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写不下一千多字给个邮箱我写好发给你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我个人极力推荐 英国 李德哈特 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本人看过的唯一能没有政治倾向,全面,能客观看待二战各方的书,这本书李德哈特花了23年,这本书大体的思路是按时间的顺序将整个二战分为前奏1939~1940—爆发1939-狂澜1940-蔓延1941-转向1942-退潮1943-低潮1944-终结1945 这几个部分,每个时间段内分别讲述在这期间发生在各个战场的重大战争和战役,地理跨度从挪威到非洲,大西洋到苏联,从中国到西南太平洋诸岛发生的所有战役都有宏观的描述,在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细节,数据都是作者经过多方比对,在根据当时情况的综合得出的,作者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你可以在书中介绍中看到,这本书的汉译本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钮先钟先生翻译的定价75元,本人也是第一次花75块买本书,感觉很值,比我以前看的所有书写得的都好,他的其他著作我没有看过所以就不推荐了,希望有机会你可以读一读,简单的就是这些了,欢迎采纳 李德哈特的简介:(1895-1970年)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 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研究及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 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 富勒 等人一起提出了战车、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战略:间接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隆美尔战时文件》等。被奉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教皇”。。。。联接: 无与伦比的军事史知识,一本迄今为止描写二战史最好的书——伦敦时报
建议,直接去百度百科里去看看。输入个二战就行了。
我个人极力推荐 英国 李德哈特 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本人看过的唯一能没有政治倾向,全面,能客观看待二战各方的书,这本书李德哈特花了23年,这本书大体的思路是按时间的顺序将整个二战分为前奏1939~1940—爆发1939-狂澜1940-蔓延1941-转向1942-退潮1943-低潮1944-终结1945 这几个部分,每个时间段内分别讲述在这期间发生在各个战场的重大战争和战役,地理跨度从挪威到非洲,大西洋到苏联,从中国到西南太平洋诸岛发生的所有战役都有宏观的描述,在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细节,数据都是作者经过多方比对,在根据当时情况的综合得出的,作者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你可以在书中介绍中看到,这本书的汉译本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钮先钟先生翻译的定价75元,本人也是第一次花75块买本书,感觉很值,比我以前看的所有书写得的都好,他的其他著作我没有看过所以就不推荐了,希望有机会你可以读一读,简单的就是这些了,欢迎采纳 李德哈特的简介:(1895-1970年)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 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研究及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 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 富勒 等人一起提出了战车、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战略:间接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隆美尔战时文件》等。被奉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教皇”。。。。联接: 无与伦比的军事史知识,一本迄今为止描写二战史最好的书——伦敦时报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考文献可谓汗牛充栋。这些参考文献大多不全面,这并不奇怪,因为到1980年单单苏联就出版了万种书籍。尽管如此,从大部分好的二战通史书中可以找到重要的参考书目,诸如卡沃科雷西(P. Calvocoressi)、文特(G. Wint)和普里查德(J. Pritchard)编撰的《全面战争》(Total War)的修订版(伦敦,1989年)。我想与其提供这样的参考书目,不如展示五十本英文书籍,这些书籍合起来可以勾画出一幅由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事件和主题组成的综合画面,使这场大战变得易读,根据这些书籍,最普通的读者都可以获得他自己对战争的想象,以此作为深入阅读的向导。文 | [英]约翰·基根这一书单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我本人的兴趣和偏见,当然并不全面;例如,它不包含关于1939年波兰战役、斯堪的纳维亚战役或意大利战役的书籍;它没什么关于西方水域内发生的海战和空战的内容;它偏向于欧洲而非太平洋的激战。然而,这些侧重主要是由于著作的空白。依然没有任何书籍满足我本人为波兰战役或意大利战役所设定的标准。如果这种判断似乎轻视了美国、英国和英联邦史官们的卓越著作,那么请注意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我只能涵盖本书出现的若干书籍,却不得不省略另一些。我没能囊括用英语以外的语言撰写的书籍,尽管我特别期待包括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战争日志,即希特勒作战参谋的日常记录。其全称是:施拉姆(P. Schramm)主编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战场日记》(Kriegstagebuch des OKW der Wehrmacht),第1册至第8册,1963年在慕尼黑出版。这五十本书籍的出版地大多是伦敦,除非另外说明,版本都是最近的,包括那些英译本。有关战役的必要指南是文森特·艾斯波西多(Vincent J. Esposito)上校的《西点军校版美国战争地图集》(The West Point Atlas of American Wars),两卷,1959年在纽约出版;其中包括主要战场的细致入微的地图,无论美军是否参战,对开页辅以清晰的叙述。
时间长,范围广.涉及国家多,参战人数多.危害大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这是二战的大概思路:二战 爆发时间 1939 9月1日 ,标志:德国入侵波兰 交战双方 轴心国:德国(希特勒) 意大利(墨索里尼) 日本(东条英机) 芬兰 保加利亚 匈牙利 罗马尼亚vs同盟国:美国(罗斯福) 英国(丘吉尔) 法国(戴高乐) 苏联(斯大林) 中国(蒋介石)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荷兰 菲律宾......以战区划分:分为西欧战区,苏德战区,太平洋战区,北非战区,中国战区西欧战区:1936年 德国,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将法西斯政党长枪党扶上台,西班牙从此由弗朗哥当政。1938年 德国武装吞并奥地利1938-1939 德国先强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的地区,进而占领其全境。1939年 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波兰军队坚决抵抗,英法对德宣战,二战正式爆发。1940年 4月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很快消灭这两国军队并占领其全境。5月德国实行曼施坦因计划闪击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法国战役开始6月 德国击溃英法联军并占领巴黎,法国over。7月 德国与英国展开不列颠空战。1943年 美英联军登陆西西里岛,随后进军意大利本土,意大利投降。1944年 6月 美英盟军以及加拿大,自由法国军队从诺曼底登陆,很快解放法国。进 军德国本土,最后与苏联军队在易北河会师。苏德战区:1939年 11月 苏联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爆发(俗称冬季战争)1941年 5月 德国攻下希腊与南斯拉夫。1941年 6月 德国向苏联全线进攻6月-8月 德国 迅速占领斯摩棱斯克,基辅,兵临莫斯科城下。10月 莫斯科保卫战打响1942年 斯大林格勒会战1945年 5月苏军与盟军易北河会师,该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北非战区:1936年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军虽顽强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而最终战败被占。1940 7月-8月 意大利进攻肯尼亚与苏丹,但在当地军队的抵抗下没有成功。1940 12月 英军重创意大利军队。1941年 3月 隆美尔率德军增援北非意大利军。1942年 10月 巴顿率美军增援北非英军。1943年 夏 阿拉曼战役中国战区(中缅印战区):1931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入侵中国。1937 年 8月 日军进攻太原与上海,太原会战与淞沪会战打响。1938年 1月 日本军队进攻徐州,徐州会战打响。1938年 6月 日军进攻武汉,武汉会战开始。1939年 9月 长沙会战打响。1939年 12月 日军进攻南宁,昆仑关战役开始1940年 12月 日本进攻法属印度支那。1942年 初 日军进攻缅甸,中国远征军入缅与英军协防缅甸。1944年 7月 中国远征军攻克密支那。日军被赶出缅北。1945年 1月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会师芒友。与此同时美英盟军攻克仰光缅甸以同盟国战事胜利结束。1945年 夏 中国军队反攻并收复柳州,与此同时敌后游击队也开反攻。太平洋战区:1941年 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与日本开战。与此同时,日本向菲律宾,马来亚发起进攻。美军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 2月 日本占领新加坡,同时开始进攻荷属东印度。1942年 3月开始 日军向盟国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战略岛屿,如关岛、威克岛、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等地进攻,达了建立空军前进基地的目的。1942年 5月 日军进攻所罗门群岛,并开始进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珊瑚海战响。1942年 6月 中途岛战役1942年 8月 美军登陆瓜达卡纳尔岛,瓜岛战役开始。1943年11月 美军发起吉尔伯特群岛战役(代号“电流行动”)并最终占领塔拉瓦等岛屿1944年1月至2月,美军连续组织“燧发枪”和“法警”作战,夺取了夸贾林、罗伊岛—那慕尔岛、埃尼威托克诸环礁..................1945年 8月6日 9日 两颗原子弹。1945年 8月15日 日本投降1945年 9月2日 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二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二战成员国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斯洛伐克、克罗地亚、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维希法国、泰国、自由印度临时政府。西班牙没有直接参战,只是派遣了所谓“蓝色师团”的仆从军帮助德军。反法西斯国家: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即今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称自由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意大利在一战后经济衰落;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同时,美英等国禁止向日本输送石油战略物资,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政治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世界大战彻底爆发。关于二战时间关于开始时间,中国的历史书上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全面爆发时间。注:是全面爆发,没有具体开始时间。如:在欧洲各国都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开始时间。在亚洲中国和朝鲜和韩国等国专门研究二战的学者一致认为开始时间是日本1937年7月7日进攻卢沟桥。在非洲国家都认为二战开始时间是1934年12月5日,意大利突然进攻埃塞俄比亚军队。在前苏联国家一致认为开始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而美国单方面认为二战时间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但全世界都有一个统一的结束时间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向美、中、英、苏等盟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帝国主义战争,第二个阶段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分为两阶段:1941年6月苏联参战根本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性质;1940年5月希特勒德国进攻西欧,英法被迫抗击,战争性质改变。直接原因是由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德意日法西斯为摆脱危机,转移国内人们的斗争视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美国经济陷入绝境,史称“黑暗的十月”。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这次大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美国贫困户家庭占到家庭总数的60%,这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当时出现的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1928年8月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这场危机来势凶猛并持续了四年时间,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常常用用“大萧条”“大恐慌”来形容这场危机。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简论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奉行绥靖政策,主要执行者是英法,而美国的“中立”,实质也是绥靖。然而绥靖政策,使全人类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一、绥靖政策的基本概念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经济和军事)军事实力的加强需以经济,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英、美、法本来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抑制与打击侵略者,然而由于经济上推行绥靖主义,倒是以原料、资金、技术、装备与武器武装了轴心国家,支持了侵略战争。1924—1930年间,流入德国的以美、英为主体的外国资本约计300亿马克,占同时期德国工业工业投资的1/2,工业固定资本的2/3。借助于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德国恢复其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为后来军国主义的复活奠定物质基础。1934年,当希特勒缺乏外汇以资助进口时,英、德签订了协议,规定德国每购买55英镑的英国货,英国便向德国购买100英镑的货物并以现金支付。据称仅由于这笔交易,德国至少得到一亿英镑的外汇用以进口战略物资。1934—1935年后,美、英两国除同意德国停止外债的尝还外,还通过各种渠道向德国输出资金。自1937年到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物资总额共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总值占亿美元。经济上的绥靖主义培植了战争的祸患,准备了战争的温床。而体现在军事上则表现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三、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首先,绥靖政策是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处于经济大危机年代。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法国由于和德国毗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但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基础。 其次,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英美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战前英法坐视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美国对英法的政策是支持的),目的是让德军东移,接近苏联,以使苏德两国发生冲突。而当德国向东进攻波兰,美英法统治集团希望德军继续向东,他们希望,随着将德国与苏联隔开的地理障碍──波兰的消失,仇恨社会主义苏联的德国最终能攻向苏联。当德国已经在欧洲大陆燃起了战争大火时,美英法仍然希望这场大火只燃向东方而不燃向西方。第三,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四、绥靖政策的历史教训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绥靖主义作出的最严厉的批判。二战爆发,便宣告绥靖主义彻底失败。战争进行的6年中,人员死亡达5000多万,直接财产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以上。回眸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而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大战爆发前后英法美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绥靖政策,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绥靖政策的推行,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希特勒得寸进尺。意大利则跟在德国后面获利不少。日本在亚洲犯下滔天罪行。这些侵略分子之所以为所欲为,得“益”于其他大国的姑息、纵容。绥靖政策的推行,使大战爆发时间提前、规模扩大。至二战全面爆发前夕,德国在欧洲,意大利在欧洲与非洲,日本在亚洲,已经侵占了不少国家的领土和资源。战争爆发前一年的时间内,英国、法国仍然认为纳粹德国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不会发动战争。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德意日通过已横征暴敛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战争时间的提前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绥靖政策的推行,推迟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形成。英法美有着各自的盘算,最初无法交汇到一起。造成直接的后果便是:德军“闪击”欧洲,而英国遭受“不列颠空袭”、法国败降,一时间反侵略力量散沙一盘,无法遏制侵略者的作为。直到大战打响,才匆匆展开联盟动作。事实证明:大国的忍气吞声,并没有赢得哪怕是短暂的时间,强军备战的设想如同泡影般地破灭了。二次大战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绥靖主义姑息纵容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野心,最终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这说明,不光是落后挨打,软弱也要挨打。对待邪恶的、反和平的势力,应当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对和平的过分乞求反而会葬送和平。这是绥靖主义的历史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吗?既是也不是。这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国家想在欧洲夺取统治地位,从而普升为世界大国的最后尝试。 如果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不会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肯定不会在1939年爆发。可以认为,1939年德国在没有希特勒的情况下也会成为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国家,并取代法国的主宰地位。这是否会导致战争,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认为这样的欧洲战争发展成为世界大战是不大可能的。 德国是否注定要统治欧洲?希特勒肯定相信这一点,他能说服大多数德国民众。这是德国国防军和工业界在与力量非常强大的世界大国进行对抗的6年战争中取得不俗战绩的原因。没有德国人民,希特勒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不过,如果没有希特勒,在这6年里保持一定程度的全国团结和纪律也是不可想象的。 1914年与1939年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重大区别是:即使是威廉二世的坚决反对者也不会说只有这位德国皇帝一人应对1914年的战争负责。但要对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的只有希特勒一人。由于他缘故,对二战爆发原因的理解要比一战容易。 从1933年到1939年,希特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39年,德国是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比俾斯麦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更强大、疆域更宽广。与俾斯麦不同的是,希特勒甚至是在没有打仗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的。但是,希特勒的野心在继续膨胀,他要取消波兰的独立。波兰人奋起反抗??结果是二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两天后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但对一战骇人听闻的血腥屠杀还记忆犹心的欧洲人民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父辈们1914年参战时的热情。简言之,1939年大多数欧洲人民都害怕战争,希特勒却不怕。德国国防军凭借进行战争的新战略战术占领了波兰。
太长了,不想抄
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对我有记忆犹新的深刻印象。追溯二战起因,终究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救”行为。为了自己“发展”下去,他们不惜一切地发动战争。 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那么残酷:泪水、饥饿、鲜血、牺牲,我们对战争充满恐惧。无论是希特勒的铁蹄,还是日本人的刺刀,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争带来的都是巨大损失。 不可否认,战争对于科学的某个方面的发展,的确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原子弹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明出来,二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对战争持有肯定的态度。大量青壮年走向了战场,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越来越少;科学家们正忙于研究杀人武器,平时为生产服务的各种研究停止了;大部分工厂在生产军事用品,日用品日渐缺乏。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后面,众多的不良因素日积月累,必然导致人民的不满,就算法西斯政府还想继续打下去,广大受害群众势必会奋起反抗。 二战过后,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战争结束的六十多年间,中国的崛起,欧洲的飞速发展与日本经济的腾飞,都渐渐让人们明白:只有拥有和平,才能持续的发展。 的确,在抹去战争的阴影后,人们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在和平环境中,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大家放下了高悬者得心,又重新到生产当中,军队开始大规模的裁军,不仅为生产活动增加了新的劳动力,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军事开支;科学家重新开始了尚未完成的研究课题,加快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就连国与国之间也不再是敌对关系,而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伙伴”与“战略伙伴”。于是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新名字——“地球村”。 和平时期也会有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和平对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可以这样说:战争也许可以使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而和平却可以让社会全面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两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发展,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成果。只要共同努力我们就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简论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奉行绥靖政策,主要执行者是英法,而美国的“中立”,实质也是绥靖。然而绥靖政策,使全人类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一、绥靖政策的基本概念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经济和军事)军事实力的加强需以经济,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英、美、法本来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抑制与打击侵略者,然而由于经济上推行绥靖主义,倒是以原料、资金、技术、装备与武器武装了轴心国家,支持了侵略战争。1924—1930年间,流入德国的以美、英为主体的外国资本约计300亿马克,占同时期德国工业工业投资的1/2,工业固定资本的2/3。借助于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德国恢复其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为后来军国主义的复活奠定物质基础。1934年,当希特勒缺乏外汇以资助进口时,英、德签订了协议,规定德国每购买55英镑的英国货,英国便向德国购买100英镑的货物并以现金支付。据称仅由于这笔交易,德国至少得到一亿英镑的外汇用以进口战略物资。1934—1935年后,美、英两国除同意德国停止外债的尝还外,还通过各种渠道向德国输出资金。自1937年到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物资总额共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总值占亿美元。经济上的绥靖主义培植了战争的祸患,准备了战争的温床。而体现在军事上则表现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三、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首先,绥靖政策是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处于经济大危机年代。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法国由于和德国毗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但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基础。 其次,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英美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战前英法坐视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美国对英法的政策是支持的),目的是让德军东移,接近苏联,以使苏德两国发生冲突。而当德国向东进攻波兰,美英法统治集团希望德军继续向东,他们希望,随着将德国与苏联隔开的地理障碍──波兰的消失,仇恨社会主义苏联的德国最终能攻向苏联。当德国已经在欧洲大陆燃起了战争大火时,美英法仍然希望这场大火只燃向东方而不燃向西方。第三,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四、绥靖政策的历史教训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绥靖主义作出的最严厉的批判。二战爆发,便宣告绥靖主义彻底失败。战争进行的6年中,人员死亡达5000多万,直接财产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以上。回眸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而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大战爆发前后英法美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绥靖政策,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绥靖政策的推行,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希特勒得寸进尺。意大利则跟在德国后面获利不少。日本在亚洲犯下滔天罪行。这些侵略分子之所以为所欲为,得“益”于其他大国的姑息、纵容。绥靖政策的推行,使大战爆发时间提前、规模扩大。至二战全面爆发前夕,德国在欧洲,意大利在欧洲与非洲,日本在亚洲,已经侵占了不少国家的领土和资源。战争爆发前一年的时间内,英国、法国仍然认为纳粹德国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不会发动战争。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德意日通过已横征暴敛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战争时间的提前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绥靖政策的推行,推迟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形成。英法美有着各自的盘算,最初无法交汇到一起。造成直接的后果便是:德军“闪击”欧洲,而英国遭受“不列颠空袭”、法国败降,一时间反侵略力量散沙一盘,无法遏制侵略者的作为。直到大战打响,才匆匆展开联盟动作。事实证明:大国的忍气吞声,并没有赢得哪怕是短暂的时间,强军备战的设想如同泡影般地破灭了。二次大战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绥靖主义姑息纵容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野心,最终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这说明,不光是落后挨打,软弱也要挨打。对待邪恶的、反和平的势力,应当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对和平的过分乞求反而会葬送和平。这是绥靖主义的历史教训。
诺曼底登陆都被研究臭了,你可以研究太平洋战争中的两栖登陆作战,材料多得去,还有瓜岛和新几内亚的丛林战,还有海军分兵合击时的通讯问题,如莱特湾海战中的日军通讯故障导致战局更不利于日本,还有分析珍珠港事变究竟是不是美国人的苦肉计?可以分析,美国人为什么不救战列舰而救航母?美国的航母究竟在什么地方?总统是否有权越过舰队司令越级指挥军舰离港?还有日本原子弹到底要不要投?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来分析制空权的重要。苏德战场上德军先占乌克兰后打莫斯科的必要性。德军有没有必要分兵两路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巴尔干半岛作战对德军进攻苏联有没有影响?北非战役中隆美尔的用兵特点?从西西里登陆谈情报谍战。佛朗哥保持中立的深层原因。贝当究竟是救法国还是卖法国?对比不列颠空战和轰炸日本谈空军对战争的影响。从大西洋绞杀与反绞杀谈现代战争与后勤的关系。从英美的同盟关系等谈战争中的外交。到处都是题目,到处都是材料
苏军攻克柏林
苏军,写红场或库尔斯克。英军,写大不列颠保卫战。美军,写击落山本五十六。中国,写百团大战。日军,写珍珠港。德军,写闪电战。盟军,写诺曼底登陆。
这是二战的大概思路:二战 爆发时间 1939 9月1日 ,标志:德国入侵波兰 交战双方 轴心国:德国(希特勒) 意大利(墨索里尼) 日本(东条英机) 芬兰 保加利亚 匈牙利 罗马尼亚vs同盟国:美国(罗斯福) 英国(丘吉尔) 法国(戴高乐) 苏联(斯大林) 中国(蒋介石)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荷兰 菲律宾......以战区划分:分为西欧战区,苏德战区,太平洋战区,北非战区,中国战区西欧战区:1936年 德国,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将法西斯政党长枪党扶上台,西班牙从此由弗朗哥当政。1938年 德国武装吞并奥地利1938-1939 德国先强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的地区,进而占领其全境。1939年 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波兰军队坚决抵抗,英法对德宣战,二战正式爆发。1940年 4月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很快消灭这两国军队并占领其全境。5月德国实行曼施坦因计划闪击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法国战役开始6月 德国击溃英法联军并占领巴黎,法国over。7月 德国与英国展开不列颠空战。1943年 美英联军登陆西西里岛,随后进军意大利本土,意大利投降。1944年 6月 美英盟军以及加拿大,自由法国军队从诺曼底登陆,很快解放法国。进 军德国本土,最后与苏联军队在易北河会师。苏德战区:1939年 11月 苏联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爆发(俗称冬季战争)1941年 5月 德国攻下希腊与南斯拉夫。1941年 6月 德国向苏联全线进攻6月-8月 德国 迅速占领斯摩棱斯克,基辅,兵临莫斯科城下。10月 莫斯科保卫战打响1942年 斯大林格勒会战1945年 5月苏军与盟军易北河会师,该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北非战区:1936年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军虽顽强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而最终战败被占。1940 7月-8月 意大利进攻肯尼亚与苏丹,但在当地军队的抵抗下没有成功。1940 12月 英军重创意大利军队。1941年 3月 隆美尔率德军增援北非意大利军。1942年 10月 巴顿率美军增援北非英军。1943年 夏 阿拉曼战役中国战区(中缅印战区):1931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入侵中国。1937 年 8月 日军进攻太原与上海,太原会战与淞沪会战打响。1938年 1月 日本军队进攻徐州,徐州会战打响。1938年 6月 日军进攻武汉,武汉会战开始。1939年 9月 长沙会战打响。1939年 12月 日军进攻南宁,昆仑关战役开始1940年 12月 日本进攻法属印度支那。1942年 初 日军进攻缅甸,中国远征军入缅与英军协防缅甸。1944年 7月 中国远征军攻克密支那。日军被赶出缅北。1945年 1月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会师芒友。与此同时美英盟军攻克仰光缅甸以同盟国战事胜利结束。1945年 夏 中国军队反攻并收复柳州,与此同时敌后游击队也开反攻。太平洋战区:1941年 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与日本开战。与此同时,日本向菲律宾,马来亚发起进攻。美军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 2月 日本占领新加坡,同时开始进攻荷属东印度。1942年 3月开始 日军向盟国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战略岛屿,如关岛、威克岛、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等地进攻,达了建立空军前进基地的目的。1942年 5月 日军进攻所罗门群岛,并开始进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珊瑚海战响。1942年 6月 中途岛战役1942年 8月 美军登陆瓜达卡纳尔岛,瓜岛战役开始。1943年11月 美军发起吉尔伯特群岛战役(代号“电流行动”)并最终占领塔拉瓦等岛屿1944年1月至2月,美军连续组织“燧发枪”和“法警”作战,夺取了夸贾林、罗伊岛—那慕尔岛、埃尼威托克诸环礁..................1945年 8月6日 9日 两颗原子弹。1945年 8月15日 日本投降1945年 9月2日 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二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