按照给他十字勋章的政府的意旨行事并且准备干出满足而沾沾自喜甚至真的以为自己本是个大贵人的私生子;凡此种种都是"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即他人的承认社会的承认也即所谓"抱负"和"野心"之类。于连并非不能成功他其实已经成功了即使他犯罪入狱之后他仍有可能逃跑他的上诉仍有可能被接受他若抛弃尊严表示屈服仍有可能做德·拉莫尔侯爵的女婿……这就是说福利莱神甫言之有理于连在法庭上辩护的确是一种"自杀"的行为。然而看看于连在狱中的表现读者不能不认为于连的"成功"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是他的失败促使他走上幸福之路。
读红与黑有感800字(四)
外国文学,作为大学期间一门必修课,起初令我很是头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除了文学背景之外,作品中长长的人名也是非常之头疼.开课了,在我见了雷小青老师(同时也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直至听了她的课之后,我竟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它.闲余时间,去图书馆借过几套文学书籍,其中的《红与黑》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
书中最主要的三个角色:
1.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长得清秀英俊,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
2.雷纳尔夫人:市长夫人,长得端庄美貌.当她看到了年轻英俊的于连后,被他所吸引,不自觉地爱上了他.后来事情被人察觉,两人不得不分开,但她仍然一心想着于连.后来教士逼迫她写了一封诽谤于连的信,破坏了于连的婚姻.
3.玛蒂尔德小姐:巴黎一个很有势力的侯爵的女儿,长得天姿国色,但生性古怪.她后来也爱上了于连,并且不顾父亲反对,坚持要嫁给他.
十八岁的于连外表英俊,尽管出身贫寒却心高气傲.他渴望挤入上流社会,却又"对上流社会,只怀着仇恨和厌恶,事实上,上流社会只在餐桌的末端接纳了他,这也许是他产生仇恨和厌恶的原因."在当时的法国,家庭教师在上流社会的眼中是与仆人一样的级别,甚至连吃饭也不能与主人同桌.胸怀大志的于连尽管非常渴望挤入上流社会,非常珍视去市长家做家庭教师的机会,但他宁愿继续做木匠甚至逃离家乡也无法忍受与仆人一起吃饭的侮辱,经过抗争才被破格允许与主人同桌吃饭.他的坚强,他的高傲,他的虚荣,自尊心之强,在某种程度上是令人钦佩的.
雷纳尔夫人对于连有好感,不仅因为他年龄小,聪明,干净,对她视为生命一样重要的三个孩子很友好,还因为于连的贫寒和可怜.于连没有了母亲,父亲视他为家庭的负担,两个哥哥甚至当着雷纳尔夫人的面把于连打得"满脸是血,昏倒在地".想到于连的不幸遭遇,她常常伤感地流下泪来.当她发现于连由于贫穷而没有足够的内衣时,终于决定瞒着丈夫送点钱给于连,没有想到却遭到了于连愤怒的拒绝,于连将此看成是对他的羞辱.这不但没有使雷纳尔夫人产生恶感,反而更加敬佩起于连来.终于日久生情,不知不觉爱上了于连.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表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蒂尔德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雷纳尔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者却给予主人公于连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读红与黑有感800字(五)
司汤达的《红与黑》,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的故事。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许多评价把于连说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于连良心的一面。或者说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后的作者进行的精神思考。
于连确实是野心家。于连的野心膨胀过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线索。在德雷纳尔放假,于连想:
我一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得手,那样如果有一天我发迹了,有人指责我赶过家庭教师这样下等的职业,我就可以告诉他,是爱情把我抛到这个职位上的。
但是于连也像一个哲学家,他思考人生,思考巴黎,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的是当像拿破仑般的英雄。但他对德。雷纳尔夫人的爱,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不能不让人感到真情。作者的故事构造得极巧妙。当于连步上仕途时,他用尽心机去获取德。雷纳尔夫人的心,并想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可最后他才明白德。雷纳尔夫人是他的终生至爱。后来的玛蒂尔德小姐是在开始时主动追求于连的。但是又经过多次的反复,曾使于连感到神魂颠倒。当玛蒂尔德确认自己爱上于连的时候,于连在临死之前却说只有德。雷纳尔夫人才会真心待他的孩子。在于连的攀升过程也少不了这些女人们的帮助,可是在最后他的摔倒也是因为女人。作者在《红与黑》中塑造了于连,可是更塑造的于连背后的时代,在上层社会中,人人都重视荣誉,可是又过着奢侈的颓废的生活,青年们都缺乏勇气。社会的各种党派都在积极而又秘密的活动着。
在人物塑造的手段上,司汤达使用了超出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心理深度的挖掘。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 意识流小说 心理小说 的先河。是一首 灵魂的哲学与诗 。
对于书名人们也引起了一番争论,通常,人们认为书名中的 红 是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
黑 是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 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红与黑是象征赌盘上的黑点红点,而轮盘则象征人生的游戏等。我认为红色还可以象征于连的追求人生意义,而黑色就代表社会中形形色色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却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义的生存状态吧!
读红与黑有感800字(六)
于连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综观他极其短暂,却满是波折动荡的年轻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复杂。对此,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评判 是个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一个野心家的毁灭;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就我以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自然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
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他虽出身卑贱,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着杰出的智慧,所以他日后能厕身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中。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是困惑着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我们的于连。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只是在他的心计,在他的警觉,他的一个又一个的 作战计划 及其实施当中。他为第一次摆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为德 莱纳夫人面前履行 某种责任 而幸福,为骄傲的玛蒂尔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为一次次地发迹而幸福得要命。他渴望幸福,渴望飞黄腾达,他发誓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为此,他制出了一个又一个 作战计划 ,使出各种虚伪手段,他超人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但他毕竟是个好苗子,所以在每每幸福之时,他又会扪心自问,深深自责。因此,他的计划总会漏洞百出,总会让人怀疑。
我们不难发现于连在这种幸福的标准是以社会和他人标准为标准,追求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实质上,他并没有获得多少快乐和幸福,反而使他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仅仅是感到 快乐的到了极点 ,兴奋地跑来跑去,一种 野心家实现后的狂喜 ,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是想着紧接着应该在制定一个计划。这些所谓的幸福仅仅是表象而已,于连为了表象而牺牲了本质。当他以为德。莱纳夫人的一封信断送了他的幸福时,他想到了报复,最终被投进了监狱。在狱中反而使他从社会的束缚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他卸下了往日一切伪装和面具,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也找到了本质的幸福。他放弃了逃跑和上诉,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面对死亡。
对于于连的爱情,我们同样怀着强烈的兴趣。因为于连的成功幸福既而毁灭都与他的爱情紧密联系着的。他的两个恋人 德 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伴着短暂而奋斗的一生,所以不妨分别来看看于连与两个恋人的恋情。于连和德 莱纳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对她的诱惑。起初,他只是在履行所谓的 责任 ,这是一种对贵族老爷的报复,一种虚荣的满足。但是德。莱纳夫人的善良、淳朴、温柔深深地打动了于连。一段时间,他疯狂地爱上了德。莱纳夫人。可惜这颗爱心又很快被种种野心占有了,直至最后才又复燃,爆发。
而于连和玛蒂尔德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征服和反征服的关系,谁征服了对方,就会让对方受到情感上的折磨。玛蒂尔德出身豪门贵族,且追求理想,不甘平庸,才思敏捷。所有这些都吸引着于连。而玛蒂尔德对于于连的爱情更多地缘于于连在她骄傲面前不屈服,不屑一顾。这在于连接受科拉索夫亲王的建议这一段有趣的故事中表现得犹为突出。可以说是嫉妒和寂寞使玛蒂尔德疯狂地爱上了于连。
最终于连还是投入了德。莱纳夫人的怀抱而拒绝了玛蒂尔德。这多少让人要为后者鸣不平,毕竟她置自己的名誉而不顾,毕竟他不顾一切地为于连的获释而奔走。但这种爱却不是自然的流露。而于连对德。莱纳夫人的爱却是自然地。同她在一起,于连会感到自由平等和独立。这也是司汤达本人所说的 头脑的爱情 和 心灵的爱情 之别吧。于连的取舍正是司汤达本人的取舍。
同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司汤达在写完《红与黑》后认为在五十年后才会有读者。他盼望着读者能解其中味,并声称他的作品是献给少数幸福的人的。在写完了这点小体会后,回过头来,我不禁又问自己,我是那少数幸福的人吗?
读红与黑有感800字(七)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取她的爱情。
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斯汤达的作 品, 只要是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不可能把小说中人物的个性, 言 谈举止从自己的脑海中赶出去。这一切都不停的萦绕在他们的 脑际, 让他们去思索, 让他们浮想联翩。 所有的评论家一致肯定斯汤达深刻的反映了他的时代。只 要看看小说的副标题“** 年记事”就可以体会到斯汤达和巴 尔扎克一样, 只是在自觉地为现代社会谱写历史。可是对大多数 的读者来说, 显然不是因为关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欢《红与 黑》的。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它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于连和 整个社会的环境的冲突, 他的野心, 抱负与孤军奋斗, 他对现实 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扣人心弦的地方。离开 了于连的悲剧, 其他的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在体味着小说引人的情节, 在对主人公的命运经过迭荡的 推进而突然戛然而止于死亡而悲叹时, 人们不能不一再问到: “红”与“黑”究竟是什么? 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 一百年来文艺研究家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或者认为“红”指红色的军装, 代表军队; “黑”指教士的黑袍, 代表教会。或者认为“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或者认 为“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 “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有 人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 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还有人利用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 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 间。因此对小说书名的解释为“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 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 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可以说是“仁者见 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 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 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等等。 透过《红与黑》的字里行间, 随着引人入胜的情节, 我们仔细 体味着之中所含的“红”与“黑”。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 结束, 贯穿着三组“红”与“黑”的主线, 顺着这三组线索才能深刻 理解作者赋予这篇作品的深刻意义, 才能理解主人公短暂的一 生和他的命运。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道袍。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结局的死亡。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死亡、子宫、于连的重生; “黑”同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下面我们分组来解析其中的寓意。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袍子 这是斯汤达本人在回答朋友的询问时的解释。在小说的开 始, 作者就给人们展示了表面虽然文弱但是心灵的深处, 有一团 火一样的进取力量, 一股往着高处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热血的于 连。那么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是他心中的 向往, 他们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年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 的将军。然而于连生不逢时, 在王政复辟时期, 平民甚至没有穿 上军制服的可能, 最好能够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 当于连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 小小的教士所击败, 一个四十多岁的神甫就拿到三倍于拿破仑 麾下名将的薪俸, 他就不再提拿破仑的名字而发奋攻读神学了。 他想:“在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统治下, 我会 是一名军官, 在未来的神甫中, 我将是一名主教。”因此,“红与 黑”在这里平行的, 都是于连新追求的飞黄腾达之路。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的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的结局 要理解这一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 从小说的创作原意 值得注意的是, 斯汤达为什么在小说里使他的主人公这样 一个“才智之士”, 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而处事慎重、谨慎的青年的 结局以悲剧告终, 而不是塑造一个成功者形象呢?我认为这就是 斯汤达没有解释完的书名的喻意, 也就是“红”象征着于连的追 求;“黑”象征着死亡。在这里“红”与“黑”不是平行的, 而是对立 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组,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作者将拿破仑士兵的红色军装和教士的黑袍子这一 “红”——“黑”作为主人公于连所追求的梦想, 不仅仅是因为作 者曾经十七岁就投入军界, 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 亲身参加过 朗戈战役、耶拿战役, 曾经进驻米兰……他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 真正了解拿破仑时代的人。而时过境迁, 教士是一个能实现于连 野心的职业。 若想细致入微的理解斯汤达的作品, 必须先了解他的内心, 斯汤达的内心并非原动力旺盛, 充满志趣。由于天赋与志趣自身 只不过是一些笼统的东西, 所以他所迷恋的是一些空洞形式, 也 就是说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由于缺乏那种功利和道德动机, 他不会对任何事情深深感动, 事实上, 对他来说, 激情开始就是 游戏、实验、消磨时光, 在人们看来他会完全沉溺于激情之中时, 他却突然移情别处。 从形式或从总体上而言, 斯汤达的理想也同样相当混乱和 自相矛盾。因为他看起来只关心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原动力与激 情形式, 对此他赋予了只属于更高层次的原动力之雄伟气势与 英雄气概。因此, 他赋予他的主人公也就同样的形式。于连在短 短的一生中为自己规划了许多的角色: 拿破仑的副官、代理主 教、司令官、指导教师等等。由此看来, 他所担任的角色是可以变 换的, 只要能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 斯汤达出生在贵族律师家庭, 八岁丧 母, 他是和可怕的穷神甫一起长大, 从小身心受到很大的压抑, 书中西朗神父的一段话也表明了对于连的追求的否定:“我告诉 你这一点是让你明了, 当教士不会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你向当权 者献媚的话, 那会得到诅骂, …”这表明作者并不认为做教士是 一条什么光明大道而是下地狱的行当。 2. 小说中的情节 在小说的开始部分, 对于连开始他的征程之前有着这样的 描写:“……他孤单一个在教堂里, 祈祷的矮凳上, 于连发现一张 印有字的小纸片摊在那儿, …他眼光落上去, 上面写到: 路易· 索雷尔判决以及临终时刻的详情在贝尚松处死, 在……这张残 缺零碎, 反面起首的三个字他可以看得清楚:‘第一步’。…他深 深的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他的名字末尾跟我一祥…’他把纸揉 成一团。 从教堂出来, 于连相信看见圣水钵旁有一摊血, 其实这是被 洒过的圣水, 在蒙着窗上的红布的反衬下, 看上去像血一般。最 后, 于连为内心隐藏着恐惧感到羞愧。 ‘难道我是个胆小鬼?’他问自己,‘拿起武器。’这几个单词 在老军医叙述过的战争故事里反复出现, 在于连看来是勇敢的 象征。他站起身来迅速走向德·雷纳尔先生的房子”。 由此看来, 小说的开始已经预示了主人公的结局: 他从教堂 出发到德·雷纳尔先生家当家庭教师, 开始奔向他追求仕途的 战场, 到德·拉莫尔府当秘书——回到教堂开枪杀他的情人德 ·雷纳尔太太, 被判死刑, 表明他的追求“红”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或者说是死亡“黑”。 3. 从词汇学的角度 我们再翻开法、英、汉辞典, 对于“红”与“黑”的解释基本上 都是一致的。“红”: ①指像血那样的颜色; ②象征革命; ③象征顺 利和成功。而“黑”却是指: ①黑色; ②阴郁的; ③死亡。因此, 从词 汇学的角度出发, 作者的喻意也是明确的: 红军服和黑道袍, 这 一“红”, 一“黑”作为于连带着满腔的热血所追求的成功之路 (红)的结果必然是死亡(黑)。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子宫、于连的重生;“黑”同 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经过对平行的“红”与“黑”的追求和对立的“红”与“黑”—— 追求——失败之后,作品又以平行的“红”与“黑”的融合而结局。 对于这一组的理解, 要从以下方面。 1. 从情节上 回顾于连从在追求发迹的四年, 细心阅读的读者可以注意 到, 于连口口声声“成功”、“发迹”、“飞黄腾达”之类, 时时处处羡 慕有钱人的“幸福”, 却从来没有说清楚他究竟要什么。金钱他当 然是要的, 他动辄想当上一个主教比当上一个将军多挣多少法 郎, 然而他关心和谁一起吃饭胜过拿多少薪水, 他拒绝过和爱丽 莎的有利的婚事, 他不肯走富凯那样的稳妥的发财之路, 他也从 不接受没有名分的馈赠……总之, 于连不是一个爱钱的人, 这是 他和当时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之间的很大的区别, 包括贵族和资 产者。再说社会地位, 他所想得到的首先是荣誉、是平等、是自 由, 其次才是金钱、财物和享受。有的研究者认为于连的全部心 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一种以个人为 核心的思想体系, 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他那个行将灭亡的 社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也决定了他不可挽回的悲剧命运。 总之, 说于连是一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 但不如说他是一 个追求个人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更来的准确。于连的 所作所为甚至他的所思所想和他的心灵呼唤在本质上是矛盾 的。 如果说在到达“虚伪”之前, 这个年轻农民的心灵曾走过很 长的一段路, 那么他的死意味着他只不过在一条更长的路上刚 刚迈开了第一步, 这一步他是在监狱里走完的。内容丰富, 份量 沉重, 喻意深远的《红与黑》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幸 福的道路上如何从迷误走向清醒, 说到底是写了一个“悟”字。这 是人类永恒的难题的唯一的解, 也是《红与黑》中的于连的处境 的真实写照。斯汤达的高明在于, 他只在“迷”字上用力, 似乎曲 径通幽, 柳暗花明, 谁都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而在仿佛登上了 高峰时却突然两声枪响, 让公重重的跌在地上, 犹如一声断喝: “此路不通!”于是主人公恍然“觉”, 而后在回想中大彻大悟, 从 此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也是这篇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于是 于连找到了归宿又获得了重生, 从这个意义上他是成功者, 迷途 知返者。在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达到了统一。 2. 从意蕴上 “红”与“黑”是辩证的统一。“黑”的其一象征既是超越语言 符号链的存在, 其表征为创伤和死亡, 而“红”象征之一显然与血 和死亡有关, 于是,“红”与“黑”融为一体。 本文在第二组里提到小说中于连在到德·瑞纳先生家做家 庭教师前到教堂祈祷时, 发现被处死的人名末尾和他的一样, 并 且相信看到圣水钵旁边有滩血。在小说的另一处写到:“德·福 列先生所问: 为什么索黑尔先生特别选择了教堂为谋杀的地方, 假如不是恰如那个时候, 他的情敌在那里举行弥撒呢。一般人都 同意你(笔者按即玛特尔小姐)所保护的幸运的人, 具有无限的 聪明和更多的谨慎。假如他躲藏在他所熟知的德·瑞纳先生的 花园里, 还有比那更简单的事吗?在那里, 差不多不会有人看见, 不会被捕或怀疑。而且很容易地把他所妒嫉的女人置于死地。” 一个婴儿诞生,要在教堂接受洗礼, 这是象征着生命, 象征着希 望的“红”; 教堂也是为死者祷告的地方, 象征死亡的“黑”, 而不 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人们都相信净化了的灵魂能得到再生, 在 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又达到了统一。 从心理学上分析, 洞穴与教堂都可象征着子宫。他们都在象 征意义上提供了再生的承诺。正如克洛德·鲁瓦所说: 温暖、宁 静慈母般的洞穴, 开始生存历险之前于连曾在那儿做过小憩, 渴 望最后能“安息在那儿”, 因为安息这个词恰如其分。明乎此, 我 们又可以回答小说中那位人物提出的问题了。经过矛盾, 经过抗 争, 经过实践, 于连终于得到了再生。这里“红”象征着鲜血, 子 宫, 生的教堂, 于连的“再生”;“黑”象征着死亡的教堂和洞穴, “红”与“黑”在这里再次成为平行的融汇。
因为自尊。德瑞那夫人迫于教会的压力写了一封信诋毁于连,眼看自己的大好前程就毁于一旦,自尊心也严重受挫,于是于连就要杀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女人。下面是我写的一篇《红与黑》的论文,希望能给你帮助。 生也自尊,死也自尊 ——论于连自尊而卑微的一生 每当人们提起于连�6�1索雷尔的时候,就将他与野心家联系在一起,但是读过《红与黑》,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于连身上的自尊,以及自尊背后深深隐藏的自卑。 于连是一个自卑感极强的人,因而,作为保护自己的工具,他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用自尊树立起一堵墙,挡住自己的缺点,这堵墙让人畏惧,偏偏于连又是那么地博学,因而他是那个让人敬畏的对象,倔强,冰冷的性格以及看似本分的行为让旁人无从说三道四,家族门第一直是当时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上层人看重它是因为高傲与排外,下层人看重它是因为嫉妒与痛苦,有着上层人一切优点却因自己“低下的身份“而无法跻身上流社会,上层的人嫉妒他所得到的”成就”,因而要揭发他,无论怎样,对于想混进社交圈的人,卑微的出身就是死罪。 于连强烈的自尊在他幼年时就已经形成了。“从孩提时,他那沉思的神态和苍白的脸,使其父亲觉得这孩子活不长,即便能够活下来,也是家中的一大累赘。他同全家人格格不入,特别恨哥哥们和父亲。每当星期天在广场玩时,他总是挨打。”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文静的,无声的便是与之格格不入的,这种情况下,读书成为于连唯一的精神出路,读书使本来就高傲的于连更加高傲。 于连和当时许多青年一样崇拜拿破仑,不仅是因为拿破仑的赫赫战功,更是因为拿破仑完成了他们保守起见爱,超越等级的梦想,也许这永远都只是梦想。 他出身卑微却在得知去做家教后说道“我可不愿意当奴仆”和“我和谁同桌吃饭”而不是工资薪水知多少。这里,于连强烈的自尊心可见一斑,一般人也许会问到自己是否是奴仆,但是绝对不会问道和谁一起吃饭这样敏感,细致的问题。但敏感的于连却能。 于连的自卑,敏感的自尊从他迈进市长家里就开始潜滋暗长,初见市长夫人,由于市长夫人一句话“您真的懂拉丁文吗?”依据便深深刺痛他的心,其敏感可见一斑。在回答太太话的时候,于连急于像太太澄清尽管自己身份,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并不卑贱。他将自己与两个哥哥,父亲划清了界线,将自己与勋章获得者老军医与西郎神父这类高尚的人联系在一起,他的自尊在他的辩解中一览无遗。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青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1、什么是红色旅游
关于红色旅游的内涵, 有侠义和广义之分。侠义上的红色旅游, 主要指和我国革命事业相关的旅游, 而广义的红色旅游则是和全世界革命事业相关的旅游活动。
2、国内红色旅游综述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大。一方面是因为需求量大。越来越的旅行者愿意进行红色旅游, 因此这方面的需求就很大。另一方面,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一些。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占的比例就很大。
红色旅游翻译问题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也较大, 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发展, 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翻译的人员越来越多。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红色旅游资源翻译现状调查、红色旅游资源翻译错误分析、红色旅游资源翻译策略及方法研究等等。
红色旅游开发与扶贫结合问题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很有价值。这是当前的两个热点问题, 也是很有价值的两个问题。一些红色老区存在着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 如果能够将红色旅游开发与扶贫结合起来, 就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事业。
3、国外红色旅游研究综述
红色旅游这一概念是我国独创的, 那么, 国外是否存在红色旅游呢?研究者的观点不尽相同。如果红色旅游专指和我国革命历史相关的旅游, 那国外自然不存在红色旅游。如果红色旅游指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相关的旅游, 那国外也存在广义上的红色旅游。
4、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
虽然我国红色旅游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但是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 宽度不足。
红色旅游涉及方方面面的东西, 因此, 红色旅游的研究宽度应当非常大。但是, 目前的情况是很多方面尚未涉及到, 例如红色旅游的旅游者需求调查、市场规范性、红色旅游文本的撰写等等。
(2) 深度不足。
红色旅游应当加强深度研究, 例如翻译问题, 应当进行深度调研、系统研究翻译策略及方法等。
(3) 联动不足。
我们仔细进行了研究, 发现红色旅游的研究基本上是一个专业的人士合作的多, 不同专业联合研究的少。只有不同专业的人员联动才能形成合力, 取得丰富的成果。
(4) 形式单一。
就成果形式而言, 目前集中在论文上。其他方面, 如专着、研究报告等有所不足。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国内国外红色旅游研究综述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也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查看!
不知道什么意思
简介:红色旅游是在2004年年底时正式提出的、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这包括了各个革命圣地。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将构成发展红色旅游的强大物质基础,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的: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把红色旅游进行规划实施。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性旅游形式,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纲要内容认为,发展红色旅游,是为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范围:1、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相关的景点。 2、与红军长征相关的景点。 3、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游击队抗日相关的景点。 4、与解放战争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景点。 5、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在中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的主要事迹的景点。发展目标:红色旅游加快红色旅游发展,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2004至2007年参加红色旅游人数的增长速度要达到15%左右,2008至2010年要达到18%左右。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使其成为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效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配套完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产品项目成熟、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项目密切结合、交通连接顺畅、选择性和适应性强,受广大旅游者普遍欢迎的热点旅游线。重点打造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使80%以上达到国家旅游景区3A级以上标准,其中40%要达到4A级标准。到2007年,争取有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到2010年,争取有8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和宣讲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在规划期内普遍得到修缮。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重要意义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红色旅游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摘 要] 在我国红色旅游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认为,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当所致。文章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我国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管理体制 资金管理 质量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其精神指导下,我国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红色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认为,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政府为主导),其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当而致。研究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红色旅游景点都由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往往产生冲突。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的积极性,却要受到文化部门的限制。而文化部门为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动力,即便有开发的想法,但经验和能力又有限。同时,文化部门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也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其难以形成合力,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2.资金管理乏力我国红色旅游资金大多数是由政府拨款扶持的,商业投资较少。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搁浅。由此导致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不足、建设档次低、陈列馆陈旧甚至破烂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乏力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3.质量管理老套红色旅游质量管理主要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我国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目前仍以传统的参观、观光等游览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此外,景点强调教化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导游词的设置都只基于让游客了解历史。然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亦是以休闲为目的的。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这些方式不能为旅游地招来更多游客,更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4.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虽有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致,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对在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红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二、红色旅游管理问题的对策1.理顺管理体制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如四川华蓥山“国家拥有资源、民间投入资本、委托专家管理”模式,它实现了所有权、开发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并使国家利益的长期效益、企业开发项目的经济收效和专家管理的品牌效益达到了和谐统一。另外,景点所在省市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2.强化资金管理手段资金管理手段有效与否是红色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另外,要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把资金的利用情况适时公布,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3.创新质量管理方式在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需要,要体现时代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在具体操作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同时,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景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开发,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为了改变教化式的讲解方式,可设计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以丰富游客的身心体验,避免枯燥与单调。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市旅游局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要定时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实行导游人员竞聘上岗,让游客选择自己喜爱的讲解员,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应从高校相关专业中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和旅游高层管理人才。三、结论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归纳如表。参考文献:[1]张广瑞 刘德谦 魏小安:2004年~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2]冉 燕:红色旅游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四川红色旅游开发为例[D].四川大学,2005[3]钟先丽:对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5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