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官网

广东省源流杂志社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国家新闻机构,持有国家级《新闻记者证》,可参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拥有独立新闻发布平台。《源流》主管协办单位: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 《源流》刊名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同志题写。国内统一刊号 CN44-1494/D,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9-5616,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革命老区发行的新闻、时政类彩色期刊。1994年 10月创刊至今,已历经19个春秋,为月刊。

《源流》实行全省各地级市老促会共办的方针,30多位厅级老干部及现任干部担任编委委员,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由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肖耀堂同志担任。《源流》读者群以广东省为中心,辐射全国,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在职领导、各地离退休老干部、中小学校、团体,以及企业家读者群体,深受广东及全国老区读者的喜爱。是广东省委宣传部评定的重点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2013 年《源流》月发行量迈向新的数字旅程,成为该刊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源流》为能更好的展示及巡礼老区建设新貌,成为老区人民的喉舌,如实地反映老区人民的呼声,监督及宣传地方政府各级部门对老区建设的各项民生工作情况。2013 年 5 月 8 日,经广东省源流杂志社批准,《源流》驻阳江市工作站成立,梁连顺同志任阳江市工作站站长。

传承红色精神、建设崭新老区是《源流》的办刊宗旨,刊物内容 栏目涉及老区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特色产业、经济建设、行业发展、民生热点、典型人物及“三农”、扶贫开发 等方面。一直以来《源流》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心和支持。

-- --2013年最新相关链接新闻:

新闻一、

《广东省老促会换届,陈开枝当选理事会会长》

2013年8月19日上午,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九届第一次理事大会在广州举行。广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朱明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帼英,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石宝华,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游宁丰、陈坚,省政府原副省长范希贤,省政协原副主席肖耀堂、徐尚武等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省老促会第八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通过了新修改的理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并通过了聘请名誉会长名单。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林华景当选为常务副会长。

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1989年1月,是由一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对老区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同志发起组成的社会团体。第一任会长罗天,第二任会长林若。第九届理事会现有理事160名,大多是省直机关离退休的厅局级干部,有多位担任过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职务领导同志任名誉会长。

新闻二、

《阳江市老促会召开会员大会,市领导要求重视老促会工作》

2013年9月3日,阳江市老促会召开会员大会,传达学习广东省老促会九届一次理事大会精神。阳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黎泽林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老促会的工作,为老促会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推动其当好参谋助手,促进阳江老区建设发展。

会议指出,学习贯彻好省老促会九届一次理事大会精神,对促进阳江市老区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老促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好促进老区加快发展的参谋和助手。

黎泽林强调,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加大宣传老区力度。各县(市、区)要结合我市实际,认真贯彻去年市“两办”21号文件要求,按规划完成革命遗址的修建工作,做好《中国老区建设》和《源流》两份宣传老区的重要刊物的征订工作。二要加强老区调研工作,当好党委和政府参谋。老促会的同志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条件,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发现老区新问题新情况,多出谋献策,共同努力促进老区建设得更好。三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老促会工作有新提高。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是老一代革命家倡导成立的为革命老区人民服务的全国性社团组织,于1990年7月成立。主要成员是从党政军领导机关退下来的老干部、老将军、老专家,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和热心支持老区建设的各界人士。现有顾问、理事、会员400余名。全国已有黑龙江、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22个省、1170个县、4961个乡成立了老促会,会员人数万余人。

过滤与分离杂志社城兴国路3759901人民日报时代潮杂志社江西办事处沿江中路19号华财大厦B146室中国市场杂志社江西工作站省政府大院省商业厅办公室6224980《创作评谭》杂志社八一大道371号6232319房地产世界杂志社贤士一路4号6283495价格月刊杂志社二七北路317号6221744社会工作杂志社定山路060号5232623《争鸣》杂志社洪都北大道11号333279《涉世之初》杂志社胜利路154号9楼6706024《心桥》杂志社豫章路72号(省委大院内东四楼)6242696聪明泉杂志社广告部省政府大院省科协大楼6224604《老友》杂志社中共江西省委大院624223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江西办事处上海路新世纪小区32栋403室8220137《党史文苑》杂志社豫章路70号省委大院东一楼6242931南方农机杂志社马家池158号江西农机研究所6810308《老区建设》杂志社洪都北大道255号8515424江西《会计师》杂志社阳明路310号(1907室)6894945江西劳动保障杂志社省政府大院南一路10号6389125江西《双休日》杂志社新魏路17号8511377江西《小星星》杂志社半边街168号8502607江西星火文学杂志社八一大道371号6263230影剧新作杂志社江大南路132号6285054《中国饲料》杂志社华东办事处省农业厅旧办公楼二楼127-8859199江西亲子杂志社新魏路17号8512892江西综合能力训练杂志社新魏路17号8511044《建设博览》杂志社省政府大院省建设厅后院6287912《江西机械》杂志社省府大院南一路机械大厦6350163聪明泉杂志社省政府大院科协大楼6224604风范杂志社豫章路70号(省委大院)6242856今日农村杂志社省委大院综合楼二楼6242867《房地产世界》杂志社福州路268号6282514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官网

历史学科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和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曾经到我院视察。湖北省原高工委书记、教委主任余凤盛曾经到学院作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报告。1995年,学院历史学科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3年,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正式挂牌。2000年,学院取得美国环太平洋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创办了文化管理学系。2001年,学院引进人才,组建楚学研究所。学院有一批研究中心,如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张舜徽研究中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教会大学研究中心、商文化研究中心等。学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近现代史。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近代史所。省级重点学科1个——历史文献学。校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古代史。学院在2003年申报了历史学一级学科,申报了专门史(思想文化方向)、世界史二级学科。学院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教育与教学规律,坚持改革,把我院办成以历史教育和研究为主的,并在文化与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有所拓展的国内一流的学院。学院确定以张舜徽先生和章开沅先生“自强不息、务实求真”作为院里的学术传统。学院营造出了“和谐、有序、实效、奋进”的学科建设氛围。 全院现有本科学生492人,硕士研究生116人,博士生43人。历史系形成了师范专业和本硕连读基地班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历史系坚持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新的特点:(1)专业领域拓宽。有专业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师范素质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课群,分别组成四个教学链,按逐步递进原则进行安排,形成综合的教学体系。(2)专业课程结构优化。压缩了中外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课时40学分压缩至450课时25学分,相应增加了选修课程,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包括断代史、国别史)和专题研究课两大类。专门史从二年级开始安排,专题研究课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既体现层次性,又逐步递进提高。(3)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前沿性、前瞻性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士导师专题课、中外文化史、20世纪国际关系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还注意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专业英语、治学与人生等。(4)把相关学科理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基础、中外文学史、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文化人类学、公共关系学等课,还规定每个同学必须有10个学分到外系选课,其中有4个学分必须选学自然科学类课程。文化学系目前已招收三届学生,140余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职业技能,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状况,熟悉现代管理运作的文化机制,掌握经济学和经济法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规约和惯例,具备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国交际和管理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管理人才。 文化学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文化学导论、管理学原理、等几十门课,形成了三个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文管(管理)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该专业课程有主干基础课19门,指定选修课8门,任意选修课16门,形成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三个层次。文化管理作为新专业,在注重选用面向21世纪新教材的同时,还着手编写并初步完成了《世界主要文化传统》、《人类文化与研究导论》、《西方文化概论》、《文化学概论》等教材。其中《中国文化概论》已出版,并被列为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学院的课程改革研究获教育部师范司面向21世纪教改立项项目,并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教改研究项目3项,省教改研究项目 3 项,学校教改研究项目4 项。学院承担了教育部高教司资助的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的课件制作任务。学院重视教材的采用和编写。学院着手进行通史教材建设,教师编写了《中国通史》(三册)、《世界通史》(三册),已成稿四册,拟在本科教学中试用。编写《史学论文写作讲义》。还承担了一些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如师范司组织的专升本教材《中国经济史》、湖北省教委组织的自考教材《中国文化概论》等。《中国历史地理论纲》已被多所兄弟院校采用。学院经常举办教师现代教育技能培训,要求教师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院的教授上本科生课占90%,正副教授上本科生课占。马敏、朱英、罗福惠、严昌洪等教授承担了《中国近代史专题》课程,全部由博士生导师上课。《中华元典导读》课基本上也是由熊铁基、周国林等博士生导师来承担。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分别承担了本科生的专业课或选修课。教学成果多次获奖。 学生每年都涌现出先进集体和个人。8801在1991年也获得湖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1991和1992年暑期,历史系学生自愿组成赴革命老区红安社会实践团,连续两年获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省高工委、团省委和省教育工会授予的“社会实践先集集体”称号。校学生会主席,本系8802班学生陶阳在1990年代表全校同学出席了全国第三次代表大会。历史系学生多次获全校团体冠军。 1992年校春季运动会上,获学生男子组总分第一名,女子组第二。1993年校春季运动会上获学生男子组总分第二名,并打破两项校田径比赛的记录。在校际比赛中,系文艺队员获湖北省高校文艺节目汇演一等奖。86级学生宋智获全国星星杯小说征文一等奖。84级学生张执浩和86级学生王敬东分别获武汉市高校诗歌大赛奖创作一等奖和朗诵一等奖。继95、96级基地班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以后,97级基地班在2000又被评为全国和湖北省先进班集体。每个年级均有80%学生写了入党申请书。毕业班一般都有20余名党员。冯圣兵同学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获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和联合国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他还倡办了“圣兵爱心社”,在全校带动了一批学生投入到爱心活动中去。学生中涌现一批出象侯深、向静、高相国、李勤合等科研新秀。有9项成果获湖北省科研成果奖,有3项获全国文科基地“史学新秀奖”。学生在《军事历史》、《世界民族》等刊物发表论文,有些论文还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每届学生都涌现了一批优秀论文,其中不乏创新之作。如96级学生李文凯的毕业论文《宋代加役流法新探》在《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发表。学生自办了《文史之舟》小报和《鉴海》杂志,作为发表习作的刊物。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大多数成为中学历史教学骨干,有的担任了校长,有的评为特级教师。他们经学常回校举办“同学会”,与历史系有深厚的感情。 学院一直在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近代史、国际关系史、国别史、当代史等。研究生中间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读书,每月定期举办“研究生论坛”。近代史所的论坛由博士生导师主持,研究生提交论文,完全按照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模式进行报告,并由研究生对论文予以评论,然后开展热烈的讨论。每期论坛结束后,还将论文、评论及讨论情况在本学科网站上登出,继续进行讨论。学院先后培养出一批史学界的带头人,他们在各自的单位发挥重要作用。如中国社科院的虞和平,中山大学的桑兵,北京大学的朱庆之,山东大学的冯浩菲,哈尔滨师大的傅道斌,苏州大学的王继如。学院还培养了一批政府官员,如中组部秘书长李,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学院现在设有的奖学金主要有:章开沅东西方文化交流基金、野泽丰奖学金、张舜徽奖学金、余家菊奖学金、历史文化学院爱心基金。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们站起来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8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 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的返回地面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中国的10年动乱。 1977年恢复高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81年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合龙 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1984年建国后首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1985年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成 1986年实施“863”计划 1988年中国核潜艇发射水下火箭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1994年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世界瞩目的三峡大坝横断长江,缚住苍龙。现在三峡工程已经顺利实现蓄水、通航、发电的奋斗目标,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国际化。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并于2005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 GDP:13年跨越10个万亿元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言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屡攀高峰;中国航天人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以一腔热血谱写了中国的航天传奇,振奋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弦。 序章 1955年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后,作为运载工具的导弹(火箭)成为新的工作方向。在1956年春制定的《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中,原子能、火箭技术等新兴技术成为发展重点。全国掀起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热潮。 一、艰苦创业 1、高瞻远瞩,雷厉风行 1956年4月13日,航空工业委员会(简称航委)正式成立,聂荣臻任主任。在聂帅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专家和一批军政干部、15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陆续集聚北京,成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班底。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中国的航天事业诞生了。 2、引进技术,学习消化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原苏联给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1956年10月原苏联先提供了两发供教学用的P-1模型导弹,1957年12月又提供了两发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P-2及一套地面设备,同时还向我国提供了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图纸,派遣了技术专家和导弹操作使用人员。 在原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开始了P-2导弹和C-75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开始进行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建设,还组建了教导大队,学习导弹操作使用技术。 这期间,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国航天事业一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决心也毫不动摇。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己仿制的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一举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近程弹道导弹。同年9月,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发射成功。 4、小结,开局成功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下设10个研究室,1957年重组为一、二分院,1961年成立三分院,1964年成立四分院。同时,相关科研院所不断加入国防部五院管理体系,充实完善了科研体系,这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1958年成立,1963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上海第二机电工业局(1961年成立,1962年由国防部五院归口管理)、通信兵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1958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导弹试验训练基地(1961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等。截至1964年,国防部五院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导弹、火箭、卫星及相关系统领域,具有独立研究、研制、试验能力和条件的研究院体系。国防部五院的成立、建设及其成绩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开局成功,为完成更大的历史任务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配套发展 1、“八年四弹”与导弹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发展导弹核武器,解决运载工具已成为紧迫任务。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通过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决议,由七机部统一组织和管理航天事业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 1965年3月,七机部《关于地地导弹发展规划》获得批准。这就是“八年四弹”的发展规划,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时间内,研制成功改进的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四种液体弹道导弹。这一规划在执行中虽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进度有所推延,但都基本实现。这对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并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新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966年10月2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东风2号甲中近程导弹携带着自己制造的核弹头精确命中目标,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实用型导弹核武器,为打破霸权主义核垄断作出了巨大贡献。 2、航天三线,新基地新创业 六十年代中期,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的指示,航天系统开始大规模的后方基地建设。广大航天职工从一线大城市来到三线深山僻壤,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20年风雨坎坷的努力奋斗,建成了航天三线基地。 3、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卫星研制工作受到较大冲击。为了加快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建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卫星研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转播了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喜悦。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多级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与测控技术,这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4、小结,历史性的飞跃 七机部成立后,体制建设继续充实,技术体系继续完善,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仍然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了西方强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技术突破和工程成就,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飞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两极世界格局下,航天事业作为国防事业的重要部分,得到了全国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世界处于和平和发展的进程环境里,航天事业面临转型。 你可自选一截!!!!!!!!!!!!!!!!!!!!!!!!!!!!!!!

2012大事记2012年12月21日龙源2012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暨移动阅读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2012年12月20日北京龙源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龙源期刊网荣获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分获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先进个人和第二届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两项殊荣。2012年8月29日至9月2日龙源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推出全新移动互联网阅读产品。龙源在2012 BIBF启动“北京精神”数字教育知识库。2012年8月21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当选为中国期刊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12年8月17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当选为北京出版发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和副主席。2012年8月15至21日龙源在上海书展推出“人文期刊的移动互联网系列产品”。2012年7月26日孙寿山副署长视察张江数字出版基地,听取龙源上海分公司汇报基地数字建设情况。2012年7月2012年数字出版年会上,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举办了“龙源与《读者》独家合作新闻发布会”。2012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主论坛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发表了“期刊:移动阅读最有价值的内容”主题演讲。2012年5月2012年5月18、19日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参展第八届深圳文博会5月18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参展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多位领导视察了龙源展区。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率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广东省领导视察龙源展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视察龙源展区5月18日,龙源与中宣部《党建》杂志合作的《党建》杂志iPad版上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上线仪式,亲自点击开启。《党建》ipad版开启仪式上,龙源总裁汤潮为刘云山部长等领导详细讲解5月19日,网络版手机龙源网正式发布上线,这是全世界首次实现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完美集合,读者滑动拇指间无需下载浏览器便可享受优质内容阅读。2012年5月18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走进了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2012年5月8、9日龙源作为两家受邀厂商之一,应邀参加了由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宜昌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湖北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会”。2012年4月龙源向新闻出版总署提交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建议》,总裁汤潮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对于著作权保护的独特观点。2012年4月上海张江数字出版基地龙源数字出版科技公司的注册,完成了入驻。2012年3月28至30日由澳门绿色能源产业协会主办的“国际绿色能源高峰论坛”在澳门举行,总裁汤潮被聘为绿色能源产业协会荣誉顾问,并在大会上进行了演讲。2012年3月实现了与中宣部《党建》杂志以及《中国青年》的合作。2012年3月完成了与京东电商平台的合作。2012年3月15日海外事业部赴加拿大参加“亚洲学术研究协会年度学术研讨会”。2012年3月为满足用户需求,龙源隆重推出“MuLu中文电子资源检索系统”。该系统整合了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出版的共计1万多条期刊目录,中国大陆近40万余条图书目录,1千多条台湾图书书目,为海外学术机构、其他东南亚研究机构等提供完整而全面的检索系统。2012年2月22日至24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馆长座谈会”在京召开,龙源应邀参加,助力“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2012年2月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印发了作为表彰企业的公司情况介绍,曾经作为中国北京出版创意园区的单位在园区全体企业代表大会上进行典型发言。2012年2月龙源期刊产品成功进入“北京数字文化社区”。2012年1月公司正式推出《龙源月报》,分公共版和市场版,成为沟通客户和社会的通讯工具。2012年1月龙源推出触摸屏杂志阅览室,这是一款大屏幕触控阅读的全新产品。2012年1月龙源推出有线电视杂志阅览室,为广大有线电视用户提供色彩绚丽的原貌杂志阅读与大字体的文本杂志阅读,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视阅读到丰富多彩的杂志内容。2012年1月6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天翼阅读基地在杭州召开首届合作伙伴表彰大会,龙源获“中国电信首届天翼阅读最佳伙伴奖”。2012年1月1日全球期刊门户网站经过全新改版正式上线,新版网站新增、整合了部分栏目,全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期刊资讯平台。2011大事记2011年12月2011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2011年12月“全国教育新媒体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推选龙源汤潮总裁为联盟主席。2011年12月龙源与当当、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联合建立数字付费销售渠道。2011年12月28至30日龙源总裁汤潮等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出席了在台北举行的“两岸三地华文创作与数位阅读论坛”,发表精彩演讲。2011年11月中宣部《党建》杂志总编刘汉俊和党建网负责人以及杂志社的编辑参观访问了龙源,并达成合作共识。2011年11月台湾立法院等政府机构引进龙源阅览室。2011年11月5日龙源向准格尔旗图书馆捐赠捐赠了种类六千余种,总价值达六万余元的期刊,积极响应了党中央的号召“将文化资源共享进行到底”。2011年11月4日龙源向山东革命老区的临沂一中、临沭一中等中学捐赠了价值40万的电子期刊阅览室及8万元刊物。2011年10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龙源用户,这也是龙源产品首次打入美国常春藤联盟。由此可以看到龙源产品的实力,已经得到世界顶级优秀高校的认可。2011年10月25日至29日龙源作为电子期刊营销领域的重要代表,受邀参加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等单位承办的“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11年8月15日由龙源独立开发的全新3G手机版电子期刊阅读服务已经全面上线。龙源网手机站的隆重推出,代表着龙源集团在拓展手机用户进行电子期刊阅读的领域,已经迈出了有力的一步。2011年8月31日龙源期刊网首次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通过两个展位来展示龙源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品。2011年8月26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野霏等领导陪同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刁仁昌、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兼社长董事长周天江、南京文广新局副局长彭年龙等考察组一行来到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参观调研,全面了解了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数字出版的发展。2011年7月龙源作为首次特设的“主宾企业”出席了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期间龙源各项活动圆满成功,彰显了龙源“让中国期刊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实力和决心。2011年7月8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正式成立,已经形成了包括龙源期刊网、龙源国际网、龙源数字图书馆、龙源教育、龙源知识库、龙源移动、龙源心育传媒平台、龙源原创等八大支柱业务在内的综合化数字传媒平台。2011年7月7日龙源与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签署入驻协议,助力天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龙源与华西村、广东金蟾联手启动了“新农村数字阅读平台”的合作项目。龙源与台湾“联合线上”(UDN)签署合作协议,将大陆精彩期刊推广到台湾。龙源牵头,与易博士金蝉软件公司、全国著名学校代表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中国数字教育新媒体产业联盟” 龙源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京师龙源数字教育有限公司2011年6月28日龙源宣布,将针对苹果的App Store推出超过1500款独立的杂志客户端2011年6月28日龙源期刊网宣布注册用户已突破500万大关, 成为目前国内数字期刊付费阅读平台中当之无愧的注册用户最多的网络期刊平台2011年6月28日龙源数字教育集团亮相“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2011年6月24日龙源应邀参加“福建省首届百名校长论坛”2011年6月7日龙源联手《看天下》于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青年人大“走近传媒”系列活动2011年6月龙源期刊网西安办事处正式成立2011年5月13日第七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龙源被评为数字出版示范单位参展2011年5月7日龙源参加“繁荣数字文化 共建美丽家园”——国家图书馆都江堰灾区文化援建活动2011年4月龙源协办第四届中国卓越局长校长峰会,云集全国各地教育界人士,以“卓越梦想、智慧行动”为主题共议教育发展之道2011年3月23日龙源签约澳门中央图书馆,澳门首次引入内地期刊2011年3月3日龙源推出ipad全新杂志系列应用2011年1月17日龙源期刊网获“金长城传媒奖?2010中国传媒数字标杆”荣誉,龙源期刊网总裁汤潮获“金长城传媒奖。2010中国传媒十年领军人物”荣誉 。2010大事记2010年12月22日2010第五届全国民营书业评选颁奖典礼暨2011中国书业发展年会,汤潮总裁被提名为“2010民营书业年度人物”之一2010年12月17日龙源获2010年出版业网站百强奖项2010年10月14日龙源参加“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2010年10月13日龙源举办“2010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会”2010年9月18日北师大“龙源树人优秀校友工作者奖励基金”成立2010年9月9日龙源参加第五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2010年9月1日龙源携手重庆图书馆向黔江区图书馆、城口县图书馆捐馆优秀人文期刊2010年9月1日龙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正式实施2010年9月1日龙源推出高校数字期刊阅览室和海外双语数字期刊阅览室2010年9月1日龙源签约新浪,将独立运营新浪杂志频道2010年8月8日龙源参加第十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2010年7月21日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龙源期刊网分论坛成功召开2010年7月1日龙源参加2010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10年6月21日第二届中国传媒与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龙源获“2009-2010中国最佳数字出版企业”荣誉称号,汤潮总裁获“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领军人物”荣誉称号2010年6月21日龙源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和促进产业发展征求意见座谈会”2010年6月11日龙源参加中国期刊协会召开的“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研讨会”2010年3月9日龙源与台湾著名传媒企业联合线上公司合作签约2010年3月7日《龙源中小学电子期刊阅览室》经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专家评议组论证评议,进行“全国中小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项目”推荐使用产品序列2010年3月1日龙源推出军事阅览室、龙源人声语音版阅览室和英语学习阅览室2010年2月1日龙源参与国家图书馆“全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从国内数家主流电子期刊厂商中胜出,中标电子期刊服务项目2010年1月21日龙源参加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移动阅读产业论坛”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

著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战略研究,编著,参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利用基本面分析在股市获利 全书翻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波段交易入门. 全书翻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短线交易五大绝技. 全书翻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股票投资者必知的21个蜡烛图. 全书翻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论文近年来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中国禽业导刊,2008,5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研究. 中国老区建设,2008,3《GTAP模型动态和静态模拟方法的比较》. 《资本内生化条件下建立中澳自贸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六章(对外经贸大学资助课题报告). 2007,8中印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影响. WTO经济导刊,2006,11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对次要害虫农药施用的影响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2007,1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金融经济学.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3噪声交易的进化博弈分析.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习惯及价值导向的购买行为. 译著. AMBIO人类环境杂志(SCI收录),2005,34(4-5)社会可持续性与合作学习. 译著. AMBIO人类环境杂志(SCI收录),2005,34(4-5).食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猪肉生产情景的案例研究. 译著. AMBIO人类环境杂志(SCI收录),2005,34(4-5)金融约束:一种新模式. 译著. 国际经济与贸易情况,2003,1

广东省源流杂志社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国家新闻机构,持有国家级《新闻记者证》,可参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拥有独立新闻发布平台。《源流》主管协办单位: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 《源流》刊名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同志题写。国内统一刊号 CN44-1494/D,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9-5616,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革命老区发行的新闻、时政类彩色期刊。1994年 10月创刊至今,已历经19个春秋,为月刊。

《源流》实行全省各地级市老促会共办的方针,30多位厅级老干部及现任干部担任编委委员,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由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肖耀堂同志担任。《源流》读者群以广东省为中心,辐射全国,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在职领导、各地离退休老干部、中小学校、团体,以及企业家读者群体,深受广东及全国老区读者的喜爱。是广东省委宣传部评定的重点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2013 年《源流》月发行量迈向新的数字旅程,成为该刊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源流》为能更好的展示及巡礼老区建设新貌,成为老区人民的喉舌,如实地反映老区人民的呼声,监督及宣传地方政府各级部门对老区建设的各项民生工作情况。2013 年 5 月 8 日,经广东省源流杂志社批准,《源流》驻阳江市工作站成立,梁连顺同志任阳江市工作站站长。

传承红色精神、建设崭新老区是《源流》的办刊宗旨,刊物内容 栏目涉及老区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特色产业、经济建设、行业发展、民生热点、典型人物及“三农”、扶贫开发 等方面。一直以来《源流》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心和支持。

-- --2013年最新相关链接新闻:

新闻一、

《广东省老促会换届,陈开枝当选理事会会长》

2013年8月19日上午,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九届第一次理事大会在广州举行。广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朱明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帼英,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石宝华,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游宁丰、陈坚,省政府原副省长范希贤,省政协原副主席肖耀堂、徐尚武等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省老促会第八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通过了新修改的理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并通过了聘请名誉会长名单。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林华景当选为常务副会长。

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1989年1月,是由一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对老区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同志发起组成的社会团体。第一任会长罗天,第二任会长林若。第九届理事会现有理事160名,大多是省直机关离退休的厅局级干部,有多位担任过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职务领导同志任名誉会长。

新闻二、

《阳江市老促会召开会员大会,市领导要求重视老促会工作》

2013年9月3日,阳江市老促会召开会员大会,传达学习广东省老促会九届一次理事大会精神。阳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黎泽林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老促会的工作,为老促会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推动其当好参谋助手,促进阳江老区建设发展。

会议指出,学习贯彻好省老促会九届一次理事大会精神,对促进阳江市老区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老促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好促进老区加快发展的参谋和助手。

黎泽林强调,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加大宣传老区力度。各县(市、区)要结合我市实际,认真贯彻去年市“两办”21号文件要求,按规划完成革命遗址的修建工作,做好《中国老区建设》和《源流》两份宣传老区的重要刊物的征订工作。二要加强老区调研工作,当好党委和政府参谋。老促会的同志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条件,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发现老区新问题新情况,多出谋献策,共同努力促进老区建设得更好。三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老促会工作有新提高。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国务院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部门,副部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国务院的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于1986年5月16日,当时称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12月28日改用现名。领导小组目前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兼任组长,调整后的成员包括国务院办公厅、总政治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教育部、科技部、民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广电总局、统计局、林业局、农业银行、供销总社、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领导小组的基本任务是:组织调查研究;拟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督促、检查和总结交流经验。机构职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即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办理日常工作。1、研究拟定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2、协调社会各界的扶贫工作,协调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和东部发达地区支持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协作工作;3、拟定农村贫困人口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扶持标准,研究提出确定和撤消重点县的意见;4、组织对扶贫开发情况进行统计和动态监测,指导扶贫系统的统计监测工作;5、协调拟定中央扶贫资金分配方案,指导、检查和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指导跨省区重点扶贫项目;6、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宣传工作;7、负责有关扶贫的国际交流与合作;8、承担全国贫困地区干部扶贫开发培训工作;9、承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机构设置内设机构(一)行政人事司协助办公室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协调机关政务工作;负责秘书、文电处理、文书档案、值班、信访、保密、政务信息工作和重要会议的组织工作;负责办公室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有关材料的起草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机关有关规章制度;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人事、劳动工资等工作;承办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二)政策法规司研究提出扶贫开发和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建议;研究有关扶贫开发的法律、法规问题;起草有关重要文件和报告;组织扶贫工作重大课题的研究;承担全国贫困地区干部扶贫开发培训工作。(三)规划财务司拟定扶贫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拟定农村贫困人口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扶持标准,研究提出确定和撤销贫困县的意见;协调拟定中央扶贫资金分配方案,指导跨省区重点扶贫项目;参与拟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审批“三西”地区农业专项建设的年度计划;检查、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并进行统计分析;组织对扶贫开发情况的统计和动态监测;收集、整理有关扶贫信息,指导扶贫系统统计和信息工作;负责机关财务工作,管理办公室的各项资金;(四)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协调社会各界的扶贫工作;指导各级党政机关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组织协调东部地区对口帮扶西部地区的扶贫协作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外事工作;组织开展有关扶贫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开发指导司负责组织开展贫困地区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扶贫搬迁和特殊类型贫困片区扶贫工作;规划、指导、协调各地区扶贫项目的实施并指导跨省区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贫困地区防灾和灾后重建扶贫项目的相关工作;指导革命老区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六)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办事机构设在行政人事司。[2] 直属事业单位(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三)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杂志《中国扶贫》)(四)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主管社团(一)中国扶贫基金会(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三)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四)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五)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地方扶贫部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国的扶贫开发实行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行政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是贫困面积较大的省、自治区,都把扶贫开发列入重要议程,根据国家扶贫开发计划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计划。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在每年年初一次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扶贫资金、权力、任务、责任“四个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到省的扶贫资金一律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使用,并由各有关部门规划和实施项目。

老区建设杂志社官网朱江

部门姓名职务 办公室赵建毅主任宣传部何洪利部长联络部王炳国部长调研部马守廷部长行管部李广文(兼)部长《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漆志恒社长红色思源网站裴翔宇站长

中国老年杂志社官网

很多书法名家寿字写的都很好,福寿字本来图一个吉祥,实质意义都是一样的,当然每个人的欣赏眼光不一样,书法家的的名气不同,字的收藏价值也就不同,五台山上有一个福寿石刻,是当代书法家观同的字,他是是“天下第一福”爱新觉罗皇室家族写福第十一代传承人,也叫爱新觉罗启潞,你可以查查五台山寿字,好不好你说了算。

巩法根

“寿”字是一个单字名词,但是含义广深,象征人长寿、国永固,物久存,字义祥和美好,迎合了人类的期盼和美好的祝愿。“寿”字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运用“寿”字的褒意,以示招福纳祥,期盼追求人生高龄长寿,健康如意,已成为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约定成俗的社会风尚。

寿。寿文化是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古典文献中有极其精辟的论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寿文化更加完善。我国各族人民养成了丰富多彩的祝寿习俗,如,六十岁称为初寿,八十岁称为中寿、百岁则称为高寿。又如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称为米寿、九十九则称为白寿。福禄寿三星中有老寿星,成语里有寿比南山,日常用语中有健康长寿,传说中,最长寿的人有彭祖,祝寿用品中有寿面、寿糕、寿桃、寿联等。丧葬文化里有寿穴、寿木、寿衣等。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及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涌现出了众多的百岁老寿星和长寿之乡。

作家简介:巩法根,1949年生于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国佛教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传统寿文化高级研究员、北京长寿书画院院长、中美文化艺术委员会艺术顾问、美国国际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巩法根六十年代末从军,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军、地、市、部级中国书画艺术大展和比赛,多幅作品被香港、台湾、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前苏联等国际友人收藏;先后受到毛泽东、朱德家人特邀,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10周年”、“纪念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创作书法作品,并被其家人永久收藏。    2007年6月,中国书画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聚首北京,在历史文化圣殿故宫紫禁城中召开了“巩法根万寿书艺研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护卫队官兵列队展示了这幅堪称中华书画艺术史上精品的《华夏万寿长卷》,其场面之壮观,受到各界专家学者以及到会的各路媒体记者的一致赞誉,称之为“前尚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报社中国老年杂志社华龄出版社

找到了五台山的寿字图片,很吉祥,也很大气,哪里能买到这位观同大师的字呢!

五台山寿字书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