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瑞典医学杂志

2023-11-01 11: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瑞典医学杂志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喝大量的牛奶可能会对你的健康有害。
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牛奶里的钙有助于强化骨骼,防止骨质疏松。这些骨骼健康福利让美国卫生官员建议牛奶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但这项新研究发现,喝大量的牛奶没有保护男性或女性不骨折,在研究期间发现其致死的风险更高。
然而,研究人员说,结果应该谨慎。
女性每天喝三杯牛奶或更多都有死亡的风险,心血管疾病几乎翻了一倍和44%的风险增加癌症,建议女性每天喝少于一杯,研究人员发现。
据这项研究,男性的死亡的风险增加约10%时,每天喝三杯或更多杯牛奶,10月28日在线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
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外科学系的教授主要作者卡尔米歇尔森说:“这项研究发现,对我自己来说,是强大到足以减少我对牛奶的消费”。
人们不应该改变自己饮食基于这些发现,学校说。
“我们不能在这一点上马上就得出结论,”她说。“我们需要一项研究涉及,可以和不能轻易消化牛奶的人,比较那些能够消化牛奶的是否有不同的心血管疾病、骨折和死亡。”
在瑞典,这项研究涉及61000多名女性和61000名男性曾填饮食问卷填,女性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女性和1997的男性。
研究人员比较了他们的报道,关于喝牛奶的健康数据由瑞典官员保管,看看牛奶消费量是否与死亡风险或健康问题有关。
在研究期间,研究人员发现,大量的牛奶在日常饮食增加男性和女性死亡的风险。
此外,过多的牛奶喝实际上增加女人的骨折的风险,比很少喝牛奶的女性的风险还大。
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每天喝三杯或更多,骨折的风险增加16%,髋关节骨折的风险增加了60%。
大量的牛奶似乎没有防止或促进男性骨折。
米歇尔森和他的同事们说,他们死亡的风险增加观察可以解释为高水平的糖中包含牛奶,乳糖和半乳糖。半乳糖有过在实验室实验老鼠,米歇尔森指出,牛奶糖促进炎症。
相比之下,高摄入乳糖含量较低的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和奶酪,是降低死亡率和骨折,尤其是妇女,研究者报道。
虽然有趣,但这些研究的结果是初步的。约55%的老年人,4400万美国人有骨质疏松或骨质疏松的高风险,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曾建议每天三份乳品,不仅对骨骼健康,但也减少得心脏病的风险,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

医学读书心得5篇_医学读书笔记

  医学读书心得 范文 1:《西方医学史》 读书笔记
  简单地说,世上行医的人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医匠(为赚钱陌生而行医)、医生(为治病救人而行医)、医师(为弘扬医学而行医)、医学家(为人类健康而行医)

  大致说来,广义的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的三个不同的、相互交替的阶段:神道医学(Magical or Religious Medicine)、 经验 医学(Empirical Medicine)和理性医学(Scientific Medicine).

  神道医学:将人类疾病归因于神灵的惩罚或魔鬼的作祟,而以祈祷、驱邪为主要手段,球的疾病缓解。

  经验医学: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对患者所表现的症状进行直接观察、描述,根据经验作出适当诊断,基本上派出了超自然因素(魔鬼、神灵)致病的可能。医生根据对患者的观察与分析,结合自己或他人的经验,使用药物或其他相应的辅助治疗,获得疾病的缓解。也被称为感性医学。

  理性医学:完全排除了超自然的致病因素,以生物科学坐位临床实践的基础,又被称为生物医学或现代医学。
  医学读书心得范文2:《大医精诚》读书心得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这句话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的博客中看到的,当时感觉说的非常好,就记了下来。今天读完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发现这句话正是这篇 文章 的一个非常恰当的缩影,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这不正是孙思邈所强调的行医所必需的“精”与“诚”吗?在《大医精诚》中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为“精”;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此为“诚”。不论是这位医生的话,还是《大医精诚》这篇文章,两者都极为准确的概括出了作为医生这两个最基本的品质--技术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很多的名医,像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等,他们不但技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正因此才被当时的老百姓所推崇,被历史所铭记。祖国医学繁荣发展离不开诸如此类的人。他们本着仁术、仁心治病救人,为后代的医者树立了榜样。像东汉茗仪张仲景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以仁爱救人为准则,指导自己的医疗实际活动。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了《本草纲目》的巨著,该书吸取了后代本草著作的精华,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冒着违反统治者意志的危险列举服食丹药的害处。该书不仅学术价值高,而且道德价值也很高。
  关于医学读书心得范文3:
  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关于行为科学中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的一门多学科领域。其实,行为医学就是研究行为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行为医学作为一门与多个学科相关的交叉性学科,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目前,行为医学的研究已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营养学、心理学、疾病防治、医学教育、中西医结合、医学哲学以及健康教育等领域。有学者认为行为医学与生物医学、社会医学并列,是现代医学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保障和促进人们的健康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行为医学发展迅速,但其基本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健康行为。如充足休息和睡眠,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积极应对现实生活;保持愉悦心情;注重预防接种、定期体检、健康咨询、戒除不良奢好等自我保健。包括这些行为的特征、产生、发展、巩固。

  二是异常行为。包括饮食、吸烟、酗酒、致胖等不良习惯行为;过分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好冲动等 A型 性格行为;赌博、吸毒、酗酒、网络等成瘾行为;致意外行为;自杀行为;卖淫、嫖昌、婚外性行为;同性恋、双性恋、易性癖、露阴癖、窥淫癖、恋物癖、恋童癖等性变态行为;不良就医与医疗行为;占卜、风水、祭祀、个人崇拜等迷信行为;巫术、催眠术、等神秘行为。包括这些行为的特征、产生、发展、巩固、转变的原因和机制。

  三是行为评价和诊断。研究发展一套测量评价各种行为的 方法 和技术,包括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行为评定量表等。行为评定量表包括生活事件量表、 儿童 行为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精神症状全面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躁狂量表、A型行为量表、恐怖强迫量表、老年期人格和痴呆测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述情障碍问卷、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个人评价问卷、康乃尔医学调查表等。

  四是行为干预与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矫治法、行为塑造法、经典分析疗法、松弛疗法、满灌疗法(又叫冲击疗法、暴露疗法)、音乐疗法、暗示疗法、脱敏疗法、森田疗法、理性情绪疗法、代币调节法、厌恶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自我控制疗法、应激调节疗法、改变生活方式疗法、 体育运动 疗法、气功疗法、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等。

  五是行为 医学知识 和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应用研究方面,产生了行为流行病学(常见的有抑郁性、强迫性、焦虑性等神经症的行为流行病学,消化性溃疡、肥胖症、神经性厌食、冠心病、高血压、皮肤病、糖尿病等心身疾病的行为流行病学)、预防行为医学(健康教育、传染病与非传染病预防、临床预防、社会医学、道路交通、职业卫生、社区卫生服务等都与行为医学息息相关)、临床行为医学(如病人就医、遵医行为、医患合作行为、临床诊疗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危重患者抢救、会诊、转诊等临床行为)、女性行为医学(少女、女青年、成年女性、更年期、老年等女性不同阶段的行为特征、女性计划生育、性行为等行为特征)、儿童行为医学、老年行为医学、护理行为医学等以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分支学科。在基础研究方面涉及到神经行为学、行为生理学、行为药理学、行为解剖学、行为病理学、行为毒理学、行为生化学、行为遗传学等,并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在行为医学发展历史方面:

  行为科学的起源是近代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 而行为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建立在欧洲16 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的实证科学精神基础上的,它使得科学的心理学从宗教神学、经院哲学的桎梏中独立出来。

  20 世纪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1958)首倡行为主义运动的著名文章《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首先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 他认为意识是不可捉摸的,不应列为心理学研究内容,只有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下来的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行为的基础是刺激一反应行为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环境学习获得。在此之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建立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美国动物心理学家桑代克创立了关于联想学习的实验方法。

  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实验心理学强调行为疾病学习模仿理论、行为治疗、行为矫正,其理论基础建立在经典性条件反射及操作性条件方面,不良行为得以矫正。1973年,美国生物反馈专家Birk L 应用生物反馈技术研究治疗癫痫、哮喘、紧张性头痛、偏头疼,取得较好效果,并第一次提出行为医学之词。

  1977年2月,以Schwarz 和weiss在等人为代表的医学家在美国Yale大学召开了第一次行为医学大会,并第一次提出了行为医学的定义。1978年,出版了世界第一本行为医学刊物:《行为医学杂志》;1990年在瑞典成立了国际行为医学学会。1989年,成立我国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与生物反馈分会,1990年10月,在天津召开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1992年6月出版我国的行为医学刊物《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2年8月在山东青岛举行第二次全国会议,学会正式更名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2008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行为医学学会。

  研究表明,除生物、社会和自然因素外,不良的心理、行为因素亦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人类46.7%的疾病均与自身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在我国,占前三位死因顺位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病因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已超过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而成为第一位与死亡有关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健康的追,行为医学将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学习、研究行为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学读书 心得体会 范文4:《医学的历史》读书心得
  《医学的历史》是由希望出版社出版的,英国罗伯特•玛格特写的一本专门史读物。全书分为了八大章节,简单地介绍了医学的历史。全本书图文并茂,穿插着医者们的 故事 ,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历史读物。

  第一章原始人类,其中只有一个小节,巫术与经验医学。主要介绍了原始时期,巫医合二为一的医生起源。

  第二章早期文明,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美索不达米亚、中东、古印度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主要介绍了原始的、没有系统化的,早期的医学在各个非西方的文明古国的发展。

  第三章古典时代,分为六个小节,分别是古希腊、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之后、医药 百科 学家、妇产科之父和盖伦。主要介绍了欧洲古典时代,几位杰出的医学人物,以及其当时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章黑暗时代,分为罗马的衰落、阿拉伯学术的兴起、萨勒诺的学校、大学的创立、瘟疫和传染病、行会、药房和医院。主要介绍了,黑暗时代,西欧医学遭遇发展的缓慢的尴尬局面,和阿拉伯医学吸收其他文明成果后的异军突起。这与当时大部分科技的发展遭到的际遇,大致相同。

  第五章文艺复兴,分为七小节,分别是医学和人道主义、艺术和解剖学、盖伦学派的终结、梅毒和感染理论、帕拉塞萨斯、伯雷和他外科学以及产科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期间,医学的蓬勃发展及其成果。当中还特别提到了达•芬奇,称之为“解剖学之父”。

  第六章17世纪,分外五小节,分别是科学的黄金时代、哈维与血液循环、物理医学和化学医学、第一个显微镜学家和发展与偏颇。而在17世纪的医学发展中,哈维的血液循环论,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而引进物理学和化学到医学中来,无疑是对过去医学的经验主义一种质的飞跃,医学也进入了可以量化的时代。而医德的重要,也在这个特别的世纪被重提。

  第七章18世纪,分为五小节,分别是启蒙时代、博哈弗和追随者们、现代病理学奠基人、催眠术和顺势疗法和牛痘接种的发现。其中又一个有趣的关于万物有灵论,在医学研究方法上的争辩。

  第八章近代以来,分为十小节,分别是硕果时代、巴黎学派、麻醉术、军事医学与现代护理、消毒、公共卫生、战胜感染、x射线出现以后、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和医学的过去与未来。消毒的重要性被发现,无疑是医学史上的又一次重要飞跃。从此以后,因医学器材不洁,而带来的细菌感染,逐渐减小。而x射线发现后,从此在不解剖的情况下,观察活体的内部结构,不再成为问题。在治疗肿瘤时,更新增加了放射疗法。

  读完以后,对医学一路走来的历史,有了初步了解。可惜,里面的中医,只是在医学的历史中早期文明一章里,占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医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西方医学史》读书心得
  简单地说,世上行医的人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医匠(为赚钱陌生而行医)、医生(为治病救人而行医)、医师(为弘扬医学而行医)、医学家(为人类健康而行医)

  大致说来,广义的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的三个不同的、相互交替的阶段:神道医学(Magical or Religious Medicine)、经验医学(Empirical Medicine)和理性医学(Scientific Medicine).

  神道医学:将人类疾病归因于神灵的惩罚或魔鬼的作祟,而以祈祷、驱邪为主要手段,球的疾病缓解。

  经验医学: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对患者所表现的症状进行直接观察、描述,根据经验作出适当诊断,基本上派出了超自然因素(魔鬼、神灵)致病的可能。医生根据对患者的观察与分析,结合自己或他人的经验,使用药物或其他相应的辅助治疗,获得疾病的缓解。也被称为感性医学。

  理性医学:完全排除了超自然的致病因素,以生物科学坐位临床实践的基础,又被称为生物医学或现代医学。

晚年孤独者易患痴呆症吗?

瑞典研究人员发现,独居、没有朋友或与子女关系差的老年人得痴呆的可能性比社会交往较广的老年人高60%。

卡罗琳医院斯德哥尔摩老年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越少,得痴呆症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医学杂志上。

这些瑞典研究人员对1200 名75 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独居的老年人得痴呆症的可能性高50%,无朋友可以谈心的老年人也是如此。与子女关系差的老年人得痴呆症的可能性高一倍。

黑暗的逆流:骗子和庸医的由来是什么?

并不是所有西方文明都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正如历史学家汉普顿(Norman Hampton)所写:“……如果启蒙运动是18世纪的产物,那么,18世纪并不是启蒙运动的产物。”迷信和神秘主义仍然在18世纪的生活中流行。民间故事、民间医药、神话和巫术仍然支配着农民和乡村穷人的思想。吹牛者、骗子和庸医在熙熙攘攘的街道穿梭叫卖。在贵族和社会名流的官邸、宫殿和豪华的住宅里,财富与厌倦同步增长,这就催生了对新奇与古怪之物的追求。

牛顿带来的新世界观使人们感到不安。人们拒绝接受一个机械论的宇宙——仅受刻板的物理规律所控制。许多人仍然紧紧依附于教会,只是信心不如以前了。还有许多人转向追求过去所谓的安逸——寻找心理上的安全保护网,尽管它严厉苛刻但有着可以信赖的规则和仪式。不少18世纪的知识分子从中世纪所谓的浪漫生活中寻找安慰,这种浪漫体现为高贵骑士及其背后的传奇故事。

共济会和玫瑰十字会之类的秘密社团在入会和日常仪式中越来越神秘和玄妙,其成员人数也不断膨胀。许多分化出去的社团和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在大小城镇出现,他们浪漫地看待亚瑟王骑士、古代炼金术秘密和“被遗忘的智慧”。

伏尔泰、狄德罗和富兰克林的时代也是卡里奥斯特(Alessandro,contediCagliostro,1743—1795)、史威登保(Emanuel Swedenborg,1688—1772)和梅斯梅尔(Franz Mesmer,1734—1815)的时代。这是一个科学和理性的思想家和占卜者鱼龙混杂的年代。正当史威登保和梅斯梅尔以科学家的生涯开始,又以神秘家的身份死去时,卡里奥斯特和其他骗子,例如所谓的圣-日尔曼(Saint-Germain),从不夸口说自己是在作科学思考。卡里奥斯特和他的同事们既不鼓吹理性,也不是诚实的宗教徒,他们迷惑追随者的心灵,从轻信的公众那里骗取钱财,以填满自己的腰包。

卡里奥斯特可能是1743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巴勒莫,人们相信他原来的名字是巴尔桑罗(Giovanni Balsanno),历史学家称他是那个时代的“大骗子”。他周游欧洲各国首都,几乎涉猎过所有的神秘伎俩。他自称能从坟墓里召唤古埃及死人,变金属为黄金,预见未来,治愈病人,发现秘密宝藏,并且就像他的同代人,神秘的圣-日尔曼一样,也许能长生不老——或者至少能活三四百年。不用说,他愿意把最后一项特异功能与他那些有钱有势的追随者分享。当然,价格不菲。然而,价钱对于那些人来说不在话下,于是,由卡里奥斯特自己调制的奇异的长生不老药,也就成了权贵们华丽客厅里的享用品。卡里奥斯特不当街头的小贩,他定期在皇家宫廷里做骗人的买卖。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垮台与一场声名狼藉的欺骗游戏有关,其间涉及法国王后的一串项链——终于导致他被捕入狱。

卡里奥斯特的同代人,圣-日尔曼伯爵的知名度要低些。和卡里奥斯特一样,他也总是以欧洲富人和精英分子为目标。他的许多追随者相信他已经有好几百岁,圣-日尔曼从来也不否定这类谣传。有一次,有人问他的随从,圣-日尔曼是不是真的700岁了,随从回答不知道,因为他自己跟随圣-日尔曼只有200年。和卡里奥斯特一样,圣-日尔曼也推出自己的魔幻长生不老药,宣称有治疗和通灵的能力。许多人说他确实发现过“哲人石”,这是炼金术士追求的基本目标。他们相信这种石头不仅可以变金属为黄金,而且可以给人类以力量、智慧和长寿。

卡里奥斯特和圣-日尔曼伯爵都声称与共济会有联系,或者更明确地说,与该会的高级和神秘骨干有联系。尽管这些神秘骨干不一定存在于共济会内部,但提到他们却有助于卡里奥斯特和圣-日尔曼获得轻信者的信任。对于18世纪很多人来说,共济会代表了与古代和神秘的过去年代中所谓的神秘事物及其力量的一种联系。

史威登保共济会的起源和活动被神话和传说弄得模糊不清。有些传说来自共济会本身,有些是被作家和记者以浪漫和感人的手法想象出来的。然而,宣称共济会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甚至更早,看来证据不足。

历史学家得出结论,共济会开始于14世纪,作为石匠和建筑工的行业会社,其目的是通过成立会社的形式来保护行业利益。石匠的技能是一门宝贵的手艺,尤其对于建造高耸入云的纪念碑和大教堂来说,因此,他们欣赏自己独有的地位和自由,并排斥那些更低层次的工人来涉足这一行业。通常在中世纪,他们就已经参加工程和建筑物的建筑设计,他们有必要保护行业秘密。而外行、外来者和冒充者会败坏这门技艺,并且还会使技术熟练的行业工人蒙受损失,因为这些人开价更低,但做工拙劣。为了保护自己免受这类侵扰,石匠们采用秘密标记与符号,这样当他们在陌生地方与陌生人合作时,或者当工程需要必须雇用临时熟练工时,就可以互相识别。

随着17世纪大教堂的建造告一段落,石匠们开始向外公开招募会员,但会费是通常会员的两倍。尽管第一批加入者都是有钱或者有社会地位的特权阶级,但共济会强调个人品质高于社会地位的民主意识,很快吸引了许多自由思想家和知识分子的参与。由于这些非石匠人士的加入,共济会渐渐变得不再是手艺人的行会,而更多是一个社交性的组织。然而,对于共济会外面的许多人来说,共济会仍然是一个精英组织,知晓过去年代长期保存下来的不少秘密。许多人仍然相信,这些共济会的秘密不只是石匠技术,还涉及炼金术士和巫师长期寻求的神秘和魔幻技能。

遗憾的是,正当许多地方分会变成进步和民主思想的中心时,也有不少分会趁机从事炼金术和巫术等勾当。这些分会在其入会仪式和各种活动中强调神秘色彩及秘术,以此来诱惑新成员。通过把自己与公众心目中有关18世纪共济会的秘传技艺相联系,诸如卡里奥斯特和圣-日尔曼之类的人物打着共济会的幌子,再对与共济会有关的神秘传说添油加醋。

18世纪许多人都忙于探求令人满意的精神系统——不管是宗教的、神秘的还是隐讳的——希望能超越令人沮丧的牛顿机械论宇宙。正当许多哲人、科学家和知识分子满足于对宗教采取自然神论者的姿态时,其他人仍然感到不满,于是去寻求他们所希望的所谓在生命和宇宙之间更深也更紧密的联系。

史威登保就是这样的探索者。他1688年出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皇家牧师的儿子,后来成为采矿业的职业顾问。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备受尊敬,创建了瑞典第一份科学杂志,发表过大量有关宇宙学、化学、物理学、生理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论文。在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史威登保都是一名执着、多产的科学家。但是,在他进入七旬之际,竟向世人宣布,救世主耶稣在梦中向他显灵,指示他放弃科学研究,转向宗教启示,这令他的许多同行大跌眼镜。

史威登保照此做了,在他长寿的余生中,写了30多本书,透露上帝和天堂的秘密。最后发展成一个复杂的,有时自相矛盾,谈不上自治,并且常常是幻想式的宇宙,一种史威登保式的宇宙。毫无疑问,史威登保本质上出于真诚(肯定不是卡里奥斯特式的骗子),但是他报道的在天使和精灵中间的见闻和冒险,确实使许多认识他的人大为摇头。他声称访问了天堂和地狱,面对面地与上帝谈过话,还访问了众行星。他描写了金星上的居民,其中有和蔼仁慈的,也有凶残骇人的。他解释说,月亮人个头不大于小孩,但力大无比、声如洪钟。他说他获得了神眼、通灵的能力和特殊的感官知觉,能记得过去的科学世界,他甚至声称要与牛顿的灵魂谈话。

史威登保是疯子还是一位无害的怪人,或确实是一位先知?这些问题常常有人提出,他那众多的读者只好自己去寻找答案了。可以肯定的是,面对启蒙运动的新思想带来的变化,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安,不过他们在史威登保的神学和依据他的“灵性”和“新基督教”建立起来的教派那里,却找到了安慰和帮助。对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他的思想依然散发出同样的魅力。

和史威登保一样,梅斯梅尔(Franz AntonMesmer,1734—1815)开始也是科学家。但他和史威登保不同的是,直至进坟墓,他还把自己称为科学家,尽管许多人不同意他的自我评价。

梅斯梅尔,1734年出生于德国康士坦茨湖旁伊兹南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父亲是为天主教堂的主教服务的猎场看守人。人们对梅斯梅尔的儿童时代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家中有九个兄弟姐妹,他母亲显然曾经鼓励过其中的几个孩子加入天主教会。历史记录表明,其中至少有一个,名叫约翰,后来成了天主教神甫。梅斯梅尔排行第三,1743年开始在当地修道士开办的学校里接受教育,1750年进入巴伐利亚的蒂林根大学。在这里他学习了四年哲学,对笛卡儿有特殊兴趣。然后他转到寅格斯塔特大学,在耶稣会士的指导下学习神学。在学习结束后,他不想进教堂当神甫,又在1759年转到维也纳大学学法律。一年后的1760年,又转变方向,这一次是医学,1767年他33岁时从医学院毕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梅斯梅尔对帕拉塞尔苏斯的著作着了魔,他用拉丁文写的学位论文取名为《行星影响下的物理医学调查》。他后来提到这篇论文时,则称之为《行星对人体的影响》。这篇论文深受帕拉塞尔苏斯宇宙理论的影响,试图在天体影响和人体健康之间建立联系。

关于梅斯梅尔最早究竟是在何时何地有了这一不久将会改变他一生的思想,人们说法不一。可以知道的是,他在1768年娶了一位极其有钱和擅长社交的女子,名叫泡希(Maria Annavon Posch)。她比梅斯梅尔年长,以主办豪华集会和时髦沙龙闻名于维也纳。在这些集会和沙龙里,维也纳的贵夫人聚在一起讨论时髦课题。梅斯梅尔已经在上等社会里受宠,结婚以后迅速成为维也纳显贵中的主流人物,他的朋友中有莫扎特一家和他们的儿子——早熟的音乐神童沃尔夫冈(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家里称之为沃尔佛尔)。

有一次,梅斯梅尔和一位有钱的病人谈话,病人告诉他以前曾经成功地用磁石治好了病,这是他首次把磁石治病这一怪诞可疑的说法与他从帕拉塞尔苏斯那儿学来的宇宙理论联系起来。既然帕拉塞尔苏斯也曾说过,曾经成功地用磁石从病人体内吸出了病,随后又把这些疾病引向地面,于是,梅斯梅尔开始寻找一个理论,以便成功地把他关于行星影响人体健康的思想,与医学治疗中磁石的用途相结合。

结果就是引出了他那晦涩和混乱的“理论”,他的推断是,也许有某种普遍的“磁流体”或者磁力渗透于整个人体,正如有一种普遍的流体渗透于宇宙之中,以便使所有的天体处于完美的和谐状态中一样。这一流体的扰动就引起了疾病,但是通过利用磁性作用于这种不可见的“流体”,就可实现流体的调整。即便在当时这也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并且立刻遭到同时代人的抵制。但批评不会让梅斯梅尔止步不前,他认定自己就是一名科学家,于是,他开始用磁石为病人治病了。

不久,梅斯梅尔开始宣称他已取得某些惊人的成功,甚至有更多令人吃惊的发现,但他又宣布,磁石并不是病人神奇康复的真正原因,他自己才是。他确定,磁石并不是治疗的工具,只不过是他的传导者。治疗作用来自他本人才有的“动物磁性”,这种动物磁性通过磁石传导,使病人失调的“动物磁性”恢复平衡。

不用说,并没有很多医生对他的新“发现”表示热心,尽管它招来了一大帮无聊又爱发牢骚的社交界妇女跨入他的家门。梅斯梅尔出场了,目光锐利且充满自信,威严中不乏居高临下的姿态,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候诊室坐满了等候“治疗”的社会名流。他对病人的要求(除了钱)只有一个,就是他们必须对他的能力有完全和坚定的信心。梅斯梅尔宣称,只要做到这一点,他可以治愈任何人。这是一个过分的承诺,必然会导致麻烦。麻烦,并且也是梅斯梅尔在维也纳的垮台,是由一位巴黎小姐引起的。这位巴黎小姐是一个盲人。

故事本身充满丑闻又错综复杂,我们长话短说——梅斯梅尔的治疗失败了。更糟糕的是,他拒绝为自己的失败承担责任。梅斯梅尔宣布,巴黎小姐看不见,是她自己的不是,而不能怪他。在这场丑闻中,虽然有一些愚蠢的追随者支持梅斯梅尔,但他的生意一蹶不振,只好决定迁到更陌生的地方去以便继续行骗。

下一站就是巴黎。1778年,梅斯梅尔搬到塞纳河边这座城市。这里是伏尔泰、笛卡儿和狄德罗的家。似乎为了证明它是世界性的城市,巴黎也为怪人、骗子和冒名顶替者提供了避难所。就在梅斯梅尔来到巴黎的前一年,一个名叫“光明会”的秘密会社在这里建立了总部,其他所谓的秘密会社,诸如共济会,也继续活跃在这个城市里,这里充满无拘无束的智力和艺术氛围。这座城市也是圣-日尔曼和卡里奥斯特活跃的地方,肯定会有梅斯梅尔活动的空间。

起初生意进展缓慢,但是,梅斯梅尔很快就从一位有钱人那里得到支持,生意开始兴隆。不久,梅斯梅尔医生的谈话和他奇异的新发现开始在沙龙里广为流传。“梅斯梅尔主义”成了时尚,“动物磁性”成了豪华客厅里的谈话主题。这位庸医被罩在光环之中,他已完全沉浸于自己的角色之中。

许多新“科学思维”的支持者相信,科学会把迷信和巫术之类扔进历史的垃圾箱。他们相信,形形色色的行骗者面对以严格著称的科学将会销声匿迹,假先知、炼金术士和占卜师将会消失,而科学和合理的思维将会盛行。遗憾的是,他们低估了人类对于奇迹和惊异的需要,也低估了有些人如此容易受骗,因为这些人乐于相信,世界最好不受自然和物理学定律的约束。

顾客聚集在梅斯梅尔的磁性浴盆周围世界看来充满了由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神奇,这合乎情理,但是许多人并不善于区分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无所谓。奇迹就是奇迹,惊异就是惊异。人们会想,富兰克林及其他人演示电的神奇跟梅斯梅尔医生的奇迹以及他那令人惊讶的“动物磁性”有什么区别?

梅斯梅尔医生是怎样亮相的呢?他肯定在巴黎学到了很多东西。穿上飘逸的长袍,不相信的人看他像是个骗子,相信的人看他却是真正的预言家,他举起“神圣慈善之手”,穿行于病人中间。

为了接待病人,梅斯梅尔把他的豪华住房隔成一间间特殊的病房。在每间病房的中心,是他那著名的浴盆,他保证这是真正科学的器具,可是许多人仍然觉得非常神奇。浴盆直径4英尺,深1英尺,里面放着一些盛有“磁化水”的酒瓶。一旦瓶子放好,再为浴盆充上普通水,有时会在其中置入若干铁棍,再盖上盖子,盖子上事先已打好一些孔,以便铁棍可通过这些孔伸出来。病人围着浴盆坐着,每个病人手拿铁棍的一端,等候从铁棍传来魔力,接受治疗。为了加强疗效,梅斯梅尔本人也会出场,他穿着豪华的长袍,手持铁棍。偶然他会靠近并用铁棍接触一位病人,让自己强有力的“动物磁性”共同参与治疗。

梅斯梅尔神奇浴盆的故事在巴黎社会的高层不胫而走。为了使事情更令人激动,不仅要有奇异的疗效,还暗示可以产生其他更为有趣的效果。围绕着浴盆同时还有梅斯梅尔医生的强力出场,果真发生了奇怪的事情。男人和女人似乎都失去常态,有时甚至做出极怪异的行为。

梅斯梅尔成了巴黎的时尚,但是他的野心更大。不过他依然没有博得来自科学界的尊重。随着他的故事不胫而走,他的狂言也越来越多地传到同行的耳中,那些过去只是对他的荒谬举止一笑了之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地关注起他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把他看做是一个骗子和庸医,而不是误入歧途的科学家。

当巴黎城漏出风声,说梅斯梅尔正在组织他自己的秘密社团“和谐会”,以促进动物磁性用以增进“社会更多的福利”时,这场闹剧也快收场了。是时候了,法国政府决定调查梅斯梅尔的言行。

1785年,法国政府提议的委员会开始调查梅斯梅尔的理论。组成人员包括某些显赫人士,例如当时在法国居住的富兰克林、法国一流化学家拉瓦锡、天文学家贝里(Jean SylvainBailly,1736—1793)和古罗廷(Joseph Guillotin,1738—1814)(断头台的英文guillotine就是用他的姓名命名的)。

在经过彻底的调查之后,委员会交出一份详细的权威报告,从而彻底击败了梅斯梅尔,使他在巴黎名声扫地。委员会的结论是,绝对没有“动物磁性”存在的证据。所有所谓的“治愈”和据说它存在的效应都是梅斯梅尔的客户和病人受激后的想象。一句话,“动物磁性”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名居高临下、刚愎自用的治疗师,他的“建议”触发了病人作出某种反应。

梅斯梅尔的辉煌日子一去不复返,回到维也纳后,他成了一个受人讥讽的人。一直到死,他都坚持说自己毁于忌妒的竞争对手,他们诋毁他的科学成就和他的重要发现,他认为自己发现了宇宙中一种新的强大之力。

18世纪涌现出了各种骗人庸医。鉴于梅斯梅尔以及诸如此类丑角的盛行,某些历史学家把18世纪称为“庸医的黄金时代”,就不足为奇了。与这个时代并列的是科学史中最伟大的一些进展。在汤普森1710年出版的《旧伦敦的骗人庸医》(The Quacks of Old London)一书中,阿第逊(Joseph Addison,1672—1719)对伦敦街上许多庸医有如此评论:“如果有人头疼、肚子疼或者衣服上有污点,他可以得到适当的治疗和药物。如果有人要复婚,或者马被偷了或迷路了,如果他需要新的布道、药糖剂、驴乳或任何他的身体或精神需要的东西,在这里也能找到。”

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骗子庸医一样,18世纪的伪科学家很善于用科学的外衣装饰他们的民间医药和“疗效”。这些人当中,有一个自称为卡特尔费尔托(Katterfelto)的人,赶着一辆大篷车旅行,带着一群黑猫和刚刚发明的“太阳显微镜”(他的广告这样说)。据当时一篇文章记载,通过这一神奇的工具,人们可以看到,“树篱上的昆虫……比所有昆虫都大;还有那些引起最近流行性感冒的昆虫,看起来有鸟那样大;在一个如针尖般大小的水滴中,可以看到有50000个以上的昆虫;在啤酒、牛乳、醋、面粉、血液、干酪……里,情况都是这样”。

卡特尔费尔托在用他那令人惊奇的“太阳显微镜”作为诱饵之后,进一步向那些心悦诚服的听众兜售神秘的“布拉托医生的药物”,他承诺这种药能治许多种病。显然这位好医生愿意满足所有病人的需要,他还到处作“自然科学”和医学讲座,讲座内容还涉及赌博、纸牌和台球技艺。

伦敦也像巴黎那样,有很多骗子和伪科学家在上层阶级招徕生意。其中最为声名狼藉的一个,名叫格拉汉(James Graham,1745—1794),他在这个城市最富庶的几个地区活动。格拉汉出生于英国,年轻时移民到了美国。正是在费城生活期间,他听说了富兰克林的电学实验。1775年回到伦敦以后,格拉汉立即开始宣扬他那神奇新式“电医学”。有了电这个最新流行品,格拉汉很快发现自己大受顾客青睐。

格拉汉宣称,他可以治愈所有疾病,治疗方式就是用一顶带电的头套,使病人突然遭受电击。也许由于电击体验是那么刺激和新颖,人们都把电击看成是医疗的效果,从而慷慨地为治疗付费,格拉汉很快发现自己成了富翁。他的下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工作室,他称之为“健康神庙”。1779年“健康神庙”开张,格拉汉给蜂拥而来的顾客进行各种奇异的治疗。在神庙豪华的客房中,有钱有势的顾客们不仅听格拉汉讲解电医学带来的神奇功能,还亲自试验各种治疗。

然而,格拉汉最心爱的器具是他那著名“天床”。在神庙最豪华的房间里,安置着天床,12英尺长,9英尺宽,可以放置成不同角度。周围是轻松的音乐,上方安置一块大镜面,一对恋人——在付出高价后——可以在这里美美地过上一夜,从床头板传出的电击,更是强化了这种美不可言的感觉。格拉汉声称,由于有这种“电流体”的助兴,幸福的恋人们将会“有幸获得后代”。

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慧和知识不再是教会的专有,权贵们开始大量遭遇这类骗子。对于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的真正追随者来说,他们在实验室里为探索自然秘密而辛勤劳作,但同时也为那些表面看来令人神奇的启示和“发现”找到了卖家——这些人既混迹于街头巷尾,也出入于寻求刺激的上层人士中间。随着周围的权威开始动摇,困惑的公众在各种变化面前迷乱失措。他们中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第一次认识到各种可能性的存在。由于大多数人忽视了科学方法,只知道科学结果中的奇迹,于是在他们看来,似乎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如果是富兰克林,为什么不可能是梅斯梅尔或格拉汉?如果牛顿可以解释行星的运动,谁说卡里奥斯特不能解释人类未来的动向呢?

正当科学革命的种子开始在18世纪收获果实时,在许多人看来,也许什么果实都会有,或者至少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如果自然的奥秘确实可以被揭示,难道不可能在这些奥秘中隐藏着科学探索不到的东西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时代本来希望看到理性和科学方法赶走了古代迷信的根源,但到头来它却产生了一种更为强大的新迷信,其中之一就是以自然机制替代神灵和魔鬼的作用,正是这些作用产生了许多人仍然在梦寐以求的超自然效应。

具有讽刺意味的还有,这一“自然的超自然主义”,作为18世纪黑暗的遗产之一,绵延不绝,甚至进入21世纪。

冬季吃什么鱼好

冬季吃什么鱼好

冬季吃什么鱼好,经常多吃鱼会变得更聪明的,因为鱼里面含有大量的DNA,冬天是进补的季节适宜补身体,冬天吃鱼的话应该吃什么鱼好,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冬季吃什么鱼好的相关资料。

1、冬季适合吃的鱼

鲫鱼

鲫鱼富含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的功效,对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食疗作用。产后的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感冒并伴有发热的患者应忌食鲫鱼。鲫鱼适于做汤,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带鱼

常吃带鱼有养肝补血、润肤养发的功效。虽然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但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带鱼富含镁元素,可以保护心脑血管系统,预防高血压等病。带鱼适宜久病体虚、气短乏力、皮肤干燥的人食用,而皮肤病、哮喘病患者则不宜食用。带鱼宜煎着吃,出锅前喷些料酒,味道更好。

鲤鱼

鲤鱼富含高质量蛋白质,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鲤鱼适宜肾炎水肿、黄疸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人食用。鲤鱼是发物,不适宜恶性肿瘤、皮肤病患者食用。鲤鱼宜红烧,烹饪时要把肠子去掉,否则破坏味道。

青鱼

青鱼富含硒、碘、锌元素以及核酸,有抗衰老和抗癌的作用,常用于食疗。青鱼体内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扩张血管,防止血液凝结。青鱼适宜水肿、肝炎、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患者食用,不适宜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和患有瘙痒性皮肤病的人食用。青鱼油脂较多,适合烤着吃,保证肉的鲜嫩度。

2、吃鱼的好处

1、保护视力

中央视网膜退化是老年人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而法国大规模研究发现,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可以降低因衰老导致眼睛黄斑变性的风险。

2、降低心脏病风险

在美国,心脏病仍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不过,某大学通过观察发现,每周通过吃一两次鱼摄取2克左右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降低36%,并减少17%的死亡可能。

3、提升脑力

“如果即将面临一个重要任务或考试,建议你多吃点鱼。”一项刊登在美国某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将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油作为膳食补充剂提供给一组18~25岁的年轻人,6个月后,他们的脑力得到了稳步提高。究其原因,研究人员认为,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影响记忆的存储功能。

4、促进发育

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饮食对孕妇格外重要,可以促进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2007年,发表在英国某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每周食用3-4份包括鱼类在内的海鲜食品(约340克),可以显著提高出生后婴儿的智力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动能力。

5、延长寿命

一项经过16年观察的新研究发现,吃鱼的确可以助人长寿。研究人员发现,摄取鱼肉中的有益脂肪酸,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7%,坚持吃鱼的人会比不吃的人多活两年。

6、预防哮喘

儿童时期多吃鱼可以有效预防哮喘。荷兰一项针对7210名儿童的研究显示,在6-12个月内开始吃鱼的孩子,到4岁时,患哮喘的风险可降低36%。研究人员推论,这可能和多吃鱼有助抗炎有关。

7、保护皮肤

鱼油对皮肤有很多好处,可以调节油脂分泌、有助保湿。另外,研究表明,多吃鱼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利于保护皮肤胶原蛋白,从而防止皮肤松弛,出现皱纹或下垂。

8、提高精子数量

饮食习惯对想要怀孕的朋友相当重要。美国某医院生育中心发现,喜欢吃鲑鱼、青鱼和金枪鱼等的男性,精子数量比其他人多出34%。

9、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

瑞典某医学院针对3.2万名妇女的研究显示,每天摄取210毫克欧米伽—3脂肪酸,相当于每周吃1条多脂鱼或4条瘦肉鱼,可以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风险降低52%。

冬天适合吃什么鱼?

1、鲫鱼

俗话说“冬鲫夏鲤”,立冬以后,正值鲫鱼产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鲜美。鲫鱼可开胃健脾、利水消肿、滋养通乳、清热解毒,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肾炎水肿、肝病腹水、产后缺乳、痢疾、便血等症有直接或辅助疗效。

鲫鱼红烧、干烧、清蒸、做汤均可,但尤以炖汤最为普遍。说到炖汤,鲫鱼有3个好搭档,那就是白萝卜、豆腐和冬笋,用它们分别与鲫鱼炖汤,不但味道鲜,而且营养好。需要提醒的是,鲫鱼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食鲫鱼,阳虚体质和有内热症状的人也不能食用。

2、小黄鱼

农历十二月的小黄鱼,肉质肥美,鲜嫩无比,入口即化。黄鱼肉嫩味鲜少骨,自古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优质的黄鱼呈金黄色,有光泽,鳞片完整不易脱落,肉质坚实,富有弹性,眼球饱满突出,角膜透明,鱼鳃色泽鲜红或紫红,腮丝清晰。无异味。新鲜黄鱼如果要储存,先去除内脏和鱼鳞,擦净水分,放入保鲜袋,在冰箱冷藏室可保存2天。在冷冻室可长期保存。

3、草鱼

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

草鱼与豆腐同食,具有补中调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对心肌及儿童骨骼生长有特殊作用,可作为冠心病、学脂较高、小儿发育不良、水肿、肺结核、产后乳少等患者的食疗菜肴。

4、鳝鱼

在寒冷的冬季,患贫血的人很多,要注意补血。专家表示,鳝鱼有补血的功效,能够有效是治疗贫血。黄鳝对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中医认为黄鳝性味甘,温,归肝、脾、肾三经,有补益气血、温阳益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黄鳝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并含钙、磷、锌、铜、锰、钾、镁等矿物质元素。而且,黄鳝含硒量很丰富,并含有黄鳝素等结合蛋白成分。鳝鱼还适宜于妇女产后失血较多、血气亏损,或大手术及大病后,体质受损而五脏虚衰所引起的气少乏力、动则喘息、面色苍白、多汗心悸、腰膝酸软等症。

5、带鱼

冬天的带鱼,最肥、最美。专家介绍,冬季是带鱼的捕捞旺季,这个时候的带鱼为越冬做准备,体内积蓄了脂肪,所以肉厚油润,味道特别好。带鱼是一种常见的鱼类,能够很好的滋补体内五脏六腑,对于一些脾胃虚弱的患者具有很好的调养、保健作用。

带鱼肉嫩体肥、味道鲜美,只有中间一条大骨,食用起来方便,并且鲜食、腌制、冷冻都可以。带鱼的腥味很重,可以选用白酒去腥,味道比料酒要好。

6、鲢鱼

鲢鱼是冬季养胃的最佳选择,用于缓解胃痛,常用于脾胃虚弱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为温中补气、暖胃、润泽肌肤的养生食品,尤适合冬天食用。

豆腐煮鱼就是一种很好的搭配方式,两种高蛋白食物的氨基酸得以互补。用鲢鱼头煲豆腐,既养胃又有抵御寒冷的功效。

7、鲈鱼

鲈鱼有越冬的习性,在江浙一带,一般当年12月到次年3月,鲈鱼是不进食的,仅依赖体内脂肪储存的能量生存。冬天的鲈鱼,只掉肥不掉肉,冬季养殖场停止喂食,水质也更清澈,鱼肉的腥味淡了,味道更鲜美。

鲈鱼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鲈鱼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鱼肉细腻,是最好的品鲈鱼季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