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变更管理规程精选(九篇)

2024-03-04 09: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变更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造价控制

0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取得最大经济收益的关键[1][2]。为了保障履行合同的权力、责任、义务,规范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控制施工成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建立合同管理机构与制度,做好施工合同交底

现在很多施工企业设立了专门的法律顾问室来管理合同的谈判、签署、修改、履约监控、存档和保管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这样的一个专门部门。由于施工过程的长期、复杂,投资大风险高,施工合同管理是非常专业化且要求相当高的一种工作,必须要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来完成,而不应兼任,甚至是临时管理。目前,建筑企业中集团性大型施工企业较多,对于他们来说,应建立二级管理制度。集团性的大型施工企业常以集团管理为主,统一对外承接项目或交由属下的施工企业负责具体的施工。由于集团和其属下的施工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故两者之间虽有投资管理关系,但在法律上又相互独立。施工企业在经营上有各自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对于这种集团型施工企业的管理应当设置二级双重合同管理制度,即在集团和其子公司中分别设立各自的合同管理机构,工作相对独立,但又应当及时联络,形成统分灵活的管理模式。

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活动及其运行过程的行为规范,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合同管理的关键所在。施工企业只有拥有一套完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以供合同管理机构和人员在工作中参照执行,才能将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完善的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应当包括:施工企业合同内部会签制度、审查批准制度、印章制度、检查和奖励制度、合同管理目标制度以及合同管理质量责任制度。

在建立合同管理机构与制度的基础上,应应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程小组负责任进行合同交底,组织大家学习合同文件和合同总体分析结果,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解释和说明,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各种规定、管理程序,了解施工企业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等。使大家都树立全局经济中,必须把“按图施工”转变到“按合同施工”,特别是在工程中使用非标准合同文本或本项目组不熟悉的合同文本时,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进行合同交底时,应首先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程小组或分包商。落实的合同和合同分析文件有:合同事件表(任务单,分包合同);施工图纸;设备安装图纸;详细的施工说明等。重点对如下几项进行技术、法律的解释和说明:工程的质量、技术要求和实施中的注意点;工期要求;消耗标准;相关事件之间的关系;各工程小组(分包商)责任界限的划分;完不成责任的影响和法律后果等。同时加强合同实施前和其他相关方面(业主、监理工程师、分包商)的沟通,召开协调会议,落实各种安排,强调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常性的检查、监督,最后,通过相应经济手段来保证合同责任的完成。

2规范处理合同中施工条件、地质条件改变和施工方案的改变

合同中提供的施工条件及地质资料,是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确定投标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确定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3]。由于设计阶段的不同、设计深度不同、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工程实施阶段合同中提供的施工条件及地质资料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工程实施阶段,正确区别和处理施工条件、地质条件变化及其导致的施工方案改变,按照合同规定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处理,是合同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正确区分变化和改变的性质,是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的组成部分。

合同中规定应提供施工企业的施工条件,业主没有按合同规定提供,地质资料由于设计阶段和设计深度不同引起的变化或设计方案的重大变更,属于业主责任,由此引起施工企业施工方案改变和增加的费用,应由业主承担[4]。例如:业主没有按合同规定时间或规模提供施工用地、施工道路、施工供电等,地质资料中提供的土石类别、断层范围发生变化等。当然,由于施工企业的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改变、施工方法不当增加的工程投资、完善合同中施工方案不足或改变合同中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施工企业原因延误的赶工方案等增加的费用,应由施工企业承担。例如:施工企业施工场地布置超出了合同中规定的征地范围、建筑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总价承包的场内施工道路、施工供电方案的改变等。在正确区分这些变化和改变的同时,各方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去履行,属于业主的原因引起的,就应按照变更或索赔给予施工企业补偿;属于施工企业原因引起的或应由施工企业承担的,就应由施工企业承担。不能把施工企业合同中规定的施工方案或工艺流程改变作为合同外项目。如果业主随意改变合同中提供的条件,或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合同中的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可按照合同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诉或索赔。

3规范工程变更和索赔

工程变更和索赔是建筑工程实施阶段不可避免的,也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工作。如何规范工程变更和索赔,不仅是维护合同各方的权益,同时也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建成的关键。所以,在工程实施阶段应规范工程变更和索赔。

3.1正确区分工程变更和索赔的性质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出工程变更的单位可能是设计、业主、工程师、施工企业。所以应根据合同商务条款和技术条款的规定,正确区分是增加费用的变更还是不增加费用的变更。如:由于施工企业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改变,合同中规定的由施工企业自行设计的总价承包项目的结构尺寸改变,合同单价中已包括的内容的改变,合同中隐含的工作内容的改变等属于不需要增加费用的变更。设计、业主、工程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将来运行管理,对于永久工程数量、质量、其他特征、结构尺寸、工作内容的变更,属于增加费用的变更。施工企业提出的变更应按合同规定正确区分,属于增加费用的变更应按合同规定去处理。施工企业由于投标报价中永久工程项目的单价偏低或不当提出的变更,设计、业主、工程师单位不应采纳这种变更。

工程索赔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地质变化、业主的违约等给施工企业造成损失的施工企业索赔,也可能是施工企业的违约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业主索赔。施工企业索赔包括工期索赔、费用索赔等。所以,处理工程索赔应正确区分索赔的性质,根据合同索赔条款,结合索赔事件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地去处理。

3.2规范工程变更和索赔的程序合理管理的各项工作需要按程序进行管理。价款支付、各类文件的报批、项目经理的变更需要按程序进行,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更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去执行,不能有随意性。应规范工程变更的提出、变更的批准、变更的实施、变更价款的支付和索赔事件的发生、索赔提出、索赔报告的报送、索赔费用的批准及支付的程序[5]。总之,工程变更和索赔费用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应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在正确区分工程变更和索赔性质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地处理。

4规范合同中各方关系

业主、工程师、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是相互联系、相互约束的三方,如何公平、公正处理三方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工程能否按期建成,工程质量能否保证,并将直接影响工程投资。所以,规范合同中各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4.1规范各方的权力、责任、义务关系各方的权力、责任、义务关系,在合同的商务条款和技术条款中均有明确规定。在工程建设中规范处理各方的权力、责任、义务的前提是:业主、工程师、施工企业三者之间是平等的。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够正确处理三方的权力、责任、义务之间的关系。如果在工程建设中不能按照合同规定的各方权力、责任、义务去执行,合同将无法执行,必将造成权责不明,工程的工期、质量、投资无法控制。

4.2规范各方的工作程序关系按程序进行合同管理,是合同中规定的,也是工程建设需要的。按程序进行各方的工作,实质上就是各方在履行各自的权力、责任和义务。所以,在工程建设中规范各方的工作程序是保证合同履行的重要因素。按合同规定应该按程序报批各类文件,需报批的项目应报批后才能实施;工程建设中重大问题的处理和重大变更施工企业报送工程师审查后应由业主批准后才能实施;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通知单应由工程师审查后加盖工程师审查印章,才能发送施工企业进行实施等。

4.3正确处理三方的利益关系在处理三方利益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合理,应遵循的依据是合同。三方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去履行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当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当事人一方应当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经济损失,保证合同顺利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三方的利益关系。

5规范争端解决方式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虽然对各方的权力、责任、义务、质量、计价、变更、索赔和风险等已作了明确规定,由于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理解的不同,在处理涉及各方经济利益的问题时可能会产生争端。争端解决方式是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如何规范争端解决方式,首先依据合同规定,正确理解合同条款的内容,查明争端产生的原因;其次由争端的双方确定争端解决方式,按照双方达成的解决方式进行处理。争端解决首选方式应为协商。因为协商既节省费用和时间,又有利于双方合作关系的发展,保证合同顺利执行。其次是调解,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才能采用仲裁和诉讼的方式。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根据合同的规定或双方达成的协议去解决争端,维护各方的权益,保证合同的执行。

6结语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制度的改变和完善,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和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要规范化。只有规范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严格履行合同中规定的权力、责任、义务,公平、公正、合理地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工程建设才能按期、保质、保量建成,造价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陈文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施工合同管理的几点体会[J].陕西建筑.2006(12).

[2]宋子东.施工合同经济问题的原因浅析与防范[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4)

[3]李维红.谈施工合同的编制及风险控制[J].山西建筑.2008(8).

第2篇:变更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边坡治理 动态设计法 信忽施工法 变更设计 管理

重庆是座山城,工程建设中有大里的边坡需要治理。重庆市建委对边坡工程历来都十分重视,对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监理、施工以及招投标等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从执行情况看,反映良好,对提高边坡工程质f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目前边坡工程普遍采用“动态设计法、信息施工法,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以强制性条文的方式执行,与一般建设工程的工作程序有很大的区别。其中设计的主要依据—地质结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都需要在施工监测和试验中加以验证、调整,其显著特点是:由于地质环境复杂性,工程勘察、边坡试验提供的设计参数不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工程地质实际情况,只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来加以验证、调整,从而修正治理方案。不可避免地产生勘察、设计、施工组织和工艺变更。这要求参建各方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保证边坡工程的质t、进度和安全。实践证明,它是最切合边坡工程实际的勘察设计、施工方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建设部还是重庆市目前都没有针对‘,动态设计法、信息施工法,的明确规定。一旦出现变更情况,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依据不充分,责任不清,而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也无章可循。

    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业主、勘察、设计与施工单位各方为质里事故资任相互推语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变更设计是由于地质环境变化造成的,非勘察设计的资任。变更设计后一般要突破原概算,产生包括工程投资、勘察、设计、审查等费用由谁支付,以及支付的程序等问题。因此需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各方的责任,协调参建各方责、权、利,是重庆市建委鱼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虽然重庆市绝大多数勘察设计单位都积极配合施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但经常是变更勘察设计文件交付业主后,业主不知道这些变更需要哪一级审查,特别是边坡工程,变更设计较频繁,如果无论大小都交与建委审查,既不合适也不必要;一律由原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对于涉及安全、规划等问题的重大变更,原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似乎也不合适。因此应结合重庆市边坡工程的特点,制定“边坡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明确边坡工程治理过程中变更设计的种类、审批程序。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争,对如何加强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设计管理,规范、协调各参建单位的行为,确保边坡工程质f}提出一点浅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目前国内有关工程变更设计方面有系统文件的,有铁道部的《铁路基本建设变更设计管理办法),交通部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地方有常州市建设局的(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管理暂行办法》。前两个文件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专业性强,不能完全适应重庆市的建筑边坡工程行业管理。常州市建设局的(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管理暂行办法》与重庆市的边坡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具有可比性。建设部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00.9.25)第28条,(建设工程监理规范)(6B50319-2000 2001.5.1)第6.2.1条对原则性的问题作了相关规定,应当作为f庆市编制有关文件的依据;(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2000.3.31)第28条和第30条可以作为参考。

  重庆市的边坡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应当涵盖以下内容:

    (1)勘察设计、施工变更分类:一般分为重大变更、较大变更和一般变更。

    (2)审批权限:明确各类变更的审批权限。建议对于涉及规划、方案、投资和控制性结构有重大影响的变更,属于重大变更,应由业主报原审批部门审批;对较大变更,建议由原施工图审变单位审查并报建委备案后实施;一般变更由建设单位负资组织审查后实施。

    (3)变更的工作程序:问题的提出—确认—勘察设计变更—报批(报审)—变更实施。一般根据施工反馈的信息,由施工单位、业主或试验单位提出问题(变更原因)、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惫后交业主,由业主委托变更单位完成变更设计。变更设计原则上由原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完成,经原工程设计单位书面同惫,建设单位也可以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文件。出具变更文件的单位对修改的设计文件承担相应资任。变更设计文件送交业主,业主根据变更的类型,组织有关部门对变更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根据审变惫见修改变更设计,施工单位实施变更。常州市的(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管理暂行办法》值得很好借鉴。

    (4)变更的资任:应执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00.9.25)第28条的有关规定。勘察、设计文件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合同约定的质t要求的以及由于勘察设计方案原因造成的变更,应当由原勘察、设计单位进行补充、修改,费用应有原勘察设计单位负资,造成工程质问题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赔偿经济损失;如果是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有关施工规范、设计要求的规定造成的变更,应由施工单位承担;监理单位违反(建设工程监理规范》(6850319-20002001.5.1)造成的变更,由监理单位承担;除以上原因,由于地质、环境、规划等原因或业主要求的变更应由业主负资。

第3篇:变更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计量支付;变更;管理

众所周知,计量支付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同时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所谓工程计量支付,是指按合同文件规定的方法对承包人符合要求的已完工程的实际数量进行测量、计算、核查、确认并支付款项的过程;工程变更,指的在施工中由某种原因引起的需要对原工程设计做出局部调整或修改的事项。凡对合同文件、设计图纸、涉及的各种工程的形式、位置、尺寸、数量、质量及标准进行修改或改变,都称之为工程变更。

1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内涵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是监理方、施工方和业主方权利和义务的突出体现。根据计量数据的处理情况,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的全面把握,并及时掌握支付、违约和计量情况。一旦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其单价、投资额也会发生改变,如果工程变更前后的清单中有类似单价的,则根据已有的单价作为依据进行计价;如果在工程变更之后,工序发生变化或一些新材料的单价无法在现有价格明细上找出,则需要工程师根据市场情况对新材料的单价进行确定,结合投标文件相关条款重新组价,新单价须由承包人、监理单位及业主方商议之后决定。

2公路工程计量与变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明确而可行的工程计量与变更管理办法

工程的变更与计量工作要求承包人必须以相关的变更标准程序和变更管理办法为依据,变更工程的申报必须由业主、设计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整个计量和变更工作的进行如果没有管理办法作为支撑根本不可能高效地完成。

2.2计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达标

计量管理人员是工程计量与变更的直接负责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整个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若计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达标,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效果就差。公路工程计量与变更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管理者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现状看,许多计量管理人员在综合素质上都不合格,一些计量管理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在专业知识上较为欠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一些计量管理人员虽然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在知识应用上缺乏实践,理论与实际难以有效结合。

3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对策

3.1计量支付管理

3.1.1计量方式的管理

采用监理工程师和承包人共同计量的方式开展计量工作,有利于在现场解决分歧,减少争议,保证计量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简化程序,节约时间。

3.1.2计量资料的管理

计量必须准确、真实、合法和及时。计量结果是正确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规则得出的,没有错计、漏计的情况,对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的工程内容按规定程序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合法进行计量。按照承包人申请—监理工程师审核—业主代表审批支付的程序开展计量支付工作。

3.1.3计量台账的管理

开展计量工作前,需认真审核工程图纸数量并建立清单数量复核表,建立原设计工程数量台账明细表及计量台账。计量工程量应控制在清单工程数量内,超出工程量部分,必须有完备的变更申报、批准手续。做好计量动态台账,按照合同规定,根据现场详细变动事实,客观公正的计算所发生的费用。

3.2变更管理

3.2.1提高对工程设计的重视度,尽量减少工程变更数量

工程设计调整、修改是工程变更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就必须尽量减少变更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在工程设计工作开展之前,应做好实地勘察工作,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情况,并以此作为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3.2.2做好施工现场的变更管理工作

公路工程的变更一般都是在施工现场发生的,因此,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变更管理工作,按照先批准、后变更;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管理工程变更;同时,将变更增加的工程数量纳入中间计量支付,项目施工有了资金保障,工程质量、进度才能得到保证。

4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施工成本管理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在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丹.浅谈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的管理[J].四川水泥,2017,(2):162.

第4篇:变更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造价管理;工程变更;审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as influence architecture of project investment control in the key problem, engineering change in the cost management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In order to reduce project cost control to change on the influence, the enterprise should be regulated engineering design chang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method, strengthen engineering change cost management, the enterprise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all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Keywords: cost management; Engineering change; Examination management

0引言

工程变更广义上是指对已经正式投产的产品所构成的零件进行的构造、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变更。建筑行业上的工程变更是指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修改而引起的合同变更,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同时包括因地质原因引起的设计更改、根据实际情况引起的结构物尺寸、标高的更改等。工程变更必须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工程变更令为有效依据,否则被视为无效,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是影响建筑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问题,对造价控制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工程变更绝大部分是由工程设计的变更造成的,发包方和承包方均可对原设计提出变更,这种变更需要相关部门重新审查批准。还有一种变更是在履行合同中,发包人要求变更工程质量标准及发生其他实质性变更,这种变更由双方协商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工程在设计方面的变更,因为设计变更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确实有对设计进行变更的必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

1工程变更程序的审查和管理

1.1 工程变更的程序

由于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变更可能是发包人要求对原设计进行变更,也可能是承包人要求对原设计进行变更。施工过程中,如果是发包人主动要求变更原工程设计,应至少在变更前14天向承包人发出书面形式的变更通知。对于发包人主动提出的变更通知,承包人没有权利拒绝,这是合同赋予发包人的一项权利。如果工程变更超过当初批准的建设规模或者原设计标准时,须经原规划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设计单位必须提供相应的图纸说明具体的更变情况。正常施工情况下,承包人不得随意对工程设计提出变更,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但是若承包人提出涉及更改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方案的合理化建议,在经工程师同意后可以进行工程变更,若更改涉及对原材料、施工设备的更换,也要经相关工程师批准。工程师同意变更后,到原规划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重新审查批准,并由原设计单位提供相应的设计变更图纸以说明具体的变更情况。

1.2 审查和管理

工程变更的初步审查是由监理工程师执行的,监理工程师具有审核工程变更的权力,但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享有和行使这种权力。FIDIC条款规定,如果监理工程师的道德素质或业务素质不符合相关标准,或者监理模式改变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专用条款对监理工程师的审核权力进行进行限制,也可以通过业主的审查和监督来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在对变更工程申请的审查过程中,应确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遵循保证质量、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加快进度的原则来实施。当上述原则在实施中存在着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时,为了避免发生滥用权力的现象,应评审和研究变更工程的可行性,并贯彻互相监督和分级审批的审查原则。在变更工程的造价管理中,监理工程师应贯彻合理定价基本原则,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变更工程的结算公平合理,也要有合同依据,使其能够客观地反映工程施工成本以及供求、竞争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而且原则上也要将工程的总造价应控制在投资估算的范围之内。

1.3 审查管理工程变更时应遵循的原则

在处理工程变更时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3.1必须明确工程设计文件,未经批准不得任意进行工程变更,这样才能加强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严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如果确实有变更的需要,要严格遵循各有关规定根据工程变更分级按程序上报审批。

1.3.2 对于工程设计变更,首先由施工驻地监理人员严格审查,根据工程现场资料和实际数据确定所提工程变更理由的充分性与变更的必要性,准确、合理地做好工程变更的计量、核实与估价,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并按规定程序正确受理。各级工程变更设计的管理与审批必须以工程变更必要和确定性、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合法性、节约工程成本、有利工程进展、兼顾建设各方利益、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等为基本原则。此外,在工程设计变更过程中,各部门不得相互作弊串通,更不得通过回扣、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工程变更设计的批准,在工程变更设计中的杜绝一切腐败行为的发生。

1.3.3 提出工程变更申请时,必须随附完整的变更申请报告、原始报告、变更理由、工程设计变更图纸、工程变更造价报告书等工程资料。此外,工程变更项目应一次性完成,对于同一工程不得将其分解成多项小额工程变更设计上报审批。

1.3.4 工程变更的申请应在尽量避免拖延施工进度的基础上进行,为避免影响工程进度,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工程变更的审批应在7~15天内给予批复。工程变更设计经审查批准后,由监理工程师根据批复下达工程变更令,承包人根据监理工程师的工程变更令及时下发变更设计文件并准予施工,而且要根据相关规定对工程费用增加或减少。

2如何处理工程变更对造价控制造成的影响

工程变更通过审核批准并准备实施后,承包单位应按施工合同文件规定的程序在14天内提交变更工程造价报告,造价工程师按照标书合同中有关规定审批,变更价款确定后作为结算依据。在工程变更确定后14天内,承包人若不向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设计变更对同价款的无影响。工程师收到变更工程价款报告之日起7天内,对报告予以确认。工程师不确认但并无正当理由时,自变更价款报告送达之日起14天后变更工程价款报告自行生效。在对造价报告审查过程中有以下三方面需要注意:

2.1 理清发包方和承包方各自的责任,对各自的费用应分别计算

由于承包方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变更费用应由施工单位自负,发包方可以不予处理,与正常程序相同,但监理工程师应注明原因,若对质量、工期、投资效益造成影响,发包方可以对承包方进行索赔;如果变更费用是由设计部门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应及时采取的补救措施,由监理单位协助业主与设计单位协商是否索赔。对于承包人自身原因导致的工程变更,承包人无权要求追加合同价款。工程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则按有关规定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办理。此外,由发包人对原设计提出变更申请或者承包人申请且经工程师同意的设计变更,如果导致合同价款的增减或对承包人造成经济损失,这种情况下发包人应承担相关责任,由此延误的工期也理应相应顺延。

2.2 工程变更应视为原施工图纸的一部分内容

变更所产生费用的计算方法应与变更前的计算方法保持一致,如果合同内容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合同价款,如果合同中内容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此价格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倘若合同内容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承包人应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并根据合同手段按当地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此外,如果由于工程变更导致造价费用降低,也应按程序办理费用削减,施工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否则由监理单位督促其执行或直接发出削减费用估算单强制执行。

2.3 工程变更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认证,并签发工程变更令

凡是没有经过总监理工程师认证并签发的工程变更一律无效;若经过总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事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补办工程变更手续。此外,合理化建议的采纳、提成、奖励另按有关规定办理。

3结束语

工程变更是影响建筑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因素,作为造价变化的主要根源,工程变更对造价控制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也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减小工程变更对造价控制的影响,达到主动控制造价目的,应该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项目的造价动态信息,加强对造价控制的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一个方面,工程造价控制能够它反映出企业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它并不是孤立的。只有建立科学及完善的管理体制,形成互相约束的机制,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对造价控制的管理水平,规范对工程变更的审查管理,防止人为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工程规模、逃避监督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真正达到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兴华.浅析工程变更对工程投资控制的影响及评估办法[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9,(5):17―19.

[2] 杨启龙. 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投资控制[J].陕西建筑,2006,(10):49―52.

第5篇:变更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 药品检验;质量管理;变更控制

[中图分类号] R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9(a)-0165-05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chang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usage of systematic change control methods in drug control institute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reduce the quality risk, and ensure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ange control system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 Drug Control, studied the typical ca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ange control in the laboratory test busines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upgrade project, analyzed the key points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hange control procedure and the practical change control operation methods,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drug control institutes to carry out the change control management.

[Key words] Drug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Change control

对于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以下简称“药检实验室”),当外部要求发生变化,抑或是为满足实验室持续改进的要求时,管理体系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通常情况下,变更的目的都是为了要不断完善、改进管理体系及推进检验业务,是一种主动的预先计划的改变。所谓变更控制,目的并不在于控制变更的发生,而是要充分评估预先计划的改变可能会对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业务工作的开展产生的影响和质量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这些变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在受控的条件下进行[1]。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就明确要求药品质控实验室应在其管理体系中建立书面形式的变更控制管理程序及记录。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作为部级药品生物制品法定检验机构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多年来致力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并积极向国际先进机构的管理水平看齐,于2012年通过了WHO化学药品检验实验室预认证[2-5]。为满足WHO预认证评估标准的要求,中检院参照WHO《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建立了变更控制工作程序并应用实施。本研究在总结中检院变更控制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变更控制应用的典型案例,对变更控制程序的编制要点和变更控制实施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阐释,为药检实验室开展变更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1 变更控制程序的建立

对于我国的药检实验室,变更控制管理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但在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已普遍实施。因此,中检院在建立变更控制系统时,不仅参照了WHO的相关要求,也分析借鉴了国内外先进GMP中有关变更控制的规定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实验室实施变更控制的具体方法,并且邀请了国际先进药品质控机构(如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等)的专家来进行药品质控实验室变更控制方面的专题培训,最终较为清晰地梳理出了变更控制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包括实施变更控制的目的和覆盖范围、变更分级、工作职责与流程以及应形成的工作记录等,继而编制形成变更控制工作程序[6-7]。

1.1 变更控制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建立变更控制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对任何可能对管理体系运行和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所发生的变动实施有效控制,从而降低变更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保证管理体系的平稳运行、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检验流程的合法合规。其覆盖的范围主要包括:人(包括人员和/或组织机构)、机(包括设施、设备、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料(检验所用的试剂、耗材、物料等)、法(技术标准和/或方法及管理工作方法等)、环(环境、场所等)等质量体系要素的调整变化[8]。

1.2 变更的分级

变更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势必产生一定的管理成本。中检院在建立变更控制系统时参考了GMP中要求生产企业将变更分级管理的要求,根据变更的性质、可能影响的范围和潜在的风险程度将变更进行分级为一般变更和重大变更,针对不同级别的变更采用繁简不同的变更控制流程和操作方法,这样的做法既能够确保变更控制的实施效果,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一般变更是指对管理体系运行和检验工作质量有一定潜在影响、涉及范围较小、变更发起部门自身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且采取一定措施能够排除风险的变更;重大变更指对管理体系运行和检验工作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涉及范围广、可能存在质量风险较大且难以完全认清或预知,而变更发起部门难以独立协调采取控制措施的变更[9-10]。

1.3 变更控制的职责与流程

变更控制的基本流程包括变更申请、变更受理、变更评估、变更方案的实施和效果评价、变更通告、变更正式实施、变更结果跟踪确认、变更记录归档等环节。但对于一般变更和重大变更,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和处理方法有所不同[11]。

1.3.1 一般变更的控制 对于一般变更,如实验室普通工作人员岗位的调整、小型非关键设备的变更、个别试剂/耗材批号或供应商的更换、个别检验检测标准/方法的改变等,药检实验室在以《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中,为了规避质量风险,实际上已经对此类变化的控制做出了相关规定[12-13]。例如:在人员管理程序中要求人员岗位调整时应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工作交接并针对岗位变化情况进行公示;在仪器设备管理程序中要求对设备的采购进行论证、招标,对新购和/或维修后的设备进行性能确认;在耗材及试剂管理程序中要求对新供应商进行合格评价,对新换批试剂进行适当的验收验证;在检验方法管理程序中对要求对新检验方法和/或变更后的方法进行方法验证或确认,需要时制订或修订相关的实验作业指导书;在文件控制程序中对于外来文件和内部制订文件的变更管理也有一系列详细的规定。因此,在处理一般性变更时,由变更发起部门的变更责任人提出变更申请,参照相关程序文件要求制订变更实施方案(在制订变更实施方案时,还要特别关注变更事项的宣贯培训、告知以及配套文件制修订方面的需要);变更发起部门负责人受理变更申请,对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同时审核变更实施方案,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变更申请批准后,变更责任人建立变更登记,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并收集整理相关记录和证明材料,完成后提交部门负责人对方案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部门负责人对所有变更控制方案实施的证明文件进行核对,确认符合要求时批准变更的正式实施;变更实施后,变更发起部门负责人应对变更执行结果进行跟踪确认和评价,至此变更完成。

在一般变更的控制流程中,虽然并未要求质量管理部门承担受理、评估等职责,但为保证变更控制程序规范且有效执行,也为了便于对整个实验室所有变更的统筹分析与管理,要求相关部门每季度末将所建立的“变更登记台账”提交质量管理部门备案,并将所收集的各项变更控制记录交由质量管理部门统一归档保存。一份完整的变更控制记录应包括变更申请审批表(包括附加说明材料,如可行性分析报告、详细变更实施工作计划、评估报告等)和变更实施方案执行的相关证明性材料(如实验原始数据、验证/确认报告、分析报告、相关文件、培训记录、会议资料等)。图1和图2分别为变更申请审批表和变更登记台账的模板以供参考。另外,在实验室的定期内审和日常监督工作中,各部门对于变更的管理情况也应纳入审核检查范围。

1.3.2 重大变更的控制 在药检实验室发生的重大变更,诸如组织机构调整、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实验室主要试剂/耗材供应商的更换、药典换版、实验室搬迁等,变更可能带来的质量风险高、影响面广、涉及到的部门多,因此建议由质量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变更控制的实施。对于重大变更,由变更发起部门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交变更申请;质量管理部门在受理变更申请时,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变更的必要性和变更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必要时报告实验室领导层统筹决策;在对变更进行评估时,各相关部门应对变更内容和控制方案等达成共识并形成评估意见,变更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实验室分管领导)根据评估意见审批变更申请;批准的变更,质量管理部门告知变更申请部门及变更涉及的所有部门,各部门按照制订好的变更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并对各项任务的实施进行监测并记录;方案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要对变更控制任务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变更方案中所有任务完成后,质量管理部门对方案有效实施的所有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符合要求时,由变更管理负责人批准变更的正式实施并由质量管理部门及时通知变更申请部门;变更实施后,质量管理部门要采取适当措施对变更效果进行跟踪确认并形成记录,评价认为变更实施效果良好时闭合全部变更控制流程。实验室重大变更由质量管理部门建立变更台账登记并收集整理变更控制记录档案。

由于重大变更的控制工作往往需要实验室内多个部门配合完成,在变更方案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证管理体系内部的信息通畅,对方案实施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变更涉及的各相关部门进行告知,使得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接口和联动运行[14-19]。

变更控制实例分析,随着检定业务范围的扩展和实验室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中检院原有的办公自动化检定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已逐渐难以满足检定业务高效运行和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需要,对检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势在必行。而检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院内所有业务部门,其变更对于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转、业务数据及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管理体系合规等方面都可能造成影响。中检院将此项目列为重大变更,应用系统化的变更控制手段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管理,以保证旧系统到新系统的平稳过渡。下面就以此项变更为例,详细介绍重大变更的控制过程和工作方法。

2.1 变更的立项申请及受理评估

检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项目由中检院信息中心提出变更申请,申请材料中对当前系统使用状况、新系统目标使用状况、变更的必要性等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初步的变更实施方案,内容涵盖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变更涉及的相关部门,变更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点和控制方法以及计划完成的时间等。质量管理处在受理该变更后,将变更申请提交至院管理层,在院领导层工作会议上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变更申请内容进行了论证评估并通过了变更立项申请,确定了分管院领导为变更管理负责人。

2.2 变更控制工作计划的制订

正式立项后,质量管理处组织信息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细化的变更控制工作计划。根据变更实施方案,信息系统改版升级的实施过程包括服务商比选与服务合同的签订系统需求确立系统设计开发系统与安装模拟运行与功能测试系统上线试运行系统正式运行与验收等一系列关键环节,针对各环节实施和项目推进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都应提前部署好控制措施,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工作联系人,并设定各项任务完成的进度要求。变更控制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在服务商比选与合同签订环节,要求信息中心按照中检院内部制订的《软件系统开发管理程序》规定执行,在挑选系统开发服务商时,要特别考虑服务商后续提供长期维护服务和拓展实现更多业务功能的能力;合同签订后,要求信息中心与服务商首先建立项目的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的管理、协调、执行人员及其职责与权限,避免项目管理混乱。

在系统需求确立阶段,要求信息中心会同系统开发方对系统涉及的所有部门开展全面的需求调研,各使用部门配合调研,经多方论证后确定,以免出现系统功能与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如在调研阶段发现现有业务流程不合理的情况,信息中心协调有关使用部门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整和优化,同时也要启动对所涉及的管理体系文件,如检验工作程序、检验报告制作规程等的配套修订;需求调研完成后,信息中心与服务商应配合制订出详细的系统需求说明。

在系统设计开发阶段,服务商根据需求拟定设计方案,信息中心对服务商的设计方案进行确认,协调使用部门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设计方案通过后服务商开始建立系统,信息中心对研发过程进行监督,必要时对阶段性成果进行确认;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硬件需求由设备管理处配合保障。

在系统与安装阶段,信息中心应协调部署安装工作,组织服务商和使用部门进行安装测试;向系统中录入已有的静态数据时,信息中心要组织开展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验证;系统安装过程中发现的硬件需求,由设备管理处配合保障。

在系统的模拟运行与功能测试阶段,由于系统各项功能繁多,要求信息中心组织服务商事先制订详细的测试计划,在测试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要求;在开展模拟运行和功能测试前,要求信息中心组织开展针对测试人员的必要培训;在测试阶段,如发现系统功能需要调整,信息中心监督服务商按照反馈要求逐一进行修改优化后重新测试;系统模拟运行的测试结果应经使用部门、信息中心和服务商三方确认,最终形成完整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经分管院领导批准后才能开始上线试运行。

系统上线试运行前,信息中心应协调相关部门完成配套管理体系文件的最终修订,制订新系统使用管理的操作规范等必要工作指导性文件,开展针对院内所有使用部门相关人员的专题培训,确认培训效果后启动试运行;系统试运行过程中保留旧系统的操作功能,以免出现新系统故障导致业务工作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试运行要建立运行效果反馈机制,信息中心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协调服务商处理问题,处理结果需经使用部门确认;试运行阶段,信息中心要组织服务商和使用部门对数据在采集、流转、处理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试运行结束后,信息中心应组织服务商形成试运行确认报告。

系统试运行确认报告应经过适当评估,由分管院领导批准后进入正式运行;信息中心应提前告知所有使用部门系统正式上线的注意事项,包括新系统正式实施后旧系统停用、正式上线的时间、是否设立工作节点等;信息中心组织完成项目验收后,系统进入维护期,应确保服务商应能提供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置、维修,以及系统的进一步完善等相关服务保障。

2.3 变更方案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细化后的变更控制工作计划经分管院领导批准后,由质量管理处和信息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项目启动会议,宣贯工作计划内容并部署相关工作,之后各部门开始按照计划开展工作。质量管理处对计划推进过程进行监督,按照进度规划在各阶段任务完成时审查工作记录和辅助证明材料,确认变更控制有效执行,针对所发现的工作漏洞和改进空间随时向相关执行部门提出整改/改进要求并跟踪确认整改/改进效果。

2.4 变更的正式实施和效果跟踪

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前,信息中心和质量管理处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试运行确认报告的评估会议,对系统正式上线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后正式向分管院领导提出了变更正式实施的申请,批准后新系统正式运行。正式运行后的两个月内,质量管理处采用询问、调取记录等方式开展了新系统运行情况的跟踪监督,而后参与了新的检定业务管理系统的项目验收,变更最终完成。变更全过程闭合后,质量管理处将变更控制记录整理归档。

3 经验分析

中检院在建立了变更控制程序后,首次运用系统化的变更控制工具,对“实验室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这一管理体系重大改进项目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项目执行过程的规范性;有效避免了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各相关部门合作与工作交接时协调性增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推进过程中意外、突发事件显著减少,从而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使得项目各项目标需求得以充分实现,保证了项目实施进度。变更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充分体现出了系统化的变更控制手段的管理先进性。

既要达到变更控制的质量保证目的,又要最大程度地降低管理工作对于业务效率的影响,各药检实验室建立变更控制程序时应结合自身的规模、组织管理和业务工作特点,以求流程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但不论一般变更还是重大变更的控制,都要充分发挥质量管理部门的作用,对变更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特别是对于重大变更,质量管理部门全程参与,可以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协助变更部门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制订控制措施,协调各部门配合、联动完成各项任务,从而更好地保证变更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在变更控制流程中,变更评估是最重要的环节。变更实施前如果评估不够充分,在实施后可能会发现不可行,这样已经进行的变更项目可能需要作废,造成费用、时间、资源等方面的无谓损失;在评估时若不能较为清晰、全面地识别出变更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在实施过程中很可能出现造成管理或业务工作不符合要求的意外事件,难以达到实施变更控制的真正目的。

对于我国的药检实验室,变更控制管理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实验室内推行变更控制时,针对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全员对变更控制意义的认识,提高相关人员在变更控制方面的专业管理水平。

4 小结

任何变更,除了能解决原有的问题,还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实施变更控制的核心意义,就是要识别变更的潜在影响与风险,采取措施规避风险,从而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平稳、有效推行。对于药检实验室,系统化的变更管理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当前背景下,在药检实验室管理体系中引入变更控制理念,建立变更控制系统,是与国际先进药品质控机构管理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药检实验室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的趋势所在[20]。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9号,2011.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WHO Guideline on Good Practices for Pharmaceutical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ies [S].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No. 957,2010.

[3] 张河战,毛歆,张才煜.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控实验室管理规范简介[J].中国药事,2011,25(3):301-312.

[4] 黄宝斌,许明哲,杨青云.WHO药品检验实验室预认证推动我国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国际化[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10):1354-1356.

[5] 张宁.解读世界卫生组织药品预认证项目[J].中国新药杂志,2016(6):645-649.

[6] 项新华,张河战,于欣.初论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框架[J].中国药事,2013,27(6):584-591.

[7] 肖镜,项新华,王青.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开展变更控制的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6):1354-1356.

[8] 刘祝东.探讨新版GMP中偏差处理、纠错和预防措施、变更控制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运用[J].中国药事,2012, 26(6):646-649.

[9] 刘枳岑,梁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变更控制[J].中国药业,2009,18(18):5-7.

[10] 丁周延.解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变更控制[J].民营科技,2014(7):293.

[11] 袁彦稳,张文慧.浅析制药企业实施变更控制保证产品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97-298.

[12]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S].国认实函[2006]141号,2006.

[13]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CNAS-CL01:2006,2006.

[14] 宋洪波.浅谈针对实验室地点变更的内审要点[J].黑龙江科学,2014,5(6):49.

[15] 裴有志.浅谈药品生产中的变更控制[J].北方药学,2014, 11(9):98-99.

[16] 邹莹.新版药品GMP中的变更控制[J].河北化工,2011, 34(7):30-32.

[17] 叶民雄.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变更控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1):214.

[18] 飞.如何理解药品GMP管理中的变更控制[J].管理观察,2009(5):21-22.

第6篇:变更管理规程范文

一、工程变更与签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勘察、设计质量普遍较差。现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不顾基本建设程序,人为要求提前开工和强制缩短项目工期,造成对前期调研缺乏深度,甚至边设计边施工。再加上某些设计单位和个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勘察精度不足,设计不合理,错漏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优化,从而导致在施工时有大量的工程变更。

(二)对工程变更及造价控制缺乏重视,变更签发程序管理不严。尤其是政府投资的项目,领导和主管部门一般都只重视工程进度,安全和质量,而对工程变更以及造价控制往往不大过问。这样使项目管理人员忽视了对工程变更以及造价控制。再加上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个别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变更没有认真严格审核,不管是否合理,对一些不该签证的变更一概给予签发。甚至有的对整个工程的所有联系时不予管理,在竣工前一次性签发。

(三)施工单位千方百计进行不合理变更。施工单位为了中标,通常投标时采取报低价或不平衡报价,施工时又找各种机会和理由对工程进行变更,提高造价。如以合理化建议为幌子,以确保工期为借口,对一些项目进行变更;对报价过低的材料以市场上买不到,或此材料质量不能保证,或现在一些材料已过时淘汰为由进行变更,对报价过低的子目以此工艺、技术已落后为由进行变更,等等。

二、对策及建议

对项目工程变更与签证管理,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或意见,规范工程变更与签证管理,以保证少变更、合理变更。

(一)规范工程变更类别。一般可按一定的性质、规模、费用限额分类。如分为一般变更、较大变更、重大变更和特大变更等。

(二)制定变更原则和范畴。变更原则必须遵守经审批的初步设计,符合相关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变更范畴是经认真审核后确属原设计错、漏、碰、缺,现场无法施工非变更不可的;招标文件、合同规定可以调整的错算、漏算项目;确属现场实际地质、水文与原地质勘察报告严重不符地;确属改善使用功能、降低造价、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等方案优化引起的。

(三)设置变更审批权限及流程。变更审批权限可按变更性质从小到大,分别由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审批。对特大变更可按基本建设程序重新报批等。审批流程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变更,施工、监理、设计、建设单位签署意见,再到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会签后报批。

(四)细化签证内容与方法

1、变更签证内容。主要包括:变更原因、依据,变更的内容和范围,对工程量变化和由此引起的价格变化、合同价款变化的估算,对有关单位或有关工作的要求、影响以及对工程价款、进度计划、工程质量的要求和影响,并绘制相关的示意图,附相关的测量计算资料和费用估算资料等。

2、关于工程变更工程量的签证和确认。签证前要仔细核对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对合同已包括部分的内容应剔除;签证应记录真实、内容完整、说明详尽,图示尺寸准确、计算过程符合各专业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计算无差错,施工签证及附件能够相互印证;签证意见要明确工程量是否属实,对签证内容较多的,要逐条签署意见,意见要清晰明白,无歧义;完整的签证单必须附工程变更申请表、工程变更联系单、技术专题会议纪要、变更设计图、现场草签单、测量图、原始数据记录、相关现场照片或影像资料等。

3、工程变更价款的签证。变更价款调整方法,合同中有约定的按合同条款,合同中无约定的按工程类型分别确定。经过招投标的工程,投标时材料单价已按投标文件规定的品牌、规格进行报价的,施工时不得擅自变更材料品牌、规格和单价,对确属需要变更的需经建设单位等集体商议,并出具会议纪要,说明变更的原因和理由。对变更及新增项目材料单价,当地信息价有的,按不高于施工期信息价签证,无信息价的,经多方进行市场调查和签证,并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单位盖章。签证意见要明确是全部同意、部分同意或不同意,要注明签证价款的组成依据及内容。

第7篇:变更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变更管理;应对措施

一、技术变更管理需遵守的相关规定

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任何的技术变更都和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一些重要指标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基于技术变更工作的重要性,在实施技术变更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负责,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务必要以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设计图作为技术变更的依据,以免导致技术变更失败,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正常施工。由此可见,工程建设项目在技术变更的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几项规定:首先,技术变更必须满足施工计划、建设规模及相关标准。在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正式施工,是需要经过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审批后才可以开始进行的,因此,技术变更不能超过有关部门的审批范围来进行。部分发包方为了提高自身的利益,以技术变更的名义,不断扩充建筑规模,随意提升装饰装修的标准,改变相关项目的用途。最终,导致了概算超过估算,预算超过概算、决算超过预算的情况产生,不仅会使工程建设项目遭遇结算困难,还会使国家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其次,技术变更要保有足够的严谨性。从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知,工程建设项目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进行适当的技术变更是在所难免的。为了确保技术变更能够符合施工设计的相关标准以及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必须要对技术变更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对通过审计的工程项目内容不能随意进行变动,尤其是涉及到装修标准与建筑规模方面的内容,更不可擅自进行更改,任何擅自变更或改变建筑规模,及设备购置指标的行为都属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建筑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上述行为一经发现,可以按照该规定的内容对建设单位进行罚款,并责令其按照原规定进行施工。最后,技术变更虽然可以提升工程建筑项目当前的施工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项目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但是,由于技术变更经常会导致合同价格发生较大调整,一旦在技术变更过程中出现了差错,将会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由此看来,技术变更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如果不能给予妥善的处理,加强对技术变更工作的管理,势必会对工程建设项目产生影响。所以,在工程建设项目实际的工作中,要尽可能的减少技术变更的次数。

二、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变更管理的应对措施

1.强化技术变更的及时性

在国际领域,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了可进行技术变更的时间范围。我国最新颁布的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版本中,对于技术变更的操作程序及时间范围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此一来,工程技术变更就必须按照相关原则的规定来进行,不可随意进行更改,使工程项目建设的合法性与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中的相关要求,技术变更应在正式施工开始以前便提出,对于已经完成变更审核的技术变更方案,一定要按照审核后的相关内容进行施工处理,不能擅自进行二次改动,对于施工后才发现的问题,没有时间进行工程技术变更方法提交的技术变更方案不能给予实施,否则必将会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造成影响与破坏。由此看来,工程技术变更应该具有及时性的原则。

2.确保技术变更手续完整

工程技术变更工作必须要遵守严谨性的原则,要严格按照技术变更程序来办理工程技术变更的相关手续,不能随意省略其中的步骤与工序,要确保工程技术变更手续的完整性。例如:变更方的相关资料、审核材料以及造价分析资料、变更内容资料、确认双方的印鉴等方面。完整的手续可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一旦在手续方面存在着残缺,只能暂时停工进行补办,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工期,还会为建设双方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工程技术变更手续不完整会导致技术变更措施方面的科学性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工程技术变更的总体成本增加,无法实现工程技术变更的真正目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技术变更管理,严格艳照审批相关流程进行把关,确保每一环节的完整性以及每一细节的严谨性,从而降低企业因工程技术变更而引发的审计风险。

3.确保技术变更内容的全面性

工程技术变更是对工程建设项目中一些原有的技术手段进行变革,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效率及质量。因此,技术变更的内容不能存在任何含糊不清的部分,必须要保证工程技术变更在内容方面的完整性。完整的工程技术变更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技术变更必须附带变更后相关设计构造的设计图以及施工说明,并将变更后技术手段的优势及效果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说明,并要加盖设计单位相关负责人的名章以及设计单位的印鉴。第二,工程技术变更应对新技术中涉及到的数据与原技术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突显出新技术的优势,并对计算出技术变革所需的工程量及变更价款,并在落款处表明变更日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承包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用不良手段对工程技术进行变更。如此一来,在工程建设项目结算时,必定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发包人往往都会因此调入承包方所设置的圈套之中,最后损失了自身的利益。因此,在开展技术变更的过程中,要从理由、数据,特别是变更的部位、方法、造价等进行详尽的了解,以免上当受骗。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工程技术变更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加强技术变更中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要遵守变更中的原则与相关规定,还要对技术变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决。在工程建设项目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进行技术变更的过程中务必要小心谨慎,尽可能少的进行技术变更,以降低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作者:王云峰 单位:宝清县城镇建设管理处

参考文献

第8篇:变更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工程变更;造价管理;影响;举措

1 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中随意的工程变更是造成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工程造价“三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现行投资管理体制条件下,如何合理有效确定工程变更事项价值,是一个值得造价工程师研究和商讨的问题。

2 造成工程变更的因素

2.1 业主因素

业主随意改变建筑规模、使用功能、工艺流程、质量标准,以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许多招标文件中没有考虑或估算不准确的工程量。因而不得不改变施工项目或增减工程量,产生工程变更。

2.2 监理因素

监理工程师出于工程协调和对工程目标控制有利的考虑,根据本人或本单位的丰富经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也可能导致工程变更,如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的改进等。

2.3 设计因素

设计质量不高,设计错漏、设计调整,深度不够是产生这方面工程变更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勘察设计工作粗糙会直接导致设计变更。

2.4 施工因素

因施工质量或安全需要变更施工方法、作业顺序和施工工艺等。

2.5 材料价格波动的因素

材料价格的涨幅变化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大的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设计,直至开工、竣工,一般都要经过几年时间,期间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均要随着市场的波动而相应调整,会造成工程变更;还有工程施工期间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也会造成工程变更。

2.6 合同因素

原订合同部分条款因客观条件变化,需要结合实际修正和补充。

2.7 环境因素

不可预见自然因素和工程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工程变更。如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或者发现地下障碍物等原因通常引起建筑物基础或交通工程路基处理方案的改变,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及建设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会造成建设项目工期的延误或停工。

3 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1 “三超现象”的产生

“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不少项目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造价控制责任制,有的项目在实施中不经批准自行增加工程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从而增加投资总额。施工阶段,管理不善,造成质量问题,返工、浪费引起了投资增加;另外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缺乏有效的约束,特别是重大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普遍存在着手续不完备和“先斩后奏”的问题,在既成事实后,才在调整概算中提交审批机关认可,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减,从而导致“三超”问题频频发生。

3.2 工期变更导致索赔

因变更造成工期变化等引起施工单位提出索赔,导致项目投资增加。施工单位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通常在投标报价或合同谈判时让利,而在工程结算过程中通过索赔取得补偿,其实现途径就是占造价重要比例的工程变更。

3.3 工程变更导致成本增加

因工程量变化、施工方案或改变造成工程成本的变动。变更迟于施工进度,需要对已成事实的工程进行修改而造成的损失。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结算价超合同价的重要因素。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图纸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变更、合同条件变更以及招投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未包括的新增工程。工程签证也可以作为工程变更的一部分。

3.4 导致竣工决算困难

施工阶段过多的工程变更必然造成工程费用索赔,如果由于工期紧张、工程变更资料不完整或其他原因,给工程竣工决算增加了很多困难,特别当时间跨度较大时。

4 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

工程变更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是与施工单位发生矛盾和纠纷的关键点。如何对工程变更进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工程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协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工作方法。业主要选聘有经营管理才能,熟悉基建工作,既懂经济、技术,又懂政策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担任业主代表负责人,其余组成人员按建筑工程管理所需,如质检、技术、概预算兼材料等人员,由项目经理选聘,共同组成职责明确、功能完整的项目经理部。

4.1 工程变更的分类控制

作为建设单位造价控制人员,首先需要根据工程变更的原因严格区分各类工程变更。在实施工程变更前必须弄清工程变更的根源,是否必须变更,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等。对必须变更的,一定要坚持变更;而对于有必要变更的一定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决策,征集专家意见。对于可变可不变的,在考虑成本和工期的基础上一般应坚持不变,切忌因变更的随意性而导致工程损失。

工程变更分为3个重要性不同的层级,即重大变更、重要变更、一般变更。重大变更是指一定限额以上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等内容的变动,如高层建筑基础形式的变更。重要变更是指一定下限额区间内不属于重大变更的较大变更,如建筑物局部标高的调整、工序作业方案的变动等。一般变更是指一定限额以下的设计差错、设计遗漏、材料代换以及施工现场必须立即做出决定的局部修改。

4.2 工程变更的源头控制

减少工程变更的人为因素,应该首先从设计阶段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尽管设计费一般占建安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98%。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它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某工程依据建设地区的概算指标、直接费、间接费取费标准、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和设备材料信息价格等资料编制,工程总投资2.2亿元,而业主的审批权只有2亿元,但业主为了项目能上马,只有要求设计单位编制不超2亿元投资的初步设计,而设计单位为了自身生存,只能满足业主的要求及投资报批的需要。但工程所需的设施和设备却一样也不能少,结果造成工程刚刚开工,马上就必须修正概算。同样在施工阶段也是如此,使得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投资控制变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对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阶段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加强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对建设项目的全局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建设单位作为项目计划和施工图的基础策划者,应在项目初期对设计进行重点监控。针对当前普遍的因设计不精、设计深度不够而增加工程造价不确定的情况,建设方应根据本单位建设项目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向设计单位下达“设计任务书”。该任务书中应写明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使用要求、投资、工期和地质勘测资料等,以便设计院能够按“书”设计。对于建设方来说,重点应确定装修方案,水电、暖通的使用要求,避免后期发生变更。对于设计提供的图纸,应仔细核对且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因建设方原因提出的变更。

4.3 工程变更的过程管理

工程建设任意一方提出的工程变更,都应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核准。工程变更从提出、审查到各方共同签署,一般要经过建设方、监理方、设计和施工方等多方共同协商、考察后确定。工程变更都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落实设计方和监理方的责任制,维护发包方的正当权利。但需注意,一旦发生设计变更,要及早通知承包商(乙方)。如单位的住宅楼,中央空调取消;由于是膨胀土,素土夯实需改成三七灰土,对这些变更都作了及时处理。

工程变更文件所列的内容,不但会涉及到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规定,还会涉及到建设管理的检查和审计。因此,工程变更文件不论变更的性质如何、规模大小,其内容必须符合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3.1 工程变更的原因和依据。这是工程变更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了分清责任,明确索赔对象的重要依据。

4.3.2 工程变更执行的技术标准。对于施工合同有明确规定的技术标准,要说明执行合同要求;对于施工合同没有明确规定技术标准的新增项目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明确有关技术标准。

4.3.3 工程变更的范围、部位和内容必须明确,必要时要以图说明,必须表达准确,图示规范。

4.3.4 工程变更的工程量。在工程变更文件中还应该逐项列出变更工程内容的工程量,计算规范,施工合同中有规定的要执行合同,没有规定的应另加说明。

4.4 工程变更管理注意事项

因为工程变更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有序和时效。在工程变更实施前涉及价格(或计价依据)确认事项或根据合同、定额需提出价格(或计价依据)的,承包商提出申请,建设方依据合同原则确认。若工程量发生变更,有两种计量方式:①可按图纸计算的,承包商应提供相应详细的工程数据;②不能按图纸计算的,或可按定额计算规则需按实计算的,在现场直接计量,业主、监理及承包商在现场做好清点和记录。

工程变更经各方签字同意后,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指示、变更项目价格审核表、变更项目价格签认单、变更通知等有关工程变更文件。这些文件都属于合同文件,要求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的工程量进行核实和签认,为工程变更结算提供依据。做好工程变更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4.4.1 工程变更文件属于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文件,一定要严格收发文登记制度,特别是收发时间,因为时间问题往往引发工程索赔。

4.4.2 应建立工程变更台账,对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指示、变更项目价格审核表、变更项目价格签认单、变更通知等有关工程变更文件进行详细的登记,以便于查阅,避免遗漏。

4.4.3 用醒目的标记在原施工图变更处标明变更指示编号,使工程变更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图纸上,便于查阅图纸,也符合图纸审查工程的习惯。

4.4.4 工程变更实施前,工程变更部位的实施情况,建设方、监理人和施工方三方要共同进行实测实量,做好记录和签证,为今后变更结算提供依据,避免纠纷发生。

4.4.5 工程变更实施后,发包人、监理人、设计人和承包人要根据工程变更指示的要求,对变更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检查和验收,确认工程变更内容已按要求完成,并达到了规定。

5 结语

总之,工程变更是工程项目进行造价控制的一个重点。只有采用科学和灵活的方法合理地处理工程变更,才能保证变更带来的成本收益大于损失。

参考文献:

[1]杨帆,冯利军.浅谈建筑工程变更项目造价的控制与确定[J].中国总会计师, 2009,(08).

第9篇:变更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招标;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流程;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实施,招投标市场逐渐的规范化、系统化,投标单位要想在当下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平台下,顺利中标。必须自身要具备良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当然,对合同的管理也是相当重要,必不可缺的。

项目管理公司对项目的招标及合同的管理和控制,也是很重要的。

1、招标管理

首先,需要委托有资质的招标机构办理招标事宜的项目的招标管理,项目管理方协助业主对招标活动进行协调和管理。

(1)确定招标方式,按有关招投标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项目情况,确定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或者采用邀请招标方式;

(2)向当地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招标备案手续;

(3)提出招标计划, 确定投标人资格预审条件,确定标段划分, 对本项目工程招标,采购的潜在投标人/供货商进行市场调研;

(4)协助业主委托招标机构;

(5)审查招标机构的招标文件,代表业主监督招标机构的工作;

(6)审查招标机构的书面评标报告,协助业主选定潜在成功投标人;

(7)接收招标机构移交的招标采购各种必要的文件和资料;

(8)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2、合同管理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具有合法性、严密性和严肃性。合同管理就是要在深刻理解招投标文件和和合同文本的前提下,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则,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的定义履行管理公司的职责. 如对于合同条款的理解产生异议,项目管理方组织,由业主、监理、承包商和供货商等单位参加,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决定,如不能达成一致,可请当地法律仲裁机构仲裁。组成合同的文件为: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本合同专用条款;

(4)本合同通用条款;

(5)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6)工程设计图纸;

(7)招标书及其附件;

(8)投标书及其附件;

(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10)健康,环境、安全和计划;

(11)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2.1 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必须融合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必须对全部项目及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项目的所有工程活动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

2.2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合同管理:

(1)对合同的审查分析.从合同效力,完毕性,公平性,应变性等方面进行合同分析.合同审查完毕,对审查出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2)合同谈判,合同谈判可以解决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中的缺陷,漏洞,进一部明确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合同谈判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谈判目的,拟定谈判方案,重点谈判内容有: 工程内容和范围的确认,有关技术要求,技术规范和标准,合同价格,价格调整的约定,合同款的支付方式,工期和保修期的约定等;

(3)合同签订。通过合同双方的谈判,对新形成的合同条款达成一致意见,进入合同签订阶段,通过合同谈判,要形成合同最后文本。有时也可将合同谈判的结果的书面文件作为合同的补充文件,同时具备合同效力;

(4)对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做好以下工作。

① 加强项目工期管理,按合同工期规定要求承包商开工前提出总工期计划,并审查批准,按照月(旬)进行实际检查,分析影响进度计划的因素,提出解决影响因素的具体措施,确认竣工工期的延误等;

② 加强项目质量管理,按合同规定的规范,规程和材料选型、监督、检验材料和施工质量,按合同规定程序验收工程质量;

③ 加强项目投资管理,严格按合同约定组织工程的阶段验收,签署工程付款凭证,对变更价款严格控制和确认,办理合同价款结算,对保险金进行管理,同时做好合同的有关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

(5)做好合同外的工程变更管理, 严格按合同中规定的工程变更的程序处理工程变更, 根据双方确定的合同的索赔程序和违约处理程序,进行合同争议调解,认真处理索赔和合同违约事件。

合同管理的程序:业主的要求—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机构起草—组织机构起草—审查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合同专用条款—与中标人(承包商、监理、供货商)进行合同谈判—报送业主审定—协助业主签订各类合同—合同履行管理—分析合同偏离情况—能否补救—组织双方协商—受理索赔申请?—协商—报业主审定—执行索赔结果。

合同争议调解基本程序:合同争议发生—合同争议一方或双方向管理公司书面提交调解争议的申请—管理公司组织调查取证—管理公司组织双方协商和充分沟通—管理公司主持争议谈判,做出调解决定,用书面形式通知争议双—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合同争议解决—双方对决定不满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法院—执行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或法院判决。

违约处理基本程序:违约事件发生—受损失一方向管理公司提出申诉报告—管理公司调查、分析、确认违约性质,并用书面文件通知违约方—管理公司评估违约方给对方造成的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与双方协商处理意见—协商一致,管理公司签发相应文件—协商不一致,管理公司依据合同约定妥善处理。

费用索赔管理基本程序:【YES的情况下】承包商:报现场变更申请单附变更费用计算书,及变更依据,如: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图纸会审记录、招标图与施工图比照的复印件—报管理公司—管理公司审核:Yes由业主代表签字认可的设计变更—监理公司审核:总监理工程师会同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工程量及费用组成—管理公司:控制经理会同专业工程师审核工程量及费用组成,并与监理和业主沟通,确认增加费用数额,并经项目经理同意—业主:审核管理公司的审核结果,签署审批意见,并回复给管理公司—管理公司:将审核意见回复给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