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的痛

2023-11-02 03: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发表论文的痛

让人痛苦的事情,决不能谈得上热爱。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写论文也是写文章,不过是一种格式化的文章,但这总能让我抓耳挠腮。

二十余载,我写过最长的文章,也不过是5000多字,这还是我使劲力气憋出来的。

然而,毕业论文至少要写一万字,是5000的两倍。字数多让人痛苦,但最痛苦的是,没有一点思路。

在此之前,我写过论文,但字数没有那么多,格式也没有那么严格。

也大抵是标题、摘要、正文、注释之类的,这些个论文,最多也就3000多字。

一万字,要拿出平生所学了。

我问自己,大学四年学了什么?我沉思,一直没有答案。

记得刚进大学的时候,上的第一门课就是军训。

军训完的那个下午,老师和我们简单规划了四年大学生涯。

书肯定是要读的,每个学期至少要看二十本书,一年四十本,这样四年就是160本了。

我细想,自己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粗略一算,我最多,也就看了一百来本。其中印象深刻的,也就那么几本。

在这印象深刻的几本中,我选择了一本,作为我论文的写作对象。

我喜欢这一本书,可我还是难以下手去准备这一次论文。

我懒不说,关键执行力也不行。

从这一个层面上来说,痛苦是自己给自己的,这也是自己折磨自己。

老规矩:

写论文,真的是件头疼的事

说起毕业论文,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完全不清楚如何去写的情况下,就要写出一万多字的文章,想想都让人觉得畏惧。写论文也很考验一个人的文学功底,即使你有很好的想法,如果不能表达出来,那有跟没有差别也不大。但是毕业论文是每个在校大学生都必须经历的,没有说不写论文就能毕业的,竟然都要写,那就认认真真把论文写好。

很多师兄师姐都会说论文其实也不是很难,只是我们还没开始写就已经畏惧了,带着这样的心理当然是很难把论文写好的,我觉得只要合理规划好论文的写作时间,按步骤一步步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比如每天完成哪个部分,哪些是需要比较长时间去撰写的,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列出来的,这样有规划的去完成,就不会觉得那么乱,无从下手的感觉了,从明早开始,就要正式开始撰写论文了。

今早计划是看一下自己的开题报告还有没有要修改的,看了一下还好,没有什么要修改的,如果非说有的话,那可能就是外文参考文献了,对于外文参考文献,真的不知道去哪里找好点,很多又看不怎么懂,就算找到了,都要花很长时间去看,这都会花费很多时间,本来写作时间就有点赶了,更需要好好规划一下写作的计划,不然到时手忙脚乱的,我可不想这样。

写论文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写论文啊,我觉得很有意思,又很头疼,首先你需要很多的技术支持和文化底蕴,比如说就我大学本科毕业的论文来讲,我写的是社会学方面一个问题的研究。那么我要去查找关于我这个题材的所有的资料,书里的某某些细节东西都弄出来,这一点就很痛苦,但是你完成了这一段后呢,你就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所以说写论文,痛并快乐着,这点我是承认的。

另外呢,在你写知道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瓶颈,比如说写着写着突然就会遇到写不下去问题啊,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写下去,比如说,论文的结构啦,都会对你后面的排篇布局有影响,所以最好在写论文最初就弄一个提纲啊,这种就很重要,毕竟如果你想得到一篇优质高分的论文的话,做一些必要的工作还是需要的。

因为本人之前参加过很多轮比赛。所以对这些有很多心得阿,我也来分享一下吧,论文是大学里必要的一个课程。锻炼的不仅是你的写作能力还是你的思维逻辑能力,你写作的过程中,让你充分的了解到自己的软肋是什么啊,比如说你的写作能力,比如说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比如说你的行文各种能力。其实确实能看出你很多能力的,还是蛮不错的,那个时候我记得中国知网都要上,学校还要查查重率。每个人都很紧张,所以。在弄自己的论文,那时候为了避免查重,就弄得细致。

另外论文的内容细节。怕答辩的时候,老师问,论文中旬的时候也会有很多老师取问你。这个论文目前遇到哪些问题,至少我们学校是这样的,你遇到什么问题并且想继续怎么解决。论文的后期也会有那种后期的答辩。对你整个的影响,对你整个的总结,还有你对自己的提升,你都要有详细的论述。

个人觉得啊,还是很有趣的。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痛并快乐着啊,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会让你得到很多。你看书了,了解了,理解了又分析和输出。这个过程是最锻炼能力,如果你想继续深造,在学术方面上,对你以后打好基础也是很必要的,早晚要经过这一关。所以还是多看书,多练习写论文。

发表SCI 论文有多难?

发表SCI论文也是困难重重。对于大部分科研者而言,撰写SCI论文的过程已经够辛苦,但发表论文的过程也同样不容易,甚至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打击,首先一个是投稿录用率很低,因为全世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很多,要发表研究论文的人也很多。

期刊收到的稿件数量远超过其能够录用的数量,SCI核心期刊尤其如此,可能有些稿件在期刊编辑的预审中就被退稿了。

SCI期刊用稿率较低,或者说他们的拒稿率较高,有稿件质量上的原因,比如缺乏原创性等,而更多情况是激烈竞争造成的,期刊只能在有限的版面内择优录用稿件。

一般来说,初投稿者的稿件是很难一次命中的,这可能是投稿者因经验不足而没有选对期刊造成的,也可能是期刊编辑对投稿人不了解、用稿十分谨慎造成的。比如有时候,作者所在单位名不见经传也会增加论文录用难度,这是因为审稿人可能对作者的研究条件以及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重要性:

从科学研究到论文发表、产生影响是一个价值提炼的过程。所做的研究并不都是有效的,可能只有一部分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取得效果的研究并不是都值得写成报告或论文,值得写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而且就算是论文可以成功发表,但其研究成果是否有人关注、值得一读,还要打个折扣。所以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想发表一篇好的SCI论文,并获得读者的认可,成为公认的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家,是难关重重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