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无脊椎动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无脊椎动物研究论文

证据表明世界正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

证据表明世界正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当前,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性议题,关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即将到来”的消息,不免令人担忧。证据表明世界正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

地球上的物种大灭绝事件是人类最不愿意经历的,毕竟从地球上以往发生的纪录来看,每一次物种大灭绝,首当其冲的永远都是占据主要生态位的生物,例如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到地球表面,撞击产生的破坏力以及后续引发的海啸、地震让统治地球亿年之久的恐龙整体性灭绝。

根据科学家的发现在最近5-6亿年间,地球上一共发生了大大小小二十余次物种灭绝事件,最近的一次就是在6500万年前,较严重的一共有五次,每一次物种灭绝都会让地球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物种消失,因此说人类比较担忧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到来,而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或许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一些科学家认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或许正在发生

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地球生物的发展演化历程是循序渐进的,地球环境的改变在逼迫着生物的进化,但如果地球环境发生骤变,就会导致地球生物的大规模灭绝消失。地球上一共发生过五次较大的物种灭绝事件:

一、亿年前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大片冰川融化导致地球温度下降,海洋被冰封导致85%的物种消失灭绝;

二、亿年前的鱼类时代,同样是全球温度骤降,大量物种在这次劫难消失灭绝;

三、亿年前二叠纪末期,这是三叶虫的时代,海平面下降以及大陆漂移,最终导致96%的物种消失灭绝;

四、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大量的爬行类动物灭绝;

五、最后一次就是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物种大灭绝,统治地球亿年之久的恐龙因此消失。

01、《科学进展》上的研究

科学家认为人类文明的快速崛起,已经对地球上的很多物种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也导致很多物种的灭绝。因为人类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注意到某些生物的“有用”价值,而忽略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让地球生物持续不断地走向灭绝。

科学家研究发现远古的哺乳动物,它们的消失灭绝和人类的发展也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从化石证据上来看和人类的迁徙活动、时间紧密结合。每当人类进入一块新的区域,附近的一些物种就会开始灭绝,这可能跟人类的过度猎杀有关。

科学家进行计算机模拟发现,在最近的12万年以来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达到极值,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还会有550种哺乳动物消失灭绝。

02、《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期刊上的研究

来自美国和法国的生物学家团队1月10日在《生物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他们认为地球上正在发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并且主角就是人类。

地球上有700-800万个物种,无脊椎动物占据了95%以上,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统计的数据主要是来自哺乳动物和一些鸟类,从这个数据统计出来的地球生物灭绝速率或许并不严谨。

如果把无脊椎动物加入进去,在最近的1500年200多万个物种里,有15-26万个物种灭绝,地球生物的灭绝速率达到了。

物种大灭绝可能以什么形式发生?

不久前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了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云霄穿过对流层直接进入平流层,海底火山的喷发引发了海啸,太平洋沿岸的国家都受到一定程度波及,此次汤加火山的喷发规模至少在VEI5的高级,甚至达到VEI6的低级,规模还是很大的。

火山喷发如果规模较大,也会引发物种灭绝事件,这在历史上是有案例的,例如我国科学家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研究,科学家认为发生在2亿多年前的物种灭绝事件,罪魁祸首就是一片超级火山持续爆发60余万年,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进入大气层,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地球温度变暖海洋缺氧酸化,导致大量物种消失灭绝。

除了这些自然灾害,最引人担忧的还是地球气候环境的变化,逐渐的引发极端天气。

2021年我们经历了暴雨、破纪录的高温以及低温,最近澳大利亚沿海小镇也经历了摄氏度的破纪录高温,这一切无疑在提醒着我们,人类的未来非常紧迫,尤其是随着地球气候环境的恶化,必须要时刻警惕。

说在最后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短期内或许并不会发生,但是人类必须要警惕它的到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尽可能保证地球生物多样性,这样才可能提高地球环境的抗逆程度,未来发生自然灾害地球生物才可能躲过劫难。当然,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航空领域,人类的未来或许在星辰大海。

当前,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性议题,无论是温室气体排放、污染治理、还是生物多样性问题,都是与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

尤其是关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即将到来”的消息,不免令人担忧。

那么,这究竟是真是假,有无科学依据呢?

近日,一支来自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ānoa)和法国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的生物学家团队就针对“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展开研究,结果发现:自 1500 年以来,地球上 200 万已知物种中,可能已经灭绝了 ;其中,岛屿物种所受到的影响比大陆物种大得多。

因此,专家们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发生,而且不同于前五次由极端自然现象引起,这次的大规模物种灭绝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相关研究论文以“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 fact, fiction or speculation?”为题,发表在科学期刊《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上。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进行中

生物大灭绝(mass extinction)是指短时间内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一旦发生,往往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 6200 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目前业内公认地球上已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那时人类还没有出现。

而现在,许多生物学家表示,人类很可能会遭遇这种“灭顶之灾”。

为了研究“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正在发生,此次的科研团队集中调查了无脊椎动物的物种灭绝情况,无脊椎动物占已知动物物种的 95-97%。此外,他们认为,地球上的许多物种可能在还未被人类发现时就已经灭绝,而无脊椎动物即使死亡后也会留下自己的壳,因此针对它们的调查更能得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和统计结果。

图 | Rurutu(法属波利尼西亚南国群岛)最近灭绝的陆地蜗牛留下的壳。(来源:该论文)

于是,通过对陆地蜗牛和蛞蝓的物种数量的推断,研究人员发现,自 1500 年以来,在地球上已知的 200 万物种中,约有 150000 至 260000 物种已然灭绝,占物种总量的 !这一数字比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所公布的的 882 个()大得多。

由此可见,地球上的物种灭绝情况可能远比人们想象得严重。“此次研究发现了无脊椎动物的大量灭绝,这正是我们确认地球历史上第六次大规模生物灭绝开始的关键所在。” 论文第一作者、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学院(SOEST)、太平洋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教授 Robert H. Cowie 说道。

不过,不同地域的情况也并不相同。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尽管目前海洋物种面临重大威胁,但没有证据表明此次危机对海洋的影响程度与陆地相同。

此外,岛屿物种(如夏威夷群岛)比大陆物种受到的影响要大得多,植物的灭绝速度也似乎低于陆生动物。

a

是危言耸听?还是有据可循?

然而,目前人们对“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开始也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当前所宣称的灭绝率并没有明显大于自然灭绝率(即物种自然消亡),因此谈不上大规模物种灭绝。不过,研究人员已在论文中证明,按照本次统计,目前的物种灭绝率已达 150-260 E/MSY(也就是说,每年每百万个物种中有 150-260 个会灭绝),远远大于以往科学家测得的 2 E/MSY 自然灭绝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 2020 年列出的红色名录(red list),被广泛认为是全球动植物保护状况的最全面汇编,许多科学家就以该名录数据为依托,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远未到来。

然而,此次研究团队发现,该名录主要涉及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物种情况,与其他历史研究的物种分类相比可能有失偏颇。

图 | 红色名录中的物种类别存在偏倚。(左)来自 2019 年和 2021 年的两篇科研论文中,选定的主要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群中的物种总数,与(右)红色名录中评估的这些物种的比例明显不同。(来源:该论文)

正如 Cowie 教授所说:“物种灭绝率急剧上升以及许多动植物种群丰度下降是有据可查的,但有些人不相信这些现象与大规模灭绝之间的联系,这种否认实际上是基于对危机的偏见,只集中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上,忽视了无脊椎动物。”

此外,也有人认为物种减少是一种新的自然进化轨迹,因为人类也是物种之一,也在地球历史中发挥自然作用。不过 Cowie 强调说:“人类是唯一能够大规模操纵生物圈的物种,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在外部影响下进化的物种。相比之下,我们是唯一一个有意识地选择我们的未来和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物种。”

地球上已发生的五次大灭绝

历史上,地球发生过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有五次:

第一次为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发生在 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 85% 的物种灭绝。地球附近的超新星爆发产生伽马射线暴击中地球,摧毁地球臭氧层,导致海洋浮游生物大量死亡,食物链基础遭到摧毁,发生大饥荒。原始鱼类存活下来并渐渐取代无脊椎动物主导海洋。

第二次为泥盆纪晚期大灭绝,发生在 亿年前,约 75% 的海洋生物灭绝。导致这次大规模性灭绝的凶手来自地球内部——超级地幔柱喷发。3000 亿立方米的岩浆从地下喷涌而出,海水遭到严重污染。

图 | 泥盆纪晚期的霸主——邓氏鱼,身长11米,体重超过4吨,咬合力有 5 吨(来源:)

第三次为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发生在二叠纪末期,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交界,距今 至 亿年前,超级火山爆发造成 90-96% 的物种灭绝,其中海洋动物灭绝了 96%,陆地动物灭绝了 70%,是有史以来已知规模最大的一次灭绝。

第四次为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发生在中生代三叠纪末期,距今 亿年前,造成 70-75% 的物种灭绝。这次事件是恐龙时代的黎明,早期的主龙类、多数合弓动物和大型两栖动物纷纷灭绝,使恐龙在几乎没有陆地竞争的情况下接管了陆地世界。鳄鱼接替植龙成为淡水生态系统霸主。

图 | 三叠纪末灭绝的植龙类——凿齿鳄(来源:)

第五次则为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发生在中生代白垩纪末期,距今 6600 万年前,造成 75% 的物种灭绝。一颗直径几十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撞击坑半径长达 150 公里,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地球连续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见不到阳光。这次大灭绝导致恐龙灭绝和哺乳动物崛起,实际上是五次大灭绝中程度最轻的一次。

此前,网上有人曾发表评论,认为生物多样性就应该以人类的利益为导向,但看了这么多比整个人类历史还古老的灭绝事件,所谓的“利益”究竟谁能定义呢?

因此,也许我们的应对举措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无法扭转物种灭绝的总体趋势,但必须坚持这种努力,继续为自然创造奇迹。

否则,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到来,只会越来越快。

在业内,地球公认是出现了五次生物大灭绝的过程,而每次生物大灭绝带来的影响可以说都是巨大的。然而,对于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出现了,近些年来,许多生物学家表示,人类很可能会遭遇这种“灭顶之灾”,也就是会遭受到新一轮生物大灭绝的影响。

这不,在2022年2月,“证据指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再次冲上了热搜,引发了大家的热议。难道人类真的逃不过生物大灭绝的影响吗?下面我们来一步一步地看。

证据指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

这是一篇发表在科学期刊《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上的论文,上面明确指出了,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的结果说明。根据研究指出,自1500年以来,地球上200万已知物种中,可能已经灭绝了 ,其中,岛屿物种所受到的影响比大陆物种大得多。

而同时,专家们也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发生了,正在进行之中。这个研究团队给出的证据还是比较明显,主要是根据无脊椎动物的物种灭绝情况来进行说明,因为无脊椎动物占已知动物物种的95-97%,如果这个大的群体都出现了减少,那必然也就可能出现这种趋势了。

而且,他们还指出了,地球上的许多物种可能在还未被人类发现时就已经灭绝,而无脊椎动物就算是死亡之后,也会留下自己的壳,这足以证明和统计——并且给出是否发生了新一轮生物大灭绝的直接性说明。

恰好,这个数据还真的出现了问题,通过对陆地蜗牛和蛞蝓的物种数量的推断,研究人员们发现,地球已知的200万物种之中,约有150000至260000物种已然灭绝,占物种总量的 !这一数字比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所公布的 882 个()大得多。

所以,这进一步说明了,这可能就是新一轮生物大灭绝的证据,并且地球上的物种灭绝情况可能远比人们想象得严重,这就是专家们给出的证据,具有说服力吗?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是否可信?

对于这次的研究,争议性就在这里,那就是大家对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依然是存在争议的,有人说这个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此次研究团队发现,该名录主要涉及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物种情况,与其他历史研究的物种分类相比可能有失偏颇。

简单地来说,大家认为专家们的研究可能不具有“整体性”、“普遍性”等特点,而他们的研究只能代表部分类型的物种。

所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是否可信?其实可不可信我们谈不上,但是,这的确说明了一部分生物在减少之中。这也说明了地球生态系统在发生巨变,部分生物种群也在减少之中。所以至少可以作为生物走向的一个参考。

而对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真正发生了,这个可能还要更加全面的数据才能说明。而专家给出的这些证据,我们也就看下就行。

当然,不可否认,专家们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讲,也是具有一定的说服性,只是要说服所有人,还需要添加更多的证据,只有他们的证据得到了国际认可,那也就认定了。

如果发生了,人类能逃过吗?

当然,对于前五次生物大灭绝来说,是没有人类的存在。而如果出现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人类也是地球的一员,必然也可能受到生物大灭绝的冲击,那人类能逃过吗?

如果人类走不出“地球圈”,必然会受到生物大灭绝的影响,如果走出了“地球圈”,移居到了其他的天体之上,并且能够在其他天体上生存下去,那必然就能够逃过了。

就如我们说的“火星移民”。但是我们暂时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天体,这才是关键。

所以,如果发生了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那么人类也将缓慢地受到影响,必然是逃不过。与其这样,我们也只能想办法进行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改变,“阻扰”这一切的发生,让地球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这样也许就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问题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1. 不同结构的人工礁模型对褐牙鲆诱集效果初探,海洋渔业,2004年;2. 黑鮶幼鱼趋流性的初步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5年;3. 光强对刺参行为特性和人工礁模型集参效果的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06年;4. 模型礁对幼鲍、幼海胆行为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年;5.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年; 6. 钢制四方台型人工鱼礁礁体设计及稳定性研究,海洋渔业,2006年;7. 人工鱼礁模型对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幼鱼个体的诱集效果,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年;8. 基于AHP的舟山主要海域人工鱼礁选址的权重因子评价,海洋学研究,2008年;9. 海州湾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调查,海洋渔业,2008年;10. 不同高度混凝土模型礁背涡流特性的定量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年11. 不同高度混凝土模型礁上升流特性的定量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23(5):. 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13. 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14. 海州湾人工鱼礁二期工程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初步研究,生物学杂志,2010年申请和获得专利情况实用新型专利:1. 钢混制人工鱼礁 2. 一种回字型人工鱼礁 3. 人工鱼礁礁体与海底泥沙间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 4. 人工鱼礁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 5. 人工鱼礁

共走了120米 1 2 3 4 。。。 15=120 那么离A为1-2 3—4 -14 15=-7 15=8 离A8米要还想不明白问我吧 1 分钟在 第一次到1米再

海洋无脊椎动物调查研究论文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海洋生物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海洋中鱼、贝、虾、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证据表明世界正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

证据表明世界正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当前,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性议题,关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即将到来”的消息,不免令人担忧。证据表明世界正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

地球上的物种大灭绝事件是人类最不愿意经历的,毕竟从地球上以往发生的纪录来看,每一次物种大灭绝,首当其冲的永远都是占据主要生态位的生物,例如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到地球表面,撞击产生的破坏力以及后续引发的海啸、地震让统治地球亿年之久的恐龙整体性灭绝。

根据科学家的发现在最近5-6亿年间,地球上一共发生了大大小小二十余次物种灭绝事件,最近的一次就是在6500万年前,较严重的一共有五次,每一次物种灭绝都会让地球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物种消失,因此说人类比较担忧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到来,而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或许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一些科学家认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或许正在发生

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地球生物的发展演化历程是循序渐进的,地球环境的改变在逼迫着生物的进化,但如果地球环境发生骤变,就会导致地球生物的大规模灭绝消失。地球上一共发生过五次较大的物种灭绝事件:

一、亿年前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大片冰川融化导致地球温度下降,海洋被冰封导致85%的物种消失灭绝;

二、亿年前的鱼类时代,同样是全球温度骤降,大量物种在这次劫难消失灭绝;

三、亿年前二叠纪末期,这是三叶虫的时代,海平面下降以及大陆漂移,最终导致96%的物种消失灭绝;

四、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大量的爬行类动物灭绝;

五、最后一次就是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物种大灭绝,统治地球亿年之久的恐龙因此消失。

01、《科学进展》上的研究

科学家认为人类文明的快速崛起,已经对地球上的很多物种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也导致很多物种的灭绝。因为人类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注意到某些生物的“有用”价值,而忽略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让地球生物持续不断地走向灭绝。

科学家研究发现远古的哺乳动物,它们的消失灭绝和人类的发展也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从化石证据上来看和人类的迁徙活动、时间紧密结合。每当人类进入一块新的区域,附近的一些物种就会开始灭绝,这可能跟人类的过度猎杀有关。

科学家进行计算机模拟发现,在最近的12万年以来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达到极值,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还会有550种哺乳动物消失灭绝。

02、《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期刊上的研究

来自美国和法国的生物学家团队1月10日在《生物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他们认为地球上正在发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并且主角就是人类。

地球上有700-800万个物种,无脊椎动物占据了95%以上,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统计的数据主要是来自哺乳动物和一些鸟类,从这个数据统计出来的地球生物灭绝速率或许并不严谨。

如果把无脊椎动物加入进去,在最近的1500年200多万个物种里,有15-26万个物种灭绝,地球生物的灭绝速率达到了。

物种大灭绝可能以什么形式发生?

不久前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了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云霄穿过对流层直接进入平流层,海底火山的喷发引发了海啸,太平洋沿岸的国家都受到一定程度波及,此次汤加火山的喷发规模至少在VEI5的高级,甚至达到VEI6的低级,规模还是很大的。

火山喷发如果规模较大,也会引发物种灭绝事件,这在历史上是有案例的,例如我国科学家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研究,科学家认为发生在2亿多年前的物种灭绝事件,罪魁祸首就是一片超级火山持续爆发60余万年,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进入大气层,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地球温度变暖海洋缺氧酸化,导致大量物种消失灭绝。

除了这些自然灾害,最引人担忧的还是地球气候环境的变化,逐渐的引发极端天气。

2021年我们经历了暴雨、破纪录的高温以及低温,最近澳大利亚沿海小镇也经历了摄氏度的破纪录高温,这一切无疑在提醒着我们,人类的未来非常紧迫,尤其是随着地球气候环境的恶化,必须要时刻警惕。

说在最后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短期内或许并不会发生,但是人类必须要警惕它的到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尽可能保证地球生物多样性,这样才可能提高地球环境的抗逆程度,未来发生自然灾害地球生物才可能躲过劫难。当然,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航空领域,人类的未来或许在星辰大海。

当前,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性议题,无论是温室气体排放、污染治理、还是生物多样性问题,都是与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

尤其是关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即将到来”的消息,不免令人担忧。

那么,这究竟是真是假,有无科学依据呢?

近日,一支来自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ānoa)和法国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的生物学家团队就针对“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展开研究,结果发现:自 1500 年以来,地球上 200 万已知物种中,可能已经灭绝了 ;其中,岛屿物种所受到的影响比大陆物种大得多。

因此,专家们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发生,而且不同于前五次由极端自然现象引起,这次的大规模物种灭绝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相关研究论文以“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 fact, fiction or speculation?”为题,发表在科学期刊《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上。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进行中

生物大灭绝(mass extinction)是指短时间内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一旦发生,往往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 6200 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目前业内公认地球上已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那时人类还没有出现。

而现在,许多生物学家表示,人类很可能会遭遇这种“灭顶之灾”。

为了研究“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正在发生,此次的科研团队集中调查了无脊椎动物的物种灭绝情况,无脊椎动物占已知动物物种的 95-97%。此外,他们认为,地球上的许多物种可能在还未被人类发现时就已经灭绝,而无脊椎动物即使死亡后也会留下自己的壳,因此针对它们的调查更能得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和统计结果。

图 | Rurutu(法属波利尼西亚南国群岛)最近灭绝的陆地蜗牛留下的壳。(来源:该论文)

于是,通过对陆地蜗牛和蛞蝓的物种数量的推断,研究人员发现,自 1500 年以来,在地球上已知的 200 万物种中,约有 150000 至 260000 物种已然灭绝,占物种总量的 !这一数字比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所公布的的 882 个()大得多。

由此可见,地球上的物种灭绝情况可能远比人们想象得严重。“此次研究发现了无脊椎动物的大量灭绝,这正是我们确认地球历史上第六次大规模生物灭绝开始的关键所在。” 论文第一作者、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学院(SOEST)、太平洋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教授 Robert H. Cowie 说道。

不过,不同地域的情况也并不相同。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尽管目前海洋物种面临重大威胁,但没有证据表明此次危机对海洋的影响程度与陆地相同。

此外,岛屿物种(如夏威夷群岛)比大陆物种受到的影响要大得多,植物的灭绝速度也似乎低于陆生动物。

a

是危言耸听?还是有据可循?

然而,目前人们对“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开始也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当前所宣称的灭绝率并没有明显大于自然灭绝率(即物种自然消亡),因此谈不上大规模物种灭绝。不过,研究人员已在论文中证明,按照本次统计,目前的物种灭绝率已达 150-260 E/MSY(也就是说,每年每百万个物种中有 150-260 个会灭绝),远远大于以往科学家测得的 2 E/MSY 自然灭绝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 2020 年列出的红色名录(red list),被广泛认为是全球动植物保护状况的最全面汇编,许多科学家就以该名录数据为依托,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远未到来。

然而,此次研究团队发现,该名录主要涉及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物种情况,与其他历史研究的物种分类相比可能有失偏颇。

图 | 红色名录中的物种类别存在偏倚。(左)来自 2019 年和 2021 年的两篇科研论文中,选定的主要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群中的物种总数,与(右)红色名录中评估的这些物种的比例明显不同。(来源:该论文)

正如 Cowie 教授所说:“物种灭绝率急剧上升以及许多动植物种群丰度下降是有据可查的,但有些人不相信这些现象与大规模灭绝之间的联系,这种否认实际上是基于对危机的偏见,只集中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上,忽视了无脊椎动物。”

此外,也有人认为物种减少是一种新的自然进化轨迹,因为人类也是物种之一,也在地球历史中发挥自然作用。不过 Cowie 强调说:“人类是唯一能够大规模操纵生物圈的物种,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在外部影响下进化的物种。相比之下,我们是唯一一个有意识地选择我们的未来和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物种。”

地球上已发生的五次大灭绝

历史上,地球发生过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有五次:

第一次为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发生在 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 85% 的物种灭绝。地球附近的超新星爆发产生伽马射线暴击中地球,摧毁地球臭氧层,导致海洋浮游生物大量死亡,食物链基础遭到摧毁,发生大饥荒。原始鱼类存活下来并渐渐取代无脊椎动物主导海洋。

第二次为泥盆纪晚期大灭绝,发生在 亿年前,约 75% 的海洋生物灭绝。导致这次大规模性灭绝的凶手来自地球内部——超级地幔柱喷发。3000 亿立方米的岩浆从地下喷涌而出,海水遭到严重污染。

图 | 泥盆纪晚期的霸主——邓氏鱼,身长11米,体重超过4吨,咬合力有 5 吨(来源:)

第三次为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发生在二叠纪末期,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交界,距今 至 亿年前,超级火山爆发造成 90-96% 的物种灭绝,其中海洋动物灭绝了 96%,陆地动物灭绝了 70%,是有史以来已知规模最大的一次灭绝。

第四次为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发生在中生代三叠纪末期,距今 亿年前,造成 70-75% 的物种灭绝。这次事件是恐龙时代的黎明,早期的主龙类、多数合弓动物和大型两栖动物纷纷灭绝,使恐龙在几乎没有陆地竞争的情况下接管了陆地世界。鳄鱼接替植龙成为淡水生态系统霸主。

图 | 三叠纪末灭绝的植龙类——凿齿鳄(来源:)

第五次则为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发生在中生代白垩纪末期,距今 6600 万年前,造成 75% 的物种灭绝。一颗直径几十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撞击坑半径长达 150 公里,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地球连续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见不到阳光。这次大灭绝导致恐龙灭绝和哺乳动物崛起,实际上是五次大灭绝中程度最轻的一次。

此前,网上有人曾发表评论,认为生物多样性就应该以人类的利益为导向,但看了这么多比整个人类历史还古老的灭绝事件,所谓的“利益”究竟谁能定义呢?

因此,也许我们的应对举措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无法扭转物种灭绝的总体趋势,但必须坚持这种努力,继续为自然创造奇迹。

否则,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到来,只会越来越快。

在业内,地球公认是出现了五次生物大灭绝的过程,而每次生物大灭绝带来的影响可以说都是巨大的。然而,对于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出现了,近些年来,许多生物学家表示,人类很可能会遭遇这种“灭顶之灾”,也就是会遭受到新一轮生物大灭绝的影响。

这不,在2022年2月,“证据指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再次冲上了热搜,引发了大家的热议。难道人类真的逃不过生物大灭绝的影响吗?下面我们来一步一步地看。

证据指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

这是一篇发表在科学期刊《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上的论文,上面明确指出了,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的结果说明。根据研究指出,自1500年以来,地球上200万已知物种中,可能已经灭绝了 ,其中,岛屿物种所受到的影响比大陆物种大得多。

而同时,专家们也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发生了,正在进行之中。这个研究团队给出的证据还是比较明显,主要是根据无脊椎动物的物种灭绝情况来进行说明,因为无脊椎动物占已知动物物种的95-97%,如果这个大的群体都出现了减少,那必然也就可能出现这种趋势了。

而且,他们还指出了,地球上的许多物种可能在还未被人类发现时就已经灭绝,而无脊椎动物就算是死亡之后,也会留下自己的壳,这足以证明和统计——并且给出是否发生了新一轮生物大灭绝的直接性说明。

恰好,这个数据还真的出现了问题,通过对陆地蜗牛和蛞蝓的物种数量的推断,研究人员们发现,地球已知的200万物种之中,约有150000至260000物种已然灭绝,占物种总量的 !这一数字比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所公布的 882 个()大得多。

所以,这进一步说明了,这可能就是新一轮生物大灭绝的证据,并且地球上的物种灭绝情况可能远比人们想象得严重,这就是专家们给出的证据,具有说服力吗?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是否可信?

对于这次的研究,争议性就在这里,那就是大家对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依然是存在争议的,有人说这个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此次研究团队发现,该名录主要涉及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物种情况,与其他历史研究的物种分类相比可能有失偏颇。

简单地来说,大家认为专家们的研究可能不具有“整体性”、“普遍性”等特点,而他们的研究只能代表部分类型的物种。

所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是否可信?其实可不可信我们谈不上,但是,这的确说明了一部分生物在减少之中。这也说明了地球生态系统在发生巨变,部分生物种群也在减少之中。所以至少可以作为生物走向的一个参考。

而对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真正发生了,这个可能还要更加全面的数据才能说明。而专家给出的这些证据,我们也就看下就行。

当然,不可否认,专家们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讲,也是具有一定的说服性,只是要说服所有人,还需要添加更多的证据,只有他们的证据得到了国际认可,那也就认定了。

如果发生了,人类能逃过吗?

当然,对于前五次生物大灭绝来说,是没有人类的存在。而如果出现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人类也是地球的一员,必然也可能受到生物大灭绝的冲击,那人类能逃过吗?

如果人类走不出“地球圈”,必然会受到生物大灭绝的影响,如果走出了“地球圈”,移居到了其他的天体之上,并且能够在其他天体上生存下去,那必然就能够逃过了。

就如我们说的“火星移民”。但是我们暂时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天体,这才是关键。

所以,如果发生了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那么人类也将缓慢地受到影响,必然是逃不过。与其这样,我们也只能想办法进行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改变,“阻扰”这一切的发生,让地球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这样也许就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问题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沙鱼吃大鱼非常凶猛!

他们和国内外合作者一起在中国南海深处发现了塑料“绿洲”。而广袤的深海软相海底通常被认为是生命的“荒漠”。

“大型塑料堆,正在成为出现在深海海底的生物多样性新热点”——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上的封面论文如此写道。

出乎意料:深海海底发现塑料生物群落!

2018年7月,作为指导老师之一,宋希坤搭乘“嘉庚号”科考船,参加厦门大学首届“海丝学堂”航次,在南海开展本科生海洋科学实习。航经吕宋海峡时,十几位大学生通过底栖拖网采集到这项研究中的第一块塑料样品。他们惊讶地发现,这块塑料上附有几十个深海贝类的卵囊。

在后来的3次出航中,这样的“奇遇”还在继续。

“有些通过拖网获得的动物很容易辨别,比如海星。但大多数附着在塑料上的生物很小,要借助体视显微镜来观察和鉴别。”参与出海采样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本科生顾依帆说,“我印象最深的是采到一只塑料瓶,上面有一个深色的小“喇叭”,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略——这是一种水母的水螅体。”

早在2018年5月,彭晓彤搭乘“深海勇士号”深潜器下潜时,最早在南海西沙海槽海沟中发现了大型海底塑料堆,采集到丰富的样品。通过样品共享,厦门大学和中科院深海所的科研人员对“嘉庚号”和“深海勇士号”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2019年,研究人员还搭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北斗号”科考船,在国家基金委渤黄海共享航次中采集到类似的贝类卵囊,这些发现对研究南海的塑料样品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我第一次见到产在塑料表面的贝类卵囊时,就被深深震撼了,没有想到深海塑料垃圾已成为部分海洋动物的繁殖场所,之后我接触到的样品越来越多,这些塑料上的物种多样性超出我们的想象,有11个门类,49个物种,让我大开眼界!”参与本研究的厦门大学硕士生吕明昕说。

一个个像喇叭一样向上生长的是钵水母的水螅体,其中约三分之一已具备了释放水母碟状体的能力,因此大型塑料堆可能成为局部海域深海水母体的释放源头;那些带有长刺、倒扣的“盘子”则是大西洋盘壳贝——它们是一种腕足动物,是这里的优势种。此外还有冷水珊瑚、多毛动物以及特化的寄生扁形动物等。

“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栖息在塑料上的动物,它们的多样性让我们惊讶。”参与这项研究的德国巴伐利亚国立自然 历史 博物馆Bernhard Ruthensteiner博士说。

柳暗花明:海底有一片“伊甸园”

“从浅海到深海,伴随水深的增加,海洋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都急剧下降。这里没有光照,缺乏氧气、压力也大,对生命体很不友好。”论文作者之一、西北大学研究员韩健说,“此外,很多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需要在较硬的基底上营固着生活,但多数海域只有柔软的沙质或泥质基底,这也让它们难以在深海海底生存。”

但部分深海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幼虫很“幸运”,它们碰到了海底塑料,通过分泌粘液把自己粘在塑料表面,然后进入生命的下一个阶段,逐渐长大。

新发现的塑料“绿洲”,很容易让人想到其他已知的深海生态系统:深海热液、冷泉及鲸落。这些生境中的底栖生物群落主要靠化能自养细菌和腐败分解的鲸类尸体来提供能源。

“相比之下,深海塑料生物群落显得单薄、脆弱,它们应该主要依靠从海水表面沉降的浮游生物尸体和有机颗粒来推动运转,比起热液口、冷泉与鲸落,营养物质匮乏很多。”宋希坤对《中国科学报》说,“正因如此,附生于塑料表面的个体大部分为毫米级,容易被研究人员忽略。”

祸福难料:是天堂还是陷阱?

从最偏远的南、北极,到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塑料已无处不在。

海洋环境中的大型塑料对一些濒危海洋生物十分危险,例如鲸豚类、海龟等,严重时会因吞食塑料或被塑料缠绕而死亡。

“但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力地冲击了我们的传统认知。我们一直相信塑料对海洋生物百害而无一利。但现在发现,至少对少数生物来说,塑料给它们提供了额外的栖息地。”韩健说,“塑料与生物及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为复杂。”

也有一些科学家表达了担忧。未参与这项研究的英国杜伦大学Florian Pohl博士说:“这种变化对深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完全是未知的,以前的自然栖息地可能因为塑料垃圾的到来而遭受破坏,原生物种也可能因为塑料垃圾而被取代,而我们甚至还来不及认识塑料到达这里之前的生态系统。”

“很难评价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参与本研究的中科院深海所博士生张晓迪说,“一方面,它展现了海洋生态系统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另一方面,更多的生命活动可能会加快塑料垃圾的分解,有可能导致生成更多微塑料颗粒进入生物链,最后进入人体。”

对选择在塑料上安家的小生命来说,看似欣欣向荣的表象下潜伏着危机。大西洋盘壳贝是这里的优势类群,但科研人员尚未发现性成熟的个体,这意味着它们还不能在塑料上繁殖后代。研究人员还不确定其原因,可能是附着时间不够长,也可能是塑料的硬度无法支撑它们继续发育至性成熟,或者塑料本身对这些生物存在未知的危害。

海底塑料“绿洲”究竟是天堂还是陷阱?暂无确切答案。“我想,不管在塑料上发现了什么,我们都应该呼吁公众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从我们自己做起,保护海洋环境。”张晓迪说。

相关论文:

脊椎动物学论文

截至199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发表论文2663篇;截至2007年(1963—2007),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获院、部级以上的奖项38项。 2010至2014年,该所共发表论文935篇,SCI和SSCI论文517篇,其中33篇发表于Nature和Science上(第1完成单位19篇)。 2000~2007年度研究所发表文章情况统计年度 研究论文 专著 科普文章 SCI/SSCI Nature/Science 论文总数 1996 16 4 42 1997 19 3 46 1998 21 3 42 1999 21 8 69 2000 22 6 99 4 53 2001 40 6 109 6 81 2002 37 8 92 5 37 2003 38 4 82 2 28 2004 45 9 140 11 43 2005 47 4 99 3 44 2006 43 6 127 3 42 2007 40 1 92 3 43 备注:SCI/SSCI论文统计数字引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与引文统计》;1996-1999年论文总数的数字系引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于人员流动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无法统计。参考资料: 2010~2014年度研究所发表文章情况统计年份 文章总数 SCI/SSCI 第一作者 Nature、Science总数 2010 188 77 58 9 2011 130 71 52 5 2012 156 80 58 2 2013 208 102 66 8 2014 252 187 80 9 参考资料: 获院、部级以上奖项一览表奖项类别 奖项等级 合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国家自然科学奖 3 1 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 1 2 其他国家级奖 3 3 院级 中科院自然科学奖 6 4 6 16 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1 3 2 6 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1 1 其他院级奖 4 4 其他 其他省部级奖 2 2 合 计 38 参考资料: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有《中国古生物志》(丙、丁种)、《古脊椎动物学报》、《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等专业杂志。●《古脊椎动物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登载内容涵盖与古脊椎动物学有关的所有领域。该刊目前登载的研究论文均附有详细的英文摘要,是中国及其他国家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者必备的参考资料之一,在国际学术界影响较大,为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12年荣选“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人类学学报》《人类学学报》是中国唯一报道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主要发表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原始研究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论文,刊登的文章包括研究论文、发掘报告、简报、综述、书刊评介和消息与动态等。该刊主要报道:人类和灵长类的起源、进化、古病理、生物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研究;史前人类技术、行为和文化研究;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报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层、古生物和环境研究;与人类学研究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年代测定、DNA分析)等的应用及其成果。该刊被GeoRef (美国地质文摘)、Zoological Record Online (美国动物学记录)、 Ulrich’s (TM)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美>)等检索系统收录。

在中国搞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学者,应该不会忘了1923年,因为在1923年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开始真正起步了,首先,1923年11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在中国工作几十年并最终安葬在中国的葛利普教授在当时的热河省凌源进行化石考古和挖掘工作,命名了当时凌源含狼鳍鱼的地层为“热河系”;1928年他进而提出“热河动物群”之名。从此经过百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热河生物群”早已名扬天下。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 1923年诞生了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它就是北京大学地系教授李四光于1923年12月在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会志》Bull. Geol. China)的第2卷3-4合期上发表了《鉴定䗴类的图解法及其对华北䗴科研究的一些结果》一文。 在李四光的文中有属种的拉丁文名称,有化石特征的详细描述、比较、讨论,有产地层位的具体记载,有图版和图版说明。该文首先叙述了这类属于原生动物门有孔虫纲化石的特征,其外形像一纺锤(纺织机上的线筒),因此叫它“纺锤虫”。李四光根据中文古代纺锤称为“筳”,在它左边加了一个“形旁”——“虫”,而右边的“筳”是声旁,两者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形声字——“䗴”,李四光所造的这个字,从那时起就在中国古生物学界沿用至今。论文对8个种及变种都做了描述,并有两个图版(共19个薄片的相片)加以表示。论文记载这些种产自直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诸省的十多个地点,含化石层层数最少为一层,最多达4层(山西阳泉)。论文将这些种与国外各地之链作了对比,认为它们都属于上石炭统——太原统(相当于乌拉尔统)。 另外,在1923年12月出版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第5号第2册("Bull. Geol. Surv. China,”)上有一篇中国地质学家周赞衡写的题为“山东白垩纪之植物化石”(“A Preliminary Note on some Younger Mesozoic Plants fromShantung")的论文,文中描述了产自山东下白垩统的如下植物化石属共计7属11种(其中1旧种,4新种,2相似种,4未定种)。有两页图版,为手描图。李四光和周赞衡的文章发表几乎是同时的,可以并列称为“中国人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 另外在1923年5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者和领路人德日进与桑志华在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更新世晚期化石群,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及旧石器等,称为“水洞沟文化”。 另外,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所写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应该是1924年12月孙云铸发表于《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4册的论著,题目是《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这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家也能从事深入的古生物鉴定和研究,写出大部头的著作。该书首先简述了中国北方,主要是华北的直隶(河北)省、东北的奉天(辽宁)省和山东省泰安地区与张夏地区的寒武纪地层。其实早在1920年葛利普刚到中国,就在《地质汇报》第2号上发表了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一篇是“中国二叠纪新发现之阔翅类化石”,另一篇是“直隶开平之下二叠纪动物化石”。在前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个阔翅类昆虫的新种——Eurypte(Anthraconectes?)chinensi(.)。在后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苔鲜动物的Polypora属。这应该是中国发表的最早的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了 这里介绍一下葛利普,葛利普(1870-1946)是德裔美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葛利普是一专多能的地质学家,他一生发表近300种学术著作,当时已经50岁的葛利普辞别故园与妻女,于1920年来到中国,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兼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北洋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之后,他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通讯研究员。1934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从此他为中国地质事业以及古生物研究事业贡献了后半生。 1922年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学会的刊物是《中国地质学会志》,许多古生物学研究论文在这一刊物上发表。该年4月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会的会议上宣读“论震旦纪”的论文,这是对震旦系的第一次全面总结。《中国古生物志》创刊,出版了甲种第一号第一册“南满第三纪初期之植物化石”(傅兰林著),乙种第一号第一册(总第一号)“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葛利普著)和第二号第一册“四射珊瑚化石”(葛利普著)。傅兰林和葛利普是外国人,虽然在中国受中国政府邀请搞研究, 他 们发表的论文是职务行为,这也属于中国发表的最早的几篇古生物学论文。 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是1922年4月,葛利普的古生物学专著《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以《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1册的形式出版。葛利普受聘为北京大学的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主任,是在中国土地上为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而工作的,他的研究成果也作为该所的系列出版物而问世,所以,他以上两篇文章和一部专著的出版就标志着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的发端。李四光说起葛利普他还有以下不朽的成就,比如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现在仍在挖掘,人们仍然在不断寻找那丢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而葛利普教授恰是“北京人 (Peking Man) ”的起名者, 当年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的消息,之所以能迅速传遍全世界,与这一简单易记的名称是分不开的。第二中国的古生物学者不断在国外权威杂志《自然》、《科学》等杂志上发表根据在辽西发现的恐龙化石的研究成果,而这不能不追溯到葛利普教授早期提出的“热河动物群”。” 1928 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 ( Stratigraphy of China 直译为《中国地层学》 ) 。在这部书里, 他第一次提出了"热河动物群"这一名词, 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 第三在 2005 年整修后重新开馆的中国地质博物馆里, 也陈列着葛利普先生鉴定 的 化 石 (Gymnosolen Grabau,Age: Precambrian, Locality: Jinzhou,Liaoning Province 葛利普裸枝叠层石, 时代: 前寒武纪, 产地: 辽宁金州)第四中国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塑造了一个葛利普教授的塑像, 放在长兴“金钉子”博物馆里。 这是因为葛利普教授在1931 年确定了“长兴灰岩”地层, 它是“二叠系到三叠系地质连续剖面”的代名词。 此后“长兴灰岩”, 成为地质学上一个专用名词,从而载入国际地层学史册,并得到世界公认。 2001 年 3 月,国际地科联过投票,正式将浙江长兴灰岩的 D 剖面确定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及点(英文简称"金钉子")。长兴“金钉子” 是地球史上最重要的断代界线之一, 也是地球 历史 上六次生物大灭绝中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和全球变化相联系的点位,2001 年 3 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确定为全球对比标准点位。其意义相当于大英博物馆的铂金米达尺,成了世界标准。第五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葛利普教授逝世已经多年,人们仍然在不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 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的中国地质学先驱之一朱森曾经回忆著名的美籍地质学家A. W. 葛利普 (Grabau) 为他们讲授古生物学、葛利普老师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待人诚恳,使他们受到很大的教益,他们不仅重视课堂学习而且躬行实践,重视野外现场考察。北京西山是他们实习的重要基地。葛利普、翁文灏曾带他们去热河实习。 有媒体报道:1923年11月初,中国的东北大地被层银白色包裹得分外妖娆,早晨的屋檐下还挂着晶莹的冰柱。在这个时节,从来没有考察队进人热河省进行野外发掘工作。而北京大学的一支小型地质野外考察队此时却悄然抵达此地。他们由葛利普教授和翁文灏带队,乘着吉普车,向热河省凌源县进发。葛利普是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地质学家,他此行是为了考察1880年由法国鱼类学家索瓦士研究的发现于此地的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在凌源附近的山头,葛利普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狼鳍鱼与尾类蜉蝣化石,但并无其他斩获。辽西化石群1923年,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中,把当时热河省凌源县附近含化石的地层定名为热河系。1928年,他又提出了“热河动物群”的名称,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动物化石群。后来, 中国的顾知微院士把与热河动物群同时期的植物群也包括进来,统称为热河生物群。

盆骨脊椎矫正研究论文

您好,骨盆不正就会连带影响到脊椎,严重一点就会导致脊椎侧弯。骨盆不正,也会影响到内脏机能,对于骨盆症状的治疗,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就是脊椎矫正了。老唐是当地一家知名企业的部门经理,风风光光的一辈子了,退休后他的身体却是一直抱恙,不仅走路费劲,双腿会感觉到发麻,关节疼痛就更是常事了,唐某开始只以为是上了年纪了,谁成想后来他的身体状况就越来越不好了,去了医院几次才检查出来是腰椎病的问题,医生说要手术还要准备一笔费用,唐某现在也不想承受这么多的痛苦。还是另找别的方法。后来多亏老唐找到了北京世纪村门诊的董安立专家团队,老唐某既没吃药也没手术,而且费用也不多,接受了几次美式脊椎矫正治疗就觉得身体好多了。他们是整体疗法,通过对骨盆错位的矫正治疗,来恢复脊椎的正常形态。治疗了差不多两个月腰椎病引起的这些症状真的都不见了,这下老唐可真是放心了。建议您有机会可以去网上找下董安立美式脊椎矫正专家团队,或者找到他们的医院了解下,相信他们也一定会治好您的病的,祝您早日康复!pke40gglyq

颈椎研究论文

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针灸 推拿 治疗 颈椎病 应用

1 前言

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2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颈型颈椎病。

仅以颈部轻微疼痛不能较持久地看报、书写,颈部活动基本正常,无上肢放射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

除颈部疼痛外,可出现明显上肢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

颈部活动度受限或僵硬感。

患肢乏力,握力减弱,手指麻木等。

脊髓型颈椎病。

颈痛伴四肢麻木、僵硬、力量减弱;手不能持物和自如活动;行走笨拙,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直至瘫痪。

部分患者胸、腹部有明显束带感,异常不舒服。

大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急、尿频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痛、眩晕、头痛、视觉症状(复视、幻视、视力下降),甚至猝倒,但意识无障碍。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交感型颈椎病。

颈痛伴偏头痛、头晕、头胀、视物模糊、耳鸣、耳聋。

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或有疼痛。

肢体发凉,皮温降低,手指麻木、肿胀或痛觉过敏等。

3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颈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脊髓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椎动脉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百会。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风池、百会、内关、合谷、大椎。

颈部夹脊穴主治相关症状:颈4-5适应症——上臂外侧疼痛或麻木;颈5-6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拇指、食指麻木;颈6-7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食指、中指麻木;颈7-胸1适应症——上臂、前臂尺侧、小指、无名指麻木。

颈部夹脊取穴法:根据X线或CT提示的颈椎病变及症状进行颈夹脊针刺,强调针感至患侧肩背、前臂、手指为佳。

平补平泻手法,施以温针治疗,每日1次。

以上穴位辨证加减,针刺得气之后施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治疗可配合刺络放血:根据病变的相应夹脊穴寻找压痛点,阳性反应点局部放血,三棱针散刺,立即拔罐吸出瘀血5毫升左右。

4 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患者取正坐位,头部稍前屈,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在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揉拔,在压痛点上反复施术,然后用拇指或掌根揉第一椎至第七椎两侧,使肌肉温热松驰,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低头,术后用一肘关节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术者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常听到弹响声,小关节复位,左右各一次,手法完毕。

脊髓型颈椎病,有骨折,年老体弱者,不宜使用定点旋转复位法。

基本操作法。

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先以轻柔的滚法施于健侧斜方肌的中、上部位,逐步过渡到患侧斜方肌,同样以中、上部位为主,约1~2分钟,这属于适应性治疗阶段。

其次以指揉法施于风池、肩井、阿是诸穴每穴约1分钟,并适当配合颈部屈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被动运动。

再继以上法于患侧施用滚法,仍以斜方肌、冈上肌部位为主,并配合颈部六个方向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左右。

最后在痛点做按压、弹拨法,拿肩井,按揉列缺、曲池穴,搓肩背结束治疗。

此法适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操作治疗;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各类型颈椎病的基础治疗。

辨证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基础上。

第一加定点按压旋颈法,即一手以拇指指腹固定按压在颈椎棘旁压痛点;另一手屈肘以肘窝夹住患者下颌作轻轻上提再缓缓旋动颈椎l~2次。

第二加颈部端提牵伸法,医生以双手紧挟患者双侧下颌作缓慢向上的端提牵伸动作3~5次。

第三加根据脊神经所分布的患肢区域作上肢推拿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基本操作完成后,加背部(俯卧位)膀胱经的滚法和督脉经的按压法,约5~8分钟。

继而沿膀胱经从臀、股后、小腿后至眼跟用滚法;辅以按压环跳,指揉委中,拿承山,拿跟腱约3~5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施滚法于股前经小腿前外侧至足背约3~5分钟;并辅以下肢屈伸的被动运动和按揉足三里、阳陵、解溪诸穴。

最后再取坐位,作双上肢的推拿治疗,以手部为重点约3~5分钟。

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第一加强颈项部两侧的指揉法,3~5分钟。

第二加头部推拿法(前额分法、抹法、按法、五指拿法、扫散法等约3~5分钟)。

交感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加其中的头部推拿法和按揉百会穴。

再加指揉膻中、内关、三阴交约3~5分钟。

5 总结语

综上所述,颈椎病致病因素复杂,一般认为颈椎退变、慢性劳损、颈部外伤为主要因素,体位姿势不当、工作职业习惯、情绪紧张、疲劳、潮湿受凉是发病主因。

中医属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病证范畴。

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

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肉失养、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头部及上肢多种症状。

颈椎病主要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密切相关。

因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自我保健调理,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

避免颈部保持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在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工作之余,可以多做颈部保健操,加强颈部功能活动锻炼:前俯后仰,左右环顾等颈部动作,活动范围由小逐渐加大,活动量亦应由弱到强,逐渐适应;做顺时针、逆时针的环绕动作,反复运动,切忌急剧大幅度地猛烈活动,感觉头晕时,应立即停止。

经常活动颈椎能够缓解肌肉紧张,达到预防缓解颈椎病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学双.颈椎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2】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确诊后进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95%治疗后比较理想,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

结论:颈椎病发病率较高,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推拿;临床效果

颈椎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时主要是由于机体供血不足造成,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便、疼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近年来,针灸推拿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为了探讨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

调研中,男57例,女43例,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岁。

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得到确诊,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入院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具体见表1。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主穴取颈夹脊和风池穴。

(2)配穴根据临床不良症状取穴。

有上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肩井穴、肩外俞、天宗、曲池和外关穴;有下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殷门穴、环跳穴、昆仑穴、委中穴、阳陵泉和足三里,根据受累神经部位和程度辩证加取相应的经脉穴位。

(3)主穴针刺手法:针尖向主穴斜刺,刺入深度约为寸,患者有强烈针感和放射感为宜[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治疗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坐位姿势,并让患者头部向前倾,使得颈部充分暴露,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然后在患者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推拿,用拇指或掌根揉第1椎至第7椎两侧,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推拿过程中患者低头,推拿过程中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小关节复位,左右各1次[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显效:患者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患者能够简单运动。

有效:患者疼痛、活动不便等得到缓解,患者需卧床休息。

无效:患者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目前,对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上还不是很清楚。

但是,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疾病与压迫和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有关。

从中医角度来看,颈椎病属于“眩晕”范畴。

而眩晕主要是由于痰浊中阻、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之分,但是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髓海不足。

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5]。

而针刺近年来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这种方法能够使得毫针和患者颈椎组织紧密联系,患者治疗时能够放松周围组织,畅通患者筋骨,改善颈部血运,并且采用针灸治疗只有针头和患者颈椎组织相连,不会对其他组织产生损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增强患者针感,扩大感传范围,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本次调研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这个结果和罗宇等人[4]实验结果相同。

此外,推拿是我国中医传统的一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外治手段,主要采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肌肉及穴位的按摩,帮助患者颈椎部分气血运行,具有扶伤止痛,调和阴阳等作用,并且推拿还能够缓解患者肌肉,改善椎间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

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更好,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相邻的椎体短暂性分开,同时增大了椎间隙和椎间孔,能够减轻颈椎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高于对照组(85%)(P<),这个结果和王玉胜等人[5]实验结果相同,由此看出:针灸推拿在颈椎病中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颈椎病发病率较高,机制比较复杂,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后并发症较少,愈合时间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冬娣,李有武.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08):79-81.

[2] 王立新,李秀彬,等.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42-43.

[3] 刘仿林,赖流番.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0,(14):22-23.

[4] 罗宇,傅求真,陈小余,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颈椎不稳[J].中国临床康复,2012,2(7):4265.

[5] 王玉胜.腹针配合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4(2):243-244.

2017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 多节段颈椎病手术不同疗效对比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影像学上显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或退变, 压迫脊髓,在颈椎多节段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合并骨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病变累及3个或3 个以上节段,称为多节段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sis,MLCS), 其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人群。其临床表现主要为:(1) 以神经根受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根性放射痛;(2) 以锥体系受损害的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感觉功能、四肢运动障碍;(3)以上两种症状的混合型。MLCS是脊柱外科常见病, 起病缓慢,在性别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脊髓受损后,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变化,治疗难度大,如诊断不及时, 治疗不恰当, 可导致肢体残废, 甚至危及生命。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自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应用[1,2], MLCS的发病率和发现率显著增高。早期的正确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显著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手术可直接有效治疗MLCS [3-5], 其目的是使病变节段对脊髓的压迫得到解除,有效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最大限度地改善症状。对于MLCS的治疗,根据入路方式可分为前路和后路[6-8],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且有大量研究[9-11]报道了采用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也有学者[12,13]研究了不同前路“杂交”的治疗疗效。

1958年,Smith等[14]和Cloward[15]提出采取颈椎前路减压和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颈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虽然这种方法能够改善脊髓功能,消除脊髓压迫,但这种未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有一定缺点,例如产生植骨块移位, 颈椎后凸畸形等。上世纪90年代初, Caspar等[16]率先开展了前路钢板的研究和设计,可解决植骨块移位等问题,然而由于其并发症较多而不能广泛应用。1986 年,Morscher等[17]研究报道了颈椎前路带锁钢板,颈椎前路固定才得到快速的发展。

前路手术主要包括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Hybrid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HDF)。这些手术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减压,缓解轴性疼痛,疗效长,能恢复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Schneeberger等[18]开展了前路减压加钢板固定手术,并对这35例患者进行8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植骨相比,多节段融合率较高,为87%。另外,颈前路减压后植入 Cage是诸多医师治疗MLCS的一种新的疗法[19]。此外,随着不断改进的颈前路内固定系统(Antetior Cervical Plate System,ACPS)和技术,在行颈前路减压、植骨的同时行ACPS内固定也已成为新的'手术方法[20]。然而对于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3个或3个以上节段的MLCS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21]。

后路手术主要包括椎板成形术(Laminoplasty)和椎板切除术(Laminectomy)。术后植骨不融合较少,植骨塌陷的并发症比例较低,且风险相对较低是后路手术的主要优点。有学者[22]对一组MLCS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表明:采用颈椎后路手术可有效减少影响MLCS的动静态的压迫因素。此外,诸多学者优先采用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的颈椎椎弓根螺钉,一些临床结果也显示其术后效果较好,未见严重并发症[23],但该手术的远期疗效仍待验证。此外,由于是间接减压,后路手术的长期疗效较差,并发症较多等问题,限制了在MLCS治疗上的应用。

另外,也有医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pproaches,CAP)的方式,其治疗MLCS也有一定应用[21,24],但CAP 技术手术创伤大,对大多数病例,单行前路或后路即可有效减压,一期采用前后路手术并无必要。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颈椎病的发生在中老年人中呈上升趋势。目前,采用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可有效治疗1-2个节段的颈椎病,但采用前路还是后路手术治疗MLCS,特别是 4个或4个以上节段的颈椎病,诸多医师观点各异。有研究对长节段前路减压融合和后路椎板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进行了比较,认为为前、后路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别,然而也有学者认为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脊髓损害较重的MLCS患者可能更佳。因此,患者的病情和病程不同,采用的术式也会不同。

尽管MLCS的手术治疗取得巨大发展,但是选择手术的方式仍没有金标准,特别是对于4及4节段以上的颈椎病的手术治疗的报道甚少[25, 26]。本课题旨在通过对 2008 年 4 月至 2014 年 x 月于我院脊柱骨科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既往无颈椎手术史的4节段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4节段颈椎病患者的疗效。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三、预期目标

四、难点及存在问题

五、研究的初步计划

参考文献

[1] 廖心远,陈德玉,陈 宇,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73-76.

[2] 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等.脊髓型颈椎病致压物切除的手术选择[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5:383-384.

[3] 袁文.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案选择的要素[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4):483-484.

[4] 朱庆三, 顾锐. 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术式[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4): 484-485.

[5] Matsumoto M, Toyama Y, Ishikawa M, et al. 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 of spinal cor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in cervical compressive myelopath. Spine, 2000, 25(6):677-682.

[6] Morio Y, Teshima R, Nagashima H,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operative outcomes of cervical compression myelopathy and mri of the spinal cord. Spine, 2001, 26(11):1238-1245.

[7] Edwards CC, Riew KD, Anderson PA, et al. Cervical myelopathy: current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J, 2003;3(1):68-8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