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时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有两种,自科版是核心【已更名】,社科版不是核心。1、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ISSN: 1672-5379CN: 50-1157/C创刊时间:1987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2、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一直都是核心期刊,最新版【第六版】也有其大名。曾用刊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2007年1月起,《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642CN: 50-1189/N创刊时间:1957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可能是因为西南师范大学没有报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是要刊物报备之后才会收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月底出版。

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电化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1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重庆市一级期刊。

查了一下,在CSCD(2015-2016年)目录中查不到 这个期刊。倒 是在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这2类核心中 都可以查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刊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西南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重庆市语种:中文;开本:大6开ISSN:1000-5471CN:50-1045/N邮发代号:78-2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0-1045/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0-5471。主要刊登数学 、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电化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学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1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重庆市一级期刊。收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有:美国《化学文摘》、《数学评论》,英国《动物学记录》,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模板

刊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西南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重庆市语种:中文;开本:大6开ISSN:1000-5471CN:50-1045/N邮发代号:78-2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0-1045/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0-5471。主要刊登数学 、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电化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学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1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重庆市一级期刊。收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有:美国《化学文摘》、《数学评论》,英国《动物学记录》,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西南大学学报》是北大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的农业类优秀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原《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12月,2007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要刊登农业科学、生命科学、数理科学与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学术文章。现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西南大学简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约8295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设有43个教学单位,102个本科专业,12个学科门类,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种专业博士学位、27种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有专任教师3162人。

截止2022年,西南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69名。

西南大学学报核心期刊有:

1.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重庆市“十佳社科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首届重庆出版政府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以繁荣学术、发...

2.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稿中的量和单位符号、数字用法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外文字母应注意区分正斜体和大小写。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的高低应有明显的区别。 3、《西南大学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联系

考研吗?我知道经管院的比较不错,专业课考管理学和企业管理!既然复习参考范围不一样,那考题是肯定不一样的,这个都是各个院单独出题的!

《西南大学学报》是北大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的农业类优秀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原《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12月,2007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要刊登农业科学、生命科学、数理科学与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学术文章。现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西南大学简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约8295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设有43个教学单位,102个本科专业,12个学科门类,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种专业博士学位、27种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有专任教师3162人。

截止2022年,西南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69名。

2015年Guan, L., Chen, Yu., Xu, X., Qiao, L., Wei, J., Han, S., Yang, J. (corresponding author), & Liu, Y. (2015). Self-esteem buffers the 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 on the implicit self-face process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 L., Qi, M., Li, H., Hitchman, G., Yang, J. (corresponding author), & Liu, Y. (2015). Priming with threatening faces modulates the self-face advantage by enhancing the other-face processing rathter than suppressiing the self-face processing. Brain Research. 1608, 97-107. 王妍,吴师,陈禹,许晓璠,杨娟(通讯).(2015).人格特质调节个体心理性应激反应.心理科学进展.印刷中.陈禹,胡新雨,杨娟(通讯).(2015).孩子年龄对个体的配偶参照效应和孩子参照效应的影响.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 年 Yang, J. (corresponding author), Dedovic, K., Guan, L., Chen, Y., & Qi, M. (2014). Self-esteem modulates dors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ical response to self-positivity bias in implicit self-relevant processing.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9(11), , J.(corresponding author),Qi, M., Guan, L., & Zhang, Q. (2014). Self-esteem modulates the latency of P2 component in implicit self-relevant processing. Biological Psychology. 97,, L.,Qi, M., Zhang,Q.,Yang,J. (corresponding author).(2014).The neural basis of self-face recognition after self-concept threat and comparison with important others. Social Neuroscience. 9(4), , J. (corresponding author), Guan, L., & Qi, M. Gender differences in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moral judgment of disgust: a functional MRI study.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4, 4, , J.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Y., Li, H., Hou,Y., Qi, M., Guan, L., Che, X., Chen, Y., Chen, W., & Jens C. Pruessner.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tress response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e need for social approval.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 212-217.车先伟,齐铭铭,关丽丽,张庆林,杨娟(通讯).(2014).大学生心理性应激水平与创造性能力的关系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4)152-155.齐铭铭,关丽丽,张庆林,杨娟(通讯).(2014).心理性应激的时间加工进程:来自ERP的证据.心理与行为研究,12(2),174-181.陈禹,任国防,李海江,杨瑜,关丽丽,胡新雨,杨娟(通讯).(2014).自尊与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关系:社会认可需求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0(4),年 Zhang, H., Guan, L., Qi, M., & Yang, J.(corresponding author). (2013). Self-esteem modulates the time course of self-positivity bias in explicit self-evaluation. PLoS One, 8(12), e81169. doi: , H., Yang, J. (corresponding author). (2013). Low self-esteem elicits greater mobilization of attentional resources toward emotional stimuli. Neuroscience Letters, 548, , J.(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R., Zhang, Q., & Pruessner, J. (2013). Effects of self-esteem on 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easy and difficult math. Neurocase, 19(5), 470-477.杨娟(通讯),侯燕,杨瑜,陈伟海. (2013).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初探. 心理科学, 36(3), 675-680李海江,贾磊,罗俊龙,杨娟,张庆林,李冰冰. (2013). 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ERP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4-11.杨娟(通讯),齐铭铭,关丽丽,沈伊默. (2013). 中国文化下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社会认可需求的中介效应.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8), 年 Yang, J.(corresponding author), Dedovic,K.,Chen,W., Zhang, Q. (2012). Self-esteem modulates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ical response in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Neuropsychologia, 50(7), , J.(corresponding author), Guan,L., Dedovic,D., Qi,M., Zhang, Q. (2012).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implicit self-relevant processing in low self-esteem: An ERP study. Brain Research, 47,.(corresponding author), Qi,M., Guan,L., Hou,Y., Yang, Y. (2012). The time cours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as revealed b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Neuroscience Letters, 530 (1), , H., Zeigler-Hill, V., Luo, J., Yang, J.(corresponding author), & Zhang, Q. (2012). Self-esteem modulates attentional responses to rejection: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5), , H., Zeigler-Hill, V., Yang, J., Jia, L., Xiao, X., Luo, J., Zhang, Q. (2012). Low self-esteem and the neural basis of ateentional bias for social rejection cues: Evidence from the N2pc ERP componen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3, 947-951.杨娟(通讯),李海江,张庆林.自尊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 心理科学,2012,35(4):793-798.关丽丽,张庆林,齐铭铭,侯燕,杨娟(通讯). 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心理学报,2012,44(6):789-796.齐铭铭, 关丽丽, 侯燕, 杨娟(通讯).估算任务诱发心理应激反应有效性的行为学检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96-702.侯燕,杨娟,张庆林,关丽丽,齐铭铭. 心理性应激对词语感受性的影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2):年 Yang,J.(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Q. (2011). 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decision-making in high-risk versus low-risk conditions of a gambling game. Psychophysiology,48(10),1456-1461.杨娟(通讯),侯燕,杨瑜,张庆林.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对唾液皮质醇分泌的影响.心理学报,2011,43(4):403-409.杨娟(通讯),侯燕,张庆林. 应激神经成像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 2011,19(8):1174-1178.关丽丽,齐铭铭,张庆林,杨娟(通讯).自我面孔识别的脑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1,19(9):1313-1318.齐铭铭,张庆林,关丽丽,杨娟(通讯).急性心理性应激诱发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其影响因素.2011,19(9):11347-1354.杨娟(通讯),张庆林.自尊水平与评价性信息的选择性记忆.心理学探新,2011,31(1):年 Yang,J.(corresponding author),Dedovic,K., Zhang, Q. (2010).Self-esteem and risky decision-making: An ERP study. Neurocase,16(6),512-519.杨娟(通讯),张庆林.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技术(TSST)的介绍以及相关研究.心理科学进展,(4):699-704.杨娟(通讯),张庆林.从社会认知角度谈自尊研究.心理学探新,2010,30(2):年及以前 Yang J.,Ding, W., Chen, P., Zhang, Q. (2008). Images of tactile intimacy in same-sex dyads elicit larger P2 and LPC amplitudes. Neuroscience letters, 441, 215-218Yang J, Li H, Qiu J, & Zhang Q. (2007). Effects of self evaluation on late ERP components. Progress in nature science, special issue, J, Li H, Zhang Y, Qiu J, Zhang QL. (2007). The neural basis of risky decision-making in a blackjack task. Neuroreport, 18(14), 1507-1510.杨娟,张烨,张庆林. 外显自尊脑机制实验材料的筛选. 心理科学, 2009,32(1):44-47杨娟,张庆林.不同自尊者在赌博情境下的风险规避行为.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25(1):61-65.杨娟,邱江,张庆林. 传递性推理的认知与脑机制探讨. 心理科学, 2008, 31(3):663-666杨娟,张庆林.外显自尊的P300效应:来自ERP的证据.心理研究, 2008, 1(2): 16-20 王帅亭子,胡雪飞,杨娟. 自我-他人褒贬评价的后期事件相关定位差异.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8, 23(1):44-47张烨,杨娟,张庆林.逻辑分析在四卡问题解决中作用.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10),161-164.杨娟,邱江,张庆林. 条件推理中前提顺序效应再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157-161杨娟,邱江,张庆林. 工作记忆研究的证据: 模型理论和概率理论的融合.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6):104-106邱江,杨娟,张庆林. 四卡问题解决中的匹配偏向再探. 心理学探新, 2006, 26(1):39-41

初试考的专业课是一样的,都是考陆洪生的《土地管理学》和数学三。但是复试时候考的内容不一样,毕竟每个学院研究的侧重不同。西南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应该是资源环境学院最好,这个学院有土地管理学科专家邱道持教授等,其次是地理科学学院,这个学院有一个中科院院士,而且有中国土地学会的杨庆媛教授等,最后是经济管理学院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民族大学院校的代码是10656。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院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简称“西南民大”,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高校。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武侯、航空港、太平园三个校区占地近3000亩。

历史沿革

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

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民族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9月,在校生首次实现“五十六个民族大团圆”。

2008年6月,新校区北区行政大楼投入使用,学校主体正式转移到新校区。

2009年10月,学校获批设立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0年9月,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总部竣工。

2012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西南民族大学。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2016年10月8日,四川省政府与西南民族大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

2017年10月,学校加入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同年,获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称号。

2020年6月,西南民族大学藏羌彝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10月23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

2021年7月26日,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

2021年10月,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西南民族大学入选。

2021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新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

办学条件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下设25个二级学院,88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教职员工近3千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50余人。有54人先后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58人先后入选四川省人才项目或称号,66人先后入选国家民委人才项目或称号,3人为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为国家民委教学名师,2人为国家民委青年教学标兵,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学校教学名师35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

人才培养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专业入选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四川省级本科特色专业,5个四川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四川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科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金融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国家级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川省级本科特色专业:旅游管理、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动物科学。

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金融学、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四川省级实验重点示范中心:生物资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数学分析、宗教学原理、藏族文学史、藏传因明学、兽医微生物学、民族法学、汉彝翻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个案工作、民俗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动物传染病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当代中国经济、禽病学、藏文文法、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藏文历代名著选、世界文化史、五明概要。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畜牧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民族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古学、生态学、音乐与舞蹈学、建筑学等。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保险、法律、农业推广、兽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翻译、会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学。

重点学科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法学、草学、公共管理、化学、畜牧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哲学。

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民族学。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2个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智库、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彝学机构“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和“全国高等院校彝汉双语教材编译审定委员会”挂靠学校;“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落户学校。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研究中心、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培育):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动物科学。

国家民委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省新型研究智库:四川民族宗教事务研究智库。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羌学研究中心。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

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羌彝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省抗逆牧草种质创新及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项,国家科技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1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4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2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7月,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9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中外文纸质图书300余万册,纸质报刊近2000种,电子图书40020GB,电子期刊万余种。馆藏古籍文献万余册,民族类及相关图书文献达30余万册,含多种文字及版本的《大藏经》、《贝叶经》、清代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地方志以及20世纪50年代民族调查资料等珍贵文献。

图书馆设有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藏有藏、彝、纳西、傣、水、柯尔克孜、白、侗、羌等二十多种少数民族的各种版本文献50000余(函)册。购置了85个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了13个特色数据库。其中《羌族文献数据库》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第三期文献保障建设系统(Calis)特色文献资源库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和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立项。

学术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连续多年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认定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先后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等国内期刊数据库。文章被英国国际农业和生物研究中心、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外文摘期刊收录。

《民族学刊》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研究现实问题。

学术交流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与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青海、西藏、重庆等7个省市区在内的21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参与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获四川省对口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日本法政大学、龙谷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经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50余所中国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选派近1000人次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300余人次留学生。

校徽

学校徽志为圆形。图案由航空港校区南校门示意图案加双环线内中英文“西南民族大学”和建校日期构成。中心图案造型为弓箭,又是“MD”即“民大”拼音首字母的合成图案。徽志中心的五彩色寓意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同时又是奥运五环色,寓意走向世界。徽志整体包含着蓄势待发、和合生辉的寓意。

西南民族大学校徽图案由新校区南大校门示意图案加双环线内中英文“西南民族大学”和建校日期构成。中心图案(新校区南大校门示意图案)造型为蓄势待发的弓箭,又是“md”两字母的合成图案,即“民大”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图中心五彩色寓意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同时又是奥运五环色,寓意走向世界。校徽整体包含着蓄势待发、和合化成的寓意。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底黄字的长方形旗帜,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中央印有学校全名。

精神文化

校训

和合偕习,自信自强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6月1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很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是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人文社科版学报简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

西南民族大学院校的代码是10656。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出版地方:四川

快捷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3926

国内刊号:51-1671/C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1979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1-3个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西南大学学报核心期刊有:

1.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重庆市“十佳社科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首届重庆出版政府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以繁荣学术、发...

2.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稿中的量和单位符号、数字用法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外文字母应注意区分正斜体和大小写。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的高低应有明显的区别。 3、《西南大学学...

一般一审一个半月,发表周期6-9个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