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知识学问研究论文

2023-03-14 05: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知识学问研究论文

学与问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瘟神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哲学,科学与知识为话题的不少于800字论文

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在汉语中,“哲”是聪明的意思,在希腊文中则意味着爱智慧,所以,按照字义解释,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然而,这并不足以表明哲学的实质。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因此,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同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有所不同的。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人类从其诞生时开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时刻都需要同周围的现实世界打交道。为了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等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变革自然界的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的自然界,也要逐渐地积累对自己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实践中人们就是凭借这些认识向自然界索取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开始,人们只是对个别的具体事物有所认识,久而久之,这种认识逐渐丰富并联贯起来,就形成了对诸如人类同周围世界的关系,包括世界的本质、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等等问题的看法,这些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就是世界观。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一般是不系统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性。哲学则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和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所以,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要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的。
当人们形成了一定世界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世界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人们的世界观并不都是一样的。因为:第一,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由于实践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致使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的所不同。第二,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和在社会生活中分工的不同,使得各自对社会发展、人生追求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因而他们的世界观也会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不仅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的世界观,即使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同一阶级的不同发展时期,其世界观也会呈现出差别性。所以,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级之间,其内容和形态也有许多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只能在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从而一部分人得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因此,哲学从其产生的那天起,就深深地打上了剥削阶级的烙印,为剥削阶级所垄断并且为他们服务。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才意味着劳动人民真正有了自己的哲学。
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同时,科学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历史的每一阶段上,哲学、科学和文化都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哲学的发展,有一个同具体科学浑然一体而后分化出来的过程。当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在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里,基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和需要,推动了天文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也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人们在不断积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抽象思维进行理论概括,于是就形成了早期的哲学。当时,哲学和许多具体知识掺杂在一起,更多的是被人们当作知识的总汇。直到近代,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地理上的新发现,自然科学才开始了独立探索的进程,从而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了日益增多的独立的学科。这一事实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进步,既有利于自然科学和其他具体知识的发展,也有利于哲学自身的发展。然而,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味于哲学和具体科学分化的趋势,往往把哲学看作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他们认为,各门具体科学只能提供不完全的、相对的真理,只有哲学才能提供完全的、绝对的真理。实际上,他们妄想借助于纯粹思辨来获得对自然界的终极认识,赋予自己以高居于科学之上并把科学纳入自己体系的特权,结果不仅造成自己的僵化,而且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既反对以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科学之科学”,也反对否定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积极作用,使具体科学脱离哲学的指导的错误倾向。
一般说来,与具体科学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内容和普遍形式。就哲学的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知识都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和关系加以高度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哲学和具体科学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离开实践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知识和科学知识。但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系又具有不同的层次。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经过加工整理归入不同层次的各门具体科学;而所有这些知识又成为哲学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加工整理的材料,哲学理论就是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最一般的结论。就具体科学和哲学这两个大的知识层次同实践的关系来看,二者同是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在人类知识的大厦中,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自身生长的土壤;而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贯通的。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植根于具体科学的土壤中,不断从具体科学所提供的新的材料、经验和知识中总结概括出哲学的一般结论。否则,哲学作为一门最抽象、最概括的学问,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也就会枯竭,失去自己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是哲学特有的功能之一。科学史证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失去工作的方向并出现思想混乱。许多有重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哲学的理论思维,自觉思考认识论、世界观的问题。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说过:“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爱因斯坦也说过:“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哲学和具体科学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交织汇合成人类认识真理的长河。

老师让我们写篇论文 题目是论我看知识与学问 大家帮帮忙啊

谈谈知识与学问的关系。先解释二者内涵,再阐明二者关系。最后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看法,比如我们要重视知识积累,踏踏实实做学问等。
给你一篇文章你参考一下,内容可能比较专业一点,但是知识与学问本身就是一个不好说的话题!
“知识”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我们凭记忆和传授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一个人一生中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被强制去接受知识积累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只是“知识”这个概念中的一半,那另一半则被忽略掉了。
学问”。通常情况下,知识和学问可以通用,说这人有学问和有知识是一个意思。但知识是泛指,学问却是专指,——是特定的知识和有层次的知识。

“知识”这个词是个熟词,从来没有被人冷落过。可这个词的具体内涵并不象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那样简单。

“知识”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我们凭记忆和传授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一个人一生中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被强制去接受知识积累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只是“知识”这个概念中的一半,那另一半则被忽略掉了。

西方传统的哲学渊源是重知识而轻意志的,据说这个渊源就起于苏格拉底。但我看这是个误解。当时有一个叫凯瑞丰的人曾经向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求卜:究竟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具智慧?阿波罗﹒福玻斯的女祭司回答道:没有了。苏格拉底也认可这个说法。

于是那些忌恨苏格拉底的人就借此攻击苏格拉底狂妄自大。苏格拉底是如何来回答这种攻击的呢?他说:我非常明白我是没有智慧的,无论大小都没有。那么,神为什么要说我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呢?神不可能撒谎,否则便与它的本性不合。为了证实这一点,我就去寻找世上比我更聪明的人,从他们那里我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在每一桩具体的事情上都不如这些人,我是无知之人;可我的求知的能力,却是那些人所不及的。

在这里,苏格拉底把知识和智慧区分开来,他以为人生来是无知的,而求知却是最大的智慧。这便是典型的苏格拉底辩证法:一个人可以既是无知而又是智慧的。这个辩证法里就包含了对知识内涵的拆解:即“知”未必是“识”。

孔夫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知识的人了,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都学有所成。可孔夫子一生中也受过不少教训,其中以长沮桀溺和盗跖对他的教训为最。孔夫子派子路去问正在耕田的长沮桀溺哪里可渡河,长沮桀溺对子路答非所问地说:天下一样混乱,哪里有渡口呢?我看你与其跟随孔丘去逃避坏人,还不如跟随我去逃避乱世。在这段话里,长沮桀溺所显示出来的见识要比孔夫子更高,——他看到了孔夫子只从人性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没有从天下大势去看问题。

孔夫子对自己教化人的能力很自信,他自愿替朋友柳下季去教化其弟弟大盗柳下跖(世称盗跖),柳下季劝他不要枉费了精力。孔夫子见了盗跖对他说:“天下有三种美质:身材挺拔俊朗;聪明机灵;勇敢果决。将军一身兼有这三种美质,却做了强盗,岂不可惜?将军如能听我一劝,我愿说服诸侯,为你建一座大城,如诸侯一般,岂不是有益于国家民生的好事?”

盗跖回答说:“一座大城?——有比天下更大的城吗?尧舜拥有天下,他的子孙现在在哪里?汤武也曾拥有过天下,他的子孙现在又在哪里呢?我现在做大盗,杀人毕竟有限,如果我做了诸侯,而假借仁义来杀人,那就更是祸患无穷了。”

孔夫子无言以对,悻悻而回。柳下季问他:“我弟弟是不是冒犯您了?”孔夫子叹道:“唉!我匆匆忙忙去拔老虎的胡须,差一点被老虎吃掉了”。

要论所知,盗跖哪里能和孔夫子比?可孔夫子的见识却完全说服不了盗跖。

“竹林七贤”里的阮籍和嵇康都是文才冠世的人。他们都对司马氏的专权不满,又不愿同流合污,所以都想避世。阮籍和嵇康先后去找当时的隐士孙登,请教归隐的方法。孙登对阮籍很冷淡,不和阮籍答话,还对阮籍翻白眼(据说阮籍是翻青、白眼的宗师)。阮籍很不高兴,就用呼哨来示威。孙登才问道:如果你走在一条道上,前面有虎豹豺狼当道,你怎么办?阮籍问:只有一条道吗?孙登说:没有第二条道。阮籍说:那我只有踵哭而返了。

轮到嵇康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倘若只有一条道,那么,我将傲视天命。孙登叹道:君才高识寡,难免于今之世矣!后来嵇康果然被司马昭所杀;而阮籍则幸免于难。

所谓“才”,便是我们所说的知识中的“知”;而“才高”却仍然“识寡”,说明了“知”和“识”不是完全融合的。

当然,事情反过来,见识很独特高明,一旦忽视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也同样会误事。有一群举人进京赶考,雄心万丈。他们遇到的试题是:人口多有利还是有弊?答案几乎相同:人多有利。那位状元的立论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理由很简单,几千年来,种田人都是靠劳动力来获取其收成的……所以结论是:“多乎哉?不多也!”尽管当时有一个姓马的考官嘀咕说人口的多少应该和资源的多少保持均衡……但他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在一片激情之中。不幸的是老天作怪,一场天灾,削夺了人的口粮,……后来考试的时候,题目变成了:“生育也应该有计划”了。

知识的内涵里,“知”是“识”的底蕴,“识”是“知”的升华。如何使这两者融合呢?有一句古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当然是学知识,但并不是简单的填充自己的记忆,而是要通过“思”来消化知识,使之升华到“识”的境界。叔本华说:读古人的书就是让古人在你的脑袋里跑马。鲁迅在引用了这句话时说:安知你不是在让叔本华跑马呢?同样的道理,安知我们不是在让鲁迅跑马呢?且不论叔本华和鲁迅的话是否在理,其中透露的共同的讯息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独立的思考才是主要的,如果我们不愿意让古人在自己的脑袋里跑马,那么,“思”是必不可少的。

“思”是完善知识的重要也是必须的途径,为什么要“思”?是因为不思的话,所学的知识就会发酸发霉,变成一滩浆糊。善于学习的人,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而是在于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所谓“举一反三”,就是指的这种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我们通常称为“有学问”。

由此也引伸出和知识有类似含义的词:“学问”。通常情况下,知识和学问可以通用,说这人有学问和有知识是一个意思。但知识是泛指,学问却是专指,——是特定的知识和有层次的知识。

在知识和学问之间似乎是一种阶梯的形态,知识似乎是一种结果,而学问既是结果,又是过程,而我们通常并不在意,——有多少人把掌握知识当作做学问来看的呢?《论语》的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们传统上就是注重对知识的温习,而不注重知识的延伸。这也形成了教育上的习惯——即单向的灌输,而不是双向的交流。

与之相应的则是从汉代沿袭到今天的应试制度和选材模式。在以前是考“八股文”,现在则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八股文”和试卷真能检验人的才识和学问吗?

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文人,很少能够通过应试展示他们的才华的,因为他们的学问(知识)和应试没有关系。苏轼的文集里面有不少应诏和制策,但有几篇是能够呈给皇帝看的?徐渭文章书画俱佳,可他初次应试便被考官评为:文辞简单。后来再考,他就故意把文章从试卷上做到书桌上,仍然意犹未尽……索性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文长”了。徐渭一生都没有上榜。

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简单的学习方法是没有思索或者是学而不问(疑问)的,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在孔夫子的学生中间,颜回是最被称许的;当然孔夫子也曾表示不满,他说颜回从来不对老师的教诲提出疑问。但孔夫子又不喜欢敢于当面唐突他的学生,譬如子路问他:“卫君想请你帮他理政,您将先做什么?” 孔子说:“先正名分。” 子路说:“老师,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马上不高兴地说:“你真粗浅啊!——子由!……”

韩愈在他的《师说》里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又说老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要使学生超过老师,“解惑”这一层是关键。如果学生都象颜回一样没有一丝疑问,那么,没有哪个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可说归说,有几个人会象子路那样去质疑老师的?

扬政宁博士在谈及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时指出,中国的教育方式是要求学生无条件的接受;而西方的教育方式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独立思考。一种是追求共性,一种是追求个性;一种是不平等的传授;一种是平等的交流;一种是被动的接受;一种则是主动的探求。

观诸古人,比照当今,在对知识和学问的理解上似乎没什么改观。我们把知识看作什么呢?鲁迅认为人们是把它看作“敲门砖”,—— 一旦把门敲开,砖就可以随手扔掉。知识和学问似乎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误区,——知识虽然被当做工具,可它和知识本身的功效没有关系;学问好象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和掌握知识没有多少关系。

这种认知模式,是和我们大一统的传统文化习惯分不开的。孔夫子自不待说,可他壮志不酬,活着的时候无法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施,而就他个人来说,一部论语,始终还是学和问的典范。但是秦始皇的的一把火和一捧土,后来董仲舒的一个灵感和汉武帝的一道旨意,就开始了精神上的漫漫征途,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被用来不断解读的符号,学问变成了这种符号的佣仆。有一部书收入了《诗》、《书》、《礼》、《易》、《春秋》,合为五经,和四书并为以前读书人必修的课程。如果你有兴趣翻翻,就《易经》的首卦:乾字,可以有数万字的注解,你即便是博闻强记之人,恐怕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把它读透。陷在这样的知识里面,我们的精神如何会不衰弱呢?

就学问而言,真正的学问的含义并不仅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学生向老师的的讨教,而是一种主动的质疑。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通过知识的更新实现的,而知识的更新是由不断的存疑和证伪来完成的。我们习惯于对所知的证实,即证明所获知识的正确。所以我们通常多的是勤于学而弱于问的学生,缺少的是敏于问而富于独创能力的后生。

再回到苏格拉底的知识和智慧的话题上来。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误会的其实是他的代言人或是借他的口表达自己思想的柏拉图。原来柏拉图对知识的理解是这样的:就认知的性质而言,知识是存在事物本质或精神的放射,而人们通常说的知识其实只是一种意见,——意见是停留在存在事物外面的假象,是不可靠的。这是基于柏拉图理念论的知识观,为的是判定具体事物的非本质.不可靠性。这样的认识论的核心是:有一个先于具体事物的普遍的理念存在于事物之中。这就为后来的基督教神学的教义提供了理论支持:上帝在一切之先。

对这种理念予以重大质疑的是康德的三大批判,他在总结传统认识论的缺陷时就说这是柏拉图形而上学的过错。为什么一定要屈从于一个先于我们存在的理由呢?难道不能反过来?他引用了哥白尼的例子,证明我们即便都不能进入事物本身,但我们的意见却可以是本质的。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柏拉图和康德的是非,只是从两位同样伟大的哲学家的身上看到学问和质疑的关系是怎样的。在学问上,学和问肯定是同时存在的,但不等于说就是同时发挥了作用,其中有一方面可能被搁置起来。

我们常把有艺术创造力的艺术家称为大师,把那些没有艺术创造力的人称为匠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大师把学和问都启动了,而匠人只启动了其中的一半,——只学不问。

要使知识完满,不能忽略“思考”的作用;要使知识上升到学问的境界,必须养成质疑的习惯。如果要编一卷新《论语》的话,那头一句应该是:学而时问之,不亦悦乎!有问而必究之,不亦乐乎!人不识而不悔,不亦弱智乎?……

2004-2-21
于成都芳草地流水斋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课题研究论文要怎么写???

论文是学术论文的简称.学术论文是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
国家标准GB7713-87对学术论文所作的定义:"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论文的功用
1,可以记录新的科研成果,本身就是学术研究的有效手段.
2,促进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和科技发展.
3,促进科研的深化.
4,是考核作者知识,科研水平的重要载体之一.
国外高校对学术论文写作教学相当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如美,日等,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关于学术论文写作要讲授二,三十课时.
日本长冈技术科技大学校长川上正光在《科学与创造》一书中说:"大学的最大使命是创造出学问,技术,要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
因此可以说,论文写作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见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论文的分类
按功能分:研究论文 考核论文
考核论文:课程论文 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
考核论文:
⑴ 学年论文: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从大三开始(有专业选修课程之后)
⑵ 毕业论文: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考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在导师指导下选定题目,进行研究和撰写.完成后要进行答辩再评定成绩.
⑶ 学位论文:申请学位提交的学术论文,一般分三级,一般同毕业论文合二为一.
学位论文
(1)学士学位论文 :要求有一定心得. (12000字左右)
(2)硕士学位论文 :要求有新见解,反映出作者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4-5万字)
(3)博士学位论文 :要求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能从论文的写作中反映出作者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相当熟练的科研能力. (10万字 )
四,论文的特点
⑴ 独创性:学术论文不同于教科书,甚至不同于某些学术专著(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常规性的知识讲解).
⑵ 科学性: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事物,事件真实客观,不带个人偏见,不主观臆断,以最充分,确实有力的加论据作为立论依据,论证严谨而充分,富有逻辑效果,深层的专业理论知识.
⑶ 创新性:
① 对研究对象经过周密观察,调查,分析研究,从中发现别人过去没发现过或没分析过的问题
② 在综合别人认识基础上进行创新,包括: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
⑷学术性(理论性):即遵循客观规律,讲究科学真实性.
⑸ 可读性(文科论文),忌玩弄辞藻.
五,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论文成败的关键
爱因斯坦在评价伽利略提出测试光速的问题时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一 选题的意义
1,选题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也关系着学术研究的成败,有人说,选对了题等于完成了一半,"选对了"包涵两层意义:
①选题与客观需要相符合;
②选题与主体状况的适应.
2,选题为科学研究活动确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3,选题是研究者才学知识的集中体现,科学方法论者贝法里奇说:"有真正研究才能的学生要选一个合适的题目是不困难的,假如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曾注意到知识的空白或不一致的地方,或者没有形成自己的想法,那么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他的前途是不大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