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好。这两个报刊都是较为出名的一个省级文学周刊,不管是知名度还是严谨度都非常的高,所以都是非常好的报刊。《少儿文学》,是一份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的省级文学周刊。
《少年文艺》杂志,1953年创刊于上海,编委会位于上海延安西路1538号。由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题写刊名,并撰写发刊词。《少年文艺》创刊后,受到诸多国家领导人、著名作家、艺术家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扶持。提起《少年文艺》,相信会勾起很多成年人心中那份愉快的阅读回忆。作为中国最有分量、年代最久的儿童文学刊物之一,它以初、高中学生为读者对象,主要刊登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童话、翻译作品等,辟有“新芽”、“小辣椒”、“文艺知识角”专栏,还举办“好作品”评选。许多连环画名家如董天野、华三川、韩兴、韩伍、毛用坤、乐小英为刊物配插图画,使得该刊物通俗易读、图文并茂,情趣盎然,为少年朋友所喜爱传读。每期发表的少年习作,多是学校中、少先队和家庭社会中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生活;有刻苦学习,热爱劳动的好学生、有坚持真理,革新创造的小发明家、也有破除迷信,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的各种动人故事,许多当代优秀作家的处女作就是从这里起步跨入文坛。还有革命斗争史、科幻童话、民间寓言、古文今译等等题材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经历,记录了几代少年儿童成长的心灵历史。1960年第6期《少年文艺》的封面是名少先队员站立于高山顶上,左手擎日,右手托月,周围是喷发的火箭和旋转的卫星。意寓立雄心大志,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这也是当时少先队和少年儿童的口号之一,表现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少年儿童的社会背景和精神风貌。“文革”中,《少年文艺》被迫停刊。1973年易名《上海少年》重新出版,1977年7月仍复刊为《少年文艺》。1998年《少年文艺》被中国新闻出版署确定为1998~1999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之一。《少年文艺》伴随着中国的少年儿童已度过50余年,这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刊最早,先后获得国家期刊题名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奖项。它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儿童文学刊物之一。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版本已成为珍藏的精品,每本价格在50元左右。众多作家成名之作、滋润数代少年心灵的中国著名少儿文学刊物《少年文艺》,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50年的辉煌历程,长江文艺出版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联袂推出“《少年文艺》50年精华本”丛书,任溶溶、任大星、叶辛、秦文君、梅子涵、沈石溪、彭懿等沪上著名作家参加了昨在上海书城举行的首发式。创刊于上世纪50年代、由宋庆龄题写刊名的《少年文艺》,可以说是过去50年中国少儿文学创作成就的经典缩影。由儿童文学研究专家梅子涵主编的“《少年文艺》50年精华本”,包括《彩色路途》《绿色麦地》《红色秋千》《金色水桶》《蓝色海洋》5卷,精选了《少年文艺》50年中刊载的风格各异的小说、散文、诗歌、童话。2005年9月,《少年文艺》还出版了“《少年文艺》20年精品佳作权威选本”3本,分别为《青苹果,红苹果》,《炫哥哥,靓妹妹》,《蓝水晶,紫水晶》.
因为投稿的人多,还要有地域特色
江苏《少年文艺》约稿 江苏《少年文艺》是创刊于1976年的老牌少年文学刊物,多年来保持着自己鲜明的刊物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喜爱。来稿不论作者身份名气,坚持惟文而用。 现向广大文学爱好者约稿,要求贴近少年生活,有真实而精彩的情节。杜绝缥缈的文风,以及过于空泛的情绪化抒发。 本刊稿费70-80元每千字,银子虽然不是很多,但绝不拖欠。文章一经刊发即寄样刊,两个月后邮寄稿费。 本刊主要栏目设置如下: 1、 小说校园:情节紧凑、文字生动,展示原汁原味的成长故事。字数4000-6000。 2、 生活细节:文字朴实、真实亲切,有深厚意蕴的散文。字数1000-3000。 3、 想象空间:天马行空、唯美感人的童话故事,避免爱情题材。字数3000左右。 4、 诗心情:笔调优美、触动心灵的诗歌,避免抽象的写法。 5、 海外:展现国外留学生活。字数3000左右。 6、 阅读: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精彩书评。字数4000以内。 地址:210009南京市湖南路47号15楼《少年文艺》编辑部 安琪 收 电话:025-83361393 投稿邮箱: 请写手投稿前对照本刊风格以及栏目设置,便于提高命中率。鼓励电子信箱投稿,邮寄最好打印,文章请注明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两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请自留底稿。 《儿童文学》电子邮件地址:《儿童文学》编辑部电子邮件地址:《家家乐》杂志上半月编辑吴桐电子邮件地址:《家庭周末报》凡人话坊电子邮件地址:
江苏农业学报是双月出版。《江苏农业学报》杂志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北大期刊,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双月刊。它的出版地区是江苏。单月是指一年十二个月当中的单数的月份。
是中文核心(PKU),非EI核心
不是。一般一周内责任编辑会以在线通知或电子邮件通知作者稿件初审情况。初审通过的稿件,请作者将审稿费100元、投稿介绍信以及打印稿一份,从邮局汇寄(或送)到编辑部。3个月内,编辑部会通知作者稿件最终是否录用,下发录用通知之后会通知作者缴纳版面费。但也有一些论文在三审过后通知作者缴纳相应版面费后下发录取通知。
不是,核心期刊是指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目前的核心期刊北大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武大核心等,临床医学进展这种就是武大核心收录的oa中文核心期刊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二本。因为该校在陕西、四川、安徽、广西、贵州、河南、 江西、山西、云南以及重庆等地是本科二批招生,在其余省市是本科批次招生。综合分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二本。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简称江苏二师,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江苏省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坚持以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为己任,准确把握大势,科学判断形势,顺应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职前职后融通、教育科研引领、实践取向鲜明”的办学特色。《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学术理论刊物。
学报的特色栏目有“素质教育研究” “德育·心育”“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是CECHSS教育学科类扩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核心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院校代码是14436。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
学院介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简称江苏二师,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江苏省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10月的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1958年2月与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为江苏教育学院;1969年11月,学校停办,函大农牧部并入南京农学院,其余并入南京师范学院;1978年6月,学校复办并开始招收普通专科生;2013年5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学校由省属成人本科学校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3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有教职工717人,其中专任教师596人;馆藏纸质图书万册,可利用电子图书467万册。
前身溯源
南京教师进修学院
1952年10月,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始建,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中学及师范学校在职教师的进修。
1953年8月,学校改名为“南京教师进修学院“。
1954年9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在青岛路1号建造新校舍。
1956年4月,南京教师进修学院改名为“江苏教师进修学院”,由江苏省人民政府领导,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成为培养、轮训全省中学教师和文教干部的基地。
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
1955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在江苏省晓庄师范举办了江苏省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同年8月又成立了“江苏省工农业余教育训练班”。
1956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将江苏省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江苏省工农业余教育训练班和南京教师进修学院的教育行政干部进修班合并成立“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址设在草场门原江苏省南京工农速成中学的新建校舍内。
合并发展
1958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江苏教师进修学院和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江苏教育学院”,其主要任务是轮训教育行政于部。8月招收应届中师毕业生。
1959年,江苏教育学院举办普通本科教育。
1969年11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发出了撤销江苏教育学院的通知,其教职员的绝大多数及全部物资设备并入南京师范学院。
1978年6月29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作出正式批复:同意恢复江苏教育学院,校址设在北京西路77号。
1996年,学校恢复招收普通本科生,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四年制师范类普通本科教育。
2003年,学校招收五年一贯制专转本师范生。
2002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江苏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体制,具体为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分别管理。
2011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
2013年4月,江苏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14年12月,学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10月,学校石湫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1月,学校的锡剧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22年1月,经江苏省编办批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单独设置。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4个,开办本科专业34个。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9月底,学校共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596人,另有外聘教师106人;从学历结构来看,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教育督学2人,江苏省教育督学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9人;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优青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6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2人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7人;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2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省实验教学和实践教育示范中心3个。
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职前职后融通的幼儿园教师“双导师制”学前师资培养。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物联网信息安全课程改革与建设、新工科背景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物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育实践、5G和物联网背景下的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面向新工科的通信设计课程改革与建设。
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以地方传统音乐传承为特色的卓越音乐师资培养。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音乐学、美术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化学、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贸易经济。
省级品牌专业(1个):小学教育。
省级重点专业(3个):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6个):历史学、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高级Office应用、儿童戏剧创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托幼机构保育卫生预警与干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儿童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概论、声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现代自然地理学、计量经济学、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技能指导与训练、场地调查方法训练课程。
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戏曲与传统文化、美的探寻——文学理论导引、儿童社会学、普通动物学及实验、高级office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基础。
学生成绩
截至2022年3月,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学科、文体竞赛奖项892项,其中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57项。2020至2021学年,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技能类竞赛中获奖410人次;在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奖200人次。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3月,2013年以来,学校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团队1个、校内科研机构11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生物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
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新时代师德教育中心、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科研团队(2个):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交叉研究、江苏学前卓越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 。
校级科研机构(11个):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物理教育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所、师德研究中心、水生生物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车用新材料研究所、学前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所、生物教育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6月,近4年,学校共发表期刊论文1615篇,其中SCI/EI收录169篇,权威核心论文79篇,CSSCI期刊论文116篇,其他核心291篇;承担科研项目3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37项,市厅级项目153项,横向项目18项,校级项目159项。截至2019年12月,近五年,学校公开发表论文1403篇,其中SCI/EI期刊收录141篇、权威及CSSCI期刊收录184篇、其他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70篇,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
2021年,学校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30日,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万册;当年订购纸质期刊1292种,1466份;本地镜像电子图书77万余册,可利用电子图书约467万余册;拥有读秀、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和EBSCO、SpringerLink、NextLib等外文数据库31个。
学术期刊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特色栏目有“素质教育研究”“德育·心育”“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是CECHSS教育学科类扩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核心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6月,学校先后与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海外高校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俄罗斯文化中心、西班牙文化中心和海峡两岸戏曲与国学传承交流基地,其中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
一般用校网的网是下载不了知网文献的,只能用校园网,因为校内的网是学校和知网达成合作的,正因为达成合作,你在知网查阅文献的时也才能看到一些校外网看不到的文献。拓展知识: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2019年5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在线学习平台在中国知网正式上线发布。
学科教育的报录比百分之30左右,具体可以看看他们院校的研究生院网!
江苏大学的录取和报考人数比是1:3左右基本可以保证三个考生当中有一个被录取,比较受环境的专业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电力电子等工科类专业,包括理学专业的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包括文学类的外国语言学等等。考研(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duate schools),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等方面依次进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通常于上一年的12月底或者当年的1月份进行,复试通常于当年的3~5月份进行,具体日期各高等院校自行安排。考研,是你从本科或专科,再一次提升自己,获得硕士学历,工作会有更好的机遇。学历还是很重要的。普通高等教育统招硕士研究生招生按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按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均采用相同考试科目和同等分数线选拔录取。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考研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
30%左右。根据查询中共教育显示江苏大学考研成功率是30%左右。一直以来,考研报录比基本上稳定在3:1左右,换句话说,录取率在30%左右。由于近些年报考人数猛增,报录比逐渐向4:1靠拢。江苏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投稿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有一定难度。来稿均需经学科专家评审并报常务编委会讨论。一般2个月内,编辑部会通知作者稿件最终是否录用。在此期间,请勿一稿两投。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原“机械电子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江苏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一等奖江苏省优秀科技期刊奖 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作者的投稿须明示该文版权(含各种介质的版权)是否同意转让给编辑部。2.本刊仅接收博士生和中级职称以上作者的论文,录用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以上项目、特别是国家级基金项目(不包括校内基金和横向课题基金)的论文。不刊登综述性论文。3.请右击迅雷下载《论文基金项目基本信息》表格,如实填写后由第一作者签字连同基金项目批文(复印件)一起在投稿时交(寄、发邮件)给编辑部。4.规范的论文写作是作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点明确、数据可靠、言简意明、重点突出是论文的基本要求。写作规范的论文对于论文能否录用是基本的前提,对于被国际数据库检索至关重要。5.投稿前应认真阅读请右击迅雷下载《论文写作》,请按要求仔细整理稿件后再投稿。6.作者不得超过5人,投稿时需确定好作者的排序,以后不得更改(包括次序、增减、更换)。7.来稿经初审后需预交审稿费篇。本刊的所有来稿均通过校外专家的审稿,经编委会讨论决定是否录用,录用后论文的发表另需交纳版面费。8.来稿请通过电子信箱投递。本刊对所有来稿均会通过网页文章查询栏目或邮件形式作出回复,由于人力有限本刊谢绝电话查稿。9.文稿请勿一稿多投,切勿剽窃,一经发现永不可在本刊投稿,并将剽窃情况通知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