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一个是可以直接投稿杂志社,一个是可以通过论文代理机构。费用方面,杂志社肯定要比代理便宜。因为,杂志社只是收取非常小部分的版面费。而代理方面,收取的比较多。时间方面,杂志社的编辑一般很少自己采集稿件。毕竟,每个编辑其实都会跟很多代理合作。他们会直接从代理方面得到稿件,并且从中抽取部分好处费。
发表论文的整个流程,简单概括就是:定稿-选择期刊-审核-通过/返修-支付费用-定版-排版校对-印刷-出刊邮寄-上传数据库。接下来按照步骤详细说说每个发表环节以及注意事项。定稿:其实就是写论文,这个我也不是专业的,所以不多说,仅从发表的角度简单说几句。关于论文主题:如果你的文章是准备用来发表的,尤其是准备投稿普刊,那么有些选题千万不要碰,比如港ao台、疫情、涉党涉政、宗教、神学、封jian迷xin、校园bao力等等,不要问为什么,这类主题写了大概率发表不出去!即便有收的,审核也严格,论文内容不能有不适合刊登的点。总之,发表论文不要只知道埋头苦写,动笔之前先去问问某个主题能不能发、好不好发,不能发、不好发就尽量不要写。
目录方法1:提交(重复提交)论文1、让同事或者教授来审阅你的研究论文。2、根据审稿人的建议修改论文。3、根据所选期刊的要求准备好你的稿件。4、当你觉得论文准备好了,就提交吧。5、当你得到期刊的最初回复时,不要惊慌。6、将审稿人的意见视为建设性的批评。7、继续努力直到成功发表论文。方法2:选择正确的期刊提交论文1、熟悉市面上所有可能接受你论文的期刊。2、选择最适合你的研究论文的期刊。3、留意期刊的发行量或者曝光度。方法3:强化你提交的论文1、你的论文应该有清晰的论点。2、缩小关注范围。3、写一篇出色的摘要。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是学术界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可以让你与其他学者建立联系,让你的名字和作品流传开来,并且进一步完善你的想法和研究。发表论文并不容易,但你可以通过提交一份技术上合理、有创意但又直截了当的研究报告来提高胜算。找一本适合你研究主题和写作风格的学术期刊也很重要,这样你就可以根据它的标准来调整你的研究论文,增加发表的机会,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方法1:提交(重复提交)论文
1、让同事或者教授来审阅你的研究论文。他们应该对你论文的语法、拼写错误、错字、表达是否清晰和简洁进行修改。他们还应该验证你写的内容。研究论文需要提出一个重要和明确的问题,应该切题,易于理解,并且适合目标受众。让两三个人检查你的论文。至少应该有一个人不是论文主题方面的专家,他们身为“局外人的观点”可能会非常有价值,因为不是所有的评论者都是有关方面的专家。
2、根据审稿人的建议修改论文。在最终提交研究论文之前,你很可能要拟好几次草稿。努力使你的论文表达清晰、吸引人和易于理解。这将大大增加被发表的机会。
3、根据所选期刊的要求准备好你的稿件。确保研究论文的格式,符合期刊的标准。大多数期刊都会提供一个名为“投稿须知”或者“作者指南”的文档,提供关于排版、字体和长度的说明,还会告诉你如何提交论文,并且会提供审核流程的详细信息。科学期刊上的文章往往需要遵循特定的格式,比如摘要、介绍、方法、研究成果、讨论、结论、致谢和参考。艺术和人文学科论文的要求通常没有那么严格。
4、当你觉得论文准备好了,就提交吧。去期刊网站上的作者指南(或者类似的文档)看看对方的投稿要求。一旦你确信你的论文符合所有的标准,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渠道提交论文了。有些期刊允许在线提交,有些则更倾向于纸质版。一次只能向一份期刊投稿。根据需要,按照列表一个一个地投。
在线提交时,使用你的大学电子邮箱。这样能够将你与学术机构联系起来,为你的论文增添可信度。
5、当你得到期刊的最初回复时,不要惊慌。很少有第一次提交的文章能立即得到同行评审期刊的“接受”回复。如果你的论文被接受了,去庆祝吧!如果没有,就冷静地处理你收到的回复。收到的回复可能是下列之一:接受但需要修正:根据评审人员提供的反馈,只需要进行少量的调整。
修改并重新提交:在考虑出版之前需要更多实质性的修改(如上所述),但是期刊仍然对你的研究非常感兴趣。
拒绝并重新提交:这篇文章目前还不适合考虑,但是实质性的修改和重新调整可能会改变这个结果。
拒绝:这篇论文现在和以后都不适合发表在这份期刊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适用于其他期刊。
6、将审稿人的意见视为建设性的批评。很多时候,你会被要求根据几位(通常是三位)匿名审稿人和编辑提供的评论修改论文,然后重新提交。仔细研究他们的批评,并做出必要的改变。不要过分重视原始版本。相反,要懂得变通,根据收到的反馈重新修改论文。运用你的研究和写作技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
然而,你也不需要“完全改变”,盲目顺从于你觉得不相关的评论。与编辑展开对话,礼貌而自信地解释你的立场。记住,你是这方面的专家!
7、继续努力直到成功发表论文。即使你最终被喜欢的期刊拒之门外,也要继续重写你的研究论文,并提交给其他期刊。记住,一篇被拒绝的论文并不一定很糟糕。出版方根据许多因素来决定是否接受某篇文章,其中许多因素是完全超出了你的控制的。
提交给排在你第二选择的期刊。你甚至可以向第一份期刊的编辑咨询更适合你的刊物。
方法2:选择正确的期刊提交论文
1、熟悉市面上所有可能接受你论文的期刊。注意已经发表的研究,以及你所在领域的最新问题和研究。特别注意你所在领域的其他研究论文是如何撰写的,包括论文的格式、文章的类型(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初步研究,还是对现有论文的评论),以及写作风格、主题和用词。阅读与你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期刊。
在线搜索已经发表的研究论文、会议论文和期刊文章。
向同事或者教授寻求他们建议的阅读清单。
2、选择最适合你的研究论文的期刊。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读者和写作风格。确认你的研究论文是更适合发表在一份技术性很强,目标受众为其他学者的期刊上,还是一份面向更广泛读者的大众期刊上。“适合”在这里至关重要,在你的领域中最有名的期刊未必是最适合你论文的刊物。不过也不要低估自己,不要认为你的论文永远不可能达到顶级出版物的水平。
3、留意期刊的发行量或者曝光度。一旦你缩小了潜在的选择范围,可以做一些调查,看看这些期刊上被广泛阅读和引用的文章有多少。让你的工作得到更多的曝光,尤其是在职业生涯早期想要出名的时候。然而,一定要优先考虑同行评审期刊。在这些期刊中,会由同领域的学者匿名评审所提交的作品。这是学术出版的基本标准。
你可以通过在开源期刊上发表文章来增加读者数量。这样,它会被纳入在线的同行评审学术论文库中,免费给大家阅读。
方法3:强化你提交的论文
1、你的论文应该有清晰的论点。好的文章会直接切入主题,并且贯穿始终。从一开始就明确论文探索、调查或实现的论点,并且确保后面每一段内容都要建立在这个论点之上。针对你的论点做出有力、清晰的陈述。比较以下无力和有力的陈述:“这篇文章探讨了乔治·华盛顿年轻时的经历,他是如何在作为一名指挥官的艰难环境中塑造自己的观点。”
“本文认为,乔治·华盛顿作为一名年轻军官,18世纪50年代在宾夕法尼亚州边境的经历,直接影响了他在弗吉谷严酷的冬天中与陆军部队的关系。”
2、缩小关注范围。清晰的论点也可以是很宏伟的论点,但期刊文章本身并不适合对大型主题进行彻底的研究。学者在修改论文内容时往往会遇到这个问题,你需要能够删除或者明显减少文章中的背景信息、文献综述和方法讨论等内容。对于正在进入这一领域的年轻学者来说尤其如此。把宏大的探索留给更有建树的学者去做吧,尽管都只有20-30页。
3、写一篇出色的摘要。摘要是审稿人对你论文的第一印象,所以你需要让它值得一读。确保绝对没有拼写错误或者不必要的句子。你只能用大约300个词。你的声明要大胆,方法要新颖原创,但是不要过度吹嘘文章中实际包含的内容。你的摘要应该让人们想要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文章,但不要让他们在读完后失望。
让尽可能多的人阅读你写的摘要,并且在提交论文之前寻求他们的反馈。
警告如果你对期刊的修改要求感到不安或者沮丧,不要立即修改论文。把论文放在一边,几天后带着“新鲜的眼光”回过头来阅读。你收到的反馈被过滤和解决了,你才能找到你论文合适的位置。记住,这是一个大项目,最终的改进需要时间。
以上角度都太大了
我建议你参考卜正民的《纵乐的困惑》
从明中期资本主义萌芽来写
卜正民的这本书,就是选取了一个很小的切入口
他以安徽歙县县志中的一小段写起
写了一个处于明中晚期县令对当时社会变革的看法
当时的社会,由于自由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一度陷入一种变革时期的通病,拜金主义风行
你在参考明末三大启蒙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著作
再联系欧洲的启蒙运动
你可以发现,欧洲与中国,都是先出现了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萌芽
又相应的,都出现了思想启蒙
再扩展下去,可以总结出经济发展与政治需求的不容间发的关系
就很有深度和广度了
历史上各朝开国君主,有惩前代之失,几乎无不重视吏治。但谈到吏治,却以明代最具特色。太祖朱元璋以刑戳与监察为手段,前期诸君以破格与久任为方法,整肃一代吏风,澄清一代吏治。可惜到了后期,上下崇尚资格,内外倚重考选,竟使吏治加速败坏。因而明朝的灭亡,与吏治败坏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历史借鉴。
一、刑戳与监察相结合的太祖吏治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历尽艰险夺得天下,视“国”为“家”与前代开国君主相比更加厉害。为杜绝一切可能失去天下的隐患,他不仅大杀功臣,分封子孙,创下历史之最;其颁布“祖训之繁”,建立“祖制”之多,同样为历史上所仅见。同时,他特别重视整肃吏风,其手段首重刑戮,次重监察。
刑戮的作用在于使贪官污吏有所惩戒。朱元璋自称:“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明史·刑法志》)所谓重刑治乱世,主要指以重刑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正如《明史》魏观等传赞所说“明太祖惩元季吏治纵弛,民生凋敝,重绳贪吏,置之严典。”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的措施,人所熟知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京师筑墙。洪武十八年(1385),诏令“尽逮天下官吏之为民害者,赴京师筑城”(《明史·朱熙传》),
其二,凤阳屯田。洪武八年(1375)二月甲午,敕令“官吏受赃及杂犯死罪当罢职役者,谪凤阳屯种”(《明会要·刑四》)。九年(1376),又下诏令“官吏有罪者,笞以上悉谪屯凤阳,至数万”(《明史·韩宜可传》)。
其三,枭首剥皮。据叶子奇《草本子》所记载:朱元璋严于吏治,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60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且剥皮实草。府州县卫之左特立一庙,以祀土地,为剥皮之场,名为皮场庙。官府公座旁,各悬一剥皮实草之袋,使之触目惊心。
此外,明初惩治贪吏的刑罚,与前代相比更为严厉。朱元璋钦定的《大明律》,关于刑名,除规定笞、杖、徒、流、死5种外,还恢复使用大辟、凌迟、阉割等酷刑。该律特辟《受赃》专篇,名目共11条,规定“枉法赃”一贯以下杖70,80贯则绞。对违令滥设吏卒害民者,则族诛或枭斩。三篇《大诰》,作为法外加刑,惩治官吏贪污、豪强害民的条例,竞占总条目的80%;其中凌迟、枭首、族诛案数千例,弃市以下案一万多例。例如,假千户沈仪勾通苏州知府张亨、知事姚旭,“冒派差役”,“扰民作弊”,沈及伴当4名凌迟、张、姚枭斩。郑州知州康伯太等12人,私吞赈灾钱粮,除一人外,全部诛杀。这些案例,也不过是其中较为突出的。至于户部侍郎郭恒贪污一案,自六部侍郎以下数百人,均处死刑;各省官吏,株连杀戮数万人就更为著称了。另外,《大诰》还创设断手、剁指、挑筋等肉刑。刑部官吏胡宁等人恣意受财,纵囚代办公务文案,被刖足发本部以警效尤。有很多的评论认为太祖的吏治是恩威并施,奖惩结合。其实不然,与“威”、“惩”相比,“恩”,“奖”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朱元璋晚年,解缙曾上书指出:“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锄根剪蔓,诛其奸逆矣,未闻褒一大菩,赏延于世,复及其乡,始终如一也。”(《明史·解缙传》)当属实情。
监察的作用在于使贪官污吏难以心存侥幸。朱元璋曾称:“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明史·职官二》)可见对监察之重视。洪武六年(1373),亲自“令御史台御史及各道按察司察举有司官有无过犯,奏报黜陟”,成为明代“考察之始”(《明史·选举三》)。当时针对地方的常设监察官主要有三种:
其一布政使。历史上,凡是以“使”为名官职,原本均为中央监察官。布政使虽然不是中央监察官,但原为中央官,后来也兼掌监察之职。布政使的前身为行中书省的参知政事。行中书省原为中书省驻外机构,参知政事本为中央派出官员。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参知政事为布政使。至此,布政使成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但《明史·职官四》记布政使职掌有云:“凡僚属满秩,廉其称职、不称职,上下其考,报抚、按以达于吏部,都察院。三年,率其府州县正宫,朝觐京师,以听察典。”布政使兼掌一省监察,权力不小。
其二按察使。同样也是为“使”的官。它的名称始见于唐代,为中央监察官。元初名称为提刑按察使,后改为肃政廉访使。称提刑或肃政,同样也是监察官。明初,即置提刑按察司。首长按察使,《明史·职官四》记其职掌云:“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末句是其职掌重点。明省下分监察道。洪武十四年(1381),置各道按察分司。十五年(1382),又置天下府州县按察分司。规定:“凡官吏贤否,军民利病,皆得廉问纠举。”按察使作为一省监察首长,权力很大。
其三监察御史。隶属于都察院,是真正的中央监察官。《明史·职官四》说:“按明初制,恐守令贪鄙不法,故于直隶府州县设巡按御史。”这是明代以御史监察地方的开始。但其职权以后被按察等官所取代。洪武十年(1377),开始派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十五年(1382),又分监察御史为十二道(后增为十三道),常住理事。这里的道为监察区划,有大、小之别。大道相当于行政区划的省,小道就是前述按察分司所管省下监察道。监察御史所掌为大道,有110人之多,分常住与巡按二类。《明史·职官二》记常住监察御史职掌为:“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记巡按监察御史职掌为:“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监察御史作为中央派出监察官,权力更大。
此外,还有定期的巡抚和不定期的考察。《明史·职官二》都察院条称“其在外加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者,有总督,有提督,有巡抚,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及经略、总理、赞理、巡视、抚治等名。”总督以下诸名目,只要加有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都成为中央监察官,可见非正式中央监察官之多。其中,巡抚之名,起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当时尚非专任。仁宗洪熙元年(1425)八月,大理卿胡概、参政叶春巡抚南畿浙江,开始设巡抚专职。此后,巡抚成为中央定期派出的监察官,其余则均为中央不定期派出考察官吏的监察官。《廿二史札记》专设“遣大臣考察官吏”条,记洪武迄景泰中央遣大臣考察官吏事例甚详,末云:“时已设巡抚,又遣大臣考察,重吏治也。”
刑戮宣示惩戒,监察杜绝侥幸,二者结合,尽管腥风血雨,百官重足而立,但却整肃了一代吏风。
二、破格与久任相结合的前期吏治
太祖建制,成祖继承。《明史·循史传序》云:“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英、武之际,内外多故,而民心无土崩瓦解之虞者,亦由吏鲜贪残,故祸乱易弭也。”吏治如此,方法无非破格与久任而已。
破格的作用在于使贤良容易脱颖而出。此制实际上创于太祖。当时天下初定,急需人材,故不得不破格用人。洪武元年(1368)九月,太祖下诏称:“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又称:“有能辅朕济民者,有司礼遣。”(《明史·太祖本纪》)十一月,即遣大臣魏观及文原吉,詹同、吴辅、赵寿等,分行天下,访求贤才。六年(1373),又令有司察举贤才,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其目有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等多种,皆礼送京师,不次擢用。十二年(1379),征召天下博学老成之士至京师。十四年(1381),诏求明经老成之士,有司礼送京师。同时,太祖又因科举多取文词,不涉实务,故而废科举,实行荐举。荐举的目的也在于破格用人。中外大小臣工皆得推举,下至仓、库、司、局诸杂流,亦令举文学才干之士。其被荐而至者,又令转荐。据《明史·选举三》记载,吏部奏荐举当除官者,多时至3700余人.少时亦至1900余人。此制明前期基本承袭。如:
(一)宰辅破格。何显周,洪武中举耆儒,后任四辅官。张度,洪武五年由椽吏擢监察御史,累官吏部尚书。李原名,以通经儒士举,洪武二十年任礼部尚书。李至刚,洪武二十一年举明经,成祖时修太祖实录,官至礼部尚书。杨士奇,建文初荐入翰林,成祖时累官左春坊大学士,进少傅。徐晞,永乐中以县功曹历部署,正统间累官兵部尚书。
(二)知府破格。郎敏,洪武中以国子生授监察御史,任饶州知府。范济,以文学举,洪武中任广信知府。蔺芳,举孝廉,永乐中出任吉安知府。廷臣出任知府,也算破格。宜德五年五月,命廷臣赵豫,况钟、罗以礼、莫愚、邵曼、马仪、陈本深,陈鼎,何温渊9人出任松江、苏州,西安、常州,武昌、杭州、吉安、建昌、温州知府。同年十一月,又择廷臣25人出任知府。
(三)知县破格。颜伯玮,建文元年以贤良征,授沛县知县。李信圭,洪熙时举贤良,授清河知县。范希正,宣德三年举贤良方正,授曹县知县。地方百姓亦可保荐知县。正统时,杨贡任交河典吏,得民心,知县林俊调任,父老奏贡清正廉能,乞代其职。吏部尚书王直以贡为掾吏,不同意。英宗认为:“民既保奏,宜顺其情,若拘以资格,用人之途狭矣。”遂之任,果以称职闻。
此外,还有其他破格。如鄱阳人张琬,洪武时以贡士高第为给事中,一日,帝问天下财赋户口之数,口对无遗,立擢左侍郎。金吾前卫经历黄福,洪武时上书论国家大计,帝奇之,超拜工部侍郎。邢浩、卢友谅、齐瞻、金良佐、吴昭、陈宗颜、安处善、徐子民、曹岱、粱伯与、彭友信、李宜之,洪武中以儒士举,俱为布政使。马麟、盛仪,俞景周、周克敬、孙豫、江润、艾瑛,永乐中举人才,俱任布政使。
久任的作用在于使政策有其稳定性。此制也创于太祖。史称太祖仿汉官吏久任之法,“凡诸良吏秩满当迁,或误罢黜,亦多因部民之请,使进秩视事,往往二三十年不易”(《廿二史札记》)。此制明前期亦基本承袭。如:
(一)宰辅久任。明前期,杨士奇在内阁43年,金幼孜在内阁30年,杨荣在内阁37年,杨溥在内阁22年,蹇义任吏部尚书34年,夏原吉任户部尚书29年,胡濙任礼部尚书32年。
(二)知府久任。如前述廷臣破格出为知府众人中:况钟任苏州知府,秩满当迁,郡民2万余人乞留,诏进二秩留任。陈本深任吉安知府,已满九载,郡人乞留,诏予正三品俸,又守9年。罗以礼任西安知府,丁忧去,代者不称职,部民追思,乞于朝,诏起复视事,秩满仍令留任。又有陈散,知茂州,累加秩至右参政,仍令视事,在州20余年。
(三)知县久任。史诚祖,洪武末为汶上知县,凡迁职均为民奏留,在县29年,竞卒于任。吴祥,永乐中知嵩县,凡32年,亦卒于任。李信,永乐中为遵化知县,经27年,始迁知州。
此外,还有其他久任。如洪武时,兴化丞周舟已擢吏部主事,县民乞留,乃遣还。于谦巡抚河南、山西,左迁大理寺少卿,两省吏民千余人乞留,英宗特许留任。
破格易举贤良,久任便于稳定,二者结合,尽管缺规少矩,百官升迁路遥,但却澄清了一代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