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通化师范学院杂志社

发布时间:

通化师范学院杂志社

他好像是第一个 现任是康学伟1975年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外语系,现为通化师范学院教授,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创立者,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中国分会会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主任,《英语辅导报》社长兼总编辑,《英语考试向导》杂志主编。 多年来,他主持编写了《新英汉用法词典》,《现代英语用法词典》,《英语学习文库》等大型专业书籍,在《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荣获东北地区图书一等奖,他个人也多次荣获全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通化师范学院专升本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公布,从培养目标、专业特色、主要课程及就业去向几个方面分别做了详细的讲解,详情如下:通化师范学院专升本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点击查看:吉林统招专升本题库试题一、专业关键词本专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始建于1958年,1978年获批本科学制,1986年招收本科生,2006年与省内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3年招收留学生。本专业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吉林省东南部培养基础教育优秀语文教师的重要基地。教师队伍稳定,高级职称占比:68%;博士占比:30%,教学水平高。在校生750人左右。2011年获批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2016年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获批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8年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B类建设点,2019年获批吉林省一流专业。二、数字解读有省哲社特色文化研究基地1个(长白山文化研究基地),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基地2个(长白山文学研究基地、长白山区域文化研究基地),省级精品课2门(现代汉语、写作),省级优秀课程4门(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吉林省在线精品开放课1门(现代汉语)。有博士教师9人(其中,在读博士3人)。近三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指导教师获优秀奖2项);在“众志成城战疫情”全国校园文学主题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本专业教师获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三、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吉林省东南部,服务全省,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信念与高尚师德、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质朴的教育情怀;掌握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过硬的语文教学能力;具备较强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能扎根基础教育朴实敬业的优秀中学语文教师。四、培养规格(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二)系统掌握中国语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思想方法,具有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及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三)具有从事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的能力。(四)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掌握口语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及较高的文学修养。(六)掌握锻炼身心的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五、学制及授予学位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四到六年内完成学业;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六、主要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班主任工作。七、就业去向中学语文教师、党政机关文字秘书、军队及企事业单位文职、媒体文字编辑等。八、专业特色(一)“以德育人”扎根长白山区,服务基础教育60年。(二)“以才育人”构建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培养基础教育英才。(三)“以文育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专业特色。通化师范学院专升本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公布,更多吉林统招专升本资讯,请关注吉林统招专升本栏目页面。相关阅读:2023年各省专升本报名指南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专升本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通化师范学院一所本科类师范教育高等院校,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强大,现代化设施齐全,学习气氛浓厚,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了解该学校:

1、基础建设方面。学校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馆藏图书总量200余万册。设有20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7个校级科研院所。

2、师资力量方面。学校有教职员工841人,专任教师72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0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69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15人。

3、专业开设方面。学校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教师教育专业19个,非教师教育专业32个,涵盖文学、理学、法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9个学科门类。

扩展资料:

通化师范学院突出长白山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研究,拥有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4个。

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7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3项;被政府采纳咨询报告5项;出版学术著作94部。以科研国际化为引领,开展国外引智项目3项。

参考资料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校简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社

在研课题:1、主持一项“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心理健康教育项目。2、主持一项全国教育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县级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研究”。3、主持一项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委托农村教育调查研究课题。4、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欠发达地区应用性人才培养与WTO挑战”。5、主持一项教育部部长委托项目“全国农村教育调查研究”。6、主持一项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农村学生辍学与教育内容关系研究”。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3JZD0035)8、亚洲银行咨询专家,中国义务教育融资体制改革研究。9、教育部督导办项目,俄罗斯和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研究。论文目录: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学术会议述评《课程、教材、教法》,(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期转载)中学课程、教材改革要迈出新步伐《国际学术动态》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德育信息》影响教育质量因素分析《教学与管理》特色学校个性化课程体系研究《课程研究》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在农村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各国课程管理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教育科学》关于我国课程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教育评论》个性化教育一个历史进程《北京教育》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中小学教育管理》简论教育学中“个性”的特征《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计划述评《外国教育研究》(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期转载)在农村实施多教结合与两教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考《现代教育科学》课程目标与课程改革《长春教育》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与困难《中小学教育管理》以新的教育理念执导课程改革《松辽学刊》(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卷》期转载)农村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关系调查研究报告《山东教育科研》(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卷》期转载)浙江长兴县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调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建设文化教育型小城市的可行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外国教育研究》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当代教育科学》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专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 (国家出版署“八.五”重点图书,获第二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8)专著《外国教育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合著《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合编《古今中外德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合著《教学思想发展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专著奖,详见《中国教育学刊》.第6页)合著《外国教育通史》(五)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学校与社会》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译著《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参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主编《中学德育行动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12月)主编《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参编《课程目标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译著《加拿大课程改革研究》(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专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6月

我也要投稿,有稿费咩?

通化师范学院代码是10202。学校是公办本科院校,地址为:吉林省通化市育才路950号。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自然科学常设栏目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制药与食品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本刊依托学院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开设一些反映我院学科优势及突出地方自然特点、文化经济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如 “长白山生物开发利用研究”、“长白山地方史研究”、“长白山地方经济研究”、“长白山地方文化民俗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长白山动物植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专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1 操纵未来的100个专业(36) 汉语言文学 李欢成 考试(高考族) 2009/01 2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黄怡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3 3 汉语言文学对湘西民族文学的渗透和影响——以苗族诗人田名瑜为中心 张利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荣 中国成人教育 2009/04 5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分析 袁丽 山西旅游 2006/06 6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生毕业论文编排格式 西江教育论丛 2008/01 7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 郑育琛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8/02 8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杜扬 当代教育科学 2009/03 9 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顶岗教育实习的调查与思考 李保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3 10 关于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思考 夏红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08 11 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潘家明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2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刍议 余艳 硅谷 2009/04 13 思想的碰撞 智慧的融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钟克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1 14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改思路——以邵阳学院中文系为例 龙钢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 15 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仇玉文 成才之路 2008/36 16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化建设的途径 刘月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2 17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涂昊 中国成人教育 2008/23 18 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曹国辉 鸡西大学学报 2008/06 19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泛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及教学的改革 汪聚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20 网络环境下高师汉语言文学“双主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张海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9 21 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情调查的统计分析 毕建模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2 全纳教育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刘欣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3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基于浙江万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调研 郑健儿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12 24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伍建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11 2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英语渗透 赵佃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26 强化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刍议 刘之杰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9 27 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 潘殊闲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8/03 28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陈吉猛 中国电力教育 2008/18 29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岭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30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 潘殊闲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04

编著:成果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作者排序1、《犯罪成立理论原理——前序性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独著;2、《刑法总则定罪量刑情节通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作者;3、《刑法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编;4、《刑法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参编;5、《国内经典案例评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参编。 1、《共犯制度模式比较研究——以解读我国共犯制度模式为线索》,《刑法论丛》2008年第15卷,独立,CSSCI来源期刊2、《我国教唆犯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反思》,《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2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3、《论后实证主义法学时代的刑事违法观》,《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独立, CSSCI来源期刊4、《前见的证成与修正:传统定罪思维之超越——兼论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9月第9期全文转载)5、《定罪思维的常人化理解与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刑事法评论》2008年第22卷,独立,CSSCI来源期刊6、《构成要件设定方式分析及其对刑事立法机制启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7、《后实证主义法学时代的刑事违法观》,载《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立8、《规范官员行为,内助贪廉不是关键》,《检察日报》2008-5-13第5版,独立;9、《罪数不典型情况下的自首认定与刑罚适用》,载《刑法实践热点问题探索》,(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8年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作者10、《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间接正犯的泛化及其反思》,《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11、《利用事前状态型绑架罪及其延伸》,《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12、《未成年人非刑处遇的司法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3月第2期“学术卡片”转载)13、《犯罪成立理论研究范式的批判性思考》,载刘明祥田宏杰主编:《刑事法探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独立14、《关于死刑存废和限制的几点疑问——来自困惑者的声音》,载《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7年度)》(中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作者15、《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工读教育之未来》,《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5期,独立,全国法学类核心期刊(该文被《犯罪学论丛》(第六卷)全文收录)16、《公正定罪实现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7月第4期转载)17、《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论的尴尬及其反思》,《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18、《如何应对传统定罪思维的困境》,《法律科学》2006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19、《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特点及其缺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4月第4期全文转载)20、《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价值》,《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1期,独立, CSSCI来源期刊 21、《对职务侵占罪犯罪对象的案例解析》,《人民司法》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22、《变动中的刑法“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奸淫幼女犯罪的主观要件设定为线索》,《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23、《论刑法中的行为——从“犯罪是行为”到“犯罪有行为”》,《当代法学》2006年第4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24、《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必然走向》,《刑事法评论》2006年第17卷,独立25、《论犯罪的既遂后中止——以危险犯为视角》,《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26、《犯罪成立理论完善的意义及其界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独立,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7、《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立体化重构》,《刑法评论》2006年第9卷,独立28、《刑法的限制机能的实现》,载《刑事法新论集萃Ⅰ:何鹏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独立29《也论过失累犯》,载《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5年度》(第一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独立30、《犯罪观的认识论考察》,《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3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解析》,《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二卷:实务问题研究),独立,32、《义务冲突研究》,《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33、《刑法解释中的公民诉求》,2003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刑法解释问题研究),独立;34、《法人犯罪两罚制根据理论新探》,《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 1、共犯制度的根基与拓展(05SFB5008),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005年12月至今。2、我国未成年违法行为人制裁矫正机制的失效及其应对(2008GH080),共青团中央规划研究课题,-。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自然科学常设栏目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制药与食品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本刊依托学院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开设一些反映我院学科优势及突出地方自然特点、文化经济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如 “长白山生物开发利用研究”、“长白山地方史研究”、“长白山地方经济研究”、“长白山地方文化民俗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长白山动物植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专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通化师范学院期刊

我院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世行贷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教改项目、平顶山市科技攻关项目等46项,其中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优秀教学成果奖1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68篇,被SCI、EI、ISTP收录24篇,获地厅级以上奖16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2部。 1FengqunZhouetal..Cross-sectionmeasurementsfor128Te(n,2n)(7);(n,2n)49Crand52Cr(n,2n).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第7期;3FengqunZhouetal..Cross-sectionmeasurementsfor(n,2n)and(n,p);;4周丰群,罗均华,拓飞,孔祥忠.核反应截面测量中扣除激发态对基态影响的计算公式.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8期;;5周丰群,拓飞,易艳玲,孔祥忠..HPGeγ谱仪系统死时间校正方法的实验研究.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12期;;6周丰群,张义民,拓飞,罗均华,孔祥忠..γ谱测量中级联符合效应修正研究.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7年5期;7周丰群,翟子楠,拓飞,孔祥忠.用基态特征γ射线计算同质异能态反应截面的公式及其应用,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7年7期;8周丰群等.薄层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磷,冶金分析,2002年3期;9周丰群等.负载树脂预浓集薄层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镁,冶金分析,2004年4期;10薛喜昌.柱面透射光栅的衍射特性光电工程,1997年4期;11贾利群等.国内光度法测定汞的现状冶金分析1998年6期;12周丰群等.FeⅢ-SCN~-体系薄层树脂相光度法测定矿石中铁冶金分析2000年3期;13周丰群等.FeⅢ—EDTA体系薄层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冶金分析2000年6期;14张大立等.Xe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年12期;15郑新灵等.四元配合物吸光光度法测定铝的研究,理化检验1999年7期16张义民等.N_2-苯浮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硒的研究.冶金分析2002年3期17孙献亭等.Sm~(3+)/Al_2O_3介孔复合体的光致发光特性,硅酸盐学报2000年5期;18周丰群等.电器设备用温度凝露控制器的研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年3期;19薛喜昌等.双凸柱面透射光栅的衍射分析,淮北煤师院学报,1997年02期;20靳铁良.外力作用下平面密排钢珠系统力的分布规律,贵州大学学报,2007(1);21靳铁良.卤化铵晶体的STE特性分析,贵州大学学报,2007(3);22田明丽等.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应用,光学仪器2001年01期;23袁书卿,张葛祥.基于改进遗传量子算法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电讯技术2003年5期;24袁书卿,张葛祥.一种改进的遗传量子算法及其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3年10期;25王化冰;王彦辉.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制,电测与仪表,2006年11期;26张柳芳;王化冰.邹有明基于直流电流传感器的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1期;27王化冰;张柳芳.过程控制系统及其策略,煤矿机械,2005年5期;28王化冰;张柳芳;过程控制系统及其策略,江苏电器,2005年5期;29张柳芳;邹有明,吴君.直流检测式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设计,煤矿机电,2006年2期;30张柳芳.自动控制系统穿越频率的通用解法.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3期;31孙献亭等..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气凝胶,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年2期;32郑新灵.任意循环极限效率的P-V图证明的再讨论,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33宋月丽.选择性激光烧结零件的后处理,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10月;34靳铁良.利用VisualC++实现数字图像处理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35黄宏春等.表面工程在口腔修复材料中的应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36王彦辉;王化冰.传感器技术在工程建筑上的研究与应用,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19期;37王化冰;王彦辉.过程控制综合实验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12期38王化冰;翟卫青.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的研究,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0期39翟卫青,王化冰.新建电子类专业加强EDA教学的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06期40翟卫青;王化冰.RBF神经网络在传感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山西电子技术2006年05期; 1郑新灵.对电力线教学的一些探讨和体会,大学物理,1996年1期;2周丰群.对可压缩流体若干问题的讨论,大学物理,1999年10期;3周丰群,漆安慎.在普通物理力学中介绍超音速飞行的设想,大学物理,2000年7期;4周丰群,张玉富.任意循环过程效率极限证明之我见,大学物理,1994年4期;5周丰群,也用T-S图讨论任意循环效率,大学物理,1994年12期;6靳铁良.对电力线教学的一些探讨和体会,大学物理,1996年1期;7靳铁良.普通物理中平面电磁波的一种讲授方法,大学物理,1995年4期;8靳铁良.关于普遍的洛伦兹变换式的推导,大学物理,1995年5期;9贾利群.非惯性系静力学的分析力学方法,大学物理,1999年11期;10周丰群.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力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物理,2002年8期;11田明丽.基于现代教学论的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物理实验,2000年12月;12周丰群.任意循环的卡诺循环分解的综合讨论,河南科学,2002年1期;13黄宏春等.新时期物理教学法的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4期;14田明丽.影响普通物理实验学习迁移的因素及策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5田明丽.大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内容的设计策略,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6月;16周丰群.克劳修斯等式证明的讨论.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期;17宋月丽.大专院校普通物理学教学探讨,内江科技,2006年1月;18宋月丽.影响普通物理实验学习迁移的因素及策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月;19宋月丽.大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内容的设计策略,新余髙专学报2006年6月;20王伟锋,温耐.新型数字微格教室的探讨,天中学刊2005年5期。 1郑新灵主持完成的“师专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获河南省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郑新灵主持完成的”高等师范教育开展活动课程研究”项目,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王泳主持完成的“硅橡胶瓶体测量仪的研制”项目,获2006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6年度平顶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周丰群主持完成的“KWN—1B1型温度凝露控制器的研制”项目2000年12月省科技厅鉴定,2001年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周丰群主持完成的“HTC-1型微电脑数显温湿度控制器的研制”项目,2002年8月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张柳芳主持完成的“低压IT电网直流检测式选择性漏电保护研究”项目,2005年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鉴定;7王彦辉主持完成“远程控制音视频系统信号分配控制”项目,2000年7月市科委鉴定;8王泳主持完成的“平煤集团坑口电厂1#炉制粉系统的改造”项目,2004年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贰等奖;9周丰群主持完成的“面向21世纪高等专科学校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2002年8月河南省教育厅鉴定;10田明丽主持完成的“新课程条件下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2006年2月,获市优秀社科调研课题一等奖 1新编普通物理教程,周丰群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物理学基础教程(上、下册),郑新灵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3普通物理学(上、下册),郑新灵等,教育科学出版社;4大学物理学(上、下册),周丰群等,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5基础力学,周丰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3月;6物理实验学,薛喜昌,孙献亭,田明丽,袁书卿等,东方出版社;7普通物理实验,薛喜昌等,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8电磁学试题库,薛喜昌等,吉林大学出版社。

通化师范学院代码是1020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通化师范学院(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是吉林省东南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29年,通化师范学院的前身“辽宁省立通化第六师范学校”成立,归省管辖。由省分配的大专毕业生担任教学工作。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每年招生50名,有教职员十余人。

1938年,伪满洲国时改为“通化师道学校”,归省管辖。校址于1940年迁到西山现市“职教中心”位置,校层为二层楼房。分本科和特修科,本科招收国民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制3年,每年招生50名,特修科招收国民优级学校毕业生,学制2年,每年招生80名。

1948年,通化解放后附属于“通化中学”,设立“师范部”招收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学生。

1950年,在原校址(即原师道学校校址)的基础上重建校舍,6月13日正式成立辽宁省立通化师范学校,归省管辖。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3年。

1954年,改为“吉林省通化师范学校“归省、地管辖。1955年,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教职员30余人大部分具有大学本科和专科水平。

1957年,校址又迁到地区“农校“位置

1958年秋,学校分家,分别成立“通化师范专科学校”和“通化师范学校”,原校学生部分2年提前毕业,部分上师专深造。

1978年12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通化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通化师范学院。而通化师范学校则发展成为通化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2002年,通化市教育学院、通化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和海龙师范学校3所院校合并组建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84人,专任教师74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5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73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技能名师4人,吉林省教学名师6人,吉林省教学新秀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人选1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经吉林省人才分类认定,B类人才2人,C类人才1人,D类人才17人。聘用校外高级专家作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技能名师300余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共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

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中国史、教育学、民俗学

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国史、中药学

新兴交叉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14门,省级优秀课52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6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项目3项,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引领项目3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4项,省级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项目1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1个,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省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1个。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物理学。

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汉语言文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历史学、中药学。

省级品牌专业:历史学、生物科学、物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历史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

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中国高句丽史、数学分析、光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药用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学、中国近现代史等。

交流合作

截至2021年6月,学校与国(境)外57所院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交换生、“2+2”、“3+1”、短期交流、赴国外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本科生交流项目,已有学生271人次出国(境)学习交流。

学校累计招收留学生101人,现有在校生22人,其中,学历教育留学生20人、非学历教育留学生2人。学生近30人次经国家汉办选拔赴韩国、泰国等国家从事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学校共派出教师177人次赴英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访问交流、培训学习及学历提升。多次与合作院校开展学术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2018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动画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设有3个校级科研院所,拥有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0个,与韩国岭南大学建立“长白山食用植物资源开发国际合作联合工程中心”。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31日,馆藏图书总量1533129册(其中纸质图书860994册,电子图书672135册);订购纸质期刊1508种,;报纸42种;订购及开通试用数据库15种,内容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与该院学科相关的学术门类。自建数据库3种。2004年加入CALIS,2008年加入吉林省图书馆联盟,2009年加入CASHL,开通了联合编目、数据库联合采购、数据库建设、中外文资源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业务,实现了资源共知、共建、共享。

学术刊物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

编著:成果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作者排序1、《犯罪成立理论原理——前序性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独著;2、《刑法总则定罪量刑情节通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作者;3、《刑法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编;4、《刑法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参编;5、《国内经典案例评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参编。 1、《共犯制度模式比较研究——以解读我国共犯制度模式为线索》,《刑法论丛》2008年第15卷,独立,CSSCI来源期刊2、《我国教唆犯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反思》,《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2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3、《论后实证主义法学时代的刑事违法观》,《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独立, CSSCI来源期刊4、《前见的证成与修正:传统定罪思维之超越——兼论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9月第9期全文转载)5、《定罪思维的常人化理解与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刑事法评论》2008年第22卷,独立,CSSCI来源期刊6、《构成要件设定方式分析及其对刑事立法机制启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7、《后实证主义法学时代的刑事违法观》,载《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立8、《规范官员行为,内助贪廉不是关键》,《检察日报》2008-5-13第5版,独立;9、《罪数不典型情况下的自首认定与刑罚适用》,载《刑法实践热点问题探索》,(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8年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作者10、《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间接正犯的泛化及其反思》,《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11、《利用事前状态型绑架罪及其延伸》,《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12、《未成年人非刑处遇的司法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3月第2期“学术卡片”转载)13、《犯罪成立理论研究范式的批判性思考》,载刘明祥田宏杰主编:《刑事法探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独立14、《关于死刑存废和限制的几点疑问——来自困惑者的声音》,载《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7年度)》(中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作者15、《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工读教育之未来》,《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5期,独立,全国法学类核心期刊(该文被《犯罪学论丛》(第六卷)全文收录)16、《公正定罪实现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7月第4期转载)17、《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论的尴尬及其反思》,《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18、《如何应对传统定罪思维的困境》,《法律科学》2006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19、《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特点及其缺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4月第4期全文转载)20、《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价值》,《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1期,独立, CSSCI来源期刊 21、《对职务侵占罪犯罪对象的案例解析》,《人民司法》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22、《变动中的刑法“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奸淫幼女犯罪的主观要件设定为线索》,《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23、《论刑法中的行为——从“犯罪是行为”到“犯罪有行为”》,《当代法学》2006年第4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24、《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必然走向》,《刑事法评论》2006年第17卷,独立25、《论犯罪的既遂后中止——以危险犯为视角》,《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26、《犯罪成立理论完善的意义及其界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独立,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7、《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立体化重构》,《刑法评论》2006年第9卷,独立28、《刑法的限制机能的实现》,载《刑事法新论集萃Ⅰ:何鹏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独立29《也论过失累犯》,载《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5年度》(第一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独立30、《犯罪观的认识论考察》,《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3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解析》,《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二卷:实务问题研究),独立,32、《义务冲突研究》,《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33、《刑法解释中的公民诉求》,2003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刑法解释问题研究),独立;34、《法人犯罪两罚制根据理论新探》,《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 1、共犯制度的根基与拓展(05SFB5008),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005年12月至今。2、我国未成年违法行为人制裁矫正机制的失效及其应对(2008GH080),共青团中央规划研究课题,-。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

大学学报的作用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

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

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怀化学院学报杂志社

巴洛克时期的巴赫 古典的贝多芬 莫扎特

《怀化学院学报》是怀化学院创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大16开本,160页,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43-1394/Z,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1-9743。现任编委会主任阳柏苏,主编阳柏苏博士、罗康隆教授(特聘);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景慧副编审。 《怀化学院学报》注重政治性、现实性、学术性、科学性、地方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在栏目设置上能推陈出新,开辟了“邓小平理论研究”、“地方文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等栏目,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平我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遴选刊发了大量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立论科学、论证充分、学术价值高和现实意义重大的文章,发挥了作为地方性大学学术期刊其引领学术思潮和学术导向的作用。 《怀化学院学报》先后与国内600余家期刊建立了交流关系,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学报》、《香港大学学报》、《香港浸会大学学报》。此外还与《新加坡理工大学学报》、德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俄罗斯《文摘杂志》有密切的交往。有许多文章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的各刊物、《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科学院《中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等权威刊物转载、摘录。《怀化学院报》是我国仅有被德国《数学文摘》收录的60多家学报之一。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备案,《怀化学院学报》被《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列入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怀化学院学报》1989年被曾获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处、湖南省高校研究会颁发的质量优秀奖。1999年,在湖南省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在湖南省高校自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并获优秀栏目设计奖。2002年在湖南省高校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

怀化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填报志愿时怀化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和怀化学院好不好,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 那么,到底怀化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呢?下面是快车教育网综合多方面资源信息整理的有关怀化学院的评价,相信您看完以下评价,心里一定有数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怀化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 怀化学院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学校坐落于古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现有沪昆高铁,湘黔、枝柳、渝怀铁路,及209、320国道、沪昆、包茂高速交汇的交通枢纽城市——怀化市。学校占地1100余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 学校拥有馆藏图书123万册,电子图书232万册,中文期刊1827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亿元。有教职工953人,其中教授76人、副教授2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硕士学位的教师513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15人获得过曾宪梓教育基金奖,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人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5606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9209人。 学校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名,其中一大批成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或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全国道德模范”洪战辉,著名作家王跃文,青年歌唱家陈思思等优秀人才是其中的代表。 往往怀化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会掩盖缺点、突出优点而美化自己,要识庐山真面目,那我们一定得认真看下面来自生活学习在怀化学院里学长学姐最真实的心声。 不可否认怀化学院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们还是先上好评,后上差评。 好评 很好很强大。西区新建了宿舍楼,新生应该能住,只有体育的和几栋宿舍很差,其他的都挺好的。它分数低主要是怀化太穷了,师资还是不错的。大部分老师都负责任。 好评 还可以 环境一般 交通比较便利 但是离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教学还算好 好评 相对于其他二本院校来说,怀化学院很不错了,现在宿舍有热水器也有洗衣机,生活环境不错!有个不错的图书馆,学习环境也很好!我是怀化学院的,我挺喜欢这里。 好评 冬天没暖气,个别教室和 实验室有暖气,冬天还好,不怎么冷,学风还成~ 好评 宿舍是8人间,一般般吧,有冷水,热水是刷卡的,价格还行,宿舍分两间,里面的一间是卫生间和洗漱池,外面的一间是睡觉的地方,该有的都有吧;专业还不错,现在在外面找工作比较好找;大一要上早晚自习,大二上早自习,不上晚自习,大三大四都不用上。 好评 怀化学院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现任校长为谭伟平老师。学校坐落于古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现有湘黔、枝柳、渝怀三条铁路及209、320国道、沪昆高速交汇的交通枢纽城市——怀化市。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更多怀化学院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现任校长为谭伟平老师。学校坐落于古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现有湘黔、枝柳、渝怀三条铁路及209、320国道、沪昆高速交汇的交通枢纽城市——怀化市。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怀化学院校徽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拥有文、理、教、工、经、管、农、法八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开放性、应用性、多科性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学校教研设施齐备,拥有馆藏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60多万种,中外文期刊1700多种,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8000万元。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4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4000余人。 怀化学院东区校门学校强化特色办学,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创新。现有19个教学系、部,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物理学、化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公共事业管理、通信工程、制药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小学教育、广播电视工程、生物科学、园林、法学、学前教育、物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音乐表演、工业设计、材料化学、网络工程等39个本科专业,不少专业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学校先后同美国、加拿大、乌克兰、印度等国的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已实现互派留学生、互派教师等合作,形成了开放的教学视野与办学格局。 东区教学楼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博士、硕士370余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30余人。教师中15人获得过曾宪梓教育基金奖,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人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建校五十年来,学校坚持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并重。设有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所、数学研究所、信息科学研究所等10个科研机构。2000年以来,教师共发表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百余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林业部科研项目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若干项; 校园风光获其它各类奖100余项。 怀化学院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80000余名,其中一大批成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或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道德模范”洪战辉,著名作家王跃文,获得“陈省身数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青年歌唱家陈思思等优秀人才就是其中的代表。 面向未来,怀化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校训,实施“一个中心,两个突破”的发展战略,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落实“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突出特色,提高水平,朝着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稳步迈进。编辑本段学校荣誉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编辑本段著名校友到目前为止,怀化学院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70000多名,“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洪战辉、著名作家王跃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著名青年歌唱演员陈思思、加拿大皇后大学终身教授贾宗超、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莫文秀、被誉为“军中第一棒”的国防大学女指挥家王卓娟、湖南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原怀化市市长陈志强等优秀人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编辑本段学术期刊怀化学院学报《怀化学院学报》是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82年,始用刊名为《教学研究》,次年改为《怀化师专学报》。1995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43-1259/G4,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7-1814。2002年更名为《怀化学院学报》,国内统一刊号为CN43-1394/Z,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1-9743。该怀化学院(12张)刊以密切联系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实际,注重政治性、现实性、学术性、科学性、地方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在栏目设置上能推陈出新,除一般高等院校学报常设栏目外,还开辟了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与研究”、“文化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 等特色栏目,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平我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选题策划上,能着眼现实,立足实践,服务改革,致力于科教兴国战略,尽量遴选那些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立论科学、论证充分、能结合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实际、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较强现实性的文章,发挥了较好的理论优势。 下雨天的校门《怀化学院学报》从2000年起采用全国统一的学术期刊排版规范,为便于与国际接轨,改为大16开本,并使用光盘版排版规范,由电子杂志社出版了光盘版。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备案,《怀化学院学报》被《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列入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怀化学院学报》先后与国内600余家期刊建立了交流关系,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学报》、《香港大学学报》、《香港浸会大学学报》。此外还与《新加坡理工大学学报》、德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俄罗斯《文摘杂志》有密切的交往。有许多文章先后被 中国人民大学 报刊资料中心的各刊物、《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科学院《中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等权威刊物转载、摘录。1999-2000年,《怀化学院报》是我国仅有被德国《数学文摘》收录的60多家学报之一。《怀化学院学报》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怀化学院学报》实施编委会指导下的主编负责制。现任组委会主任阳柏苏;编辑部主编为罗康隆,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景慧,社科责任编辑为刘景慧,自科责任编辑为彭铁祥。 《怀化学院学报》1989年被曾获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处、湖南省高校研究会颁发的质量优秀奖。1999年,在湖南省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在湖南省高校自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并获优秀栏目设计奖。2002年在湖南省高校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怀化学院教育研究《怀化学院教育研究》杂志是经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怀化学院主办,怀化学院高教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内部学术交流刊物。本刊为季刊,全年共四期(96页/期)。读者对象主要为本校教师与学生,同时也与校外学校进行学术交流。 《怀化学院教育研究》秉持“思想自由,服务本校”的办刊理念,以“传播先进理念,弘扬人文精神”为宗旨,汇融我国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状况与学术思想,展示怀化学院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交流教育教学的改革经验,为怀化学院及兄弟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我国教育科学的学术繁荣做贡献。 杂志常设栏目包括“校外风”、“教授沙龙”、“问题与探索”、“学科教学”、“教改纵横”、“德育研究”、“基础教育论坛”等。 好评 其实学校教学怎么样,还是看自己学习态度了。大多数学计算机专业的男生都会沉迷游戏,如果能摒除这一关,好好学习专业的话,这里还是不错的,学校虽然不怎么大,但这个系的教学设施还是比较好的,有很多专门的实验基地,在那里你都可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过更多的还是靠自己了,如果没有一个好好专研的的心,来了也没用,我就是这个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 好评 怀化学院所有专业水平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好与坏,关键看个人 好评 怀化学院不错噢!要学东西就要来这样的学校,教学严谨,要想今后有出息,在那里安心学习,一定有一个好前程!棕你! 好评 怀化学院的科技研发能力还不错,整体教学实力不是很强,但是比湖南人文还是好点的。校区有点偏僻,离市中心还是有点远的,挺适合学习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里的人都很朴实,没什么争斗。具体来说学校最擅长的是体育,音体美三项比其他专业好一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