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电子水检测报告精选(九篇)

2024-03-10 10: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电子水检测报告范文

研究报告

(467)微流控芯片子宫 李伟萱 梁广铁 严伟 张琼 王维 周小棉 刘大渔

(473)集成微流体驱动泵的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用于基因突变检测的研究 张何 傅昕 朱振军

(481)茜素/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应用于人类端粒dna的测定 蒋园园 王坤 许崇正 杨小弟 李卉卉

(488)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定量检测6个细胞色素p450酶探针代谢产物 沈国林 钟玉环 原梅 庄笑梅 李桦

(494)溶菌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中的不常见修饰及脱水反应 王勇 李水明 何曼文

企业消息

(499)赛默飞推出兼容uhplc的飞克级的电化学检测器 无

研究报告

(500)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指纹图谱检测毒蕈中4种鹅膏肽类毒素 柳洁 丁文婕 何碧英 罗兰 黄蔷

(509)液相色谱-串级质谱法同时检测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22种苯二氮卓类药物 严爱花 李贤良 郗存显 张雷 夏爽 王国民 唐柏彬

母昭德

书刊征订

(516)书刊征订 无

研究报告

(517)在线微柱富集纳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类固醇激素 石先哲 蔡斌 黄思腾 单圆鸿 张婷婷 路鑫 许国旺

书刊征订

(522)《天然糖化学_测试2》 无

研究报告

(523)新型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快速标靶分析氨基酸 许柠 朱志强 杨水平 王姜 顾海巍 周振 陈焕文

会议消息

(528)第十三届应用化学年会组委会第一轮通知 无

研究报告

(529)新型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彭英 何欢 孙成 张雅玲 李文超 陈泓哲 杨绍贵

(534)基于电聚合多巴胺-透明质酸复合膜界面构建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 张林 尹华斌 骆健俊 杨培慧 蔡继业

(540)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抗污染性能研究及其用于五羟色胺检测 程寒 兰嘉峰 韦光汉 黄卫华 程介克

书刊征订

(545)《液-液萃取》 无

研究报告

(546)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小波-sga-lssvr联用快速测定鸭蛋蛋清中新霉素残留含量 赵进辉 袁海超 刘木华 徐将 肖海斌

(553)中草药中13种代表性农药多残留的分散固相净化与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刘晓亮 李雪生 刘绍文 赵鹏跃 周利 潘灿平

书刊征订

(558)《配位化学》 无

研究报告

(559)磺酸化β-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袁瑞娟 王雄飞 詹雪艳 刘宇宏 刘晓亚 曹艳玲

会议消息

&nb

sp; (564)“第十四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的通知 无

研究报告

(56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籽粒中杀雄嗪酸残留 朱启迪 桑青 王春平 张改生 陈征 赵新亮 马守才 王军卫 牛娜

(570)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小鼠红细胞中s-腺苷甲硫氨酸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唐秀芳 王箭 张晓清 高茹菲 丁敏

(575)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内生真菌草酸青霉的代谢产物黑麦酮酸a 王艳红 吴晓民 朱艳萍 杨信东 李月茹

(580)应用同步辐射x近边吸收谱法研究大气超细颗粒物中氯形态 张博 郎春燕 马玲玲 杨国胜 龚仓 郑雷 马陈燕 赵屹东 胡天斗 徐殿斗

(585)邻-硝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涂层固相萃取搅拌棒的制备及其萃取性能研究 农舒予 林福华 陈林利 黄晓佳 袁东星

研究简报

(590)离子液体-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十滴水中的樟脑和桉油精 张琳 倪美萍 蒋晔

(594)双柱串联-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中的4种胺类物质 朱丽波 徐能斌 冯加永 钱飞中 陈钟??br> (598)吹扫捕集二次冷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地下水中的氟利昂 张江义 李国敏 郭伟

(602)温度对线虫的砷胁迫应答的影响 李铸衡 侯晓丽 徐镜波 王云彪

来稿摘登

(606)白血病患病儿童血浆中砷化合物存在形态的研究 舒晓亮 钟静霞 李雪梅 康凯 柳先丽 蔡东联

评述与进展

(608)功能性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王广凤 朱艳红 陈玲 王伦

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

(616)基于arm9的便携式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 刘军山 王宁 徐征 安良坤 徐飞 严小冲 刘冲 王立鼎

(621)基于微机械电子系统的电化学电极阵列的研制 赵朝辉 王力 甘先云 朱昌安 刘成桂 郑军 谢国明

书刊征订

(626)《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品种对应方法集》 无

第2篇:电子水检测报告范文

主题词:大型机电产品 检验 特殊性 探讨

一、前言

大型机电产品广泛存在于矿山、水电、建筑、航天、运输等行业中。由于它们体积庞大、吨位高、配套机组与附属设备较多,产品价值高、技术含量大、标准体系复杂等导致所需检验设备投入大、检验周期长、实施难度大。但是这些产品打入市场、走出国门又必须具备第三方公正检验报告。因此,我们作为质监系统具有法定资质的技术机构,如何对这些特殊产品进行质量监管,同时为这类产品的认证许可、市场准入、出口创优等提供检验报告,直至规划建设好这些产品领域的部级检验中心是一个值得深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检验方式选用、检验实施及实例分析和工作建议三个方面交流自己多年来对该类产品的检验检测经验。

二、检验方式选用

一般来讲,质检机构对所承担产品检验的方式有:一是产品抽检。即按产品标准、国抽或省抽实施办法以及GB/T 2828.1-2003等要求到生产企业成品库抽取样品,然后通过运输工具到检验室登记入库,再制定检验计划实施检验,最后出具检验报告;二是接受法院、工商、公安等其它司(执)法机关委托的检验。由法院、工商、公安等其它司(执)法机关负责抽样,送至质检机构,经过合同评审后登记入库,再制定检验计划实施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三是接受企业委托检验。由企业自行送样至质检机构、经过合同评审后登记入库,再制定检验计划实施检验,出具委托检验报告;四是特殊情况下实施的现场检验。即由两名以上专业检验人员携带受控的全部或部分仪器设备到产品现场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作为大型机电产品,由于体积庞大,运输、安装困难,检验周期长,为减少检验成本、提供方便、快捷、第三方公正的检测服务,通常采取了第四种检验方式。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5.4.3条规定:“如果要使用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租用、借用、使用客户的设备),限于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且应保证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要求”,这就要求对大型机电设备的现场检测,需要租用、借用或利用客户的检测设备或检测系统等方式使用本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必须限制在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殊的检测设备的范围,且所使用的这些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符合被检参数的要求且检定或校准合格,若有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并在其结果或报告中予以注明。

三、检验实施及实例分析

实验室接到检验任务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进行检验计划、方案(步骤)的制定。对常见的机电产品的检测,在制订检验计划后,通常可以按照检验任务安排的项目和产品标准的要求,先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包括标志、焊缝、油漆、绝缘层、外形尺寸等),接着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包括电气安全、运行安全及气密性试验等),然后进行机械性能检验,最后是性能或运行试验(包括空载、负载和过载试验)。而对于大型机电产品,由于它的特殊性通常需采取现场检验的方式,由于现场不定因素的存在,更应先制定现场检验方案(步骤)及保障措施,以确保整个检测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以下是我单位对两家大型企业两个大型机电产品进行现场检验的成功实例。

实例1:

2011年12月,受国电联合动力技术(宜兴)有限公司的委托,湖南省大中型电机电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该公司生产的2MW和3MW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进行了现场型式试验。双馈风力发电是当代两大风力发电技术主流之一,双馈异步发电机是一台带集电环的绕线转子异步发电机和变流器组成,发电机向电网输出的功率由两部分组成,即直接从定子输出的功率和通过逆变器从转子输出的功率。由于该类型发电机多系兆瓦级大型风力发电机,运输困难,我们按照委托方的请求,采取了现场检验的方式。利用客户自有的经过南京紫金计量有限公司溯源的日本横河检测系统,按照GB/T 23476.1~2-2009的要求,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检验方案。先将检测现场用醒目标志和围栏隔离,完成外观和尺寸测量、冷态电阻测定,接着将发电机转子短路做空载电动机运行,测量电动机空载特性和损耗、绕组的相序检查、轴电压、短时升高电压、堵转特性、噪声和振动,然后将拖动电机和被试发电机耦合,分别在异步态和双馈态下进行温升试验以及容性、感性、阻性满载特性、谐波、超速等试验,最后进行热态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试验过程所有记录采取手工记录和系统自动记录、计算两种方式,在全部试验完成后,出具了一份数据详尽、附空载特性曲线和负载曲线的委托检验报告,如下图3MW发电机变转速阻性负载曲线,是在保持定子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功率因数为1的条件下,总功率Pe、定子功率Ps、转子有功功率Pr、转子无功功率Qr、定子电流Is、转子电流Ir、转子电压Uf和效率η与转速n的关系曲线。

第3篇:电子水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机电设备;检测;工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120-01

引言

机电设备质量检测的目的是判断机电设备、制作与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为做好机电设备的质量控制、评定机电设备质量等级提供依据,所以机电设备检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对机电设备检测工作质量进行了探讨。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导。

一、机电设备的概述

设备通常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机电设备则是应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设备,而通常所说的机械设备又是机电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机电设备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机电设备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即产业类机电设备、信息类机电设备和民生类机电设备。产业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生产企业的设备,例如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还有其他行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如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都属于产业类机电设备。信息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处理的电子机械产品。例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通讯设备等其他办公自动化设备都属于信息类机电设备。民生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人民生活领域的电子机械产品。例如,各种家用电器、家用加工机械、汽车电子化产品、健身运动机械等都属于民生类机电设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机电设备质量检测方式

1、全部检测。由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对设备制造和安装每一道工序都进行检测,检验其质举是否符合要求。

2、跟踪检测。监理单位或质从检测单位对重要的项目进行全过程检测,如主机泵安装,对安装的征一道工序都进行检测。

3、关健工序抽检。监理单位或质量检测单位对关健的工序进行抽检,比如电气设务试验,可以抽取几个设备对其中几个试验项目进行检测。

三、加强机电设备检测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1、施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

有效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是检测工作进行的前提和依据,任何偏离标准的检测行为都存有潜在的职业风险。因此,当我们新开展一项检测检验工作的时候,首先应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次确认标准是否先行有效,再者判断该检测方法能否满足客户需求,最后要对应标准条款要求,从实验室场地、人员素质、环境设施、检测设备等各方面入手,全面评估本实验室的资源能否满足标准方法规定的要求。经研究认为,只有当上述条件均已满足的情况下,新检测项目的工作质量才会从源头处得到保障。

对于在用的检测检验标准,实验室要按照年度计划,通过互联网权威网站、专业技术机构等定期(比如半年一次)进行标准查新工作,当发现有过期标准存在时,立即停止现有的检测工作,重新履行标准变更的相关手续。

2、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检测设备的管理

任何机电设备的检测检验活动都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检测设备来完成的。安全检测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工作经历,应当及时解决检测活动中的技术疑难问题,对被检对象状态迅速作出客观、综合、准确的判断。为此实验室要经常性地组织有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检验标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宣贯培训。技术人员只有经过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才可以签发操作证,持证上岗,否则不得从事检测检验工作。配备一定数量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员对检测工作质量保证也有很大好处。

如果检测设备出现问题,那它对于整个检测工作质量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因此,一台检测设备从填报购置计划开始,就要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实验室首先要收集供应商信息,并对其进

评价工作。此外,所选仪器设备的量程、精度必须满足标准要求,投入使用前要进行技术验证和检定校准。操作仪器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授权。在作业现场,设备使用前后要核查测试环境及设备功能状态是否满足工作质量要求。为防止仪器混淆,每一台设备都应有唯一性标识和档案,其中记载了其检定校准、使用存放、维修保养等信息。当然修复后的设备只有在通过校准或测试表明能正常工作后,方能投入使用。

3、紧抓检测工作的各项流程

检测工作质量保证体现在检测过程各个环节,实验室必须实现工作程序标准化,保持步调一致。从与客户协商签署委托合同(协议)、并向检测部门下发任务传递卡开始,整个工作流程就进入了标准化管理。在检测标准未规定优先采用那种检测方法时,应用附加细则对标准加以补充,以确保测试方法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对特定的被检设备,实验室内任何一组人员的检测方法要保持高度统一。

4、提高检测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

检测检验结果质量控制是有计划的活动,实验室应制定出有确定的控制对象和控制方法的年度计划。监控数据的记录方式要便于发现其变化趋势,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检测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监控;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三家以上实验室的比对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当检测检验结果离群时,启动纠正措施程序,进行纠正措施验证;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方法对同一台机电设备进行重复安全检测检验,比较检测结果,该方法适用于正在进行的检验对象,也适用于留样再测对象;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检验,分析留样前后的结果数据;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如果一个物品不同特性检测结果的关联性表现出脱离相关理论基础,对检测结果就应怀疑。最后,实验室将记录并计算整理的结果数据,与事前确定的质量控制界限进行比对、分析。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迅速进行分析,并防止出现报告错误的结果。

5、认真做好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

在整个机电设备检测工作质量保证流程中,原始记录是为现场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以便达到复现整个检测过程的目的,因此只有通过特定岗位人员的设计、审核、批准、备案后的记录格式才可以使用。在检测活动中,只可应用规定格式的表格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应在活动进行的当时完成,不得默记、追记或补记。原始记录应有检验、记录、审核人员的签名,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存档后的记录要有相应的保护和保密措施,以防损坏或丢失。

检测报告是安全检测工作最终的产品,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客户的切身利益。实验室报告应按客户及检测标准的要求,及时、客观报告检测结果要求的全部信息,其格式应能简洁、明了、正确、全面地表述检测检验内容和结果,防止产生误解和误用。检测报告编制完成后,核验人员应对检测报告的规范性、信息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核验,并最终由授权签字人批准。已的检测检验报告,凡是出现实质性修改,都应采用追加文件或更换报告的方式,不能以电子、口头的方式通知委托单位。

结语

总之,我们只要施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检测设备的管理,紧抓检测工作的各项流程,提高检测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并认真做好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才能保证机电设备检测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电子水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临床生物量子检测;生物量子检测仪;亚健康;基因检测;无创伤检测[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2(c)-131-02

全息生物量子检测是一种新型智能人体检测设备,具有简单经济,快捷方便,无痛苦,无创伤,全面准确,精细周到,结果直观,资料直接存档,便于连续跟踪监测等诸多优点。为了考察量子检测是否能作为临床实用检测工具,笔者对200余人次进行了检测和连续跟踪监测。对其检测的技巧使用,数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本地人群的检测值修正作出了大量工作。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1 量子检测检测报告的特点

1.1 检测结果全面

全部检测项目可达23项,每项都有西医检测报告;中医检测报告;整体提示报告,最多每个人可以产生66大项:200余小项检测结果(男,妇科检测不可能同时都做)。检测项目见图1。

1.2 检测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

检测报告的整体提示有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综合性,只要看到任何一项检测的整体提示报告就可以知道患者一生中有缺欠,需要随时注意维护的器官,系统及其现状,颇有几分基因检测的味道。

1.3 检测结果与基因检测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更接近身体现状

量子检测与基因检测结果对比,表明了两者有颇高的相关度。需要指出的是基因检测的结果是精卵结合当时已经决定了,终身不变的结果;而量子检测是随着生命时光的流逝,外界环境的影响随时而变的即时结果,所以量子检测的结果虽然不如基因检测准确可靠,但更有现实意义。基因不可改变是事实,但是基因的表达是可以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蜂王和工蜂都是同一种蜂卵,但是由于工蜂没有食用蜂王浆的机会,最终也失去了成为蜂王的可能。笔者检测的病例中就有基因检测有优秀运动员天赋的孩子,但是,当他21岁做量子检测时,笔者发现其胃肠功能紊乱,骨骼发育不完善,肾气不足。已经失去了做优秀运动员的条件。再者两者检测费用相差千倍,量子检测就显得更为实用。

1.4 检测结果直观准确

病例1:患者,男,18岁,患有脊柱弯曲,中医检测报告直接提示:写字姿势不当,脊柱弯曲。

2 量子检测技巧及其检测数据的校正

2.1 检测项目的筛选

通常不必所有检测项目全做,这样太浪费资源,也没有必要性。

由于传统中医理论的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相互关联,有经验的检测人员看到某一项检测结果的整体提示就已经对患者的疾病所在器官系统了如指掌,只需跟踪相关系统检查4~5项就可以产生完整的检测报告。通常基本体质检测,人体毒素检测,胰腺检测,骨密度检测等项如无相关指征不必检测。

2.2 两种实用的检测顺序

最常用的方法是由脑神经检测开始,因为此检项系统会自动弹出整体提示报告提示栏,可窥见身体状况全貌:然后,心脑检测,维生素,肺病,胃肠,免疫等展开检测。也可以由女性,男开始检测,因为大多数亚健康状况的发展首先会影响到,也是当前最令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对、妇科病、前列腺、肾功能、骨骼骨病、肝胆自然展开检测。

病例2:患者,女,43岁,中医辨证分析:手脚发凉,末稍血液循环不畅,血脉不通。中医诊断结果:您属于中医所述的气滞血瘀型。中医治疗方案: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整体提示:您是一种易患风湿病的体质,成年以后易患关节炎,肌体及肌肉疼痛,有时胃肠功能不好,睡眠多梦,偶尔有偏头痛、经期受寒,小腹有时痛、有时心悸、胸闷;爱发脾气。基本可以断定,此患者长期血压偏低,大脑供血不足,心情压抑。

2.3 血糖检测可以看出患者情绪抑郁的影子

血糖检测并不是检查糖尿病,而是此项检测有一项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测,此项检测异常重要,偏低的患者很可能有抑郁倾向,很高的人可能有亢奋趋势。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血糖、尿糖并不一定和糖尿病有直接关系,它主要提示身体内部有“上火”,有炎症反应,如病例2患者。由于许多没有经验的检测人员对糖尿病检测结果的误解,错误判断出患者有糖尿病,产生了不必要的麻烦,有的检测机构已经取消了糖尿病检测、胰腺检测项目,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2.4 如何看心脑检测报告中隐含的意义

2.4.1 血管阻力,左心室喷血阻抗,在本地人趋于上限是正常的,如果这两项指标低于上限很多,可以推断患者有低血压倾向。某些低血压倾向的患者还会有贫血倾向。病例2患者就有长期低血压。

2.4.2 脑组织供血状况本地人普遍偏低,某些有特殊信仰的,气功的指标很低,但体征正常。所以分析报告时注意,不要做出错误判断。

2.4.3 各项检测指标受药物及保健品影响会有明显变化,应结合中医检测报告,整体提示报告后给出正确结果。

2.5 如何解读维生素检测报告中的人体系统密码

2.5.1 贫血倾向判断:铁,锌,维生素B,叶酸,维生素R,维生素B12多项偏低幅度较大。如果结合免疫力,胃肠检测中脾脏及骨髓免疫功能观察,结果会更可靠。病例2患者就有长期轻度贫血。

2.5.2 维生素K偏低过多,肝功能会下降,情绪易波动。

2.5.3 大多数人认为,维生素缺乏是因为摄入不足造成的,实际上真正的诱因是机体相应器官的需求量过大,和吸收能力变差,换言之是相应器官的缺陷,功能低下的具体表现网。

2.6 妇科检测报告中女的意义

雌性激素水平往往会反映该患者水平和对男往倾向。此项偏低严重的夫妻和睦倾向下降。此项极低者会有肥胖倾向。促性腺激素水平偏低的人洁身自好,不易冲动,换言之可能会有性冷淡,不易调整。泌乳素,似乎不影响功能,但是偏低的人大多数有妇科疾病,偏高的人易有肥胖倾向。

病例2患者与爱人关系紧张,身材娇好,情绪抑郁,多疑,子宫积水。多点都得到了验证。与中医报告,整体提示结合起来分析,统一的才给予报告,不统一的应该找出原因才能报告。

2.7 如何选择西医、中医整体提示报告的结果

2.7.1 如何选择西医、中医整体提示报告的结果,判断哪一份报告更准确、更可靠是很难的。这要看你的临床经验,中医功底,患者药品,保健品应用的复杂程度。笔者的经验是:整体提示最可靠,其次是中医报告,再次是西医报告。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患者的体征,与判断相吻合。

2.7.2 许多保健品,药品,可以极短时间内就使许多检测指标改变(如柠檬40能使肝脏,胃肠,,前列腺等许多中医或西医检测报告完全正常,作者自身验证),这只能说明药物对恢复人体机能有较好的作用,不能误报成机能正常。

2.7.3 中西医报告在同样项检测中都为正常,才判断为正常。

2.8 关注中医检测报告中的治疗方案

检测结果异常时这里的提示就是表明患者本系统已有相应缺陷。

2.9 系统的《处方管理》中存有该病成因

常用中西处方,保健食品,注意事项,并可根据需要自行更改,欢迎充分利用。

2.10 仪器使用技巧

当检测结果出现不正常数据时的处理办法:拔下USB连接线,重插一次。患者重新用0.9%NaCl溶液擦拭电极接触部位。在患者姓名前后,加上一个字符(换一个姓名)。如果不更换姓名,检测结果与前次完全一样,无论检测多少次,都要重新检测。仪器的检测部位旋钮,是否与检测部位相对应,并不影响检测结果。

3 考察结论及建议

考虑到量子检测过程中有许多要靠人为甄别的因素,换言之不同素质的检测人员可以有不同的检测结论出现的可能,不建议作为医疗机构正规检测设备,不建议将检查结果作为疾病检测及治疗效果的法律依据。

鼓励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社区服务机构将其作为亚健康状况的筛选,跟踪,及其保健品疗效的跟踪实用仪器。

第5篇:电子水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故障;现象;处理c

前言

水轮发电机组具有复杂性,其不仅包括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还包括油、气、水系统等,而且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因素也较多,极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是发生故障。一旦有故障发生,则会使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无法保证正常的电能供应。所以作为运行人员需要做好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检修工作。

1 发电机过负荷

1.1 现象

当发电机处于过负荷状态下时,其定子电流会超过额定值,同时其有功、无功及转子电流也会超出额定值,同时定子电流如果超出额定值的1.1倍时,则会导致过负荷保护发出动作,出现过负荷报警信号。

1.2 处理

在水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监视,对其电压、频率和电流大小进行进行实时关注。一旦发现电压或是频率升高时,则需要通过降低无功或有功负荷,使定子电流能够降至额定值范围,当调整后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时,则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过负荷消除。当电压或是频率降低时,则为了避免过负荷的产生,则可以减小励磁电流,但需要确保母线电压要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一旦母线电压降至事故极限值时,这时发电机组仍处于过负荷状态下,这就需要采取限负荷运行,必要时还需要启动备用机组。

2 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

2.1 现象

在发电机出现转子一点接地时,表计指示没有异常情况发生,但无论是警铃、还是转子一点接地信号都会发生报警信号,同时计算机报警信号也会同时反应。

2.2 处理

当发生转子一点接地报警时,则需要对转子一点接地信号进行检查,看其是否能够复位,从而判断出是瞬时接地还是永久接地;通过转子电压表来对转子正地对和负对地电压值进行测量;通过励磁回路的检查来对接地的性质和部位进行判明;无论是金属性接地还是非金属性接地,都需要及时报告调度做好停机准确,但对于金属性接地,则需要还做启用备用机组的准备。当发生转子一点接时,检查处理时间通常都是在二个小时内完成,如果二个小时内没办法处理的,则需要停机进行处理。

3 转子回路两点接地

3.1 现象

(1)警铃响,机旁发“转子接地”信号,计算机有报警信号;(2)转子电流异常增大,转子电压降低;(3)无功功率表指示降低,功率因数可能进相,有功负荷可能降低;(4)由于磁场不平衡,机组有剧烈振动声;(5)严重时,失磁保护有可能动作。

3.2 处理

由于转子两点接地时,由于转子电流增大,可能使励磁回路设备损坏;若接地发生在转子绕组内部,则转子绕组过热;机组剧烈振动损坏设备,因此立即紧急停机,并报告调度。

4 发电机温度过高

4.1 现象

(1)上位机发对应“机组温度过高”信号;(2)发电机定子线圈、定子铁芯或冷、热风温度高于额定值。

4.2 处理

(1)若发电机的有功负荷或定子电流超过了额定值,则调整到额定范围内运行;(2)若测温装置异常引起,则退出故障测点,并通知维护专业班组进行处理;(3)若空冷器进、出水阀开度不够,则调节空冷器进、出水阀开度;(4)若机组冷却水压不足,则检查供水泵,同时投入机组冷却备用水,调整水压至正常;(5)若空冷器堵塞造成水路不通,则短时加压供水或倒换机组冷却水;(6)若空冷器进出水阀阀芯脱落在关侧引起,转移机组负荷降低机组出力运行,控制冷、热风温度不致过高;(7)在不影响全厂出力和系统的条件下,适当调整各机组的有、无功负荷分配;(8)经采取以上措施无效,定子线圈、铁芯温度超过120℃,则应联系调度停机处理。

5 发电机转子回路断线

5.1 现象

(1)警铃响,发“失磁保护动作”信号,计算机有报警信号;(2)发电机转子电流表指针向零方向摆动,励磁电压升高;(3)定子电流急剧降低,有功、无功降至零;(4)如磁极断线,则风洞内冒烟,有焦臭味,并有很响的哧哧声。

5.2 处理

(1)立即停机,检查FMK动作情况,并报告调度;(2)如有着火现象,应立即进行灭火。

6 发电机定子接地

发电机定子接地是指发电机定子绕组回路或与定子绕组回路直接相连的一次系统发生的单相接地短路。定子接地分为瞬时接地、永久接地、断续接地等。

6.1 现象

(1)警铃响,机旁发“定子接地”信号,计算机有报警信号;(2)定子三相电压不平衡,定子接地电压表出现零序电压指示。

6.2 处理

(1)检测、A、B、C三相对地电压;(真接地时,定子电压表指示接地相对地电压降低或等于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大于相电压小于线电压,且线电压仍平衡。假接地时,相对地电压不会升高,线电压不平衡。这是判断真、假接地关键;(2)经检查如系内部接地,报告调度,起动备用机组或转移负荷,尽快解列停机;(3)经检查如系外部接地,应查明原因,报告调度,按调度的要求处理;(4)在选择接地期间,应监视发电机接地电压,发现消弧线圈故障应立即停机。

7 发电机冒烟着火。

7.1 现象

发电机上部盖板或是密封不严处有烟气冒出,而且风洞内会出现浓烟,还会有绝缘烧焦的气味,严重时还会有火花冒出。

7.2 处理

当值人员发现以上情况时,可以判断发电机着火,这时需要紧急进行停机,并通知值长进行及时处理,查看发电机出口开关,确保出口开关处于跳开的间状态,同时还要确保灭磁开关也处于跳闸的状态,这时可则需要采用消防水进行灭火,在灭火的同时观察水车室的水路是否处于畅通状况,直到火熄灭为止。

8 结束语

水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与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息息相关,水轮发电机组作为水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只有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下水电站的经济效益才能实现。因此作为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人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做好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严格依照运行规程来进行操作,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确保水轮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能够延长,保证水电站的安全生产,使其能够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宋天勇.中小型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的自动化改造[J].技术与市场,2011(7):245-246.

第6篇:电子水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条码化 LIS检验信息系统 临床检验 应用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18-02

以数据的后期处理为主要任务的LIS系统已经在我国各级医院检验科广泛应用,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无缝连接,实现医嘱信息共享,条形码技术在检验领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2]。我院西院检验科于2010年开始使用检验信息系统(LIS),于2011年开始使用条形码标签,在LIS系统与HIS系统无缝连接的基础上,应用条形码技术,简化了检验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事故,现将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在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计算机,医院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条形码扫描仪,条形码打印机。

1.2 方法。

1.2.1 门诊医生站申请单的流程。门诊医生开具电子检验申请单-门诊病人交费-打出发票的同时打印检验项目的条码单-据指引单的提示留样本-检验窗口扫描指引单打印条码(两份)-标本接收中心根据条码扫描出样本的基本信息-各检验部门进行仪器检测-检验者审核确认发出报告-病人凭借条码在自助报告单机上打印检验结果。

1.2.2 病区医生站申请单流程。病区医生开出电子检验申请单-病区护士批量打印出检验条码-护士凭借条码采集标本[3]-在系统上进行标本确认-标本发送给检验科-检验科接收标本并在系统内确认-各检验部门对标本进行仪器检测。

2 结果

2.1 手工检验。对标本进行核对与编号,在LIS系统中选择所属的检验组别,对每一编号的标本逐一扫描条形码,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完成患者信息、标本编号、检验项目等信息的录入,最后将检测结果审核无误填入后打印报告。如胸水、腹水、白带、粪便、等标本的常规检测,使手工检验程序大大简化。

2.2 仪器单向数据传输。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检测,标本扫描、编号与手工法相同,标本编号与仪器编号保持一致,检测结果自动传输到LIS系统,审核无误后打印报告。此检验模式适用于血液分析、尿液常规分析等检测项目固定不变的专用仪器,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人为差错的发生。

2.3 仪器双向数据传输。标本扫描与编号同手工法,条形码信息从LIS系统中自动获取,检测仪器根据条码信息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在LIS系统中自动生成检测结果,如生化项目、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适用于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仪器,方便医生即时查询检验结果。

3 讨论

3.1 条形码的工作原理。黑色条码之间在光学上的信号形成反差,这种反差转变成电信号,通过条形码阅读器来快速识别条形码内的信息。本科室所使用的条形码是黑白即时打印的条形码,在医生开出电子检验申请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诊断、检验项目、收费、开单医生、条形码打印时间等详细信息即在条形码内包含了,这种全面反映患者信息的方式被称为“伞信息条码标签”。这种条形码在检验系统中的引入,大大缩短了手工输单时间,使检验科操作向自动化操作迈进了一大步,并且提高了检验各环节操作的准确性。

3.2 条码化信息系统的优势。

3.2.1 条码化信息系统使电子检验申请单代替了原来的手工开单,规范了检验开单流程,减少了患者信息手工录入出现误差的机会,自动核算出相应的检验费用,避免漏收、错收。

3.2.2 条形码标签共有两联,一联贴在试管上,检验时通过条码扫描读取患者信息,同时完成检验信息在HIS系统中的传递[4];另一联患者留存,检验结果出来后,医生在医生工作站可即时查阅检验结果;门诊患者凭条形码标签可在自助打印机上即时打印检验报告,这样即可保护患者隐私又缩短了查询时间。

3.2.3 检验科配备条码扫描器,能迅速准确读取条形码内信息。条形码是标本的唯一识别码,在HIS系统和LIS系统内,通过条形码可快速调出检验项目及患者的详细信息,缩短了患者基本信息录入的时间,且能提高基础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另外住院患者还能同时完成收费。

3.2.4 某些大型仪器具有双向通讯功能,主机发送临床患者的检验信息后,检验仪器对各个项目进行组合及检测,避免各项目检测结果通过手工在仪器上输入,大大减少人为输入差错,精简了操作步骤,使自动化分析变成现实。

3.2.5 一份检验报告能否顺利送达患者手中,涉及到医生、护士及检验人员各环节,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的使用,可对检验各环节进行监控,随时发现某一环节出现的差错,避免科室间的摩擦,保证检验质量,提高患者在诊疗过程的整体水平。

3.2.6 检验结果在电脑内保存,由于条形码技术的介入,使结果具有唯一性,可随时查询该患者在不同时期所做的所有结果,并能对某一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避免手工抄写结果耗时、不易查找的缺点。

总之,临床检验工作中应用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可规范检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对提高检验管理水平,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春龙,沈波,陈凌平.不同类型条形码标签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4):52—53

[2]秦丽,赵书平,孟光源等.Lis结合条形码技术在检验科自动化分析仪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1):72—73

第7篇:电子水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食品检验;应用

78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22-01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无论是从世界范围内还是着眼于我国,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都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天,食源性疾病仍然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通过网络体系,以样品为线索,对数据产生和传送进行全面的监督。《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对检验技术档案的要求是存取有序,防止丢失变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规定原始信息或者数据需要保证实时记录,防止丢失或者改动。

食品检测部门作为负责食品安全检验的机构,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更加重要。检测机构由于不能够运用系统进行实时记录,不能够提供完整的电子技术档案,为了满足准则和规范的要求,通常使用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运行的方式进行信息管理。这种工作方式规范了工作,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等要求,但是却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造成了纸张的浪费,而纸质版档案本身就存在着保管和查阅困难的问题,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能够更加科学的设计实验室信息管理模块,实现实验室数据产生和录入的实时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2适用于食品检验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2.1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是能够进行针对性设计,满足相应功能采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业务流程控制和日常事务处理以及业务协作管理等工作。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要能够满足食品安全检测要求的分析任务的网络调度功能、数据自动分析采集功能、信息共享功能、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功能等,能够使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实施,还要具有考核和管理协作的功能平台。系统要遵守ISO/IEC17025的要求,保证实验室业务流程和分析数据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还要采用兼容性更好的C/S模式,实现对多种操作系统平台的支撑,具有更好的软件兼容性。

2.2食品检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结构①基础数据:有标准物质、仪器设备、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人员设定等。②样品的管理:主要负责样品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更改以及收样等级、留样处理登记等功能。③检验环节的管理:部门样品分配,登记检验结果,复核检验结果和审核底稿等。④检测报告的管理:检测报告的签发、打印和系统内档案的第三方保管。

3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3.1现代化跨平台系统应用受到计算机网络水平和移动终端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过去一段时间内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仅能够通过计算机平台使用,但是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已经移植到了平板电脑甚至是智能手机上,实验人员能够在任何有网络覆盖的地区进入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随时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多种数据库,兼容包括Oracle,MySQL,SQLServer在内的多种数据库,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实际需要。

3.2批次任务处理模块食品检验中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处理多批次、大批量的检验任务,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添加批次任务处理模块,增强批次任务处理速度。批次任务处理模块首先进行抽样批次的建立,之后建立抽样工作单,优化大任务量情况下委托登记填写,提高效率,减少时间和资源浪费。

3.3检测任务量巨大时可能会用到多种判定标准和检验标准为了适应不同标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完整的包括判定标准和检验标准在内的标准数据库。该数据库拥有标准中具体检测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等数据信息,并通过食品类型确定判定标准和检测标准、分析方法,建立标准数据知识库,对检测结果进行自动判断。

3.4食品检验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①功能设定。流程中的工作人员拥有各自的操作权限和安全密码,工作人员进行登录操作会被记录下来。②样本数据采收。客户和实验室的委托合同成立后,样品管理人员输入样品相关信息数据,主要有卫生标准、检测方法、检测项目等,系统确认后自动生成样品唯一的标签和样品流传单据。③检测环节的管理。操作人员得到系统提示后,结合部门检测人员上岗情况进行分样,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实时录入,系统接收数据后按照既定公式进行运算,把仪器记录的数据图谱按照样品编号填写在原始记录后面。复核人员接受复核提示命令之后进行记录数据和图谱的复核。检测结果处于临界值时,复核人员需要再一次进行检验,重新收集数据,复核人员进行认可后可进入下一道流程。④审核阶段。当样品的所有检测项目进行完毕,系统生成检验报告底稿,管理人员进行核实后确认。完成审核之后总结检验结果,生成检测报告,打印,送签发人签发,系统生成的表单将生成检测报告,录入档案。检测报告定期送至第三方进行保管。

4结束语

人们对于健康水平的要求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食品检验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实验室信息管理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使食品检测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和国际标准的接轨。实验室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处理大量的样本检测和数据处理,通过流水线的形式提高了食品检测的工作效率,实现了标准化,并且提高了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深入的研究和在食品检验中的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傅师申,陈衍夏,古大治,等.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新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0(1):15-17.

第8篇:电子水检测报告范文

前言

自动化机房是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的地方。传统的自动化机房,采取人工定期检测方式来掌握机房内各应用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机房环境。因为机房内各应用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调度员对电网运行情况的判断。针对这一薄弱环节,在“大运行”系统建设中,开展智能化机房的建设,成为重要内容。利用物联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现对机房动力、环境、相关设备进行实时在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自动监视与报警功能,取代传统的人工定期检测方式,能有效提高机房环境监测的效率与质量。

本文将根据荆门供电公司“大运行”技术支撑系统建设中智能化机房建设的具体流程和重要节点的控制做出说明,通过智能化机房的实用化,为“大运行”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智能化机房工程实施准备

二、完成“大运行”下智能化机房建设工程

1)自动化班与施工方共同完成自动化机房的硬件设施建设。

2)硬件设施建设分为3部分子系统,门禁监控系统,机房内物理环境监控系统,机房内视频监控系统,各子系统可做到独立和联动工作。

3)门禁系统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监控出入人员身份。门禁系统有详细的人员进入登录记录可供查询。

4)环境系统包括:

a)机房温湿度。对机房的各个重要位置、重要机柜内部的温湿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对重要参数越限进行预警,提醒机房值班人员及时调整空气调节系统的运行情况。

b)消防检测。对机房各重要区域的烟雾、火灾探测器进行监测,及时发出消防报警,并与门禁、视频监控联动。

c)漏水检测。对出入机房的供水、排水、门窗、空调设备等可能存在漏水情况的地点进行定位监测,及时发出漏水报警。

d)空调设备。实时监控空调各部件(如压缩机、风机、加热器、加湿器、去湿器、滤网等)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并能够通过监控系统管理功能远程修改空调设置参数(温度、湿度、温度上下限、湿度上下限等),以及对精密空调的启停控制,并对空调机组微小故障预警,防止空调机组故障扩大造成的损坏。

e)灯光控制。监测机房照明状态,并与门禁系统联动自动控制灯光照明的开启与关闭,或通过监控平台、触摸显示屏等进行手动操作控制。

f)窗户窗帘。通过监控平台、触摸显示屏控制窗户窗帘的开启与关闭,监测实时状态,在非法开启状态下实现自动报警,并自动关闭门禁系统和窗户。

g)配电系统。对配电系统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和配电开关的状态监视进行监视,并对一些重要参数进行越限报警。

h)UPS电源(包含蓄电池监视)。对UPS内部整流器、逆变器、蓄电池组、旁路开关、负载开关等各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一旦发生异常或故障将自动报警。对于UPS的监控一律采用只监视、不控制的方式,防止误操作造成UPS停运。

i)应用系统监测。通过应用网关与机房内安装的各类应用系统接口,主要包括EMS、TMR、数据网等应用系统,读取各系统重要监视数据,实现对各系统的自动化在线监视与预警。重点包括网络运行状态,重要设备运行状态,主要进程的运行状态以及重要数据的刷新情况等。

5)视频监控系统。实时高清监视机房内环境和人员进入情况并录像,具备智能化存储功能。在人员出入、非法侵入、火灾事故等特殊情况下,进行联动录像。

6)完成各系统应用服务器的整合建设。

7)完成系统平台的建设。

三、调试验收运行

1)系统调试

自动化班、调控班、施工方开展系统调试工作,按照系统的架构,制定调试计划和方案,并严格执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系统带病投入试运行。

2)实用化运行

a)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b)完善机房设备告警机制。

c)健全机房设备告警机制。

d)确定机房内各设备需告警项目。根据自动化机房内部设施结构及应用功能,确定“大运行”技术支持系统完善化建设监控对象主要有:应用系统运行情况、配电、UPS、空调、温湿度、漏水、烟雾、视频、门禁、消防系统等。

e)制定详细的接收机房设备告警工作流程。当告警信息出现时(现场声光报警或手机短信告警)班组成员应根据相关规定对告警信息进行正确的定级,根据定级情况进行相关处理。

f)针对各类设备缺陷故障的处理严格执行二级检查制度。故障如能及时得到消除,立刻通知班组进行检查,提交中心审核,最后结束故障处理,归档保存。故障如未能及时消除,应立即汇报调控中心领导,组织制定方案,直至故障消除为止,再通知班组进行检查,提交中心审核,最后结束故障处理,归档保存。

g)每个月对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侧重于分析同类故障发生频次、故障原因、处理过程是否合理等。同时,形成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并向荆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交。

四、总结

通过智能化机房的实用化运行,利用物联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现对机房动力、环境、相关设备进行实时在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自动监视与报警功能,取代传统的人工定期检测方式,能有效提高机房环境监测的效率与质量,为“大运行”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截至2013年9月,通过手机及时发现和处理机房设备隐患58起,隐患整改完成率达100%,发现系统运行告警193起,故障处理完成率达100%, 2013年上半年同业对标中实时数据通信通道平均中断时间项得分为100分。

(作者单位:国网荆门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作者简介:

第9篇:电子水检测报告范文

1.1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与医疗救治组,明确一名业务副院长负责预防保健工作(组织机构以文件形式发至各科室,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相关人员及科室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1.2规范设置预防保健科,专人负责,配有专用办公室,配齐电脑、办公桌椅、橱柜、空调等必须的办公条件。

1.3完善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及职责、院内感染控制制度、自查工作制度、学习培训工作制度、结核病转诊、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报告制度等,部分制度按规定制作标牌上墙。

1.4统一规范使用卫计委监制的各种登记簿和各种统计报表。

二、健康教育

2.1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二级以上医院至少2个,一级医院至少1个),及时开展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预防控制宣传工作,至少每2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有每期图片资料和汇总登记表支撑)。

2.2在门诊大厅、输液室、病区设立音像播放设备(电视机或电子显示屏)定期播放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知识,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每周播放1次以上(有播放记录和播放现场图片)。

2.3开展健康咨询宣传与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结合国家各重大宣传日每年开展咨询宣传不少于6次,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0次(有计划或方案、图片资料等;讲座主要指对病人或家属、社会大众等人群。县城医院自行开展,乡镇医院可与当地卫生院联合开展,资料齐全)。

2.4医疗单位在诊疗过程中开展针对各种慢性病与康复的个性化教育。

三、传染病管理

3.1及时、规范开展传染病诊断、报告与救治。建立健全门诊、病房、放射、检验相关科室登记薄,登记齐全,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保健科每天到相关科室搜索疫情并做好记录,及时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每月对重点科室工作进行督查,且有督查记录。

3.2规范开展肠道门诊工作。切实做到有泻必登与及时采送样(按登记数10%采样送检),肠道门诊建设做到“六有”(登记簿、采样器材、消毒药品、纱门纱窗、污物桶、洗手设施)。保健科于4-10月每月对肠道门诊进行督查,且有督查记录,肠道门诊结束后有全年工作总结。

3.3临床医生对发热病人要开具疟原虫镜检单,血检病人应能够在门诊发热病人登记薄上找到,常年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其中5-10月份血检数占全年80%,镜检阳性病例采集滤纸血2张、5ml抗凝血2份。预防保健科对化验室疟原虫血检工作进行督导,每月1次。县直医院次月2日前将血检数报疾控中心,血片按月及时送疾控中心复检。

3.4做好结核病诊断、登记与报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正常开展痰涂片工作。预防保健科每天对院内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信息收集与网络上报,每月对放射、门诊、传染科等相关科室结核病登记、报告情况进行督查,有督查记录,转诊单及时递交县疾控中心。结核病转诊率100%,转诊到位率95%以上。配合做好疑似病人追踪、密切接触者体检工作。开展“3.24宣传”与结核病诊治培训。

3.5做好H7N9、伤寒、出血热、菌痢、麻疹、流脑、乙脑等病例标本采样送检工作,标本的采集送检做到规范、及时。

3.6二级医院做好伤寒、菌痢等疾病的菌株培养与报送工作,县医院4株、分金亭3株、中心医院2株、中医院1株。

3.7做好麻风病人的筛查与报告,二级医院每年至少上报3例疑似病人、一级医院每年至少上报1例疑似病人。

3.8麻风病宣传与培训:在医院门诊皮肤科、外科、神经科张贴《麻风病早知道》宣传画。每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对象为皮肤科、外科、神经科医务人员,培训资料齐全(签到、讲稿、试卷、图片)。

四、艾滋病防治

4.1二级医院VCT门诊咨询检测任务数:县医院、分金亭各150人以上,中医院、中心医院各100人以上,数据按月上报专报系统;所有医院艾滋病实验室或检测点:手术病人、产妇、性病、透析、结核病病人等必查,全年检测率达总人口10%以上,同时完成卫计委下发的参考指标数。检测数据均按月上报专报系统,检测点查出的阳性病例将标本及时送县疾控中心(检测点实验室工作考核细则另发)。

4.2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一致性:报告病例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的纸质信息与网络上报内容一致,全部信息填写无逻辑错误。

4.3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咨询,宣传栏要有相应的宣传内容。“12.1”世界艾滋病日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

五、慢性疾病管理与体检

5.1做好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诊治和登记,每月以电子登记表形式上报,没有病例也要进行0报告。

5.2做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登记报告工作。

5.3积极配合卫生院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有关慢性病人每年一次体检工作,体检要做好登记与汇总统计。

5.4做好死因监测工作:有死亡登记册,死亡案例及时登记报告,死亡卡填写要完整,纸质报卡与网络报卡一致,年度的死亡卡原始存根要归档保存。医院每年开展临床医生的死亡证明书填写业务培训,每年开展一次院内死亡病例漏报调查。

六、重性精神病人管理

认真做好精神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落实登记、上报和卫生保健工作,配合做好重性精神病人访视、体检工作。

七、预防接种

7.1开展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的单位:单独设置新生儿疫苗接种室并符合省卫计委11号文件有关规定要求,接种人员有《预防接种上岗证》,持证上岗。规范完整填写乙肝疫苗接种二(三)联单,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规范使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本,乙肝疫苗领、用有完整记录,疫苗存放符合要求。

7.2认真做好对医护人员预防接种副反应规范处置培训工作,积极配合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对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规范治疗与及时报告。

八、放射防护卫生

8.1放射工作场所(侯诊场所)应有《小心电离辐射》标志、《儿童慎做X线检查》标志、《孕妇禁止入内》标志。

8.2放射场所卫生防护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监测一次。

8.3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每2年体检1次,体检率100%,新上岗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1次岗前体检。个人剂量监测率100%,个人剂量元器件按要求及时送检。

九、消毒质量监测及中毒救治、报告

9.1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工作,二级医院每月至少自行开展一次全面监测,结果及时报县疾控中心,同时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两次抽样检测;一级医院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一次全面抽样检测,合格率100%。

9.2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治疗室、手术室、输液室、产房等按规范做好紫外线空气消毒工作,消毒记录完整。

9.3医院做好医院污水规范处理工作,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监测,二级医院两次,一级医院一次。

9.4每年进行消毒管理办法、院内感染控制培训一次,资料齐全(签到、讲稿、试卷、图片)

十、培训与督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