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华佗医学杂志

2023-11-01 1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华佗医学杂志

未末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笔名。
本名:朱英杰,笔名:未末,男,,出生于,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1968年毕业后在黑龙江鸡西矿务局基层医疗单位当内科医生12年。1979年调鸡西矿务局卫生处防疫站工作,主管全局健康教育,创办了全国煤矿系统首家《煤矿卫生报》,既当记者,又当编辑,被人誉为一人编辑部。1989年调鸡西矿务局总医院工作,先后任办公室医疗秘书,门诊部副主任,信息科副主任兼医学图书馆馆长,职称是副主任医师,是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中国医院图书馆杂志编委委员、中国煤矿医院管理学会会员、中国卫生信息报驻地记者、卫生部医院报黑龙江驻地记者、国际华佗医药杂志副主编、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特邀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通讯员、中央电视台特约通讯员、黑龙江省医院图书馆学会常委、黑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医学情报》杂志编委委员、鸡西市作家协会散文诗学会理事等。30年来注重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认真为矿工治疗疾病和开展健康教育,广泛向群众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医学科普知识,并潜心研究祖国医学饮食疗法,撰文《肝癌的鸡蛋疗法》、《肺癌的鸡鸭鱼肉疗法》等60多篇刊发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晨报》、《鸡西日报》上。撰文《开展煤矿健康教育工作体会》刊于《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查中的应用》刊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如何提高医学科普报刊的质量》等刊于《中华医学写作杂志》、《医院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与深层服务探讨》被收入《中国图书情报文库》书中。在《北京日报》、《健康报》、《中国医学论坛报》、《中国红十字》、《辽宁群众文艺》等全国80多家报刊发表新闻通讯、医学论文、科普、童话、诗歌作品1300余篇,出版《矿山风情》诗集一部,编写的《百草趣闻录》一书于华文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1988年前曾连续5次获黑龙江省卫生厅颁发的黑龙江省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奖,诗作《生命之歌》获黑龙江省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奖等。

张士舜的科研成果

1990 年主编《中医现代化研究》被评为“一九八九年度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8 年3月张士舜获世界华人医坛风云人物奖,学术成果载入《世界名医论坛》。1998 年6月张士舜论文《“太极胶囊”系列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10例》在马来西亚交流展示会、98世界医药成果博览会暨现代医学论文会上获得杰出论文优秀奖。1999 年3月论文《“太极胶囊”系列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10例》被录入《中国获奖名医论文宝典》。2003 年2月张士舜论文《三辨治癌与方剂组合施治——中医现代化的新探索》发表于《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03 年3月张士舜论文《为“君臣佐使“易名》被《中国中医药报》发表。2003 年4月张士舜的《中医学与数学》被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评为优秀论文。2003 年6月张士舜的论文《积极防治非典推进中医发展》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2004 年2月张士舜论文《论中医学的特色、定义及其发展》被《内蒙古中医药》杂志刊登发表。2004 年4月张士舜论文《三辨治癌》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6月论文《论中医学的特色、定义及其发展》被卫生部咨询委员会载入《中国医学论文汇集》。《二生汤治疗支气管肺癌咳嗽43例》在国际华佗医药研究会和《国际华佗医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新医药国际‘华佗杯’论文大赛”上被评为金奖。2005 年4月张士舜论文《中医药科研模式漫谈》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9月论文《论中医学的特色、定义及其发展》在《2005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选》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特等奖。2006 年张士舜论文《三辨整合模式治癌》刊登在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主办的《美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并获得美国旧金山斯坦福大学召开的第一届美国国际整合医学大会奖励。2007 年3月张士舜论文《现代化中医与中医现代化》发表于《健康报中医专刊》。5月论文《中医何去何从》在《医学与哲学》五月版发表。7月张士舜论文《突破辨证论治求发展》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2008 年张士舜论文《论中医学的特色、定义及其发展》一文入编《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优秀成果总揽》一书。

王修身是什么职业


王修身
王修身:男,主任医师,1931年12月出生,满族,北京人。现任北京朝阳区神针王医馆主任,美国中山中医院副院长,香港国际医学院名誉院长,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顾问,世界华人医学联合理事、中韩国际中医研究学会名誉会长等。主要贡献:中医针灸专家,中国宫廷御医第三代传人。
中文名:王修身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931年12月
职业:医师
主要成就:中医针灸专家,中国宫廷御医第三代传人
代表作品:《满医舌针治疗中风失语》、《五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籍贯:北京
职务:北京朝阳区神针王医馆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
学医前后
王修身8岁学医,14岁佐诊,严学苦练,以身施针,深得宫廷御医秘传中医、针
灸真功绝技,为满医世家,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原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溥杰新自题词“神针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文化书院满学文化研究委员会赠匾“满医真传”现为满学文化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卫生先进单位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先进医务工作者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朝阳区先进医务工作者。夫人李玉香对王修身的事业予以全力支持。
高超医术
在县医院、针灸研究所、针灸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任内科、针灸主任医师。美国中华医学会会员,香港国际传统医学会会员,世界中医学会会员,国际名医学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院企业家委员会会员等。论文有《满医舌针治疗中风失语》、《五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非药物疗法万家传精要》、《中医针灸治疗神经元病、侧索化证》等。身怀许多绝技如:“一穴多针、一针多穴、透拉针、舌针、血轮针法、双针法、多针法、五龙针法、王氏肩三针”等。已有50多年的医疗临床实践经验,发明创造了许多独特的针法,特别注重医德、医道、医术的全面修养。已入录30多部国内外出版的辞典和报刊杂志20多种,专门报导他的业绩。
社会影响
中华英才评委会评为:廿世纪“中华英才”荣誉称号,国际名人交流中心授予:“国际跨世纪人才金奖”世界华佗医药研究院,国际华佗医药研究会、国际华佗医药出版社评为:在本世纪的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评为“当代华佗”,美国国际荣誉评选委员会评为“民族医学成就金杯奖”,荣获美国中华医学会“国际名医金奖”,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授予“国际名医”及金杯奖,国际名医协会授予“20世纪中华名医金匾”国际名人研究中心授予“国际跨世纪人才金盾奖”,世界知名医学华语论文“国际奖”。入录世界名人“辞海”,荣为“世界名人”、“中外名人”,多次出席国内外学术交流大会,并在大会上进行绝技表演,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受到了热烈欢迎。美国出版刊物,《国际日报》“神针王”抵洛城交流针技。《天天日报》“世界名神针王莅美传授绝技”,美国《侨报》“神针王抵洛城表演”美国熊猫电视台“神针王在美义诊”在美国皇家医科大学讲学和表演绝技,并出席在美举行的东洋医学国际会议。菲律宾版“侨报”“中国神针王”在菲律宾为侨胞义诊。台湾出版刊物“远望”介绍“神针绝技”。香港出版刊物“_望”“走向世界”介绍他的事迹。德国明星周刊“介绍当代的神技”,韩国《中央日报》发表文章介绍当代的“神针”,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报、中国开发报、健康报、劳动保障报相继发表文章介绍“神针王”的事迹。中央电视台信息网“中国特色名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台湾广播神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13种语言向160多个国家广播“神针绝技”,“今日中国”用多种语言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广播“神针绝技”。韩国电视台拍摄专题片“中国神针”播放。后反映强烈,并特约出席韩国中央日报社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宣读论文和表演绝技,应韩国针灸师协会特邀“神针王”传经送宝,受到针灸界的热烈欢迎,八一电视制片厂和总参摄制专题片“神针王”,北京电视台拍制“京城神针王”。北京体育学院音像出版摄制“中国神针王”(满医针灸绝技)科教片国内外公开发行,已传入美国、日本、荷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地。
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摄制“中医药宝典”节目播放后深得国内外人民群众好评。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满医传奇”一书专门传记“神针王”已公开发行。

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麻沸散,也就是麻药 华佗他老人家搞的

药浴疗法的形成与发展?

药浴疗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自从人类一出现,就懂得沐浴能清洁卫生、强身健体,如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二千多年前写的《离骚》就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礼记·曲礼》中亦有“头有疮则沐,身有疮则浴”的记载。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感受外邪引发的疾病,提出了明确的治疗方法:“其邪者,渍形以为汗”,就是利用热浴发汗以达祛邪治病的方法。
随着药物的发现,医疗活动的不断开展,沐浴方法由纯水浴又逐渐演变出药浴,即在水中加入适当药物,煎汤沐浴,能够治疗更多的疾病。据有关医学文献记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代医籍《五十二病方》就载有药浴方法。
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里面就记载有坐浴、浸足、熏洗等多种药浴方法,如狼牙汤用以沥阴中(即现代的中药煎剂冲洗阴道)、苦参汤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下部者(即现代的白塞病)。同时代的外科名医华佗在《神医秘传》一书中亦有“黄水疮”(脓疱疮)“外用雄黄、防风各五钱,荆芥、苦参各三钱,水煎汤”外洗疮处的记载。这些都为后世开展应用药浴疗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中用槲树皮煎汤,“洗乳疮及诸败疮。”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均载有不少药浴方剂,其适应证从外科、皮肤病扩大到妇科、小儿科、眼科等,使药浴疗法的种类、使用方法和临床应用都得到发展。
至金元时期,药浴疗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齐德之所著的《外科精义》一书中专门设立了有关药浴疗法的专论“溻渍法”,谓药浴疗法功能“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以后明代的《普济方》、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清代的《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著作中都有使用药浴疗法以治疗内外诸疾的记载,说明药浴疗法已得到普遍使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末名医吴师机,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并广泛搜集他人的经验,撰写了《理瀹骈文》一书,将药浴疗法具体分成熏、浸、洗、擦、淋、坐等法,并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进一步阐述了药浴疗法的作用机制,认为病有内症外症,治有内治外治,外者外治,亦需内治;内者内治,也有外治。从而提出“外治(包括药浴疗法)可以统治百病。”为后世研究应用药浴疗法提供了依据。
到了现代,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药浴疗法这一古老的传统医学得到充分的重视,有关药浴疗法的新方法和新经验,层出不穷,各种医学资料、医学著作和医学杂志中都介绍了不少药浴疗法的临床运用情况,特别是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对药浴的方法、药物、作用原理以及用现代科学观念对药浴疗法的研究,确立了药浴疗法在现代医学临床上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和推广药浴疗法打好了基础,使药浴疗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