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 童话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的培养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幼儿舞蹈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当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选题参考目录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发展策略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提高小学德育实践性的策略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小学生德主动性 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章家庭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节家庭概述第二节家庭教育概述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第二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第一节家长自身素质第二节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第三节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第四节家庭教育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三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第四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第五章特殊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第一节胎教第二节0~1岁婴儿的家庭教育第三节2~3岁逆反期幼儿的家庭教育第四节5~6岁儿童入学时的转折与家庭教育第六章特殊类型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节智力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第二节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第三节离散家庭的教育问题第四节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第七章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第一节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和任务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第三节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途径第四节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第八章社区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节社区教育概述第二节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九章新形势下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节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变革主要参考文献
你好,希望我们可以帮你。相关资料在知网,万维网能查到资料。相关资料百度也能找到一些,关于浅谈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的 论文是我们经常写的,服务内容:第三方支付平台担保,保证现金安全,无限次修改,改到你过了为止,安全放心。希望能帮助到你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我倒觉得那种现象的成因,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家庭那么小范围,而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因为日本的大和民族的性格特点,造就人们的思维固化,影响到家庭,影响到个人,再回头影响社会,是一个循环。虽然不能说日本全民病态,只是他们的有些想法与对事物的认知和中国人实在是天差地别,会让我们觉得比较雷。不管多大年龄拉帮结伙都很正常,不过日本的那种欺负实在是让人比较开眼界,一个人被讨厌,竟让会连带周围群体的疏离和攻击。归根结底,我觉得这个民族骨子里很从众的,就像海洋里的鱼群,大家往哪里游,就紧跟上去。你可以从他们的流行文化中看出端倪,有一样东西流行了,就会突然出现全民一哄而上的现象。再一点,他们骨子里也很冷漠,不像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影响下,产生了强烈的家庭团结感与家族感。全世界所有民族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最强的。曾经有过调查,这个例子比较权威的,美国人做的,也许你能用上。在家人,朋友,公司之间,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中国人自然是家人朋友公司,美国是家人公司朋友,日本人,公司朋友家人。理由是,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中度过,一样要和同事们搞好关系(现在随着社会发展要强很多,以前日本人是非常忌讳转职的,自由跳槽门都没有,一个工作要干一辈子,你能够理解吗,我是不能)。我觉得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有些人被欺负,很少有人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冷漠的道义感。还有有一点,日本人骨子里有一种自卑,他们为什么那么刻意打扮自己,追求光鲜亮丽。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人那样崇尚,追求外貌,有部分原因是家庭的压抑环境中产生的。这个民族很大男子主义,女人在家庭中是没有地位的,子女也是一样,很多人对于童年和家庭的回忆就是严厉的让人害怕的父亲。在这样压抑不平等的环境中,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深远而且负面的。大概是这种情况,导致了被欺负的人大多逆来顺受,孤立无援,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时间长了自己憋出病来。相比之下中国人就太溺爱孩子了,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是很可取和值得我们学习的。最后一点就是日本人的普遍观念“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从小就这么被教育,很深如日本人心的一句不成文的守则。比如自己家孩子打碎了邻居玻璃,而邻居正好比较生气,做家长的是一定要带着孩子低头哈腰赔不是,回去就会责备孩子,因为他的行为给自己(家长)添了麻烦。批评批评也就罢了,这么被父母冷漠地对待,换了谁心里都不是滋味。学校方面玛,因为这种显现很社会,很普遍,他们有指标,不可出现欺负现象,否则被曝光的话有可能影响到学校的存亡,很严重的事情。大抵也都是打压,掩盖,而非疏导,他们也有责任。以上大概这是被欺负的孩子很多抑郁,选择自杀,或者杀人的原因。不能为你提供更权威详细的材料,因为这方面的资料中国的网站是不会很多的,日本的嘛,因为是论文需要很专业的网站,我并不知道。以上是我个人对这方面关注的总结,但愿你能用上。
、温暖---我的家7、和谐啊,这就是我的家、和谐家庭3、我爱我家2、我的和谐大家庭5、瞧!4、一句话的问候6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孩子的品质、性格养成主要依靠的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家庭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当今家庭教育》
摘 要: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演进,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亿万家庭的热门话题,家庭教育也越来越被家长们所重视,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一所永不会毕业的学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而当今的许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缺乏艺术,使家庭教育非但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还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自然成长。家庭和教育有着天然的姻缘关系,因此家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会愈来愈重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一片成长的肥土,让孩子去发现生活的光点、人性的亮点、生命的真谛。本文从对子女影响的角度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列举出了现有家庭中的几种亲子关系,并分别研究了其对子女的影响,最后,就怎样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提出建议,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重视家庭教育,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家庭教育;子女;影响;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62-01
一、当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习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都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实际生活中又能实现多少呢?显然是有差别的。因为有些家长甚至还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家庭教育,因此造成我国目前家庭教育问题重重。
1、对孩子过分溺爱。当今的中国家庭,多数都是“421”组合,四个老人,一对年轻夫妻生下一个小孩,当成宝样心疼,“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凡事都包办代替,爱子如命,处处呵护,事事顺从,他们将自己的子女视若掌上明珠,孩子要吃的,玩的,样样都是百依百顺,该孩子做的事情父母都一一代劳,甚而有些祖父母代替孩子去参加学校劳动,逐渐发展成为溺爱。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使得孩子变得没有了勤俭和爱惜的品格,没有了自理、自立的能力,更没有了责任感、上进心。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是对孩子没有任何期望值的表现,放弃了教育的主动权,没有尽到教养责任。
2、过分注重智力的发展。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的不合理。这是普遍存在于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家庭现象。它导致了家长对孩子在教育上的“太过”和“不及”。望子成才的心态与迫切的心理,使得很多家长把希望或者自己不能实现的目标寄托于自己的孩子,这虽然是人之常情,是父母对子女爱心的体现,然而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使其陷入苦恼的误区。有的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以孩子上重点大学为唯一出路,只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以孩子成绩的优劣来评判孩子,不注意孩子在“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孩子个性的发展。促使一些孩子出现“智高德差、智高体弱”,或由于思想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障碍。一个朋友的孩子,以前成绩特别好,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名,但由于一次考试他考了第二名,他不能接受自己是第二名的现实,便从此患上了忧郁症而无法继续再上学。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注意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发育,更应注意孩子在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3、家庭氛围差,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认为孩子应该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面对孩子的错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孩子犯了错或成绩不好,不问青红皂白的揍一顿,稍有不丛便发火、训斥。长此以往,使孩子产生“最多打一顿”的消极想法或是抵触的情绪。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长面前便不敢敞开心扉,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问题,使孩子的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这类情况还有很多,不一一说了。
二、让孩子拥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作为家庭的主要经营者――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面对孩子不溺爱,不推卸责任,漠不关心,把握好对孩子的爱的距离,在美国的家庭教育法则中就有一个20码法则,父母与孩子的距离相距20码,这样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不纵容孩子的基础上,面对孩子的错误应该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2、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俗话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父母们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所谓赏识,其实是一种激励,它要求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加以肯定与赞赏,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之前的3~4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都有闪光的地方,作为父母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赏识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让孩子在父母这里得到鼓励和努力的动力,让孩子朝着个性的方向发展。
3、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1]父母自身具备的人格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来到世界上,首先是从父母那里开始学会认识世界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的生活氛围,每时每刻都会给子女的情感、行为、道德、个性产生着丝丝缕缕的影响。家长要坚持言教和身教并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这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前提。所谓言教,就是父母对子女进行语言的教育、劝戒、开导、鼓励、批评等,也包括用文字、书信、立家规等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言教是了解孩子诸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沟通思想,进行指导,传授知识,进行鼓励、劝戒批评等的方法和渠道。
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德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民主氛围增强家庭的内聚力和相互间的沟通、交流,维护家庭成员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促进孩子个性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启迪孩子的智慧,扩大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家庭秩序氛围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生活习惯,认真有序的学习习惯和能自制、负责任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氛围确是塑造幸福人生、保证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 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家庭教育报,2005
[2] 王文忠.家庭教育手册[J].
[3] 谢沫珠.家庭教育的价值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30)
[4] 吴家晓.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
[5] 汪 春.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J].中国家长网,20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家庭教育的论文
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
教育是对人的完善,就是实现人的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希望你会喜欢!
1、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3、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4、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6、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7、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8、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9、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1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1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2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2、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4、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5、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6、教师的素质研究
7、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8、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9、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10、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11、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12、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
13、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14、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5、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6、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17、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18、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19、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20、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21、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1、教师人格发展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2、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活研究
3、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4、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5、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6、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7、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1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1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1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1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1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1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1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7、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8、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9、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20、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2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22、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1、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
5、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7、绿色教育视野下华德福课程思想研究
8、大学和中学孝廉文化教育有机衔接研究
9、HW公司互联网教育商业模式研究
10、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1、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2、教育信息化中数据处理与数据可视化研究
13、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的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
14、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5、远程教育运用于羽毛球教学的方法研究
16、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17、盲聋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18、后平权时代美国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
19、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20、高中生异性交往中理想异性的特征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21、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研究
22、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城乡差异分析
24、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铁岭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6、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7、基于体感交互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28、心理游戏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
29、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30、数字化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课堂实践研究
31、云南边疆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干预研究
32、县域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县域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二战后台湾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3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7、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38、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9、孟子人性论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40、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41、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探究
42、基于儿童本位理论下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43、农民工随城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44、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5、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建设研究
46、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47、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推行方案研究
4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与胜任的分析
4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叙事研究
50、凉州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51、智能教育物理平台中基于前向推理的解题子系统的研究
52、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改进路径研究
53、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
54、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55、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56、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57、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58、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研究
59、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60、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办学规制问题研究
61、微视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62、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分析
63、基于情境创设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6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65、美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
6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学点发展案例研究
6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求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8、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69、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70、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71、湖北省黄梅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72、聋哑学校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73、盘锦市农村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74、后现代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75、延边州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76、延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77、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78、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
79、黑龙江省教育考试机构发展改革研究
80、武威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81、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研究
8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岗教师教育信念研究
83、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84、基于政策视角的广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8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制度研究
86、游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7、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
88、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89、解构基础教育的性别迷思
90、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及其教育干预
91、中国和新加坡的英汉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9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93、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94、台湾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评述及启示
95、教育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供给及均等化影响的研究
96、基于信息技术的`义务教育阶段酸和碱教学研究
97、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98、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99、农村失学儿童的受教育权保护现状及救助对策
100、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
10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102、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
103、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研究
104、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问题研究
105、教育不公平的影响机制研究
106、无锡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07、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同城待遇研究
109、洛克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影响
110、孔子与耶稣教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111、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
112、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113、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114、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研究
115、基于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研究
116、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117、基于教育技术学语境的先秦儒道技术思想价值阐释
118、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119、我国青少年的孝道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12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需关系研究
121、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研究
12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
123、日本对非洲数学和科学教育援助研究
12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5、S教育培训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26、民国时期福建省教育视导制度研究
127、基于学校教育视角的家校合作的个案研究
128、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129、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130、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
131、消费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13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
1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教师计算机焦虑的状况研究
134、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惩戒问题研究
135、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136、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137、教育手段的正当性研究
138、同侪互助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的案例研究
139、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资源设计与开发
140、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41、江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142、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建筑更新改造的设计研究
143、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教育观念的变迁
144、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14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146、基于罗尔斯正义思想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47、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148、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
149、新疆沿边经济带教育、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50、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研究
151、沈阳市民办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152、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案例研究
153、话语视角下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反思
154、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155、精神分析思潮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156、论教师的教育习惯及其更新
157、国家教育考试舞弊防治及其改进研究
158、外来务工者子女自信心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159、秦皇岛市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160、夏邑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161、中美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162、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63、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
164、中韩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165、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学校道德教育研究
166、我国农村离异家庭儿童道德教育研究
167、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68、经验道德认识论及其道德教育启示
169、学校礼仪教育的失落及其可能出路
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家庭教育论文以供大家学习。
家庭教育论文(一)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父母家庭的影响也绝不能够忽视。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才有可能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良好环境。目前有些家长把目光盯在了学校教育上,完全忘记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或有些父母虽然了解家长的责任所在,但教育方法陈旧落后,没有适应当今青少年发展的客观需要,种种现象都暴露出了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加强代际沟通,注重感情交流
家庭中的两代人由于年龄、社会经历的不同,在心理、行为、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差距,人们把这种差距称为“代沟”,以表示两代人之间的不同。家庭中代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可能更为明显。但是做父母者不能任由“代沟”的进一步拉大,应尽其全力努力缩小家庭代际之间的差距,加强代际沟通。首先应该承认彼此之间的差距。其次要经常互相沟通,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产生。只有沟通才能相互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再次,要抱着正确的态度进行沟通。要学会从对方的视角思考问题,尤其是做家长者,由于阅历、心理、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更要主动地学会从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最后,就是家长要逐渐学会采取折中和包容的态度解决问题。父母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子女,要学会在互爱的基础上,对于非原则性问题要相互迁就。至少可以部分的采纳子女意见。家庭是充满感情的地方,家长和青少年之间的沟通要以情感交流为坚实的纽带,尽量避免生硬的说教。父母要与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父母应常与子女交谈,一起做游戏、共同郊游等。通过一定的家庭活动增进相互感情,同时掌握孩子的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家长和子女保持深厚的感情和及时的沟通,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真正状态,是实施有效家庭教育的关键。
重视心理健康,正确对待逆反心理
现在青少年的学习压力比较沉重,中国家长中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大有人在,无形之中也给孩子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其实青少年的成长,学习成绩虽然重要,但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更为重要,尤其是心理的健康与否是当今做家长者不可忽视的方面。父母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当表现出所谓“逆反心理”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孩子们的“逆反”,防止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是逆反,只是因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不畅造成的。可能是孩子说了一句话,家长觉得不满意了,就大声教训,孩子受到刺激,也变得大声对抗,或以沉默对抗,或以反叛行为对抗……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就形成了反叛。再者,有时孩子不满意父母的某些行为,但又不便说出来,便会以行为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另外,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关系。有的家长教育方法过于专制,总是以命令的口气与子女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这类家长若是碰到个性温和的孩子,可能就会顺从父母的权威,若是遇到个性刚强的孩子,则会反弹。反弹的结果,便会形成所谓的逆反行为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A•马尔库沙认为,教育的伟大艺术与普通教育技巧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善于准确地把握分寸。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是减少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孩子若有少许的叛逆行为,父母不必大惊小怪,认定孩子开始变坏了,而应该像以前一样的关怀他。到了一定阶段这种叛逆的行为一般会自动消失。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用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反叛。青少年在反叛的时候,言语和行为常常如急风暴雨,难以自控,但家长却一定要冷静。尽量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对青少年不恰当的行为,家长应开诚布公地说出来。注意:一定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轻易不要对孩子的人格做出负面评判,否则会造成孩子的防卫心理,使其不甘心认错。对待孩子的一些问题,家长最好是进行引导而非教导,启发青少年自己进行思考。
全面评价,善于发现优点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正确评价孩子以及评价孩子的行为对于进一步教育引导青少年成长作用显著。有些父母非常吝啬赞扬之词,似乎自己的话语具有神奇效果,只要一开口表扬孩子,孩子马上就会骄傲自满。因此有的家长是绝对不肯表扬孩子的,甚至在孩子显而易见的成绩面前,也十分珍惜自己的言词,最多轻描淡写的说上几句;甚至有的家长还会鸡蛋里头挑骨头,借机批评几句,美其名曰:防止孩子骄傲自大。青少年,在生活中希望得到家长、教师、社会认可的愿望是很强烈的。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只有得到认可,才能进一步地激励孩子,促使其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能量。在众多的认可声中,来自于父母的认可又是十分重要的。这在年龄越小的孩子身上表现的越明显。若此时家长不能给予恰当的评价,便会极大的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甚至会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国内外有许多报道显示,有的人在其一生的奋斗中,其实就是在圆他儿时的梦———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全面中肯的评价,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关键。因为父母的忽略和轻视,从而丧失信心走入歧途的孩子不乏其例。对于青少年的努力,做父母的,其实完全可以给予适当的“高”评价,即尽力给予正面的优良评价,尽量发现孩子们的优点。这种良好的信号及时反馈到孩子的脑海中,会极大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潜力。做家长的,切不可因为过分爱惜自己的赞语,从而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家庭教育论文(二)
一、社区家庭教育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研究甚多,而对社区家庭教育的研究很少,对于有关社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笔者通过使用不同关键词,在不同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查询。通过研究其内容发现,国内相关文献多停留在以某市为例阐述该地区社区家庭教育现状,对社区家庭教育的定义还没有具体的研究。国外的社区家庭教育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指社会学校对父母进行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即对父母开展的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组织和公益团体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弱残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救助。可见,社区家庭教育是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体,与社区教育密切相关,与家庭教育同音共律,但它与二者又存在很大区别。首先,社区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载体不同,家庭教育主要以家庭为载体,而社区家庭教育则以社区为依托,相比家庭教育而言,在实施广度上要宽泛得多。其次,父母在社区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定位不尽相同。《辞海》将家庭解释为由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组织。在这个共同的生活组织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正如力的作用是相互一样,家庭教育本身也是相互的,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同时,父母自身也受到教育。社区家庭教育的主体则以第三方形式展现,目前我国的社区家庭教育主要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部分由社会教育机构参与,父母则变成了纯粹的受教育对象。广义上的社区教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产生,如原始社会的燧人氏钻燧取火,教民熟食;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都是社区教育,只是这种社区教育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无组织性。现代社区教育则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为基本标志,其教育对象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并根据不同社会层次的不同社会需求,形成了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一般以整个社区居民为教育对象,如给居民创造良好的娱乐环境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为居民创造良好的职业培训以提高就业率等。当现代社会问题更多反映在家庭教育上时,社区家庭教育便从社区教育中分流出来,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独立发展。不管是社区教育,还是社区家庭教育,都无疑对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而积极影响。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家庭和社区实际情况,笔者将社区家庭教育定义为:在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系统中,社区管理者通过各种组织形式的社区工作和社会服务对家长和未成年人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
二、社区家庭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即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社区家庭教育作为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符合现代教育标准的新型教育,不管是在微观个体上,还是在宏观整体上,都具有多重功能。
(一)优化功能
第一,社区家庭教育是提升家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国的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家长的教育思维。长期以来,家长总是把“自我理想”教育和对孩子的理想教育混为一体,不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灌输给孩子,还把自己在成长经历中的遗憾和没有实现的理想抱负强加在孩子身上,以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很多家长过分关注分数,盲目攀比,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备感无所适从。社区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式,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更好地指导孩子,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因此,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可以促使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反思自己现有的教育方式,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子女能力。第二,社区家庭教育是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有效手段。除学校以外,社区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社会场所,他们探索新知,休闲娱乐,健康锻炼以及社交学习等活动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社区中完成的。当今社会青少年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大多工作比较忙,很多都是跟着祖辈一起生活,监护人不当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教育他们合理安排好在学校之外的时间,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外活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成为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社区家庭教育是增强社区工作者职业技能的必要方法。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家庭教育的中坚力量,是社区家庭教育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办好社区家庭教育的重要保证。社区工作者尤其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从事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对社区工作者来说既是服务群体、服务大众的任务,又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利于塑造高职业道德、高工作能力、高知识水平的综合型社区管理人才,有利于引导社区管理者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融入,在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基础上也大大提高了社区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
(二)协调功能
第一,协调亲子关系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家庭是子女成长的第一驿站,亲子关系是子女人生中的第一人际关系,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及人格各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总是树立家长的绝对权威,孩子只能顺从,直接导致了亲子矛盾和亲子冲突,令不少家长陷入教育困境。在社会大转型时期,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正面临着巨大的时代变化。社会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孩子成长,如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追名逐利的行为导致子女的价值观偏颇;祖辈带孩子致使孩子骄纵无理,形成了性格缺陷等。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现状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导航帮助其矫正。社区家庭教育正是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改变以往单向、权威的家庭教育模式,将未成年人的家庭打造成一个不受世俗影响的成长乐园,使家长与子女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互动的亲子关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第二,协调社区人际关系以提升社区管理水平。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村委会向城市社区转化,但城市化的衡量标准不应该只是关注这种简单的转化,应更多的关注转化后的社区管理和发展问题。据笔者访谈发现,从目前的社区管理模式来看,居民与社区工作者交流极少,只有涉及到“户口”、“生育”等行政问题需要履行行政手续的时候,居民才与社区管理组织有部分接触。可见,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低,故而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也不高,这从根本上都归因于社区管理组织没有解决居民切实问题。家庭教育问题作为一个普遍现象真实存在于几乎每个家庭,社区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又能实实在在为居民解决困扰他们的难题,这无疑是协调居民与社区管理组织关系的最佳契机,通过在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中增强居民与社区管理者的互动,社区工作者能了解到居民的各种意愿,居民又能对社区管理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有更深刻理解,在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中,既完善了社区管理组织职能,又提高了居民家庭生活质量,起到了互利互惠的双赢效果。第三,协调社区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优化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实现和保障社区有序、有效转化的重要内容。目前,社区居委会在自治实践中对自己角色认知不明显,很多工作者在自我角色定位中都出现角色冲突、角色混乱甚至自我职能异化。通俗讲,当前社区该怎么管,管成什么样,用什么策略管,哪块儿具体谁来管,管理部门没有明确方向和规划。很多社区的管理模式还沉浸在“官-民”的传统模式里,扮演着“道德和制度的绝对权威者”,作为一个准行政组织,他们一味地机械接收上级行政部门的命令和指示,继而盲目执行。事实上,这种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和当代教育需要,社区家庭教育迫切需要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让社区工作者能在群众呼声中有目标、有方向的进行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根据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原则,使每个社会工作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运用自身才能做有价值工作,这便推动了社区工作者内部职能细化与分流,优化了社区管理结构。
(三)整合功能
第一,整合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功能的最优化。一方面,社区家庭教育将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以一种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家庭教育有理可循。社区家庭教育方案的推动包括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和科学文化教育,对为人父母者开展育儿知识和保教能力教育,对为人祖父母者提供祖孙相处之道的经验交流,等等。这些方案的实行既可以达到提高家庭教育的预期效果,又能够促进社区家庭教育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社区为依托发展家庭教育方式,又无形中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整合到一起,使教育成为有利于各方发展的大系统。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子女教育和成长问题占据着家庭教育重要地位。亲子沟通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不亚于亲师沟通对于学校。但无论是亲子沟通还是亲师沟通,都离不开家长、学校和老师的积极沟通与配合。社区家庭教育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家庭教育的需要,补充了学校教育不足,促使公共教育资源为社区家庭所共享,创造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第二,整合社区资源以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整合与优化社区资源是社区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以多元视角,充分发掘社区资源功能,既为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又服务了社会本身。首先,构建社区家庭教育相关法律体系,完善有关社区家庭教育的制度法规,既能让社区家庭教育有法可依,又能让社区生活有制度可言,促进社会治安。其次,在对社区家庭教育的经费投入中,也能完善相关社区服务设施,提高社区硬件设施质量,从而创造美好社区家园,为社区居民服务。再次,塑造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障家长和子女学习的基本人权,既优化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社会水平,又体现了人文关怀,促进了社会公平,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综上所述,社区家庭教育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参与者自身,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乃至整个社会都意义重大。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现代社会父爱的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父亲的角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是,由于父母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和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人类尽管出现了父亲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并不参与孩子的教养活动。如果失去父性教育孩子会成什么样,这种后果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往往是触目惊心的。现代父性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文就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家庭教育 父性教育
1.父性教育的概念
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或者通俗地说,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类似的概念,则“父爱教育”,“父职教育”等。但我认为,用“父性教育”应该更准确一些。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性。实施父性教育的前提,是父亲们自己先教育自己。所以,更广义的父性教育,也包括对父亲们自己的教育。
2.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现状
母亲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部分。
由于中国的父母受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及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等方面的影响,男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应酬越来越多,教育子女的重担基本落在了女人肩上。据《人民日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一些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总是埋怨父亲从来没有或者很少在放学的时候接自己。
父性教育的缺失导致更多的儿童问题产生。
现今,越来越多的孩子长期在父亲缺席的家庭中度过其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性教育的缺失有关。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抽样调查,发现夫妻离婚后85%的孩子是由女方抚养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谈到,在少年犯罪者中,认为父母关系不好的占,而对照组的普通孩子中只占。06年曾经震惊杭州的“萧山杀人分尸案”就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例子。主谋陈娟从小遭遇父母离异,后来基本跟母亲生活在一起,可是母亲也同样忙于工作。曾经开朗、活拨的女孩变成了杀人犯。可见父性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的性情大变,最后因为一点小矛盾就杀人,酿成大错,毁掉几个家庭的幸福。
没有父性教育,母性教育较难支撑,而且较容易变得偏激狭隘。单独的母性教育,就像跷跷板没有另一面的重量,难以达到平衡。可惜,我们现今的家庭教育,基本就是母亲一个人站在跷跷板上,唯有母亲这一侧在费心思、在用功,而跷跷板的另一侧则空空如也。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家庭教育不成功、孩子不健全、家庭不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
3.父性教育缺失的原因
父亲错误的教育观念。
在现今的中国,很多父亲认为教育子女是母亲的事,而父亲自己的责任不在此。有些父亲甚至认为花多些钱将子女送进名校,给孩子请名师辅导,进培训班等让孩子受良好的教育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其实这样看来,父亲是将自己的责任推卸掉了。
父亲不当的教育方式。
有些父亲,在家庭中过于严厉,过于严肃,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不仅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使孩子对其敬而远之。不敢接近,不敢沟通,这样就适得其反了。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使孩子与父亲之间产生更大的距离。一个13岁的孩子强强伙同他人将亲生父亲活活杀死,强强的父亲总是对孩子进行粗暴的打骂,使强强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长期的家庭暴力使强强变的凶暴、易于冲动、控制力差、胆大妄为与不计后果,可见父亲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当然父亲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太过宽松,同样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不管怎样,教育孩子要宽严适度,刚柔并济才会达到效果。
4.父性教育的重要性
父性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中之重。
首先,父亲会给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通常父亲都会是坚强的,父亲是山,他能支撑孩子的信念,使孩子变得刚强。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亲总会鼓励孩子勇敢的面对它,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孩子们最佩服父亲的不低头、不服输、不流泪的精神。父亲乐观的生活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其次,父亲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男性天生就喜欢探索,喜欢新奇的事物。在与孩子一起的时候,父亲总会带着孩子一起进行探索。他们会将玩具拆开,在组装,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这时母亲总觉得他们在捣乱,还会伴有训斥。父亲会带孩子弄一些“恶作剧”,而母亲则禁止孩子的这种行为,父亲有时会带孩子弄“大恶作剧”,这样孩子会更加喜欢探索,并且好奇心会增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是在他们父亲的启发下联想、思考所取得的成果。父亲会培养孩子大胆的思考,大胆的实现,充分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再次,父亲会带动孩子身体及整体素质的发展。一般与父亲常接触的孩子更容易亲近大自然,父亲常会带孩子玩,如爬山,打球,玩沙子,和泥巴等。当孩子正处于成长时期,这样做会促进他们的骨骼发展,身体发展。而母亲则不会带孩子们做这些认为比较危险的活动。
父性教育是母性教育不能取代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不同的。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暴躁,而女性则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从这里能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教育功能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现在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母亲抱孩子和父亲不同。当母亲抱孩子的时候,母亲抱孩子的动作和姿势,感觉是平稳的,几次下来孩子感觉到的是安全感。而父亲则就不同了,他们通常开始的时候动作规规矩矩,而后来就把孩子抛来抛去了。而母亲则很少这样,这时孩子在父亲这里感受到的是力量,和母亲的感觉是截然不同。
在教育孩子文化知识方面,父亲的知识面要比母亲的广。接触的人物、社会现实要比母亲多,父亲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多的信息,从历史人物到天文地理,以及各种奇闻轶事。当孩子问母亲问题时,母亲则会详详细细的把结果告诉孩子,而父亲则会不耐烦的草草几句了事,此时孩子便会自己开动脑筋思考为什么。母亲的回答就让孩子没有动脑筋的机会了,而父亲在另外一方面推动孩子主动动脑筋。
>>>下页带来更多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范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婚姻登记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时协议一方不负担子女抚养费。经过若干时间他方提起要求对方负担抚养费的诉讼,法院如何处理的复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变更子女姓氏问题的复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离婚诉讼中子女抚养问题如何处理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将共有房屋赠与他人属于夫妻另一方的部分应属无效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原属于夫妻一方婚前个人的房产婚后夫妻双方长期共同生活使用的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的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男方受欺抚养非亲生子女离婚后可否向女方追索抚育费的复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在登记结婚之前曾公开同居生活能否连续计算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并依此分割财产问题的复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刘立民与赵淑华因离婚诉讼涉及民办私立学校校产分割一案的复函()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遗嘱公证细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高原生活补助费能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继承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台湾的合法继承人其继承权应否受到保护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分家析产的房屋再立遗嘱变更产权,其遗嘱是否有效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土改后不久被收养的子女能否参加分割土改前的祖遗房产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成年的养子女,其养父在国外死亡后回生母处生活,仍有权继承其养父的遗产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共有人立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部分有效处分他人的财产部分无效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土改时部分确权、部分未确权的祖遗房产应如何继承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冯钢百遗留的油画等应如何处理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父母的房屋遗产由兄弟姐妹中一人领取了房屋产权证并视为己有发生纠纷应如何处理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产权人生前已处分的房屋死后不应认定为遗产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关于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有无继承其遗产权利的答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承开始时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遗产又未分割的可按析产案件处理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能否解除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险金能否作为被保险人遗产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刘士庚诉定州市东赵庄乡东赵庄村委会白银纠纷一案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从香港调回的被继承人的遗产如何处理的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继承人死亡后没有法定继承人,分享遗产人能否分得全部遗产的复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农村五保对象遗产问题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修正)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收养登记工作规范()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子女对继母有无赡养义务的请示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兄妹间扶养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母与生父离婚后仍有权要求已与其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批复()附:夫妻共有财产的计算公式夫妻个人所有财产的计算公式中国公民办理婚姻登记流程图……
1.《痛苦-快乐之门》(专著1) 万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2.《孩子,抬起头》(专著2)23万字 , 海燕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3.《当代中学生隐秘解析》(与贺利娟合著1)万字 ,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4.《大众传媒与儿童发展》(副主编) 万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5.《跨世纪的一代——中国少年“五自”丛书》(5册)(主编1)未来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6.《独生子女与心理健康》(主编2) 万字, 1995年2月重庆出版社出版;7.《较量备忘录》(主编3和作者之一) 38万字 ,1995年5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8.《怎样教育孩子》(主编4) 22万字, 1996年3月京华出版社出版;9.《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主编5和作者之一) 21万字, 1997年5月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9年12月改名为《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修订版)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10.《儿童教育忧思录》(与卜卫合著2) 16万字,1997年8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3.《新人类的呼唤--中国独生子女教育纪实》(与孙宏艳合著3) 27万字 ,1997年12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4.《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主编6和作者之一) 万字, 1998年6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5.《孙云晓少年儿童教育报告》(专著3) 23万字, 1998年10月接力出版社出版, 2002年4月修订再版;16.《向孩子学习》(主编7和作者之一) 20万字, 1998年12月晨光出版社出版,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奖;17.《中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手册》(主编8) 15万字, 1999年8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18.《走进学习时代》丛书(与周南照主编9)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其中与孙宏艳合写的<<学会做事>>(合著4)一书中的<<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两篇文章,被收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6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走进学习时代》丛书改名为《我相信我能》丛书出版;19.《让孩子互相学习--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之路》(主编10) 万字 ,1999年12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21.《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主编11) 40万字,2000年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一等奖;22.《解放孩子》(专著4)30万字 ,北京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优秀科研成果特别奖;23.《百年中国儿童》(总主编12) 130万字, 1900幅照片, 2000年10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4.《成功父母必读》(主编13) 20万字 ,2001年4月华艺出版社出版;25.《孙云晓谈少年儿童成功教育》(VCD主讲人)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26.《打开想像力之门》(主编14)万字,21世纪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27.《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父教力度决定孩子高度》(专著5)25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该书收入两本旧作:原名《我要做个好父亲》(着)12万字,华艺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原名<<我的教育自述: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着) 28万字 ,2005年6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28.《体验成长——青少年民宿地球村报告》(主编15)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29.《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孙云晓与您网上聊天》(与孙宏艳编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30.《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真爱决定健康成长》(专著6)26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原名《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孙云晓教育建议》(着)30万字,新华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2003年获第七届共青团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2003年6月和7月,该书分为《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和《世上没有天生的坏小孩》两册,由妇女与生活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在台湾出版;32.《新焦点——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研究报告》(与劳凯声主编1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33.《培养一个真正的人》(专著7)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 2004年7月由同心出版社再版;34.《青少年抗挫折教育》(VCD主讲人)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35.五元家教丛书(10册)(主编17) 40余万字,2003年9月现代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以《家教金点子丛书》名由北京出版社出版;2007年6月以<五元家教法>书名再版增至55万字;36.《“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与胡霞合著5)海燕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2007年1月收入《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中的《两种爱心两种命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37.《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与张梅玲主编18)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38.《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与张引墨合著6)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2007年1月收入《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中的《阳光法性教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升级版2009年1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39.《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专著8)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获中国图书奖。2007年1月收入《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中的《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40.《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儿童教育12讲》(专著9)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41.《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与孙宏艳主编19), 2005年1月北京出版社出版;42.<<五个家教实用教程>>(主编20) 万字, 2005年3月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43.《好习惯好人生---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与邹泓主编21) 12万字 ,2005年7月北京出版社出版;44.《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主编22) 20万字 ,2005年7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45.《孙云晓家长忠告》(专著)万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46.《让世界充满爱——同心共建和谐社会》(中学生读本)(与李文道合著7)9万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47.《好父母好方法》(专著10)万字漓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48.《好孩子好习惯》(专著11)万字漓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49.<<转型时期的中国青少年>>(英文版副主编) 16万字 ,2006年3月英国阿盖希特出版社出版;50.《当代未成年人法律译丛》(美、英、德、澳、挪、日6国各一卷)(与张美英主编23--28)万字,2006年5月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51.《好习惯是怎么培养出来的---400所学校习惯活动案例精选》(与孙宏艳主编29)17万字, 2006年5月北京出版社出版;52.《关爱明天---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安全手册》(主编30)10万字, 2006年5月新华出版社出版;53.《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读本》(与孙宏艳、王丽霞合著8)25万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作序 , 2006年9月北京出版社出版;54.<<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与邹泓主编31) 32万字, 2006年5月北京出版社出版 ,2006年11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优秀科研著作一等奖;55.《父母的“上岗执照”》(孙云晓家庭教育12讲光盘)2006年8月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同名书15万字,(专著12)2007年2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56.《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家庭教育12讲光盘)2006年8月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57.《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专著13) 24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原名《我的家怎么了》(着)20万字; 2006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58.《16岁的思索》,(专著14)14万字,2006年12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59.《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一《捍卫童年》,(专著15) 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9年9月第2版;60.《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二《教育从尊重开始》,(专著16) 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8年12月第2次印刷 2009年9月第2版61.《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三《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专著17) 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8年5月第2次印刷 , 2009年9月第2版;62.《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四《与孩子一起成长》,(专著18) 19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9年1月第2次印刷, 2009年9月第2版;63.《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五《阳光法性教育》,(合著6) 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9年9月第2版;64.《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专著19)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8年10月第2次印刷 , 2009年9月第2版;65.《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七《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专著8) 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8年11月第2次印刷 , 2009年9月第2版;66.《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八《两种爱心两种命运》》,(合著9) 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9年3月第2次印刷 , 2009年9月第2版;67.《忠告天下父母》之一《和孩子一起成长》(与王珑玲合著10) 万字, 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68.《忠告天下父母》之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方奕合著11) 16万字, 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69.《忠告天下父母》之三《警惕童年恐慌》(与弓立新合著12) 万字 ,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70.《忠告天下父母》之四《好习惯是一生的资本》(与孙宏艳合著13) 万字, 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71.《忠告天下父母》之五《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与张纯颖合著14) 15万字,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72.《尊重,从心开始》(与陶西平主编32) 11万字, 2007年6月中信出版社出版;73.《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主编) 100余万字, 2007年8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版;74.《儿童的名字是今天---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蓝皮书》(与孙宏艳主编33)35万字,2007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75.《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十几岁,决定孩子的一生》(与李文道合著15)19万字,2007年12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76.《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爱心决定成长》(与孙宏艳合著16)22万字, 2008年4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学会分享学会爱》,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77.《我眼里的健康教育》(专著20)万字, 2008年4月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78.《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自主学习决定成功》(与赵霞合著17)万字, 2008年5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爱学习胜过好成绩》,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79.《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学会尊重成功做人》(与闫玉双合著18)万字,2008年5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懂得尊重才有朋友》,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80.《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责任感成就未来》(与刘秀英合著19)万字, 2008年6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负责的孩子才能长大》,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81.《孙云晓金品---夏令营中的较量》 (专著21) 19万字, 2008年10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82.《教育是人的解放---孙云晓教育随笔精粹》(专著22) 27万字 2009年3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83. 《让人幸福的教育---孙云晓教育随笔精粹》(专著23) 27万字 , 2009年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84. 《当代未成年人权益状况研究报告》(主编34) 24万字 , 2009年6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85..《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方法决定教育效果》(与张纯颖合著20) 24万字 ,2010年1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86.《拯救男孩》(与李文道、赵霞合著21) 20万字 ,2010年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0年10月号长篇选载特别推荐;87.《不是孩子的问题》(专著第24号) 万字 ,2010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88.《好方法教出好孩子----孙云晓家庭教育16讲》(专著第25号) 万字 ,2010年10月青岛出版社出版;89.《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教育就是以爱育爱》(专著第26号) 28万字 ,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90.《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爱孩子要敢于说不》(专著第27号) 28万字 ,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91.《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美好习惯决定美丽人生》(专著第28号) 28万字 ,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92.《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专著第29号) 28万字 ,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93.《少先队组织与工作状况研究蓝皮书》(与孙宏艳主编35) 28万字 ,2010年1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1.《赖宁的世界》(20万字1990年3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改编成4集电视剧《赖宁》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获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2.长篇教育小说《孩子,抬起头》(23万字1990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3.长篇纪实小说《握手在16岁》(34万字1992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4.长篇儿童小说《金猴小队》(17万字1994年12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改成8集同名电视剧剧本获全国评比一等奖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并获飞天奖);5.长篇传记《解放孩子》(30万字2000年6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奖)。 1.《怎样做小记者》(万字个人专著1987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2.《青春的风采》(10万字个人专著1991年6月海燕出版社出版);3.报告文学集《少年明星沉浮启示录》(24万字主要作者1994年3月由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4.长篇小说《Hi中学生》(30万字三作者之一1994年6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电视剧并获“金鹰奖”儿童剧一等奖);5.《少男少女内心独白》(万字合著1994年11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6.《神奇的钥匙》(万字合著1994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7.《雏鹰展翅向未来》(万字主编1995年5月海燕出版社出版);8.《最新青春大写真》(万字主编1996年2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9.《化险为夷》(10万字合著1996年9月海天出版社出版);10.《青春风铃丛书》(两套8卷约200万字主编之一1997年1月青岛出版社出版);11.《当代维特之烦恼》(10万字合著1997年5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2.《我们这一代》(5册丛书约50万字主编1997年8月未来出版社出版);13.《小学生能力培养丛书》(6册70万字副主编1999年10月晨光出版社出版);14.《孙云晓谈少年儿童成功教育》(2小时VCD2001年5月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15.《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主讲3小时VCD2002年4月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 1.《论少年儿童榜样教育的科学性》1985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杂志卷首;2.《扬起呼啸的鞭子》1991年第1期《少男少女》杂志;3.《少年报告文学是震撼的艺术》1992年4月4日《文艺报》;4.《夏令营中的较量》1993年11月《读者》转自同年7月号《黄金时代》杂志,获全国青年报刊协会1993--1994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入选<<新课程小学语文读本六年级下册>>2006年2月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同时入选三年级语文下册的还有散文《大海的品格》;5.《渴望自然》 1995年9月发表于《中华儿女海外版》;《了解儿童是为儿童写作的前提》1995年11月30日台湾《儿童日报》6.《中国城市儿童的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1998年4月在巴黎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国际论坛的讲演,收入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鉴《Children Media Violence》;7.《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1998年10月《教育研究》杂志,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奖;8.《考试分数可否成为学生的隐私》1999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9.《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2000年5月30日《中国青年报》;10.《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的世纪》2000年4月在东京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演,收入2000年7月广东教育出版社《我的教育观》;11。《改变学校、家庭教育的28个观念》2000年5月北京《中小学管理》杂志,5月31日在河南《教育时报》转载;11.《千年警世钟》2000年23期《读者》转自同年9月13日《中国青年报冰点》;12.《21世纪:我的教育梦想》2000年12月29日《羊城晚报》;2001年6月28日《中国青年报》;13.《成功宣言》2001年1、2期合刊《少年儿童研究》;14.《希望六一节成为儿童的狂欢节》2001年5月30日《中国青年报》;15.《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做起》2001年6月《群言》;16.《好父亲的11条守则》2001年10月31日《中国人口报》;17.《网络文明从习惯养成开始》2002年1月17日《光明日报》;18.《你为什么不原谅》(孙云晓专版)2002年6月号上海《少年文艺》,同年8月第16期《读者》转载;19.《你的孩子快乐吗》2002年6月《今日中国》;20.《揭开美国教育之谜》2002年6月作家出版社《美国中学生报告》序言;21.《每一份爱都值得珍惜》2002年5月《中国校外教育》;22.《如今的孩子读书是个啥样》2003年7月23日《中华读书报》两个版;23.<<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200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24.《德育---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2004年3月30日《中国教育报》;25. <<春天里的喜与忧>>200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26.《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与赵霞合写)2004年5月5日《中国教育报》;并在2004年7月《探索与争鸣》发表《再谈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27.《共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与赵霞合写)2004年6月16日《中国教育报》;28.《劝君莫做孩子王》2004年7—8合刊《辅导员》;29.《中国未成年人留学热的冷思考》(与赵霞合写)2004年9月6日《参考消息》;30.《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成功者》2004年10月12日《作家文摘》;31.《童年的发现者与捍卫者》2004年11月27日《文汇报》;32.《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联合起来》2005年1月《少年儿童研究》,由此开设长期的孙云晓专栏;33.<<港湾抒情曲>>(朗诵诗)2005年5月9 日<<学习时报>>;34.<<领导干部应当警惕教子误区>>2005年5月23 日<<学习时报>>;35.<<我们需要怎样的夏令营>>200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36.<<“马小跳”跳得很精彩>>2005年8月5日<<中国图书商报>>;37.<<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一书自2005年8月21日在<<北京晨报>>连载20余期;38.《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文明中国奠基》2005年9月20日《中国教育报》;39.<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2005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40.<<好教师首先是人格之师>>2005年11月<<河南教育>>,孙云晓专栏首篇;41.<<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博客文章)2006年1月21日<<北京晨报>>;42. <<成人化是孩子的灾难>>2006年4月18日<<生命时报>>;43.<<领导干部必须高度关注“校园暴力”问题>>2006年6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44.<<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维揣度孩子>>2006年6月<<福建教育>>;45.<<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2006年5月13日<<解放日报>>;46.<<龙的子孙岂能无体>>2006年6月1日<<人民日报>>;47.<<孙云晓23年家教精华>>2006年8月5日<<教育文摘周报家教版>>;48.<<破解孩子教育的难题>>2005年8月6日<<北京晚报>>;49.<<差生都是冤假错案>>2006年8月14日<<人民日报>>;50.《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2006年9月《中国教师》;51.<<夏监会,你在哪里>>2006年9月<<法律与生活>>;52.<<教育不能忽视人格培养>>200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53.《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荒废”》2007年第6期《瞭望》;54.《生活似水而思想如阳光》2007年第三期《中国校园文学?花季绘本》;55.<<拯救危机少年>>2007年4月22日<<人民日报>>;56.《为青少年插上飞翔的翅膀》2007年第13期《求是》;57.<<易子而教让孩子终身受益>>2007年7月26日<<中国教育报>>;58.<<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007年8月8日和15日河南<<教育时报>>第一版;59.<<儿童权益不容忽视>>2007年8月22日<<中国教育报>>第四版;60.<<教育始终是夏令营的灵魂>>2007年10月25日<<中国教育报>>第6版;61.<<在相互理解与尊重中化解冲突>>2008年第二期<<半月谈>>;62.<<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是便宜的>>2008年第六期<<半月谈>>;63.<<学生就是要学会生存>>2008年4月24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和《少年儿童研究》杂志2008年第7期;64.<<写给灾区孩子的心理救援诗>>2008年5月22日<<文艺报>>第八版和《少年儿童研究》杂志2008年第6期;65.<<我印象中的新世纪家庭教育读物>>2008年5月28日<<中华读书报>>第版;66.<<警惕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与赵霞合作)2008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67.<<父母是预防“童年恐慌”的主角>>2008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68.<<捍卫童年就是捍卫自由>>2008年6期<<中华儿女>>海外版;69.<<从90后学生特征看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孙宏艳等人合作)2008年7期和9期<<中小学管理>>杂志;70.<<地震中的英雄少年与90后一代>>上篇2008年8期<<中小学管理>>杂志;71.<<三进中央团校与三次人生飞跃>>2008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报报>>;72.<<鸟巢一代塑造中国新公民形象>>2008年9月16日<<中国教育报>>视点整版;73.<<少先队是一把魔椅>>《“童年恐慌”与快乐生活》2009年第1期<<少先队研究>>杂志少先队教育家专栏;74.<<夫妻关系融洽最有利于孩子成长>>2009年第2期<<家庭>>杂志;75.<<应当培养青少年热心公益的习惯>>(与刘秀英合作)2009年2月<<河南教育>>,孙云晓话题新专栏首篇;76.<<从儿童教育的使命看“减负”>>2009年2月23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77.<<少先队是一把魔椅>>《“童年恐慌”与快乐生活》2009年第1期<<少先队研究>>杂志少先队教育家专栏;78.<<性教育首先是一种态度>>2009年4月9日<<中国教育报>>,新阅读整版评介了新版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79. <<别让孩子的情感“荒漠化”>>200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新语头条;80.《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与李文道、赵霞合作)2009年第6期《青年研究》;81. <<相信青年才能相信未来>>2009年6月13日<<文汇报>>每周讲演版;82.<<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基因>>2009年7月2日<<中国教育报>>暑期阅读特刊;83.<<未成年人上网应有法律保护>>2009年7月20日<<中国教育报>>新闻版;84. <<仰望星空才会充满希望----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与赵霞合作)2009年8月14日<<科学时报>>科普论坛版头条;85.<<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难以生存>>2009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头条;86.<<生命在游戏中扎根发芽>>2009年8月27日<<中国教育报>>家教书屋版;87.《父教缺失对儿童成长的危害及预防》(与李文道合作)2009年11月4日《光明日报》;88.《“男孩危机”:一个亟需关注的教育现象》(与李文道合作)2009年12月9日《光明日报》;89. <<将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2010年3月17日<<中国教育报>>综合版;90. <<我为什么要写《拯救男孩》>>2010年3月24日<<文艺报>>书香中国版人物志专栏;91.<<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2010年5月31日<<中国教育报>>新闻版头条;92.《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一文的回应》(与李文道、赵霞合作)2010年第3期《青年研究》;93.《在日本女高中生“援助交际”现象的背后-----日本女高中生井上路望<十七岁>读后》2010年8月8日《日本新华侨报》华童教育专版;94.<<能带来快乐的梦想才妙不可言>>2010年10月21日<<中国教育报>>新阅读版;95.<<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2010年11期<<中国青年研究>>特别企划头篇,该期封面主题为《“拯救男孩”之辩》;96.<<信息时代,我们该怎样做父母>>2010年12月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头条;97.<<“虎妈”是魔鬼也是天使>>2011年3月3日<<中国教育报>>读书特刊版;98.《“想当政治家”的阳光少年胡俊豪》2011年4月7日《光明日报》人物版整版,一版有报道; 右图为其笔迹:
嗯,关于老人的和老人健康、生活的应该不错!可以去就近的邮局查阅,邮局有专门的订阅目录,非常详细。人举几个例子吧:1.《老年生活报》2.《家庭生活报》杂志:《现代家庭》《科学养生》4《烹调知识》5《读者》每本3元 6《老年之友》
题目可以是论《家庭教育》,还可以是《浅谈家庭教育》等,凡是和家庭教育有关的事都可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