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参考文献大概几篇

发布时间:

论文参考文献大概几篇

各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数量要求

写论文不能手头上有什么文献就算数,没有就不算数,因为学术的发展不是以咱们知道与否来决定的,因此一定要去查找文献

现在博士、硕士论文以及本科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 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

依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05),中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

专着:[序号]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引文页码。

期刊:[序号] 作者名. 题名[J]. 刊名,年,卷号(期号): 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

报纸:[序号] 作者名. 题名[N]. 报刊名,年-月-日(版次)。(示例:2009-01-01(1))论 文 集:[序号] 作者名。题名[C]//论文集作(编) 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

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名.电子文献名[D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即网址)。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名.题名[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

外文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语言所在国学术界通行的.格式。

参考文献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如Hardy Thomas.)。外文姓不可缩写,名可缩写;如作者为二人以上,第一位作者的格式为先姓后名,后用逗号,其他作者均按先姓后名,但名后不加标点,最后一名作者名前要加and,最后用句号。

相关阅读:

论文参考文献是不是越多越好,多少比较靠合适?

有人认为参考文献引得越多代表作者比较注重引文问题,并尊重了其他作者的成果,而有的人说引得越多,代表文章的水分也越多,也就是变成所谓的从引文里拼拼凑凑了,其实这些都没什么道理,适度即可,能说明自己的问题即可。

举个特殊的例子,比如综述,引的文献不少吧?你能说人家的水分大?反过来也一样,综述引文献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吧。再者,后面这说法还有问题:结果讨论部分如何拼凑呢?

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是多少?

一般来讲,不限篇数,特别是你题目上写要读多少期刊,更没有要求。对这个问题的要求,不在篇数而在其它方面:

1、你所写专业里的经典文献你有没有读过,特别是一些经典的综述文章,你一定要读当然也应该引用.

2、你研究的专业里最新的文献看过没有,最好近五年的文献看了,再写文章.

3、你投稿的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你看过没有,建议也要引上一两篇.

写论文不能手头上有什么文献就算数,没有就不算数,因为学术的发展不是以咱们知道与否来决定的,因此一定要去查找文献

根据不同的杂志的具体要求而定。一般国内期刊上综述类文章20-30篇参考文献居多,如果作者的文章原创度相当高,参考文献不超过10条为好,参考文献数量太多,可能显得很啰嗦,也可能受到部分期刊版面的限制,不同单位对参考文献的要求也会不同,比如有些院校的毕业论文要求20篇参考文献,其中不少于7篇外文文献等

一篇论文引用一般在八到十几篇。这要看论文的内容是什么?如果作为毕业论文,那么文献还是尽量选择多一些的。有一些专业选择的会更多一些。

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序言部分要概括,总结和分析他人的工作,还要论述个人的观点。

2、硕士论文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图形,表格,公式,数据表达意思,说明原理,方案等,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

3、论文在评论别人的研究工作时,一定要客观避免引起纠纷。特别是谈论其不足和缺点时,一定要慎重,没有把握时不可凭感觉或印象随意发表评论。

4、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应尽可能地标注在论文中。一方面尊重别人成果,另一方面可反映作者阅读的文献丰富,理论有根据。有的参考文献可能是间接引用,就不一定标注出来。注意参考文献尽量选用最新发表的文章和最新出版的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sci论文参考文献大概多少篇

博士毕业需要至少三篇SCI论文。

各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是不一样的,但多数学校要求三篇sci论文,有些985大学要求必须在sci主刊发表论文,有些大学在子刊发表也可以,有些学校的重点学科博士还要求在科学院的一区发表,没有一区论文不能毕业,所以博士发论文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各高校对博士毕业有不同的学术要求,要求的SCI论文数目并不一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同,有的可以发表几十篇,有的只能达到三五篇,一般来说,基本会要求发表3-5篇SCI论文。建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有能力和时间的情况下最好多准备几篇,这对毕业大有帮助。

不是毕业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发表论文方面,对于普通的博士来讲,在毕业之前必须发表三篇以上SSCI论文,除此之外,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只有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之后,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大部分的博士都会延期一年,也就是四年左右的时间毕业

SCI由外国机构创办,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之一。但随着SCI论文相关标准“独霸”教育、科研领域各类重要核心评价体系,“科技创新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弊端日益凸显。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要求参考文献近5年15到20篇,其中要有不少于7篇的外文文献。一篇论文引用多少参考文献还是要根据所在单位或者目标刊物的具体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文章实际情况去标注参考文献,如果标注的过多过少都会对自己的文章有影响,所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量去标注是最好的。

不要去引用那些来源不明、不知出处的参考文献。虽然一篇文章并不是以参考文献的数量来确定它的实用价值,但是如果参考文献越多,特别是参考那些很有价值的文献,越能够更好的体现文章所用的功夫及厚积薄发的功底。

一般是1-3篇左右。sci论文是博士毕业常见的要求,发表几篇,什么时候发表,是见刊还是检索等,会因学校不同而有差异。

博士就读的学校有很多,每个学校对于博士发表论文都有相应的规定。关于发表sci论文的篇数,有的多,有的少,甚至同一学校,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篇数要求。比如: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统计学)学科(1)基本要求(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①在SCIE收录源刊物上发表2篇论文;②在SCIE收录源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另外在EI、MEDLINE收录源刊物或在《中国科学》(中文版)、《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计算数学》或《系统科学与数学》上发表2篇论文。(2)免盲审要求:在本学科领域SCIE收录源期刊(分区表中Q1区或Q2区)上发表1篇论文。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学科(1)基本要求:在SCIE收录源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达到(含)以上,且至少在国外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达到(含)以上的论文。(2)免盲审要求:在SCIE收录源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单篇或累计达到(含)以上,且至少在国外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达到(含)以上的论文。3、西北工业大学理学类博士学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在SCI、EI检索源刊物和《西北工业大学学术论文投稿指南》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4篇。其中,至少2篇刊物论文被SCI检索(数学学科至少1篇被SCI检索),至少1篇为外文撰写。(2)在SCI检索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论文属SCI 1区(数学学科属SCI 1区或2区),或SCI影响因子累计达到(数学学科为)以上。如何才能具备发表SCI论文的能力,这里我们分享三点基本功:专业扎实、英语扎实、科研工具扎实。(1)专业扎实专业书本(textbook)一般是讲广泛接受的、陈旧的知识。这个知识肯定要懂,而且对一些数据、公式、或者专业常识能做到非常熟练。(2)英语扎实现在年轻一代的英语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好。所以,这里我不想多说。平常看文献的时候,多注意作者(最好其母语是英语)的用词,句子的展开、段落的发展。(3)科研工具扎实包括室内野外(如果需要)实验技能、写文章过程中需要的主要软件工具。关于实验方面的,不同专业要求不一样。在这儿我想说的是,从原始数据到文章成稿的过程中,你可能用到的软件工具:文字的(. Word )、图形的(. Origin, sigmaPlot…)、数据分析统计的(. Excel, SPSS or SAS…)、数据模拟 的(. MathCad, Matlab…)、文献管理的(. Endnote…)及其专业软件。你如果熟练掌握以上软件,不但写文章的效率快,而且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

没有统一标准。各高校、各期刊的要求都不尽相同。

专科论文的参考文献大概几个

一般是十个。一、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二、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字加黑,顶头)中文≥10篇,英文≥5篇(主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中文中标点用全角;英文符号用半角,标注说明如下)(1)杂志:[编号] 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名称[J].杂志名称,年,卷(期):页码范围.(2)书籍:[编号] 姓名1,姓名2,姓名3等.书籍名称(第几版).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第一版不标注).(3)学位论文:[编号] 姓名.论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撰写年,页码范围.(4)会议论文集:[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题目名[C].会议名(论文集名),年份,会议地:出版者,页码范围.(5)报纸:[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题目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面号).(6)专利:[编号]专利所有者姓名1,姓名2,姓名3等.专利题目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7)电子文献:[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电子文献题名[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载体类型: 联机上网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OL];光盘网数据库(database on CD-ROM) [DB/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M/CD];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CP/DK];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J/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EB/OL]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字加黑) (样例)[1] 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1):84~86.[2] 强文久,元章,雯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3~167.[3] 詹东风.中国漆树酶分离制备及反映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81~89.[4] Wayne C. The toxins of cyan bacteria[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 270(1): 78~86.[5] Buchberger B, Collins G E, Computer Algebra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 New York: Springer Versa, 1998: 58~76.

论文参考文献用几篇

各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数量要求

写论文不能手头上有什么文献就算数,没有就不算数,因为学术的发展不是以咱们知道与否来决定的,因此一定要去查找文献

现在博士、硕士论文以及本科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 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

依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05),中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

专着:[序号]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引文页码。

期刊:[序号] 作者名. 题名[J]. 刊名,年,卷号(期号): 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

报纸:[序号] 作者名. 题名[N]. 报刊名,年-月-日(版次)。(示例:2009-01-01(1))论 文 集:[序号] 作者名。题名[C]//论文集作(编) 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

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名.电子文献名[D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即网址)。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名.题名[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

外文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语言所在国学术界通行的.格式。

参考文献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如Hardy Thomas.)。外文姓不可缩写,名可缩写;如作者为二人以上,第一位作者的格式为先姓后名,后用逗号,其他作者均按先姓后名,但名后不加标点,最后一名作者名前要加and,最后用句号。

相关阅读:

论文参考文献是不是越多越好,多少比较靠合适?

有人认为参考文献引得越多代表作者比较注重引文问题,并尊重了其他作者的成果,而有的人说引得越多,代表文章的水分也越多,也就是变成所谓的从引文里拼拼凑凑了,其实这些都没什么道理,适度即可,能说明自己的问题即可。

举个特殊的例子,比如综述,引的文献不少吧?你能说人家的水分大?反过来也一样,综述引文献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吧。再者,后面这说法还有问题:结果讨论部分如何拼凑呢?

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是多少?

一般来讲,不限篇数,特别是你题目上写要读多少期刊,更没有要求。对这个问题的要求,不在篇数而在其它方面:

1、你所写专业里的经典文献你有没有读过,特别是一些经典的综述文章,你一定要读当然也应该引用.

2、你研究的专业里最新的文献看过没有,最好近五年的文献看了,再写文章.

3、你投稿的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你看过没有,建议也要引上一两篇.

写论文不能手头上有什么文献就算数,没有就不算数,因为学术的发展不是以咱们知道与否来决定的,因此一定要去查找文献

一般是十个。一、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二、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字加黑,顶头)中文≥10篇,英文≥5篇(主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中文中标点用全角;英文符号用半角,标注说明如下)(1)杂志:[编号] 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名称[J].杂志名称,年,卷(期):页码范围.(2)书籍:[编号] 姓名1,姓名2,姓名3等.书籍名称(第几版).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第一版不标注).(3)学位论文:[编号] 姓名.论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撰写年,页码范围.(4)会议论文集:[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题目名[C].会议名(论文集名),年份,会议地:出版者,页码范围.(5)报纸:[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文章题目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面号).(6)专利:[编号]专利所有者姓名1,姓名2,姓名3等.专利题目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7)电子文献:[编号]姓名1,姓名2,姓名3等.电子文献题名[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载体类型: 联机上网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OL];光盘网数据库(database on CD-ROM) [DB/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M/CD];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CP/DK];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J/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EB/OL]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字加黑) (样例)[1] 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1):84~86.[2] 强文久,元章,雯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3~167.[3] 詹东风.中国漆树酶分离制备及反映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81~89.[4] Wayne C. The toxins of cyan bacteria[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 270(1): 78~86.[5] Buchberger B, Collins G E, Computer Algebra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 New York: Springer Versa, 1998: 58~76.

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序言部分要概括,总结和分析他人的工作,还要论述个人的观点。

2、硕士论文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图形,表格,公式,数据表达意思,说明原理,方案等,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

3、论文在评论别人的研究工作时,一定要客观避免引起纠纷。特别是谈论其不足和缺点时,一定要慎重,没有把握时不可凭感觉或印象随意发表评论。

4、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应尽可能地标注在论文中。一方面尊重别人成果,另一方面可反映作者阅读的文献丰富,理论有根据。有的参考文献可能是间接引用,就不一定标注出来。注意参考文献尽量选用最新发表的文章和最新出版的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般需要15篇左右。

依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05),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1、专着:[序号]作者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引文页码。2、期刊:[序号]作者名。题名[J].刊名,年,卷号(期号):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3、报纸:[序号]作者名。题名[N].报刊名,年-月-日(版次)。(示例:2009-01-01(1))论文集:[序号]作者名。题名[C]//论文集作(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4、电子文献:[序号]作者名。电子文献名[D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即网址)。5、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名。题名[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6、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

论文参考文献要几篇

没有具体要求,如果是毕业论文自己学校会有要求,一般都在10-20篇左右

指的是论文参考文献挑选最关键的纳入不少于8篇。毕业论文论文参考文献的.总数规定论文参考文献挑选最关键的纳入,不少于8篇。外国语毕业论文的论文参考文献中,不少于5篇。参考文献著录文件格式及实例。论文参考文献用宋体字小四号字,行间距。引入规定只引入最必需、全新的参考文献。没有独特的必须不必列举大家都了解的教材或是一些阵年废料加工。

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但期刊论文中应该引用多少文献并没有明确规定,你该引用足够支持你论文的文献,而数量则视领域内存在的文献而定。如果你的课题很新,可能没有太多文献可以参考引用,相反地,如果你是进行先前已经所过的课题,可能就有很多文献。另外,这也关系到你的文章类型,综述文章通常会有很多参考文献。

各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数量要求

写论文不能手头上有什么文献就算数,没有就不算数,因为学术的发展不是以咱们知道与否来决定的,因此一定要去查找文献

现在博士、硕士论文以及本科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 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

依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05),中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

专着:[序号]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引文页码。

期刊:[序号] 作者名. 题名[J]. 刊名,年,卷号(期号): 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

报纸:[序号] 作者名. 题名[N]. 报刊名,年-月-日(版次)。(示例:2009-01-01(1))论 文 集:[序号] 作者名。题名[C]//论文集作(编) 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

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名.电子文献名[D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即网址)。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名.题名[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

外文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语言所在国学术界通行的.格式。

参考文献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如Hardy Thomas.)。外文姓不可缩写,名可缩写;如作者为二人以上,第一位作者的格式为先姓后名,后用逗号,其他作者均按先姓后名,但名后不加标点,最后一名作者名前要加and,最后用句号。

相关阅读:

论文参考文献是不是越多越好,多少比较靠合适?

有人认为参考文献引得越多代表作者比较注重引文问题,并尊重了其他作者的成果,而有的人说引得越多,代表文章的水分也越多,也就是变成所谓的从引文里拼拼凑凑了,其实这些都没什么道理,适度即可,能说明自己的问题即可。

举个特殊的例子,比如综述,引的文献不少吧?你能说人家的水分大?反过来也一样,综述引文献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吧。再者,后面这说法还有问题:结果讨论部分如何拼凑呢?

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是多少?

一般来讲,不限篇数,特别是你题目上写要读多少期刊,更没有要求。对这个问题的要求,不在篇数而在其它方面:

1、你所写专业里的经典文献你有没有读过,特别是一些经典的综述文章,你一定要读当然也应该引用.

2、你研究的专业里最新的文献看过没有,最好近五年的文献看了,再写文章.

3、你投稿的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你看过没有,建议也要引上一两篇.

写论文不能手头上有什么文献就算数,没有就不算数,因为学术的发展不是以咱们知道与否来决定的,因此一定要去查找文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