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财务共享职能定位精选(九篇)

2024-02-27 11: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财务共享职能定位范文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财务稽核体系;步骤

一、前言

财务稽核体系是企业风险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和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创建完善的财务稽核体系,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以此保证财务稽核工作、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行。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稽核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步骤进行,以此充分的发挥财务稽核体系的作用。因此,文章针对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的创建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的创建需要遵循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采用四级交叉矩阵型财务稽核体系,具体表现为:第一级,自我稽核,自我稽核是将岗位作为基本稽核单元,并由在岗人员按照一定的频次对自身岗位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和工作内容进行自我稽核,即所有的员工都需要承担稽核的职责,以此实现对财务部所有业务的全面稽核,自我稽核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防范或者规避财务风险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级,组织内部横向稽核,横向稽核由财务部门经理与稽核人员承担,按照一定的周期对某个阶段的财务业务进行总结,同时采用和其他业务的逻辑关系对财务业务进行相关性稽核;第三级,专业职能部门纵向稽核,专业职能部门纵向稽核是对自我稽核以及组织内部稽核的复核,由专业职能部门对财务进行专业纵向稽核,根据财务稽核的实际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和既定频率对高风险点、关键控制点的稽核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第四级,全视角财务稽核,基于上述三级稽核,利用全视角财务稽核对所有稽核环节的有效性进行复核,通过反向检查的方式,检查关键点设置是否合理,这样能够实现对财务核算管理的全视角、全过程监控和稽核,对高风险事项财务进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检查。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的实施步骤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稽核体系,其目的在于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水平,尽可能的降低各种风险事项对财务核算工作造成的影响。严格遵循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的原则,创建四级交叉矩阵型财务稽核体系,为了保证该财务稽核体系能够顺利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

第一步: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按照风险影响的领域进行分类,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以下几种:关联交易风险、税务风险、资金风险、会计管理风险、政策风险、资产风险、会计报告风险等。在进行财务风险识别时通常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的财务风险事项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财务风险坐标图的绘制,明确所有财务风险的风险等级,按照重要性原则,将中等以上风险事项纳入稽核体系,并保证所有的财务风险事项的财务稽核工作都能够真正的贯彻与落实。

第二步:财务核算工作流程的梳理。严格按照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流程对纳入财务稽核体系的风险事项进行财务稽核,并绘制相关风险事项对应业务的财务工作流程图,并做好财务工作流程文档描述工作。

第三步:明确财务稽核岗位职责与关键控制点。根据相关风险事项对应业务的财务工作流程图、财务工作流程文档和财务风险列表,确定财务工作流程中需要承担稽核职责的责任岗位名称和关键控制点。并且采用what(做什么)、how(怎么样)、where(什么系统)、who(谁)、when(什么时间)的表达方式,对财务稽核岗位职责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明确。

第四步:财务稽核岗位稽核记录表以及工作矩阵的制作。根据财务工作岗位的设置表进行财务稽核工作矩阵的制作,并把财务核算管理流程中承担相应稽核工作的岗位稽核操作要求填写在财务稽核工作矩阵相应的位置。对财务稽核工作矩阵中所有稽核职责的岗位稽核操作要求和流程进行汇总,然后按照稽核时间、频率、成果、方法以及内容等,对财务稽核工作矩阵中的稽核职责进行分解,获得财务稽核体系岗位职责表,并将该岗位职责表作为财务稽核工作的操作依据。

四、财务稽核体系的实施效果

1.有效的提高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对于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采集,制定财务部高风险问题清单,并由专人对所有问题进行专门处理,对财务稽核体系的稽核职责、关键控制点进行补充与完善,创建长效的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机制,能够彻底的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财务核算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通过将稽核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以此保证财务稽核体系能够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实处。

2.显著提高财务稽核效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稽核体系和内控体系的结合,能够实现对财务稽核的标准化操作,避免出现重复劳动的现象,同时还能够防止出现部门交叉导致责任不明确、工作重叠等问题,有效的提高财务稽核效率和质量。

3.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文章所述四级交叉矩阵型财务稽核体系,财务稽核等级和职责明确,并且严格按照上述流程执行,能够理顺流程,实现对财务核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创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四级交叉矩阵型财务稽核体系,并严格按照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财务核算工作流程的梳理、明确财务稽核岗位职责与关键控制点、财务稽核岗位稽核记录表以及工作矩阵的制作流程进行实施,能够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有效的提高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和提高财务稽核效率,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文超.浅议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J].企业文化旬刊,2015(4):176.

第2篇:财务共享职能定位范文

(一)财务共享的目的主要是指为了使流程、资源都得到整合,进一步使企业达到规模化发展。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将不同国家、不同地点实际的会计业务共同送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集中的记账和作业报告,如此方式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工成本,更有效的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及质量。由此可见,财务共享中心具有反应速度较快、营运成本较低以及管理方面的风险较小等特点,也正是因为各项特点,使得财务共享中心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二)财务共享中心具有一定的管理控制性。它体现在对于企业某些会计职能的管理和某些规章制度的监控等方面。对于会计职能的管理来说,大多体现在总账会计的事务记录、结算和最后的合并等方面。而对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监控职能来说,从企业运行过程中两个方面所编制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出来,一是盈利能力,二是预算标准化。(三)财务共享中心具有基础操作性。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操作性在一个正常运转的公司中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固定资产、工资支付、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甚至包括账单、发票等一系列财务工作中。其中,职能管理以能够做到清晰分配为主,例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中依照数据处理、票据管理规则和合规的审核等职能为主,而关于账单、发票的管理职能主要有制作、发送税务发票以及为后期检查提供需要两方面账单的数据质量等职能。(四)财务共享中心具有战略规划性。全面分析企业成本、细致规划现金流、整体筹划税收以及投资规划和预算企业战略都包含在财务共享中心的战略规划性特点中。

二、财务共享中心成立的意义

(一)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施工企业的项目经济收益的好坏直接与建筑施工企业运营成本的管理有很大联系,所以,企业项目运营成本的管理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筑施工企业的任何一个项目的正常开展无疑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财务共享中心正好可以起到帮助施工企业减小财务管理成本的作用。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不仅能够加强项目运营成本的管理,而且也能降低财务部门运行项目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因此,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城市中成立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有效的将企业财务运营成本管理的最大利益实现,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二)一定程度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准确度。专业型人才是建筑施工企业成立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在尚未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便于能在地方实现财务业务,需要让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对会计核算系统要全面掌握,这就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但在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后,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只需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达到术业有专攻,就能很好的完成企业的财务工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人员工作中因专业知识紊乱而出错的情况,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财务数据计算的准确度。(三)提高了企业整合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首先,从财务共享中心中所呈现出的财务数据的汇总信息能在很大程度帮助决策者合理的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并快速找到开展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的方向,对企业进一步提高内部整合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其次,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通过发达的网络信息平台将企业的财务信息有效的进行集中地分配以及处理,大大提升了财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最终所得信息的精准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财务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从其他国家已经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经验来看,它是培养财务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使得财务人员不再只专注于基础的会计核算业务,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类似于经营决策、业务支持等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去,一方面,是财务管理人员转型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也为财务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除此之外,从财务共享服务将来发挥的职能以及其设定的专业背景和思维模式推理,财务共享服务将会采取从会计走向管理、从管理走向金融的循序渐进模式,从而达到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走向更好的未来的目的。

三、财务共享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提升作用

(一)财务共享中心强化了项目管理的财务职能。现如今采用的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与之前财务管理手段相比,不仅在管理以及控制模式上继续加以强调,还同步的在标准化的平台上全方面考虑企业内部部门的专业性财务管理。另外,在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正式入驻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机构之前,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一系列的设置情况会替换原有较为分散的流程,在整个替换过程中,企业将怎样才能做到在融合原有财务管理内控职能的基础上,将企业财务运作更加标准化,解决问题更加严谨化的问题纳入研究范围。正因为如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过程中,会同步强化企业原本存在的某些财务职能。施工企业不仅会保留原有的财务职能部门、从事职能管理的部门以及共享服务的机构进行分离的模式,还要充分磨合关于部门结构的设置方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设计,以这样的方式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逐步向“去职能化”发展。(二)强化对项目管理的监控职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有效地解决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较为分散而导致财务项目管理的财务状况不能第一时间准确得到反应的问题。流程和业务分开进行财务作业是财务共享中心的基本工作模式,相关的财务资料是由财务管理人员随机的分配到各财务人员手中的,通过这种方式可达到从源头避免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沟通的目的,最终能够做到有效断绝项目管理监控不足的问题。另外,服务中心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将相关财务信息呈现并共享,如此便可以随时查看各个部门的费用支出及走向,起到了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更好的巩固了对项目管理监控的作用。同时,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财管人员还可以对其他部门财务以及预算情况加以合理的分析,如此能够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监督管理。(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施工项目人力资源的整合。服务中心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批专业综合技术强的财务管理人才,这些高素质员工的作用在于填补由于基础财务业务从分散的各个部门模式被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取代而造成的人员空缺,这不仅给财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晋升的平台,也推进了整个施工项目中人力资源的整合。(四)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优化。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不仅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常运作的基础条件,更可以让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集中、规范,让财务管理过程更加简单、标准化,通过如此高效的管理流程有效的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财务共享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其运作过程时,应制定相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而将服务中心的相关财政工作集中统一操作,努力达到合理、高效的根本目标,在实行集中化运作时可以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损失以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在建筑企业项目运作中,企业的全部财务流程都由财务共享中心进行控制管理,财务项目所需资料的收集和提交则是交给项目小组,以这种方式提高财务运算的准确度、工作效率以及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流程的监督管理工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因数据共享,可使得企业之间的财政数据产生对比,也能促进企业顺利开展管理工作。(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建筑施工企业现有采用将管理与核算两相分离的、可同时使其两者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管理模式。然而,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企业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便彰显无遗,主要问题体现在各个部门单方面的按照本部门的财务结构构建出的财务管理模式仅适合本部门运作,具有局限性。同时,也使部门之间互相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少,造成部门之间的分化,导致部分财务部门工作量增加,没有起到对财务人员合理配置的优化作用,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由上可见,随着建筑施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愈发严格,应全面提高财务部门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建立更加标准、规范化的工作规章制度来将分散的部门集中管理,避免部门之间产生偏差导致出现风险,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六)培养财务共享意识。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传统财务运行模式的落后性,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壮大以及子公司的增加,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如今企业发展规模的要求,许多不足日益彰显,所以,财务共享中心取代传统财务运行模式已然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共享中心不仅具有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效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计算效率和准确度、大力加强企业对财务的管理监督力度等特点,还能够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资源进行的有效调配和整合,使企业在子公司建立过程中的人员和财务转移更加顺畅。在这方面,财务集中模式与财务共享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财务集中模式更重视对于运营成本的控制,仅集中处理了企业的会计业务,并没有对企业财务实现共享,而财务共享模式则很好的实现对于企业财务的共享,并没有如财务集中模式一样简单的将企业会计业务集中,而是将其进行流程优化处理。要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基础上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选址,而不是单方面考虑企业总部的位置。

四、结语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想要把握发展机遇、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就必须时刻跟紧时代的变迁,树立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财务意识,引进并合理运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财务共享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在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集中式的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对其他部门实行分散式的管理。企业在这种模式的管理下,核心竞争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效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体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努力做到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是财务共享的根本意义所在,由此可见,运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进行集中的规划是刻不容缓的。

作者:李丽红 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双.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强化财务共享中心建设[J].低碳世界,2016(09).

[2]张春玲.建筑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李任.试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提升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6(02).

第3篇:财务共享职能定位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内控建设;共享模式

1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建设背景与挑战

(一)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内控深化建设背景

2008~2012年,财政部、国资委先后《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和《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央企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同时,国资委在央企全面开展以“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管理提升活动,将内部控制建设作为管理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共享模式这一新兴财务组织形式对各公司内控工作的组织资源、流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及考核监督机制等方面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各公司内控体系的深层次转型提升提出了全新课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充分利用现有各项内控工作成果,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财务内控管理经验,探索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控建设创新思路与方法,是推动内控体系的持续优化提升、促进运营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内控面临的挑战

1.人员结构变化风险财务一体化改革之后基层财务人员的减少造

成沟通成本增加,可能导致业务支撑能力不足,带来内控职能无法有效落地的潜在风险。此外,如何调整和优化公司与各基层单位的财务管控关系,在释放现有基层单位财务核算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基层财务管理会计及业财融合职能的发挥,也给内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业财分离风险

共享体系建设初期和过渡期,由于财务组织的深度变革,大量的会计核算人员集中到财务共

享中心,财务触角收缩,远离业务前端,由此可能导致对经济事项真实性、合规性的管控程度相对削弱。此外,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不仅涉及财务职能调整,也会影响到其他业务部门原有的工作流程和行为习惯,财务变更与业务变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这对业务部门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

3.流程管理风险

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原有流程对于财务共享模式已不再适用,对于财务共享后的流程

再造、流程管理风险随之凸显,流程设计不合理将导致共享中心的服务效率低,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如何确保共享后再造流程合理有效、财务业务处理规范高效、流程标准的贯彻落实,则是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初期所面临的挑战。

2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深化工作的主要实践内容

(一)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内控深化建设目标内控深化建设应立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阶

段性成果及中长期持续推进要求,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深化建设与应用研究,全面把握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体系建设难点与重点,优化组织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内控管理手段与机制,促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深化转型,切实提高内控建设成果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规范性、高效性、实用性和适用性。

(二)实践举措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内控建设以“风险导向,深化应用,过程管控,加速成效”为主线,遵循全面覆盖原则、协同高效原则、权责制衡原则、适应调整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基于内控成熟度的5个方面从战略运营方面、人员组织方面、流程制度方面、信息载体方面、考核绩效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实践,有效的防范了共享中心模式对公司内控带来的挑战因素。

1.战略运营方面

建设与战略经营目标相适应的内控体系财务共享变革紧紧围绕集约化这一要义,有效促进了财务战略的发展与实现,促进财务从事务型向战略决策型转变。在推进财务共享模式的进程中,以“共享提升规范,服务创造价值”为目标,将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的信念充分体现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利用共享服务平台开展分享与交流工作共享服务平台有利于基层单位间信息与知识与共享;通过可比数据分析,推动各基层单位间的经验交流,有利于其互相间的内部借鉴与学习。因此,伴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服务各基层单位,高度支持公司整体战略的贯彻与执行。

2.人员组织方面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工作标准体系,在操作层级方面,根据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原先由各基层单位财务部承担的职责,如成本费用核算、工程核算、资产核算等职能统一转至新设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操作岗位方面,随着财务管理条线架构的变动,对于财务资产部与其他业务部之间及财务部内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进行了清晰界定和配套优化。在审批权限方面,伴随着财务条线各岗位职责的梳理,相应调整事项的审批权限。

3.流程制度方面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工作规范指南,业财融合标准化管理要素规范,执行凭证交叉审核控制机制,搭建三层级交叉型稽核体系。

3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建设实践意义综述

在财务共享模式一体化建设思路的指引下,在财务共享模式探索实践中,内控深化建设与实施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风控意识,贯彻内控制衡机制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工作中,一方面是通过对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文化意识的强化,将内控理念扎根于公司各级人员心中,持续推进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确保各项风控成果的有效落地;另一方是通过进一步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从管控关系上推进决策与执行、审批与监督的分离。

(二)夯实财务管控,规范前端业务操作通过对财务组织架构的调整、对各级财务职责界面的梳理,以盘活财务人力资源为出发点,以加强业务过程管控为切入点,以业财融合顺畅为着力点,夯实财务管控基础,加强财务对业务的管控力度,同时也在无形中规范前端业务操作,提升公司各部门的风控管理强度。

(三)执行标准流程,改善业务处理效率通过对内控标准流程的优化、部门和岗位职责的明确,提升内控标准的适应性,确保内控建设各项工作成果的实用性。与此同时,对于财务共享模式下集中整合的同质、重复的业务,在规模效应、专业分工和标准化操作的引领下,大幅改善了该类业务的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润丰.中国推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144-208.

第4篇:财务共享职能定位范文

关键词:制造企业 财务共享 风险 防控

随着企业规模化经营趋势越发明显,效益好的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业务类型不断增多,导致企业分公司或子公司财务机构增多,财务人员与管理费用快速膨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更为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适应自身的发展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就是随着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催生出现,它是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具有反应速度快、信息透明度高、运营成本低、管理风险小的特点,对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准有着突出的效果,给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始在集团化的制造企业中发展运用。本文将从风险类别及风险控制两个层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一、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面临的风险

(一)组织架构转变的风险

1.组织架构内部冲突

实施财务共享必定带来组织层面的改变,一方面的表现就是集团财务部门内部及各下属公司的财务部门层级发生变化,财务内部职能平均化,下属公司财务层级上调,从属关系发生转变,从而容易引发人员较强的反对抵触心理。另一方面,由于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需要,组织架构要重新设计,职责权利要重新划分。而如果在组织架构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部门内部及部门间的利益关系,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划定的责任性质不明晰,就很容易造成工作中产生问题互相推诿,责任难以落实,操作性及执行力下降。

2.权职定位不准确

如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权利职能定位不准确,转型后与其他职能业务部门在工作上产生交叉时,会导致由于权利分配的不合理,在公司事务决策时部门间互相责难的情况发生,引起内部矛盾,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团队建设与工作效率。

3.战略规划不合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想要发挥服务的职能,就必须保证中心人员与下属机构沟通的顺畅。这样就要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应考虑充分,并要具有战略的眼光。如地理位置,投入成本、周边市场环境都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吻合。由于地理上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距离较远,不能与很多分支机构的业务部门直接接触,对上报数据及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判断上都会存在风险。

(二)人事风险

人事风险主要是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财务人员的变动、转型等问题,主要包括财务编制缩减、岗位调离、人才流失、人员考核等。涉及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有财务人员职能转型,工作内容发生变化,岗位重新配置分工细化,最终导致人员编制的缩减。财务人员对新模式以及新的工作内容的适应程度存在顾虑,对由于编制缩减而可能带来的失业风险感到担忧。

(2)转型后的人事管理系统没有跟上,导致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对财务人员工作内容的认知度不够,导致员工个人发展受阻,对企业的信心受挫,从而造成人员的流失。

(3)分工细化后,员工的工作职能相对单一,重复性增高,工作内容变得枯燥,引发员工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担忧,最终也会造成人才的流失。

(4)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下在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方面,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敏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为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操作风险,导致账务处理的不准确,从而影响总体的工作效率。

(三)流程改革及系统平台建设的风险

流程改革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流程是系统建设的依据,而系统平台又是流程执行的载体,所以要将这两方面视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在规划建设中主要涉及的风险如下。

(1)由于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分离,前端业务部门需要将票据传递到中心来统一处理。这样在票据传递过程可能会出现丢失以及真实性方面的问题。

(2)财务共享模式建立初期,新旧流程体系的衔接变得非常重要,如果衔接不畅将会导致流程执行混乱,财务工作无法落实或是开展受阻,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效率。

(3)系统平台设计的合理性不足,平台整合度不高且信息化程度低,人员部门没有设置合理的操作管理权限,使得工作衔接不通畅,信息传导不及时。

二、相关风险的管控措施

(一)组织架构风险的管控

(1)组织架构的转型,势必会受到来自内部的压力和阻力。所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充分体现其自身的服务职能,做好各部门间衔接工作,使财务的管理职能能够在企业组织架构间流畅地发挥出来。

(2)与企业组织架构更新对应的是制度与职权范围的更新,在这一环节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制度执行与职责权力应保持中立的特性,要明确中心内部各岗位的责任,同时还要细化企业其他相关部门涵盖在财务管理范畴内的责任。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运作时能够有理有据,从而杜绝责任划分不清,遇事互相推诿,导致工作中的责任无法落实的情况发生。

(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财务核算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分离,所以企业应该从这个特点出发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加强对下属机构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接人员的管理,合理分配下属机构的财务职能,规范下属机构财务人员的工作流程,保障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

(二)人事风险的管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从业人员的影响会十分明显,财务机构整合、工作地点改变、对新的工作内容及环境的不适应,都是造成人员流失的诱因。因此,必须重视筹建初期的宣传培训工作,尽可能地消除财务人员对新模式的抵触与顾虑。可以采用系统培训、定期约谈、鼓励工作上表现积极的人员,树立员工典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搞好团队建设。同时,在人员待遇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员工感受到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自身的利益实际并不冲突。

造成人才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员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发展产生了顾虑。在这一问题上,一方面企业应该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初期做好宣讲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行“轮岗”制度,使员工对业务流程的接触更为全面。这样不仅给员工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增强员工在自己岗位上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员工的专业知识广度,提高了员工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三)流程及平台建设

1.流程改革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执行效率。因此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严谨的、易于操作的管理流程,成为了贯穿于整个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首先,管理流程的设计应该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期初企业应该在原有的流程基础上,梳理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内容并加以保留升级,然后将标准化程度不高、衔接性不强的内容进行统一化修改。例如:会计核算方法、科目设置、数据采集标准等。

其次,是将旧有体系中不完善或涉及较少的部分进行补充和深化。建立事前预防机制,明晰关键节点的风险,在付款审批、票据审核、跟踪审计及反馈环节设置有效的管控流程,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效率。

2.系统平台建设风险控制

企业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财务共享模式自身的特点,要使信息能够有效的传递,就必须要有一套信息化程度高的系统平台来完成。

众所周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而且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投入大量资金后却并没有马上呈现出预期效果的情况,并且系统建成后还需要后续技术维护的支持,这也是一项长期的成本支出。所以,系统平台建设对企业的资金状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企业资金不充沛,那么显然不是企业投入系统平台建设的最佳时机。

除了需要企业资金充足这个前提外,企业各部门间衔接性差,标准化建设不足,等等,都是制约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建立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不能将这些问题加以改善或解决,那系统建设势必会产生各种风险。因此,在企业着手搭建系统平台前,应该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运营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同时,企业为了便于系统的成型可以选择在ERP基础上进行。ERP是一种适合制造行业进行物质、资金和信息资源集成化管理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已有的内容与模式极其符合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系统平台建设的要求。所以企业应以此为突破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建设目标,先进行核心系统的构建,然后再逐步推行到全系统的各个方面并最终实现整合。

三、结束语

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种管理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同时面对企业不断加快的国际化步伐,单纯的核算型财务管理模式已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财务管理模式应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为保障财务职能转型的成功,应全面推进财务一体化项目,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恰逢其时。本文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帮助企业理清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中所面临的风险,以及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希望企业通过提高、升级自身的管理模式来创造更高的效益,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虎,董皓.财务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郑素萍.浅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4).

第5篇:财务共享职能定位范文

财务共享中心是未来财务管理必经之路

当今跨国企业经过反复实践证明的有效财务管理手段。当前集团化管控业务门类多、费用科目多,管理复杂,而且财务管理分散在各个分子公司、项目部,集团公司管理鞭长莫及。一些单位尤其是项目部管理,各自为政,管理行为不规范、核算科目不统一,造成了大量的虚耗和不必要的支出。项目经理超标准、超比例付款,导致项目严重亏损,侵害了企业利益。

提升企业竞争力,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手段。当前,建筑业发展显现出三高与三低的特点,即高增长与低积累、高产值与低利润、高速度与低效率,需要我们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同时,成本过高已经严重牵绊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手脚,导致在刺刀见刺刀白刃的竞争中屡屡败下阵来。同样的项目、一样的条件,成本低的企业就敢下浮10%甚至更多,而有些单位算算这个价格肯定亏损。内因是决定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关键就是企业内部管控水平低下、管理粗放、内部损耗过大。

新形势下反腐倡廉、从严治企的重要手段。

在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财务共享中心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新路径。因此,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将内控制度、财经纪律固化至信息系统,对于分子公司、项目部超标准、超规格报销进行严格把关,尤其是对于超标准接待、公款消费报销严令禁止。坚决杜绝巧立名目虚假报销、私人接待公款买单、个人花销置换利益等行为,让通过发票报销隐形腐败的行为无处藏身。同时,所有项目部材料、分包采购,资金支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遵章办事,对于不符合合同、超比例、超标准的付款,共享中心坚决驳回,解决了项目经理与分包、材料商互相勾结,超标准付款的难题。

方向和目标确定之后,关键就是决心。关键是我们敢不敢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格局,敢不敢打破既有的财务报销和费用管理体系,敢不敢破坏原有既得利益格局和管理模式。既然是改革,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要敢于大胆的突破原有框架。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路径

由于共享中心建设打破了原有管理格局和资源分配,牵涉到企业运营的核心部位,一定要慎之又慎。为此,我们在进行半年多典型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全集团,确保集团内30多家核算单位全部上线运行。组织结构。共享中心建设由集团董事长亲自推动,总体的组织架构。

建设模块。当前,共享中心系统建设已经成功完成8个管理模块的建设并运行,即:资金预算管理平台、网络报账平台、影像处理平台、共享作业平台、资金系统及银企直连平台、会计核算平台、账表一体化接口和移动审批客户端。尤其是引入了移动客户端,即使工作人员在外地出差也可以随时随地审阅批示流程,大大提高办公效率。制度及流程建设。由于财务共享中心是从财务部职能部分分离,所以在建设初期,集团就精密规划,设定了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部的职能界定。

集团对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部的职责范围进行了清晰、明确、详细的划分,制定了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指导书、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指南、岗位职责、审单责任及审单要求、办公区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基础性文件,夯实管理基础,确保业务顺利、有序推进。财务共享效果十分明显,财务管理的集中度、透明度、标准化大幅度提升,散、乱、慢的现象基本得到根除。通过规范、标准化的平台和流程搭建,把原来散乱在分子公司、项目部的同质化业务集中在集团公司统一管控,避免了原有管理幅度过大,不利于集中管控的缺点。

当前,集团用于日常结算的近80%的银行账户实现了集中管理,支付审批及支付结算均通过共享系统实现,支付结算由集团公司根据预算下拨款项,支付由各子公司自行完成。比如共享中心对于某分公司异地机械没有通过采购平台集中采购而将费用坚决予以退单,进一步规范异地机械、材料采购、材料行为,并通过调研,重新制定政策,要求各单位零星突发采购按月进行汇总上报,由集采中心认定后统一核销。

实现三大标准化管理,保证四个统一、确保四个透明。

实现财务共享管理后,所有流程必须通过系统统一运行,业务人员无权进行越权审批签字。审批过程中提单人与单据、审核人完全隔离,单据提交到财务共享中心后,各单位提单人员无法获知财务共享中心的审单人员,充分保证一个标准处理业务,整个公司一盘棋,实现了三大标准化管理,即标准化流程核算管理、会计档案的标准化管理、共享中心标准化管理;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实施会计政策执行统一、业务处理流程统一、会计核算标准统一、会计账套操作统一;达到了管理的四个透明化效果:财务流程的透明化、财务制度的透明化、财务系统的透明化、财务结果的透明化。

倒逼现场管理,推行精细化管控。

施工企业点多面广的现状必然导致各分、子公司对总部制定的各项制度、标准和规范的理解、执行存在偏差,最终导致管理制度难以真正落地。财务共享管理不仅强调服务,更强调管控。它将企业分散在各个区域运营单元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推动制度流程落地,堵塞管理漏洞。比如某分公司提交分包结算单超出合同比例18.45%。共享中心人员及时与分公司相关人员沟通,要求提供超合同结算依据,分公司经营结算部门主抓项目经营人员,及时根据分包工作量的完成情况,收集现场对业主的增量签证并与业主签订了补充协议,同时调整了对分包单位的合同补充协议。之前集团有息负债居高不下,其中重要原因是以分公司为单位核算资金,没有深入到项目上,导致项目之间无序串用资金且核算不明晰,部分分公司借款去向不明,甚至不是用于在建项目上,而是用于弥补其他亏损。共享系统资金预算管理模块上线后,坚决杜绝了此种现象的发生。共享系统对于资金预算、管控、核算深入细化到工程项目上,各工程项目之间的资金账目核算清晰,资金流量流向都在监控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不得串用、挪用资金,既保证了项目正常运行,同时也有利于亏损项目及时浮出水面,防止亏损越来越大。

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处理及分析,为决策层提供依据。

目前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核算、轻管理,重事后、轻事前、事中,重财务、轻业务,重报告、轻分析。财务共享中心作为制度执行部门,与决策权力部门相分离,是确保集团制度落地的重要手段。通俗形象的说,共享中心就是集团整个管理链条中的一个只判断通过或者不通过的关口程序,符合集团制度流程规定即可通过,不符合制度流程规定就退回重新审核,成为不具备感情色彩的流程化作业。未来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能是从繁琐的日常业务解脱出来,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和参与产融结合、P P P项目,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既要站的高,更多地关注企业战略;又要能深入施工一线,与业务水乳交融。

切实把纪律和规定挺在前面。

任何单位、个人在财务制度、流程面前,都必须按照规矩和纪律办理,把财经制度和流程作为反腐倡廉、从严治企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某子公司上线后,其中一个季度管理性费同比降低17.63%。试运行2个月后,共享中心对于三项费用(管理费、营销费、间接费)审核发现违反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行为,事实与发票不符,超规格、超标准报销,私款公报等退单几十笔。坚决杜绝不合理、不合规的报销事项,严肃财经纪律,为反腐倡廉竖起一道红线。人员规模得到精简。集团原有在岗财务人员400余人,其中200人左右专门从事费用、会计、报表、档案等相关业务。共享中心成立后定员90人,可以节约财务人员110人。同时,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张,新的分支机构也不断增加,我们不再拘泥于原先的派驻大量财务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的模式,在不增加大量人手的情况下,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全面接手新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

财务共享管理是大势所趋

实现业务财务、财务共享中心到战略财务的管理升级。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是实现财会分离的重要手段,财务共享中心建成后,总部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能将转变为战略财务,主要提供财务分析、投融资、税务筹划等操作,为公司提供高价值的服务。财务共享中心是专业财务,其主要职能是实现标准化的会计核算、出具标准财务报表等基础的会计工作;各单位财务部门将转型为业务财务,与各单位市场营销部门、经营部门的沟通配合将更加深入,为各单位的市场营销、税务筹划等提供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经营目标。在财务共享中心全面建成后,要进一步明晰业务财务、财务共享中心和战略财务的分工,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升级。

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

据研究,目前国内有66%的财务共享中心的费用由总部承担,财务共享中心主要还停留在成本中心阶段。下一步要探索财务共享中心独立核算的运营方式,计划尽快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通过为各分、子公司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会计核算服务,按单据量和业务复杂程度进行收费,同时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实现财务共享中心自负盈亏。

实现财务共享中心对外承接业务的能力。

第6篇:财务共享职能定位范文

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中心(FSSC)的初衷不外乎加强集团管控,强化合规经营,规范财务运作,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支撑企业发展战略这几个方面。然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共享服务也不例外,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会遇到很多障碍,比如:财务人员的反对,分子公司流程的不统一,利益相关者的不配合,管理层不坚定的决心等等。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管哪一种障碍都有它解决的方法,所以,沟通、沟通、再沟通对于消除这些障碍是至关重要的。

从目前金蝶客户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效果来看,大部企业都达到了建设共享中心的初衷,只是在建设初期可能部分目标的实施效果不太明显,比如:降低成本。企业通常基于减少推行阻力,保证共享中心顺畅运行的考虑,在建设初期这方面的实际效果并不是企业首要追求的目标。

FSSC建设阶段

通常建设FSSC的第一步是对现有财务业务现状的调研以及未来需要建成什么样的共享中心的定位,包括需要通过怎样的步骤去实现,人员投入,资金投入,选址考查等等,这个阶段根据每个企业的规划不同,它的周期也会不同,一般会在1个月左右。

大方向定调之后,就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细节的建设,即在组织范围、功能和流程框架都定了以后,就要沿着这个路径进一步去细化,具体的组织架构应该是什么样子,什么岗位,具体职责是什么,流程到底怎么走,跟本地财务怎么区分,等等。更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步骤都是要在详细设计阶段完成的,这个阶段通常会在2到3个月,也有5到6个月的,因为每家企业的规模不一样,复杂度不同,时间上也有所不同。

具体实施阶段,有的信息系统基础好的企业最快速度两个月就能够上线成功,而有的公司对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效果要求比较高,比如希望共享服务中心的系统没有手工化,尽量100%自动化,这种对系统流程的改造和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没有可以具体的一个时间,到底多久可以完成,根据不同企业不同的要求,实施周期也都是不同的。

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从评估到设计、构建、部署、运行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但是就像盖房子,可能设计决定了它的格局,而运行就像是一栋房子的持续维护,要想房子住得舒服,住得时间久,设计与运行就是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理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但设计一定要与集团的战略保持一致。每家公司在考虑共享服务中心这件事的时候,都需要考虑清楚建共享中心的定位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就定位来讲,有很多种类型,有的公司把共享服务中心只是做成财务的一个部门。还有一些公司会把共享服务中心做的相对独立,它跟财务甚至是并行的部门。还有一些公司做的更成熟,甚至把共享服务中心从财务体系里面独立出来,然后跟IT和人力资源共享全部打包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组织。

另外一方面,共享服务中心到底放什么样的职能?我们现在有的客户说,已经把自己公司财务人员全部集中到一起办公了,自己已经建了共享服务中心,不能说这不叫共享服务中心,只能说它是某种阶段或某种形态的共享中心,可能跟我们理解的共享中心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想要建设FSSC,一定要想清楚共享中心的未来包括什么内容,跟我们本地财务之间的分工以及跟业务之间的分工,这就是战略层面上的东西。

再比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环节,集团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准备期到建设期再到运营期的过程中,管理者会发现提升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是运行环节的主要工作。FSSC的日常运营管理包括共享服务绩效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流程持续优化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如果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借助流程标准化可以显著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解放出更多财务人员从事更高附加值的工作,从而促进财务职能转型,提升企业整体价值。那么,解放出来的财务人员怎样更好的服务于业务部门,怎样把共享流程逐步的向业务延伸则是FSSC运行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FSSC的严重误读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之后,财务人员的职业路径有何改变?关于这个话题,笔者在与国内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交流对于FSSC的看法时,他们经常忧心忡忡地问我,如果企业推行FSSC,是不是会有一大批财务人员下岗?而一些企业集团高层在谈FSSC的优点时也会把减少多少会计人员作为衡量指标。似乎FSSC已成为财务人员的职业克星。其实这是对FSSC的严重误读,如果这一观念得不到纠正,对于企业推行FSSC是一个巨大障碍。

首先 ,FSSC之所以率先在西方大企业应用,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是降低成本的含意并非是单指裁员,企业推行FSSC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整体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其次,从我国已经推行了FSSC的企业管理实践看,财务部门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提升,财务人员在企业中得到重视。以金蝶国际为例,我们借助FSSC应用,构建了以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服务三足鼎立的财务管理模式,将财务人员从过去核算型、记账式、事后报告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投资管理、预算管理、管理报告等决策中,从业务的源头提出财务宝贵建议,帮助分公司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的费用报销、资金支付等工作被分流到FSSC,经过业务流程优化和先进影像技术的采用,大大缩短了报销时间,员工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再次,FSSC的推行,有助于我国财务会计工作的职业分级发展。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都是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的都是核算型会计。即便是取得中级职称或CPA证书也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会计工作。从事记账的会计也需要学习财务管理知识,财务总监也需要了解核算、银行结算的技能。FSSC的应用其实优化了财务人员的职业规划,将会使财务队伍分化为专门从事FSSC的基础会计人员、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高级财务人员、在业务部门行使财务指导职能的复合型人才,使财务人员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哪些企业适合建设FSSC?

当前,财务共享服务在西方已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由于法律、制度、文化、产权结构以及思维习惯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别,决定了中国企业集团在应用共享服务时,必须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不能一哄而上。

国内符合如下特点的企业比较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是企业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这个数量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划分,如果集团有迅速扩张的战略则可以不考虑现有分子公司的数量;二是企业经营相对单一,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因核算准则不同,可考虑按不同的业态提供不同的财务共享服务,如果一家企业行业众多而每个行业的单位又很少,则不适于推行财务共享服务;三是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事务能够按统一的规则和流程处理,可复制可批量处理;四是总部有集中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强化分支机构管控;五是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要求较高,追求流程的科学、标准化以及制度的强力执行。

财务共享服务2.0时代

在《2015安永财务共享服务调查报告》中提到现阶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对最大的问题,信息系统获58%的选择率,问题最突出。大家都知道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我建议,先实现集团财务管控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然后再规划共享服务中心,这样共享项目整合速度更快,成功率更高。搭建财务共享中心体系,还需完成财务共享服务系统与费用报销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影像扫描系统、银企互联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移动终端应用等其他系统的对接,实现各信息系统的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所以,我第一条建议就是在企业组建共享中心的思路都非常清晰的前提下,选择一款先进的财务共享系统势必会对财务共享项目的推行起到关键性的支撑。

第7篇:财务共享职能定位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共享中心;企业管理

最早应用于美国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是为了解决企业不断扩张发展而随之带来的各种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深入和增多,企业的管理能力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集团的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财务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共享中心能发挥其效能,打破企业财务管理的瓶颈,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使企业资源适材适所。

1依托“三大基础”,构建“四大平台”

基于共享服务中心的理念和IT技术的推动,围绕业务、核算与战略规划,融合技术创新,建立起基于“三大基础”、“四大平台”的财务共享中心,有助于优化财务流程,提升财务服务的效率,带动企业流程、业务进程和公司价值的提升。企业应建立基于数据基础、管理基础与组织基础的财务共享中心,为其财务转型固本强基。首先,通过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实时、智能的财务信息的整合构建起云计算大数据的共享中心,为财务共享中心建立数据基础。其次,标准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制度体系,实现并控制内嵌流程,从而为财务共享中心建立起管理基础。最后,通过重新组合交易处理团队、管理控制团队以及决策支持团队,实现财务职能岗位的分离,为财务共享中心建立起组织基础。所谓财务共享服务的四大平台,包括报账平台、业务操作平台、运营支撑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报账平台负责处理个人费用与单位费用;业务操作平台进行业务审核、业务审批、影像系统和实物档案管理;营运支撑平台负责共享中心定义和作业规则定义;而营运管理平台则分为绩效看板和绩效管理,前者主要指作业管理和质量管理,后者侧重员工信用和问题协作。运营支撑平台和运营管理平台通过主数据管理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支撑起人力资本管理系统。基于“三大基础”、“四大平台”建立的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集团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利用规模经济优势提供了可能性。企业将那些具有重复性的职能岗位进行再分配,整合到服务共享中心,促进了企业管理方式及流程的进一步升级。

2降本增效,共享之优

对于企业而言,进行制度性的变革无非是降低成本来提高效率,亦或降低风险等,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最明显的就是降低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营运成本和财务人力成本。一方面,在分散式的财务核算及管理模式下,随着企业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集团下的每个子公司都需要按照配套的财务体系设置财务人员及相关岗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建立起财务共享中心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便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将各地区的财务部门整合到共享中心后,财务人员的数量便大为减少,并且在区域的选择上,企业不仅可以降低财务整合成本,还可以转移财务共享中心到租金成本较低的地区,进一步降低营运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财务工作的相似性,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将相关业务进行流程化、标准化处理,使得财务人员处理业务的熟练程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此外,财务活动的集中处理使得信息能够充分的共享,克服了信息孤岛效应,不仅使得各个业务单元能够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也使得管理会计对业务的支持力和战略的推进力得以真正实现。

3结语

财务共享中心是对企业以往管理模式的巨大冲击,要真正建立起以共享中心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务必要树立起“协同商务、集中管理”的管理理念。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不仅改变了财务工作者和业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也对原有相关部门利益带来冲击,这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也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因此,相关人员的充分理解与认同和出现问题时的及时调节是保障财务共享中心成功运行的重要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1]隋玉明.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14(9).

[2]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7).

[3]潘飞,陈世敏,文东华,等.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2010(10).

[4]陈虎,董皓.共享之路如何走———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8(8).

[5]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第8篇:财务共享职能定位范文

战略财务――财务管理

1.优秀的财务人员向战略财务转型

传统财务会计人才中优秀的财务人员是指管理知识储备深厚,既掌握财务会计实务,又懂得战略规划、对财务管理以及其他经济类业务具有深入研究;实务经验比较丰富,精于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资本运作等,可作为公司战略财务人才培养,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才。

2.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战略财务职能

战略财务主要承担财务管理的核心职能,包括体系构建与维护、资本管理、资源配置、决策支持和价值管理等,立足集团公司层面,主要发挥财务指导性作用。

3.战略财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战略财务人员应该围绕企业价值评估战略方案,纵观企业全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规划有限的财务资源,为实现战略目标提出建设性意见。

战略财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战略思想与宽阔的视野,在知识结构上,除了要具备财务分析、财务预测、成本、预算、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等专业知识,更多地需要具备财务体系设计与维护、投融资规划、资本管理、战略管理、价值管理能力,具备人际关系管理技能等。

共享财务――财务会计

1.普通财务人员的转型

普通财务人员长期在一线从事财务基础工作,可通过培训,选拔到财务共享中心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作为公司共享财务人才培养。进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可以分别向财务操作者、关键技术人员和共享中心运营管理者三个方向转型。

2.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共享财务职能

共享财务主要承担财务会计的核心职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服务协议和标准操作流程完成会计核算、交易处理、资金结算、报表编制、报送财务信息等财务会计工作,发挥财务执行和财务监督职能。

3.共享财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转型为共享财务人员,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即:财务操作人员、关键技术人员和运营管理人员。

财务操作人员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直接生产者。财务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已有的标准流程,进行各类财务操作。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操作人员,其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并不太高。关键技术人员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员工。技术人员应该既是财务信息化、标准化、流程优化的行家里手,又是成本控制、绩效管理和内部风险管理的专家,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运营管理人员主要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其不仅需要具备财务会计基础,深入了解其管理的业务特点,还需要具备项目团队沟通、协调、组织等综合技能。传统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参加培训、进修等方式融入财务共享中心,逐步积累经验,实现转型。

业务财务――管理会计

1.复合型财务人员向业务财务转型

开展财务共享服务后,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集中到共享中心,只需要少数财务人员就可以完成,剩余的大部分财务人员需要向业务前端转型,尤其在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各关键环节,需要培养业务财务人才,设置对应的管理会计岗位。

2.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业务财务职能

业务财务的主要职能是在公司长期战略目标指引下,深入业务前端,针对企业研发、供应、生产和营销等各环节进行财务分析、预测、规划、监控、激励和评价等,加快财务与业务的融合,为管理者提供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着眼于企业短期目标的实现。

第9篇:财务共享职能定位范文

一、传统的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分散的、独立的财务组织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以前,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实行的是分散独立的财务管理,即每个子公司都会设立自己的财务部门,包含财务经理、会计、出纳的岗位。财务部门处理自己公司内部的财务工作,各成员单位财务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之间并没有沟通。

分散式的财务组织处理的是自己公司内部的事物,不能进行跨公司工作,不同成员单位之间不能实现均衡负载。这样就经常会出现同一企业集团内部某家子公司财务工作繁忙,而另一家成员单位的财务却无事可做的情况。另外,由于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财务部往往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这也意味着人工成本较高。

(二)无法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人员缺乏对企业的战略推进作用

分散式的财务组织也制约了财务人员的战略推进能力。成员单位的财务人员一方面需要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财务预算、经营分析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学习最新的财会政策,按时出具集团及企业内部要求的各种报表;另一方面,又要处理琐碎的、重复的、技术含量较低的报销、支付、记账等日常财务工作。财务人员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被大量日常繁琐的事物占据,不能深入到业务实际,也就无法更好地进行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财务支持。

(三)企业集团无法真正实现对成员单位的管控

分散式的财务组织下,各单位财务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企业集团下发政策、规章制度到成员单位后,成员单位在具体执行时却不够积极。而且对于成员单位来说,财务人员与成员单位业务人员长期在一起工作,在工作中出现集团的政策法规与成员单位人员意愿不一致的情况时,财务人员往往碍于情面会向成员单位方面妥协。此外,对于分散的财务部门来说,由于他们的薪资发放和绩效考核都是由成员单位决定的,而集团对他们没有实际的约束能力。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坚持集团的政策制度而违背成员单位的意愿也很难实现。这样就导致企业集团无法真正管控成员单位,下属企业往往财务管理松散,乱象丛生。

二、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

正因为分散的、独立的财务管理组织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企业集团开始寻找解决办法,大力推进企业财务转型和流程再造,通过财务集中管理防范企业风险,加强监管企业财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共享中心这一组织形式应运而生。

财务共享服务,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共同将大量重复的、附加价值较低的、业务量大的财务工作集中起来,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财务共享中心,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由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成员单位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标准化、流程化的共享服务方式。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解决了分散的财务组织面对的种种问题,有利于企业集团的建设,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

财务共享中心能够集中高效地处理企业集团的财务业务,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张和业务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财务人员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公司新增子公司时,共享中心人员也能够迅速处理新公司的财务工作,免去了新公司招聘财务人员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以一家拥有50家子公司的企业集团为例,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之前,每家子公司至少需要3名财务人员(包括财务经理、会计和出纳),这样整个集团共需要财务人员150人以上。但在建立共享中心以后,预计50人就可以完成相同的工作量,人工成本节约近2/3。

在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地点的选择方面也是节约成本的一种表现。由于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通常都会选择在薪资较低的二线城市或发展中国家,这样也能够节约大部分人力成本。例如,诺基亚公司,其全球财务共享中心就建在薪资较低的中国和印度。

另外,在实施共享中心后,财务流程进行了优化,业务流程、规则进行了标准化管理,流程的优化消除了大量多余的、重复的工作,使得分配在每一地方作业的时间大大缩短,这也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中兴通讯公司为例,经过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后,财务每一单据处理的成本由2005年的14元,下降到2007年的7元,财务流程处理的成本下降了近50%。

(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以后,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以费用报销流程为例,在实施共享中心前,各成员公司标准不统一,各地执行尺度不同,使得业务人员经常对财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出质疑,员工对财务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低。实施共享中心后,一方面,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接口和界面面对员工的单据、流程和员工的提问,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人员相对集中,公司在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培训费用。此外,财务共享中心人员长期专注于某部分财务工作,人员相关的专业技能较高,专业化的分工也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实现公司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后,成员单位的财务人员从繁杂的非核心的业务中解放出来,可以将精力集中于经营分析和战略规划等工作。公司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到业务实际,实现公司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后,共享中心也能为公司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计划经营管理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财务支持。以中广核太阳能各子公司为例,实施共享中心后,公司财务部包括计划经营模块、预算模块、资金模块和业务财务模块。这些模块的财务人员对自己所提供支持的业务领域有深入的了解,财务人员在集团相应模块的领导下进行经营决策,集团的各项战略和财务管理需求直接地与各个模块进行对接,各模块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方面的财务支持,这也就有效地推进了企业集团一体化的发展。

(四)企业集团能够对成员单位进行有效管控

在分散的财务组织下,公司内部环境和人际关系都会对财务人员的公正性产生影响,当集团的政策与成员单位的意见发生冲突时,财务人员大多会向成员单位妥协。成立共享中心后,因共享中心人员隶属于集团,与成员单位属于不同企业,相互之间没有利害关系。而且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的每一笔业务会随机分配给共享中心各个不同的财务人员手中,业务人员面对的不再是固定的财务人员,这样也就降低了企业内部人员串通舞弊的可能性。此外,成员单位所有的业务对集团公开透明,任何一笔业务均可以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进行查阅,这也为企业集团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

三、现代社会财务共享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财务共享中心建成以后,对成员单位的财务管理乃至整个集团的管理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这就需要财务共享中心发现这些风险,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避。

(一)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

我国目前在各地的财会政策总体上是沿用国家统一的标准,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中却千差万别。另外,各地在税务政策的相关规定也都不尽相同,对税务的执行标准也不统一。这样就要求共享中心人员在进行财务处理时,不能沿用统一的标准,应区别对待。另外,共享中心人员由于与业务单位分离,对前线业务缺乏了解,与业务单位缺少沟通,同时对各地的具体的财税政策也不甚了解,与各地财税人员缺少联系,这就导致其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易造成企业法律政策风险。

(二)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存在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创建的。从架构上看,这个平台由多个信息系统链接组合形成。例如,中广核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基于集团内部UPM系统、ERP财务系统、影像扫描系统、银企直联系统等四部分组合而成。多系统的组合就存在系统衔接、兼容性的问题,而且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数据存储、安全性、产能、反应速度等问题。如用户密码的泄漏、数据遗失毁损、网络病毒侵入、网络安全技术不过关以及数据备份不及时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财务共享中心的效率和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三)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风险

共享中心人员终日从事大量的、重复性的、琐碎的财务工作。枯燥的工作内容,单一的工作流程,很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情绪。另外,长期单一的工作内容也制约了员工的职业发展,导致共享中心人员人心不稳,离职率高。如有些跨国大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会细分成不同的科目组,某个组专门从事某一具体科目的财务工作。例如,诺基亚公司,其财务共享中心下设收入组、付款组、固定资产组、总账组等。以固定资产组为例,其组员会负责诺基亚在全球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财务工作。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如该组的财务人员可能在工作了几年以后,只熟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账务处理,对会计其他科目的核算都不了解,更不会接触到预算、税务等其他工作,这样极大地制约了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由此导致人员跳槽现象严重。据统计,诺基亚的财务共享中心2年内的离职率高达30%。

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保障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和问题,本人拟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几点保障措施:

第一,首先通过在集团内部建立统一的标准和代码,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和统一的会计核算流程,建立系统的对接。其次,应加强共享中心人员与业务单位的及时沟通与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业务单位应有专门的业务财务人员与共享中心人员对接,当共享中心人员对业务有任何疑问时,可统一至共享单位业务财务处,由业务财务联系相关业务人员予以解决。这样就可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最后,加强对各地财税法规的学习,必要时财务共享中心可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深入地学习各地的税务政策,并能够跟踪最新的税务政策法规,以避免由于统一的标准化的操作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第二,关于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首先,通过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和宣贯,增强个人保密意识。其次,通过控制访问权限,可以保证共享数据的安全性。例如,针对应收账款,设置查询权限,只有相关销售人员才有权查询,采购人员或其他人员没有访问其相关数据的权力。此外,财务共享中心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对系统进行定期查毒检测,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第三,人员流动问题始终是财务共享中心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避免人员流失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规避:

一是为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设置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健全其福利保障体系,加强其业务素质和个人发展的培训,提升个人价值。

二是定期轮岗,使财务人员接触不同的业务内容,以提高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三是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加强团队建设。团队领导人定期与本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实时掌握组员想法,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及困惑尽量协调解决。以此鼓舞士气,保证人员的稳定性,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四是建立一套适应行业特点的绩效考评体系。通过绩效管理,使得管理者和下属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发展目标,保证员工齐心协力、心甘情愿地为企业效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