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范文
[关 键 词]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内容;方法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①和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②,一生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其政治学的代表作《政治学》一书,第一次将政治学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使政治学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由此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其伦理学的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是人类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伦理学著作,奠定了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伦理学创始人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这两部著作中,既将政治与伦理问题分开来考察,从而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做了学科的区分;又将二者联系起来分析,对政治与伦理采取了“连贯式价值理解方式”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伦理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大致包括三部分,即政治伦理价值论、政治伦理规范论和政治伦理手段论。其中,政治伦理价值论是政治伦理的观念或理念部分,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灵魂,它直接规约着政治伦理规范体系的建构和政治伦理的实践手段的选择;政治伦理规范论是关于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政治生活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的论述,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它内在地体现着政治伦理的价值目标,并通过直接规约政治伦理的实践行为将其现实化;政治伦理手段论是关于政治伦理实践手段的观点和主张,是政治伦理价值和政治伦理规范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得以实现的环节,是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的每一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在政治伦理价值论部分,亚里士多德分析了政治伦理的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目标。政治伦理的价值主体是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④的著名论断,并由此论述了人的本质就是要过共同(城邦)生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的特长或功能在于具有德性,在于成为善良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若干家庭和种族结合成的保障优良生活的共同体,以完美的、自足的生活为目标。”⑤城邦的善即城邦中的伦理道德有意义于主体人,因而构成政治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客体。关于政治伦理的价值目标,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中用了可以互训的词汇,如“幸福”“自足”“最高的善”“优良的生活”等。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政治伦理的核心规范以及政治伦理的主要规范。其中,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是指贯穿于政治伦理规范之中、概括地反映政治伦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在伦理规范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规范,这一规范即是中庸。“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⑥。中庸是个人达到至善和城邦优良政体的唯一标准。政治伦理的核心规范是指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行为中遵循的最主要的规范,它直接体现着政治伦理的价值精神,是政治伦理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规范体系中,公正即是其规范体系中的核心规范。“在各种德性中,惟有公正是关心他人的善”⑦。可以说,公正就是关心他人的品质或德性。“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⑧。各种德性都可以包括在公正之中,公正统摄其他德性。在公共生活中,只要具备了公正的德性,“其他的所有德性就会随之而来”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规范体系中还有勇敢、明智、友爱等。其中,勇敢主要是公民的政治伦理规范,明智主要是统治者的政治伦理规范,友爱则是公民和统治者共同的政治伦理规范。
二、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开拓性
亚里士多德不仅创立了相对独立、完整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还对政治伦理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关于政治伦理的目的,亚里士多德以“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为理论分析的前提,得出城邦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的结论;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乐观的目的论者,他相信“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⑩。因此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个人和城邦都是如此,而且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是包含了一切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得出结论,城邦追求的目的一定是“最高的善”。他用了一系列具有伦理道德价值内涵的词汇来对城邦的目的进行概括,包括“至善”“幸福”以及“最优良的生活”等,充分反映出政治和伦理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同时,反映出政治伦理应有的人文关怀的意蕴。
关于城邦政体的分类,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政体分类的两个原则,即统治者的宗旨和统治者的人数。按照统治者的宗旨是为公众谋利益还是为统治者谋私利将政体划分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然后根据统治者是一人、少数人还是多数人,将政体划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三种正宗政体以及它们的变态形式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亚里士多德以统治者的宗旨是为公众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私利作为划分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的标准,其价值取向非常明显。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分类的原则及其价值取向成为西方思想史上政体思想的圭臬。后世如阿奎那的政体思想几乎就是亚里士多德政体思想在中世纪神学条件下的翻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无论是霍布斯根据主权的归属,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还是孟德斯鸠从法律的角度来考察政体的原则进而认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是三类正常的政体,并否定专制政体的思想,都是亚里士多德政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关于政体的选择,即制度安排,亚里士多德不像老师那样试图提供一种理想政体,而是主张“不仅应当研究什么是最优良的政体,而且要研究什么是可能实现的政体,并同时研究什么是所有的城邦都容易实现的政体。”{11}关于所有城邦都容易实现的政体,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个原则:其一,应该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亚里士多德说:“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12}其二,应该实行法治。亚里士多德指出:“法律是独立成章的,是说明政体性质的一种规章。”{13}也就是说,法律是对政体性质的规定。法律与德性紧密相联,“为教育人们去过共同生活所制定的法规就构成了德性的整体”{14}。但由于法律是针对普遍性问题的,因此,法律也有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应该让公民轮番参加统治。
关于政体的维持,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伦理的核心规范——公正,并指出,“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15},“公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16}的著名论断,在当代伟大的思想家罗尔斯的《正义论》中仍能找到其思想延续的痕迹。“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17}。罗尔斯的名言滥觞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公正)思想。
关于个人与城邦的关系,因为“整体必然优先于部分”{18},所以城邦优于个人,城邦善优于个人善,个人善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实现;因为“整体的善跟随个人的善”{19}。所以城邦的善离不开个人的善。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认识角度和考量依据。在西方历史进入到20世纪时,当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怀疑主义盛行时,有识之士如麦金太尔等就主张继承、弘扬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思想,以整合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寻求个人价值与社群价值的统一。
关于公民教育,亚里士多德不仅论述了公民教育的目的应该和城邦的目的保持一致,“既然整个城邦有着唯一的目的,那么很明显对所有的公民应实施同一种教育”{20}。而且还具体分析了公民教育的内容、方式。主张教育要根据教育对象做内容、方法的区分,要根据不同的身份对公民进行教育。如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而言,由于“一方面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固定是同一些人,另一方面又有所差异。因此对公民的教育也必须随之相同或不相同”{21}。 转贴于
三、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方法的先进性、科学性
亚里士多德在进行政治伦理研究时采用的方法也是其理论特点的重要方面。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在知识领域中作过许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他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将科学分成几类,其中作为探求行为标准的实践科学,就包括政治学、伦理学{22}。亚里士多德已经充分注意到并明确了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实践性。他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明确指出:“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工作,不像其他分支那样,以静观、以理论为目的(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所以,我们所探讨的必然是行动或应该怎样去行动。”{23}他在《政治学》中指出:“城邦的目的是优良的生活。”{24}“最优良的生活对于个人或城邦共同体而言,是具备了足够的需用的德性以至能够拥有适合于德性的行为的生活。”{25}在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中,政治伦理的实践指向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理性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政治学和伦理学都是一种实践的研究,而实践知识的真理性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所以不能精研,只能是粗略的。亚里士多德说:“政治学考察高尚和正义,但这些概念相互间差异极大。”{26}所以政治研究是需要经验的,政治学来自生活经验并说明生活经验;伦理品德不仅是理性的而且还和欲望有关,是欲望经过思考的选择,因此和理论知识也是不同的。所以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研究既是一门需要经验的技艺,又是科学,需要经验和实践理性。实践理性需要从人们生活的经验中获得,由于经验使人们掌握善的标准,做出正确选择,自觉按照中庸行为,进而达到至善。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亚里士多德在对城邦政体进行研究时,曾组织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的考察,然后根据所得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进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现存的《雅典政制》就是这种考察的一部分,从这部著作中,仍能看出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鲜明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方法。其政治学的代表作《政治学》就是建立在这种考察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相对普遍的结论。
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亚里士多德主张:“我们必须将组合物分解为非组合物(它是全体中的最小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找出城邦所由以构成的简单要素,以便可以看出它们相互间有什么区别,我们是否能从各类统治中得出什么结论来。”{27}从事物的组成部分的最小单位开始进行分析,通过综合,进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在对城邦进行研究时,从男女两性组成的家庭入手进行分析,得出城邦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自足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结论。其结论严谨自然、符合逻辑。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47页,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③万俊人:“政治伦理及其两个基本向度”,载《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④⑤⑨{11}{12}{13}{16}{18}{19}{20}{21}{24}{25}{2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4、90、98、116、95、117、5、4~5、254、267、255、90、229、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⑦⑧⑩{14}{15}{23}{2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34、94~95、94、1、96、94、27、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2篇: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范文
关键词:职业伦理 两型社会 高校实验室
0 引言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基础平台,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拥有并支配着丰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优先目标,也是保证高等教育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职业伦理的建设是提升高校实验室功能和效益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予以高度的关注。
1 职业伦理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1.1 职业伦理
在西方,职业伦理与基督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伦理(the protestant ethic)有很大关系。新教伦理将世俗的工作与宗教的献身精神结合起来,赋予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意义,甚至把它上升为一种天职,为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在东方社会中,儒家伦理精神和现代商业文明、人本主义思想、理性因素和法制精神共同构成了作为东方人的精神支柱的职业伦理,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宗旨、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奇迹。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有着深厚的伦理资源:儒家的诚实守信、义利兼顾,道家的慈俭谦下、和合共生,佛家的诸善奉行、自利利他等伦理思想,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从事每项行业,都要有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professional ethic code)。常见的职业伦理内涵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智慧财产权及工业安全等,这些专业伦理是每一位从业者应该恪守的规范。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过分追求经济指标,疏忽了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方面的问题,以至于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资源浪费都比较严重,如今付出惨重的代价都难以弥补。比如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及不断升级的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就是职业伦理缺失的表现,这种做法置道德准则于不顾,甚至不尊重人的生命因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高校实验室是整个自然和社会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每位参与实验室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都应遵守职业道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防止危害社会的事情发生,为构建两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职业伦理的社会意义
职业伦理是员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当员工能自觉按照职业伦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在伦理准则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时,整个团队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效应,团队整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职业伦理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2.1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当职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被全体员工接受后,人的行为会自觉遵循这种价值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领导的伦理道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所拥有的人格力量会对全体员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形成一种内部的凝聚力,对全体员工产生一种向心效应。
1.2.2 形成团队文化力:不论价值观念、员工精神、领导艺术、管理方式、组织程序、还是创新意识无不带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由此构成团队文化基础。一个优秀团队,人与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的沟通而组合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有机整体,靠团队文化力的感召达到一种新的管理境界。
1.2.3 增值团队无形资产:团队的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相对应,具体包括团队的形象、精神、文化、信誉等,由职业伦理规范所倡导的价值观是团队的重要无形资产,可以保证团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2 职业伦理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职业伦理建设对于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1 职业伦理在实验室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意义
2.1.1 树立资源伦理意识,优化资源配置 高校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投资购置的,而仪器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又在各高校,国家不要求学校以任何方式进行偿还,学校对国家财政投资的仪器设备是无偿占有、无偿使用。因此,仪器设备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存在后期监管不到位和各个单位争投资的现象,导致零买乱购、重复购置、建设一些小而全的实验室;制定购买计划时论证不充分,抱着不争白不争的态度,只考虑本实验室或本学科的临时需要,一味追求高、精、尖,多功能,但许多功能未被开发利用,使用效率低下,投资效益很差;仪器使用单位与采购单位分离,因为不是自己使用,购置仪器设备时不考察、不论证,不管质量,仪器买来便万事大吉,导致仪器设备购买后,一过保修期便进入大修期。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和做法,就是职业伦理缺失的表现。因此,需要领导者制定计划及购置设备时实施民主讨论与科学决策;需要全体员工树立积极主动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提出公正合理的建议;需要整个团队恪守职业伦理,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合理仪器设备的购置费用。
2.1.2 提倡共享互利,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潜在价值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实验室发展中,重建设、轻管理,重购置、轻使用的现象一直存在,因为实验室评估对仪器设备的价值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迫使相关单位费尽心机耗费公共资金购买仪器设备,但是,这种评估模式又忽视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一方面是一部分仪器设备长期闲置,而另一方面是需要使用仪器的人却不可得;由于购买仪器不用自己花钱,当个人需要用到某种大型仪器,即使本单位已经有了也不会考虑共享而是出于自己的方便而争取单独拥有;如果一个单位拥有某种大型仪器,别人要来用,就会因为可能耽误工作时间或影响精确度而推诿,从而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即使制定再好的规章制度,所谓的资源共享也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导致实验室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广大师生又无法正常利用实验资源,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实验室管理者从职业伦理的高度出发,主动地改革管理模式,寻求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办法。这包括:从总体目标出发构筑资源共享的平台,实施开放式综合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使实验室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了实现现有设备的最大利用率,坚持以人为本,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方便宽松的科研环境,帮助他们充分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2 贯彻职业伦理在实验室环境保护中的必要性
保护环境是一个基本的社会伦理要求,但是在许多高校实验室中,由于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措施,废气、废水、废渣、废物特别是电子垃圾、有机溶剂、化学毒品乱排乱放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较其他理化实验室,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实验室面临更多的环保问题,所产生的生物危害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生物危害包括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或其产物(来自于各种生物的毒素过敏源等)对人类健康、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实损害或潜在风险。随着实验室科学研究活动的不断增多,实验室生物化学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必须给高校科研工作者敲响警钟,采取各种措施规范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从根本上说,目前的生物危害泛滥是从业人员缺乏职业伦理所致。比如实验用的有害微生物、生物技术转基因物质等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灭活处理才能排放,但是由于实验室条件、实验人员的素质、监督力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实验室的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争课题、抢经费、发文章,有些科研人员把追求当前利益,而漠视公众和子孙后代的生命安全:有毒有害的物质水池子一倒,垃圾箱一丢,便万事大吉了;有些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回收、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成了高校实验室评估和领导检查时的摆设。生物危害人人皆知,但是由于缺乏职业伦理,部分从业人员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于不顾,导致实验室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只有广大的实验室工作者拥有了自觉的职业伦理,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与整个社会成员的幸福紧紧联系起来,把保护环境、珍惜生命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责任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行动中去,从源头上杜绝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职业伦理是优化实验室人力资源的道德基础
高校实验室是各项科研成果的培育场所,每位科研人员都希望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设备和科学仪器去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实验设备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设备的利用上就必然会存在相互之间的竞争。有些人通过各种途径占有实验室资源,而有些人则得不到必要的利用机会,这既造成了人才、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恶化。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个体伦理观与团体伦理观之间的差异。在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树立良好的职业伦理观念不但可以化解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创造力,得到1+1>2的效果,而且还会创造一种人人心情舒畅、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这是单纯的设备、设施所不能提供的。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所在的实验室职业伦理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效果。它说明:拥有了高尚的职业伦理,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科研成果,而且还是一种自利利他、和合共生的公共环境和人生境界。具体表现在:在浓厚的学术环境中,淡薄名利,潜心于学术研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抵制不正之风,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合理利用科研经费;敬业、勤业、热爱工作,爱护设备、节约资源,积极主动地开发仪器的多种功能;积极主动地共享实验室的设备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智力资源,充分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益;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自觉抵制乱排乱放、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把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实实在在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自觉行动中,为建设两型实验室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实验室职业伦理建设的现实途径
职业伦理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职业观念,改变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态度。首先,通过把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伦理,这是构建现代实验室伦理的重要基础。如前所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深富的伦理资源需要我们去努力挖掘、弘扬,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伦理观念不是通过强迫而是通过人的自觉领悟和体验建立起来的。我们在实验室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曾经聘请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及社会学专家到实验室进行演讲,讲解传统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引领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伦理观念的升华,把自己的工作理解为一种天职或神圣的责任,使之成为支配人们的自觉行动,将会为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另外,实验室职业伦理建设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职业伦理教育和现实环境的双重影响。台湾自1990年开始,在中原大学及新竹清华大学试开《工程伦理》课程,反应热烈,如今已推广到许多工程院校之中,同时也有其他商业、医学等科系也准备推出类似的伦理课程来。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把伦理建设落实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中:在高校之开设《职业伦理》、《实验室伦理》等课程并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和专业课;从事科研工作的教授专家积极为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尽快促成相关立法的形成;经常聘请生物危害研究专家做科普宣传,使实验室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鼓励学生深入实验室进行社会调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用事实教育人的目的。通过以上各项方法和措施的实施,将会有效地促进良好的职业伦理的形成,进而推动高校实验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廷福.美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5).
[2]袁晓明.浅论高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部门的规范管理与人性化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
[3]庞俊兰,孔凡晶,郑君杰.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6.
第3篇: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范文
【关键词】元伦理学;分析方法;直觉主义
一、元伦理学的定义
元伦理学,英文是Meta-ethics.Meta是指在什么之上、在什么之后,超越什么东西的意思。那么元伦理学的意思就是指在传统伦理学之上和之后、超越传统伦理学的研究伦理学的学说。元伦理学主要是通过运用逻辑学和语言学的方法,对道德概念、判断和词语的意义、性质和功能以及日常用法进行研究的道德哲学。它仅仅局限于语言的逻辑分析,而对于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等并不探讨。它主要解释道德概念,研究道德判断的意义或用法,以及道德语句的性质等。因为元伦理学追求像科学一样的准确性,它甚至被视作一门“中立”的科学。
二、摩尔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和独特地方
(一)摩尔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
美国伦理学家宾克莱在《二十世纪伦理学》一书中说,自摩尔以后,哲学家们开始摆脱过去那种企图给人们以道德指导的尝试,转而着眼于对道德判断本身和道德词语的研究。宾克莱说就现实意义而言,1903年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一书的发表,标志着20世纪伦理学革命的开端。宾克莱认为摩尔对伦理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他所倡导的分析方法和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思想。
自摩尔之后,有些学者把伦理学的研究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规范伦理学,另外一类是探讨伦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以及我们做出道德判断的本质、功能、依据和理由等。
(二)摩尔的元伦理学的独特地方
我们现在研究的对象是元伦理学的开创者摩尔,以上梳理的某些地方在摩尔那里并不像后来的元伦理学家们走的那么彻底。最突出的区别就在于,摩尔试图在为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寻找根据。也就是他希望在找到第一个答案后:哪种事物应该为它们本身而实存?再进一步解决我们应该采取哪种行为。也就是摩尔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确立指导现实的原理和规范,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不是完全仅仅局限在这些语言分析上。接下来,我们就会问摩尔最终实现了这种统一吗?我们来看摩尔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采取的一种叫做经验考察的方法,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讲这仍然是一种功利论或效果论。
三、摩尔的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分析方法
不可否认,摩尔的分析方法是继承了自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和科学的传统分析方法。他对这一方法的运用包括语句分析、概念分析和判断分析。而贯穿在这些分析里的核心就是反思与批驳。
我们以《伦理学原理》中,对善的分析为例。摩尔认为:“因为伦理学的任务,我必须坚持,不仅是得到一些正确的结果,而且是为这些结果找到一些站得住脚的理由。伦理学的直接目的是知识,而不是实践”。接着他就对“善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区分了“什么是善的”和“什么是行为”,确立了“什么是善的”才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接着他分析了关于“什么是善的”三种不同回答。确定了怎样给善下定义才是全部伦理学中最根本的问题。摩尔接着又对“定义”的三种不同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把结论:定义是针对复合的概念,而不是针对单纯的概念。于是得出了他的结论善是单纯的概念,是不能定义的。如果要认识善,分析方法是行不通了,因为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单纯的概念,摩尔于是只能求助于直觉的方法。
我们可以看出,摩尔的分析方法并不是像以前的哲学家指向日常行为的,而是针对我们思考和交流的工具――基本的语言和概念。摩尔正是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对以前的道德学家提出的判断或原则进行反思、批驳的。从而找出这些问题中容容易被人误解的或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直觉主义
摩尔的直觉主义是和他提出的三个伦理学问题紧密相关的。他认为,对于“什么是善的”以及“哪些事物因其自身是善的”,这两类命题是直觉命题。它们的正确与否,不能通过逻辑来证明,只能通过直觉。这种观点和很多“直觉论者”伦理学家的观点是不同的。这些伦理学家认为伦理学的第三类命题,即关于哪些行为是正当的或义务的命题才是直觉命题。摩尔不认为它们是直觉命题,因为这些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对该行为的效果来加以证明或否定的。
摩尔在第五章关于行为的伦理学中说:“这问题只能运用一种崭新的方法――经验考察的方法――来加以解答。而各种原因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在其它各种科学中发现的。探索我们应该采取哪种行为,或者哪种行为是正当的,就是探究某行动和某行为将产生哪种效果。”其实这种经验考察法就是一种因果归纳法,在以往的伦理学中或其它领域里,运用这种方法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说摩尔认为他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是和其他人不同的,具体表现在,他认为他所寻找的这些行为或行动是产生那些本身是善的事物的原因。我们就会追问:那些本身是善的事物是什么。因为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确定去寻找那些行动或行为。然而摩尔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首先强调了善是不可下定义的,对于善和善的事物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而不能以任何其它方式来予以证实或证伪。于是对这些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的这些善的事物,要寻找其产生的原因,也就是我们应该采取何种行为能产生这种原因,是很难的。包括摩尔自己也承认:就实际情况而言,我们不可能获得对这些行为的必然性的答案。也就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可能知道究竟什么行为才是我们应当选择的行为,我们只能在极其有限的生活经验范围内去选择相对合理的行为。那么得到的最终答案仅具有或然性,而不具有必然性。
摩尔曾经说过,随着对象的不同,研究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在针对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时,他用的方法是分析方法,在对“善的”和“善的事物”认识的时候,他采取的是直觉的方法,在对如何去做的这个问题上用的是经验的方法。三个问题,却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先不说各自证明方法是否正确,但就其能否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就值得怀疑,也就是说我们始终在直觉把握和生活经验之间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必然性的联系。而且这种经验方法得来的带有或然性答案的结论显然并不能让人们信服。也就是说摩尔最终希望的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理想存在着问题,他这种将传统伦理学进行统一的方式是值得怀疑的,也说明了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也许正因为如此,后来的元伦理学家摒弃了实践伦理学,更多的是沿用了摩尔的分析方法,只醉心于研究道德概念、判断和词语的意义、性质、功能以及日常用法的道德哲学。
【参考文献】
[1](英)摩尔.伦理学原理[M].长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第4篇: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范文
药物临床试验的意义及弊害
从医学发展史看,没有药物临床试验就没有医学。虽然人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但当面临新的疾病谱,或为提高诊断技能和生命质量而采取新药物时,必须经过药物临床试验来确定药物是否有效、安全及不良反应大小,能否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药物临床试验的收益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受试者本人可能是直接受惠者;②对医学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③给社会带来健康福音2。但药物临床试验也具有风险性,这种风险既有躯体上的风险,也有心理上、社会适应性上的或是经济受损的风险。因此,药物临床试验既要考虑医学的收益性,也要考虑其伦理规范。凡是得明显大于失的,具有较大医德价值的实验,可以实施;而得明显小于失的或得失不明显的,如科学依据不足、后果不确定等,则不应该实施。
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聚焦
药物临床试验综合评价过程的伦理问题:药物临床试验中存在复杂的伦理问题,在实施中,人们往往关注结果或效果,忽视伦理学评价或缺乏综合评价过程。一般来说,综合评价过程需要从实验的对象、实验者的动机、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结果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⑴试验对象的伦理问题:临床试验对象包括各类不同病症的患者和正常人。药物临床试验必须保护、尊重和促进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要强调对受试者的利益和尊严负责,最重要的是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和自由选择,避免任何形式的诱导、欺骗和强迫。尽管每一个人都有促进医学和健康的责任和义务,但也要让受试者充分了解所参与的药物临床试验的意义、目的及危险性,本着自愿参加原则,才是符合伦理规则的。⑵药物临床试验动机的伦理问题: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社会公益和患者利益间的矛盾4。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试验动机,符合科研道德,但却具有内在性特点,不易判断,如是否隐含追求名利,或存在对受试者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伦理学认识,要充分考虑受试者的现实利益和治疗意义,其次才考虑医学知识的进展和积累。⑶药物临床试验方法和结果的伦理问题:护理人员也常被认为是受试者的信托人5。试验方法和结果是否对受试者和实验操作者存在欺骗,是否给受试者带来肉体、尊严和精神上的伤害,护理人员在试验过程中都应有所分析。《赫尔辛基宣言》提出了临床实验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4条原则:①参试者的人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②研究过程必须完整,临床试验必须在临床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其本身必须是科学、可行的;③必须将临床实验的有关事宜通告受试者;④只有受过训练及有经验的临床研究人员,才有资格从事临床试验工作6。对于安慰剂问题,从伦理学原则上要求安慰剂对照要被严格限制在病情比较稳定,在相当时间内不会发生危险和带来不良后果,也不致延误治疗时机的患者;危重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快的患者不宜使用安慰剂。双盲实验要求受试者确诊后症状不严重,暂停治疗不致使疾病恶化或错过治疗机会,受试者要求中断或停用实验时立即停止实验7。
知情同意中的伦理问题:知情同意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即知情权和同意权,知情是同意或拒绝的前提,同意是知情的结果。早期伦理法典《纽伦堡法典》规定的伦理规范中,第1条即要求知情同意,1964年《赫尔辛基宣言》对知情同意进一步补充,如:①如某一新的治疗方法有挽救生命、恢复健康或减轻痛苦的作用,应首先采用,但采用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对无行为能力者,必须事先取得法定人的同意。②须向受试者说明此研究的性质、目的和危险性。③患者未完全知情及同意之前,不可对其实施临床研究。④受试者的同意应以书面为凭8。
护理人员伦理规范对药物临床试验的促进
1998年我国颁布了《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实行)》(GCP),对药品临床试验进行规范化管理。同年成立了“卫生部涉及人体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制定了《卫生部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这些都是医学界从事人体实验研究的道德守则,不是法律,不具有约束性,因此,提高护理人员道德修养和自律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和前提。
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是国家批准的,这些基地相对比较了解有关规定,运作比较规范,但护理人员也存在对临床试验知之甚少,却又经常有机会接触或参与临床试验,这是非常危险的。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伦理规范应逐渐被护理人员认识和遵守,在试验过程中要考虑伦理问题,在发展和促进过程中使药物临床试验更符合规范。
参考文献
1 张文静.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 马家忠,张晨,王雷,等.护理伦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57—160.
3 王国平,胡曲.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评价与原则选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2):15—16.
4 冯显威,刘俊荣,安丰生,等.人文社会医学导论[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67.
5 孙忻.临床科学试验中的伦理学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1):17—18.
6 Wills C,Tyeku munity is essential in clinical trials[J].BMJ,2000,321:833.
第5篇: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范文
中国传统典籍中,伦理道德是非常核心的问题,从西周时期起,就引起思想家、政治家乃至普通社会成员的广泛重视,这一传统一直持续了几千年。但是,众所周知,从学科意义上来说,伦理学产生于西方,而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中则没有明确的学科划分,典籍是按照四库分类法来分类,学者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阐述都是同心理问题、政治问题、宗教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融合在一起。由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这一特点,“虽然《礼记》中就出现过‘伦理’这一概念,但长期以来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却未能建立起专属于伦理学的术语和范畴”。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没有独立的伦理学学科,也没有专门的伦理学著述。
专门的伦理学研究在中国最初是“伴随世纪之初新式学堂的兴建和对教科书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在满足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需要这一目的的驱动下,中国传统的兼容并包式的学术研究模式不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借鉴西方而建立起来的教育体制和学科设置中,引进西方的学科分类体系和研究模式便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专业的伦理学教学和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据有的学者统计,从1901年到1911年,由中国人翻译的国外伦理学著作有20多部,其中约80%在国外原本就是教科书,而其他不是教科书的著作,也都不同程度地在各级学堂中被作为教学参考书来使用。而同一时期由国内学者所撰写的伦理学教科书或者著作,其目的,也基本上都是“以供学校教授之用”("胃1》。专门的伦理学科目在各级学堂中设置,以及伦理学译作和著作的编纂,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伦理学研究的兴起。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研究的基础上,自觉地接受并开始传授专属于伦理学的术语、范畴、理论和研究方法,并有意识地着手探索和建立同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相一致的专门的伦理学知识体系。
学院化是伦理学研究走向专业化的重要一步,它不但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确、具体,专业资料和研究人员更加集中,而且造就了一批专业化的研究人才,从而使得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阐述不再是训诫式或者空谈式。然而,在专业化的伦理学研究刚刚出现之时,由于来自学术研究内部和外部的因素的影响,仍然受缚于重重枷锁之中,专业化还非常不彻底。
束缚伦理学研究专业化程度的枷锁之一,来自于政治制度,最初的伦理学研究作为政教之附庸的痕迹还非常明显。伦理学专业化初始之时尚处于清朝末年,虽然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上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借鉴西方的经验和模式,但那时的学堂教育仍然是以维护皇权统治的稳定性为主要目标的,这就使得形式上以独立的科目出现的伦理学难以真正摆脱政教之附庸的地位。例如,1905年两江总督魏光焘请求编纂《中国伦理教科书》的奏疏中,曾明确表明:“近年日本骤致强盛,实由全国人皆有忠君爱国之心。……中国近年学生,往往习于嚣张恣肆,殆于圣贤根本,先未讲求,于蒙养之年,无以育成其孝悌忠信之气质。微臣愚见,拟请将中国经书、《小学》及日本所著伦理书,互相参酌,择要编辑,定为中国伦理教科书。”
与辅弼政教的目的相联系,当时国内学者自己撰写的伦理学教材或著作,在内容上虽然多多少少受到西方伦理观念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仍然无法摆脱传统忠孝节义等道德观念的束缚,这是影响伦理学专业化程度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专门的伦理学教学和研究出现初期,教育者和研究者大多声明自己的教学或研究与中国先贤的道德教训是一致的。曾任京师大学堂伦理学教习的张鹤龄在《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中,直接表明了自己编辑伦理学讲义的目的,在于“考求伦纪,归宗六经,参以先贤之讲说,证以史家之事迹,即咨环球立国之道,返求圣人先得之理。理为经焉,法为纬焉”m#2—943)。在刘师培的《伦理教科书》一书的“序例”中,也声称自己的著作是“汇集前儒之说,萃为一编”則,"1)。
辛亥革命之后,由于社会动荡一时难以平息,伦理学研究中的这些束缚并没有随着皇权的倾颓而马上被打破。经过了五四运动的洗礼,伦理学研究才逐渐摆脱了专业化之初的种种弊端,从而真正走向独立化和现代化。
本文中所谓的“五四运动”是从广义上来说的。从广义上说,“‘五四运动’当然不只指1919年5月4号这一天的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中的一个指标”。从文化和学术意义上说,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联结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换句话说,“广义的五四,是指1919年前后几年,由中国知识分子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对伦理学研究的推进,首先在于它使研究者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这一运动期间,新兴的知识分子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大量、公开地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学术思想和社会思潮,使得人们不仅更加清晰地看到一种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不同的思想传统,而且也促进了人们对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以及学术研究模式的反思。在新文化的鼓舞下,思想开放的学者们认识到:“近世科学的发达和资本主义的进展把整个地球打成一片;无论愿意与否,现在中国巳是世界的一部,巳不能再享受闭关自守的桃花源生活了。世界已是整个的世界,中国社会一切的转移,也只是受世界巨潮底动向所激荡。因之,现代中国学术思想的推移,也不过是跟着世界学术思潮的蜕变而转折吧。”为了将“闭关自守的中国文化”尽快地“并合到世界文化的潮流中”,一些学者以西方的理论为基础,对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思维方式展开了激烈地批判。“在这一运动期间,新兴的知识分子不仅公开主张需要介绍西方科学技术、法律及政治制度,而且也宣称:中国的哲学、伦理观念、自然科学、社会学说和制度,都应该彻底重估,参考西方的这些部门,重新创造。这不同于前些时候鼓吹的那种有心无意的改革或是局部革新,它是一种广泛的、热烈的企图,要推翻那停滞不前的旧传统的基本因素,而以一种全新的文化来取代它。”在这一潮流下,中国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等,都遭受到猛烈攻击。而无论从动力上还是武器上,这些攻击都与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等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攻击的动力多是从西洋的自由主义(liberalism)、实验主义(pragmatism)、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无政府主义(anarchism),以及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socialism)思想而来”;“实验主义、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是改革者批判传统伦理与思想的主要方法”。在猛烈的攻击下,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忠孝节义等核心观念被褪去了神秘和神圣的外衣,使得伦理学研究最终能够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为其专业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扫清了一重障碍。
在20世纪初期特殊的学术研究背景下,伦理学研究专业化和独立化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使学术研究摆脱非学术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成为独立自主的学问,摆脱政教之附庸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五四运动中,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不再限于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人本身的解放和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独立的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肯定,必然要求个人在肉体和精神上的独立化。这一精神不仅深深体现于五四时期对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批判,而且渗透于对学术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的反思与重构中。人不再被看作家族或政治的附庸,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也就不再仅仅以培养具有同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德性的社会成员为目的,从而使得一门“以研究学理为的”的伦理学的建立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五四时期对科学的介绍也促进了伦理学研究摆脱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从而推进了其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科学不只是一套‘技艺’,而且是一套思想方法。同时,在价值上,他们的强调科学也有助于在中国建立知识生义的权威,弥补传统对纯知识所缺乏的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是伦理学研究从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制约下摆脱出来的必要前提,也是伦理学走向独立化和专业化的重要一环。除此之外,五四时期的“赛先生”对于伦理学研究专业化的贡献,还体现在它为这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赛恩斯’——科学——的重要,不是只限于机器的一方面;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比其他一切的科学的结果更为有价值。所以介绍科学的方法,是新文化运动者的责任。”实验主义、怀疑主义,尤其是唯物辩证法,都对伦理学研究的深化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是两面最鲜明的旗帜。正是在这两面旗帜下,伦理学逐渐摆脱了各种非学术因素的束缚,成为独立自主的学问。
与束缚解除相伴的,是伦理学研究的眼界更加开阔、分析更加科学、思维更加理性。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研究者们在伦理学研究中所秉承的宗旨是:“我们对于一切道德行为,一切道德行为的标准,一切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应该放大眼光,打破畛域,不论是新是旧,是中是外,所有道德的习俗,道德的学说,皆取得来做研究的对象,为之一一判别其利弊,评定其价值。不一定舍己从人,也不一定强人就我;要看前后递嬗的线索怎样,远近交通的行迹怎样;总要加上一番人工,求自动的适合。他们不但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新的高度上进行了反思和挖掘,更为显著的是对西方伦理思想展开了广泛地吸收和借鉴,使得伦理学研究迅速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表现在当时专门的伦理学著作和译作数量的增加,以及国内学者伦理学研究水平和著作质量的提高,而且这一时期的积淀也为20年代中期一直到40年代伦理学研究的繁荣局面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专门的伦理学研究刚刚起步不久,不但没有——也不可能——为中国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和出现的伦理问题提供最终的科学答案,而且在方法上也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肯定五四运动对伦理学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反思当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五四之后的学者们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伦理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四时期伦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往往同对现实的伦理问题的认识和不同伦理文化的评价直接相关。毛泽东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曾经说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在伦理学领域中最典型地体现为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西方伦理思想的态度上。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直强调思维要清晰,方法要科学,但总体来说,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批判性研究只停留在口头而实践中却做得很不够”。
近代以来,对中国落后的封建伦理文化批判同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始终是纠结在一起的两股潮流。但到五四时期,维护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者完全处于下风,对中国旧有伦理文化的批判成为主流。“以打倒孔家店为当代英雄,以穿破宋理窟为盖世的能手,必欲举五千年来的礼经、学案,付之一炬;必欲举一切社会相传下来的习惯风俗,根本划除,廓清榛莽,另植新谷。种则取诸邻邦,果当获于中土。以为不如此,绝不足以应变而图存。”当热情代替了理性和科学的分析,对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则难免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一方面,过于简单和浮浅的批判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批判中国旧传统时很少有改革者对它进行过公'正的或者是同情的思考。他们认为几千年来社会的停滞给进步和改革留下了许多障碍。为了清除这些障碍,就会不可避免地过分攻击整个传统并且低估传统的价值。这样,儒家学说和民族遗产中的许多优秀成分被忽视或者避而不谈。”“割断历史”的简单化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但影响了伦理学研究的民族化和本土化,而且还因损伤了民族自信心而对道德建设实践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大部分是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光芒映照之下,许多人因为立场和指导思想的原因,不能对西方思想进行科学地、辩证地分析,甚至不顾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以及中西方之间的文化、社会差异,企图把西方的理论移植到中国这片土地上。这种在西方文化的旗帜下“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路”的主张,由于对西方文化的过度自信而导致对中国自身伦理建设缺乏必要的恒心和耐心’自然也经不起实践和历史的考验。
对待现实伦理问题和中西伦理文化的这种“形式主义的方法”,反映在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中,直接导致的后果是限制了既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又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的完整的伦理学理论体系的生长,以致到20世纪40年代时还有学者慨叹,在中国人自己的“新伦理学”著作中,“或仅研究道德理论,或仅讨论道德规律:极少能将道德理论与道德规律作有系统的研究;不是无头,便是缺足。而研究道德理论的人,又或仅介绍西洋伦理学说,或仅叙述中国伦理思想,甚少能将中西伦理学说做综合的介绍与检讨。至于讨论道德规律的人,又多以个人感觉为依据,极少能树立一个善恶标准,再由这个标准将各方面行为作整个的分析。这种偏缺不全的新伦理学,自不能为伦理建设的基础。”
第6篇: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范文
关键词 学科优势 生命伦理教育 初中生物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生命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但也包括动、植物生命乃至生态系统;伦理学是用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领域中人类行为的规范性进行检验。因此,生命伦理学具有生命科学与哲学双重身份。
在我国,生命伦理学起步较晚,很多人对它还很陌生。虽然诸如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生命伦理教育有一定的存在规模与发展,但是在中学中,系统的生命伦理教育尚处萌芽状态。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初中生正处于活力四射的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初中阶段无疑是学生伦理意识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的各学科中,又以生物学科最有可能也最有利于渗透生命伦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育,应当担当起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重任。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伦理观的教育。下面以北师大“新世纪”(版)初中《生物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八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渗透生命伦理教育。
1 挖掘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传统教材中,学生更注重的是理解科学知识,忽略了对生命的思考。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了生物学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在生命伦理教育方面,并不是纯粹传授生命伦理知识,而是注重增强学生的生命伦理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水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思想。八年级教材中生命伦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北师大版教材第19章专题阐述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有关生命延续的基本特征。“我从哪里来”是学生小时候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出生之谜。所以,本章教材在第1节首先讲述人的生殖和发育。“新生命的孕育”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由来,从而理解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生命来之不易,非常珍贵,值得人们去珍视、善待。此外,本节教材的“小资料”介绍了人体受精、早孕危害、避孕等性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第19章第3节呈现的内容是植物的生殖方式。学生通过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过程,懂得被子植物的繁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才能结出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花的雌雄蕊受伤或未传粉,就无法形成种子。学生初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才能珍爱、珍惜生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不易,引导学生去体会生命从开始孕育到最终诞生的艰难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文情怀。
1.2 利用生态学知识,进行生态伦理教育
教材基于对生命伦理的广义理解,在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渗透了着生态伦理、环境伦理教育。第23章第4节提供了一份资料:位于北美的凯巴森林,原本是一片和谐安详的景象,印第安人和各种生物在这片森林中和谐地生活着。后来,凯巴森林被列为国家禁猎区,政府严禁在林区内捕杀黑尾鹿,却允许猎人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野兽。30年后,凯巴森林失去了往日的宁静,面目全非。学生通过寻找凯巴森林变迁的原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了分析。正是由于人类的不恰当干预打破了凯巴森林的安宁,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然后进一步分析生态失衡的其他因素,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如森林被砍伐,草场遭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从而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地球所能维持人类生存的能力正在衰减。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必须要引起人类足够的重视,由此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1.3 正确的认识和应用生物技术才能为人类造福
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向人们展现美好未来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伦理难题。例如人类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生物的性状,甚至培养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种。大量的人工培育会不会影响物种的发展?是否允许人们通过改变基因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的性状,甚至根据自身愿望来选择未出世孩子的特征?……这些问题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
现代生物技术种类繁多,原理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第25章“生物技术”仅选择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部分的教材内容从“寻找科学家培育克隆羊‘多莉’成功的奥秘”的活动入手,使学生对克隆技术有所了解,接着阐述了克隆技术的应用意义,但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之争是存在的事实,如克隆哺乳动物家族的日益壮大让“克隆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教师也可以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赞同克隆人吗?为什么?”这些道德评判对于培养学生面对生命伦理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生命伦理的独到见解大有裨益。
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伦理观念的方法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采取讲解、讨论、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接受生命伦理教育时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还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融入伦理冲突,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2.1 课堂教学是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主渠道
生命伦理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倾向于塑造人格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让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道德观念培养和形成较好的途径和办法。如第25章第2节介绍了转基因产品带给人们巨大的利益,同时又质疑“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转基因生物或其他产品对其他生物或生态环境是否构成潜在的不利影响”,要求学生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懂得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带来的利害得失需要权衡,有利于学生对生命伦理的认识逐步趋于规范和理性。
2.2 联系生物学知识、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良好途径
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并获得亲身的感悟。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例如,在学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一节之后,笔者利用我校科技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培育植物来体验生命的历程。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播种、施肥和精心呵护的植物由小长大直至开花结果时,他们不仅取得收获满怀欣喜,更在这个过程中知晓了生命的萌芽、发育、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受损的痛苦,从而推物及人,敬爱生命之情油然而生。
2.3 拓展其他方式让生命伦理教育更丰富
教材并不是通过简单说教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安排了许多建议活动促使学生透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如“写科幻文章――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参加爱鸟周活动”、“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教材还提供了不少小资料和课外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新了学生的观念。如“慎用抗生素”、“早孕的危害”促使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远渡重洋的屎壳郎”、“加强农药的环境监督刻不容缓”等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观的构建。这些建议活动和课外阅读内容都能提高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活动进行生命伦理观的教育。
3 结语
独立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念最有利,但就我国目前初中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在绝大部分学校中还做不到。因此,生物教师结合生物学教材内容,将生命伦理学的观念自然地渗透给学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弹性,教师可以针对本地区、本校状况和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进行课程的再建设,挖掘出更多初中生感兴趣、乐于接受并且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的课程呈现形式,对学生的生命发展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和关怀,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哲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新课程中实施生命伦理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范文
一、用魔术展现神奇的洛伦兹力
课堂上一开场,展示阴极射线管及其结构原理,然后接通电源,展示电子束的运动轨迹“一条直线”,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我想让这束电子束听我的话,学生有一点诧异。于是我用手慢慢在阴极射线管上方移动,电子束果然一会上偏,一会下偏,一会儿又消失。课堂热闹起来,怎么我的手有如此魔力,同时请一个同学上台来也试一试,发现什么现象都没有,这就奇怪了。学生更疑惑了,甚至有学生对我的手仔细检查了一番。神秘片刻,终于有学生猜出“有磁铁”,“对了,奥妙就在这里”当我从袖套里取出事前被固定好的小条形磁铁时,大家恍然大悟:正是磁铁的磁场对电子的运动造成了影响,我们把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称为洛伦兹力,以此开始新课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探究洛伦兹力的方向
引导学生认识:既然洛伦兹力是安培力的微观表现,那么要研究洛伦兹力就应从安培力“下手”。安培力的方向遵循左手定则,那洛伦兹力的方向是否也应遵循左手定则呢?让学生思考条形磁铁的北极从后方靠近射线管,电子束如何偏转,再用实验加以验证,并指出问题关键:四指应指向哪个方向?同样,北极从前方和上方靠近又会如何?让学生感知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加深理解比划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明确加上前后磁场后,电子束会上下偏,加上下磁场后,电子束会前后偏,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通过实验模拟电视机内的扫描原理
在介绍完洛伦兹力的大小公式后学生知道了洛伦兹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想改变其大小,当然可利用改变B和v的大小,或者改变两者的夹角来实现。下面我们共同来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请同学们回忆我们要让射线向下偏,应如何放置条蹄形磁铁,要上偏呢?此问题较易回答。如果我要看到电子束从下偏到上偏连续的变化呢?应让磁铁如何摆放,请同学们思考设计方案,并上台展示。无论用何种方法,只要能看到现象就是成功。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展示各种方案,并对一些成功方案进行分析。
主要措施有:(1)在射线管上方放置蹄形磁铁(条形磁铁也可,要注意高度),让磁场和电子束垂直,缓慢转动磁铁,在旋转180度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电子束的偏转变化,若一直旋转下去即可看到电子束不停地上下摆动,(很有意思)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此方案是通过改变B与v的夹角来改变F的大小,进而改变偏转的多少。
(2)在射线管上方附近放置磁铁,磁场和电子束垂直,然后把磁铁向上平移远离射线管,到一定高度后旋转180度,再向下缓慢靠近阴极射线管,同样能观察到电子束的连续变化,此方法是利用改变B的强弱来改变F的大小
继续探讨:如果再上下偏的基础上,要电子束再左右偏,要加上怎样的磁场?
让电子束在变化的磁场中偏转,就是电视机显像管的扫描原理,通过施加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磁场变来实现全屏扫描,只是他巧妙地应用了电流产生的磁场来控制电子束的偏转(展示偏转线圈),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可通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来控制,这样更简便易控。
四、科普介绍,模拟展示北极光
第8篇: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范文
关键词:威廉姆斯;伦理客观性;伦理知识:绝对概念;世界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1-0103-04
伦理的客观性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元伦理学问题,它不仅包括道德形而上学的问题:世界上有客观的道德存在吗?或者,是否存在着绝对的道德标准?而且也包括道德认识论的问题:道德知识是否可能?如果存在道德知识,这种知识与科学知识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伦理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我们如何获得这些知识?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是否能对规范伦理学的规范性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伯纳德·威廉姆斯在《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一书中通过将伦理学与科学进行对比,对这些问题都作了不同程度的回答。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威廉姆斯的思想进行评述。
一、绝对概念与伦理的客观性
威廉姆斯的论证是以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开始的,即:“科学有某些机会或多或少地成为它呈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并对世界‘真正如何’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说明,而伦理思想则没有机会成为它表现出来的每一个样子”。接着,威廉姆斯通过引入“趋同”(convergence)慨念对这一基本观点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科学和伦理学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当它们通过“趋同”来解决各自领域中的分歧时会给卅不同的解释。我们有可能希望科学在“事物的本来面目”(how things actually are)上达到趋同,而伦理学是否能达到趋同是值得怀疑的,就算可以,也不能像科学那样,即在事物的本来面目上达到趋同。总体而言,威廉姆斯在科学上持实在论的观点,但反对伦理学的实在论。
威廉姆斯首先考虑了对上述观点比较有力的一种反驳,即:不只是伦理学,科学上所达到的趋同同样不能根据“世界是什么样的”得以解释,不能通过这一点来对科学与伦理学作有效的区分。这种观点认为,关于作为能够决定信念的世界的这种观念有一种不能解决的困境。这种困境是,一方面,世界可能是通过我们目前关于这个世界包含什么的信念得以描述的,这时,我们当然可以说我们关于世界的信念是受这个世界影响的。比如,我们关于树的信念的形成是受树的影响,关于鸟的信念的形成是受鸟的影响,等等,世界是我们信念的对象。然后我们说世界就是通过我们受世界上存在的这些东西的影响所形成的信念得以描述的,并因此我们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概念,但这并没有说明问题,因为这种作为我们信念对象的世界的概念无异于是对我们之前用来代表这一世界的那些信念的重复,还是不能说明这样形成的“世界”概念是在世界本来面目上的趋同。另一方面,如果在任何对世界的描述之前先形成一种关于世界的概念,试图用这种概念去代表所有的信念系统更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形成的“世界”概念无非是没有内容的空概念。由于上述困境,科学所达到的趋同不能根据世界是什么样的而得到解释。
威廉姆斯针对以上反驳引入了他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绝对概念”(“absolute conception”of the world)。他认为以上困境产生的原因在于,要么把所有代表这个世界的信念都放在一起,要么又把它们全都排除出去,其实有第三种方式能够形成关于独立于我们主观意识的世界的概念。即,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一些信念,而不是全部信念形成一个关于世界的绝对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涉及到对一个独立于我们经验存在的世界进行反思,而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不是关系到我们信念的对象,而是关系到我们的信念表达其对象的方式。这样我们所选出来的信念所形成的概念就以一种最大程度上独立于我们独特视角的方式代表这个世界,然后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关于世界的绝对概念去解释我们观察到的个别现象。
由于威廉姆斯对绝对概念的形成所作的说明过于简单,也就造成了我们对他的思想进行把握的困难。例如,在形成绝对概念的过程中,我们怎么知道信念表达世界的哪种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以一种独立于我们独特视角的方式来代表这个世界呢?另外,威廉姆斯认为,科学中所形成的绝对概念不但能对它本身形成的可能性作出解释,而且也能解释对这个世界进行的不同视角的观察是如何可能的。但是,既然绝对概念是独立于我们独特视角的,也就是说它是无视角的,那么无视角又怎么能对不同视角的研究作出解释呢?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威廉姆斯对第二性感知的说明来理解这个绝对概念本身的形成,以及它既是无视角的,同时又不是空洞的。首先,威廉姆斯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命题知识都是可加的,比如,我们在没有反思的情况下对物理世界第二性质的感知是有视角的,同一个物体可能对三种不同的感知者呈现出A、B、C三种不同的性质(对颜色的感知就是如此,不同的感知者对同一物体颜色的感知可能会有偏差),但是没有A加B加C这样的知识。威廉姆斯认为,要使这些零碎的知识融贯,感知到的不同性质必须与绝对概念相联系(如对颜色的不同感知可以用波长的概念加以解释)。这里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并不是说我们已经获得了绝对概念,按照威廉姆斯的想法,我们在具有绝对概念之前是有理由相信它的,因为我们每天的经验都揭示出我们是如何与世界相联系的,并且以这种方式引导我们朝向那个理论的概念。同时,感知到的不同性质与绝对概念的联系也表明产生这些不同的零碎知识的能力都是感知的不同形式,我们正是通过这些感知形式来认识世界的(波长概念可以说明正是对颜色的不同感知才使我们有了独立于我们视角的波长的概念)。最后威廉姆斯总结说:“在第二性质的情况下,解释也是一种辩护,因为它可以指明感知是如何与物理实在相联系的,以及它们如何能够给出那种实在的知识,这是它们自称要做的事。”从威廉姆斯对第二性的感知所作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说的绝对概念既是对第二性质的感知进行解释的前提,而同时它又是解释的结论,所以绝对概念不但能对它本身的可能性作出解释,而且也能解释对这个世界进行的不同视角的观察是如何可能的。
威廉姆斯也认识到科学所作出的解释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视角的,比如进化生物学和神经科学,它们要解释的东西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有视角的,但这仍然不影响我们在科学中可以工作在绝对概念的层面上。而伦理学恰恰不能形成这样的概念,道德实在论者可能会将伦理概念的使用类比于我们对物理世界第二性质(如颜色)的感知,这是一种解释层次上的类比,如果类比成功的话,伦理学也可以达到一个绝对概念并通过它的解释来保证其客观性。威廉姆斯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对第二性的感知处理的是物理世界,对其作出的解释也是证明,而伦理学处理的是社会世界,对伦理判断及不同社会之间的概念的使用只能给出社会的解释,但没有辩护功能,而伦理学理论也不能为之提供辩护,因为伦理学理论不可能像科学那样可以产生一个错误理论为感知上出现的错误提供一个很好的说明。总之,在威廉姆斯看来,伦理学面对的是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任何伦理观点的给出本身就是有特殊视角的,虽然它可以在局部发生趋同,但不能说明广泛的客观性,不可能像科学那样超越特殊视角的限制趋同于一个绝对概念。这与威廉姆斯一贯的反伦理理论的态度也是一致的,他认为伦理学不应当寻求普遍的道德原则,因为脱离了各种不同生活环境的普遍客观的原则无法解释具体的道德现象,不能指导人类的道德行为,所以伦理学只能在具体情境中去关心与每个人有关的伦理要求。按照威廉姆斯的看法,在上述意义上,伦理客观性不同于科学的客观性。
但到此还是不能通过在事物的本来面目上达到趋同来说明科学和伦理学的区分是有效的,因为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伦理概念确实是受世界是怎么样的来指引的,比如像“勇敢”、“残忍”、“不诚实”这样一些“厚实的”伦理概念。因此,有一种观点就认为伦理学也能像科学一样在事物的本来面目上达到趋同,接着威廉姆斯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回应。
二、世界导向性与“厚实的”伦理概念
在科学中之所以能形成绝对概念正是因为科学是受世界真实存在的方式所引导的,因此,尽管我们感知世界时世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我们还是能在世界的本来面目上达到趋同,比如说放入水中的筷子是弯的原来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伦理学的概念为什么不是这样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一些为我们提供行动理由的伦理概念不也是受世界是什么样的来引导的吗?比如,我们对有一定人格和操守的人才会说他是“好人”,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称为“好人”。有人因此否认科学与伦理学之间在趋同上有一个区分,因为他们认为伦理学也可以在事物的本来面目上达到趋同。
威廉姆斯认为,确实,一些“厚实的”伦理概念既可以引导行动,又可以被世界所引导。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胆小”、“残忍”、“勇敢”这样的概念就具有“世界导向性”(world guided)。当我们说一个人勇敢时,必定与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而不是另一些相反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我们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这个概念。那么为什么这种“厚实的”伦理概念会同时具有这种世界导向性与行动的指导性呢?规定主义对此作出的解释是,任何这样的概念既有描述的成份,也有评价的成份,描述的成份使它受世界的引导。评价的成份使它引导人的行为。但是规定主义认为,当我们把这些概念应用到世界中去时,只有描述的成份起支配作用,而评价的成份在此不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这些概念的描述性特征就可以准确地运用它们。威廉姆斯不同意规定主义的这一看法,他认为,要想在“厚实的”伦理概念的应用上达到一致,还需要人们共同分享这些概念的评价性含义。威廉姆斯举例说,一个观察者来到了另外一个与他自己有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知道这个社会中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会使用一些道德概念,但如果他想要理解那个社会中的人对诸如此类的概念的使用,那么,就算他不一定实际上与他们享有同样的价值观念,也要在想象中把握他们使用那些概念时的评价性兴趣。可见,威廉姆斯否认把“厚实的”伦理概念中的描述成份与评价成份分开来进行分析的可行性,由此说明伦理学与科学达到趋同的路径是不一样的,因为评价成份的作用,“厚实的”伦理概念的世界导向性和趋同只能在局部发生。
威廉姆斯从世界导向性来对比伦理的客观性与科学的客观性是很具有说服力的。但是尼古拉斯·法登(McholasFardine)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科学中的世界导向观念也是成问题的。虽然科学历史的发展确实暗含了科学理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事态的限制,但是我们从观察到的经验现象的一致上升到高度理论化层次上的一致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往往在这一过程中就失去了关于世界导向的概念。确实,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很复杂,其中总是有一些预先假定的前提。但是随着对自然界的研究的深入,会有一些新的实验发现,而这些理论会在解释新实验发现的过程中发现、纠正错误,通过调整修改先前的预设得到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最终还是具有世界导向性。在这里,只有承认了科学的世界导向性,才能反过头来更好地理解威廉姆斯对绝对概念的讨论,而这都是以预设科学知识就是关于独立于我们的经验而存在的世界的知识为前提的,这就体现出威廉姆斯在科学上所持有的实在论立场。伦理学与此不同,一般的、抽象的伦理概念如“正确”、“错误”,或称之为“薄的”伦理概念不能体现m世界导向性。“厚实的”伦理概念虽然具有世界导向性并可以在局部发生趋同,但那是因为人们具有相同的评价性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人们使用这些概念的评价性兴趣去理解这些概念,但不能共享他们所有的评价性兴趣从而使这些概念的使用发生广泛的趋同。
这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说使用这些概念的社会中的那些人有伦理知识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威廉姆斯引出伦理知识的概念,并同时作了科学与伦理学趋同的第三个区分。即科学研究是增加知识的,而伦理反思却破坏伦理知识。
三、伦理反思与伦理知识
威廉姆斯设想了一个超传统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使用的是同一套“厚实的”伦理概念,但他们很少进行一般性的反思,那么能不能说这个社会中的这些人有伦理知识呢?我们对知识的传统理解是,一个人知道某事p,当且仅当(1)他相信p,(2)p是真的,并且(3)他的信念得到辩护。按照诺齐克的理论即知识追踪真理,第三个条件可以表述为,如果p不是真的,s就不相信p。威廉姆斯的论证从这里开始,他认为:根据我们对知识的传统理解,如果超传统社会中的人所作的判断能够是真的,那么他们是可以有伦理知识的。有人可能说,如果超传统社会中的人作出的一个伦理判断为真,那么观察者也可以直接作出超传统社会中的人所作的那个伦理判断,但是显然,观察者可能完全不认同超传统社会中的人所使用的那些伦理概念,因此超传统社会中的人是没有伦理知识的。这一论证使用的是关于真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去引号使用原则”(disquotationnciple)。威廉姆斯认为这一原则不能用来说明伦理学的问题,因为伦理概念的使用是跟某种特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虽然观察者自己不能使用超传统社会中的人所使用的概念,但他还是能认可他所说的是真的,去引号使用原则并不能说明他们所使用的概念就是错的。我们完全可以以这样的形式说,“张三说‘李四很x’,并且张三说的是真的。”(假设x是张三所在的那个群体所使用的一个伦理概念。)可见,威廉姆斯认为在这样一个超传统社会中是可以有伦理知识的,同时他所说的伦理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伦理知识不具有科学知识所具有的一般性特征,因为它是属于某种特定文化的。以上所说的情况是超传统社会中使用的概念不为观察者所使用,但能被观察者所理解。如果超传统社会中的一些陈述所暗含的观念是观察者所否认的怎么办呢?“我们必须同意存在用一些普遍道德概念表述的判断是那个社会的成员所接受的。却被观察者拒绝吗?”威廉姆斯认为这个问题不能轻易下结论,要看如何理解实践与反思的关系。
威廉姆斯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式看待这个超传统社会中的活动。一种是客观主义的模式,根据这种模式,我们将认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试图找到关于价值的真理,这样,他们的判断就会有一些一般的含义。另一种模式是非客观主义的模式,即他们的判断只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根据他们的传统习俗作出的。当以这种非客观主义的模式来看待这个社会的人所作出的判断时,我们就不会认为他们的判断包含一般性的含义。威廉姆斯说,这就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以客观主义的模式看待那个社会的实践时,他们所作出的判断表明他们没有伦理知识,而以非客观主义的模式看待他们的实践时,他们所作出的判断却表明他们有伦理知识。这是因为。以客观主义的模式看待他们的实践时,他们的判断就暗含着一般的含义,当一个判断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时,就意味着这一判断将是普遍的,在这个意义上,就可能与来自其他社会的判断相矛盾,这时就要对其进行反思,一旦进入反思就可能会对自己概念的使用产生怀疑。如果他们再有野心一点,要考虑到所有的伦理经验并试图达到关于伦理的真理,那就必然会使用更加一般,更加抽象的“薄的”伦理概念,这些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很难显示出它的世界导向性,也不符合命题知识的条件,不能表达出伦理的知识。因此,威廉姆斯认为伦理反思破坏伦理知识。在得出这一结论的同时,我们也很明确威廉姆斯所指的伦理知识就是恰当地使用“厚实的”伦理概念作判断的知识。
综上所述,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就很自然了:“我们必须拒绝去以(反思)那种方式去追求伦理真理的关于伦理生活的客观主义观点。”反思不是一个能够产生新的伦理知识去代替旧伦理知识的过程,不能像追求科学的客观性那样追求伦理的客观性。
四、结语
本文在这里不打算去探讨关于科学是否会趋同于一个唯一正确的理论的观点,比如希拉里·普特南就认为与任何视角无关的世界的绝对概念根本无法成立,“在一定的条件下,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的泊松(Poisson)方程式就是对物体的引力场的一个近似正确的描述。但牛顿力学的理论描述却被广义相对论或是未知的某种理论完全替代。我们根本无法证明关于科学是否‘注定’要聚合为某一明确的理论描述的推想。”不过这一观点并不影响威廉姆斯将伦理学与科学进行对比的效果,因为不管科学如何,或最终能不能达到一个绝对概念,它所引发的兴趣确实是人类中普遍存在的。“可是界定一个社会世界的兴趣却有可能与界定另一不同社会世界的兴趣相抵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威廉姆斯认为“厚实的”伦理概念只能发生局部的趋同,而伦理知识就是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恰当地使用“厚实的”伦理概念作判断的知识。
但是反思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随着当今各国文化交流的明显增加,原来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伦理价值观念在一个平台上呈现出来,一方面,不同的社会群体必定会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原有的道德观念或伦理知识的普遍性进行反思,结果道德变革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另一方面,如果要把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扩展到其他社会,又不采取强迫的方式让其他社会接受,就不得不放弃很多具体的东西,这确实使得使用“薄的”伦理概念成了现代社会的特征。而威廉姆斯认为伦理反思会破坏伦理知识,那么如果我们接受这一观点,是不是最好回到前反思状态呢?威廉姆斯说这就正如某人发现他有了自己的小孩反而扰乱了他的生活,但他不能通过杀死他的小孩回到以前的状态一样。他认为,有伦理知识不一定是最好的状态,我们在失去伦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其他种类的知识,如关于人性、历史、世界实际所是的知识。最后他通过引入“信心”(confidence)这一概念来说明,尽管反思破坏了伦理知识,使人们缺乏像原来那样建立在确定知识的基础上的“信念”(conviction),但我们还是有伦理信心的,而产生伦理信心的问题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问题,即什么样的体制、教化以及公共话语有助于培养伦理信心,伦理信心不同于伦理知识,它是反思后的产物。
第9篇:动物实验的科学伦理思考范文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69-03
Introduction of Scientists in Class of Medical Chemistry//LIU Yongdong, ZHANG Shufen, ZHONG Rugang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tist’s achievements and hard study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to expand and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whole content of medical chemistry course, the fruitful research work from Arrhenius S.A. and Nernst W. was duly introduced to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tists not only riche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stimulates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ut also gives students more spiritual guide.
Key words medical chemistry; Svante August Arrhenius; Walther Nernst
医用化学是面向医学、药学和生物学等专业的学生讲授现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知识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1],它将为学生日后相关领域的深入学习打下较坚实的基础。尤其现代生物医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而化学在这一时代中体现出与现代医学之间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因此,医用化学的学习对于生命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医用化学课程内容本身较庞杂和枯燥,所以如何扩充课堂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进而激发学生兴趣,一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科学家的光辉成就及其艰辛研究历程的介绍是扩充和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1-2]。阿伦尼乌斯[2-3]和能斯
特[2,4-5]分别是1903年和19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们两人的工作都涉及多个领域,在医用化学课程的电解质溶液、化学反应热及反应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等章节中都有其相关工作。因此,笔者从教学内容体系安排和教学方式两方面考虑,将两位化学家的研究工作历程及成果编排到课堂的教学中,以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扩充、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1 科学家阿伦尼乌斯
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是瑞典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创立电离学说,提出酸、碱的定义,为化学特别是物理化学的开创作出极大的贡献;提出阿伦尼乌斯公式,为现代化学动力学奠定基础,构成物理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阿伦尼乌斯在化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因而被授予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医用化学教材中的电解质溶液和化学反应速率章节中都涉及阿伦尼乌斯的工作。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在电解质溶液章节中重点介绍阿伦尼乌斯的电离理论发现和提出的科研历程及其被普遍公认所经历的曲折和波澜,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科学问题的提出、解决和被认可不是想象中的一帆风顺,而有着艰辛的历程。从阿伦尼乌斯的电离理论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问题并不那么神秘莫测,科学家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所以大家要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这部分内容可以主要以故事论述的形式开展。而对于阿伦尼乌斯在化学动力学方面的介绍,可以更侧重于介绍他的博学和兴趣广泛,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视频,或是通过布置课外兴趣阅读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家阿伦尼乌斯的科学贡献和成就。
电解质溶液中酸碱电离理论的介绍 电解质在溶液中以何种形式存在,这种存在形式又是如何产生的,这是19世纪科学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之一。尽管已经有人提出电解质在溶液中可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但就其产生过程,科学界一直普遍认同法拉第(M.Faraday)的观点,即溶液中的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
阿伦尼乌斯在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时发现,气态的氨是根本不导电的,但氨的水溶液却能导电,而且溶液越稀导电性越好;氢卤酸溶液也是有此特点。对于其他的电解质体系,他也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发现浓度影响着许多稀溶液的导电性。那么如何揭开这些实验现象和数据背后的秘密呢?阿伦尼乌斯开始了实验之后的思考,他首先想到的是浓溶液和稀溶液本身的差别在哪呢?应该是可以通过加水将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可水起到什么作用呢?阿伦尼乌斯顺着这个思路深入思考:纯净的水不导电,纯净的固体食盐也不导电,把食盐溶解到水里,盐水就导电了,这是为什么呢?水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他觉得这是决定问题的关键。
基于法拉第的观点,阿伦尼乌斯想是不是食盐溶解在水里就电离成为氯离子和钠离子了呢?这个想法在当时是相当超前和相当大胆的,毕竟当时的学术界一致认同法拉第的观点。阿伦尼乌斯随后提出假定电解质在溶液中具有分子形态和离子形态两种存在形式,当溶液被稀释时,电解质的部分分子就分解为活性的离子,而另一部分仍是以非活性的分子形态存在。因此,溶液稀释时,活性的离子数量增加,导电性也就增强了。就此,阿伦尼乌斯提出全新的电解质中离子的产生原因,即电解质自动电离的新观点。
然而,当阿伦尼乌斯带着全新的观点向他的博士导师克莱夫(P.T.Cleve)教授详细地解释电离理论时,这位作为化学元素钬和铥的发现者的著名实验化学家对此理论并不感兴趣,只说了一句:“这个理论纯粹是空想,我无法相信。”这无疑给满怀信心的阿伦尼乌斯巨大打击,而且他也意识到博士论文能否通过出现问题,虽然他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数据并没有错,但要得到当时观念保守的教授们的认可谈何容易?答辩过程相当艰难,尽管阿伦尼乌斯精心准备,材料和数据都无可挑剔,但经过四个小时的答辩,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仍然认为论文不是很好。但考虑到阿伦尼乌斯大学读书时所有的成绩都很好,尤其是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的考试成绩非常优异,答辩委员会最终以及格的成绩,让阿伦尼乌斯勉强获得博士学位。
著名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指数定律――阿伦尼乌斯公式 阿伦尼乌斯不但提出了在化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电离学说,他还深入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他发现对于大多数反应而言,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比浓度更为显著。阿伦尼乌斯注意到化学反应体系的温度每升高1度,反应速率约增加12%~13%。若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无外乎是对反应物分子的运动速率、碰撞频率、浓度及反应体系的黏度等物理性质产生影响,然而温度的这种巨大的影响不能从这些传统的认识中得到圆满的解释。因此,阿伦尼乌斯设想,在反应体系中是一些高能量的活化分子直接参与到化学反应中,非活性分子吸收一定能量后可转化为活化分子,而反应进行的速率取决于活化分子的数量及活化分子之间相互碰撞的次数;当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时,活化分子的数量会随温度升高而上升,而且活化分子间的碰撞次数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因此导致化学反应的速率也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1889年,阿伦尼乌斯在上述观念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阿伦尼乌斯公式,也就是著名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指数定律:
其中,k为速率常数,A为指前因子(也称频率因子),Ea称为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也就是非活化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所需要的能量,R为摩尔气体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阿伦尼乌斯公式的提出为现代化学动力学奠定了基础,是物理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阿伦尼乌斯还从事天体物理学、气象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曾较早提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论点,还著有《天体物理学教科书》《免疫化学》《生物化学中的定量定律》等著作。
2 科学家能斯特
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是德国卓越的物理学家、物理化学家和化学史家,在化学热力学和电化学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特别是因为其在热力学第三定律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19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介绍 19世纪末,化学热力学的研究也已取得相当进展,其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已趋于完善,但不足的是化学平衡常数仍未有任何热力学参数进行推算,还只能借助实验进行测定。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研究发现已推断出,体系在低温状态时,反应自由能改变值(?G)与焓的改变值(?H)趋于相等。
能斯特对低温下的化学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比热和反应热来预测化学反应过程,研究发现当反应是吸热的,那么所吸热量将随温度下降而下降,而达到绝对零度时吸热量将变为零。随后,他在论文中指出,当体系温度趋近于零时,不仅反应自由能改变值(?G)与焓的改变值(?H)趋于相等,反应熵的改变值(?S)也趋近于零。这就是化学史上所称的“能斯特热定理”。他推断,所有固体的熵值在接近绝对零度时都是相等的。
能斯特热定理是一个大胆的实验假说。此后,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Planck)依据统计力学原理指出,能斯特热定理只有对于纯物质的完美晶体才成立。后来的实验事实和统计热力学对熵的讨论表明,有些纯物质(如过冷液体和有些固态化合物)在趋近绝对零度时能存在一个正的熵值。因此,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等人对普朗克的表述进行了修改,提出具有完美晶体的各种物质在绝对零度时,体系的熵等于零。至此,完善的热力学第三定律最终被提出。
电化学中的电极电位的计算――能斯特方程 除了在化学热力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外,能斯特还提出了描述电池可逆电动势的能斯特公式。他将化学热力学中的自由能变化与电池电动势联系起来,从而将化学热力学规律成功地应用于电化学体系。
1889年,能斯特根据范特霍夫的渗透压理论和阿伦尼乌斯的电离理论提出,在溶解压力的作用下,原电池中的金属进入了溶液,并以离子形式存在;与此同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又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使金属离子回到金属表面。这是两种方向相反的力,当其达到平衡时,便产生了原电池中的电极电位。在此基础上,能斯特导出电极电位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式,即电化学中著名的能斯特方程:
其中,E为电池的电动势,ε为标准电极电位,R为摩尔气体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c1和c2分别为溶液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能斯特方程表明,电极电位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电极本身的性质,还与电池的反应温度、物质氧化态与还原态的浓度、压力等因素有关。能斯特方程为热力学函数值测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而且此电化学方法不但为热化学数据提供了最精确的测量方法,还是化学热力学规律的最精确的验证手段。电化学方法将化学反应转变成可控的可逆电池反应,进而获得可控调节下极为精确的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