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创刊于 1983 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国外公开发行的化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中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互相关联和渗透,涉及的专业面广。《应用化学》主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嘉缵先生担任,编委会由61位科学家组成(包括20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4位国外专家), 审稿队伍由全国各个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上千名专家、教授、研究员组成。 办刊宗旨: 服务。期刊栏目 : ( 全部采用网上投稿方式 )综合评述 : 结合应用前景和本人工作, 评述当前化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研究论文 : 报道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应用化学》设下列栏目 :综合评述 : 结合应用前景和本人工作, 评述当前化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研究论文 : 报道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中英文摘要必须写出主要数据结果和结论。研究简报 : 报道阶段性的创新研究成果。全文限 2 ~ 3 印刷页 , 中英文摘要必须写出主要数据结果和结论。研究快报 : 扼要报道研究工作最新成果和具有明显应用前景的新方法、新技术等。全文限 1~2印刷页,附中、英文摘要,并注明本工作的创新性。 《应用化学》 27卷 (2010年) 投稿简则《应用化学》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类期刊。《应用化学》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办, 科学出版社出版。来稿需论点明确,数据翔实,使用的单位符号及物理量应符合新版国标 GB3100 3102-92 《量和单位》的各项规定。 来稿不许一稿两投,如有侵权事宜作者自负。● 题目 : 应突出主题,概括性强,题目字数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每篇稿件应附 3~8 个 ( 中、英文 ) 关键词。注明文章的中国图书馆分类号。 作者:写明工作单位全称、城市和邮政编码。 以 * 号注明通讯联系人。 第 1 页底脚注明基金资助项目类别及批准号,写明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 E-mail 及研究方向。● 实验部分: 试剂和主要仪器需注明来源、规格和型号; 实验方法有实质性改进时应写明改进处, 如系作者创新, 可详述, 以便他人重演。如按前人方法所做只注明所依据的文献。● 表和图: 使用三线表; 制图须坐标标记完整, 实验点清楚。照片清晰, 物理量的数值以量和单位符号比形式表达。电镜照片的放大标尺直接画 ( 贴 ) 在图内右下角。图、表的题目、表栏目和注释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表述。图和照片总数一般不超过 6 幅。● 中、英文摘要:主题突出,能反映全文主要创新内容,研究目的,给出主要结果和数据,具有相对独立性。● 参考文献:文献须核对无误 , 请勿引用非公开出版刊物。 文献著录格式,按 GB/T 3179-92 规定书写。 如 :1 Snyder L R,Kirkland J J,Auths(著). GAO Chao(高潮),CHEN Xin-Min(陈新民)Trans(译). YANG Ming-Biao( 杨明彪 )Proof(校).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quid Chromatography(现代液相色谱法导论)[M],2nd Edn(第2版). Beijing(北京):Chemical Industry Press( 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88:162 MO Zhi-Shen(莫志深). //WU Ren-Jie(吴人洁)Chief-Edr(主编). Application of Modern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 High Polymers(现代分析技术在高聚物中的应用)[ M] ,Chapt.5(第5章). Shanghai(上海):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 Barnard A,Saponjic Z,Tiede D,Rajh T, Curtiss L.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eies[C], 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2005(10):214 ZHANG Qi-Sheng(张其胜),ZHOU Quan-Guo(周全国),CHENG Yan-Xiang(程延祥),MA Dong-Ge(马东阁) ,WANG Li-Xiang(王利祥). Chinese J Appl Chem(应用化学)[ ] ,2006, 23(5):5705 ZHOU Guang-Yuan(周光远), JIN Guo-Xin(金国新), HUANG Bao-Tong(黄葆同). Symposium on Metallocene Catalyzed Polymerization and Reaction Engineering(茂金属催化聚合及聚合反应工程研讨会)[C], Hangzhou(杭州), 1998:56 WANG Bing-Quan(王炳全). Doctoral Dissertation([博士学位论文]). Changchun(长春):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007 ZHANG Hong-Jie(张洪杰), SUN Run-Guang(孙润光), YANG Kui-Yue(杨魁跃), NI Jian-Zan(倪嘉缵). CN 96 118 926.6[P],2001投稿时要求作者同时提供单位证明信(可通过邮寄或网上传递彩色扫描件)。稿件经专家及本刊编辑委员会审定,一般 4 个月内通知作者审理结果。正式录用的稿件在4个月内发表,出版前交版面费。不采用的稿件,原稿不退,退稿用网上方式通知。寄给作者修改的稿件, 需要经网上传回原稿、修改稿及修改说明。修改稿超过规定时间不寄回且无说明的, 按自动退稿处理。已付排的稿件一般不允许做大的改动, 文责自负,编辑部对稿件有删改权。稿件一经刊载, 酌致稿酬, 并赠送当期《应用化学》1 册。刊出的文稿所付稿酬,包含文稿内容上网和入编各种光盘版的报酬,不再另付。 如作者不同意,可在投稿时声明,否则视为同意。
可能是外审遇到某些事耽误了,或者是漏了这篇文章。
建议直接联系编辑部那边,说明情况,看看具体怎么回事再解决。因为杂志社的审稿多方面的,很有可能某些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卡住,如果是核心的话一个月还好说,普刊一般要不了这么久。所以你可以直接找编辑部搞清楚,才好解决。
1.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由原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三个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拥有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涵盖六个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广东省名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9个本科专业。2.建筑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1938年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997年建筑学院成立,由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2008年1月学校学科重新调整,土木工程系迁出,建筑学院由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南方建筑》编辑部组成。学院有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1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建筑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5个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先后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容柏生、张佑启、何镜堂、吴硕贤等六位院士,袁培煌、黎陀芬等九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土木与交通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由原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学院合并而成。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7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专业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4.电子与信息学院:前身是无线电系,创建于1952年。1956年,根据国际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当时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为主,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该院大部分师生调往成都。1958年,由我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冯秉铨教授、徐秉铮教授及部分师生,恢复建立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无线电系)。学院现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8个硕士学科点,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信息类国家重点学科及华南理工大学"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TCL集团总经理李东生,创维集团总裁黄宏生,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等为该院毕业生。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5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省级重点学科;4个本科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装饰设计与新型材料、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广东省名牌专业。6.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08年1月成立,由原化学科学学院和化工与能源学院合并而成。学院的基础和前身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中南地区4所大学的化工系合并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化工系。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化学生物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为广东省名牌专业。7.轻工与食品学院:2008年3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原轻工与食品学院和资源科学与造纸工程学院合并而成。学院由国家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共建,是首批进入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单位之一,是我国轻工和食品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本学院的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食品科学学科均成立于1952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学科历史最长、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的专业。8.理学院数学系:数学系坐落在校内风景秀丽的东湖畔,1952年华南工学院建校之初成立了数学教研室,1958年建立工程数学系并开始招生;1960年力学教研组并入,改名为数理力学系,设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应用力学三个本科专业。77年恢复高考并招收77、78级数学师资班(著名数学家侯一钊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数学力学和工程力学两个专业同时招生,在基础上于1979年成立数学力学系;1981年获得基础数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分别成立了应用数学系和工程力学系;2002年,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应用化学系合并为理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2004年7月,在理学院应用数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数学科学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学院现有“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4年由原应用物理系组建而成,按行政编制分为三个系和二个中心,即应用物理系、微电子学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子工艺教学实习中心。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每年招生近200人;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博士后流动站)和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在凝聚态、声学、光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等五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电路与系统等三个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9.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1月,其前身为1961年原华南工学院成立的自动化系。2001年自动化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名牌专业。10.电力学院:1994年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当时的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联合共建。学院设有电力工程系、电力电子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等三个系,,毕业生以其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厚爱,供需比约1:6,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排在学校前列。11.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1982年,现设有决策科学系、工业工程系、管理学系、财务管理系、会计系、技术与经济管理系和市场营销7个学科系,有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5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12.思想政治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是直属于学校的专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的独立二级单位。她是一个既年轻而又具有较长发展历程的新学院。13.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由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发展而来。下设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两个系,一个MPA教育中心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政府决策与绩效评价研究所两个研究所。
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用途极广。它是造纸、纺织、印染、医药等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淀粉的单一结构和性能满足不了工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改善天然淀粉的性能,本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对淀粉改性的研究。在淀粉分子链上引入其它基,制成淀粉衍生物。淀粉衍生物较原淀粉性能有所改变,因此,淀粉衍生物也叫做变性淀粉。本世纪50年代后制备了许多变性淀粉,例如:淀粉醚、硝酸淀粉酯、阳离子淀粉等,其性能优于原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顺丁烯二酸酐淀粉酯是由顺丁烯二酸酐和淀粉反应的一种产物,即变性淀粉。
参考文献:李建英,孙德功,吉欣,牛家平著,顺丁烯二酸单淀粉酯的干法合成.河南科学 , Henan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1995年 02期
目前,我国变性淀粉研究处于活跃期,出现了能满足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各个领域生产需要的许多品种。一些二元羧酸的淀粉酯因其具有交联结构,所以很有开发价值[ 1 ] 。顺丁烯二酸淀粉酯便是属于此类二元羧酸酐,可用于制备淀粉半酯改性产品。顺丁烯二酸氧化淀粉酯具有低糊化温度、糊粘度高、稳定性高、抗剪切、粘胶性强等特点,可用于造纸工业作表面施胶剂和涂布粘合剂、纺织工业的上粘浆剂、建筑矿棉吸声板粘结剂。国内对顺丁烯二酸氧化淀粉酯的研究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也未见有工业化生产,因此研究它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1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 1983. App roved
methods of the AACC. Method46 - 11; AACC 44 - 15A,
The Association: St. Paul,MN
陈亚萍; 项本平著,顺丁烯二酸氧化淀粉酯的研制及应用.中国粮油学报 ,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6期
淀粉的基本结构单元葡萄糖残基含有多羟基,可进一步功能化,其开发和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 ] 。在淀粉分子链上引入羧基,可使中性的淀粉转化为一种聚阴离子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淀粉的羧化可通过羟基的直接氧化、酯化或羧甲基化而实现[ 2~4 ] ;此外,也可由淀粉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及丙烯腈等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而在侧链引入大量的羧基[ 5 ] 。其中,淀粉与顺丁烯二酸酐的酯化反应[ 6, 7 ] ,可在淀粉分子链上引入羧基,又不显著改变淀粉分子链的结构,从而能够基本保持淀粉原有的亲水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淀粉羧化方法,但所得衍生物的取代度和羧化度不高[ 6, 8 ] 。本文由淀粉与顺丁烯二酸酐的酯化反应以及淀粉与顺丁烯二酸的自由基反应2条途径,制备了羧化度较高又不失生物降解性的顺丁烯二酸羧化淀粉。
参 考 文 献
萧聪明; 叶俊著,顺丁烯二酸酐羧化淀粉的制备.应用化学 ,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6期
1 ZhaiM, Yoshii F, Kume T, et al. Carbohydrate Polym [ J ] , 2002, 50: 295
2 REN Wei2Heng(任维衡) ,D ING Zhi2Gang(丁志刚) ,LUO Dong2Dong(罗冬冬) , et al. Chem W orld (化学世界) [ J ] ,
1997, 4: 188
3 ZHANG J ian (张健) , HAN Xiao2Zu (韩孝族). Chin J Appl Chem (应用化学) [ J ] , 2001, 18 (9) : 749
4 ZUO Xiu2J in (左秀锦) ,DA IXiao2Min (戴小敏) , ZHOU Yi (周毅) , et al. J Dalian Univ (大连大学学报) [ J ] , 2003,
24 (4) : 35
5 HUANG Cheng2Ya (黄承亚) ,L IHong(李红). Polym M ater Sci Eng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J ] , 1996, 12 (4) : 45
6 HE Dong2Bao (何东保) ,L IQing(李青). J W uhan Univ (Nat Sci Ed)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 [ J ] , 2003, 49 (2) :
193
7 L IL ian2Tao (李连涛) , HOU Xin2Pu (侯新朴) , SHEN Hui2Ming (沈惠明). J B eijing M ed Univ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J ] , 1995, 27 (5) : 393
8 L I J ian2Ying(李建英) , SUN De2Gong(孙德功) , J IXin (吉欣) , et al. Henan Sci (河南科学) [ J ] , 1995, 13 (2) :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