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创作途经与创作方法。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韩国恐怖电影创作特色
[摘要]韩国电影先后经历萌芽、模仿、停滞、发展四个阶段,并且近年来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票房。与我国一样,韩国有着受传统儒教文化薰陶的悠久历史,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同源文化的影响,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型别片。在韩式恐怖影片中既有对本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现,又有对社会大众底层心理需求的关注。本文具体叙述了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韩式恐怖影片的创作特色,最后对韩国恐怖影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恐怖电影;韩国;创作特色
追溯恐怖片的起源,我们需要回望19世纪后期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式小说。通过翻看世界电影史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看到的第一部可以称为恐怖片的是1919年德国表现主义的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这部影片对好莱坞恐怖片的制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对世界恐怖影片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本文以韩国恐怖片的发展历程为基础,具体解读韩式恐怖片的历史程序。
一、韩国恐怖电影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
由导演朴金铉1924年拍摄的《蔷花红莲传》可以说是韩国最早的一部恐怖片,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女鬼的形象,但在这一时期韩国尚不存在恐怖片这种影片型别。恐怖片在韩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韩国就出现了恐怖片,但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中期这两个韩国电影发展的鼎盛时期,恐怖片并没有流行起来。在这两个关键时期,韩国恐怖片没能获得发展的原因众多,但最为主要的可以归咎为两点:一是传统教学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早期,韩国人对公共场所观看恐怖片时发出喊叫等举止行为是十分厌恶的,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不文明的,是粗俗的,因此他们对恐怖片的接受度不高。二是韩国影评界或杂志对恐怖片的宣传力度不够,他们对恐怖片的研究兴趣不高,导致韩国恐怖片的影响度较低。
二模仿阶段
权哲辉1967年导演的《月下的共同墓地》创造了恐怖片的票房神话,但这一时期的韩国恐怖片电影存在局限性,影片中多是女鬼,这凸显了韩国父权家长制意识形态的根深蒂固。该阶段,韩国恐怖片本土特色还未发挥出来,依旧存在明显的模仿印记,但在影片悬念和心理节奏的控制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停滞时期
韩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落实国外电影进口自由化的新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必然导致国外影片的大量“入侵”,这对韩国电影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部分电影公司濒临破产。这一时期韩国的电影业一度陷入绝境,当时韩国本土电影由于缺乏竞争力,只能在偏远的地区才能获得观众,这种现状导致电影公司几乎无利可获。新政策的落实把韩国电影业推到崩溃的边缘,发展陷入困境。
四发展时期
韩国电影在历经几近停滞的发展时期,积极寻求崛起的新出口,恐怖电影也在探索发展的出路。直至20世纪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出现,韩国身陷东南亚金融危机之中。然而就在韩国沦陷金融危机的时候,《指甲》《圈套》两部恐怖片横空出世,这也为韩国恐怖片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恐怖片成为展现国内矛盾、倾诉人们内心焦虑的一个突破口。人们通过恐怖片能够释放内心的思虑,并且反映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女高怪谈》《退魔录》和《安静的家族》在韩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当时的电影业产生轰动。
《女高怪谈》是朴岐炯1998年执导拍摄的,并收获了极高的票房,这对韩国恐怖片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第一部卖座的恐怖片,它的出现助力恐怖片发展为主流的型别片,并且改变了观众对恐怖片的刻板印象,人们能够欣然接受恐怖片的演绎。这部影片依然是采用韩国传统恐怖片一贯使用的演绎模式,但收获了观众的认可。随着韩国电影业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末,电影审查制度在韩国被废除,电影产业化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韩国电影作为后起之秀进入电影发展的新阶段。
二、韩国恐怖电影创作特色
一借鉴模仿
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儒学国家,韩国当然也无法忘怀东方文化的浸染,于是对日式恐惧的效仿成为一种美学自觉。韩国电影《鬼铃》公映时自称是日本的《午夜凶铃》,两部影片均使用 *** 作为引导剧情的重要因素,这也突出表现了韩国恐怖片在发展过程中对外的借鉴与仿效。
二韩式美学
韩国恐怖片具有独创性,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族特色。从韩国恐怖片中的美学表达来讲,韩式影片讲究的是唯美的画面与舒缓的节奏。在韩国纯情片中,这一美学表达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与纯情片不同,韩国恐怖片追求的是幽雅沉稳,透过恐怖的氛围,我们总能感受到其中的沉静。在韩国恐怖片中往往都穿插著两条故事线索。之所以这样,是穿插在影片中的一些次要线索,主要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韩国美学基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不断提升韩式美学的功力。它借鉴日本的拍摄技术,学习欧美国家的视觉表达技巧,结合本国影片的实际,开创了自身独特的韩式美学。韩式美学综合世界各国的优势,在恐怖片中,既避免直白,又不失冲击力地把故事情节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三伦理诉求
对于电影而言,形式上的表达比较直观,一目了然。然而衡量电影质量高低的另一个重要尺度是影片的内容、内涵。恐怖片并不是韩国的原生品,是韩国引进的舶来品。但韩国电影人并没有把外来的恐怖片直接应用,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不仅是在形式上,而且对于恐怖片的内容都融入例如具有韩国特色的东西,改良后的韩国恐怖片为世人了解韩国打开了另一扇视窗。
美国的恐怖片总会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许多观众看过美国恐怖片后会产生恶心的感觉。这是因为美国恐怖片中充斥着黏液与血浆,这只能使人做出反应。韩国恐怖片与美国恐怖片不同的是,其追求的不是让观众只是在生理上产生反应,更加注重的是让观众在心理上真正感受到恐怖 *** 。因此在韩国恐怖片中很少见到血腥的画面和残缺的肢体,他们挖掘的是人性深处的肮脏与变态。韩国恐怖片中我们能够寻得一个共性,他们通过恐怖片都能表达一个伦理道德故事,虽然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表达的内容变化万千,但在韩国恐怖片中总会出现一个违背纲常伦理或者道德规范的情节。换句话讲,韩国恐怖片蕴含着强烈的伦理诉求。
四审美糅合
与日本、中国香港恐怖片相比,韩国恐怖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制造神秘、压抑的气氛在日本恐怖片中比较常见;中国香港恐怖片为实现触目惊心、惊心动魄的 *** 效果,主要是通过翻新各种各样的鬼怪造型;而韩国恐怖片在恐怖片中加入了多元的、丰富的型别元素。在恐怖片中糅合悬疑、犯罪、侦探、推理、惊悚等众多辅助性元素,但以不脱离鬼魅恐怖的主线为前提。这样一来,韩国恐怖片的审美取向多元的审美感受融为一体,达成统一。丰富的型别元素糅合统一在恐怖片中,使得韩国恐怖片在表达鬼魅恐怖主题的基础之上凸显出更加精彩的情节,增加了恐怖片剧情的错综复杂,使影片更加扑朔迷离,这突出表现在故事的布局与叙述方式之上。韩国恐怖片形成这种审美糅合特色与其积极向外学习,借鉴好莱坞影片拍摄的经验是密不可分的。韩国恐怖片在剧情中糅入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型别元素,然后采用好莱坞式的故事讲述技巧,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感官和心理感受。如此一来,实现了与东方神秘的鬼文化完美结合。观众在观看恐怖片时,不仅仅能够收获一次被恐吓的 *** 经历,而且在影片中跟随故事情节猜测、推理、发现,增加了观影的趣味性。这是韩国恐怖片在发展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对于世界恐怖片的发展同样具有参考价值。韩国恐怖片独树一帜的风格为其赢得了众多忠实的观众,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认可与欢迎,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韩国包容、善于统合的国民品质。
三、总结与展望
韩国恐怖片在吸收与借鉴国外优秀电影成果的同时,十分关注恐怖片的创新,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恐怖片,塑造了韩国恐怖片自身成熟的民族风格。韩国恐怖片为观众呈现的良品佳作日渐增多,令人称赞。韩式恐怖片,创作角度新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日用品如桌子、镜子、手机、玩偶等都可能被赋予恐怖意象。创作者会极尽可能地发掘各种物品中蕴藏的恐怖景象,创作者所营造的恐怖氛围会为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在观影后对影片中出现的物品会存在恐惧心理。恐怖片的创作者带领观众跟随影片上天入地,抑或往返阴阳,但影片中的各种场景又是源于现实,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依据。韩式恐怖片让观众通过观看影片不仅仅是能够产生恐惧心理,而且观众通过影片能够感受到世间冷暖、人间真情。让观众尽情游戏、肆意冒险能够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体悟。韩式恐怖片注重情节的设定,把握技巧,在故事的叙述中尽显智慧。影片带给观众的除了尽显 *** 的惊悚感,同时也启发观众对生活、人生有更深层的认识。在韩国恐怖片中,也向观众传递著爱与被爱的人间真情,让观众感受到家人、朋友、爱人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韩国恐怖片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让我们对恐怖片充满兴趣,并带给我们缕缕的温情。韩国恐怖片与其他型别的影片发展类似,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与成就并存。例如部分韩国恐怖片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设定,文化底蕴肤浅,过度模仿缺乏创新等。随着恐怖片蒸蒸日上的发展,部分电影人只看到了恐怖片带来的商业利益,通过批量生产,产生了许多拙劣的恐怖影片,对韩国恐怖片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韩国恐怖片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提高恐怖片的影片质量,协调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不断开拓进取,促进韩国恐怖片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韩国电影先后经历萌芽、模仿、停滞、发展四个阶段,并且近年来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票房。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儒学国家,韩国当然也无法忘怀东方文化的浸染,于是对日式恐惧的效仿成为一种美学自觉。与我国一样,韩国有着受传统儒教文化薰陶的悠久历史,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同源文化的影响,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型别片。从韩国恐怖片中的美学表达来讲,韩式影片讲究的是唯美的画面与舒缓的节奏。在韩式恐怖影片中,既有对本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现,又有对社会大众底层心理需求的关注。作为韩国电影中的一个新兴型别片,恐怖电影正在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韩国电影业的发展,在韩国电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透过韩国恐怖片的发展,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韩国电影的发展状态,其创作特色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总之,韩国恐怖片能够获得观众认可并风行一时,必定有其成功之道,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与研究。韩式美学综合世界各国的优势,在恐怖片中既避免直白又不失冲击力地把故事情节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韩国恐怖片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让我们对恐怖片充满兴趣,并带给我们缕缕的温情。韩国恐怖片与其他型别的影片发展类似,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与成就并存。因此韩国恐怖片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提高恐怖片的影片质量,协调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不断开拓进取,促进韩国恐怖片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韩国恐怖片好莱坞式发展时期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李方.不一样的颤栗――美、日、韩三国恐怖电影主题的比较[J].电影评介,200703.
[2] 李玉广.怨恨与血泪交织的梦魇――1997―2004年韩国恐怖片研究[J].当代电影,200505.
[3] [韩]金美贤.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M].周健蔚,许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 河都米.恐怖片:韩国电影的某种倾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3.
[5] 林子青.从社会历史的维度看日韩恐怖片的差异性[J].电影文学,201008.
[6] 刘于嘉.恐怖电影百年[J].世界文化,200403.
<<<下页带来更多的
电影作为影像媒介的一种,只需要画面、音乐、手势甚至一个微笑就可以表达它的意思,从而跨越国度、跨越民族、跨越语言达到其传播交流和沟通的目的。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电影《罗生门》的素材
一、电影化的经过
最初的桥本忍的剧本叫做《雌雄》。以《丛林中》的三个插曲为指令码改编的,但是,黑泽明看到这个剧本之后认为内容太短了,建议桥本忍再加工一下使内容变长一些,桥本试着将《罗生门》与《竹林中》合并,在《丛林中》加入《罗生门》的情节,但是,改编的不是很顺利,最后,黑泽明在《罗生门》中加入《丛林中》的情节,以这样的形式拍摄成电影,并在最后的部分加入了以前根本没有的“樵夫的目击证言”和“婴儿的插曲”,成为一部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品。
二、介川龙之介的《丛林中》
根据日语词典广辞苑中的解释,“丛林中”一词来自芥川龙之介的同名小说,意思是指当事人的讲话内容互相矛盾,真假难辨。这部作品以内容短小精悍、故事离奇而广为人知,在日本对这部小说研究的人也很多,本文以电影《罗生门》为考查物件,仅就《丛林中》的必要部分做简短的概括。
小说是以在检非违使前,围绕平安末期的乱世中的一起杀人案件,以7个人的证言集为主要形式的。
樵夫的证言:在去山科附近的山上伐木时,发现了胸口被刺伤的武士的尸体。太刀和马都没有看到。
僧人的证言:死者是昨天在去山科的途中碰到的,牵着马、携带者太刀和弓箭。太可怜了。
方免的证言:我抓住的这个人就是非常有名的强盗多襄丸。抓他的时候,他在石桥上 *** ,旁边有太刀、弓箭和马肯定是杀人凶手。多襄丸非常好色。
老妇人的证言:死者是我女儿真砂的丈夫武弘,今天去往若狭,非常担心女儿。
多襄丸的口供:杀了那个男人的人是我。不知道女的去哪里了。我被马背上女的美貌所吸引,设计将她的丈夫带入丛林中并且绑在树上, *** 了女人。之后,想让女人做我的妻子,给丈夫松开绳子,进行战斗。那个男人相当厉害,与我交战了23回合之后才被打倒。但是,那个时候,女人已经不见了。
到清水寺的女人的忏悔:被 *** 之后,我跑向了被绑的丈夫的跟前,看到了丈夫蔑视的、冰冷的眼神,这时候我想两个人都死掉,丈夫也说“杀了我”的话,于是,我用短刀刺向了丈夫的胸口。但是我想尽办法都没有死掉。
借女巫之口死灵的口述:妻子被 *** 之后,强盗恳请妻子做他的妻子,妻子说:“如果那样的话,请杀了我丈夫”听到妻子的话后强盗很震惊,将妻子踹倒在地。妻子逃跑了,强盗走出丛林之后,我用小刀自杀了,有人拔走了那个刀子。
在这里,樵夫、僧人、方免、老妇人的证言,是为后面的三个证言做的设定,“丛林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多襄丸、真砂、武弘之间互相矛盾的证言。至少两人或者全部都在撒谎。一般法庭上,证言内容互相矛盾是为了逃避罪责为自己辩护,但是,这里并不是这样的,多襄丸说武士是他杀的,妻子说丈夫是她杀的,丈夫借助灵媒说自己是自杀的,关于“事件真相”的研究吉田精一[3]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人生的真相、或事件的微妙仅从一部分内容来看很难搞清楚,根据各种感情和心理,事件的真相会呈现多种姿态,所谓的,怀疑的人生观……”。福田恒存[4]认为:“我认为《丛林中》的主题是……事实或者真相,第三者很难解释清楚。”学界认为福田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小说的主题是“事物的真相第三者不明白”。另一方面,宫岛新三郎[5]《丛林中》从“女性的贞操”角度出发,被强盗 *** 之后的妻子的“心理动摇”是这部作品关注的中心点,仔细观察“贞操观念与 *** 之情的错综混杂”是这个小说的写作动机。另外,中村光夫[6]从性的方面进行论述,认为这个作品最重要的主题是被强制 *** 的女性,被对方男性激发出情欲。无论怎样,以上所出现的观点都对理解电影《罗生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电影的素材
众所周知小说《丛林中》在内容上的素材是引用《今昔物语集》卷二十九“本朝付恶行”的妻を具して丹波の国に行く男、大江山にして?`らるる?Z[7]的内容。
“和妻子一同去丹波国的男人,在大江山附近,想与途中碰见的男人用弓箭交换刀时被绑在树上,他的妻子被强盗在他的面前 *** 了。男人没有夺走女人的衣服也没有杀死丈夫。骑着马逃跑了,夫妻两人继续完成他们的旅途。”强盗走后妻子没有说“我不能继续活下去”的话,而是责怪发呆的丈夫“太没用了”。
方免讲的“鸟部山的盗贼”、女人忏悔的“清水寺”等内容也引用自《今昔物语》同一卷的?B部山にづる女盗人に??ふ?Z的内容。黑泽明作为框架的《罗生门》也是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同样是以《今昔物语》的“本朝付恶行”的一篇?_城?Tの上?婴说扦辘扑廊摔蛞?たる盗人の?Z为基础进行改编的。《今昔物语》的大概内容是“来自摄津地方的男人以偷盗为目的到京城来,他登上了罗城门,在昏暗的灯光下看见一个老妇人在拔一个年轻女尸体身上的头发。男人责问时,老妇人回答说拔头发要做假发,男人拔掉了老妇人的衣服抢走了手中的头发离去了。罗城门的二层楼上面抛弃的没有埋葬的尸体像山一样多。”生动的描写了平安末期凄惨的时代景象和人心的颓废。芥川龙之介在小说中说明了时代背景,描写了一位刚刚被解雇的下人,除了偷盗再没有其他的办法,他登上二楼,看见了拔头发的老妇人,突然下人感到“非常的反感”,跑过去责问老妇人,老妇人回答说,这个女人生前把蛇当成鱼干买给别人,不这样的话会饿死。听了老妇人的话下人反而有了干坏事的勇气,他抢走老妇人的衣服离开了。雨中的罗生门更显得荒芜,听了故事的下人情绪突变,不做坏事就要饿死,夺取衣服离去等行为被吸收进了黑泽明的电影中。 以上是电影内容上的素材,在风格上的素材来自《月光之路》The Moonlit Road[8]。这个作品是由围绕一起杀人案件的三个人的证言组合而成,作品中证词陈述的结构与《丛林中》很相似。
儿子的证言:正在L大学上学的儿子突然被叫回家,知道了母亲死亡的讯息。怀疑母亲私通的父亲,有一天晚上,提前一天结束出差回到家中,当他绕到院子的时候,看见有一个人悄悄地溜出家门。父亲正要走向母亲黑暗的卧室的时候,被什么重东西绊倒了,是母亲被绞杀的尸体,不知道侵入者到底是谁。过了数月的有一天晚上,父子二人正要回家,月光照耀这回家的路,在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父亲害怕的站住了。喊道“那是什么,快看、快看”,但是儿子什么也没有看见,从此以后,儿子再没有看到过父亲,父亲失踪了。
丈夫长时间丧失记忆,改名换姓流浪的父亲临终的告白:一天晚上,自己绕到院子里,看见一个男人从家中走出去。心中燃起了杀意,追赶过去,但是身影消失了。即使现在,我有时候也会怀疑那个不是人。因为嫉妒和愤怒,我失去了理智,盯着妻子的卧室的房门我跑上了二楼,在床边没有看见妻子的影子,我想她可能在楼下,正要返回楼下的时候,看见妻子在房间的一个黑暗的角落里。趁她不注意冷不防勒紧妻子的脖子,杀死了妻子。记忆的片段中只留下了这个事情,反反复覆分不断出现在脑海中。但是,现在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还有一个梦,我站在月光之下的树荫里。一个白色的东西发著光,是被杀害的妻子。用认真的眼神看着我,那不是责难的目光,不是憎恨的目光,也不是恐吓的目光,是确认是我的盯着我看的目光。我感到恐惧的发抖逃跑了。到现在我仍然感到害怕,我一直在赎罪的痛苦中受折磨。
被杀妻子借灵媒之口的证词:那天晚上我突然感觉到莫名的危险正在迫近,我醒过来,丈夫那天晚上不在家,我躺着床上恐惧的发抖,听见了咚咚的声音,那是不自信的,犹豫的脚步声。我感觉到恶灵正在向我靠近,恐惧到了极限,我没有在恐惧中死亡。靠近我的人改变方向又返回来了,我颤抖的想开启房门寻求帮助的时候,那个人又向我靠近过来,脚步声大的好像要震倒房子一样。我蹲在房间的墙角祈祷,想呼唤我的爱人、丈夫的名字。我听见房间的门被打开了,我失去了意识,清醒的时候发现我喉咙被紧紧勒住,我被勒死了,舌头在牙齿的中间好像要飞出来一样,这样我来到了亡魂的世界。……无论如何我想把我深深的爱情和无限的遗憾告诉给我的丈夫和儿子。有一天晚上,我没有目的的悲伤地在白色的光和寂静中徘徊,突然遇见了他们两个人。丈夫惊讶的发出喊叫声,儿子想安慰丈夫,我欣喜若狂的向他们靠近,但是丈夫恐惧的脸变得非常的惨白,逃向了森林中。
比尔斯的这个作品出版于1893年,芥川龙之介的《丛林中》发表于1922年。对比尔斯的介绍也是这时候才开始的,芥川龙之介是最初将比尔斯介绍到日本的人,他在1921年发行的随笔《点心》中是这样说的“比尔斯是个有个性的作家,在短篇小说方面像他这样具有敏锐技巧的作家很少。……他喜欢描写的是……无造作的超自然的世界。他的著作全集共有十二卷,只想阅读短篇小说的人阅读In the Midst of Life 和Can Such Things Be?两卷的人非常多。日语译本还没有发现一本”。可以推测小说《丛林中》最后借用灵媒之口的死者的证言,应该是来自比尔斯这个作品的构思。
小结:通过电影化过程的考察和对芥川龙之介《丛林中》的内容的分析,发现电影罗生门的素材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罗生门》和《丛林中》以外,还包括安布罗斯?葛温奈特?比尔斯的《月光之路》。《月光之路》为芥川的《丛林中》的构思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下页带来更多的
电影作为八大艺术之一,于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日本后,成为一项极具代表性的大众娱乐,并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篇1 浅析岩井俊二青春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长镜头与交叉剪辑下意境的营造 从长镜头渲染下的青春纯爱电影《情书》、《四月物语》,到交叉剪辑镜头下表现成长历程和蜕变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岩井俊二在影片风格和题材上都做了最极端的挑战,在其“青春片”所营造的意境中,爱情的唯美,生活的残酷,青少年心灵的困惑和压抑,都是对青春期少男少女真实精神世界的微妙探询。岩井俊二在影片中多采用长镜头和快速交叉剪辑相结合的方式。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身着白色衬衫的少年戴着耳机静静地伫立于青绿的麦田中,沉迷于莉莉周的音乐世界里。在电影片尾处莲见刺向星野的镜头与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小四用刀刺向小马的镜头叙事手法不谋而合。岩井俊二在一次采访中也坦率地回应了这个问题,“我很喜欢杨德昌的电影,但每个人对电影的出发角度不同造就了对电影理解上了差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有一半也是我自己的心声,而另一半我把它放在了《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同样是青春成长题材的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采用的是一种压抑阴冷的含蓄表达,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则强调形式上的动感,热情、夸张、充满爆发力”。 二、弱化情节强化情绪的主观表达 岩井俊二在中国内地的走红,直接联系着“青春文学”,这也是其电影创作的又一特色――建立在小说创作基础之上。当然,“岩井文学”中不可避免的导入了导演本身的价值观,相对于故事情节,他更注重人物的情绪表达和心理变化。一方面,他带着怀旧的情绪追溯逝去的时代,影片中对童年世界的怀旧成为成年人对青春的缺失的一种幻想性解决途径。《情书》中没有强烈的冲突情节,在两条线索下的叙事时空中,通过两个素未谋面女孩的书信联系在一起,渡边博子在寄托哀思中无意探寻出一段尘封多年的爱恋,女藤井树在书信的来往中才发觉青春期的情愫早已生根发芽,只是随男主角的离开戛然而止。岩井俊二没有在叙事的策略上突出对死亡的恐惧,而是通过情绪的升华给予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另一方面,他通过社会的角度来表达对青年成长和意识形态的思考。影片《燕尾蝶》中,观众可以在碎片式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主人公内在情绪的微妙变化,从而引发内心的思考。这也是“岩井文学”所衍生出来的弱化情节而强化情绪的“青春叙事”方式的建构。但是,此类情节弱、情绪浓的主观表达方式并不适用于任何题材的电影,对其后期电影主题的表达也有所限制。 三、青春意象背后人性的共通之处 “意象,指对存在于记忆中的事物在感受上,知觉上的体验。而电影中的意象是表意之象,是导演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融合,它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产物”。写满藤井树名字的借书卡、刻在凤蝶胸前的燕尾蝶……岩井俊二运用极简的影像风格,将青春的热烈与生命的脆弱透过自然意象和虚拟意象表现出来,对青春期群体的人文关怀贯穿始终。 “《四月物语》中的落满樱花的街道和女主人公手中的红色雨伞是岩井俊二对青春短暂和热烈的意象隐喻”。《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以太”一词贯穿于影片的始终,是青春的神秘、崇高和超自然力量的代名词。同样,《燕尾蝶》中所营造的并不存在的城市“元都”,象征着青春里欲望的深渊。岩井俊二把所有不可言喻的意象都融入了客观存在里,这也是他对“青春”充满无限可能的另类阐释。 《燕尾蝶》的“蝴蝶”意象含蓄而凄美,暗示着两个女孩成长历程中的蜕变。固力果胸口的蝴蝶纹身是她存在的证明,她来过,以一个饱受生活磨难的姿态,带走了一只蝴蝶的脆弱和美丽;凤蝶,历经世间创伤却依然满怀希望,胸前刻的燕尾蝶是她长大成人的专属记号。她们渴望飞翔,即使是在追求人生破茧而出一刻陨落,岩井俊二采用这种独特的青春意象,表达了他对已逝青春的祭奠。沉沦或者毁灭因其阴暗而被电影避之不谈,但这却是真实人性的一部分,岩井俊二试图将成长中的青年从喧哗虚幻的社会现象中抽离出来,从而理解现实的残酷和真实世界的难能可贵。 岩井俊二是一个主观意识特别强的导演,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创作电影的理念是彻底极端的”。在影片《燕尾蝶》中,他塑造了强盗、妓女和拾荒者的不同身份来展现大城市高速运转中一群病态而畸形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的场景,但他并没有将这种阴暗彻底的呈现,而是从他们苍凉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的缺陷里挖掘出了人性深处共有的善良。即使是在动荡不安的青春里,少年依然保留着内心的纯净。 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篇2 浅析日本电影中的中国古典文学 1.研究背景 电影作为八大艺术之一,于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日本后,成为一项极具代表性的大众娱乐,并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于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电影迎来了其黄金期。以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1951年)为首,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1952年),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1953年)等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纵观日本电影的获奖史,日本的时代剧,也就是极具日本风格的电影,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欢迎。但是,很少为人所知的是,日本电影不仅从自己的“日本风”中取材,同样也将外国文化作为素材,并加以改编。例如作为电影推广初期的明治、大正时期,那时的观众所最为熟悉的外国文化,则是中国的古典文化。 2.不同时代中的以中国古典题材的日本电影 尚处于日本电影草创期的1911年,吉泽商店制作了《西游记》。紧接着1912年,在西游记广受好评的情况下,再接再厉摄制了《三国志》。另外,还有很多例如《豹子头林冲》(1919年、日活向岛摄影所、小口忠导演)、《西厢记》(1920年、日活向岛摄影所、田中容散导演)等一系列以中国古典作为题材的电影被持续不断地搬上了日本大荧幕。 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电影主流也由无声进入了有声期。战争时期,日本电影又制作了一系列如《孙悟空》(1940年、山本嘉次郎导演)、《水浒传》(1942年、冈田敬导演)、《鸦片战争》(1943年、牧野博导演)等为日本帝国主义服务的国策电影。 日本战败后的1950年代,日本电影进入了转型期,迈入了黄金时代。《杨贵妃》(1955年、沟口健二导演)、《白夫人的妖恋》(1956年、丰田四郎导演)、长篇漫画电影《西游记》(1960年、薮下泰司、手?V治虫、白川大作导演)等各种日本观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古典文学题材的电影,不但在日本上映,还进入了香港及东南亚等华语圈市场,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1970年代,电视取代电影,走进了日本的千家万户,成为了时代的主流。1978年至1980年,日本电视局制作的系列连续剧《西游记1》和《西游记2》,不但在日本受到广大观众好评,甚至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引进,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另外,于2007年制作的电影版《西游记》(泽田镰作导演),以亿日元的票房,位居当年日本本土电影收入第四位。 3.从中国古典文学到日本电影 以《西游记》为首,《三国志》、《白蛇传》等以中国古典为原型的故事,经由日本导演、编剧以及演员的演绎,介绍给了日本的观众。但是,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许多地方经过了改编,展现出了与原作颇为不同的风味。 将外国的古典作品翻拍成电影,将具有各种全新的可能性。并且,虽然原作是古典文学作品,但内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一直产生着变化。例如《白蛇传》,最初冯梦龙主编的《警世通言》版本,其中的白娘子的性格,以及最后的结局,都与如今我们耳熟能详地《白蛇传》颇有不同。而日本电影选择哪个版本的故事作为故事底稿,则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历史故事也同样,由于制作方所处国家和立场的不同,讲述出的故事也会具有情节上的差异。上文中提到过的日本版《鸦片战争》这部电影就是最好的例子。研究日本版的各类中国古典或历史故事电影与原版的异同,可以从中发现其政治意图及意识形态,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结论 因此,狭义上而言,本研究为日本电影研究,但广义上而言,其实为媒体以及大众文化研究。由于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历来未被传统研究所重视,因此,分析此类电影将可一窥日本电影的时代特征、对外来文化的受容史,以及中日电影交流史。更是对日本电影史的一种补充,具有不可轻视的意义。 猜你喜欢: 1. 关于电影论文范文 2. 有关微电影论文范文 3. 电影鉴赏论文 4. 关于大学生电影论文范文参考 5.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论文2007-12-02 12:32影视剪辑艺术是电影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辑艺术随着电影的诞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又推动了电影电视的发展和成熟。影视艺术的有四个基本特性 。一是:视觉和听觉形象。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电影电视都是通过画面和音箱,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占83%的视觉形象和占11%听觉形象以及二者合一的银幕形象,进行叙事、抒情、表意,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二是时间和空间艺术。影视艺术既是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电视都是时间的移动中展示空间,同时又是在空间变化中展示时间,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复合,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是影视艺术的又一基本特性。三是逼真性和运动性。影视是“活动的照相”既能逼真地再现生活,又能生动地表现生活的运动状态和主体动作。逼真性和运动性是影视与生俱来的的本性。艺术家要努力发挥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将影视片拍的真实、生动、精彩。影视剪辑也要运用剪辑技术剪除虚假,剪出动感,剪辑出内在的真实与外貌逼真高度统一的影视片。四是综合性和艺术性。影视既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有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结晶。影视是新兴的综合艺术。科技是影视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综合性和技术性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的。剪辑在影视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错误、平庸、低劣的剪辑,就会减弱甚至破坏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剪辑(Film editing)是电影的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电影剪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电影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而剪接(cutting)指胶片的具体工艺处理,蒙太奇既指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又常指由剪辑而获得的艺术效果,但在有些国家,蒙太奇也是“剪辑”的同义语。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编成一个能传达创作者意图的作品,是电影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的一次再创作。目录 [隐藏]1 剪辑综述2 素材的工艺处理3 剪辑的过程和功能4 主要剪辑技法 传统剪辑技法 创造性剪辑 叙事、戏剧性效果剪辑 模拟、表现性效果剪辑 速度、节奏性效果剪辑5 著名影人谈剪辑6 参考剪辑综述早期阶段的电影只是将舞台剧原封不动地拍摄到胶片上,实际上是舞台剧的活动照相。20世纪初,从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开始,采用了分镜头的拍摄方法,将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下来,譬如用近景、特写等镜头来突出细节,用全景、远景来介绍环境,用一系列短镜头的快速转换来制造气氛和节奏,从而使电影摆脱了舞台剧活动照相的框框,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艺术,也由此产生了剪辑的艺术。Edwin S. Porter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发明剪辑的电影导演之一。爱迪生公司早期制作的电影多是静止拍摄的短片,随着电影长度的逐渐增加,Edwin S. Porter拍摄了里程碑般的The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1902)。第二年他拍了The Great Train Robbery,现在被当作早期剪辑术的范例。剪辑本来是导演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从早期的无声片发展到有声片,剪辑的工艺越来越复杂,加上电影表现手法的不断更新,导演的创作任务也愈来愈繁重,他不可能再有时间,甚至未必有能力再去亲自操作剪辑设备、并剪辑影片了,于是便逐步产生了剪辑专业人员:剪辑师和剪辑助理。剪辑师同摄影师、美工师、录音师一样,是导演的亲密合作者。他从摄制组的筹备阶段开始,参加与导演有关的一切创作活动,如讨论分镜头剧本、排戏(即拍摄前的分镜头排练)等。他须充分理解编、导、演的构思和设想,然后根据导演提供的分场、分镜头剧本和拍摄时的更为具体的方案剪辑影片。分镜头(导演设计)与蒙太奇(镜头剪辑)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意图,后者是实施。因此,也有人称剪辑为“分镜头的后期工作”。但“后期”并不意味着单纯的工艺操作,它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劳动的阶段。镜头组接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银幕形像的完整性和感染力,决定着完成影片的质量。对剪辑依赖的程度,因不同导演的工作方式而异,但剪辑师除了较完整地体现导演创作意图外,还可以在导演分镜头剧本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剪辑构思,建议导演增加某些镜头或删减某些镜头、重新调整和补充原来的分镜头设计,以使影片的某个段落、某个情节的脉络更清楚、含义更明确、节奏更鲜明。素材的工艺处理剪辑是一项既繁重又细致的工作。一部故事影片往往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镜头。画面部分有内景、外景,有实景和搭制的景。同一景中的内容通常都是集中拍摄的,剪辑时要按照内容的顺序重新编排;影片中的重要镜头因表演或技术上的原因,往往要反复拍摄数次,需要剪辑时要进行选择。大部分的镜头都拍得较长,须从中寻找最为理想的剪接点;有些要作长短镜头交叉出现的画面,连续拍在了几条胶片上,需要在剪辑时分切成很多的镜头,再按照最有效的镜头顺序排列起来。声音部分有先期录音、同期录音、后期配音3种录音方法,对这3种录音方法所录下的声带,要以不同的工艺和方式进行处理。先期录音大都是完整的唱段和乐段,须严格按照音乐的旋律和唱词与画面组合;同期录音的声带多半是“对形”的对白和音响效果,通常都和相应的画面同时剪辑;后期录音的内容有“对形”的对白、内心独白及旁白,有背景气氛音乐,有“画面”和“画外”的音响效果等等,一般都在画面剪定的基础上录音,这就要求剪辑时预先考虑到声画结合和声音所能构成的一系列艺术效果。在影片没有最后剪辑定稿之前,须妥善、有条理地保存所剪下的画面和各种声带,以便需要延长时再黏接上去。剪辑的过程和功能从镜头到场景、到段落、到完成片的组接,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以至综合剪等步骤。初剪一般是根据分镜头剧本、人物的形体动作、对话、反应等将镜头连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精剪更为细致、准确,对画面反复推敲;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的镜头都齐全、每个场景已基本剪好后,在对整个影片的结构和节奏做整体考虑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增减。有些片断孤立地看是可行的,但与前后场景连接起来看,会感到太紧凑或太松弛,这就需要通过剪辑加以调节。这一关系到影片总体结构和节奏的调节工作,通常是导演和剪辑师共同研究决定的。主要剪辑技法剪辑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组成的动作事态外观的自然、连贯、流畅,又要突出镜头并列赋予动作事态内在含义的表现性效果。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辩证统一,是剪辑艺术技巧运用于电影创作的总则。为要实现上述双重功能,需要掌握传统的剪辑技法和创造性的剪辑艺术技巧。传统剪辑技法连贯、流畅是传统的剪辑技法,也可称作剪辑的基本功。这一技法的功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镜头的组接和修剪中,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感,使观众感到所有画面是一气呵成地进行的;二是在影片的段落转换中,使上下两个段落之间既有一定的连贯性,又能清楚地划分出段落的界限,使观众不致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内容误认为是同一场面。连贯、流畅的剪辑技法,就镜头转换而言,须注意以下几点:防止错乱。镜头动作间的衔接须准确无误,既不脱节也不重叠;人物行动的方向、彼此间的空间关系,不致因镜头转换而造成视觉印象的混乱。如画面中的人物在他的书房里活动,上一镜头他由书柜向写字台方向走去,并且是由画面的右边走出画面,那么下一个镜头他走到写字台旁,必须是从画面的左边进画。右出左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是流畅的。如果上镜头是右出画,下镜头又是右进画,同一人物在两个镜头中的行动方向势必相对起来,容易在视觉上造成错乱。尤其是剪辑双方交战和追击等场面,方向性必须清楚,否则就会使观众难以区分两方。镜头转换协调。剪辑往往以不同镜头中动作事态的造型、节奏类似的部分为剪接点,以达到和谐的转换。常见的技法是“动接动”、“静接静”。“动接动”指在镜头的运动中和人物形体动作中切换镜头,如上镜头是摇摄,在未摇定时切换到另一个摇摄镜头上,而且摇的方向、速度接近,衔接起来的效果相当流畅,观众会随着镜头摇动非常自然地从一个环境或景物过渡到另一环境或景物。在推、拉、移、跟等的运动中转换镜头,“动接动”的原理是相同的。“动接动”更多是在人物的形体动作中切换镜头。如人发怒时拍桌子的动作,在电影里往往就是上下镜头的剪接点,即上镜头手举起,下镜头往下拍。“静接静”指在一个动作结束后(或在静场时)切换镜头,切入的另一个镜头又是从静到动。“静接静”多半是转场时运用,即上一场结束在静止的画面上,下一场又从静止的画面开始。静接静既是衔接和谐的需要。又可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省略实际过程。就是通常所谓的紧凑剪辑,即同一动作内容可通过镜头的转换来省略其间不必要的过程,而仍然保持动作的连贯流畅。有的对人物意向表白、间接暗示行动过程的省略,有的省略动向动势压缩实际过程。如一个演员正在向阶梯跑去。在左面的镜头进程中,观众已开始认识到,既然这个演员朝阶梯跑去,那么当他真正到达时,他就会跳上二、三级台阶。在这样的情况下,把表现演员到达阶梯底部前几英尺时的镜头(右上)剪接到他已经踏上两三个台阶的镜头(右下)前,常常是能够让人接受的,这就压缩了动向动势的实际过程。连贯流畅的传统剪辑技法,镜头的转换习惯用“切换”(将分切的镜头画面直接黏连),但场面段落的转换,一般用“渐隐、渐现”表现上一个场面段落的结束和下一个场面段落的开始;用“化”来表现一段省略掉的时间过程,划分两个不完整场面的段落;用“划”来表现地点、场合、事件的变换,划分两个以上的不完整场面的段落;以上是利用洗印或摄影方法制作在胶片上的“光学技巧”。此外,还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划分段落,例如仍用切换方式,只是在前段落转换时沿用最有代表性的人或景物镜头做为下段落的开头。传统的剪辑技法,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但又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生活中的一切过程。紧凑剪辑、省略剪辑也说明了镜头间动作纯粹自然的连贯并非总是必要的,压缩(或延伸)真正的时间,让有意义的动作事件全部表现,把自然动作减少到最低限度,是连贯流畅剪辑技法的一条重要补充原则。创造性剪辑剪辑艺术技巧,在长期的制片实践中,已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欧美的理论著述中,有时统称为创造性的剪辑;特别是经过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导演师的开拓探索和理论总结,已形成为蒙太奇的某些根本性的原则和法则,并被作为电影艺术独特的结构表现手段,渗透于电影创作的全过程。常见的创造性剪辑技巧有下面几种叙事、戏剧性效果剪辑尽管经过剧作构思、分镜头摄录,但电影叙事的生动、戏剧性效果,最终还取决于剪辑能否控制关键镜头的时间安排。叙事技巧的要点是,运用调整重点、关键性镜头出现的时机和顺序,在镜头动作事态的连贯中,选择恰当的剪辑点,使每一个镜头动作的新发展都在戏剧上最合适的时刻表现出来。故事片常提前暗示或有意延缓“危机”、“事变”来制造紧张期待的悬念、出人意外的惊恐。模拟、表现性效果剪辑内容或形式不同的镜头间的对列,是创造性的剪辑广泛运用的表现手法。一般引人注意的是通过剪辑的安排和穿插,将一些与直叙故事的内容相对比或者相类似的镜头并列在一起,以取得揭示内在含义、渲染情绪气氛的艺术效果。表现性剪辑的要点是在保证叙事连贯性的同时,利用连贯性表现超越直叙事态之上的思想与情感。这样的剪辑不但不使观众感觉到跳跃和不舒服,反而恰恰符合情绪和节奏的需要。它大胆地简化自然动作,有选择地运用统一的情绪,来集中渲染气氛和情绪。速度、节奏性效果剪辑当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技巧在空间的具体造型方面成为电影独特表现手段的早期,已发现镜头持续的长短,在心理方面具有影响情绪的感染力。镜头短,画面转换快,引起急迫、激动感;镜头长,画面转换慢,导致迟缓乃至压抑感;长短镜头交替切换可造成心理紧张度的起伏。因此,剪辑控制画面的长短,可强化或减弱镜头切换中动作事态的速度,调整与叙事内容格调相应的情绪节奏。这种通过镜头长短对比形成的速度节奏的技巧效果,一般称作剪辑调子,通常叫作快速剪接或慢速剪接。镜头的长短基本取决于镜头画面内容的简繁,画面快慢的切换不能超越镜头内容含义的充分表达和为观众了解的最低时限。剪接调子也表现于场面或情节的段落。快速剪接段落,往往与慢速剪接对列,起互相强调的作用。一个场面(段落)的剪接调子,是由其中那些占有一定长度、一定放映时间的镜头数目来计算的,称作剪接率。数目少意味着场面内长镜头占优势,称作剪接率慢或慢调剪接;镜头数目多意味着场面内短镜头占优势,称作剪接率快或快调剪接。准确运用速度节奏技巧的经典例子,是爱森斯坦的《战舰彼将金号》。全片由3大段较大的运动组成,每段又分布着无数较小场面不同调子的运动。在叙述兵舰起义的第一大段中,水兵和军官冲突时调子越来越强烈,最后水兵起义夺取军舰达到高潮,是用逐渐强烈的画面片断以及相应的愈益紧急的剪接调子;高潮后逐渐进入一组平静的场景,一个水兵的葬礼使用极长的回转的镜头,这些镜头都使用平静的、缓慢的剪接速率。这里显示出不同场面剪接调子间的强烈对照。
我认为电影中的配音演员他们所从事工作是非常一个非常特殊的一个工作。他们主要负责那些类似动漫呀,或者是人物的配音,能够更加凸显出对于配音的人物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一专业的存在了使得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语言方面有了很大的突出。
论国外大型动画制作公司的流水线应用 3.重拾东方帝国的星辉——论中国元素在动画片中... 动作表现性格——浅谈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方向
我觉得电影中的配音也是很常见的现象的,现在大多数的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需要后期来配音的,因为现场的各种因素导致收音情况不是很好,所以大部分都是需要后期再配音的,但是有的演员选择自己亲自配,有的演员会找配音员来配
中国宣传片制作网上看看有没有,希望可以帮到您,望采纳
电影的参考文献还是挺多的,比如说《大众电影》,电影报刊等等,都可以作为参考。
电影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电影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篇一:参考文献
[1] 张鑫.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电影字幕翻译[D]. 内蒙古大学 2010
[2] 熊婷.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
[3] 陈燕. 字幕翻译的技巧研究[D]. 厦门大学 2009
[4] 周昕. 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老友记》字幕翻译的问题[D]. 苏州大学 2010
[5] 唐立娟. 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大学生阅读附带词汇习得的相关性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6] 郭乔. 关联理论指导下美剧字幕翻译的明示处理[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7] 李芸泽. 南京沃蓝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洽谈陪同口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马玉珍. 认知语境视角下字幕翻译的“高效与经济”原则[D]. 中南大学 2009
[9] 苏春梅. 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知和理解[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姜泽宪. 英语教师信念与职业认同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1] 郭星余. 字幕翻译的改写[D]. 中南大学 2007
[12] 马子景. 第三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节陪同口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3] 吴庆芳. 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多模态话语分析[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4] Salvatore, and Humor: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The Translator . 2002
[15] 杨帆. 加拿大资助中国乡村女大学生基金会项目的口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6] 王红霞. 从关联理论视角研究影视剧字幕翻译[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17] Bassnett-McGurie, Studies.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80
[18] 李艳玲. 基于Wiki的协作式写作教学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9] 高东森. 基于FIAS的新手-专家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20] 程思. 影视字幕翻译策略探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21] 费卫芝.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翻译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篇二:参考文献
[1] 李和庆,薄振杰. 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02)
[2]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01)
[3] 陈莹. 英汉节奏对比分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2)
[4] 余萍. 论创造性叛逆视野下的《唐诗三百首》英译[D]. 安徽大学 2011
[5] 尤杰. 论网络盗版对电影产业收入流的影响[J]. 当代电影. 2010(12)
[6] 肖维青. 学术性·职业性·趣味性--“影视翻译”课程教学探索[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03)
[7] 龙千红. 《花样年华》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研究--兼谈中国影片的对外译介[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1)
[8] 孙致礼. 翻译与叛逆[J]. 中国翻译. 2001(04)
[9] 胡心红. 从孙致礼的《傲慢与偏见》译本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0] 赵菁婕.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青岛大学 2014
[11] 杨莎莎. 亚瑟·韦利对《西游记》的创造性叛逆式翻译[D]. 首都师范大学 2008
[12] 张锦兰. 接受美学与复译[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13] 麻争旗. 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J]. 现代传播. 2003(01)
[14] 钱梦妮. 美剧字幕组的生存悖论[J]. 新闻世界. 2011(01)
[15] 吴晓芳. 字幕组:美剧“汉化”的背后[J]. 世界知识. 2011(01)
[16] 麻争旗. 影视对白中“节奏单位”的翻译探究[J]. 中国翻译. 2011(06)
[17] 王平. “隐秘的流行”路在何方?--“字幕组”翻译面面观[J]. 电影评介. 2009(17)
[18] 刘洪涛,刘倩. 论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的创造性叛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19] 张春柏. 影视翻译初探[J]. 中国翻译. 1998(02)
[20] 麻争旗. 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05)
篇三:参考文献
[1] 王凯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 高丽红.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吴十梅. “张掖大景区建设项目”翻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蔡莹莹. 风景抒情唐诗英译的.象似性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5] 赵菁婕.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青岛大学 2014
[6] 赵春梅. 论译制片翻译中的四对主要矛盾[J]. 中国翻译. 2002(04)
[7] 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04)
[8] 李琼. 《协商民主在中国》英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樊小花. “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许可证申请指导文件”的翻译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冉彤. 二人互动模式下提示和重铸与二语发展[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1] 赵爱仙. 翻译美学视阈下陌生化在《围城》英译本中的再现与流失[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2] 李文婧. 基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科技论文摘要的英译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3] 王番.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情感隐喻翻译[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4] 陈燕. 互文视角下的诗歌翻译比较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5] 刘霖. 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明喻成语英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6] 赵静. 关联顺应模式下商标名称英译的文化缺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7] 陆祖娟. 语用翻译视角下《围城》中人物对话的汉英翻译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8] 王君. 英语经济类语篇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9] 姜姗. 语境视域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本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0]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01)
[21]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02)
[22] 王静. 英语学习者词缀习得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微电影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香凝.《六尺之下》的“三我”人格结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孔晓飞.电影《卧虎藏龙》音乐的美学探略[J].小说评论.2008(S2)
[3]刘璐.论电影音乐对人物情绪的营造[D].天津师范大学2013
[4]陈媛.CEPA前后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在内地传播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5]安颖.微电影的传播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6]蓝晓璐.浅析地产三维动画影视广告片中的编导意识[D].福建师范大学2013
[7]周晶.“治愈系”电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8]张妮.微电影的'传播分析[D].湖北大学2013
[9]李桂珍.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走出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10]刘孟德.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徐克电影[D].昆明理工大学2014
[11]徐小勇.《1942》影视元素分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2]尹翠.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3
[13]兰子君.电影人专题片的创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4]张怡.浅析纪录片的平铺直叙问题及其改进办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5]曾美静.李玉电影作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6]吴积燕.移民形象与主体性的呈现:八十年代以来香港电影移民人物形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7]颜静如.中国电影里的哑女形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8]肖锐.从侯麦系列影片的人物话语探讨其叙事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9]孙皓.电影音乐大师及其名作[J].音乐世界.2001(10)
[20]彭茗玮.社会信息学视域下广告隐喻的认知解释[D].浙江大学2012
[21]刘寻.像一把刀子[D].福建师范大学2011
[1]〔美〕克里斯·安德森着.蒋旭峰冯斌墙静译.免费[M].北京:中信出版社,.
[2]陈威如余卓轩.平台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
[3]〔美〕克莱·舍基着.胡泳沈满琳译.人人时代一一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马忠君.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的呈现与建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5]李思屈.传媒产业时代的审美心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6]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7]A"L·李斯着.岳扬译.实验电影是与录像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英〕苏珊·海沃德着.邹赞张柏李明阳译.电影研究关键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陈祖继刘彤于宁.微影筑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0]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1]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里的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2]樊育志.广告效果研究[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3]高小康.狂欢世纪一一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14]〔英〕罗素着.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
[15]李思屈.广告符号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16]李思屈.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17]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
[18]罗兰·巴特.董学文译.符号学美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方建移章洁.大众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
[44]刘飞.网络微视频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45]赵楠.微电影广告传播模式及效果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46]邢静.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崛起[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7]曹文龙.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48]苏岩.网络传播学视角下的微电影生存状况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康初莹
[53]金月成.杂揉中的美学革命:微电影的认同困惑与价值重估[f1l.当代电影,2013,5:134一136.
[54]蔡一星王灵东.论微电影之剧本创作[f1].当代电影,2013,6:169-172.
[55]蔡澄.议程设置理论观照下的微电影探析[f1].当代电影,2013,6:175-178.
[56]刘晓妍梁世庆.微电影拍摄用光初探[f1].当代电影,2013,6:182-184.
[57]陈少波.微电影:一次概念先行的视觉文化擅变[f1].当代电影,2013,10:198一200.
[58]张炜苏静.微电影人才培养策略探析[f1].现代传播,2013,7:101-103.
[59]刘明江"先审后播"对视频网站过错认定的影响[f1].电子知识产权,2013,4:87一91.
[60]丁亚平."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f1l.艺术评论,2012,11:27-32.
[1]张高伟.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J].美与时代(下).2011(07)
[2]杨雅雯.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王长武.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中国电影市场.2011(09)
[4]刘佳佳.从“鲶鱼效应”看微电影对广告的影响[J].经济论坛.2011(10)
[5]康初莹.“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新闻界.2011(07)
[6]李程.后现代语境中的靡菲斯特[J].中国研究生.2013(10)
[7]李旭璐.对微电影广告《66号公路》的符号学解读[J].新闻传播.2013(09)
[8]王安权,汪庆华.微电影定义研究综述[J].青年文学家.2013(23)
[9]陈日红.微电影与文化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10]张波.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3)
[11]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2(04)
[12]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
[13]郑晓君.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6)
[14]陈红莲.网络“微电影”的传播学解读--以《老男孩》《四夜奇谭》等的热播为例[J].今传媒.2011(12)
[15]宋娜.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拼贴[D].山东大学2010
[16]王h琪.审美文化中的奇葩[D].四川师范大学2013
[17]苏杭.后现代语境下的娄烨电影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
[18]刘圆.“穿越”题材影视剧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9]王茜.后现代视野下华语同性恋电影的美学呈现[D].贵州大学2009
电影作为八大艺术之一,于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日本后,成为一项极具代表性的大众娱乐,并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篇1 浅析岩井俊二青春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长镜头与交叉剪辑下意境的营造 从长镜头渲染下的青春纯爱电影《情书》、《四月物语》,到交叉剪辑镜头下表现成长历程和蜕变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岩井俊二在影片风格和题材上都做了最极端的挑战,在其“青春片”所营造的意境中,爱情的唯美,生活的残酷,青少年心灵的困惑和压抑,都是对青春期少男少女真实精神世界的微妙探询。岩井俊二在影片中多采用长镜头和快速交叉剪辑相结合的方式。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身着白色衬衫的少年戴着耳机静静地伫立于青绿的麦田中,沉迷于莉莉周的音乐世界里。在电影片尾处莲见刺向星野的镜头与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小四用刀刺向小马的镜头叙事手法不谋而合。岩井俊二在一次采访中也坦率地回应了这个问题,“我很喜欢杨德昌的电影,但每个人对电影的出发角度不同造就了对电影理解上了差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有一半也是我自己的心声,而另一半我把它放在了《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同样是青春成长题材的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采用的是一种压抑阴冷的含蓄表达,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则强调形式上的动感,热情、夸张、充满爆发力”。 二、弱化情节强化情绪的主观表达 岩井俊二在中国内地的走红,直接联系着“青春文学”,这也是其电影创作的又一特色――建立在小说创作基础之上。当然,“岩井文学”中不可避免的导入了导演本身的价值观,相对于故事情节,他更注重人物的情绪表达和心理变化。一方面,他带着怀旧的情绪追溯逝去的时代,影片中对童年世界的怀旧成为成年人对青春的缺失的一种幻想性解决途径。《情书》中没有强烈的冲突情节,在两条线索下的叙事时空中,通过两个素未谋面女孩的书信联系在一起,渡边博子在寄托哀思中无意探寻出一段尘封多年的爱恋,女藤井树在书信的来往中才发觉青春期的情愫早已生根发芽,只是随男主角的离开戛然而止。岩井俊二没有在叙事的策略上突出对死亡的恐惧,而是通过情绪的升华给予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另一方面,他通过社会的角度来表达对青年成长和意识形态的思考。影片《燕尾蝶》中,观众可以在碎片式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主人公内在情绪的微妙变化,从而引发内心的思考。这也是“岩井文学”所衍生出来的弱化情节而强化情绪的“青春叙事”方式的建构。但是,此类情节弱、情绪浓的主观表达方式并不适用于任何题材的电影,对其后期电影主题的表达也有所限制。 三、青春意象背后人性的共通之处 “意象,指对存在于记忆中的事物在感受上,知觉上的体验。而电影中的意象是表意之象,是导演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融合,它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产物”。写满藤井树名字的借书卡、刻在凤蝶胸前的燕尾蝶……岩井俊二运用极简的影像风格,将青春的热烈与生命的脆弱透过自然意象和虚拟意象表现出来,对青春期群体的人文关怀贯穿始终。 “《四月物语》中的落满樱花的街道和女主人公手中的红色雨伞是岩井俊二对青春短暂和热烈的意象隐喻”。《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以太”一词贯穿于影片的始终,是青春的神秘、崇高和超自然力量的代名词。同样,《燕尾蝶》中所营造的并不存在的城市“元都”,象征着青春里欲望的深渊。岩井俊二把所有不可言喻的意象都融入了客观存在里,这也是他对“青春”充满无限可能的另类阐释。 《燕尾蝶》的“蝴蝶”意象含蓄而凄美,暗示着两个女孩成长历程中的蜕变。固力果胸口的蝴蝶纹身是她存在的证明,她来过,以一个饱受生活磨难的姿态,带走了一只蝴蝶的脆弱和美丽;凤蝶,历经世间创伤却依然满怀希望,胸前刻的燕尾蝶是她长大成人的专属记号。她们渴望飞翔,即使是在追求人生破茧而出一刻陨落,岩井俊二采用这种独特的青春意象,表达了他对已逝青春的祭奠。沉沦或者毁灭因其阴暗而被电影避之不谈,但这却是真实人性的一部分,岩井俊二试图将成长中的青年从喧哗虚幻的社会现象中抽离出来,从而理解现实的残酷和真实世界的难能可贵。 岩井俊二是一个主观意识特别强的导演,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创作电影的理念是彻底极端的”。在影片《燕尾蝶》中,他塑造了强盗、妓女和拾荒者的不同身份来展现大城市高速运转中一群病态而畸形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的场景,但他并没有将这种阴暗彻底的呈现,而是从他们苍凉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的缺陷里挖掘出了人性深处共有的善良。即使是在动荡不安的青春里,少年依然保留着内心的纯净。 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篇2 浅析日本电影中的中国古典文学 1.研究背景 电影作为八大艺术之一,于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日本后,成为一项极具代表性的大众娱乐,并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于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电影迎来了其黄金期。以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1951年)为首,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1952年),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1953年)等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纵观日本电影的获奖史,日本的时代剧,也就是极具日本风格的电影,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欢迎。但是,很少为人所知的是,日本电影不仅从自己的“日本风”中取材,同样也将外国文化作为素材,并加以改编。例如作为电影推广初期的明治、大正时期,那时的观众所最为熟悉的外国文化,则是中国的古典文化。 2.不同时代中的以中国古典题材的日本电影 尚处于日本电影草创期的1911年,吉泽商店制作了《西游记》。紧接着1912年,在西游记广受好评的情况下,再接再厉摄制了《三国志》。另外,还有很多例如《豹子头林冲》(1919年、日活向岛摄影所、小口忠导演)、《西厢记》(1920年、日活向岛摄影所、田中容散导演)等一系列以中国古典作为题材的电影被持续不断地搬上了日本大荧幕。 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电影主流也由无声进入了有声期。战争时期,日本电影又制作了一系列如《孙悟空》(1940年、山本嘉次郎导演)、《水浒传》(1942年、冈田敬导演)、《鸦片战争》(1943年、牧野博导演)等为日本帝国主义服务的国策电影。 日本战败后的1950年代,日本电影进入了转型期,迈入了黄金时代。《杨贵妃》(1955年、沟口健二导演)、《白夫人的妖恋》(1956年、丰田四郎导演)、长篇漫画电影《西游记》(1960年、薮下泰司、手?V治虫、白川大作导演)等各种日本观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古典文学题材的电影,不但在日本上映,还进入了香港及东南亚等华语圈市场,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1970年代,电视取代电影,走进了日本的千家万户,成为了时代的主流。1978年至1980年,日本电视局制作的系列连续剧《西游记1》和《西游记2》,不但在日本受到广大观众好评,甚至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引进,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另外,于2007年制作的电影版《西游记》(泽田镰作导演),以亿日元的票房,位居当年日本本土电影收入第四位。 3.从中国古典文学到日本电影 以《西游记》为首,《三国志》、《白蛇传》等以中国古典为原型的故事,经由日本导演、编剧以及演员的演绎,介绍给了日本的观众。但是,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许多地方经过了改编,展现出了与原作颇为不同的风味。 将外国的古典作品翻拍成电影,将具有各种全新的可能性。并且,虽然原作是古典文学作品,但内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一直产生着变化。例如《白蛇传》,最初冯梦龙主编的《警世通言》版本,其中的白娘子的性格,以及最后的结局,都与如今我们耳熟能详地《白蛇传》颇有不同。而日本电影选择哪个版本的故事作为故事底稿,则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历史故事也同样,由于制作方所处国家和立场的不同,讲述出的故事也会具有情节上的差异。上文中提到过的日本版《鸦片战争》这部电影就是最好的例子。研究日本版的各类中国古典或历史故事电影与原版的异同,可以从中发现其政治意图及意识形态,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结论 因此,狭义上而言,本研究为日本电影研究,但广义上而言,其实为媒体以及大众文化研究。由于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历来未被传统研究所重视,因此,分析此类电影将可一窥日本电影的时代特征、对外来文化的受容史,以及中日电影交流史。更是对日本电影史的一种补充,具有不可轻视的意义。 猜你喜欢: 1. 关于电影论文范文 2. 有关微电影论文范文 3. 电影鉴赏论文 4. 关于大学生电影论文范文参考 5.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
文学是由来已久的艺术形式,它有许许多多的内容,而影视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已经在人们生活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这两者的联系与未来的发展不容小觑。
当前,文学作品,不论古今中外,改编成影视作品已成了热潮,在不乏好作品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根据两者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特点作分析、讨论,并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由来已久,无论东西方,在将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艺术的过程中都不乏杰作。
本文围绕文学作品的改编问题展开分析,就影视艺术与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电视作品与文学作品间的联系与异同等进行剖析,指出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在存在关联的同时各有特点,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影视艺术出现之前,艺术似乎都是间接呈现给大家的,除了戏剧艺术。
因此,艺术的传播是相当缓慢的。
但是现在,电的发明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影视艺术的加入,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自此,造型艺术如绘画建筑、雕塑、戏剧、戏曲等都因此而以各种形式互相结合,及时呈现在观众面前。
语言艺术也不例外,它也开始从虚无缥缈的世界中逐渐被带到了我们的真实世界中了。
艺术也因此体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局面。
可以说,今天各种艺术之间相融合的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
当今时代,文学传播已不仅仅是在纸上阅读,同时我们也已经不满足单单文字带来的愉悦了,电影作品带给我们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冲击,电视则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我们不得不承认,纯粹的文字阅读欣赏已经不再占主流地位,尽管近年来我们不断呼吁要重新培养阅读的好习惯,但文学要更好地得到传播与介绍,与影视结合似乎是最快最好的出路。
其实,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由来已久,从国外来讲,有由《飘》改编的《乱世佳人》,由《简·爱》改编的《简·爱》。
其他诸如《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小妇人》等,数不胜数,不论是世界名著还是畅销小说,好莱坞的制片人敏锐地看到了市场的需求量,而改编后的作品也通常比较成功,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欢迎。
我国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也不少,如早期的《城南旧事》、《林家铺子》、《红岩》,稍后的《红楼梦》、《水浒传》,等等四大名著,以及近期的作家作品如《红粉》、《红高粱》、《长恨歌》、《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好处是,普及这些古典及现当代的作品,使老百姓通过这些媒介更好地了解作品,在享受审美娱乐的同时也学到知识,提升全民素养。
这一点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在早期都得到很好的体现。
应该说在最近,人们几乎是相当热切地盼望和期待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可以这样说,自从有了电影和电视这些媒介之后,首先提议将文学作品搬上荧幕以来,这股热潮经久不衰,从有这种形式开始以来,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停息与消沉过。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方面,在改编文学作品上,固然制作的严谨是必要的,但我认为还有一个相当关键的地方,就是编剧。
小说有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作家们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多很大,无论心理描写,抑或时空转换,只要入情入理、引人入胜,观众都愿意买帐。
但是,电影和电视剧是属于视觉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画面,听到许多音响效果,但是,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思维的跳跃不受任何限制,而拍摄需要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画面的连接,有些在小说里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影视却很难向观众交代。
文学和影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已建立起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毕竟是有独立品格的两回事,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可以写一整页,心理描写可以是一章甚至一本书,但是剧本要的是动作行为,语言要简洁、生活化。
这中间的转换就看编剧的功力了。
说到编剧,就要谈谈戏剧,我国的戏剧始于元代的杂剧,是说一段唱一段的,很多不容易表达的地方就用旁白的方式来解决,而西方的戏剧最初流行的则是三一律,限制就更大了,所以编剧们刚开始都是从戏剧开始的。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戏剧还是西方的戏剧理论,都不能像小说那样篇幅广阔、想象自由,那么,他们在进行影视改编时,就不得不受到限制,不是因为影视的属性与小说不同,就是本身他们的专业局限也决定了改编的难度和风险。
有的导演避免让作家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剧本,而是交给别人去改,原因一是作家对自己写的小说总是偏爱,难以取舍;二是在小说中要说的话都说完了,改编时很难有新的发挥。
而就别人来说,这篇小说只是一个模型,提供一些思维的素材,发挥自己的想象,想怎么添就怎么添,删起来也大刀阔斧,一点儿也不心痛。
再来谈谈电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及异同。
文学作品有许多的种类,在此以小说为例展开分析。
我国传统的小说是章回体的形式,其实说白了,就是变异地说故事,讲究布局,注重可听性,并且常在关键时刻收住,将玄机留到下一章再讲,所以章回小说更适合以说书的方式来体现。
与其说是读小说,不如说是听人说小说,所以故事性是有了。
这种传统的谋篇布局方法,固然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但是手法单一、流于俗套。
如《三言二拍》、《封神演义》,等等。
但是这一类的小说,却很适合改编后搬上荧屏,因为在听说故事这一点上,章回小说和电视剧相同的属性。
电视剧是一项普及艺术,不论男女老少都可全民参与,而对于文化底蕴的要求并不高。
章回体小说的前身是说唱艺术,同时还有说书的成分在内,本身面向的就是各个阶层的群众,更多的是平民,非文人阶层,即使后期发展,文人参与创作,在最初,小说也是不入流的文学形式。
到今天,文学形式虽不断变更,它却恰恰是最受欢迎、最容易普及和传播的方式,这在本质上与电视艺术不谋而和、殊途同归。
(中国古典小说采用说书场“说—听”的传播方式,适应听众的欣赏趣味而建立起一套特殊的叙事格局,那就是古典小说中贯穿始终的说书人的腔调,拟想中的“说—听”的欣赏格局,以及于此相应的一系列叙事规则……种种叙事格局直接影响于电视剧叙事,构成电视剧叙事在叙事角度,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方面与传统小说之间清晰而又多样的审美传承关系。
①)也因为这样,我国的古典小说改编成电视作品,相对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例如上文提到的《封神演义》、《三言二拍》、《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性强,情节连贯,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所以当这些改编作品一搬上荧屏,就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
这些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现象了,后期的观众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这种比较简单直观的审美了,而编剧和制片人也敏锐地注意到了,所以改编的方向开始转换。
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是我国电视剧发展过程中研究比较多的一个重要课题。
论文作者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本课题的研究深度,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对小说的电视剧改编具有一定的价值,充分体现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艺术分为语言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其中综合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戏曲,以及二十世纪新兴的电影与电视艺术。
那么文学当然是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
它是通过文字来塑造一系列的形象,传达给读者审美享受的,故而带有更多的想象性。
文学是很奇妙的艺术,读者通过阅读,借助貌似枯燥的文字,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享受。
在这个世界里,思维是可以任意遨游的,换言之,这是一个乌托邦,审美的乌托邦。
文学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因为相比较,其他的艺术,都是由艺术家完成创作后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自身的存在性,观众只能根据这一艺术现象来进行审美享受及审美评价。
但是文学则不然,首先,作家在创造作品后,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属于一度创作,因为他的作品仅仅是一个个文字,并非具体的形象,然后读者在阅读中理解文字及作家所传达的信息,这些书中描述的人物形象才慢慢在脑海中出现,因此文学是需要读者的二度创作的。
读者虽由人组成,但是文学的读者并非一般的人就能担任,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的人群组成的,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的特殊性造就了它的独特魅力,同样的作品,在不同的读者读来,由于文化背景、人生经验的差异,从而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如《红楼梦》只有一部,曹雪芹呕心沥血也只造就了一个林黛玉,一个贾宝玉,但是每个读者心里却各有自己的林妹妹和宝哥哥。
其实越是间接的表现形式,越能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就造型艺术而言,好的绘画作品固然巧夺天工,但是,它所画的是马就是马,虎就是虎,不论观赏者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和欣赏水平,他们所看到的都毫无例外的是同一事物。
戏剧的形象就更不用说了,但是文学艺术则截然不同。
所有的形象都是通过语言来描述的,所以一切都在读者的意象中展开并完成。
这是我对语言艺术的一些理解。
再来说说影视艺术,这是一门新兴产业,起源于十九世纪,但真正的发展是在二十世纪。
我们先来看看电影,电影的起源于1895年的法国,随后传到美国,在好莱坞这片土地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和传播,在二十世纪达到一个高峰。
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也在四五十年代达到一个高峰。
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用长镜头和蒙太奇手法,它是用镜头来说话的,因此更多地讲究视觉上的效果,尤其是早期的默片时代。
电影的发明给人类文明一个全新的冲击,我们也因此而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审美时代。
电视艺术则更晚一些,应该说是目前所有的门类中的“小字辈”了,在我国大概开始于二十世纪中期(1958年)。
最早的形式类似于短剧,也有电视小说等。
电视与电影的表现上有相近之处,但又各有不同,电视是小屏幕、大范围普及的传播,它应该说是更侧重于听觉上的效果,更大众性、广泛性。
而观看电影需要一定的场所与设备,对现场的要求更多些,相比之下,电视则不然,它几乎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
所以,接下来要讨论的影视与文学关系,也有不同的观点和角度。
。
作者运用符号学、叙事学、接受美学、阐释学以及中国古典文论资源,将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对小说的电视剧改编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富有个性的理论见解。
现在,侦探推理小说、惊悚悬念小说、都市财经小说都一一地推出展现给了观众,这中间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观众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已经不断地提高,再沿用以往的叙述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二是新型的小说形式其实并非专为拍摄成电视剧而撰写,它们更适合的是案头和枕边阅读,叙述方式不再按照常理出牌,多有倒叙、插叙、时空转换,甚至还有意识流、内心独白、旁白叙述等多种现代描述手法,而这些恰恰是不适合也不容易用电视手法呈现的。
因为当用比较传统和直观的摄像手法来展现作品时,在最起初是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的,但是人的视觉享受要求是无止境的,并且接触得越多,审美的能力也就不断地得到提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小看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能力。
在这一点上文学就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因为文字的想象是无边的,也许是早就读过的作品,但是仍然可以再次阅读,并且同样也能得到审美享受。
而电视剧的视觉是固定了的,当然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也可以吸引人,但是视觉的限制很快就让人感觉到不满足,这一点也是由于人的视野是如此的广泛而不受限制决定的。
②“电影和电视的表现形式和小说根本不同,很难拿来比较。
电视的篇幅长,较易发挥;电影则受到更大限制。
再者,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因为在书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
你会在心中把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而别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
电影和电视却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观众没有自由想象的余地”。
而我国的电视艺术又正处于一个初始阶段,那么这种相对直接简单的摄像画面,久而久之就显得呆板和无趣了。
当然,制片人也注意到了,选用了新型现代的文学作品来改编,而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
举例来讲,最近内地非常热门的金庸武侠小说的改编,从最初的《笑傲江湖》,几乎是全民运动,不论报刊杂志还是网络媒体,抑或大街小巷的茶余饭后,都相当热切地关注着。
因为金庸小说几乎已经遍布所有有华人的地方,小说包含的东西相当广,地域上,东至桃花岛,南到岭南,西至大理云南,北到 *** ,甚至还有北极风光;文化信息上,更是涉及医学、饮食、琴棋书画、岐黄之术、十八般武艺,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得到很大的满足,可以说人在家中坐,思绪却在不受限制的时空中遨游。
这样的作品,现在终于得到国内正统文化的认同,并将要搬上荧屏,可以想象,观众的期待值是非常高的,当时最显著的体现就是网络上网友们如浪潮般的一波又一波地掀起讨论,提议角色的人选。
但是当这部作品千呼万唤始出来时,大多数人都感到失望和不满足,小说中细腻的人物内心描写没能展现,主角的人物形象气质严重不符,挑剔的网友们甚至细致到对服饰、配音、场景布置都一一点评,提出的问题专业而犀利,让那些专业的电视工作者都感到很难逃避。
的确,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信息的传达是如此快捷,所有的反馈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里看到,而就在这时,我们才突然发现,我们的观众已经相当成熟了,我们一直反复提倡和要求提高全民素质,已不知不觉中在完成了,而电视工作者们低估了观众的欣赏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电视艺术的水平已经不够先进,我们现在需要担忧的不是提升全民素养,而是电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与文化修养了。
但是目前主要的根源就在于此,尽管一系列的金庸小说改编已成鸡肋,观众也已对此几乎完全放弃,但是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仍在推出,最近重拍的《红楼梦》又掀起热潮,人们纷纷质疑,它能超越87版的经典吗?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单单是因为文学作品改编太多,观众欣赏水平提高,眼光也挑剔了?我觉得不尽然,更主要的问题是电视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弊端,大家忽然都发现,这是一个成名与获得名誉的好路径。
当年的六年出一部《西游记》,三年成就一部《红楼梦》,如今已不复存在了,更多的是几个月的速成品,临时组就的演职员班底,粗制滥造的后期制作。
俗语说得好,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若想把观众当傻子,最后倒霉的可是你自己。
其实从改编作品上已经可见文化现状的一斑了,现在看似繁荣、人才辈出,各种题材不断涌现,不论是在影视界还是文学界,其实质都是一片浮华与喧嚣,炒作,跟风,什么都有,独独缺的就是沉淀与积累,就艺术而言,不论什么形式,要出好的作品,没有人生的经验与积累,没有反复的推敲与斟酌,怎么可能铸就出传世之作?但是现在,快餐文化、垃圾制作……充斥我们的周围,使我们不得不对电视剧的前途感到担忧,而这种现象又是全社会存在的,要改变,谈何容易。
但至少,我们已经知道它的根源,各个阶层也在不断地呼吁改善电视艺术团体素质。
其实电视这种新兴艺术,从最初的萌芽到蓬勃发展,中间不可能不出现问题和偏差,重要的是,能够发现、自省,并不断完善改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型的,所以电视艺术也不例外,重要的是在这个浮华的貌似 *** 的实则低回的阶段,能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并改进,接下来的必将是真正的春天。
要解决根本的问题,就要强化电视工作队伍,加大力度肃清不良因素,完善各种制度。
对这支队伍进行高标准要求,提出必要的限制。
文学与影视、戏剧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如何转换,成为再创作者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张洁老师的《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在书店里被放在‘散文’书架上。
我如何不让这部作品里的力度与情感散落,又让它适合电影的表现形式,是比较艰难的创作。”青年导演马俪文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说,“往往与原作贴得比较近的,创作上会比较成功,因为原作已经在一个水准之上。”“小说有的部分情节弱,而电视剧主要靠情节,这就需要改编时填充情节。”导演田沁鑫说,“小说用描写来展示人物心理,而电视剧就得改成用对白或情节展示人物内心;小说用10页来展示环境,电视剧用一个一分钟的镜头就把这些交代清楚了。
处理好两种形式间的关系,是改编中的主要工作。”
文学艺术本是同根同源,莫道是他的繁荣与普及,夺走了我的读者;也莫说是我的艺术质地优越于他的大众性而轻睨他人——不如彼此滋养,成为彼此新的翅膀与能量;不如彼此开掘,滋养同根之树,结出更多更有营养的果实,这是双赢或多赢的合作。
“影视或戏剧可以说是小说的广告,无论是影视的版权,还是小说自身发行量的提高,都提高作者和出版社的经济效益。
同时,在提倡原创性的今天,跨越不同艺术门类的创作,将有助于新元素的诞生。”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电视毕竟是一种普及的娱乐传播工具,它的传播属性可能更强些,那么在艺术性上面就难免存在限制,摄影手法处理也好,音效画质上更是局限,这一点与电影是没办法比较的,因为这两者的属性不同。
所以,有些文学作品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如《水浒传》、《三国演义》,有些则非常不容易。
尽管当前电影市场不够景气,大众反映票价过高,也有更多的人选择在家看电视,但是电影的魅力始终是独特而又常存的。
有人认为,文学和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千万不要根据一本书去看一部影片,反之亦然,阅读是不可替代的,文学有可能凭影视扩大影响,但它要冒被扭曲的风险,想品原汁原味,还要读原作,影视只是严肃文学的通俗读本。
让我们来看看作家们对此的看法:“我的原作与剧本改编有很大的分歧,他们改得太匆忙,没有和我认真磋商。
当然改编可以丰富原有的情节,但要看是否符合原著精神。
我的原著精神是对人间真爱的颂扬,相当于‘正剧’,那是作者确立和倡扬的东西,而剧本却改成了悲剧。
悲剧是揭露和撕碎,是失望和破灭。
剧本与原小说完全不同,造成了与目前大多数影视作品的重复和趋同。”⑤好看好读好懂的作品,自然会成为影视改编的热点,但也有许多优秀作品,确实无法改编为影视,即使改了也很难成功。
确实,改编得好不是作家的成绩,改编得不好责任也不在作家,影视其实是对作品用一种解读代替、抹杀千万种不同的解读,从这种意义上讲,文学是活的,影视却是死的。
从一部文学作品到一部影视作品,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其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节奏、结构、情调、冲突……也都是改编的重要部分。
每一部具体的作品,可能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有的小说故事冲突强烈、人物精彩、曲折跌宕,也有的小说充斥着情绪、描写,和不知所云的回忆。
其中的诀窍和解决的方法,并非只有所谓单一的解决方法。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对作家来说应是一件大好事。
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亿万人在看由你的作品演绎成的电影、电视,这与几千、几万读者读你的书,那种影响是无法相比的,作家和导演联姻,小说和影视结缘,会大大促进文学创作。
两者若是相辅相成,必然能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一番。
在百度文库找找
电影作为八大艺术之一,于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日本后,成为一项极具代表性的大众娱乐,并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篇1 浅析岩井俊二青春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长镜头与交叉剪辑下意境的营造 从长镜头渲染下的青春纯爱电影《情书》、《四月物语》,到交叉剪辑镜头下表现成长历程和蜕变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岩井俊二在影片风格和题材上都做了最极端的挑战,在其“青春片”所营造的意境中,爱情的唯美,生活的残酷,青少年心灵的困惑和压抑,都是对青春期少男少女真实精神世界的微妙探询。岩井俊二在影片中多采用长镜头和快速交叉剪辑相结合的方式。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身着白色衬衫的少年戴着耳机静静地伫立于青绿的麦田中,沉迷于莉莉周的音乐世界里。在电影片尾处莲见刺向星野的镜头与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小四用刀刺向小马的镜头叙事手法不谋而合。岩井俊二在一次采访中也坦率地回应了这个问题,“我很喜欢杨德昌的电影,但每个人对电影的出发角度不同造就了对电影理解上了差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有一半也是我自己的心声,而另一半我把它放在了《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同样是青春成长题材的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采用的是一种压抑阴冷的含蓄表达,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则强调形式上的动感,热情、夸张、充满爆发力”。 二、弱化情节强化情绪的主观表达 岩井俊二在中国内地的走红,直接联系着“青春文学”,这也是其电影创作的又一特色――建立在小说创作基础之上。当然,“岩井文学”中不可避免的导入了导演本身的价值观,相对于故事情节,他更注重人物的情绪表达和心理变化。一方面,他带着怀旧的情绪追溯逝去的时代,影片中对童年世界的怀旧成为成年人对青春的缺失的一种幻想性解决途径。《情书》中没有强烈的冲突情节,在两条线索下的叙事时空中,通过两个素未谋面女孩的书信联系在一起,渡边博子在寄托哀思中无意探寻出一段尘封多年的爱恋,女藤井树在书信的来往中才发觉青春期的情愫早已生根发芽,只是随男主角的离开戛然而止。岩井俊二没有在叙事的策略上突出对死亡的恐惧,而是通过情绪的升华给予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另一方面,他通过社会的角度来表达对青年成长和意识形态的思考。影片《燕尾蝶》中,观众可以在碎片式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主人公内在情绪的微妙变化,从而引发内心的思考。这也是“岩井文学”所衍生出来的弱化情节而强化情绪的“青春叙事”方式的建构。但是,此类情节弱、情绪浓的主观表达方式并不适用于任何题材的电影,对其后期电影主题的表达也有所限制。 三、青春意象背后人性的共通之处 “意象,指对存在于记忆中的事物在感受上,知觉上的体验。而电影中的意象是表意之象,是导演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融合,它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产物”。写满藤井树名字的借书卡、刻在凤蝶胸前的燕尾蝶……岩井俊二运用极简的影像风格,将青春的热烈与生命的脆弱透过自然意象和虚拟意象表现出来,对青春期群体的人文关怀贯穿始终。 “《四月物语》中的落满樱花的街道和女主人公手中的红色雨伞是岩井俊二对青春短暂和热烈的意象隐喻”。《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以太”一词贯穿于影片的始终,是青春的神秘、崇高和超自然力量的代名词。同样,《燕尾蝶》中所营造的并不存在的城市“元都”,象征着青春里欲望的深渊。岩井俊二把所有不可言喻的意象都融入了客观存在里,这也是他对“青春”充满无限可能的另类阐释。 《燕尾蝶》的“蝴蝶”意象含蓄而凄美,暗示着两个女孩成长历程中的蜕变。固力果胸口的蝴蝶纹身是她存在的证明,她来过,以一个饱受生活磨难的姿态,带走了一只蝴蝶的脆弱和美丽;凤蝶,历经世间创伤却依然满怀希望,胸前刻的燕尾蝶是她长大成人的专属记号。她们渴望飞翔,即使是在追求人生破茧而出一刻陨落,岩井俊二采用这种独特的青春意象,表达了他对已逝青春的祭奠。沉沦或者毁灭因其阴暗而被电影避之不谈,但这却是真实人性的一部分,岩井俊二试图将成长中的青年从喧哗虚幻的社会现象中抽离出来,从而理解现实的残酷和真实世界的难能可贵。 岩井俊二是一个主观意识特别强的导演,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创作电影的理念是彻底极端的”。在影片《燕尾蝶》中,他塑造了强盗、妓女和拾荒者的不同身份来展现大城市高速运转中一群病态而畸形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的场景,但他并没有将这种阴暗彻底的呈现,而是从他们苍凉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的缺陷里挖掘出了人性深处共有的善良。即使是在动荡不安的青春里,少年依然保留着内心的纯净。 关于电影的论文范文篇2 浅析日本电影中的中国古典文学 1.研究背景 电影作为八大艺术之一,于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日本后,成为一项极具代表性的大众娱乐,并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于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电影迎来了其黄金期。以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1951年)为首,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1952年),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1953年)等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纵观日本电影的获奖史,日本的时代剧,也就是极具日本风格的电影,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欢迎。但是,很少为人所知的是,日本电影不仅从自己的“日本风”中取材,同样也将外国文化作为素材,并加以改编。例如作为电影推广初期的明治、大正时期,那时的观众所最为熟悉的外国文化,则是中国的古典文化。 2.不同时代中的以中国古典题材的日本电影 尚处于日本电影草创期的1911年,吉泽商店制作了《西游记》。紧接着1912年,在西游记广受好评的情况下,再接再厉摄制了《三国志》。另外,还有很多例如《豹子头林冲》(1919年、日活向岛摄影所、小口忠导演)、《西厢记》(1920年、日活向岛摄影所、田中容散导演)等一系列以中国古典作为题材的电影被持续不断地搬上了日本大荧幕。 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电影主流也由无声进入了有声期。战争时期,日本电影又制作了一系列如《孙悟空》(1940年、山本嘉次郎导演)、《水浒传》(1942年、冈田敬导演)、《鸦片战争》(1943年、牧野博导演)等为日本帝国主义服务的国策电影。 日本战败后的1950年代,日本电影进入了转型期,迈入了黄金时代。《杨贵妃》(1955年、沟口健二导演)、《白夫人的妖恋》(1956年、丰田四郎导演)、长篇漫画电影《西游记》(1960年、薮下泰司、手?V治虫、白川大作导演)等各种日本观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古典文学题材的电影,不但在日本上映,还进入了香港及东南亚等华语圈市场,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1970年代,电视取代电影,走进了日本的千家万户,成为了时代的主流。1978年至1980年,日本电视局制作的系列连续剧《西游记1》和《西游记2》,不但在日本受到广大观众好评,甚至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引进,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另外,于2007年制作的电影版《西游记》(泽田镰作导演),以亿日元的票房,位居当年日本本土电影收入第四位。 3.从中国古典文学到日本电影 以《西游记》为首,《三国志》、《白蛇传》等以中国古典为原型的故事,经由日本导演、编剧以及演员的演绎,介绍给了日本的观众。但是,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许多地方经过了改编,展现出了与原作颇为不同的风味。 将外国的古典作品翻拍成电影,将具有各种全新的可能性。并且,虽然原作是古典文学作品,但内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一直产生着变化。例如《白蛇传》,最初冯梦龙主编的《警世通言》版本,其中的白娘子的性格,以及最后的结局,都与如今我们耳熟能详地《白蛇传》颇有不同。而日本电影选择哪个版本的故事作为故事底稿,则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历史故事也同样,由于制作方所处国家和立场的不同,讲述出的故事也会具有情节上的差异。上文中提到过的日本版《鸦片战争》这部电影就是最好的例子。研究日本版的各类中国古典或历史故事电影与原版的异同,可以从中发现其政治意图及意识形态,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结论 因此,狭义上而言,本研究为日本电影研究,但广义上而言,其实为媒体以及大众文化研究。由于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历来未被传统研究所重视,因此,分析此类电影将可一窥日本电影的时代特征、对外来文化的受容史,以及中日电影交流史。更是对日本电影史的一种补充,具有不可轻视的意义。 猜你喜欢: 1. 关于电影论文范文 2. 有关微电影论文范文 3. 电影鉴赏论文 4. 关于大学生电影论文范文参考 5.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
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成为了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爸妈不在家》小成本电影的美学价值
电影《爸妈不在家》 聚焦于九七金融风暴笼罩下一户普通的新加坡中产家庭。调皮的儿子家乐常常在学校惹祸,父母工作繁忙,于是请来了菲佣特丽莎照顾家庭,故事由此开始。片中,家里的每个人都背负著各自的十字架――怀孕的母亲经常在家庭与工作间分身乏术;失业的父亲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苦苦挣扎;特丽莎与小主人摩擦不断,为此伤透脑筋,同时又必须做 *** 养活故乡尚在襁褓的孩子。儿子家乐脾气暴躁、调皮捣蛋,沉迷于当时全民4D彩票热潮中。整个家庭在九七金融风暴的笼罩下悄悄发生著变化。
“小国家、小预算、小规模”,导演陈哲艺用好几个“小”形容他这部片子。然而,正是这部小得不能再小的影片,最后却“鲤鱼跃龙门”成了“大赢家”,让华语影坛众多“大片”望尘莫及。迄今为止,《爸妈不在家》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超过十九个奖项,其中包括华语电影圈最高奖项之一“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与此同时,该片陆续在世界各国上映,票房屡创佳绩。这一连串的奖项与票房,仿佛在大片遮蔽下的华语电影圈只手掀开了一小片瘴云,让人再次看到了华语小成本影片的新势力与曙光。
一现实主义路线
1.剧情的真实性
巴赞认为:“电影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这种揭示无需人的主观介入”。《爸妈不在家》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电影。全片就像一棵大树,安安静静站在那里,不喧哗、不评判、不煽情。纵观华语小成本电影的代表作,不难发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特征。在小成本影片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是由导演本人创作或者参与编写的。因此,作品中时常流露出作者鲜明特征的个人情怀。《爸妈不在家》中,陈哲艺身兼导演与编剧二职,最初写剧本的灵感正是源于自身的童年经历。影片中家乐、父母和特丽莎等人物均是他童年回忆的投射,电影中的相关情节也都真实发生过。
陈哲艺坦言:“一个九十分钟的生活故事看似简单,却缝缝补补了近三年,一切只为体现‘真实’二字。”而源自于他本人成长轨迹的珍贵记忆更为剧本新增不少亮点。他的笔触几乎深入到这个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详实的展现了一家四口人各自的个性与特征。《爸妈不在家》的聪明之处在于,导演将当时社会紧张的矛盾以家庭的方式展现。故事在半路展开,切快速而精准,丝毫不影响故事合理性,反倒更接地气。
导演陈哲艺这样形容自己对电影剧情的观点:“我对人物有兴趣,对drama戏剧没有兴趣,我的剧作,就是把距离感的东西都抓进来,然后把这些东西连线,连线,就是剧作,不是说一定要写成戏。我都是慢慢去讲人物,然后铺陈,慢慢去连线,去集中,去聚焦。”电影中,家庭本身如一个巨大的容器,盛放著所有的秘密与隔阂。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却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爆发,没有激烈的争吵或是伤害,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雇主还是佣人,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问题里,每个人又是他人问题的旁观者。乍一看似乎没有矛盾产生的因素,但是却处处藏着矛盾。在视角的切换间,观众也仿佛拥有了上帝的功能,我们看不到大起大落的情绪,一切都唯有真实。
2.生活流表达
以简短的对白和大量的生活流表演传达人物内心情绪与活动,是陈哲艺特殊的表达方式。《爸妈不在家》中出现的台词甚少,是陈哲艺觉得“我不喜欢什么东西都讲白,对白通常都是烂的。所以我会少对白。我也常问自己,真的需要拍那么清楚吗?观众真的不懂吗?”巨集观来看,一家人的情感不管是爱是恨,通常不会直说,这种内敛的“传统”大抵是多数华人家庭的通病。陈哲艺正抓住了这一特殊情感表达方式,使得电影中这种有意为之的帮人物“留白”,更好传递了“不评判,只讲述”的电影气质。
3.原生态质感
《爸妈不在家》的摄影根据片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全片交叉使用手持与固定镜头,有张有弛。但是由于影片家庭题材所限,摄影的表现力与风格化较其他小成本电影克制许多。但是却丝毫没有减弱故事的感染力。摄影中处处都透露著呼吸感与空气感,极具质感。影片中常用短焦广角镜头,将人物“扯远”,制造距离感。如妈妈与女佣特丽莎因为一个菸头产生矛盾。画面中一远一近两个人,特丽莎在构图中显得渺小,衬托出人物的无助,两人主仆的地位一目了然。
二三种元素的守恒
用平实而富有个性的镜头语言和更贴近生活的故事元素去挖掘最真实的人性。在《爸妈不在家》中,每个镜头都潜藏着三样东西,陈哲艺称之为“shape形状 、energy能量、tension张力”。《爸妈不在家》情节的展开,靠的不是戏剧中起承转合,而是靠“形状”的转变,“能量”的大小,“张力”的扩充套件。
1.形状的产生与转变
在《爸妈不在家》中,所谓的shape形状指的是:人物的造型、画面的构图、声音的资讯。在影片中,支撑一场戏继续进行下去的不一定是对白,而是形状的变化。当影片中的一个“形状”开始趋于稳定,其内在包涵的元素渐渐就会发生变化,不是靠画面,就是靠声音。这种“变化守恒定律”,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这种形状上的变化最典型的要数特丽莎给家乐洗澡的一场戏,整场戏共由两个总计116秒的长镜头完成。戏中镜头跟随两个人移动,两个人由相互隔阂至放下芥蒂,对白几乎没帮上什么忙,反倒是画面与声音的改变,结合演员生活流的表演,为两个人情绪的变化做了说明。根据形状的转变,整场戏也散发出一种欲说还羞的独特美感。
2.能量与张力的相互守恒
《爸妈不在家》中,所谓的能量energy与张力tension是相互守恒的。能量指的是人物情绪的变化与延伸,根据镜头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张力指的人物关系的改变、情节上的转折。影片中的能量在于一场戏中人物情绪的产生与转变,进而具象成为每一个镜头的能量。一旦一场戏的趋于平缓,张力就随之进来,张力的扩充套件便成为能量。而每一场戏的结束,就是要在长镜头的时间和能量消失之前,将其剪掉,接入下一个富有张力的画面。
在“扫墓”那场戏中一家四口离开墓地的时候汽车发动故障,父亲与女佣特丽莎相互交换驾驶汽车的位置,张力开始扩充套件。推车的人由一开始的女佣与家乐变为父亲与家乐,而占据戏中驾驶主导地位的人也由父亲变成女佣特丽莎。整场戏的人物位置关系与情绪一直在变化,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汽车成功发动,升华了整场戏的情感。在“能量”消失前,随即接上因为怀孕而没能帮忙的母亲撑伞张望的镜头,为前一个镜头中升华的情绪注入新的张力,母亲内心复杂情感的转变,也由此成为镜头中新的能量,支撑影片向下行进。这一连串的“能量守恒”让人拍案叫绝,同时展示了导演深厚的功力。
结语:
华语小成本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数十余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特点,在华语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载誉无数。
本篇以《爸妈不在家》为例,分析与研究了小成本电影在创作特征与美学价值中的共性;由此可见,虽然在市场、地域、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下,华语小成本电影依旧可以涌现出许多佳作,为华语电影作出重要贡献。
<<<下页带来更多的
动作电影和枪战片的比较电影中的空镜头运用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电影比较关键看你擅长哪种题材你还可以拿两个电影导演作比较你对长镜头有感觉也可以写,电影中长镜头的运用如果你学摄影,可以写电影调色技巧与研究如果你学录音,可以写现场录音与后期录音的优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