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刺络针医学期刊

2023-11-06 12: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刺络针医学期刊

脑中风不是老人的专利!国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台湾45岁以下年轻中风病人,从10年前占整体患者的10%,近年来已上升到15%至18%,有中风年轻化的趋势。如何才能远离中风的威胁?千禧之爱健康基金会参考中风研究报告,指出控制好血压为第一优先,若血压控制得宜,就能减少48%的中风机率,效果比其他健康管理更强大。

为什么会中风?十大危险因子出炉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刺络针》(The Lancet)在今105年发表的中风研究报告(INTERSTROKE STUDY),显示9成中风是可以避免的,研究并归纳出10大中风危险因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高血压,若控制好血压可减少48%的中风机率;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可降低36%;控制好血脂则可减少27%。

高血压盛行率攀升 多数年轻人缺乏警觉

根据卫福部统计,中风风险因子排名第一的高血压问题,其盛行率从2007年的13%提升至最新统计的24.1%,上升了超过10个百分点。为减少中风发生率、盛行率与死亡率,监测血压指标与改善日常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然而,国人普遍缺乏每天量血压的习惯,尤其年轻族群更是疏忽!据卫福部统计,18至39岁的民众有28.8%一年内没有量过血压,高血压自知率也仅33%,且18至39岁有52.4%的血压值观念错误。

定期量测与管理血压 才能顾健康

千禧之爱健康基金会执行长陈欣励提醒,民众应从年轻时就应养成定期量测与管理血压习惯,才能减少中风的发生机率。

孕妇缺乏碘会影响宝宝将来的智商

碘是制造甲状腺素不可或缺的成分,缺乏碘会造成俗称大脖子或甲状腺低下。孕妇在怀孕期间也必须摄取足够的碘,以因应甲状腺功能增加的需求。而孕妇若严重缺乏碘,可能会导致流产、早产或胎死腹中;而婴儿可能会罹患呆小症(Cretini *** )。著名的医学期刊刺络针(Lancet)的一项研究发现,怀孕时即使缺乏少量碘,也会影响宝宝将来的智商!

这项研究的对象是1040位英国孕妇,在怀孕中测量血液和尿液中的碘浓度,宝宝到8岁时再接受智力测验。结果发现这些孕妇普遍有轻度到中度缺乏碘的现象,和碘浓度正常的孕妇相比,碘浓度低于150单位的孕妇,生下低语言IQ的宝宝的机会是1.58倍、低阅读正确率的机会是1.69倍、低阅读理能力的机会是1.54倍。如果再将碘浓度不足的孕妇分为50以下和50〜150之间,浓度低于50以下的孕妇所生下的宝宝的智力测验分数更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孕妇和哺乳妇每天应该摄取250微克(µg)的碘,比非孕妇的150微克高。由于怀孕初期是脑部发育最快速的时期,作者建议准备怀孕的妇女应该要摄取足够的碘,以确保在怀孕初期体内有足够的碘含量。牛奶、优酪乳、起司、鱼类、海带等都含有丰富的碘。尤其海带除了碘以外,也是钙质和铁质的很好来源。如果孕妇担心无法从食物摄取到足够的碘,可以考虑补充综合维他命。

海鲜含有丰富的碘,以前有研究发现海鲜吃得少的孕妇,将来宝宝的语言IQ比较低,作者认为除了海鲜里含有DHA等不饱和脂肪酸以外,碘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台湾的生产有37%是剖腹生产,剖腹生产后多久可以进食并没有一个共识,大部份的妇产科医师希望产后等到隔天或24小时以后再进食,有些医师甚至要求须等到排气才进食。其实剖腹产后可以提早进食!2013年6月在美国妇产科学会期刊(Obstetrics & Gynecology)上有一项由台湾成功大学所发表的医学文献,分析也证实剖腹产后提早进食并不会增加肠胃的并发症,而且还会让肠胃功能提早恢复。

这项研究是搜寻1980到2011年间有关剖腹产后提早进食的医学研究,最后对17篇品质较好的医学研究进行统计分析,这些研究对于提早进食的定义都是在剖腹产后8小时内,甚至有2小时内;肠胃功能恢复的定义是排气、肠子开始蠕动或排便。结果发现和延后进食的对照组相比,提早进食的产妇肠子恢复蠕动的时间提早了9.2小时、排气的时间提早了10小时、排便的时间则提早了14.6小时。但是肠胃道的并发症如肠阻塞、恶心、呕吐、腹胀、拉肚子等并没有差异。

所以这项研究证实剖腹产后提早进食不但不会增加肠胃道的并发症,反而会让肠胃道提早恢复正常功能。笔者一向都是让产妇只要不会想吐就开始喝水,如果喝水不会吐就开始进食,多年来产妇都适应良好。

林禹宏 学历: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 经历:台大医院医师、美国康乃尔大学生殖医学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殖科学中心访问学者、美国生殖医学会会员 现任:新光医院妇产科主任、辅仁大学医学系副教授、台湾妇产科医学会理事

【爱+好医生】当孩子太安静,家长也会担心

疫苗不会引起自闭症,这件事是可以肯定的。至于自闭儿童引发的成因是什么?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看看这期的爱+好医生就知道了。

【台北市医师公会推荐好书】黄瑽宁医师著《发烧免惊!搞懂流感、肠病毒》+《从现在开始,带孩子远离过敏》

谣言的威力不容小觑,以往曾经有一位失格的医生,利用父母对自闭症的恐惧,甚至不惜牺牲其他儿童的健康,来赚取私利,黄瑽宁医师在《爱+好医生》节目中,与【爱家顾问团】医师,一同探讨小孩自闭症与疫苗的问题。

------

撰文◎ 黄瑽宁医师

「自闭症」这个诊断,在过去曾经带给许多家庭巨大的冲击,然而因为现在医学的进步,只要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几乎所有的自闭倾向孩子,都能正常的受教育,与人互动。但是历史上曾经有一位失格的医生,却是利用父母对自闭症的恐惧,甚至不惜牺牲其他儿童的健康,来赚取私利,这个人就是韦克菲尔德(Andrew Wakefield)。

1998年,Wakefield医生在《刺络针》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髋淋巴结肿大,大肠发炎,加上全面性发展退化的孩童》的文章,描述12名3-10岁儿童,在接种MMR(麻疹,德国麻疹,腮腺炎)疫苗后不久,出现类自闭症的退化行为肠胃道的症状。Wakefield医师在文章中,自己发明了一个新名词「自闭型肠道发炎」,指称这个新颖的疾病根源,很可能就是MMR疫苗。

文章刊登后不久,Wakefiled医生大张旗鼓的召开记者会,宣称MMR此混合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呼吁家长应选择单纯的麻疹疫苗(或者各种单独的疫苗,而非多合一疫苗)。记者会现场也有准备洒狗血飙泪的戏码,由参与研究的8位病童家属配合演出,哭哭啼啼的指责MMR疫苗应负起孩童罹病的责任。这么催泪的画面经媒体报导后,果然引起巨大的风波,英国及爱尔兰的MMR疫苗接种率应声下滑至41%,甚至影响到其他国家对此疫苗的信心。

「MMR听说会引起自闭症喔~」这种谣言,就这样从英国一路传开,除了欧美国家,日本也有一大群父母因此拒绝接种MMR疫苗,甚至不分青红皂白的拒绝所有疫苗,让孩子暴露在致命疾病的风险之中。

事件经过了五年,有一位英国记者布莱恩‧笛尔(Brian Deer)在调查之中,揭发了Wakefield医生的金钱丑闻。原来Wakefield医生当时正在替MMR疫苗的敌对厂商做事,帮忙该公司的「单一麻疹疫苗」申请专利,因此若是MMR疫苗成为主流,单一麻疹疫苗就没戏唱了。就在这段期间,他收取了相关律师团体所提供超过43万英镑的「研究经费」,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他能提出对MMR疫苗不利的学术报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