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兰州大学学报投稿经验人大论坛

发布时间:

兰州大学学报投稿经验人大论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好中。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收录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为200941),被国外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和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栏目设有基础医学、西部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综述和研究快报栏目。 投稿要求1 投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2 投稿的语言要求为中文或英文。3 投稿字数在 4 000~10 000 字为宜。稿件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简介,英文稿要求提供中文标题、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4 投稿时作者必须保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5 投稿作者必须保证研究的原创性。本刊坚决反对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将做公开声明等严肃处理。6 投稿采用与否,本刊均会通知作者,如果所投稿件自发出之日起 3 个月内未收到本刊通知,请与本刊编辑室联系。7 投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8 本刊全文已录入 CNKI、CSTPCD 等数据库,有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并赠送当期杂志。9 投稿时请访问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网站,点击“网上投稿”进行投稿。首次登录投稿时需注册一个“作者账户”。注册完成之后,按照提示与引导进行投稿。投稿请附联系人的电话(包括手机号)、通信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二、撰稿要求1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 反映出文章的主题。文章标题中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须列出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 10 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2 作者 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视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如通讯联系人为其他作者,应明确标注。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作者的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 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 1,2,……。 列出全部作者英文姓名、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市/县名),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联系电话。3 摘要 投稿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完全对应。4 关键词 投稿需标引 3~8 个关键词,并请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内所列的词。5 研究设计 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该说明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是否需要患者知情同意,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6 统计学处理 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和 P 值(如 t=,P<);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 95% 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 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成组资料比较常用 t 检验,多组资料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偏态资料可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常用 χ2 检验。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监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 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统计学符号按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7 医学名词 以 1989 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8 图表 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 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 5∶7 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标示在图稿的副本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稿可以提供 tif, jpg 格式的图像文件,也可以提供照片。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9 计量单位 执行国家标准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形式,例如,“t (h)”(时间单位“小时”),“p (kPa)”(压力单位“千帕”)等。组合单位符号中用括号加中圆点的形式表示,例如,“Λ(S / (cm2 · mol))”。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如某些蛋白质,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 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10 数字与符号 执行 GB /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下角标的来源是词头的用正体,是量的用斜体。11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均应给出其中、英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 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 5 个,不超过 4 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12 基金资助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将基金名称及批准号或编号脚注于文题页下方,如: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国家 86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13 致谢 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致谢者本人同意。14 参考文献 按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 1~3 名,超过 3 名时,后加“,等”。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作者是中国人的英文文献,应列出作者全名。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不应少于 10 条。期刊 第 1 作者,第 2 作者,第 3 作者,等. 标题[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求是学刊投稿经验人大论坛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三、 来稿之前知道自己的文字适合什么栏目吗?每个杂志都是由无数个栏目组成的。你在来稿之前,必须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在邮件的主题里列出来,编辑在看稿的时候,也有更强的目的性。此外,这么做,也代表着你对杂志的熟悉程度。编辑在文章归档的时候,也方便。编辑都很懒,喜欢省事省心的作者。四、 一个月来几篇稿子比较适合?个人觉得,不要超过三篇。有一次,一个作者一下子给我发来二十多篇文章。从好的方面想,这是作者信任你,将他的文章全部都给你挑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如果你这么多文章都是没发表过的,那是否意味着这些都是被其他编辑筛选下来的?别的编辑不要的文章,我要来干什么?五、 截稿时间是什么样的概念?截稿时间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时间。对于第一个时间,我个人觉得写手没必要太计较。因为杂志是做长线,你这一期赶不上,放到下一期好了。对于第二个时间,那么就是说,在截稿之前你可以去按照要求来写,但是,一旦过了时间,就没必要再写再投稿了。因为时间一过立即定稿,就算你写得再好,也不会用。个人经验是宜早不宜迟,因为我们在临时组稿的时候,往往时间没到就取得了适合的好稿子而提前定稿了。六、 字数要求的含义是什么?简单点来说,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那你就写多少字,不可以任性多写几百一千字让编辑删。毕竟,你字少了,只要文章不错,我空出来的版面还可以安排其他一些东西;但是,你字多了,虽然你恼潞芷粒蛞晃依恋蒙玖耍喑隼吹淖质又痉拍睦铮?七、 为什么不能有错别字?一个作者在线问我,我给你的信刚发过去,几千字的文章,你怎么一分钟就看完说不要?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我回答很简单:你的文章我没看就退了,答案是你去注意一下你的文章标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他的标题上有一个错别字。文章中的个别错别字可以原谅,但是,标题都写错了的作者,你觉得他的文笔和责任心会怎么样?文章中的错别字也别太多。多了,编辑会坏了胃口,不想再将你文章看下去的。所以,恳请各位,在发稿之前,至少将文章读三遍,没必要来考核编辑的改错字能力。请写手注意“像”与“象”,“的、地、得”等的使用区别。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问题。八、 编辑是否有义务给作者回信?应该回每一封信,但是,做起来,不现实。虽然我现在依然做到每信必复,但是,我也怀疑我自己能坚持多久。你要问答案?随便你去一个论坛,一天回两百个帖子看看就能理解我的感受。毕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编稿子和做栏目上。我不给你回信,不是不尊重你的劳动,是我实在没时间。大哥,我一天看稿下来,也真得很累。九、 是否应该要求编辑给自己修改文章?可以要求,但是,做好编辑拒绝的准备。理由同上。十、 我请编辑在线看我文章有错吗?没错。但是,做好编辑拒绝的准备。因为很有可能编辑在看其他的稿子,在和其他的作者做交流等等。你临时插上一脚,编辑怎么可能会随便分心来满足你?十一、 留用是否代表一定发表?留用和发表是两个概念。编辑拿了你的稿子,是觉得你这篇适合杂志。但是,我们每一期杂志都会在好稿子中挑选最优秀的稿子。我个人也有稿子在印刷之前被拿下的经历。是否发表,要等杂志定稿后才知道。一般编辑会通知您稿子已用。要是一个月都没通知,那就意味着稿子被毙了,赶快给别家吧。十二、 是否应该按照编辑要求改文章?必须。只有编辑才知道栏目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字。在这里别怀疑编辑的能力。一个好作者,必须要学会按照编辑的要求修改自己的稿子。我知道有一个女孩子写稿子还可以,就是对自己太溺爱了。编辑请她自己修改一下稿子,她抛下一句:你觉得我稿子不好,那么就别用啊,我给别人去。大家想想,这样的话说出来之后,编辑以后还会请你写稿子吗?十三、 是好文章就一定可以上杂志吗?不一定。好文章也要适合杂志栏目设置。栏目设置之外的文章,再好也没法用。毕竟,杂志不会随便迁就作者开栏目。十四、 什么是再好杂志也不用的文章?敏感话题、太颓废故事、畸恋等等等等。杂志要求有十不准。十五、 网络语言和杂志语言的区别是什么?比如:“我靠”、“昏倒”等等网络词汇不要随便出现在杂志上。网络上喜欢用的碎句子,杂志也不喜欢。非网络题材栏目,也最好别在文章中用太多的网络专用词汇。其他的自己多看杂志,慢慢领会。十六、 为什么杂志喜欢用名家的文章?第一期杂志定稿名单出来后,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你们那么喜欢用名家?为什么不多给普通人机会?我反问了一句,你看过卡拉OK冠军开演唱会的吗?名家之所以是名家,那是他文章里的确有一般写手没有的东西。但是,究其实,我们对待用稿还是坚持只看文章不看人。第一期稿子也毙了很多名家的文字,但是,也发了几个写手的杂志处女作。有这个疑问的人,建议还是多勤奋多努力,学会提高自己。毕竟,所有的名家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别嫉妒别人眼前的光环而忘记别人背后的艰辛。十七、 投稿需要使用你的幽默感吗?一个写手给我来稿的时候,信的最上面有一句:字数多了,你删吧,我有点懒。很幽默吗?我相信这个作者在写的时候是微笑的,但是,我的回信很简单:抱歉,我比你更懒。虽然编辑删稿改稿是职责,但是,这么无聊地使用自己的幽默感有必要吗?编辑心情好觉得这是你的幽默,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当你这是什么?十八、 谦虚一点有必要吗?没必要,除非你硬要让编辑相信你写得很烂。谦虚是美德,但是,你自己将自己的文章说得一无是处,那么,还给编辑看什么?对自己有信心一点,兄弟。十九、 引用和抄袭的概念是什么?引用只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小片断,一个闪光点。但是,你拿人家的文章来改头换面说是自己的,自己心里亏不亏?我在征求职场故事的时候,收到不下于二十篇讲自己在应聘的时候,地上有张纸屑、有个拖把、有一毛钱等等,因为自己做了举手之劳的事情,而被老板看中,一跃而成为公司上层精英。我不管这个故事真还是假,但是,大家N年前就看过有这样的故事出现,现在又拿出来,你说算是引用还是抄袭?二十、 为什么我们不欢迎文章发表之前贴网络?文章不是不可以贴网络,但是,在发表之前你贴网络了,谁可以保证你的文章不被抄袭?我知道的一些地方小报经常在网络上拿文章拼自己版。我自己的随笔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本来一家杂志已经决定发了,但是,在定稿之前发现当地的报纸上抢先登了出来。开始怀疑我一稿多投,但是,我自己压根就不认识这家报纸。我能说什么?自己撤稿了。二十一、 一稿多投的概念是什么?一篇文章给两家以上的媒体。从我个人的角度上讲,做写手写文章,非常希望可以一搞多投,而且我也这么做过。但是,我现在做编辑了,自然要为杂志的利益角度上考虑。毕竟,我们不希望自己做出来的杂志都是别人吃过的剩饭。对于一稿多投的作者,一般我们会选择放弃。别到时候解释自己不知道,这个是行规,不知道也要接受处罚。

在报刊点上找一本,把地址抄下来不就得了。或者在网上查一下呗。

常有人问:你发表了文章,你否在该杂志社有关系。我肯定地说:“我不认识杂志社的人,只要你的文章质量高,一定有地方发表”。又有说,我的文章投出去怎么就没有发表,有多种原因:你的文章质量不高;虽然质量高但投错了地方,不信你将一篇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论文投到《有机化学杂志》看结果如何,这就是投错了地方。下面结合笔者自己的体会,谈谈怎样提高投稿的命中率。大多数报刊杂志都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稿源,要在激烈的用稿竞争中获胜,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使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变成铅字,让你的研究成果为更多的人认可和受益,也让大家与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投稿时须注意以下5个问题: 1.投稿要对路 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 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 例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经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学教育》栏目简介,《化学教育》征稿简则。如果要向这家杂志投稿,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它几家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也会对其读者对象、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方面进行介绍。 2.注意把握时机 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 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比如:与下学期一开学要学的内容有关的稿件, 一般在上学期期末最迟在假期当中就要发,这样才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果你等到教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写出来投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这便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多数与教学进度有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后发现了问题才研究撰写出来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时机。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加工仔细斟酌,到第二年合适的时候再投出去,这样经过冷加工后,稿件会更成熟。有些报刊采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个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复,再投给其它报刊也已错过了时机。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办法,只是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 3.注意格式要规范 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政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 4.适当控制字数 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 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面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可稍长些,面向学生的作品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在笔者看来,“稍长”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 3000-5000字之间,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则最好;“ 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如果500-1000字顶多1500 字能说清问题则最好。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 例如:《化学教育》的“化学与社会”栏目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字数应在3000字内,“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内,“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字数在500—2000。 5.讲究投稿策略 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从此不再写稿。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从撰稿者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发,即经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发表,压低期望值,用不用让编辑部去考虑,事实上你想也没有用;二是猛打猛冲,以多取胜,越不发越寄,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特别是一些稿源充足级别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连仔细看都未来得及就提出了处理意见,“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就可能感动上帝,如果你写的稿件确有水平,不用说,只仔细看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连你以前投的稿子都会引起编辑的注意; 三是认准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确有价值,就可以反复投,也可以转投其它同类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发现认可的时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的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样质量的稿件投给这样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机会,刚开始写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梦想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五是趁热打铁,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马上再寄,趁编辑部对你的稿子还有印象,继续开拓。六是注意对准档次,即投稿时注意稿件的质量与刊物的级别影响对应一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发表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对“高级别”刊物,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创牌子、打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一定是“ 拳头产品”,如刊物多次发表过你的稿子属于“熟门熟路”,可采取中档稿子对高级刊物的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原来未发表过文章,没有什么名气,门路不熟,属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以好对中、以中对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胜”的效果。 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规定,都反对“ 一稿多投”,都要求过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时效性很强,特别是配合教学进度的稿件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办法:一是按规定办,过期改投或留待明年再投,二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变通的办法就是作好投稿记录,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发。一般说来,知名度不大、刚开始写稿的作者,特别是质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会出现几家刊物同时采用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成第二种办法,各报刊杂志编辑部似亦不应反对这种办法。要说责任的话,作者写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时通知作者,耽误了用稿时机,这个责任编辑部应该负,不知笔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一、首先要了解杂志风格,对杂志有一定了解。不要投不适合的稿子,浪费自己和编辑的时间。

二、一定要清楚编辑的初审审稿时间和周期,初审通过后,复审终审也是有周期的。在周期范围内,请不要摧稿。

网上投稿的技巧:

微信公号投稿,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邮件,以Word附件的形式发出去的。Word的排版是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编辑是否有耐心看文字内容。

1、标题注意事项标题可以不用居中,但是字体一定要比正文显眼。另外,最好能多拟一两个标题作为备选。

2、正文排版方式新媒体文章和纸媒的排版方式是很不同的,段首不要空两格,每两段之间需要空一行。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投稿成功经验

学校一般是没有的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是北大核心期刊,你说的专刊应该是增刊。专刊(增刊)刊号与正刊相同,是正刊刊期延续。但是专刊,在高校和单位评职、晋级或者毕业,是不认可的。说白了,还不如普刊。资料来源:学术资讯网欢迎交流。《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是由贵州财经学院主办的经济类学术刊物。主要栏目:经济与管理、贫困与发展、经济与人文、经济思想研究、环中国圈国家发展论坛。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兰州大学学报好投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好中。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交大校报时核心,每年对学生和老师的版面有控制,不是很好发的,呵呵,这个可以打电话向校教务处咨询。

按惯例,好不好发的重点在于,跟编辑学长学姐们搞好关系!

上海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任永平 一.基本情况介绍任永平: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中国CPA。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会计系主任、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学习经历:1981年~1985年,江苏大学( 原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动力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士学位;1985年~1986年,厦门大学会计系进修会计学;1989年-1992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攻读硕士学位,于1992年获经济学(会计学)硕士学位;1996年~1999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于1999年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1998年在德国RIETSCHLE公司进行会计研修(1年);2006年在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进修半年。工作经历:1985年~2003年,在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在江苏大学财务处任副处长。2003至今,在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会计系主任、学院院长助理。任永平是我国财政部首届会计领军人物培训班学员,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担任主要课程本科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国际会计等硕士生课程:会计理论研究、财务分析研究等 二、主要科研成果在《会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财会月刊》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4部,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合作主持省(市)科研和教研课题7项,其中主持的上海市教委《基础会计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获得了上海市精品课程光荣称号;主持大型企业横向课题多项。——主要著作(包括教材) (1)《基础会计学》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年12月出版(2)《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独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出版(3)《会计学基础》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出版(4)《财务会计》主编(2/2)兵器工业部出版社1996年出版——主要论文(1)WTO后时代,我国会计规范制订若干战略问题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2月 (2)发达国家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经验与借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治理:国际比较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论文集](3)关于独立董事若干职责问题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年8月(4)德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会计研究》,2003年10月 (5)关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财会通讯》,2002年10月 (6)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若干重要参数的财务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2月 (7)电子网络倾倒会计大厦吗?《财务与会计》,2001年09月 (8)中德财务会计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比较研究,《会计研究》,2001年07月 (9)德国秘密准备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会计研究》,2001年02月 (10)中德会计报表比较研究,《会计研究》,1998年7月 徐宗宇 徐宗宇 男 1963年1月生 山西定襄人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经贸学院管理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士学位;1989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1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获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先后在国泰证券有限公司总部、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2年10月进入上海大学工作,现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学教学和研究,现任会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期间,赴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理论专题硕士生课程:会计学文献阅读、会计实证分析 主要科研成果: 1、主持课题(1)上海市教委项目“基于事项法的会计系统研究”(批准号:),2006-20082、主要著作(包括教材,以近年为主)(1)《基础会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6月(2)《财务会计》(/副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8月(3)《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可靠性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1月(4)《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等5部。3、主要论文(1)李远勤 徐宗宇,“The Class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Toyo Gakuen University 2007年第3期,第96-112页;(2)徐宗宇,“加强证券公司内部稽核的现实思考”,《中国审计》,2002年第6期,第67-68页;(3)徐宗宇,“境外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第35-37页;(4)徐宗宇,“对事项法会计理论的思考”,《财经论丛》,2003年第6期,第70-75页;(5)徐宗宇,“上海市证券业同业公会案例研究”,《企业家天地》,2004年第1期,第56-63页;(6)徐宗宇 李鹏举,“对经济增加值指标构建及其应用的思考”,《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54--59页; (7)徐宗宇,“对事项法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探讨”,中国会计学会论文集(2006)等30篇。 徐文丽徐文丽,女,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会计理论、会计实务 课题 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财务会计”(2007-2008) 上海大学精品课程项目“财务会计”(2007年) 横向课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05年)等5项 著作 (1)《高级财务会计》(独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4月 (2)《财务会计》(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8月 (3)《涉外企业会计》(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7月 (4)《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7月 论文 (1)商誉会计的研究与探讨,《财会通讯》,2008年5月 (2)应对国际反倾销的若干财务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2008年2月 (3)对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3月 (4)对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及会计问题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7月 (5)论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的歧义与协调,《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5月 (6)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探索与争鸣》,2004年12月 (7)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学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9月,等32篇 社会职务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非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 荣誉 《财务会计》获199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三等奖 《高级财务会计》获2007年上海大学优秀教材奖 获1996年“王宽诚育才奖” 获1995年“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张佳春 一.基本情况介绍张佳春:女,1963年生,博士,教授、高级会计师。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审计处处长。学习经历:1979年~1983年,江苏科技大学( 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船舶工程专业;1985年~1987年,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工程专业;2002年~200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专业。工作经历:1983年~2004年,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系、人事处、教务处认教、任职;2004~今,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务处、审计处认教、任职。现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任会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校审计处处长,女教授会执行副理事长,上大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监事会副监事长,校语委副主任、普通话测试站站长。目前担任主要课程本科课程:基础会计、公司理财硕士生课程:项目财务管理 二、主要科研成果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编著或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教材10本(其中主持编写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主持或合作主持省(市)科研和教研课题8项,主要参与国家教育教改项目1项,省(市)科研、教研等项目10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市精品课程1门(第二主持),省级一类优秀课程1项(第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优秀教研论文二、三等奖2篇等。

截止2015年7月,上海大学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8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高校智库建设项目,1个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2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培育)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复合与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学术研究基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学校)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有机光电显示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 (2个):公共艺术创意中心 、上海新材料及应用产学研合作中心 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1个) :转型期长三角都市圈文化价值变迁研究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李友梅工作室、“新媒体发展协同研究基地” 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 (3个):社会学E-研究院、网格技术E-研究院、现代力学E-研究院 上海高校智库建设项目(1个):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1个):影视与新媒体创意制作工作室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中心、宗教与全球政治研究院 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有机复合污染分析与控制、智能装备技术、材料微结构调控及能量转换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能源动力重大装备关键材料 其他上海市级科研机构: 上海功能纳米材料中试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上海机器人研究所上海市高性能计算机与网格技术研发平台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上海市电子物理研究所上海汽车金属材料研究工程中心上海光纤技术与现代通信研究所上海射线应用研究所上海计算数学和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上海粉末冶金研究所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经济管理中心上海热处理技术研究所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老年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司法研究所上海党政研究中心上海劳改法学研究所 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还有各种校级,校企联合(宝钢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汽车集团,上广电,上海飞乐股份,上海自仪,航天科工集团,香港瑞安集团,美国INTEL,SYBASE,SGI,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法国ESSILOR国际集团等),国际合作科研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共计100多个。 馆藏资源 据2015年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图书馆目前共有馆藏图书资料386万余册,定购中外文现刊310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近500种。已引进的中外文数据库覆盖了上大所有学科范围,包含了国内外二次文献数据库、电子图书、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学位论文以及事实数据库等。图书馆现可提供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科技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SCI、Scifinder Scholar、Elsevier、Springer Link 、John wiley、Ei Village、 IEL(IEE/IEEE)等几十余种网络和光盘数据库,可供使用的中外文电子期刊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30万余种。2010年,学校收藏了钱伟长院士毕生学术藏书,共计1万余册。 学术刊物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名誉主编周邦新院士,主编孙晋良院士。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同时,刊物被美国《数学评论》(MR)、《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数据库等十余种国内外检索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先后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评定为来源期刊、收录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先后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行列,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后、“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上海市最佳学报”,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规范执行优秀奖。 据学校最新官网显示,上海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50、44、23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高校21位,科研经费居全国高校41位。2012年由上大两位院士领衔的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度有11项成果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5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4年新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1项,经费万;新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项。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100多个 。上海大学2011年科研总经费达亿。2012年新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60项,经费9841万元。2012年,“都市社会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入选上海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项目,新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9项(其中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12项。在多个领域创造出一大批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人文社科成果和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以及省部委科技进步奖百余项。 2014年世界著名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统计显示,上大共计有物理、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临床医学6个学科的科研实力进入全球研究机构前1%;上大的科研竞争力在全国两千多所高校中排名第23、上海第3位(仅次于复旦、交大)。

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文史哲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1. 社会科学 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 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河北学刊 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 浙江学刊 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 浙江社会科学 21. 天津社会科学 22. 社会科学研究 2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5. 求是学刊 26. 人文杂志 27. 江西社会科学 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0.学习与探索 31. 江汉论坛 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3.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34.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5.求索 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9. 中州学刊 40. 南京社会科学 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甘肃社会科学 44. 思想战线45. 山东社会科学 4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 社会科学辑刊 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49.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0. 学术界 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 广东社会科学53. 国外社会科学 5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学术交流 57. 东岳论丛 58. 东南学术 59. 学海 60. 学术论坛 61.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62.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63.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64.探索65.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66.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7. 齐鲁学刊 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 7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 广西社会科学 7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9. 河南社会科学 80.湖南社会科学 81. 学术探索 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6.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8. 高校理论战线89.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8.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9. 北方论丛 100.云南社会科学 101.社会科学家 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6.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7.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8.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9. 江淮论坛 110. 北京社会科学 111. 前沿 11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14.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6.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 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 120.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都是,自己看那个适合你

现在都是直接给编辑部投稿,最好电话再确认一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