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医学杂志的书籍

2023-11-06 16: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医学杂志的书籍

是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欢!

一、《生活之道》

作者:***英***威廉·奥斯勒 著,邓伯宸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

推荐理由:该书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1849-1919***的二十篇演讲集,被视为20世纪作重要的思想文献之一。奥斯勒历任美国麦吉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医学教授。书中作者将其深厚的古典人文涵养带入医学领域,触角遍及医疗伦理、医疗与人道关怀以及医病关系,字里行间洋溢着他睿智的生活与行医哲学。

二、《最年轻的科学》

作者:***美*** 刘易斯·托马斯 著

出 版 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出版时间:2011年。

推荐理由:刘易斯·托马斯***1993-1993***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曾任纽约大学医学院院长和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该书是他的第三本书,记述了上世纪早期至70年代作者亲历的美国医疗职业的变化、科学研究活动和医学的进步,对西方现代医学的发展史有最切近、最全面的观察。此外,托马斯的前两部著作《细胞生命的礼赞》、《水母与蜗牛》也非常值得一读。

三、《鼠疫》

作者:***法*** 加缪著 刘方 译

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推荐理由:阿尔贝·加缪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该书作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除此之外其他三本荣获诺贝尔文学也值得收藏,分别是:1958年,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1970年,索尔仁尼琴,《癌病楼》;1982年,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三本书也是荣获诺奖的。

四、《阿图医生》

作者:阿图·葛文德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1日

推荐理由:阿图·葛文德,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哈佛医学院临床外科副教授,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阿图医生》一共有两本,是他作为医者的人文思考。前段时间,阿图的《所有医生都会犯可怕的错》在网上流传甚广,就是节选自该书。2012年7月他的另外一本新书《清单革命》值得一读。

五、《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

作者:贝瑞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

推荐理由:梅奥诊所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世界最大的私人医疗机构,也是全世界的医学圣地。它几乎不投放任何广告,全世界医疗界乃至管理界却对它耳熟能详,它以其卓越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堪称管理界的活化石。该书向大众介绍了该诊所的经营之道,不仅是好的医学书籍,也是很好的管理类文献。

六、《医学的人文呼唤》

作者:王一方,赵明杰 编

出 版 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

推荐理由:王一方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该书是他近30年的编辑生涯中的经典医学作品的合集。此外,他还出版过《敬畏生命 --医学人文对话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医学人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人的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医学是科学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七、《相约星期二》

作者:[美] 阿尔博姆 著 吴洪 译

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

推荐理由: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这里面有很多关于生死、人生的思考。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的著名专栏、作家,他“死亡三部曲”的其他两本《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一日重生》也值得推荐。

八、《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

作者:讴歌 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推荐理由:本书让医生和病人两人角色重新审视各自的位置和需求。这本由局内人写的书能让读者了解医界现状和执行规则,了解医学的局限、医生的尴尬和体系的困窘。常青作为一名有医学背景的作家,该书的视角更加的全面和巨集伟。出版《协和医事》以及小说《九月里的三十年》。

九、《白袍-一位哈佛医学生的历练》

作者:艾伦·罗斯曼著 浦溶译

出版社:印刷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推荐理由:作者艾伦·罗思曼是哈佛医学院1993级的学生,她用自己的清晰、细腻的文笔写下了自己在哈佛医学院4年的成长经历。全书分三大章,分别是《哈佛第一年》、《哈佛第二年》以及《两年临床实习》。通过书本,我们不仅能够真实地感悟一位年轻学子是如何成长为一名白袍加身的医者,并且能够跟随作者进行不断的医学人文的思考:怎样处理医患关系、如何克服学习以及实习中的种种困难、怎样面对生死的考验。

十、《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作者:***美***克莱曼 著,方筱丽 译

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推荐理由:本书是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医学人类学家阿瑟·克勒曼撰写的一部有关人类学、医学方面的专著。作品对西方医学院和医院中普遍施行的纯医疗技术手段、忽视病人主体的教条疗法提出质疑,并通过对医学职业和现代诊疗体制下医患关系、矛盾和问题的分析、批评,强调文化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唯有改进陈旧的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去除患者的疾痛。

关于学习医学的一些必看书籍

  1、《常见病诊断与用药》,作者:戴德银 。

  2、《中医入门必读歌诀》,作者:方文贤。

  3、《协和医事》,作者:讴歌。

  4、《中医四大名著》,作者:张仲景。

  5、《本草纲目彩色图谱》,作者:沈连生。

  6、《零起点学中医》,作者:天下无疾。

  7、《中医自学百日通》,作者:张湖德、单丽娟、王存芬。

  8、《中医入门》,作者:秦伯未。

  9、《医生该如何思考》,作者:郑明华。

  10、《医学基本知识》,作者:李忠泰。

有哪些适合医学生看的课外书籍?

《生活之道》最适合学医的人去看了,这本书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二十篇演讲集。因为书中作者将其深厚的古典人文涵养带入医学领域,触角遍及医疗伦理、医疗与人道关怀以及医病关系,字里行间洋溢着他睿智的生活与行医哲学,他对学医的人有很大的帮助。

医学科普书籍

医学科普书籍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医学科普书籍,希望您喜欢!

医学科普书籍

1、《药物发现——从病床到华尔街》

如果要为这个清单上的书目做个推荐指数的话,这本书无疑是满分。虽然我没有看过…即使如此,也不阻碍这本书的满分,因为没有哪一本书能够得到它这样的肯定,几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全部都是推荐,所有的专业人士也都是推荐的态度。这样大范围的赞美快使得它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必读书目之一了。

从目录上看,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药物的方方面面,从研发到上市到应用再到立法,宽广的覆盖面使得一个入门者能够迅速了解药品市场。尤其是其内容基本上与市场挂钩,无疑使得任何一个想要从事商业的专业人士无法拒绝本书。但是宽广的覆盖面使得这本书的专精度不够,因此还未达到专业篇的深度,同时如果一个立志想要去医院对商业一窍不通的孩纸读起来可能有点索然无味。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无论你年龄多大,从业有多少年,只要是没有读过,都值得一读,不是么?

笔者也正在阅读中(后续将奉献一些读后感给读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的中文译者、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明伟研究员率领团队翻译了另一本原著“The Future of Drug Discovery: who decides which diseases to treat”,中文名《药物发现的未来:谁来决定治疗哪些疾病?》,该书预见了未来25年的演变和趋势,充满睿智和故事;是关心药物发现的科学家、技术员、医师、投资人、药事官员、记者、政治家,甚至是病人所必读的入门之书。

2、《药物史话》

学美术的要读美术史,学建筑的要读建筑史,学医的要读医学史,毫无疑问,学药学的也要有自己药物史。这本书应该算是药物史的代表作,虽然她并不那么著名,甚至读起来还有点……时间跳跃……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药物发现的过程这么曲折多姿琐碎跳跃,药品种类那么浩瀚丰富。本书是以药品种类为序,因而时间的跳跃性更增强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任何一个想去了解药物背后有趣或者无聊故事的人们去阅读本书。本书的优点是药物史相对全面,药物发现背后的轶事侃侃而谈,不会枯燥无味。缺点就是人物重复出现,时间跳跃性强(你要知道以前的药学家不是吃素的,经常今年发现了这个,明年就发现了更轰动的)。

3、《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建立》

本书是当代科普名著系列中的一本,仅此看出,这本书的意义重大。本书意在讲述美国科学界的师承关系,其选择的角度是药理学界。因而这本书常作为药理学的入门科普必读书目。作者用纪实的描写手法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药理学家的性格和故事,展示了药理学蓬勃发展以及师徒关系,并且你相当容易的被这些科学家们的工作热情所震惊。本书基本按照了时间顺序,因此比上一本书要清楚许多,但是依然有点小混乱……这是因为这些科学家们流动性太强了,再看看我们这里的科学家,基本上老死在一个单位……同时,你也不要指望这么一本书真的能告诉你药物的作用机制。

4、《致命细菌——超级细菌的自述》

如果论药物作用机制的阐述,本书无疑是所推荐书目中讲述的最清楚,相对最专业的一本。遗憾的是,本书只是写了抗生素而已,相对于其他书来讲,内容太过狭窄。不过这并不阻碍这本书成为我的挚爱,一方面我实在是狂热的爱着抗生素,另一方面,这本书是中国人写的,其语言风格和思路读起来比较舒服,比那些强硬的翻译过来的书强多了,同时作者笔法幽默,内容实用,因此不必担心读着读着睡着了。读了本书,基本上药理书中的抗生素部分内容你已经了解了一半,剩下的仅仅只是再去深入的读读课本就可以了。不过,和药理书一样,这本书的内容也是陈旧的很。在上海,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已经从市场上消失,而本书却依然念念不忘的提着这两位旧情人。一些应用也和现在的指南大相径庭。但是书毕竟是落后于时代的,它无法汇集最新的信息,一旦出版就以为着他的信息已经落后。但这不妨碍初读者将他作为入门书籍,了解专业,同时也了解这临床用药的弊端,甚至你会看到自己身边人的恶习。当然,也很推荐大三以上的同仁们阅读,只不过当个小说就可以了,千万别把它当成专业书。

5、《病者生存》

《病者生存》是非常著名的医学科普书,在果壳的书单里和知乎的书单里是推荐书目。它讲述了我们认识疾病的误区,颠覆了一般人的想法。当然,还是那句话,现代的指南几乎也颠覆了它很多。但是有些经典的想法,永恒的闪耀在那里。

6、《第四类病毒》

《第四类病毒》代表的医学科普书籍的类型是自传体。它的作者就是故事中冒险的人。走进非洲这篇神秘的土地,未知的病毒一个又一个的侵袭着这里的人们,科学家们用勇敢和专业与病毒斗智斗勇。这是一本吊胃口的书,它让我感受到传染病的危险与未知,让我看到病毒学家们的狂热,让我一路在向着抗感染的绝路上不回头的狂奔。这里只是私人推荐,这是我第一本专业科普书,虽然是自传体,虽然不那么专业,但是它真的感染了我。这种力量无法取代。天下的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感染你的那本,让你爱上这个学科的书是对你最无价的。

7、《只有医生才知道的事》

本书算不得经典,只是畅销书。不过说实话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只是缺少时光的沉淀而已。作者是是北京协和的妇产科医生张羽,内容是关于女人身体的那些事。书名起的不错,相当有噱头,可惜里面却是关于女人身体的一些误解,大家期待的那些医疗黑幕恐怕让看热闹的读者失望了。如果你是女生推荐你读,如果你是男生,推荐你买一本送给妹子。

8、《医路》

这才是真正的医疗黑幕之书。《心术》在它面前也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心术》可能最大的败笔就是拍成了连续剧,导致某些内容删减。《医路》的曝光有其真实性,但是有时也偏袒了医生。尤其是结尾主人公在媒体逼迫下离开医院的岗位,让人唏嘘不已,完全没有《心术》的主旋律色彩。这可能也是它没有被官方推荐的原因。不过毕竟也是小说,大家看看就好。

9、《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

未来的医疗领域,即将迎来由无线传感器、基因组学、成像技术及电子化健康信息形成的“破坏性创新”!

在医学新时代,每个人都能充分地在个体层面进行定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群体层面进行医疗诊断。群体医学会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进行大规模筛查,同一种诊断会开出同样的药物和剂量,而不会针对个体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处理。

21世纪开始,医生在医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和家长式的地位正在动摇,而病人,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网络及各类工具,来更多的参与自我医疗管理和健康管理的决策。未来的医生不是扮演知识仓库的角色,而是成为知识管理者,应更多的与病人沟通和关怀,为病人提供决策支持,或帮病人进行决策,成为聪明病人的伙伴。

因此,想要了解医学未来之旅,这本书必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