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双汇集团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双汇集团论文参考文献

通常我们所写的毕业论文都包括有标题、中英摘要、关键词、正文内容以及参考文献等各部分。

双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部在中国河南省漯河市。在全国17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了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

调味品生产、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商业外码等完善的产业链,年产销肉类产品近400万吨,拥有100多万个销售终端,每天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双汇的产品都可以做到朝发夕至。双汇品牌价值亿元。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项初步训练。

1/48【题 名】基于multi-Agent的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作 者】李爽【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7Z).-189-1892/48【题 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其选择【作 者】贾兴洪【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7Z).-141-1423/48【题 名】城市连锁起市配送中心的发展及其规划【作 者】李翠芝【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7S).-124-1254/48【题 名】连锁商业配送中心规划决策分析【作 者】张毅[1,2] 李金辉[1] 邢占文[2]【刊 名】江苏商论.2007(4).-16-175/48【题 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控制新方法【作 者】顾淑红【刊 名】商业时代.2007(10).-17-186/48【题 名】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研究【作 者】杨国军 钟立群【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5S).-48-487/48【题 名】浅议物流配送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的应用【作 者】赵兴艳【刊 名】中国市场.2007(2).-22-228/48【题 名】论新时期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作 者】王颖【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2Z).-161-1629/48【题 名】我国零售连锁业中协作型直通配送研究【作 者】但斌 孙家文【刊 名】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2).-14-1710/48【题 名】连锁门店选址与配送中心选择联合决策的f-MIGP模型【作 者】关志民 陈兆春【刊 名】控制与决策.2006,21(12).-1397-1401,140611/48【题 名】我国快餐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思路【作 者】刘致良【刊 名】特区经济.2006(10).-226-22712/48【题 名】问题与对策:我国连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作 者】李曙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7X).-92-9313/48【题 名】汽修连锁企业配送与相关财务会计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作 者】张岚【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6(10).-38-3914/48【题 名】用SuperMap Object开发基于GIS的连锁店配送信息系统【作 者】尹涛【刊 名】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7).-3189-319215/48【题 名】中式正餐连锁配送与其他业态业种连锁配送的比较【作 者】付岗 廖洪柳 王常红【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6X).-251-25116/48【题 名】连锁百货业:配送方式亟待改变【作 者】王彦嫣【刊 名】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9).-44-4517/48【题 名】考虑反向物流的连锁经营配送路径的优化设计【作 者】江玮璠 何建民【刊 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5).-609-61218/48【题 名】基于网格计算的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处理【作 者】伍汝祺【刊 名】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5).-32-3519/48【题 名】Voronoi分割模式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 者】严洁云 石松 肖桂荣【刊 名】计算机应用.2006,26(5).-1202-120420/48【题 名】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分析【作 者】陈刚【刊 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4).-143-14521/48【题 名】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作 者】王杨【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12S).-156-15722/48【题 名】基于电子商务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系框架探讨【作 者】彭鸿广【刊 名】商业研究.2005(20).-203-20623/48【题 名】基于GIS的连锁企业商品配送服务【作 者】王远飞[1] 朱海燕[1] 叶雷[2]【刊 名】测绘科学.2005,30(5).-62-6424/48【题 名】2005年中国邮政在农村建7万处农资连锁配送点【作 者】无【刊 名】农药.2005,44(6).-253-25325/48【题 名】连锁经营商品配送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作 者】向宏志【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2).-161-16326/48【题 名】7—11连锁便利店物流配送体系研究【作 者】许利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2).-84-8527/48【题 名】讯宝科技部署WLAN企业移动解决方案——苏果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实现高效物流管理【作 者】无【刊 名】计算机与网络.2005(1).-50-5028/48【题 名】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作 者】张玉刚【刊 名】商业研究.2004(5).-168-17029/48【题 名】连锁超市配送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与实现【作 者】欧广宇 曹渠江【刊 名】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26(3).-271-27430/48【题 名】试析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 者】欧阳泉【刊 名】价格月刊.2004(5).-35-3631/48【题 名】配送中心建设及服务创新——我国连锁企业经营战略【作 者】雷雯霏 王明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3(12).-42-4332/48【题 名】突破瓶颈全面推进——双汇集团实施商业连锁配送系统体验【作 者】郭红【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3(8).-10-1133/48【题 名】连锁书店配送系统的合理规划问题【作 者】吴赟【刊 名】出版发行研究.2003(4).-36-3834/48【题 名】论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的构建【作 者】陆淳鸿【刊 名】商业研究.2003(5).-153-15435/48【题 名】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关键问题的探讨【作 者】霍红[1] 霍岩[2]【刊 名】商业研究.2003(4).-56-5836/48【题 名】华夏陶瓷博览城南国连锁配送中心成立【作 者】无【刊 名】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4).-12-1237/48【题 名】我国连锁商业配送中心的沿革与发展【作 者】王焰【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3(3).-19-2138/48【题 名】连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问题及其对策【作 者】刘培松【刊 名】经济管理.2003(11).-76-7839/48【题 名】建好配送中心拓展连锁经营【作 者】邱坚【刊 名】江苏商论.2003(2).-14-1540/48【题 名】国内外连锁业配送中心的比较分析【作 者】徐杰 汝宜红【刊 名】交通企业管理.2002(9).-28-2941/48【题 名】论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成功的关键环节【作 者】梁红岩【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2(4).-50-5242/48【题 名】突破连锁配送瓶颈【作 者】王焰【刊 名】商业时代.2002(07A).-5-643/48【题 名】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作 者】韩晓莉【刊 名】商业研究.2002(6).-141-14344/48【题 名】全国经贸工作会议确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是今年重中之重【作 者】无【刊 名】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6).-8-945/48【题 名】连锁经营的商品配送模式分析【作 者】王文莲【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2(3).-18-2046/48【题 名】超级专业店的连锁经营与配送中心的配置决策【作 者】龚树忠[1] 张闯[2]【刊 名】财经问题研究.2002(4).-69-7147/48【题 名】管好物流配送发展连锁经营【作 者】李志峰【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1(7).-21-2248/48【题 名】配送是图书连锁经营的基础—关于上海图书配送跨越发展的启示【作 者】蔡国诚【刊 名】出版广角.2001(12).-53-54

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大学生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纽约大学Leopold A. Bernstein(2012)把财务报表分析定义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成果进行的分析,通常包括对企业投资收益、盈利能力、短期支付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企业价值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及成果的评价[1]。

美国学者Gerald (1998)认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旨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2]。

国内学者如杜胜利、谢志华等(2008)把其定义为: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分析人员根据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及相关经济信息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其目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未来可能的业绩,以帮助信息使用人员改善经营决策[3]。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Leopold A. Bernstein把财务报表分析看做一个成果分析,通过各项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杜胜利、谢志华等主要把财务报表分析定为一个判定流程,评定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业绩做出预测。

虽然说国内外学者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不同,但可以看出其共同点都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以财务报表和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信息为载体,目的是给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经营活动方面的相关信息,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披露和隐含信息的一个挖掘过程。

2.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

付小丽(2006)指出:报表在披露信息层面包含一定的局限性,令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很难系统化及全面化开展[4]。

陈如意(2006)指出: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5]。

黄秋玲(2006)指出:第一,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未考虑到现行计价与历史计价的差别。第二,财务报表分析通常是假定报表是真实的,其真

实性,要靠审计来验证,财务报表不能解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6]。

徐建雯(2012)指出:第一,企业财务报表只能收集单个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不能反映出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二,报表展示的信息存在滞后性[7]。

赵华(1991)指出: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暂时性的信息。会计报表是分期编制的,一般反映某个期间如一年或半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段期间经营的盈与亏,不能说明企业今后一直所处于这种状态[8]。

综上,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不能反映用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对企业的影响、数据是汇总性的不能详细反映财务状况、所显示的信息具有滞后性和暂时性以及报表存在真实性这五方面。

3.财务报表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陈海平(1999)指出:分析者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具有分析心理定势的局限性,对企业取得的.业绩非常关注, 而对出现的问题常有一种辩解,所以这种心理定势使其分析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 不能客观地作出结论[9]。

李雪梅(2004)指出:分析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不同,分析的角度也就不同。管理人员很少全面地去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 只是在感到某些方面有问题时才去了解、翻阅财务报表中相关部分的内容, 这样割裂整体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10]。

倪桂兰(2006)指出:现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中,主要依据相关指标进行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有指标体系已无法全面反应真实的企业经营状况,缺乏对企业产生影响较大的非财务类指标的分析,例如市场份额指标、服务指标、产品质量、人力资源、持续盈利及潜在盈利能力等指标[11]。

Duarte Triggers(2002)认为,比率分析方法是以历史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依据这些历史资料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而这样的财务分析不宜作为判断未来经济状况的可靠依据。他正在致力于研究财务信息改进的指标,以克服比例分析方法的缺点[12]。

石慧丽(1999)指出: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这些分析方法各有各的优点, 但又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比如比较分析法在不同

企业, 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都可能缺乏可比性; 趋势分析法一般运用本企业数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 历史数据代表过去, 并不代表合理性[13]。

综上,报表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由分析者存在心理定势、分析目的和分析方法的不足所导致的。

4.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研究

钟雪(1990)指出加强对企业所处行业背景信息的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背景,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及企业竞争优势分析发现行业环境对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借鉴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法和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进行战略分析[14]。

胡奕月(2011)指出坚持多元、立体的分析原则。采用多种方法,根据多项指标的变化,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等。此外,合理增加非财务类指标体系,如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及服务指标、人力资源指标及持续、潜在盈利能力指标等。当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仅包含传统单一的财务指标,无法适应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多元化、现代化的经营发展需求,倘若合理引入非财务类指标体系则恰好能有效弥补该类方面的不足[15]。

洪晖晖(2005)指出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提高分析内容的容量和分析结果的时效性。财务分析主要是从计算机或网络获取数据,可以直接存取大型计算机数据,及时收集、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计算机的运用使财务分析从手工操作向自动化转变, 不仅提高了财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而且解决了现行分析成本高、时效性差、难以处理特殊事项或偶然事项的缺陷[16]。

综上所述,要想正确有效的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要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加强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的了解,并且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四方面来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虽然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有其局限性的一面,我们应积极发挥其优势,同时采取合理的对策弥补其缺陷,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5.结束语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对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有很多,但有关对双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寥寥可数,笔者希望在借鉴已形成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家专家提出的财务分析方法改进的对策,对双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使经营者更加了解双汇的经营与财务情况,也可以为改善企业管理提供努力的方向。因此,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双汇集团毕业论文

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大学生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纽约大学Leopold A. Bernstein(2012)把财务报表分析定义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成果进行的分析,通常包括对企业投资收益、盈利能力、短期支付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企业价值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及成果的评价[1]。

美国学者Gerald (1998)认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旨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2]。

国内学者如杜胜利、谢志华等(2008)把其定义为: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分析人员根据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及相关经济信息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其目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未来可能的业绩,以帮助信息使用人员改善经营决策[3]。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Leopold A. Bernstein把财务报表分析看做一个成果分析,通过各项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杜胜利、谢志华等主要把财务报表分析定为一个判定流程,评定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业绩做出预测。

虽然说国内外学者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不同,但可以看出其共同点都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以财务报表和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信息为载体,目的是给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经营活动方面的相关信息,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披露和隐含信息的一个挖掘过程。

2.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

付小丽(2006)指出:报表在披露信息层面包含一定的局限性,令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很难系统化及全面化开展[4]。

陈如意(2006)指出: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5]。

黄秋玲(2006)指出:第一,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未考虑到现行计价与历史计价的差别。第二,财务报表分析通常是假定报表是真实的,其真

实性,要靠审计来验证,财务报表不能解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6]。

徐建雯(2012)指出:第一,企业财务报表只能收集单个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不能反映出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二,报表展示的信息存在滞后性[7]。

赵华(1991)指出: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暂时性的信息。会计报表是分期编制的,一般反映某个期间如一年或半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段期间经营的盈与亏,不能说明企业今后一直所处于这种状态[8]。

综上,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不能反映用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对企业的影响、数据是汇总性的不能详细反映财务状况、所显示的信息具有滞后性和暂时性以及报表存在真实性这五方面。

3.财务报表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陈海平(1999)指出:分析者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具有分析心理定势的局限性,对企业取得的.业绩非常关注, 而对出现的问题常有一种辩解,所以这种心理定势使其分析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 不能客观地作出结论[9]。

李雪梅(2004)指出:分析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不同,分析的角度也就不同。管理人员很少全面地去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 只是在感到某些方面有问题时才去了解、翻阅财务报表中相关部分的内容, 这样割裂整体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10]。

倪桂兰(2006)指出:现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中,主要依据相关指标进行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有指标体系已无法全面反应真实的企业经营状况,缺乏对企业产生影响较大的非财务类指标的分析,例如市场份额指标、服务指标、产品质量、人力资源、持续盈利及潜在盈利能力等指标[11]。

Duarte Triggers(2002)认为,比率分析方法是以历史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依据这些历史资料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而这样的财务分析不宜作为判断未来经济状况的可靠依据。他正在致力于研究财务信息改进的指标,以克服比例分析方法的缺点[12]。

石慧丽(1999)指出: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这些分析方法各有各的优点, 但又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比如比较分析法在不同

企业, 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都可能缺乏可比性; 趋势分析法一般运用本企业数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 历史数据代表过去, 并不代表合理性[13]。

综上,报表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由分析者存在心理定势、分析目的和分析方法的不足所导致的。

4.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研究

钟雪(1990)指出加强对企业所处行业背景信息的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背景,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及企业竞争优势分析发现行业环境对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借鉴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法和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进行战略分析[14]。

胡奕月(2011)指出坚持多元、立体的分析原则。采用多种方法,根据多项指标的变化,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等。此外,合理增加非财务类指标体系,如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及服务指标、人力资源指标及持续、潜在盈利能力指标等。当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仅包含传统单一的财务指标,无法适应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多元化、现代化的经营发展需求,倘若合理引入非财务类指标体系则恰好能有效弥补该类方面的不足[15]。

洪晖晖(2005)指出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提高分析内容的容量和分析结果的时效性。财务分析主要是从计算机或网络获取数据,可以直接存取大型计算机数据,及时收集、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计算机的运用使财务分析从手工操作向自动化转变, 不仅提高了财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而且解决了现行分析成本高、时效性差、难以处理特殊事项或偶然事项的缺陷[16]。

综上所述,要想正确有效的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要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加强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的了解,并且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四方面来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虽然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有其局限性的一面,我们应积极发挥其优势,同时采取合理的对策弥补其缺陷,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5.结束语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对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有很多,但有关对双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寥寥可数,笔者希望在借鉴已形成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家专家提出的财务分析方法改进的对策,对双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使经营者更加了解双汇的经营与财务情况,也可以为改善企业管理提供努力的方向。因此,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双汇的SWOT分析:内部环境分析S(strength) 优势1.终端渠道已逐步完善,在通路上拥有超市和批市双重优势,并相当强的竞争力;2.集团优势明显,在基础原材料价格控制以及基础科学研究上具备绝对优势;3、分公司本地化生产、营销策略,可以有效的抑制竞争对手的扩展;4、相对灵活的市场操作机制,反应灵敏、迅速;代理和经销机制灵活;5、借助于央视等媒体的广告宣传和较为密集的专卖连锁终端,具备强大的复合品牌效应;6、已经培养出一批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W(weakness) 劣势1、低温产品线采取跟进策略,一味的模仿竞争对手产品特别是雨润产品,品牌个性不突出;2、产品研发能力不够,反方向研发产品,保质期过长,未能考虑到环境、健康等方面的消费潮流;3、广泛采取代理制的营销模式,对市场终端,特别是大型零售终端的掌控性较差;4、产品的区域化特征不明显,全国一盘棋,产品推广风险性较大。5、品牌定位模糊,对品牌提升不利。 外部环境分析 O (opportunity)机会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的不断增强,对营养价值较高的低温肉制品需求量不断增长;2、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冷链系统的不断完备,中、小城市、农村的低温肉食品需求可以得到满足;3、不断增加的现代销售渠道、超市卖场的增加,使低温肉食品消费更加便利。4、国内的原料肉、肠衣、大豆蛋白等生产原辅料控制,使企业处于垄断地位,抗风险能力大大高于竞争对手,一定程度长遏止了同类企业的发展壮大。5、作为国有大型企业,获得政府在政策和技术、资金上的支持远远大于其它企业。T (threat)威胁1、消费差异化需求明显,同质化的产品很难长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2、竞争对手特别是地方小企业对当地市场采取低价策略或依靠地方保护政策进入低温肉食品市场,导致市场份额减少。3、区域性消费趋势明显,全国性的口味将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4、国外品牌的进入,特别是一些国外肉类大鳄的进入,必然打破目前的市场格局。5、因企业的机制、产权、人员任职的变动等问题,可能影响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希望上述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肉制品(meat products),是指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肉制品的加工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浅析肉制品加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摘要】 据央视报道,双汇生产的部分冷鲜肉是用吃了瘦肉精的“健美猪”生产出来的,一时间轰动全国。该事件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双汇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本文从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五大要素着手,分析了双汇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肉制品加工企业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 措施 ,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关键词】 双汇“健美猪”事件 肉制品加工企业 内部控制 瘦肉精问题分析

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315特别行动报道,河南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冷鲜肉是用吃了瘦肉精的“健美猪”生产出来的,一时间轰动全国。双汇旗下产品在全国各地纷纷被迫下架、召回、查封甚至销毁,对国内消费者已经非常脆弱的食品安全信心,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无论是指责日益挑剔、挑肥拣瘦的消费者,斥责见利忘义、道德缺失的不法养殖户、猪贩子,还是责怪无所作为、权力寻租的监管机构,最重要的还是双汇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双汇集团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方面均存在问题。

一、内部环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内部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 文化 等。双汇内部环境控制失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要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双汇董事长万隆将双汇由资不抵债的小厂发展成行业霸主、纳税大户,双汇几乎成了冷鲜肉的代名词,品牌价值近150亿元,万隆也成了企业的精神领袖,创造了令人振奋的 “双汇模式”,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以说其功不可没。万隆在双汇工作四十余年,在集团公司一把手岗位上担任职务也近三十年。由于其长期在一把手岗位任职,加上对双汇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公司内形成了绝对的权威,设立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都要听他个人的指挥,不自觉地都会按他的行为模式做事,容易搞一支笔、一言堂,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各个职能部门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管制度而不是制度管人的现象。

2、设立单一的质检部门存在的弊端。目前包括双汇在内的许多企业内部都设立了质检部门,专门负责质量检验工作,虽然便于集中管理,看起来也比较规范,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旦质检机构失职,谁又能对它监督呢?没有外部有效的再监管,只是自己监督自己,为了局部利益,很容易流于形式。没有广大媒体、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直接参与,没有建立以行政监管为基础,以大众舆论监督为补充,以法律法规为后盾的立体式、多层次的质量监管体系,诸如“瘦肉精”类的有害物品仍可能死灰复燃。

3、没有建立有效的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人在某个岗位特别是诸如采购、质检等关键岗位上工作时间久后,就会积累很多资源,不仅容易受人情、关系的束缚,如滥用职权,出现管理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不当利益合法化的非正常现象,最终害国、害民、害己。而轮岗则可以规避因资源被个人垄断而对企业利益形成的潜在危险,有助于预防腐败。

4、企业文化“底板”不牢。温家宝在2011年4月14日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双汇“健美猪”事件的根源在于企业的核心部位――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不是生产规模、加工设备、生产技术这些“短板”,而是企业文化这个“底板”。双汇的失败与其说是 企业管理 失败,不如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失败。 “诚信立企、德行天下”是双汇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我们不能因为双汇出了瘦肉精问题,就说其倡导的诚信与德行的理念是错误的、虚伪的。然而这种文化理念在被认同上却是失败的,即便企业核心层是认同的和坚守的,但是其基层部门与干部职工却没有认同和坚守这种文化,更不要说深入人心。而不能得到广泛认同与深入人心的文化理念,实质上就是一条好看的 标语 、明亮的招牌罢了。一个管理有效的企业,经营的理念与制度的执行不仅要靠自上而下的命令,更要靠文化理念认同下的自觉与自愿精神。上面提倡“诚信立企、德行天下”,下面的执行者却放任瘦肉精一路绿灯,由此可见,企业文化这个“底板”不牢,其他软硬件再先进完备,企业也会不堪一击。

5、双汇缺乏社会责任心。作为企业,必须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做合格的企业公民。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其提供的优质产品来实现的,提供优质产品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没有正确处理好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品牌,通俗地讲就是品质与牌子的结合体,品牌的正面是牌子,它的背面就是品质。一个企业要打造出长久不衰的品牌,就必须注重品质的锤炼。而一个变了质的牌子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不再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双汇作为全国驰名品牌,一味地追求的自身利益,忘记了诚信是企业的经营之本、立业之根,忘记了质量就是生命,打着18道检验的旗号销售瘦肉精猪肉,置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于不顾,完全丧失了起码的社会责任意识,无疑是鼠目寸光的自毁之举。马克思曾形象地说道: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充分说明了企业利欲熏心,直接导致了这次重大食品质量事故的发生。唯利是图的代价,就是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最终带来的就是品牌的受损。

二、风险评估: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前提

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双汇风险评估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肉制品加工企业的检测指标存在偏差。双汇集团执行的“瘦肉率的高低最终决定生猪价格”的定价经营策略是导致“健美猪”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据了解,包括双汇在内的不少肉制品加工企业在收购生猪时,最为严厉、苛刻的指标并非瘦肉精或猪尿液检测,而是生产流程中一项叫瘦肉率的检测,它是最终生猪账款结算的主要依据。双汇为了自身的蝇头小利,片面强调瘦肉率的高低,没有评估其中所包含的巨大风险。

2、“杀猪不养猪”的经营发展策略存在问题。双汇“杀猪不养猪”是因为担心养猪风险高、资产投入大、疫病问题多、成本变动快、产出效益低。这样确实规避了养猪的风险,不过却陷入了食品安全的更大风险。据报道,目前双汇集团的自建养猪场一年出栏生猪约为30万头,而每年的生产则要消化3000万余头。也就是说,这家国内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每年肉类深加工所需的绝大多数生猪都来源于基地以外的各种养殖户,当然还包括散养户。而处于整个产业链上游的养殖环节,由于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小、散、乱的现象特别突出,由此导致在源头就埋下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双汇集团在短短的20多年里,年销售收入从不足1000万元发展至突破500亿元,可以说是与大量中小养猪户的低成本对接有着密切关系。“健美猪”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的冷鲜肉销售基本停止,连带着其他产品也大量滞销,每天销售额与以前同期相比减少1亿元左右,因瘦肉精事件累计损失将超过121亿元。据测算,建一座1万头的猪场需要投资1200万元,如果双汇集团把巨额损失早一点拿出来建猪场,1000万头的猪场都可以建起来了。

3、不重视质量监管。对瘦肉精的危害性及其产生的风险所带来后果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党的十七大 报告 指出:“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因此,对广大国人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千里之外的日本地震,而是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实现“十二五”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的目标,为了追求所谓的速度、规模和效益等指标和业绩,实现与外方协议的高增长从而能够为自己带来的高额奖励,双汇管理高层将经济利益置于消费者身体健康之上,忽视了对瘦肉精的检测和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结果一方面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企业也将面临产品超市下架、销售停滞、查封销毁、客户易帜、工厂停产、股票跌停、重组受阻、信誉大损的重创。双汇“健美猪”事件再次给中国食品企业敲响了警钟。

4、没有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发现瘦肉精的消息算不上一则“新”闻,每次曝光也就热热闹闹的争吵一番,事件过后一切还是按部就班,不久同类甚至同样的事件又死灰复燃。双汇“健美猪”事件发生之前,我国已经发生过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如2002年广州某饲料公司违规添加瘦肉精导致480多人中毒;2006年上海全市9个区300多人发生瘦肉精中毒现象;2009年广东商贩从湖南买入的问题猪肉导致70余人出现中毒症状;2010年广东省13人因食用含瘦肉精的蛇肉而中毒。其同行雨润食品2009年也发生过“瘦肉精门”。早在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将瘦肉精作为禁用药品,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实际上它就是添加剂中的“海洛因”。瘦肉精对于一个肉制品加工企业来说,应该是最显而易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然而,就是一个本应得到“非一般重视”的问题,却把号称有“18道检验”的双汇击倒了。作为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的超大型企业,却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没有引起高度警惕,没有真正意识到肉制品加工行业既是朝阳产业又是高风险产业,从而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质量监管,防微杜渐。

三、控制活动: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双汇控制活动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实行有效监控,容易造成监控盲区。包括双汇在内的众多肉制品加工企业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是单位内部职工,而养猪户、猪贩子是“外人”,没有必要也无法将其纳入到内部控制的管辖范围内。这种错误认识使养猪户、猪贩子游离于本单位可控范围之外,无法做到对其日常养殖贩运进行有效监控,造成监控的空白死角,让不法养猪户、猪贩子有机可乘。事实上,农业产业化“公司+农户”模式是最容易在农户方面出现问题的。另外,现代化的肉制品加工企业,规模大,节奏快,而农户是分散的,他们之间的结合必须要把握好中间的交易环节――猪贩子。猪贩子如果与养殖户及公司采购员、质检员相互勾结,进行暗箱操作,就容易存在质量隐患。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双汇集团发展壮大后考虑的是如何给投资者回报,如何整体上市,没有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调整、补充和完善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缺乏 对子 公司的有效监控。

近年来大家可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后,更多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上市改制、配股圈钱、整体上市、走向国际等等,而鲜有企业会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上继续下功夫。随着双汇集团实力的不断增强,其规模不断扩大,子公司不断增多,却没有建立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即使有也只是摆设,没有将其有效地进行贯彻落实,特别是缺乏对子公司的有效监控,最终导致“健美猪”事件的发生。

对于目前最能触动中国人敏感神经的食品安全问题,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对于品牌都是毁灭性打击。100吨猪肉只要有1吨出现问题,人们就会认为剩下的99吨全都有问题,这是中国广大消费者所习惯的一种推论思维。“健美猪”事件发生后,尽管双汇责令事发之地济源双汇停工检查,尽管双汇不停为其全国的经销商打气,尽管多个地方的双汇产品出示了检验合格证明,由于品牌的连带性,消费者已经将瘦肉精与整个双汇品牌划上了等号。

四、信息与沟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双汇信息与沟通不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收集传递迟缓,正常信息处理程序被过往 经验 和侥幸心理代替。双汇集团在2010年至2011年2月间已先后发现3起生猪添加瘦肉精的事情,但都没有引起集团公司足够的重视,直至央视315质检特别报告曝光事发,招致消费者的严重不满和口诛笔伐。如果没有媒体的揭露,双汇“健美猪”不知道还要毒害到何时。上述事件的处理过程表明,双汇集团已经发现存在瘦肉精问题时,并不是积极主动地收集、处理和传递相关信息,尤其是没有第一时间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情况,没有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披露信息以承担责任,最后错过了最佳的改正时机,给无数消费者带来痛苦的同时,自己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采取推卸责任、回避问题的消极态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式不妥当。面对“健美猪”走上自己的生产线,双汇集团只是发表声明,蜻蜓点水式地承认给消费者带来的是困扰而不是伤害, 反思 不深刻、道歉不真诚、措施不到位。在随后的全国供应商视频会议上,双汇集团将养殖户当作自己的替罪羊,跟当年三鹿高层将责任推给“奶牛”一样,双汇集团高层又想将责任推给不能说话的“瘦猪”。还将责任推给国家抽检标准漏洞,并且宣称自己的产品经得起检验。更有甚者在后来的万人大会上,并不是忙着给他们的消费者一个说法,却忙于计算自己的损失。由此可见,双汇集团出了质量问题不去主动自省、自责、自强,不是与受害者进行有效地沟通,而是推卸责任。作为一家知名企业,在事发后如此缺乏担当,无论之前的牌子有多响、资产有多高,最终将自己扳倒自己。

品牌的塑造,不仅在于质量的把握,更在于出事之后的认错态度。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的企业,往往能安全渡过难关;只有真诚地道歉、及时地弥补、积极地查处、主动地改进,才能及时挽回企业的形象;也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同情和理解,重新找回公众的信任和尊重。双汇集团如果不能从“健美猪”事件中认真反思,吸取教训,不能正视自己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不能加强质量监管,仍然只是徒有其表,那么今后的发展之路将布满荆棘。

五、内部监督: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双汇内部监督失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对生猪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监控。消费者挑肥拣瘦的偏好让肉制品加工企业愿意为瘦肉型生猪开出高价,但其前提是收购健康猪而不是“健美猪”。双汇的采购人员明知自己收购的是吃了瘦肉精的生猪,仍存在侥幸心理,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与不法分子沆瀣一气,在利益的驱动下不但不制止添加瘦肉精的不法行为,反而高价收购“健美猪”,给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隐患,违背了“坚持诚信经营,恪守企业道德”的承诺。

在行政监管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利益诱惑使得一条由瘦肉精串起的黑色生猪链就此诞生:肉制品加工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猪贩子为了满足肉制品加工企业的需求、养猪户为了满足猪贩子的要求,添加瘦肉精成了很自然的选择。猪肉市场各环节都可以从“瘦肉精”猪肉中获利,相比之下,消费者最终付出了更多的金钱,却买回了安全隐患。

2、双汇集团管理严重失控,违背了“把好原料关口,保证产品安全”的承诺。作为采购的后续环节,生猪的验收是企业的重要风险控制点,但双汇的质检员却没有把好这道进厂关。质检员质量安全意识差,生猪检验只核对有号称通行证的三大检验检疫证明手续,别说是检查瘦肉精,就是普通的猪尿检也不做,生猪检验如同走过场,内部检验成了摆设。“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仅是 口号 ,只是印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没有记在心里,更没有付诸行动。即使检查,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只检测瘦肉精中最普遍的一种――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只是偶尔检测,因为其检测成本高,其他五种则根本不检测。事发后双汇集团在其官方网站首次对外发布的多份检测报告也均显示只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合格,而对另一种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没有提及。在不法养猪户中,使用这两种瘦肉精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其他五种是否使用,根本就不知道。结果,18道检验道道落空,18个放心个个让人怀疑,并不难检验出来的瘦肉精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其产品中。

3、通过ISO9001、ISO14001和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没有进行制度的落实工作。诸如“双汇”这样的知名公司,通过各种管理体系的认证并不奇怪,企业对于产品质量标准的文档也必然齐备。但是执行力的缺失使一切质量认证成为一纸空文。众所周知,认证是一回事,有效执行则是另一回事。以HACCP质量管理体系为例,它是确认、分析、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的一种系统 方法 ,是一个十分严密的检测体系。如果双汇集团能够严格认真地按照HACCP程序、步骤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绝对不会酿成最后的滔天大罪。实际上他们却将通过类似认证当作一种形象工程,至于相关的程序文件认证后往往束之高阁,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极少发挥作用,以致于“18道检验”成了摆设和口号。

的确,这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疮疤既然已被揭开,双汇当务之急是痛定思痛,以此次“刻骨铭心的教训”为鉴,摆正心态,直面现实,查找原因,积极应对,真正重视食品安全,狠抓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重塑双汇品牌形象,真正做到把好质量关,才能挽回影响,才能重新获得信任和认可。食品同行也要扪心自问,自查自纠,消除隐患,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菜篮”。惟其如此,才不会重蹈双汇集团的覆辙,食品安全事件才不会重演。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2009-07-01.

[2] 何惠娟、杨国臣: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J].时代经贸,2008(12).

[3]双汇使用含瘦肉精猪肉[EB/OL].

[4] 黄会英、王金栋:从三鹿事件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0(7).

[5] 王芳:基于三鹿事件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J].会计之友,2009(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肉制品的加工技术论文

双汇集团论文开题报告

双汇集团本着“人人皆人才,赛马不相马”的用人机制,大学生可选择总部工厂或异地工厂的基层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表现优秀者可以参加集团公司或分公司组织的生产管理、品管、技术、业务、财务、行政管理等岗位的竞聘。 双汇注重企业后续教育,实行三级培训模式。双汇公平的人才竞聘选拔制度,为您的聪明才智搭建一个宽广的舞台。

给你题目,你自己参考下 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研究 从梅安森“会计保壳大法”看上市公司策略与制度应对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审计事项决策分析过程案例研究 地理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IPO审核视角 上市公司格力电器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性分析 中兴通讯的内部控制研究 企业商业模式对盈利能力影响研究——以海澜之家为例 碳减排业绩评价研究——以宝钢股份为例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分析与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筹划问题探讨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基于××公司的年报 贝因美陨落路径分析 ST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经营风险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立霸股份为例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同仁堂营运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高管特征和企业绩效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人工智能下会计人员的职能转变研究 企业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企业投资决策研究——以三一重工为例 “江中药业”发展能力分析——基于财报数据的分析 文化自信背景下我国会计话语权建设研究 南京中商资产负债表分析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 雾霾经济视角下企业碳信息披露研究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研究 南京银行成本收入比分析 南京银行中间业务分析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必要性及方法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分析 PPP项目财务评估指标设计及应用:以***为例 京东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案例分析 南京银行盈余管理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与盈余管理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基于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对比分析 上市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基于海航与南航的对比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应用探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防范研究—以欣泰电器为例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南京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分析 女性高管对公司薪酬分配公平性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以万达电影为例 PPP项目会计核算的国际比较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行为研究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以宝钢股份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基于海尔和美的电器的对比 南京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碳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高股价公司具有投资价值吗?——基于贵州茅台的案例分析 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探讨 ——以江苏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供给侧改革与公司财务创新研究——以雅戈尔集团为例 证监会行政处罚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美的集团为例 企业家背景特征、产权性质与环境信息披露——来自中国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 论财务共享服务(FSS)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 试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 利润波动与CSR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研究 公共信息服务的PPP模式选择研究 论优先股的财务杠杆作用 财务共享价值创造路径分析——以万科为例 会计文化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我国医药业上市公司R&D支出和政府补贴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为例 PPP项目信息公开的国际比较研究 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 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机制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关键审计事项的市场反应研究 营改增改革对建筑企业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基于投资者角度 格力电器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因素问题研究 “招商银行”利润质量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研究——以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上市公司新宝股份的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分析 基于数字政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 现代服务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以XX公司为例 管理会计中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贵州茅台股份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P2P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识别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浅析碳会计 南京银行流动性分析 对科大讯飞的战略分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允价值运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现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会计准则修订及影响分析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海航控股”盈利质量分析 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分析与对策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与企业环境声誉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管理会计发展研究 跨组织的管理会计应用研究 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传染效应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案例研究 价值投资中商业模式研究——以长江电力为例 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 财务共享下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我国房地产企业盈利质量分析——基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益性企业的管理会计研究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现状与发展 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 化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格力电器的现金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低碳会计探讨 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分析——以格力电器为例 自愿信息披露与股票回购的相关性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市场化进程和股票流动性 创业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以XX公司为例 金融类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以XX银行为例 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协调问题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问题研究 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公允价值运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审计质量对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影响的案例分析——来自江苏省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东风汽车为例 中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比研究—以汽车行业为例 山东地矿并购业绩承诺为什么兑现难?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万科A为例 上市公司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案例研究 云南白药公司股利政策与负债能力及结构的关联度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以东阿阿胶为例 试论“大数据”的应用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研究 事业单位改革难点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损益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与综合收益的关系问题研究 财经类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现代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分析——以国美电器为例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收入会计准则修订及影响分析 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及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风险识别与分析——以江苏阳光为例 我国互联网企业的生命周期与股权结构——以京东公司为例 中房股份的财务保守行为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研究 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列示与披露-基于上市公司的多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治理研究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历程探究 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双汇集团的案例分析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以×企业为例 造纸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以山东华泰为例

通常我们所写的毕业论文都包括有标题、中英摘要、关键词、正文内容以及参考文献等各部分。

双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部在中国河南省漯河市。在全国17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了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

调味品生产、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商业外码等完善的产业链,年产销肉类产品近400万吨,拥有100多万个销售终端,每天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双汇的产品都可以做到朝发夕至。双汇品牌价值亿元。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项初步训练。

我现在就在双回 想进啊 这里很黑的 得拿钱靠关系 如果没有只有干那些基层的活

双汇集团存货管理毕业论文

超市存货量对超市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超市存货价值比较大,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相对而言也比较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超市存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随着零售市场的 发展 ,中小型超市的急剧扩张,各个连锁超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为了寻求发展,增加利润率,提升 企业 竞争力,越来越关注其库存 管理。存货管理促进了超市管理,最佳的存货水平可以降低企业存货资金的占用,加速存货资金的周转,增强盘点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 经济 效益。 文章 剖析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中的弊端,探讨加强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 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资金周转经济效益

超市企业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等。超市应加强存货的管理与核算,一方面避免存货过多而积压资金,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缺货的威胁, 影响 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超市存货管理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商品、时机、场合、价格和数量等互相配合的情况下,真正达到流通的目的。

一、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超市企业的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比重非常大,存货价值直接影响着流动资产价值,正确反映存货价值,对于客观、公允的反映流动资产价值、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存货的管理水平,促进超市提升竞争能力。存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超市产品的质量、产品定价、加班时间、剩余生产能力、交付周期以及超市的整体的获利能力等方面因素,甚至影响到对顾客的需求能否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超市能否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主体的关键。

2.较好的库存管理,促使超市加速存货周转。所谓存货周转就是对暂时未卖出的货架上的产品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循环。存货管理主要是为了加速存货周转,存货周转又促进存货管理水平的提高。存货周转分为前线存货和后备存货的周转。前线存货是指陈列在货架或者零售商购物 环境处的散装商品;后备存货指的是存放在仓库内的用于补货的货物。存货周转要求销售人员、理货人员及时向客户的货架上补充货物,保证货架里面的产品陈列符合标准、保证客户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永远是最新生产日期的产品、永远是新鲜的。存货周转直接刺激销售,较好的库存管理,促使超市加速存货周转。

二、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 问题 与原因

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型超市调研与 分析 归纳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经常性的实地盘存制,存货的盘盈、盘亏、积压、毁损等 会计 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出来,影响了会计报表的真实性。由于企业销售或耗用成本是倒算出来的,这样就容易把在计量、收发、保管中产生的差错,甚至任意挥霍浪费、非法盗用等,全部计入销售成本或耗用成本,同时不便于对存货进行随时控制。

2.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的会计记录不完整。

3.存货数量的虚假不实。小规模超市经常是租赁一间单元房来办公,存货要放到数个与办公地点不同的“仓库”。在注册会计师预先通知小规模企业将要前往的监盘地点的情况下,小规模企业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将存货做调整转移。小规模企业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已得知注册会计师将要检查哪些地点的存货,小规模企业有充足的时间把该地点放满存货,造成存货数量的虚假不实。

4.存货的监盘者缺乏 经验 ,不能识别出残次冷背的存货。存货监盘有其局限性,存货监盘只能对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提供有力的证据,但不能保证被监盘(或被 审计)单位对监盘的存货资产拥有所有权,并且也不能对该资产的价值提供审计证据。

5.存货储存的弊端:超市持有一定数量的库存是必要的,但是过量的库存将造成不必要的费用,超市的商品一旦入库,便面临着如何尽快销售出去的问题。存货储存会给企业造成较多的资金占用费(如利息成本或机会成本)和仓储管理费。因此,尽量缩短存货储存时间,加速存货周转,是节约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获利水平的重要 方法 和保证。

三、探讨加强中小企业超市存货管理的途径

1.加速存货周转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存货周转是销售人员、理货人员重要职责,是提供给消费者永远是最新生产日期的产品的重要保证。

(1)销售人员根据超市的规定和标准及时更换不良品,对客户的存货进行管理,努力做客户的专业顾问,主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存货管理服务,而不仅仅只是“接订单”。要做到这一点,销售人员必须做到:对超市的产品知识掌握全面,例如保质期、代码的意义、产品存放的条件等。再比如,将产品放在太阳直照的地方会退色,进而影响品质,不易卖出。

(2)销售人员必须了解各种包装的适用范围和库存量的多少。也就是通过了解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了解各种品牌、包装的知识、向客户推荐正确的包装和品牌的产品组合,这是保证客户正在销售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进行客户管理的前提条件。

(3)要深刻理解存货周转的三项原则,即动手周转货架上的陈列产品、落实先进先出的原则、把存货数记入客户卡。

(4)讲究存货周转方法与技巧。销售人员应具备商品学知识,了解经营和空间上的限制条件,抓住一切合作和促进业绩提升的机会;设定产品保质期、储存条件、消费者购买的最佳时机;各种包装的适用范围和库存量的熟悉可以帮助销售人员判断不同零售商执行的分销标准以及根据该零售商的出货情况设定合适的库存数量;预测机会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并提前考虑到一些影响生意的因素提高销售量。

2.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超市企业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对存货等重要资产的控制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如对有关重要资产或记录的存放地安装和使用防盗、防火的报警设施等以防被盗或遭受损失等,以确保其安全与完整,对重要的文件和会计记录还应进行合理的档案管理以保护实物安全。

3.实施盘点控制。盘点控制是指通过对企业的资产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相符,进而发挥控制作用的一种控制方法。超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资产盘点制度:

(1)定期盘点。

(2)盘点人员组成。针对不同的资产,确定盘点人员。由资产保管人员、记录人员、内部查账人员、单位或得到授权部门的负责人员共同组成盘点小组,以确保盘点结果的客观、准确。

(3)盘点手续。盘点前,应做好各项准备 工作,包括盘点表、盘点器具的准备,盘点具体时间的安排等;盘点过程中,应合理分工,确定操作人员、监视人员、复查人员职责。

(4)盘点结果的处理。通过对盘点结果的抽查,确保盘点结果的相对准确,并对盘点所查明的问题应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进行调整处理。

4.发挥审计人员作用,对存货进行键盘。期末存货的结存数量直接影响到会计报表上的存货金额。对期末存货数量的确定,是存货审计中的重要 内容 。审计人员对存货进行键盘是存货审计中重要审计工作。

(1)参与存货实地盘点的规划。审计人员应该会同企业制定盘点 计划,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更加了解审计对存货盘点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审计人员掌握企业存货管理的情况和企业对存货盘点的初步安排。

(2)盘点问卷调查。 审计人员在实地观察存货盘点前,应对 企业 存货盘点的 组织与准备 工作进行调查,以确定企业是否按照盘点 计划的要求进行盘点的准备工作。

(3)实地观察与抽点。盘点开始时,审计人员应该亲临盘点现场,密切关注企业的盘点现场以及盘点人员的操作程序和盘点过程。审计人员应注意观察盘点现场的存货是否摆放有序并停止流动,盘点人员的盘点程序是否符合盘点计划和指令的基本要求,计量器具是否准确,有无重计或漏计错误,盘点标签或盘点清单是否安要求填制。如果发现 问题 ,审计人员应及时指出并监督企业更正。

(4)撰写盘点备忘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盘点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应根据存货的盘点情况,撰写盘点备忘录,对盘点程序,盘点中的重大问题及处理、盘点结果等予以记载,并连同企业的盘点计划或指令、盘点表,问卷调查资料以及所取得的其他资料一起整理成工作底稿。

5.零库存 管理政策,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在企业生产中,库存是由于无法预测未来需要变化,而又要保持不间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配置的资源。但是,过量的库存会诱发 企业管理 中诸多问题,例如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等。因此很多企业往往认为,如果在采购、生产、 物流、销售等经营活动中能够实现零库存,企业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都会随之解决。零库存便成了生产企业管理中一个不懈追求的目标。所谓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零库存,一方面使成品和原材料降价迅速的风险和损失;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成本降低,企业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由迈克尔·戴尔创立的戴尔 计算 机超市 目前 已成为全球领先的 计算机系统直销商,跻身业内主要制造商之首。2004年年度财务 报告 可知,该超市产品销售量、销售额、净收入和每股收益等方面均创世界新高,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计算机超市。在美国,戴尔是商业用户、政府部门、 教育 机构和个人消费者市场名列第一的计算机供应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计算机制造行业,戴尔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可以说是零库存管理模式立下了汗马功劳。

综上所述,存货管理促进了超市管理,最佳的存货水平降低企业存货资金的占用,加速存货资金的周转,增强盘点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 经济 效益。

[摘要]煤矿生产项目的开展,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基础设施,以保证煤矿各个生产环节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煤矿井口建立物资超市的必要性,对于当前物资超市的效能和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模式,突出介绍了该模式存在的优势,希望可以将其推广到更加广泛的地区进行运用。

[关键词]物资超市;超市管理模式;供存货管理

煤矿井口物资超市是以服务生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建立的,不仅能够给予日常生产工作各种材料资源,成为各项资源的集散区域,而且是实现物资超市供存货信息收集和整理的地方,由此实现对于物资供存货管理工作的调整和改善。因此,探究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1 煤矿井口建立物资超市的必要性

对于多数煤矿企业而言都成立了专门的供应科,建立了大型的物料存放仓库,甚至形成了对应的用料二级库,但是在实际生产物料服务的过程中,上述部门并没有发挥其效能,出现了各个方位各尽其职,缺乏监督,使得物料出现大量浪费的情况,由此使得单位的物资成本处于较高的状态。显然,在当前煤矿生产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这样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是不符合当前生产发展需求的,因此就有必要尝试以全新的方式去进行管理和控制。

煤矿井口物资超市就是在生产区域附近建立起来的,专门服务于生产,为其提供材料,保证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是能够满足需求的,避免因为物资供应不上造成生产环节停滞。具体来讲,这种物资超市的工作流程为:首先,派遣物资管理人员对于物资进行调拨,货物到达超市的时候,超市管理人员需要对物资的数量进行清点,并且做好收货签字。其次,生产队组负责人凭借领料单去领取物资,井口超市管理人员实现领料单的收集和整理,并且将其递交给物资管理人员,物资管理人员凭借这些信息实现出库手续的办理。另外超市管理人员实现对于库存的盘点,结合施工工序环节,明确所需的物资,对于物资管理部门提出补充物资的要求,并且在每月的月底对于超市物资进行清点,以书面和电子信息的方式进行录入。

显然这种井口物资超市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其一,有利于改变原来古老低效率的物资管理组织格局,实现了各项管理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金储备率的降低;其二,符合当前统一化管理的基本原则,遵循了市场化运作的规律,并且推动物资管理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其三,极大程度地便利了生产基层单位,使得生产的过程得以精简,生产服务的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其四,废除二级库物资管理的模式,以创新的物资管理模式来进行,符合煤炭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提升煤炭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 煤矿井口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的策略

煤矿井口物资超市的建立,在改变煤矿生产的物资管理模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实际上煤矿井口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效能的发挥,还需要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注重对于煤矿物资管理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煤矿物资超市的构建,需要对煤矿物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只有充分了解煤矿物资管理工作的缺陷和不足,才能知道如何更加高效地构建煤矿物资超市,切实地发挥物资超市在供存货管理方面的最大价值。为此,笔者建议应该积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邀请同行煤炭企业的物资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集合企业内部在此方面经验丰富的职员,矿长,生产队队长,供应科成员,财务部成员,企业管理部门成员,形成煤矿物资管理调研团队,从经济性和可行性多个角度对煤矿物资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归纳 总结 ;其二,要求从数据方面对于当前煤矿物资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建立物资超市可能实现的物资成本降低数据进行预测,由此给予决策者更加直观的物资超市构建效益,为制定物资超市的构建方案打下信息基础。

制定科学合理的井口物资超市的筹建方案

物资超市的筹建方案,不仅奠定了物资超市效能实现的基本格局,还是影响其供存货管理效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保证井口物资超市筹建方案是科学的、合理的,是很值得去探究的问题。一般来讲,在确定方案合理性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几个方面工作的开展:其一,做好煤矿井口地质情况的调查,根据后期实际生产环节规划方案,一般会在井口和副井口之间的距离建立对应的物资超市,保证后期物资超市能够服务于整个生产环节;其二,从形成的角度对物资超市的便捷性进行分析,保证最大限度的便捷生产,使得其物料供应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其三,物资超市构建方案除了要考量其后期效能的发挥,还需要将超市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考虑进去,保证其能够在理想的环境下进行各项物资管理工作,也是我们需要积极思考的。比如,给予其设置专门的工作台,保证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注重对于井口物资超市各种物资设备的投入

物资超市的建立需要投入对应的硬件设备,这是保证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效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此方面也应该注重管控,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几个环节的工作:其一,制定煤矿物资超市构建的基本物资设备标准和规范,将其作为奖励物资超市的依据,使得井口物资超市物资设备的投入是符合各项要求的;其二,注重对于超市构建的硬件投入,建立健全完善的超市货架设备,从稳固性和安全性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质量检查,保证其后期效能的实现;其三,保证物资超市面积的合理性,实现对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并且制定明确的物资超市设备管理规范和制度,实现对于超市管理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实现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流程的标准管理

前面提及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流程要朝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最大化发挥物资超市在供存货管理方面效能的关键所在。对此,应该着手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实现与同行企业之间的合作,考察已经纳入物资超市的企业,对于其已经成文的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流程进行学习和研究,结合自身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实现对应管理规范的调整和改善;其二,在日常的物资超市管理效能发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其中的管理缺陷和不足,积极实现对于现有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调整和改善,以保证其与实际供存货管理的需求是一致的;其三,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定期对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流程进行价值分析,以找到其中的管理漏洞,以便采取对应 措施 来改善调整。相信随着上述几个步骤的开展,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的制度将会不断完善和调整,由此发挥更大的效能。

3 结 论

综上所述,以物资超市建立的方式,实现煤矿供存货管理模式的创新,的确能够在实现生产成本降低,促进物资管理工作效益和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在当前煤矿生产企业之间竞争趋势加强的背景下,积极引入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新模式,的确可以形成全新的煤矿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由此引导煤矿生产朝着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相信随着煤炭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物资超市的价值,就会积极在此方面加大投入,由此切实发挥其在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方面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张伟娜.供应链环境下发电企业的物资超市管理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2]王小滨,卢建军,卫晨.基于物联网的煤炭企业物资超市管理系统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3(6):94-97.

[3]周建平.基于ERP平台物资超市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9(10):50-54.

[4]张玉建,陈新永,朱心亮,等.井口物资超市管理系统在煤矿企业的应用[C].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2010:6.

[5]刘涛.对某企业物资超市管理构建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2(30):21.

摘要:存货作为企业的重要流动资产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存货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企业及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必须重视存货管理。本文就存货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存货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内部控制

一、存货管理的内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其区别于非流动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二、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会有计划地购入、耗费和销售存货,它是供产销环节中必不可缺少的资产,也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应当通过正确的存货管理方式,分析并查明企业存货占用不合理及形成积压的原因,以便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存货储备,降低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最终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效果。

三、目前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货管理理念不健全。缺乏全面供应链成本理念。企业往往只重视运输、仓储、采购成本等显性成本,而对于机会成本损失、物流管理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等隐性成本重视不够。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间协调困难,扯皮、推诿现象严重。另外,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或者已建立但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监督,使之不能良好地运行,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中营私舞弊的可能性,使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

(二)存货内部控制薄弱。有的企业将存货采购、保管、验收都兼于一人,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势必会造成管理人员的徇私舞弊。部分家族式企业,还会出现管理职位形同虚设且缺乏对相关制度的认可,在雇佣员工时,常会选择亲戚朋友,对其专业知识没有过多要求,进而不能对存货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必定存在不如同行业产品质量的问题,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三)存货账实不符。在采购环节,企业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但购货发票未到,期末没有暂估入库,甚至出现红字余额;在领用环节,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或者材料并未领用消耗;在入库环节,完工产品已入库,但并没有相应的账簿登记;在销售环节,实现销售时,由于保管人员没有及时记录,导致相关会计人员不能够对销售收入作及时的处理,没有按实际销售收入结转库存产成品,形成大量的账外资金,导致存货账面与库存数额不一致,造成账实不符。

四、提升企业存货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全面的供应链成本理念。企业经营管理者层必须重视存货的管理,对于物流管理成本、库存持有成本、机会成本损失等隐性成本应该足够重视。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加强对会计准则中关于存货管理制度的学习,要积极参加 财务管理 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存货管理的意识和水平。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存货管理环境,从而为存货管理提供保障。

优化存货管理除了需要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理念、重视存货管理外,还应该让企业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存货管理中,共享存货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在整合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将存货管理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强调企业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为存货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必须要重视存货管理的各个环节,在采购、验收、仓储、领用、销售、付款的各个环节,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首先,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通过建立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存货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相关部门和 岗位职责 分明,并保证存货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存货盘点制度,实施盘点控制。企业应对存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为企业的存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第三,建立并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良存货的发生。

(三)加强存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特点,采用与之相配套的存货管理软件,建立企业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存货资源信息化统一管理、数据共享,有效阻止与存货相关部门的各自为政、信息阻塞、账实不符、随意性强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

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使人、财、物、供、产、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冯林梅.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J].时代金融,.

[2]贾伟.浅谈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

通常我们所写的毕业论文都包括有标题、中英摘要、关键词、正文内容以及参考文献等各部分。

双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部在中国河南省漯河市。在全国17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了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

调味品生产、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商业外码等完善的产业链,年产销肉类产品近400万吨,拥有100多万个销售终端,每天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双汇的产品都可以做到朝发夕至。双汇品牌价值亿元。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项初步训练。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存货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淡中小企业存货管理

[摘 要] 在中小企业中,管理者认为按时交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延期有可能要支付违约金等责任,因此要如何才能保证能按时交货又能够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存货管理对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加强存货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存货管理 问题 途径分析

一、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为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稳定,企业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购入、使用和销售存货。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存货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繁多,并且在流动资产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科学、高效、完善的存货管理,可以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有效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

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存货控制和管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而缺乏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尤其在中小企业, 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来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无章可依,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由此造成的存货的实物管理混乱、信息不准也导致无法为资金管理提供合理依据。

2. 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准确记录

在我国企业的存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存货价值核算、计量不准确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相关人员素质较低,无法采用合理、科学的 方法 进行核算、计量,影响存货核算的质量,造成账面数据与实际库存不符,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二,大许多企业还没有实现存货的电算化管理。现代企业经营规模日益扩大,仅靠人工操作已远远无法满足存货管理的需要,无法保证存货核算、计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三,部分企业经营者有意粉饰自身业绩,因此不真实准确体现存货的跌价损失。

所以,存货的主要构成项目,材料领用记录、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库存商品的出入库记录等,由于人为因素较多,在核算上更显现其弊端。

3. 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在企业存货采购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往往没有按照实际生产运营的需求来提出采购申请,更谈不上制度合理、科学的采购计划。导致企业的存货采购靠的是主观 经验 和感觉的判断,采购入库价格仅以采购员口说为凭,而非基于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角度考虑制定的科学采购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常常出现采购频繁,不按物资需求量来提出采购申请等情况,导致企业的采购计划混乱,缺乏科学的分析,无法明确适合企业的最佳订货批量、周期。如此一来,不但采购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极大,采购成本大大增加,进而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有的企业存货储备要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60%以上,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容易导致原材料的挤压或暂时性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4.储存不合理和存货积压,致使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

在存货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往往由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准导致销售预测的不准确,进而为避免因缺货而错过交货期,就会盲目采购大量存货备用,造成存货库存的大量积压;或者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减少进货量,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另外可能因为存货的长期积压导致贬值、毁损、失窃等情况的发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三、 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途径分析

1. 制定详细的存货管理岗位分工以及岗位权限规章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都不够重视,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都不够明确。因此首先要做好岗位分工控制,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存货管理人员最好将各个职责区分开,领用单的填制和盘库人员分开授权,这样才能做到相互监督和制约,也避免了同一个人可以做假账的行为。

2. 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利用现代科技确保存货核算、计量的准确性

企业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确保存货核算、计量的准确性。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很多种,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虑存货表达的正确性及评估赋税等问题,力求准确判断材料价格走势,以保证公司获得最大赋税利益为原则,选择合理的方法,并尽可能地使存货的账面计价结果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从而使销货成本的确定更为准确。此外,人工核算、计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需求,因此,企业还应尽量实现存货电算化管理,通过相应的财务软件和信息系统,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保证存货核算、计量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并根据自身组织构架和行业特点,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

3. 加强存货的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

(1)采购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2)要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本着节约的原则,采购员要对供货单位的品质、价格、财务信誉动态监控;收集各种信息,同类产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质量最优。

(3)对大宗原材料、大型备品备件实行招标采购,杜绝采购黑洞。这样,既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4. 采用ABC控制法,降低存货库存量,加速资金周转

对存货的日常管理,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 ~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 1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四、结论

要做好存货管理首先要建立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制度,其次是制定周密的采购计划,将库存量降低到最小,减少资金占用,有效地,推动企业存货结构的优化,提高资金的运转率,从而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企业的存货管理做好才能让企业不断运营。

参考文献:

[1]曾洁.浅谈企业加强存货管理有效途径[J].时代经贸,2007,(9).

[2]万茹.对存货管理的几点认识[J].辽宁经济,2008(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存货管理论文

河南双汇集团产品策略研究论文

企业营销中的公共关系策略研究——以双汇集团为例 引言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稳脚跟并争取良好的发展条件,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制机制。但是,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存在着对公共关系认识不够深入,危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企业缺乏公关意识,公关人才不足,公共关系意识及管理模式不成熟,企业缺少调研,公关情感投入不足,公关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等等诸多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公共关系和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双汇公关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分析,研究了危机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总结了企业的危机公关策略,为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危机公关提供实践案例分析,从而得到一个更全面、更具可操作性的公关理论。希望通过对本研究课题的分析,能够丰富市场营销中的公共关系理论,使之更具实践性,并以此来解释和指导经济实践。 一、相关概念界定(一)公共关系的内涵"公共关系"是一个外来词汇,简写为 PR,简称是公关。"公共关系"这一词既可以理解为"与公众的关系",也可理解为"公众间的关系"。含义也很多,可以理解为管理公众与公司或者品牌或单位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双方达到了相互之间了解和适应的管理活动,就是公共关系。所以,可以看出公共关系的本质是一种需要通过传播的活动,也是管理职能的一种。公共关系这一词语从被人提出以来,很多学者给其下的标准含义,由于学者们的认识角度不同,于是在研究下定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不同的含义。早在20世纪,美国有名的研究公共关系的博士学者莱克斯哈洛,通过搜索搜集到了学者47种关于公关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目前,学者对于公共关系的含义的理解有很多,还没有一致的定论,在其中以下几个观点比较有比较多的人认同:1.管理职能说认为认同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时一种管理职能,具有同计划、组织、领导的特定功能。其中美国的学者莱克斯·哈洛是典型的代表。他提出,良好的管理公共关系,可以帮助企业组织和建立和大众良好的关系,进一步的帮助企业了解更多的民意。2. 传播说认为认同传播说这学者认为公共关系是特定的传播行为,认为公共关系离不开传播与沟通。很多国外的学者都赞同这个观点,在美国的高校中,公关关系专业大多数都设在传播类的学院内。3. 特定关系说认为 这一观点认为:公关关系它是一种关系活动。它既具有社会性,也具有公众性。认同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希尔兹教授,他认为:涉及公共关系的活动一般是公众性的,因此对于大家所处的社会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公共关系”它是一种对内求团结、对外求发展的营销管理方法。它可以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让企业与大众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与沟通。公共关系的主要目地就是让企业在大众面前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为企业贴上诚信的标签。只有处理好企业的公共关系,良好的公共关系和良好的信誉,在无形中就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大众的对企业的赞许,这样,企业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二)公共关系的要素1、主体是组织主体是一个组织,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一组共同活动。任何一个组织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环境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组织利用沟通的手段来处理这些关系称为公共关系。”[1]公共关系是定位在组织层面上的关系,而非个体层面上的关系。(见图1-1)图1-1:社会组织与公众关系图 公共关系是指沟通平台,社会组织是始端,公众是末端,终极目的是促进产品销售。如图1-1可以看出,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导者和发起者。企业的公关危机事件也经常发生,当企业的公关危机发生时,企业就会担任一个特殊的主体,来反应和处理事件。在危机公关中,领导人作为主体,应当正面回应危机事件,积极主动的承认错误,这是一种非常有效打消公众疑惑的方式。2019年发生的一起公关事件,视觉中国因为一张刷屏,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版权问题,被全网攻击。在事件发生后,视觉中国创始人只是一句带过,一直强调的是侵权盗版问题,而忽视图片违规问题。这样的危机回应无疑是“火上浇油”。应为主体的处理不当,公关危机也没有化解。2、对象或者客体是公众对象或者称客体是公众。公众是指任何与社会组织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正在或将会影响到它的形象塑造和组织目标实现的特定社会群体。一个组织的命运和前途总是与部分公众息息相关,关联方公众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直接左右和决定了这个组织的成败得失,组织必须和他们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最大限度的争取他们对自己的了解、信任和支持,并取得理解,争取合作。[2]企业的营销策略要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抓住公众的心理和需求。在公众心理的把控上,可口可乐公司在这一方面比较突出,可口可乐之前推出“瓶盖别丢,可打电话”活动,赢得了更多公众的心,让品牌文化也深入人心。3、公共关系的手段是传播沟通 公共关系不是一气呵成的,公共关系需要通过组织和公众的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来实现。在网络十分发达的现代,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变得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组织能掌握好信息传播得各种媒介以及手段。信息传播得过程是由浅入深的,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信息交流活动”,然后通过“意义沟通活动”,最后才能达到“价值劝说活动”,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才是成功的公共营销。(见图1-3)。图1-1:公共营销活动层次图 二、理论基础(一)、提出背景及主要思想菲利普·科特勒和埃迪尤阿多·罗伯托在1989年, 通过《社会营销———变革公共行为的战略》一书,对社会营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释, “指出社会营销是对社会有利的, 通过设计、实施和控制变革的运动, 实现在一个或几个目标接受者群体中提高某种社会观念或实践的接受程度的社会变革管理技术。”[3]z理论指出社会营销是一种变革社会行为的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总结了社会营销理论四个方面的应用,分别在防止伤害、社区参与、健康问题和保护环境四个方面。(二)思想的发展随着市场营销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社会营销理论日趋完善。社会营销也呈现出以下特点。社会营销的重点是受众的影响,在其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变革。由此可见,社会营销是促进公众自发行为变化的。除此以外, 社会营销行为比其它社会行为变革方法更有效, 这是社会营销和其它社会行为变革方法的最大区别所在。通过实践发现,社会营销不仅能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还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各种各样的受众。确认了目标顾客就,就能更好的了解到受众的需求所在,所以这样的策略就大大提高了效率,更好的实现了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小企业的资源损失。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营销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需要尽快开展社会营销主体的培养, 增强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的推进有利于社会文明进发展的行为变革。三、双汇集团营销中的公共关系个案分析(一)双汇集团的营销现状分析1、双汇集团基本情况作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的双汇集团,总部在河南省漯河市双汇路,于1988年正式成立。双汇集团建设了多个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以及配套的产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年产量居国内其他集团前列,拥有百万个销售终端,可以为全国范围内98%的地区提供服务,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双汇集团希望将自己打造成创新型的企业,将自主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并将多种连锁销售模式引进了中国,创造了肉类在中国的第一的品牌,同时还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将中国传统的肉类加工进行了改造,把先进的技术应用到中国的肉类加工中,连续多年在中国的肉类加工企业排名第一,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食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已在2011年时就突破了500亿元,员工7万多人,不断进行技术上的革新,使企业健康、快速、平稳的发展。双汇拥有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并且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做出了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满足了社会大众的需求。双汇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实施集团化管控模式,对多个事业部分严格管理和监督,完善企业的各项基础建设。双汇集团不仅是国家的龙头企业,还为了上百万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农民工的就业压力。双汇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肉产品加工企业,对消费市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在全球化的战略中,改革创新了发展理念,并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将产品做到最好,将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双汇集团将决定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贸易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努力把双汇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为世界肉类产业做出更大贡献。2、双汇集团营销中的公关做法(1)强化品牌意识如果想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与别人不同的战略。这需要企业通过了解受众的需求,通过新颖的手法,在受众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双汇集团从充分的意识到了这一方法,并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实现强化品牌意识这一目标。双汇集团肉质品宣传模式,肉制品通过高温、低温、速冻、中式、冷鲜等程序,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产品的品牌意识。双汇的相关新颖的品牌理念,使双汇在各大类肉制品的品牌中节节高升,使产品获得了更多公众的欢迎和喜爱。(2)产业创新战略 企业只有通过创新,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企业发展才有力量。双汇一直坚持产品自主创新以及研发,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还不断的引进原料的加工技术,这些技术使双汇集团,走出了一条与同行不一样的营销渠道,让双汇这一品牌成为鲜肉加工行业领头羊。在国内,双汇集团的技术创新,使双汇集团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双汇集团是从火腿肠起步的,但并不是止步于火腿肠,它还通过不断的研发与创新,去开发新产品。双汇在产业开发上面,加了大冷鲜肉产业发展,发展起来以后,双汇集团每年销售额都过 50 亿元。通过市场的销售额证明,双汇集团的产业创新符合公众的需求和消费观念。双汇不仅注重产业和产品的创新,双汇还注重营销理念创新。(3)畅通公共关系的渠道管理在公关关系的传播渠道中,双向式的互动模式是最有效的,良好的沟通模式,能够快速帮助企业锁定公众的需求。双汇集团率先在中国引入了“连锁经营”的肉类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的最大优点在近距离的与产品的消费者沟通,并且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这种模式不仅,大大减少了营销的成本,同时也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双汇也不例外,随着连锁店越建越多,也增进了双汇集团的公共关系。(二)双汇集团营销公关存在的问题“双汇集团在“瘦肉精”的事件中,企业危机管理方法不当,处理危机的方法违反了危机管理中的“5s 原则”,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速度第一原则(SPEED)、系统运行原则(SYSTEM)、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4](见图3-2)1、企业缺乏公关意识2011年,媒体突然曝光了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相关的政府部门重视这一事件,责令停产自查,双汇的产品也接连下架,对双汇集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政府本着为人民健康负责的态度,对双汇集团做出了惩罚。在此之后虽然双汇一直做出解释说他们的产品只是是测试产品,也向大众解释了他们严格的监管体制。但是在这事件中,没有重视政府的监督和新闻媒体作用,并且集团没有相关公关部门出面,正面的解决这次的公关危机。从这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双汇集团的公关意识匮乏,忽视了公关关系的重要性,导致事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反而进一步恶化。2、企业公关情感投入不足集团在出现事件后,双汇集团没有对事件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和实际有效的做出检讨。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处理事件的程序做出处理,在这中间并没有考虑双汇集团所处的舆论现状,这样盲目和不当的处理问题,让事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双汇集团在事件发生后,并没有去追究产品事故的原因所在,也没有对事故做出有效的报道,没有抱着对大众身体健康负责的态度。在这重要时刻,公司相关部门的相关报导只是停留在,公司企业的相关利益损失上。没有主动的承担责任,而是在推卸责任,想去撇清关系的做法,这样的作法,使社会和消费者没有感受到企业的诚意。当事件已经发生,不可以改变,企业的诚恳的态度是化解危机最好的办法。这样的态度往往会奠定了公共关系成功的基础。一味的去逃避责任是留不住消费者的。双汇集团面对危机的做法,充分的让我们看到企业内部公关的问题所在,集团的公关情感投入不足。3、在发生问题时间时处理速度过慢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爆出来后,双汇集团才勉为其难的出来承认事故的责任,对社会做出了解释。在企业危机发生时,如果企业的相关部门可以快速的反应,事情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快速反应是危机公关最重要的原则。在反应的速度上,集团并没有做出即使的处理反应速度过慢。在现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消费者即是是信息接收者的,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企业要想防止这次事件的进一步传播企业的相关部门就应该把握先机,对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形象的破坏程度。双汇集团在事件发生时,处理速度过慢,导致企业的形象损失严重。4、企业未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企业在处理公共关系的时候,企业的公关关系包括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与媒体的关系以及还包括企业与公众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事件的发生媒体往往是一个中介的作用,在双汇集团的事件中,媒体的报导,往往在其中加入了主观的个人因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客观的因素。企业的相关部门没有没有认识到媒体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处理企业与媒体的关系。企业在事故发生后逃避媒体的追踪报道,使企业进一步的陷入舆论之中。四、企业营销公关不当的原因分析(一)没有建立健全危机管理部门应建立建立健全危机管理部门,这是为了对企业危机的如果出现危机问题,对危机的处理做出最大程度上的回应和处理危机。通过相关的工作及时高效的化解、处置危机事件。双汇集团因为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部门,相关的职责分布没有到位。导致集团在事件中,没有对危机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双汇集团的企业的危机部门缺乏协调和配合,对于事件发生后,没有人站出来及时的处理这场危机中的公关关系。(二)没有构建企业的危机预警机制企业建立建立健全危机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进行超前的管理,将最大可能的去避免危机的爆发。双汇集团在公司中没有设立和构建企业的危机预警部门,让企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陷入了危机事件。如若企业可以事先分配相关职责,当危机爆发时,就可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双汇企业没有制定的完善的预警机制,导致在以便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置。五、企业营销中加强公共关系的思路“公共关系意识是一种影响和制约企业组织行为和价值取向的管理观念,是一种规范企业的行为准则。只有具备了科学的公共关系意识,于整个营销链中融合公共关系的手段,才能运用公关艺术做好公共关系工作。”[5](一)积极进行内部以及外部公众关系营销1、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及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简单的说就是,在一个组织中,通过建立共识,形成基本的共识以及行为准则。“没有文化内涵的企业,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样如同行尸走肉,因此这种企业缺少了文化底蕴,到后期会畸形发展,即使能生存也是不健康的。”[6]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去提高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也可以提升和发展自己。 在企业的管理中,合理的去渗透企业文化,能够使得员工能融入企业这个大组织,从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激发企业的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2、积极向公众传递信息在双汇集团的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吸取教训。当企业面对公关危机时,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向公众做出解释,用诚恳的态度去感化公众。并及时的与媒体相关部门取得沟通,防止媒体的主观报导,促使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在危机发生时,企业及时的成立危机处置小组,小组的成员最好是企业的公关部门的人员,让他们及时联络媒体以及和外界公众的沟通。在危机中积极及时的传递消息,争取让企业在危机中,做到信息反馈积极,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的负面影响,让公司的利益损失减少到最小。3、积极处理危机,恢复重建企业形象如果公关危机爆发,企业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给危机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就是分析他出现的原因,从而进行调查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掌控和理解。企业的相关部门要及时的进行探讨和研究,给出处理危机的确切的方案。通过计划策略,将危机对公司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首先,公司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的向公众传递消息,并承诺会积极的处理好事件危机,会对事件及事件造成的结果负责积极的与新闻媒介沟通,防止企业进一步的陷入舆论中。然后通过沟通的方法,对公众的想法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反馈。在企业危机度过之后,企业也要重拾信心,想办法消除危机的不良影响,重新获得大众的认可,恢复声誉。企业可以坦诚的面对公众,主动的承担责任,多与消费者沟通,获取消费者的理解。这样可以挽回公司的声誉,将损失减小。(二)要立足于战略高度规划公共关系 1、企业的战略要与时俱进企业的战略只有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才能帮助企业在时代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设立相关的部门,关注相关行业的最新动向,及时反馈,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公共关系策略变更提供最新的根据,为企业赢得时间,把握局势的先机。如果企业的战略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的调整。我们从双汇的危机事件可以看出,把握先机争取公关关系沟通的重要性。灵活敏锐事营造良好公关关系的重要前提条件。3、企业要注重网络媒体的作用一滴辛苦累积起来的,而公众的抛弃会发生在一夜之间。危机公关就是一场抢夺时间的战争,和时间竞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信息传播的主动权,挽救负面信息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要注入正面的引导信息来平衡信息一边倒的趋向。[7] 成功的双汇集团也应为危机事件遭受了不良的影响,双汇集团的处理公关关系经验不足,其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信息交流迅速,媒体在社会上的传播能力不可忽视。如果企业公关和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配合媒体的相关报导,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负面消息,减少企业的负面新闻。(三)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危机管理机制双汇集团因为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部门,相关的职责分布没有到位。导致集团在事件中,没有对危机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的出现大多数都是不可预料的,会对企业的形象和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危机管理机制,在危机处理时,及时的了解公众的需求及态度,及时反馈,其次通过调查分析制定策略,为处理危机提供指导,及时消除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四)提升公司和产品的整体形象1、提升产品质量管理企业的产品是和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的东西,所以产品的质量问题尤为重要。对产品的尊重发就是对消费者的尊重,所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可以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斗争中取得成功。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企业应当成立相关的质量管理部门,对企业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把控,并通过技术创新,有效化解成本竞争、质量竞争、产品品牌形象竞争的市场压力,改进和提高企业的产品技术和赢利水平。2、关注企业诚信管理一个企业有诚信才能在社会立足、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是良好的开端。诚实守信是企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坚守诚信,并在企业内加强诚信管理,把信用建设好。双汇集团在产品的宗旨是“一切为了消费者”。企业建立有效的诚信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诚信管理制度,对企业内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确保诚信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3、提升员工素质水平企业是个大型的组织群体,员工作为这个组织群体中的重要部分,员工的素质水平格外的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提升员工素质水平。企业可将员工分成不同的层次水平,对其展开不同程度的培训,有目的性的,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学习培训。还可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对企业的员工的能力和工作绩效进行评测。并对评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奖惩。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水平。六、结语本文研究了关系营销理念在企业公共关系中的运用,并以双汇集团为例。社会营销不仅能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还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各种各样的受众。“而企业管理时研究的现代公共关系,研究对象是大众,因此企业需要使用好互联网技术,对大众公布相应的企业信息,塑造质量企业形象和诚信企业形象,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8]企业处理好公关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良好的与公众沟通,能够帮助企业准确的锁定公众的需求,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意识是公关意识的核心。为企业建立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当企业发生不可避免的危机时,才能将公司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以诚为本,提高员工素质及产品质量,是企业在激烈的行业中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根

双汇的SWOT分析:内部环境分析S(strength) 优势1.终端渠道已逐步完善,在通路上拥有超市和批市双重优势,并相当强的竞争力;2.集团优势明显,在基础原材料价格控制以及基础科学研究上具备绝对优势;3、分公司本地化生产、营销策略,可以有效的抑制竞争对手的扩展;4、相对灵活的市场操作机制,反应灵敏、迅速;代理和经销机制灵活;5、借助于央视等媒体的广告宣传和较为密集的专卖连锁终端,具备强大的复合品牌效应;6、已经培养出一批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W(weakness) 劣势1、低温产品线采取跟进策略,一味的模仿竞争对手产品特别是雨润产品,品牌个性不突出;2、产品研发能力不够,反方向研发产品,保质期过长,未能考虑到环境、健康等方面的消费潮流;3、广泛采取代理制的营销模式,对市场终端,特别是大型零售终端的掌控性较差;4、产品的区域化特征不明显,全国一盘棋,产品推广风险性较大。5、品牌定位模糊,对品牌提升不利。 外部环境分析 O (opportunity)机会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的不断增强,对营养价值较高的低温肉制品需求量不断增长;2、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冷链系统的不断完备,中、小城市、农村的低温肉食品需求可以得到满足;3、不断增加的现代销售渠道、超市卖场的增加,使低温肉食品消费更加便利。4、国内的原料肉、肠衣、大豆蛋白等生产原辅料控制,使企业处于垄断地位,抗风险能力大大高于竞争对手,一定程度长遏止了同类企业的发展壮大。5、作为国有大型企业,获得政府在政策和技术、资金上的支持远远大于其它企业。T (threat)威胁1、消费差异化需求明显,同质化的产品很难长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2、竞争对手特别是地方小企业对当地市场采取低价策略或依靠地方保护政策进入低温肉食品市场,导致市场份额减少。3、区域性消费趋势明显,全国性的口味将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4、国外品牌的进入,特别是一些国外肉类大鳄的进入,必然打破目前的市场格局。5、因企业的机制、产权、人员任职的变动等问题,可能影响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希望上述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双汇必将再起3。15那天,双汇公司被CCTV曝光,原因是使用了添加了瘦肉精的猪肉。于是双汇公司瞬间成为了国人批判的对象,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很奇怪,对于这种事情一向低调的央视,那次怎么就那么高调和果断。央视,一向是含有政治因素的,他的一言一行都与政治因素相联系。然道他不知道后果吗?然道他不知道这样做了之后会引起全国人民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以前,在处理三鹿奶粉事件时,他是在群情愤怒的情况下才不得不站出来的。瘦肉精事件是真是假,我想只有双汇公司和央视知道真相。我们,只能对他进行猜测,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双汇公司是家名副其实的大型食品企业,无论从技术上,管理上采用的都是欧美先进水平。双汇还是值得我们信赖和依靠的。对于这么一家值得相信的食品公司,央视还为啥要曝光关于他的一些丑闻呢?然道是国内的一些同行想通过央视这个渠道整垮他,争夺利益吗?这种可能性不大。其实,双汇公司在其股权分配上有着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2006年4月,以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为首的投资集团以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了双汇集团。持续两个月的中国最大食品企业双汇集团国有股权拍卖终于画上了句号。也就是说,双汇有国有企业变成了外资企业。但是,事情还没有完,之后,双汇集团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迫使高盛投资公司不断转让其股权,经过连续三次减持,高盛对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经从51%下降至15%。罗特克斯公司目前100%控股双汇集团,同时持有双汇发展股份,而双汇集团是双汇发展持股的第一大股东。去年12月,双汇集团经历了五年的曲折,正式获得了双汇的实际控制人。这个时候,双汇公司又由外资企业变成了国有企业。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公司性质的的改变吗?这其中并不是简单的公司性质,其中涉及到好多外资的利益问题,好多海外资本家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这些外资岂会善罢甘休。瘦肉精事件也许就是他们采取的一个手段,整垮双汇,使双汇的股价暴跌,然后购买双汇的股票,重新得到双汇的控股权,从中谋得利益。外资的事,央视插手干嘛呢?央视与外资联手,这是多么让人感到心寒?高盛公司,在我们国家从来都是享有超国民待遇的优惠,这到底是为啥?其中太多的利益问题我们无从得知。如果我们继续打击双汇,不就刚好顺应了 他们的狼子野心?我们要做的不是对双汇继续炮轰,我们必须给予双汇以信心的支持,我们必须支持双汇,让双汇重新站起来。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奸诈之人的阴谋破灭。我们必须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汇会重新站起来,双汇会东山再起,继续创造他们的辉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