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城市模型研究论文

2023-03-14 07: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城市模型研究论文

关于蒂布特模型下城市偏好的策略选择论文

1956年,查尔斯·蒂布特发表了《一个关于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一文,提出了著名的“蒂布特模型”,这篇文章已经成为城市公共财政理论的经典。[1]然而,此后的时间里人们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于蒂布特模型的争议。在此,我们无意致力于评价蒂布特观点的正确性,本文的目的是想借助于蒂布特的地方财政模型提供的分析框架,探讨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是否会影响资本和高素质劳动力在城市之间进行“财政性迁移”①,显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竞争的本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蒂布特模型及其现实性

长期以来,在公共产品的供应上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居民如何显示他们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关于这个问题,马斯格雷夫(Musgrave,1939)和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一致认为,在公共产品的支出水平上不存在“市场解”。但是,蒂布特却认为,人们可以将地方公共服务的供应看成类似于私人产品的竞争市场,社区间的竞争将使得各种不同的公共产品束被提供出来,居民们将通过迁移(用脚投票)显示出他们对这些公共产品的偏好。这就是所谓的“蒂布特模型”。

蒂布特模型描述了一个这样的过程:人口可以流动,存在足够多的潜在或现实社区,这些社区提供不同的公共产品束,居民能够通过无成本的迁移选择提供最好的公共产品和税收组合的社区,并且通过这一过程显示出他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社区要么提供居民们需要的产品,要么居民们将迁到其他提供更符合他们偏好的公共产品或者能够有效率地提供这些公共产品的社区。社区间的竞争能够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可见,对于地方公共产品而言,决定有效率水平的机制是居民通过向提供他们偏好的公共服务/税收组合的社区迁移来进行“用脚投票”。[2]

当然,蒂布特模型是通过严格的前提假设得出的,例如不存在迁移成本或完全信息的假设。有鉴于此,一些研究表明,该模型并没有很好地接近现实。但是,蒂布特“用脚投票”的观点是成立的,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各城市为争夺资本和人才的竞争,就可以体会到蒂布特模型的解释力。为了谋求发展,我国各城市之间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政策优惠、完善基础设施和地方投资环境,给资本和人才的流向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也许就是蒂布特模型所提示的现实意义之一: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决定了移民的流向,同样,也决定了企业资本的流向和空间区位选择。而人才和资本显示出来的这种“城市偏好”,印证了蒂布特模型中“用脚投票”的观点。

二、城市偏好显示:迁移下的公共选择

这里,我们将在城市之间迁移的移民和企业资本一概称之为“资本持有人”。假如在异质的城市之间,每个城市为了吸引资本持有人都能单方面地为创造出一个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福利水平,例如,一个城市确定一套财政方案,即税率和政府服务的水平,如果该方案对资本持有人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他们将通过迁往其他城市来做出反应。这种迁移的结果,显示了资本持有人的明确的城市偏好。

资本持有人通过空间选择反映出的城市偏好的显示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了探讨资本持有人的城市偏好倾向,我们必须考察资本持有人的效用函数。一般说来,资本持有人具有能够依据自己的偏好系统和效用函数将资源配置于特定区域的能力,同时,他们作为“经济人”也都有把某些资源转换成个人报偿的欲望。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之下,对于资本持有人来说,总是按照自己的偏好系统来权衡利弊得失,选择能达到其最大化效用的城市来居住或投资。

为了让分析简化,假设存在着效用水平不同的两个城市A、B,两个城市提供的公共产品水平不同,一般地,效用高的A城市有着更高的公共产品供应能力,B城市次之。A城市进入门槛较高,B城市低一些。在蒂布特均衡中,资本持有人会因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同,选择满足他们偏好的城市。下图显示了资本持有人在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不同的A、B两个城市的选择过程。图1 不同偏好下的空间选择

图中纵轴表示A城市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横轴表示B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曲线表示这两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A城市偏好型资本持有人的效用曲线,表示偏好于B城市的资本持有人的效用曲线,上的A、B两点则分别表示这两个资本持有人的效用最大化的服务/税收组合。换言之,如果资本持有人的这一空间选择过程是蒂布特式分类所导致的,那么,相应的均衡是有效率的。

这样,资本持有人的效用函数或利益函数可写为:

U=U(,,t)

上式中的U代表效用函数,和分别为A、B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t为资本持有人的城市偏好。无疑地,资本持有人的城市偏好及其效用函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假设居住在B城市中的资本持有人迁移到A城市中,他的迁移决策在进行蒂布特式调整的同时,也显示了他的城市偏好。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在A城市之间迁移的资本持有人的效用函数写成:

=(),d/d<0

这个公式表明,资本持有人的迁移下的公共选择达到了帕累托改进的目标。但是,对于B城市来说却是不利的。它的居民的效用函数是:

=(),d/d>0

大于零的资源配置偏离了帕累托最优标准。这是因为资本持有人在城市之间迁移时,通常会在收益和成本方面都产生财政上的外部性。迁移会给那些留在原来共享团体中的人带来外部不经济,给迁入的那个城市里的人带来外部经济。

为了吸引资本持有人,每个城市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断改善它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因此,地方公共选择的`蒂布特模型意味着城市竞争可以使地方政府变成最有效率的治理层次。通过在地方层次上提供公共服务,如公共教育、治安和消防,而且通过税收来为这些服务筹集资金,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对“财政性迁移”的决定性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产出(和税收)是影响一个城市对潜在资本持有人的吸引力,进而影响他们的迁移决策。那么,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吗?公共产品供给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资本持有人城市间的“财政性迁移”?根据蒂布特模型,我们能想象出一个效用最大化的资本持有人,他对来自于地方公共服务的收益和税收负担的成本进行权衡,选择收益减去成本之后的剩余最大的地方来居住或投资。在城市偏好显示时,如果资本持有人的确将公共服务方案考虑在内,我们可以认为,在其他方面相同情况下,一个城市的公共产品组合越吸引人,它的城市引力越大,从而希望消费高水平公共产出的资本持有人将会发生“财政性迁移”。

这是个饶有趣味的话题。不过,它的结论需要大量的经验研究来证明。华莱士·奥茨(Wallace Oates,1969)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税和公共服务上的差别反映在住房价值中:在学校较好和税率较低的社区中,住房价值更高。这表明,在选择地方居住时,潜在居民确实会对地方公共产品进行衡量。

在城市之间,这个结论仍然成立。考虑一下各城市为吸引高级技能型劳动力而付出的努力。目前,我国城市高级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的情况相当严重。比如,在近1.4亿城镇企业现有职工中,高级技工的比例极低,只占约5%[3]。高技能型劳动力短缺,造成了城市间人力资本的激烈竞争,从而引起高级技能型劳动力在城市间的迁移。高级技能型劳动力城市间迁移更看重的是城市舒适②的改善。城市舒适,是对预期收益的进一步界定。城市舒适的收益包括的范围很广泛,诸如城市文化底蕴、制度环境、国际色彩、市民素质等都在

其中。其实,这些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归为城市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城市之间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条件的差别,是引起高级技能型劳动力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可以通过选择一个城市来生活和工作以改变舒适状况。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城市舒适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被资本化为工资收益的。

然而,城市之间迁移是有成本的,这使得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对于财政性迁移的作用受到了约束。由此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城市之间的财政性迁移存在着“锁定”效应。所谓锁定效应,是指资本持有人往往被锁定在原来城市中,虽然其他城市创造了更好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条件,但现实很难自发实现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财政性迁移。事实上,完全依靠市场自身力量难以打破这种“锁定”状态。原因有三:一是城市迁移的“转换成本”过大。资本持有人在某城市的连续投入和多年累积开支使转向另一个城市时要承受巨大的转移成本。二是即使迁移到新的城市对社会和资本持有人都有好处,但由于缺乏迁移行动的协调机制,无法实现正常的迁移。三是作为资本持有人的拥有城市将不遗余力地阻止其他城市“挖墙脚”,因为那意味着其竞争优势的丧失。如果存在“锁定”状态的话,有效打破城市对资本持有人进行财政性迁移的“锁定”的基本路径,就是促进市场制度的创新,降低资本持有人的转换成本。

尽管转换成本成了资本持有人进行财政性迁移的成本负担,但是,这并不妨碍资本持有人在迁移时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情况进行权衡的基本结论的正确性。相反,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信息和激励,让他们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务和税收水平,以降低资本持有人迁移的机会成本。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到蒂布特模型在城市层次上的扩展含义:城市管理者提供一组公共服务的菜单,潜在资本持有人在相互竞争的城市之间选择出他们所偏好的城市,这一过程将显示出资本持有人对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显然,我们的分析与蒂布特模型提出的重要假说是完全一致的。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直接影响资本持有人在城市之间进行“财政性迁移”,尽管我们是借助了蒂布特模型推导出这一结论的,但我们发现,在存在着迁移的锁定效应或转换成本时,这一结果也成立。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分析拓展了蒂布特模型所涉及的范围。同时,这些结论也支持了那些试图提高城市舒适收益、改善软环境来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政策主张。

注释:

①财政性迁移,是詹姆斯.布坎南对蒂布特模型进行评价时提出来的概念,他认为那些社区间迁移的人是由于财政因素引起的,他们能够给迁入社区带来税收上的增加。

②舒适是对任何消费的现实的描述,但我们对于它的重要性的认识仍然是有限的。大量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关于政策与舒适供给以及家庭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高素质劳动力城市间的迁移动机提供了参考。

求城市经济学论文一篇

文章编号:1673-1751(2007)01-0019-03
试论我国城市经济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刘 扬
(濮阳市建委测量队,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和一些可行的建议与
方法,展望了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一体化;城市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经济学自西方传入我国20多年来,在我
国经历了从兴起到不断繁荣的发展过程,在许多
领域取得了若干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城市化和
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 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现状
1. 1 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外的城市经济研究以解决城市问题作为出
发点和己任,在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在现实经济问题的左
右下,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
结为4个主要的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
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
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
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
1. 2 国内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内的城市经济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起步
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
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
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
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
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
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
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
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
市治理模式研究等。
2 我国城市经济学的新特点
城市经济研究直面时代重大问题。现代城市
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领域越来越引起社
会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需要城市经济学的理论
指导,实践的需要促使理论工作者从经济学层面
上积极进行探讨。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认
识而言,也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和新见解。
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
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
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
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
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
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
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
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
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的
创新与突破。
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
跃。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经济学者提供了与国外
进行广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各研究机构或高校
的有关单位经常派出学者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
国际会议,了解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信息,
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大大拓宽了我国学
者的研究视野。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时代呼唤着城市经济学的新发
展,与此相呼应,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0年10
月成立了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
称“委员会”),担负起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发展
的历史重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组
织保障。随着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推进,城市
经济学教学工作在国内各高校也得到了相应的重
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0所大学开设
了城市经济学课程,有10多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
研究机构,近百名教师从事城市经济学及相关问
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
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
究与实践部分分离。
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
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
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4 “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发展的主要
领域及其趋势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
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
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
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
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
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
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
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
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二是完善城市
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
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
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
域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
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
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
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
键因素。应创新和发展城市化理论,把城市化研
究放到城市化时代的高度加以认识。应反思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思想、制度和管理方面
的原因。要提高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性,研究城市
发展的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将城市经济学研究
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应研究城市化
定理或定律,使之既接受实证主义的检验,又接受
伪证主义的检验,成为经过科学论证和可以反复
验证的结论及指导实际工作者实践的依据。
城市化问题研究。一是研究城市化的方针政
策。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
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
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
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
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
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
其作用的发挥。三是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
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
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
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
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四
是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
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
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
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
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
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
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
值。六是研究城市化与教育、文化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
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
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
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
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
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
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
问题的研究。
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一是城
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
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
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
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
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
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
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
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
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四是
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
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
“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
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
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的新途径。
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一是尽快建立一套能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调
查。二是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评价城市发展状
况,对大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中
小城市,特别是具有发展特色的中小城市则有失
偏颇。因此,应建立可以用来评价具有发展特色
城市的指标体系,使之与综合竞争力评价标准一
起,构成完整的评价城市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文超.重彩浓抹绘宏图—濮阳市城市规
划建设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国际广
播出版社, 1996.
[2] [加]伯拉舒特T J·城市测量与制图[M],
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1.

国内有没有最新的关于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研究论文呢,包括成本,进度等各方面均可,知道者请答复,谢谢

《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树捷,发表于2012年02期 《建筑经济》;
《BIM技术在团队协作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静,发表于2012年05期《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赵强的主要成就

主持与参加的科研项目:1. 国家973项目-黄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再生机制研究(G19990346-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GIS的城市水资源科学管理(70073045)3. 科技部重大项目-基于遥感与GIS的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2001DIA10005)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浅层地下水变化及其生态效应(6032003)5. 北京市重大项目-北京再生水利用水文生态效应及其最优化空间决策支持系统6. 江苏省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政府善治背景下江苏数字城市建设的理念变革与模式,项目主持人7.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式城市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江苏城市为个案(编号:SJD630061),项目主持人论文论著:已在国家核心刊物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编著作1部。[1]赵强. 城市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5)(待刊).[2]赵强,胡连生.略论城市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J].现代城市研究.2006(6):30-32.[3]赵强. GIS在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应用:以北京雁栖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3)(已录用,待刊)[4]赵强,宫辉力,邓伟.月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型及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Vol.32(6):34-37.[5]赵强,宫辉力,赵文吉,邓伟. 基于VC环境的ComGIS基本功能之实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4.Vol.6(1):41-43.[6]赵强,宫辉力,赵文吉. 综合集成的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3.Vol.1(2)4-8.[7]赵强,宫辉力,赵文吉,邓伟. 基于VC++环境的ComGIS开发初探[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Vol.40(7):214-216.[8]赵强,宫辉力,赵文吉. 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库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3.Vol.10(2):17-20.[9]赵强,宫辉力,邓伟,王尚义. 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型及应用[J]. 水利水电技术. 2005.Vol.36(5):50-52.[10]赵强,宫辉力,邓伟,王尚义. 基于LandsatTM数据的潮白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研究[J]. 遥感信息. 2005.(3):21-23.[11]张兰兰,赵文吉,赵强. 基于RS与GIS的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方法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Vol.25(2):89-93.[12]孙友波,宫辉力,赵文吉,赵强. 基于Java的GIS地图投影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Vol.29(3).6-8.[13]赵强. 民勤绿洲地区土地资源结构及其合理利用.中国沙漠.1996.18(2).160-163.[14]段争虎,刘新民,赵强. 论干旱区农业建设中土壤的培肥方向.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2).59-64.[15]李福兴,杜虎林,肖洪浪,赵强. 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战略和建设. 中国沙漠.1996. 16(2). 416-421.[16]河西走廊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获奖情况:山西省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资源部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号:04-13-012.主讲课程:市政管理学、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市政工程管理、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求一篇城市规划方面的论文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 论文 摘要: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 “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又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兼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重属性,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理论与方法,因此,城市设计“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城市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说法,在学科体系中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并列等同; 同时,大量以“X X X城市设计”命名的工程项目及设计成果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人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应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 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可见,对于那一时期而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是同一行为的不同表述而已;即使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也与城市规划难分你我。现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沙里宁最初建议:“。,。…为了分析中避免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一,在不涉及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划’这个通称。” 由此可知,城市设计最初是承担了城市规划中某一领域(三维空间)或某一部分的工作,并为了把该部分工作加以强调而作的用词上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提起人们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分工,引起了城市空间设计的削弱,导致城市空间整体环境质量逐渐下降。人们为克服这一弊端,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使城市设计工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的《城市设计—城镇建筑》一书中也提到,今日我们不得不使用城市设计(UrbanDesign)这个词汇,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Civ-ic Design相区别—笔者注),但“城市设计概念的建立,并非要去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防止这一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视或丢弃。”可见,城市设计概念的提出,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全新的学科,而是为了唤祝人们对环谙问颗的羊汁,为了恢复城市规划本身具有却被长期忽视的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职能,从而使城市规划更好、更全面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 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 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 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问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又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在还没有进行规划之前,就委托进行“城市设计”,这种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漂亮的模型和图纸上,很难说有多少现实意义。 另外,从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也一直是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可概括为: 本世纪初学欧美,50年代学前苏联,80年代以来学欧美与建构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并存(60^-70年代断层,无规划)。无论哪个时期,在规划程序上始终以总体规划设计(含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进行阶段划分,如果“设计”观念不在全过程体现就无法达到整体效果上的完美。而且,在我国以往的规划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注重物质形态规划、对可行性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对成果的评价也往往是认为图纸画得越漂亮,设计水平就越高;我国现行的规划教育体制仍未能突破形态规划的传统,使得学生对“形体”、“造型”的设计产生偏爱,而缺乏对理论研究的关注和热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无论从实践发展,还是从对规划的认识、规划的过程以及教育体制上,在对形体方面的关注不是提得不够,而是提得过多了,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识之士早就开始呼吁:“超越形态规划”、“少些表现、多些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的独立性,很可能是为形体规划论打起了一把保护伞,使我们又回到只注重物质形态规划的老路上去,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若人为地将其分开,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人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 即使在西方,60 年代以后城市设计的发展也并不是废弃了城市规划,而恰恰是城市规划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向两个方向转移:一个是以Zoning为代表的法规文本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另一个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塑造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设计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