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机长论文题目

2023-03-14 05: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机长论文题目

观看完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电影《中国机长》,《中国机长》拍得十分精彩。

张涵予、欧豪、杜江在驾驶舱临危不惧,乘务组袁泉、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高戈各司其职,安抚全体乘客,而西部战区空军、中国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双流机场各单位均众志成城,为3U8633航班的成功备降通力协作。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现实中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充满了深深的敬意。通过“英雄机组”先进事迹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一名基层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当今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有许多新科技新事物新理论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各个行业的干部群众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只有在工作中多流汗,这样才能赶超时代步伐,及时应对新事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使我们的工作事业取得成功。

真抓实干谋幸福。现阶段正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2020年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各级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一名脱贫工作者,我们会牢记总书记和各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原则,一切工作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谋出路、找项目;同人民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到党的温暖关怀,早日过上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生活富裕的幸福生活。

注意事项:

不少学生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中国机长观后感 怎样学习好

观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例:飞机的挡风玻璃破碎,在高压和寒冷的艰苦条件下,机长处事不惊,全身僵硬却还控制自己保持意识清醒,最后全机生还,所有的乘客都要见到他才肯走,而他说去见见吧,给它们道歉。出舱门的那一刻,深深的一鞠躬让我的心里暖暖的,责任感让人钦佩。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如何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选一以影片情节为内容做一道初三政治主观题?

《我和我的祖国》海报

《攀登者》海报

《中国机长》海报

今年十一假期电影市场大片云集,竞争激烈!9月30日,《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将同日登场。三部大片还未上映已经吊足观众的胃口,大家都期待中国电影攀上新的高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市场有信心:正能量大片受观众青睐

《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已经开始预售。截至目前,《我和我的祖国》的预售票房率先突破5000万元,位列三部大片首位。由于影片上映后首轮口碑也将左右市场走向,所以,三部大片的竞争结果依然是一个悬念。

市场和观众对这三部影片充满期待,信心足,原因是从制作到主创等水准都很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肯定会有一个好的市场表现。

近年来,国产正能量商业大片在我国电影市场大放异彩。从2014年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取得8.8亿元总票房开始,正能量商业电影开始越来越受观众追捧。随后,《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接连获得市场青睐,口碑高,令正能量商业大片迎来新的高潮。

故事有正气:展现中国英雄的故事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电影《攀登者》将这一伟大的壮举搬上银幕,用“影像的力量”弘扬永不止步的攀登精神。

影片邀请著名作家阿来担任编剧,同时借用特效手段,将世界最高峰的雪域奇观以及攀登过程的极致危险拍出来,又“燃”又有情怀。

《中国机长》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在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险情,生死关头,他们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影片把这一故事最大限度影像化,观众将进入一场手心冒汗的惊险之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多重考验,紧张揪心,似乎隔着屏幕也能体会到当事人的缺氧感受,看到最后一定会被英雄机组临危不乱的精神打动。

《我和我的祖国》则由7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的主角都是重大历史瞬间背后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一个个属于普通人的奋斗故事,有温度,接地气,泪点、燃点遍布全片。

阵容有看点:吴京,这次又要赢了?

值得关注的是,这三部影片的主创阵容也很强大。

《攀登者》集结了吴京、章子怡、张译、王景春、井柏然、胡歌等演员。

近年来,吴京在电影市场极具票房号召力。吴京在《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里均有出演,其中,《我和我的祖国》的预售票房领跑,《攀登者》的“想看人数”位列三片之首。无论是片方还是观众,对吴京都相当期待。身为圈中硬汉,吴京在《攀登者》中出演曾担任1960年登峰行动队长的方五洲。电影拍摄过程中,他坚持不使用替身,所有危险动作都亲身上阵。

《我和我的祖国》在阵容方面也很强大,总导演陈凯歌及导演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组成“中国电影梦之队”,7位导演共同打造一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一大突破。

演员方面,全片共有50多位演员,包括黄渤、葛优、徐峥、吴京、张译等实力派,所有演员均是零片酬出演。

为了更好地完成角色,演员拼尽全力。张译闭关十多天减重,片中他大部分时间戴着口罩,且没有台词,只能用眼神展现角色复杂的内心世界,表演难度极大。

黄渤饰演的林治远是天安门广场旗杆的设计安装者。为了更贴近人物,黄渤亲自完成攀爬旗杆、电焊、烧铁水等高风险动作戏,手部也在拍摄过程中受伤。

《中国机长》里,饰演机长的张涵予表示,“川航奇迹”放在世界航空史中极为罕见,机长刘传健是一个真英雄,自己必须要使出十二分的力量来把这部戏演好。

袁泉饰演的乘务长是全机的“定心丸”,片中一番独白既让119名乘客的状态缓和下来,也道出了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

航天飞机的论文

航天飞机
天地往返穿梭器—航天飞机

简介

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三个部分组成。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创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由波音747飞机驮着进行了机载试验。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8月12日,载人在飞机上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的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共两枚,发射时它们与轨道器的三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上升到50千米高空时,两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并与轨道器分离,回收后经过修理可重复使用20次。外储箱是个巨大壳体、内装供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在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之前主发动机熄火,外储箱与轨道器分离,进入大气层烧毁,外储箱是航天飞机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有宽大的机舱,并根据航天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房间”。有一个大的货舱,可容纳大型设备。轨道器中可乘载3名职业航天员(如指令长或机长、驾驶员、任务专家等)和4名其他乘员(非职业航天员)。其舱内大气为氮氧混合气体。航天飞机在太空轨道完成飞行任务后,轨道器下降返航,像一架滑翔机那样在预定跑道上水平着陆。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

航天飞机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它是一种有翼、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由辅助的运载火箭发射脱离大气层,作为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的交通工具,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飞机。航天飞机的翼在回到地球时提供空气煞车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时提供升力。航天飞机升入太空时跟其他单次使用的载具一样,是用火箭动力垂直升入。因为机翼的关系,航天飞机的酬载比例较低。设计者希望以重复使用性来弥补这个缺点。

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陆续进行过航天飞机的开发,但只有美国与前苏联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过这种交通工具。但由于苏联瓦解,相关的设备由哈萨克接收后,受限于没有足够经费维持运作使得整个太空计划停摆,因此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的航天飞机机队可以实际使用并执行任务。

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这架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翼展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起飞总推力达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29.5吨。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大体上与一架DC—9客机的大小相仿。每次飞行最多可载8名宇航员,飞行时间7至30天,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

从1981年至1993年底,美国一共有5架航天飞机进行了59次飞行,其中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5次,挑战者号10次,发现号17次,亚特兰蒂斯号12次,奋进号5次。每次载宇航员2至8名,飞行时间从2天到14天。在12年中,已有301人次参加航天飞机飞行,其中包括18名女宇航员。航天飞机的59次飞行中,在太空施放卫星50多颗,载2座空间站到太空轨道,发射了3个宇宙探测器,1个空间望远镜和1个γ射线探测器,进行了卫星空间回收和空间修理,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探测实验成果。

航天飞机除可在天地间运载人员和货物之外,凭着它本身的容积大、可多人乘载和有效载荷量大的特点,还能在太空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空间研究工作。它可以把人造卫星从地面带到太空去释放,或把在太空失效的或毁坏的无人航天器,如低轨道卫星等人造天体修好,再投入使用,甚至可以把欧空局研制的“空间实验室”装进舱内,进行各项科研工作。

美国航天飞机创造了许多航天新纪录。航天飞机首航指令长约翰·杨6次飞上太空,是世界上参加航天次数最多的宇航员。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德(Sally K·Ride)乘挑战者号上天飞行,名列美国妇女航天的榜首。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把美国第一个黑人宇航员布鲁福德(Guion S·Bluford)送上太空飞行。1984年2月3日乘挑战者号上天的麦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带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1984年4月6日挑战者号上天后,宇航员首次抓获和修理轨道上的卫星成功。1984年10月5日参加挑战者号飞行的莎丽文(Kathryn D·Sullivan)成为美国第一位到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1985年1月24日发现号升空,首次执行秘密的军事任务。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Tayler Wang)乘挑战者号上天参加科学实验活动。1985年11月26日,亚特兰蒂斯载宇航员上天第一次进行搭载空间站试验。1992年5月7日奋进号首次飞行,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抢救回收卫星成功。7月31日亚特兰蒂斯号上天,首次进行绳系卫得发电试验。9月12日奋进号将第一位黑人女宇航员,第一位日本记者和第一对宇航员夫妇载入太空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千米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地点12千米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极其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将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的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林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安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失败,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象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千米/小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暴风雪号首航成功,标志着前苏联航天活动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辅平了道路。原计划一年后进行载人飞行,但由于机上系统的安全可靠尚未得到充分保证,加之其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载入飞行的时间便推迟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