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城市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字:环境建设;城市;人文关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劳动人口大量剩余并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作用,彼此促进,相互制约。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环境保护,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更要考虑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减少污染,强调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
一、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
1、中国城市化进程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与现有城市的联系,产生了城市化的地域扩散。1949年以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和空间现象的城市化也开始了新的进程。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表现为:城市化进程具有起伏波动的特点;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十六大以来,国家从政府角度提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这势必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2、城市化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城市环境中由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使城市生活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影响,即在人类活动中对环境产生的副作用;一种是为了某种目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意识的改变环境,在现阶段,主要是第一种人们对环境的影响占绝对优势。
城市环境中,由于工业燃料的运用,产生大量的碳化物,硫化物等。运用制冷工业的发展,氟氯烃化合物的含量也急剧增加。这些气体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气管类疾病。另外,这些气体大部分具有温室效应,往往城市环境中温度较周边郊区温度高,形成城市热岛。排入大气的气体,尤其是酸性气体:硫化物,氮化物和人为尘埃,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酸雨",使城市环境中绿色植物,建筑物蒙受损失,使城市绿化地酸碱化。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向环境中排放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加,它们进入环境后破坏城市市容和旅游景观,影响人的视觉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废塑料制品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并不断累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据统计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垃圾中,废塑料的重量比已上升到8%―10%,但我国其回收率却从1980年的20%下降到1994年的不到10%,其再生利用率也不断下降。
在城市化过程中对社会问题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人口增加,解决住房问题是当务之急,城市市区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每一寸土地都可以化为可以增值的财富。尽管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由于其价格,位置等原因,人们对这些住房仍望尘莫及。往往购买地理位置较差的房子,这样就会奔波工作与居住地之间,相应就会对交通造成不良影响,日益拥挤,塞车现象日益严重。在居住区内,由于人口的增加,医疗和社区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城市环境中财富的增加,技术的进步,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和美化运动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相反,城市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却日益俱增。另人最为忧虑的是,在经济日益增长和环境日益更新的情况下,各种社会问题也相应地增加:犯罪率上升,青少年犯罪人数增加,社会道德伦理面临危机,失业隐患几乎笼罩了每个家庭。
人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作用于环境,产生积极与消极双向的影响,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活。
二、城市问题对人类生活的负面效应
1、城市问题对人产生的生理压力
现代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了各种设施和公共实施,但在一些工业城市,特别是高度密集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城市,环境给人的生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不可避免的使居民住区远离工作地点,造成了城市居民的交通"疲劳",大城市居民大约有2小时左右的时间花在交通上。在中心商业区,行政机关,商店,影剧院等设施越来越集中,致使车辆增多,人群熙攘,拥挤不堪,造成空气污染和流行疾病的蔓延。
居住环境对市民的影响更为严重,人的一生很大一部分时间要在居住的空间度过。因此,居住条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住宅日照量不足造成疾病发生;居住面积小造成家庭成员相互间的矛盾冲突。住宅公共设施缺乏造成居民缺少室外活动条件而影响健康。住宅本身的功能单一,缺乏个性化设计,也使居民产生冷漠感。
城市环境中的噪音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人的健康状况,近十年来,在各国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噪音都增加了10-20分贝,其中由于人口密度提高,其喧嚣声增大了二,三倍。因各种音响设备的广泛使用于商业竞争,几乎各商业区和商家都利用了扩音器来招揽顾客。此外,噪音是城市居民产生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的刺激使居民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脑神经系统的疾病增加。
空气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危害最为严重,随着各类车辆的增加,所有居民住宅都无法逃脱汽车尾气的污染,车辆来往频繁的街道居民常感到头痛头晕,咳嗽,恶心,浑身无力,这些状况在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身上更为明显,据世界银行《1999年世纪发展报告》中数据:仅中国的4个城市:重庆,北京,上海,沈阳,每年有1万人因接触悬浮颗粒而过早死亡,空气污染对人呼吸系统的疾病造成了高达数亿个工作日的丧失,与此相关的经济损失进数十亿美元。据我国部分城市统计,市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比郊区高2。4倍,肺癌发病率比郊区高7。3倍。
城市环境中对人健康危害较大而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的地面及土壤的污染。由于有害物质在建筑物和树木上沉淀堆积,以及病原微生物所造成土壤及地面污染,使城市区域内土地表层也遭到严重污染。而土壤的污染会按着土壤――农作物(水)――人的顺序进入人的体内。在工业城市污染区,人的发病率大大高于非工业城市。
2、城市问题对人产生的心理压力
城市环境对人有巨大的积极影响,这点可以从城市与农村人在文化程度,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环境中,人的季节性生产特点使农民一年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而在城市中,即使休息日,各项活动也有时间性,这就是城市公共场所大大小小的钟表日益增多,而失去个人特点。由于交通运输,学习,电视的娱乐节目,商店的营业等都有统一的时间性特点,这些构成了城市的节奏,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要适应这种时间性,而使自己个人的时间服从于群体。第二,日益增多的脑力工作者工作特点与城市环境中时间性特征形成矛盾,脑力劳动者往往在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失去了界线。工作日的延长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勤劳,爱好和责任感。脑力劳动者常常从事于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创造上顿悟和成果发表之前,需要有长时间的表面看来似乎是毫无成效的紧张思考,而这种劳动没有严格的时间的概念和固定的节奏,往往以几星期,几个月,几年为单位计算,而不适合以小时为单位计算。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从事各种脑力劳动的工作者将日益增多。城市环境如何适应脑力劳动者阶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仍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此外,由于环境给人带来了一定的生理压力,加上工作节奏和劳动就业竞争的增加,使人的心理压力增大。在城市人群中,人们更多地注意生理健康的问题,而忽略了由于各种压力及环境影响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强调人类生产,生活应以人为核心的人文思想,强调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
三、城市环境建设需要强调以人为本
城市的发展是由人的基本需要所推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人们的动机和效果发生错位,城市环境与人的需要往往处于冲突和矛盾状态之中。城市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发展,偏离人的需要轨道。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设计和建设城市的出发点和理念一直是经济效益至上,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基本需要。从对世界城市化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状况的认真检察中使我们深切感到:城市环境与人的基本需要必须同步发展。现代城市环境在为人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心理的压力和紧张,往往是弊大于利的,比如住宅分布的不合理也对人产生负面影响,传统的住宅大多分布于公路两旁,主要是从交通方便角度考虑,但是从对人的影响来看,其结论是弊大于利,除了噪音,空气污染对对人有严重影响之外,还因远离绿地等自然环境,使人无法缓解由于工作紧张而造成的精神压力。此外,住宅紧邻公路,必然缺少室外活动场所。
人类健康的生存环境不仅要有物质的而且也要有精神的,而现代城市环境导致人们普遍有"心理疲劳症",其原因是受过度的信息刺激。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宣传渠道的多元化和宣传方式的公开化,给人们的求知,生活和娱乐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随着一些不健康的报刊和录相制品的出现,城市环境中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精神污染"源,它对人的危害绝不低于物质污染。
要使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就应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服务于人,造福于人,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增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与城市环境共生。
四、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构想
为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关键,不公要强调视觉美化,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城市环境建设是为人类服务的应建设舒适,美观,有益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有益于人类健康为宗旨。但在实际城市环境建设中,人们更多地注重了美化城市,忽视了生态效益,忽视了人与环境的共生,城市环境建设应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
1、根治城市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包括汽车尾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等,对汽车尾气排放问题,首先,对在用机动车严格报废制度,禁止到期机动车改头换面继续使用,增强在用机动车年检,季检中环境指标的监测和管理,并加强日常抽检力度;保证机动车尾气达标率的实现;应通过加强维修和保养,合在用车达到尾气排泄标准。其次,对于新生产的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应严格执行国家不同情况下,不同污染物的排泄指标,完善监测,监督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单车技术水平最后积极报导,推广使用高标号汽油,无铅汽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少污染燃料。在污水排放系统中加强中水回用技术设备,污水处理药剂材料等,开发研制废水资源化设备。
2、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化要兼顾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主体绿化以乔木,灌木为主,不仅给城市居民视觉美的享受,绿化对城市环境也起到了防风,涵养水源,减少噪音的作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新晨
3、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小区
人的大部分时间是要在居住区内渡过的,因此在社区内要不公美化居住环境,应建立一些休闲广场,娱乐场所,体育锻炼设施,这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4、加强城市交通系统及城市管网系统建设
为促进城市环境系统有序发展,建立短距离,高效率的系统,节省时间与资源,使人类生产生活更方便,更快捷。
5、改善住宅建设结构与设计
城市的住宅环境不公要保护人体器官不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应当保证住宅中人体所必需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并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此外,特别是室内装饰材料要无毒无害。
第2篇:城市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城镇数量剧增。据报道,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中国城市人口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人口数量,是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集中地,是人类走向成熟与文明的标志。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我国推进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加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风貌政治的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也日益突显。部分城市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发展时,却忽视了长期的环境效益,没有长远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加强环境的生态保护,是城市建设中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创造优美和谐城市环境景观的关键。如何在优化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的功能,对城市建设进行长远规划,把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 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在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是城市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是当代人所追求的,但良好的环境是这种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初衷相悖。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除了考虑当代人的生活发展需要,子孙后代的发展才是关键,也是当代人在发展中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缓解城市人口住房紧张的同时,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很好的改善。加快城市化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是目前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亦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遇到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做好居民环境的规划和改造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从而服务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并非单纯的经济建设,不能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协调人口、经济与人口和谐发展,才能更好的平衡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环境也是生产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增长最好的助推力。
二、 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相互依赖和发展的整体。受到多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城市建设中建筑设计、城市整体规划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存在不少弊端。
1、 城市整体规划不合理
在部分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规划起点过低,往往会出现规划不当导致整体不合理的现象。第一,城市生产区与生活区、工业布局与农业布局混乱,交错层叠,生活、生产区域没有分开,工农业不能很好地相互促进,居民生活呼吸的空气,饮用水等清洁度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第二,高密度的楼群,致使公共绿地面积减少,绿化水平过低,加之通风不畅或遮光等问题,极易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第三,整体布局不美观,部分道路规划狭窄,排污渠道管网不健全,不能很好的解决排水排污问题;第四在部分城市的建设中,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未能突出环保特色。
2、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处理,节能减排等问题在城市建设过程往往被忽视,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排放的烟尘、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扬尘等使城市空气受到污染;由于建设项目需要,对资源过度开采,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污染水资源;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在日晒雨淋之后随地表径流流入城市河道,对城市生活用水造成严重污染;施工过程中的机器轰鸣,产生的噪声等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 环境保护管理、资金投入不够
在城市的建设中,即便是对环境建设投入重金,但城市管理力度的欠缺,对环境保护也产生了障碍。第一,在部分城市,城区内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规划到位,主要道路的硬化、美化等做了大量的投入,但因管理不当或无人管理,加上部分居民素质较低,乱倒垃圾,造成污水横流。第二,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违章建筑横行,占道为市、随意摆摊、违章广告随处可见等,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第三,由于部分城市经济基础不好,在环境保护方面资金不足,环境保护配套工程得不到完善,环境保护处于被动状态。
三、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怎样提高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意识。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防治,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合理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的关系,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甚至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促进城市环保水平的整体提高。
2、 提高城市居民参与意识,深化城市污染治理。积极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在环境保护日与环境保护相关部分开展“白色污染”等活动,从而推动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参与意识;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认真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检查,对城市饮用水源地,工业污染企业等进行重点检查,提高抽查频率。
3、 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提升环境保护执法水平。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项目的审批,严格把关新上市的工业污染源,严禁工业污染项目建设于环境容量低甚至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或是水源地上游;其次,对于环境建设项目的审批,精简审批事项,加强队伍建设,拓展环保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小群.《城市周边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生态环保信息),2010(1)
[2]陈俊.《以景观绿化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园林设计),2010(10)
第3篇:城市环境建设范文
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务。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没过于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认识。城市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也会日益提高。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条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园林绿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低噪声、遮荫覆盖、防风防灾、美化城市,对改善人民的生活、生产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给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游览、休息场所。
1. 城市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主要压力
地区开发会对城市及周边的大气、水、植被等环境带来影响。大气环境方面,由于拟开发的功能均属对大气污染贡献较小的类型。只要整个片区的燃料类型以燃气为主,相信东部地区南片的开发不会给整个大气环境带来显著的影响;植被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区植被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地区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在不超越适宜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开发容量内,协调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共融、共生、共长,植被环境的受影响程度将可得到有效控制。
2.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2.1关于净化空气的功能
现代城市的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氟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的空气污染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为控制空气污染,加强城市绿化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树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据测定:1本文由收集整理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有绿化的地方比没有绿化的市区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少85%以上。
2.2关于调节气候,遮荫覆盖,防风防灾的功能
实践证明:夏季绿地的气温要比城市中的路面、广场等建筑区的温度低10℃左右。七、八月份柏油路面的温度高达30℃-40℃,而草地的温度只有22℃-24℃,林地中的温度更低,一般情况下,公园中的空气湿度,要比城市其他地方高27%。由于城市绿化能发挥调节气候的作用,从而为人们创造了遮荫覆盖、防暑降温、凉爽舒适的良好环境。防护林带,可以抵御风沙的侵袭,并使保护区范围内冬季温度得到相对提高。
2.3关于降低噪声的功能
城市中的噪声是一种有损听力中枢神经的环境污染。林木对声音有散射与吸音作用,所以,在城市中特别是道路两旁多植树木可以降低噪声。据资料记载,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噪声可降低8-10分贝。
2.4关于美化城市的功能
园林绿化可以运用形状、色彩风格各异的花草树木,利用各种不同的地形、道路、河流及建筑,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美化市容,使城市绿树成荫,百花争妍,使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变得优美、舒适、清新。
2.5关于公园绿地的游憩功能
城市中的公园以及其他各公共绿地,是广大群众游览、健身休息以及进行某些科普教育、文化活动的场所。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园绿地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方面的功能更为人们所重视。
这些功能是其它基础设施所不能比的,但这些功能,许多是看不见、摸不着,是间接体现的,或者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的,不像其它基础设施比较直接,短时间可见效。因此,还有很多人的绿化意识以及保护、爱护绿化的意识不是很强。
3. 针对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3.1维育山体与森林
东部地区东北部和中部的山体与森林是东部地区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东部主要的旅游资源。保护这些山体、大力增加森林面积一方面能弥补城市建设带来的植被损失,大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增加生物物种多样性,在有效提升东部地区生态品质的同时进一步
增加生态旅游吸引力,促进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评价还能带来生态保护的收入(这是《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将来有可能实施)。
3.2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多方面利用水资源的问题
东部地区严重缺水,中水与海水的利用不仅需要,而且可行,关键是在规划阶段就要考虑管道布设,在楼房建筑上要有此项要求。将东部地区的用水建设建成全国科学用水的典范。
3.3规划好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法和场所
在方法上应着重于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仅满足无害化,还应尽量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并从源头上控制(如采取垃圾处置收费的方法)以达到减少垃圾排放的成效;在固废处置场地的选择上则要充分考虑所采用方法的长期环境效应,切忌只考虑经济的可行性和短期的无害性。
4. 如何提高城市品位和环境保护
现在,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务。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没过于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认识。
4.1重视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执行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市整体规划,严禁侵占规划绿地。城市绿地的规划应合理布局,远、近期结合,点、线、面结合,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4.2加强建设项目配套绿地建设的监督管理,提高绿档次
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市政建设项目),必须从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入手,加强其配套绿地建设的监督管理,特别是施工前的设计审核把关必须严格,以提高绿化档次。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住宅小区的建设,其配套绿地必须严格控制,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档次,不要再出现只见草坪不见树的现象。
4.3实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制度,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单位(企业)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现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基本无严格地、强制性地、比较细化的标准,不像建筑工程。而绿化工程中的植物是有生命的,又是具有观赏性的,那么它的好坏不能简单地、硬性地去套某一标准,而只能靠施工单位(企业)的自律去选择植物。
4.4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并把历史运用和体现于园林之中,提高园林的历史文化底蕴
4.5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绿地的养护水平和质量
绿地的建设是短时间的,而养护管理是长期的,因此,绿地的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具体体现的是城市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第4篇:城市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城市;现状;措施
前言
做好环境治理构建生态城市是现今我国城市建设中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近些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极为严重,以“雾霾”为例,雾霾所影响的范围及持续的时间在逐年增加,对于民众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是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将环境工程的建设并应用与城市中对于推进城市生态建设进程、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用现状
构建生态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需求,生态城市建设指的是通过利用生态学原理构建出一个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工程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工程通过对城市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和治理从而实现环境改善的一项技术项目,从而将城市生产生活中对周边环境所造成污染的影响降至最低。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在环境工程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项设施的建设及相关政策都急需完善。在环境工程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难题:(1)污水处理技术及设施急需升级,民众在生产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我国在世界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处于末位,因此,做好城市污水的处理,减少其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环境工程中对于污水的处理主要是通过降解、处理等一系列工序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并将处理后的中水排放出去从而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但是此项技术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处理技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此外,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覆盖率不高从而使得各地都存在着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对于城市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处理是环境工程建设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且垃圾产生量仍然在以每年约9%的增速在增长,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此外,在城市垃圾的处理过程中由于环境工程建设不到位极易导致垃圾产生二次污染,从而对城市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阻碍。(3)城市绿化面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方向,做好城市绿化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的绿化面积,以城市公园为例,城市公园被称之为“城市之肺”,其能够对城市的气候、空气质量进行明显的改善,同时绿化面积的提升还能够为民众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氛围。做好环境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总是进展缓慢,因此,今后应当对环境工程的建设及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做好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环境工程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城市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污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废气等几个方面,做好城市的环境治理应当积极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以污水为例,现今在城市中所产生的污水主要分为: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对于民众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在污水厂对这一部分污水进行处理,待到其达到排放标准后再作为中水再次进行循环利用,但是现实是很多城市并未采用污水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因此,应当加强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通过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加强对于污水的处理避免将其直接排放。此外,工业废水是城市污水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腐蚀性、难降解的物质,针对这些废水应当积极在各生产企业中建立专业化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将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予以去除,此外,应当加强对于工业废水处理的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推动对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此外,对于环境工程中的水处理设施应当加强,提高水处理的效率确保污水达标排放。环境工程中的水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应当加强对于水处理技术的资金投入,通过技术的创新在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并降低城市污水处理的成本。除污水之外,废气是城市污染的重要一项,以现今我国常见的“雾霾”为例,其主要是由于非法排放废气导致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多所造成的,在环境工程的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强在废气污染中的投入,对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废气进行过滤处理避免有害物质直接排放进空气中。
做好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做好对于环境工程的宣传是提高环境工程建设及应用的重要举措,一般来说,民众对于环境工程的认识极为陌生与遥远,需要加强对于环境工程的宣传使得民众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从了解到支持从而积极的参与到环境工程的建设中,团结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的参与到环境工程的建设中。(2)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应当加强对于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环境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量巨大,单一依靠政府的投入来进行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投入少、见效慢,为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除了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外还应当积极的引入多元投资力量参与到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中,通过构建规范的社会体系鼓励更多的资金参与到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3)加强对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做好城市污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需要依靠科学的技术予以处理,相较于国外,我国在环境工程技术的研究投入较少致使我国的环境工程技术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距,为做好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应当加强对于环境工程技术的资金及人才的投入,提高环境工程技术水平,从而能够更好的构建生态城市。(4)环境工程包含城市环保建设中的诸多方面,其中做好城市规划也是环境工程建设与应用的重要一环,做好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通过在城市中加强对于城市绿化的建设及环境工程的建设从而使得城市生态建设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原先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中脱离出来,确保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从而实现环境优化。(5)积极推进各种节能降耗设备在环境工程及民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我国是能耗大国而不是能源利用强国,新时期,国家积极推进节能、增效的发展战略,应当积极坚持能源开发与节能并重,在全社会积极推进能源节约战略,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坚持石化能源的清洁、高效的利用,加强对于煤炭的绿色利用,加快煤层气产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加大对于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合理利用,构建绿色生态城市。
3 结束语
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新时期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当积极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做好环境治理、构建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杨剑青,韦海建.环境工程造价管理初探[J].中国招标,2014(4):23-25.
第5篇:城市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城市建设;比较
1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空间艺术,意在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所以它始终是与使用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就有绝对的话语权对环境设计是否满足自身的需要提出意见。一个优秀的环境设计者必须是在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城市环境设计应按照人的意图来进行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才是城市建设的主导。作为一个设计者,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不在中庸,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去做、去看、去理解、去思考。可当你达至一定高度的时候往往会被一些平凡的甚至是普通的东西所吸引,简单的如一张白纸,而后的思维则不自然的向吸引自己的方式所改变,一直循环。人是种感性的动物,总会被生活所感动。而在感动的瞬间捕捉到自己的思想。纵观当今国内各环境设计,只是注重外在的形式感,而忽略本身所要表达的最直接的内容。一味的追求为了“设计而设计”,总是停留在表面上。为了更好的为市民服务,环境设计应该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在这方面泰国的环境设计就要比国内的设计做的更有新意和实际。无论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快速路上的广告牌还是,临街巷尾的门面招牌。都体现了这个国家在城市建设中环境设计的整体水平。
2比较环境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我们通过几组案例讨比较一下城市建设中设计在环境中的体现。如上图中,在中国这种“擎天柱式”的广告大多出现在高速路上。而在泰国这种“擎天柱”会根据不同尺寸、产品的需求,遍布在城市中和快速路上,设计简洁而又统一。泰式的“擎天柱”设计更注重如何宣传产品,它在设计尺度上版面的大小普遍比中国的要大,更加醒目。同时注重灯光的设计,即使是在夜晚或者天气状况不好时,也能看到“擎天柱”上的内容。泰式“擎天柱”的设计要比国内的设计想的更加周到。再来谈谈有关环境停车场的设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进程加快,物质水平不断提高,购买汽车往往是每个家庭的基本需求。由于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停车难”也就成了城市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难道我们就没有想过通过环境设计去改变这样的环境问题?以中国北京和泰国曼谷两国的首都为例进行比较,同样是繁华的大都市,人口众多,车辆更多。北京在环境停车场的设计上大多采用的是沿路停车位或者地下停车场,一般地下停车场的层数不过两三层。几乎不会牺牲掉地上的建筑面积。只能说我们“有”停车场,而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是为了“有”而“有”,为了“设计而设计”。而在泰国机场、大型酒店、商场、园区及市内繁华地区。大多建有立体多层或半封闭停车场。酒店的停车场一般建立在1到10层,10层以上为酒店住宿。或者是一个大型的商场,大约会把三分之一的面积划给半封闭停车场。真正的满足了人们对停车位的需求,给人们出行提供了不少便利。因此,我们在曼谷的街道上很少会看见乱停,乱放,警察开罚单的场景。最后我们看一下有关店面的环境招牌设计。在中国城市中的店面招牌,每个招牌都自成一系,放在一起缺乏统一的美感,其中不乏有恶俗的店面招牌。整体上让人们看见,就是杂乱无章,没有设计可言。泰国的店面招牌,虽然各自有自己的风格。但放在一起,简洁大方而又统一。我们从图片上看招牌虽多,却没有感觉到杂乱无章。总体上,能看出在整条街市对环境中招牌的设计中透出不简单。环境设计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作为设计者的在城市建设中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而我国的环境设计缺少一种认真的态度。一个优秀的设计者,他们的设计不论从整体和细节上都有自己的权衡。甚至是一个点,他都会去找尽可能多的位置来供自己挑选。而在这不断的挑选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自己的设计经验,虽然看着简单,可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这些细节上的积累可以让他节省时间。环境设计是将城市建设平凡中化为不平凡,简单中却鲜明的透出不简单,我们花费的是设计和构思,甚至是尝试和实践中不断消耗的时间,它有一个积累过程,却如井溢,当沉淀到某一个程度,恰恰能转化为回报,为我们人生必经的创业历程提供一个阶梯。环境设计是一种在城市建设中思维到具像的表达方式,简单也好,复杂也好,它只是为了实现思维的具像而存在的手段,所不同的只是方式而已,进而完善我们城市的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汪伟亮.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其审美特征的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2).
[2]杨宝伟.论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3(08).
第6篇:城市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建设;影响
城市园林绿化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的环境建设工程,它既是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生存的需要。所以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它使城市环境得到保护改善和美化。
1 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影响
1.1 改善环境,美化城市。
城市园林绿化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配置些花、草、树木不但具有显着的生态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绿地不仅可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美好城市,使人赏心悦目。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的花、千姿百态的造型,均可为城市增添几分自然美。在现代的城市中,大量高耸林立的楼房形成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城市小的园林绿化对其进行搭配,形成了柔和的软质景观。如果两者配合得当,便能形成美丽的街景。城市中由于交通的需要街道成网状分布,如在道路及城市广场形成优美的林荫道绿化带,既可以衬托了建筑艺术效果,同时也形成了园林街和绿色走廊。使生活在闹市中的居处在行走中便能观察街景,得到适当的休息。
1.2 防灾避难
城市园林绿化具有防灾避难,保护城市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功能。园林绿化植物像自然的植物群落一样具有很强的改善环境的功能。与此同时,园林植物还可以能过滤、吸收和阻隔空气中放射性物质,减少光辐射的危害和传递。
1.3 净化空气,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
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集中,工业生产逐步的发展,排放的废水、废气、燃烧烟尘越来越多,这些可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而且使人们的身体健康遭受到严重的影响。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空气净化器,其机理主要是通过叶片气体交换原理,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吸收,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空气得到净化。园林绿化植物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
1.4 调节温度和湿度
城市园林中的树木在夏季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为树下游人遮挡直射阳光外,白天地面上吸引的太阳辐射热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散发出去,地表温度得到降低了,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园林植物叶片蒸发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使人们享有舒适感。
1.5 杀死病菌
由于园林绿地上有树木、草、花等植物覆盖,上空的灰尘相对减少,粘附其上的病原菌同时也减少了。此外,许多园林植物能分泌一种杀菌素,具有杀菌的作用。据调查,林区空气中有较多的负氧离子,吸入人体后,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并对慢性气管炎、失眠等有疗效。还有许多植物能分泌杀菌素,杀死周围的病菌,如桉树分泌的杀菌素,能杀死结核菌、肺炎病菌等。
1.6 减少噪声
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支柱,能消除和减弱噪声,植物的叶与枝条轻而柔软能吸收声波,对噪音具有良好的吸收屏障作用,当噪音投射到树叶枝条上时,能被反射到各个方向,使声波发生偏转和折射,从而减少噪音。宽阔高大且浓密的树丛可以减弱噪音5~10dB,乔灌草绿化带30m宽可降低噪音3~5dB。
1.7 监测环境
在一般情况下,人能够对环境做出客观的体验评价,但是如果环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破坏的,人就不可能及时的做出相关的反映,至少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感受到环境的改变。但是植物就有所不同,既使是很短的时间,植物也能够及时的做出反映,比如:枯萎、积灰、变黄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有效的检测环境,从而及时的向人们发出信号。
2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的自然因素和开放空间,构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城市园林绿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载体,为城市功能提供了绿色的生态保障,增强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适宜工作和居住的环境,为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城市建设呈现出生态化发展的趋势,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是建设和谐美好城市的重要体现,其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将显着提高。因此,要有好的城市环境必须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参考文献
第7篇:城市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 环境保护 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环境压力越来大,城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等各种污染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对城市的发展和未来的规划有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环境保护问题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必须解决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本文就城市建设中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① 城市大气污染严重
在中国,大气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城市。城市空气的污染,建筑施工中扬尘,排放烟尘等使城市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大气的污染必将带来环境的恶化,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随雨水降落到地面上,会腐蚀城市的建筑,给城市建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②水体污染严重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家庭生活用水、农业肥料排入河流,对地表水合地下水造成污染。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生活废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造成了水环境污染严重。也有很多建设项目过度开采城市水资源,直接导致城市供水紧张,水资源时常被污染,对于排污方面也过于忽视,致使一些城市排污系统被破坏,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污水横流。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在我国目前,很多城市受固体废弃物困扰较大,来自城市生活的垃圾,工业垃圾,以及医疗垃圾等,数量庞大,堆积严重,因为没有及时处理,导致其腐化,对城市的环境造成影响。随意堆放建筑垃圾,不能有效的处理建筑垃圾,使得我们在建设了一块地方的同时又污染了另一块地方。
④城市噪音污染严重
噪声污染严重,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高强度的噪音会对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城市噪音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污染问题中的重要问题。
二.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建设,是对自然资源和建设的空间环境进行建设,在有限的环境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只有良好的城市建设,才能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产,生活环境。我们必须了解城市建设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结合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①城市规划布局要合理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城市规划要有长远的眼光,站在多方角度,充分考虑环保问题,紧密结合城市具体的环境状况,制定良好的协调各方的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人口,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乡协调布局;
(2)城市规划也应对污染源进行同步综合治理
(3)进行具体的城市规划应该与具体的区域环境作为参考,对城市环境进行系统分析
②,城市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生态城市建设必须符合四项原则。系统,自然,经济和生态的原则。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和城市以外的其他生态系统的总称。生态城市建设系统从区域的角度和区域生态系统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环境问题的看法,市规模与结功受自然条件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但经济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实现和谐的原则。维持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一定要对能源,材料和信息进行传递和转化。
(2)加强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建设应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应着眼于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绿林,大片绿地和居住区绿地交通。强调城市绿地,郊区绿化,景观和生态相结合的连通性共融。但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作为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的手段,这意味着我们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外来物种可能引起一系列生态系统退化或不利的现象发生,所以在引进时,应该仔细认真。
③依托科技力量,进行良好的城市环境规划
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城市环境进行规划。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一方面,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城市环境研究单位。通过城市环境的分析和统计,作出合理的保护,防止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必须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以促进有效的进行环保工作,促进当地环保事业的发展。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功能定位,制定的理性环境规划,指导城市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的研究和开发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运用高科技技术,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力度,减小污染。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
④加强政府监督,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只有通过减少污染物,才能从根本上的减少总排放量,实施一系列的有效的环保措施。对污染物的控制可以从加大政府对企业和社区环保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政府环保部门应该切实负起责任,使得空气质量和水的质量达到综合环境质量指标,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然后,通过研究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监督。在建筑项目正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对技术和经济消费进行核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结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污染,如: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我们要不断美化城市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使我们的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一个美丽,和谐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家华.环境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霍尔姆斯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DD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第8篇:城市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3-0031-03
收稿日期:2007-01-09
作者简介:杨明豪,男,注册城市规划师。
世纪之交,我国城乡正在开展大规模的人居环境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人们对城市在景观、人文、经济、建筑、交通、环境和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不仅要体现现代科技进步,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创造更多的适宜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生理心理需要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人居环境的概念
中文“人居环境”概念对应的英文是Human Habitat,Human Settlements以及Ek-istict。人居环境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由著名学者吴良墉院士、周干峙院士及林志群教授等首先提出。吴良墉院士在其《人居环境科学导轮》中,以“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大要素”(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和“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为基础,构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
广义的人居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它包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狭义的人居环境是指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和游憩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城市、社区、建筑等具体物质空间的环境。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物质空间,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空间。城市人居环境是人们在城市居住生活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环境的总称。城市人居环境包括城市、社区和建筑(居住)环境三个层次,可分为人居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人居物质环境由居住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设施服务水平等组成,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研究和塑造的重点。人居人文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其从人的心理舒适度出发,包括信息交流与沟通、社会秩序和归属感等,是社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同时也给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思考:严峻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贫穷加剧和贫富悬殊扩大、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不足和恶化、灾害频发。日益加剧的人口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促使政府更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
1996年,联合国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会议提出了两个具有全球同等重要意义的议题“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指导世界各国人居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人居议程》。
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国民生活水准的主要标志,逐渐成为政府间行为。1978年成立的联合国人居中心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协调人居发展活动的领导机构,它支持并与各国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通力合作,促进全球人居事业的发展。联合国人居中心设立“联合国人居奖”(1989年设立,用以表彰各国为人类住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和“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1996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表彰全球在改善居住环境方面成绩突出的项目和作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人居环境的建设。国内有关城市、个人及项目先后12次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珠海、大连、威海、厦门、杭州等城市都已成为典范的人居城市。许多城市都在竞相开展以创造最佳人居环境为目的的环境建设。国家建设部专门成立了人居环境指导与协调中心,并从2000年起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各地城市都以获得联合国或中国“人居环境奖”作为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优化投资环境的标志。
3 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
人居环境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经济问题。人居环境建设明确要求城市做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供应、确保居民获得较好服务的同时,强调了对生态环境、资源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方面,对特殊生态系统的保护、城市绿化建设、减少空气污染、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噪声治理、水环境治理与污水资源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资源环境方面,对土地的合理使用、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人文环境方面,强调了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对居民就业、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公众参与、关注弱势群体、住宅科技进步、科普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前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3.1人居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环境,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互相融合,相互促进。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另一方面,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仅能够集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才,而且也有助于资本、技术和信息向城市集中,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3.2人居环境建设高度关注生态
当政府、专家学者、投资商和公众意识到以往人类建设活动的大兴大建给生态带来的危害后,城市建设和开发都主张“轻柔地抚摩地球”,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立足于环境保护,注重城市活动的生态过程,注重城市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例如,我国大连的城市建设注重突出其固有的城市风貌和地理资源特色,以保护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为根本,大面积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相互交融,使人们走出家门进花园,亲近绿色自然,呼吸清新空气。
3.3人居环境建设高度关注人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高度关注人也就是人居环境建设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尺度和人的需要,关注人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非典”之后,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生命,关注健康,这是人居环境建设不变的主旋律。
3.4人居环境建设注重文化建设
传统与文化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人居环境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传统文化的支撑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艺术、风格、文脉,更是人居环境事业的根基。
4 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发展是一个过程,人居环境的提出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只有当城市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人们才会对人居环境提出
明确的要求,确立建设最佳人居环境的目标。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城市园林、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行为;而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设想、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工程建设的综合性规划。可以说,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维持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4.1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
人居环境的建设关键是处理好“人地”关系,处理好度与方式的问题,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持续的利用。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调控手段,其本质是基于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一定时期内人类发展过程进行空间部署的手段,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居住、交通通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游憩、防灾减灾等各个方面。其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合理安排城市的各项用地,有效保护和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这也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理想的城市规划遵循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规律,必须是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又可以有效保护自然环境资源。也就是说,城市规划是目前最能体现城市整体利益的社会经济安排手段,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和内容。
4.2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法律保障
城市规划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和重要工作,是政府管理城市的法律和经济手段。政府通过城市规划调控土地资源利用,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法律效力,是城市人居环境中物质环境建设的法律保障。作为法律手段,它规范了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开发和其它各种建设活动,维护公共利益和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
4.3人居环境建设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
各地政府已经或正在将城市规划的重心由只强调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到追求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平衡上来。2003年11月1日,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首届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会上首次推出“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建设推进工程”,并陆续编制了一系列技术文件用于指导城市开发,而北京市总体规划更首次将人居环境建设写入文本中。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各个环节都将融入居环境的先进理念,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规划引导城市合理发展,把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宜人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目标,制定适度超前的城市建设标准。
5 以人居环境理念指导城市规划
上世纪90年代初吴良镛院士在我国努力倡导人居学的开展,他认为对于人居环境,“城乡建筑工作者等在这方面的学术储备还不够,现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科学缺乏确切、完整的对策”,并提出分系统、分层次的研究方法,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考察人类居住区,寻求发展和发展规律,努力创造符合人类理想聚居环境的研究成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前沿。
以人类建设活动为研究对象,统筹安排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部署的城市规划,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认为在新的城市发展时期,城市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将人居环境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的每一个环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明确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与“五个统筹”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的总方针,也是指导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最高指导原则。
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端正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把城市规划的重点放到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化建设工作,治理城市噪音和城市污染,加大旧城区的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体系等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5.2树立城市规划的整体观
人居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它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行为、技术、文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环境,是一个整体的、共生的、协调的概念。从区域到城乡,到城市、社区、建筑,这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人居环境建设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要强调人居环境这种整体观念,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理顺规划区域的关系网络。对于具体的城市规划项目,做好三个衔接:一是衔接好与上一层次规划的关系,把规划对象放到更大尺度的环境中考虑,选择区域性的关键因素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二是衔接好同一层次规划的关系,例如相邻城镇之间的定位关系、发展比较,居住区与居住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三是要衔接好与下一层次规划的关系,考虑当前规划建设对小尺度环境建设的影响,为今后预留发展空间。
5.3加大社区规划的力度
社区是人居环境中的重要层次,也是人们家庭生活、居住最密切的社会单元,是人们在地缘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群体人居环境。人类自有居住形态以来,最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是具有亲切的社交距离,安静的居住环境和融洽的邻里关系这些特点。但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社区的概念,或者是说社会学的一些原理的引入,有助于我们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完善和提高,在规划设计中,我们要更多地去关注人的行为、心理、感情和人际关系等因素。
我们要加大城市规划中社区规划的力度,使城市开发不仅仅停留在对小区居住的简单要求上,而是要以人为本,从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满足居民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进行社区规划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即:①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现节约土地资源为宗旨的同时,注重多功能的土地使用研究:②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空间设计,把为居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提供多类型的住宅,多种就业机会;③以居民的行为活动设计社区,旨在为不同人的需求设计可选择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例如以步行距离来确定社区的规模等。
5.4实现城市规划的转型
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要求城市规划做什么?城市规划如何才能推动人居环境的建设?是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思考和关心的问题。建设部近期启动了重点科研项目《城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引人关注。其目标研究课题包括:
①研究并倡导生态城市、绿色城市;要有充分的阳光、绿色、空气和水的健康安全城市;能有效避免噪音、大气和水质污染的城市。
②研究并发展城市形态:主导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快速道相连的网状化、棋盘化布局区域新城发展格局,它依附于主体城市发展自立经济;倡导街坊式的住区布局,提高现代住区规划建设适应新城发展必需的应对能力。 ③研究并倡导在住宅开发过程中,将公益设施与环境绿化同步配套到位,并注重对历史文脉的构建及传统文化的弘扬,从而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创造出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空间。
为适应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的要求,城市规划应该实现两个转型:一是城市规划的经济转型,二是规划设计手段的生态转型。城市规划的经济转型是指在城市开发项目的管理上,要把能够改善这一区域的城市环境,提高其土地和周边地产的价值,实现区域土地增值,作为城市开发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具体项目而言,我们要在规划设计中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之外,还要考虑尊重环境与土地资源,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保护现有树木、植被。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提供最理想的空间形式,提升土地的价值。规划设计手段的生态转型,是指城市规划要从传统的物理规划走向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就是要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最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通量。城市规划应以生态的设计手段,强调建筑结构、形态、功能的生态整合,例如从简单的绿地设计到在屋顶上铺设土层种植花草,建立空中花园,到立体绿化系统的建立等,满足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毛其智.“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J].城市规划,2002(1).
[2]宁越敏等.南京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2000.
[3]李雪铭,姜斌,杨波.人居环境地理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⑤.
[4]侯爱敏,袁中金,居易.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2).
第9篇:城市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角落的重要纽带,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也随之繁荣起来,如何解决城市道路建设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确立科学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成为了城市道路建设的首要问题。我们要把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类型的公路建设严格的区别开来,科学的评价城市道路建设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环境污染问题和路域生态问题,这是目前广大道路建设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
1.城市道路与其他类型公路之间的差异
城市道路和其他类型公路之间的共同点就是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两者之间也是存在严格的差别,我们要认真分析其差别,把握城市道路建设的独特性。城市道路建设与其他类型公路建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l)其他类型公路在设计过程中是将线性的流畅性,土质构造等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城市道路建设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周围建筑物及人们出行路线的影响,在线性上产生很大的阻碍,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加强各个居民点和主要消费场所、娱乐场所、办公场所等地之间的联系。此外在道路坡度、车速以及交通密集度等问题上二者之间也是不尽相同的。(2)从服务范围上来看,城市道路主要是服务于城市内部的居民,范围比较狭窄,且密集程度高。而其他类型的公路主要是连接各个分散的乡村或城市,主要是服务于两个不同区域的货物运输或居民往来,路线往往较长,分布比较稀疏.(3)城市道路沿边的基础设施以建筑物为主,主要分为居民区、企事业办公楼、休闲场所等。而其他类型的公路沿边则以山地、丘陵、村庄、田地、河流、城市等基础设施为主,数目较多。(4)城市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大,城市道路沿边的人口分布均匀其密度高。而其他类型的公路沿线多为山丘、田地等,人口密度小,且分布不均匀,有些公路旁边甚至无居民居住。
2.城市道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
城市道路建设在各个阶段必然会对城市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城市道路沿边的人口分布密度较大,所以首先在施工期就会对居民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工程占用原有道路,妨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甚至阻断交通,为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大大影响的这一时期的城市景观;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施工造成居民住房、供水、供电等设施的搬迁,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规律和质量。(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周边绿地、土壤植被的破坏,破坏城市的人工绿化系统。施工所产生的粉尘、烟尘会因建筑物密集而无法消散,严重污染城市的空气质量。(3)对水、声环境的影响: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排水过程可能会将含有油污或有害毒素的污水流入城市地下水道中,污染城市用水。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工具也越来越多,城市交通噪音问题也愈演愈烈。城市道路噪音预测系统建设不够科学和完善,公路噪音预测公式中的相关系数没有得到修正,造成预测结果误差较大。
3.城市道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在不同的建设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解决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1)城市道路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进行科学而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施工设计图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在投标的合同书中加入环保条款;施工过程中加强环保监督;工程竣工时进行环保措施的评价、验收;后期加强环保维护和环境问题的投诉、监管。(2)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施工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做好植被绿化工作;将施工废水、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净化达标后再排放;施工机械在运作过程中严防漏油现象;施工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区,可采取下穿路基或隔声土堤、多孔沥青路面等措施,严禁夜间施工等避免噪音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环境;采取施工场地洒水,施工加盖帐篷,或者施工地设在下风向附近无居民区的位置等措施,减少粉尘、烟尘污染。(3)城市道路营运阶段的环保措施:在道路运营期间,我们可以建议道路10米以内的居民进行搬迁或者在道路两旁加种隔音绿化带,禁止超载运输车辆通行,进入城区禁止鸣笛等措施减少噪音污染;汽车尾气要达标排放,装载含尘量大的货物要加盖布篷,种植尾气净化的植被等措施减少城市大气污染;道路附近居民点处的汽车维修站、加油站的污水、油污要达标后排放,严防污水、有毒物质进入居民的生活用水中去。
4.城市道路的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道路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指对道路建设项目、地区开发计划在实施后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的预测和评估。在对城市道路建设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鉴别、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科学适当的措施来减轻或消除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城市道路建设作为较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而广泛的,所以我们要对城市道路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已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
(1)城市道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在我国城市道路环境影响评价的的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城市道路在建设期间的资金、人力、物力等的投入以及在道路运营期间的收益和社会影响;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指城市道路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在保护城市地下水,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是指城市道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如净化空气、减少粉尘污染等作用;噪声环境影响则是指在城市道路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道路对于降低噪声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2)城市道路环境评价的方法及效果界定: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建设项目都呈现线状分布的特点,所以在测评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以点带线的方式,对环境敏感区域进行重点测评。对大气、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采用模式计算或者类比分析的方法,而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的测评则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城市道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效果的界定主要是基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和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第二个方面是采取的措施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否契合。通过科学有效的城市道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效果界定,可以为道路的环保设计、环保监测提供依据,切实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5.结语
城市道路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城市居民和城市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施工建设。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的地位,实现城市道路的可持续利用,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在城市道路建设的各个阶段,我们都要做好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影响、大气环境影响和噪声环境影响的防护工作,务必实现低污染、低排放、低影响的目标。我们要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城市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提升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郭瑞军;王晚香;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及评价阴二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25(6):77一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