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一般应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课题组名称)。
一、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论文中的作者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01.一般说来,作者排名主要是依据对本论文的实际贡献大小来执行:排名靠在前面的作者对论文的贡献越大:
02.特殊情况:有的SCI论文作者实际排名操作中可能会受到各种非客观的其他因素所影响:
比如:在我国申请博士学位和学术职称时,对论文作者的排名常常有严格的规定。
比如,某些高校理工科的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条件之一是发表SCI论文,发表的SCI论文必须满足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或者导师第一作者博士生第二作者才算数,否则发表多少篇论文都是白搭。
又比如,晋升副教授时,相关副高职称的文件会规定申请条件之一为申请者第一作者论文至少多少篇等等。
二、然后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一作、通讯作者、以及最后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作者(First author)
显而易见,第一作者是被认为论文所述工作的主要完成人,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能见度极高。比如,当某篇论文被引用,该文的第一作者在所有的科技刊物中被忽略过去,因为参考文献规则可以规定非第一作者全都被“et al.”缩写掉。这时候,第一作者就像电影或者电视剧里不会早早去领盒饭的主角一个待遇。
按惯例,理工科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撰写论文的那个人,而撰写论文的那个人应该具备撰写论文内容的资格,也就是说第一作者亲自参与科研项目或者实验,采集数据、动手做实验和分析结果,ta应该是该课题的主要完成者。
没有做过某项科研项目,在没有经过完成人、同意的情况下,却拿着别人的工作撰写论文的行为也算是剽窃行为的一种。
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通常是课题的主要完成人也是写出第一轮草稿的那个人。完成科研项目而愿意让别人撰写相关的科技论文,通常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在自然界,几乎找不到一个自己怀孕了N个月,却让别人下蛋的老母鸡。由完成论文主要工作的人自己执笔,写出论文初稿并作为第一作者是合理的,但实际如何按具体情况操作。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按照通常认为,通讯作者为导师、研究决策者或主要组织者,是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把关者。
我写过的SCI论文中,如果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不是一个人,那么通讯作者往往放在作者信息中最后一个。有的相关资料说,通讯作者可以是任何一个位置,换句话,可以是第一、第二到第N个作者。
正式出版的论文中,常常以类似“⁎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addresses:XXXX”或“Author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be addressed.”等字样标明哪个作者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与之通讯的作者,主要在投稿与期刊编辑联系的作者(论文未正式录用前,有些期刊编辑还是以投稿系统中的联系方式为主,进行审稿等工作的联系),并在论文发表后读者联系的那个作者。
论文通讯作者的身份不仅光荣,也有其实际的作用,文章发表后,一旦有“问题”,或者要“获奖”,该作者就是第一联系人。要是获奖还好办,要是论文出现问题,该作者首当其冲,是主要的意见回复人。
历史性,通讯作者最重要的义务是,担负着论文可靠性的责任,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通讯作者的能够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因此可以获得很多学术资源和声望。
最后作者(Last author)
除了First author,Corresponding author,还有最后作者(Last author)。所谓的Last author,就是最后一个作者,这个作者一般为导师、研究决策者或主要调查员。如果是一名博士生写的SCI论文,通行的Last author署名做法是写上自己导师的名字,只要导师不是第一作者。当然,导师也可以作为Corresponding author,只需要标注一下即可。
以上的第一作者(First author)与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没有互斥关系,最后作者(Last author)与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也不是互斥关系;第一作者(First author)和最后作者(Last author)肯定是互斥关系。
简而言之,SCI论文需要根据各类相应规则决定署名次序,不能随便。最好在论文草稿起草前,论文的撰写者就决定合著作者们的提成名顺序。
作者署名的具体位置,一般在文题下方论文摘要之前。集体或单位作者的执笔撰写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或者论文的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多个作者署名是姓名之间有适当的空格或者用逗号、顿号分开,以免造成误读。
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以便建立作者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各工作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
署名要求真实和准确,在论文中,署名有三方面作用,一是表明文责自负,二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三,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这里可以参考一下办公资源网的模板,里面都有完整的设计和排版。
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
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
主要优势:
但可以采用附注的方法,就是在作者的名字上加个标注,然后说明共同第二作者、共同第三作者的,常常共同的情况不多余2人;但这种情况不多见,一般出版方、会议组织方也不允许这样。
中级职称,应该是要求第一作者,很多职称评定都是要求参评的人员发表的文章必须是独作或者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甚至第三作者的话,评审效果是很差的。
参与研究的人员 。看论文期刊有没有要求必须几个作者,有第一第二作者。
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
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应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将他们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段,或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一般应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课题组名称)。
论文发表在署名上的要求:
论文的署名必须是真是,即真名,是不能够用笔名的,并且要将工作单位与邮编标明,以便于联系或者供读者进行咨询。一般的排版顺序为工作单位,邮编,作者。
如果是集体创作的应在文章的后面标注清楚执笔人或者是整理者的姓名,以便用来明确责任与查询考证。
论文署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且不可过多。原则上凡是参加全部或者部分主要的工作,参与文章撰写,能够对文章负部分或者全部责任,可以进行答辩的人, 都要署名。
在署名的次序上应该按照其所作出的贡献的多寡进行排序,主要的人物排在前面,其他依次往下排。
而且从目前各省的晋升要求及实际情况上看,署名过 多也没什么意义,一般来说三到五人即可,参与协作的,做指导工作的,可以根据情况列在书名中或者在文章末尾致谢中写出。
不要出现一篇短文或者临床报道出现 多个甚至十几个作者的情况。
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科学性很强,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某些风气也对学术界有一定的冲击,所以在 某些作者署名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署名过多,杂乱,还有一些挂名的。
医学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必须对文章负责的,要讲求原则,不能胡乱署名,尤其是与本文无 关的就更不能写上,不可以用署名来达到帮助别人创造晋升条件的目的。
发表论文时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要求
1、独立撰写申报人员可以提交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门撰写的论文,也可以使用在技术业务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但必须是由申报人员本人独立撰写,不能是与他人合作撰写,更不能抄袭、拼凑,甚至请他人代笔。
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资料介绍、考察报告、项目报告、教材、毕业论文、译文,参与编写的工作计划、章程、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属申报论文范畴。
论文要论述完整、独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节。2、专业一致申报人员提交论文的专业内容必须与本人申报的专业类别一致,也必须和本人现任工作岗位的专业相一致。3、内容以阐述个人工作成果为主题撰写论文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应有具体详实的材料基础,论文应体现申报人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
重点阐述本人在其中发现、分析、解决较复杂问题或新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4、时限要求;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要反映出近几年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成绩,论文必须是参加工作以后撰写的。
二、编写要求
1、论文正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摘要字数在400至500字之间。
2、论文中引用的文字、数据应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参考文献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3、论文中引用的表格应在表格下面注释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4、申报论文须用A4规格的纸打印(可双面打印)3份,并按照编写格式中的项目顺序装订。
三、编写格式
论文应包含:
1、封面(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课题的专业方向)。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6、论文主体。
7、结论及建议。
8、参考文献(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9、附录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没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数据和资料。诸如各类统计表、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机打印输出件、术语符号的说明等,都可作为说明论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录中)。
10、封底。
撰写论文应避免以下现象:
1、论文的题目太大,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或是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
2、论文以介绍本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为主,缺少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项目。
4、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个人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5、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数据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不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参考资料:中国大学生在线-论文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