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要到高考的时间了,而近日有一篇名为母亲与女儿合写论文获得高招资格的文章被热议, 而这个高难度的论文真的是是一个高三学生能写出来的么? 一起去了解下吧!
中南财大相关学院官网显示,吴教授曾围绕高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还主持201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安德烈uB7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新京报记者查询中国知网发现,除在《鄱阳湖学刊》发表《安德烈\uB7高兹的非物质理论》外,张同学和吴教授还在《学习月刊》上发表过《论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
两篇论文均在今年2、3月发表,而2月底正是教育部要求各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公布今年招生简章的截止日期。
女儿写母亲改 称经得起检验
这是否意味着,高校教授母亲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女儿获得通过自主招生初审的便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教授回应称,张同学确实是其女儿,但相关论文是女儿自己写的,她参与修改。
“很多都是她自己想的,像引述、符号、思路拓展,我还是提供了一些帮助。”吴教授认为,即便没有自己的帮助,女儿应该也可以发表论文,因为他们是书香门第,在家学熏陶下,女儿“完全是个读书人,一天到晚在家看书。”
“我们完全按照自主招生简章走的,没有走任何门路。”吴教授表示,他们是经得起检验的。
两篇论文是否是为了让张同学通过自主招生初审的“应景之作”,为何都在高三时才发表?
吴教授称,因为要有准备时间,所以都拖到女儿高三时发表出来,而他们也没有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自主招生上,仍将高考当作头等大事。
这年头拼爹拼妈都不是事了,但是这么有创意的还是第一次,真想知道这位张同学的高考成绩如何!
袁隆平,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常说,对他一生当中,影响最深的是他的母亲。
袁隆平大学毕业后,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湖南省黔阳县安江镇农业学校当教师。因学校位于偏僻的小山村,长期在城市生活的母亲为了帮他照顾孩子,不顾劝阻选择和他一起去乡下生活。
袁隆平在任职期间,因自己最爱吃红薯而想要当地的红薯增产。他开始研究红薯的杂交方法,但因知识、经验不足,研究最终还是失败了。当袁隆平非常挫败时,母亲说的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让他重拾信心。在后来,袁隆平接触到水稻培植领域并全身心地投入,这一坚持就是半个多世纪。
袁隆平最喜欢说,“ 失败了不气馁,找到原因从头再来就是啦! ”他积极乐观的以及不服输的精神,正是母亲送他最宝贵的财富。
在袁隆平的家中,他最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母亲也常常因材施教,尤其重视培养他的思考能力。
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妈妈带着袁隆平他们在院子中乘凉、讲故事。在母亲讲了《囊萤夜读》的故事后,袁隆平好奇地问 :“最后萤火虫去哪里了?”母亲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自己去思考。
在母亲因材施教的教育下,袁隆平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会 绞尽脑汁地思考分析 。当袁隆平将目光投向杂交水稻领域时,国际权威科学家对他的观点全盘否定。但袁隆平并没有受到干扰,而是独立思考,继续观察、试验,寻找答案。最终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中文、英文专著6部,成为名震世界的一代“杂交水稻之父”!
有一天,母亲讲了一个关于胖狐狸为了觅食而绝食,在饱餐后被困,只能再次绝食逃脱困境的哲理故事。
袁隆平听故事时还小,不理解母亲的用意。在长大成人经历了功名利禄的引诱后,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是要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也渐渐明白“无欲则刚”的道理。
母亲讲的每个故事都有深意,会在袁隆平不同的人生经历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也一直影响着他。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母爱
母亲默默地……
二十年前父亲家很穷,只好娶了邻村的一个哑女为妻,这个哑女后来便成了我的母亲。小的时候,同村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只要一见到我,便一哄而散,还丢下一句“他妈是哑巴,咱不跟他玩”。每当这时我只有哭着跑回家,将满肚子的委屈撒向无辜的母亲。她总是听完我的哭诉后默默地走开。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埋怨老天对我的不公,也渐渐对我的哑母亲产生了一种厌恶。
调皮大概是所有儿童的天性吧。孤独的我惟一的爱好,便是“筑长城”:排满一长串的砖头,然后一推,便顺次倒下去,只有听见那轰轰的砖声时,我才能得到短暂的欢乐。有一次,我将邻居家的新砖砸断了好几块,邻居怒气冲冲地揪起我的耳朵将我拎到了母亲的面前。她见到我在邻居手下被揪得通红的耳朵,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并用充满泪水的双眼乞求邻居放开我。邻居却不为所动,用他公鸭般的嗓子训斥着母亲:“不会说话,当然不会教导孩子。”只见母亲在他的训斥下,变得更加手足无措,最后“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邻居见这架势,只好放开我,讪讪地离去了。当时我只觉得母亲的软弱对我是一种耻辱。
为了证明我这哑巴的儿子也能有出息,我一直发愤地读书。当我收到县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的举动让我惊异:一直很沉默的她,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横颠竖倒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到一个村里人就拿出它兴奋地“嗷嗷”直叫,还手舞足蹈。我想她真的挺高兴,也许她只是想证明她哑巴的儿子不比别人差,她儿子的成功弥补了她的缺憾。看到她那副手舞足蹈的样子,我第一次觉得母亲其实也挺可爱的。
在县中念书挺不容易,为了不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负担,我很少回家,只有父亲偶尔送些鸡蛋和自家的咸菜给我加加菜。那是一个数九天气的夜晚,上完晚自修往宿舍去,发现路边蜷着一个人。本来倒没注意,但当眼光触及那双破棉鞋时,我定住了脚步,是母亲!她抬起头抖了抖身上的雪,用笨重的步伐走到我身边,冻得伸不直的指头还死死扣住一个包,我打开包一看,一双新棉鞋和一些鸡蛋。我用手一摸,鸡蛋上还留有余温。她开心地拿出一个鸡蛋,剥开送到我的嘴边,看着她请求的目光,我含着泪咬下了一口。当知道她在雪地里等了我近两个小时后,我心疼地怒斥她:“为什么不到班级里来找我?”她委屈地低下头,用手语告诉我:“我不想让人知道你母亲是哑巴,他们会笑话你。”这时我再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一把搂住了现在只及我肩高的母亲。她的表情更让我惭愧,她先是惊恐,后又转为高兴,最后试探性地搂住我。
世界上母爱的方式何止千万种,但我独爱母亲对我的爱,因为它是默默的……
本文最成功之处是生动形象的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都很到位。你看,当邻居惩罚“我”时,身为哑女的母亲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并用充满泪水的双眼乞求邻居放开“我”;“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一直很沉默的她,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横颠竖倒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到一个村里人就拿出它兴奋地“嗷嗷”直叫,还手舞足蹈”,描写十分切合哑女形象,而雪中母-子相见的场面尤为细腻感人。读完全文我们自是听不到作为一个哑女的母亲的一言半语,但是我们深深感受到哑女的感人的心灵,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立体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是2000年高考作文,应表现的主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文得以切题的关键在于最后一段,如果没有最后一节,文章就抛开了规定的“话题”,走题了。可见篇末点题很重要,话不在多,只要一两句,点到即可。
本文所体现的发展等级要求:丰富、形象丰满。
希望大家高考顺利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母爱 [篇2]
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
母亲啊,您可曾知您坐在门前编制稻草绳,那蓝布褂,那双敏捷而勤快的手将稻草一颠一颠地编成草绳——那幅画面伴随了我十几个春秋啊,母亲啊,那是永不褪色的记忆,伴我一年又一年
还记得你那次生病,恰好我放假回家,父亲给了我一把零钱,让我给您买点您爱吃的菜。我低着头行走在人群中,带着上次考试的悲伤,走得缓缓的,在这喧闹的市场上,我无心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只顾伤心地走着偶尔间,抬头望望菜堆,寻找你爱吃的菜。其实我根本没曾想过,你爱吃什么,只是记得您爱吃我爱吃的菜又是偶尔抬头,老伯在用稻草绳绑着菜,那好熟的稻草绳这不是母亲一直编着的稻草绳吗?母亲您那单薄的身体倚在门前,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子
还记得那个夜晚吗?天黑黑的,父亲在屋内抽着闷烟,烟雾缭绕,您依旧在门外编着草绳,手一颠一颠的,稻草就编成草绳。我的心沉沉的,再也无力开口要开学后的学费 时间好像在那一刻停留,静得可怕,就如我沉沉的心。那句“爸妈,我不上了”在口中转了几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对学习是多么渴望,可家中母亲,您的手依旧在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的一部分。父亲猛地捏灭了烟,起身去了邻家,我依旧心沉沉的,您依旧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草绳
我回过神来,匆匆地买了您应该爱吃的菜,不忘要了根草绳
母亲啊,我就是您手中的草绳,从我到大您那在门口编草绳的背影,那双一颠一颠的双手在我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后来求学的路上,我总不忘将一根草绳放在枕下,看到它,我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您那双永不停息的手,和那一颠一颠的稻草绳,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您用那双手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强不息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颠一颠的手
2015年高考作文浙江卷 母亲的铁盒
这是在重病房外的过道区,吵闹声充斥着整个走廊,三个亲兄妹在房外争着遗产,而房内则躺着正在急救的母亲。 母亲没有房产,没有存款,但却留着一个铁盒,里面必定存放着无价之宝,三兄妹争的也就是这一铁盒。 大哥身手敏捷,第一个抢到了铁盒,打开看时,里面并没有金银珠宝,有的只是写有三兄妹名字的信封。 大哥打开了写有自己名字的信封,里面只有一张发黄的旧照片。那不就是大哥当年戴上红领巾的照片吗?大哥穿着朴素的衣服但很合体,他笑得是那么灿烂。 二哥也急性打开自己的信封,里面只有一个药方。 记得小时候,二哥身子弱,常常会感冒发烧,母亲常常摸着夜路,背着二哥去医院,每次又拿贵重的药方和背着早已睡熟的二哥回来。家里穷,平时三兄妹的开支就已给母亲增加了不少负担,如今又要花那么多的钱给二哥治病。 母亲拖着劳累的身体,走街串巷地收购旧东西,拣破烂,为的只是能有多一点钱给二哥看病。母亲原本乌黑的头发,如今早已花白;母亲原本秀丽的面貌,如今早已布满皱纹。但每次母亲看到吃完药熟睡的二哥,她总是那么开心,嘴角露出难得一见的一丝笑容。 最后一封是小妹的。信封里面是一张汇款单。 三妹很早就下海经商了,早年也赚了很多钱,但年轻就要为无知付出代价。三妹喜欢上一个男人,而那男人最后却骗光了三妹的钱,还留下一大堆债务。三妹也因还不出钱而被抓进了警-察局。 但就在审判前一天,三妹被释放了,她欠下的十几万元的债都还清了。原来母亲将几十年的积蓄和卖房钱一起抵了
债,如今母亲只能住在一个木板搭起来的小屋子里面。三个人已经泣不成声了。他们冲开了病房门,跪倒在病床前,他们哭喊着:“妈妈,我错了!你快醒醒,你打我吧,你骂我吧!” 母亲已闭上了眼睛,眼角留下的只有那一滴微笑着的泪珠。 一张照片,一张药方还是一张汇款单,这时已不单单是母亲留下的遗物了,更是一位平凡母亲对子女们的爱。 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爱他们的子女,然而他们总是那么默默地关心着我们。 千言万语道不尽对父母的感谢,只能说一句:“爸,妈,谢谢你们!” 与其说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不如说这是一首母爱的赞歌。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来写过去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反衬现在子女对母亲的淡漠;而最后子女灵魂的复苏,无疑体现了母爱的力量,体现人间的温暖。如果说,“一张照片,一张药方还是一张汇款单”扣住了“一枝一叶”,那么“一世界”就是“母亲对子女们的爱”,这样的构思相当巧妙。
两位母亲(湖北)
我有两位母亲,两位同样崇高而伟大的母亲,生母和后妈。然而,高考的一份档案表上只允许填一个。我必须选择,虽然这是令人痛苦的。
我不能放弃生母,她是我的生母,是她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做人的权力。而我,是她生命的延续。
虽然她和爸爸离婚了,我跟着爸爸生活,但我经常去她那里小住一段日子,她自然也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虽然她没有生活来源,仅靠不定期地做些小生意糊口,但我每次去时她总是倾其所有。
血浓于水,世上哪有娘不爱儿的。
然而我也不能不填后娘,她实在是对我和弟弟太好。
后娘到我家来已经5年,后娘曾经结过婚,后来又离了婚,而她的亲生孩子在幼年时便夭折了。于是,5年前她来我家是只身一人。
后娘她有工作,又存有钱,她根本无须图我们什么,但她却心甘情愿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来照顾我和弟弟,和父亲并肩挑起沉重的家庭负担。
对我和弟弟这两个与她无丝毫血缘关系的孩子,她的照顾令邻里们都感动了,我更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一切语言描述这伟大的非血缘关系的母爱都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我,我在父母离婚时判给生母,只是跟着父亲读书,所以我与她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我总记得,有一次我打完篮球回家突然“抽筋”,她看到后立刻用毛巾浸滚开的水给我在筋鼓起来的地方敷,结果我亲眼看见她双手烫起了水泡
她曾和父亲怀了一个孩子,但因为我和弟弟,最后这个还未出世的小弟弟或是妹妹被打掉。这件事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也将是我一生的愧疚。是我和弟弟扼杀了她的血液在这个世界上流传的权利,然而她待我们一如从前,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正是如此,曾叫她“姨”的我和弟弟,早已经改口叫她“妈”了。
双份的母爱摆在我面前,都是这样无私、博爱而伟大。这爱越是深,我越是觉得沉重,我不可以对不起她们中的任何一位,但我又必须从中选出一位来,我只觉得这选择真的很难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