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中政治小论文

2023-11-02 19: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中政治小论文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体系日益在不断完善、改革,自2009年开始国家已经针对部分贫困地区进行高中免学费政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论文800字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高中政治论文800字范文篇一
  题目:人类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139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块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城.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 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序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沙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高中政治论文800字范文篇二
  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认为自己是纳税人,尤其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吃的、用的都依 赖于父母,除了骑车的每年要交的几块钱自行车税以外,我还要交什么税呢?难到每年年 头的一千几百块的压岁钱还得打税?他会很肯定地说纳税这"义务"与我没什么关系。最初 的我也曾抱着这种观点。 谁是纳税人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地从报刊上看到"我是纳税人"'"是纳税人的钱养活了你,你就得为我服务"的看法。但也有报刊发表文章表示相反的观点,说"我们一般的都没有达到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还不算是纳税人"且"纳税的主体是企业,为纳税人服务是为纳税企业服务。"这把我也搞糊涂了。"为纳税人服务"就只是为少数的"有钱人"服务?这范围太少了吧? 今年春节,一件事提醒了我----我们就是纳税人。

  春节前,花街上摆满了卖应节物品的地摊,而且有不少是放假的学生开的我姐姐的同 学也开了一挡,邀请了姐姐和我去帮忙。刚铺开摊子,就来了一个"要钱"的人一一据说是管理部门的,每个摊位收5 O元。他解释说:来收的50元地租里,含有百分之多少是属于地税的。事后又从姐姐口中得知我们卖的花和小玩意在批发的时候,价格是比较低的,经过了几个中间环节,才变成现在出售的价格,如销售的开支、零售税、地税、人工等。也就是说在出售的价格里或多或少都包含有一些税款的成份,而买这些东西的消费者等于都间接交了税,换句话说买卖商品的消费者和经营者都直接或间接与纳税发生关系。 说了大半天,原来大多数群众都是纳税人,你是,我是,他也是。 纳税人有权利亦有义务 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从"不认识到认识再到更深入的了解。"经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到: 每个人都与税收有密切的关系。 每个人早上一起来就路"税"打交道,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税收。 你所在的学校,所喜爱的广播站和电视台,上至国家机关的经费,下至失业者所收的救济金均来自财政支出,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体,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所以这些经费绝大部分都出自税收。我们每天都享受着税收的惠泽。 广大的群众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都与纳税发生了关系。由于我国在零售环节方 面实行价税合一的标价方法,使消费者意识不到自已是纳税人,其实在商品流转中所含的 税款占我国税收收入比重达60%以上。广大的消费者就正是国家最主要的纳税人。 我们是纳税人,就有纳税人应有权利。站在自私一点的立场上看,我们所交纳的税款 里包含了我们的血和汗。既然交纳了就希望受惠,不能让那些不称职的人把我们交的的血汗钱白白花去了。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既然有权利,亦应该有义务。

  从个人上看,或许现在我们所纳 的只是少量的流转税,但当有一天我们有数以讯计的收入,你会光荣的去交纳个人所得 税吗?如果我有这么的一天,我会自觉去纳税。那你呢?你会吗? 闻说经济发达国家的人以纳税为荣,不能纳税为耻。那我国呢?我国逃税、偷税的企 业和个人又是怎么想的呢?

  果农说:“秘书给我300快钱,我不能收,我答应给送苹果,要是收了钱我不就成了商人”。这小小的一个事件可以看出几个细节,一、中国的农民还是很讲诚信的,中国的农民也应该讲诚信,中国也需要更多这样的讲诚信的农民。二、正如韩非子书中说:让利与民,何畏国不兴,中国废止农业税是让利与民,由此可以看到中央现在更需要团结民众,也许这是一种需要,也许这是一种政治手段,但无可非议的这是一种进步。三、接见一个农民,接见之前没有告之是怕果农晚上睡不好觉,给果农300块钱买下苹果,如此细心的,好像回到了周的时代。

  
看了“高中政治论文800字范文”的人还看:

1. 关于高中时事政治的政治论文

2. 励志议论文800字高中日志

3. 2016时事政治论文范文

4. 高中优秀议论文800字

5. 成功的高中议论文800字

高中政治论文范文两篇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群体生活中可欲的价值,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高中政治论文范文两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成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教育领域的教学也出现了不同以前的教育改革思潮。高中思想政治生成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目前高中思想政治生成教学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教育领域;高中思想政治;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193-01

一、前言

生成教学的概念是相对于预成教学这个概念而言的,生成教学强调的是教学的过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吉欧・艾米里亚就在幼儿教育中进行了生成教育,取得良好的成绩。我国生成教学最早的研究者是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叶教授在1997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中对生成教学提出了三个“互动”即: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这样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生成教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叶开启了我国生成教学的研究。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教育主题地位被误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本该是师生共同演绎一场教与学的话剧,结果许多中学的思想政治教学都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不可否认许多政治老师的学识渊博和口灿莲花,但是当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完全变成了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下面的学生却如听天书,不知所云时。我们的教学还有意义吗?学生和老师在课堂唯一的交流就是老师的提问,然而那些只是被被动灌输知识的学生如何能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呢?

这就是没有抓住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学生,我们的许多老师还是停留在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就是的阶段。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责任在于老师,老师不能够清楚看清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和解惑。当然,提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否定老师的地位。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缺乏

陶行知提倡教育要“知行合一”然而,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就十分的缺乏实践。许多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停留在老师教了,学生然后就是下大力气去背书,去背诵那些拗口政治术语,对于许多问题的含义和应用完全不理解。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老师不重视学生的实践问题,这主要是许多老师本身的教育素质不够。另一个方面就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应试教育,虽然我们一直倡导要推行素质教育,然而考试的唯分数论还是令需许多的教学停留在只是教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阶段,没有真正实践生成教学的理念。

(三)教师对生成教学的理解执行不够

生成教学在许多的地方已经进行了实验教学,从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反映的实际成效来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一个是,许多老师对于生成教学还是不接受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时间长的老教师身上,他们固执的认为自己的教学是的没有问题的。确实,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或多或少的包含一些生成教学的内涵在里面,这也就不难怪许多老师会固执自己的教学模式。另一个方面就是,一些能够接受的生成教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么过度讨论,他们给学生太多的讨论时间和问题,出现“为了讨论而讨论”的现象,反而没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对于生成教学的宣传不到位,没能把生成教学的本质精神传达给一线老师。

三、高中政治生成教学的策略思考

生成教学注重的是过程,反对机械化的教学,反对把学生当成盛水的缸,一直往里面灌水。强调的是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也就是老师、学生和课本以及实践的互动。具体说来,就是生成教学注重的是参与性,提倡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非线性,也就是教学过程不能一成不变;创造新,即老师要创新教学的模式,以及开放性,不能固守课本,要放眼课本之外的知识。具体说来,笔者认为,高中政治生成教学的探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倡实践育人的理念

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应试教育现状使得我们教学中实践的成分极少,对此我们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具体到高中政治教学,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比如高中政治会讲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们的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去创造出这样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再比如高中政治中的货币流通概念,我们的教学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同学们对于概念的理解。

(二)摆正教师位置,坚持学生主体概念

韩愈说老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句话在今天也不过时,我们在政治教学中的就该把老师的地位摆放在这样的位置。老师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而不是老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做一切的事情。这样做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就可以获取许多知识以及知识之外的能力。摆正教师的位置,还有另外的一个用处就是让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到补充的作用。比如说,讲到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等内容时,老师老师就可以拿具体的时事政治,具体的政治事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三)改革政治的高考模式

现在的高考模式中,政治的内容还是停留的靠背记课本知识来作答的阶段。这也是许多政治教学只是注重学生死记硬背,不强调理解的原因。笔者认为,我们的高中政治生成教学确实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是如果将这些取得的经验和成绩运用到教学中去还需要跳过重要的一关,这一关就是高考制度。笔者无意去改变我国的高考制度,但是强烈希望我国的高考制度中能够对政治做出革新,能够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四、结语

任何的理论和实践都隔着太多的障碍,笔者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分析还只是一家之见,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一起来探讨生成教学。从长远来看,生成教学必将会是我国未来教学一个方向,特别是在高中政治教学这个方面。笔者殷切的期盼我国的生成教学能够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成果,为我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玉忠.思想政治课凸显生活逻辑课堂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余文森.课堂: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N].中国教育报, 2014-4-14(5).

[3]郑金洲.生成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52-155.

[4]李森,王银飞.生活性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中政治论文范文

高中政治必修四关于哲学的小论文

哲学旨在通过联系的 方法 来阐述问题,使人了解我们的 经验 世界,并为创造更伟大的创造而作各种尝试。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四关于哲学的小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哲学的祛魅——当代西方哲学地位的变化

哲学旨在通过联系的方法来阐述问题,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并为创造更伟大的创造而作各种尝试。一种哲学思想的变化,往往能决定人们 思维方式 的改变,甚至带来某种巨大的社会变革。

一、哲学史概说

科学和哲学可以说都起源于宗教,或者毋宁说,起初科学、哲学、和宗教是一回事,神话是了解世界最原始的尝试。因此,在西方世界有一句 名言 “神学大于科学”,就是这个道理。人最初根据自己浅薄的经验来解释那大部分以某种理由(主要是实用的理由)而引起注意的现象,人赋之以生命,把设想现象看作是活着的灵魂,因此有了“神话”之说,神话将其人们无法合理解释的自然及社会现象物化,因此有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在许多民族中间,这种模糊不清的物化论,慢慢地影响着个人的创造或他们的 逻辑思维 ,进而变成了他们所拥有的智慧,当然,其中想像和意志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哲学史要包括所有民族的哲学,只有少数几个民族的思辨不可以称之为历史。

目前我们所提到的哲学史,通常意义上都是指西方哲学史,而西方哲学往往从古希腊人开始,现代哲学文明都是建立古希腊人的 文化 之上的。我们通常把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当代哲学。哲学史有其继承、演变、发挥和推翻的过程,要研究整个哲学史,不是在一篇 文章 甚至一部著作中就能完成的,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的思想倾向和意识形态。哲学史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并且尽如人意。因此,笔者再次无意探讨这一浩繁的历史画卷,仅就当代哲学发展历程做一粗浅的探讨。

研究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意义重大。很多有识之士都对目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干兴趣,都力求为人类如何在文明世界中找到自我而绞尽脑汁,然而,答案向来不统一。顾名思义,人们要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之根本生存原理,就必须弄清过去和当代的理论、宗教、政治、法律和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而当代西方哲学地位的变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了解当代西方哲学地位变化,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助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以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哲学演进的影响

如果给当代西方哲学一个时间界限,笔者认为应该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那个时候,西方哲学在主题、对象、方法、内容及表达形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西方哲学在其发展方向、行动趋势以及历史地位上完成了彻底转折,其影响极其深远,甚至当下的很多哲学思潮的出现,都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次变革相关。哲学领域的这次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启主要与后现代主义的出现相关,后现代主义这场席卷当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具有反叛性、革命性、时尚性和另类的思想运动。它首先颠覆了传统哲学的霸主地位,褪去了哲学头上的光环,洗尽了哲学曾有的魅力和神秘,使被称之为科学之科学的西方哲学风华不再,流浪人间。同时,后现代主义使哲学领域绽放出了一道五光十色的异彩,呈现出了哲学多元化的场景,这种多元化进而成为了未来哲学发展的潮流。

在此期间,哲学开始向美学转向,日益被反应为日常的生活化、大众化和世俗化。同时,那些曾经给哲学当小兄弟的文学、史学、自然人类学开始和哲学套近乎,哲学终于成为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推进者。哲学精英和大众的分野日益消失,在“作者死亡”的 口号 下,人人称孤道寡,处处浸染沧桑。尽管卷入这场波澜起伏、离经叛道运动的大多数思想流派或思想家有着迥然不同的、甚至互相对立的理论和思想观念,但他们都无可否认地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后现代主义怀疑一切,以往的权威、常识和真理都被后现代主义作为了他们革命的对象。第二、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本来被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时也被搬入了哲学的殿堂,后现代主义站相对主义立场上,对多元文化进行相对认知,夸大人的作用,把人的价值标准作为万物衡量的尺度。第三、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学转向,以及对语言的解构主义分析。第四、后现代主义提倡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从前的启蒙主义形成了极大的挑战。第五、后现代主义的东方主义情结,以往的西方哲学关注的都是西方世界,以西方文化为研究背景,以西方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后现代主义的最可取之处在于,它把眼光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不再单一的看世界,而是全方位的看。第六、后现代主义提出的审美主

义。审美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美学理念影响着 文学创作,也影响着 哲学的 发展。第七、后现代主义反理性、反本质、反形而上学,主张结合实际解决问题,这显然与从前的思辨逻辑不符。第八、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第九、后现代主义提出的对哲学终结论的批判。第十、后现代主义将哲学范式进行了彻底颠覆,对个体理性与主体中心进行了解构,认知方法从认识论走向了解释学。以上是笔者对后现代主义十大特征的 总结 。

显然,后现代主义旨在于哲学和人文 社会科学领域中标新立异,反传统,反权威是它的中心思想,怀疑一起是它的斗争方法和手段。它鼓吹否定性、非中心化、片断化、差异和重复,批判和颠覆理性、统一和真理。它所关切的现实都是破碎的、变化的,非理性的,非传统的,非连续的。后现代主义认为,哲学和科学都已经丧失了其本来魅力,它的终极目的是要铲平哲学和文学间的界限。后现代主义对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是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哲学批判和论战中最全面、最根本性的一场批判。在这场批判中,哲学的王冠被摘下,有如当年高高在上的杨贵妃在面临马嵬兵变时,表现出的“花钿委地无人收”,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开始崛起,大家都想通过这场对西方哲学的彻底批判来完成自我学科的救赎和新生。

三、西方哲学地位的走向——从认识论到解释学

前文我们提到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哲学的彻底批判和颠覆,实际上,西方哲学地位的最终转化,就是“认识论”的转向,是认知方法的改变,也是人类认知思维的改变,也就是要从中世纪哲学,也就是传统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转向近代的认识论问题。而后现代哲学又从认识论转向了解释学。从认知的范式来看,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这种西方哲学地位的变化,实际上就是要改变人的一种思维逻辑,即人文思维逻辑。这种逻辑的特征我们前文已经提到过,这就是试图改变传统的思维确立,反对本质主义对普遍性的约束力,重视对象的差异性,尊重对象的多元化,重视人的个体思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人文思维逻辑的意义还不仅于此,它的根源在于转换你的认识范式,即从主客体对立,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以实证科学为楷模,重视逻辑批判性,重视 语言的作用。与之相伴随的,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逐步由客观转向合理,由普遍转向合法。

结 语

西方哲学地位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思维新范式的一种确立,使得不同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对立转向对话,由斗争转向合作,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高中政治必修四关于哲学的小论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