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城市社区性质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设计 品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建设量的激增带来了诸多“城市病”,如交通拥堵、千城一面、绿地空间缺乏、生态环境和形象品质较差。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经验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重塑是改善城市品质的良方,以莱茵河畔一条长约1.5公里的河滨休闲大道改造为典型成功案例,“公共空间的品质是城市的基础”[唐闻佳:公共空间,给生病的城市扎“针灸”,《文汇报》2010年6月7日。]。当今,人们对日常物质生活追求的同时,对社会文明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如公共活动的参与度和社会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人们社会公共活动的物质空间,也是社会文化和精神的培育场所。从城市规划经济学来看,城市公共空间是由城市政府提供的开放性、社会共用的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规模及分布直接影响了人们生活品质的高低。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品质的基础,也是激发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社会公平的载体,成为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1、我国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较为关注,以政府行政办公楼前的市民广场、商业步行街最为突出,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整体性,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松散、分布不均、服务能力差、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
1.1结构松散、城市现代化水平低
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中,存在着“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结构特征,除了在规模、尺度上的区别外,开放空间所起的效用、各自要素特征和运行机制也不一样。从国外经验来看,优秀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能够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但是,当前城市建设决策者常常认为公共空间建设的直接经济利益微弱,忽视了其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更加忽视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发展触媒的辐射引爆作用,过多重视产业空间建设,如工业区、居住区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被边缘化,功能单一,结构松散,空间杂乱,难以形成有人气的休闲游憩场所,无法促进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低下。
1.2人均规模低、服务能力差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主要通过量的研究来反映质的变化,将公共开放空间服务能力的评价标准转化为两个指标: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和5分钟(300米)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大小、空间分布、可达性成为人们可感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评价标准, 2005年,深圳特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将人均面积配置标准由现状4.7平方米/人设置为8.3-16平方米/人,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设定为60-75%;2007年,杭州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将人均面积配置标准由现状2.44平方米/人设置为8.0平方米/人,5分钟步行和5分钟自行车可达范围覆盖率分别增加至80% 和100%[ 杨晓春、洪涛:《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再思考――从深圳到杭州》,《世界建筑导报》 2009年04期。 ]。在一般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足,人均规模较低,服务能力较差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时亟需解决的“通病”,特别是在老城区,建成度高,人口密度大,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规模和分布要求更高,而可用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增量土地又少,供需矛盾突出,甚至引发了如社会分化、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矛盾,。
1.3追求形象、适用性不够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以人的活动为基础,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评价大多基于人与场所之间的关系如有吸引力、可识别性好,活动丰富多样等。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价值观崇尚英雄主义和形式主义,一味强调宏伟尺度和形象,忽视了空间的功能性要求和以人为尺度的安全性、实用性、舒适性、独特性、丰富性等方面的诠释。城市公共空间的政绩观多了,城市魅力和个性少了,缺乏活动内容、缺乏细节考虑、缺乏适用场所使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成为了一种象征和摆设,市民使用较少,环境效益低下,反而成了建设的败笔和资源的浪费。
1.4文化传承和彰显力度不够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展示城市地域特色和城市独特魅力的窗口,也是城市历史和文化底蕴传承的载体。如同“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一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也呈现出“快餐式”倾向,照搬照抄国外广场、步行街及绿地设计,缺乏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文脉的传承,与当地风土人情和城市文化特色脱节甚至格格不入,公园、广场等空间在景观风格甚至绿化种植上“同质化”,彰显地方文化的元素、设施、活动极少,公共空间的可识别度不高。
1.5社会公众参与少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从土地权属来说,可分为独立占地和非独立占地两种。独立占地主要是城市公园、街道等由政府投资建设,非独立占地主要是项目用地的建筑退让部分,与城市街道之间形成的过渡空间,如商业门前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主体主要是政府和建设单位,而实际的使用者――公众,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参与较少,建设单位通常认为公共开放空间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所以更加注重地块内的设计及处理;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公共开放空间是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剩余空间”,或成为景观设计师一味追求视觉形象的试验田。因此,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开发存在着建设主体单一、公众参与少、社会重视不够的特点,需集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众之力共同开发建设。
2、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
新时期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是加快转型升级和幸福都市的重要结合点”[ 宋云、汪志雄:基于发展转型视角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年。],城市公共空间是现代生活方式的空间载体,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它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功能,其“溢出”的社会交往、居民自治、价值观建立等能够促进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社交文化系统的形成,符合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新型城镇化不再一味强调城镇化率,而是要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品质,让城镇居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建立公共开放空间体系,需要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提高,不断完善。首先,建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结构,将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融入城市发展的框架格局中,与城市各功能组团相互呼应,充分发挥出城市特色山水资源的“绿色动力”,引导城市公共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构建公平、公正有活力的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其次,不断提高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建设标准,树立“公共空间的品质是城市的基础”思想,从规划、城市设计到建筑、景观、艺术品等领域管控引导,重在功能和实用,避免形式和浪费。最后,充分挖掘城市公共空间的潜力,将城市边角空间、消极空间整合利用,达到城市、建筑与环境景观的和谐,将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相联系,满足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平等性等要求,创造生活性的场所,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出交通便利、环境舒适、尺度宜人、视觉愉悦、有安全感和丰富活动内容的公共交往场所;遵循“文化传承”的原则,创造出有地域感、可识别性高、传承历史文化的阵地,增强公共环境空间的凝聚力和城市文化魅力;遵循体系完整和多维度的原则,确保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活力。
3、南京江宁上坊中心区城市设计
3.1规划背景
南京江宁上坊地区是东山副城东翼的一个功能组团,与东山老城区相邻,周边与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区相接,绕越高速、宁杭高速划定了该片区的南侧及西侧边界,用地范围约10000平方公里。上坊片区是沿老104国道聚集、发展的上坊集镇,90年代之后,集镇引进了一些工业企业,同时,进行土地整合建设了4个农民安置房小区,集镇商业设施多集中在万安东路(老104国道)沿线,形象品质较差(图1)。随着江宁区旧城改造步伐加快,上坊片区的地理区位由城市近郊变成了城市门户,原有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已经不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亟需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提升上坊片区的城市品质,塑造江宁副城现代化城市东大门的形象。2012年底,江宁区委、区政府专门组建了上坊旧城改造管委会,对该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南京市江宁区规划局和南京江宁上坊旧城改造管委会共同组织开展了江宁上坊中心区城市设计的工作,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地区活力,塑造现代化城市的形象。
3.2区域现状及设计目标
江宁上坊地区作为麒麟与东山副城的连接地带,其发展现状呈现出边缘化特征,边界被高速公路和高压线隔离,片区内现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日渐缩产,违章搭建严重,整体呈现出无序和杂乱的状况。3.5KM2的用地范围内仅保留有两处低矮的小山坡,缺乏良好的山水自然资源,部级历史文物――万安石刻“藏”于一小片街心公园内,未能发挥出历史价值;居民缺乏良好的城市景观、公园及服务配套设施(图2)。上坊片区北部的麒麟科技创新园和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是近年来政府大力投资建设的研发园区,为基地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上位规划将上坊片区定位为为周边研发企业提供高品质生活的社区。作为一个生活功能为主的地区,构筑宜居的整体空间结构,打造生态、绿色的生活社区,建立良好的空间基质,充数地方特色是城市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
3.3城市设计理念及措施
江宁上坊中心区城市设计以“上坊ING”的理念开创城市社区新时代,打造生态、智能、宜居、宜业的国际新社区。
创造“I”型中央核心区,融合公园商业办公理念,打造最ING的上坊时尚商业办公中心;以“GREEN”绿色生态为主导的城市内部绿色慢交通休闲环和外部绿色生态能源环贯穿渗透,建立城市绿色社区骨架;以高强度开发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精明增长,同时,全面提升城市的品质。(图3)
3.3.1打造地区公共空间活力中心
江宁上坊中心区城市设计将历史文物公园、现状小山坡以及规划地铁出入口等要素充分整合,建立整体、开放和连续的公园架构来定义和引领未来上坊中心的品质和特色。沿北侧主干道文靖路的地铁出入口向南集中布置南北向商业街区,用一条长约450米,宽约50-70米不等的绿轴链接北侧自然山坡和南侧历史公园,引入公园式街区理念,与周边商业商务街区形成开放而紧密的室内外活动界面,打造地区复合开放的活力中心,建设“魅力场所”,实现“最大化的建筑密度和最大化的公园”,创造良好环境和活力空间,从而提升周边土地的附加值。核心区功能配置包括了商业、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紧凑混合的布局支撑了活力来源,也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城市多样化场景和多重体验。
3.3.2完善层级,建立公共空间体系
作为以居住为主的功能组团,社区尺度层面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活动参与最多的场所,如社区公园、街道等。城市设计引入“生态绿环”理念,将整个居住组团划分为4个社区,每个社区人口规模约2万人,分别以社区休闲内环和生态外环来强化社区的归属感和品质(图4)。社区休闲内环是一条20米宽、总长约3.8公里的社区绿链,按照步行5分钟以及公共自行车300米租赁点的距离配置相应的公园节点和服务设施,连接了生活、工作、购物和休闲的不同体验的城市场景,形成连续的公共空间体系。为了消解两条高速公路的交通噪音,城市设计分别设置了100米宽和200米宽的防护绿带,考虑与新能源设施、雨水收集终端处理设施、社区运动场等相结合,为住宅社区增加了生态基底。(图5)
3.3.3布局绿色活力的城市服务和交通设施
江宁上坊中心区宽20米的社区绿环整合和串联了社区的邻里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如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中心,满足了居民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同时承载了街道的步行和自行车慢行系统的功能,让人们在绿色廊道中拥有自由交通空间,将单一的交通通过性活动转换成可观、可憩、可游的体验式活动。这些措施旨在将居民日常的活动行为融入城市公共活动,使人们享有舒适的活动体验,促进相互交往和交流,不断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引领绿色低碳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图6)
3.3.4赋予文化场所,传承文化特色
上坊片区基地内的万安陵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
霸先的陵墓,现存一对神道石麒麟和石碑,1988年被列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石麒麟仅用玻璃镶框保护,其所在街心公园规模较小,文物的历史价值未能充分发挥。上坊中心区城市设计将整个文物保护紫线范围内83亩用地全部打造成历史主题公园,公园旁建设历史文化博物馆,公园景观抽象化寓以神道概念,通过建筑、景观融合多样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在游、观、参与的过程中品味历史,品读文化,感受生活。
此外,社区休闲绿环和社区公园节点也是文化体验的空间载体,既可以组织多样的文化活动,也可以用景观小品、雕塑等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激发市民的地域归属感和自豪感。
4、结语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的灵魂场所,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和活力的开放空间,决定了城市的特色和品质。城市开放空间比例的增加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但更重要的是开放空间系统的完整性和使用效率。完整性带来了服务的便捷化,贡献的平均化和及城市特点体验易于感知化;使用效率的考虑则完全抛弃了以往讲究形象的“面子工程”,高效利用开放空间,增加周边土地的附加价值。江宁上坊中心区作为一个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组团,本次城市设计抓住塑造空间、创造生活的理念,以公共空间体系建立为骨架,以建立人的公共活动场景为要务,实现打造公共交往、生态融合、智慧品质新城区的目标。
(感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院程向阳团队对本文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唐闻佳:公共空间,给生病的城市扎“针灸”,《文汇报》2010年6月7日。
2、杨晓春、洪涛:《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再思考――从深圳到杭州》,《世界建筑导报》 2009年04期。
3、宋云、汪志雄:基于发展转型视角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年。
4、刘畅:剖析城市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作用,《建材与装饰》2011年07月。
第2篇:城市社区性质范文
关键词:城市更新团地再生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研究背景
城市更新是针对城市中已经建成并初具规模,但又存在发展障碍的区域,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新的城市功能,重建或改造原有的物质空间,提升区域发展活力。
城市更新一方面是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为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改造与延续,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环境的延续与更新。[1]
1.1 城市发展诉求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更新改造的过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城区域居住环境拥挤、生活质量下降、公共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十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从粗放性重数量规模增长向内涵式重质量提升的方向转变[2]。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城市更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议题。
1.2 规划角度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趋向从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规划过程中与政府对话、与城市对话、与市场对话、与市民对话,对接城市和市民的核心发展诉求,为区域协调与城乡发展提出可操作的战略谋划,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提供服务的重要技术手段。
同时,城市待建区及空置居住建设用地日趋减少,使如何改变现状已建区域市民的居住质量、环境质量、交通质量等,成为城市规划关注的又一重点。
团地再生理论探索
2.1相关概念解析
“团地再生”一词源自日本。就是对功能、设施已经严重落后的集体住宅进行翻新以及对所在区域进行改造.使居住质量得到提高、价值得以提升的一种城市规划活动。[3]
区别于城市有机更新①以区域为更新单元,团地再生更关注于城市老旧住区。同时,团地再生的城市更新理念并不仅仅拘泥于住宅本身的翻新和改造,还包括对居住环境的整治、住宅质量的提升和功能的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道路系统的改造升级等方面。以期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的规划理念改善和保障市民生活条件,打造宜居住区。
2.2团地再生应用的必要性
2.2.1 团地再生的必然性
城市建设用地尤其是居住用地的日趋饱和,驱使城市减缓了“大建”的步伐。同时90年代以来的城中村拆建和棚户区改造,亦让重建社区市场份额不断下降。面对大量70、80年代建筑质量较好的老旧社区,显然大面积拆建并不是良策和必然手段,也会带来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团地再生的城市更新路径更符合城市发展实际和方向。
2.2.2 团地再生的重要性
老旧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已经从过去的“有瓦遮头”,逐步转化为更高层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同时,居民日常生活网络化、出行机动化、配套设施齐全化、文化生活多元化也对政府民生工程和城市老旧社区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2.3实践探索
2.3.1日本团地再生实践
日本的团地再生实践作为全球范围内的经典示范,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对策办公室,由建筑事务所及相关教授组成专家组,充分了解住户意愿后,分期对住户住宅进行改造。完善了住宅功能和公共空间建设,同时针对住区绿化环境较差、建筑立面破旧、社区运营混乱等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针对社区路面破损、坑洼不平、景观欠佳、无障碍设施和标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进行维修改造,打造宜居社区。
2.3.1香港团地再生实践
香港团地再生工作除了受到政府的关注外,更注重公众参与这一重要环节。由业主立案法团发起,业主参与议案,凡多数产权拥有者同意,楼宇复修计划强制进行。同时,对参与楼宇修复计划的楼宇制定门槛条件:必须有业主立案法团;楼龄约为三十年或以上,旧而不残;已列入屋宇署的“屋宇维修统筹计划”或“大规模清拆行动”名单之内或已经获相关的法定命令;地点位于或靠近市建局的重建目标区 [5],符合的楼宇方可参加。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楼宇复修帮助。
西安纺织城地区发展现状
3.1纺织城地区概况
纺织城地区位于古城西安东郊灞桥区,距西安市中心12公里。以国家棉纺厂纺织工业产业集中区域为名。是灞桥区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
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逐渐没落,西安纺织城地区也从“小香港”沦落成为东城的“孤岛”。2007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全面振兴纺织城地区的发展战略出台后,西安纺织城地区迎来了城市更新、改革建设的春天。
3.2人口特征
西安市纺织城由老城核心区和周边辐射区组成,总面积32.39平方公里,其中老城核心区5.3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约16万,占灞桥区总人口的32%,占西安市总人口的1.87%。
上世纪50年代,纺织城地区是因纺织工业而名。作为西安市城东最早的产业组团飞地,最初纺织城地区人口多为纺织工人及城市相关服务人口。时隔50年,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成为纺织城地区面临的又一严重问题。
3.3建筑特征
纺织城地区建筑类型主要以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为主,大型商业办公建筑较少,可以说是大型纺织工业产业园。区域内大部分建筑都为上世纪60年代左右建造,大量住宅仍保留苏联时期的建筑风格。除进入本世纪以来新建居住社区建筑形式以小高层、高层为主外,其余住宅小区均为多层砖混结构。居住建筑普遍存在内部空间狭小,功能布局已不能满足当代居民生活;储物空间缺乏,公共空间私用情况严重;道路坑洼不平,雨季积水严重;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陈旧,亟需扩容等问题。
3.4文化特征
上世纪50年代,纺织城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纺织工业发展基地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国棉三、四、五、六厂,西北一印等五座大型纺织印染企业为支柱,以西北电建四公司、纺织科研所等10余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集群。陕西的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5%。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国家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纺织工业市场竞争加剧和纺织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西安纺织城地区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大尺度工业厂房、苏联时期居住建筑,形成了纺织城地区有别与西安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与周边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安纺织城地区城市更新方向及诉求分析
4.1纺织城地区城市更新现状
当代纺织城地区城市更新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及公共空间提升。主要包括区域给排水、排污、电力、通讯、燃气及热力等基础设施,及主要出入口改造、街头绿地、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建设等。另一方面,是拆迁改造和废旧厂区改造再利用,逐步改善旧城的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拆迁改造以建筑质量较低及居民生活水平较差的低层住宅为主。厂区改造再利用则是通过内部空间的整合与分隔,赋予新的性质功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4.2纺织城地区社区更新现状
纺织城地区居住社区更新主要有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周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改造几大方面。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以建筑质量差、生活环境恶略、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棚户区和城中村为改造对象,改造采取拆除重建的方式,多以高层、小高层为主,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并经纺织城地区政府城建部门审批;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道路为主,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社区对外交通。
但对区域内大量建筑质量较好,使用年限尚远,但社区环境、住宅功能、住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全或容量不匹配的社区更新并未多做尝试。而此类居住社区占据纺织城地区社区的7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大多数居民采取了自行修缮的措施,例如种植灌木改善公共环境、改动住宅内部结构改善功能、采用自备锅炉的形式完善住宅设施等。但随之而来的是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一楼多面的城市形象。
面对特殊条件下的特殊地域,团地再生,无疑是西安纺织城这个曾经的繁华之地的最优选择。
西安纺织城地区“团地再生”的规划模式
5.1规划原则
5.1.1以人为本
根据纺织城地区实际情况,分社区、分街道、分阶段,根据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性更新策略,满足居民对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5.1.2公众参与
扩大公众参与在纺织城团地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大量收集和整合居民需求,并将团地再生方案进行公示及意见征集,真正做到问计于民,满足社区居民的现实生活需求。
5.1.3可操作性
注重团地再生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结合居民需求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从居民更关注、更迫切的角度实现团地再生的整体效益,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可操作性。
5.2规划目标
以公众参与、市民意愿为基础,通过规划技术手段推进改造建设,改变居民生活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推动社区居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
规划目标包括:
满足老旧社区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
改变老旧社区居民的生活困境,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缓和社会矛盾,合理调控房地产增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保护城市或片区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传统,符合城市发展需要。
5.3规划策略
5.3.1社区现状综合评估
对纺织城地区老旧社区现状的综合评估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社区环境质量、建筑质量、空间功能、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对社区居民的走访座谈,及相关专家的研究结论,明确社区居民的改造意愿和团地再生可行性及效果预判,综合相关因素,确定改造方案和周期时序。
5.3.2规划技术服务跟进
充分发挥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先行的建设思路,在更新的各个阶段,利用规划作为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规划宏观层面探求团地再生区域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特色及区域产业功能发展特点的统一;在微观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建筑风貌、公共服务设施等相关专项规划,控制团地再生区域的改造建设与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修建性详细规划,注重城市发展的前瞻性研究,避免重复建设的同时,提高改造的可操作性。
5.3.3团地再生融资谋划
团地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改造资本的筹备和运作。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团地再生既能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又是有利居民生活的重要决策。将团地再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新重点,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居民社区的自主筹款和投资商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多元投融资机制,完善居民生活设施的同时,实现政府、投资商、居民的三方共赢。
总结
“团地再生”作为城市更新重要和长效的技术手段,改变了原有“拆旧建新”的更新思路,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城市规划思路对城市老旧社区的改造和提升,改善居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让曾经的辉煌重新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形势,实现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目标。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逐渐放缓,城市更新地位的不断提升,城市逐步换血的时代已经来临,团地再生,作为新的更新思路,也必须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寻找适应社会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方法,实现社会和谐、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新目标。
注释
①城市有机更新是对城市中已不适应一体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改建,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主要包括对建筑物等客观存在实体的改造,以及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
参考文献
[1]于今.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的新里程[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04
[2]沈和.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与破解之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2:162-172.
[3]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团地再生:关注旧居住区改造[J].北京规划建设,2005,5:146-147.
[4] 黄文炜,魏清泉.香港的城市更新政策[J].城市问题,2008,9:77-83.
作者简介:
第3篇:城市社区性质范文
首先,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是特定的,就是本城市社区内所有的居民成员、单位组织。其次,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又是复杂的,城市社区居民成员流动性大,居民构成不同,有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外来务工人员等各种群体。最后,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又是多样性的,因人而异,城市社区居民成员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职业指导等多方面教育。
二、城市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创建文明城市社区的基础工作和基本保证
城市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创建文明城市社区的核心工程,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直接对城市社区成员的思想、道德等加以有效引导,振奋人的精神、升华人的境界,使城市社区呈现出进步向上的精神趋势,为创建文明城市社区奠定扎实的基础。
2.思想政治工作是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必须切实加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城市社区成员,以加强社会主义德治,并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城市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做好城市社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重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面对居民、面对家庭,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连接城市社区与居民的桥梁。
三、城市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的体现,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经济、文化等其他工作的前提,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但城市社区相关部门和领导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抽象,不能直接见到成效,没有经济发展那样直接,从而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耐心和热情,也不能及时了解城市社区居民的思想动态,使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仅停留在表明流于形式,未能发挥为居民排忧解难的作用。
2.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
城市社区成员是由不同的个体成员组成的,城市社区居民拥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
3.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体制机制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事前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但是,现在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都是流于形式,被动应付,处于一种随意化的状态,因此城市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效果。
4.城市社区居民对城市社区缺乏认同归属感
城市社区是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园,需要全体城市社区成员的大力参与,但是现在城市社区居民彼此交流甚少,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性不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体,都是一种被动配合的心理,并没有主动参与进去。城市社区成员普遍对城市社区认同感较差,很少依赖城市社区。
5.缺乏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性人才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一般都是离退休老大妈大爷,年轻人参与的少,新思想也就不多,而且他们都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做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专业的培训基础,所以亟需一批专业的年轻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出现,来开展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四、如何加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1.因人施教
在开展城市社区教育工作中,绝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要因人而异,突出重点,分类施教。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中,针对老年群体,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针对青少年群体,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同时进行普法和市民守则教育;针对下岗职工,建立城市社区再就业服务中心,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技能,从而再就业。
2.强调城市社区居民归属感教育
城市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对城市社区稳定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城市社区领导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了解城市社区工作情况,并对加强城市社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次,要唤起城市社区居民的意识,增强城市社区归属感,最大限度调动城市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关心热爱自己的城市社区,增强城市社区的凝聚力。
3.完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心理健康作为新的内容,培养身心健康的“城市社区人”,要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城市社区成员解决问题。首先要建立一套确实有行的激励机制,在考核、晋升、处罚等做出具体规定;其次要建立考核机制,任务责任具体到人,明确主体,避免相互推诿;最后,要建立监督机制,定期举办居民代表大会,城市社区居民对其进行考核督促。
4.提高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化水平
第4篇:城市社区性质范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社区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社区隔离现象日益明显。若任凭社区隔离发展,将给社会带来危害。文章分析了城市社区隔离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该现象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并探索缓解城市社区隔离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社会阶层;社区隔离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住房贫富分区现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逐渐朝着社区隔离的趋势发展。
一、城市社区隔离产生的原因
城市社区隔离是中国城市转型和社会阶层分异的宏观背景,以及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社区的阶层化发展。自从住房开始商品化、市场化改革,福利分房和公有住房低租金政策被取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住房政策和制度的出台,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市住宅供应体系逐步建立。城市范围内形成不同档次的居住区域,不同收入阶层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住房。住房向商品型的转变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住房的价值内涵,例如建筑质量、住房区位等,这些因素与社会领域的阶层分化相辅相成,促使了城市中社区隔离现象的产生。
(二)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是城市社区隔离的内在动因。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原有的各个社会阶层面临着分化、聚合及重新定位,以职业等级结构为基础的社会分层结构逐步建立。社会阶层分化向职业分化的趋向,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原来的群体化社区发生分化、解体、重组,职业收入水平相当的社会阶层逐渐往与自己社会地位相符的社区聚集,从而形成不同社区的成员在社会阶层上越来越接近和同质化的情形。
(三)城市社区隔离是人们自我选择的结果。目前,我国住房消费市场趋向细分化。供应商为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提供了类型多样的住房,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资本富有者为满足自我对身份、安全、名誉等方面的需要,试图寻找隔离的、安静的、安全的场所,花园别墅区和中高档公寓区成为他们的优先选择。低收入阶层受收入的约束,用于住房消费的支出相对低,在住宅区位选择时,只能选择适合于自己购买能力的区位,如城市的郊区或环境质量较差的区位,或者降低居住面积,或者被社会上中层遗弃在劣等社区中。
二、对城市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城市社区隔离可能会产生一些正面效应,但是带来的更多的是负面影响。
(一)城市空间碎片化。越来越多的封闭社区对城市空间进行了重构,改变了城市的交通习惯和交通格局。封闭社区为保持社区内交通的安静和居住环境的舒适,社区内的道路限制处来人员和车辆进入。这造成社区内私有道路与城市公共道路系统分离。非社区内的居民不能穿越社区只能绕道而行,增加了整个城市道路网络的纹理,降低了城市道路网络的通达性。
(二)城市空间分配不公。封闭社区作为私人利益排挤公共空间的产物,它的蔓延加剧了城市空间私有化现象。封闭社区一般都占地面积较大,采取严格封闭式管理,社区内人行道等公共设施排斥非社区住户的使用,原本属于城市居民共有的公共空间变成了少数阶层的“私家花园”。而低收入阶层居民聚居的社区则拥挤狭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也较落后。这种空间的反差会使低收入阶层产生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会诱发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和心理危机,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情绪和失范行为取向。
(三)城市社会两极分化。居住空间上的隔离将社会交往限制在社区范围内,导致各阶层间联系减弱,无形中拉大了不同群体间的社会距离。而且为了确保社区同质性,社区住宅往往以价格、身份或符号等手段无形中拒绝异质人群的入住,加强了社区居民的排外性,增加了人们交往的难度。这种社区排外性迫使低收入阶层居民不断聚集,阻隔了低收入阶层向上提升的机会,从而进一步积累贫困,导致贫困循环。
三、缓解城市社区隔离的措施
(一)加强社区文化和社区归属感建设,防止中上社会阶层从社区中流失。中上社会阶层为保持其亚文化的独立性而迁出,是其排斥社区的主要原因。目前城市贫富分区刚刚形成,分区内社会成员共同阶层意识不强、社区文化还未定型,社区中的各种亚文化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一个互构的过程。通过加强城市地域性社区文化建设,尽早形成地域的社区文化,防止主流阶层文化取代社区文化,延缓主流阶层文化对社区文化的渗透,从而达到延缓社区隔离的进程与速度的目标。
(二)加强下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与建设。中上阶层占据城市中的中心地段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且具有环境资源优势的城郊地段;而低收入阶层则只能处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较差的地段。居住上的隔离导致不同的群体享受着不同水平的公共服务。低收入群体仅仅因为收入而无法与高收入群体平等地享有完善的公共设施资源。因此政府应加大公共投入,改善和提高地区性公共设施配置的水平及公共交通状况,特别是下层社区的设施水平,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提升社区生活空间质量水平;通过改变城市空间的不平等模式,减小社会不平等性。
(三)构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的空间结构使空间特征多样化,避免商业服务设施过度地集中于某一区域,还可以使社区服务设施均等化。对社区居民来说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可以有更大的概率在邻里层面结合起来,下层社区的居民有更大的可能获取更多的异质性资源。同时, 政府可以根据各组团的不同特点, 科学合理地安排一些混合用地,使科、贸、工、教相互毗邻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同背景的居民相互对话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胡咏嘉,宋伟轩.空间重构语境下的城市空间属地型碎片化倾向[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
第5篇:城市社区性质范文
摘 要 随着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来满足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本文对素质拓展在推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社区体育引入素质拓展运动,对于促进社区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本地区体育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等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 社区体育 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郑州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现状及素质拓展对社区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专家咨询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2.1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在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的体育热点问题,总理讲到: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做好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在此背景下,如何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成为热门问题。
城市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以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随着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来满足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产业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社区体育资源不足,经费短缺;城市社区成员之间人际关系淡漠,社区活动参与度不够;社区体育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为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比较缺乏。
2.2素质拓展项目的特点及作用
素质拓展运动是一种新颖的体验式活动方式,以身体的活动体验为基础,成员全身心参与其中,激发出成员认知、情感、意志和交往活动,是一种有明确操作程序的综合素质教育。素质拓展训练包含的项目新颖时尚,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并且对活动条件要求不高。在培训过程中,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陶冶情操并磨练意志,更有培养人的适应能力、挑战极限、战胜自我、同舟共济的生存生活技能和开拓发展素质的特殊功能。它已在社会的多个领域被使用和借鉴,主要作用体现在培养健康的心理,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通过引入拓展运动,丰富城市社区体育的内容,提升个人的理性认识,完善自身素质,使得现有的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2.3城市社区体育产业开展素质拓展运动的可行性
社区体育的主要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促进社区居民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个维度的全面健康。社区体育的关键在于启发居民自身内在的体育动机,激发居民自觉的体育参与意识,保持居民资源的参与欲望。而素质拓展活动正是通过参与者体验挑战,来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2.3.1城市社区体育拥有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场地和自然条件
目前,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主要有场地项目、水上项目和野外项目三类。在一个完善的社区,基本会拥有设施较完善的篮球场及小型广场和公园,能够满足素质拓展场地类项目开展的场地需求。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可以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同时锻炼身体,走出家庭,拥抱健康。
2.3.2城市社区居民有体育锻炼同时加强与社区其他成员交流的需求
在城市社区中,大多数居民采取的是一些简单易行,对团队需求不大的项目进行锻炼,散步、广场舞等项目成为主要锻炼方法。时下时尚的娱乐节目例如“爸爸去哪儿”娱乐活动采取融合素质拓展元素的协作类游戏。社区体育可以举办亲子类素质拓展活动,鼓励居民和其他的邻里进行交流,通过拓展活动促进家庭感情,真正融入社区文化。
2.3.3城市社区所在城市拥有基本具备素质拓展培训师能力的师资
由于当下为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比较缺乏,各城市社区没有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工作者,造成居民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无法得到专业指导。素质拓展项目的开展适应各种人群,所需道具器材较少,可以针对参与成员进行针对性项目设置,以达到拓展的目的。在各大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及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对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再加上高校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学习氛围,完全有能力胜任拓展训练的工作。社区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员指导本社区的素质拓展工作。
3结论
城市社区开展素质拓展运动在社会实践中存在,也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到资金、场地、成员参与度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而素质拓展运动在开展过程中,所需器材不多、不受场地限制、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并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城市社区体育引入素质拓展运动,既丰富了社区成员的体育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又促进了邻里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对于促进社区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本地区体育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等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南.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长春市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第6篇:城市社区性质范文
【关键词】 行政地区 公众传媒 法治 法治建设
一、关于中国法制建设过程中提出的
纵观中国二十多年发展的,不难看出,这二十多年,历经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过程。
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法制的重建。当时,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社会主义法制发表讲话时曾明确指出,中国需要一大批具有权威、真正得到执行的法律。此后,中国进入了所谓的"立法爆炸"时期,大量的法律、法规、条例被制定。到1992年中国明确提出改革和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之后,立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法律部门。简而言之,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法制",可以称为"法制国家"。
从"法制"到"法治"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法制与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互相替代,但关系密切。法制是法律制度,是人们活动的规范或秩序系统;法治以法制为基础,没有法制的法治是不存在的,但是有法制却未必有法治。法制强调实存的规范、秩序;法治则是对法制的价值要求,它要求法制贯彻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价值,同时要求法制在程序上、形式上也应当是公正的,例如明确性、平等性、公平性等。由此可见,实现"法制"易,要"法治"则非一件易事。尤其是在我国的转型时期,法治建设刚刚开始步入轨道,千头万绪交织其中,"依法治国"虽在层面上已经被确立,但实际上对于具体的含义还没有达成共识,发展的方向还没有完全的清晰和明确,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法治建设也一样,"法治形成,是一个社会过程,它需要的是一个时间区间,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点"。通往法治国家的道路注定漫长而艰难,充满了危险、失误和幻想。鉴于此,笔者认同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对法治的感受存在于对法治的追求过程当中,它好比绝对真理一样或许永远无法被完全地实现,但是我们总是在无限地接近它,并且与此同时获得一个又一个的相对法治。"
进而,我在思考中国的法治建设时,发现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存在并将长期存在法治建设的差异性,为便于,我将这种差异性称之为"差序格局"。这种差序格局可分为纵的方向和横的方向两方面。纵向的差序格局是指大城市、中小城市、地区三个地理空间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横向的差序格局是指港澳台地区、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三个地理空间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也会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形成这种差序格局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作为基础性的阶段性思考,同时为将问题说透彻,本文试图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角度谈一谈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纵向的差序格局。
二、法治建设与行政地区的划分的关系
从研究进程中之差异性的角度出发,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设置,我从纵向的角度划分出三片区域来: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地区。
在传统研究社会问题的路径里,从纵的方向一般分为城市和农村,简称"城乡"。这种划分源于城市和农村存在的巨大差别,具有一定合理性。在我看来,这种划分是粗糙的。它抹杀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显著而重要的区别。大城市与中小城市虽同为城市,但在市民素养、居民收入、城市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足以到我们社会的进步、法治的建设。其次,至2001年底,全国地级区划数332个,其中地级市265个;县级区划数2053个,其中县级市293个;地县级市658个,市辖区808个。依据本文下面谈到大城市的划分方法,减去34个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余下的皆为中小城市,可见中小城市数量之多。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得"善待"中小城市。
本文所指的大城市,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包括两类。一是省级行政区划的直辖市;一是各个省会城市。这两类城市具有如下特点:人口已远远超过百万,有的甚至已经超过千万;是一个省级行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的甚至还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早实现四个化,且已经成为引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标。
本文所称的中小城市,也包括两类。一是中等城市,一是小城市。中等城市在行政级别上来说,为地厅级;中等城市一般都有一个以上的市辖区,但所辖区的规模都不大,城市规模上远小于省会城市。小城市主要包括不设区的市的城区,县城的城区等,行政级别为县级区划,规模仅一个城区而已,住着密度相对较高的人口。之所以将两者放在一起,合称"中小城市",是因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在城市规模上相差不大,许多中等城市都是由小城市升格而成,在市民素养、居民收入、城市文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同构性,差异较小。
小城市、县与大城市、中等城市在行政上有隶属关系,因此,本文所指的市辖区一般都归属于大城市、中等城市的范围;非市辖区的县级城市和小县城都是本文所指的"小城市"。以陕西省的西安市、咸阳市、韩城市为例。雁塔区、新城区归属于西安这个大城市的范围,而周至、户县等县的城区则是本文所指的"小城市";咸阳是中等城市,秦都区、渭城区等属于咸阳这个中等城市的范围,其它的县的城区则是本文所指的"小城市";韩城市属于县级市,也是本文所指的"小城市"。
除城市以外的地区,都是本文所指的"农村地区"。
三、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角度试论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纵向的差序格局
郝铁川教授在《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一文中认为,现代法治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的支持,偏激一点说"愚昧无法治"。对此,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将法治视为与文化素质水平有着前后相承的时间关系,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被认为是外生于法治的异物并且是先于法治的,于是借口文化素质水平的先行来否定法治或借口文化素质水平的落后来拖延法治进程就会成为逻辑与实践的高概率发展方向,法治有可能在文化素质的祭坛上牺牲自己的存在。进而认为,文化素质的高低并不是影响法治秩序的决定性因素。
(一) 文化素质
在大城市,领导层、执行层人口的文化素质最高。大多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承受层人口的文化素质则存在分化现象。既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口,也有低文化素质的人口,这几类人口的文化素质较前一类人口的文化素质要低。
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领导层、执行层人口的文化素质次之。承受层人口的文化素质与大城市没有多大差距,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分化的类型也与大城市相似。
农村地区的领导层、执行层人口的文化素质最低。农村地区的承受层人口的文化素质最低,大多数农民最高学历都是初中,稍高一点的学历(中专、高中)的农民大多都会想法设法跳出"农门",到城市去谋一份职业,创一番天地。
对于当代日益专门化、复杂化的法律的执行,大城市效率最高,中小城市次之,农村地区最小。想使法律在农村地区得到较为理想的实施、执行,就得靠农村地区的干部(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的"解说"了。在某种程度上,农村地区的干部在这里充当了一个法律实施的"转化器"。由于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就存在问题,在实施、执行法律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出入。既有可能借国家名义进行"权力寻租",也有可能加重农民负担,还有可能保护国家的利益等。实施、执行法律的过程所形成的知识不仅是地方性的,而且是非常个人化的,是难登大雅之堂、交流起来不经济的知识。因此也是不值得大规模生产即进入书本的知识。但当事人双方"心知肚明",最终形成的书面文件却是符合既定法律形式的。
(二)公众传媒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形态为大众文化,公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研究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必须得思考公众传媒。
公众传媒的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四方面。首先,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公众传媒维护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主要手段是,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古到今,任何一个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掌握着生产资料的阶级必须以控制社会的思想来保证自己对社会的统治。其次,参与政治决策。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或公民团体即非专业的政治从业者。政治参与的方式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公众传媒是间接参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中介机构。再次,塑造政治文化。公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力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塑造政治文化实行的。最后,进行舆论监督。在公众传媒产生的初级阶段,媒介常常以公众舆论代表的身份出现的。它将公众的监督传达给政府,同时也将政府的所作所为呈现给公众,以使政府接受公众的监督。
法律作为政治的兄弟、社会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和公众传媒的关系十分密切。进而言之,在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公众传媒已经发生并将必然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一,公众传媒是最佳的法制宣传工具。第二,公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个案正义"。第三,公众传媒促进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第四,公众传媒在特殊时期还能促进立法的进程。最后,公众传媒还能促进法学研究的发展。
(三)法治建设的文化土壤
城市产生了一种新的与和早期城市、中古城市不相同的生存方式,这种新的城市生存方式对法制现代化有着巨大的,有力地促进了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但在我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更适宜大城市。换句话(更准确地)说,中小城市和大城市在生存方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程度上则存在很大差异,尤表现在小城市,小城市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个熟人。这种大城市同中小城市的差异必然会使的法治建设呈现一定的差异。
本部分关键探讨农村地区的。农村地区不具有这种新的生存方式。
当代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阶段,此阶段最鲜明也是最致命的问题是,旧的传统、体制被打破,而新的传统、体制还尚未建立或建立起来但还处于动荡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问题最复杂,当代的农村地区就具有这种特点。
在农村地区,传统的农业文化在商品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下,正在一步步趋于瓦解和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在于当代农村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多元化的经济形式使农民的收入也多元化,既有种地卖粮得来的基本收入,又有外出打工挣来的劳务收入,还有各种财产(如农业机械设备)的增值收入。在多种收入的支配下,农村地区的文化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多元性。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重重交织在一起,文化的内涵变的异常丰富。此种情况下,农民对有希冀,也有排斥。而城市居民则少甚或无这样的希冀和排斥,此种"城乡差异"也会使中国的法治建设呈现一定的差异。
四、法治建设进程中努力的方向
由于社会文化水平的不平衡,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差序格局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可避免,关键是千方百计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使这种差异降到最小程度。我以为,我们宜在如下几个方向多多努力。
(一)大力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
教育是启蒙的最佳手段,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的落后。农村人口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普及的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反映。通过施行教育,尤其是中等及以上学历的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参政意识等。为我们自上而下的法治建设寻求一种知识支撑。
(二)大力发展公众传媒,充分发挥公众传媒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公众传媒一直是政府严加控制的领域,因此,总体来说,中国公众传媒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下,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表现尤甚。大力发展公众传媒,尤其是民间资本经营的公众传媒势在必行。其次,具体到法制(治)类公众传媒。与其它领域(如经济)相比,中国的法制(治)类公众传媒发展更是不尽如人意,尤表现在报刊方面。法制类报刊都是由司法行政机关主办的机关刊物,多在体制内流通,普通报刊亭基本见不到。因此,十分有必要创办几份适应不同文化素质人口的大众类法制类报刊,为法治建设制造舆论、呐喊助威!
(三)国家司法资源的分配应充分考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力争实现司法资源的按比例协调分布
当前的法制宣传,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城市的居民。这里面固然有经济的考虑--到农村地区进行法制宣传需要付出经济成本;也有"地利"的考虑--大城市是司法机关的所在地,也往往有许多律师事务所和法律院校。但我们不应忘记:当代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村的问题,中国法治建设的问题已经是并将长期是农村的问题,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关乎中国法治建设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地区"蜻蜓点水"式的法制宣传发挥的影响太小、作用太微。十分有必要将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作为今后中国法制宣传的重中之重。
同样,中国的法律援助机构主要设立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21]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法律援助机构或名存实亡、或根本没有、或因为资金问题而运转困难,要使前述农民对法律的"排斥"降到最底限度甚或根本消除,在农村地区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刻不容缓。
(四)法学界应注重在具体语境下探讨中国的法治建设问题,尤其多做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法治建设的实证
据我的观察,目前,只有更多的在中国当代社会变革和法治建设中努力经验,努力探索,更充分的利用我们的资源,才能使我国的法治建设步伐更合理、有效、稳步。
:
[1] 【法】米海依戴尔马斯-玛蒂:《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进程:进展与阻力》,石佳友译,《中外法学》2003年第2期。
[2] 周永坤:《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第548-549页。
[3] 卓泽渊:《法治国家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页。
[4] 【俄】B.B拉扎列夫:《法与国家的一般》,王哲等译,法律出版社版1999年版,第357页。
[5] 李龙,黄锫:《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评郝铁川先生〈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一文》,《河北法学》2004年第9期。
[6] "差序格局"一说最早见诸于费效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见费效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依据我掌握的资料,首先将其引入法学研究领域是郝铁川教授,见郝铁川:《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中国社会》2002年第5期。
[7] 此一部分的出现,连同前面"冗长"的"提出问题",可能会使文章看起来结构不严谨,但这个背景必须交代,这是下一步的前提。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02年版,第1119页。
[9] 郝铁川:《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法学研究》2003年第6期。
第7篇:城市社区性质范文
(一)“实的城镇化”与社区教育体系变革
“实的城镇化”特征突出的是新城镇化的可行性与推广性。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有天津、成都、广东等三种较为成熟的模式,但无论是“整体推进型、都市扩散型、开发拓展型”为主导的四种子类型城镇发展的天津模式;或是成都模式提出的“圈层融合”,不同圈层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的城镇发展;还是广东模式提出的“双线并进”,以珠三角模式与山区模式为双主线,同步推进城镇化。尽管它们各有侧重,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为中国新城镇化寻求一条具可行意义的绿色之路,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显然,这里所强调的城乡一体化,既不是降低城市的生活标准,也不是消灭乡村,而是以新城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居民在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上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待遇。因此,许多地区在推进新城镇化的同时,大力进行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力求打破以往大多新农村建设似乎仅仅停留在建设新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反而禁锢在所建的新村中的状况,使新型农村社区既保持农村社区的属性,又成为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居住区,让农民真正的“住进城”。无疑,这种“实的城镇化”将有力促进我国社区教育体系改革。
首先,将促进我国社区教育体系构架的合理化。在新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影响和导向下,人们对以往那些包括农村社区教育在内的受忽视或没有发展起来的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并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了对传统社会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平衡,进而使社区教育体系内的各类教育之间的比例更加合理,关系更加平衡。同时,新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实施,促进了社区内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沟通,有利于各类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从而推进了社区教育整体结构的合理化走向。其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推动我国社区教育体系均衡化。由于社区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不能仅仅满足于结构合理,必须在此基础上,大力促进各要件之间的衔接和沟通。而新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有利于社区教育通过不同教育类型的重组以及教育机制改革等方式,实现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既有利于各类社区教育资源的相互开放,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生成了社区教育体系结构均衡化语境。
(二)“质的城镇化”与社区教育职能变更
“质的城镇化”是推进新城镇化的要害所在,正如经济学家厉以宁所表示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实现由“乡”到“城”的“质”的转变。以此细分,其要义有二:一是“五化共进”。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二是“四和同行”。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改变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甚至人为“造城”等等问题。从某种视角上看,“质的城镇化”特点对社区教育职能变有着领引性意义。以往我国社区教育的职能总是局限在教育服务范围之内,以面向社区成员的教育服务为主要内容,但对如何推进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科学进步、创新人才培养等重大方面的要求则涉及很少,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整体性缄默。
而“质的城镇化”则为我国社区教育职能转变指出方向。一是新城镇化关于“五化共进”的要义表明,社区教育职能要从体制性的狭隘中解脱出来,不断深化职能内涵,不再把社区教育单纯的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而是一种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职能不再是对某个区域性人群,甚至某些群体进行人力开发或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顺应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把推进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建设,以及发展性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自身的使命与责任,为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二是新城镇化关于“四和同行”的要义印证,社区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多元性、多层性、多样性的职能特色,不断抻展职能外延,既要跨越本社区范围,加强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的全面协作,又要遵照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注重与自然、环境、市场,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和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自身控制规律,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形成一种资源共享、适时协同、和谐共荣的职能环境。
二、新城镇化问题与社区教育发展困惑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正在经历世界规模最大和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2102年我国城镇化第一次突破50%,进入经济学和地理学意义上城镇化的高速增长期。就这个进程来说,其具有全球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诚然,这种特殊性也带来了相应的特殊问题,对中国社区教育发展带来了困惑。
(一)新城镇化行政性影响社区教育发展取向变迁
行政化作为滞顿我国新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中国社区教育取向发展影响有二。一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体制在影响新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极易导致社区教育发展取向模糊。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部门,我国建立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体制,以计划和行政手段人为抑制城镇化进程。但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二元体制的改革远滞后于我国城镇化要求,并成为了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阻力。更为严重的是,新进入城市的人口,形成了城市地区的新二元结构,“农民工”没有实现市民化,为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阻力。而社区教育作为新城镇化的重要构件,在行政化的惯性下,虽然现在许多地方都声称在思考社区教育发展问题,但由于对社区教育发展实质的认识不足,他们所思考的社区教育发展,往往是在现行制度框架内或基础上的发展,只是简单的办学规模或办学效益的提高,难以彰显社区教育应有的社会属性与时代精神,以致社区教育发展始终不能明确方向。二是城乡行政区划体制的过于僵硬,既不能适应新城镇化迅速变化的形势,还会造成社区教育发展取向的狭隘。我国很多发达地区乡镇人口密度和经济活跃度已经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标准,但依然无法在现行行政体制中划分为城市,这就人为地抑制了新城镇化进程。与之相应,过于僵硬的城乡行政区划体制,还容易造成社区和基层政府之间的界限不明确,政府部门经常把社区作为行政末端,常会以下达任务的方式将那些本应该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所承担的工作移交给社区。在这种社区被赋予了很浓的行政色彩的情形下,社区教育发展只能按上级行政部门布置的任务和要求,对自身发展的某些方面进行有限的改进,发展视野十分狭窄,既不能反映适应社区教育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又不能反映社区教育发展的时代标帜,还有被庸俗化的嫌疑。
(二)新城镇化失衡性制约社区教育行为方式变化
新城镇化推进中的效益化问题给我国社区教育形式发展带来了现实难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在社会上还有不少人对新城镇化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只要城镇化率提高了,就会自然形成“增长引擎”,带来“改革红利”。与之相应,一些地区在以地生财的利益驱动下,不顾产业化前提,强行征地,逼农民进城上楼,由无地农民变成无业市民。结果是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的统计数据是上去了,但农村人口却没有被完全吸纳,造成了人为的城乡人口结构失衡。有关数据,在我国6.22亿的城镇人口中,大约有1.67亿人还属于农业户籍人口。这种城镇人口结构失衡所引发的庞大人口游离于城乡之间的现状,将大大消解社区教育行为动能。实现“教育社会功能最大化”是社区教育行为发展的主要目的,其出发点就是关注社区所有成员的教育需求,从全体成员的角度去思考设计社区教育发展行为的规划与方案,并根据需求来考虑如何去有效满足它。而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和城镇间流动人口无法享受与本地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的悖相,致使社区教育既不能在资格上完全确定其教育行为实施后对象的规模与层次,又难以廓清自身教育行为的力度与范畴,以至行为方式陷入了一种盲目与失重的困境之中。
另一方面,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很不平衡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明显偏低,城镇化发展比较滞后。这不但进一步拉大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还越来越突出了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这种区域性城镇化失衡,对我国社区教育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社区教育行为方式是一种集成性发展,常常涉及社区内的多个要素的大变化,其本身也是发展进程社会化与发展成果社会化是统一体,不仅具有区域性,更具备行业性乃至社会性。但新城镇化区域间发展的失衡性,则大大限制了社区教育行为方式发展成果的社会化空间与范围,使一些原本具有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只能在某些区域甚至只能在本区域内作为一种改革举措而面世,终不能锐变为一种有着全局意义的行为动力、行为规范、行为方式和行为空间。
(三)新城镇化单一性滞顿社区教育资源机制变革
在新城镇化实践中,在资源投入上过度依赖土地支持是重要问题之一。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财力薄弱,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之中的资金十分有限,再加上“重建设轻福利”的投资倾向性的普遍性,一些地区在注重了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尤其是对教育的投入更有杯水车薪之虑。而政府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将明显滞顿社区教育资源机制的构建。
1.滞顿了社区教育资源长效机制构建。
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中,以及人们对高质量教育服务需求与质量要求的提高,呼吁社区教育构建一种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长效资源机制,充分彰显政府资源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为辅的社区教育资源投入机制的优势。而地方政府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必然消解这种“长效机制”所诉求的那种,既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资源投入,又有推动资源投入制度能正常运行的“动力源”的构建基础,使长效机制建设成为无本之木。
2.滞顿了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所追求的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达到将最恰当的资源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使用者,有效实现资源要素的价值转移。而政府社区教育资源投入的缺乏,不仅使政府难以发挥统筹协调社会教育资源的职能,还影响社区相关部门参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态度,造成资源充足和资源不足的机构或单位在参与意识和行动上的差异,使社区教育既不能围绕着目标的实现,把尚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类教育资源有序化,也不能通过对社区内部一般资源和核心资源的共享,进行内部协调,把有着各自不同目标和利益的机构紧紧联结在一起,使社区教育真正成为体现社区成员与机构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造成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流于形式的窘境。
三、新城镇化趋势与社区教育发展方略
目前,中国新城镇化建设的更始,促发了社区教育应对智能城镇建设、生态城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新城镇化发展新趋势的谨慎思考,并提出必要的路径方略。
(一)以“三全教育”对应智能城市建设趋势
智能城市建设正成为我国新城镇化建设的主流趋势,主要是通过政府规划引导,推动重点宽带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初步显现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效能,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城镇发展的有力支撑,进而全面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让市民共享智慧型城镇建设的成果。目前,这种趋势正从一线城市向中小城镇覆盖。智能城镇建设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改变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必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社交等一切行为方式和运行模式。因此,尽管智能型城镇是一种新城镇化的前瞻性思维,也是城市建设的新模式、新形态,但它的本质上还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发展希求,它的建设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乃至制度法律的变革和创新相结合,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智能城镇建设的决定因素。综上认识,着力实施“三全教育”,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是我国社区教育应对智能城市建设趋势的重大举措。“全员性”教育面向的是社区全体成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纳性教育属性,张扬了社区教育的社会性、公益性、规范性的本质,是社区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本根土壤,这就奠定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系基石。而“全程性教育”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行为空间,本着实用性、实质性、实在性的教育原则,激励社区居民投身于本区域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潮流之中,并为之铺路搭桥,凸显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义。当然,“全方位”教育将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性教育需求为已任,显示了社区教育发展的未来意义,不仅只是满足当前社区全体成员生存的需要,更着眼于满足人们未来发展的要求,为人们适应现实与未来的智能型城镇建设奠定素质基础。
(二)以“三盟建设”顺应生态城市建设趋势
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生态化则是紧要之所,强调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社区教育要真正顺应“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就当以“三个联盟建设”为抓手,使之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其中,“公民道德教育联盟”是基点。要拓宽各种联系渠道,让社会上更多的学校、机构和有德之士加盟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行动之中,向社区每一个成员传播相关的公民道德和生态环境的知识、心得、成果,引导人们去认真思考生态城市建设所翼求的公民意识、生态意识和道德标准,以及必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夯实生态城市建设的社会共识。同时,“职业技能培训联盟建设”是重点。它倡导社区职业技能教育与社会、市场、行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与交流,把以个人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单一行为自觉转化为社会、区域、行业共同的群体行为,从根本上改变既往社区职业技能教育的狭隘性与闭锁性,使之蜕变为一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民生工程与民心工程。与之相应,“创新人才培养联盟建设”是亮点,社区教育要将人才培养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地方政府统筹下,打破以往创新人才培养的区域与行业的藩篱和部门条块分割的界限,以“社校联合”、“社企协作”、“社研结合”等等联盟形式,开展区域性创新人才培养,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三)以“三资互通”适应新农村社区建设趋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要求显明,新农村社区建设已然是我国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2009年国家的《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以中心村为核心,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契机,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这就表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
第8篇:城市社区性质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设计理念; 设计思路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因此城市规划变得尤为重要。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调。城市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实现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高品质的城市设计是人们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状态下,追求更高层次精神文化的物质反映。
1.城市规划新理念分析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现如今,城市规划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实到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来。城市规划必须考虑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并为城市留下未来发展的余地。顺应自然资源的约束,坚持“紧凑型”、“节约型”的城市规划建设方针,不能盲目追求将城市规模做大。应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利用土地,强调保护耕地,以新型工业化来推动城镇化。城市规划除要考虑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原则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全局与局部、新区与旧城、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共性与个性、历史与现代、地上与地下等各种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能主观臆断、生搬硬套,必须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科学决策,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要拓展规划的视野, 面向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用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来研究规划问题,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要重视规划方法的创新,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和定施的综合集成方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规划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人的自由流动、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城市规划要尊重“前人”;关爱“今人”;善待“后人”,更多地体现对人、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尊重。要保护好“前人”为每座城市创造并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城市固有的特色; 要重视居住区规划,充分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创造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居住生活的城市作为规划目标。社区和谐、邻里和谐、人与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强调步行尺度、有界邻里、健康卫生社区、游憩休闲空间、舒适安全环境和快乐无忧生活;要提倡“为人民服务”,贴近百姓生活,体现人文关怀。既要想着“小”的,给学校和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空间;也要惦记“老”的,切实关心老年人的文化体育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城乡一体化,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增长极,而区域是城市的载体、支撑和扩散的腹地。顺应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趋势,在规划的视野上,要打破就城市论城市、就局部论局部、就现状论现状的局面,向以城市—区域系统观和动态时空统一观统筹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有序调控方向转变;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以“发展小城镇,建设中心村”为重点,加强村镇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工作,建立工农结合、城乡一体、区域协调、统一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调控产业和城镇发展,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各种关系,重新聚集并整合各类经济要素, 增强区域整体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进程。
(4)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体现绿的规划
追求城市的生态价值、健康价值、人类与环境间的协调和交流价值和环境公正价值。要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经济,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和谐文明发展之路。
2、城市规划中的多层面立体化设计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层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即 “竖向”或 “立体化”发展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环境设计是结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态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近年来,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的构思和理论还逐步影响到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临水空间及住宅区公共空间等的规划设计。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理念。反映在城市开发建设具体形态上。主要有多层面公交系统、高架步道系统等。
2.1道路系统。道路是构成城市格局的骨架。从城市总体布局模式上看有网状路网、环形放射状路网等形式。这里谈论的是营造城市特色街道空间的设计方法。城市道路一般可分为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两类。不同性质的道路其空间特征各不相同。在设计中应利用各种要素加以控制和引导。强化空间品质。生活性的道路应有以人为尺度的空间,在维持必要车行交通量的前提下,尽量拓宽行人面积,增加路段中人行穿越道,增加人的活动量,并可将公交站、人行道及休息设施综合设计,维持活动的参与性与多样性,强化活动的特征。
交通性道路是以车行尺寸和速度为原则的空间,它也町以展示城市的特色,如高架快速干道可眺望全市及自然景观,市内交通性道路可展示沿途各区域不同的城市意象。设计中道路两侧在市中心高密度区宜以连续的立面塑造整体的街道空间,低密度或开放空间宜以绿化种植强调个性,形成对比。当前城市中的步行系统越来越成为展示城市生气和活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创造出丰富的充满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而且也能创造出欣欣向荣的商业氛围。对这一空间处理的关键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类型的选择和细部的处理。
2.2高度控制系统。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高度控制系统包括建筑物体量与城市尺度的关系及高层建筑的分布和高度控制。城市高度控制系统是从城市整体的空间架构与历史自然资源、方向指认、结构管理等因素出发制定的理想的建筑物高度分布状况,以天空为背景的一副或一组建筑物以及其他物体的轮廓或剪影形式的天际线,是城市生活事实的物质反映。一个城市中独特的天际线及建筑物的高度,不仅合乎审美上的需要,同时对于一个城市与市民之间所形成的方向感与认同感等心里上的褒义颇为重要,它能使人在心中留下对城市产生的强烈印象。
城市的功能及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可以从城市建筑群的高度及体量的纹理中表露出来,如体量高大的建筑群及整齐的街道是高密度新区的意象;而有机的街道系统及有时间痕迹的细碎体量是旧市区的特征。在规划设计中一般应强化旧城区的现有纹理、街道组织及建筑物体量关系,保持现有高度发展模式,避免大体量或不适宜的高层建筑及无限度的拓宽道路。
3、城市规划单体系统设计
3.1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景观物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欣赏建筑美为主的城市硬质景观和以植物等自然景物为主的=跋市软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不仅能美化城市,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将硬质的景观进行“软化”、“绿化”,如对城市建筑物表皮进行改造,通过建筑立面绿化、屋顶绿化、桥梁设施绿化等措施来提高绿化率。
3.2城市平面绿地设计。不同地域的城市绿化应有自己的特色,通过绿化来彰显城市个性,重视建群种的筛选、引种,以使城市绿化更接近自然,保持其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体现城市特色。具体可从广植乔木、巧植灌木、普植花卉、草坪这三个方面来完成
3.3城市水系统设计。水体系统不仅能美化市容,还具有生态调节作用。在滨水区开发中应保护其自然格局的完整性,还应保护水体不受污染。滨水绿化应多采用自然化设计,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还可设粥可岸绿色通道,打造城市慢速交通系统,创造宜人的开放空间。
3.4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广场设计。广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应针对城市的气候条件,提高广场的舒适性,降低广场的能源消耗,改善广场周围的微气候。在炎热地区的广场,可增强周围建筑界面围合度,以减少广场的夏季太阳辐射。广场设施的材料、色彩和布局也要根据具体城市的气候来选定。广场的地面铺装应从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来提高其低反射率、渗水性等相关的物理性能。
四、城市规划的发展展望
(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实施;环境理念在设计过程中的全方位渗透;非建设用地保护的强化;城市建设生态循环评价的重视。
(2)人性化与多元化服务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社会设施的人性化与多元化建设;一体化服务与个性化交通并存;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弱势群体的保护。
(3)个性与共性的协调。主要表现为:特殊性与共通性的重视以及交流与借鉴的强调。
(4)城乡统筹规划与区域协同的强化。主要表现为:集中与分散布局的两极化;对城乡融合的重视;区域交流与协同的发展。
(5)社会资本建设的重视。社会资本的建设是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为:公平性;长期性与效率性;公共投资管理的完善;多渠道融资的促进。社会资本的使用、建设和维护管理,以及社会资本的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将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
(6)规划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实践研究手法和对话说明型手法的重视。
五、结语
城市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到局部与全局。同时我们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以更加前瞻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来思考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用更加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手段谋划城市的蓝图,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最终实现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城市社区性质范文
关键词:社区;问题;对策;公共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十分重视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致力于解决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社区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作为一种城市管理单元。目前我国制订了较为明确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为城市居民安全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成为社区安全、社会安定、生产安全的基本保障。本文首先即将对城市社区安全管理进行概述,分析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便广大城市社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参考。
一、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大致分为两部分,即社区安全和城市管理。社区安全建设直接体现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社区的安全保障建设的提高可以完善城市管理功能。社区安全的概念基本可以理解为社会机构与各类组织之间的联结纽带,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大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内的各项事业可由社区安全管理作为基本保障,进而建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保障体制。城市管理是在保障社区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整个社区的平衡发展。城市管理的范围基本包括大众的工作场所、日常娱乐、运动场所、学校、医院、商业圈等城市基本单元。城市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社会的暴力伤害、职业伤害、日常伤害以及有效处理各种突发意外。因此,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
二、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在社会管理过程中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居民提供多样,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进程研究,可以看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功能也就更为复杂,而经济发展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潜在的危机。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安全也面临更大挑战。加强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能够从社会治安、居住环境、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加强社会管理的多样,因此城市管理应当充分重视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明确认识到社区安全管理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城市发展的角度,对社区安全保障功能进行探究。
三、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中时期,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因此会导致城市内部的发展失衡,整体协调性有待加强。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基本包括:重视程度不足、人员素质不强、管理方法不合理等。
1.重视程度不足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社区安全体系还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强,因此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在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智利存在诸多问题,城市、政府、社区之间的在互动机制上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良好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是社会安全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但目前我国对于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管理不够重视,在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中,社区治理、专业治理、自治治理、三者之间都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去进行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而不是做到真正的重视社区治理的中体效能,极大的减弱了社区安全的保障性。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将城市构建的具体框架、街道、社区之间关系进行明确定位。进而从自治治理、专业治理、社区治理三个方面制定明确的管理体制方案。因此,加大对于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2.人员素质不强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人员素质不强,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培训体系较为薄弱。据调查,我国对社会群众进行国民消防安全素质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社会群众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缺乏安全意识以及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这种情况直接体现出我国对于国民的消防安全教育方面的重视不够,因此,导致我国人员素质不强。我国在国民的安全教育的培训方面的制度,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国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国民普遍存在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公共安全保障素质能力较低,社会安全的保障性存在较大隐患。当前我国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忧患意识,导致面对安全危害时不具备应急处置能力,极大降低了日常生活的安全性,缺乏城市社区公共安全基础保障。因此,加强我国国民整体的安全意识以及消防安全常识显得尤为重要,进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社区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增强城市以及群众抵御各种灾害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管理方法不合理
我国在社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方法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尽完善,其主要体现在社区治理的规章制度不够明确。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而社区中又由区、街、居三级组织机构构成。做到有效的社区治理需要做到发挥其综合能力,然而管理方法不合理是导致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制定明确制度程序与运行机制,协调组织各成员之间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与服务之间的界限不够明确,另一方面,社区组织的行为没有形成有效的规范形象,导致部分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工作质量和自身行为规范的监督与制约力度不够。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社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解决管理方法不合理这一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
四、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对策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管理对策基本包括:加强重视程度、强化人员素质、完善管理方法等三个方面。
1.加强重视程度
针对我国对于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重视程度。完善社区安全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进一步完善城市、政府、社区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对城市构建的具体框架、街道、社区之间关系进行明确定位,加大对于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
2.强化人员素质
强化人员素质主要体现在强化公共安全教育的培训体系,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以及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减少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国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差距。提高国民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公共安全保障素质能力,减少社会安全的保障性存在的隐患。强化城市社区公共安全基础保障,进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社区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增强城市以及群众抵御各种灾害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完善管理方法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社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解决管理方法不合理这一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制定明确制度程序与运行机制,协调组织各成员之间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