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环境问题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1、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个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1.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人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1.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t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
1.4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B(h),其中洛阳、大同、开封、海口和兰州五座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B(A)。
2、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环境问题涉及到经济、人口、资源等多方面,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是一个综合决策问题,要将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优化产业结构、污染物总量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实行综合规划。
2.1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方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建设的大趋势。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
2.2合理布局与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问题的地域特征十分鲜明,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密切。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功能来制定的。不同的区域功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规划要避免将对环境影响大的活动布置在对高功能区有影响的地方,而应将之布置在环境容量大,对高功能区无影响或影响少的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是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要求。环境功能区划,从环境特征或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活动相和谐出发,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协调环境与经济、人的关系。按(下转第16页)(上接第14页)照高功能区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低标准保护的原则,环境功能区划为确定不同功能的环境目标、制定详细环境规划和实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3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一日都无法运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指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如城市供气系统、集中供热、集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截留管网,垃圾收集、运输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绿化等等。
2.4环境保护与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必然对环境有一定的压力,不同产业结构的环境压力有很大的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原材料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压力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清洁生产对环境的潜在压力要小得多,产业结构决定了环境保护难易的程度。
2.5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要将污染物总量――环境质量――项目――投资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具体来讲,是以空气和水环境的质量为目标,控制各类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治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具体的项目还要进行技术经济核算,列出经费需求和规划的筹资渠道,进行可行性分析。
3、科学管理
3.1污染物排放“输入――响应关系”
城市环境规划要以环境质量为核心。关键问题是建立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的“输入响应关系”,即污染物排放对环境质量的定量影响关系,运用大气或水环境容量模型,将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联系起来。因而污染物排放的“输入响应关系”是城市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污染趋势预测、污染治理方案的模拟和可行性分析都需要应用“输入――响应关系”,必须认真做好。
3.2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先进信息手段,对环境保护规划也同样。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具有表现直观清晰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使环境规划中的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可以进行各种综合分析和模型计算,分析计算快捷,存储修改十分便利,图形加工能力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环境保护规划值得提倡的先进手段。
第2篇: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ha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is not synchronize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planning,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restrict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o,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from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许多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城市建设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在这些更高的要求下,规划者往往只重视大规模扩建却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导致城市的环境污染迅速蔓延,严重的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城市的长久发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若干环境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二、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以及上层建筑对它的影响。近些年来,在人口压力比较大的城市中,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现象上看,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居住拥挤、空气污染、生活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而这种生活质量的持续下降最终会导致整个城市的衰落,制约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这些现象都是由于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规划的认识有所偏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规划的研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2]。
三、城市规划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一)城市规划中环保意识不强
在我国,部分城市、城镇的领导者环境保护保意识比较薄弱,只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从而影响了城市、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再如我国规划局是主要负责城乡规划的机构,但其对环境的管理经验就比较缺乏,它很大程度上只考虑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对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却很少考虑[3]。
(二)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从而使大量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到大气层中,致使大气质量日益恶化。在我国,城市空气中的总悬浮微粒浓度较高,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也严重超标,属于“煤烟型”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所导致的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严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现象,酸雨的降落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加剧建筑物、桥梁、铁路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都带来巨大的损失。再如,城市道路下面所布置的管线交叉纵横,维修道路管线时各部门不协调的规划,常常导致出现修路在前,水、电、热、排污、通讯紧跟其后,分别开挖路面,造成城市出现天天破路挖沟的尴尬局面,而这种施工现象往往造成扬尘污染。
(三)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城市人口数量的突飞猛进和工业的迅猛发展,致使大量的污水在没有处理好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入水体中了,严重破坏了水环境。在我国城镇中,平均每天至少要将一亿吨的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河流中。近期显示,我国的水体污染呈上升趋势,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有850多条受到污染,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已经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而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4]。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四)垃圾泛滥成灾
我国城市中,由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所产生的垃圾产量急剧增长,且增长的势头不减。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到4000万吨;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 多亿吨,全国有200 多座城市被垃圾包围。然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仅为59.71%(真正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足20%),有130 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0。
四、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内容
(一)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方针尤为重要[5]。
(二)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
这些前期准备包括:1、利用好相关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包括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以及生态环境等; 2、做好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监测水体、噪声、大气的实时情况,并做好记录等;3、调查好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现状,如人口、GNP等。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是做好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三)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
1、要有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垃圾按照各自的特点要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要有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这样才能保障环境保护规划的有效顺利的实施。
3、要有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医疗保险、劳动就业、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提高居民自身修养,营造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加强普及、宣传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五、结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而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物质保障。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创造各具特色、富有情趣、丰富多彩的城市面貌是大家共同的呼声和愿望。为此,我们广大规划师、建筑师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的斗志,关键是要增强城市设计观念,把环境保护有机地融进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重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善城市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2]吴家骅.环境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3篇: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字: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以人为本
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灰尘、臭氧、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物质进入大气,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大量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排水等废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加之城市人口密度,废物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将导致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出现不一致的声音。基于此,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已成为当前政府环境规划的重心。
一、城市规划的概述
1、城市规划的定义。城市规划是指以人民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根本目标,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从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2、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需遵循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科学优先,强调整体效果、因地制宜,突出环保主题四大原则。
3、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的内容。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保护应当以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和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为主。
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表现
1、生态发展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即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经济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可持续性两大方面。
2、资源分配公平性。资源分配公平性主要是为了强调世界资源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公平分配以及当代人和后代人对资源,环境要求和权利之间的代际公平,当代资源的要求不能威胁子孙后代的需要。
3、发展能力系统性。发展能力系统性是指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系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们控制资源能力的能力,环境净化能力,经济增长能力,社会需求能力,环境治理能力以及协调各种能力建设。
三、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交通资源优化及空间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基点。空间环境保护和交通资源优化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城市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可分割,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实现城市综合规划与发展的多元化,通过建立多元化、立体化交通系统是全面发展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保护和综合利用城市的不同自然环境、地形和地貌环境特点,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规划为环境资源利用的基础,结合城市特色,进行保护性的山水资源开发和综合治理,促进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
2、城市规划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对于环境保护,城市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指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持城市环境结构不发生质量变化,环境功能不往恶化的方向发展的条件下,该城市系统可以承受的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能力,所以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确保一个地区在未来一定环境支持下的最大环境容量,这是提供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
3、环境保护平衡发展是城市规划合理的标志。城市规划合理的标志是环境保护平衡发展,这种平衡发展是通过城市规划调整城市环境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布局、比例、数量和增长、下降的手段。城市规划需要充分反映城市环境因素的自然属性,通过对要素的调整和协调来加强城市发展。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新的环境要素,使城市规划实现多样化,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稳定性。
4、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城市规划的目标是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基于城市环境发展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动态互动,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系统发展。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最佳目标是实现城市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体化与协同化。
四、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1、城市规划坚持全局性、长期性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求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既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又要求高效和经济地利用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稳性和合理性。城市对环境资源的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要更加紧密,因此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需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从长远目标出发,使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中抓住所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不断地发展自己。
2、城市规划以尊重自然环境发展规律为基础。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的基础,但往往也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城市的地形,水容量,地质分布,植被条件和气候特征都是影响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全面考虑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尊重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通过深入了解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城市规划。
3、城市污染整治体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重叠的过程,城市规划必须注意城市污染治理情况,需要考虑城市的资源分配情况和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在合理解决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等城市污染问题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城市污染整治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环境保护需要关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结论: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破坏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社会发展越快,城市规划的复杂性越高,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所需要的协调程度也越高。因此,我们应当综合分析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艳祥.浅析环境保护與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J].价值工程.2012(17)
第4篇: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道路;生态理念;实施方法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城市道路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这就推动着城市景观道路建设朝着更为生态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道路功能不断提高的要求[1]。因此,从生态角度加强对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对建设好城市景观道路,促进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1.1城市景观道路,又称园林景观道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环境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2]。在满通功能要求外,更注重路面及其周围环境景观的营造,融自然景观、环境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城市景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整体建设,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1.2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是传统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其意义不仅仅是解决交通问题,对道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旅游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虑已成为新挑战[3]。因此其设计在强调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和城市空间功能的同时,更注重其环境功能的建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态型环保交通。
1.3城市景观道路涉及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工程、建筑设计、道路美学、园林学、园艺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城市空间环境。从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1)能满通和行人的需要,具有安全性、观赏性和艺术美,是城市居民游览、休憩、观光的活动场所。
(2)具有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作用。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对道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资源、植物绿化、建筑及构筑物、园林小品、灯光、硬质材料运用及各种道路交通和管道设施等遵循生态理念,以达净化空气、减少污染、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环境。
(3)实现了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同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凸显城市道路的场所精神和生态理念,实现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安全、文化、教育等多功能的和谐统一,从而建立一个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生态城市空间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道路的建设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以“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面向世人的“城市化妆运动”却不尽人意,没能“以人为本”,更谈不上生态理念的渗透[4],丧失了城市应有的个性特色和景观道路的功能要求。因此,在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1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突破了传统道路设计理念。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是从宏观和微观上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中“以人为本”的一种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强调是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耗能低污染等完整统一的结合[5]。较注重城市道路的空间功能和环境功能,不仅要为城市提供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生活空间,同时更注重城市空间组合、景观风貌、特色建筑、道路横断面组成等综合环境的生态规划设计,使各构筑物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寸比例、色彩线条等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以达到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水平、改进市民的生活质量,给人以安逸、舒心和美的享受,也使城市道路景观风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满足人们对交通和环境的功能[6]。
2.2以生态环境优先,实现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可持续性。 “以生态环境优先”,即在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中把生态理念应用于城市道路整体规划的全过程,强调长期环境效率、生态平衡、资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追求多功能,生态时空多效应的空间效率,以实现城市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创造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性城市空间交通环境。
2.3以生态环境为本,构建了和谐共生的城市空间环境。
(1)“以生态环境为本”,就是要更注重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和生态平衡,根据生态环境条件制定环保标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与万物和睦相处,和平与共[7]。
(2)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命脉,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改善和调节功能,对生态平衡负有强大的作用。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生态环境功能不断脆弱,城市质量日益恶化,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已成为共识。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运用生态理念,以生态环境为本,尽量平衡人与环境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是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3.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对策
对于城市景观道路生态性研究,发达国家从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了,并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规范,而我国对城市景观道路和城市环境的关系分析与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标准、规范和实施细则。因此,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对策,对我国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道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相当的重要意义。
3.1生态设计理念。城市景观道路的生态建设,实质上是一种较复杂的宏大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促进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资源与能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恶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8],使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和平共生。
3.1.1生态性。由于城市道路是狭长的线型空间,自然环境复杂,景观设计时应在尽量保留与利用原有湿地、植被等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维护其良好生态功能的同时,灵活运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体现出较强的景观性,使道路景观不仅具备观赏的功能,还兼具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功能。这就要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条件、生态植被、市政设施、建筑等因素,选择合宜的道路形式、方向,尽量避免或减少对道路沿线的原生态景观的破坏,以保持城市景观道路环境效应的完整性,保证本地区的物种生态平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3.1.2生物多样性。在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中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以构建绿化生态廊道,从而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原理认为,自然植被具有丰富的组合,复杂的结构和循序渐进的动态演替的特征。绿地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城市道路绿地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多样的配置方式建立起来的复层群落结构是较稳定的,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扮演着廊道的角色,与城市绿地系统中快状的绿地(公园、丘陵、山地等)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自然本底及乡土特性物种的空间生存和延续,同时还能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
3.1.3环保节能。
(1)21世纪是生态环境文明的世纪,环保与节能是景观建造中所面临的崭新课题,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与建造理应遵循这一生态理念。在规划设计中除了应考虑其交通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功能外,更应注重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功能,以充分利用自然能量,绿色建材,依据生态平衡的原则进行生态环保与节能。
(2)首先是城市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结构、竖向与朝向等,要有利于采光、通风、透气和排水;其次是城市道路的硬质材料和亮化,要具有生态环保、节能。如车行路面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或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材料,人行道路面选用吸水环保砖、彩色沥青等材料,灯光亮化使用高科技节能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再者是植物绿化,选用冠大叶密、抗性强、吸尘滞尘能力强的树种,有利于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改善环境、调节气候,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同时道路边坡由硬化防护改为绿化防护等,以增强道路舒适性和环保效果。
3.1.4人文化。
(1)生态人文化是城市景观道路环境功能规划设计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内容,是一个城市特有的人文环境的重要体现,其设计时应结合所在的地区特点,体现特有的城市文化氛围,让人们在高雅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品味人生。
(2)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景观道路建设中(如商业步行街、滨江大道、景观干道等),都着重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点,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使人类所具有的强烈历史归宿感和怀旧情结,追求历史的延续得以体现,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如长沙市黄兴路商业步行街景观道路设计在园林建筑、雕塑小品、植物绿化、材料运用上都体现了湘楚文化的特点,提高了长沙市城区的文化品味,塑造了城市形象,是一条生态人文特色十分鲜明的城市景观道路,充分展示了城市良好的空间形象,体现了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2生态设计。
3.2.1景观道路线形生态设计。
(1)城市景观道路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要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创造一个极富变化的城市动态景观道路。从生态和舒适的角度考虑,应优先采用被动方式,依靠自然手段来调节景观道路内的舒适环境。城市道路是狭长的线型空间,其线形设计要合理地利用朝向,一般以东西或偏东西走向为好,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资源,为城市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透气系统;同时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要运用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尊重客观自然、利用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物理环境;注意与城市各空间的有机结合,比例与尺寸合宜;坡度处理要符合交通要求,加强路面排水与边坡生态设计。
(2)对于我国一些地形变化的山地丘陵地区(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一些城市的道路会穿过山体或水系等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区域,这就要求在道路规划、绿化设计与施工中,尽量减少对这些区域的破坏或避开这些生态敏感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地形变化较明显的区域,有一定起伏地形变化,不仅有利于排水和与道路两侧自然景观有机融合,而且创造了合宜的城市动态道路景观,增添景色,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3.2.2道路横断面生态设计。根据城市景观道路的性质来确定合理的道路横断面形式,是城市景观道路设计的重要原则。城市景观道路横断面设计,除了考虑满足车辆行驶和行人的要求外,更应注重其环境功能。中间隔离带以绿化为主,强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效益;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人行道路面选材要生态、环保,使用吸水性、透水性强的环保砖;道路与城市各干道对接处,要自然、顺畅,有方便行人进出为主,其剖面设计要遵循生态原理,路面可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或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材料,即可以降低噪声,增强路面的渗水性,同时涵养了土壤、保持了养分。这种以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减轻交通拥挤、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的转移,达到以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从而构建一个生境功能十分稳定的、良性循环的城市活动空间。
3.2.3道路交通工程生态设计。
(1)以交通性为主的城市景观道路,其道路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生态使用功能。路灯要节能低污染,采用高科智能技术,同时防止眩光线对车辆和行人的干扰。如可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光源(用自镇流单端荧光灯取代白炽灯,节电70%~80%);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采用各种照明节能的控制设备或器件;选择合理的照明标准;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措施都可以达到生态节能和低污染的目的。人行天桥可结合道路的垂直绿化设计,在天桥的两侧分别布置露天花坛,垂吊或攀援一些绿色植物(如迎春、长春藤、紫藤、金银花、绿萝等),即可增加绿化率,又可为行人提供遮荫乘凉的场所,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城市道路空间环境。护栏、候车廊、教育墙报、广告宣传栏的设计与选材都要遵循生态的原则,既要考虑其实用功能,又要注重生态环保性。
(2)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等设施的选位除了应有一定的提前性外,要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维护费用为主,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感光材料,结合系统软件包,即可形成集成和控制环境,以达经济、环保和灵活。
3.2.4道路设施生态设计。
(1)景观道路生态设计,其实质是一种绿色交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环保交通设计,所以城市景观道路设施的生态性要以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和体现对人的关怀。如街道设计要留出足够的停车场,采用透水性路面、设置舒适的座椅、林荫小道、路灯、电话亭等,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憩的空间,使人更亲近自然,又可避免夏天烈日的暴晒。
(2)停车场采用绿色生态停车场,以通透环保砖铺装,即可满足车辆停车的需要,增大道路绿化面积,又可增强吸尘滞尘能力和透水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行人道路面,除了满足行人行驶要求外,还要以生态、舒适为主,以透水性环保路面进行设计施工,这样既可增强透水性,涵养水土,又能增大地面与空气之间的压力,加强了空气的流动,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道路环境的条件。地上管线与地下管道的设计要与道路的走向、路幅宽度、控制标高和纵坡综合协调安排,尽量做到相互间净距合理、纵坡恰当,有利工程维护和益于植物良好生长,以达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
4. 结束语
城市景观道路是极富变化的城市动态景观,不仅仅是交通的空间、城市的血脉,更是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绿脉。它记录了城市生活的片段、承载了城市生命的活力、编织了城市流动的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骨架、情感的境域。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在城市交通生态理念的指导下,以人为本,满足了交通安全、舒适、通畅、环保,实现与环境、资源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娟 郭燕萍.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与生态环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2: 75.
[2]韩鹰飞 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5:164.
[3]刘滨谊 王敏.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系统整合[J].新建筑,2000(2).
[4]田国行 赵亚敏 范钦栋.生态、安全、和谐的景观之道路[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100.
[5]蒋育红 何小洲 过秀成.绿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3.
[6]俞明健 .关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提升环境功能的探讨[J].城市道路与防洪,2002.6:16.
第5篇: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1 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 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 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 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 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 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 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 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第6篇: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第7篇: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环境信息化 建设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20-01
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艰巨。以往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环境信息化,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城市环境的信息化建设,对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城市环境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环境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通过信息化把城市的环境保护系统和社会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1.1 城市环境信息化是国家环境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
城市环境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级城市的环保部门直接承担着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责任,许多环境管理工作直接受制于环境信息源,因此,城市环境信息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不仅仅是国家和各省级环境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各级环境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化发展过程,需要现行环境管理运行系统中的每一个因素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各级城市实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得到信息化的支持。其中可以包括:环境质量检测、环境污染源检测、排污收费检测等各类信息,而城市环境信息化就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2 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能促进城市环境工作的健康发展
通过城市环境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的环境检测系统、环境污染源系统以及生态保护系统,这些都有利于搜集到大量科学合理的数据,为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首先,通过城市环境信息化,可以突破环境管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尽可能的保障所获取环境信息的准确性,能够更好地打击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增强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其次,通过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能有建立及时有效地环境检测体系和应急系统,能够更加迅速的应对各种突发时间的发生,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再次,通过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开展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分析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将会发挥更好地作用。但是,城市环境信息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各级环保部门共同努力,共同促进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的整体进程。
2.1 加强环境管理机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要想促进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就必须要加强环境管理机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国家环保部门对地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和领导,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级环境信息化管理机构,逐步实现管理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环境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作用: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业务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进而防止各种不合理的建设,促进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2.2 加强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首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数据库。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作为环境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对环境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环境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环境背景数据库、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数据库、污染源数据库、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以及环境信息代码库这五个重要部分。
其次,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在城市换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实现“环保内网”、“环保外网”以及“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在环保内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总局卫星通信网络作为重要依托,在国家和省市之间建立保密网络传输系统,确保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环保外部网络建设方面,要努力建成以VPN(宽带虚拟专网)为重要基础的高速环保外部网络系统,使各级环保系统实现相互间的高效运行
再次,完善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相关技术部门要根据我国环境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分享给各级环保机构,进而实现全国各级城市的统一管理和相关信息查询;在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规范城市的环境信息资源化工作,科学合理地改造和整合各种环境数据,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奠定重要的基础。
2.3 加强环境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第8篇: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城市形象;以人为本
1、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化的普及,全国各地加速发展城市基础建设。公园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空间,是市民健康所必须的生态基础设施。公园不仅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同时又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折射出城市形象和公园形象,吸引着周边地区的人们前来观光、游览、娱乐,因而还具有城市名片的功能。
2、城市公园的定义及意义
2.1城市公园的定义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的生活领域,同时兼具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城市基础设施[1]。行业标准CJJ/T 91-2002 J 217-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定义公园:“公园是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2.2建设城市公园的意义
城市公园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公园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公园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公园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3、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3.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⑴城市人类的健康;⑵城市环境的持续;⑶两者之间的和谐。
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应在城市现状进行生态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综合性、代表性、发展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按照城市人工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结合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多种结构和功能,从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关系的和谐度着手,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和谐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以确定系统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确定生态恢复、生态建设和生态调控区域,以到达人口的增值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土地利用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
3.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
3.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 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5提高城市生态规划中新技术应用的含量
目前,大多数的生态规划还停留在现状描述和运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上,造成生态规划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强。随着人们对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关系认识的加深,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多属性、大范围的空间模拟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在定量模拟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持续服务能力进行准确预测,提高城市生态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3.6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 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 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7注重绿色建筑、生态住宅的建设和推广
在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中,要重视生态建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广生态住宅的建设,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一种有着全新要领的建筑体系!! 住宅建设要注意改善小区的水循环和局地气候,保持风与水的流动性,生物的多样性,符合噪音量小、通风好、空气清新的标准,利用生态技术改善原来的水泥、屋顶、垃圾、污水等景观,实现生态化,在小区内提供适宜人们室内外栖息环境,形成生态智能系统,注意建筑风格的适合性和环境的融合性,从点、线、面、体四面体现生态景观的生态美。
第9篇: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密度环境;城市建设;建筑学;解决办法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中的楼房建设变得越来越密集,城市用地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结合建筑学的知识和原理,加快改变城市的高密度环境的状况,科学地调整城市布局,全面对空间、实体、功能等问题的改造,显得十分必要。从而使得宝贵的城市用地规划更加科学、高效、合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贡献力量。
1探索建筑学对改善城市高密度环境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用地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城镇人口以及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爆发性的转移到城市中,这种状况在大城市显现突出。大量人口的涌入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城市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分配。为了容纳涌进城市中的大量人口,建筑工程日益增多,过度加高以及开采地下空间,城市超负荷的容纳人口和工程,导致了城市十分高密度的环境,在高强度的工作以及环境之下,人们生活压抑,城市发展低迷。为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人民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利用建筑学原理来改善城市高密度环境显得十分必要。建筑学背景下,对城市高密度环境的改善最重要的是对城市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有效利用城市用地,实施用地的紧缩和有效分配机制是解决城市高密度环境的关键。与此同时,还不能忽略城市人口、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要对整体进行全方位统筹考虑,确保规划后的城市能够改善人们生活、工作、出行以及活动的环境,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对于城市宝贵空间用地的科学规划和利用。
1.2提高建筑学的买用价值
建筑学原理注重将城市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环境相结合,包含了建筑、艺术、人文等多学科。能够指导工程建筑与建筑的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使其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使建筑与环境更加协调。建筑学不仅立足于宏观上的协调,而且注重城市中微观环境下的具体的人和物。综合考虑以人为核心的基本要素,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及人们发展的需求.城市用地的紧张会导致城市高密度环境的形成,使得建筑缺乏艺术性与结构性,建筑群也显得十分杂乱无章。建筑学要求将自身的艺术调节功能发挥出来,这种做法能够使得建筑群更具规划感和整体感,建筑与环境的完美就和,城市的形象也会随之提升。
2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学的解决方法
2.1实施缩微化战略
首先要分析出导致城市高密度环境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统筹规划,重点解决提成城市建筑空间品质与城市空间紧密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城市空间的优化和调整,塑造城市风格,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其次,对城市的街区以及公共用地按部就班的进行小范围的改造,逐步递进,提高高密度城市公共用地的利用效率。同时打造城市多功能用地
2.2全面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
在对城市高密度环境进行规划改造前,要对建筑空间进行实地的调研,确定建筑可以使用的空间大小,协调人与空间的关系,维持人们生活环境以空间的协调发展。将建筑的空间有效利用起来在为城市节省空间,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为人们谋求更好的生存环境是建筑学的第一要义。填充、缝合等小范围的变动,也就是在固定的空间中穿插一些小的修补工程,能够很好的修整城市中的建筑结构,完善结构中的功能以及设施,使得建筑成为一个连续的逐渐形成的空间架构,从而更加完善的将分散的建筑空间连接成一个整体建筑群。在避免更多破坏的同时,实现了空间的最大利用。
2.3形成城市空间垂直化
对高层建筑的垂直加高能够改善城市高密度的,有利于塑造城市高密度环境中的街区空间环境和公共空间环境。改善城市高密度管径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拓展高层建筑,同时还要将改善城市环境中功能与交通空间的多方面统筹,推动城市资源的合理公平分配,从而构建节约公共用地的发展模式,由集约向节约发展。为城市发展做好保障。
2.4施工要注重对人性化
建筑学语义下,改善城市高密度环境要以人为核心,在规划和改造中注重人性化,专注于提升人们在城市环境中的舒适程度,,通过人性化的规划与设计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的需求,对城市空间进行细节方面的处理,拉近人们与城市空间的距离,带动相邻的高密度街区的活动氛围,并实行开放性的公共空间设计。例如建设公共广场,休息区,公共艺术设施等,提高人们活动场所的舒适程度以及开放程度。通过设计小范围的艺术性创造提高高层建筑周围的环境。
2.5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建筑高度
改善城市的高密度环境还可以通过降低建筑密度的方式,将人口都集中在统一建筑中,通过减少减低建筑密度的方式来节省公共用地,将公共用地空留出来,增加公共场所的建造。从而提高人们对建筑空间环境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更能突出城市的整体和谐性。
3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学思考的意
3.1使城市形象得以提升
城市的空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高密度,使得思考建筑学背景下城市高密度环境的改善并付诸实际行动,能够改善城市的发展环境,人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公平,从而促进了城市整体形象的提高。
3.2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规划和改造城市高密度环境是城市发展正无法避免的问题,改善城市高密度环境状态的直接原因就是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因此立足于建筑学原理,对城市高密度环境进行改造,能够维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自然协调的现代化建设也符合我国的发展国情。为城市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4结语
通过结合建筑学理论,对城市的高密度环境进行规划和改造能够促进城市在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并且,只有将城市的高密度环境与建筑学结合,在建筑学的指导下,能够解决城市发展中在空间问题上的矛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春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筑学报,2010(04).
[2]杜宏武.当代高密度社区休憩空间适居性研究的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