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广播与电视技术毕业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广播与电视技术毕业论文怎么写

根据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广播电视学论文的字数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要求在8万字以内,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要求在15万字以内。但是,如果您的论文内容比较简单,那么字数可以适当减少,一般在5000-8000字左右即可。

您好,一篇广播电视学论文的字数一般应该在1000-3000字之间,最少也要有1000字,以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重复,确保文章的质量。

一般来说,广播电视学论文的字数应该在5000-8000字之间,但具体字数可能会因论文的内容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在写作论文之前,先确定论文的主题,然后根据论文的内容确定字数。

广播电视学论文2万字合适。广播电视学论文是属于本科毕业论文,为了能让论文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和要求,一般需要写到2万字才会合适。

广播与电视技术期刊

不是北大核心这个刊物08年以前,一直都是北大核心,但是在08核心评定的时候落选了,所以在08以后,就不是北大核心了。估计你在网上看的信息不一致的原因就是因此。详细信息:刊名: 广播与电视技术 Radio & TV Broadcast Engineering主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主办: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4522CN: 11-1659/TN邮发代号: 82-46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广播与电视技术曾用刊名:《国际广播电视技术》被合并创刊时间:197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

本文由《广播与电视技术》杂志独家授权。本文刊发于2020年第2期。作者:庞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摘 要】随着4K技术的全面应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频道开播,对于4K后期制作需求快速增加,网络化的超高清制作岛必然成为发展趋势,4K后期制作全面融入全台文件化制播流程体系中。本文以超高清制作岛3为例从系统 架构、素材管理、后期制作及调色流程、4K制作岛特点等,多角度、全方位介绍网络化超高清制作岛的优势。【关键词】4K超高清,超高清制作岛,网络化制作,AVID Nexis存储,BaseLight校色0 引言2019年是总台着力实现“4K+5G+AI”智能化媒体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随着4K超高清频道的播出运行,对于4K后期制作系统需求高速增长,对于超高清制作岛的设计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既要满足大数据量的吞吐,也要保障系统稳定运行,还要融入网络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使用新的设计思路、新的超高清节目质量标准、新的系统架构,这样才能充分满足超高清HDR电视制作的需求,通过更宽的动态范围、更大的色彩空间,更高的帧速率,让4K节目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电视观看体验。1 系统架构超高清制作岛3规模超高清制作岛3设备配备:18台AVID 4K非编工作站,2台BaseLight调色工作站,1台音频工作站(与音频岛交互、配音、环绕声审听),配套文本工作站1台(外来文件传输、杀毒)、上载工作站2台(素材上载收录介质高速导入)、网管工作站2台(系统管理、业务管理),2台交换存储、2台转码服务器、3台传输转码服务器、2台岛间迁移服务器(如图1所示) 。核心存储为12座AVID Nexis存储、1台SDA(存储管理服务器),每个存储节点具备20块10TB SATA媒体存储磁盘,单节点具备200TB裸容量。每存储节点达到800MB/s有效视频编辑带宽,存储容量及带宽支持线性增长。总体有效存储节点有12个,总带宽达到,总体裸容量共,满足DNxHR HQX + XAVC双编码工作。核心存储硬件安全性、进岛素材双备份双控制器SDA存储管理服务器,冗余的存储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支持所有的 Enterprise Engine(多种企业级存储),可以增加Adds System Director (添加系统控制器)的冗余性能,支持随时调整并优化各工作空间(Workspace)的容量及性能。Nexis E4存储引擎,配备主备双控制器,自动切换备用控制器。4路电源同时供电最多可以停用两个,让岛内数据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保护。NEXIS E4存储引擎中每座磁盘阵列包含2块热备盘,2块加速SSD或元数据存储SSD,单个Media Pack 10块盘,RAID 6模式,系统硬盘每组 2 块,用于存储System Director 的 Metadata(元数据),有效容量为8块盘,24个Media Pack有效容量:1920TB,每组 Media Pack 提供 400MB/s 读写带宽,每组E4包含2组 Media Pack,800MB/s,单套Nexis支持64个Media Pack,12组E4,有效带宽,实时性达到5轨编辑及共享时间线,18台非编工作站点共享编辑模式,满足XAVC编码的最大并发。共享存储优势:集中上载,素材、时间线共享制作;多机器协同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专业存储,素材安全可靠。非编客户端双10Gb接入,比单路带宽速度更快,实现负载均衡高安全,支持高码率DNxHR在线编辑制作,可制作高质量精品节,40Gb/100Gb互联与上下行(如图2所示),演播室素材落地到交换存储,转码服务器调用文件转码至核心存储,交换存储中素材起到双素材备份的作用,数据流磁带库网管手动备份,达到数据安全多重保障。与演播室交互超高清制作岛3与800m2演播室EVS收录服务器连接传输,采用文件级交互(如图3所示),能够达到4路4K文件超实时传输,最高达到四进程倍速,单进程倍速。(举例:4段1个小时的4K XAVC文件用时01:05:00:00可以编辑),后续会经EMK(新升级的企业管理总线)陆续增加新的4K演播室连接。音频合署工作流程优势超高清制作岛3核心存储中划分部分空间与现址音频岛共享,使用输出的AAF文件,为音频岛提供参考视频画面和带有所有剪辑点的音频编辑线,音频岛通过岛间交互流程,提供分轨成品音频文件并携带音频技审信息,写入超3核心存储 (如图4所示),节省了原有拷贝视音频文件人力传送的方式所带来的耗时,由于能够识别编辑点,方便了音频岛对剪辑后的音频再次编辑,回岛后可使用音频工作站环绕声环境对成品文件进行监听。Avid Media Composer与protools源于同一个公司,耦合性更高。调色不止有DaVinci还有BaseLight 校色系统BaseLight作为顶级专业调色系统在电影调色中有很好的口碑,能够提升节目画面的震撼,渲染镜头情绪中的美感,BaseLight具有更强的创造力,简化了复杂的调色与效果制作过程,为影视后期调色提供了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成功案例如:国外的《黑豹》、《纸牌屋》、《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国内的《痞子英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北京电影学院、中影制作基地、索尼影视学院都使用该校色系统。基于BaseLight TWO高端校色方式,可以准确的转换不同的色彩空间,对色域和动态范围不会有功能上的局限性,实际工作中超3岛AVID工作站输出AAF文件,由BaseLight TWO工作站在核心存储中调用,可以进行色彩空间转换、伽玛曲线转换、调色、抠像、跟踪等操作,调色完成后继续使用AAF文件发回至AVID MC进行渲染和打包输出 (如图5所示),好处是不占用BaseLight TWO工作站进行渲染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在BaseLight TWO中只校色不修改镜头也可以使用BLG免渲染工作流方式,校色原数据文件交互,媒体文件不需要复制,直接引用。BaseLight与MC交互的调色信息包括:无限调色层、遮罩、跟踪、关键帧和TrueLight色彩管理等。BLG文件包含:带有和不带有调色效果的参考画面,以OpenEXR的格式存储。在超3岛还可以选择具备基于BaseLight插件快速校色方式,BaseLight Editions for Avid调色插件,专为4K HDR开发的图像转换调色工具,可以在AVID剪辑系统中使用BaseLight调色工具和色彩管理系统,精确控制明暗细节和色彩范围,通过插件可对BLG调色信息进行简单调整,无需返回调色工作站再修改,高质量编码,同时多亮度版本输出。当节目无需复杂调色环节时,也可以直接使用插件在AVID工作站上完成调色。 4K审看环境超高清制作岛3 4K环绕声审片室,配备SONY 4K HDR OLED77英寸电视,采用有机电激光显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屏幕,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色彩鲜艳、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支持HDR高动态范围HLG标准,配备Genelec真力环绕声监听环境,可直接播放岛内编辑工程,实时标记问题,支持多格式审看。超高清制作岛3节目现状《科技盛典》:新址E01录像后通过新奥特收录服务器写入到SSD硬盘,通过上载工作站promiss磁盘箱上载至核心存储,通过AVID软件合并为视音频分离文件并进行整理素材,部分音频录制在高清文件,文件通过网关传输至超3,科技盛典节目素材分为彩排素材和录像素材,6讯道画面,1路斯坦尼康,编辑时4位导演共享合作编辑,1台工作站最终合成,台外小片和节目包装,在套用709LUT的基础上使用BaseLight Editions for Avid调色插件调整颜色,音频方面带环绕声剪辑附加8轨单独声音编辑,精编后和现址音频岛进行交互,同时使用BaseLight Editions for Avid调色插件对整体画面进行补充调色,审片通过后,经超3正常4K入库流程播出和无包装成片素材入库。《4K春晚重播》:4K春晚文件包括,一轨主切,一轨CLEAN,演播室传输视频编码为XAVC的MXF(OP-1a)文件,至岛间迁移服务器,再经转码服务器分离为单独的视音频文件(OP-Atom),写入文件至AvidNexis存储,编辑人员应从TurboWhere软件中调用素材。镜头编辑与高清重播一致,5段时长一致,由于在4K在线包装与高清在线包装有所不同,为节省制作时间提前准备4K包装制作好并放入编辑线,编辑时直接调用,由于音频为环绕声,由现址音频岛单独制作掌声,再由超3进行声音的编辑。还包括无包装成片素材入库流程。《4K元宵晚会》:元宵晚会也是由800m2演播室传送,4K下变换给高清版本,提前录制插播节目并进行编辑,与高清版本保持一致性,由于高清版编辑镜头不够,用还使用了一些4K下变换的镜头,同时也用到了音频合署制作流程,还有节目包装色域调整,超3岛内制作片尾字幕,传送无包装成片素材入库。《向幸福出发》和《一起音乐吧》类型相似的综艺节目,都是800m2演播室录像,主体为访谈、表演+唱歌,进行正常节目内容编辑、上包装、字幕、插外来视频或照片,由于需要与音频岛交互,需要注意音频环绕声编辑,有高清上变换需求,节目包装需要套LUT曲线加BaseLight Editions for Avid调色插件。2 素材管理素材来源A演播室(编码为XAVC Class300的MXF文件)、B主流ENG(SONY摄像机XAVC Class 300MXF、阿莱摄像机4K ProRes MOV、松下摄像机AVC-ULTRA MXF)、C便携外拍设备如大疆 MOV、 MP4,D外来小片文件格式标准,参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技术规范(如表1所示)。色彩空间及伽马曲线管理超高清制作岛3能够识别多种输入文件色彩元数据,目前主流ENG摄像机,包括 SONY、松下、ARRI,演播室摄像机SONY和池上,在编辑时时间线支持多种色彩空间和Gamma曲线,也可以对每一个镜头自动或手动进行LUT校正,支持主流厂商的LUT(如图6所示)。硬件上/下变换 SONY HDRC-4000优势SONY HDRC-4000硬件HDR制作转换器,用于HDR和SDR同步制作,可以对色彩空间和分辨率进行转换,ITU-R709和ITU-R BT2020之间双向转换,3840×2160和 1920×1080之间双向转换, HDR/SDR 之间转换,即HLG->BT709(如图7所示),可以实现HDR和SDR节目的同步监看,效果与媒资4K下变换画面质量相似。上载介质Promise Pegasus3 R8 Raid系统:可以支持演播室收录SSD硬盘普通的SATA或SAS硬盘,实现单盘到系统的自动加载,素材的高性能上载。SxS Pro读卡器:可以支持SONY F5/F55 摄像机的SxS存储卡,素材读取速度不低于400MB/s。Cfast 读卡器:可以支持Arri系列摄像机,Thunderbolt 3或USB 接口,接口可直接供电,素材读取速度不低于400MB/s。P2/P2 Express读卡器:可以支持Panasonic系列摄像机,提供P2 Express卡到P2卡适配器,素材读取速度不低于200MB/s。3 后期制作及调色流程介绍超高清制作岛3标准流程介绍演播室通过网关方式向超3推送4K素材,转码执行器自动转封装,迁入到TurboWhere中,技术人员通过TurboWhere调取素材开始编辑,编辑过程中如有其它格式的素材可通过非编软件对不同来源的节目素材进行手动指定LUT并校正颜色,从而达到节目整体色域空间的一致性,编辑完成后提交内审,确定节目内容无修改后,使用BaseLight Editions for Avid插件按照播出标准对节目指标进行调整,生成AAf文件通过音频合署的方式与音频岛交互,编辑好的音频文件与视频合并生成播出文件,提交入库流程,系统后台自动完成转封装,并提交UQC进行自动技审,UQC返回结果通知后,打开TurboAudit软件,有技审资格的技术员对高码文件和UQC结果进行技审,并检查技审单,确认无误后提交入库(如图8所示)。直播类制作流程以4K春晚重播为例,800m2演播室通过EVS直连方式与超3传送4K文件,经转码服务器转封装至核心存储,在H204 AVID 4K工作站进行编辑制作,字幕通过高清字幕工程转换为4K字幕直接导入使用,流程采用内审现场审片方式,入库采用自由分段流程(每段可不固定时长,但不超1小时)。外拍小片制作流程及BaseLight调色流程以4K春晚精编为例,素材通过移动硬盘上载到核心存储,在AVID中进行合并转码后编辑,或link使用素材保留原始色域/gamma信息,在非编工作站制作完成后可生成AAF文件,BaseLight调色工作站可调用该AAF文件进行高端校色,校色完成后调色工作站将重新生成携带调色信息的AAF文件返还给非编工作站,非编工作站将返还的AAF文件进行播出文件制作。节目包装素材色域转换节目包装素材包括:片头、宣传片、人名条、角标、块字幕、导视窗等,使用BaseLight Editions for Avid调色插件可以在插件内部制定色彩空间并进行转换,通过Video grade视频调色工具进行一级调色,以监视器为准让包装素材还原正确的色彩显示。4 网络化超高清制作岛特点 4K文件配备的大容量中央存储容量XAVC 4K IntraCBG Class 300 MXF文件每小时占用磁盘空间230GB(高清DNxHD 120 每小时54GB),超高清制作岛3核心存储有效容量:1920TB,平均每工作站96TB,可以存储320多个小时素材。采用光纤连接和顶配工作站超高清制作岛3全部采用10GB光纤连接,每个站点读写带宽700MB左右,单轨4K视频轨道占用带宽75MB,受限于计算机性能瓶颈实时性达到5轨(选用AVID官方推荐的最佳性能配置),内审低码3倍速(1小时成片20分钟完成),转封装5倍速(1小时成片12分钟完成)。 网络化4K播出传送流程以一起音乐吧为例:60分钟节目时长,从提交入库流程开始①转低码(耗时20分钟)、②送审片系统(耗时2分钟)、③等待主任内审(需另行计算)、④环绕声制作时间(需另行计算)、⑤通过后提交入媒资流程转封装(耗时12分钟)、⑥UQC质检 (耗时1小时)、⑦播出文件人工检查 (耗时2小时,视频、环绕声、立体声检查)、⑧技审单检查(耗时10分钟)、⑨确认后文件迁移至媒资 (耗时8分钟),共计耗时232分钟 (不包括另计时间)。基本上和高清环绕声播出流程耗时持平。 BaseLight TWO调色系统优势实时性,硬件性能强大,BaseLight TWO调色完成后可以实时播放,不会出现像Davinci调4K文件时播放卡顿的现象或渲染文件丢失的情况。AAF文件的交互性好,带编辑点交互能够为节目制作节省很多的时间,Davinci输出的AAF文件AVID是无法识别的。也可以使用BLG文件携带校色信息实现免渲染工作流程。BaseLight有自己独立的Turelight色彩管理(无损失),使用T-log伽马曲线有更高的动态范围,E-Gamut色彩空间有更广的色域范围。成品多模式发布流程超高清制作岛3通过传输转码服务器和转码服务器可对成品文件进行多模式发布流程,支持对审片系统、媒资与播出、融合媒体等多格式的转换。5 结束语4K技术作为时代进步的趋势,发展及应用前景广阔,这次网络化4K超高清制作岛的建设,充分吸收高清制作岛的经验,结合台内上下游各系统的业务规则,本着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行业内新标准、新技术、新规范,打造全流程网络化、数字化的超高清后期制作系统,为电视制作行业勾勒出未来的绚烂美景。作者简介庞博,男,1979年7月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中央电视台技术制作中心视频制作高级工程师、连续15年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后期制作,制作的大型晚会:《春节歌舞晚会》、《元旦晚会》、《五一晚会》、《60年国庆晚会》、《六一晚会》、《七一晚会》、《八一晚会》、《心连心》、《G20峰会》、《亚洲文化嘉年华》、《道德力量晚会》、《双拥晚会》、《文联春晚》、《中俄艺术家大连欢》等,纪录片:《东方主战场》、《故宫》、《再说长江》、《香港十年》、《大三峡》等,栏目: 《中华民族》、《欢乐中国行》、《综艺盛典》、《我爱满堂彩》、《CCTV音乐厅》、《智慧树周末版》等。好文共赏请转发 有话要说请留言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本刊系信息产业部主管的我国视频专业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设有发展论坛、数字电视与数字视频、宽带网络与传输、节目制作与广播、信息终端、视频技术应用与工程、器件与应用、标准测量与仪器、业界动态等栏目。本刊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学术与科普,以技术交流为主,兼顾市场信息与产品商情,在视频专业领域起技术导向及产品推广作用。

不是08中文核心!

广播电视技术论文期刊

不是北大核心这个刊物08年以前,一直都是北大核心,但是在08核心评定的时候落选了,所以在08以后,就不是北大核心了。估计你在网上看的信息不一致的原因就是因此。详细信息:刊名: 广播与电视技术 Radio & TV Broadcast Engineering主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主办: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4522CN: 11-1659/TN邮发代号: 82-46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广播与电视技术曾用刊名:《国际广播电视技术》被合并创刊时间:197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

很多比较好的刊物都不收,大部分学报也不收。

社科类:

理论与改革、理论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当代教育论坛、职业技术教育、前沿、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知识、中国人口科学、广西民族研究、人口研究、经济管理、经济学报、审计与经济研究、统计研究、企业经济、当代经济研究、西部论坛、金融理论与实践、税务与经济。

商业经济与管理、民族文学研究、文学评论、当代电视、新闻论坛、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人民论坛、河北法学、法学论坛、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艺术评论。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传媒观察、传媒、中国电视、当代传播、现代教育丛论、职教论坛、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管理、江苏高教。

医学理综: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通信世界、集成技术、医药卫生综合、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中华保健医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中国期刊方阵

“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8135种期刊为基数,按10%—15%的比例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通过各省(区、市)和中央部委评比推荐产生。

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

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

第四个层面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

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运作步骤采取分级负责的形式,各省的“双效”期刊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比例推荐,入选期刊必须是省、部级以上优秀期刊,或有希望成为优秀期刊者。

“双奖”和“双百”期刊通过评选产生。“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入选期刊均为国内知名品牌期刊。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由科技部负责组织的科技期刊的推荐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科技部于日前公布了评选结果,共评出716种科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校期刊入选113种。

其中,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双高期刊)40种,高校占7种;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双奖期刊)58种,高校占3种。

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双百期刊)122种,高校占18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双效期刊)496种,高校占85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双效期刊”。

不是08中文核心!

没有,现在的期刊都是要收费发表的,因为发表论文要占据期刊那边的精力还有版面,至少要交期刊的版面费。

非核心期刊,也就是普通期刊,省级,国家级期刊,教育类期刊,都是排到6个月以后,收费的学术期刊,尚且如此。

如果一个刊物,不收费,甚至给稿费,那说明,这个刊物有国家级拨款,不差钱,可以用心提高刊物质量,所以他们对于论文的质量要求肯定很高,刊期会更长,要求更严格。

出版周期

根据期刊的出版周期可将期刊分为。

周刊,出版周期为每周一期的周末。

双周刊,出版周期为每两周一期。

旬刊,出版周期为10天。

半月刊,出版周期为15天。

月刊,出版周期为30天。

双月刊,出版周期为两个月。

季刊,出版周期为一个季度,即3个月。

半年刊,出版周期为6个月。

年刊,出版周期为1年。

参考文献广播与电视技术期刊

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我整理了媒体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你有用。

参考文献

[1]刘扬。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影视剧传播与本体美学特征 [J]民族艺术研究 .

[2]陈共德。 我国新媒体电影发展路径分析 艺术评论 [J] .

[3]陈思羽,姜东波。 论影视媒体的新媒体化转型[J] 艺术百家 .

[4]宁翔。 论新媒体广告的现在与未来 [J] 电影评介 .

[5]权亚楠。 微电影流行性成因分析 [J] 电影评介 .

[6]姜燕。 新媒体对新世纪十年中国电影制作的影响 [J] 现代传播 .

[7]陈吉。 一场失却了灵魂的杂耍--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影批判[J] 探索与争鸣.

[8]石磊。 新媒体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

[9]郭宇靖,张家正。 微电影:商业色彩下的电影梦 [J] 中国传媒科技 .

[10]齐伟。 微博与华语电影营销的新选择 [N]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11]刘瑞红,梁锐。 影视领域中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分析 [J] 电影文学 .

[12]未知作者。 从影视到影像--北京电影学院首届“新视像·新媒体艺术节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3]吴徐君。 综合性院校影视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 电影文学 .

[14]孔彬。 消费电子技术发展对广播影视新媒体的影响 [J] 广播与电视技术 .

[15]未知作者。 上海电影节巴塞罗那首度跨界举办新媒体论坛 [J] 互联网天地 .

[16]李鹏。 互联网--第二媒介时代纪录片发展的新纪元 [J] 电影评介 .

[17]甘美忠。 消费电子技术发展对广播影视新媒体的影响 [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18]唐乘花,肖凭。 浅论微电影在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J] 消费导刊 .

[19]刘新业。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变革 [N] 沈阳大学学报 .

[20]张名章。 网络剧的'艺术生成与美学特征 [J] 民族艺术研究 .

[21]未知作者。 新媒体,人人看电影?人人做电影?[J] 中国传媒科技 .

[22]林三芳。 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平民化路线-兼论新媒体对国产电影平民化的影响[J] 当代文坛 .

[23]韩学周,马萱。 新媒体营销在电影中的推广应用--以《失恋 33 天》为例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4]谷国庆。 电影发行的新媒体渠道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5]黄凌子。 影像、网络与大众--以《11 度青春》为例看”新媒体电影“现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J] .

[26]卢志强,张丽。 新媒体冲击下的影视与音乐产业 [J] 电影评介 .

[27]秦翼。 新媒体时代电影趣味的多元化转变 [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8]柳婷婷。 网络新媒体电影评论概析 [J] 电影评介 .

[29]向勇,李天昀。 试论新媒体电影的版权保护问题 [J] 艺术评论 .

[30]未知作者 新媒体:人人看电影,人人做电影[J] 中国传媒科技。2011(6)Christina Fan. Twitter Used to Predict Box Office Revenues. [OL]

[31]Seung-Bo ParkKyeong,Jin OhGeun-Sik J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a movie using character-net. [J]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32]Ufuk SakaryaZiya TelatarA.,Aydin Alatan. Dominant sets based movie scene detection.[J] Signal Processing

[33]Delon, J. Movie and video scale-time equalization application to flicker reduc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34]Ufuk SakaryaZiya TelatarA. Aydin Alatan .Dominant sets based movie scene detection.[J] Signal Processing

多媒体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1]公交多媒体交互系统.胡小龙.苗方.柴剑平,20132013年第十五届全国消费电子技术年会.

[2]基于广电平台的多媒体云发展及应用浅析.宫.于文婷,2014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发展论坛.

[3]基于广电平台的`多媒体云发展及应用浅析.宫.于文婷,2014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发展论坛.

[4]多媒体设计应用项目的研究.杨泳,2013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5]多媒体双语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萧明.蔡玲玲.李元文.李咏穗.张丰川,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

[6]多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建设.陈娟,2014第22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暨第13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

[7]辅助多媒体标注:基于人机结合的多媒体理解.汪萌,2012第十二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学术会议、第六届中国Web智能学术研讨会及第六届中国粒计算学术研讨会联合学术会议.

[8]周期性多媒体实时业务的动态QoS管理.常凤.余江.常俊.谈桂林.赵凌,201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三届三次会议暨2013年学术交流会

[9]基于5GHz传输的USB多媒体适配器设计与实现.孔明.黄坚,2013浙江省电子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10]网络报纸多媒体功能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庞建华,2013首届中国科技传播论坛.

[1]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及其研究进展.《软件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9期.马华东.陶丹.

[2]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外语电化教学》.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2期.顾曰国.

[3]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感知模型与数量估计.《软件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8期.赵静.曾建潮.

[4]面向多媒体社交网络的访问控制模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陈庆丽.张志勇.向菲.王剑.

[5]基于DSP和双目视觉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通信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2期.张云洲.蒋培.高亮.李立强.

[6]一种面向多媒体和通信应用的处理器指令集及架构实现.《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0期.王志君.梁利平.吴凯.王光玮.洪钦智.罗汉青.

[7]新型通用格式多媒体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通信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0期.黄勤龙.马兆丰.莫佳.钮心忻.杨义先.

[8]基于分簇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方案研究.《电子与信息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期.张军强.王汝传.黄海平.

[1]目录.多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的优化控制.被引次数:33作者:龚德英.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

[2]目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有效整合的设计与实践.被引次数:3作者:王玉君.学科教学(生物)上海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3]目录.多媒体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作者:倪勤.学科教学(英语)杭州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目录.论多媒体艺术的时间与空间.被引次数:2作者:廖国张.设计艺术学湖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5]目录.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被引次数:14作者:张文娟.学科教学(语文)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

[6]目录.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祝峰.体育教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7]多媒体连环画艺术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作者:胡玲.美术学四川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8]目录.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QoS路由优化算法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孙仁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中国矿业大学2012(学位年度)

[9]车联网中多媒体合作共享的研究.作者:陈娜.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连理工大学2014(学位年度)

[10]目录.移动多媒体推送业务终端功能研究.被引次数:31作者:苏毅.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邮电大学2009(学位年度)

谈谈现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广播技术还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电信网络都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数字技术在科学体系中属于先进技术,也是广播电视技术的核心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方面的应用促进了全面的技术革新。

摘要: 文章首先对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社会价值进行了分析,接着指出了现代广播电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对现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一些思考,以期为促进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革新;发展方向

在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进程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不断深化的状态,这对于我国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有重大价值意义,如今它正朝着网络化、卫星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这些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开创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时代。

1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价值

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能够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城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们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都遭受了剧烈冲击。现代广播电视技术中互动功能虽然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信息,造成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衰退,但网络文化的发展本身就足以说明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从整体上来说是社会的一种巨大进步,它以一种更加快捷、高效的传播方式让受众在短时间内相互分享和讨论。

还有一些人认为,现代广播技术的革新,让社会大众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社会文化信息不断丰富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这恰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从这些方面来说,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任何一种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时必然会带来一定副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趋利避害,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现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首先,数字化。数字技术在科学体系中属于先进技术,也是广播电视技术的核心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方面的应用促进了全面的技术革新。信息传输、采编技术的.数字化发展,促使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数字化技术与广播电视的结合,必然推动广播电视技术朝着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其次,网络化。

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传播工具,借助网络技术,电视成为集采集、编辑、制造、传输为一体的系统,实现了国家和各地方的干线网与分配网互联、互通的目标,从而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运营体系。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信息的共享程度得到了提高,大大提高了信息效益。

再次,卫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国家为满足国民的信息需求,很早就开始使用卫星技术。相比这些国家,我国的卫星电视技术起步较晚,到1990年才开始推广。但市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我国的卫星技术水平在日益提升。到了2012年,我国直播解码芯片研制成功,让用户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有效扩大,开启了我国广播电视的新篇章。

目前,很多电视台的节目都可以通过卫星广播技术实现广播信号、电视数据的地面转播。可以说,在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卫星直播平台是最有前景的一个发展领域。

3现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社会效益的问题又被重新提上日程。影响广播电视社会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大致来说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上的事件有很多,能够被广播电视摄录的却十分有限,这就需要从浩瀚如海的原始信息中抽取一些事件,那么选择的这些事件能否真正反映社会真实面貌,还是已经对这个社会造成了误解;第二,事件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抽取,完整性必然受到牵连,摄录人员可以是事件的报道者,也可以是事件的参与者,原有的摄录技术会给事件本身的发展带来影响;第三,广播电视对某一事件进行报道时,无疑会被自然放大,产生比事件本身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但是,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摄录设备变得轻便起来,摄录人员为保证真实性的效果,有时可以隐蔽拍摄,这样真实性就变得复杂。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原有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信息被分散,受众对某一事件的评判标准开始多元化。面对这样复杂的社会效益因素,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需要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重视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准确把握广播电视技术的社会影响。

目前,我国的广播技术还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电信网络都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广播电视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基本实现了电视信号的全覆盖,一些边缘的山区如今也能看到高清的电视节目,这足以证明了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取得的进步。面对三网融合的新浪潮,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还需要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丰富我国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杨文胜.浅析现代广播电视技术[J].中国传媒科技,2013(2).

[2]胡凡耀.试论现代广播电视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

[3]邱雪.试论现代广播电视技术[J].神州(下旬刊),2013(11).

广播电视学术论文

:《电视传播学》、《电视栏目解析》;主编广播电视新闻学丛书本六本:《电视文本解读》、《电视新闻报道学》、《电视编辑原理》等。 发表论文:在全国新闻学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代表作有:《中国电视如何应对WTO》、《网络时代:我国电视的发展》【获奖情况】:论文《网络新闻新探》获湖北省广播电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专著《电视传播学》获省新闻学会新闻蓍作二等奖;指导硕士论文《后现代电视阐释》被评为优秀;参与完成的一项课题获省人民政府科研一等奖。论文《谈电视专题片的议论》获省广播电视学会第二届学术论文一等奖论文《电视采访中的提问艺术》获省广播电视学会第三届学术论文 一等奖论文《电视采访中的提问艺术》获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三等奖石长顺 1952年10月生,湖北钟祥人,中共党员,研究生。1968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钟祥县巢湖镇东湖农场知青,中国人民解放军7887、7885部队战士,钟祥县电影公司政工员,钟祥县文化局人事股长,钟祥县广播电视局服长。现任钟祥市电视台台长,荆门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伴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各个高校的文科学院兴起,并且近年来招生势头火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的发展 》

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 文化 等相关媒体环境集中程度逐渐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以及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影响。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对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现实环境;发展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逐渐兴起,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现阶段受众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样化的现实环境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随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又呈现了新的发展特征,对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广播电视编导的政治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与政治环境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程度也对政治环境存在着影响。纵观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编导早期受政治环境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的深入以及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趋势与社会政治环境发展基本一致。以我国的政治环境为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必须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媒体理念的广播电视编导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广播电视编导对政治环境的影响。[1]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也具备了鲜明的政治色彩。

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新闻播报过程大量运用了政治性语言,这也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学术范围的发展,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导专业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广播电视编导的职能,从而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健康有序发展。政治环境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基础,可以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有效整合,实现与政治元素的融合。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根据政治环境发展状况,对广播电视播报素材进行调整与整合,从而适应政治环境发展的需要。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在 社会实践 层面的发展。随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媒体消费攀升促使媒介技术变革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使广播电视编导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实现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完善。经济环境是现阶段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对广播电视播报与节目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了人才的良性机制,形成了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把握,尽可能获取政治环境的理解以及经济环境的支持,从而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转换为学术价值,并进一步转换为商业价值,通过广播电视编导理论的发展推动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发展。随着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大环境为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正面效应,广播电视编导应当把握住当前积极互动的局面,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四、广播电视编导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影响面较广,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实质上都是围绕着社会环境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 思维方式 与行为特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随着社会同国民交互活动规模扩大化,广播电视编导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对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不断迎合社会环境,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把握自身的发展趋势。

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在把握社会环境发展走向的基础上,夯实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群众基础,对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技术进行持续性更新。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应当同社会环境变化趋势相协调,通过深入了解受众的喜好,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首先应当把握社会环境发展的脉搏,深入了解社会环境发展的特征,从而保证广播电视编导的实践工作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实现多种角度对广播电视节目主题的剖析。

五、广播电视编导的教学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整体实践性较强,不仅需要相关人才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还要求相关编导人才能够策划编排出受众喜爱的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2]因此,为了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培养出一系列的应用型编导人才,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与高校相关专业应当加强校企合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营造良性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环境之前,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广播电视媒体与学校可以开设编导培训课程,逐步完善广播电视编导基础设施建设,为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现实环境出发,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广播电视媒体与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的平台,实践性的广播电视编导从业 经验 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结论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政治等现实环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走向。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对现实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通过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从而引导广播电视编导向合理方向发展。

作者:牛磊磊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白茹雪.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292.

[2]金灿.新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的培养[J].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上),2015(09):160.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 》

[摘要]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长期以来,大学 教育 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 方法 。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职业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 人际交往 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成为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中所包含的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共同构成了所有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也将成为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改革研究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还没有重视起来,甚至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将职业能力培养划分到职业院校的教学范畴。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依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依托现有课内实验、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区等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职业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实践课程内容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以及实践课程改革建设,以学生为实践主体,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一、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是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些主干专业课程。如,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新闻摄影、大众传播学、节目主持艺术、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等,根据课程性质,有课内实验指导教师设置了课内实践课题。其为两种实践形式:一种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留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根据本次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模拟职业环境进行实践。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30分钟的模拟采访训练;《节目主持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进行课前10分钟即兴主持训练和各种类型节目主持训练,采取教师讲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效果分析与 总结 。另一种是阶段理论内容讲授完,利用一次或几次课时间进行课题型课内实践。由此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到现场指导。如,《影视编导》非独立实验课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对每组学生按个人兴趣进行分工,拟定一个拍摄情景,一组的学生共同创作,最终拍摄并剪辑完成一个完整的影片场景。课内实践,由任课教师全程亲自指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切中问题,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强。这种实践形式,密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使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同步增长,从而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本专业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完善的实践教学形式。所谓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学完几门专业主干关联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实践锻炼活动。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之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每学期最后2~3周定为综合实训教学周。一个实训项目往往结合两个以上相关主干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如,《影视创作》综合实训,综合了《影视编导》、《灯光与音响》、《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综合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组成创作剧组。学生按照各自分工最终完成微电影的创作、拍摄、后期剪辑影片包装,最终完成全片。综合实训教学,整合了知识结构,使学生运用多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地解决了一些实践问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强化。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头戏。而且,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紧密结合实施,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另一大特色。毕业设计和实习相结合的基本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是前期阶段,主要是策划过程;实习是中期阶段,主要制作作品;后期阶段是将前期设计和中期实习进行总结提升到理论层面,即总结撰写论文。这三个阶段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涵盖了培养方案中的大部分课程和综合实训内容。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组成创作剧组讨论选择创作主题。由负责编剧的同学创作剧本大纲,经过讨论与修改定稿;再由编剧创作剧本,由剧组成员讨论、修改并最终定稿。最后由负责导演的同学根据剧本创作分镜头稿本,并由剧组讨论定稿。

负责场记和剧务的同学进行联系拍摄场地,选拔演员,组织演员试镜,根据试镜情况,剧组同学共同确定演员人选;进行拍摄前的排练,导演讲戏、服装化妆确定演员每场戏的服装化妆方案,灯光和音响根据排练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实地情况拟定灯光音响设计方案,摄像根据分镜头稿本和导演在排练现场和实地进行机位的讨论和设置,后期编辑准备编辑设备熟悉分镜头;最后,进行集中拍摄,各工种协同创作实习,形成成片。各个工种分工协作,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提升。

四、课外实践

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素质与实践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本系规定:学生必须积极参加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并修满课外培养学分,为此特制定了详细的《课外培养计划》。其涵盖了科技活动、文化活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四大类。课外培养计划规定总学分为:10学分。学生按着《课外培养计划》的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课外实践锻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实践基地的5个工作室、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校以上的各类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奋斗的身影。通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项目的实施,既拓展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到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借鉴。

有关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推荐: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论文

2.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

3. 关于编导专业建设论文

4. 广播电视编导面试自我介绍

5. 播音主持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1、基本要求1)在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包括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广播电影电视局批准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首次播出的广播电视新闻、专题、文艺、播音作品和在国内各地市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首次播出的电视剧、动画片作品;2)广播电视业者和高等院校广播电视学者在有国内统一书刊号的学术理论报刊、图书上首次刊发的广播电视论文作品。2、简介中国广播奖是全国广播节目的最高等级奖,属国家级政府奖。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委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每年一届。于1993年起使用此名称,前身是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奖。分新闻、社教、文艺、广播剧四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