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科研管理上发表

发布时间:

科研管理上发表

是核心期刊,请看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表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 科研管理3 科学学研究4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5 中国科技论坛6 中国软科学7 自然辩证法通讯8 科学管理研究9 研究与发展管理10 科技进步与对策11 科学新闻12 科技管理研究13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你可以通过下面的链接自己去证实:

科研管理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时间不知不觉,我们后知后觉,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是不是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记录一下呢?那么一般工作总结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科研管理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顾这一学期,结合县和学区的文件精神及校本要求我组成员开展了教研会议,确定了科学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根据计划我组成员有计划地投入其中,并积极参加省培训平台培训课程,将所学知识化为行动,运用于教学之中。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向

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时事政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作为我们活动的指导方向!我们结合了校本教研开展了各项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中,我们以务实、创新的工作做分要求自己!以更新科学教育观念为前提,以优化科学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科学教师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归宿,切实解决科学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开创我校科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本组的做法

本学期我们在校本教研与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作的结合下开展了活动!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以本学年市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作: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作为我们活动主题!

在开展听、评活动中我们都围绕素养提升的主题进行讨论研究,并且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所以在开展听评课前,我们的集体备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我们组成员在集体备课前都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保证在开课前能尽量地设计好!听课后认真评课,而我们评课的主题就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拓展为方向,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经验、建议,全组教师一起积极研讨,这样不仅促进了上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本组教师从备、教、辅、改、研、评等各个环节,树立教育教学质量第一的意识,在备课中不仅考虑教师的教,而且更多思考学生如何学,并且摸清情况,对症下药。我们尽量在工作中我们做到精益求精,求真务实。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展我们也遇到诸多问题,我们组内教师普遍年轻,实力和理论都不够,没有指导师,这样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就变得理论的指导性不明确,只能通过网上查询及咨询其它校外比较优秀的教师,多数时候我们自己在摸石头过河的方式中不断的尝试中!

三、反思与改进

反思我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失误和不足,我们的教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具体步骤相应的实施虽然踏实的落实,不过部分成员会只流于形式;同时外出培训和听课的机会虽然有,但不是很多,这对老师视野的开拓有很大的限制;还有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许多实验设备和器材与新教材不配套,或者已经破损、有部分遗漏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各位领导、同事们:

20xx年,在所党委和院科研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关怀和支持下,经科室人员努力,倾心服务于全所科研工作,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新的成绩。组织科技攻关、项目申报、项目管理、成果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大的突破。现将20xx年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申请

在所领导的全力支持下, 20xx年全所承担各级项目18项,新争取项目6项,项目经费突破100万元。另外通过积极运作,就黑龙江蓝莓产业化发展、红果越桔资源研究、树莓新品种审定、猕猴桃野生资源考察等方面与相关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

二、科研成果

在相关科室的积极配合下,科室圆满的完成了成果申报、成果鉴定等工作任务。全所各项课题都按计划顺利完成了任务,并取得了一大批新的科研成果。今年共获各类成果6项,登记果树新品种1个,参与审定农作物新品种4个,鉴定成果1项,公告成果2项。

三、学术氛围

在所党委的领导下,20xx年开展所青年基金答辩、院级项目申报预答辩等学术活动3次。学术活动的开展使全所青年科技人员快速成长,在院级课题申报中脱颖而出,学术氛围浓厚,科研管理水平大有提高。

四、学术交流

为适应新时代科学的发展,及时了解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今年先后选派科技人员去美国考察食品加工项目,参加“世界农科院长高层论坛”、“全国草莓会议”、“全国李杏会议”、“全国小浆果会议”、“全国沙棘会议”、“全国果树资源会议”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0余人次。拜访国内同行业知名专家10余人次,问经取策、寻求合作。接待国内外著名专家10余人次。通过对外交流,不仅使科技人员开拓了视野、增长见识,而且在对外交往中寻找到了合作的机会、锻炼能力。

五、科研管理

20xx年共出台落实科研管理条例(制度)10余个,实现了科研管理的制度化,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年中田检、课题总结好于往年。按照统一登记、分类归档、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原则,使档案达到完整、真实、精练、实用。

存在的问题:

科研管理工作是能人不乐干,一般人又不干的苦活、累活、憋屈活。再加上我们都是兼职、年轻人工作经验少,以致在工作中有许多服务不周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与谅解,同时也希望你们多提宝贵意见。

三年工作计划

1、围绕我所发展战略目标,做好科研规划和布局,重点强化科研管理和创新。

2、巩固现有项目来源渠道,开拓新的项目申报途径,重点强化纵向课题的申报和管理工作。

3、强化成果申报。要提高成果申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真正达到宣传展示单位形象,科技人员劳动得到认可的效果,实现服务社会的同时,科技人员得到实惠。

4、加强人才培养,努力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科研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产出成果,而科研成果的获得往往体现在科研人员身上,所以需要培养科研管理人员的奉献意识、强烈的责任心和不妒贤忌能、不计个人得失的工作作风。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与科技人员和各级科研管理部门的交流沟通,提高个人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增进情感交流,加强学习,使自己更好地为科研管理工作服务,提高科研管理质量。

5、利用政策鼓励、科学引导,积极广泛的调动全所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所多出成果、出大成果作出贡献。

一年来我本人工作做的不够,在此向领导、同事表示歉意。同时考虑本人身体原因等因素,现在是激情犹在,精力不足,恳请所党委同意本人辞去科研科工作。否则会贻误工作,乃至影响所整体发展。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xx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工作是高等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与教学的关系非常紧密,是整个学院工作的重点。我院一直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院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努力搞好全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xx年度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好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

学院在组织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多次召开了院领导班子和各教研室组成的申报工作会议,积极动员和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对申报项目的老师进行指导,提高申报的项目的质量。20xx年度,学院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15项。立项15项。

二、科研成果质量有所提高

本年度,学院全体教师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核心和权威核心期刊13篇,占总量的42%(20xx年为)。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EI收录9篇(20xx年为6篇)。20xx年度结项各类项目31项。获得省、市级奖励12项。

三、科研团队建设初具规模

学院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整合科研群体,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团队建设。20xx年,学院有1名教师考上博士,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整合各方面资源,学院科研团队建设的相关事宜正在有序推进,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

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xx年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邀请了郑州大学李梦如教授等专家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也有10余名教师外出参加了各类学术会议。

五、科研管理上新台阶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学院认真完成了科研管理的日常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使学院的科研管理

更上一个台阶,为提高学院科研成果质量,对已发表论文、申报科研项目等进行奖励,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继续完善科研档案存档工作。对全院的科研档案进行清理。

总的来说,20xx年学院根据其发展的方向、学科特色、资源,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开创了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但也存在诸如科研成果数量偏少,高水平论文和高级别项目少,平台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完善和提高。

自20xx年调入中心校以来,坚持以“科研强师,科研兴校”为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教科研氛围,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教科研活动,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带领全乡走入教科研前沿,现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一、教育科研制度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任教科研管理工作,我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以业务学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作为新课程研究的主阵地,带头参加教研活动,并建立“基地校”,引领教研组,科学指导教研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引领导航作用,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使得教科研工作顺利地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

1、在工作中,坚持按照各项规定,组织教学教研,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听评课制度,校本研修制度,加强了备、讲、批、辅等各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研活动中,研究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理念。坚持执行每天下午放学后半小时学习,集中与分组学习为主,测评为辅”为原则,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有检查,期期有重点,次次有主题,人人有见解。双周四下午的集体备课,共同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效益,促进了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扎实有效的进行。

2、认真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长认真组织教研及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了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主持人“五落实”。对于组内开设的、校内组织的常规课、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公开课,人人参与听课、组内评课,并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研活动质量的提高,每学期,教师听课人均在15节以上。

3、每学期,加大教学调研力度,采用听、看、测、问等形式,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调研,我的听课不低于32节次,评课不低于20节次,准确把握了教学动态,了解到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

1、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是先导,理论学习是基础。学校为教师订了相关的教学杂志供教师借阅,使教师有书可看,有感而发,为撰写理论笔记、论文、随笔打下基础。我们鼓励教师“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的进一步领悟。我们提倡教师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资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

2、自我反思制度。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建立一支具有教科研意识的师资队伍,自我反思是促进个体快速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我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在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课课有针对性的反思。可记一节课的成败,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学生学习中的独特见解等,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3、抓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成长。有步骤分层次开展,特别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继续开展 “师徒结对”活动。师傅的指导,加上徒弟的努力,青年教师在备、讲、说、评能力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开展常规科研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1、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新课改的主阵地。学校重视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强调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进行指导,通过听评课和与教师座谈,了解课堂教学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与教师一起研究对策,实施有效教学。每次活动教师们非常重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各教研组也积极为参赛教师出谋划策。课堂上,教师们都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精美的课件、独具特色的设计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

2、积极开展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鼓励大家积极搜索网络资源,校校安装了光纤,配备了多媒体,达到信息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

3、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为了在教师中树立质量意识,每年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教学管理汇报会。对期末检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校领导从总体评价、成绩与进步、问题与思考等方面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就成绩与不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对于我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乡一中也在中考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去年综合评价全县第一,今年在过程性考试我乡一中取得第一,二中取得第五的骄人成绩。

四、课题引路,科研强师兴校。

我积极引领教师走研究之路,努力做研究型教师。以科研促教改,认真抓好教研工作,进行教法、学法研究,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人人有“小课题”,校校有“大课题”,积极推进校本专题研究。现我乡有三十多个课题业已结题,有效的推动了教学,现有五个省市级课题、三个县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我们的科研从xx年到现在,已经到了结题的阶段,也就到了即将宣告结束的时候了。有些欣喜,有些彷徨,欣喜的是长久以来的努力的结果终于要出世了,彷徨的是不知道我们这次的课题研究能不能得到评委老师的认可。回首过去一年的时光,与导师以及其他成员一起一起,我们围绕着“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趋势研究”这个课题,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议,不知道看了多少资料,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报告,不知道走访调研多少地方,一路走过来,有悲有喜;一路走来,我们一直在这过程中不断成长。

还记得xx年五月份是的时候,那时候在在上系主任储老师的课时,储老师和我们讲了关于科研训练项目这个消息,当时的我虽然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当时怀着一腔热血,就报名了孙群老师的项目,那时候,我主要是负责看一些与我们课题相关方面的书籍资料,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整个科研过程横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我们的科研工作在孙群老师的带领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资料收集到调研工作的展开,最后是调研报告的成形。有事情和小组成员一起商量,有问题一起解决,分工合作,力求做到最好,不懂不会的就去问孙群老师。我们一直都相信,只要坚持,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在这历经一年的科研中,我成长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通过这次科研,最明显的就数阅读理解与资料分析能力的提高了。记得科研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是大量资料的收集、阅读与分析,那时候,我什么也不知道,看着电脑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我不知道如何是好,几次退缩,几次振作,刚开始时硬着头皮去阅读,但常常是一篇文章看完了,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只好重来,几经反复,又多次向研究生学长学姐以及孙群老师请教,最后终于把大量的资料看完了,整理好了。现在的我明白了面对海量的资料要如何进行阅读与分析。另外,通过这次科研让我懂得了团队的力量。一个团队,一个组织,要的是组员间的相互分工与配合,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我们的工作才可以更好的展开。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但是它也占据了大学一半的时光,无休止的会议与繁重的工作量是对我们无限的考验,我们需要坚持,需要有耐心,需要持之以恒,坚持才是胜利!

然而,我们整个科研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出现一些小插曲是不可避免的。记得有一次,我和研究生赵伟学长去合肥市卫生局调研,由于当时准备不够充分,和卫生局的沟通比较缺乏,在基本上准备好材料之后才发现,其实有些东西凭借我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失望之余,给导师打了电话,还记得当时师姐说:“没关系,这条路行不通,我们可以另外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但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只要我们全力以赴,问心无愧就好了!”是啊,我们只可以去尝试着让别人来配合我们的工作,而不可能强迫。找到一个目标,我们就要尽力,至于结果,那不是最重要的了。在进行实地调研时,由于我们的问卷设计不够合理,当时好多社区居民拒绝填写问卷,最好不得不在导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问卷。还有一次在省卫生厅调研,由于事先准备不够充分,导致访谈期间出现冷场。

在这一年里,我感觉我不断在成长,不断在进步,通过这个项目,我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以下进步:

一是增强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在参与项目前的我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而通过本次非常具体的科研活动,则激发了我的创新欲望,为我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了动力。

二是增强创新的毅力。以前的我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而本项目的调研活动许多的工作是在暑假炎热的进行,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我个人的毅力。

三是提高创新的兴趣。以前的我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而本次科研训练项目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趋势,和我们的专业相一致,让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我省社区卫生发展情况,同时不局限于课本,让我们能够近距离接触社会,对于有进一步多了解的学生远远不够,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兴趣。

四是增强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而在本项目中,通过走访安徽省16个地级市,了解各地区社区卫生发展情况,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创新观察力。

五是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通过这次科研训练项目锻炼了我们的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

同时通过本项目,为我论文写作打开了思路,历史4个月,我的论文《关于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的思考》从初稿再经过孙群老师的多次修改,形成终稿,同时和研究生交流,了解发表论文的具体方法和相关技巧,最终在长春大学学报得以成功见刊。这个过程让我充满了成就感,也为我后来两篇文章的发表奠定了基础。

近一年来,在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团队的努力合作下,我们顺利地结束了本科研训练项目,完成了对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的调查,同时针对当前安徽省社会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并从各方位、各角度对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趋势进行了预测。这个成果是可喜的,是我们整个团队都倍感珍惜的,我首先要感谢孙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同时感谢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是他们让我有了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在整个科研训练项目的实现过程中,我也对“科研”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参加这个项目所产生的自豪感中,我体会到,“科研”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积极发现,努力思考,科研就在我们的身边!

历经一年,我不知道我们的付出可不可以得到评委们最后的认可。尽管我们都很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有个圆满的结果,但是,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最重要的是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努力了,付出了,在这期间,我们也成长了,成熟了。我想,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继续努力,把科研精神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当然,最后还是希望我们的付出可以得到评委们的认可,我们的努力可以有个圆满的结果!参加了这次科研训练项目,让我受益匪浅,我会继续本着一颗执着的心,积极投身于科学之中,在科研中快乐地学习,成长!

科技管理论文发表

《科技进步与对策》南大核心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本期选介的期刊是 《科技进步与对策》 。 《科技进步与对策》 由湖北省的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是( CSSCI )来源期刊,常设栏目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每年出版24期,每期刊载论文约20篇。 作为 CSSCI来源期刊中少有的半月刊之一,《科技进步与对策》在管理学科领域(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拥有较高的人气和关注度,许多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发表在该期刊。 该期刊非常 侧重科技类 , 不符合要求的好像是两天就退稿 。不过相关主题写的还不错, 基本上一个月就给录用通知 。但是 版面费有点贵 ,一个版面400,版面费是按照400乘以最终提交论文的页数。但是出刊论文页数会小于你最终提交论文页数。所以 在终稿提交之前尽量简化 … 算是管理类C刊里面 审稿很快 的期刊了, 两个月一般都会出结果 ,偏好 创新类主题 一个月完成整个流程。 初审-一审-二审-两个外审-三审-返修-录用 。外审速度很快。主题符合的论文很容易发表,主要是 科技和创新相关的实证论文 ,也发少量综述。 半月刊 ,发文量非常大 ,文章水平在科技管理类论文中属于一般水平,速度比较快 。近年来投稿太多,导致发表越来越困难。 这个期刊 审稿比较快 , 费用高 ,喜欢 科技创新类 文章。 【 审稿流程 】主编—编辑部主任/主编—外审—主编。【 文章要求 】重复率10%以内,参考文献20—30篇(30%近三年文献),重点在于发现知识缺口,明确边际贡献。【 审稿速度 】比较快,收稿时间在一周以内,从投稿到录用大概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外审可能比较慢,因为外审专家审稿周期较长,有时候会超期。出刊10个月左右,一版400元,加OA费400元,加急5-6个月,加急费1000元。【 职称要求 】在读硕士生投稿必须老师一作,在读博士生可以一作或独作。 未录用,但给评审意见, 意见比较中肯,编辑部也较好沟通 。 速度很快,但 外审意见很扯 ,说偏经济学方法,不适合本刊退稿! 更多信息

大生学发表一般要求都是省级的 可以去图书网屋这个淘宝网店铺发表。对生学的待遇特别好。版面费非常低的。刊物也多都是正规的。

你们学校有什么特殊要求吗?如果没有特殊要求那一般省级的期刊就可以了。像《经营管理者》《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这两个期刊你们都可以发。流程是:你先把你写好的文章发给我们——审稿——交定金——寄通知书——交余款——寄杂志这就是流程。有需要就加我的名字详细给你介绍。

相关就好,普刊随便发,都一样的难度。

中国管理科学发表量

《中国管理科学》最好。

《中国管理科学》是由中国科协一级学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学术期刊。

据2018年3月《中国管理科学》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管理科学》编辑委员会拥有责任编辑部辑3人,编委会顾问3人,编委39人。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管理科学》共出版文献4408篇、总下载2296621次、总被引8950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文化传统:

促进我国在管理科学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鼓励跟踪国际上学科前沿与热点的创造性研究,推动我国管理科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学术交流。

以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标志,努力扶持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学科建设服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管理科学

上面的回答很无语,一定不是学管科的。管理科学学报是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国内最好的期刊,没有之一。发表的难度非常大。他也是自然基金委的A类期刊的第一名。比他略差的有: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等。总体排名因该是 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管理科学

哪个核心也不好投,如果质量一般最好通过中介做。

中国管理科学

科技管理研究容易发表论文吗

科技管理研究可以加急出版。以前几次投稿都是在终审环节折戟沉沙,这一次似乎编辑部流程有点变化:没有了终审阶段,取而代之的是三审。在经过两次的一审后,大概率都会通过并且返修,通常要求作者对格式进行修改、补充作者信息等。在作者修回后进入二审,基本上也不会提出修改意见,大概率通过进入三审(即以前的终审环节)。在三审环节才是真正的考验,只有在通过三审,或者在三审收到返修意见后,稿件才会进入决审阶段。如果通过三审或者三审返修,决审似乎机会就比较大了。在本稿件审稿过程的三审过程中,通讯作者收到了编辑部联系修改论文的短信。主编很和蔼,直接指出了三审中修改意见,就论文如何修改进行了指导。三审后续的进度就非常快了,很快就收到了录用通知。论文大约13000字(不计空格),而且表格和图也比较多,所以版面费有点高(其实相对于我的版面而言,还可以接受吧)。 这个杂志的优势在于审稿还是比较快的,我的稿件前后月,正常情况2个月内也会有结果,比较良心了。相比于另外一篇稿件,审稿4-5个月,修改3轮,结果在终审环节被毙,这个就很不错了。所以,科技管理研究可以加急出版。

研究生发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论文最基础的要求就是他必须有一个别人从来没有发表过的言论,就是他能够找出新的观点,找出新的创新的东西

说实话,研究所发论文不容易,得有好的创新点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 教育 和研究,而学术论文是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的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AAAAA的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发表学术论文的方法 1、确定自己的学术论文专业和分类方向。 2、查阅期刊,寻找合适自己学术论文的相关期刊,并对其规范性,合法性,及专业程度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评。 3、寻找代理机构或者杂志社。在此杂志之家网就得提醒各位,一定确认其合法性,正规性了,对于这些机构,杂志社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考评,并作出慎重的结论。 4、达成协议,支付定金。然后按照编辑或者审稿专家的意见对学术论文进行修正。 5、收到用稿通知后,付清余款。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之后,杂志社或者相关机构会给你寄去样刊。 6、收到样刊,确认自己的学术论文已经成功发表。(记得确认期刊是正刊,并到知网去查询下有没有被收录) 关于经济的学术论文 关于高校科技统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部份,准确的科技统计数据将为国家、为学校制定科技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目前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描述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 课题中的投入人员工作量统计数据严重失真;配套经费计算太复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社会经济目标分类要求太细。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案及建议与同行者探讨。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 重点问题 探讨 引 言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由人文社会科学类与理、工、农、医类科技统计组成。统计数据的上报方式是以年报报表上报。年报报表内容包括[1]: 科技活动人员情况、科学研究与发展人员情况、科技活动经费情况、科学研究机构情况、科技项目情况、研究成果情况、学术交流情况、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情况。科技统计指标和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是开展科技统计工作的准则和工具,然而在执行科技指标和操作科技统计系统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 科技统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统计数据(即社科年报2表[2]与科技年报4-1表、4-2表[3]中的课题投入人员数)严重失真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是指高等院校教职工中,在本年度内承担立项科研课题研究任务且研究工作时间累计在一个月以上(包括外籍或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的全时人员人数与非全时折合成全时人员人数之和,全时人员是指专职科技人员,非全时人员是指教师岗、教辅岗、行政岗中从事立项科研课题研究的人员。非全时人员折合成全时人员是按一年10个月的工作时间为标准进行折合。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数据来源于科研项目中的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科研工作时间及参与项目的研究生人数。数据需要具体到参与某一科研项目中的每一个人具体在此课题中工作多少折合全时时间。需要所有科研工作者将每天就某一科研项目的工作小时登记记录然后到年底进行累计,累计之后再折合成全时工作量。由此可见,此项统计数据对数据的来源要求范围广、数据细。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并没有对具体的课题投入的工作时间的进行细致记录。从而使得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数据无准确来源依据。在目前的统计操作过程中,此项数据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数据的逻辑范围无可奈何地主观发挥,凭空设想数据,然后东拼西凑,将数据调整到数据的规定范围内,从而完成“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的统计工作。这样的统计数据毫无意义,不尽加重统计工作者的无用工作量,而且有助于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工作意义的负面思考。统计数据存在的这种不真实性,也是多年来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配套经费计算太复杂,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在高校科技年报“科技项目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4-1表与st4-2表)中,配套经费要求根据项目类型(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进行分类统计,而在年报“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2表)中,配套经费又需根据项目来源进行分类统计(即当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其中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配套)。如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项目有配套经费,所带来的工作量不会太大。对于配套经费涉及面大的单位,此项经费的计算太复杂。目前,各高校配套经费在财务建档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自财务建档时,配套经费就与项目下达经费一并做成一个经费帐号,这种情况下的配套经费经经过数据处理后,在“科技项目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4-1表与st4-2表)中能够很准确地体现出来,而在“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2表)中却无法正确体现。第二种情况,自财务建档时,配套经费就独立设立经费帐号,这种情况的配套经费可以分别在“科技项目情况表”及“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中准确体现,但是需要通过复杂计算才能得出准确数据,计算非常繁琐,并且需要统计工作者有相当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由于当前的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在科技项目计算库中没有设有“配套经费”这一项指标,所以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在针对科技项目进行汇总计算时不会显示配套经费的汇总数量。计算“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中的配套经费,需要统计工作者自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这样的统计工作,给统计工作者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具备计算机编程能力的统计工作者很少,为了方便与显示数据,统计工作者会将全年的配套经费进行主观的分配,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年报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要求太细,数据不准确 在年报中的科技项目统计指标(即st4表)中,其中有一项指标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即L17),统计中要求选择的分类代码为3位码。此项指标要求每一个项目(课题)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标准,从396项分类代码表[3]中选择合适的分类代码,这种分类代码在项目下达的合同书上(从国家课题到自立课题)没有进行具体的设置归类。而在做年报统计时,要求统计工作者对每一项项目进行如此细致的分类。如果有2000个在研的项目,就需要统计工作者进行2000*396=792000次选择,假设做一次选择的时间是10秒钟,那么完成项目统计中选择“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工作时间就需2200个小时。事实表明这种统计分类指标要求太细,不切实际。实际中得到的结果只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项目所属学科做大致选择,然后以复制拷贝的方式填充相同学科项目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即L17)栏的其他空白项。 年报中的“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要求太细,数据不准确 在年报中的科技项目统计指标(即st4表)中,其中有一项指标为“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即L18),统计中要求选择的分类代码为4位码。此项指标要求每一个项目(课题)按照《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GB/T 24450-2009》标准,从98项分类代码表[3]中选择合适的分类代码,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一样,“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在项目下达的合同书上(从国家课题到自设课题)没有进行具体的设置归类。选择“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的工作量同样很大。如按2000个在研项目进行统计计算,需要进行的选择次数应该为2000*98=196000次。如果做一次选择的时间是10秒钟,完成项目统计中选择“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的工作时间就需544个小时。事实表明这种统计指标要求太高,不切实际。实际中得到是的结果也只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项目的承担单位做大致选择,然后以复制拷贝的方式填充相同承担单位项目中“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即L18)栏的其他空白项。 2. 针对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的数据无准确依据,统计出来的数据太虚假,建议在年报的统计中取消对课题中投入的工作量进行统计。 关于配套经费的分类汇总,建议在项目统计指标中增加“配套经费”,进一步完善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中的汇总计算程序,使得配套经费能够根据项目来源及项目类型进行分别汇总。 对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及“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代码”,建议在年报统计时只需统计到大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选择到2位码,“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代码”同样选择到2位码,这样不尽能减轻统计工作者大量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做好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适时地修订统计指标 我国的高校统计工作是自1985年开始[4],至今已有27年的统计历史。虽然统计系统和统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我国科技的进步是跳跃式的大发展,各类科研项目及投入经费都在跳跃式地猛增,科技统计的数据呈直线上升,可是各项统计指标20多年来还是基本上没变。以致出现当前科技统计中的某些指标与某些统计方法跟不上当前科技发展的变化。比如项目中各项工作量指标,以前一个人就从事一个项目,估算一下还可以基本准确地统计到实际科研工作量,可是现在一个人同时进行的项目有2个到10个不等,一个项目的参与人数一般有3人到30人不等,造成对工作量的统计难度极大。使得用现行的统计系统及统计手段来计算科研工作量已经变得不可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修订统计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增加高校科技统计研究课题的投入 每年的高校科技统计工作都是一项枯燥而又艰巨的工作。由于科技统计工作看似简单,实是艰难,对专项研究课题的投入也极少,致使实际从事科技统计的统计人员频繁变换。为了使科技统计与科技进步同步,稳定科技统计人员队伍,增强科技统计的科学技术含量[5],增加科技统计研究课题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增强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应用性 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是需要耗费科研统计工作者几个月的加班加点的艰辛努力而得出的数据结果。但是大多数学校领导并不太重视这份报表数据,原因之一是年报中的数据与各高校实际需要用于做科技决策的数据的统计口径及统计指标不大一致,原因之二是上级部门对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数据没有做出评价结果。只有通过提高数据的应用价值,才能使科技统计工作得到各高校领导们的进一步重视,才能使统计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前期数据处理研究”(200911MS21)。 参考文献: [1] 吴利平,对高校科技统计的几点思考[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986-987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人文、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高等学校科技统计(理、工、农、医类)工 作文 件,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4] 刘仁义,对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6年 11月(下)65-66 [5] 徐芳,加强高校科技统计创新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 9期,150-151 作者简介: 龙凤英(),女,汉族,湖南邵东人,广西大学科技处,高级工程师,从事科研管理及研究工作。 看了“发表学术论文难不难”的人还看: 1. 大学生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2. 大学发表学术论文 3. 发表一篇职称论文要交纳多少钱 4. 学术论文都要花钱 5. 对学术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管理科学学报发表难度

这个期刊是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由于本人的研究恰好为管理科学领域,有幸在三个杂志都投过稿。目前结果如下,管理科学学报投了2,拒1,退修1;中国管理科学,投了2,拒1,录1,管理科学,投了1,已发表。一般而言,期刊质量与其稿件录用难度呈正相关,因此,从个人的发表经历来看,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管理科学。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仅供诸位参考。

《管理科学学报》是北大核心、CSSCI双核心期刊是不是一类,要看你们单位内部的职称要求。所谓的一类、二类都是各单位依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全国的刊物里面进行筛选并划分类别,并不是统一的

楼主的想法不太对,举例:我投了两次“科技管理研究”,均被拒。但这两篇都中了B类以上,也就是以上影响因子的期刊!被拒不代表你就不行,被录用不代表期刊就挫。你这样就看不起自己啦。应该说如果你数学好,我敢说中国管理科学不在话下,只是它的选题和方法我们搞管理的比较边缘化。管理科学是公认的好期刊,我认为至少比中国管理科学要好,人家很多东西还是有思想在里面的,不少光搞方法这些舞文弄墨的。管理科学学报第一,这个认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