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的核心期刊有:艺术评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民族艺术、新美术、装饰、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世界美术、美苑、书法、中国书法、中国摄影、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人民音乐、音乐艺术、黄钟、音乐创作、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戏剧、戏剧艺术、中国戏剧、艺术百家、戏曲艺术、戏剧文学、上海戏剧、当代戏剧、中国京剧、四川戏剧、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新作、中国电视、中国电影市场、电影文学、当代电视。艺术设计类的话,你要看自己倾向于哪一方面了。
艺术类国家级核心期刊有《美与时代》和《艺术品鉴》。
可以在《美与时代》和《艺术品鉴》上发表美术理论,这两种刊物均在中国知网收录。
扩展资料:
投稿须知
1、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文章内容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本刊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文稿请以WORD格式按附件形式发至本刊投稿信箱。
2、本刊对来稿一律先按栏目要求进行汇总编号登记,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对来稿文章进行必要的删改,不接受删改的作者请声明。
3、来稿应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用字规范。文辞力求精炼,以3000~6000字为宜。随文根据需要可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参考文献若干。
4、若来稿论文受到省(市)、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并将相关证明(或复印件)的电子版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
5、来稿请作者注明真实姓名、性别、所在单位全称、联系电话、手机和信箱。
6、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概不退稿,出刊后每篇文章赠作者1~2册样,如果作者仍有需要,可按邮局征订价购买。
7、来稿需注明:作者姓名、研究方向、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及联络手机,以便于给杂志社给你邮寄用稿通知和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与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艺术品鉴
1、《略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哲学观》发表于核心期刊《江苏画刊》 1988年第6期。2、《苦心孤诣、不求闻达-章光新和她的骨艺》发表于《安徽日报》1991年第3期。3、《点点滴滴见真情-浅谈张海涛和他的绘画》发表于《安徽美术家》1991第12期。4、《关于加强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思考》发表于中国教育教学丛书1998第8期。5、《界画艺术发展》发表于《书画艺术》1998年第3期。6、《广告学与广告教育问题研究》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7、《论中国画色彩困境》发表于《美术界》2001年第5期。8、《论影响中国画色彩发展的因素》发表于《安徽美术论坛集》2003年。9、《解读梵高》发表于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3年第2期。10、《论画乃心印》发表于核心期刊《国画家》2003年第4期。11、《宗炳与杜尚的比较》发表于核心期刊《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2、《元代宫廷绘画衰落的探因》发表于国家重点期刊《美术研究》2004年第4期。13、《论宋徽宗对宫廷美术的贡献》发表于核心期刊《美与时代》2004年第7期。14、《批评不必连根拔掉》发表于《世界艺术家》2004年第10期。15、解读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发表于《滁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6、《二十世纪末中国当代美术行程》发表于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17、《文备传统书法探微》发表在核心期刊《美术大观》2005年第10期。18、《新中国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义》发表于国家重点期刊《美术》2005年第3期。19、《元代山水画--嬗变与升华》发表在核心期刊《美术大观》2006年第10期;20、《黄宾虹的启示--从学理走向深度的大家》发表在《科教文汇》2006年第11期。21、参与了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安徽省高等学校中国美术欣赏》教材编写。22、《图像中的知识青年的形象及其意义》发表于国家重点期刊《美术观察》2007年第4期。
新疆艺术学院代码是10768,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新疆艺术学院(Xinjiang Arts University),简称“新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为全国七所省(区)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和欧盟艺术院校联盟成员单位,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对口支援新疆艺术学院。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团结路东校区、西校区和金桥路金桥校区等3个校区,占地958亩。
历史沿革
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新疆艺术学校。1960年升格为新疆艺术学院。1962年,为响应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又调整为新疆艺术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恢复成立新疆艺术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696人,其中专任教师473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43人,硕士生导师13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教学名师名家、天山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天池特聘教授等23人。
院系设置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30个本科专业,涵盖艺术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4个学科门类。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专业;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民族器乐演奏)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舞蹈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文化产业管理、动画、绘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品专业:美术绘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紧缺专业:动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表演艺术实践教学中心、传媒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包括6个研究领域、19个研究方向),有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
专业硕士授权点:艺术(美术、艺术设计、音乐、舞蹈、广播电视、戏剧)
学校荣誉
截至2021年5月,学校连续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全国先进单位、自治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研究平台
截至2021年5月,学校设有8个研究创作中心和4个科研院所,其中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
科研创作
“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项,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668篇(部),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8项。
2020年,学校《新疆代表性弦乐器声学特性比较研究》项目获得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2021年,学校8个项目获得自治区2021年度文艺扶持激励资金立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新疆艺术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万册,当年新增22583册,有电子期刊万册,学位论文100万册,音视频11000小时。
学术期刊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乐舞研究、美术与设计研究、影视戏剧研究、艺术理论与美学研究、文化艺术管理研究、艺术教育研究、西域艺苑精英研究等,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入选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为首批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和欧盟艺术院校联盟成员单位,与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国、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20余所院校和艺术团体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与全国30所艺术院校保持交流合作,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立长期对口支援与合作关系。
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下) 项阳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11-15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上) 项阳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08-15以《太常续考》为个案的吉礼雅乐解读 项阳 【期刊】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0-07-25一把解读雅乐本体的钥匙——关于邱之稑的《丁祭礼乐备考》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学 2010-07-15一本元代乐籍佼佼者的传书——关于夏庭芝的《青楼集》 项阳 【期刊】音乐研究 2010-03-15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沟通问题 项阳 【期刊】人民音乐 2010-03-01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 项阳 【期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02-15由音乐历史分期引发的相关思考 项阳 【期刊】音乐研究 2009-07-15“武音”辨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2009-04-18关于佛教、道教与民间乐社用乐相通性的思考 项阳 【期刊】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03-15永乐钦赐寺庙歌曲的划时代意义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2009-01-18传统音乐的个案调查与宏观把握——关于“历史的民族音乐学”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2008-10-18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2008-07-18从《朝天子》管窥礼乐传统的一致性存在 项阳; 张咏春 【期刊】中国音乐 2008-01-18黎锦晖:时代弄潮与世纪悲情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2007-10-18北周灭佛“后遗症”——再论音声供养与音声法事的合一 项阳 【期刊】文艺研究 2007-10-10功能性·制度·礼俗·两条脉——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认知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2007-04-18“改梵为秦”中的“学者之宗”曹植 项阳 【期刊】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7-03-30对先秦“金石之乐”兴衰的现代解读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2007-01-18关于音声供养和音声法事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2006-10-18拓展“西安鼓乐”研究领域的一点思考 项阳 【期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09-25中国音乐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项阳 【期刊】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6-03-30保护: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 项阳 【期刊】音乐研究 2006-03-20试论齐鲁在中国东周时期音乐文化上的领先地位 项阳; 张准; 留钕铜 【期刊】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12-30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 项阳 【期刊】音乐研究 2005-12-20采风观念的异化 项阳; 吕其玮 【期刊】中国音乐 2005-07-30当下非主流化生存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形式——以鲁西南和冀中为例 项阳; 留钕铜 【期刊】文艺研究 2005-03-25论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兼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 项阳 【期刊】音乐研究 2004-03-20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上——黎锦晖的探索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启示 项阳 【期刊】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12-10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学 2003-10-15“释俗交响”之初阶——中国早期佛教音乐浅识 项阳 【期刊】文艺研究 2003-09-20传统的回归与“旧调重弹” 项阳 【期刊】人民音乐 2003-08-12对“活化石”乐种的思考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2003-04-30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论域的交叉 项阳 【期刊】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3-02-15大曲的原生态遗存论纲 项阳; 张欢 【期刊】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2-06-30乐户与宗教音乐的关系 项阳 【期刊】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06-10乐籍制度的畸变期考述 项阳 【期刊】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1-11-15乐户与鼓吹乐 项阳 【期刊】文艺研究 2001-09-20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学 2001-04-15撒马尔罕国际音乐节纪事 项阳 【期刊】音乐研究 1998-06-20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荒漠化”现象的思考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1997-03-25对音乐学专业的一点思考 项阳 【期刊】人民音乐 1997-01-12五弦筑的码子、弓子及其它相关问题 项阳; 宋少华 【期刊】音乐研究 1996-12-20中西歌唱发声体系声音形态的比较研究 韩宝强; 项阳; 林秀娣 【期刊】文艺研究 1996-03-21山西“乐户”考述 项阳 【期刊】音乐研究 1996-03-20刘天华百年感怀 项阳 【期刊】音乐爱好者 1995-10-15辨古今谈编撰谋方略──《中国音乐年鉴》第五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项阳; 张振涛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5-02-15山西省几处轧筝的资料分析 项阳 【期刊】乐器 1995-02-15音乐在发展:传统与大众传播媒介 克里斯特·马尔姆;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 1994-12-25五弦筑定弦刍议 项阳 【期刊】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4-09-30乐理教科书有关音的几个问题 丁东红; 项阳; 杨应鱣; 宋少华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4-06-15五弦筑研究──西汉长沙王后墓出土乐器研究之一 项阳; 杨应鱣; 宋少华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4-06-15胡琴类弓弦乐器的再辨析 项阳 【期刊】乐器 1994-06-15考古发现与秦筝说 项阳 【期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3-12-31商代的弦乐器及木制乐器 唐健垣; 项阳; 蔡良玉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3-12-31《中国乐器音色库》计划实施与少数民族乐器改革问题 项阳; 韩宝强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3-10-01建立“中国民族乐器音色库”的构想 韩宝强;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3-07-02筑及相关乐器析辨 项阳 【期刊】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1992-09-30与中国弓弦乐器相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2-04-01胡琴类弓弦乐器说 项阳 【期刊】音乐艺术 1992-04-01弓弦乐器在中国乐器史上的地位 项阳 【期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2-04-01乐之初义之我见——由贾湖骨笛引发的思考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1-07-02中国声乐学派建立的前奏曲是如何奏响的 项阳 【期刊】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1-04-02旧石器时代与音乐的起源 项阳 【期刊】乐器 1991-03-02轧筝考 项阳 【期刊】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0-07-02从筑到筝 项阳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0-04-02化石乐器“挫琴”的启示 项阳 【期刊】音乐艺术 1988-12-30我国各类民族乐器的起源概说 项阳 【期刊】乐器 1986-08-29略论聂耳对黎锦晖创作经验的汲取 项阳 【期刊】音乐艺术 1986-07-02“抗”“坠”又解——兼与吉联抗先生商榷 项阳 【期刊】人民音乐 1984-11-26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 项阳 【会议】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9-10-01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 项阳 【会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05-01《乐经》何以失传 项阳 【报纸】光明日报 2008-06-23
全国八大艺术学院之一,西北大学最大艺术基地。每年为疆内培养几万名艺术类人才。人才去向最低层次在县级事业单位任职,工作待遇不错。
远啊这学校 新疆艺术学院,位于素有“丹青之乡”、“歌舞之乡”美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塞外历史文化名城乌鲁木齐市,是西北地区惟一的一所综合性多民族高等艺术学府,立足自治区并面向全国招生。新疆艺术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西北艺术学院新疆少数民族艺术系(西安),1954年并入新疆学院(新疆大学前身)艺术系,1958年在新疆大学艺术系基础上成立新疆艺术学校,1960年成立新疆艺术学院,1962年在全国院系合并中调整为新疆艺术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恢复成立新疆艺术学院。2000年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验收。自新疆艺术学院正式成为一所独立院校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已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惟一的一所地方特色显著、民族特色浓郁、专业性较强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学院目前有校本部、西校区两个校区。现有占地总面积近110098万平方米(约165亩),建筑总面积近130743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教学场所58825平方米,学生宿舍29805平方米,职工住宅40942平方米,教室总面积19422平方米,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电化教室23间,图书馆总面积6529平方米,藏书16万余册,电子阅览室2间,室内外运动场总面积8747平方米。新落成的西北地区一流的专业音乐厅,为我院师生和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实践舞台和欣赏高雅音乐的场所。有教学用计算机597台,有1个拥有21台专业计算机设计工作室,多媒体教室座位数300个,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的教学手段。力求为学院学生和教职员工创造最好的条件进行学习和研究。学院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影视戏剧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以及预科、基础课2个教学部,内设13个职能处(室)。同时设有新疆民间美术研究所、新疆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新疆石窟艺术研究所、民族乐团、实验交响乐团、合唱团和青年实验演出团等科研、演出机构。有普通本科、成人专升本、成人大专、普通中专(附中)等办学层次。按教育部1998年新颁布的专业目录,现有20个本科专业(33个方向)。2003年音乐学被评为自治区艺术类惟一的重点学科。全院现有教职工603人,大学部专职教师218人。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教授14名,副教授89名;博士5人、硕士4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名。目前,学院各层次全日制在籍学生4000余人。其中,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1人,普高类本科2185人,成教类306人,预科238人,附属中专1404人。《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汉文版、维文版为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学院近五年完成和在研科研项目8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3项;正式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论文1017篇;科研促教学效果明显。新疆艺术学院十分重视借鉴世界各国艺术教育的经验,积极开展各项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一大批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赴国外学习、举办画展、参加国际大赛等,提高了我院的国际知名度。相继与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国、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大学和文化艺术单位建立了正常的友好交流关系,接待了众多的海外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朋友来校讲学、参观、交流等。自1951年著名舞蹈艺术家康巴尔汗创办西北艺术学院新疆少数民族艺术系(西安)以来,在半个世纪中,涌现了如舞蹈家康巴尔汗、油画家哈孜•艾买提等著名的教育家和艺术家。他们不仅为中国民族艺术的崛起作出过特殊的奉献,也为今天新疆艺术学院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院民族艺术教学实践硕果累累:舞蹈学院在全国第六届“桃李杯”获得7项大奖和全国第三届CCTV舞蹈大赛铜奖;在自治区50周年庆典上,美术学院为中央代表团设计的民族团结大鼎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音乐学院“木卡姆教学、科研和实践新体系的构建”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1项;2005年10月,在第二届民族器乐演奏比赛中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金、银奖各一项;学院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3项一等奖。新疆艺术学院发展战略总目标是:立足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成人教育和附属中专教育,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格局。以科研促教学,突出专业艺术教育和民族特色,服务于新疆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我院建设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科学研究基地,力争在2020年成为国内和中亚地区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综合性艺术大学。今天,在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面前,艺术学院全体职工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特色教育,传承优秀的民族艺术。不断推进新疆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让新疆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为实现把新疆艺术学院建成具有区域民族特色、在中亚地区有影响和实力的综合性艺术大学而努力奋斗!新疆艺术学院现任党委书记吾甫尔•司马义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院长赵塔里木,博士,教授,民族音乐学家,硕士生导师。
01 张艺 曲绘事态——中国古代风俗画对现实的观照 论文 2009-3-1 美与时代 102 何韵旺 台湾岩彩画的本土化进程 论文 2009-2-1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103 杨学太 中国现代城市色彩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文 2009-1-1 攀枝花学院学报 104 段君 对最近批评语言的分析 论文 2008-12-1 批评家 105 杨学太 北京城市色彩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 2008-12-1 华侨大学学报 106 杨学太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 论文 2008-12-1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107 张洪兵 敬读毛泽东书法 论文 2008-11-1 艺术探索 108 许志军 论康定斯基抽象主义绘画的科学精神 论文 2008-10-1 艺术探索 109 郑黎 当代中国绘画中的孩童情结 论文 2008-9-1 华侨大学学报 1010 杨学太 宫崎骏动画作品之美学探析 论文 2008-9-1 电影文学 1011 何韵旺 东方岩彩创作工坊 专著 2008-9-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1012 崔洪亮 不经意间的美—细节设计的妙处 论文 2008-9-1 科技资讯 1013 谭永胜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产品创新评价 论文 2008-8-1 艺术与设计 1014 赵炎龙 本土图案元素对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 论文 2008-8-1 艺术空间 1015 杨学太 城市色彩设计与城市色彩文化 论文 2008-8-1 艺术探索 1016 王大卫 比较与评析张彦远、郭若虚对气韵生动的解释 论文 2008-8-1 美与时代 1017 任磊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论文 2008-8-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018 戴珊珊 现代室内环境中的传统再造探讨 论文 2008-6-30 科教文汇 1019 吴彦 概念设计—追求前卫的设计方向 论文 2008-6-1 南方都市报 1020 刘姝慧 浅析情感空间在独立式住宅中的运用 论文 2008-6-1 山西建筑021 何韵旺 从东洋画、国画、日本画到胶彩画-台湾胶彩画的本土化进程 论文 2008-6-1 新艺术 1022 何韵旺 日据时期台湾胶彩画的形成与发展 论文 2008-6-1 今日艺术 1023 刘淑慧 从审美体验看城市广场设计 论文 2007-12-1 艺术与设计 1024 任磊 产品设计中的市场意识 论文 2007-12-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025 孙德明 岩画与涂鸦审美特征比较 论文 2007-12-1 文艺研究 1026 孙德明 光——意象绘画语言的主角 论文 2007-11-1 美术大观 1027 刘姝慧 传统村落人文景观意象的营造 论文 2007-9-1 住宅科技 1028 孙德明 浅谈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包容性与文化多样性 论文 2007-9-1 美术 1029 何韵旺 石窟壁画的材料表现与岩彩画的探讨 论文 2007-8-1 敦煌壁画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030 段君 虚拟与现实:绘画模拟电子媒体 论文 2007-6-1 美术观察 1031 刘菊亭 浅谈现代重彩画的艺术特征 论文 2007-5-1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1032 冷昊锴 多媒体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论文 2007-5-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033 张志伟 新儒家思想与中国画理画道 论文 2007-4-1 中国画研究 1034 王大卫 试论抽象形式的超越性 论文 2007-3-1 美与时代 1035 孙德明 谈风景画中的光与色彩 论文 2007-3-1 华侨大学学报 1036 张昆 论走向市场的工业设计教育 论文 2007-2-1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1037 卢蓉 简析宋代文人画家的心理表现 论文 2007-2-1 书画艺术 1038 刘菊亭 工笔花鸟画意象色彩教学研究 论文 2007-2-1 美术大观 1039 孙德明 《在后现代消费文化中坚持艺术立场》 论文 2006-9-15 美术 1040 陈清 论“门当”“户当”的文化内涵 论文 2006-8-15 装饰
著作:1、独著《丝绸之路民族习俗研究》2、合著《新疆历史图说》译著:1、合译《蒙古鹿石》编著:1、副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图录》2、副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论文集》13、副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论文集》2近期论文: 1、从新疆和田布扎克彩棺看长安佛教与道教文化融合对西域的影响《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四卷2、双头鹰形金翅鸟图像源流探——兼论古代印欧民族的迁徙及其文化传统的承继与传播《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一期3、论四神文化在西域的流变《西域研究》2008年第二期4、吴艳春《地志博物馆应加强民俗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博论著精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5、从生态文化学视角解读金翅鸟神话《龟兹学研究第二辑》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新疆发现的汉式彩棺及彩绘纹样研究《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期 7、关于龟兹服饰文化遗存的价值及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思考《龟兹研究论集》8、光明的呼唤与回应——吐鲁番出土81TB65:1粟特文摩尼教文书细密画研究《吐鲁番学研究》第二届吐鲁番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开荣,1954年6月19日出生,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事业管理系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编。2006年5月被评为全国“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
新疆艺术学院院校代码为10768
延边大学(Yanbian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 延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曾隶属于国务院高教部,1957年划归吉林省所属。1958年8月,延边大学分立为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技大学(筹)合并组建成新的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1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 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依托多元文化教育资源和民族特色、区域特色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有7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被列为省级品牌专业。学校还建设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省级精品课。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1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在2002年和2008年两次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评价。 学校拥有一支学风严谨、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276人,其中专任教师1,39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55人,占47%;具有硕士学位的601人,占43%;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829人,占59%;聘请了包括杨振宁博士在内的3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我校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7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成员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7人,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劳动模范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4人。获得宝钢教学奖特等奖提名奖2人,优秀奖14人;获得曾宪梓教师奖和霍英东教师奖19人。吉林省省管专家4人、长白山学者7人、特聘教授、首席教授等省部级各类专家、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100余人。我校引进、推荐的1名韩国籍科学家成功入选第二批“外专”。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668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526人,本科生19,004人,专科生585人),继续教育学生35451名,以及来自31个国家的留学生553人,构成了多元文化荟萃的大家庭。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注重中外联合合作培养的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建立了具有跨文化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综合改革,建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了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建校67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8万余名具有跨文化素质与能力的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为区域经济振兴、国家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设有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朝鲜语言文字信息化基地、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延边大学共建东北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延边大学共建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吉林省长白山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院士工作站;吉林省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中心;良种肉牛选育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免疫生物学、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评价、朝药研究、细胞功能与药理等一批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延边黄牛种子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吉林省朝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朝鲜族食品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中韩食品科学与技术、中韩动物科技、朝医药科技创新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校设有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图们江区域开发研究中心;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长白生物资源与健康产业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肉牛科学与产业技术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建设基地—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重点领域研究基地-朝鲜·韩国法研究基地;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延边大学共建吉林省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与延边大学共建亚洲研究中心以及民族研究院等几十所科研机构。学校充分发挥语言、学科与地缘优势,打造了图们江论坛和长白山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中文核心期刊《汉语学习》、《东疆学刊》以及中国朝鲜语学会等4个国家级学会,成为学校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基地。 学校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国家、地方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彰显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设有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基因修饰克隆猪的生产与应用、延边黄牛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化生产、肿瘤病理生物学、朝医药研究朝鲜韩国法研究等6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973”前期重大专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7项,省部级项目123项,地厅级项目211项,国际合作项目120余项。其中“抗口蹄疫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项目组2012年6月成功克隆出我国首例红色荧光转基因五指山小型猪,《Nature》杂志报道了学校尹熙俊教授团队的“双肌性状猪”研究成果,使我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延边黄牛肉用新品系”项目组培育出了被农业部认定的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延黄牛。近三年共发表学术论文6,110篇,其中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1199篇、CSSCI302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172项,获得专利63项。学校全面实施“社会服务工程”,先后与延边州人民政府以及8个县市政府、中朝共同开发和共同管理罗先经济贸易区管理委员会、长白山管委会、吉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通化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在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孵化等领域拓宽合作,建立联合研发平台,在“一带一路”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主动作为,积极契合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20个国家和2个地区(香港,台湾)的393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促进了高层次实质性合作。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拓宽合作办学领域,与韩国崇实大学、忠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获批“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新增通讯工程专业和经济学专业2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初见成效。加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建设,成立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延边大学中心、在韩国忠北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师培养、海外汉语教学研究等工作学校对外将使合作的尝试广度不断拓展,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先后与俄罗斯远东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1,000名。学校在保持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与欧美国家高校合作交流,扩大了我校的国际影响。 学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精神和“自强、和合、日新”的优良校风,锐意改革创新,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各民族人才”为目标,积极倡导爱与奉献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实施“三全”育人工程,促进了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社团文化和高水平文艺演出、精彩的体育赛事、高层次的周末学术讲坛、丰富的科技创新竞赛等,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了浓厚的多元文化氛围。校园占地面积29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62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200多万册。美丽的校园,优良的办学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整洁的学生宿舍、食堂,多功能的体育馆和活动中心,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建校67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的理念,形成了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的发展也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代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胡耀邦、江泽民、贾庆林、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工作并题词,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面向未来,延边大学将以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类为己任,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精神,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紧紧抓住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机遇,科学谋划学校发展蓝图,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延大梦”作出新的贡献!
一共一千九百多种期刊。 涵盖了各个学科, 可以再北大图书馆买纸本书。
发论文去投稿指南网的网站看下有核心期刊,可以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个人简介里有网址 也可百度搜索
这个整理起来是比较费时间的。我知道,眼科研究是中文核心期刊。医学类的可以找时间整理下。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新乡医学院是公办大学。学校创办有《新乡医学院学报》《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其中《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建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共10286张,其中4所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学校还拥有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百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多所医院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入选全国地市级医院100强。公办学院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5年04月自考00634广告策划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 2018年04月自考00431教学设计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每个省的评职称政策不一样,按着政策就可以,期刊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和统计源核心。详情进一步
《新乡医学院学报》是新乡医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该刊为双月刊,单月10日出版,大16开,每期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