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发布时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师范教育为特色的多科目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院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中国钛谷”——宝鸡市,占地面积1100亩。2010年2月顺利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名称:宝鸡文理学院 外文名称: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简称:宝文理 校训:博文明理,厚德尚能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性师范大学 主管部门:陕西省教育厅 学校属性:省属本科 现任校长:王志刚所属地区:中国 宝鸡主要院系:文化与传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哲学系、等 硕士点:37 个主要奖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本科专业:59个

宝鸡文理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史、哲、理、工、管、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第二大城市?宝鸡市。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0余亩,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优雅。 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后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宝鸡师范学院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院先后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等称号。2008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6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立足宝鸡,服务地方,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不断扩大。 学院设有哲学(社会科学部)、政法、教育科学与技术、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与旅游、经济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化学化工、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体育等17个系(部)和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现有47个本科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600余人。 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人才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95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300多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430多人。有30多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基金奖、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省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百余名高层次人才。先后有26名教授参与了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6个学科、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我院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建设,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矗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综合办学实力。目前,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4572个,教学用计算机3164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新、老校区各有一座图书馆,馆藏图书176万册,校园网联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有近7000个信息端点,教学设施先进,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高等教育“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和我院“厚基储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能力与发展个性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2001年以来,我院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主持或参与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项,3个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部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我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团队”分别为省级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省级创新实验区。此外,我院还建设40门精品课程、76门重点课程和一定数量的双语课程。建成了140个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力保证。 学院坚持科研兴校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整合学科队伍、凝炼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学科实力和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现有10个院级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和自然地理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设有人文科学、周秦文化、教育科学、城乡经济、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非线性、应用化学、自动化、计算机软件、机电工程、陕西文学、陕西方言、哲学、法学等14个研究所,“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防项目3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456项;五年来出版著作115部,发表学术论文3204篇,其中权威和核心期刊618篇, SCI、EI、ISTP、《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162篇。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均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陕西省优秀学报二等奖和全国优秀学报,其中“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学报优秀栏目;1999年创办的《西部论坛》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学院大力弘扬“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以“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崇严、重导、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风、“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引导和激励师生员工严谨治学、刻苦学习、开拓创新、奋发进龋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五年来,我院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1%以上,位居陕西省高校前列。 学院坚持走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道路。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院与美国瑞欧戈兰大学有着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每年互派留学生。同时,学院积极实施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等方面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秉承教师教育优良传统,全面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坚持以服务地方为根本取向的办学理念,多层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办学特色。 “十一五”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主动服务地方的能力,力争到2016年,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社会满意、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 2016年我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计划招生4550人,其中本科3770人,高职(专科)780人。热忱欢迎祖国各地优秀学子报考我院。

总体来说,宝鸡文理学院是全国文理学院排名很靠前的。因为是师范类的院校,它本身不同的系就是不同的水平,而且宝文理的专科是和本科在一个系里的。一般文科还是很不错的,像中文系,外语系,理科像地环系,物理系,数学系等等也不错。相比西安的很多院校,宝文理还算一个不错的选择。

宝鸡文理学院属于二本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期刊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8.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史、哲、理、工、管、法、教育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院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市,地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靠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宜人, 面积90多万平方米。 学院现设哲学(社会科学部)、政法、教育、中文、外语、历史、经济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体育等17个系,4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学院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7000多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8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00多名。同时,学院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百余名高层次人才,聘请了1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我院兼职教授,先后有26名教授参与了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院校的6个学科、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3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 学院设有人文科学研究所、周秦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陕西文学研究所、城乡经济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研究所、非线性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立了10个院级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自然地理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院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学术气氛浓厚,每年有上百篇论文被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SCI、EI、美国《数学评论》、《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或《中国数学文摘》、《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简介》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防项目3项,其它各级各类项目500多项;2002—2006年,出版著作115部,发表学术论文3510篇,其中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618篇,SCI、EI、ISTP、《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收录、转载160篇。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且“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1999年创刊的《西部论坛》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学院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 ,多媒体教室120多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40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3000多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教学实践基地140个、理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30多个。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76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新老校区实现校园网互连,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标准体育场等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齐全。 学院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积极弘扬 “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以“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崇严、重导、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风和“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引导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基础教育、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连续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 在5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立足宝鸡,服务地方,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办学水平和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学院先后被陕西省教工委、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三五'普法、依法治教"、"'四五'普法、依法治教"先进集体等称号,2002年2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院在西部大开发、高教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要求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针,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开展教学评建工作,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百门重点课程建设(其中《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有机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陕西省精品课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后勤社会化等方面改革,学院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07年,“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获批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学院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谱写了学院发展的崭新篇章,使学院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十一五”以来,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提高质量求生存,以提升层次求发展,以鲜明特色求地位,以服务地方求支持,促进学院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按照“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以继续教育为辅,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模式,积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服务地方”四大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扎实工作,到2010年,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社会满意、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

总体来说,宝鸡文理学院是全国文理学院排名很靠前的。因为是师范类的院校,它本身不同的系就是不同的水平,而且宝文理的专科是和本科在一个系里的。一般文科还是很不错的,像中文系,外语系,理科像地环系,物理系,数学系等等也不错。相比西安的很多院校,宝文理还算一个不错的选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投稿难吗

博士论坛理论研究 陕西省科技期刊类特色期刊奖(01);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00)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主编:赵荣侠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宝光路44号

宝鸡文理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史、哲、理、工、管、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第二大城市?宝鸡市。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0余亩,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优雅。 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后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宝鸡师范学院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院先后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等称号。2008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6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立足宝鸡,服务地方,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不断扩大。 学院设有哲学(社会科学部)、政法、教育科学与技术、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与旅游、经济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化学化工、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体育等17个系(部)和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现有47个本科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600余人。 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人才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95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300多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430多人。有30多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基金奖、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省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百余名高层次人才。先后有26名教授参与了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6个学科、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我院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建设,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矗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综合办学实力。目前,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4572个,教学用计算机3164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新、老校区各有一座图书馆,馆藏图书176万册,校园网联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有近7000个信息端点,教学设施先进,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高等教育“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和我院“厚基储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能力与发展个性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2001年以来,我院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主持或参与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项,3个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部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我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团队”分别为省级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省级创新实验区。此外,我院还建设40门精品课程、76门重点课程和一定数量的双语课程。建成了140个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力保证。 学院坚持科研兴校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整合学科队伍、凝炼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学科实力和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现有10个院级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和自然地理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设有人文科学、周秦文化、教育科学、城乡经济、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非线性、应用化学、自动化、计算机软件、机电工程、陕西文学、陕西方言、哲学、法学等14个研究所,“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防项目3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456项;五年来出版著作115部,发表学术论文3204篇,其中权威和核心期刊618篇, SCI、EI、ISTP、《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162篇。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均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陕西省优秀学报二等奖和全国优秀学报,其中“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学报优秀栏目;1999年创办的《西部论坛》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学院大力弘扬“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以“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崇严、重导、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风、“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引导和激励师生员工严谨治学、刻苦学习、开拓创新、奋发进龋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五年来,我院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1%以上,位居陕西省高校前列。 学院坚持走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道路。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院与美国瑞欧戈兰大学有着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每年互派留学生。同时,学院积极实施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等方面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秉承教师教育优良传统,全面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坚持以服务地方为根本取向的办学理念,多层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办学特色。 “十一五”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主动服务地方的能力,力争到2016年,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社会满意、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 2016年我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计划招生4550人,其中本科3770人,高职(专科)780人。热忱欢迎祖国各地优秀学子报考我院。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史、哲、理、工、管、法、教育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院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市,地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靠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宜人, 面积90多万平方米。 学院现设哲学(社会科学部)、政法、教育、中文、外语、历史、经济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体育等17个系,4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学院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7000多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8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00多名。同时,学院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百余名高层次人才,聘请了1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我院兼职教授,先后有26名教授参与了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院校的6个学科、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3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 学院设有人文科学研究所、周秦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陕西文学研究所、城乡经济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研究所、非线性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立了10个院级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自然地理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院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学术气氛浓厚,每年有上百篇论文被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SCI、EI、美国《数学评论》、《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或《中国数学文摘》、《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简介》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防项目3项,其它各级各类项目500多项;2002—2006年,出版著作115部,发表学术论文3510篇,其中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618篇,SCI、EI、ISTP、《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收录、转载160篇。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且“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1999年创刊的《西部论坛》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学院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 ,多媒体教室120多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40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3000多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教学实践基地140个、理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30多个。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76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新老校区实现校园网互连,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标准体育场等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齐全。 学院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积极弘扬 “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以“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崇严、重导、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风和“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引导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基础教育、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连续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 在5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立足宝鸡,服务地方,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办学水平和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学院先后被陕西省教工委、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三五'普法、依法治教"、"'四五'普法、依法治教"先进集体等称号,2002年2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院在西部大开发、高教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要求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针,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开展教学评建工作,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百门重点课程建设(其中《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有机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陕西省精品课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后勤社会化等方面改革,学院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07年,“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获批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学院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谱写了学院发展的崭新篇章,使学院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十一五”以来,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提高质量求生存,以提升层次求发展,以鲜明特色求地位,以服务地方求支持,促进学院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按照“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以继续教育为辅,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模式,积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服务地方”四大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扎实工作,到2010年,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社会满意、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审稿周期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师范教育为特色的多科目综合性大学。我告诉大家宝鸡文理学院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下吧。

宝鸡文理学院(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校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市,地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靠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占地面积1100亩。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2004年、2006年和2008年先后三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学校现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哲学系、思政教研部、政法系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经济管理系、音乐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与信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电子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体育系等院系部。61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制药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2000多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00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320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730多名。同时,学校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200多名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聘请了1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先后有40多名教授参与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4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

学校设有哲学研究所、人文科学研究所、周秦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陕西文学研究所、陕西方言研究所、法学研究所、城乡经济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研究所、非线性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关陇宗教文化研究所、西府民间音乐研究所、渭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横渠书院及高教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立了14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自然地理学、文艺学、物理化学、凝聚态物理等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校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校每年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大学、俄亥俄州穆斯静冈大学、路易斯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大学等开展本科生交换学习项目。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学术气氛浓厚,“十一五”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31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厅级383项,出版专著、译著97部,主编教材51部,发表论文7249篇,其中699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337项,其中省部级科研奖119项。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且“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1999年创刊的《西部论坛》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宝鸡文理学院学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 ,多媒体教室127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60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4000余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4千多万元。教学实践基地169个、理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30多个。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的“太白县太白中学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图书馆藏书20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新老校区实现校园网互连,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标准体育场和体育馆等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齐全。

近年来,学校在西部大开发、高教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长效机制,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要求和“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学分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百门重点课程建设(其中《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有机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文学概论》、《中国地理》、《中国现代文学》为陕西省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后勤改革,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地理课程”、 “化学核心课程” 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以化学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陕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十二五”时期,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提高质量求生存,以提升层次求发展,以鲜明特色求地位,以服务地方求支持,促进学校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文化铸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按照“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兼顾高职教育,稳定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积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服务地方”六大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一所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社会满意、省内外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宝鸡大学。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后停办),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宝鸡师范学院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是国务院1981年首批批准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院先后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等称号。2008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9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2011年5月25日宝鸡市人民政府与宝鸡文理学院隆重举行筹建宝鸡大学签字仪式,全面启动了宝鸡大学筹建工作。2013年7月,学校获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谱写了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使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在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先后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三五'普法、依法治教"、"'四五'普法、依法治教"先进集体等称号,2002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8.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宝鸡文理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史、哲、理、工、管、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第二大城市?宝鸡市。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0余亩,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优雅。 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后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宝鸡师范学院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院先后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等称号。2008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6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立足宝鸡,服务地方,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不断扩大。 学院设有哲学(社会科学部)、政法、教育科学与技术、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与旅游、经济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化学化工、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体育等17个系(部)和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现有47个本科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600余人。 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人才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95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300多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430多人。有30多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基金奖、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省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百余名高层次人才。先后有26名教授参与了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6个学科、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我院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建设,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矗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综合办学实力。目前,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4572个,教学用计算机3164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新、老校区各有一座图书馆,馆藏图书176万册,校园网联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有近7000个信息端点,教学设施先进,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高等教育“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和我院“厚基储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能力与发展个性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2001年以来,我院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主持或参与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项,3个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部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我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团队”分别为省级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省级创新实验区。此外,我院还建设40门精品课程、76门重点课程和一定数量的双语课程。建成了140个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力保证。 学院坚持科研兴校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整合学科队伍、凝炼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学科实力和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现有10个院级重点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和自然地理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设有人文科学、周秦文化、教育科学、城乡经济、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非线性、应用化学、自动化、计算机软件、机电工程、陕西文学、陕西方言、哲学、法学等14个研究所,“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防项目3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456项;五年来出版著作115部,发表学术论文3204篇,其中权威和核心期刊618篇, SCI、EI、ISTP、《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162篇。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均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陕西省优秀学报二等奖和全国优秀学报,其中“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学报优秀栏目;1999年创办的《西部论坛》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学院大力弘扬“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以“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崇严、重导、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风、“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引导和激励师生员工严谨治学、刻苦学习、开拓创新、奋发进龋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五年来,我院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1%以上,位居陕西省高校前列。 学院坚持走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道路。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院与美国瑞欧戈兰大学有着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每年互派留学生。同时,学院积极实施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等方面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秉承教师教育优良传统,全面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坚持以服务地方为根本取向的办学理念,多层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办学特色。 “十一五”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主动服务地方的能力,力争到2016年,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社会满意、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 2016年我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计划招生4550人,其中本科3770人,高职(专科)780人。热忱欢迎祖国各地优秀学子报考我院。

文山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文山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就在下面,文山学院前身是1947年2月由云南昭通南迁至文山的国立西南师范学校,欢迎大家进入了解详情!

点击进入》》文山学院教务系统

文山学院简介

1955年10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国立西南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云南文山师范学校。

1958年秋,在文山师范学校内开办文山人民大学,招收师专和医专各一个班,后因故停办。

1977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在文山师范学校附设师专班,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992年更名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4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在“老、少、边、山、穷、战”地区办学,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923亩,校舍面积27万平方米;有在职教职工568人,其中专任教师457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6人(教授、研究员29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27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77人,10余位教师先后被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

学校下设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3个学术科研机构,建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七研究基地”、“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三七农业工程实验室”、“云南省高校三七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中心”、“赵大庆专家工作站”等省级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专家工作站。

综合性学术期刊《文山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下设人文学院、政法经济学院、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10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有49个本、专科专业(本科33个,专科专业16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农学9个学科门类。

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5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 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云南省教学名师3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5人,入选“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升本”以来,教师获各级各类课题立项283项,出版学术专著35部,参编著作、教材30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13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0余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2243篇,其中核心期刊199篇,SCI、EI收录31篇。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立足文山,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常年聘请美国、英国、越南等国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先后招收2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派出200余位师生赴欧美和东南亚国家留学、访学。

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89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4000余人。

已向社会输送20000余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和10000余名成人本专科学生,培训各级各类学员400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炼出“博思审问,明德笃行”的校训,“存疑存思,追求真理”的学风,“言传身教,尽器弘道”的教风,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

涌现出“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霜福伟,中央电视台推评的“最美村官”潘志艳、“最美乡村教师”周凤慧等一批享誉全国的先进典型,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目前,学校正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调结构、强内涵、促发展,努力建设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文山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文山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高考 是 人生 的转折点, 填报志愿 时文山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和文山学院好不好,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 那么,到底文山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呢?下面是快车教育网综合多方面资源信息整理的有关文山学院的评价,相信您看完以下评价,心里一定有数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文山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 文山学院(Wenshan University)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是云南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77年创办的文山师范学校师专班,2009年升格为文山学院。 目前,学校占地948亩,校舍面积27万平方米,图 书 馆纸质藏书95万册;固定资产亿元,设备总值4747万元;设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等14个内设机构,设科技处等9个教辅部门,有教职工594人,专任教师527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8人(正高职30人,副高职128人);设人文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53个本专科专业(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25个),涵盖文学等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9183人(本科6368人,专科2720人,预科95人)。 2009年至2013年,学校获各类各级科研项目共128项,在各类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21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54篇,SCI、EI收录15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参编著作、教材18部。获国家专利授权5项,科技成果转化6项,有6项州级以上奖励。 往往文山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会掩盖缺点、突出优点而美化自己,要识庐山真面目,那我们一定得认真看下面来自生活 学习 在文山学院里学长学姐最真实的心声。 不可否认文山学院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们还是先上好评,后上差评。 好评 其实我觉得一般,但是文山消费水平确实比较低,我第一次去的时候都觉得很神奇,打的很便宜,学校环境还可以,要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去试试,也是云南省的'重点院校·· 好评 我是文山的,文山学院属普通高校,专业还是蛮多的,只要有自己喜欢或是社会上热门的专业,就可以放心去上。 好评 还是可以的!我们文山这个地方气候好,城市建设好!姑娘也漂亮,人也热情好客。属于 二本 院校。文山欢迎您! 好评 真的很好,我就是文山学院吧音乐系的,2011年 毕业 ,我们系的人 考试 比其他的地方上线的多多了 好评 二本,但二本的专业有点少,专科的专业多点,环境还好,总的来说有发展潜力的。 好评 可以,面积比较小。设施齐全。由于前面升级到2个学院,它是要提高。宿舍公寓,以及一个比较点的宿舍。两个足球场,5个篮球场,一个室内游乐场。网络电信4M校园网,非常流畅。 好评 文山学院矿物加工技术和冶金技术这个还真不大清楚,但文山这边有很多稀有矿物。比如煤、铁、锡、钨、锰、锑、锌、铅等。锰、铝、锑、砷储量云南第一,应该不会差的。 好评 我是文山学院的,毕业了!这所学校还是可以的,其实在那 读大学 都行,重要的是看你自己!文山学院总体 就业 率非常高,并且学校制度还好!你会 成功 的,相信自己 好评 还可以吧~教师,教学蛮实在的,也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中!! 好评 文山学院是二本,09年升的本科,学校还可以文山州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而且文山很漂亮

一、文山学院王牌专业介绍 省级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 “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美术学 二、文山学院简介 文山学院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7年由云南昭通南迁至文山的国立西南师范学校。1955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国立西南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云南文山师范学校。1958年在文山师范学校内开办文山人民大学,招收师专和医专各一个班。1977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在文山师范学校附设师专班。198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992年更名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文山州是“老、少、边、山、穷、战”地区,南与越南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438公里,是建国后经历战争时间最长的民族自治地区。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文山州8个县(市)均属革命老区。20世纪50年代援越抗法、60年代援越抗美、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对越自卫还击和“两山”防御作战,文山州长期处在支前参战的前沿,改革开放比全国整整晚了14年,全州8县(市)均属国家级贫困县。 学校立足“老、少、边、山、穷、战”地区办学,努力践行和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教育师资和基层工作人才,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尤其是2009年升本以来,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硬件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促进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师范教育向综合教育的“两个转变”,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亩,校舍面积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固定资产总值亿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593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5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31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38人。现有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3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5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对象3人。 学校设有11个教学部门,48个本专科专业(本科专业36个,专科专业12个),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9个学科门类。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科技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云南省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 学校设有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3个学术科研机构,建有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三七农业工程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三七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科研平台。综合性学术期刊《 文山学院 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 升本以来,学校教师获各级各类课题立项304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28项),出版学术专著32部(其中个人专著25部、合著7部),主编、参编教材45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5项、地厅级科研奖26项,发表学术论文2870篇,其中核心期刊243篇,SCI、EI、CPCI等收录59篇。 学校现有云南省支撑产业升级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1个、应用技术型高校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中心1个、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项目1个、校园创业平台1个。 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9256人(本科生6868人、专科生2292人、本科预科生96人)。办学以来,已向社会输送300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和10000余名成人本专科学生,培训各级各类学员40000余人次,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越南、泰国等国的15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和学生交流、学习。升本以来,聘请外籍教师21人次到校任教;派出教师28人次到美国林登沃德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越南河内大学等高校攻读学位、访学和培训;派出363名越南语和泰语专业学生到越南和泰国高校学习、交流;招收来自美国、越南、老挝等国学生161名。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炼出“博思审问,明德笃行”的校训,“存疑存思,追求真理”的学风,“言传身教,尽器弘道”的教风,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先后获得“云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生中涌现出“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霜福伟、“最美村官”潘志艳、“最美乡村教师”周凤慧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文山学院在云南是第二批次招生,在外省基本也是本科二批招生,我们通常认为文山学院是二本大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