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初期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还比较大的时期。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作者简介:莫肖杰(),男(壮族),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民族初级中学教师,主要从事数学和德育教学。从教二十年,多次荣获覃塘区优秀教师奖、教育教学成果奖、素质教育管理奖。
【摘要】青少年初期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还比较大的时期。加强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其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关键词】青少年初期;中学生;心理教育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角度上定义是以年龄为划分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心理学一般将未成年人心理发展阶段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初期——十七八岁。
小康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未成年人是我国公民不可学少的一部分——我国现有未成年人约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未成年期是个体生理、心理的各项指标活跃发展并成熟的时期,因此,是个体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时期。心理健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全的未成年人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同时,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现本文着重对青少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的现状,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以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
1 中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学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人才,促进国家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它将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是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中学生正值青少年初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面对生活环境、人生理想、现实等种种问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各种观念的冲突,利益的选择,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入痛苦、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有的甚至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而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由专职的教育者施加给学生并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从国外的调查来看,十多岁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卫生的情况令人担忧。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不良性格等问题。在中国,这种学生基本上得不到学校心理专家的帮助,绝大部分人还得忍受着教师、家长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交流个人问题,更有甚者休学在家。作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尽快地掌握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2 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从中国目前九年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品德的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抓得还是比较系统、比较有成效的,相比之下,心理教育还未得到应有重视。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看他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是否与同龄人身心特点保持一致,对所处的环境是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青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学生,有人称之为“狂飙期”或“极不稳定期”。在心理发展上自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和频繁的冲突。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意识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处于青春期尚未完成的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十分引人注意。表现为从开始比较单纯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其次,心理活动出现丰富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冲动性,有时可能表现为对人十分关心和同情,但同时可能毫无理由地欺侮弱小同学,或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发泄不满;有时对人积极、热情,有时又羞于表现对别人的好感。这种表现与过分冲动和不能自制密切相关。最后是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动,希望体验纯洁的爱情。性的成熟对于青春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生理本身的变化,更在于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性成熟直接导致性意识萌动产生对异性的倾慕,对异性的迷恋、需求,需积极疏导。
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增强中学生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影响他们心理素质的因素。
来自学校的因素。(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不少学生带着新鲜感进人初中学校,但在入校后却发现现实的环境与条件并不完全像他们想象中的完美,于是萌生一种剧烈的失落感、挫折感,从而滋生了孤独与紧张情绪。(2)教育过程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片面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不健康校园文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3)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学生主观方面看,引起心理问题的症结重要的还是认知方面的原因,如有的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有的却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等等。
来自社会的因素。由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必然会给学生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社会不良文化辐射到校园,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堕落和腐败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摧残学生的心灵,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是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的产物,它的出现减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速了信息间的传递。网络的不断丰富和网吧人气的不断攀升,使网吧由原始的一个学习休闲场所转变成了娱乐休闲中心。社会人员越来越复杂,使得网吧的环境越发的恶劣。而爱玩是青少年的一大天性,所以也就对此抱有着浓烈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引下使得他们对游戏变得着迷,也就形成了瘾。使得资质还未成熟的他们被网络中的五颜六色的虚拟世界所迷惑,深陷其中。
来自家庭的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是有的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不良心理反应。二是有的过分的满足孩子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过于呵护,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也责怪老师教育不当,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理素质。三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因而丧失信心,放任自流,从而导致学生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任性个性。
3 提高中学生心理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强化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各种心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促进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提高其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工作无时不刻地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所以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摸索探讨,逐步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和完善解决学生心理的手段和方法。辅导员、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道德动机,把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辅导员、班主任还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和理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宽容有度、严于律己。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使学生明确生活目的,端正生活态度,排除情绪困扰,克服意志缺陷,培养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纠正认知偏差,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首先要净化校园环境,倡导校园文明风气,提倡健康娱乐生活。学校应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加强校报、校刊、校广播电视、板报等建设,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其次要改变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心理完善和健康成长。要树立育人的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走出过去重智轻德,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的误区。最后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发挥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长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观念,规范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强化挫折教育的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危机事件,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渠道,而不是采取一些有害的消极处理方式。为此,应该在学校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及时甄别、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采取主动跟踪服务的方式,把学生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学校要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开设心理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等,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一个倾吐的场所和机会,使他们的心理困惑和压力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手段宣泄出来,避免他们因心理失衡作出于己无利、于社会有害的行为。
青少年正处在心理、生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都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面临着求学、求职等重大人生课题,心理的紧张度和心理困扰很大,再加上由社会变革的加速带来的压力增强、竞争加剧、社会刺激多样化,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困惑进一步增加而且复杂化。然而,也正因为青少年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所遇到的很多心理困惑通常只是暂时性的。因此,对青少年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进行释难解惑,提供调适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防止产生偏差心理;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可以及时发现他们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疏导错误认识,矫正不良行为,排解消极情绪,从而避免和减少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个性,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原因,进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责与义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前,威胁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行为异常,甚至导致犯罪的主要诱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21世纪体质健康研究工作更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
有关文献报道近4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大的因素来自家庭,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以及家庭教育失当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家庭因素。这种家庭的青少年心理相对敏感、多疑,心理承受能力差,自责、自我否定是他们的主要心理特点。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其次是学习,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部分,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就为恐惧、厌学。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减负”、不搞排名,但学生课业繁重,月月排名,如此激烈的竞争,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升学,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包括情绪、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往往处于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状态。最后是社会环境与人际交往,随着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情绪感染,甚至是影视作品所追求的享乐、暴力等不良风气,都会对他们人生观、价值取向产生影响。青少年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求,以及情感丰富的特点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重视感情的交流,当被人误会、议论甚至发生纠纷时,往往就会自我封闭,自我否定。
2青少年的心理现状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竞争性的增强,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导致在校青少年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过重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被父母疏远、娇生惯养、在家称大王在外懦弱的儿童,腼腆抑郁的青少年等都经常因孤独而烦恼。这类儿童和青少年,和大家一起做某件事时,由于技术差、经验不足,经常感到失败的威胁。因此,感到和大家一起玩还不如一个人玩。从中学升入大学,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而一些学生从一切都由父母操办进入一种一切靠自己动手的生活环境,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同学甚至把脏衣服打包邮寄回家清洗。不能很快适应生活环境导致一些同学情绪不稳,甚至有人萌发了退学的念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
由于学习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未来就业选择等方面,学习压力增大,导致一些学生学习信心上的失落。由于青少年都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个人素养、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感到沟通困难,找不到一个可放心的,无利害冲突的倾诉对象,长此以往,就易形成青少年中人际敏感、偏执、冷漠的心理倾向,危害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青少年对成功期望值过高,当遇到挫折、生活不幸时都会将他从豪情万丈的理想世界里拖入到痛苦的现实深渊中,所谓自责就是责备自己。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称为自责倾向。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自责、自我卑视、自我轻蔑。这种状态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调节不好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自信心及积极人生观的建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引起他情绪上的强烈反弹,特别是情感上的纠葛,更容易引起消极情绪的蔓延。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情绪上阴影,就会对意志力不坚强,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以至于酿成悲剧。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这些称为冲动倾向。这种想干危险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观念,是因为内部具有焦虑倾向而产生的。
3对策
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即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有关研究也早已证明:心理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便会通过一定途径导致生理疾病。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就会有可能相互转化,导致病上加病。所以,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对预防和治疗生理、心理疾病,确保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极为重要。体育运动与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无论是强度、内容还是运动形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足球比赛需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不怕困难、团队协作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豁达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因而重视体育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生理与心理的抗压能力,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丽君.影响浙江省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3(4):19-22.
[2]高发民.体育心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袁存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44-46.
[4]伍国典,张程立.青少年视力低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8(1):29-31.
[5]梁兵.关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由于确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例如:马斯洛认为充分自我实现的青少年就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而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认识、能够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具有稳定与协调的人格结构的青少年才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具有以下几种标志:一是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长处感到自豪,又不因自己的缺点而感到沮丧,保持自尊,自信;二是有理想,生活有目标,既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又能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三是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接纳他人的短处,以包容、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欣赏多于憎恶;四是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保持行为协调,心理平衡;五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待事物乐观开朗,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所以,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威克曼根据青少年不适应行为的指向将其分为外攻性问题和内攻性问题,外攻性问题与对待他人有关,如旷课、挑衅、反抗、不合作、撒谎、盗窃、打架、破坏公物等叛逆行为;内攻性问题与对待自我有关,如退缩、消极、悲观、自卑、自残、自杀等自我贬低行为。威克曼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外攻性问题,高估其严重性,并想尽方法对青少年的叛逆行为进行约束。而时常被忽略的是具有自贬性的内攻性问题,其往往是青少年出现叛逆行为的根源。所以,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内攻性问题。只有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外攻性问题
1.自私
都说“自私自利,是立人达人之障”,但是处于转型期的青少年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私心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风气盛行。所以,有很多人说,自私是人之本性。正如一句民谚所说,自私自利从来弄不明白,究竟它是全人类的一部分,还是全人类是它的一部分。其实,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的自我概念如同一张白纸。在经过无我有物、有我无物和物我整合三个阶段的顺序发展之后,儿童健康的自我概念才逐渐发展出来。在这个三个阶段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并灌输类似“只扫自己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思想,以及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导致有些青少年仍然停留在有我无物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由自我概念发展障碍所导致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就是自私和没有责任感,凡事只看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会间接地导致青少年出现人际交往危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自私不仅仅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观念,同时又是引发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2.叛逆
引起青少年叛逆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由于身心发展不同步。青少年时期身体迅速发育,使其产生长大成人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不依赖家长、老师独立做很多事情。但是事实上,青少年时期只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其能力还是不足的,思考问题还是幼稚的。所以,在家长和老师眼中,青少年仍然是需要指导和照顾的小孩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自然会引起青少年内心的反感,他们的成人感驱使他们去反抗。由于担心自己的存在被忽视,青少年往往也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以渴求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叛逆心理虽然没有发展到不健康心理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当它遭受刺激,反应强烈时却也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等同于变态心理,但是已有变态心理的特征。从成都发生的“沈鹏弑母”案,到温州发生的砍死奶奶案,再到广东发生的少女杀死奶奶案,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杀害至亲的案例说明,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一定要加以重视,平时要能注意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地与其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地交流。
(二)内攻性问题
1.抑郁
常言道:“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这句话渐渐被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所打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饱尝愁滋味。因为青少年不需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青少年会抑郁,会有解不开的心事。但是,单就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交友障碍这些成年人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就足以摧垮部分孩子的心理防线。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1)内在因素,即与青少年本身的性格特征有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性格也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外向、乐观,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对生活抱有正面积极的态度。而有些孩子,则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与人交流,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的消极面,不善于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当生活中遭受意外挫折时,他们更倾向于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第二种类型的青少年往往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危人群。
(2)外在因素,即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及社会影响有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校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思想负担。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优良的物质保障但却忽略了与其心理上的沟通。同时,社会上评断标准的失误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分地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孩子内在品格的培养,认为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对。长此以往,青少年生活在迷茫,不自信,忐忑之中,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继而引发抑郁症,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酿成一桩桩的悲剧。
2.自残
据调查证实,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把自残行为当作宣泄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自残与自杀有着本质的区别,自残者也许没有自杀的念头,仅仅是希望通过残害自身身体的方式获得快感。常言:“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青少年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家庭的因素。不和睦的家庭,过多的童年不幸,父母管教太过严苛,或者经常性地遭到辱骂殴打等,都会引发青少年的自罚、自残行为。二是自我施压。有很多青少年太过追求完美,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成果的话,便会用自残的方式进行自我惩罚。三是从众效仿心理。据有关报道,两名台北中学生为表义气,竟约定同时用刀具割手腕,然后用相同的手帕包扎以作为标记。此等自残行为竟被同学们认为颇有勇气,十分英雄,纷纷效仿。青少年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不成熟,很多时候都是在盲目地追逐他们所认为的“潮流”。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自残现象已经越演越烈,各种关于青少年极端自残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
3.自杀
这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自杀可以分为:自杀威胁和自杀行为两类。前者是想用自杀对抗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动辄以自杀相威胁。这种行为可能源自于对于自我自尊心保护的逆反心理,其内心还是希望更好地生活。而后者则是由于悲观厌世所致,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往往这种青少年都深深地遭受常年抑郁的折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觉得生不如死,以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无论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自杀,还是作为一种目的的自杀,都反映出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不管何时,家庭教育的地位永远是最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人格塑造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就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溺爱型。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自我感觉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事实却是害了孩子,过分地溺爱,养成了一个个任性、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不懂得分享,难以合群。放任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优点不给予表扬鼓励,缺点不给予纠正。自认为这样做是效仿西方的自由教育方式,还有助于养成孩子不骄不躁的好品行。殊不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指路灯,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人生轨道上有着正确的行驶方向。此外,家长不注意自身的道德、思想修养,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和蛮横不讲理的不良品性。专制型。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干涉过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从自己的所有安排。孩子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私人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孩子稍加反抗,或达不到家长的预期要求,就粗暴地对待孩子,甚至出现体罚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反感越积越多,这不仅会影响与父母的感情,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过度教育型。家长对孩子总有一种过高的期望,自己曾经没有做到而后悔的事情,总希望子女能够替自己做到。这样就会不顾及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学特长,阅读书籍,参加各种比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留下了不良的心理隐患。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是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因素
中国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社会发展至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似乎成为评断一个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尺。在此单一的评价标准下,每一次考试都等同于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导致孩子心理超负荷运行。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孩子在题海中冥思苦想、死记硬背,整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双休日也要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学习,根本就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孩子因此身心疲惫,精神紧张,一遇不顺心的事如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紧张等,便恶劣情绪郁结心头,久而久之,遂成病态。曾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说:“我真怕考不上大学,老师说考不上大学的话,一辈子就完了,将来肯定没有多大的出息。”高考的竞争、升学的压力使她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青少年的身心还处于发育,待完善的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还十分稚嫩脆弱。学校不恰当欠科学的教育方式,会导致青少年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一旦没有考上理想学校就产生一定前途无望、理想成空的想法,最终抑郁成疾。
(三)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的同时,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的本土文化一直与外来文化处于一种持续冲突又相互妥协交融的状态。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目前很难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整合。文化的迥异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于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原有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其功能,新的价值观又比较零散杂乱而不成系统。这增加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难度,造成青少年在认知上的失调和行为上的失范,引起心中的迷茫、焦虑不适,行为出现偏差、越轨。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社会刺激因素增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噪音增多等,严重地干扰着中小学学生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健康。二是社会不健康因素增多,如充满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大量的计算机游戏软件等,十分容易让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沉溺其中。青少年网瘾问题,寒暑假宅童问题都严重妨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三是住宅越来越多地成为独门独户,生活越来越封闭,甚至出现了居住十几年还不认识周边邻居的情况,这严重限制了孩子与伙伴的交往,致使孤独感增加。青少年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使许多心理品格得不到发展和完善。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及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本源入手,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友好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消除父母与孩子的隔阂,还可以让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之爱,健康阳光地成长。首先,作为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愿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当彼此想法发生冲突时,不搞强权管理,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慢慢地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观念,同时也接受孩子的认知想法,从而对事物达成共识。
(二)学校科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非过分重视学习结果,按成绩把孩子等级化。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真正地放弃比较,理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不定期地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疏通。
(三)社会媒体环境积极引导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①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维护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这两中教育也是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面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
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 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 方法 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试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 儿童 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言必谈中考、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从家庭到学校,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被认为是没有“正事 ”的表现。有的学校评“三好学生”基本上也成了“一好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致使有的学生厌恶学校,逃避学习,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当前,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我们学校亦有类似情况,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各中小学虽然早就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更不要说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了。
“马家爵事件”足以使我们对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深思。我们的目标究竟是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用什么来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这个问题重新加以思考。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就目前状况而言,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的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二、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成长的需要。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
三、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是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需要,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由于以上的因素,所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家庭、社会环境都给当今的青少年的心理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注重与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切切实实抓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浅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摘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被关注度逐渐增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我国的一些政策的指引和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现状指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只有增加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认真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向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即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 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不仅应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更要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培养,使自身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不仅要充当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充当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心灵净化者,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如何指导中小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学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二、国家政策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早在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在1999年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提出:“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 教学方法 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育部在1999年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后,又于2002年9月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和指导。国家的重视大力的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这短短的20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大陆发展历史时间较短,保持着快速、高效的发展态势,也同时存在着底子薄、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学生德育教育相关文件,使得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种相关研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归纳起来目前理论界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课题所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和研究。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郑硕果,2011年)、《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余国良,200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余国良、王永丽2002)等。
(2)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例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肖�婵,2005)、《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评述》(张冲、孟万金,2006)、《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禹瑛,2005)等。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例如:《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潘珊红,2007)、《中小学多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陈国胜,200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误区与对策》(邱阳,2005)、《 传统文化 视野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隋立华,2012)。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现状及发展的研究。例如:《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现状及其对策》(严海辉,20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王莉杰,201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研究》(姚光勇,201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李照,2010)。
(5),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例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之一》(朱小敏,2010),《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本研究》(穆卉,201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张英,2002)。
四、结语
我国大陆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大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由于国家的重视和业内人士在各个领域不断的研究,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相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消极倾向,如观念陈旧落后形式主义严重,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等。为此,我们更应该进一步加强研究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摸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工作、咨询工作、宣传与普及工作研究工作等方面的不足,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教育决策部门制定更加符合实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提供依据,为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继续努力。
一、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二、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三、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四、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六、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
针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它的重要性也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二、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三、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四、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六、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搜狗问问扩展资料学校要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要将国外的科学理论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与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成才教育充分结合起来。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从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介、成才与学习心理、交往与情感心理、人格与意志品格、恋爱与性心理、择业与创业心理、心理健康的调适、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应用、自我觉知与心灵成长、心理健康与人才成长等角度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我们全社会都要正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家长和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从小就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密切配合起来,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希望那个可以帮到您哦!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推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希望那个可以帮到您哦!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推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它的重要性也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二、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三、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四、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六、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搜狗问问扩展资料学校要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要将国外的科学理论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与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成才教育充分结合起来。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从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介、成才与学习心理、交往与情感心理、人格与意志品格、恋爱与性心理、择业与创业心理、心理健康的调适、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应用、自我觉知与心灵成长、心理健康与人才成长等角度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我们全社会都要正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家长和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从小就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密切配合起来,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心理素质与大学生的发展密切联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大学教育中日渐重要,作用突显。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从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急迫性出发,突显辅导员的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对待心理健康教育态度的重要性,并对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指出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现今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见诸报端的屡见不鲜,大学生在面对学业、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都需要引导。校园中已暴露的由心理原因引发的行为问题不时发生,给学生、家庭和学校带来很多不良影响,阻碍了学生成才,顺利走向社会;不利于家庭幸福,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出了难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迫在眉睫。 一、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由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包括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心理活动的开展、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导等。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老师少,心理健康宣传力度有限,与学生的直接接触不够,使得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往往采取自己消化或者找要好的同学帮助解决,通过这些渠道不能解决的,也很少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帮助,转而采取逃避或压抑的办法,甚至极端的解决方式,酿成悲剧。 辅导员接触学生最为频繁,与班干部的联系密切,能够在第一时间充分的掌握学生情况。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与态度,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必要性。同时,辅导员还可以结合自身对学校生活的感悟与体验,对学生在校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预期,能够做到早预防、早干预。面对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难点问题,则可以主动联系学校心理机构提供专业帮助,辅导员是高校心理干预快速反应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将极大的增强心理工作的针对性,形成上下通达、反应迅速的有效工作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二、辅导员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是参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最基层的队伍,是教育管理最直接的实施者。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到高校稳定大局。在最初的人才甄选过程中,就应当注重对应聘辅导员的心理测评,不仅可以提高辅导员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认识,帮助其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同时也强化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其在工作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辅导员的积极心态、良好的个性特征及正向的情绪情感将直接影响师生关系。辅导员所展示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形象对辅导员人格魅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这种积极的影响将在实际的日常管理中得到体现,有利于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有利于构建和谐、顺畅的沟通平台。 三、辅导员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储备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仅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是不够的,高校还需要帮助辅导员提升心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壮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拓宽心理干预领域。 高校还应重视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知识储备直接影响其与学生的沟通的顺畅性,是有利于情感交流的。辅导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访谈技术,如:专注与倾听技术、情感反映技术、同理心技术、具体化技术、探问技术等。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心理专业知识,不仅是辅导员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所必需的,同时,还为辅导员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保障。 四、辅导员对待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 从岗位职责上讲,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第一步。 辅导员是学生的指导者与领路人。他们指导学生明辨善恶,正确对待社会的热点问题,最终帮助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仅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是不够的,高校还需要帮助辅导员提升心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辅导员需要培养对心理学的兴趣,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开展贴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主题班会活动或团体活动。辅导员要改变思想,积极配合,以班级为单位,以舆论为导向,积极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五、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目前,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还不现实,各高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开设选修课或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等。然而,总体上讲,心理健康的普适性教育还很不够,影响面和时空上的持续性都有待加强。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他们陪伴着学生度过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的一个群体,是对学生影响最为深刻与广泛的教育者之一。他们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他们比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更早的接触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或第一现场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高校辅导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肩负着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重要任务,他们在学生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情绪调整、应对挫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指导着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是不可替代。 六、几点思考 当前各高校都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相关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也日趋完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好的制度要突显好的效果,还有赖于各级职能部门和主要责任人,工作落实是关键,督导、抽样调查和考核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跟踪和考核制度还需要跟进。 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辅导员要注重倡导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关系氛围。联系实际,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行为训练和榜样示范,引导学生养成行为习惯。 辅导员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分析并且引导学生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帮助他们健康、顺利的成长成才。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同样可以收获实践经验,提升助人的能力,获得愉悦感与成就感。在这种助人的行为过程中,自我完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高校要鼓励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空间,可以采用鼓励辅导员自主学习,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工作,成为兼职的心理咨询师等多种方式,提高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与投入,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也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开辟多元化途径。 参考文献 [1]方丽英.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课题组.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3). [3]薛艳.高校辅导员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
青少年心理健康作文
导语:那些因为一时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那些因为所谓的失恋而自暴自弃的人,那些垂头丧气,脸上总是阴云密布的人,想想我们的丽姐,或许会有新的改变吧。下面是由我为你整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为自己描绘了桃花源般的精神家园。我们以为你的内心阳光明媚,我们以为你的人生桃花朵朵开。可我们没有想到,你会作出那样的选择!多少人为你握腕叹息,多少人暗中为你哭泣。你,一个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为世人留下美丽的诗篇,自己却长眠于冰冷的铁轨。可悲可叹,海子。我们读懂你的诗句,却读不懂你内心的忧郁。或许,你忧郁的眼睛常常诉说着你对生活的不满,对情感的无奈。可是,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内心世界展现给你的亲人或朋友?难道是对他们的不信任?或是,孤独的你已经习惯于孤独地咀嚼自己的孤独?我们不明白,你可以写出无数的经典之作,却不能道出你内心的苦闷?我们也不赞同,你用轻生的方式来倾诉你哭泣的内心。
有人说,你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但我说,你是一个内心封闭的人。内心封闭使你看不到外面的阳光,使你只会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独自饮泪。
现在,回想已随风而去的你,我们只有感叹。
最近,我常常想,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拥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否则,健壮的身体毁于一念之差是瞬间的事。相反,身体残缺,内心完美,却可以活出美丽的人生。你看07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丽姐”——李丽,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年轻时好不容易与轮椅说再见,可一场车祸又逼她不得不与轮椅长期作伴。试想,遭受这样不幸的命运,有多少人能坦然地面对?有多少人能够笑着去选择崭新的生活?有的人,或许只会整天以泪洗面,怨天尤人,甚至走轻生之路。我们的丽姐她说不,她穿上漂亮鲜丽的衣服,以“丽美人”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她要告诉人们,不幸的遭遇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道路,但健康积极的心态也可以改变不幸的命运。她认为,面对生活的磨难与挫折,坚强的意志诚然重要,但健康的心理又岂能忽视?因此,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和服刑人员,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她每天为很多人的心理健康而努力工作,她在努力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塑造美丽的人生。
我们比李丽幸运,因为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那我们又应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人生?那些因为一时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那些因为所谓的失恋而自暴自弃的人,那些垂头丧气,脸上总是阴云密布的人,想想我们的丽姐,或许会有新的改变吧。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谈到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中,他指出:"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475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适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动,内向性的人完成目标的动机强,适宜进行精细、准确的任务。同时,身体潜能能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得到发挥。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运动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与智慧技能有联系。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动作,也不是如同摇头那样简单的肌肉反应,他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动作技能,发挥人的的身体潜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心理上的修养,审美的修养不可想象。此外,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内在美的表现,也是美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例如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客观、全面、公允地看待问题,能正确地正视现实,热爱学习和工作,聪明才智得到正常发挥,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能正确评价,行为举止得体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现。又如对人富有同情心,诚恳,正直,正义,乐群,对学习与工作勤奋、细心认真、有首创性,不卑不亢,严于律己,自信、谦虚,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充满活力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的`思想还不成熟,成长过程中会面对许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利于青少年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青少年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青少年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青少年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首先,通过学习,使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了正确的认识。
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目标涉及到多个方面:有身体、精神、心理的整体和谐;有自我认同、自我更新与成长;有关怀、尊重与合群;有创造性人格;有应对挑战与困难的能力等。但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尽可能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理需要。对不正当的心理需要,要耐心说服,讲清道理,给予正确引导。其次,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而现代社会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带来升学、就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我们的老师也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从低效而劳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了当代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如网络成瘾、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学生、心理缺陷的学生等等,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培训中,聆听专家们列举的真实的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疾病,使我深深地意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身体力行,尽快地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再次,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学生心理问题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不能够只注重于各项制度的制定、实施,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经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他们个体的心理感受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长,也关系到班集体的建设的成败。特别是听了王磊博士的如何分析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怎样激励学生,怎样进行心理辅导等,这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措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我们最应关注的,我们要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的水平。对学生主要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改善心理稳定能力;增强智力和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心理优势和精神潜力,克服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对心理缺陷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和纠正教育,采取谈心、对话、座谈、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心理教育,也只有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班主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最后,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学生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学生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以上这些,是我的一家之言,这次培训学习收获是巨大的,但体会可能肤浅。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使自己看到许多不足之处,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还需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缺少创新性等,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青少年初期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还比较大的时期。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作者简介:莫肖杰(),男(壮族),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民族初级中学教师,主要从事数学和德育教学。从教二十年,多次荣获覃塘区优秀教师奖、教育教学成果奖、素质教育管理奖。
【摘要】青少年初期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还比较大的时期。加强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其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关键词】青少年初期;中学生;心理教育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角度上定义是以年龄为划分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心理学一般将未成年人心理发展阶段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初期——十七八岁。
小康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未成年人是我国公民不可学少的一部分——我国现有未成年人约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未成年期是个体生理、心理的各项指标活跃发展并成熟的时期,因此,是个体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时期。心理健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全的未成年人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同时,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现本文着重对青少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的现状,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以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
1 中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学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人才,促进国家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它将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是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中学生正值青少年初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面对生活环境、人生理想、现实等种种问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各种观念的冲突,利益的选择,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入痛苦、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有的甚至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而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由专职的教育者施加给学生并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从国外的调查来看,十多岁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卫生的情况令人担忧。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不良性格等问题。在中国,这种学生基本上得不到学校心理专家的帮助,绝大部分人还得忍受着教师、家长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交流个人问题,更有甚者休学在家。作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尽快地掌握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2 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从中国目前九年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品德的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抓得还是比较系统、比较有成效的,相比之下,心理教育还未得到应有重视。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看他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是否与同龄人身心特点保持一致,对所处的环境是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青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学生,有人称之为“狂飙期”或“极不稳定期”。在心理发展上自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和频繁的冲突。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意识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处于青春期尚未完成的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十分引人注意。表现为从开始比较单纯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其次,心理活动出现丰富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冲动性,有时可能表现为对人十分关心和同情,但同时可能毫无理由地欺侮弱小同学,或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发泄不满;有时对人积极、热情,有时又羞于表现对别人的好感。这种表现与过分冲动和不能自制密切相关。最后是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动,希望体验纯洁的爱情。性的成熟对于青春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生理本身的变化,更在于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性成熟直接导致性意识萌动产生对异性的倾慕,对异性的迷恋、需求,需积极疏导。
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增强中学生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影响他们心理素质的因素。
来自学校的因素。(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不少学生带着新鲜感进人初中学校,但在入校后却发现现实的环境与条件并不完全像他们想象中的完美,于是萌生一种剧烈的失落感、挫折感,从而滋生了孤独与紧张情绪。(2)教育过程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片面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不健康校园文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3)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学生主观方面看,引起心理问题的症结重要的还是认知方面的原因,如有的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有的却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等等。
来自社会的因素。由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必然会给学生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社会不良文化辐射到校园,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堕落和腐败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摧残学生的心灵,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是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的产物,它的出现减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速了信息间的传递。网络的不断丰富和网吧人气的不断攀升,使网吧由原始的一个学习休闲场所转变成了娱乐休闲中心。社会人员越来越复杂,使得网吧的环境越发的恶劣。而爱玩是青少年的一大天性,所以也就对此抱有着浓烈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引下使得他们对游戏变得着迷,也就形成了瘾。使得资质还未成熟的他们被网络中的五颜六色的虚拟世界所迷惑,深陷其中。
来自家庭的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是有的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不良心理反应。二是有的过分的满足孩子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过于呵护,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也责怪老师教育不当,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理素质。三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因而丧失信心,放任自流,从而导致学生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任性个性。
3 提高中学生心理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强化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各种心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促进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提高其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工作无时不刻地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所以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摸索探讨,逐步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和完善解决学生心理的手段和方法。辅导员、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道德动机,把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辅导员、班主任还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和理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宽容有度、严于律己。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使学生明确生活目的,端正生活态度,排除情绪困扰,克服意志缺陷,培养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纠正认知偏差,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首先要净化校园环境,倡导校园文明风气,提倡健康娱乐生活。学校应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加强校报、校刊、校广播电视、板报等建设,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其次要改变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心理完善和健康成长。要树立育人的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走出过去重智轻德,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的误区。最后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发挥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长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观念,规范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强化挫折教育的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危机事件,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渠道,而不是采取一些有害的消极处理方式。为此,应该在学校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及时甄别、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采取主动跟踪服务的方式,把学生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学校要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开设心理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等,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一个倾吐的场所和机会,使他们的心理困惑和压力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手段宣泄出来,避免他们因心理失衡作出于己无利、于社会有害的行为。
青少年正处在心理、生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都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面临着求学、求职等重大人生课题,心理的紧张度和心理困扰很大,再加上由社会变革的加速带来的压力增强、竞争加剧、社会刺激多样化,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困惑进一步增加而且复杂化。然而,也正因为青少年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所遇到的很多心理困惑通常只是暂时性的。因此,对青少年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进行释难解惑,提供调适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防止产生偏差心理;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可以及时发现他们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疏导错误认识,矫正不良行为,排解消极情绪,从而避免和减少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个性,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青春期 教育 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春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人体生理知识、青春期性健康、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营养、疾病预防、保护环境、体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预防伤害、掌握健康的生活技能,促进心理健康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青春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青春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266214即墨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1 逆反心理的概念、表现形式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他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主要表现有:
不接受教导 情绪上的敌对意识,行为易产生偏激,往往与老师家长所要求的背道而驰,从而满足自身所谓的“独立意识”以及“自理能力”。这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情感冷漠 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交往,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容易产生自卑感、孤僻感,对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影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这是逆反心理的内在表现形式。
易走极端 他们感觉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渴望所谓的理想世界,离家出走,乃至轻生念头,不计后果来彻底的“放松自己”。这是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而且往往难以挽回。
2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影响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青春期心理因素。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变化。自尊心逐渐增强,使得他们当自己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时,他们就会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家长老师阻碍了他们的自由,轻视自己,从而产生了反抗心理。于是,他们要求扩大自己的权利,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要求一定程度上与成人平等,并且竭力使成人承认这一点。
其次,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独立意识逐渐增强。青少年在谋求获得独立的过程中,当成人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并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监护、指导,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就抱怨,并且提出抗议。随着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喜欢自作主张,“谋求独立”意识成为重要的心理倾向,
家庭教育 因素
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青少年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一半以上,父母 对子 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于严格,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家长提出的要求超出了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家长常常摆出封建家长的威风,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少年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
更有甚者,采取“大棒政策”,当子女不按自己要求做,或者达不到自己的满意程度时,就会使用暴力,体罚青少年。这种“大棒政策”,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成长,使青少年行为偏激,有时可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
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公正。每个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但正是由于老师的这种看似正确的“偏见”,造成所谓的“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产生憎恶情绪,上课故意捣乱,与老师作对等。老师的不公正待遇使青少年产生逆反情绪,并且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其心理。对青少年来说,班集体就是一个微型社会,他们在相互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是谋求在同龄人群体中使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个性的对立与社会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3 逆反心理的解决对策
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看到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对出于你的关心。而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
青少年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尽量缩小“代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做到同学生心理相容。
教育者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发挥他们的 想象力 、创造力。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即使一时犯了什么错,也不要横加指责。教育者应耐心地让孩子自己 总结 经验 教训,不断更新自己、突破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心理变化和特点,调节好心理状态,使他们心理品格有所升华,使青少年自察、自治,净化健康人生,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事事要抱有“我能行”的自信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丁志强.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2] 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
[3] 沃建中.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科学出版社,2000.
[4]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摘 要]青春期是一个人从 儿童 向成年人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突变,不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处在这个时期的聋哑学生,生理发育已渐渐成熟,但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这种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步,使得他们在青春期产生了不少心理和行为的问题,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试图通过挖掘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状况,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出对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实施矫治的有效 措施 ,以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
[关键词]青春期 聋哑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2095-3437(2014)07-0052-03
聋哑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生理发育已接近成人,但由于自身缺陷的影响,心理成熟相对滞后。他们常常不能克制自己而被外界现象所干扰,从而产生各种烦恼,急需帮助及引导。因此,需要适时地给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青春期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
一、青春期聋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
(一)自我意识不够稳定,意志力薄弱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同时他们的意志力仍很薄弱,不愿意事事处处受家长和教师的控制和约束,表现为冲动和逆反。如在学校里,教师批评一两句,他们就有可能离校出走,甚至放弃学业;在家里,父母一两句过重的话语,他们就会对父母不理不睬,甚至还可能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有的青春期聋哑学生不愿和健全人多接触,他们因听觉障碍而感到自卑,生怕被别人嘲笑,遇事畏缩,缺乏竞争的勇气。
(二)情绪起伏大、变化快
青春期聋哑学生情感体验深且丰富,但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意气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但不懂如何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有的聋哑学生对人际活动产生偏见和误解,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关系疏远,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有的聋哑学生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尤其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极易激动,乱发脾气还不听劝告。
(三)早恋与性心理问题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性意识觉醒,但是对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他们了解青春期知识的 渠道 少,对这方面的知识处于羞涩难于启口而又渴望了解的两难境地。有的聋哑青少年的对自己的性特征变化感到疑惑、害羞和焦虑不安,对异性的变化表示出好奇、关注等,喜欢接近异性,产生对异性爱慕、追求的动机,若恋爱不成会因此而苦闷,自暴自弃。
(四)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倦怠
青少年时期是聋哑学生人生成长的阶段,学习依然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也是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石,然而他们此时的种种心理困扰,也大多由学习而来。多数聋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为学习而学习,缺乏对学习必要性和学习目标的认识,对学习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有的聋哑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自主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坐等教师抄给他们标准答案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有的聋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不高,极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不良心理。有的聋哑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自尊心受到打击,容易造成思维迟钝、情绪躁动等学习心理倦怠现象。
(五)其他不良行为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受损,语言水平低,与健听人有着明显的沟通障碍。受身体缺陷的限制和自身 文化 及经验等各方面的束缚,他们的道德观念较为模糊,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家长的宠爱极易让他们形成骄横、任性的性格,在学校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逃学,甚至爬墙出校,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还有的学生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个别学生出现早恋现象,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严重地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青春期聋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自我因素
听觉障碍的自身缺陷使聋哑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被堵塞,缩小了他们直接接触客观世界的范围。感知活动贫乏、单调,听觉障碍带来的认知、思维等方面的与众不同,引发出聋哑学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沟通受限、职业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聋哑学生的认知、 人际交往 等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诱发了他们的自卑、孤僻、急躁、猜疑等不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根源
家庭是对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后天环境因素。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内容等家庭因素对聋哑学生的个体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教养方式对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危害最大。在家庭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往往会形成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稳定性差等特点;严厉粗暴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这会造成孩子青春期创伤性体验,形成有缺陷的个性。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现状,对聋哑孩子的教育不知所措,缺乏塑造培养意识;有的家长虽有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但由于不了解聋哑孩子的身心特点,或无法与聋哑孩子正确交流,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不当的教育 方法 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聋哑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使他们形成异常心理。
(三)学校方面
聋哑学生,尤其是寄宿的聋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育思想、学校的氛围、教师的素质、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 教学方法 、手段等,都会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特殊的作用。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对学习成绩不好又常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没有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而是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和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的教师对批评和赞扬的度把握不好。此外,因聋哑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交往方式,他们之间的各种行为和习惯能够相互影响,如比吃穿、打闹、不讲究卫生、不尊敬教师,甚至打架、早恋、破坏学校内外公共秩序等,个别学生因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盲目效从。 (四)社会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使一些聋哑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这滋长了他们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社会上成年聋哑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聋哑学生同样有着影响和诱惑作用。社会上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着对聋哑人的歧视现象,缺乏聋哑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这些都影响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关爱青春期聋哑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公平、公正地对待聋哑学生,使他们拥有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教师应多关怀聋哑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聋哑学生,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避免他们产生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师要对聋哑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与真诚的沟通,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和矫正,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教师要营造班级教室良好的心理氛围,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多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语气,并且加强对聋哑学生的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展示自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使他们在学习问题上能保持心理平衡,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积极健康的集体氛围
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使聋哑学生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在班级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会等形式,经常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帮助聋哑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开展“我做班级小主人”、“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勇敢地发言、讨论。教师应鼓励聋哑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地肯定,在活动中形成融洽、民主的氛围。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引导学生参加 篮球 赛、书画比赛,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组织聋哑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和健全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社会家庭中的一员,从而使聋哑学生在心理上有归属感,能在交往中不断克服自卑心理,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三)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聋哑学生同正常学生一样,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男女体形明显分化。面对这些生理上的变化,聋哑学生会感到困惑甚至惊恐。也有聋哑学生在青春期思想变得活跃,开始关注异性,很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讲解有关青春期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可以利用集体授课,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如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授青春期健康心理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男、女同学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指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不要过早陷入感情问题,预防早恋等。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如针对女生单独讲解经期卫生知识,教给她们青春期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相关的课外读物,教导他们养成正确、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多渠道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利用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给全体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教师应根据各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以教师传授为主导进行教学,让聋哑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活动或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聋哑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在各种模拟情境中感悟生活,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到良好的心理行为。
2.建立青春期聋哑学生档案,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学校要建立聋哑学生档案,关注他们的心理、生理的细微变化,开展心理辅导,使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及时矫正行为偏差。采取的方式可以有即时性心理辅导、咨询与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青春期聋哑学生进行个别的定期心理咨询和疏导。随时接受有心理异常学生的咨询,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使其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团体心理辅导能满足相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青春期聋哑学生都有着相似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也接近,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暖身活动、游戏体验、主题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在真诚、尊重、开放、轻松的团体氛围中学会团结,能勇敢地表达并展示个人形象,从而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辅导内容以个体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如针对青春期的聋哑学生充满对异性的好奇,有强烈接近异性的欲望,开展主题为“好感不代表爱情”的团体辅导。针对青春期聋哑学生情绪、情感的起伏多变,可开展主题为“学会表达多变的情绪”、“学会跨越青春期的误区”以及“被人误解怎么办”等团体心理辅导。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选出的辅导内容安排专人专时辅导。
(五)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学校、家庭应该合力重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多与聋哑学生的家长加强沟通,利用家访、家长学校等途径,同家长共同探索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家长提供一些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等。告知家长不能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防止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多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改善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在家庭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选择民主的家教方式,营造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家庭气氛。处在青春期的聋哑学生,有时候交谈是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可以用书面交流的方式进行对话,这样既能避免面谈时的紧张不安,又能达到与亲人进行心灵交流的目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交流活动,家长们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和经验,便于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六)开展法制教育和 安全教育 ,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聋哑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为此,我们要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学校还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避免聋哑学生结识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教师应给予及时引导。学校还应争取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大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禁止聋哑学生进入。
总之,青春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正确引导聋哑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矫正,并进行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正香.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现代特殊研究,2010(4):34-35.
[2] 周志英.聋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07(12):19-21.
[3] 张凌燕, 蔡亚珍.聋哑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0(7):25-28.
[4] 陈虹,郑小东.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5-86.
浅谈青少年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三大关系论文
【摘要】心理学认为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青少年也就绕不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际关系中,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三大关系相辅相成,其和谐程度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家长应重建青少年的家庭地位,形成理解信任型亲子关系;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形成合作型师生关系;青少年应以尊重和真诚为基础,形成互惠互利的同伴关系。同时,家长、教师和青少年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三大关系呈现出最大程度的和谐状态,从而有效提升青少年人际关系,达成青少年理想的乐群标准。
【关键词】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1前言
有一则“封丘14岁女孩给男友买奥迪 ,车没买成与男友闹僵”的新闻令人惊讶不已,售车人员担心女孩是有道理的,因为女孩心智不成熟,但我们不禁要问:家长哪去了?再联系到上海复旦大学“4·1投毒案”中研究生黄洋被舍友林某投毒致死,网上一片谢同学舍友不杀之恩,青少年是否也意识到学校同伴关系如此危险?还有类似去年“岳阳一高二学生不堪老师过重批评跳楼自杀受伤”的新闻数不胜数,我们广大教师不得不反思。从种种类似的事件中我们应该看到,当下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源于学习上的挫败或不满,而是源于人际关系,有的是同伴关系,有的是师生关系,有的是亲子关系,本文将之称为“三大关系”。无论是哪种关系,它们在青少年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中都显得多么重要和紧迫。
心理学认为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青少年也就绕不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那么如何判断一名青少年人际关系心理是否健康呢?据我国比较权威和代表性的林崇德心理健康标准认为,青少年正常人际关系方面的心里健康表现是乐群,主要体现在能互相了解对方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并关心他人的需要,能真诚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能积极沟通和主动交代,能保持个性和人格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三大关系相辅相成,其和谐程度与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呈正相关。
2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三大关系”
在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群体里,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看似独立的平行的,实际上是交叉的,三者互相影响,可以说是“正+正+正=正强化”、“负+负+负=负强化”,又可以说是“乐+乐+乐=其乐无穷”、“恶+恶+恶=其害无穷”,它们的积极作用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其消极作用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有一者弱化则乐群程度减分,每一种关系的和谐程度不同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又不一样。
青少年成长最迅速的是其社会性需要,家长、教师必须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成长。成人应摆脱儿童时期根据自己想达成的目标输出教育的方式,而是需要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来进行教育,才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同样,青少年自身对同伴关系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
家长应重建青少年的家庭地位,形成理解信任型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毫无疑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对青少年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但很多家长都在付出大量的努力后,结果只能埋怨孩子不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子冲突是家庭成员间缺乏交往和沟通的技能所致。
家长要理解青少年对自我的认知是迅速的,也是具体的。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已经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渴望独立,希望提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青少年都希望父母把自己当朋友,以平等的视角来对待自己。显然,父母必须意识到要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把孩子当成可以学着商量参与家庭事务的角色,才能适应孩子的成长;正视孩子成长中的变化并加以引导,才是积极的抚养行为。
理解和信任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在青少年需要独立的时候父母要懂得适当放手,在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要给予一定的鼓励;父母既不能无条件服从和满足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无条件要求孩子服从自己。
眼下多是独生子女,核心家庭是6位大人管一个小孩,单亲家庭小孩则没人管,有人受到溺爱娇惯,有人被放任自流。如: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又或者家长的专制粗暴、强迫压服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例如想给男友买奥迪的女孩,父母离异不在她身边,她会非常缺乏爱、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青少年在成长中需要上述这些情感上的“心理营养”的程度不亚于吃饭的需要,但往往很多家长都忽略了。
再者,青少年处理与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时,他们会借鉴父母处理亲子关系的方法和技巧,以迁移到其他关系中,所以说亲子关系在他们的成长中是一个基础,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积极作用。
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形成合作型师生关系。
谁都知道学生白天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学习度过的,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而以往讲到师生关系,很多人都只想到学生应该如何适应教师,教师内省的.机会很少。实际上,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才是师生关系的主导,要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肩负很大的责任。
皮连生在《学与教的心理学》提到中国中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教学方法好、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人对事公平合理、负责任、守信用、有政治头脑、关心国家大事、讲文明、守纪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除去对教师教学上有要求,还对教师对师生关系上有要求,比如耐心温和、容易接近、严格要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人对事公平合理、负责任、守信用。下面着重讲一下尊重、公平和诚信。
新型的师生关系又可以说是一种合作关系,既然是合作,那么在共同的目标面前,尊重是前提。“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 ?尊重学生不仅包括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劳动,还包括学生的人格、隐私……
同时教师与每位学生的教与学的合作过程必须体现出公平,亦即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所有的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教师决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对待后进生应该给予更多的爱心及宽容。
而“诚信”这个词不只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必须实事求是;答应了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
岳阳受批评跳楼的高二学生,其左手背上写着“为什么没一个人相信我”。可见,学生在接受批评时感到自己被“冤枉”了,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情绪激动产生了不良的后果。教师应在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其犯错的实情,了解其原因、过程及其他相关因素,再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沟通。
合作的师生关系实际上也是人际互助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青少年应以尊重和真诚为基础,形成互惠互利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同伴,他们在与同伴们建立亲密的友谊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同伴关系里可能是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也可能是同伴群体。在这种社会性需要中,青少年渴望获得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与交往的需要,同伴的影响非常明显,对他们的发展具有父母和老师都无法取代的作用。
和家长、老师的交往不同,家长和老师于青少年而言都是成年人,有着垂直关系,而同伴大多为同龄人,有着水平关系。这种水平关系的好处是大家以信任为基础,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为准则、相同的兴趣等。因为大家是平等的,所以可以在交往中或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负面情绪宣泄,获得宽慰、理解和同情,克服心理障碍和情绪困惑;或分享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青少年自我观念和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增进自我价值。这时候他们最害怕被孤立,会尽量避免自卑感。
复旦大学“4·1投毒案”中林某身上折射出和青少年一样所需要的自我价值认同。对应到青少年同伴关系中,是对自己认可的不足,是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实际上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别人交往或尊重,变得无法包容他人。
有个家长曾经讲过他儿子的故事。他儿子的朋友在学校老是被别人欺负,但每次都不吱声,都是他儿子帮朋友出头。有一天,他朋友又被欺负,这时候朋友进行了积极的反抗。他儿子回家后跟他说:我朋友今天终于敢对别人说不了,我真替他开心。这位家长讲到这里是很欣慰的,孩子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并关心他人的需要,能真诚地赞美。
同伴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真诚的基础上,青少年在这场关系中应该互相理解宽容、互惠互利,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心里健康非常重要。
3、各方应加强学习,提高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切人际关系都是两元结构关系,在教育中体现出的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开展青少年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单一方面的关系中的相关人员的事,而是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甚或学生,都需要学习,从而提高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对于青少年人际关系中的三大关系而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青少年同伴之间的关系靠的是共同愿景——心理认同感,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缺乏共同愿景、缺失心理认同感和认知统一性,则教育难有效果。
教师应寓教于学,提高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能力。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投入工作。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学校应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既要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又要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乐群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而作为班主任,应特别注意:应强化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他们的心理宽度,使他们即使在遭遇负面情绪时也能合理排解,不对别人施以“冷暴力”;不孤立那些性格内向同学,其中包括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经常批评、或常给老师打同学“小报告”的学生;其次,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外貌不好看以及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第三,那些学习特别好或家庭条件特别优越的学生,也会成为学生中的“孤岛”,因为这些“骄子”之类的焦点人物,很可能由于过于强势,或言行上的不当而引来同学的嫉妒、敌意与抵制。
家长应加强理解和沟通,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对家长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为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建立支持性的环境,让家长充分认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很多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障碍与行为异常本身就是源于消极的成人错误指导。家庭是每个青少年首要的成长环境,家长必须意识到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等对孩子身心的影响很重要。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家长对此要有心理准备,要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干预和指导。
家长要改变对孩子儿童时期的教育方式,正视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在家庭中平等相处,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和来自家人的爱。一方面,应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提高他们的与人交往技巧,增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学会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培养和维护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青少年要加强学习,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教师是需要学习的,更需要学习的是青少年。青少年不但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学做一个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而且还要不断提升这种能力,为自己负责,做一个引导自己走向正确的生命方向的人,充满正能量的人。
青少年首先要学会了解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能力的高低、品格的优劣等,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还要积极地评价自己,包括优缺点和长短处,并能正确地对待,不好的方面要勇敢面对,不断提高,超越自我,更要了解自己的快乐和不快乐,学会反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此外,青少年还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在保持个性和人格的同时,寻找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兴趣的同伴,客观认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结果等,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适应环境,用快乐的心情面对他人,将孤独冷僻消解于无形中。
在家庭中,青少年在体验到父母关爱的同时,要学会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在学校里,能明确师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并关心他人的需要,能真诚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能积极沟通。
总的来说,如果青少年能正确地认识自我,那么他就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从而改变自己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进一步完善自我。
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青少年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里健康水平。在青少年人际关系的三大关系中,只有家长、教师和青少年互相理解和积极沟通,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达成青少年最佳的乐群效果。
4结束语
本篇论文整体介绍了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中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及关系各相关方如何加强学习,提高自我教育和被教育的能力,最终合理达成青少年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目的。但其中有的地方研究得还不够深入,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启珍 杨黎明《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9~73页。
[2]吴发科《心本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9页。
[3]童心 符明弘《青少年亲子亲合与父母意识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第46页。
[4]孙康 《批评讲究艺术,师生关系更和谐》,《神州》,2013年 第15期,第57~57页。
[5]林海亮 杨光海 《教育心理学——为了教与学的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2~58页。
[6]韦洪涛 《学习心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25~30页、第61~70页。
[7]皮连生 《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3~48页。
青少年初期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还比较大的时期。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作者简介:莫肖杰(),男(壮族),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民族初级中学教师,主要从事数学和德育教学。从教二十年,多次荣获覃塘区优秀教师奖、教育教学成果奖、素质教育管理奖。
【摘要】青少年初期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还比较大的时期。加强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其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关键词】青少年初期;中学生;心理教育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角度上定义是以年龄为划分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心理学一般将未成年人心理发展阶段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初期——十七八岁。
小康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未成年人是我国公民不可学少的一部分——我国现有未成年人约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未成年期是个体生理、心理的各项指标活跃发展并成熟的时期,因此,是个体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时期。心理健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全的未成年人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同时,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现本文着重对青少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的现状,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以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
1 中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学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人才,促进国家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它将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是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中学生正值青少年初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面对生活环境、人生理想、现实等种种问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各种观念的冲突,利益的选择,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入痛苦、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有的甚至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而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由专职的教育者施加给学生并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从国外的调查来看,十多岁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卫生的情况令人担忧。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不良性格等问题。在中国,这种学生基本上得不到学校心理专家的帮助,绝大部分人还得忍受着教师、家长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交流个人问题,更有甚者休学在家。作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尽快地掌握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2 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从中国目前九年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品德的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抓得还是比较系统、比较有成效的,相比之下,心理教育还未得到应有重视。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看他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是否与同龄人身心特点保持一致,对所处的环境是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青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学生,有人称之为“狂飙期”或“极不稳定期”。在心理发展上自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和频繁的冲突。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意识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处于青春期尚未完成的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十分引人注意。表现为从开始比较单纯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其次,心理活动出现丰富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冲动性,有时可能表现为对人十分关心和同情,但同时可能毫无理由地欺侮弱小同学,或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发泄不满;有时对人积极、热情,有时又羞于表现对别人的好感。这种表现与过分冲动和不能自制密切相关。最后是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动,希望体验纯洁的爱情。性的成熟对于青春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生理本身的变化,更在于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性成熟直接导致性意识萌动产生对异性的倾慕,对异性的迷恋、需求,需积极疏导。
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增强中学生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影响他们心理素质的因素。
来自学校的因素。(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不少学生带着新鲜感进人初中学校,但在入校后却发现现实的环境与条件并不完全像他们想象中的完美,于是萌生一种剧烈的失落感、挫折感,从而滋生了孤独与紧张情绪。(2)教育过程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片面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不健康校园文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3)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学生主观方面看,引起心理问题的症结重要的还是认知方面的原因,如有的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有的却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等等。
来自社会的因素。由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必然会给学生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社会不良文化辐射到校园,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堕落和腐败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摧残学生的心灵,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是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的产物,它的出现减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速了信息间的传递。网络的不断丰富和网吧人气的不断攀升,使网吧由原始的一个学习休闲场所转变成了娱乐休闲中心。社会人员越来越复杂,使得网吧的环境越发的恶劣。而爱玩是青少年的一大天性,所以也就对此抱有着浓烈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引下使得他们对游戏变得着迷,也就形成了瘾。使得资质还未成熟的他们被网络中的五颜六色的虚拟世界所迷惑,深陷其中。
来自家庭的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是有的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不良心理反应。二是有的过分的满足孩子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过于呵护,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也责怪老师教育不当,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理素质。三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因而丧失信心,放任自流,从而导致学生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任性个性。
3 提高中学生心理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强化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各种心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促进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提高其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工作无时不刻地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所以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摸索探讨,逐步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和完善解决学生心理的手段和方法。辅导员、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道德动机,把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辅导员、班主任还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和理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宽容有度、严于律己。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使学生明确生活目的,端正生活态度,排除情绪困扰,克服意志缺陷,培养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纠正认知偏差,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首先要净化校园环境,倡导校园文明风气,提倡健康娱乐生活。学校应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加强校报、校刊、校广播电视、板报等建设,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其次要改变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心理完善和健康成长。要树立育人的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走出过去重智轻德,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的误区。最后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发挥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长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观念,规范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强化挫折教育的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危机事件,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渠道,而不是采取一些有害的消极处理方式。为此,应该在学校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及时甄别、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采取主动跟踪服务的方式,把学生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学校要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开设心理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等,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一个倾吐的场所和机会,使他们的心理困惑和压力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手段宣泄出来,避免他们因心理失衡作出于己无利、于社会有害的行为。
青少年正处在心理、生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都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面临着求学、求职等重大人生课题,心理的紧张度和心理困扰很大,再加上由社会变革的加速带来的压力增强、竞争加剧、社会刺激多样化,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困惑进一步增加而且复杂化。然而,也正因为青少年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所遇到的很多心理困惑通常只是暂时性的。因此,对青少年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进行释难解惑,提供调适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防止产生偏差心理;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可以及时发现他们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疏导错误认识,矫正不良行为,排解消极情绪,从而避免和减少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个性,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原因,进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责与义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前,威胁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行为异常,甚至导致犯罪的主要诱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21世纪体质健康研究工作更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
有关文献报道近4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大的因素来自家庭,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以及家庭教育失当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家庭因素。这种家庭的青少年心理相对敏感、多疑,心理承受能力差,自责、自我否定是他们的主要心理特点。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其次是学习,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部分,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就为恐惧、厌学。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减负”、不搞排名,但学生课业繁重,月月排名,如此激烈的竞争,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升学,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包括情绪、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往往处于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状态。最后是社会环境与人际交往,随着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情绪感染,甚至是影视作品所追求的享乐、暴力等不良风气,都会对他们人生观、价值取向产生影响。青少年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求,以及情感丰富的特点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重视感情的交流,当被人误会、议论甚至发生纠纷时,往往就会自我封闭,自我否定。
2青少年的心理现状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竞争性的增强,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导致在校青少年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过重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被父母疏远、娇生惯养、在家称大王在外懦弱的儿童,腼腆抑郁的青少年等都经常因孤独而烦恼。这类儿童和青少年,和大家一起做某件事时,由于技术差、经验不足,经常感到失败的威胁。因此,感到和大家一起玩还不如一个人玩。从中学升入大学,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而一些学生从一切都由父母操办进入一种一切靠自己动手的生活环境,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同学甚至把脏衣服打包邮寄回家清洗。不能很快适应生活环境导致一些同学情绪不稳,甚至有人萌发了退学的念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
由于学习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未来就业选择等方面,学习压力增大,导致一些学生学习信心上的失落。由于青少年都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个人素养、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感到沟通困难,找不到一个可放心的,无利害冲突的倾诉对象,长此以往,就易形成青少年中人际敏感、偏执、冷漠的心理倾向,危害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青少年对成功期望值过高,当遇到挫折、生活不幸时都会将他从豪情万丈的理想世界里拖入到痛苦的现实深渊中,所谓自责就是责备自己。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称为自责倾向。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自责、自我卑视、自我轻蔑。这种状态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调节不好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自信心及积极人生观的建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引起他情绪上的强烈反弹,特别是情感上的纠葛,更容易引起消极情绪的蔓延。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情绪上阴影,就会对意志力不坚强,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以至于酿成悲剧。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这些称为冲动倾向。这种想干危险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观念,是因为内部具有焦虑倾向而产生的。
3对策
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即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有关研究也早已证明:心理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便会通过一定途径导致生理疾病。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就会有可能相互转化,导致病上加病。所以,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对预防和治疗生理、心理疾病,确保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极为重要。体育运动与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无论是强度、内容还是运动形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足球比赛需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不怕困难、团队协作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豁达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因而重视体育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生理与心理的抗压能力,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丽君.影响浙江省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3(4):19-22.
[2]高发民.体育心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袁存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44-46.
[4]伍国典,张程立.青少年视力低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8(1):29-31.
[5]梁兵.关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由于确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例如:马斯洛认为充分自我实现的青少年就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而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认识、能够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具有稳定与协调的人格结构的青少年才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具有以下几种标志:一是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长处感到自豪,又不因自己的缺点而感到沮丧,保持自尊,自信;二是有理想,生活有目标,既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又能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三是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接纳他人的短处,以包容、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欣赏多于憎恶;四是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保持行为协调,心理平衡;五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待事物乐观开朗,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所以,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威克曼根据青少年不适应行为的指向将其分为外攻性问题和内攻性问题,外攻性问题与对待他人有关,如旷课、挑衅、反抗、不合作、撒谎、盗窃、打架、破坏公物等叛逆行为;内攻性问题与对待自我有关,如退缩、消极、悲观、自卑、自残、自杀等自我贬低行为。威克曼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外攻性问题,高估其严重性,并想尽方法对青少年的叛逆行为进行约束。而时常被忽略的是具有自贬性的内攻性问题,其往往是青少年出现叛逆行为的根源。所以,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内攻性问题。只有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外攻性问题
1.自私
都说“自私自利,是立人达人之障”,但是处于转型期的青少年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私心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风气盛行。所以,有很多人说,自私是人之本性。正如一句民谚所说,自私自利从来弄不明白,究竟它是全人类的一部分,还是全人类是它的一部分。其实,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的自我概念如同一张白纸。在经过无我有物、有我无物和物我整合三个阶段的顺序发展之后,儿童健康的自我概念才逐渐发展出来。在这个三个阶段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并灌输类似“只扫自己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思想,以及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导致有些青少年仍然停留在有我无物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由自我概念发展障碍所导致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就是自私和没有责任感,凡事只看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会间接地导致青少年出现人际交往危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自私不仅仅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观念,同时又是引发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2.叛逆
引起青少年叛逆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由于身心发展不同步。青少年时期身体迅速发育,使其产生长大成人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不依赖家长、老师独立做很多事情。但是事实上,青少年时期只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其能力还是不足的,思考问题还是幼稚的。所以,在家长和老师眼中,青少年仍然是需要指导和照顾的小孩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自然会引起青少年内心的反感,他们的成人感驱使他们去反抗。由于担心自己的存在被忽视,青少年往往也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以渴求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叛逆心理虽然没有发展到不健康心理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当它遭受刺激,反应强烈时却也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等同于变态心理,但是已有变态心理的特征。从成都发生的“沈鹏弑母”案,到温州发生的砍死奶奶案,再到广东发生的少女杀死奶奶案,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杀害至亲的案例说明,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一定要加以重视,平时要能注意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地与其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地交流。
(二)内攻性问题
1.抑郁
常言道:“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这句话渐渐被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所打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饱尝愁滋味。因为青少年不需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青少年会抑郁,会有解不开的心事。但是,单就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交友障碍这些成年人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就足以摧垮部分孩子的心理防线。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1)内在因素,即与青少年本身的性格特征有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性格也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外向、乐观,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对生活抱有正面积极的态度。而有些孩子,则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与人交流,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的消极面,不善于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当生活中遭受意外挫折时,他们更倾向于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第二种类型的青少年往往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危人群。
(2)外在因素,即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及社会影响有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校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思想负担。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优良的物质保障但却忽略了与其心理上的沟通。同时,社会上评断标准的失误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分地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孩子内在品格的培养,认为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对。长此以往,青少年生活在迷茫,不自信,忐忑之中,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继而引发抑郁症,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酿成一桩桩的悲剧。
2.自残
据调查证实,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把自残行为当作宣泄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自残与自杀有着本质的区别,自残者也许没有自杀的念头,仅仅是希望通过残害自身身体的方式获得快感。常言:“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青少年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家庭的因素。不和睦的家庭,过多的童年不幸,父母管教太过严苛,或者经常性地遭到辱骂殴打等,都会引发青少年的自罚、自残行为。二是自我施压。有很多青少年太过追求完美,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成果的话,便会用自残的方式进行自我惩罚。三是从众效仿心理。据有关报道,两名台北中学生为表义气,竟约定同时用刀具割手腕,然后用相同的手帕包扎以作为标记。此等自残行为竟被同学们认为颇有勇气,十分英雄,纷纷效仿。青少年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不成熟,很多时候都是在盲目地追逐他们所认为的“潮流”。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自残现象已经越演越烈,各种关于青少年极端自残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
3.自杀
这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自杀可以分为:自杀威胁和自杀行为两类。前者是想用自杀对抗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动辄以自杀相威胁。这种行为可能源自于对于自我自尊心保护的逆反心理,其内心还是希望更好地生活。而后者则是由于悲观厌世所致,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往往这种青少年都深深地遭受常年抑郁的折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觉得生不如死,以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无论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自杀,还是作为一种目的的自杀,都反映出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不管何时,家庭教育的地位永远是最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人格塑造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就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溺爱型。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自我感觉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事实却是害了孩子,过分地溺爱,养成了一个个任性、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不懂得分享,难以合群。放任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优点不给予表扬鼓励,缺点不给予纠正。自认为这样做是效仿西方的自由教育方式,还有助于养成孩子不骄不躁的好品行。殊不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指路灯,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人生轨道上有着正确的行驶方向。此外,家长不注意自身的道德、思想修养,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和蛮横不讲理的不良品性。专制型。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干涉过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从自己的所有安排。孩子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私人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孩子稍加反抗,或达不到家长的预期要求,就粗暴地对待孩子,甚至出现体罚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反感越积越多,这不仅会影响与父母的感情,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过度教育型。家长对孩子总有一种过高的期望,自己曾经没有做到而后悔的事情,总希望子女能够替自己做到。这样就会不顾及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学特长,阅读书籍,参加各种比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留下了不良的心理隐患。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是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因素
中国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社会发展至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似乎成为评断一个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尺。在此单一的评价标准下,每一次考试都等同于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导致孩子心理超负荷运行。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孩子在题海中冥思苦想、死记硬背,整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双休日也要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学习,根本就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孩子因此身心疲惫,精神紧张,一遇不顺心的事如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紧张等,便恶劣情绪郁结心头,久而久之,遂成病态。曾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说:“我真怕考不上大学,老师说考不上大学的话,一辈子就完了,将来肯定没有多大的出息。”高考的竞争、升学的压力使她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青少年的身心还处于发育,待完善的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还十分稚嫩脆弱。学校不恰当欠科学的教育方式,会导致青少年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一旦没有考上理想学校就产生一定前途无望、理想成空的想法,最终抑郁成疾。
(三)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的同时,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的本土文化一直与外来文化处于一种持续冲突又相互妥协交融的状态。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目前很难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整合。文化的迥异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于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原有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其功能,新的价值观又比较零散杂乱而不成系统。这增加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难度,造成青少年在认知上的失调和行为上的失范,引起心中的迷茫、焦虑不适,行为出现偏差、越轨。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社会刺激因素增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噪音增多等,严重地干扰着中小学学生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健康。二是社会不健康因素增多,如充满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大量的计算机游戏软件等,十分容易让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沉溺其中。青少年网瘾问题,寒暑假宅童问题都严重妨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三是住宅越来越多地成为独门独户,生活越来越封闭,甚至出现了居住十几年还不认识周边邻居的情况,这严重限制了孩子与伙伴的交往,致使孤独感增加。青少年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使许多心理品格得不到发展和完善。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及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本源入手,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友好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消除父母与孩子的隔阂,还可以让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之爱,健康阳光地成长。首先,作为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愿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当彼此想法发生冲突时,不搞强权管理,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慢慢地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观念,同时也接受孩子的认知想法,从而对事物达成共识。
(二)学校科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非过分重视学习结果,按成绩把孩子等级化。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真正地放弃比较,理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不定期地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疏通。
(三)社会媒体环境积极引导
青春期 教育 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春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人体生理知识、青春期性健康、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营养、疾病预防、保护环境、体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预防伤害、掌握健康的生活技能,促进心理健康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青春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青春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266214即墨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1 逆反心理的概念、表现形式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他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主要表现有:
不接受教导 情绪上的敌对意识,行为易产生偏激,往往与老师家长所要求的背道而驰,从而满足自身所谓的“独立意识”以及“自理能力”。这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情感冷漠 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交往,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容易产生自卑感、孤僻感,对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影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这是逆反心理的内在表现形式。
易走极端 他们感觉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渴望所谓的理想世界,离家出走,乃至轻生念头,不计后果来彻底的“放松自己”。这是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而且往往难以挽回。
2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影响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青春期心理因素。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变化。自尊心逐渐增强,使得他们当自己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时,他们就会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家长老师阻碍了他们的自由,轻视自己,从而产生了反抗心理。于是,他们要求扩大自己的权利,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要求一定程度上与成人平等,并且竭力使成人承认这一点。
其次,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独立意识逐渐增强。青少年在谋求获得独立的过程中,当成人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并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监护、指导,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就抱怨,并且提出抗议。随着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喜欢自作主张,“谋求独立”意识成为重要的心理倾向,
家庭教育 因素
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青少年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一半以上,父母 对子 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于严格,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家长提出的要求超出了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家长常常摆出封建家长的威风,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少年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
更有甚者,采取“大棒政策”,当子女不按自己要求做,或者达不到自己的满意程度时,就会使用暴力,体罚青少年。这种“大棒政策”,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成长,使青少年行为偏激,有时可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
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公正。每个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但正是由于老师的这种看似正确的“偏见”,造成所谓的“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产生憎恶情绪,上课故意捣乱,与老师作对等。老师的不公正待遇使青少年产生逆反情绪,并且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其心理。对青少年来说,班集体就是一个微型社会,他们在相互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是谋求在同龄人群体中使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个性的对立与社会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3 逆反心理的解决对策
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看到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对出于你的关心。而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
青少年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尽量缩小“代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做到同学生心理相容。
教育者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发挥他们的 想象力 、创造力。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即使一时犯了什么错,也不要横加指责。教育者应耐心地让孩子自己 总结 经验 教训,不断更新自己、突破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心理变化和特点,调节好心理状态,使他们心理品格有所升华,使青少年自察、自治,净化健康人生,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事事要抱有“我能行”的自信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丁志强.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2] 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
[3] 沃建中.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科学出版社,2000.
[4]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摘 要]青春期是一个人从 儿童 向成年人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突变,不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处在这个时期的聋哑学生,生理发育已渐渐成熟,但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这种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步,使得他们在青春期产生了不少心理和行为的问题,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试图通过挖掘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状况,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出对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实施矫治的有效 措施 ,以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
[关键词]青春期 聋哑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2095-3437(2014)07-0052-03
聋哑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生理发育已接近成人,但由于自身缺陷的影响,心理成熟相对滞后。他们常常不能克制自己而被外界现象所干扰,从而产生各种烦恼,急需帮助及引导。因此,需要适时地给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青春期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
一、青春期聋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
(一)自我意识不够稳定,意志力薄弱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同时他们的意志力仍很薄弱,不愿意事事处处受家长和教师的控制和约束,表现为冲动和逆反。如在学校里,教师批评一两句,他们就有可能离校出走,甚至放弃学业;在家里,父母一两句过重的话语,他们就会对父母不理不睬,甚至还可能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有的青春期聋哑学生不愿和健全人多接触,他们因听觉障碍而感到自卑,生怕被别人嘲笑,遇事畏缩,缺乏竞争的勇气。
(二)情绪起伏大、变化快
青春期聋哑学生情感体验深且丰富,但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意气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但不懂如何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有的聋哑学生对人际活动产生偏见和误解,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关系疏远,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有的聋哑学生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尤其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极易激动,乱发脾气还不听劝告。
(三)早恋与性心理问题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性意识觉醒,但是对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他们了解青春期知识的 渠道 少,对这方面的知识处于羞涩难于启口而又渴望了解的两难境地。有的聋哑青少年的对自己的性特征变化感到疑惑、害羞和焦虑不安,对异性的变化表示出好奇、关注等,喜欢接近异性,产生对异性爱慕、追求的动机,若恋爱不成会因此而苦闷,自暴自弃。
(四)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倦怠
青少年时期是聋哑学生人生成长的阶段,学习依然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也是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石,然而他们此时的种种心理困扰,也大多由学习而来。多数聋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为学习而学习,缺乏对学习必要性和学习目标的认识,对学习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有的聋哑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自主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坐等教师抄给他们标准答案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有的聋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不高,极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不良心理。有的聋哑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自尊心受到打击,容易造成思维迟钝、情绪躁动等学习心理倦怠现象。
(五)其他不良行为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受损,语言水平低,与健听人有着明显的沟通障碍。受身体缺陷的限制和自身 文化 及经验等各方面的束缚,他们的道德观念较为模糊,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家长的宠爱极易让他们形成骄横、任性的性格,在学校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逃学,甚至爬墙出校,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还有的学生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个别学生出现早恋现象,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严重地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青春期聋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自我因素
听觉障碍的自身缺陷使聋哑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被堵塞,缩小了他们直接接触客观世界的范围。感知活动贫乏、单调,听觉障碍带来的认知、思维等方面的与众不同,引发出聋哑学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沟通受限、职业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聋哑学生的认知、 人际交往 等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诱发了他们的自卑、孤僻、急躁、猜疑等不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根源
家庭是对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后天环境因素。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内容等家庭因素对聋哑学生的个体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教养方式对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危害最大。在家庭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往往会形成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稳定性差等特点;严厉粗暴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这会造成孩子青春期创伤性体验,形成有缺陷的个性。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现状,对聋哑孩子的教育不知所措,缺乏塑造培养意识;有的家长虽有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但由于不了解聋哑孩子的身心特点,或无法与聋哑孩子正确交流,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不当的教育 方法 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聋哑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使他们形成异常心理。
(三)学校方面
聋哑学生,尤其是寄宿的聋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育思想、学校的氛围、教师的素质、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 教学方法 、手段等,都会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特殊的作用。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对学习成绩不好又常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没有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而是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和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的教师对批评和赞扬的度把握不好。此外,因聋哑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交往方式,他们之间的各种行为和习惯能够相互影响,如比吃穿、打闹、不讲究卫生、不尊敬教师,甚至打架、早恋、破坏学校内外公共秩序等,个别学生因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盲目效从。 (四)社会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使一些聋哑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这滋长了他们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社会上成年聋哑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聋哑学生同样有着影响和诱惑作用。社会上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着对聋哑人的歧视现象,缺乏聋哑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这些都影响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关爱青春期聋哑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公平、公正地对待聋哑学生,使他们拥有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教师应多关怀聋哑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聋哑学生,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避免他们产生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师要对聋哑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与真诚的沟通,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和矫正,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教师要营造班级教室良好的心理氛围,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多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语气,并且加强对聋哑学生的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展示自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使他们在学习问题上能保持心理平衡,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积极健康的集体氛围
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使聋哑学生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在班级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会等形式,经常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帮助聋哑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开展“我做班级小主人”、“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勇敢地发言、讨论。教师应鼓励聋哑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地肯定,在活动中形成融洽、民主的氛围。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引导学生参加 篮球 赛、书画比赛,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组织聋哑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和健全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社会家庭中的一员,从而使聋哑学生在心理上有归属感,能在交往中不断克服自卑心理,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三)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聋哑学生同正常学生一样,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男女体形明显分化。面对这些生理上的变化,聋哑学生会感到困惑甚至惊恐。也有聋哑学生在青春期思想变得活跃,开始关注异性,很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讲解有关青春期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可以利用集体授课,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如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授青春期健康心理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男、女同学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指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不要过早陷入感情问题,预防早恋等。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如针对女生单独讲解经期卫生知识,教给她们青春期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相关的课外读物,教导他们养成正确、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多渠道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利用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给全体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教师应根据各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以教师传授为主导进行教学,让聋哑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活动或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聋哑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在各种模拟情境中感悟生活,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到良好的心理行为。
2.建立青春期聋哑学生档案,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学校要建立聋哑学生档案,关注他们的心理、生理的细微变化,开展心理辅导,使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及时矫正行为偏差。采取的方式可以有即时性心理辅导、咨询与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青春期聋哑学生进行个别的定期心理咨询和疏导。随时接受有心理异常学生的咨询,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使其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团体心理辅导能满足相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青春期聋哑学生都有着相似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也接近,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暖身活动、游戏体验、主题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在真诚、尊重、开放、轻松的团体氛围中学会团结,能勇敢地表达并展示个人形象,从而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辅导内容以个体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如针对青春期的聋哑学生充满对异性的好奇,有强烈接近异性的欲望,开展主题为“好感不代表爱情”的团体辅导。针对青春期聋哑学生情绪、情感的起伏多变,可开展主题为“学会表达多变的情绪”、“学会跨越青春期的误区”以及“被人误解怎么办”等团体心理辅导。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选出的辅导内容安排专人专时辅导。
(五)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学校、家庭应该合力重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多与聋哑学生的家长加强沟通,利用家访、家长学校等途径,同家长共同探索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家长提供一些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等。告知家长不能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防止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多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改善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在家庭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选择民主的家教方式,营造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家庭气氛。处在青春期的聋哑学生,有时候交谈是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可以用书面交流的方式进行对话,这样既能避免面谈时的紧张不安,又能达到与亲人进行心灵交流的目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交流活动,家长们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和经验,便于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六)开展法制教育和 安全教育 ,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聋哑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为此,我们要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学校还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避免聋哑学生结识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教师应给予及时引导。学校还应争取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大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禁止聋哑学生进入。
总之,青春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正确引导聋哑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矫正,并进行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正香.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现代特殊研究,2010(4):34-35.
[2] 周志英.聋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07(12):19-21.
[3] 张凌燕, 蔡亚珍.聋哑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0(7):25-28.
[4] 陈虹,郑小东.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