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期刊审核流程如下:
1、首先是初审环节,文章投稿后第一个审稿环节就是初审,初审几乎都是杂志社编辑来完成的,杂志社编辑会对文章进行大致浏览,这时的审核就是简单的浏览,并不会细致深入的阅读文章。
编辑主要看文章的基本写作上有没有问题,比如文章的结构、逻想、主要研究方向与期刊是否相符,是否涉及敏感话题或者字眼。这些没问题通过初审也就没问题。
2、而后是复审,复审也叫外审,是外部审稿专家来完成的,外审主要看文章的研究内容了,因为涉及到专业领域的东西,因此必须由本专业的专家来完成本审稿环节。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刊物需要作者自己推荐审稿专家,一般审稿专家会有3—4位,所有专家审稿意见一致就可以通过外审。
3、最后是终审,终审是杂志社主编对文章的最终审核,这一环节相对于外审通过概率要大得多,主编会对文章进行全面的审核。
这一环节并不意味着没有退稿几率,只不过相对于外审要低一些,以上三个审稿环节是投稿之后文章要经过的三审三校,流程并不算复杂,但通过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发表论文务必尽早准备。
一审即为初审,一般编辑负责一审,一审通过的稿子上交主编审核。
主编审核为二审,也叫终审,终审通过就可以登刊发表。
但也存在三审的杂志,一审是编辑,二审是主任或主编,三审的是出版社。
审核时间一般的一个月左右,如果投稿时间早,两个星期就可以审核完成。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有作品无论是否发表,作者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2、所有投稿作品投稿期刊及其相关合作机构(包括网站、出版物、移动网络等),享有有使用权。
3、我国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制度,投稿作品不论是否登记或出版发表,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
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4、图书投稿技巧。首先要起一个能打动编辑与读者的好的书名,还要有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样张、市场调研观点,如果能请到有名气的作者给写个书评,出书的把握就更大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投稿
国内期刊投稿初审主要由编辑人员完成。
初审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信息、是否符合期刊的主题方向和基本发表规则等。在下文中,将按照序号标题为您详细介绍国内期刊投稿初审的相关内容。
1、基本信息检查
国内期刊投稿初审的首要任务是对投稿文章进行基本信息检查。编辑人员需要确认文章的所有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以防止信息缺失或错误。同时,还要检查文章的格式是否符合期刊的要求,比如行距、字体、页码等是否符合规范。
2、主题方向检查
国内期刊投稿初审的另一项工作是检查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主题方向。不同的期刊针对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往往具有明晰的主题方向和相应的要求。因此,编辑人员需要对投稿文章进行全面的主题方向审核,确保文章内容与期刊的主题方向相符,并符合期刊的要求。
3、稿件质量审核
国内期刊投稿初审还需要对稿件质量进行审核,确保文章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水平达到期刊发表的标准。为此,编辑人员需要对投稿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引用情况等进行仔细检查,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馈。如果文章存在明显的问题或不足,编辑人员需要及时向作者提出修改建议,并为作者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咨询服务。
4、基本发表规则审核
国内期刊投稿初审还需要对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基本发表规则进行审核。这包括期刊对文章长度、图片、批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例如,一些期刊对文章长度有明确的要求,且所使用的图片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和清晰度,编辑人员需要对这些要求进行审核,确保投稿文章符合这些基本要求。
5、反馈和通知
对于初审过程中审核出来的问题或建议,编辑人员需要及时向作者反馈并提出修改建议。同时,对于初审通过的稿件,编辑人员也需要及时通知作者,并为作者提供接下来的投稿流程和注意事项说明。
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当投稿状态变成 decision in process 时,这表示期刊编辑部正在对你的论文做出决定。在这个阶段,编辑在做出决定前会查看论文和审稿意见。如果这个状态超过一个月都没有变化,你可以发邮件咨询编辑。
editor invited 后直接变成 decision in process
投稿一个多月,Editor Invited 之后两周后直接出现 Decision in Process,感觉好奇怪,正常来说 editor invited 应该是编辑部初审通过后邀请编辑处理,为什么没有 with editor 就直接 Decision in Process,想咨询一下这个过程,谢谢。
每个期刊的稿件处理流程会稍有不同。有可能期刊在收到投稿的论文后就立刻分配编辑,在等待编辑回复的同时,编辑部人员对稿件进行技术审查,用这种方式来加快论文处理速度,这有可能就是状态直接变成 Decision in Process 的原因。
但论文在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状态就变成 Decision in Process 有可能表示直接拒稿。编辑部人员在进行技术审查时,如果发现论文不符合期刊范畴,没有遵守期刊投稿规定,或是缺少道德核准文件或是揭露声明等,就有可能直接拒掉稿件,称作 desk rejection。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如果你能补足缺少的文件,或是根据期刊规定调整论文,还是可以再重新投到同一个期刊的。
两轮修稿出现 decision in process
投稿经过两轮的修改后,现在的状态是 decision in process,这是什么意思?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时候跟第一次审稿后出现 decision in process 没有什么不同,编辑正在对稿件进行评估,结合审稿人的意见与论文内容,做出最后决定。针对修稿阶段的论文,编辑有可能会再次咨询审稿人。
另外,近几年来全球投稿量急剧增加,编辑手上可能同时有多篇稿件需要处理,因此出现需要“排队”的情况,导致 decision in process 这个状态停留比较长的时间。
这一阶段并没有具体的时间框架;所需要的时间会根据期刊和学科不同而有所不同。我认为,如果这个状态已经持续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的话,可以写信给编辑询问你的论文的状态。
状态日期发生变化
在投稿的过程中,显示状态 Decision in Process (Sep.15)。但是三天之后,显示状态 Decision in Process (Sep.18),想请问,这种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如果只是状态的日期改变,状态本身没有变化,这表示编辑登录系统检查了你的论文。在这个阶段,编辑会上去看收到的审稿意见,或是在做决定前再看一眼论文。应该很快就会通知你结果了。
首先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平时对于知识的积累,我们要清楚在期刊发表论文要求比较严格,假如没有在学习期间的知识积累,那想要通过期刊的审核是不太容易的。
还有就是对要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单单是对论文发表的查重要求更高,对论文本身的质量、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由于期刊主要是进行发表的,当在期刊上进行发表时,也会经过大多数专业人士的查阅和解读,当这篇论文重复率过不了,所以对于那些专业人士而言,很容易就摸出来了。因为期刊论文的级别越高,对查重率的要求也就越高,由于很多期刊论文对于实验数据和实验方法的要求要高很多,因此对重复率的要求肯定也会更高,那就需要研究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必须要勤于阅读,勤于动手,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论文质量。
最后当我们想顺利的通过期刊的审核成功发表,那么论文查重只是当中的一个流程,能讲对目前的研究生来讲,当写的论文里面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与思考以及研究方法,那要通过高水平期刊的审核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如果投稿的是普通的期刊,就能经过一些方式发表,但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成功是没有那么容易的,由于关注核心期刊的专家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我们可以在核心期刊成功发表论文的情况下,那知名度也会得到大的提升,尽管要求会更加的严格,实际上对研究生来讲,也是对所学的知识积累的检验与检测,所以大家在选择核心期刊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