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硕士发ei论文

2023-11-02 20: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硕士发ei论文

不能一概而论。
根据查询学术参考网得知,EI论文是国际核心期刊,属于顶尖水平,在大部分学校的奖学金评定、保研、毕业等条件中,对发表EI论文都有所要求。对于硕士来说,如果能在硕士期间发表一篇EI论文,那在保研、奖学金、个人履历等方面都是极大的优势,但具体还要看文章质量以及刊物水平。
EI是工程索引,它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是国际公认的权威的工程核心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EI论文是什么

EI (工程索引)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数据库,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包括期刊以及会议文献,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核心收录、非核心收录(Pageone收录)、会议论文。

EI被称为全球核心,被每个国家认可。在中国,发表一篇EI检索论文,有些单位奖励3千到8千元不等。一般用作:硕士毕业、博士毕业、评副教授、评正教授使用。作者在国际会议或者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被EI收录后,国内一些权威机构可以出具EI收录证书给作者。

JA和CA的区别:

EI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包括期刊以及会议文献,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核心收录、非核心收录(Pageone收录)、会议论文。

从2009年起已经没有核心检索和非核心检索的区别,全是核心检索。但是还分为期刊检索和会议检索。也就是源刊JA类型,会议CA类型。在职称评审和校科技部每年奖励中,只认可被EI核心收录的文章(EI光盘版)。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EI检索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和社会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论文应为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公开发表的原著学术论文(以下简称“论文”),包括被SCI收录的个案报道,不包括会议论文、综述、摘要、短篇等,论文内容一般应为本人学位论文一部分。
  第二章 发表论文要求
  第三条 论文篇数与水平要求
  (一)博士科学学位研究生
  1.医学(理学)博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发表SCI(包括SCIE、SSCI,以下简称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1.0,论文篇数不限。
  2.医学(理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发表SCI论文篇数累计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2.0,篇数不限。
  3.工学博士科学学位研究生,达到以下标准之一即可:
  (1)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1.0,篇数不限;
  (2)发表EI收录论文2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可相当1篇EI收录论文);
  (3)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0.5及1篇EI收录论文。
  4.工学硕博连读研究生,达到以下标准之一即可:
  (1)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2.0,篇数不限;
  (2)发表EI收录论文4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可相当1篇EI收录论文);
  (3)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1.0及EI收录论文2篇。
  (二)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至少发表1篇SCI论文,影响因子不限。
  提前攻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1.0,篇数不限。
  (三)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
  至少须在首都医科大学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鼓励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第四条 论文署名要求
  (一)作者署名要求
  用于申请学位的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则上学位申请人应为论文第一作者,导师为责任作者。
  (二)单位署名要求
  1.论文应按照培养单位的规范名称署名“首都医科大学××学院”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耳鼻咽喉研究所、北京眼科研究所、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培养的研究生,发表论文可同时署名本单位的法定名称及“首都医科大学”。其中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发表论文可同时署名“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表论文可同时署名“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及“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可同时署名“首都医科大学”(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及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其余研究所以此类推。
  第三章 发表论文的认定
  第五条 专利、获奖及合作发表论文的认定
  (一)研究生在学期间所获授权及申请的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专利,可用作学位申请。但专利类型只限于发明专利,并且已经获得专利申请号。以专利形式申请学位,该专利的受益人只限1人次,排名不限。
  (二)研究生在学期间获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可用作学位申请。以获奖形式申请学位,受益人只限1人次,排名不限。
  (三)以专利或获奖成果形式申请学位者,学校将聘请相同领域的3名专家进行评审,以确定成果与学位论文的相关程度。
  (四)鼓励研究生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研究生提交与其他作者(含其他研究生)署名共同第一作者(co-first author)的SCI论文,每一作者所得的影响因子,按其论文影响因子和作者人数均分计算。原则上该论文应与研究生本人的学位论文相关。
  第六条 SCI (EI)与中文核心刊物收录论文的认定
  (一)由于SCI(EI)收录刊物与中文核心刊物目录每年均有调整变化,SCI(EI)发表论文与中文核心刊物以论文正式接收时检索结果为依据。
  (二)SCI收录刊物影响因子以该杂志3年内影响因子计算。
  第七条 对各学院自行制定发表论文规定的认定
  各学院均可依据本规定进一步制定本学院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但标准不能低于学校的最低标准。各学院制定的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须提交研究生院备案方为有效。
  第八条 发表论文时间的界定
  (一)研究生:论文发表时间原则上应为在学期间及毕业后3年内。
  (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论文发表时间应在论文答辩前3年之内,且导师为该论文的责任作者。
  第九条 论文的审核
  (一)研究生及在职申请学位人员在学位论文答辩后,应于网上填写并打印《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发表论文登记表》,同时提交发表论文复印件(包括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全文),经所在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核实通过,上交校学位办公室审核后,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二)对于已被国外刊物接收但尚未发表的SCI(EI)论文,研究生(含同等学力人员)须提交刊物的正式接收函,可进入学位申请程序。对于国内刊物的接收函学校不予认可。
  第四章 对未发表规定论文的研究生的处理
  第十条 对研究生在学期间未发表规定论文的处理
未按规定正式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可申请答辩,按期毕业,但暂不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待论文正式公开发表后,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有效期3年。如毕业后3年内未完成规定论文的发表,今后将不再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
  第十一条 对未在申请学位有效期内发表规定论文的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的处理
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如未在申请学位有效期内发表符合规定的论文,此次申请无效。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5级研究生及2008年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开始执行。

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级别具体是怎么分的?

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级别具体分为A类论文、B类论文、C类论文:

一、A类论文包括:

1、SCIE检索的期刊论文: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EI(核心版)检索的期刊论文:工程索引(核心版)(Engineering Index Compendex)。

3、SSCI检索的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4、A&HCI检索的论文: 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5、《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论文,《人大复印资料》收录的论文。

6、校定A类中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二、B类论文包括:

1、EI(网络版)(Ei Compendex Web)中非EI(核心版)检索的期刊论文,SCIE检索的会议论文,EI检索的会议论文。

2、ISSHP检索的论文:人文社会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索引(Index to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Proceedings)。

3、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China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三、C类论文包括:

1、除了A类、B类以外,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发表的论文。

2、在国外英文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3、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会议论文。

4、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一级学会会议论文。

5、在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6、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引文数据库SCD(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7、ISTP检索的论文: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

扩展资料:

1、CSCD来源期刊目录以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公布的目录为准。

2、CSSCI来源期刊目录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目录为准。

3、国内全国一级学会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理科、工科、农科、医科、交叉学科的全国学会目录为准。

4、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最新版为准。

5、发表外国语言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不限于英文期刊。

6、“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会议论文”包括有出版号的国际会议论文集。

7、“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一级学会会议论文” 包括有出版号的全国一级学会会议论文集、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期刊增刊收录的会议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关于下发学校校定国内外期刊源及论文分类的通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